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0 16:54:19

点击下载

作者:卢亦愚 董红军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麻疹

麻疹试读:

前言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经呼吸道感染而引起的急性出疹性疾病,人类对麻疹病毒普遍易感,疫苖前时代由于缺乏有效的预防手段,曾是一种严重威胁广大儿童生命与健康的传染病。自从麻疹疫苗问世以来,麻疹的发病率很快下降,2005年WHO提出了西太区所有国家到2012年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不包含输入病例),无本土麻疹传播的目标。我国也提出了《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

通过全球各国的不懈努力,消除麻疹的行动虽然已经取得了十分明显的进展,但世界上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麻疹实际发病状况尚与WHO的这一目标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我国不仅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东部沿海地区流动人口与外来人口数量大,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卫生状况不平衡,而且我国的麻疹免疫程序、使用的疫苗以及麻疹流行毒株的性状等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不同。因此,总结我国在消除麻疹工作中的经验与方法,对其中一些技术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可为今后消除麻疹新策略的制定及实施提供依据。

我们将浙江省20世纪70年代至今从事麻疹预防控制工作与研究的经验与体会,结合近十多年来我们承担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麻疹重大科技专项中的研究成果,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了《麻疹》一书的编写。该书较为系统地回顾了国内外麻疹防治的实践与研究进展,并对我国在消除麻疹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加以归纳、总结、思考与探讨,希望本书能对消除麻疹工作有所帮助。由于是业余时间进行编写,加上编者水平的限制,书中难免存在内容和文字上的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卢亦愚 董红军2016年6月15日于杭州第一章 麻疹认识史概述第一节 欧美历史上对麻疹的认识

根据历史记载,麻疹这种疾病可以追溯到至今5000年以前。人们认为麻疹最先出现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1]河流域的文明中,1800年前的中国和罗马帝国时代就已发生麻疹流[2]行。

在早期对该疾病的描述中,麻疹常与天花混淆。公元10世纪,[3]阿拉伯医生Rhazes就精确地记录了麻疹的症状,Rhazes对麻疹进[4,5]行了特异性描述,并与天花相区分。在他有关麻疹疾病的论述中,还引用了几世纪前希伯来的医生El Yahudi等人的资料,表明了[6]远在10世纪之前就有人认识到了这种疾病。Rhazes还总结了当时印度、波斯、希腊、罗马对该病的治疗知识与自己的临床经验,并提出要把患者用衣服包裹着,并按摩患者身体,然后将患者身体暴露于热蒸汽中,以便能加快出疹。他还认为患者的发热是抵抗疾病的一种防御机制,而并不是一种疾病,在这一点上,他的认识已经超越当时[1]所处的时代。尽管当时Rhazes已经把麻疹和天花描述为两种独立的疾病,但这种观点当时并未被人们所接受,在接下来的500年间,大多数人仍常常将这两种疾病混为一谈。

从1325年开始,西方国家将麻疹这一疾病的英文名定为measles,在德语中为masern,即发疹的意思。除该称呼外还有其他,如rubeola和morbilli。1676年以后麻疹的另一英文名字rubeola问世,该称呼较measles的出现要迟。Rubeola的称谓来源于拉丁语rubeus,即[4]红宝石ruby,意思是红色的疹子。英国医生Charles Creighton(1847~1927年)认为,麻疹的英文名称measles是14世纪左右的John of Gadesden从拉丁语morbilli翻译而来的。术语miselli和misellae最初只是用来描述麻风病疡,measles一词由此演化而来,最[7,8]终measles成为麻疹这种疾病的唯一名称。

从16世纪开始,人们开始关注麻疹的传播方式和控制措施,才开始把麻疹和其他的疾病区分开来。

1546年Girolamo Fracastoro发表了一篇经典论述,在论述中讲到麻疹通过人与人的直接接触、中间媒介、非生物媒介(如衣物或木质物品)或空气进行传播。16世纪初,加勒比和中美洲的部分地区出现麻疹流行:多米尼加共和国的圣多明戈早在1517年就出现麻疹流行;中美洲的危地马拉共和国在1519~1523年期间也发生麻疹流行;1529年古巴发生麻疹流行;1531年墨西哥和中北美洲的洪都拉斯共和国出现麻疹病例;1531年在墨西哥中部的死亡病例中,麻疹被认为是主要原因。在1531~1533年期间,通过中美洲尼加拉瓜共和国的奴隶贸易,麻疹从巴拿马传至秘鲁的安第斯山脉地区,1585~1591年间,最具破坏性的传染病暴发席卷整个安第斯山脉,麻疹[1]就是其中之一。

英国伦敦在1629年之后,每周都有死因和意外事故的记录表,[9]当时的记录表上已将麻疹和天花的死亡病例分开进行报道。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是欧洲殖民活动的开始,当时的欧洲殖民者一方面给殖民地带去了欧洲的文明,另一方面给美洲的土著居民带去了对他们完全没有免疫力的天花和麻疹,欧洲移民到达人烟稀少的北美殖民地后不久,就开始出现一系列的麻疹流行。[1]

17世纪初,北美东海岸开始有麻疹疫情报道,1635年不仅在欧洲的法国,而且在北美的印第安人部落中均有麻疹小流行的报道。1657年,美国的第一次麻疹疫情发生在波士顿,1687年加拿大的魁[10]北克也出现了更严重的疫情。此后,麻疹作为一种传染病在当地定期流行,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有更多的人暴露于该种疾病,麻疹的传染源已不再是新来的欧洲移民,而是长期居住在美国的当地居[2]民,如19世纪初在美国费城与波士顿的麻疹疫情就反映了这种现象。

Thomas Syndenham(1624~1689年)是一位以对疾病认真关注而著称的英国医生,他记录了英国在1670年和1692年两次麻疹流行的数据。他追踪了麻疹患者感染后症状的发展,特别注明成人患者症状更为严重,并存在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尽管他对麻疹这一疾病尽力提供一个清晰的描述,但麻疹在当时仍继续被人们与其他疾病混为一[9]谈。

在17世纪70年代末期,对麻疹认识的这种混乱状态也明显反映在当时波士顿的Thomas Thacher医疗论文中。该论文在1677年和1678年之间发行于北美,其中Thomas仍把麻疹和天花混淆在一起,该论文的题目为:新英格兰人群对怎样预防出痘或麻疹的简短指导规[11]则。

自1713年至1715年,欧洲的几个殖民地都受到了麻疹流行的影响,1772年美国的Noah Webster报道了麻疹在美洲各地的广泛流[1]行,由于麻疹的流行使各地都有很高的死亡率。

随着移居美国西部人口的增多,麻疹在当地开始传播与流行,在美国人口的西进运动时期,麻疹最先在密西西比河谷流行,然后迅速[10]传至肯塔基州和俄亥俄州。与天花流行相比,当时麻疹明显不受美国印第安人的重视,甚至当地有一些人以“小麻风病”来称呼麻[12]疹,以表示麻疹的危害并不严重。但事实上并非如此,1837年,曼丹的印第安部落遭遇一次毁灭性的麻疹流行,由于该部落以往没有发生过麻疹,人群中普遍缺乏麻疹免疫力,因为麻疹的流行,导致该[13]部落近2000居民几乎灭绝,死亡率高达98%。

1848年之前,大西洋上夏威夷群岛的居民对麻疹均缺乏免疫力,由于成人感染麻疹后,症状远远要比儿童更严重,容易因患麻疹并发症而死亡。1824年夏威夷国王Kamehameha二世和Kamamalu王后到英国旅行,抵达英格兰数周后,在参观英国皇家军事学院的儿童福利院后的7~10天,他们均感染了麻疹,在一个月内27岁的国王与22岁的王后先后死于麻疹并发症。1848年年底夏威夷发生了包括麻疹在内的多种传染病的流行。1861年、1889~1890年、1898年以及1936~1937年,在这段时间中夏威夷也分别发生了麻疹的暴发流行,由于受包括麻疹在内的传染病影响,夏威夷的人口数从1778年约30万人减少到1820年的13.5万人,到1876年当地的人口仅剩5.39万人左右,在近100年中人口不仅没有增长,反而下降到原来的1/5左右[14]。

1846年丹麦的生理学家和病理学家Peter Ludwig Panum写的论文《1846年法罗群岛麻疹流行报告》是描述麻疹最著名的论文,成为医[1]学和流行病学中的经典。

Peter Ludwig Panum通过认真调查与研究,总结出有关麻疹的7个基本事实:①暴露于传染源几天后才会出现临床症状;②皮疹一般出现在暴露后的第13或14天;③麻疹感染者在出疹期和恢复期才有传染性;④牛痘和麻疹之间没有关联;⑤同一个人不会再次患这种疾病;⑥感染麻疹不会影响生育,只有纯粹的传染性;⑦隔离是阻断麻[4]疹流行的最可行方法。

法罗群岛的7000多居民中,约6000人患麻疹,导致100多人死亡。1875年英国舰队H.M.S.Dido的船员把麻疹引入斐济群岛,该疾病导致[12,15]了15万左右居民中约4万人的死亡。斐济群岛与法罗群岛相比,两地区的死亡率有明显差异,这是因为斐济群岛居民对麻疹没有免疫力,或同期斐济群岛有天花流行的缘故。在美洲,麻疹死亡率更高,[12]麻疹导致的死亡率与天花类似。

对于在一个地区维持麻疹的持续流行至少需要有多大的人口规模,1957年牛津大学的Maurice S.Bartlett根据关于美国和英国城市的研究得出,每年4000~5000的麻疹报告病例足以维持麻疹的持续流行。人口规模明显对麻疹流行的形式产生影响,根据英国和美国的麻疹发病率和其卫生主管部门的流行病报告率,在麻疹疫苗前时代每年4000~5000的麻疹报告病例对应大约25万的人口。人口数不到25万的社区麻疹病例可能会消亡,就像1945~1970年美国、英国、丹麦[16]和冰岛4个国家麻疹流行曲线所表明的那样(图1-1)。在1970年就拥有2亿人口的美国,每年都会发生麻疹流行,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麻疹疫苗接种计划,以后才发生改变。在麻疹流行间隔期,麻疹在美国一直呈低水平流行。而在1970年拥有5千万人口的英国、500万人口的丹麦,除了麻疹流行周期分别是两年和三年外,流行形式基本相同。在1970年拥有20万人口的冰岛,麻疹疫情无规律可循,在流行间隔期,平均三年的时间岛上没有麻疹病例报道。只能通过输入性病例才引起流行。以上充分说明了疫苗前时代人口数与麻疹流行的关系。

冰岛的资料显示从1896年到1975年该国共有16次麻疹流行,从1904年报告病例为822例到1936~1937年报告病例8408例。官方调查记录显示,冰岛的麻疹输入病例主要来自北欧,输入病例是一个进入该地区的麻疹患者。图1-2为1896~1975年期间,麻疹输入病例把该传染病带入冰岛并进行传播的已知路线图。图1-1 1945~1970年美国、英国、丹麦和冰岛4个国家麻疹流行曲线(图片来源:Andrew.SCIENTIFIC AMERICAN,1984)

麻疹流行的规模与间隔期,根据当地的人口和地理因素,居住社区又可以被划分为三组。根据描述社区麻疹病例数的曲线形式来划分,曲线的峰对应疾病的流行。大型社区的曲线呈现一系列Ⅰ型波的形式(见图1-3),即波是周期性的和连续的,在流行间隔内麻疹病例数从未是零,即使在间隔期,但仍有一定的麻疹病例发生。中等大小社区曲线呈现Ⅱ型波,波型是周期性的但不连续,流行间隔期内没有麻疹病例。最小的社区呈Ⅲ型波,该波型是非周期性和不连续的,既不连续也不呈现周期性,由于社区范围小且位置偏远,这类社区少了一些暴发流行。研究发现从1896年到1945年,冰岛的麻疹流行波均呈现Ⅲ型。自1945年以来,整个冰岛均显示Ⅱ型流行波:即具有明显的流行周期,但在各个流行间隔期麻疹在冰岛完全消失。图1-2 1896~1975年期间输入病例把麻疹病毒带入冰岛的已知路线(图片来源:Andrew.SCIENTIFIC AMERICAN,1984)

麻疹在冰岛的扩散不是一个静态的现象,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反映了当时岛上社会结构的转变。随着冰岛当地运输和通讯的发展,赋予远离雷克雅未克临区及首都的社区新的流行病学意义,以往拥有Ⅲ型麻疹疫情波的社区,现在出现了Ⅱ型疫情波。对个别社区的麻疹发病病例数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一个更复杂的模式。最大的社区在整个20世纪均是Ⅱ型流行波,包括雷克雅未克及其腹地,四个周围城市伊萨、阿库雷里、艾吉斯塔迪和赛季斯菲尔泽。然而,首都附近以外的小城镇和小村庄显示Ⅲ型流行波。这些事实充分表明了人口规模与麻疹流行的密切联系。

在全世界要消除麻疹需要扭转这一趋势。通过接种麻疹疫苗,大量年龄更小的人群将开始拥有麻疹免疫力。从理论上讲,全球性的疫苗接种计划可以系统地减少易感人群的数量,使其无法维持感染链。以巴特利特模型的术语来讲,意味着所有社区的疫情波将从Ⅰ型减为[16]Ⅱ型,Ⅱ型将减为Ⅲ型。

1911年,Goldberger和Anderson等人采用麻疹患者急性期标本接种猴类,使猴类感染麻疹并出现和人类相似的临床症状、病毒血症和[17]免疫性,在麻疹病毒分离培养技术出现之前,就已证实了麻疹是由一种传染性病原体所引起的。此后,1954年,Ender等人成功地分离到麻疹病毒,并将病毒接种鸡胚,这为麻疹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18]。自1960年麻疹减毒活疫苗问世,麻疹疫苗时代的到来,使麻疹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Emergency Fund,UNICEF)制定了一项全球麻疹战略计划。该计划的目标包括:①到2005年将麻疹的年度死亡例数减少一半;②在制定了消除麻疹计划的大范围地理区域内,阻断本土内麻疹病毒的传播,并将其维持下去(WHO美洲区定在2000年;WHO欧洲区定在2007年;WHO东地中海区定在2010年);③在2005年召开一次评议会,评审进展情况和评估全球根除麻疹的可行性[19]。2005年我国所在的WHO西太平洋区所有国家也承诺2012年消除麻疹。图1-3 流行波类型(图片来源:Andrew.SCIENTIFIC AMERICAN,1984)第二节 日本历史上对麻疹的认识

日本学者谷口清川根据历史上麻疹流行的相关资料,作了最初的麻疹传播路径图。提出公元前3000年左右,麻疹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苏美尔地区流行,以后分东、西两个方向传播,一路是经黎凡特、希腊、意大利与罗马传播到欧洲;另一路传播途径是经[20]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与中国,一直到达日本(图1-4)。图1-4 历史上麻疹的传播路径(图片来源:谷口清川.(巻頭インタビュ-)注意報ウイルス感染,2014)

在日本,麻疹又称为哈西卡,即为“痒”的意味。因为患麻疹时,皮肤上会有发痒和刺痛的感觉,如同麦芒刺在身上一样。“麻疹”的称谓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日本出现麻疹与哈西卡的称呼,是在江户时代(1603~1867年),在这之前麻疹被称为红痘,那时把天花称为痘,红痘即为麻疹。

当时,天花与麻疹是日本的两大重要的传染病,在日本第一次麻疹流行的记载是在公元998年,在第一次流行后隔了27年(即公元1025年),又发生了第二次大流行。由于这次流行,日本皇后藤原嬉子(时年18岁)在生皇子(后来的冷泉天皇)时患麻疹,仅仅两天后就死去,从而导致了藤原家族的衰亡。公元1256年(即日本的镰仓时代的建长8年)下半年,镰仓发生麻疹大流行,为了祈祷麻疹疫病的消失、人民安康,在同年10月,将建长8年改为康元元年。然而这一切却没有产生任何作用,不久,日本的6代将军宗尊亲王以及许多皇亲国戚相继受到感染,甚至死亡。由于当时的医学界对天花和麻疹流行只有祈求上天保佑,采用更改年号来避灾,从建长改为康元即是其中的一次。在日本,因天花流行更改年号12次,而因麻疹流行更改年号也达7次。这些事件的70%均发生在平安镰仓时代。

由于当时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普通百姓,在麻疹这一类传染病面前,几乎是束手无策,只能依靠神明。所以在平安镰仓时代,日本的本地佛教各流派如净土宗、临济宗、曹洞宗,日莲宗等等都相当兴盛,与此也有密切的关系。

在日本的传染病历史上,天花大约每隔15~20年流行一次,麻疹大约每隔25~30年流行一次,这二者都成了周期性流行的传染病。当时的麻疹并不像现代这样,只是在儿童身上发生的传染病,而是对无论男女老少都性命攸关的疾病,由于当时麻疹常常感染成人,而且症状严重,所以在日本,麻疹的死亡率往往比天花还要高。图1-5 诸神送麻疹图(图片来源:加藤茂孝.モダンメデイア,2010,56(7):159-171)

在日本,因患成人麻疹致死的人中间,最有名的是日本历史上的5代将军德川纲吉。纲吉是当时最高权力者将军的长子,生活上由于养尊处优,与一般民众几乎处于隔绝状态,所以他在儿童与青少年时代都没有接触到当时日本的几度麻疹流行,当他在64岁时首次感染上麻疹,受到了致命的一击,感染后仅仅六天就导致死亡。

日本仅在江户时代就有过十三次麻疹大流行的记录,并导致了许多患者死亡。其中在1862年,仅仅在江户地区,就有239862名麻疹患者死亡的记载,日本在1853年发生黑船事件,不久在1858年又发生了霍乱大流行,在4年后(1862年)又发生了麻疹大流行,造成了整个日本社会的动荡。这次麻疹大流行的5年后,在日本已历经260多年的德川幕府最终崩溃。图1-5为日本在1862年的诸神送麻疹图,[21,22]在麻疹流行时作为门神贴在家门上以祈求神明的保佑。第三节 中国历史上对麻疹的认识

中医对麻疹的认识,在六朝以前并无相应的记载。在古代的中医中,并没有将麻疹明确地单列出来作为一种疾病,而只是包含在若干出疹性疾病中。《素问》中“汗出见湿,乃生痤痱”,王太僕注“痱,风瘾也”,这一个“瘾”字可能是出现最早的指麻疹这一类出疹性疾病的词了。东汉(25~220年)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即有“阴阳毒”的描述。称“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保赤全书》便把“瘾疹”和“阳毒”指为麻疹,但是最早的这些记载,是对斑痘、疹类等出疹性疾病的描述,应该也包含麻疹在内,但总体上对该疾病[23,24]的概念模糊,未曾明确区分,描述也不具体。

到了隋唐(581~618年)时,天痘(天花)的记载已经很详细了,然而却缺乏对麻疹的具体描述。《巢氏病源》卷二的“瘾轸候”中“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拆,则起风瘙隐轸,若赤轸者,由凉湿着折于肌中之极热,热结成赤轸也”,还有晋代(265~420年)葛洪《肘后方》中也有一些类似的提法,但都仍是把所有的出疹性疾病归为一类,并没有真正认识麻疹。

一直到了北宋(960~1127年),出了三大小儿科中医名家:即钱仲阳(钱乙)、董及之与陈文中三人,才真正认识了麻疹。北宋钱仲阳(1032~1113年)在《小儿药症直诀》一书中,对麻疹已有较详细的描述,书中写道“初起之候,面燥腮赤,目胞亦赤,呵欠烦闷,乍凉乍热,咳嗽喷嚏,四肢末端发凉,惊悸多睡”,并认为是“此天行之病也”。已初步认识到麻疹是一种流行性疾病,同时他还指出“五藏各有一证:肝藏水疱,色青而小,肺藏脓疱,色白而大。心藏斑,色赤而小。脾藏疹……”这里的所谓脓疱,应是指天花(天痘),疹即今天的麻疹,所叙述的“面燥腮赤,目胞亦赤…”,恰恰是麻疹的特征,钱仲阳对天痘与麻疹的区别,作了明确的分析,这是我[23-25]国麻疹病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董及之(董汲),也是当时的儿科名家,他所著的《小儿斑疹备急方论》说“小儿斑疹一候……其初作时,即斑疹鉴于皮下……其出者变黑色而倒陷,未愈不可当风,即成疮痂如脓疱出”这里讲的是天痘,但他对此作了深浅程度不同的定义,所“其府热即为疹,盖热浅也,其脏热即为疱”。他也把麻疹,痘疹分开,附方白虎汤:“治痘疱、麸疹、斑疮赤黑、出不快”,这里的“麸疹”即是麻疹了。

13世纪(即北宋后期)陈文中在《小儿痘疹方论》中,已描述到能根据麻疹皮疹的颜色来判断疾病的预后了。此外,他还认为“凡小儿斑驳疹毒之病,俗名疹子,是肺胃蕴热,因时气发于外”说明在宋时已开始称作疹子了,而且陈文中已把麻疹与脓疱疹进行了区别。

在以后的金、元时代,有关麻疹的著述更加丰实,朱丹溪的《幼科全书》中的《西江月》词中有“斑疹俗称麻子,盖因火毒熏蒸,遍身红点朱砂形……”的描述,他还认为“疹虽毒结,多带时行。其发也,与痘相类。初发热,亦似伤寒。目出泪而不止,鼻流涕而不干。咳嗽太急,烦躁难安。以火照之,隐隐皮肤之下,以手摸之,磊磊肌肤之间,其形若疥,其色若丹,随出随没,扎隐乍现”,应该说对麻疹已经有了较为具体的认识。

此外,金元(1115~1368年)时代刘河间的《保命集》中的“小儿斑疹论”,李东垣的《兰室秘藏》等等,都对麻疹与痘疹作了鉴别。元代(1206~1368)的滑佰仁在我国现存最早的麻疹专著《麻疹全书》中,对麻疹之名进行总结:“麻疹之名,各方不同,在京师呼为瘟证,河南呼籽疮,山西、陕西呼为糠疹,山东福建两广云贵四川俱呼疹子,江南呼为痧疹,浙江呼为瘄子,湖广江西俱呼艄子,闻人氏呼肤证,虽四方之命名有别,其实皆一,麻也。”

到了明代(1368~1644年),我国中医界对麻疹有了更具体的认识,病名也逐步确立,许多书上定名为麻疹,如万全在1549年的《片玉心书》中首先提出“麻疹”的病名,龚信的《古今医鉴》、王肯堂的《幼科准绳》、马之骐的《疹科纂要》、聂久吾的《痘疹心法》、翁仲仁的《痘疹金镜录》等,皆以麻疹立名。其中王肯堂还将各地的对麻疹的称呼统一起来,总结为“麻疹…北人谓之糠疮,南人谓之麸疮,吴人谓之痧,越人谓之瘄…”病名的统一与确定,对于麻疹的认识、治疗与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经过由宋至明的长时间观察与积累,我国各代医家对麻疹的症状、诊断、治疗、预后与免疫预防等各方面的认识,都有了进一步发展,不仅出版了许多痘、疹并论的书籍,而且还有不少麻疹的专著,如《麻疹心法》,《麻疹拾遗》等也先后刊行,明代蔡维藩的《痘疹方论》对麻疹的症状说得很清楚,说是“小儿时气,咳嗽声重,泣唾稠粘,目框红肿,发热烦躁……出有细疮,遍于肌肤之上,名为疹子,或曰沙子。”吕坤在明万历年间著有《麻疹拾遗》一书,说:“古人重豆轻疹,今则疹之惨毒,与豆并酷。麻疹之发,多在天行厉气传染,沿门履巷,遍地相传”,进一步肯定了麻疹的传染性。

到了清代(1616~1911年),对麻疹的临床症状、治疗等更有了进一步认识,麻疹的专书更多,但清代医书多数仍与痘症合论,但也有独立讲麻疹的专著,如董西园的《治瘄全书》,汤鼎煊的《麻疹全书》,谢璞斋的《麻科活人全书》,朱载扬的《麻瘄必读》,殷仲春的[23-26]《痧疹心法》等等。

但又有人认为,明代徐春普的《古今医统》记载,“支氏曰:发热之间,咳嗽,喷嚏,鼻流清涕,眼胞浮肿,腮赤,或泪汪汪,或恶心呕吐,即时疹候”。这里记载的正是麻疹卡他期的典型症状,《古今医统》所说的支氏,即为西晋(265~316年)永嘉年间的支法氏,如按这种说法,虽然支氏的观点在当时没有形成医家的共识,但表明大约在公元4世纪,我国已发现并记载了麻疹的流行及其临床症[27]状。

关于麻疹的病因,我国历代医学家给过“胎毒”,“胎毒加天行”,“天行”三个逐步深化和进步的过程,以北宋钱仲阳为代表的,认为麻疹是“内禀胎毒,伏于肺腑,外感天行时气而发病”,有如《小儿药证直诀》中“小儿在胎,食五脏血秽,伏于命门,若遇天行时热,或乳食所伤,或惊恐所触,则其毒当出”。陈文中的《小儿痘疹方论》其书也有类似记载,明代的医家虽未完全否认胎毒之说,但以着重指出其流行传染的意义。王肯堂的《幼科准绳》,以内因“胎毒”与外因“时气传染”相提并论,他认为“痘疹之发,显是天行时气,廛市村落互相传染,轻则俱轻,重则俱重,虽有异于众者,十之一、二而已,岂可概谓胎毒哉”。吕坤的《麻疹拾遗》也认为:“麻疹之发,多为天行疠气相传,沿门履巷,遍地相传”,都认为引发麻疹的主要是外因天行疠气。清代名医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亲》中记载“温邪时疠,触自口鼻,秽逆游行三焦而为麻疹”的记载,已认识到麻疹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麻疹会通》中更是明确指出,“麻非胎毒,皆带时行”。

此外,在麻疹患者中,国外由美国的Koplik(1858~1927年),发现了“柯氏斑”,这是麻疹诊断上的重要发现。而我国的中医学家中,也有这方面的研究:在明代方贤奇的《效良方》中引《石壁经论》的疮疹歌有“舌上如有粟米样,定知三日发交瘥”的句子,从字面上看是说患者舌上有粟米样的白色小粒,三天内就会出麻疹。但舌上两字却不符合“柯氏斑”位于口腔两颊内壁的情况,但因中医的字义,往往可作广义的解释(如张仲景《伤寒论》“胃中有燥屎五六枚”其实专指肠中有粪便,有论“心下”硬满者,其实是指胃),如把“舌上”两字,作为口腔内部解释,那么出现粟米样小点,而能预知三天出疹,确是“柯氏斑”无疑了。《石壁经论》的作者不知何时何人,但就按明代而言,也比国外“柯氏斑”的发现者要提早数百年[23,24]了。

我国历代中医对麻疹的预防,曾做过许多探索。首先是在隔离患者方面,明代的徐春甫、王肯堂等提出“忌避生人”的方法;万全和郭子璋则提出“避厉气传染,先择善地”以及“避地”等方法。其次清代叶霖的《沙疹辑要》中还有麻疹种疹法的记载,提出选择麻疹轻症患者,在皮疹密集处刺破疹子,以棉花蘸取患者血,然后划破被接种者的臂部皮肤,将沾血之棉花贴在该处,三天后取去棉花,接种即告完成。此外,叶霖提出也可以将沾血的棉花塞入被接种者的鼻腔,同样可达到接种的目的。据叶霖的观察,经过麻疹种疹后发病的患者,与未经种疹而自然感染麻疹者相比,病情轻,并发症也少。这是当时[23]设法以人工感染来减轻麻疹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尝试。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医疗体制不完善,再加上近代中国社会的动荡,只能查阅到零星的麻疹流行记录。根据上海租界工部局卫生处1927~1928年、1930~1931年和1936~1937年的年报记录显示,这3年间上海公共租界华人麻疹死亡病例共3554人,按1927年租界卫生处年度报告中,租界华人人口数(包括流动人口)为802 700人计算,这三年中租界华人麻疹死亡率平均约为148/10万。而在当时俄国的彼得堡城中,1905~1909年,麻疹的死亡率约为93.8/10万,这两组数[28]字大致接近,前苏联1935年麻疹的死亡率约为13/10万。

建国初期,由于麻疹疫苗尚未问世,麻疹防治工作并未有很大进展,麻疹仍然在中华大地肆虐。疫情记载显示,自1954年秋季到1956年2月,麻疹在全国各地暴发流行,尤其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及工业区,危害尤其严重,直接影响工业产量。1955年国家卫生部下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各地麻疹流行进一步采取预防措施的指示》中,当时提出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是设法减少儿童和健康儿童对麻疹的接触机会,隔离麻疹患儿,可采用各地以往的惯用方法,例如在“患者门上或窗上挂红布的习惯来标示病者的所在地,以警告健康儿童不应进入”。同时建议可用患过麻疹成人的血清对患者作预防注射以减少的麻疹并发症,或在年龄极幼及病弱儿童经血清预防注射给予暂时性的免疫力,以及在麻疹流行区域,对于传染期与麻疹患者有接触的儿童在“2~3日内进行成人血液、成人血清或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注射,如已超过3日仍应进行预防注射,但所起到的预防作用较小,往往只能减轻病情而不能完全预防麻疹的发生,且所注射剂量亦应较3日内注射剂量更大,而上述预防注射只能给予3周的免疫,因此注射后3周,如再度与传染期麻疹患者接触时,必须[29]再次预防注射”。由于当时麻疹疫苗尚未问世,这些预防措施无法收到有效的控制效果,在几年后的1959年,我国的麻疹报告发病人数竟接近1000万人。

我国自1966年使用麻疹活疫苗以来,麻疹发病率大大降低。1966年以前每年发病人数高达数百万(如1959年与1965年分别为944万及902万),1966年以后,我国开始推广国产麻疹疫苗接种,各地麻疹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由于各地使用麻疹疫苗的时间不同,也缺乏统一的免疫程序,这一时期实质上是麻疹由自然感染到疫苗控制的过渡阶段。到1978年全国实施计划免疫工作以后,国家卫生部加强了对免疫规划工作的指导,颁布了一系列相应的规划与方案,要求在1988年底麻疹疫苗接种率以省为单位达到85%以上。20世纪80年代全国每年的麻疹病例数比使用疫苗前下降达99%,发病率已下降至10[30,31]万分之10左右。基于世界各国儿童免疫规划的实施以及消除麻疹工作的进展,2005年WHO提出包括我国在内的WHO西太平洋区所有国家到2012年消灭麻疹的目标,即要求到2012年,全国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不包括输入病例),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但实际上进入新世纪后,这一目标的实现与各国的麻疹实际发病率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对世界上许多国家来说,要达到WHO消除麻疹的目标是任重而道远,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卢亦愚 李 焕)参考文献

[1]Cliff A,Haggett P,Smallman-Raynor M.Measles:an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a major human viral disease from global expansion to local retreat.Cambridge:Blackwell Scientific,1993.

[2]Warren R J.Historical prospective for global eradication of measles.Indiana Med,1987,80(11):1076-1078.

[3]Clendening L.Source book of medical history.New York:Dover,1960.

[4]Petersen,Jacob.J.Observations made during the epidemic of measles on the Faroe Islands in the year 1846.Delta Omega Society,1940.

[5]Talbott J.A biographical history of medicine:excerpts and essays on the men and their work.New York:Grune&Stratton,1970.

[6]Black F.Measles.Viral infections of humans:epidemiology and control.New York:Plenum,1989.

[7]Rosen G.A history of public health.New York:MD Publications,1958.

[8]Gastel B.Measles:a potentially finite history.J Hist Med Allied Sci,1973,28(1):34-44.

[9]Rosen G.Acute communicable diseases.The history and conquest of common diseases.Norman:University of Oklahoma,1954.

[10]Duffy J.Epidemics in colonial america.Baton Rouge: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1953.

[11]Bett W.The history and conquest of common diseases.Norman:University of Oklahoma,1934.

[12]Bianchine P J,Russo T A.The role of epidemic infectious diseases in the discovery of America.Allergy Proceedings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Regional&State Allergy Societies,1992,13(13):225-232.

[13]Mcneill W.Plagues and peoples.Oxford:Basil Blackwell,1976.

[14]Shulman S T,Shulman D L,Sims R H.The tragic 1824 journey of the Hawaiian king and queen to London:history of measles in Hawaii.Pediatr Infect Dis J,2009,28(8):728-733.

[15]Ashburn P.The ranks of death:a medical history of the conquest of america.New York:Coward-Mc-Cann,1947.

[16]Andrew C.Island epidemics.SCIENTIFIC AMERICAN,1984.

[17]Goldberger J,Anderson J F.An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the presence of the virus of measles in the mixed buccal and nasal secretion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1911,lvii(6):476-478.

[18]Enders J F,Peebles T C.Propagation in tissue cultures of cytopathogenic agents from patients with measles.Proc Soc Exp Biol Med,1954,86(2):277-286.

[19]魏建.改变人类社会的二十种瘟疫.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

[20]谷口清川.[ヒトとウイルス]共生と闘いの物語,(巻頭インタビュ-)注意報ウイルス感染.2014.

[21]加藤茂孝.麻疹はしか)-天然痘ど並ぶ2大感染症だった.[人類と感染症との戦い].モダンメデイア,2010,56(7):159-171.

[22]鈴木則子.江戸時代の麻疹と医療.日本医史学雑誌,2004,50(4):501-546.

[23]顾庆琪,刘湘云.麻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4.

[24]陈存仁.中医对麻疹、猩红热的认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

[25]黄炯元.麻疹.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56.

[26]王凝芳,陈菊梅,姚家佩.麻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27]湖南省卫生防疫站.麻疹防治手册.1956.

[28]赵铠,章以浩.中国生物制品发展史略.北京: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出版社,2003.

[29]张荣珍,张东.我国建国以来麻疹疫情动态与流行特征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89,10(特刊1号):1-3.第二章 麻疹病原学第一节 麻疹病毒生物学及理化特性

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MV)属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除MV外,麻疹病毒属还包括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牛瘟病毒(rinderpest virus,RPV)、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 des petit ruminants virus,PPRV)、鲸麻疹病毒(cetacean morbillivirus virus,CMV)和海豹瘟热病毒(phocine distemper virus,[1]PDV)。麻疹病毒属中各病毒有抗原交叉,组成了一个免疫抗原性相关的家族。它们在进化上也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且与绝大多数副黏病毒科其他属的病毒不同,它们都没有神经氨酸酶活性。从核蛋白编码基因的序列看,麻疹病毒与牛疫病毒最接近。一、病毒形态及组成

麻疹病毒电镜下呈球形或丝状,直径为120~250nm,中心为直径17nm的单股负链RNA,基因组全长约为16kb,不分节段,外包核衣壳,核衣壳外为10~20nm厚的脂蛋白囊膜。沉降系数为50~652S,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10。麻疹病毒基因组有6个结构基因,编码6个主要结构蛋白,分别为核蛋白(nucleoprotein,N)、磷酸化蛋白(phosphoprotein,P)、基质蛋白(membrane protein,M)、融合蛋白(fusion protein,F)、血凝素蛋白(hemagglutinin,H)和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large polymerase,L)。P基因编码两个非结构蛋白,分别为V蛋白和C蛋白。病毒包膜由双层脂膜衍生而成,上有H和F蛋白两种刺突,电子显微镜下是9~15nm的表面突起。血凝素蛋白能与宿主细胞受体吸附,参与病毒感染,但只能凝集猴红细胞。基质由非糖基化的M蛋白组成。核衣壳由RNA基因组、N、P和L蛋白组成。病毒颗粒中RNA占0.5%,蛋白质占70%,脂质占20%~25%,糖类占6%。二、病毒的生物学性质

麻疹病毒的宿主范围有限,能感染人和某些灵长类动物。病毒经适应后可在雪鼠、小鼠等脑内繁殖。麻疹感染后可获得终生免疫力,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感染后产生的抗血凝素抗体和抗溶血素抗体具有中和病毒的作用。感染初期产生的抗体以IgM为主,随后以IgG为主。麻疹病毒的裸露RNA分子不具有感染性,RNA分子被病毒蛋白包裹成螺旋型的核衣壳结构是MV复制和转录所必需的。麻疹病毒可在人体内呼吸道上皮细胞、单核淋巴细胞、内皮细胞和各种组织器官细胞中增殖;麻疹病毒也可在多种原代细胞(如人胚肾、狗肾、人羊膜等细胞)和传代细胞(如Vero、Hela、Hep-2等细胞)中增殖。由于融合因子的作用可引起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细胞核内、浆内可见嗜酸性包涵体。

病毒外膜突起为血凝素(H蛋白),能凝集猴与狒狒的红细胞,但不同个体细胞敏感性有差别。麻疹病毒对人、猩猩的血细胞无凝集作用。血凝作用pH范围较宽。37℃时强于4℃。病毒不含神经氨酸酶,故不会从红细胞上解离。病毒含血溶素(F蛋白)在血凝基础上可以2+溶解红细胞。Ca可抑制溶血反应,而2.0~2.5mol/L的EDTA可以促进溶血。血溶素也是细胞融合因子,使病毒通过细胞融合而扩散。三、病毒的理化特性1.温度

麻疹病毒对热极不稳定,20~37℃仅存活2小时,56℃时15~30分钟即可灭活,但病毒抗原性无显著变化。麻疹病毒对寒冷有较强的耐受性,病毒在4℃可存活数天,-15℃存活5年,超低温冰冻干燥可保存20年。2.湿度

麻疹病毒不能在干燥的物品表面存活。利用气溶胶设备研究Edmonston(Ed)株病毒,置于20~21℃温度条件下,在不同湿度的空气中存活动态表明,当相对湿度为12%~15%时,即使经2小时,空气中的MV也不失活;但当相对湿度增加到68%~70%时,仅30分钟就可使病毒迅速失活。麻疹病毒在人体外和空气飞沫中存活时间不长,在室内空气中保持其传染性为2小时左右。3.光

光线对MV影响很大,病毒悬液经可见光照射,迅速灭活。灭活速率与照射强度和光波长之间有密切关系。短光波破坏病毒更快。β和γ射线可灭活病毒,病毒对紫外线也较敏感。病毒悬液中加入微量染料介质(如酚红),能增加病毒对光的敏感性。4.对pH的要求

麻疹病毒对酸较为敏感,不能经胃或下呼吸道传染。保存MV的适宜pH范围是5~9,其中7~8最为合适,当pH小于4.5或大于10.5时,病毒即失去活性。5.化学因子

麻疹病毒对一般消毒剂均很敏感。50%浓度的丙酮可使MV的感染力和抗原效力迅速失活,0.01%浓度的β-丙内酯在37℃条件下,可灭活病毒但不改变其抗原性。1∶4000~1∶8000的甲醛在37℃下作用5天,可全部灭活病毒,但并不失掉其补体结合抗原的活性。Tween-80和乙醚可以用来处理MV,使其外壳破坏达到均质化,成为[2]MV的T-E抗原,或者叫麻疹血凝素。第二节 麻疹病毒结构基因和编码蛋白

麻疹病毒包含6个结构基因,编码8个蛋白,在负链上的基因排[3]列顺序为3′-N-P/V/C-M-F-H-L-5′,如图2-1所示。不分节段的RNA基因组上包含6个结构基因,N、M、F、H和L基因各自编码一种对应蛋白,而P基因编码P、V、C三种蛋白。P蛋白和C蛋白是由双顺反子mRNA上的重叠阅读框翻译而来,V蛋白是从V mRNA翻译而来。V mRNA通过RNA编辑在P基因的691位插入了一个G碱基。图2-1 麻疹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图注:麻疹病毒16kb的负链RNA共含有6个结构基因,N、M、F、H和L基因各自编码一种对应蛋白,而P基因编码P、V、C三种蛋白,V蛋白mRNA通过RNA编辑在P基因的691位插入了一个G碱基(图片来源:Yanagi,et al.J Gen Virol,2006,87(10):2767)

麻疹病毒的6种结构蛋白在病毒粒中的相应位置如图2-2所示。核蛋白N与病毒基因组RNA 3′端起始序列结合,形成核蛋白多聚体,作为核衣壳保护病毒RNA;RNA聚合酶L与磷酸化蛋白P的特定区域结合,并在基因组3′端起始序列形成以P蛋白为中介的N-P-L结构,起始复制和转录;膜蛋白M附着在外膜内侧形成病毒外膜的内层,维持病毒颗粒的完整;F和H蛋白嵌在外膜上形成刺突,为糖基化膜蛋白,H蛋白和细胞表面的MV受体相结合吸附到细胞上,并与F蛋白共同作用,诱导病毒外膜和细胞膜的融合使病毒感染宿主细胞。麻疹病毒的致病性、免疫原性等重要生物学活性都取决于H和F蛋白的结构和功能。V和C为非结构蛋白,目前对之认识较少,有研究认为可能与病毒传染的细胞应答调整和干扰素信号调节有关。一、结构基因及编码蛋白(一)N基因及其编码蛋白

N基因全长为1689nt(nt56-nt1744),其中编码区由1578nt(nt108-nt1685)组成,编码525个氨基酸,其编码的N蛋白分子质量为60kDa。N蛋白是MV的主要蛋白,它与病毒的基因组RNA结合,以磷酸化形式存在。麻疹病毒N基因3′端包含了56bp的前导序列,是N蛋白的结合部位,在该序列中有约14bp长的序列可与宿主细胞质中的蛋白因子特异结合,形成抗RNase的复合物。N蛋白是MV在复制过程中第一个得到表达,且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该蛋白与病毒基因组RNA 3′端起始序列结合,形成核蛋白多聚体,L蛋白和P蛋白特定区域结合,并在基因组3′端起始序列形成以P蛋白为中介的N-P-L结构,起始复制和转录。N基因C末端450个核苷酸是MV基因变异最大的区域,在不同的麻疹野病毒之间变异程度可达12%,而且这一段序列在体外培养中相对比较稳定,在不同猴细胞系(vero或B95a)或[5]人类细胞系(BJAB)上适应生长未发生改变。因此N基因是国际上公认的MV基因型鉴定的重要指标。图2-2 麻疹病毒结构图注:麻疹病毒含有6种蛋白:2种表面糖蛋白,血凝素蛋白(H)和融合蛋白(F);一种基质蛋白(M);一种与负链RNA缠绕的核蛋白(N);2种复制酶蛋白,磷酸化蛋白(P)和RNA聚合酶(L)[4](图片来源:Griffin,et al.FEMS Microbiol Rev,2012,36(3):649)[6]

麻疹病毒N蛋白有2个功能域(图2-3),一个是N端1-400位氨基酸称为N-CORE,为RNA结合域,是高度保守的,这一区域能抵御蛋白水解,维持核衣壳结构的稳定;另一个是C端第401-525位氨基酸称为N-TAIL,保守性差,含磷酸化位点和抗原决定点,该区域为α-螺旋区,内有Box-1、Box-2、和Box-3三个保守区,相对应的氨基酸序列为第401-420、第489-506和第517-525位氨基酸,其中Box-2(aa 488-506)为分子识别点,通过折叠,诱导P蛋白的黏合。目前已知N蛋白第240-330位氨基酸对维持蛋白稳定性非常重要,第4-188位和中间第303-373位氨基酸参与和P蛋白的结合,这一区域核酸序列高度保守。有研究发现,N蛋白C端的24个氨基酸对MV的转录和复制作用不大,仅仅作为调节区域。麻疹病毒基因组RNA的3′端和5′端17nt顺序具有高度互补性,对非编码区的研究发现,该部位变异[7]的积累可能对病毒编码区的变异也至关重要。图2-3 N基因结构域图注:N蛋白由整齐的N端N-CORE(aa1-400)和杂乱的C端N-TAIL(aa 401-525)组成,N-TAIL有三个保守区:Box-1、Box-2和Box-3,其中Box-2是与P蛋白的结合位点(图片来源:Shu,et al.J Biol Chem,2012,287(15):11951)

核蛋白上已知的3个抗原决定簇,即B细胞表位NP1、NP2和NP3,分别位于第122-150、第457-476和第519-525位氨基酸,其中NP2这+一表位相对比较保守。目前,已经确定的CD8T细胞表位位于第+210-218、第226-234和第340-348位氨基酸,而CD4T细胞表位主要存在于第1-350位氨基酸的部分片段,其中引起免疫反应比较强烈的区域为第321-340和第33-350位氨基酸;N端第67-98和第457-525位氨基酸(68aa)区包含两个辅助性T细胞表位,前者高度保守,而第457-525位氨基酸基因序列高度变异,后者可作为MV分型的依据。这些表位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起免疫平衡作用。目前很多研究表明N蛋白的细胞表位上存在氨基酸突变,但变异对MV抗原性的影响如何,尚需进一步研究。在疾病的急性期,由于N蛋白为免疫系统提供非常有力的刺激,上述氨基酸突变可能反映了免疫压力。随着病毒氨基酸变化的逐步积累,流行株发生基因漂移时也伴随着抗原性的变化,但当前的一些研究提示,疫苗株和流行株部分基因上的差别并不[8]完全决定所诱发的抗体差异。(二)P基因及其蛋白

P基因全长1655nt(nt1748-nt3402),编码3种蛋白:P、V、C。P蛋白的编码区长为1524nt(nt1807-nt3330),编码507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72kD。P基因相对于其他基因序列较为保守。P蛋白与L蛋白的N-端结合、相互作用形成具有活性的RNA聚合酶,是MV RNA聚合酶复合物中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之一,在病毒转录和复制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蛋白主要负责将N蛋白运输并绑定到新合成的基因组RNA上。P蛋白是一个模块化蛋白,由两个结构域组成(图2-4):一个是变异较大的N-端,PNT(aa 1-230);另一个是高度保守的C端,[9]PCT(aa 231-507)。PNT属于天然的非折叠蛋白,主要负责与N蛋白N-CORE的结合以及复制所需的一些额外功能。PCT包含了转录所需的所有区域,主要有三个特征:①通过一个卷曲螺旋结构低聚化;②在C端存在由三个α螺旋组成的区域,该区域与N蛋白的结合有关;③有一个L蛋白结合位点。在PCT基因范围内有三个AUG密码子,分别位于第371、422和446位氨基酸,但是否有一个密码子用来起始和翻译一个X蛋白尚未知晓。PCT主要负责与N蛋白N-TAIL的结合,通过与N-TAIL的结合来诱导后续的折叠。如图2-4所示,PCT由四个区域组成,从左到右依次是:杂乱无次序的区域(aa 231-303),预测为螺旋的区域(aa 304-376),杂乱无次序的链接区域(aa 377-431),以及一个球状的区域(aa 432-507)。根据多序列比对结果,又可以将C末端的球状区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aa 432-458;另一部分是aa 459-507,即被称之为XD的区域。XD是由三个螺旋结构组成,主要负责N-TAIL区域的折叠。图2-4 P基因结构域图注:该图表明P基因由两部分组成,PNT(aa 1-230)和PCT(aa 231-507).PCT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个杂乱的区域(aa 231-303),一个预测为螺旋结构的区域(aa 304-376),一个杂乱的链接区域(aa 377-431),以及一个球状区域(aa 432-507).最后一个区域又可以分为两部分aa 432-458和aa 459-507(XD)(图片来源:Johansson,et al.J Biol Chem,2003,278(45):44567)

C蛋白是由P基因的第1829-2389位核苷酸编码,全长561nt,编码186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21kD。C蛋白从P基因mRNA第二个翻译起始位点开始合成,即位于P蛋白合成起始位点第22个核苷酸的下游。其功能主要包括:抑制病毒聚合酶的活性、增强感染病毒颗粒的组装效率及通过抑制感染细胞死亡来维持麻疹病毒的长期感染。在不同的麻疹毒株中,C蛋白N端的45个氨基酸为最易发生变异的部分,而其阻止聚合酶活性的能力不会因N端氨基酸变异而变化;其保守区第46-167位氨基酸却恰恰相反。研究还发现,麻疹病毒C蛋白第147-166位氨基酸的自然替换能够调控其活性,但C末端19个氨基酸缺失并不影响其聚合酶调节的活性。

V蛋白是由P基因的第1807-2499位核苷酸和第2499-2705位核苷酸两段序列编码,分别编码231个氨基酸和68个氨基酸。V蛋白与P蛋白有相同的翻译起始位点,但由于在2499位通过RNA编辑插入了一个G碱基而导致了阅读框的改变。因此V蛋白N端的231个氨基酸与P蛋白序列完全一致,C端的68个氨基酸组成独特的结构域,富含半胱氨酸并与锌离子结合,该结构域在副黏病毒里是高度保守的。V蛋白能下调病毒聚合酶的活性,还可以通过与肿瘤抑制因子p73蛋白相互作用,阻止细胞程序性死亡。

C和V蛋白两种非结构蛋白在MV的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C和V蛋白的研究发现,C蛋白可能为病毒体外复制所必须,缺失V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