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遵惠针余笔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1 05:21:57

点击下载

作者:管傲然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管遵惠针余笔谈

管遵惠针余笔谈试读:

前言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蕴涵了数千年中华民族的智慧,是凝集历代名医经验的结晶。在中医学发生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总结前辈经验,继承提高,启迪后学,是促进中医学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鉴于中医学术在一段历史时期曾存在“后继乏人”、“后继乏术”的严重问题,1990年6月13日,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出《关于采取紧急措施做好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决定》。根据这一决定,云南省名中医管遵惠主任医师,于1997年1月,经二部一局遴选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00年8月,被确定为云南省首批中医药师带徒指导老师;2002年11月,再次被确定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由于管老在教学工作中成绩斐然,2007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管遵惠老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荣誉证书。为切实做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思想传承工作,探索建立中医药学术传承和推广应用的有效方法和创新模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了200名2011年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昆明市中医医院承担了“全国名老中医管遵惠传承工作室”的建设任务。我们有幸被遴选为工作室团队工作人员,在整理总结管遵惠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管老不仅具有精深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老师谦虚谨慎、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大医精诚、对患者极端负责的医德医风,亦堪称世人楷模。管老先生医学生涯50余载,著述丰硕,科研成果斐然,还在繁忙工作之余,撰写了大量医话、散文、科普类文章,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地介绍了中医针灸的理论、治疗、养生和医疗保健等知识,为弘扬中医针灸学术,起到了促进和推广作用。医话中许多宝贵的临床经验和慧眼独具的真知灼见,对中医专业人员来说,亦具有启迪和参考价值,是弥足珍贵的学术财富。从文学价值看,有些文章咏事抒怀,写物寄情,隽永之意,含蓄回荡,亦不失为文学佳作。

作为管老学术思想的组成部分,我们收集整理了老师近30年来发表的医话、科普文章和文学作品223篇,按理论篇、治疗篇、保健篇、海外篇、拾叶篇分类编排,并以发表时间顺序排列,从一个侧面记录了管老近30年来的学习内容和心得体会,反映了管老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独到的学术见解。我们希望,此书能保存一些名老中医走过的足迹,折射出一代名医对中医针灸事业的热爱及对学业执著探索的崇高的思想境界。

作为“全国名老中医管遵惠传承工作室”的学生弟子,我们责无旁贷地负有整理老师学术思想的责任,但由于管老的作品散载于10余种报刊杂志中,加之年代跨度较大,资料不全,不少佳作已难以寻觅,挂一漏万,在所难免。本书虽不能展现管老学术硕果的全貌,但亦可反映出一代名医风范的侧影。我们谨以此书,献给读者,为研究名老中医成才之路,提供一点参考借鉴,为传承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做一点添砖加瓦的工作。全国名老中医管遵惠传承工作室2013年3月理论篇1 针灸溯源

中国是针灸的故乡。针的前身是砭石。古人生活于洪荒大地,与鸷鸟猛兽相搏食,不能无病。一旦患病,往往会本能地用手或石片抚摩,捶击体表某一部位,有时竟使疾病获得缓解。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大约到春秋战国时期,针具已由古代的石针、骨针、竹针改变为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等金属制针,取代了砭石之法,现在针灸临床一般使用不锈钢针,更具有挺直、光滑、易消毒等优点。

灸的产生是在火的发现与使用以后,人们发现身体某一部位的病痛受到火的烘烤而感到舒适或缓解,通过长期的实践,从各种树枝施灸发展到艾灸,形成了灸法。随着医学的进步,现发展为艾炷灸、艾卷灸、温针灸、电热灸等多种多样的灸法。目前,全世界已有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在应用和研究针灸。(《自我保健报》1990年1月25日第50期)2 灸法漫谈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灸法是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的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灸法是祖国医学独特的治疗方法之一。灸法起源的确切年代已难稽考。灸法的产生大约是在火的发现与使用之后,人们发现身体某一部位的病痛受到火的烘烤而感到舒适或缓解,通过长期实践,从各种树枝施灸发展到艾灸,形成了灸法。灸法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左传》。成公十年(公元前581年),晋景公病,请秦国太医令医缓来诊,医缓说:“疾不可为也,病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治焉。”这里所说的“攻”即灸法,“达”指针刺。春秋时期的孟轲曾说:“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这说明古代灸法的应用是比较普遍的。现存医学专著中,灸法的最早记载见于《黄帝内经》:“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焫,音若ruò,同热,烧的意思)。《医学入门》指出:“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灸法有针、药所不同的治疗作用。

施灸的原料很多,但以艾叶为主,艾叶气味芳香,通行十二经,性温热,无毒。具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及防病保健的作用。灸法使用的是经捣制除去杂质的艾绒。常用的灸法有艾炷灸、艾卷灸、温针灸、温灸器灸,以及灯草灸、白芥子灸等其他灸法。

灸的主治及功用,归纳起来主要有:①回阳固脱,复脉救急。如治疗虚脱,脉微欲绝的各种危急证候,可灸百会、气海,隔盐灸神阙等。②疏风散寒,调和营卫。如治疗风寒侵袭之外感,营卫气血失调诸证,可灸风门、风池、肺俞等穴。③活血化瘀,温通经脉。如治疗跌打血瘀,经络阻滞及风寒湿痹各种关节病症,可灸膈俞、血海及关节、肌肉疼痛部位的腧穴。④升提中气,固胎止漏。如治疗中气下陷的脱肛、子宫脱垂、冲任虚损胎动不安、崩漏带下等,可灸百会、气海、肾俞等穴。⑤温经散寒,祛风止痛。如治疗各种因风寒而致之痛症,可在大椎、命门、风门,以及疼痛部位的腧穴施灸。⑥固摄冲任,回转胎位。如治疗冲任不固而致的横生倒产,胎位不正等妇产科病症,可灸至阴、气海等穴。⑦培补脾肾,增益二本。如治疗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和肾虚阴亏、遗精早泄、阳痿、腰膝无力等症,可灸脾俞、中脘、命门、肾俞、关元等穴。⑧强壮元阳,祛病延年。坚持常灸足三里、关元等穴,可增强抗病能力,使精力充沛,长寿不衰。(《昆明卫生报》1991年9月18日第371期)3 浅谈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的基础理论,它与阴阳、五行、藏象、营卫、气血等等,组成了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阐发和分析生理、病理,用于诊断与治疗的主要理论依据。经络学说不仅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而且对中医临床各科均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经有“径”的意思,譬如径路,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有“网”的含义,譬如网络,它比经脉细小,纵横全身,是经络系统中的分支。经与络构成一个贯穿上下,沟通内外,联系四肢百骸的完整的循环系统、反应系统与调节系统。气血通过经络不停地运行,营养脏腑肌肉,濡润皮肤筋骨,以营其新陈代谢功能,并起着使机体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的作用。

经络学说是古代医家对人体解剖、生理、病理客观规律性的归纳总结,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经络学说是在长期医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穴位主治的疗效,归纳病理反映的现象,推论生理活动的功能,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创立的一门学说。

经络学说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点,强调了人体是由经络系统联系构成的统一有机体。经络学说是阐述完整统一体生命活动的规律及用于研究人体脏腑器官及周身组织相互关系与相互影响的一种机体联系学说。(《昆明卫生报》1991年2月6日第338期)4 经络系统的内容简介

经络系统的内容,可分为经络部分与连属部分。经络部分分为经脉和络脉。

经脉方面,十二经脉是全部经络的主体(包括经脉与络脉),故后人又称它为“十二正经”。十二正经离合出入别行的支脉,称为“经别”。除十二经脉之外,还有八条“别道奇行”的经脉,它们不内连脏腑,无表里相配,其主要作用为调节溢蓄正经的脉气,称为“奇经八脉”。

络脉方面,十五络是所有络脉的主体,通常叫“十五别络”。从十五别络分出的横斜散布的脉,一般统称“络脉”。从络脉中分出的细小支脉,称为“孙络”。络脉浮现于体表的叫做“浮络”。

经络系统的连属部分分为内部、外部两方面。在内,经络深入体腔,分别“属”、“络”于五脏六腑。经络与脏腑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相联、不可分割的:经气源于脏腑之气,脏腑之气的盛衰,决定着经气的虚实。

络脉在外的连属部分,渗灌濡养着体表组织。经络与体表相联系的部分,主要是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十二经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称为“经筋”。十二正经所支配的皮肤部位,称为“十二皮部”。

经络系统就是以经脉、络脉为气血运行散布的径路,在体内同有关各脏腑连属,在体表与筋肉、皮肤等联系,内外通贯,纵横交叉,把人体内脏和肢体各部紧密连贯起来,组成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昆明卫生报》1991年3月13日第343期)5 漫谈“穴道”的起源与发展“穴道”或“穴位”,在针灸学上称为腧穴。“腧”具有输注和转输的涵义,“穴”有空隙和聚集的意义。腧穴是经络脏腑脉气内外输注的部位。

腧穴的起源,可能是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因偶然体表受到撞击伤损(包括刺伤或被火灼伤),而使所患病痛得到减轻或痊愈;或者是在身体不舒服的部位按摩、捶击及针刺,使疼痛得到缓解,从而逐步形成了“穴道”的概念。早期的穴道,只是笼统地叫“砭灸处”。经过了长期的经验积累和医疗实践,古人逐渐认识到穴位和脏腑器官有密切联系。联系的通路,就是祖国医学中所称的“经络”。同经络密切相关的则是“脉气”。所以《内经》中称腧穴为“脉气所发”和“气穴”。

穴位的发展过程,大致是经历了“无定位定名—定位定名—系统分类”这样三个阶段。成书于公元前二世纪的《内经》中,已记载了160个穴名,规定了取穴准则,详述了穴位经络的关系。公元二世纪成书的《针灸甲乙经》,对晋代以前的针灸学做了总结,记载了349个腧穴。宋朝王惟一,又一次总结了宋代以前的针灸经验,按经脉分类定位了354个腧穴,并在1027年,铸造了二个针灸铜人,铜人外表的穴位有空眼,用水银灌到穴位里,外面涂上黄蜡封严。医生考试时按穴试针,刺中穴位,则水银随针泻出。针灸铜人的铸造,是针灸腧穴的重大发展。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中国,日本劫走了一座铜人,现存于东京博物院内,明、清以后,十四经腧穴发展到361个,一直沿用至今。

1990年6月7日,国家批准颁布了针灸“经穴部位”国家标准,标准规定了人体腧穴定位的方法和361个经穴及48个经外穴的标准定位。从1991年1月正式施行,这是我国中医界第一个具有法律效力强制执行的国颁标准,它必将对针灸腧穴的发展和针灸学术的国际交流,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昆明卫生报》1991年7月24日第363期)6 穴位大观

所谓“穴位”,俗称“穴道”,在针灸学上,称为腧穴。“腧”具有输注和转输的涵义,“穴”具有空隙和聚集的意义。腧穴是经络脉气内外输注的部位,所以也有“气穴”、“孔穴”、“输”、“穴”、“节”、“会”等称谓。

人体腧穴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经穴,它们分布在全身的十四条经脉上,所以称为十四经经穴。经穴是全身腧穴的主体。《黄帝内经》中记载,经穴有160个。后经历代医家不断充实和发展,现有经穴361个。1982年,由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牵头,召开了国际针灸会议,经过多次讨论与协商,最后确定了人体十四经三百六十一个针灸穴位的标准化方案。现在国际交流中,统一使用的穴名,包括编号(英文简号字母加上阿拉伯数字)、汉语拼音、汉字穴名三个要素。穴名国际标准化,有利于国际学术交流和推动针灸科学的发展。第二类:经外奇穴,一般指原有经穴之外的经验有效穴,或其他位置特殊、一名数穴、不能直属于某一经者,概称为经外奇穴。据文献记载,经外奇穴约有一千多个,但常用的经外奇穴,大概只是一百个左右。第三类:阿是穴,《千金方》云:“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即云 ‘阿是’。灸刺皆验。”意思是说,在检查按压患者体表时,如果出现轻快或疼痛的敏感反应,便可定作针灸的腧穴。这简要概括了阿是穴的由来和运用。

概言之,十四经经穴是全身腧穴的主体,经外奇穴是经穴的补充,阿是穴则是根据疾患部位和压痛点定穴的灵活运用。(《昆明卫生报》1991年7月10日第361期)7 腧穴命名考

唐代医家孙思邈说:“凡诸孔穴,名不虚设,皆有深意”。针灸学的腧穴命名,不仅具有中医术语的特色,而且有严格的思维层次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穴名意义的理解,将有助于我们熟悉腧穴的功能和特点。

经穴的命名,多数结合脏腑经络学说和体表形态,采取象形比拟和审形推理的方法,命名腧穴。穴名字义的依据主要有:①水流和山谷:以水流比拟气血的流注,山谷象征骨节筋肉的高下。例如:曲池、支沟、太渊、涌泉、合谷、丘墟、阳陵、昆仑。②生物和体形:以动植物及生活用具形容局部的形象。例如:攒竹、鱼际、犊鼻、伏兔、大椎、缺盆。③居处和活动:以建筑物和人事活动的名称比拟其功能特点。例如:关门、中枢、志室、天窗、库房、人迎、交信、气冲。④藏象和功能:根据脏腑经络学说并结合主治功能命名。例如:肺俞、胃仓、神门、志室、气海、血海、迎香、睛明、光明。⑤天象和位置:利用天象方面的现成名词;结合位置高低内外命名。例如:日月、天突、列缺(电)、丰隆(雷)、太白、上星、华盖、下髎、内关、外关。

经外奇穴,因体例特殊,命名意义各有不同。比较常用的命名依据有:①部位特征:如金津、玉液、腰眼、鹤顶。②经穴近邻:如挟承浆、外劳宫、里内庭。③多穴组合:如四缝、八邪、十宣。④主治病症:如痞根、子宫、百劳。⑤取穴方法:如骑竹马、竹杖、三角灸。(《昆明卫生报》1991年7月17日第362期)8 “起死回生第一穴”——百会

百会穴位于耳尖直上,头顶正中,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因穴居巅顶正中,手、足少阳、足太阳、督脉、足厥阴经气交会于此,故又有三阳五会、岭上天满、泥丸宫、维会等别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针灸百会穴治疗虢太子尸厥,使太子复苏。当时百姓赞誉扁鹊能“起死回生”,故后世称百会为起死回生第一穴。唐高宗患头痛,目不能视,召来名医秦鸣鹤诊治。秦鸣鹤说,宜刺百会放血治疗。武后在一旁斥道:“岂有在至高无上的皇帝头上放血之理!”唐高宗不耐头痛之苦,愿意医治。秦鸣鹤先在百会穴针刺,然后少量放血。头痛顷刻痊愈。秦鸣鹤敢冒死罪在皇帝头上针刺放血,除了他有精湛的医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外,也证明了百会穴确有治疗头痛的功效。

百会穴具有平肝熄风,清热开窍、回阳固脱、健脑宁神之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中风失语、失眠等症。(《自我保健报》1990年1月25日第50期)9 神奇的膏肓穴

膏肓(ɡāohuānɡ,音高荒),又名膏肓俞。穴位体表定位在第四、五胸椎棘突之间旁开,距背正中线三寸,肩胛冈内端边缘。《左传》记载,晋景公患了重病,派人到秦国请医生,秦王派医缓去给他治病,医缓到来之前,晋景公梦见他的病变成两个小孩子,他俩商量说:“医缓是一个高明的医生,恐怕会伤害我们,怎样躲避他呢?”另一个说道:“我们躲在肓的上面,膏的下面,他能把我们怎么样呢?”医缓来到,看了病后诊断说:你的病不能治了,因病的部位在肓的上面,膏的下面。用灸法攻治不能奏效,针刺治疗力量达不到,内服药物药力又作用不到那个地方,所以病很难治愈了。这就是历代传闻“病入膏肓”的典故。

据历代针灸文献记载,膏肓俞主治咳嗽、气喘、肺痨及虚损五劳七伤诸疾。《针灸四书》说:“病在肓之上膏之下,针药不能及,而以此穴灸之,可能见效”。古代医家认为本穴具有补肺健脾、治痨益损、宁心培肾、扶元固表的功效。近代研究,膏肓俞确有强身保健和预防疾病的作用。据报道:每天温灸膏肓穴10分钟,15天为一疗程,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功能,减少和预防感冒。此外,在临床运用方面,近年也有了一些新的进展。如对神经衰弱、失眠、遗精等患者,在膏肓穴施灸,获得了良效。沿皮透刺膏肓穴或膏肓穴齐刺,用以治疗颈项强痛、肩胛痛、肩背拘急、肩周炎、胃痛、呃逆、食道炎、乳腺炎、胆囊炎等病症,均有较好疗效。国外有人报道,针灸或按摩膏肓等穴,可以减肥和美容。神奇的膏肓穴,又焕发出新的奇光异彩。(《自我保健报》1990年2月8日第51期)10 小议面部望诊

传统中医是运用望、闻、问、切诊断疾病,辨证论治的。望诊包括望面色、望肌肤、望舌等内容。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的病变可以影响全身,内脏的病变,可以从面部五官及四肢体表反映出来。正如元代著名医学家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所说:“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是说脏腑疾病,必然通过体表肌肤表现出来。脏腑与肌肤的联系,主要是通过经络系统。如头面部有手三阳经、足三阳经、足厥阴经、任脉、督脉、阳维脉、阳跷脉、阴跷脉等循行,加之十二经的表里关系,十二经别的离、入、出、合,以及根结、标本、气街等联系,人身的脏腑气血精气皆运行于头面,濡养着五官七窍。所以望头面色泽、色斑是望诊的重要内容。

首先望面色,面白而浮肿,可见于肾病;面白无华,唇色淡白为血虚;小儿面色惨白多见循环衰竭。面见黄色,黄而鲜明如橘皮或黄而晦似烟熏,是黄疸的两种表现;新生儿一周内面目黄染,能消退者,为生理性黄疸,不属病态。面呈青紫,多为有疼痛、瘀血、或小儿惊风的证象。面见红色,如面红目赤、咽痛红肿多为外感风热;午后颧红则是阴虚内热;久病、重病者,原来面色十分晦暗,突然两颧泛红如妆,谓“回光返照”或“残灯复明”,一般是死亡的征兆。其次,察面部动态,如口眼抽动,小儿可见于抽风;成人为面肌痉挛;老人可能是中风先兆。如口眼歪斜,常见于面瘫(面神经麻痹),或是中风(中经络)。

另外,面部色斑与疾病亦有关联。近代研究表明,皮肤色斑与神经、内分泌的调节功能、微量元素、维生素的缺乏、肝肾的分解排泄机能有着密切联系,一旦机体这些功能失去平衡,就会影响和反映到皮肤组织,色素沉着就是其中的病理表现之一。如过度精神压力、情绪刺激,会影响脑垂体功能,促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导致黑色素大量合成;肝脏疾病、肝功能异常时,则黑色素分解受到限制;糖尿病、甲亢、营养不良、怀孕期子宫及卵巢异常、更年期、长期服用避孕药、月经不调等都可能引起色素沉着。不同部位的色斑,原因往往各不相同。前额色斑多与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异常有关;眼睛周围的色斑与子宫疾病有关;面部斑点则常见于肝脏疾病、更年期及肾上腺机能衰退;下颏色斑与妇科疾病、冷感症、化妆品过敏有密切关系;人中沟处色斑多为内分泌失调,卵巢机能障碍所致;太阳穴、眼尾色斑可能提示甲状腺机能减退、神经衰弱、严重心理创伤等疾病。所以,面部出现色素沉着和色斑,应分析其原因,针对病因进行调理,局部治疗应咨询皮肤科医师,不要盲目使用祛斑化妆品。(《昆明卫生报》1991年7月24日第363期)11 舌诊的依据是什么

中医舌诊起源很早,2000多年前的医学经典著作《内经》中已有“舌干”、“舌上黄”、“舌卷”等记载。东汉张仲景通过临床观察,总结出观舌可判断疾病的预后,如称“脏结,白滑苔者,难治”。历代医家对舌诊多有发挥,到明清温病学家问世,察舌尤为精当,温病之邪在卫、气、营、血都可在舌象上反映出来,可以辨舌论治。

根据中医理论,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舌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地联系于许多脏腑,所以,脏腑的精气可上营于舌,脏腑的病变亦可从舌象变化反映出来,这就是望舌可以诊察内脏病理变化的依据。

望舌,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由胃气所生。正常舌象,是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铺有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中医称“淡红舌,薄白苔”。舌象可以反映疾病的性质,常见的舌象有以下几种:①舌质淡红,舌边有齿痕,多属阳气不足的虚、寒病证。②舌质淡白,苔薄白,多属阳虚、血虚,常见于虚、寒,气血两虚的病证。③舌质红(深于正常舌),舌苔少或无苔,多属阴虚内热,或里实热证,常见于燥、热、虚的病证。④舌质绛(舌色深红),苔黄腻(浊而滑腻的苔垢),多属内热、湿浊、痰饮,常见于热、湿、痰,或久病、重病之人。⑤舌紫、有瘀斑,苔薄白,多属阴寒内盛,血脉瘀滞,常见于实证、血证,或跌打损伤的气滞血瘀之证。

舌象是机体物质新陈代谢的体现;舌苔与舌鳞状上皮细胞的凋亡过程有关。舌质与舌苔从不同的方面反映着病情,在临床辨证时,要对舌质、舌苔综合分析,还要结合观察舌质的荣枯老嫩以及形体的异常变化,才能为辨证提供可靠的依据。(《云南老年报》2006年8月14日第1727期)12 学学观察孩子的指纹推测病情

祖国医学把观察幼儿指纹变化,作为儿科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尤其对三岁以下幼儿,其临床意义不亚于切脉。此法简便,易于掌握,可在实践中学习运用。

指纹,是指从虎口(拇、食指间)直至食指掌侧外缘所出现的脉络,食指近掌部虎口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正常指纹,色多红中带黄,与肤色相近,隐约可见,且于风关以下。病理指纹的隐现、色泽部位以及形态等多随病情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当观察指纹时,要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拈执小儿食指的末端,以右手拇指在小儿食指掌侧从命关轻轻向风关推按,使指纹显露,以便观察。观察的结果要根据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别虚实、长短测轻重的原则来推断病情和预后。

浮沉分表里:

指纹浮而显现为病邪在表;沉而隐约,按后可见的多为病邪入里。

红紫辨寒热:

纹色鲜红,纹体浮露的多为发热性表证;色紫红的热盛;青紫色的主惊、主痛、主抽搐;青而紫黑的是病邪深重,气滞血瘀,证属危重。

淡滞别虚实:

凡见色淡者,不论久新,均属虚证;色滞暗者,多属实证。

长短测轻重:

指纹仅现于风关者,为病邪初侵,证尚轻浅;纹透气关者,为邪已深入,病势正盛;若从风关、气关而达命关或直透指端,称为“透关射甲”,多为病情危重。

指纹的色泽改变和显现的部位、长短、浮沉等异常的变化之外,还有形如来蛇、如去蛇、如豆、如环等不同改变,也是对病邪的性质、正气的盛衰和病证浅深的某些反映,但在具体的辨证治疗上,还须结合其他诊法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作出全面正确的诊断。

近代对观察指纹的临床意义作了一些验证和研究,一般认为指纹充盈度的变化主要与静脉压有关。在心力衰竭、肺炎等患儿,大多向命关伸延,这是由于静脉压升高所致。静脉压越高,指纹的充盈度就越大,也就越向指尖方向伸展。指纹的色泽在某种程度上可反映体内缺氧的程度,缺氧越盛,血中还原血红蛋白量就越多,指纹的青紫就越明显。因而在肺炎、心力衰竭的患儿多出现青紫或紫色的指纹。贫血的患儿,由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指纹变淡。大量的临床病例观察研究证实,中医望小儿指纹,具有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健康时报》1992年10月14日第427期)13 怎样辨别口中异味

口中异味,可分为患者自觉的异味;医生和其他人可嗅到的气味;饮食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口中异味。

如患者自觉口中甜,多为脾受湿郁;口苦多为肝胆火热;口酸多为肝火犯胃;口咸多为肾虚;口中味淡,多属脾虚,或胃肠有湿,水气不化。如患者嗳气带酸腐气的为胃有宿食;口中有腐臭气,可能为牙疾(如牙疳、牙宣等)。

口臭,在公众场合或某些特定环境,易造成别人嫌避,令人尴尬。单纯性口臭多由口腔不洁或不良生活习惯引起,如不能坚持正常刷牙、漱口,牙结石过多,不注意假牙的清洁,爱吃零食等,均会导致口臭。人过中年后,唾液分泌减少,降低了口腔的自洁作用,所以中老年人更容易出现口臭。此外,过食生葱、蒜、韭菜、酒、烟等有气味而具挥发性的食物,亦会造成口中异味。

继发性口臭原因较多,主要有:

消化道疾病:

如消化道狭窄的疾病、消化道炎症疾病、消化道肿瘤、肝胆疾病、便秘等都会引起口臭。

口腔疾病:

不洁性牙龈炎、牙周炎、龋齿及口腔的炎症等能引起口臭。

呼吸道疾病:

肺脓肿患者常出现腐酸性口臭或恶臭。肺结核咯血、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常出现血腥味口臭;晚期肺癌患者常在呼气时口腔出现腐腥臭。

耳鼻喉疾病:

鼻腔异物引起的口臭,多发生于儿童,常见的鼻腔异物如小玩具、花生米、豆粒等误入鼻孔,引发腐烂和感染,导致口腔或鼻腔的异味。一些老年性口腔鼻腔异味,大多由萎缩性炎症引起。

肾脏疾病:

当肾功能受损时,出现毒素的积累;嗅到苹果样酸味,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应引起足够的警惕。

口中出现异味,首先要找准发生的原因,请相关的专科医生针对病因进行诊治,大多数口中异味是可以清除的。(《健康时报》1994年7月13日第517期)14 八卦图能否“辟邪”

前不久,在一位朋友家里看到墙上挂了一张八卦图。询问缘由,据说是可以用来“辟邪”。这实在是对八卦的亵渎和曲解。

八卦是中国古代哲学理论之一。它是古人取用自然界常用名称天、地、水、火、风、雷、山、泽作为基础,用八种图像组成,叫做八卦九宫图。八卦配属一定的数字,称为《洛书》九宫数,亦称后天八卦(或文王八卦)。八卦运用四季时令的推移和昼夜光热温度的周期变化,结合天干、地支、阴阳、五行来说明自然界和某些事物的演变规律。在我国古代,八卦哲学理论被广泛地运用到天文、地理、医学等各个自然学科中。在医学方面,如中医眼科的“五轮八廓”学说,针灸科的灵龟八法,推拿科的“运八卦”等,通过千百年的医疗实践,证实确有临床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至今仍用于临床。

八卦理论和它的推演计算方法,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一些事物变化的客观规律。例如,被近代科学家称之为“人体内部的生物时钟理论”,其基本观点和八卦理论相吻合。再如目前已被某些西方国家广泛运用的“生物节奏曲线”,它揭示了人体的情绪、体力、智力的周期变化规律。它的计算方法,与灵龟八法的计算原理有相似之处。运用八卦数字推算法,可以得出与生物节奏理论近似的计算结果。这些说明了八卦是建立于唯物论基础上的,它含有不少科学的运用价值!

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和一些以骗人为职业的人,对八卦作了唯心论的渲染致使它长期被蒙上了一层玄奥、神秘的色彩。拨开笼罩八卦的迷雾,研究分析八卦理论,弃其糟粕而取其精华,对我们今天科学的发展不无裨益。(《春城晚报》1981年10月14日第553期)15 浅谈周易八卦

法国医学代表团来昆访问,与我省医学界座谈时提问了《周易》八卦的问题,使在座一些医林高手瞠目结舌。但我省医学界毕竟人才济济,有几位老前辈对《周易》八卦理论素有研究,造诣颇深,当场给外国人排疑解难,法国学者幸感不枉此行。

由此想到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说过的:“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意思是:不知道《周易》理论,就不能够成为一名高明的医生)。这句话,确有些道理。《周易》即《易经》,简称“易”,是我国历史上儒家的六经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经典著作。现存《周易》一书,包括周易本经、周易大传两部分。周易本经是所谓“经”,叫做“易经”,大约成书在西周末年。主要记录了八经卦及六十四别卦的卦象和周人卜筮的部分卦辞和爻辞。周易大传是所谓“传”,叫做《易传》,大约成书在战国末年至西汉初期。全书分“彖传”(上彖、下彖)、“象传”(大象、小象)、“系辞传”(系辞上传、系辞下传)、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十篇,传统称为《十翼》。《易经》与《易传》相隔四百余年。西汉时尚《经》、《传》别行,后来才合而为一,统称《周易》。《周易》原本是周人问吉凶的卜筮之书,但它内容庞杂,内涵丰富,全书充满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就《周易》的思想实质来说,它是以天地人三才思想为其“气一元论”宇宙观,以象数理为其思维工具和方法,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其关于万物统一性的一般系统理论形式,表达了对大千世界的独到认识。《周易》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和卓越的贡献,几千年来,《周易》的基本思想融化到汉民族的心理素质之中,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和科技的各个领域,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调。《周易》素为中外哲学家所重视,十九世纪德国著名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曾经给予很高的评价。《周易》中的哲学思想,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历代医学家都十分重视对《周易》的学习研究,曾有“医易学说是中医学之本”的提法。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因为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天人相应、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及运气学说等,都渊源于《易经》,传统针灸的灵龟八法、飞腾八法亦是《周易》理论在针灸临床上的运用。

八卦是《周易》中的八种符号,相传为伏羲所作。《易经》将天下事物分为阴阳两种,认为阴阳两性矛盾对立是事物的普遍规律,故以阴()、阳()两种爻象,代表阴阳两类事物,由阴爻、阳爻组成八卦,即乾()天、震()雷、兑()泽、离()火、巽()风、坎()水、艮()山、坤()地八种卦象。古称八卦为经卦。又以两卦相叠演为六十四卦,以象征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发展变化,古称六十四卦为别卦,每卦有六爻,故六十四卦有三百八十四爻。

八卦按一定方位排列组合,组成八卦九宫图。八卦图分伏羲八卦与文王八卦两种。伏羲八卦又称先天八卦;文王八卦也叫后天八卦。伏羲八卦“分阴阳之体用,言六合之象”,它重点在于阐发自然界生化规律及阴阳消长的变化规律;文王八卦“阐五行之精微,明气候之详”,重点阐发时令气候和物候特征的变化特点及五行生克的演变规律。

八卦是古人通过对宇宙万物之观察、分析、比拟、综合、归纳而作,是运用观物取象的观念,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长期经验积累,抽象概括的结果。八卦理论探索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原因,揭示了自然界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在我国古代,八卦哲学理论就广泛运用到天文、地理、医学等各个自然学科中。在医学方面,如中医眼科的“五轮八廓”学说,针灸科的灵龟八法,推拿科的“运八卦”等,通过千百年的医疗实践,证实确有临床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至今仍适用于临床。八卦以二进制的数学语言,推演了自然界的现象变化,有的引申到某些事物的演变过程,不少是古人观察了大量人类自然客观变化的基础上提出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事物变化的某些客观规律。例如,近代“生物节奏理论”、“生物钟”学说等,其基本观点与八卦理论是吻合的。近年来,一些德国学者注意到《周易》中的六十四卦与人体遗传密码表,两者在组合及排列顺序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引起了美国、日本等世界学者的广泛重视。遗传密码是生物体内脱氧核糖核酸如何规定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遗传特性的规律。它是近代分子遗传学的重大发现,遗传密码竟与中国古典《周易》八卦之间存在着如此微妙的联系,这正说明了《周易》八卦理论的确包含有不少科学的精华,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挖掘研究。(连载于《昆明卫生报》1988年7月1日第241期,11日第242期,21日第243期)16 《周易》八卦与近代分子生物学

八卦理论源于《易经》,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之一,它属于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范畴。几千年来,周易八卦理论,被广泛地应用到医学、天文等各个领域,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近代,周易八卦博大的科学内涵,已引起世界学者的瞩目。它对近代分子生物学的贡献,是举世公认的。

1973年戈德伯格提出了生物控制的“阴阳假说”,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领域里,占了一定的地位。他正是受了周易八卦理论的启迪,才提出这一假说的。原来,1957年苏特兰德发现了环腺一磷;1963年普赖斯发现了环鸟一磷,二者在生命活动及疾病过程的发生发展中都起着一定的作用。当时戈德伯格从一本朝鲜出版的汉医学中看到了太极八卦图,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认为环腺一磷和环鸟一磷,就是体内两种对立的调节系统,与中国医学中的“阴阳”相似,很可能是“阴阳”的物质基础,从而提出了著名的“阴阳假说”。1981年戈德伯格来华访问讲学时,他对中国古典周易八卦怀着浓厚的研究兴趣,给予高度的科学评价。并对他的“阴阳假说”又做了进一步的充实和阐发。

近代分子遗传学的重大发现——遗传密码,是指生物体内脱氧核糖核酸如何规定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遗传特性的规律。早在60年代,德国学者就首先发现了《周易》中的六十四卦与人体遗传密码表,两者在组合及排列顺序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的发现,引起了美国、日本等世界学者的广泛重视。通过对《周易》八卦的研究,对深化和推动生物遗传密码的研究进程和近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中国古典的《周易》八卦与现代分子生物学之间,存在着如此微妙而紧密的联系,它宏奥的寓意,值得我们深思。(《昆明卫生报》1990年2月5日第298期)17 太极八卦图与电子计算机

太极八卦图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文明的结晶,它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近代电子计算机的产生,也与太极八卦图有着密切的联系。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是现代电子计算机二进位制的创始人,他正是在中国古老的太极八卦图的启迪下,触动灵机,一举成功的。

1667年莱布尼兹在法国巴黎参观博物馆,看到了帕斯卡尔的一台加法机,引起他要创造一台乘法机的兴趣。1710年9月,正当这位五十四岁的莱布尼兹为创造乘法机冥思苦想、走投无路的时候,偶然间收到了他的法国传教士朋友从北京寄给他的《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和《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莱布尼兹从这两张图中,受到很大启发。他研究后发现,八卦是象形文字的雏形,由坤卦经艮、坎、巽、震、离、兑到乾卦,正是由零数到七,这样八个自然数可组成的完整的二进位制层数形。八卦中的“-”,叫做阳爻,相当于二进制中的 [1];而八卦中的阴爻,相当二进制中的[0]。六十四卦正是从0到六十三,这六十四个自然数完整的二进位制数形。在数学中八卦属于八阶矩阵。莱布尼兹喜出望外,他将太极八卦图视若至宝。他运用了太极八卦图的数学模式,终于发明了电子计算机。

中国古老的太极八卦图对电子计算机这门现代科学的诞生,有着历史性的贡献。太极八卦图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科学的长河中,永远放射着绚丽的光辉。(《昆明卫生报》1988年8月1日第244期)18 太极八卦与木王星

太极八卦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对我国古代天文学建树过卓著的功勋,而且对近代天文学的发展,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30年1月美国天文学家汤保发现了太阳系的第九颗行星——冥王星。旋即有人提出,太阳系有没有第十颗行星呢?不少天文学家为此进行了艰辛的观测和反复的计算,但均遭失败。当时在法国勤工俭学的27岁的中国留学生刘子华,下决心别开生面,不依靠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去预测太阳系的第十颗行星。刘子华发现太阳系的各星体与八卦的卦位,存在着对应关系,他依据这个关系,利用天文参数进行计算,证明出每一对应卦位所属星体的平均轨道速度和密度均分别为一个密值。通过反复运算,刘子华终于第一个算出了太阳系第十颗行星的平均轨道运行速度为每秒二公里,密度为每立方厘米零点四二四克,离太阳系的平均距离为七十四亿公里。按照希腊神话命名原则,在冥王星后面的叫做“木王星”。刘子华的科学预测,不久便得到了天文学家的证实,他撰写的《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的博士论文,获得法国巴黎大学众多学者的高度评价。1938年正式授予刘子华法国国家博士学位,这是中国科学家在近代运用太极八卦图,作出震惊世界的伟大贡献。

神奇奥妙的太极图,又一次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昆明卫生报》1988年8月11日第245期)19 《易经》内涵浅探《易经》是中国文化最古老的典籍。《易经》原是我国上古时期卜筮的学术著作,但到了商、周之际,经过文王周公等人的整理和注述,使它由卜筮的范围,升华进入“天人之际”的哲学领域,由此《易经》一书,便成为中国人文文化的基础,被历代推崇为“群经之首”。《易经》“易”字的涵义,根据道家易学者的解释,经东汉魏伯阳考证认为“日月之谓易”,意思是:“易”字,是上日下月的象形,含有变易的涵义;同时,又具有“不易”和“简易”的意义。蕴涵着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但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找到不变的规律,即可执简驭繁,预测结果。《易经》学术思想的内涵,是力图阐明天地之间、日月系统以内人生与事物变化的大法则。《易经》的作者,秦汉以后,儒家学者的共同认定是,开始画八卦的是伏羲氏,演绎八卦的是周文王,发扬易学精义并传述者是孔子。所谓“易更三圣”者,是指易学经过三位圣人学者的整理,才得到发扬光大。《易经》学术思想的建立,是经过伏羲、文王、孔子等众多学者的研究和著述才逐步系统和完善的。

易学的内涵,主要包括“理、象、数”三个要点。用现代的观点来解释,“理”属于哲学的思想范畴,它是探讨宇宙人生形上、形下的能变、所变与不变之原理。“象”是从现实世界万有现象中,探求其变化的内在规律和演变的法则。“数”是归纳自然界变化的规律,运用数理原理,推衍演绎它的变化过程,由此探知人事与万物的前因后果,了解形而上的原始之本能。综合这三个要点的内涵,可知《易》“理”之学,是属于哲学范畴;“象”、“数”之学则是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的。完整的《易》学,就是由“象”、“数”的科学基础,上升升华到哲学的最高境界。《易经》包括正文和解说两部分,正文的部分,称作“经”;解说的部分称作“传”。正文的“经”,由六十四个用象征符号组成的“卦”,以及所附说的“卦辞”、“爻辞”构成。

解说部分的“传”,共有十篇,称为“十翼”,“翼”是协助之义,就是辅助阐明“经”的意思。“十翼”是:“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十篇。“十翼”被认为是孔子的著作,《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晚喜易,序彖、象、说卦、文言,读易韦三绝”。《史记》这一记述,是依据《论语·述而篇》中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不过,“十翼”的论点,前后多有出入,甚至有抵触的部分,不可能出自孔子一人的手笔,可能还包含孔子的弟子或后世的著作在内。《周易》在文学史上,它是从殷商卜辞到《诗经》的桥梁,在那些作为卜筮用的卦辞和爻辞中,保存了不少古代优美的诗歌或近似诗歌的作品,这些文学作品,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上古文学的珍贵资料,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在艺术上,这些诗歌体裁,语言简洁生动,质朴明快,音节和谐优美,并且很好地运用了比兴的艺术手法,具有很高的文化研究价值。然而,《周易》的最大贡献,还在于它包含的朴素的唯物主义观念。《周易》力图探索事物的生成发展和变化的内在原因,它综合概括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提出了一些精湛的辩证观点,如“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一阴一阳谓之道”,“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等等。这些命题肯定了对立面转化是最根本的规律,并深刻地说明了变化的根源就在于对立面的相互作用。《周易》中蕴含的丰富的、深刻的辩证法内涵,不仅对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中国古代乃至世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昆明卫生报》1991年3月6日第341期)20 浅介运气学说

运气学说是结合医学探讨气象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在中医学说中一般亦称五运六气,简称“运气”,它是在当时历法、天文、气候、物候等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木火土金水,是谓五行,它的循环变化有一定规律,用它来探讨一年五个季节(春、夏、长夏、秋、冬)变化运动的规律,称为五运。风、热、火、燥、湿、寒是谓六气,运气学说用它来研究我国的气候区划、气候特征及气旋活动的规律。

我国古代的气候区划是从五方观念来的,故有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之说。现代气象学家则谓中国为季风气候区域、冬季风偏北、夏季风偏南,春秋为风象转变之季节,这与《素问·至真要大论》:“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的理论,有些近似,因二者都具有以春秋二季为寒热之转换起点的意义。现代气象学把中国分为五带,即寒温带、温带、暖温带、积温带、热带,说明中国偏于温热。而运气学说中的风、热、湿、火、燥、寒六气说,除湿与寒外,风、热、燥、火也是偏于温热。说明古今探讨气象、气候的运动规律,尽管科学水平有高下,运用方法有不同,但对于气象气候的基本认识还是一致的。

运气学说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支架,并用于说明气象、气候运动的一个基本规律——动态平衡。自然界客观地存在着大量的周期性循环,如气象、气候、天象、物候等。循环运动是自然界整体动态平衡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运气学说用阴阳消长、五行生胜来解释说明、推算预测这一动态平衡的周期变化。

运气学说中的十天干、十二地支,都是从不同角度来说明气象、气候的循环运动的,故都有阴阳之分,都有五行的生胜关系。如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这一相对的平衡,就是“阳生阴长,阴杀阳藏”的具体体现,“太过”与“不及”,表示相对的平衡受到破坏,阳主太过,阴主不及,也就是阴阳盛衰的表现。“五行生胜说”,不仅说明了气象、气候运动内部结构关系的复杂性,同时还探索了气象、气候异常运动变化中保持相对稳定的内在联系。例如,火是受水的制约,但火能生土,而土又可制水,火就可通过生土的间接关系对水发生胜制的反作用,使水不能过分地胜制于火而使之偏衰,这种反锁机制,产生调节作用,使系统得以保持相对平衡。在运气学说中的五行,存在着两种类型的自行调节机制,一种类型是正常情况下,相生相胜的机制,另一种是反常情况下的胜复机制,这样就形成并保持了气象、气候运动的动态平衡和循环运动。

运气学说是一门古老的学说,但它充满了辩证法和大系统的思想,它来源于实践,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实践,因此是一门值得研究的科学。(《昆明卫生报》1990年1月15日第297期)21 “五运六气”话马年

五运六气是古人研究自然界气候变化及其对疾病影响的一种学说。它以五行、六气、三阴三阳为中心,以天干地支为推算的工具。

五运六气之变,不外乎太过、不及、生克制化,而疾病的发作,也与此密切相关,因而掌握运气的盛衰生克规律,是研究运气的关键。

今年是庚午年,午在十二属中属马,称为马年。按运气学说,庚为阳干,属于金运,金运太过,就会燥气流行,金盛克木,肝木受伤,人们多患两胁肋及少腹部疼痛,两目肿痛,眼角发生溃疡,两耳听不到声音的病症。如果金气的收敛作用过盛,还可以出现肢体沉重无力、烦闷抑郁、胸痛牵引背部,两胁胀满疼痛并牵引少腹等病症。如果金气过度亢盛,会伤害属于金的肺脏,出现喘息、咳嗽、气上逆及肩背疼痛、腰骶和下肢疼痛的病变。值得注意的是,据天文资料表明:今年将是太阳活动的高峰年,一些心、脑血管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塞、高血压、中风等疾病的发生率,可能有升高趋势,这与运气学说的推测,基本上是吻合的。

根据运气加临的顺逆,可以推测疾病的轻重缓急。这对疾病的预防,无疑将是有临床价值的。在治疗上,则须根据六淫的性质及病情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治则治法。如燥气流行,治疗原则就按“燥者润之”以治之。燥在上焦宜润肺;燥在中焦宜养胃;燥在下焦宜润肠兼滋养肝肾阴血。如火邪致病,实火当清火泻火,虚火宜养阴清火。

运气学说提示了推测气候变化对疾病的影响,但疾病千变万化,并受内因外因多方面因素影响,因此在临床运用时,必须在掌握治疗原则大法的基础上,通权达变,灵活掌握,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运气学说理论。(《昆明卫生报》1990年1月25日第298期)22 时间生物学与祖国医学

大约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外学者开始对生物节律现象进行研究,在五十年代初,建立了一门称为“时间生物学”的新兴学科。“时间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生命现象的时间特点,生物体按时间变化的活动规律及其内在联系等。

研究“时间生物学”的学者认为,在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着的生物节律的变化规律,是由于生物体内有一种近似时钟的结构——“生物钟”,起着调节的作用。“生物钟”有“日钟”、“月钟”、“年钟”等多钟生物节律现象。譬如不少动、植物都在按昼夜周期进行活动,如公鸡鸣叫三遍天亮、夜来香夜间放香、牵牛花破晓开花,都是按昼夜节律进行变化,这称为“日钟节律”(又叫“昼夜节律”)。人体的一些生理活动亦受体内“生物钟”的控制,如:人体的体温在凌晨四点的时候最低,而在下午四点时体温最高;人的血压、心率、血糖、基础代谢等都存在昼夜性的节律变化。甚至人体对一些药物的敏感程度也受“日钟”的影响,如心脏病人对强心药洋地黄的敏感性,晚上要比白天强四十倍;而糖尿病人对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在凌晨四点钟最敏感。为了进一步研究选择恰当的药物治疗时间,借以提高疗效,减少毒性,现已兴起一门新的边缘学科——“时间治疗学”。再如“月钟节律”(朔望节律),有的科学家研究认为:在一个月左右,人在病症、情感及行为上,存在着以23天为周期的体力好坏,以28天为周期的情绪波动,和以33天为周期的智力盛衰节律变化,这种被称为“生物节奏理论”的学说,在西方迄今较为盛行。“月经周期”是比较典型的“月钟节律”现象,现已认识到控制月经周期的生物钟在下丘脑,但是,下丘脑的“月钟”是怎样运转的?怎样使它们的分泌活动具有周期性?这些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时间生物学建立以后,广泛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的瞩目,许多从事医学、物理、化学、天文、数学等学科的科学家都参加了时间生物学的研究工作。时间生物学的建立,开拓了生物界宏观研究的视野,在医学界,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人体是一个高度非线性系统,在中枢神经指挥下,人体与外界息息相关,体内各种组织器官相互联系,组成了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人体复杂系统。时间生物学的理论,无疑是拓宽了医学研究的领域和深化了生命科学的研究。耐人寻味的是,随着时间生物学的研究深入,各国学者越来越发现,时间生物学的理论其实是渊源于中国古代的哲学、医学理论。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内经》就提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的学术观点,在这学术思想指导下,中国历代学者不断充实发展。到了金元时期,在祖国医学中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注重时间条件、遵循气血开阖规律、按时治疗的医疗方法,像子午流注、灵龟八法,即是较有代表性的治疗方法。为此,不少国外学者发出由衷的惊叹,如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著名的物理学家波利哥京评论说:“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是着重研究整体性和自发性,研究协调与协同,现代科学的发展,更符合中国的哲学思想。”(《昆明卫生报》1989年1月15日第260期)23 古老神奇的子午流注针法

子午流注是我国古代医学理论中的一种学说。认为人身气血是按一定的循行次序,有规律的如潮涨落,呈现周期性的盛衰变化。依据子午流注理论,遵循经络气血盛衰与穴位开阖的规律,配合天干、地支、阴阳、五行按时开穴的针灸治疗方法称为子午流注针法。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采用了多种现代科学方法,从不同角度验证了子午流注理论的科学性。如他们应用光子数量测定仪对经络气血二十四小时运行状态进行研究观察到,当气血运行到肺经寅时,左右手肺经光子发行数量测定值是对称的,而在其他时辰则不对称,其余经络测定结果与此类似,并呈周期性反应。

子午流注理论可以解释不少近代才认识的生理现象,如人体的体温、血糖、基础代谢等为什么出现昼夜性的周期变化,它比近代“生物钟”的概念要早出二千多年,它还可以解释许多疾病的发病规律,如为什么有些病人会出现“五更泻”?支气管哮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为什么常常在早上三至五点发作或加重?子午流注理论还可提示医务人员对病情预后的判断,从肺心病、肝硬化、肾功能衰竭等几种疾病的病人死亡时间上分析,都在不同程度上与子午流注理论相吻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