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0 11:16:47

点击下载

作者:余克强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长城人

长城人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长城人作者:余克强排版:JINAN ENPUTDATA出版社:新华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7-01ISBN:9787516642528本书由社科-李秋竹-新华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觚竹烽火起长城觚竹古国在冀东伯夷叔齐让国功唤醒世间帝王梦黎民百姓要和平

冀东长城初始起源于觚竹国烽火台,沿燕山山脉蜿蜒起伏据险而建,历史上最早记载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00年间,在今天的冀东和辽西南、京津唐周边区域,有一个幅员辽阔、物阜民丰的觚竹国。觚竹国的国都所在地在今天的滦南县、卢龙县、迁西县、迁安市毗邻周边区域。觚竹国依山傍海,坐拥平原,人杰地灵,四季分明,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鱼虾蚌蟹,黍醇果香。

一天下午,觚竹国第七代国君亚徽老君王突然驾崩,宫廷里面一片混乱。王叔对趴在亚徽君王遗体前哀嚎的王后说:“王嫂珍重节哀,国不可一日无主,当下之急由王嫂做主赶紧商议让大王子继位吧。”

王后忍住悲痛,泣不成声:“大王子伯夷尚在烽火台督造敌楼,劳烦王叔赶快派人将他召回。”

王叔应诺:“王嫂放心,我去安排信号兵马上在宫中信号台放红黄绿三色狼烟,即刻召回大王子!”

须臾,宫中信号台升起红黄绿三色紧急狼烟信号。

离觚竹国都城不远的董家口烽火台上,大王子伯夷正在督建敌楼,敌楼的通道连着兵营城墙,城墙里面驻扎着觚竹国军队。大王子伯夷望着蜿蜒起伏的燕山山脉上一座座烽火台对部将们说:“我们要把觚竹国的烽火台和敌楼都用城墙连接起来,建成一道坚不可摧的保卫国家和平防线。”

守备副将弧燕站在旁边说:“大王子高瞻远瞩,烽火台连接敌楼,敌楼连接兵营,这样连接起来就是一条防御长城墙。”

伯夷面向远方边境越说越兴奋:“对,我们将来就要修建坚固的国家长城墙作为防御屏障,居高临下,利用火器弓箭,有效地打击敌人,消灭倭寇,保卫百姓安居乐业。”

哨兵急匆匆从后面跑上敌楼来报:“报告大王子,宫中发出红黄绿紧急狼烟信号!”

伯夷转过身来看着哨兵,闻听色变:“怕是父王不好……”一边跑下敌楼一边吩咐,“赶快备马回宫!”

弧燕将军抢先一步跑下敌楼牵过马来给大王子,伯夷飞身上马,快马加鞭,一路风驰电掣跑回宫去,跌跌撞撞跪倒在父王遗体面前,三叩九叩嚎啕大哭,匍匐在地痛不欲生。

王后、王叔带领群臣来到大殿,王后上座,王叔站立一旁,文武大臣站立两厢,大王子伯夷、二王子亚凭、三王子叔齐位列文武大臣之首。店前矗立一排带有亚徽图案的青铜大鼎,在即将消失的秋后夕阳余晖残照下,凸透冷瑟肃穆,只觉寒气凝人。

王后面带哀色,擦着眼泪说:“大王喜叔齐聪慧,生前曾有把王位传给三王子叔齐之意,还未及立诏就先去了。”

王叔闻听当机立断:“既然王兄对王子继位已心有所属,就遵从王兄之意,请三王子继承王位。”

群臣高呼:“请三王子继承王位!”

不料三王子叔齐坚辞不受:“既无父王遗诏,又无他人同在父王面前听到口传遗旨,切不可草率行事,改弦易辙,须遵循国家礼制。长幼有序,我怎敢僭越。”

王叔思忖片刻:“三王子所言也不无道理,那就按礼制请大王子继位,大家以为如何?”

群臣复高呼:“请大王子继承王位!”

想不到大王子伯夷也急忙摆手推让:“有悖父王遗愿万万不可,这岂不陷我于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境地?”

叔齐:“国家体制,事关重大,上面坏了规矩,下面争相效仿,恶俗泛滥滋生怎生了得?”

伯夷:“百年基业,一朝立制;一朝乱制,百年乱政。”

叔齐:“所以不可一言代政,只能一言达制,一个好制度可以传接万代千秋,造福人类众生。”

伯夷:“一旦恣意乱政,一个坏制度也可以结束千秋万代,贻害黎民百姓。”

王后搓掌顿足:“你们兄弟说得这么明白,怎么就一个也不肯出来主政呢?既不出来主政,哪有万代千秋?”

王叔左右为难:“王嫂,二位王子互相推让王位,这便如何是好?”

王后也没了主意:“他们兄弟如此谦让,能有什么办法?左右都有道理,又无新体制可循,我也没了主意,全凭王叔做主。”

王叔:“二位王子互推让国,礼义仁徳,开明国政,莫大于焉,既然一时难以决断,权且将王兄先入土为安,哪位王子接传王位容后再议吧。”

王后无奈:“就依王叔。”

王叔看天色已晚,长吁一声,说:“今日天色已晚,三位王子守灵,其他人都歇息去吧。”

文武大臣一个个紧蹙眉头走出大殿。

为了能让三弟叔齐顺利登基,大王子伯夷出宫巡察觚竹国边塞烽火台,督建敌楼长城墙,转瞬已是深秋时节了。

伯夷带着守备副将弧燕来到燕山喜峰口烽火台,守卫敌楼的士兵赶紧出来参拜:“参拜大王子,参拜弧将军。”

伯夷:“免礼。这里好风景,我们就在这片栗树林下野餐。”

弧燕将军闻听立刻吩咐士兵:“大王子吩咐了,我们中午就在这儿就餐,这是路上打的几只山鸡、野兔,快快拿去烧烤。”“是,遵命。”军士们领命,有的帮大王子和将军拴马,有的提了山鸡、野兔去烧烤、做饭。顷刻,栗树下以方石代替桌、凳,摆上鲜果、山栗、美酒。

伯夷、弧燕正待尝果品酒,远远望见叔齐鞭打快马,飞奔而来。

叔齐来到伯夷面前,下马含泪跪拜:“大哥,您让三弟找得好苦哇!”

伯夷忙搀扶叔齐:“三弟,你怎么来了?”

叔齐:“我前来请您回去接受王位。”

伯夷:“三弟,我是不会回去的。要我回去也可以,除非你已经做了觚竹国国王。”

叔齐:“我是至死都不会去夺大哥的王位,您不回去我也不回去了。”

伯夷:“我也至死绝不会夺你的王位,绝不会违背父王遗言,受天下人耻笑。”

叔齐:“既然大哥决心已定,大哥到哪里,三弟就跟到哪里,等待大哥回心转意。”

弧燕将军看军士们端上来烤山鸡、野兔,倒满酒,说:“请大王子、三王子边吃边说。”

众人喝酒吃肉。

伯夷:“三弟,我想借此机会去商都拜见我的岳父夏卿左将军大人,去看望左将军的小女,履行婚约,我的未婚妻今年应该有十六岁了。”

叔齐:“大哥,此举甚好,一路诸多方国,我们也好学习取经,回国后有所借鉴。”

伯夷:“三弟所言极是,常闻西伯姬昌,礼贤下士,尊老爱幼,乃方国君王理政之楷模,我们何不前去拜师学道?”

叔齐:“有王叔和二哥在家,我们大可放心,如能迎娶大嫂,求师问道,一路学成归来再加倍报效家国,我们三兄弟共同管理国家,或可以想出理政监政之新的良策,开创集体治国之先河。”

伯夷:“正合我意。既如此,你我兄弟二人便离家远行,托付弧燕将军回去给母后、王叔、二王子带信,请他们放心,我们少则三年,多则五载便可回国。”

弧燕将军:“大王子、三王子放心去吧,在下即刻回去报信。”

翌年夏日,伯夷、叔齐来到岐周疆界,远远传来车轮滚滚,战马嘶鸣,尘土飞扬之中出现了西周大军。只见周武王车载父亲西伯姬昌文王灵牌,士兵们高呼“为文王报仇!”向东进发,去讨伐商纣王。

伯夷、叔齐见状不假思索,上前拦住武王的战马劝阻,伯夷:“武王殿下,您的父亲文王死了尚未安葬,就动起干戈来,这样做能说得上是孝吗?”

叔齐:“以臣子的身份去讨伐商君王,这样做能说得上是仁吗?请武王三思。”

武王大怒,武王身边的将军们拔剑欲杀伯夷、叔齐,将军们厉言呵斥:“大胆狂徒,看剑!”

太公姜尚在一旁观伯夷、叔齐相貌超凡脱俗,闻其言出语惊人,急忙向将军们断喝:“将军们住手!”遂问,“来者何人?”

伯夷:“觚竹国伯夷。”

叔齐:“觚竹国叔齐。”

太公姜尚:“近闻觚竹国老国王亚徽驾崩,大王子伯夷、三王子叔齐兄弟让国,这是两位仁义王子,尔等切莫加害于圣贤之人,放他们去吧!”

武王允诺,将军们纷纷收起剑说:“遵大王、太师命,人可以走,马留下军中效命。”

军士们夺了伯夷、叔齐坐骑,武王大军继续东进。

时光荏苒,武王平定商纣王后,天下归周,商卿左将军全家因罪获诛。华夏政权又一次以暴易暴,令前往西方取经问道的伯夷、叔齐心灰意冷,无奈折返觚竹国,没有钱粮马匹,回觚竹国的路上历尽千辛万苦。

伯夷、叔齐来到觚竹国首阳山,看到烽火台下巡视的弧燕将军,心中欣喜。弧燕却似路人,看到伯夷、叔齐径直奔自己走来,心中纳闷,这是哪里来的两个乞丐,竟然直愣愣相望傻笑?

伯夷招手:“弧燕将军,一别数载,怎么不认得我们兄弟了?”

叔齐:“是大王子伯夷,我是叔齐!”

弧燕闻听怆然:“真是大王子,三王子吗?”

伯夷叔齐:“正是。”

弧燕:“您们这是?”

伯夷垂泪:“一言难尽哪……”

叔齐感慨万千:“社稷变迁,生灵涂炭,天翻地覆,伦理涅槃。”

弧燕闻听后叙说:“覆巢乱世,觚竹国也遭受了沧桑巨变,老王后因思虑先王和二位王子悲伤过度,您们走的第二年就去世了,二王子亚凭继承了王位,老王叔因反抗外侵战死疆场,我因主战被贬为首阳山看守敌楼的伍长。您们回来就好,我现在就送大王子、三王子回宫主政吧?”

伯夷:“天下归周,觚竹国遭难,我身为觚竹国大王子,不能尽忠报国,我有何心肠再享他朝食粟?”

叔齐:“母后因思儿仙逝,不孝子不在身边,老王叔为国战死,我弃国远游无功而返,我有何面目再见觚竹国父老乡亲?”

弧燕见伯夷、叔齐决心已定,也不再劝,遂说:“首阳山上有一间修建敌楼时民工住过的破茅屋,就请大王子、三王子暂避风寒。”

觚竹国首阳山上,伯夷、叔齐在最后生命涅槃的岁月里,将兄弟二人去往西方取经所思所想,将一生人间夙愿在竹简上作书,在石碑上刻字留诗以铭心志,告诫苍生,天地无言人有良知—登石爬攀上西山,采薇摘果渡饥寒。以暴易暴何时了,黎民百姓为哪般?上古文明屡踏践,千秋万代复涅槃。吾用今生唤来世,人致良知天地安。第二章蓟州长城戚继光冀东迁西三屯营镇国戍边戚家兵横刀立马十五载留下今日明长城

以暴易暴夺皇权,千秋万代复涅槃,古今战场苍生骨,万代千秋盼青天。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时间老人在人类的丛林中颤颤巍巍来到了明朝隆庆三年,来到了1569年的春天,来到了觚竹国首阳山让国亭,亭内矗立着伯夷叔齐留诗石碑,亭外崇山峻岭,层峦叠翠,烽火敌楼连长城,蓟州滦水清清淙淙,燕山长城郁郁葱葱。

遥望远远又起狼烟,隐隐约约杀声阵阵,耳闻炮声隆隆又有强敌犯边境。蒙古朵颜部落酋长冬虎厉和侄子长昂率兵攻打蓟州,大队彪悍的骑兵驰袭青山口肆意掠夺财富。

冬虎厉挥舞着弯弯的长胡刀,大声喝喊:“朵颜部落的勇士们,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抢夺的财宝大家分,女人留给勇士们自己享用!”

长昂一马直前,嘴里吹着刺耳的口哨,咆哮呼号:“弟兄们,跟我冲啊!”明军抵挡不住朵颜部落凶悍的骑兵,长昂率领大队人马沿着长城坍塌的垛口汹涌而入。

大明朝蓟州总兵戚继光亲帅大队明军驰援。弓箭手在前,步兵手握长枪多钩狼筅在后,骑兵高举戚家军刀压住两翼。冬虎厉和长昂叔侄指挥大军冲杀过来,戚继光号令放箭!冬虎厉的骑兵部队纷纷中箭倒地,后面的大队骑兵仍然奋勇向前。戚继光指挥手握狼筅的士兵三人一伍列队向前,长长的狼筅勾下马上的骑兵,勾住马腿人仰马翻,戚继光令旗一挥两翼骑兵包抄掩杀过去,蒙古骑兵抵挡不住戚家军的节节进攻纷纷败退,朵颜部队顷刻土崩瓦解,冬虎厉见大势已去为了保住性命率领全军跪地投降。

戚继光传令部下押解俘虏班师回营,抬头看看敌军入侵的长城坍塌垛口和副将说:“传我将令,蓟州燕山防线重修长城!”“传戚将军令,蓟州燕山防线重修长城—”士兵们齐声呐喊,声震燕山山脉。

仲夏,长城脚下,烧砖窑主左三剑眉立竖,两眼冒火,亲娘祖奶奶的骂着,抡起鎬把一块一块砸碎了刚出窑的长城砖,一边砸一边大声喝喊:“这个吃人饭不干人事,养活孩子没屁眼儿的县官大老爷,送来的这些土砬坷都是他妈的什么鸡巴垃圾材料?这是喝了咱们多少老百姓的血!用这烧成的豆腐渣砖垒长城,还用等敌人的枪炮?来一场大风雨就全垮了!”新出窑的长城砖被性情耿直脾气火爆的窑主左三一顿鎬把敲打,顷刻间堆成了一座碎砖头小山,“停工!不干了,戚总兵的千里长城,千座敌楼,千年大计,岂能毁在这帮乌龟王八蛋手中,我这就去找戚将军告状!”

左三一声令下,除了采石场凿石砖的工匠还在采凿石砖,十来个砖窑把式们起着哄的骂娘,全都停了工。八月骄阳似火,大家三五成群钻进工棚里,躲在树荫下歇凉。这时,木工作坊的刘师傅带着县里的师爷流着热汗喘着粗气来到左三面前,师爷见到左三便拱手寒暄:“左窑主,恭喜发财!”

左三嘿嘿冷笑着说:“血都被你们吸干了,连稀粥都喝不上了,还上哪儿去发财?就等着发昏了。”

刘师傅:“师爷让咱们给县太爷做一顶官轿,八月十五等着用。”

师爷:“给县太爷做一顶官轿,大把的银子揣进你的腰包。”

左三用鼻子哼了一声:“不怕说大话闪了舌头?大把银子你舍得出手?做纸的吗,连工带料给多少钱?”“嘿嘿,做纸的就不找你了。一等木制官轿,公家花钱,你尽管多报些价钱,老规矩,县太爷和我抽一半。”

刘师傅:“师爷说没现钱,让咱们在窑砖上扣。”

左三欲言又止,思忖片刻,诡谲一笑:“真是一把好算盘,算完星星算月亮,请师爷回去转告知县大老爷,八月十五坐官轿,你们就等着情好吧。”

师爷见左窑主答应了,顿时脸上堆满笑容,赶紧说:“好咧,那就有劳左窑主,我这就回去复命。”

左三胸有成竹,应声说:“慢走,不送。”

师爷吃了定心丸,大白天做着发财梦,高高兴兴屁颠屁颠地走下山去回衙门找县太爷交差。

山上刘师傅问左三:“左窑主,你打的什么鬼主意,窑上哪还有钱扣,没钱又没料,拿什么做官轿?”

左三:“看见这堆烂砖头了吗,还上哪去扣?吃人不吐骨头,这就叫不给穷人留活路,逼着好人上梁山替天行道。”

刘师傅:“这是逼着咱们糊纸轿,糊纸轿上白事房别来咱们木工房。”

左三:“就给他做个豆腐渣轿!把你那个边角糟料朽木条儿划了划了,粘粘钉钉给他做一乘大大的官轿。”

刘师傅:“别介,左窑主,我哪有那贼胆,我还留着脑袋吃饭呢,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回家卖豆腐。摔坏了县官大老爷我这小脑袋还不跟着放响泡儿。”

左三:“一切由我来担待!我正要借题发挥告狗官的状!”

刘师傅:“摔坏了县太爷,大铁链子还不先把我锁了去?”

左三:“我有个好主意,你有胆儿吗?”

刘师傅:“我先听听是什么幺蛾子。”

左三:“你在八月十四晚上把做好的轿子送到县衙,早送去就露陷了,八月十五让县太爷坐轿巡街当众摔跤现眼把事闹大,咱们窑把式都去给你护驾,到那时我要公开造势告狗官的状。”

刘师傅:“听着挺有意思,真挺解气,就得这么拾掇狗日的大老爷!听你的,让老百姓都知道,反正横着竖着都是过不去,不上梁山逼上梁山,索性把这昏天捅个洞,看看天外的光景。”

八月十五这一天,商家门市张灯结彩,路上行人熙熙攘攘。三屯营镇上走来了一位威风凛凛女婵娟,三十多岁正当年,婢女二人随身行,军爷左右护两边。前面临街道边有一棵树冠高耸枝叶茂密的古槐,下面坐落一个酒店,酒店门前有几张方桌摆在树下,一根竹竿高挂布旗,上面写着“觚竹酒店”随风摇曳,十分惹人注目。

女主人:“丫头们,我有些累了,咱们先歇会儿,就在前面觚竹酒店吃午饭,等老爷过来喝酒。”

主仆一行来到酒店面前,丫鬟小玉欲进酒店被女主人拦住:“小玉,我们就在外面吃又清爽又豁亮。”

小玉止步:“是,夫人。”随后叫店门前招呼客人的堂倌,“小二哥,给我们夫人在外面收拾一张桌子。”

丫鬟小红上前给夫人擦拭椅子:“夫人请坐。”夫人坐下,小红吩咐擦桌子的堂倌,“快去给我们夫人上茶!”

夫人冲身边的军爷说:“你们逛街去吧,不用老站在我身边拘着。”

小玉:“别走远了,就在附近瞄着点儿有事就到。”

随行侍卫应声去往附近树荫下歇凉守候。

堂倌过来点菜:“夫人、小姐,想吃点儿什么?”

小玉:“有什么好吃的尽管端上来。”

小红:“有招牌菜吗?”

夫人:“慢着,先报菜名听听。”

堂倌看来了大买卖不敢怠慢,挑着好的介绍:“本店招牌热菜有山泉卤水点豆腐,山鸡炖山蘑,花鲢鱼酸菜锅,烤乳鸽,烤羊腿,红烧野兔,红烧牛肉,皮皮虾,白灼虾,蕨菜扣肉,清蒸海蟹,溜三样,炒六香,大葱炒山鸡蛋,蒜薹炒牛柳……”

夫人打断堂倌:“停!有没有素点的凉菜?”

堂倌:“煮花生,煮毛豆,拍黄瓜,水萝卜蘸酱……”

夫人:“好咧,就要这四个凉菜。”

堂倌犹如凉水浇头,顿时舌头短了半截:“吔……”

夫人:“有酒吗?”

堂倌:“有用山泉水蒸馏九种粮食纯酿的觚竹国酒。”

夫人:“给老爷来一斤觚竹国酒,来个水豆腐。”

小玉小心翼翼:“夫人,他们这里的山鸡炖山蘑是当地特产,好吃又不贵。”

小红顺着主人心意:“夫人,他们这儿的蕨菜馅肉包子是当地野菜做的,味鲜还实惠。”

夫人:“今天是八月十五,就依着你们俩馋丫头,犒劳老爷一个山鸡炖山蘑,咱们都跟着老爷一块儿吃蕨菜馅的肉包子。”

堂倌:“凉菜是煮花生,煮毛豆,拍黄瓜,水萝卜蘸酱,热菜是泉水豆腐,山鸡炖山蘑,主食是蕨菜陷的肉包子,还有一斤上好的九种粮食纯酿觚竹国酒!”

夫人:“先备着,等老爷来了再上。”“好咧!”堂倌答应着进了店。

耳边突然传来老百姓们哄笑喧闹,远看街面上吵吵闹闹乱乱哄哄。夫人吩咐小玉:“小玉,街上乱乱哄哄怎么那么热闹,快去看看那边出了什么乱子?”

小玉:“是,小玉这就去看。”小玉一溜小跑前去一探究竟。

师爷领路,铜锣开道,衙役前呼后拥,四个轿夫抬着县官大老爷颤颤悠悠来逛庙会察民情。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都比不上县太爷此时的心情,天高皇帝远,这一方土地老爷一手遮天,这里没有什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这里老爷只知道自己是万人之上不知道什么之下,那一人离老爷远着呢,这里只有老爷一人高高在上!轿子吱呀吱呀软座屁颠屁颠那叫一个美。敢情乐极生悲的成语典故说的就是明朝这位县太爷,只见官轿前面路上有一滩刚拉的稀马粪,轿夫急闪身迈大步扛着轿杆跨了过去,搁下轿身没过去,只听咔嚓一响轿子散了架,吧唧一声把个心里正美的县太爷摔下轿,官帽滚出三丈远,张嘴趴在马粪上。一直跟在旁边的一群砖窑把式木工师傅们,不失时机地扯着嗓子喊起了顺口溜:“县太老爷做顶轿,不给工钱不给料,穷人告状为活命,粘顶官轿看摔跤。”引得周围的孩子们起着哄地一遍一遍大声跟着喊。

县官趴在地上抹抹满嘴粘着的马粪,说话喷着粪渣子:“大胆刁民,竟敢陷害本官,这不是要造反吗?”

师爷搀起县太爷,尖着嗓子吩咐衙役:“反了反了这还了得,这要是走在景忠山上摔下来岂不粉身碎骨,快去把那首犯左三、刘木匠抓来县衙!”

左三和刘木匠闪身站到面前,左三双手叉腰:“不用你们抓,好汉做事好汉当!”

刘木匠双手抱胸:“刘木匠在此恭候多时,刘木匠一直等着看老爷摔跤呢!”

师爷:“大胆反贼,锁了!”衙役们不由分说给左三和刘木匠带上锁链。

左三:“且慢!我们烧的长城砖是军窑,你们无权抓我们。你们克扣官银,供应豆腐渣砖料,毁我长城,破坏军务,我们正要找你们算账呢!”

刘木匠:“你们贪赃枉法,克扣军饷,我们正要到戚总兵那去告状!”

县太爷:“一派胡言信口雌黄,纯属刁民造反,快快给我带回县衙重判!”

师爷:“就凭你们几个穷小子还想到总兵府去告状?想得美,押回县衙关进大牢!”

人群中陡然站出来女婵娟高声断喝:“慢着,他们是军务上的人,你们不能带走!”

知县一看女流之辈强出头,夹着半拉眼也看不起:“嘿,嘿,八月十五黑咕隆咚,树梢不动刮大风,刮得碌碡满街跑,鸡蛋把石头撞了个大窟窿。怪事天天有不如今天多,真乃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师爷添油加醋:“真是狗舔门帘子露你小尖嘴。”

女婵娟:“狗胆包天!这两个小娘养的,竟敢辱骂老娘?”

知县:“放肆,竟敢光天化日以下犯上,一块儿锁了!”

师爷:“把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刁妇锁了,带回县衙!”衙役听命,上前就去锁夫人。

夫人大怒,三拳两脚打得衙役们不敢靠近,两个军士拔刀向前,小玉小红殿后护卫。

夫人怒气未消,吩咐手下:“军士们听令,跟我一起动手狠狠教训这帮吃人饭不办人事的兔崽子!”

此时戚继光和副将骑马早已来到人群外面观看,戚继光见状赶紧掏出令牌交给副将吩咐道:“我说觚竹酒店找不到人,原来在这里打抱不平。赶快拿我令牌过去,拦住你嫂子别动手,把知县、师爷一干人等一并带回总兵府问话。”

蓟州总兵府。戚继光高坐正中央,副将中军站两旁,府中亲兵守两厢。县官、师爷站立在大堂右边,左三、刘木匠一干人等跪在左边大堂,两个窑工抬着一筐修长城的豆腐渣砖放在了大堂上。

戚继光:“你们抬来一筐碎砖头所为何事?”

左三拱手说:“戚总兵,在下长城砖窑主左三,状告知县和师爷伙同尅扣烧制长城砖的一半官银。知县的小舅子偷换砖料,致使烧出来的长城砖都成了豆腐渣砖。”

戚继光:“可恶至极,竟敢贪赃枉法毁我长城,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那知县的轿子又是怎么回事?”

刘师傅:“戚总兵,师爷让在下刘木匠给县太爷做一顶官轿,不给工钱不给木料,还让多做造价从窑砖上扣款,照惯例要一半回扣。被逼无奈才粘了顶豆腐渣轿摔知县闹笑话让老百姓们都知道。”

左三:“出此下策传遍三乡五里,也是为了八月十五这一天向戚总兵您告县官大老爷的状。”

戚继光:“噯,大过节的你们出此下策也是无奈之举,对于千里长城、千年大计来说乃是大大的上策呀。你等起来回话。”“谢戚总兵。”左三和刘木匠一干人等站了起来。

戚继光:“知县、师爷,他们说的话你们可都听见了?可都属实?你们还有何话可说?”

知县、师爷见事情败露早已是站在那里筛糠,听到戚总兵问话扑通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

知县:“下官知罪,下官一时糊涂,下官再也不敢了,恕下官初犯,饶过下官这一次,下官终生愿效犬马之劳。”

师爷:“小人只是听差办事,一切都是唯命是从,还望戚总兵念小人家中有年迈父母,恕小人无罪。”

戚继光抽出令箭拿在手中指点着县官、师爷说:“你二人狼狈为奸贪赃枉法毁我长城坏我军务,比那汉奸卖国贼更有过之而无不及,还想有下次?不严惩不能以儆效尤。县官贪赃枉法祸害一方,师爷为虎作伥罪不可恕。将知县削去官职上报朝廷,将他二人收监入狱押入死牢,择日按通敌罪游街示众,午时三刻开刀问斩。”

知县、师爷瘫倒在地,左三、刘木匠一干人等拜谢欢呼,齐声赞叹戚总兵真是蓟州老百姓们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明朝隆庆二年即1568年夏至明朝万历十一年即1583年,经过蓟州总兵戚继光殚精竭虑运筹帷幄,蓟州军民艰苦卓绝栉风沐雨,在东起天下第一关山海关,西到昌平八达岭重修燕山长城,矗立起1017座雄伟的长城敌台,长城似东方巨龙盘附在冀东燕山,蜿蜒起伏,逶迤盘桓。戚继光镇守明朝蓟州边关15年,保卫明朝蓟州长城防线安享太平15年,修建冀东燕山长城15年,留下天上极望,地下奇观。第三章十字架上李大钊华夏长夜盼黎明神州大地响晨钟十字架上创世曲人民高唱东方红翻麻思过

百年出一圣人,便觉圣人接踵而来;千里出一贤士,便觉贤士并肩而立。1889年10月29日,在冀东燕山长城脚下,渤海之滨滦水之畔,乐亭大黑坨村诞生了国际共产主义人类理想社会的殉道者、中华民族人民共和事业的开路人李大钊。李大钊父母早逝,家中只有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爷爷李如珍秉承中华诸子百家教诲,集养教一肩,把一切心血都浇灌在孙子大钊身上。李大钊七岁时,在村西头千年古槐下的谷家私塾读书,一天中午,爷爷李如珍做好饭菜不见孙子归来,便拄着拐杖去迎孩子回家。沿路上远远望去老母庙前有一群人乱乱哄哄围了一圈,走到跟前看见人们挤挤插插聚在一起扔坑赌博,赢了的人兴高采烈,输了的人垂头丧气,孙子大钊钻在人群里饶有兴致地看热闹,也跟着在旁边大呼小叫。爷爷欲叫大钊回家,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悄悄离开,拄着拐杖自己先回了家。

日影渐向西斜,大钊高高兴兴地走进家门,进门就喊:“爷爷!”

爷爷坐在椅子上沉住气,不露声色地说:“放学回来啦,饭菜在锅里热着,快吃饭去吧。”

爷爷屏气凝神看着大钊吃饭,等到大钊吃完饭起身要离开时方才发话:“别动,你回来这么晚做啥去着?”

大钊迈开的腿又收了回来,张嘴刚要回答“……”

爷爷:“小孩子要说实话,长大了才能诚实做人。”

大钊:“放学回家路上我在老母庙前看扔坑的着,爷爷。”

爷爷:“扔坑好看吗?”

大钊:“好看。”

爷爷:“耍钱赌博好玩吗?”

大钊:“……”

爷爷:“我给你讲过的孟母三迁你说说是为了啥?”

大钊:“孟母教育孟子远离恶人,远离恶事,切莫玩物丧志。”响鼓不用重锤敲,“我知道错了,爷爷。”

爷爷:“错了咋办?”

大钊:“请爷爷罚我思过。”

爷爷:“拿了木叉子到房上翻麻思过去吧,不叫你不能下来。”

大钊肩扛着高出自己大半截子的大木叉爬上房,虽然吃力却很认真地翻着一房乱麻,乱麻下面蚊叮虫咬,一只红头绿肚大苍蝇绕着大钊的头嗡嗡叫,大钊连眉头也没有皱一下,翻麻思过自省吾身,不一刻便汗如雨淋。八月赤阳喷火灼砧筋骨体肤,大钊翻麻思过省悟人致良知。办学开智

家有良师子致良知,世事立命才识树人。经过了多少个春夏秋冬之后,已是闻名遐迩的北京大学教授李大钊先生寒假期间回到了乐亭县大黑坨村,他虽为中国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前行的先驱者却依然一身粗布衣着,一路款款深情地望着村中那棵蕴藏灵性的千年古槐走进家门。

翌日,李大钊为完成心中酝酿已久的夙愿,邀请乡里乡亲赵老尊、谷省三、罗泰昌等高邻来家里商议开办一所小学校,供村里的孩子们读书。

李大钊满面热诚地边给每一位乡邻让烟沏茶边说:“咱们当家长的都想让孩子们长大后过上好日子,那就得让他们从小读书学习长知识。我多年来就想在咱村办一所学堂,让咱们的子孙后代学有所成,长大成人有前途。”

赵老尊抬脚在鞋底上磕磕烟袋锅说:“大钊说到咱们心里去了,谁不想自己的孩子长大了有出息,能够挑家过日子光宗耀祖,可咱是没办法,村里没钱盖学堂,送孩子去县城读书又没钱,祖祖辈辈睁眼瞎土里刨食都这么着过来了。”

李大钊:“咱们村西头的华严寺就有很多空房屋,还有前后大院儿,有史以来人类创造的所有神灵都是凡人百姓善良的臆想,或口口相传或童话寓言演绎至今,佛祖无言觉行有灵,菩萨所施百姓所需,老百姓心里装的佛祖菩萨若在天有灵,也会支持咱们利用那些房屋和院落开办一所学堂,供村里的孩子们读书。”

谷省三喝了一口茶说:“那感情好,那是咱村祖上留下的公产都传了不知多少代,可是有些年头了,如今就剩下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看庙。”

罗泰昌掐了烟头,直言不讳地说:“世上的人都知道,庙堂中的佛祖菩萨一向清廉分文不取,不食人间烟火荤素不沾,老百姓的贡品和香火钱都被那些披着袈裟的和尚笑纳了,听说这些年华严寺老和尚帮家里置了不少土地房产。”

李大钊:“庙里的老和尚可以回家颐养天年,小和尚留下来当学堂的杂役。”

赵老尊站起来收好烟袋锅,性急地摆摆手说:“就按大钊说的,咱们说干就干,好事快干!趁着大钊在家把这事干成,让孩子们寒假开学就能念成书。”“对,说干就干,好事快干!”大家也站了起来纷纷表示赞同。

李大钊为村里的孩子们开办学堂得到了全村父老乡亲的支持,乡亲们群起响应齐心协力,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很快把严华寺办成了一所正规学校—大黑坨村初等学校,李大钊从乐亭县教育科争取到每年两千吊钱的学校经费,村民们选举了校董,聘请了老师,李大钊亲笔书写了一副楹联贴在校门两旁:学校造人才为改造社会读书为做事不是为做官中华复兴

子夜时分的北京大学校园,穿过月光氤氲的斑驳树隙,初冬的寒风吹落细碎婆娑的枝叶跌跌撞撞打在窗上。大钊先生坐在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室写字台台灯下面伏案写作,他时而重眉紧锁凝神沉思,时而眉心绽放打开思想的闸门任灵感的潮水一泻千里,一篇文稿《新纪元》铺在桌上。

青春俊洒的谦谦君子毛泽东蹑手蹑脚来到馆长室门前,抬手轻轻敲门。

门里面传出大钊先生的声音:“谁?”

毛泽东:“学生毛泽东。”

李大钊:“门开着,请进。”

毛泽东慢慢推开门走进来,手里端着一壶刚沏好的热茶和一包点心:“老师,明天就是元旦了,看您写了几个小时,知道您还没吃晚饭,这是稻香村的六味酥,您尝尝吧,可好吃了。”说着,把稻香村的六味酥放在桌上,给大钊先生倒上一杯热茶。

大钊先生喝了一口热茶,吃了一块六味酥:“湖南韶山的毛尖茶,好茶,稻香村的六味酥,好吃,泽东你坐。你有事吗?”

毛泽东坐在办公桌前的椅子上说:“感谢先生帮助,让我做图书馆书记员,一月领八块大洋,不仅衣食无忧,还能参加北京大学的学习活动,耳闻目睹先生教诲,您就是我今生的恩师。”

李大钊:“力所能及,不足挂齿。”

毛泽东看到桌子上的文章《新纪元》,说:“这篇文章是先生为《新青年》杂志写的元旦社论吧,看到题目就鼓舞人心。”

李大钊:“是啊,刚写完,准备登载《新青年》元旦社论,可以鼓舞更多的人。新纪元来!新纪元来!人生最有趣味的事情,就是送旧迎新,因为人类最高的欲求,是在时时创造新生活……”

毛泽东:“听了先生的话,我欲求立刻投身于创造新生活的伟大践行之中,先生一席话启发了我,我正有事想请教先生。”

李大钊:“你说,什么事?”

毛泽东:“我来北京大学本来是准备去法国勤工俭学,这些天在北京看到国内迫切需要广大的有志青年脚踏实地的跟着先生去创造新生活,还是决定不去国外了,湖南需要我,国家需要我。”

李大钊:“时代的新青年舍我其谁,你能有这样的真知灼见真是太好了,有的同志需要去国外学习新知识,更多的同志需要留在国内创造新纪元。志同道合,殊途同归,泽民同学,有了你们这些新青年就有国家的希望,就有国家的未来,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留下来吧,为了迎接新纪元,中国的希望寄托在你们一代又一代新青年身上!”

毛泽东:“先生,您的话我记住了,您的文章我都记住了,您传播的共产主义社会我终生都记住了!”真理永恒

大钊正气,铁肩担道义,创世曲,妙手文章立赤旗。当国家危难之际,自有大义悲怆之士慷慨赴命。面对反进步、反改革、反革命军阀的血腥镇压,李大钊没有选择外出避难,留在北京东交民巷苏联大使馆坚持领导工作。1927年4月6日清晨,北京安国军总司令,奉系大军阀张作霖下令逮捕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人类社会共同体信念缔造者李大钊。警察厅侦缉处长吴郁文率领300多名军警闯入东交民巷苏联大使馆,苏联使官甘布克对空鸣枪制止,军警们上前抓住甘布克,随后大批军警蜂拥而入,逮捕了李大钊和妻子儿女。军阀对李大钊软硬兼施,李大钊在狱中备受酷刑,十指被剥掉,先生始终守口如瓶,把万钧重担一人承担,当局许诺入相封侯不为所动。公元1927年4月28日下午2点至5点,李大钊等20位社会先驱、革命志士被绞杀在北京西交民巷看守所内,李大钊第一个登上绞刑架,犹如平日走上课堂讲台,从容坦然遗言天地:“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共产党万岁!”

正如先生所说,为革命而生,生得伟大,为革命而死,死得光荣。先生为真理而来,为真理而去,先生开创人类命运共同体信仰,昭示“宇宙间有唯一无二之真理”,天地无言人有良知,请记住公元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八日这一天,一个伟大的殉道者迈上了神坛,迈上了绞刑架,迈上了真理之巅,用笔椽,敲响了宇宙晨钟,用生命,拉开了世界黎明,用鲜血,喷薄出东方曙光,用灵魂,呼唤着世界和平,用永生,昭示着人类正义永恒,用真理,引领全球人类命运共同的追梦。第四章小脚火枪手小脚女儿大姐大巾帼须眉传佳话姐弟七人十三枪长城杀敌保国家

饱受各国列强凌辱的中华民族迈着步履蹒跚的脚步来到了1932年。经过鸦片战争,八国联军进北京,各种名目的割地赔款,使这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民族,世界上唯一尚存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背负着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已经有近百年苦难岁月了。这个世界是怎么了,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普通老百姓就是想过自己的小日子,就是想得到一个有自尊的生存环境,这样的做人起码需求的老百姓的小日子怎么就得不到呢?

生活在燕山山脉长城脚下,生活在富饶的冀东平原的中华民族普通老百姓,生活在这丧权辱国的悲惨时代,每一个人都同样难逃厄运。今天是丰润县王官营大集,去集市的路上走来了于佳士父子三个人。父亲于佳士是个壮实的中年庄稼汉,一副憨厚老诚的面孔蕴藏着勤劳执着,一根柳木扁担颤颤悠悠挑着八股绳,八股绳两头儿货柜都是些针头线脑乡亲们平时的日用品,于佳士的八股绳挑来了全家二十年的吃喝用度。大儿子于无言右肩背着木匠家什左肩背着柳条筐,跟着父亲去集市给乡亲们修理农具,给骡马钉掌,挣些零用钱,沿途一边走一边往柳条筐里拾粪。别看于无言平时少言寡语,却继承了父亲的石匠、木匠、泥瓦匠手艺,母亲的全套农活技能,把一个农家庭院修建的有模有样。祖父是个私塾先生去世早,父子两代用庄稼人的双手托起庄稼人的富裕生活,十里八乡没有不挑大拇指的。小儿子于知觉小名小小,今年大约八九岁,究竟多大年龄谁也说不清。小小跑前跑后腿脚快得超凡脱俗,上房爬树赛过狸猫,翻墙越脊如走平地,下水路村人送绰号飞狸猫小小。小小是于佳士收养的义子,很受于家怜爱。小小帮大哥拾粪,眼尖腿快,柳条筐快满了。

于佳士:“小儿,别跑了!”

小小:“爸,没事!”

于无言:“小小,不用拾了,都满了。”

小小:“哥,我看也差不多了。”

前面就是集市,小小边跑边喊:“爸,哥,我先到集上逛逛去!”话音还没落,人早没影了。

于佳士父子到了集市找地方刚摆好地摊,周围便围满了顾客。父亲招呼买东西的乡亲,儿子修理农具,忙了好大一会儿人渐渐稀了,看见走街串校卖笔墨纸砚的老岳推着自行车走了过来。

于佳士:“老岳,哪阵风这么快就把你给吹来了?”

老岳:“喜风啊,老于。”

于佳士:“有什么喜事?快说说。”

老岳:“上个集市给你大闺女说的那个榛子镇小学的老师王大中,他爸他妈都同意了。”

于佳士:“好哇,我回去跟你弟妹也说了,听你说的家境好,有文化,一表人才,你弟妹也乐得合不上嘴呢。”

老岳:“那就赶紧张罗着下聘礼办喜事吧。”

于佳士:“是得抓紧办,那些该遭天杀的小日本放着自己家里的好日子不过,漂洋过海来祸害中国老百姓的好日子,说不定哪天就祸害到咱们家门口了。”

老岳:“是啊,这样的人面兽行就得人人喊打,天下共诛之。趁着眼下咱们这里还太平抓紧把喜事办了吧。”

于佳士:“老岳,那王大中是夏官营老傅家的四小子,怎么叫王大中?”

老岳:“在外面做事的都叫化名。”

于佳士:“嗯,人好就行,老岳你就张罗着办吧,到时候我请你喝喜酒。”老岳:“放心吧老伙计,你的喜酒我是喝定了。”

这时小小回来了,鬼精灵似的突然出现在于无言身边:“哥,喝谁的喜酒?”

于无言:“喝大姐的喜酒。”

于佳士和老岳正事说完了闲着没事逗乐子:“人长得不中看到时候我可找你算账。”

老岳:“到时候你就看见了,丑着呢,蒜头鼻子柿饼子脸。”

于佳士:“我闺女可不好惹,差一点儿都不行,到时候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集市上熙熙攘攘,一派祥和景象,呈现出文明古国乡下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平静生活。

于佳士的媳妇有事回了娘家上水路村,于佳士的大闺女大姐大于天梅在家里可是闹翻了天,领着于地兰、于人竹、于有菊、于良众五姐妹解开裹脚布放足,五姐妹光着脚丫子撒着欢儿满地跑。二姐胆小问大姐:“大姐,爸回来还不净等着挨打?”

于天梅:“大姐和老二已经成了白薯脚,再放足也晚了,老三、老四、老五现在放足还不晚,你们怕挨打不?”

老三、老四、老五:“不怕!”

于天梅:“不怕就对了,老二,不用你做饭了,待会你拿一小瓢黄豆去门口放哨,看见爸他们回来了把黄豆撒在地上赶紧回来报信,大家麻溜地把脚稀松裹上,不许笑。听见没,谁也不许笑!”

五姐妹开心地放声大笑:“哈哈哈哈……”

欢乐时光过得快,大门口传来二姐尖利颤悚的报警:“爸回来了!”

屋里顿时乱成一团,姐妹们各自找地方裹脚,那可是千百年来有德行的女子至高无上的荣誉,当然更是父母的脸面。于天梅问慌慌张张跑进来的老二:“你撒黄豆了吗?”“……”老二刚张嘴还没说出来,看见小小一阵风来到面前。

大姐问小小:“爸呢?”

小小:“爸在门口捡黄豆呢。”

大姐:“你哥呢?”

小小:“我哥也跟着爸捡黄豆呢。”

大姐:“你怎么不帮着捡?”

小小:“我先进来告诉大姐一个秘密。”

大姐:“什么秘密?快说。”

小小:“爸给大姐找婆家了。”

大姐:“真的么?哪里的?怎么样?”

小小:“不怎么样。”

大姐:“不怎么样是怎么样?快说!”

小小:“媒人说是蒜头鼻子,柿饼子脸。”

大姐:“好恼!小小竟敢戏耍你大姐?”

小小:“小小不敢,说假话大姐给我送回天井山喂狼。”

四五年前的冬天,于天梅跟着爸爸和大弟弟于无言去陈家峪天井山采石。天井山四面环山,山里树木成林,人烟稀少,常有野狼出没,这里山鸡野兔成群,却是个世外桃源。于家因防盗贼,配备了几杆火枪,于天梅经常跟着父亲进山采石、打猎,想不到自幼天资聪慧,对火枪悟性极高,很快就练成了一手好枪法,枪枪弹无虚发,每次进山都有山鸡野兔收获。爸爸和大弟弟采石,于天梅独自走进森林深处寻找猎物,突然发现一条正在吃人的野狼,一边吃一边还在仰头盯着树上的小男孩。于天梅一枪打死野狼,近前观看,一对夫妻已经惨遭野狼伤害,只救下了窜到树上逃生的小小。

这时父亲和大弟弟捡完黄豆走进屋来,于佳士很高兴到家门口还捡了便宜:“是谁不小心把黄豆撒在咱家门口,快找个家什搁缸里去。”

老二拿过来撒黄豆的小瓢憋着笑去物归原主。

于佳士进屋坐在炕上,瞅着大闺女心里越发高兴:“老大,爸给你找了个好婆家。”

于天梅:“不嫁!”

于佳士:“你说啥?”

于天梅:“我说不嫁!”

于佳士:“这是发什么神经,吃错药了?”

于天梅:“对,吃疯药了。”

于佳士热脸贴了冷屁股,不由得心中来气:“敢不嫁看不打死你!”

于天梅还来劲了:“打死也不嫁!”

于佳士讨了没趣,自己找个台阶下:“让你妈回来收拾你。”

于天梅毫不示弱:“谁收拾也不嫁。”

于佳士无奈,接着找辙:“看把你能的,还反了天了,做饭去!”

于天梅说出话来比火枪还冲:“饭早做好了,说不嫁就不嫁!”

一家人一顿饭全都变成了于无言。

月光下,于郭氏躺在炕上和大闺女唠嗑,悄悄说着私房话。大闺女不仅性格倔强嘴还死硬:“妈,说出大天十六个点来我也要先看见王大中然后再嫁。”

于郭氏:“老大,说出话来不怕人家笑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有没结婚先见面的?”

于天梅:“我不管,反正我就要先见面,要不到时候你们别后悔。”

于郭氏:“我和你爸结婚前也没见过面,媒人都给看好了,你爸大年初一的生日,我是八月十五的生日,结婚前都说是打着灯笼没处找,媒人说的果真应验了。听媒人老岳说王大中不仅一表人才,还是做大事的人,往后前途无量,也是打着灯笼没处找的。”

于天梅:“妈,我困了,别说了,我要睡觉。”

于郭氏:“死丫头,就知道睡觉,跟你说正经事呢,天下哪有父母给孩子亏儿吃的?”

于郭氏还在唠叨着呢,大闺女已经进入梦乡。于天梅睡梦中梦见提着火枪拼命追赶一个蒜头鼻子柿饼子脸的大坏蛋……

转眼到了良辰吉日,外面迎亲的花轿停在大门口,锣鼓喧天,鼓乐齐鸣,喇叭吹的震天响,屋里的大小姐就是不上轿,急得于佳士夫妇围着新娘子打转转。于郭氏急得眼泪都流出来了:“闺女,你就饶了妈吧,你再不上轿妈就要上吊了。”

当爸的可是动了真气了,拎着绳子招呼大儿子要动粗:“无言,随我进屋把你姐绑上抬上轿!”

屋里大小姐发了话:“爸、妈,你们不用逼我,告诉接亲的,我这就上轿。”

屋里的大小姐脚下穿了一双办丧事的白布鞋,豁出来准备要跟蒜头鼻子柿饼子脸闹个天翻地覆。

二姐有主意:“大姐,小小说的话没准,你把红绣鞋揣在怀里,带把小剪子把轿帘剪个洞,这么远的道好好看看大姐夫,不是蒜头鼻子柿饼子脸再把红绣鞋换上。”

大姐:“老二,你这个主意好,大姐听你的,就这么办。告诉他们,新娘子上轿了。”

新娘子大红袍裙子罩着脚上穿的白布鞋上了轿,鼓乐齐鸣,鞭炮立刻响了起来。

花轿颤颤悠悠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路上不停地乐曲、鞭炮闹的大小姐心里烦。簇新的花轿红绸帘被一把小剪子悄悄地剪开了一个小洞,新郎官一会儿下马一会儿上马完全不配合新娘子的视线角度;于是又露出来一个小洞,还是不能一览无遗;于是又露出来一个小洞,这时,花轿里于天梅悄悄换上了红绣鞋。第五章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真威风喜峰大战日本兵大刀砍向鬼子头五千倭寇送了命

1933年1月1日,日寇借中国人过新年之际发动进攻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遭到中国守军奋勇抵抗,从此拉开中国人民长城抗战的序幕。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奉命接管长城防线,在冀东迁安县(今唐山市迁西县)喜峰口和罗文峪关隘与日本军队铃木、服部2个旅团3万余人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长城大会战。日寇侵占东三省后,中国军队北平驻军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为了对抗日本侵略者,结合西北军官兵均有武术基础的特点,给部队配备了大砍刀,聘请武术宗师李尧臣为军中教练,教授士兵六合刀、追魂剑、无极刀法,使二十九军很快成为一支抗日雄师。二十九军战士每人背一把明光锃亮的大砍刀,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军魂闪耀。

3月9日拂晓,二十九军作战指挥部正在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宋哲元治军的“孝悌忠义礼仪廉耻”八个木刻大字悬挂在墙上。会议参加人员有宋哲元军长,刘汝明、秦德纯副军长,张维藩参谋长,萧振瀛总参议,张自忠、冯治安师长,赵登禹旅长。这是二十九军八人领导核心,军中规定“尺事八人共议,谋定而后动”。

宋哲元神情凝重:“当前的局势非常严重,日寇铃木、服部2个旅团3万余人进犯山海关,正在向长城关隘喜峰口、罗文峪行动,企图越过我长城防线,进入冀东,敌先头部队已经逼近喜峰口东边董家口。我部接到紧急命令奉命即刻接管燕山长城防线,根据刚才的军事会议决定,现在我宣布作战命令!”

八人起立听令。“37师冯治安师长,38师张自忠师长,37师109旅赵登禹旅长,命令你等各辖所部火速开赴喜峰口、罗文峪长城防线。赵登禹的109旅为先遣军,由赵登禹担任前线总指挥,即刻出发接管喜峰口!”

将军们铿锵同声:“是,属下遵命!”

3月9日上午,长城古道白雪皑皑,二十九军37师109旅旅长赵登禹骑马背刀飞驰而来向走在队伍前面的部队下达命令:“217团团长王长海听令!”

王长海:“到!”

赵登禹:“命令你团为先遣军先遣团急行军火速赶到长城关隘喜峰口接管阵地!”

王长海:“是,属下遵命!”

217团团长王长海领命带队急行军奔赴长城关隘喜峰口。

长城关隘喜峰口是明朝蓟州总兵中华民族英雄戚继光所建,位于冀东燕山山脉东部,现在的唐山市迁西县与宽城县接壤处。喜峰口分为关城和城堡,城堡位于群山之中,层峦叠翠,蜿蜒凹凸,城墙两丈多高,条石砌成,关门上有一座13米高的镇远楼。关城建在城堡北面,三面环山一面临河,有三层套城,烽火连台,关堡和长城连成一体,是我中华民族为了保卫和平而呈现于世界的人民军队防御长城。

落日黄昏长城脚下的喜峰口春寒料峭,北风萧萧,战火中万物凋零,冷寂落寞之中杀气重重。217团来到了长城脚下,王长海团长冲着从前面跑过来的部队前哨九连甘肃战士外号老毛子喊:“老毛子!前面什么情况?”

老毛子:“报告团长,山脚下发现500多个日本鬼子骑兵!”

王长海:“大家准备战斗!这是小日本的先头部队,我们必须坚决消灭他!苏东元营长听令!”

苏东元:“到!”

王长海:“苏营长率领你营从左侧迅速包抄鬼子骑兵,15分钟以后听我号令发起冲锋。”

苏东元:“是!”苏东元看表,“15分钟以后听你号令发起冲锋。”苏东元领命带队向鬼子骑兵左侧迅速隐蔽迂回。

王长海:“王宝良营长听令!”

王宝良:“到!”

王长海:“王营长率领你营从右侧迅速包抄鬼子骑兵,10分钟以后听冲锋号令发起冲锋。”

王宝良:“是!”王宝良看表,“10分钟以后听冲锋号发起冲锋。”王宝良领命带队迅速向鬼子骑兵右侧迂回。

王长海:“其他弟兄们随我从正面进攻,5分钟以后,听我号令发起攻击!”王长海看表,5分钟到了,“司号员吹冲锋号,杀东洋鬼子,弟兄们冲啊!”

司号员吹响冲锋号,217团战士们像上山猛虎漫山遍野扑向敌群,枪弹手榴弹犹如暴风骤雨一顿狂泻,日寇骑兵先遣部队遭到枪林弹雨突然打击仓皇抵抗,顷刻间死伤过半,没有为天皇效忠的鬼子骑着战马,人马六条腿逃命跑得快,夺路向四面八方落荒而逃。战士们乘胜冲向山头,遭到山头上日军密集的火力阻击,战士们冲不上去退了下来。

夜幕降临,繁星高挂,喜峰口长城关隘脚下,109旅旅长赵登禹举着望远镜观察山头敌情。只见山峦深处炊烟袅袅,日本鬼子正在安营扎寨埋锅造饭,从营寨里隐隐约约传出来三五声乌鸦哀鸣。赵登禹眨眨眼睛顿时有了主意,向身边的王长海说:“王团长,听见没,山头上小鬼子那边乌鸦报丧呢。这里留下一个连防守,你带领战士们回城堡吃饭休息,挑选出500名大刀队,半夜3点摸上山头去劫他姥姥的鬼子大营,夺回喜峰口前沿阵地。”

王长海:“是,旅长,我亲自带队夺回喜峰口前沿阵地。”

半夜3点钟,鬼子正做梦,阎王爷带着500勾魂无常来点名,白天没为天皇来尽忠,夜里1000多天皇武士提着脑袋敞着脖腔赤身裸体急急忙忙去报名。二十九军大刀队的五百勇士,出入日寇兵营取千军之头竟然如入无人之境。217团乘胜冲上山头夺回前沿阵地,牢牢控制了喜峰口关隘。

10日上午9时,恼羞成怒的日寇铃木、服部旅团为雪梦靥中千人砍头之奇耻大辱向喜峰口大举进攻,天上十几架飞机狂轰滥炸,地面炮弹遮天盖地倾泻在喜峰口前沿阵地上,千百朵蘑菇云冲天而起,滚滚烟尘遮天蔽日。

赵登禹趴在前沿阵地上冷静观察日军主力的进攻,果断下达前线指挥所作战命令:“命令各部队埋伏在前沿阵地峰峦幽僻之处,待鬼子整队接近时蜂拥而出,与敌短兵相接,发挥我大刀优势。”

二十九军凭借长城防线,燕山地形,大刀威力,与日寇展开殊死搏斗,战场上厮杀震天,血染白雪,敌我双方伤亡各半,二三千具尸体横铺遍野,凭借先进武器武装到牙齿的日军始终未能前进一步。

入夜,喜峰口城堡前线指挥部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参家人员有37师109旅旅长总指挥赵登禹,副旅长何基沣,109旅217团团长王长海等营以上干部,38师113旅旅长佟泽光,113旅董升堂团长等营以上干部。大家仔细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形势,都认为在当前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只能智取,不能强攻,应以夜袭的方式,发挥我军大刀优势,出其不意地反击日军。何基沣慷慨激昂地说:“总指挥就下达命令吧,国家多难,民族多难。吾辈是受人民养育之军人,当以死报国!”

赵登禹当机立断下达命令:“好!我命令,现在是晚10点10分,大家对表,11日半夜即明晨3点整,我109旅、113旅集中四个团的优势兵力,夜袭鬼子军营,再显我大刀部队的威风。到时各团按照指定位置发起冲锋,不得有误!”

指挥员们异口同声:“是,保证完成任务!”

11日凌晨3点,日寇阵地手榴弹枪声大作,喊杀声四起,二十九军四个团的中华勇士手举大刀同时杀入敌营。

夜战打响后,王长海团迅速攻击蔡家峪山头,日寇仓皇应战,日军工事掩体的墙孔里伸出一挺歪把子机枪封锁道路,217团攻击部队受阻。只见九连的老毛子匍匐向前,起身一跃握住困烫的机枪枪筒用力往外拽。墙孔小,枪身粗,老毛子怒火中烧,大吼一声,墙倒枪出。老毛子不顾双手被枪管烤得皮焦肉烂,调转枪口射击鬼子,如此豪烈猛勇之人吓得鬼子目瞪口呆,战士们趁势呼啸而上占领了敌人阵地。

赵登禹亲自带领一个团从敌人侧后攻击,占领了南二里的炮兵阵地,将军手持大刀身先士卒冲入敌阵,带伤砍杀鬼子几十个。勇将之下无弱兵,109旅的勇士们砍杀敌炮兵500多人连同敌炮兵司令官,缴获了敌作战地图、摄影机等军用物资。19岁的小战士李永越战越勇,一边用大刀砍一边数着数:“第3个……第5个……第7个……”

苏东元营长指挥战士们用缴获的敌炮连续炮击鬼子阵地。时至拂晓,日军在两翼山头用轻重机枪向苏东元阵地猛烈扫射,苏东元突然中弹倒地,牺牲前高喊:“王凤芝代替营长指挥……”

苏东元营长牺牲后王凤芝代理营长指挥,王凤芝高喊:“弟兄们狠狠炮击对面山头的鬼子阵地,为营长报仇,把炮弹都打光!”

苏东元部的战士们喊着“为苏营长报仇!”,用日军的大炮把日军的炮弹又倾泻到日军的阵地。

38师113旅旅长佟泽光指挥董升堂团找到敌人的坦克装甲车阵地,没等敌人从睡梦中醒过来冲进去一通乱砍,小鬼子的脖子怎搁得住削铁如泥大刀片,武士道怎敌得过武术大刀,东方欲晓时,战斗正激烈……

赵登禹见夜袭大获全胜,遂发出撤退命令:“大家打扫战场,把机枪弹药都带走,不能带走的就地炸毁!”

二十九军夜袭部队一面向两翼山头还击,一面摧毁带不走的辎重,11日清晨胜利撤出日军阵地。

……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二十九军的弟兄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

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

四万万五千万中华同胞。

看准那敌人,

把它消灭!

把它消灭!

冲啊!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杀!

……

喜峰口战役缴获日寇坦克11辆,装甲车6辆,大炮18门,机枪36挺,飞机一架,还有日军御赐军旗、作战地图、摄像机等军用物资。

喜峰口战役消灭鬼子5000余人,从此以后,常有日寇半夜惊叫“大刀队来了,快跑呀!”。从此以后,常有日寇晚上睡觉,脖子上还要戴上一个自制的铁护圈,以防脑袋被砍掉。

当年的日本《朝日新闻》称:“明治大帝造兵以来,皇军名誉尽丧于喜峰口外,而遭受六十年来未有之侮辱。”第六章中华长城是和平百姓如潮涌涛波饥寒交迫砸枷锁抗战伟力在民众血浴长城为家国

1931年9月18日,日寇的铁蹄踏进了东北,一排排明晃晃的刺刀闪烁灼目,刺刀下一面面张开血红大口的膏药旗,映红了血色的残阳,吞噬着辽阔的河山,一辆辆铁履装甲坦克带着震耳欲聋的喧嚣、带着遮天蔽日的烟尘碾过了田野,碾过了公路,碾过了乡村和城市,大地在阵阵痛楚中剧烈地颤抖,东北沦陷了。

1935年11月25日,日寇的铁蹄踏进了冀东,日伪“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在通州举行成立大会,苟蝇附势的大汉奸殷汝耕担任委员长。先是虚头探脑,继而明火执仗,赤裸裸明确国中之国,12月旋即改为“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儿臣贼子殷汝耕就职日伪主席,公开打出叛国“自治”的旗号,成为继伪满洲国之后第二个在日本帝国主义羽翼下卵生的汉奸傀儡政权。

1935年12月9日,北平市大中院校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走上了街头,带着学子对祖国的忠诚,带着亡国奴满腹的耻辱,带着中华民族民众一腔燃烧的热血,带着万丈愤怒的呐喊,顶着凛冽的寒风,迎着军警的枪棍,他们臂膀挎着臂膀,手挽着手,高唱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迈着铿锵赴难的脚步,大踏步舍命而向前,这是东方醒狮的怒吼,这是人民大众的波涛,这是荡涤大千世界的历史洪流!

中国人民将永远记住这一天,中国近代史将永远铭刻他们的姓名,中国历史将永远留下他们的身影……

游行示威学生队伍总指挥、中国大学学生会主席董毓华走在队伍最前面。

学联代表黄敬登上电车演讲。

学联代表宋黎、于刚走在队伍前面。

学联郭明秋、姚依林、孙敬久、邹鲁风走在队伍前面。

中共河北省委特派员李常青走在队伍中间。

北平市委彭涛、周小舟、谷景生等地下党员走在队伍中间。

北京大学许德珩等教授走在队伍中间。

中国大学吴承仕等教授走在队伍中间。

燕京大学任教的国际友人斯诺夫妇走在队伍中间。

国内外报社的记者随行采访。

……

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在每一个中国人面对必须抉择的这一时刻,全体爱国人民统一抗战的历史从这一天拉开序幕,他们将用生命去祭奠多灾多难的祖国,他们将用鲜血去浴染祖国的山河。

天津迎来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恣意妄为的北风吹起纷纷扬扬的雪花漫天飞舞,飞到董毓华的脸上,钻进董毓华被风吹开的褐色毛围脖,钻进董毓华的脖颈。比北风更加恣意妄为的是找不到治国方略的民国政府,令国人痛日寇快的莫名镇压使爱国学生痛彻心髓。为了躲避媚日的何应钦政客们抓捕,董毓华离开了中国大学。根据河北省委指示,中共北平市委安排董毓华来到了天津,接受河北省委分配新的工作,担任“平津学生南下宣传团”总指挥,进一步扩大一二九运动的影响,掀起中华民族统一抗战的新高潮。

董毓华来到和平区营口道三德里21号,董毓华抬手敲门,哒哒哒,有节奏的敲门声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响起。

河北省委书记兼华北局书记高文华的夫人,身兼机关事务服务的精干的贾琏同志闻听暗号打开屋门,眼前站着一个面目淳厚,两只炯炯有神的大眼之上一道粗长剑眉,眉宇之间显露英气,鼻挺口阔,嘴唇执拗地微微外翘,身材颀伟,面目英俊的青年。

董毓华试探地问:“是夫人吧?”贾琏微微一笑,“夫人好,我是王仲华,‘土耳其人’叫我来找高先生。”贾琏已经接到组织通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