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冷最冷的冷门知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1 15:54:56

点击下载

作者:赵伟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最冷最冷的冷门知识

最冷最冷的冷门知识试读:

序言

生活中,有很多的知识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但是,也有很多的知识是我们所不知道的。这些知识就如同一颗颗埋在沙里的珍珠,需要我们的挖掘和欣赏。一旦这些知识为我们所用,那么就可以为你的人生添上重重的一笔。

当我们在聊天中无话可说时,冷知识可以帮助你打开话匣;

当我们在生活中犯下错误时,冷知识可以帮助你改正错误;

当我们在事业上遇到瓶颈时,冷知识可以帮助你另辟蹊径;

当我们在旅途中无聊之至时,冷知识可以帮助你消磨时光;

当我们在恋爱中需要博学时,冷知识可以帮助你折服恋人。

此书分别从生活、科技、动植物、天文地理、文学、异族风情等各个方面为你详细解密你所不知道的冷僻知识,让你的知识宝库瞬间充实起来,让你的生活从此改变。

第一章 丰富渊博的历史知识

1.古人是用什么擦屁股的

现代人在上厕所后,都用专门的卫生纸来擦拭。但是,造纸术直到汉代才由蔡伦发明,那么汉代之前的几千年时间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厕后擦拭的呢?

据考证,早期的人们使用的“厕纸”是竹片,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在唐宋之前,人们常用的是一种叫作“厕筹”的木头片或竹片,准确地说它的用法不是擦而是刮。在日本的考古研究发掘中,发现了很多古代厕所中的“厕筹”,如1992年在奈良县高殿町发掘藤原京遗址过程中,发现了被称为“日本最古老的厕所”遗迹,厕所遗迹出在7世纪末的藤原京右京七条一坊建筑遗址的外侧,“厕坑中出土筹木150余根”。中国在古代对日本的影响非常大,所以,日本的这些发现对推论唐宋时期中国人的擦秽之物非常有参考价值。

当然,古人也并不都是使用竹片。有的地方,石头、鹅卵石等都可以用来当作擦秽之物。不仅洗一洗还可以再用,而且还环保。到了唐宋时期,粗纸已经开始被使用,一直到元朝,纸才被广泛运用于入厕。我们知道,汉代就发明了纸,但为何这个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东西直到元代才被国人用来擦屁股呢?后人揣测,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文化相对比较落后,没有汉民族“敬惜字纸”的意识,所以才使得厕纸进入人们的生活。

2.三国里最倒霉的人是谁呢

我们在品三国的时候,看的是曹操的老奸巨猾,看的是关羽的至死忠诚,看的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但是,你有没有看到一个非常倒霉的人呢?这个倒霉的家伙就叫蔡邕。蔡邕倒霉就倒霉在他的才华上。

蔡邕非常有才,而且是多方面的人才!经史、天文、数学、绘画、书法、音乐等,都有很深的造诣。正因为他的才华横溢,他才被“群芳”所妒。有人妒出了“高血压”,有人妒出了“心脏病”,有人妒得没治了短了命,有人恼得恨不能一脚将他踩进泥坑里。

蔡邕作为议郎,曾被汉灵帝召进宫中商策。他直言不讳地斥责“帝贪,政暴,吏酷”,说了一大堆坏话。大宦官曹节听了这些话后心里特别不舒服,逼着皇帝治蔡邕一个“议害大臣”之罪,不仅下了狱,而且还要处死。幸亏有忠臣死谏,他这才保住了颈上人头,被流放到朔方边地。

宦党曾派刺客一路追杀欲将他致死途中,但刺客却被他的忠勇之气深深打动,未忍心对他下狠手。一招不灵,宦党自然不会死心,他们又贿赂地方官员,让地方官员找个适当的机会除掉他。好在那地方官也是个好官儿,十分羡慕他的才华,非但没有下手,反而将此事透露给他,让他多加小心处处留神。蔡邕就这样绊绊磕磕、慌慌张张、窝窝囊囊地活了一阵子。

这以后,蔡邕上书皇帝,要求写《后汉书》,皇帝便诏免他的“罪过”,令他返回原郡。可是,蔡邕在即将返乡的时候又生出了波折——当地太守、大宦官王甫的弟弟为他饯行,他死活不买这个账,结果又被上书诬告,他被迫逃到了江南。这一逃,就是十二年。

要说“知人善任”,还得说是那个大奸臣董卓。他威逼蔡邕进宫,若不进宫就要诛灭他的九族。蔡邕为了他的九族免灾,被迫应召。可他应召不久,坏事情又来了——董卓被王允灭了九族。董卓死后,蔡邕对董卓念念不忘,毅然当市抚尸大哭。这让妒忌他、仇视他很久的王允抓住了把柄,立即逮捕他欲判死刑。可惜的是,是否要判蔡邕死刑的争议尚未停止,蔡邕就死在狱中了。

蔡邕真是一个倒霉透顶的人才啊。

3.哪个皇帝是掉进粪坑里呛死的

据说史上死得最离奇的国君竟然是掉进茅坑里呛死的。这个倒霉的国君就是春秋时晋国的晋景公。这位老哥上了年纪后,身上多少有些毛病,于是就派手下去找了一个算命的先生来给自己算一下。算命先生可能是活腻歪了,竟然说:“你老啊,活不过今年吃新麦子的时候了。”这老哥一听,心里十分不爽。到了新麦子下来的时候,他把算命的给招来,捧着碗说:“你看,我还是活到吃新麦子的时候了,不过,在我吃之前,你先得死。”说罢就把算命的推出去砍死了。

这晋景公端起碗刚想吃,可是突然觉得肚子不舒服,就把碗放下去上趟茅房。可是左右侍卫左等右等,饭都凉了,还不见国君回来,分头去找,哪儿都找不到,最后才发现这位晋景公掉进了粪坑里呛死了。作为国君,他这种死法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4.古人行刑为什么都选择打屁股

林语堂曾在《论踢屁股》这篇文章里说过:中国社会只有两种阶级:踢人家屁股者,及预备屁股给人家踢者。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里,屁股一直受到古代刑罚的青睐。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中听到这样一句话“拉下去,重打x大板!”这“重打”的部分就是指屁股以及屁股的延长部分。那么古人为什么会选择屁股作为刑罚的主要区域呢?

原因有二,其一,此处脂肪较多,打之不伤筋骨,相比其他部位比较容易痊愈,而且也不用担心会把犯人打死;其二,臀部为人耻部,中国乃礼仪之邦,先生教育人们“知廉耻”,因此,当众把裤子脱下来让人打,终究是心痛超过身痛的事情。

在古人的眼里,打屁股其实就是打其脸,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5.嘉庆皇帝是被雷劈死的吗

在正史上,清朝的皇帝死得都很正常,即使是突发性猝死,也都会记录得非常冠冕堂皇,例如清太宗皇太极的死,正史就记载的是“端坐而崩”。然而,野史和传说就不同了,可谓是五花八门,让后人一头雾水。在清朝的皇帝中,嘉庆皇帝的死因最为离奇,野史上说他是被雷给劈死的,而且是众说纷纭。

第一种说法是:嘉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木兰秋狩时遇疾,卧床调养,并无甚大碍,精神尚佳,照常处理政事。一日,热河上空骤变,雷鸣电闪,顿时寝宫即遭雷击,致使嘉庆帝“触电”身亡。

第二种说法是:嘉庆帝到达承德避暑山庄后,稍事歇息,即全副武装,率领满汉大臣和八旗劲旅,大队人马直奔木兰围场。他们追踪围猎多日,虎熊全无,只猎获一些野兔,连平常遍地觅食的麋鹿也甚少见。嘉庆帝非常扫兴,决定提前结束秋狩。回来的路上恰遇变天,雷电交加,大地震撼,忽然平地一声雷,那么多人中,唯独皇帝被击中落马。凯旋回营变成护丧返京,满朝惊恐呆然。

第三种说法是:嘉庆帝长期嬖宠一小太监,经常寻欢作乐,引起近侍大臣们的非议,驻山庄以后,他变本加厉。帝之寝宫设于“烟波致爽殿”,殿后有一座小楼,名“云山胜地”,据说此楼正是皇帝与小太监幽会的场所,某日,他们正在此寻欢,忽然道道闪电劈开云层而下,一个火球飞进小楼,在嘉庆身上炸开,嘉庆顿时毙命。

但嘉庆皇帝到底怎么死的至今还是一个谜。

6.孟姜女真的哭倒了长城吗

提到“长城”很多人都会想到孟姜女的故事,那历史上真的有孟姜女吗?她真的哭倒了长城吗?和辽宁有没有什么关系呢?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各地区版本不尽相同,其中一种流传较广的版本是:孟姜女为陕西人,年十六,一天在家后园洗澡,被逃进园中躲避抓夫修长城的范杞看到,于是孟姜女就嫁给了范杞,在他们成婚之际被官府发现,于是将范杞抓到山海关修长城,这一去就是三年,杳无音信。北方冬天寒冷,孟姜女就做好棉衣,历经千辛万苦,来到山海关寻夫。可是她的丈夫已经因修长城累死,埋在长城下面。孟姜女悲痛至极,哭声震天动地,终于将修到海边的长城哭倒,孟姜女寻到丈夫的尸骨埋葬地,自己投海自尽。于是在浩瀚无边的大海中出现了孟姜女坟——即今绥中县西南四块露出海面的黑色礁石。

其实,在历史上孟姜女和秦始皇毫无关系。据学者考证,孟姜女实为春秋时的齐国人,比传说中早几百年。公元前549年,齐庄公攻打莒国,杞梁为先锋,不幸战死沙场,杞梁有妻,善哭,在齐国十分有名。她哭杞梁极为哀婉动人,以致把城哭倒,把山哭崩,真的是惊天地,泣鬼神。整个齐国也都效仿,风气为之改变,齐国成了一个善哭的国家。故事一直流传了几百年,到了秦时也和长城没有什么瓜葛。一直到了唐五代时期,人们才把城墙哭倒的杞梁妻附会成了孟姜女哭倒了长城,这样一传就是一千多年,传到了现在。

7.历史上第一个太监叫什么名字

宦官作为古代封建王权特有的产物,那么历史上第一个太监是谁呢?

过去,在中国的历史文献中发现的最早记载宦官的是在春秋时代的周王朝,时间大约是公元前8世纪。可是,根据20世纪初考古学家对甲骨文的研究,甲骨文上有“羌”的字样,是阴茎,则表示切断。羌其实是殷朝西方的游牧民族。这片甲骨文叙述了殷朝的士兵将抓来的羌人阉割后变成宦官以祭神。也就是说,大概在中国1300年,就证实已经有宦官了。

但历史上有记载最早的太监是齐桓公时代的竖刁。竖刁本身不是太监,但是为了拍齐桓公的马屁,不惜自宫成为太监。这竖刁也不知道对得起对不起他的祖宗。

8.和珅到底有多少家产呢

无论从电视还是书本上,我们都知道和珅这个名字。和珅的出名不仅因为他是乾隆皇帝身边的宠臣,更是因为他是历史上最有名的贪官。那么,和珅被抄家后,他究竟有多少家产呢?

在清朝的正史上记载的是2000万两白银,但这还没有估算和珅的固定资产,比如说和珅名下的当铺、绸缎庄等。

野史说和珅的家产是当时清政府15年的国民总收入。15年什么概念啊!康熙时,清政府一年的国库收入是2900多万两。当时一斤大米或者白面的价格在9~10文左右,一斤肉也在30文左右。按照一两银子按千文来计算的话,应该能购买100多斤的大米,如果比作我们现在的话,一两银子就是200多块人民币。统计一下就是一共有4.4亿两白银,换成现在大概就是880亿元人民币!实际的数比这个更大。

和珅也不枉这千古第一贪的“美名”啊。

9.扬州瘦马:历史上最早的二奶

“扬州瘦马”,与马无关。从明朝开始,在扬州一带,出现了大量经过专门培训、预备嫁与富商做小妾的年轻女子,而这些女子以瘦为美,个个苗条消瘦,因此被称为“扬州瘦马”。扬州出美女,世人皆知,而“扬州瘦马”在明清时期更是名噪天下。所谓“瘦马”,其实就是被买卖的二奶预备队。到了明清时期,“养瘦马”成了一项暴利的投资,有一大批人专门从事此项职业。“瘦马”的风行,与扬州的经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在明清时期,扬州出现了一批富得流油的盐商。扬州城内,繁华骚动,歌舞升平。富人们总是喜欢一些怪异变态的消费和审美,在他们对“丰乳肥臀”审美疲劳之后,“瘦马”就应运而生。

在那些大腹便便的盐商身边,围聚着一堆恶心的苍蝇,只要他们稍稍透露了纳妾之意,那些人口贩子就会一窝蜂地扑将上去。在扬州,从事介绍“瘦马”职业的人达到百人。繁华的扬州城,成了二奶的集中营,成批成批的“瘦马”在经过一番苛刻的调教后,被卖到全国各地。“瘦马”多是贫苦人家的孩子,在七八岁之时,被人口贩子买去。之后,等待她们的就是漫长的集中营式的魔鬼训练期。“瘦马”的瘦,既有天生体弱的原因,也是被刻意“饿”出来的。依据先天条件,“瘦马”被分为三六九等。

10.中国历史上唯一向全世界宣战的是谁

中国从古至今,都信奉儒家的“仁”,从不主动侵犯他人的领土,即使有外敌入侵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中国历朝历代中,最好战的朝代要数元朝了,忽必烈带着蒙古铁骑一直打到欧洲多瑙河。但即便如此,忽必烈也没有向全世界宣战。那么中国历代的皇室中是谁向全世界宣战呢?答案是:慈禧太后。

1900年6月21日,农历五月廿五,当时中国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做了一件空前绝后的大事——向全世界宣战。慈禧在《诏书》中信誓旦旦地说:“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如此气势,完全不是那个丧权辱国的老佛爷作风。

这也正应了这句话:天下最毒妇人心。

11.一千年前西方国家与中国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呢

很多人都说中国现在落后西方欧美国家几十年,摆在中国前面的路还很长。但是,在一千年前,中国又何尝不超过欧美国家几十年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一千年前,西方与中国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一千多年前的夜晚,全世界的城市都是一片漆黑,只有中国的城市灯火辉煌、光明灿烂。一千多年前的夜晚,全世界的城市都是一片安静,只有中国的城市人流涌动、欢歌笑语。

一千多年前全世界只有中国有超过100万以上人口的超大城市。11世纪,欧洲最大的城市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的规模都不过万人,而中国的首都有150万人。

一千年前中国的城市规模超过20万人口的有6个,10万户以上的城市有46个。

一千年前的中国城市就已经有施药局、慈幼局、养济院、漏泽园等福利设施,这是城市高级现代化的特征。一千多年前欧洲很乱很穷很落后,美洲未开发、非洲很原始。

一千多年前的中国正朝着成为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一千多年前西方最富裕地方的意大利威尼斯人见着中国的商船不禁感慨:“中国的商船也是人们能够想象出的最大的船只,有的有6层桅杆,4层甲板,12张大帆,可以装载1000多人。

一千多年前意大利人见着中国的面条后,他们发明了今天的意大利面。

一千多年前中国华北的钢铁业年产就达125万吨,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公元1788年欧洲工业革命开始英国钢铁业年产才有7600千吨。一千年前世界与中国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不是几倍而是十几倍。一千年前中国遥遥领先于世界。

一千多年前中国人是最会做买卖的,宋朝人用泥土(把泥土烧成瓷器)就轻易换来大批的金银珠宝。一千多年前中国人用高科技换取原材料、资源。

一千年前的中国农业、商业、制造业、手工业、娱乐业都是世界最发达的,一千年前中国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都是世界第一。

一千年前我们如此辉煌,一千年后我们为什么差距那么大呢?

12.史上最传奇的九大状元郎

科举考试,是古代中国大多数读书人出官入仕的唯一途径,而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更是万众仰慕的佼佼者。自隋朝创立科考以来,历代状元有姓名可考者,自唐高祖武德五年的孙伏伽起,到清光绪三十年的刘春霖终,共有592人。这592个状元中,亦各有千秋。现摘录其中九位,以飨读者。(1)中国历史上唯一可考的驸马状元——郑颢

自古以来,民间就经常把“驸马”与“状元”这两个词联系起来,好像中了状元就可以做驸马。实际上中国历代可考的驸马状元只有郑颢一位。郑颢是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的状元。本来他早有婚约在身,中状元后打算迎娶卢家的千金。可是这位年轻英俊的状元被皇上看中了,非要将自己心爱的女儿万寿公主许配给他,郑颢偏偏不爱公主,非娶与自己青梅竹马的卢家小姐。唐宣宗便让宰相白敏中说服他,白敏中费尽口舌,又多方威逼利诱,终于迫使他娶了万寿公主,婚后两人生活得并不幸福,后来郑颢多次弹劾白敏中,幸好唐宣宗自知理亏,替白敏中压下了弹劾的奏章。(2)脸皮最厚的状元——裴思谦

唐文宗时,宦官仇士良掌权,朝臣的生杀予夺,都掌握在他的手中。裴思谦当时只是一个秀才,但他巴结权贵的功夫十分了得,很快便与仇士良打得火热。这一年,裴思谦心血来潮,想当个进士,便向仇讨了个帖子,去找当年的主考官高锴。高锴为官清廉,将他轰了出去。裴思谦气愤之际,声称明年非状元不要。第二年,裴思谦又拿着仇士良的帖子来找主考官高锴,对他说:“仇大人有信,荐裴思谦为状元。”高锴早把裴思谦忘掉了,对他说:“状元已经有人了,状元以外的可以按仇大人的意思办。”裴思谦厚着脸皮说:“裴秀才非状元不放!”高锴知道这次再得罪仇士良不会有好果子吃,就说:“既然如此,我要见裴秀才。”裴说:“卑吏便是。”不得已,只好让他当了状元。自己去要功名,而且非要个状元,此君脸皮之厚,状元中无人可比。(3)相扑扑出的状元——王嗣宗

宋太祖赵匡胤“坐天下”的第十六年,太祖亲临讲武殿举行殿试。考生王嗣宗、陈识最先完卷,一同上呈,且二人的试卷均为上乘之作。谁为第一太祖实在犯难。最后马上得天下的太祖让二人角力(即相扑),胜者为状元。王嗣宗便与陈识在大殿上扑斗起来,结果陈识倒地,王嗣宗夺得了当年的状元。(4)最自信的状元——胡旦

宋太宗元年,有一书生到山东某县游览。知县大人得知该书生颇有文采,便设宴款待。知县的公子很蔑视那书生,问其有何特长,书生说工诗。公子便让他诵读一首,书生诵了一首,最后一句是:“挑尽寒灯梦不成。”公子一听,大笑说:“此乃一瞌睡汉。”书生十分气愤。这书生便是吕蒙正,第二年,吕蒙正一举夺魁。他写信给那公子:“瞌睡汉如今中了状元啦。”公子看了他的信,冷笑一声:“待我明年第二人及第,输你一筹。”第二年,新科状元正是这位公子——胡旦。综观科举史,有如此自信者,胡旦当属第一。(5)身份最高的状元——赵楷

宋徽宗的三儿子赵楷,偷偷地参加了重和元年的科举考试,由于他文采的确非凡,竟一路披靡,进入了殿试。在殿试中发挥更是出色,夺得了头名状元。发榜后,赵楷将实情告诉了徽宗。徽宗高兴之余,怕天下士子说闲话,就把当年的第二名(榜眼)王昂提为状元。据传清朝康熙帝也曾偷偷参加科举,并获得第三名(探花),但毕竟不是状元。所以赵楷便成了中国历史上身份最高的状元。(6)最悲惨的状元——陈安

明太祖朱元璋年间,福建闽县人陈安于洪武三十年高中榜首,成为大明第六个状元。巧的是,这次中进士的都是南方人。更巧的是,三位主考官也都是南方人。榜一公布,北方士子不服。纷纷上告主考官偏袒同乡,贬斥北方士子。朱元璋大怒,命张信、陈安等12人复查。这时又有人举报张信、陈安有意将北方考生水平不高的试卷交皇上审阅,这本来是“莫须有”的事,可是朱元璋震怒,将陈安革除功名,车裂而死。陈安仅仅做了不足20天的状元,便死于非命,下场极为悲惨。(7)最受人推崇的状元——康海

明孝宗时,28岁的康海进京参加会试,他发誓要夺得第一名,可惜的是,第一名还是被鲁铎夺去了,他仅仅得了第四名,康海不服气,对众人说:“会试时让了鲁铎,殿试时决不再让他人!”殿试时,康海果然发挥出色,一举夺魁。其文章令主考官拍案叫绝。送皇上审阅时,孝宗也赞不绝口,声称:“我大明一百五十年来,无此佳作,此卷变今绝古!”遂朱批康海为状元。

当初会试时康海不服鲁铎的气,这次自然有人不服他的气,第二名孙清便是一个。他对众人说自己的文章比康海的强多了。待到他看到康海及第时的文章,十分叹服。跑到康海家里,对着他拜了半天,称自己甘愿为徒。皇上、首辅和同年的赞誉,使康海名扬天下,朝野景慕,争相一睹其风采。能与康海家沾上点边的,都引以为豪。康海的祖父曾在南京做过官,南京人便声称:“康状元乃南京风水所出。”康海的文章如此令人推崇,可惜的是,我们无法看到那篇变今绝古的奇文了。(8)富有传奇色彩的状元——史大成

史大成是清朝浙江所出的第一位状元,在他中状元之前,浙江民间便流传着一种说法,说浙江的状元在清朝是“始于史,终于钟”。殿试时,他的试卷被主考官拟为第三,皇上御览时,十分推崇他的书法,说“此人楷书工整,必定是个正人君子”,于是钦定他为状元。巧合的是,浙江所出的最后一个状元叫钟骏声,惊人地验证了“始于史,终于钟”的说法。(9)最能吃的状元——李蟠

李蟠是康熙年间丁丑科的状元。他身材高大,特别能吃,加之思路、写字都很慢,所以在殿试时揣了36个馒头。意思是,今天无论如何,赖也要赖在考场里把文章写完,怕到时挨饿,所以要带足干粮。

果然,天黑了,考生们都交了卷,李蟠才刚刚开了个头,监考官过来催他交卷。他急得满头大汗,声泪俱下地央求主考官:“学生毕生之业,在此一举。请千万不要催逼,容我慢慢写完。”监考官见他可怜,就发给他几支蜡烛。这时他带的36个馒头早已吃完,又厚着脸皮要了几个馒头,挑灯夜战。一直写到深夜才交卷。康熙帝知道这件事后,不但不怪罪他,反而认为这是一位难得的苦学之士,竟破例让他当上了头名状元。与他同榜的探花作诗一首调戏李蟠:“望重彭城郡,名高进士科。仪容好绛勃,刀笔似萧何。木下还生子,虫边还出番。一般难学处,三十六饽饽。”自此,“饽饽状元”之名传遍士林。

13.“天下”的范围有多大

“天下”是古人对于世界的一种笼统说法,不同时期所指代的地理范围也不同。“天下”一词最早出现在先秦古籍中,如《诗经·小雅·北山》中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时的天下并不大,主要指夏、商、周三代王权所统治的范围,具体包括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流域的湖北以及江浙地区等地。到了秦代,随着郡县制的设立,“天下”的概念扩大,南边和东边都到了大海边,北边和西边则依旧没有具体边界。不过,先秦的一些哲学家认为,“天下”比人们想象的要大得多,如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就认为,儒家所说的“天下”实际上只占真正天下的八十一分之一。不过,这种观点在当时被认为是无稽之谈。

至明清时期,中国人通常以包括中国以及周边的日本、朝鲜等附属国在内的区域为“天下”。不过,更多时候,天下已经没有了地理意义,而成为一种政治上的概念。比如明末清初顾炎武所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其中的天下指的仅是中国。显然他知道“天下”并没有这么小,而只是将“天下”作为一种政治概念。

14.“华夏儿女”为何能代指中国人

远古时期中国境内分布有许多氏族部落。至公元前2100~前770年,黄河流域主要形成两个部落,其中“华”是黄帝部落的名称,“夏”是炎帝部落的名称。“华”“夏”两个部落长期与周遭的商族、周族等其他部落交流融合,逐渐形成华夏族。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不断相互兼并,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加强了华夏族与其他各族的密切联系,至秦朝则形成以华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汉朝时,我国人口繁衍,影响力日盛,逐渐以汉族代替了诸夏、华夏等旧称。

后世也常有人用华夏来指代汉族,如,明朝叶盛《水东日记·喜信和勇》:“佛本夷人,固宜神。则有当事者而吊祭之礼不知,则是其自异于华夏矣。”如今我们常用的“华夏儿女”“炎黄子孙”,都是取华夏族的这一层含义。

15.“四夷”真的仅指四个民族吗

四夷,是古代华夏族对中国边区文化层次较低各族之泛称。据《吕氏春秋通诠·审分览·知度》记载,四夷一般指代东夷、西戎、北狄、南蛮四个部族。

东夷,即东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在夏商周时期指生活于今山东淮河地区,活动在今泰山周围的众多部落、方国。秦以后多指居住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及琉球群岛等地的外族或中国东北的少数民族。

西戎,是华夏族对西方少数民族的统称。战国以前主要指氐羌系各部落,秦汉以后狭义指氐羌诸部,广义则包括中国西部各民族。

北狄,即华夏人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战国以后,北狄族群华夏化,一部分南下融入胡人之中,成为匈奴的重要来源之一。

南蛮,即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南蛮成分复杂,大体可分为百越、百濮与巴蜀三大族系。百越族系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百濮族系分布于今湖南、贵州一带,巴蜀族系分布于今四川、重庆一带。现今南方的少数民族大多由南蛮民族演变而来。

16.古代的“九州”指的是哪里

“九州”一词最早见于《尚书·禹贡》,是战国时魏国人士托名大禹而著的文章。该文说,大禹在治水的时候把天下分为“九州”,分别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如今,这九州有各自对应的地域:冀州起自黄河壶口,涉及今山西、河北、河南等省部分地区;兖州起自黄河下游、济水,涉及河北、河南、山东部分地区;青州起自渤海、泰山,涉及河北、山东半岛地区;徐州起自黄海、泰山、淮河,涉及山东、江苏、安徽部分地区;扬州,起自淮河、黄海,涉及江苏、安徽、江西及其以南的地方;荆州起自荆山、衡山,涉及湖北、湖南等地;豫州起自中原、黄河下游,涉及河南、山东等地;梁州起自华山、黑水,涉及陕西、四川、甘肃、青海等地;雍州起自黑水、西河,涉及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等地。

以上九州的划分,将古代中国全部国境囊括在内。所以,九州又一直被当作全国、天下的代名词。除“九州”外,后世又有“十二州”之说。“十二州”比“九州”多出来的地域,主要为今河北最北部,内蒙古、辽宁和黑龙江的一部分。

17.圣旨前为何要有“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字

古代皇帝的诏书前,通常会有一段特殊的文字,用来昭示其合法性。例如汉代皇帝的诏书前多有“应天顺时,受兹明命”八个字,强调皇帝的权力是天命所归,他人不得窃夺。至唐代,诏令分为册书、制书等七种形式,天命所归的话往往见于皇帝的即位诏令中,如德宗即位册文有“昊天有命,皇王受之”。宋代的诏令继承唐代又有所变化,以“朕绍膺骏命”或“朕膺昊天之眷命”开头的占有相当比例。

我们如今所见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主要运用于明代。明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不遗余力,自然少不了受命于天、君临天下的气势,所以其诏书开头就是“奉天承运”“承天受命”等字样。清承明制,诏书也多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中间诏示内容,最后一般以“布告天下咸使闻知”结尾。直至1912年宣统皇帝发布退位诏书,“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式诏书才告终结。

18.我国古代是一夫多妻制吗

我国古代实行的并非一夫多妻制,而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度,但各个妻子之间的地位不平等,这种差别就以嫡庶为区分。嫡庶制度是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核心内容。

通常,一个男子只能有一位正妻,称为嫡妻。嫡妻与丈夫地位平等,在服制、车制等礼仪制度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即便是皇后与皇帝也是如此。嫡妻所出的子女为正宗、大宗。在宋元之前,无特殊许可而有两位正妻的行为,会被处以一年以上徒刑和相应的杖刑处分,并被强制离婚。

除嫡妻以外的其他配偶就是庶妻,通常称作姬妾,如嫡妻的同族陪嫁女子。一些没有经过正式婚姻仪式的配偶,如婢女或妓女等贱民女子有时也被称为妾。庶妻地位低下,可以买卖。庶妻所出的子女为旁支、小宗。宋元以前,妾不能为妻,否则男方可能被处以一年半的徒刑。但宋元以后,嫡庶的差别逐代减弱,把妾扶正的情况十分普遍,买卖妻子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19.皇袍一定是黄色的吗

皇袍,即古代皇帝的服饰。在唐以前,皇袍的颜色没有定制,如西周、东周时期,据《礼记·月令》记载,天子“着青衣”。至春秋时期,由于诸侯国纷争,国君袍服颜色全凭君主个人喜好选择,如齐桓公就喜好“服紫”,连齐国百姓在他的影响下也尤好服紫衣。

战国到秦汉魏晋之际盛行“五行”之说,秦始皇按水、火、木、金、土与黑、白、青、赤、黄五色相配的“五德”说,穿黑色袍服,连旌旗等也以黑色为贵。晋代实行金德制度,以赤色为贵,故晋代皇帝着红袍。后来,“五德”说受到挑战,皇帝不再以“五德”说作为皇袍颜色的选择准则。当时,人们认为黄色为中央正色,所以从隋唐开始皇帝着黄袍,唐高祖更下令百官百姓禁穿黄色衣服。此后,黄色就成了历代帝王皇袍的专用色,对黄色的垄断一直持续至清朝。当然,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不在其列。

20.何谓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

对于皇帝的后妃,古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的说法。其实,这只是一种泛泛之谈,皇帝后妃的编制历朝历代相近,但在名目和数量上大不相同。

所谓三宫,是指后妃居住的中宫和东西两宫,这是明清以后的体制。其实,三宫最早是指诸侯夫人的居所,天子后妃居所应称六宫。《礼记》记载:“王后六宫,诸侯夫人三宫也。”可见,六宫才是皇后居住之所,所以人们又用六宫代指皇后。

所谓六院,亦作六苑,是后宫嫔妃们所居的宫苑,后泛指后妃。明朝之后,三宫六院才被用来泛称皇帝的妃子。

所谓七十二嫔妃,是一种指代皇帝后宫人数众多的虚词。实际上皇帝后宫侍妾的数目远比七十二为多。例如《礼·昏仪》中写周代后妃制曰:“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可见早在诸侯时期,国君就已经妻妾甚众了。至秦汉时代,更有了后宫佳丽三千的说法,规模要比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大得多。

21.宫女制度是从何时开始的

宫女,指在宫中供役使的女子。历代宫女都从良家女子中选拔,选拔程序十分复杂,入选者必须体态健美、模样周正、声音动听、举止得体,仪态举止稍有不当者即被淘汰。宫女的数量各朝各代均不相同。西汉初年宫女只有十几人,至汉武帝时宫女突破一千名,到东汉桓帝时,后宫宫女则多达五六千人,而唐开元、天宝年间后宫宫女人数则跃升至四万。此后,宫女数量略有减少,如清代宫女不过三千人。清代宫女在选拔范围上也有改革,只从内务府包衣佐领下的女子中选取。

宫女入宫后出路大不相同,优秀者可成为宫中女官,资质平平且地位低下者只能充当普通奴役。也有极少数被皇帝宠幸,擢升为皇帝嫔妃。皇帝也可以把宫女作为奖品赏赐给功臣、亲属,与外族联姻等,王昭君就是如此。绝大多数宫女在宫中整日劳碌,直到满二十五岁乃至三十岁才许出宫婚配。

22.“三公九卿”都是哪些官儿

三公九卿这个词由来已久,夏朝时即设三公九卿,如《礼记》有云:“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不过,历代对于三公九卿具体指代哪些官职,素有争议。

一般来说,三公为最为尊贵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周礼》则以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至秦代不设三公,但置左右丞相,又设太尉管理军事、御史大夫为丞相副手。自汉武帝起,因受经学影响,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也被称为三公。

九卿,本不指代具体官职,一般为列卿或众卿之意,不一定是九个人。汉武帝以后由于儒家复古思想的影响,人们就将一些高官附会成古代九卿。例如《续汉书》将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定为九卿;隋唐九卿则为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这时的九卿已无行政之权,多为虚衔或加官、赠官。

23.“锦衣卫”是干什么的

锦衣卫,全称“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原为明朝内廷御林军,后成为皇帝的军政特务机构。

锦衣卫的前身为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裁撤亲军都尉府,改置锦衣卫。锦衣卫掌管刑狱,有巡察缉捕之权,下设镇抚司,从事侦查、逮捕、审问等活动。

由于锦衣卫由皇帝直接管辖,朝中官员无法与之抗衡,所以锦衣卫可处理牵扯朝廷官员的大案,并直接呈送皇帝。不过,锦衣卫的刑讯范围只针对官员士大夫,一般不会审讯普通百姓。普通百姓刑、民事案件只通过正常的司法进行处理。

凭借锦衣卫,朱元璋几兴大狱,把辅佐他打天下的文武功臣屠戮殆尽。后来,由于锦衣卫存在虐待囚犯的行为,朱元璋下令焚毁锦衣卫刑具,将锦衣卫废除。不过,明成祖时,锦衣卫又得以恢复,这一流弊终难去除。明代灭亡,也与锦衣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锦衣卫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滥用特权胡作非为,致使社会混乱不堪,最终导致明朝分崩离析。

24.古代官员的“俸禄”是多少

俸禄,即古代皇朝政府按规定给予各级官吏的报酬,主要形式有土地、实物、钱币等。各个朝代的俸禄制度略有不同。

商周时期,官吏由贵族充任,拥有封邑、禄田,所以以封地收入为俸禄,朝廷不再另外发放。春秋时期仍沿用,但在末期开始出现实物俸禄,至战国则逐渐形成以粮食为俸禄的制度。秦统一中原后,废封地,确立以粮食为俸禄的俸禄制。此后,汉朝、魏晋南北朝都承此制。

至唐代前期,俸禄分土地、实物和货币三种。至开元年间,则转变为以货币形式按月发放,如一品月俸料八千,食料一千八,杂用费一千二,防合二万,合计每月钱三万一千。至宋代,又增加了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名目,如茶汤钱、给卷(差旅费)、厨料、薪炭等,也折合成钱币支付。

明代俸禄较低,初期以给米为主,偶尔给些钱钞,百官俸禄不足养自身。清代前期官员俸禄也不高,分俸银与禄米两种。由于俸禄过低,雍正时期始发养廉银,至乾隆时又有补充调整,实际成为一种附加的俸禄,数额大大高于正俸。京官的养廉银由朝廷划拨,但数目比地方官少很多,大多数人仍以正俸为主。所以,雍正特下令允许京官支双俸,称“恩俸”。

俸禄制度要求官吏在享受俸禄的同时履行一定的职责,若官吏违反朝廷有关法令,或有渎职行为,其俸禄便要相应扣除。

25.青铜剑是我国最早的剑吗

青铜剑是我国最早的剑,可追溯至商周时代。商周时期的剑身较短,形状像柳树的叶子,制作也比较粗糙。至今出土最早的青铜剑,即“鄂尔多斯直柄匕首式青铜短剑”就是此种形制。这把剑由扁平铜片制造而成,其形状为前端尖锐、两边有刃,剑身无背,无剑格和剑首,剑身短小精悍。古代武士使用时通常将其佩戴在腰间。

至春秋晚期,青铜剑的制作达到成熟。此时的青铜剑,剑身被加长到五六十厘米,在剑身和把手之间还有一块凸起来的隔板,叫作“格”。比较讲究的青铜剑,“格”上面会有装饰物,以显示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这些装饰通常使用玉质材料,所以这种剑也叫“玉首剑”。

西汉以后,铁制兵器完全取代了青铜兵器,青铜剑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近代以来,通过考古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全国各地在田野考古发掘中相继出土了种类繁多的青铜剑,特别是出土的吴王夫差剑和越王勾践剑,堪称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

26.“十八般兵器”都有哪些

“十八般兵器”一词始见于元曲,《敬德不伏老》中就有“他十八般武艺都学就,六韬书看得来滑熟”的唱词。十八般兵器的具体所指在各个时期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大同小异,有长器械,短器械;软器械、双器械;有带钩的、带刺的、带尖的、带刀的;有明的、暗的;有攻的、防的;有打的、杀的、击的、射的、挡的;等等。如今,我们一般把刀、枪、剑、戟、斧、钺、铲、叉、鞭、锏、锤、戈、镋、棍、槊、棒、钯、矛等称为十八般兵器。

十八般兵器出现较早,有古籍记载十八般兵器是战国时代军事家孙膑、吴起所创。其实,这些兵器的出现比孙膑、吴起时代要久远得多,至少在中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为了防身和狩猎需要,就开始懂得制造和使用木棒、石刀、石斧等一类原始的兵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青铜、铁等被用来制造兵器。南北朝以后,铜制的兵器都被铁和钢代替。到了明代,“十八般兵器”基本上已完备定型,成为实战中最常用的兵器。

27.“三十六计”分别是什么?这个说法始于何时

《三十六计》,即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三十六计”的说法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成书则是在明清时期。该书没有真正的作者,因为书中大部分计谋来自孙武的《孙子兵法》中,是后人在研读《孙子兵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是历代军事家的智慧结晶,由后人集结而成书。《三十六计》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胜战计,即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则为败战计,即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分别为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代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暗度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釜底抽薪、浑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偷梁换柱、指桑骂槐、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假痴不癫、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这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

28.古代审案时会用“惊堂木”吗

惊堂木,也叫醒木、界方、抚尺、气拍,是一块长方形的硬木。惊堂木有角儿有棱儿,使用时需用中间的手指夹住,轻轻举起,然后在空中稍停,再急落直下。古时官员审案使用惊堂木,不仅可以严肃法堂,壮大官威,对犯人也有一定的震慑作用。

惊堂木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如《国语·越语》中记载:“惊堂木,长六寸,阔五寸,厚二寸又八。添堂威是也。”唐代之前“惊堂木”并无图案,只是为方便起见,将其顶面做成弧形而已。唐太宗时期,惊堂木上开始出现动物图案,有龙,有虎,有狮,不一而足。宋代惊堂木统一形制,一律雕刻成卧龙模样,张牙舞爪,十分威武。此后,各朝代惊堂木多为龙形,只是略有差异,如明代龙形肥大,清代龙形瘦小,看起来就像一条小蛇。

惊堂木的选料极为讲究,多采用质地坚硬、纹理细腻的高档红木,如檀木、酸枝、黄花梨、鸡翅木、黄杨木等,这种材质的惊堂木敲击桌案时声音十分响亮。在北方,也有人采用桑、枣、黑槐木制作惊堂木。

29.“十恶不赦”都包括哪“十恶”

在现代汉语中,“十恶不赦”常用来形容恶贯满盈、罪无可恕之人。这里的“十恶”并非实指,而是泛指重大罪行。而在我国古代刑罚律令中,“十恶”则指十个具体的刑法罪行,《齐律》称其为“重罪十条”,规定凡犯“重罪十条”者,绝不赦免刑罚。隋唐时期,经过隋代《开皇律》与唐代《唐律疏议》的进一步修订,正式形成了“十恶不赦”的罪名说法:

谋反,指企图推翻朝政,历来都被视为十恶之首;

谋大逆,指毁坏皇室的宗庙、陵墓和宫殿;

谋叛,指背叛朝廷;

恶逆,指殴打和谋杀祖父母、父母、伯叔等尊长;

不道,指杀害无辜的一家人及肢解人;

大不敬,指冒犯皇室尊严,如偷盗皇帝祭祀的器具和皇帝的日常用品,伪造御用药品以及误犯食禁;

不孝,指不孝祖父母、父母,或在守孝期间结婚、作乐等;

不睦,即谋杀某些亲属,或女子殴打、控告丈夫等;

不义,指官吏之间互相杀害,士卒杀长官,学生杀老师,女子闻丈夫死而不举哀等;

内乱,亲属之间通奸或强奸等。

由于“十恶”罪行直接危害了封建专制制度的核心君权、父权、神权和夫权,所以自隋唐确立“十恶”之罪以后,历代封建法典都将十恶作为不赦之重罪。

30.古代夫妻可以离婚吗?

我国古代夫妻可以离婚,且在西周以前离婚相当自由,所谓“夫妇之道,有义则合,无义则去”。自周朝开始,夫权制婚姻家庭制度逐渐建立,但家庭基础并不稳固,《周易》中记载了许多妻子离家出走、男子招赘、寡妇抛弃孩子改嫁等现象。唐宋时期,随着夫权意识不断强化,法律规定“妻妾不能擅去其夫”,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向官府申诉离婚。

古代贵族离婚有一定的仪式。《礼记》中就有相关记载,不但有夫出妻的仪式,也有妻出夫的仪式。仪式上,双方都要以谦辞自责,首先要重述夫妻缘分,接着说明离婚原因,如个性不合等等,最后要互相送上离婚祝福。由于婚姻关系涉及双方家族,所以离婚仪式需要两家父母、亲戚共同做证。

古代虽可离婚,但不被提倡。例如宋代以后,士大夫多认为出妻的人没有品行,所以离婚率非常低。

31.“献哈达”是一种什么礼节

“献哈达”在传统上是藏传佛教寺庙以及藏族人民的一种普遍而崇高的礼节。在西藏,无论婚丧嫁娶、迎来送往、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送别远行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献哈达是对对方表示忠诚、尊敬的意思。在藏区,藏民进了寺庙大门,会先献上一条哈达,然后才去参拜佛像,到各殿参观;离别时,还会在自己坐过的位子上放一条哈达,表示人虽离去,但心还留在这里。

一般来说,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品,纺得稀松如网,也有以丝绸为料的。上品的哈达上面有莲花、宝瓶、伞盖、海螺等表示吉祥如意的各种隐花图案。哈达的质料,因经济条件不同而异。但人们并不计较质料的优劣,只要能表达主人的良好祝愿就行了。哈达的长短不一,长则l至2丈,短则3至5尺。在藏族人眼里,白色象征着纯洁和吉利,所以哈达一般都是白色的。此外,还有五彩哈达,颜色为蓝、白、黄、绿、红。蓝色表示蓝天,白色是白云,绿色是江河水,红色是空间护法神,黄色象征大地。五彩哈达是最尊贵的礼物,是献给菩萨和近亲时做彩箭用的。佛教教义解释五彩哈达是菩萨的服装。所以,五彩哈达只能在特定情况下才能使用。

32.古代死刑为何选在午时三刻执行

古代小说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意即在差十五分钟十二点时开刀问斩。因为午时三刻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古人认为这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而杀人为“阴事”,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的鬼魂总是会来纠缠判决的法官、监斩的官员、行刑的刽子手以及和他被处死有关联的人员。所以,古人选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避免犯人死后再来纠缠。

另外,在“午时三刻”人的精力最为萧索,处于“伏枕”的边缘。“伏枕”,就是要睡觉的时候,此时犯人懵懂欲睡,行刑时痛苦会减少很多。若犯人被押送至法场后,时间还不到“午时三刻”,行刑官还需等待片刻,直至时间到了才能开刀问斩。如果错过了这一行刑时间,通常要推迟至第二天行刑。

33.唐伯虎未曾点秋香

明代的唐伯虎在我国民间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名人,流传着他很多有趣的传说,其中以唐伯虎“三笑点秋香”的故事最离奇,也流传最广。由于弹词说唱和影视剧的宣传影响,在人们心目中,唐伯虎是一个爱拈花惹草的风流家伙。

但是,传说内容夸张了很多。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确实是一名才子,也有过三段婚史,但是并不风流。

唐伯虎是明代人,因为生于寅年寅时,寅为虎,故取字伯虎。他自幼聪颖,擅长诗画,十六岁中秀才,十九岁娶徐氏。但是几年后父母及妻子接连病故,对他打击很大。在种种打击之下,他发奋苦读,在乡试中名列榜首。自此,“解元公唐伯虎”一时名遍南京城。唐伯虎二十七岁时续弦,娶妻何氏。后来,唐伯虎进京考进士,因同乡都元敬妒其才能,诬告他行贿主考官,被押入大牢,几番周折才获释。何氏见他做官无望便离他而去。在唐伯虎深陷囹圄之时,有一位名叫九娘的青楼女子一直周济帮助他。出狱后,唐伯虎便娶了九娘为妻,远离官场,潜心作画,成为丹青高手。

清代学者俞樾曾在《茶香室丛钞》中为唐伯虎辟谣,断定传说中的“唐伯虎点秋香”是好事者借着唐伯虎的盛名,把别人的事转在他的名下。有人也考证过,历史上确有秋香其人,但是比唐伯虎大二十岁,是当时南京一个颇有名气的青楼妓女,似乎不可能与他有风流情事。所以,历史上的唐伯虎也许根本就没有“点秋香”的艳遇。

至于说“唐伯虎有九个妻妾”,也可能是从他最后娶的妻子“沈九娘”的名字上以讹传讹而来的。当时唐伯虎贫困交加,怎么可能有九个妻妾?

34.为什么古时候“出家”很难

“出家”听起来似乎是很简单的事,只要把头发剃光,换上袈裟,便是皈依佛门了。但真正的“出家”其实很难。

古语有这样一句话:“出家乃大丈夫事也,非王侯将相所能为也!”是说,“出家”是大丈夫的事情,就是将军宰相也未必能做得到。这话听起来很夸张,因为将军可以凭武功平定贼寇祸乱,保卫国家,宰相可以凭其才能处理政务,使国家太平。将相几乎掌握着天下的大事,怎么偏偏“出家”例外呢?之所以说“出家”难,是有原因的。

在古代,“出家”的内在条件具备后,即具有强烈的出家的主观愿望,还必须持有度牒。度牒是官府发给的用以证明僧尼合法身份的凭证,是被朝廷所认可的出家资格证明。度牒一般由尚书省下的祠部颁发,故亦称祠部牒。

度牒上一般会写明所度僧尼的法名、俗名、身份(指明童子或行者及其职衔)、籍贯、年龄、所住或请住持寺院(入何寺院名籍)、所诵经典、师名等,并有祠部的批文、签署日期和官署名等。僧尼有了度牒,便有了合法的身份,才能算得上一个正规僧人。留居本寺或行游其他地方便不会被为难,可免赋税和劳役、兵役等义务,并有政府的保护。

要得到一本度牒可是很不容易的。几乎历朝历代的官府为了增加国库收入,都不会无偿发放度牒,而是明码标价出售度牒,买到它可不是一笔小的开销,所以穷人是不能够“出家”的。在宋代,有一段时间,曾停止印制度牒,要得到它就更难了,想“出家”也更不易了。

35.“衣冠禽兽”原是褒义

“衣冠禽兽”一语最早来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品级不同,所绣的禽和兽也有所不同。

具体的规定是: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鸳鸯,八品绣黄鹂,九品绣鹌鹑。

武官一品、二品绘狮子,三品绘虎,四品绘豹,五品绘熊,六品、七品绘彪,八品绘犀牛,九品绘海马。

在服饰的颜色上,不同的品级,也有不同的颜色。文武官员一品至四品穿红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绿袍。所以,当时的“衣冠禽兽”指的是官员的服饰,有令人羡慕的味道,一般用作赞语。“衣冠禽兽”开始被用作贬义,是在明朝中晚期。当时宦官专权,政治腐败。大部分文官武将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导致官场一片声名狼藉,老百姓视官员为匪盗瘟神。于是,老百姓称那些为非作歹、道德败坏的文武官员为“衣冠禽兽”。到了清代以后,“衣冠禽兽”一语完全被用作贬义,泛指那些外表衣帽整齐,行为却如禽兽,道德极其败坏之人。

36.“二百五”的说法来自什么典故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傻瓜或处事随便、说话不正经、好出洋相的人叫作“二百五”。这种说法来源于战国时期,跟苏秦有关。

苏秦是战国时最有名的说客,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取得了很多诸侯的信任,身佩六国相印,一时间威风八面。但他也树敌很多,后来在齐国被人暗杀。对此,齐王很恼怒,发誓要为苏秦报仇,可没有证据,一时也抓不到凶手。于是他想出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秦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苏秦是个内奸,现在已被人杀掉,真是大快人心。现在谁杀了他,请来领赏黄金千两。”榜文一经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种事情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都一口咬定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好,那就算是你们四个人一起杀的吧。这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人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都给我拉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了下来,从这个词的来源看,用来形容那些傻乎乎、好出洋相的人,倒也贴切。

37.汉服是一种怎样的服饰

汉服,又称汉衣冠,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是自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到明末这四千多年间,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历经周朝礼法的继承,到了汉朝形成完善的衣冠体系,并通过儒教和中华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汉人、汉服、汉语、汉俗由此得名。汉服的基本特点是交领,右衽,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又以盘领、直领等为其补充。结构上,分为十个部分:领、襟、裾、袂、袪、袖、衿、衽、带、系。一套完整的汉服一般有三层:小衣(内衣)、中衣、大衣。

汉服的风格大气、庄重、灵动、飘逸,其整体线条优美,体现了汉民族坦然自若、委婉含蓄的审美情趣。

38.旗袍一开始就那么曼妙动人吗

旗袍是民国时期的妇女时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由于满族人被称为“旗人”,故称其为“旗袍”。最初满族旗袍是为了方便劳动时穿着,其主要特点是宽大、平直,衣长及足。

从清末到20世纪30年代,旗袍在袖子和下摆部分,不同时期有不同变化,袖子从宽到窄,从长到短;下摆从长到短,从短到长,完全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20世纪初期,旗袍还是用传统的直线裁制方式,显露不出女性的窈窕身段。辛亥革命后,旗袍经过不断革新,力求式样简洁,色调淡雅,注重女性的自然之美,才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39.“戒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定情信物的

在中国,戒指的使用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文献记载上看,妇女佩戴戒指是在秦汉之前。戒指在宫廷中除了作为饰物外,还有避忌的含义。在赵国人毛亨所著的《毛传》中就提到过戒指。书上说,古时候戒指一般专为后宫妃子们所戴,妃子们戴戒指有左右手之分:当一个妃子有了身孕或者来了例假,便需要在左手戴上金戒指,警示君主不要再有亲近举动;在平时,妃子们则在右手上戴上银戒指。由此看来,古时候妇女戴戒指并非为了炫耀,而是为了禁戒男人和她亲近,有“戒旨”的意思。

后来,戒指传到了民间,除了作为女人装扮自己的饰物外,慢慢变成一种定情信物,男女定情、定亲、成婚时都以戒指为媒介。戒指最早作为定情信物时是男女互赠,到了晚唐时候,这种互赠开始逐渐变成由男子赠给女子。古人非常看重信物,送出信物和接受信物往往表示许对方一生。倘若双方都能信守承诺,便能成就一段美好的爱情,否则只能凄凉收场。

40.皇帝的坟墓为何要叫“陵”?

陵,本意为底边为四边形的大土山。封建统治者为表现其至高无上的地位,不仅生前极尽荣耀,死后也要尽享哀荣,就连坟墓也追求极高的形制,不仅占地广阔,封土之高也要直追山陵。帝王的坟墓被称为“陵”,就是由此而来。

将帝王坟墓称为“陵”,约从战国中期开始,据《秦始皇本纪》载:“秦惠文王葬公陵,悼武王葬永陵,孝文王葬寿陵”,这就是君王墓称“陵”之始。汉朝之后,皇帝的陵墓还有称号,如汉武帝陵称为“茂陵”,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称为“昭陵”,等等。

依规定,皇帝的墓可建九丈高,但古代皇帝陵墓总是超过这个高度。不仅如此,皇帝还限制百姓坟墓的高度,一般控制在三尺以下,否则就是违法,要接受严苛的处罚。

第二章 不得不知的国学常识

1.“中国”到底指哪里

“中国”一词有3000年的使用历史,最早出现于周朝。当时因为华夏民族拥有了相对先进的农耕文明,并且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礼仪制度,而周围的四夷仍旧裹着树叶兽皮靠打猎为生,于是把自己与四夷分开,以显示自己的优越。在这样的心理背景下,人们将华夏民族所居住的区域称为“中国”,意即中央之国。

这时的“中国”并非指一个国家,而是一种地理与文化概念,其意与“中州”“中夏”“中原”“中华”差不多。由于国家有时统一,有时分裂,中国一词的含义在不同时代也不同,大致统一时期略指全国,分裂时多指中原。“中国”在古典文献中有时还被用作诸如京城、中原地区、天子直接统治地区、国内等意。

中国正式作为国家名称是在1912年。当时合汉、满、蒙、回、藏五个大族为一家,定名为中华,全称为“中华民国”,简称“中国”,这个称谓才正式成为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政治名词。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定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也简称“中国”。

2.龙生的九子是哪几个

相传天上的龙一共生了九个儿子,每个儿子都掌控着人间的某个领域,保护着人类。龙的这几个儿子非常有个性,都有自己不同的喜好:(1)好重的龙:赑屃(音毕喜),最喜欢背负重物,所以背上驮一块石碑;(2)好望的龙:鸱吻(音吃吻),最喜欢四处眺望,常饰于屋檐上;(3)好吃的龙:飸餮(音滔帖),最贪吃,能吃能喝,常饰于鼎的盖子上;(4)好杀人的龙:睚眦(音牙自),嗜杀喜斗,常饰于兵器刀环、剑柄;(5)好打抱不平的龙:狴犴(音毕岸),最憎恶犯罪的人,所以常饰于监狱的门楣上;(6)好烟火的龙:狻猊(音酸泥),性好烟火,常饰于香炉盖子的盖钮上;(7)好水的龙:趴蝮(音八夏)位于桥边的最喜欢水,常饰于石桥栏杆顶端;在后门桥的四个角上趴蝮,造型非常优美;(8)好安静的龙:椒图,最反感别人进入它的巢穴,常饰于大门口;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