清宫私房事儿(百家讲坛主讲人李寅,清宫廷史,清后宫人物,清宫美食、生活细节、宫廷制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9 14:36:36

点击下载

作者:李寅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清宫私房事儿(百家讲坛主讲人李寅,清宫廷史,清后宫人物,清宫美食、生活细节、宫廷制度……)

清宫私房事儿(百家讲坛主讲人李寅,清宫廷史,清后宫人物,清宫美食、生活细节、宫廷制度……)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清宫私房事儿作者:李寅排版:辛萌哒出版社:团结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11-01ISBN:9787512653481本书由团结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 言

清王朝是由满洲贵族建立起来的一个政权,带有许多民族特点。尤其是它的宫廷制度,神秘而富有传奇色彩,是许多喜爱清文化人士追逐的热门话题。大清王朝自1616年起至1911年清廷逊位,先后历12帝,即太祖、太宗、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期间,爱新觉罗家族坐拥天下,广涵九州,普天之下万物为之独有,包括女人。以文献所载,清帝后宫等级分明,秩序井然,列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和答应8个等级,虽不像汉唐那样美女如云,却也能达到三宫六院、妃嫔成群的程度。考之清宫后妃的生前死后,或争宠后宫,或随侍巡幸,或角逐帝储,或风花雪月……把这些女人日夜守望的大清后宫搅得沸沸扬扬。至今人们仍能通过这些冰冷的后宫建筑,窥视当年冷艳美妇的娇影。

清宫是一个永远也讲不完的话题,而生活在深宫中的那些女人们,则更加引人注目,尤其是近年来一些清宫剧的推波助澜,把清朝宫廷的是是非非、爱恨情仇尽情渲染,亦真亦幻,真假难辨。前几年上映的《甄嬛传》,以及后来的《如懿传》等,尽管甄嬛、如懿等人物的名字是作者虚构的,但在清宫等级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文化的细节上都有了更进一步的体现。这里,仅以《甄嬛传》为例,大家确实看到很多与史实相符的情节和镜头:比如甄远道夫妇入宫见亲生女儿甄嬛,设计的情节是对的,在大堂之上,需先行君臣之礼,父母向女儿下跪;而进到里间,则要行家人之礼,女儿需向父母尽晚辈孝道。但是,影视剧的细致刻画仍然不能还原真实的历史原貌,比如《甄嬛传》中的女主们所戴护指,一律为金光闪闪的金护指,那是不对的,实际上,她们会根据季节变化而变换护指:冬季戴用棉护指,里面有棉花,可以保暖,防止指甲在低温中断裂;夏季戴用玉护指,凉爽宜人;春秋则戴用金护指和银护指。所以,我们很有必要以史实为依据,揭开清代后宫的神秘面纱,还原一个真实的清后宫世界。

为此,作者梳理了大量史料,以清宫人物为线索,以点滴史实为依据,为读者层层揭开大清后宫的神秘面纱,还原一个真实而生动的深宫世界。倘能如此,作者将无比欣慰。2017年9月第一章一入宫门深似海

一切事物都是一样,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深宫来讲,只有一个成熟的男人,那就是皇帝,剩下的就只有后妃和宫女、太监了。多疑的皇帝担心后宫会出现种种问题,于是只好通过建立制度来约束这些生活在自己身边的熟悉又陌生的人们。而初进入深宫的女子,都会怀着一颗好奇的心,是惴惴不安的,也是充满希望的。1. 地位的诱惑

女子进入宫廷,成为皇帝的女人,这件事情,除了新郎官也就是皇帝之外,两种人会非常关注。一是后妃们的父母,也就是外戚。他们当然抱有很大的希望,甚至准备大沾其光。二是后妃本人,作为当事人,在身份和地位发生变化的同时,心情也是复杂多变的,有期待、有幻想,神秘的宫廷生活会吸引和感染着她们,初期的心理反应是冲动和激动,接下来或许就有不同程度的失落感,会比较普遍。事实上,大多数妃嫔的婚姻不会如愿,巨大的心理反差会让她们郁郁寡欢。

从皇帝的角度而言,哪一个男人不喜欢漂亮的女人呢?皇帝也是一样。可是,清朝的皇帝由于受到时事的影响,往往很难像民间男人娶女人那样简单,尤其在建立政权之初,考虑更多的不是女人的美貌,而是政治问题,即这个娶进来的女人是否有利于政权的巩固,这就是所谓的政治联姻。皇太极的政治联姻

关外二帝大体如此。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人出于政治上的和军事上的需要,通过联姻来巩固和扩充自己的军事实力。即努尔哈赤的部落通婚和皇太极的绥靖蒙古通婚政策。

努尔哈赤的孟古姐姐为叶赫那拉氏,是其父杨吉努为巴结努尔哈赤而形成的婚姻,其目的是为了达到与建州女真冰释前嫌的目的;而大妃乌喇那拉氏,则是乌喇部头领布占泰的侄女,为了回报他,努尔哈赤将侄女嫁给布占泰。通过互通婚姻使得努尔哈赤和满洲部落间的关系密切起来,为统一女真各部奠定了情感基础。努尔哈赤通过自身联姻形式,将满洲各部已基本稳控住了,为了实现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他采用绥靖蒙古的政策,他的后宫中就有寿妃和安布福晋均为蒙古博尔济吉特氏。而这两位妃子都是努尔哈赤的战利品,是努尔哈赤率军击败蒙古部族后,其部族首领送到手的佳人,而努尔哈赤也乐得其所。

皇太极的婚姻政治意味就更浓厚了,皇太极的后妃中,孝端文皇后、孝庄文皇后、宸妃海兰珠等,均为蒙古博尔济吉特氏,是蒙古部族的贵族世家,也是蒙元蒙古的后裔。而懿靖大贵妃和淑妃除了姓博尔济吉特氏外,又都是蒙古北元末代大汗——林丹汗之妻,不但拥有一定资财,还有很深的政治影响。所以皇太极的后宫中,前数诸妃都是蒙古贵宦之女,符合当时绥靖蒙古的战略政策。有趣的是,皇太极在接受林丹汗的妻室时,也曾有所顾虑,因为这些女人不但年纪老,而且长得不漂亮,使他很不情愿,但考虑再三,还是接受了她们。海选秀女

入关以后,随着政权的稳固,清统治者爱新觉罗家族君临天下,在选择女人的问题上就不再那么委屈自己了。适时地规定了选秀女制度,就是说所有的满洲女子,都是皇帝的备选后妃,不经过皇帝选看是不准出嫁的,这真是历史上最厉害、最霸道的占有了。

选秀女是顺治帝的一大发明。其缘由是中宫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被废,顺治帝在他年满16岁时,对自己的婚姻进行了冷静的思考,于是下谕:“选立皇后,作范中宫,敬稽典礼,应于内满洲官员之女,在外蒙古贝勒以下,大臣以上女子中,敬慎选择。”这是选秀女的开始。以后历代清帝王的后妃,都是通过这种选秀的方式来实现后宫女子的选拔。

清入主中原以后,秀女是在八旗(包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中选择,共24旗。需要指出的是,寻常人家的女子结婚,娘家是要准备嫁妆的。可是,入宫的女子则一般不许准备嫁妆,乾隆皇帝有过明确的谕旨。如需嫁妆,要提前报皇帝批准,才可带进宫中。所选秀女不仅是皇帝后宫女子的主要来源,也是赐婚近支(即三代以内血亲)的主要来源。此外,还有内务府包衣三旗选秀女。八旗选秀每3年一次,由户部主持,包衣三旗选秀每年一次,由内务府主持,这些女子是承担后宫杂役的宫女。可是,这种选秀女的方式在咸丰年间曾有一段逸闻。传闻,文宗选秀女,有一女子直言道:“东南发匪方炽,不闻朝廷选将命师,尚于此时循例选秀女耶?”语多侃直,文宗不治其罪,取消了此次选秀女的活动。这种选秀女的活动,一直持续到溥仪大婚,虽然清王朝已经覆灭,“逊清皇室”仍然为小皇帝大婚海选秀女。清末秀女照

在清廷268年的时间里,共选秀女80余次,而每次当送2859个秀女备选,数目相当可观。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清宫后妃的另一个来源是指婚。指婚或赐婚,指的是皇帝或太后为宫外的王公贵戚指定婚姻。实际上,在皇宫后院中,也存在这种指婚。皇帝或太后指定某女入宫,这些女子大多是从那些名门望族选拔出来,赐给皇子或指婚给小皇帝。如康熙帝的孝诚仁皇后为孝庄指婚给玄烨,雍正帝的孝敬宪皇后是康熙帝为其指婚,乾隆的孝贤皇后为雍正帝指婚,嘉庆帝孝淑睿皇后为乾隆帝指婚,道光帝的孝穆、孝慎二后均为嘉庆帝指婚,咸丰帝的孝德皇后为道光帝指婚。而同治、光绪两幼帝虽走了选秀女的过场,但他们的皇后必须由太后做主,选择那些名门闺秀入主后宫。同治之后阿鲁特氏由慈安做主,光绪帝的皇后则是慈禧的亲侄女,是正宗的太后指婚。

那么,作为堂堂的一国之主,皇帝对自己老婆的选择有没有自主权利呢?那要看皇帝是否已经成熟,是否有了自己的亲政经历,否则不可能实现自主婚姻。

比如顺治帝的董鄂妃、乾隆帝的香妃等,以及咸丰帝的“四春”之宠,都当视为皇帝成年后,在自己相中的女子中召幸为妃的事例。为爱痴狂的顺治帝和董鄂妃

顺治帝独宠董鄂妃,当是皇帝自主婚姻的典范。

顺治乃多情帝君,尤其早期没有掌握权力,受多尔衮压制多年,性情暴戾。自董鄂妃入宫后,却表现得异乎寻常。

董鄂妃,即孝献端敬皇后,董鄂氏(1639—1660年),满洲正白旗人,为内大臣鄂硕之女。关于董鄂妃,历史上有两个传说,一是有人说她是名妓董小宛。有人说,满洲入关前,清豫亲王多铎率大军攻入南京,将绝代佳人董小宛掠入宫中,献给顺治帝。董小宛不顺从,不肯屈就清帝,自杀身亡。或说她为替丈夫报仇,委身于顺治帝,伺机报复,终未成功,含恨而死。这段哀婉的传说流行很广,并被搬上了荧屏。历史上,董小宛确有其人,她生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字青莲。她大顺治帝15岁,顺治帝出生时,她已是秦淮名妓了。她19岁时嫁给了江南才子冒襄。冒襄(1611—1693年),字辟疆,江苏如皋人,明末清初文学家。顺治二年(1645年)董小宛23岁时,清军攻破南京城,冒襄为躲避清军,带着董小宛隐居乡下,屡次拒绝清官吏的举荐,立志不仕清廷。董小宛随夫辗转于乱世达9年之久,顺治八年(1651年)董小宛在贫寒中死去,年仅28岁。关于这个传说,台湾文史大家高阳先生引经据典,论证了董鄂妃就是董小宛,言之凿凿,令人不得不信。但是,严肃的史学家是坚决否定的。在此,本文不作争论。

第二个传说是有人说她曾是和硕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福晋。这一说法源于当时供职于清廷的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的回忆录,“顺治帝对一位满籍军人的夫人起了一种火热爱恋,当这位军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时,竟被当朝天子亲手打了一个极怪异的耳光。这位军人于是愤懑而死,或许是自杀而死。皇帝遂将这位军人的未亡人收入宫中,封为贵妃。”这位未亡的军人夫人就是董鄂妃,而那位死去的军人就是博穆博果尔。这种观点被电视剧作品广为使用,却早为严肃史学家驳斥,并引用史料加以考证,在此不作赘述。而这桩令顺治帝最满意的婚姻,在史料中也多有记载。

顺治帝对董鄂妃的特殊宠爱首先表现在封号的快速晋升上,董鄂妃18岁入宫,顺治十三年八月立为贤妃,九月即晋皇贵妃。这种直升机式的晋升速度是绝无仅有的。不仅如此,顺治帝还破例将此颁诏天下,普天同庆。按制,册封妃嫔,并无颁诏之举,更无为此而大赦天下的先例。

还有就是破格立董鄂妃所生之子为皇太子。这个小皇子于顺治十四年出生,实际是皇四子,顺治帝爱屋及乌,居然称为“第一子”,其用意至深。可惜,此子寿命不永,殁后称“荣亲王”。顺治帝为其修建了豪华的陵墓,葬黄花山。

董鄂妃死后,顺治帝悲痛过度,做出了很多过分的事情:(1)破格为之作传。顺治帝先是亲自为董鄂妃作《行状》,洋洋洒洒数千言,极力夸赞爱妃的一生。接着,又命大学士金之俊为董鄂妃作传。(2)破格为之大办丧事。顺治帝在董鄂妃死后第三天,即以皇太后的名义追封她为孝献端敬皇后;到棺椁出殡的时候,顺治帝更是很过分地令“八旗官员二三品者轮次抬柩”,让朝廷大员为妃子抬棺材,闻所未闻。(3)破例为董鄂妃殉葬活人。殉葬是个陋习,令人谈虎色变。可是顺治帝却残忍地命30名太监和宫女为董鄂妃殉葬。(4)大闹皇宫,意欲出家。顺治帝大吵大闹,寝食难安,有时甚至不思饮食,闹绝食、闹自杀,让皇太后无所适从。更有甚者,顺治帝居然自行剃掉头发,准备出家,还是孝庄太后采取了果断措施,闹剧才被终止。麻雀一夜变凤凰

清朝皇帝一般情况下是不使用年轻的宫女的,可能这是象征清帝廉洁简朴的标志吧。但是,并不是每个皇帝都能如此自律,有的皇帝也会对漂亮的宫女想入非非。尤其当那些有身份的后妃年老色衰时,皇帝会逐渐与她们疏远。可是,她们怎么能甘心皇帝落入他人之手呢?于是,会想出利用自己身边漂亮的宫女来吸引皇帝的眼球,只要皇帝看上了自己的宫女,就不愁控制不了多情的皇帝。《金瓶梅》中的潘金莲就是通过这种办法,利用自己的侍女春梅来勾引西门庆,进而达到自己控制西门庆的目的。细查清宫档案,这种情况会有一些,因为皇帝在宫中临幸后妃时,随行的宫中的女子如果被皇帝看中,都可供皇帝宠幸,宫女们也愿意由此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咸丰帝的玫妃,原为宫女,后被看中,一路攀升,居然有了身孕,生下一子,最终晋为贵妃。咸丰帝风流成性,放荡不羁,有民间传说他曾宠爱过市井汉人之女,拢入圆明园,日夜临幸为欢,称为“圆明园四春”。

考证“圆明园四春”,果有其人。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原始档案,发现咸丰九年四月十一日敬事房传旨:长春宫女子海常春封为禧贵人,次序在吉贵人之次。“四春”分别为禧妃、璷妃、吉妃、庆妃,其出身均为宫女,他们的父亲不是厨役、主事,就是杂役和园户。由于长相俊美,颇得帝宠,可惜都未能生出一男半女。这恐怕是咸丰皇帝风流过度的结果,不仅“四春”娘娘没有生育,他的大多数后妃也都没有生育,自此敲响了大清王朝即将绝嗣的丧钟。

但这些人在宫中的地位还是相当低下的,她们不会作为皇后的候选人而主宰后宫。如乾隆帝的哲悯皇贵妃,姓富察氏,父亲是一个佐领,乾隆还是皇子的时候,她便侍奉在侧,就像《红楼梦》中的袭人侍奉贾宝玉一样,由于长相漂亮,做事得体,深得弘历之心,两个人偷偷相爱,并在弘历19岁那年为之生育了第一个皇子永璜,三年后再生皇二女。可惜,哲悯皇贵妃寿命不永,就在乾隆继位前一个月,她病逝了。乾隆为了表达对她的爱意,于乾隆十年追封她为皇贵妃,并在乾隆十七年恩准她葬进乾隆裕陵地宫,与皇帝合葬,这也许是她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事情吧。咸丰妃嫔行乐图2.民族的烙印

我国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清王朝是个以满洲贵族统治为主体的封建王朝,其后宫在民族构成上必然呈现出明显的民族特征。

清朝诸帝中后妃人数多寡不一,其中努尔哈赤16人,皇太极15人,顺治帝32人,康熙帝55人,雍正帝25人,乾隆帝41人,嘉庆帝19人,道光帝20人,咸丰帝18人,同治帝5人,光绪帝则只有3人,统计起来概为249人,这只是档案中明确记录的数据,实际上由于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不可能受到人数多少的限制,真实情况比这些可能要多得多。比如,康熙帝的宫廷档案中,就有数百位大答应、小答应,不过由于她们没有生育或没有得到正式册封,而未能载入玉牒,最终不能葬入皇家陵园。

前文所述,努尔哈赤起兵之初,为了统一女真,将自己的婚姻定位在部落通婚上,也就是女真各部间互相通婚;而皇太极则采用满蒙联姻的政策,以达到满蒙军事上的合一地位。所以这两位首创帝王定下的婚姻格调一以贯之,从来没有改变过。大清后宫中,基本上是以满族和蒙古族这两个民族的女子占据主导地位。从现有档案分析,清宫后妃的民族构成主要有五类。强势的蒙古贵族

主要是博尔济吉特氏家族的女子。强大的蒙古实力,使得清帝在择后时,不得不加以考虑。博尔济吉特氏,居内喀尔喀蒙古五部之一的科尔沁部,为蒙元成吉思汗的直系后裔,乃蒙古一大姓,世代贵族,人口繁衍兴盛,具有一定的政治势力。努尔哈赤兴起时,博尔济吉特氏尚认识不到他的前途。到太宗时,博尔济吉特氏台吉等诚心归服,太宗、世祖俱赐以宗室封号,亲如骨肉,结为姻亲,累世不替。在清朝27位皇后中,博尔济吉特氏女子就有6位。这一特点,在清初表现得最明显,皇太极朝2位,顺治朝2位。康熙以后,蒙古对清廷的影响越来越小,其后宫中女子的所占份额也就越来越少,雍正、乾隆、嘉庆时期基本上没有显赫蒙古女子入宫。而在清廷中所封的21位皇贵妃中,就没有蒙古族属,因为只有到康熙以后,皇贵妃这一等级才被正式载入史册,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血统纯正的满洲贵族

满族女子在清宫中的份额,自始至终占有绝对优势,其理由不言而喻,是为了保持满洲血统的纯洁。在27位皇后中,除去6位蒙古族,2位隶汉军旗外,其余的19位均为满洲女子。

清帝在满洲内部择后时,是很注意门第观念的。那些在满洲历史上正辉煌或曾经辉煌的大姓,是其选后的重要标准。如钮祜禄氏,是满洲八大姓之一,在清王朝鼎建时,其先祖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因而清王朝27位皇后中就有6位为钮祜禄氏,分别为康熙朝1位,雍正朝1位,嘉庆朝1位,道光朝2位,咸丰朝1位。而另一大姓叶赫那拉氏中占据3位,分别为太祖时1位,咸丰朝1位,光绪朝1位。乌喇那拉氏中占有2位,雍正朝1位,乾隆朝1位。所以,在清宫后妃中,满洲女子的门阀地位很重要,尤其是皇后、皇贵妃的重要位置,基本上为门阀大姓所垄断。而对于妃嫔的选择就不那么讲究了,不仅普通人家的满洲女子会当选,有的甚至会选那些奴仆的女子,也许这是对那些多情帝君的一种补偿吧。光绪帝大婚图风口浪尖中的满汉通婚

历来有一种说法,满汉不通婚。这种说法源于顺治初年,孝庄太后曾颁下懿旨:“有以缠足女子入宫者斩”。此旨悬于神武门内,严厉而带有政治色彩,使本来轻松有趣的话题带有了些许血腥味道。吴士鉴有诗为证:华风纤巧束双足,妙舞争夸贴地莲。何似珠宫垂厉禁,防微早在入关年。

另外,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十月,慈禧太后也曾下懿旨:“我朝深仁厚泽,浃治寰区,满汉臣民,朝廷从无歧视。惟旧例不通婚姻,原因入关之初,风俗语言,或多未娴,是以著为禁令。今则同道一,已历二百余年,自应俯顺人情,开除此禁。”两位太后的懿旨相隔二百余年,似乎在此时间内,满汉没有通婚。

不仅不准通婚,连那些喜欢汉装的女子也不能如愿以偿。咸丰三年(1853年)上谕:“应选女子禁止时俗服饰,衣袖不得过六寸,其时俗叉子高头燕尾,宽大袍袖,汉式衣服,概不准滥行装饰。”又有诗为证:六宫粉黛不轻施,宫里梳妆禁入时。昨日大堂严谕止,宽袍燕尾汉装衣。

这其实是一条霸王条款,大家知道,乾隆就曾有多幅着汉装的画像传世,雍正也有十二妃着汉装的画像,为什么不许应选女子穿汉装呢?

满洲不与汉族通婚的理由是什么?不外是想保持满洲自身的纯洁血统。清初,典籍中确有这样的记载,“在京城的旗人之女,不准嫁与民人为妻。”然而,真实情况下,满汉真的不通婚吗?

其实,早在顺治五年(1648年),顺治帝就曾谕礼部:“方今天下一家,满汉官民皆朕臣子,欲其各相亲睦,莫若使之缔结婚姻。自后满汉官民有欲联姻好者,听之。”同时,又谕户部:“嗣后凡满洲官员之女欲与汉人为婚者,先须呈明尔部,查其应具奏者,即与具奏,应自理者,即行自理。”这些谕旨,就为满汉通婚打开了方便之门。也可以说,清初满汉通婚是有明文规定的。后来,清世祖顺治帝竟率先垂范,公开纳汉女入宫。清宫词中,曾有《汉女石妃》一首,记道:通婚满汉始章皇,入选蛾眉许汉装。金谷园中好春色,弓弯云髻拜昭阳。

诗中所记女子为石氏,《池北偶谈》载,“石氏,滦州人,户部侍郎申之女也。”《后妃传稿》中也作了明确记录,而石申为汉人无疑。这位北方汉族女子,踏着三寸金莲,摇曳着进入了并不欢迎她的内廷,是有记载的第一个闯入清廷的汉族女子,可谓勇敢、果断和富有智慧,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石氏不但没有丧命深宫,相反很得宠,在民间留下了好多关于她的传说。资料记载,世祖甚至想“以汉女备六宫”,不过遭到孝庄文皇后的阻止而未能如愿。

世祖风流倜傥,公开纳汉女为妃,其他帝王如何呢?我们再查史料,发现康熙帝的密妃王氏也是汉女。她的父亲王国正是个知县,没有入旗。入宫后,王氏很得宠,康熙三十二年生下皇十五子允禑,三十四年生皇十六子允禄,四十年再生皇十八子允衸。王氏身体一直不错,康熙死后,她又活了22年,直到乾隆九年才去世,历经了三朝,70多岁,可谓长寿。

而雍正帝敦肃皇贵妃年氏,则仍属汉军镶黄旗,其本质出身是地道的汉人。此外,还会有一些汉军旗的女子入宫为妃,而且地位也很高。如嘉庆帝生母孝仪皇后魏氏,史书记为“汉人而投旗者”。其实,她为汉军旗包衣管领下人,出身寒微。入旗后,赐姓魏佳氏。对于这个女人,需要介绍一下。

孝仪皇后,也就是“令妃”,她有两个特点:一是柔嘉的女人。乾隆帝一直认为,魏佳氏是一位性格柔嘉之人,乾隆十年,晋封魏佳氏封号,首次称她有“柔嘉之质”(《清列朝后妃传稿》);乾隆十四年,乾隆帝再称赞她有“柔嘉之质”;乾隆二十四年,称赞她“居心柔嘉”(《清列朝后妃传稿》);乾隆六十年,乾隆帝追赠她为孝仪皇后,称赞她“淑顺柔嘉”(《清列朝后妃传稿》)。可以说,在乾隆帝的眼中,魏佳氏就是一个柔嘉的女人。二是年轻的女人。魏佳氏出生于雍正五年,小乾隆帝16岁。这个年龄,在宫中非常占优势。因为,乾隆帝25岁做皇帝,之前与他结婚的女人,年龄也大体如此。而当乾隆帝做了25年皇帝以后,皇帝已经50岁了,那些与他早年结婚的妃嫔们也已经四五十岁了,而魏佳氏则刚刚三十几岁,正是一个女人最佳的年龄。所以,乾隆帝五十岁左右的时候,他眼中的貌美妃子,魏佳氏恐怕是最佳的人选。

也正因为这样,魏佳氏在宫中如鱼得水,顺风顺水,备受乾隆帝的宠幸,因而,也就有了最大的收获。

其一,封号稳步上升。魏佳氏初入宫的时候,仅是一个地位低下的贵人,在后宫之中,位次是倒数的了,根本无优势可言。经过她的努力,这个女人的封号,居然稳步上升:乾隆十年,被封为令嫔;乾隆十四年,晋升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晋升为令贵妃;乾隆三十年,晋升为令皇贵妃。从魏佳氏的宫中封号,我们看出,她是扎扎实实地由最基层的贵人升起,几乎没有跨越任何一个等级,可谓稳中求进。到最终,她的封号已经是最高的了,因为到乾隆三十年,她晋封为皇贵妃,皇后在第二年去世,那么,直到乾隆四十年魏佳氏去世,这十年的光景,后宫之中没有皇后,她就是宫中的老大了。

其二,宠冠后宫。宠冠后宫的标志就是,魏佳氏与乾隆帝生育了6个孩子,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因为,在乾隆帝的后宫之中,妃嫔成群,也有更为年轻的女子,只有她和乾隆帝生育子女最多,这是一件很荣耀又很不易的事情。我们看看她的生育情况:乾隆二十一年,生皇七女;乾隆二十二年,生十四子永璐;乾隆二十三年,生皇九女;乾隆二十五年,生十五子颙琰;乾隆二十七年,生皇十六子;乾隆三十一年,生十七子永璘。我们从魏佳氏生育的年份看,从乾隆二十一年开始,乾隆帝46岁,魏佳氏30岁,一直到乾隆三十一年,乾隆帝56岁,魏佳氏40岁,他们之间保持了10年的生育期,也就是在这10年里,魏佳氏最为得宠,这在宫中十分难得。可以看出,在这段时间里,魏佳氏宠冠后宫,是乾隆帝在这一段时间里最爱的女人。

其三,在宫斗中大获全胜。其实,魏佳氏的得宠远不止这些。乾隆帝宠她,爱她,信她,给她以最优厚的待遇,让这个女人尽享胜利者的快乐。毫无疑问,魏佳氏是一个敢于挑战的冒险家,她的对手就是中宫皇后乌喇那拉氏。在后宫之中,那拉皇后的下面是令贵妃,位置是最近的了。可是,令贵妃心气儿很高,她有更高的要求,就是晋封为皇贵妃。但是,她确实犯了忌讳,因为皇贵妃的位置直逼皇后,为了不给皇后压力,清朝皇帝一般不设皇贵妃。尽管如此,她还是要得到这个封号。就在乾隆三十年,陪同乾隆帝南巡途中,在杭州的“蕉石鸣琴”,这一问题被提上了日程。皇太后、皇帝都支持魏佳氏,决定晋升令贵妃为皇贵妃。可是,那拉皇后坚决抵制,最终竟然以剪发相威胁。其结果是:那拉皇后“论其行事,即予废黜,亦所当然”(《清列朝后妃传稿》),被打入冷宫,乾隆三十一年七月,黯然死去。而魏佳氏,在皇后被打入冷宫、备受煎熬之时,她却如愿以偿,“乾隆三十年六月,晋封皇贵妃”(《清列朝后妃传稿》)。魏佳氏打败了皇后,大获全胜。

其四,儿子被立为皇太子。打败了中宫皇后,晋封为皇贵妃,魏佳氏如愿以偿。但是,这不是她的最终目标。乾隆三十一年,她又生育了乾隆帝第十七子,使她达到生育6个子女的最高目标。那拉皇后去世后,她在宫中位置最高,到乾隆三十八年冬至节,她的儿子第十五子颙琰被“高宗密建皇储”(《清皇室四谱》)。虽然,魏佳氏并不能完全确定,但是,凭她的宫中地位,凭她的直觉,还是很有把握的。令妃,魏佳氏,嘉庆帝生母,即后来的孝仪皇后。

其五,死后享哀荣。乾隆四十年,魏佳氏不幸病逝,走完了她49岁的人生。她的去世,使乾隆帝非常悲痛,他痛苦地写道:“强收悲泪为欢喜,仰体慈闱厪念谆。”(《高宗御制诗四集》)表达自己悲痛而又思念的心情。到乾隆六十年,乾隆帝禅位,做太上皇,魏佳氏的儿子颙琰继位,她母以子贵,“著赠为孝仪皇后,升祔奉先殿。”(《清高宗实录》)她的神牌被摆放到太庙、奉先殿和陵寝大殿,她的棺椁被安放到裕陵地宫。这一切,都是那些宫中妃嫔们望尘莫及的事情,真是死后享哀荣。

由此,我们看出,魏佳氏这个女人真是太有心机了,不仅收获了最高封号,儿子也得以成为太子。更重要的,自己俘获了乾隆帝的心,使她成为乾隆帝后妃中生育最多的女人,也是乾隆帝最爱的女人。

诗人吴士鉴曾以《满汉通婚》为题,作诗一首:汉姓难同色目侪,当年却特制诚乖。东朝未下通婚诏,圣母曾闻氏魏佳。

有的专家称,康熙生母孝康皇后佟佳氏为汉人,说康熙大帝具有三个民族血统:祖母为蒙古族,父亲为满族,母亲为汉族。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是,笔者认为佟佳氏并非汉族,细考佟氏家族,原本女真,为辽东望族,但他们世代受封明朝官阶,被人误视为汉人,而他们本身也以汉人自居,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汉化程度非常高,与汉人无异。后来,满洲人入关,定鼎天下,佟佳氏一族深感自己当年自称汉族有失远见,可是,要想族归满洲旗下,也并非易事,于是,他们被编入汉军旗下。到康熙时,以孝康章皇后、孝懿仁皇后母家为皇亲国戚,而将佟图赖、佟国维本支由汉军旗抬入满洲旗,所以,应排除在满汉通婚之列。

尽管如此,满汉通婚这一做法,在宫中总处在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之中,汉族女子和优秀的汉文化时刻在吸引着清代帝王。虽然,他们一再声称“宗室觉罗不得与民人结亲,违者按律治罪”(乾隆五十七年上谕),但处在大汉文化包围下的清代帝王,怎能做到这一点呢?所以,即使发生宗室联姻的事情,也只好听之任之,“不必离异”,只象征性地给一些处分而已。清史专家王钟翰先生曾就满汉通婚作过结论:“恰恰相反,在清代官书《清实录》里即有大量准许满汉通婚的明文记载。”维吾尔族传奇——香妃

乾隆帝的后妃中,居然有一位维吾尔族女子,这位女子在宫中封号为容妃。虽然她在宫中的地位不是很高,可是,近年来却被炒得红红火火,在画像上、在学术上、在影视作品上、在民间传说上、在葬地上都笼罩着神秘的光环,让人感到扑朔迷离,被当时和后世称之为“香妃”。关于她的真实情况,我们有必要揭开其庐山真面目。

关于香妃的身世,经过考证,她的真正封号为“容妃”。因她27岁入宫,有人推测她入宫前结过婚,但丈夫是谁无从考证,传闻她是叛乱酋首霍集占的王妃,乾隆平叛后,将其掠入宫中,强纳为妃。《清史稿·后妃传》中记:“高宗容妃,和卓氏,回部台吉和扎麦女。初入宫号贵人,累进为妃,薨。”其他资料中亦有类似的记载。容妃出生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九月二十五日,小乾隆帝23岁。她的父亲为台吉和扎麦。实际上,“和卓”乃是对我国新疆及中亚、西亚等地伊斯兰教封建贵族上层的尊称,有创教者后裔和宗教学者两层含义;而“台吉”一词为爵位,为容妃之兄图尔都最初的封爵,而这一爵位又是世袭而来,所以推断,其父也应为台吉;“和扎麦”,却不是人名,而是称号,即“和卓木”,意为“我的和卓”,表示更加尊敬。那么,容妃之父真正的名字为“阿里和卓”,是回部第二十九世和卓。所以,按汉人的规矩,应记成这样:“容妃,和卓氏,阿里和卓之女。”容妃的原名,史书上并无记载。只是到光绪年间,才在一些清人笔记中偶有出现。至于“香妃”名字的广泛出现,则是在清亡之后,一些关于清宫的疑案秘闻到处泛滥,就包括“香妃”的传说。近年学者考证其名为“伊帕尔罕”,“伊帕尔”乃为麝香,“罕”是维吾尔族女性名字常用的词尾。

容妃的哥哥名图尔都,反对割据,不屈服于叛酋霍集占兄弟,将全家从天山南路的叶尔羌迁往天山北路的伊犁定居。乾隆二十三年,当闻知清军征讨大小和卓叛乱之时,容妃的五叔额色尹偕同图尔都及堂兄玛木特,配合作战,平息了大小和卓叛乱,乾隆帝以功封额色尹为辅国公,玛木特被授一等台吉,图尔都也被封为一等台吉。乾隆二十五年四月初一日,额色尹、玛木特、图尔都等在京师落户,划享受朝廷俸米。

容妃一家定居京师后,于乾隆二十五年六月十九日,图尔都将妹妹送入宫中,封号为“和贵人”,时年27岁,而乾隆帝已50岁了。和贵人入宫后,在宫中受到特别礼遇,表现为:

位号屡封。乾隆二十七年五月十六日,奉皇太后懿旨,晋为容嫔,时年29岁。乾隆三十三年六月,奉皇太后懿旨,晋升为容妃,时年35岁,至此,封号不变。

民族信仰得到尊重。一是服饰上,在宫中允许穿维吾尔族衣服,并为其制作维吾尔族朝服。二是饮食上特殊关照。因为满族喜食猪肉,维吾尔族忌讳,于是,在宫中特为她准备有回部厨师名叫努倪马特,曾制作“滴非雅则”“谷伦杞”两道名菜,并为其制作回子饽饽、羊肚丝、羊西尔占、五香鸡、羊肚片、羊他他士、酒炖羊肉、鹿筋羊肉等,并多次有鲜荔枝赏赐。三是允许回部杂技班入宫表演,以排解她的郁闷。其中玩小羊、玩绳杆、斗羊等都曾入宫表演,并得赏赐。四是多次随帝出巡,并多有赏赐,如南巡、东巡等。

容妃的得宠是个奇迹,因为在以满洲女子为主体的清宫后妃中,其他民族的女子是很难立足的,尤其是险恶的宫廷,加上挑剔的乾隆皇帝,会使得后宫妃嫔很难达到久宠不衰。但是容妃做到了。有诗为证:南向丹梯宝月开,香妃曾此望家还。小楼一角遥相对,下有天方聚族来。

乾隆宠爱容妃,世人多有流传,一些史学前辈也对其进行过多方考证。最具说服力的就是乾隆之建宝月楼。

史界近来反对宝月楼是乾隆为容妃而建的楼阁。因为宝月楼建于乾隆二十三年,而此时容妃尚未入宫。但史学前辈孟森教授仍认为宝月楼与容妃之宠关系匪浅。

孟森先生敬仰高宗之宠容妃,称其“兼露英主本色”。本来当时回部为“叛乱之邦”,其实正在平叛之内,回部之女不宜尊宠,但乾隆不能自持,牵爱于斯,孟森又解释为:“夫尊宠其来归之女而灭其母家,是清室之家法。”并列举了太祖之于孝慈、太祖之于太妃(摄政王之母)等旧例,为乾隆纳容妃正名。

因而,孟森认为宝月楼初虽不是为容妃之设,但因高宗为宝月楼历年作有诗篇,如乾隆三十三年春节,有诗云:淑气渐和凝,高楼拾级登。兆杓已东转,西宇向南凭。

并有注:楼临长安街,街南俾移来西域回居之。

这首诗证实了宝月楼与回子营遥相对应,有人说,长安街迫近禁城,本不许民居相近,而刚刚平定的叛乱部族,却可在宝月楼前建回子营,是高宗为了慰藉容妃的思乡之情。

而且,孟森考证,乾隆帝多次御临宝月楼,在此娱乐作诗,抒雍雅之情。而《宝月尝荔图》正是这一时期的应景之作。所以,孟森教授以严谨的学识考证,宝月楼与容妃之宠大有干系。香妃洋装像

关于容妃的画像,流传于世的主要有几种:香妃旗装像、香妃戎装像、香妃洋装像。此外,还有香妃“骑马递箭像”和“宝月尝荔像”。但这些画像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根本不是容妃,又有人说其中的戎装像可能是惇妃所生的十公主,莫衷一是。经过专家考证,民国年间,陆夫人在清东陵裕妃园寝中发现的“容妃神像”是真实的香妃,我比较认可这个观点。细审这幅神像发现,容妃面容清瘦,长相端庄,是个美人胚子。

至于容妃为高宗生母赐死一节,则为笑谈。依宫廷档案,高宗生母孝圣宪皇后崩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正月二十三日,寿86岁,而容妃则薨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四月十九日,此时,皇太后已死去11年了。而且,容妃由贵人而容嫔而容妃,都是乾隆遵照皇太后的意愿而晋封的,何来太后赐死容妃之事!

容妃入宫后,身体一直很好,多次随帝出巡。但到乾隆五十二年十月初四日,太医向她进了平安丸一丸,看来她是得病了,直到乾隆五十三年三月十二日,首领刘芳传旨,赏容妃奶饼一盘。四月十四日,总管刘秉忠传旨赏春橘10个,5天后,即四月十九日,容妃死去,终年55岁。

容妃在宫中后妃的地位是一路攀升的。到乾隆四十二年,她已名列第三,侍候她的太监、宫女就有24人。她死后,穿戴为:绣杏黄缎锦蟒袍一件、缂丝八团有水褂一件、桃红缎锦衫衣一件。身下铺:杏黄妆缎大褥一床、绿锦缎大褥一床、大红妆缎大褥一床。身上盖:大红妆缎被一床。身体旁边安放有:绣八团有水一套有衬衣。碧霞朝珠一盘,松石佛头塔记念坠角背云。玉如意一柄,表一个,容镜手巾、水晶鼻烟壶一个。福寿金正面簪三块,每一块上缀东珠三颗,小红蓝宝石五块,红宝石二块,螺子一块。金茶花一块,上缀六分重正珠一颗,正珠六颗,嵌金刚石。金火焰簪一块,上缀一钱六分重正珠一颗。金如意吉庆平簪一块,上缀正珠、东珠四颗,红蓝小宝石十一块,大蓝宝石一块。金荷叶扁豆蝈蝈簪一对,上缀正珠、东珠十八颗,红蓝宝石十四块。金荷叶蜘蛛簪一对,上缀大小东珠十颗,大小红蓝宝石十八块。金如意一支,金豆瓣簪四支,伽式正珠坠一副连金焰正珠六颗,重四钱。

关于容妃葬地。一说葬于新疆的喀什噶尔。其实,经考证,该墓为容妃曾祖父阿吉·穆罕默德·优素福·霍加的墓地,始建于1640年,位于喀什东门外,是一组大型的宗教建筑群。主要建筑有主墓室、四座礼拜堂和一座教经堂。而容妃真正葬地为河北省遵化市的清东陵裕妃园寝内。具体方位为前数第二排之东边第一号墓中。

乾隆五十三年四月十九日容妃死后,于同年九月二十五日葬入妃园寝中。容妃墓早年被盗,1979年10月,雨季过后,墓前踏垛级石塌陷。经上级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对容妃地宫进行清理,发现其地宫结构完全为清式葬法,由两个券堂组成,金券内有青白石宝床,宝床上有一具旗材棺木。棺木红漆,与已发掘的清宫其他棺具无异,但是只有一层棺,无内棺,棺头正中有金漆的伊斯兰文数行,经辨认为“以真主的名义……”

在清理地宫中,发现了一具头骨和其他肢骨、体骨等,一条长85厘米花白发辫、吉祥帽、龙袍残片、宫中织物、如意、荷包、珍珠、宝石、猫眼石、钻石等物。

关于容妃的身体,说她“生而体有异香”,香气扑来,吸引了乾隆皇帝,使他魂不守舍,总想接近她。当时,“香妃”这个名字并不存在。查阅资料,最早出现“香妃”记载的是光绪十八年,肖雄在《西疆杂述诗》中留有记录。实际上,通过对容妃体骨进行科学检测,发现她具备维吾尔族人的体貌特征,却没有发现可以释放香味的特殊物质。“生而体有异香”的记载,应该是人为虚构的故事。

通过对香妃尸骨进行科学鉴定,得出如下结论:

从容妃头骨上分析,其方颅阔面而低额,是典型的维吾尔族的头型特征。

从她的头骨和花白发辫上分析,是一个年逾五旬的老年女子。

通过对其遗骨分析,人体汗腺及皮脂的分泌物应为一种特殊的气味,这主要是其中含氮物质腐化后产生出来的气味,确非香味。“香妃”之名,很可能是一种爱称,或她生前大量使用化妆品,或携香料所致。朝鲜族佳丽

清代,朝鲜为清王朝的附庸国,诸事多报之于清廷,而且有岁贡。我们在查阅清宫棺椁的制作档案时,就看到好多关于高丽纸的记载。在清东陵,陪葬着一位朝鲜族女子朴氏,诏封为奉圣夫人。她曾抚育过顺治帝和康熙皇帝,死后,陪葬在东陵风水墙外东侧,其丈夫也一起陪葬。称为“奉圣夫人园寝”,立碑勒文,甚为壮观。

乾隆帝有一淑嘉皇贵妃,金氏,也一样是朝鲜族。不过,她出身不高,父亲为上驷院卿,名叫三保,是正黄旗下包衣人,典型的奴仆出身。她的哥哥金简,初隶汉军旗,后来沾了妹妹的光,得到了重用,不仅赐姓金,抬旗,还委以重任,授吏部尚书,掌控全国的官吏事务,颇有权势。

淑嘉皇贵妃早年入宫,时间不详,乾隆二年十二月封嘉嫔,四年即生下皇四子永诚,即被封多罗履端郡王。乾隆六年十一月晋嘉妃,乾隆十一年生皇八子永璇,即和硕仪慎亲王;乾隆十三年,再生皇九子,期间,画师为其画有半身像,但见她细眉杏目,十分妩媚,令人观之可亲。乾隆十三年再晋嘉贵妃,乾隆十七年生皇十一子永瑆。淑嘉皇妃像

淑嘉皇贵妃频繁地生育,说明其在宫中很得宠,生育的4个皇子,除皇九子早殇外,余者都成年分府出宫,其中,永璇活了87岁;而永瑆又十分擅长书法,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裕陵大碑楼中的碑文就是永瑆书写的,颇见功底。

金氏死于乾隆二十年十一月十五日,终年不足40岁。乾隆帝以其入宫较早,诞育4个皇子,追封为皇贵妃,葬入裕陵地宫之中,位在地宫金券左侧垂手床上。1928年7月,孙殿英盗掘裕陵地宫,淑嘉皇贵妃早已化为一堆朽骨。头骨、肢骨等漂于两米多深的积水之中。一个月后,清朝遗臣奉溥仪之命前去殓葬,因无法区分哪位是皇后,哪位是皇贵妃,怕失礼数,便请示逊帝,全部抬格,以皇帝之礼安葬后妃尸骨,即将4位后妃尸骨殓入乾隆帝的大棺之中:皇帝尸骨居中,左右各安奉两具尸骨,而那具未朽之女尸则单葬一棺。这样,淑嘉皇贵妃的大金棺就空空地放置一边了。3. 后宫管理学

居住在后宫的后妃,由于人数众多,必须有一个成熟的制度加以约束,否则,就会出现皇家后院失控的状态,严重时会牵扯皇帝的精力。

顺治以前,天下甫定,典制未备,后宫没有现成制度可言。自康熙始,国家大局已定,后妃制度也随之制定出来,并历经各朝,逐步完备。从家庭式管理到忠孝思想的控制

清朝的后妃制度,是一个逐步完备的过程。在关外时,没有严格的制度,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后宫其实就是贵族家庭式的管理模式,直到1636年,皇太极弃汗称帝,才有了后宫的雏形,但很不完善。

具体而言,努尔哈赤的中宫皇后在当时被称为大妃或大福晋,余者被称为小福晋。1636年,皇太极弃汗称帝时,册封后宫,有中宫皇后,又称国君福晋,另外,加封了东宫大福晋、西宫大福晋和衍庆宫淑妃及永福宫庄妃,至于其他宫中女眷,则概称侧妃、庶妃或格格。关于格格,在这里简单解释一下。“格格”,满语中小姐的意思。努尔哈赤时期,皇帝的女儿也称为“格格”;皇太极时期,皇帝之女一般就称之为公主了,而那些王公之女则多称之为“格格”了。到顺治时期,这些格格被规定出了严格的等级。此外,也有称满洲贵族的女儿为格格的,当然,这不符合清朝的封爵制度。

顺治一朝,虽备位中宫,先后有过4位皇后,但典制与等级仍未脱离皇太极时期的制度,皇后以下即为妃子。虽然董鄂氏曾被加恩封为皇贵妃,但并不能说明当时已建立了严格的后妃制度。比如孝东陵中就葬有4位福晋和17位格格,这种混乱不堪的后宫称呼,带有鲜明的关外色彩。

顺治亲政后,对后宫进行了整饬。尤其是当年后宫受多尔衮擅权的影响,无论王公大臣还是后宫妃嫔,都对皇权产生了弱化的影响,这是独裁天子所不能容忍的。于是,顺治帝首先提出了“自古平治天下,莫大乎孝,孝为五常百行之原”,把孝道作为建国立邦、教化黎民的根本。从一定意义上讲“孝”就是对皇权之“忠”。

顺治帝曾亲撰《御制孝经注》,更加明确地提倡遵循儒家的伦理之孝,移孝作忠,要人人做忠臣的典范。而对于后宫,福临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推出《内政辑要》一书,该书收集了中国历代后妃的嘉言善行,共二十章,四十一则。顺治帝细心作注,并要求征引历代贤后、贤妃事迹,为当朝者借鉴。

顺治十三年(1656年),再推出《内则衍义》,共十六卷,八纲,三十二子目,对历代后妃善言嘉德进行了阐释,对后妃在孝、敬、教、礼、让、慈、勤等诸多方面提出了要求,于内廷刊刻颁行,成为约束后妃的制度。

康熙中叶,后宫制度井然,制度备位后宫,品级和册封礼仪基本完善,规定了后宫主位的称谓,尊帝祖母为太皇太后,母为皇太后,同住慈宁宫,太妃、太嫔随住;皇后居中宫,主内治;皇后以下设:皇贵妃1人,贵妃2人,妃4人,嫔6人,分居东西六宫,嫔以下有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随皇贵妃等分居12宫。

册封后妃制度。康熙一朝典制大备,册封后妃活动频频举行。关于皇后的册封确立,有三种形式:

一是皇帝举行大婚,迎娶入宫,如康熙的孝诚皇后,从大清门进入内廷,成为后宫的主宰。二是由皇贵妃、贵妃、妃等晋升而成为皇后,如康熙的孝昭、孝懿等皇后,一旦皇后去世,后宫不可没有主人,便按例将皇贵妃提拔为皇后。三是追封皇后,老皇帝死去,新皇继位,尊其生母为圣母皇太后,随即追封为先皇皇后,如雍正生母德妃,被上徽号为“仁惠皇太后”,慈禧太后也是一样,由贵妃一跃而成为皇太后。

册封妃嫔之礼与册封皇后之礼大同小异。

乾隆七年,弘历命敬事房修订内廷典制,遂成《钦定宫中现行则例》。卷首是乾隆及以前诸帝关于内廷之“训谕”,以下共分宫规18门,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规定后宫人员等级待遇,如名号、玉牒、册宝、服色、宫分、铺宫、遇喜7门。其中宫分最为详尽,对皇后等位分的宫中享用进行了明确的划定。

二、规定后宫礼仪、宴仪、典故、进春、谢恩5门,如宫中主位生日的称谓,就有万寿、圣寿、千秋、寿辰、生日等多种称谓,要视等级而定,不可称错。

三、规定后宫各项管理制度,如安设、岁修、钱粮等。

四、规定对宫中太监和宫女的管理制度,如品级、待遇、职责、赏罚等。不可逾越的宫规家法

高高的宫墙,幽深而昏暗,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将那些涉世未深的女子深深锁住;而在宫墙内,严厉的宫廷制度,层叠的宫规家法才是皇权之下最具权威的桎梏。

后妃不得干政,这应该是中国历朝历代对后妃女子的基本要求。在历史上,有好多由于女人干政而乱政的事例。比如汉朝的吕后专政、唐朝的武则天乱政、明朝的万贵妃专权等,都给清帝以借鉴。

清代后妃干政的始作俑者,当属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大妃为努尔哈赤生育3个皇子: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大妃也因此恃宠而骄,频加干政,最终到努尔哈赤病逝之后,被皇太极等人逼迫殉葬,年仅37岁。

可是,清宫后妃,并没有因为大妃之死而终止干政的欲望。人总是这样,不会牢记教训,那些权力欲很强的后妃,纷纷粉墨登场,尽管会有惨痛的教训,也会在所不惜。

清初的孝庄太后和清末的慈禧太后可谓清代后妃干政的典型。孝庄太后还在皇太极时期,就对国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传闻崇德六年,皇太极围锦州,将明将蓟辽总督洪承畴俘获。皇太极想尽一切办法,都未能说服洪承畴投降,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庄妃(后来的孝庄太后)自告奋勇,以其聪明和美貌打动了洪承畴,其降清后,成为一代开国名臣。庄妃初尝参政的喜果,便一发而不可收拾,尤其在其子福临继承帝位以后,她使用高超手段,笼络住多尔衮,促使其扶持福临,竟也传出“太后下嫁”的传闻。此后,她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幼主,在关键时候,能一语定乾坤。

清末慈禧太后,以低微的宫中封号,生育大阿哥。相传,她是个有心人,咸丰帝还在世时,她就曾在一旁侍立,帮助看奏章,引起权臣肃顺的不满。当咸丰帝病逝之前,托孤八大臣之时,肃顺力谏咸丰帝仿汉武帝行“钩弋故事”,诛杀叶赫那拉氏,防止她将来干政,祸乱朝纲。可惜咸丰帝心软,犹豫不决,终于酿成慈禧太后垂帘听政达48年之久的历史闹剧。

皇帝生前,因为过分宠爱某位后妃,也会出现干政局面。这种干政发生在皇帝还健在的时候,是心甘情愿的。清宫中,有两个这样典型的实例:

顺治帝自从倾心于董鄂妃,即使在深夜批阅奏章时,也要让董鄂妃陪伴一边,有时甚至让她同阅。董鄂妃一面“为国事”以身相谋,为顺治帝整饬吏治谏言,一面又极力避嫌,“妾闻妇无外事,岂敢以女子干国政!”为自己干政辩解。但不管怎样,董鄂妃言行举止止于可止之时,从不逾度,从而使迷恋她的顺治帝愈加宠爱。可是,当时健在的太后却看在眼里,对董鄂妃干政之事大为不满,却也无可奈何。直到顺治皇帝死去,才在对待董鄂妃的丧葬问题上大做文章,而使她死去的灵魂遭到冷遇。

而另一位有“干政”之嫌的宠妃则为光绪帝珍妃,相传珍妃经常到皇帝办公地——养心殿,陪伴皇帝批阅奏章。而且利用皇帝以权谋私,重用珍妃兄长志锐,卖官鬻爵。清末卖官早已公开化、制度化,形成所谓捐纳制度,不同的官阶有不同的价目。珍妃在宫中由于手头紧,也想借光绪帝的权势,卖官得些银两,多次得手,收获不小。可是,后来与慈禧太后和李莲英的利益发生了冲突,卖官丑闻败露出来。更严重的是珍妃在后来参与了帝党与后党之争,支持光绪帝变法革新。

戊戌变法中,形成了两大对立集团:以光绪帝和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核心,力主学习西方,变革现状,称为“帝党”;以慈禧、荣禄、刚毅等保守派为核心,极力反对变法,主张恢复旧制,称为“后党”。最终,光绪帝变法失败,珍妃自然成为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所以,后妃作为生活在政治中心的群体,有时会被政治引诱得误入歧途,不自觉地卷入政治旋涡,不能自拔,多数难善其终。

严苛的宫规家法裹挟着皇宫里的女人,时刻提醒她们皇权的不可侵犯和尊卑有序的礼仪规范,不得越雷池一步。

一、在皇帝面前不得造次。

后妃虽为皇帝的老婆,但亦属君臣,名分已定,相见时绝不是寻常人家那样随意,而是有严格的宫中规定。比如大婚后,皇后要率众妃嫔向皇帝行六肃三跪三叩礼,皇后拜垫居中而前,后面依次递为左右,以示卑尊。而皇帝此时面对自己的后妃,则要郑重其事地升上宝座,接受众妃的叩拜。

即使同是后妃,由于皇后为六宫之主,地位相对低下的皇贵妃、贵妃等位,又要由皇贵妃率领,到皇后寝宫去行六肃三跪三叩礼,以示皇后为宫闱之主。

二、吃不踏实的御膳。

毫无疑问,宫廷的美食为天下之冠。可是,按照宫规,后妃却不可以随意和自己的丈夫共同享用。只有在皇帝万寿节这天,帝后妃才可以在一起会餐,同桌吃庆寿宴,还可以说些笑话,只有此时,才像是一家人。

如果给太后侍膳则大为不同,太后在那里坐享美食的时候,后妃则只能站在一旁,也不可随意取食。尤其给慈禧太后侍膳,连皇帝都很少被赐坐。众人还要用心看着太后的眼色,老太后用眼瞧哪样菜,太监就会挪哪样菜。但后妃们不可以劝膳,或贡菜(各地督抚进贡),或例菜(御膳房做),或时新菜,随由太后自定。否则,即使是妃子劝膳,也会遭到申斥或惩罚。

三、不得以色媚君。

宫中规定,皇帝在大年三十至初二3天,要由皇后侍寝,其余时间由皇帝自定。皇帝喜欢哪位妃子,便在其他时间召至养心殿。女主们若以色相媚惑君王,而使皇帝身体受损,皇后就要出面干涉,到时候,献媚的妃子就要按宫规处置。

四、穿衣不许流俗市井。

衣冠乃一代昭度,一代之兴,必有其衣冠之制。史载,清代宫廷服饰是孝庄太后等参与制定,由康熙逐步完善的。当时,孝庄太后聪明的侍女苏麻喇姑曾设计过宫服样式,颇有建树。所以,历代沿袭不替。可是,社会上则会有时下流行的服饰,难免会传入宫中,后妃们也想一试新鲜。但是,按照宫规是不允许的。而且,严禁穿奇装异服。

光绪帝珍妃入宫之初,喜欢追求新潮,做各种新款式时装,还喜欢穿戴男子的冠服,有时甚至与光绪帝互换装束,游戏取乐。结果忤怒了慈禧太后,她于光绪二十年十月初一日,下了一道懿旨:“平素妆饰衣服,俱按宫内规矩穿戴,并一切使用物件不准违例。皇帝前遇年节照例准呈进食物,其余新巧稀奇物件及穿戴等项,不准私自进呈。如有不遵者,重责不贷。特谕。”

其中,还提到了向皇帝进呈礼物,除了一些如意、香囊之外,再就是在元旦进献苹果、青果、莲子等,苹果象征平安,青果象征长生不老等,其余新奇之物则不准进献取宠。

五、会见娘家人,有苦说不出。

后妃不许私自出宫,同太监和宫女一样,没有自由。有时后妃会很想娘家人,想在家里的自由和快乐,尤其是亲情。可是,出宫去谈何容易,要层层上报,还不会被允准,后妃只在特定的时间和节日里,会允许娘家的眷属进宫探望,称为“会亲”。但这种机会,在见面的时候,会很尴尬,即使是长辈见到女儿,也要先行君臣之礼,再行家人之礼,以君臣之礼为主。如果必须出宫到娘家省亲,则一样是这种礼数,而且,有些亲戚、兄弟等男眷不许走近相见。后妃在娘家或宫里,也绝对不许向娘家人谈宫里的事情或倾诉不快之事。

而且,后妃省亲时,宫中会派出护卫军人等,内务府会派出服务人员,会达到100余人跟随其后,一是彰显皇家的气派,二是限制其人身自由。

我们曾经看到过一幅光绪隆裕皇后回家时的画像,他的父亲桂公爷早早地跪在了自家大门外迎候,当女儿路过时,他必须低眉顺眼,等到皇后过去时,才可以在后面尾随而入;与此同时,她的母亲跪迎在大门内,同样的礼仪,使她伤心已极。最难受的是在大堂之上设有宝座,皇后下轿后,头也不回地走进大堂,升上宝座,父亲母亲这时候早已快步走进来,跪在了宝座前面,皇后接受父母的朝拜,不过,这时候,皇后会礼貌地站立接受拜礼。朝拜结束后,皇后会在父母的搀扶之下,走进里屋,这时候,没有了外人,皇后才可以抱住亲生母亲痛哭,表达思念之苦。母亲却不敢坐着接受,而要站立抱住女儿,不停地抚慰,但要特别注意措辞,会说“皇后保重,不要伤了身体”之类的话,其他的话就不敢说了。

六、走在路上,要知晓回避。

后妃在宫中不可单独行走,不论远近,必有本宫太监和宫女跟随。要有两名太监在前面喝道,皇帝叫“打吃”,后妃叫“关防”,低一等级听到后要闪在一旁为上级的主位让道,否则,就要因触犯宫规而受罚。即使是在宫外,也是如此。

有些太妃(母妃)在见到儿皇帝时,也应施之以礼。如垂目、低头、遇事让路等。可是,有的太妃却不这样。如雍正帝继位后,以45岁的年龄,曾与康熙帝宜妃发生冲突。

宜妃入宫较早,在康熙十六年就已册封为嫔,曾生育了3个皇子,资历很深,甚至老于雍正帝的生母。于是,雍正帝继位后,她很不服气雍正生母仁寿皇太后,而且见到雍正帝也表露出来。按制,雍正的母妃需超过50岁,才可和雍正帝见面,这也是汲取历朝后妃乱宫的教训。既已见面,应施之以礼,定君臣名分,宜妃却像没看见一样,气宇轩昂,架子十足。雍正帝大为恼火,多次想整治她。

后来,宜妃觉得宫中没有自己容身之处,只好屈尊,请示出宫,到自己儿子的王府中去了。

七、头饰要符合身份,不可喧宾夺主。

正式场合的后妃,头饰不会戴错,因为等级有差,会很规矩。可是,在平日里,这些爱美的后妃靠着手中的多年积蓄,会买一些上等首饰,尤其是名贵物料的头饰。偶尔戴上,会感到心中满足。但有的后妃由于疏忽大意,会在拜见上一级主位时戴华丽头饰,可能引起她们的不满或嫉妒,难免惹出事端。在光绪朝就发生过某王妃头戴华丽的头饰,去拜见慈禧太后,慈禧觉得这样的装束把后妃都比下去了,觉得很没有面子,因而大为不满。

尤其是后妃们见上级主子时,要行见面之礼。行礼时,要请安或磕头,头饰和耳饰要做适当摆动,头叩得不要太正,也不要太偏。这时,其头饰、耳饰就会引人注目,喧宾夺主时就会遭到处罚。

有时,皇帝也会关注后妃的首饰。咸丰二年十二月十四日,咸丰帝为约束后妃穿着,使其保持满洲古朴之风,曾下旨:“朕看皇后及嫔、贵人、常在等服饰未免过于华丽,殊不合满洲规矩,是用定制遵行,以垂永久。

簪钗等项悉遵旧样,不可竞尚新奇,亦不准全用点翠;梳头时,不准戴流苏、蝴蝶,亦不准缀大块帽花。帽花上不可有流苏,活镶等件,钿上花亦同。

耳挖上不准穿各样花、长寿字等项。

耳坠只准用钩,不准用花、流苏等项。

小耳钳不准点翠,亦不准雕花。

寻常帽飘带,皇后用黄色,皇贵妃同贵妃至嫔俱用杏黄色,贵人以下无论何色,俱二根同色,缘五分宽片金花边,不准缘花绦。

不准戴大耳钳、玉耳环。

皮至纱敞衣、衬衣袍、窄袖衬衣、紧身衬袖,俱不准缘边。

皮至纱敞衣、衬衣袖,不准宽俱倒卷。”

又规定,“寻常所带棉夹领,不准有花边,绦边,青缎边。”规定可谓细之又细。同时,咸丰帝命人将此谕挂于皇后以下各宫之中,随时戒勉。

至咸丰四年,又规定:“梳头时,只准戴两支花,若有戴三支花者,即应惩办。手上所带镯子不准用响镯。”

八、不许招惹已出宫女子。《国朝宫史》规定:“应出宫女子,既已出宫,即系外人,不许进宫请安。”宫中后妃或因留恋宫女,而召其进宫叙旧,将受到惩处。同样,奉旨进宫女子,不许将宫外之事向宫内传播。

九、太妃、母妃、皇妃,不可将宫中之物移入娘家。《国朝宫史》载,乾隆六年,上谕:“诸太妃(圣祖妃)所有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