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拔罐养生治病一本通(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2 05:42:02

点击下载

作者:周建党

出版社: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刮痧拔罐养生治病一本通

刮痧拔罐养生治病一本通试读:

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改善,人们的保健意识也逐渐加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家人、朋友的健康,开始寻求一种无毒副作用、有效而经济的养生治病之法。

俗话说“刮痧、拔罐,病去一半”。拔罐、刮痧疗法是我们祖先传承下来的治病养生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效果显著。

刮痧是通过手指、刮板或针具等来开泄皮肤毛孔,刺激皮下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通络经脉,流通气血,调节脏腑功能,发挥各种正常调节功能,达到排除痧气病邪、祛病强身的保健治疗目的。

拔罐是以各种罐为工具,利用燃油、抽气等方法排除罐中的空气,造成罐内负压使其吸附于人体特定穴位,通过对经络、穴位的吸拔作用,将毛孔吸开并使皮肤充血,使体内的病理产物从皮肤毛孔中被吸出体外,最终达到扶正祛邪、调理阴阳、调节脏腑、散寒除湿、行气活血的目的。

为了满足人们治病和养生的需求,解除对养生的困惑,我们潜心于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四处走访专家,八方查阅资料,编撰了这本《刮痧拔罐养生治病一本通》。本书详细介绍了刮痧、拔罐的基本常识和方法,为使得刮痧拔罐更富有针对性,还特别介绍了通过罐斑、刮拭局部等方式来测试自己的健康状况和体质,然后进一步对修复亚健康、调治疾病做了详细指导。此外,为满足广大爱美女性的需求,特别设置了美容塑身专题,《刮痧拔罐养生治病一本通》让你收获健康的同时,由内而外美起来。

本书语言通俗,即使从零开始,你也能一看就懂;图文并茂,边养生边美容,你也能成为养生能手;对症调治,“手到病自除”的奇迹也能经由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编者

第一章 明常识,刮痧拔罐与养生

刮痧、拔罐主要传授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中医传统养生秘法。那么刮痧、拔罐到底有什么样的作用?拔罐、刮痧的常识及操作方法有哪些?如何采取正确体位?哪些人适合拔罐?晕刮应如何处理?以及刮痧、拔罐所选用的工具有哪些?本章将为你一一解答,让你打消对刮痧拔罐养生的疑惑。

第一节 刮痧常识须知

刮痧疗法的作用

刮痧古称砭法,源于旧石器时代,是一种最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的治疗手段,在古书的记载为砭、针、灸、药、按跷、导引六种方法。“砭”是六种方法之首,可见是六种方法中最重要的方法。除了“砭”的治疗效果可能特别好以外,还由于它具有简单直接、无不良反应的优点,只要懂得医理,随时随地都能为人治病,是最方便的医疗方法,因此被古人将之列为各种治病方法之首。

现代刮痧是在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和生物全息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主要功能是增强自身的康复能力。用具有刮痧板和刮痧油,刮痧板有水牛角制品和玉石制品两种。水牛角本身就具有清热解毒、活血软坚的作用;玉性味甘平,入肺经,润心肺、清肺热。据《本草纲目》记载,玉具有清音哑、止烦渴、定虚喘、安神明、滋养五脏六腑的作用,是具有清纯之气的良药,玉石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有滋阴清热、养神宁志、健身祛病的作用;刮痧油全系采用天然植物药材,经最新科技提炼浓缩调配而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开泄毛孔、疏通经络、排毒驱邪、消炎镇痛、保护皮肤、预防感染的功效。

刮痧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经临床验证:凡针灸、按摩、气功能解决的病症,用刮痧法也能解决。刮痧主要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调节阴阳阴阳是中医理论的基本核心。人体在正常的情况下,保持着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因七情六淫以及跌打损伤等因素使阴阳的平衡遭到破坏时,就会导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等病理变化,而产生“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等临床证候。刮痧治疗的关键就在于根据证候的属性来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转归于“阴平阳秘”,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刮痧调和阴阳的作用,基本上是通过腧穴配伍和刮痧手法来实现的。例如:病在经络、在皮肉者属表,刮痧宜轻刮;病在脏腑、在筋骨者属里,宜重刮。刮痧对阴阳平衡的调节是呈双向性的,如血压不稳者,经刮拭躯干、四肢腧穴后,偏低的血压可升高;偏高的血压亦可降低。(2)活血化瘀人体肌肉、韧带、骨骼一旦受到损伤,在局部产生瘀血,使经络气血流通不畅,若瘀血不消,则疼痛不止。这时在局部或相应腧穴刮拭,可使瘀血消除,新血得生,经络畅通,气血运行,达到通则不痛之目的。这就是刮痧活血化瘀的作用。(3)清热消肿根据中医治法中“热则疾之”的原理,通过放痧手法的刺激,使热邪疾出,以达清热之目的,使内部阳热之邪透达体表,最终排出体外,以清体内之瘀热、肿毒。(4)祛痰解痉,软坚散结由痰湿所致的体表包块及风证,通过刮痧、放痧治疗,使腠理宣畅,痰热脓毒外泄,有明显的止痉散结效果。(5)扶正祛邪刮痧治病后,相应腧穴的皮肤,使之出现青、紫充血的痧痕,使腠理得以开启疏通,将滞于经络腧穴及相应组织、器官内的风、寒、痰、湿、瘀血、火热、脓毒等各种邪气从皮毛透达于外,使经络得以疏通。另外,当人体正气虚时,外邪易乘机而入,通过补虚泻实之法刮拭相关腧穴部位,可使虚弱的脏腑功能得以增强,可与外邪相抵抗,使机体恢复正常状态。

选对用具巧刮痧

刮痧工具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刮痧治病保健的效果。古代用铜钱、汤勺、嫩竹板等作为刮痧工具,用水、麻油、酒作为润滑剂。这些工具虽然取材方便,能起到一些刮痧治疗作用,但因其简陋、本身无药物治疗作用,均被淘汰,已很少应用。现在多选用经过加工的有药物治疗作用又没有不良反应的工具,如选用天然水牛角为材料的刮痧板,对人体肌表无毒性刺激和化学不良反应。而且水牛角本身是一种中药,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和润养作用。刮痧的常用工具包括刮痧板和润滑剂及毛巾等清洁用品。

1.刮痧板

刮痧板是刮痧的主要工具。目前各种形状的刮痧板、集多种功能的刮痧梳都相继问世,其中有水牛角制品,也有玉制品。水牛角质地坚韧,光滑耐用,药源丰富,加工简便,药性与犀牛角相似,只是药力稍逊,常为犀牛角之代用品。水牛角味辛、咸、寒。辛可以发散行气、活血润养,咸能够软坚润下,寒又能清热解毒。因此,水牛角具有发散行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玉性味甘平,入肺经,润心肺,清肺热。

标准的水牛角刮痧板呈长方形。长10厘米,宽6厘米,厚的一边为0.5厘米,薄的一边为0.2厘米。四角钝圆,宽侧的一边呈凹形。保健刮痧时用厚的一侧,治疗病症时用薄的一侧刮按。

半凹陷的一侧,用于刮按脊柱部位及四肢的手指、足趾等部位。钝圆的四角则用于压按经脉、穴位、痛敏感点等部位。

水牛角和玉制品的刮痧板,刮拭完毕后可用肥皂水洗净擦干或以酒精擦拭消毒。为防交叉感染,最好固定专人专板使用。水牛角刮板如长时间置于潮湿之地,或浸泡在水中,或长时间暴露于干燥的空气中,均可发生裂纹,影响其使用寿命。因此,刮板洗净后应立即擦干,最好放在塑料袋或皮套内保存。玉质板在保存时要避免磕碰,以防弄碎。

另外,还有一些民间较常用的刮具:

硬币 选取边缘较厚钝而光滑、没有残缺的铜钱、银元、铝币等作为刮痧器具。

石器这大概是最早的刮痧器具,多选用表面光滑无棱角、便于持握的石块作为刮痧器具。

陶器 一般选取边缘光滑无破损的汤匙、瓷碗、瓷杯、瓷盘等,用其边缘进行刮痧。

苎麻 取已成熟的苎麻剥皮晒干,摘去枝叶,用根部较粗的纤维揉成小团作为刮痧器具。

木器板 多选用沉香木、檀香木等质地坚实的木材,制成平、弯、有棱角而光滑、精巧适用的刮痧板,用其边缘作为刮痧器具。

其他 如有用适量头发、棉纱线等揉成团使用者。也有用小酒杯、有机玻璃纽扣、药匙、小蚌壳等作为刮痧器具的。

2.润滑剂

刮痧之前,为了防止划破皮肤,还要在皮肤表面涂一层润滑剂,如香油、色拉油都可以用。当然,有条件的话,最好采用专门的“刮痧活血剂”。它是一种采用天然植物油加十余种天然中药,经传统与现代高科技结合的方法提炼加工而成的刮痧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开泄毛孔、疏通经络、排毒驱邪、消炎止痛等作用。一般多选用以下刮痧介质。

麻油 也可用其他植物油代替。适用于久病劳损、年老体弱者及婴幼儿等。

冬青膏 以冬绿油(水杨酸甲酯)与凡士林按1:5的比例混合调匀制成。适用于一切跌打损伤的肿胀、疼痛,以及陈旧性损伤和寒性病症等。

葱姜汁 取葱白、鲜生姜等量切碎、捣烂,按1:3的比例浸入95%乙醇中,停放3~5日后,取汁液应用。适用于风寒引起的感冒、头痛等症,以及因寒凝气滞而致的脘腹疼痛等(小儿刮痧时多用生姜汁。因为小儿皮肤柔嫩,姜汁十分润滑,刮拭时应用不易擦破皮肤)。

白酒 用浓度较高的粮食白酒或药酒。适用于损伤疼痛日久或麻木不仁、手足拘挛、腰膝酸软、无力及癌肿等病症,对发热的患者尚有降温的作用。

鸡蛋清 将生鸡蛋的一端磕一个小孔后,悬置于容器上,取渗出的蛋清用。适用于热病、久病后期、手足心热、烦躁失眠、嗳气吐酸等病症。

薄荷水 取新鲜薄荷叶,浸泡于适量的开水中,容器加盖放1天后,去渣取汁液应用。适用于一切热病(如发热或局部红肿热痛诸症),以及夏季刮痧时应用。

滑石粉 医用滑石粉或爽身粉等均可用。适用于婴幼儿、皮肤娇嫩者,以及在炎热夏季手法操作时应用。

其他 如止痛灵、透解刮痧油、清解刮痧油、活血刮痧油和通络刮痧油等都是较好的刮痧润滑剂。

3.毛巾

毛巾最好选择纯棉的干净毛巾,纯棉的毛巾柔软,对皮肤无刺激性,用于刮痧过程中以及刮痧后的清洁工作。清洁的纸巾也可以。

刮痧板的3种用法

1.持板法

施术者一般用右手(左手也可)拿住刮痧板,拇指放在刮痧板的一侧,其余四指放在刮痧板的另一侧。治疗时刮痧板厚的一面对手掌,保健时刮痧板薄的一面对手掌。持板手法

2.刮拭角度

刮痧板与刮拭方向保持45°~90°进行刮痧。用力要均匀,由上而下或由中线向两侧刮拭。治疗病症时用刮痧板薄的一侧刮拭,保健强身时用其厚的一侧刮。刮拭角度

3.刮痧的补泻手法

刮痧疗法分为补法、泻法和平补平泻法。它的补泻作用,取决于操作力量的轻重、速度的缓急、时间的长短、刮拭的快慢、刮拭的方向等诸多因素。

①补法:补法是指能鼓舞人体的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刮拭按压力小(轻),刮拭速度慢,刺激时间较长,向心脏方向的手法为补法。适用于年老、体弱、久病、重病或体形瘦弱之虚证患者。

②泻法:泻法是指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刮拭按压力大(重),刮拭速度快,刺激时间较短,背离心脏方向的手法为泻法。适用于年轻、体壮、新病、急病或形体壮实之实证患者。

③平补平泻法:介于补法和泻法之间,有3种刮拭方法。

第一种为按压力大,刮拭速度慢。

第二种为按压力小,刮拭速度快。

第三种为按压力中等,速度适中。常用于正常人保健或虚实兼见证的治疗。

另外,选择痧痕点个数少者为补法,选择痧痕点数量多者为泻法。操作的方向顺经脉运行方向者为补法;操作的方向逆经脉运行的方向者为泻法。刮痧后加温灸者为补法;刮痧后加拔罐者为泻法。

掌握刮痧体位

1.仰卧位

患者面部朝上,平卧于床上,暴露腹部及上肢内侧部。适用于取穴和刮拭头面、胸部、腹部和上肢内侧、前侧、下肢前侧及外侧等部位或穴位。

2.俯卧位

患者面部朝下平卧于床上,适用于取穴和刮拭背部、腰骶部和下肢后面及足底部等部位或穴位。

3.侧卧位

患者面部朝向一侧,两膝微微屈曲,身体侧卧。适用于取穴和刮拭一侧的面部、肩胛部、四肢的外侧部和胸部肋间隙、背部肋间隙及身体侧面部穴位。

4.正坐位

患者坐于凳上,暴露后背及项部,适用于取穴和刮拭脊柱两侧、头颈的后面、肩胛部、背部、腰骶部以及臀部等部位或穴位和进行检查脊柱两侧的体位。

5.仰坐位

患者仰坐在椅子上,暴露下颌缘以下、喉骨等部位。适用于取穴和刮拭头面部、颈前及喉骨两旁、胸部肋骨间隙等部位或穴位。

谨记刮痧要点

1.避风保暖

刮痧时要选择空气清新、冷暖适宜的室内环境,注意避风、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拭部位。因为刮痧时,人体皮肤的毛孔是张开的,如遇风寒之邪,邪气就会直接进入体内,不但影响刮痧效果,还会引发新的疾病。

2.刮拭手法与时间

用泻刮或平补平泻手法进行刮痧时,每个部位一般刮拭时间在3~5分钟;用补刮手法刮拭每个部位时间为5~10分钟。通常一个患者,应选3~5个部位刮拭。体弱年迈、儿童、特别紧张怕痛的患者宜用补法刮拭。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表情及全身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意外情况;病情重、病灶深,但体质好或疼痛性疾病患者,刮痧宜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刮拭;病情轻、病灶浅、但体质较差的患者,宜用补法。冬季或天气寒冷时刮痧时间宜稍长,夏季或天气热时则刮痧时间宜缩短;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拭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一般3~5次为1个疗程;凡肌肉丰满处(如背部、臀部、胸部、腹部、四肢)宜用刮痧板的横面(薄面、厚面均可)刮拭。对一些关节处、手脚指部、头面部等肌肉较少、凹凸较多处宜用刮痧板棱角刮拭。

3.刮拭顺序

任何病症宜先刮拭颈项部。一般原则是先刮头颈部、背腰部,再刮胸腹部,最后刮四肢和关节部。每个部位一般先刮阳经,后刮阴经;先刮拭身体左侧,后刮拭身体右侧。顺一个方向刮拭,不要来回刮,原则上由上而下,由内侧向外侧。面部由内侧刮向外侧,头部由头顶向周围,项部由上向下,背腰部由上而下及由内侧向外侧,胸部由内侧向外侧,腹部由上而下,四肢由上而下。应刮完一处之后,再刮另一处,不可无次序地东刮一下、西刮一下。

4.不可强求出痧

刮痧时以出痧为度,但不可强求出痧。只要刮至皮肤毛孔清晰可见,无论出痧与否,都会起到平衡阴阳、疏通经络、畅达气血的功能。室温低时不易出痧,血瘀之证、实证、热证容易出痧,虚证、某些寒证、肥胖症与服激素类药物后均不易出痧。对于不容易出痧的病症和部位,只要刮拭方法和部位正确,就有治疗效果。片面追求出痧而过分刮拭,不仅消耗正气,还可造成软组织损伤。

5.刮痧后

刮拭完毕后,应用医用棉球擦净患者身上的刮痧油,穿上衣服,休息一会儿;若是面部刮痧,半小时后方可到室外活动;刮痧后宜饮一杯淡的糖盐水,以利于新陈代谢、补充津液、促进排毒。

6.刮痧时限与疗程

刮痧时限与疗程应根据不同疾病之间的性质及患者体质状况等因素灵活掌握。一般每个部位刮20次左右,以使患者能耐受或出痧为度。在刮痧治疗时,汗孔开泄,为了有利于扶正祛邪、防止耗散正气,或祛邪而不伤正,所以每次刮治时间,以20~25分钟为宜。初次治疗时间不宜过长、手法不宜太重,不可一味片面强求出痧。第二次间隔5~7日后或患处无痛感时再实施,直到原处清平无斑块,病症自然就痊愈了。通常连续治疗7~10次为1个疗程,间隔10日再进行下一个疗程。如果两个疗程刮拭完成仍无效者,应进一步检查,必要时改用其他疗法。

刮痧6个步骤

第一步刮痧前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紧张、恐惧心理,要全身心放松。如果是让别人刮痧,应与刮痧者积极配合。

第二步准备齐全刮痧器具与用品。检查刮具边缘是否光滑、安全,刮痧板一定要消毒。

第三步根据患者所患疾病的性质与病情,确定治疗部位,尽量暴露,用毛巾擦洗干净,选择合适的体位。在刮拭部位均匀地涂抹刮痧油,如果是美容,就涂美容刮痧乳。刮痧油或美容刮痧乳用量宜薄不宜厚。

第四步一般右手持刮痧工具,灵活利用腕力、臂力,切忌生硬用蛮力,硬质刮具的平面与皮肤之间角度以45°为宜,切不可成推、削之势。用力要均匀、适中,由轻渐重,不可忽轻忽重,并保持一定的按压力,以患者能耐受为度,使刮拭的作用力传达到深层组织,而不是在皮肤表面进行摩擦。刮拭面尽量拉长,点线面三者兼顾,综合运用,点是刺激穴位,线是循径走络,面是作用皮部。

第五步保健刮须和头部刮治,可不用刮痧油,亦可隔衣刮拭,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第六步刮完后,擦干水渍、油渍。让患者穿好衣服,休息一会儿,再适当饮用一些姜汁糖水或白开水,会感到异常轻松和舒畅。一般刮拭后半小时左右,皮肤表面的痧点会逐渐融合成片,刮痧后24~48小时出痧表面的皮肤触摸时有痛感或自觉局部皮肤有微微发热。这些都属于正常反应,休息后即可恢复正常。一般深部出现的包块样痧或结节样痧在皮肤表面逐渐呈现深紫色或青黑色,消退也较缓慢。

常见四大刮痧疗法

临床操作时,要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刮痧种类,这是达到刮痧治疗效果的关键。不同的疾病和病情,采用不同的刮痧方法才能发挥刮痧治病的最好治疗作用。

因医者所用刮具不同,故刮痧方法又可分刮痧法(用刮具)、撮痧法(用手指)、挑痧法(用针具)和放痧法(用针具)四大类。

1.刮痧法

刮痧法是刮痧疗法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用刮痧器具蘸刮痧介质后在患者体表的特定部位反复刮拭,使皮肤出现“痧痕”的一种操作方法。要按顺序刮拭。刮拭时,用力要均匀,一般采用腕力,同时要根据患者的反应随时调整刮拭的力量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因临床应用的不同,又可分为直接刮法和间接刮法两种。(1)直接刮法:指在施术部位涂上刮痧介质后,用刮痧工具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反复进行刮拭,至皮下呈现痧痕为止。患者取坐位或俯伏位,术者先用热毛巾擦洗患者被刮部位的皮肤,均匀地涂上刮痧介质,然后持刮痧工具,在刮拭部位进行刮拭,以刮出出血点为止。此法以受力重、见效快为特点。多用于体质比较强壮的患者。(2)间接刮法:指先在患者将要刮拭的部位放一层毛巾或棉布,覆盖在其刮拭部位的皮肤上,然后再用刮痧工具在毛巾或棉布上进行刮拭,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呈现出斑点来,称为间接刮法。此法以受力轻、动作柔为特点。多用于小儿、年老、体弱、高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抽搐及某些皮肤病患者。

2.撮痧法

撮痧法是指施者用手指代替刮具,在患者体表的一定部位,用手指扯、挟、挤、抓至出现红紫痧痕为止的一种方法。根据不同的指法和力度又可分为扯痧法、挟痧法、挤痧法和抓痧法等。(1)扯痧法:施术者以拇、食指合力提扯撮痧部位,用力较重,使小血管破裂,以扯出痧痕为止,操作时拇、食指对抗用力,将皮肤提起,当提至最高点处,两指做上下或旋转的动作,如此进行3~5遍,至皮肤出现痧痕。此法力度较大,具有发散解表、通经疏郁的功效。但要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扯痧法主要用于头部、颈部、背部、面部的太阳穴和印堂穴。(2)挟痧法(又称钳痧法、揪痧法):医者五指屈曲,以食指和中指的第2指节对准撮痧部位,对抗用力,提拧患者表皮(两指用力夹紧并扯起),提至最高处时,两指同时带动夹起之皮肤一同旋转,然后松开,使皮肤恢复原状,如此一提一放,反复进行,此时以能够听到皮肤的弹响,并连连发出“巴巴”声响为最佳。在同一部位可连续操作6遍或7遍,这时被拧起的部位皮肤就会出现“痧痕”。由于揪的作用对皮肤有较强的牵引力,所以常引起局部或全身反应,使施术部位的皮肤潮红,且稍有疼痛感,但痧被揪出,局部出现瘀血后,患者就会感到周身舒展。此法多选择在腧穴上,具有通经活络、活血止痛、调和阴阳、引血下行的功效。适用于皮肤张力不大的头部及腹、颈、肩、背等处。(3)挤痧法:施术者用拇指和食指在施术部位用力挤压,连续操作3~5次,挤出一块块或一小排紫红色痧斑为止。此法多选用体表各个腧穴来操作,一般用于头额部位。(4)抓痧法:施术者以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指对抗用力,在患者撮痧部位体表游走,交替、反复、持续、均匀地提起施治的部位或穴位。被着力的局部在指的不断对合转动下提夹,以手指的自然滑动,使皮肉自指滑行移动,至出现痧痕为止。此法具有疏通经络、健脾和胃、调和气血、行气活血之功效。

3.挑痧法

是用针具在人体体表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刺入皮下挑断纤维丝或挤出点滴瘀血来治疗疾病的方法。挑痧时,施者先用酒精棉球将挑刺部位消毒,然后左手捏起挑刺部位的皮肉,右手持三棱针,对准部位,将针横向轻快刺入皮肤,挑破皮肤0.2~0.3厘米,再深入皮下,挑断皮下白色纤维组织或青筋,有白色纤维组织的地方,挑尽为止。如有青筋的地方,每点挑3下,同时用双手挤出瘀血。术后用碘酒消毒,敷上无菌纱布,胶布固定。此法主要用于头部、颈部、胸部、腰背部和四肢部等。可治疗喑痧、宿痧、郁痧、闷痧等病证。

4.放痧法

放痧法是刮痧疗法中的一种配合使用疗法。主要用于四肢末端穴位、口腔内穴位、五官部位的部分穴位,以及一些不能施以刮痧法的部位,或是为了增强效果而配合使用。本法刺激性强,具有清泻痧毒、通脉开窍、急救复苏等功效,因此,多用于重症急救,其方法是施术者用消毒好的三棱针快速点刺皮肤血脉,通过放痧可使血流加速、瘀血和痧毒从体内排出。放痧法又分为泻血法和点刺法两种。(1)泻血法:常规消毒,左手拇指压在被刺部位的下端,上端用橡皮管结扎,右手持三棱针对准被刺部位的静脉,迅速刺入静脉中1.5~3毫米深,然后出针,使其流出少量血液,出血停止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当出血时,也可轻按静脉上端,以助瘀血排出,毒邪得泄。此法适用于肘窝、腘窝及太阳穴等处的浅表静脉,可用以治疗中暑、急性腰扭伤、急性淋巴管炎等病。(2)点刺法:针刺前先推按被刺部位,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经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或穴位的皮肉,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3~6毫米,随即将针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少量出血,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此法多用于手指或足趾末端穴位,如十宣穴、十二井穴或头面部的太阳穴、印堂穴、攒竹穴、上星穴等。

刮痧紧急须知

1.患者患有重度的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脏病出现肾衰竭者、肝硬化腹水者的腹部、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忌刮痧。

2.大血管显现处禁重刮,可用棱角避开血管用点按轻手法刮拭。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浮肿的患者,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刮拭,用轻手法。

3.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需慎刮(只能用轻手法刮拭,不要求出痧)。

4.皮肤高度过敏,皮肤病如皮肤上破损溃疡、疮头,新鲜或未愈合的伤口,或外伤骨折处禁刮。

5.久病年老、极度虚弱、消瘦者需慎刮(只能用轻手法保健刮拭)。

6.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

7.眼睛、耳孔、鼻孔、舌、口唇五官处、前后二阴、肚脐(神阙穴)处禁刮。

8.醉酒、过饥、过饱、过渴、过度疲劳者禁刮,以免出现晕刮现象。

9.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颈部禁用刮痧。

10.对尿潴留患者的小腹部慎重力刮痧,以轻力揉按为准。

11.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

12.过度饥饱、过度疲劳、醉酒者不可接受重力、大面积刮痧;否则,会引起虚脱。

13.精神病患者禁用刮痧法,因为刮痧会刺激这类患者发病。

晕刮如何处理

如果在刮痧过程中,患者出现头晕、目眩、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发冷、恶心欲吐或神昏仆倒等晕刮现象,应及时停止刮拭,迅速让患者平卧,取头低脚高体位。让患者饮用一杯温糖开水,并注意保温。迅速用刮痧板刮拭患者百会穴(重刮)、水沟穴(棱角轻刮)、内关穴(重刮)、足三里(重刮)、涌泉穴(重刮)。静卧片刻即可恢复。

对于晕刮应注意预防。如初次接受刮痧治疗、精神过度紧张或身体虚弱者,应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对刮痧的顾虑,同时手法要轻即用补法。若饥饿、疲劳、大渴时,不要对其刮痧,应令其进食、休息、饮水后再予刮拭。施术者在刮痧过程中要精神专注,随时注意患者的神色,询问患者的感受,一旦有不适情况应及时纠正或及早采取处理措施,以防出现晕刮现象。

第二节 拔罐常识须知

拔罐疗法的四大作用

拔罐疗法施术于皮部,在防病治病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行气活血

以罐为器,利用燃烧的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以产生负压,使之吸着于皮肤,造成被拔部位的皮肤瘀血现象,拔罐正是通过吸附肌表使经络通畅,气血通达,化散瘀血,消除凝滞固塞,全身气血通达无碍,局部疼痛得以减轻或消失。

这一点,在现代医学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拔罐可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另外拔罐的吸附刺激可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局部血液供应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

2.疏通经络《黄帝内经》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对于经络而言,疾患的生成其本初就在一个“通”字。中医认为,经络气血通达则人体健康;若阴阳失调、邪正相争,经络之气亦随之逆乱,气血运行被阻,则可发生各种疾病。人体的组织器官保持着协调统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疏通经络就可以使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得到气血温养濡润,身体功能发挥其正常作用。上面我们已经提到过,拔罐就是利用相应病所(如阿是穴),使阻塞的穴位、经络得以开通,气血得以通达。因此,利用拔罐疏通经络,可以对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等痛症患者得以施治。

3.解表祛邪

通过局部拔罐吸附作用,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皮肤出现毛孔开泄、发汗,有利于散表邪,有利于排泄体内代谢废物(如肌肉中的乳酸等),使体表之病邪从表面散。

4.扶正固本

人体气机顺畅了,各种气血来往各安其所。自然,整个身体就会运转正常,机体正气自然便可安康。反之,则会出现气机横逆的现象,那么,体内“纷争四起”,或者气行狂飙,或者凝滞不前,就会元气大伤。即使从现代医学来看,拔罐也可使吸附部位毛细血管破裂,继而局部出现血液凝固,但不久即崩溃而引起自家溶血现象,随即产生一种新的刺激素即一种类组胺的物质,随体液周流全身,刺激全身组织器官,增强其功能活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常用罐具的主要特点

罐子是拔罐疗法的主要工具。随着历史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和提高,罐子的种类也日益增多。从原始的兽角到竹罐、陶罐、铜罐、铁罐、玻璃罐,直到现在较为流行的真空抽气罐,可谓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医者可根据病症灵活选用。

1.牛角罐

牛角罐是最为古老的拔罐治疗工具,多以牛角制成。其制法为:截下牛角,取其中角质部分,将中间制成空筒,牛角近端截断处边缘打磨平滑,作为罐口,此罐在农牧地区取材容易,制作方便,吸附力强,易于操作,但是不易消毒,而且不透明,不易观察罐内情况。一般不用作刺络拔罐。牛角罐竹罐

2.竹罐

竹罐用毛竹制成。取材容易,制作简便,价格低廉,轻巧,不易摔碎。能吸收药液,多用中药煎煮后做药罐。缺点是容易爆裂漏气,吸附力不大。

3.陶罐

陶罐用陶土烧制而成。吸力较大,但容易破碎,较重,不便携带。

4.玻璃罐

玻璃罐用玻璃制成。除药店和医疗器械商店所售的大、中、小3号专用拔罐外,也可用罐口边缘光滑的广口罐头瓶代替。质地透明,可观察到罐内皮肤的充血、瘀血程度,以便随时掌握情况,进行调整,目前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缺点也是容易破碎。陶罐玻璃罐

5.橡胶罐

橡胶罐是仿照玻璃罐形状以橡胶为原料制成的一种罐具。其优点是不易破碎,携带方便,不必点火,操作简便。但是吸附力不强,无温热感觉,不能用于走罐等手法,不能高温消毒。

6.真空抽气罐

真空抽气罐是近年来利用机械抽气原理在传统的加热拔罐法(如火罐、水罐)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研制而成。材料用树脂注塑,罐体透明,重量轻,又可通过阀门调整罐内负压大小,且无玻璃罐容易破碎、不便携带的缺点。不足是无温热感,不能用于走罐等手法。橡胶罐真空抽气罐

7.电罐

电罐是在传统火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采用了真空、磁疗、红外线、电针等多种技术,具备了多种治疗功效。负压及温度均可通过电流控制,使用安全,不易烫伤,患者感觉更加舒服。但是其缺点是体积大,携带不便,成本高,且只适于拔固定罐,不能施行其他手法。电罐

拔罐常用的辅助材料

1.燃料

酒精:火罐法是以燃烧作为排气手段的,所以在治疗时一般均选用热能高而又发挥快的酒精作为燃料。酒精作为燃料的特点是火力猛、热量高,能迅速排出罐内空气,吸拔力强。而且,一旦吸拔在皮肤上,火可迅速熄灭,不容易烫伤皮肤。

食用油:食用油也可作为拔罐的燃料。但它的缺点是燃烧比较慢,而且有烟,容易把皮肤弄脏。

纸片:纤薄的纸片也可作为燃料使用。酒精食用油纸片

2.点火工具

火柴或打火机:拔火罐时用于点火。

镊子或止血钳:用于拔火罐时夹持乙醇棉球。也常用细铁丝弯成15厘米左右的长柄,一端用纱布包绕一小撮脱脂棉,外用线缠紧,用来蘸取乙醇。也可以用葡萄糖注射液瓶子装乙醇,用一根较粗的铁丝穿过瓶子的橡皮塞,铁丝的一端扎牢一团纱布、棉球或海绵等作为点火端,另一端作为柄用。蘸乙醇时以不滴为度,过多则易滴到患者身上而烫伤患者。

3.润滑剂

拔罐疗法可以不用介质。但对于一些特定的拔罐法需要一些介质作为润滑剂,以防止皮肤划伤。如在施走罐手法时,需要用介质润滑,以免拉伤皮肤。常用介质有液状石蜡、按摩乳、甘油、松节油、凡士林、植物油等。点火工具润滑剂

4.药物

药物主要用于浸泡罐具或涂抹于患处,以加强拔罐的治疗效果。药物配方主要是根据不同病情而选择的不同中草药。一般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清热解毒、温经散寒等药物为主。如桃仁、红花、延胡索、香附、生姜等。生姜香附

5.消毒用品

在进行拔罐治疗前一般都要清洁皮肤、消毒罐具,这时就需要有消毒用品。拔罐选用的消毒用品一般都用酒精脱脂棉球。进行刺血拔罐或使用水罐,还应准备消毒液,如75%的乙醇或1%的苯扎溴铵(新洁尔灭)。

6.其他用具

如果要施行针罐法,则要准备好毫针;如果要施行刺络拔罐,则要准备好皮肤针和三棱针;如果施行药罐法,则要事先准备煮竹罐用的锅、炉等;如果需要对骨骼隆起不平部位拔罐,则需要准备好薄面饼,贴于治疗部位,这种方法称为“垫罐法”或“间接拔罐法”。

拔罐的十大操作流程

(1)拔罐时,应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不同口径的罐具。(2)在拔罐前用酒精对罐具消毒。(3)对初次拔罐治疗者及体弱、紧张、年老等易发生意外反应的患者,宜采取卧位,并选用小罐具,且拔罐数目要少。普通拔罐器的起罐方法图真空拔罐器的起罐方法图(4)一般宜选择肌肉丰满、富有弹性、没有毛发和骨骼、无关节凹凸的部位进行拔罐,以防漏气和脱落。(5)任何病症宜先拔颈项部。一般原则是先头颈部、背腰部,再胸腹部,最后四肢和关节部。(6)拔罐时,操作动作要迅速而轻巧,要做到稳、准、轻、快。(7)一般留罐10~20分钟,拔罐部位的皮肤充血、瘀血时,将罐取下。若罐大而吸拔力强时,可适当缩短留罐时间,以免起水泡。(8)起罐时,一般先用左手夹住火罐,右手拇指或食指从罐口旁边按压一下,使气体进入罐内,即可将罐取下。切不可用力猛拔,以免拉伤皮肤。真空拔罐器的起罐方法是,一手握着或按着吸附的罐体,另一只手向上(向外)拉动排气阀门杆,使之与胶塞松动,使空气进入罐内,罐体内负压消失,用手提起罐体即可与皮肤分离。同样不可用力猛拔罐具。(9)拔罐完毕后,宜饮一杯白开水,以利排毒。(10)拔罐间隔时间应根据瘀斑消失情况和病情、体质而定。一般瘀斑消失快、急性病、体质强者,间隔时间宜短;瘀斑消失慢、慢性病、体质弱者,间隔时间宜长。通常间隔治疗时间为3~7天,7~10次为1个疗程,若2个疗程无效,应改用其他疗法。

拔罐常用的5种体位

拔罐时的体位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在拔罐时,应根据拔罐部位选择适宜的体位。其原则是一要充分暴露治疗部位,二要使患者舒适持久,三要方便施术者操作。拔罐时常用的体位有以下几种:

1.仰卧位

患者自然平躺于床上,双上肢或平放于体侧,或屈曲搭于腹侧,下肢自然分开,膝下可垫以软枕。此体位适用于头面、胸腹、上肢内(外)侧,下肢前面、内(外)侧部位的拔罐治疗。仰卧位

2.俯卧位

患者自然俯卧床上,胸前颏下可垫以软枕(也可不垫),踝关节下也可垫以软枕。适用于项、背、腰、臀及双下肢后侧的拔罐治疗。俯卧位

3.侧卧位

患者自然侧卧于床,双下肢屈曲,前臂下可垫以软枕。适用于颈、肩、胁肋、髋、膝及上、下肢外侧的拔罐治疗。侧卧位

4.仰靠坐位

仰靠坐位即仰面靠坐于扶手椅上的坐位。适用于前头、面颈、上胸、肩臂、腿膝、足踝等部位的腧穴。

5.俯伏坐位

俯伏坐位即头部俯伏于椅背上的坐位。适用于头顶、后头、项背等部位的腧穴。仰靠坐位俯伏坐位

不同瘀点不同病况

宜知人体的瘀血点

凡在人体各部出现以下诊断点者拔罐,治疗效果更好。

1.鸡皮样点

毛孔中心凹陷,孔周隆起,白色,状似鸡皮疙瘩,为营血内陷的病症,应在周围拔罐走罐,使营血外达,效果更好。

2.羊毛疔点

毛孔凹陷,周边有一红圈,红圈多有一缺口,压之褪色,点中的毫毛竖立挺直,有如钉子钉在皮孔上。此种表现多为气血阻滞造成。可在局部拔罐放血。鸡皮样点羊毛疔点

3.虫血瘀点

其状似羊毛疔,不同点是毛孔周围的红圈呈放射状延伸,弯曲如虫脚,似蜘蛛状,相当于现代医学称的“蜘蛛痣(血管蛛)”,压之褪色,此为体内血液积有包块的久病表现。在此局部拔罐放血疗效好。虫血瘀点

4.斑点

其形如斑,与表皮相平,形状大小不一,有的如针帽、芝麻,有的融合成片;颜色有红、黄、蓝、白、黑、褐、紫等,以红、褐、白色为常见,多无光泽,压之多不褪色,无压痛,此多为邪入营血的表现,此处放血拔罐疗效更好。

5.瘀疹点

其形如瘀(沙子),凸出表皮,形状大小,多如沙子、芝麻;颜色有红、瘀、白色3种,此为肺热或肝热表现。此处放血拔罐疗效更好。斑点瘀疹点

拔罐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拔罐疗法因其操作简便、经济且患者无痛苦、疗效显著,而在民间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并且它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凡针灸、按摩疗法适用的疾病均可用本法治疗。例如以下诸多疾病均可进行拔罐治疗,而且见效快、疗效显著。

1.内科:适用于感冒、支气管炎、哮喘、头痛、高血压、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失眠、健忘、糖尿病、胃肠炎、腹泻、便秘、消化不良、脑血管意外、胆囊炎、肝炎等。

2.外科:适用于胃肠痉挛、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肥大、坐骨神经痛、肩周炎、泌尿系结石、脱肛、落枕、神经损伤等。

3.妇科:适用于月经不调、盆腔炎、带下病、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围绝经期综合征、子宫脱垂、肿瘤疾病等。

4.男科:适用于阳痿、早泄、遗精、不射精症、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等。

5.儿科:适用于百日咳、哮喘、消化不良、遗尿、疳积。

6.五官科:适用于结膜炎、近视、红眼病、鼻炎、牙痛、咽炎、颞下颌关节炎、口腔溃疡、目赤肿痛等。

7.皮肤科:适用于痤疮、湿疹、皮炎、带状疱疹、荨麻疹、酒渣鼻、皮肤瘙痒症等,同时还可用于防病、强身。

吃药有注意事项,当然,拔罐也不例外!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医疗事故发生或延误患者的治疗,以下病症应当禁用或慎用该疗法。

1 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等不宜拔罐。

2 皮肤病皮损部位、传染性皮肤病、皮肤严重过敏、局部破损溃烂者不宜拔罐。

3 急性软组织损伤,局部忌用拔罐。

4 外伤、骨折、静脉曲张、大血管体表投影处、心尖搏动处及瘢痕处不宜拔罐。

5 妊娠期妇女的下腹部、腰骶部、乳房及合谷、三阴交、昆仑等穴不宜拔罐。其部位刺激不宜强烈。

6 五官及二阴处不宜拔罐。

7 身体极度虚弱、形体消瘦、皮肤失去弹性而松弛者及毛发多的部位不宜拔罐。

8 精神失常、精神病发作期、狂躁不安及破伤风、狂犬病等痉挛抽搐不能配合者不宜拔罐。

9 恶性肿瘤患者不宜拔罐。

10 有重度水肿且病情严重者及中度或重度心脏病、心力衰竭、肾衰竭、肝硬化腹腔积液者不宜拔罐。

11 活动性肺结核的患者,尤其是其胸腹部不宜拔罐。

12 醉酒、过饥、过饱、过度疲劳者均不宜拔罐。

拔罐须知的注意事项

1 拔罐时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适中。夏季避免风扇直吹,冬季做好室内保暖,尤其对需宽衣暴露皮肤的患者应令其避开风口,以免受凉感冒。

2 注意清洁消毒。施术者双手、患者拔罐部位均应清洁干净或常规消毒,拔罐用具必须常规消毒。

3 拔罐的工具必须边缘光滑,没有破损。

4 在拔罐过程中,罐具适中,使罐拔得紧而又不过;当用罐数目较多时,罐具间的距离不宜太近,以免罐具牵拉皮肤产生疼痛或罐具互相挤压而脱落。

5 要掌握手法轻重,由上而下走罐,并不时蘸植物油或水保持润滑,以免刮伤皮肤。

6 拔罐后,根据患者的病情、皮肤情况,结合季节的不同,选取不同的留罐时间,病情轻、皮肤较嫩、夏季炎热之时,留罐时间应稍短;若病情较重、皮肤粗糙、冬季寒冷之时,留罐时间相对应稍长。

7 拔罐可使皮肤局部出现小水泡、小水珠、出血点、瘀血现象,或有时局部出现瘙痒,均属正常治疗反应。一般阳证、热证多呈现鲜红色瘀斑;阴证、寒证多呈现紫红色或淡红色瘀斑;寒证、湿证多呈现水泡、水珠;虚证多呈现潮红或淡红。若局部没有瘀斑,或虽有潮红,但起罐后立即消失,说明病邪尚轻、病情不重、病已接近痊愈或取穴不准。

8 拔罐后出现水泡较大或皮肤有破损,应先用消毒细针挑破水泡,放出水液,再涂上防腐生肌药即可。

9 拔罐期间注意询问患者的感觉。患者感觉拔罐部位发热、发紧、发酸、凉气外出、温暖舒适、思眠入睡,为正常得气现象;若感觉紧、痛较明显或灼热,应及时取下罐重拔;拔罐后无感觉,为吸拔力不足,应重拔。

10 拔罐过程中,若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目眩、心慌心悸、恶心呕吐、四肢发冷、神昏仆倒等症状,此为晕罐。遇到晕罐现象时,应立即停止拔罐,让患者平卧,饮温开水或糖水,休息片刻,多能好转。晕罐严重者,应针刺、点掐百会、人中、内关、涌泉、足三里、太冲等穴位,或艾灸百会、气海、关元、涌泉等穴位,必要时应送医院进行急救。对年老体弱、儿童、精神紧张、饥饿、初诊的患者,更应注意防止出现不适。

11 一般拔罐后,3小时之内不宜洗澡。

12 若病情需要,可配合使用其他疗法,如针灸、推拿、药物等,以增强疗效。

第二章 亚健康,刮痧拔罐与保健

俗话说“命要活得长,全靠经络养”。身体的经络通过刮痧、拔罐可以及时发现人体的隐疾,对疾病可以做到未雨绸缪,及时地将疾病扼杀于萌芽期,以确保健康,才可长命百岁。所以,刮痧、拔罐不失为解决亚健康诸如失眠、心慌、气短等问题的有效手段。

第一节 刮痧有妙方,调治亚健康

焦虑烦躁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往往长期处于一种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运转中,久而久之,就会使人的精神总是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当人体长期压力过大,超过神经承受的限度,就会难以控制自己,出现焦虑、烦躁等一系列负面情绪。这些情绪长期不能缓解,会导致胁肋胀痛、食欲不振、免疫力下降,加速衰老过程,同时,会使内分泌与神经系统失调,影响其他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并且,往往会使女性月经不调、乳腺增生、面部出现黄褐斑甚至更年期症状加重,也会给男性造成性功能障碍。因此,绝不可等闲视之。【对症刮痧】

取穴

督脉、夹脊穴、肝俞、魂门、胆俞、期门。

方法

1.用面刮法和双角刮法从上向下刮拭背部督脉、夹脊穴和膀胱经,重点刮拭背部与肝胆同水平的部位,再重点刮拭肝俞至胆俞、魂门。

2.用平面刮法由内向外重点刮拭期门穴,动作要缓慢。

生活护理

易焦虑烦躁者应选择清淡饮食,保持愉快的心情,注意休息,多食蔬菜、水果及相关食品;以适宜的方式发泄情绪,如想发脾气时用运动(运动食品)方式来缓解。

腰酸背痛

腰酸背痛是很多人经常出现的症状。中医认为:

肾虚

骨不健,膀胱经气血不足或气滞血瘀,加之肾阳不足,御寒能力下降,风寒之邪乘虚而入,自然引起人们的腰酸背痛。一般而言,年轻人背痛多数是姿势不良、缺乏运动、长期久坐及睡眠不足等原因造成的;少部分则可能是脊椎病变所引起的。【对症刮痧】

取穴

头颈部:风池、风府、天柱、大椎、肩井。

背部:大杼、附分、至阳、膈俞、膈关、命门、肾俞、志室。

下肢部:阴谷、委中、委阳。

方法

1.用单角刮法刮拭头部的风池、风府穴。

2.用面刮法由内向外刮拭双肩的肩井穴,由上而下刮拭背部大椎至至阳穴,大杼至膈俞穴,附分至膈关穴,可治疗背痛。腰疼时应重点刮拭命门、肾俞、志室穴。

3.用拍打法拍打下肢部的委中、委阳、阴谷穴处。

生活护理

腰酸背痛者宜经常参加一些诸如太极、气功和游泳的体育锻炼,并养成习惯;搬重物或捡取地面上的东西时,尽可能以弯曲膝盖取代弯腰;一日三餐摄取均衡的营养,确保肌肉、骨骼组织正常而健康地生长。

手足怕冷

生活中,有些人总是手足冰凉,不要说冬天,就是春秋天也是一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手足怕冷。手足怕冷是肌体亚健康状态的典型表现。手脚发凉同时会有身体怕冷、精力减退、容易疲劳等症状。造成手足怕冷的原因除了气候因素外,人体的正气不足,尤其是阳气的不足,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中医认为:阳虚则寒。阳气主温主外,阳气不足,人们就会感到形寒肢冷,尤其是手足,中医称之为“四末”,是肢体的末端,气血运行到手足需要阳气的推动,阳气不足,推动力弱,手足气血不足,故见寒凉而不温。【对症刮痧】

取穴

劳宫、阳池。

方法

1.首先用刮痧板凹槽由指根部向指尖部刮拭两手手指,直至手指发热。再用面刮法刮拭两手手掌,也应刮至发热。

2.用平面按揉法按揉上肢部的劳宫、阳池。

3.用面刮法分别刮拭双足的足背和足底,直至发热为止。

生活护理

经常手足怕冷者平时要多参加体育锻炼,进一步增强自身体质;注意保暖细节:睡前热水洗脚,外出穿衣戴帽着厚袜,床上用电热毯子;合理调整饮食,足量储存人体必需营养素,进一步提高免疫功能与耐寒能力。

心神不安

《黄帝内经》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它统摄身体的五脏六腑。一般情况下,心是不会受到任何邪气干扰的;即使受到干扰,心也是最后一个受伤害的。心主血脉,是血液循环的动力;还主神志,控制精神活动以及对其他脏器的调节。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志为喜。而心和小肠相表里,心和小肠通过经脉的连接,在生理功能方面互相促进,在病理变化上也互相影响。因此,保护好心脏和小肠,有利于我们养生安神。【对症刮痧】

取穴

背部:厥阴俞、心俞、天宗、神堂、小肠俞。

胸腹部:膻中、巨阙、关元。

上肢部:少海、曲泽、尺泽、内关、通里、大陵、神门、劳宫、少泽、小海、支正、养老、少冲、中冲。

方法

1.用面刮法分别刮拭背部两侧的厥阴俞至心俞、天宗、神堂、小肠俞。

2.用单角刮法由上而下分段刮拭胸腹部膻中、巨阙至关元穴,动作宜缓慢。

3.用面刮法刮拭从手厥阴心包经曲泽穴刮至中指中冲穴;从手、太阳、小肠经小海穴刮至小指少泽穴;手少阴心经少海穴刮至小指少冲穴。

4.用平面按揉法按揉上肢部的通里、神门、支正、内关、大陵、劳宫、养老。

5.用拍打法拍打曲泽、少海,拍打前应适量涂点刮痧油。

生活护理

姜枣龙眼蜜膏:龙眼肉250克,大枣肉250克,蜂蜜250克,鲜姜汁2汤匙。先将龙眼肉、大枣肉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至熟烂时;加入姜汁、蜂蜜,文火煮沸,调匀;待冷后,装瓶即可。每日2次,每次取1汤匙,开水化开,饭前食用。本品开胃健脾、益智养心。适宜于思虑劳伤太过、心脾亏虚、纳呆、腹胀、健忘失眠者食用。

益气通便

肺和大肠相表里,肺和大肠的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体内环境的清洁。因此,预防疾病、维护健康,必须增强肺脏的抵抗力,同时注意合理饮食,保持大便畅通。并且,肺和大肠通过经脉的连接,生理功能相互促进,病理变化也相互影响。倘若大肠和肺的保健齐头并进,一定可以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对症刮痧】

取穴

背部:肺俞、魄户、大肠俞。

上肢部:尺泽、列缺、太渊、少商、曲池、偏历、合谷、商阳。

方法

1.用面刮法配合双角刮法,由上而下刮拭背部的肺俞、魄户、大肠俞。

2.用面刮法,由上而下分段刮拭上肢部的尺泽、列缺、太渊、少商,用同样的方法刮拭曲池穴至商阳穴。重点刮拭太渊、列缺、偏历,并拍打曲池、尺泽穴。

3.用面刮法刮拭整个足底,直至发热为止。

生活护理

首乌粥:何首乌30克,粳米100克。将何首乌煎水取汁,去渣,与粳米、清水适量共煲粥,调味服用。每2~3日1剂,分2次服。何首乌除能养血安神外,还有通便作用,特别对失眠、大便干结的患者有良好的效果。

核桃饮:核桃仁适量,白糖适量。将核桃仁微炒后,捣烂,加入少许白糖拌匀即成。日服2次,每次服15克,热开水送服。两周1个疗程。本品既能滋补肝肾,又可润肠通便。

第二节 拔罐有奇方,调治亚健康

失眠

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睡,严重者可通宵难眠,常伴有精神不振、头痛、头晕、心悸、健忘、多梦、食欲不佳等症。很多因素都可以造成失眠,如精神因素诱发的、躯体疾病引起的。年龄、文化、生活习惯、工作环境等都与失眠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药物也可引起失眠。中医认为,失眠即“不寐”,亦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人体阴阳、气血不调造成心神不安、心失所养或心血不足等引起的。【对症拔罐】

取穴

心俞、肝俞、脾俞、胃俞、神门、三阴交。

方法

1.针罐法:侧卧位,先针刺神门、三阴交穴,然后用闪火法将大小适中的火罐吸拔于心俞、脾俞、胃俞、肝俞,留罐20分钟。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2.走罐法:俯卧位,在背部涂上适量的按摩乳或油膏,选择大小适宜的玻璃罐或竹罐,用闪火法将罐吸拔于背部,然后来回走罐数次,走罐时手法宜轻,直至局部皮肤潮红。再将火罐吸拔于心俞穴,留罐10分钟。

生活护理

经常失眠的患者生活应有规律,晚餐不宜吃得过饱,睡前不吸烟、不喝茶和咖啡;睡前用温水泡脚或入睡前洗个热水澡,会使你感到身心放松,易于入睡;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需要7~9小时的睡眠时间。不要担心睡得太多,人体内有生物钟,它不允许你睡得过多;争取每天在固定的时间起床、就寝,使生活变得有规律;加强锻炼,劳逸结合。

脾胃不和

《脾胃论》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治脾胃即可以安五脏。脾胃既是人体五脏六腑气机升降的枢纽,也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和赖以生存的水谷之海。影响脾胃健康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外部因素,如风寒、暑热等的影响;饮食方面,如饮食不干净或无规律等,带来身体内部损害;精神因素,如精神压力大容易给脾胃带来不良的影响。其他脏腑因素,如与脾胃关联的其他脏器,如肾、肺等脏器的健康状况不好也会影响脾胃健康。脾胃虚弱通常表现为胃纳不佳、胃脘冷痛、腹满肠鸣、大便溏稀、恶心呕吐、呃逆呕吐等。因此,脾胃功能正常,才能气血旺盛,所以,用拔罐疗法健脾和胃,也能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对症拔罐】

取穴

脾俞、胃俞、中脘、章门、阳陵泉、三阴交、足三里。

方法

用真空罐或火罐,每次选拔2~3穴,隔2~3天1次,吸拔10~15分钟,1个月为1个疗程。

生活护理

脾胃虚弱者平时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少食刺激性食物、生冷食物以及咖啡、巧克力、土豆、红薯和酸性食物。少食多餐,忌烟戒酒。

犯迷糊

大脑为人体的中枢,经常保持大脑清醒、睿智,是人人都希望的。然而,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就业压力加大,许多人经常焦虑、烦躁、失眠,即使是大白天,也常会感到头昏脑涨、委靡不振、提不起精神。而追求健康、渴望长寿是我们共同的愿望,讲求生命质量更是现代人所追求的最终目的。选择适当的经穴,用拔罐疗法可提高你的智商,安定你的心灵,还可预防老年痴呆症,不妨一试。【对症拔罐】

取穴

太阳、心俞、肝俞、肾俞、内关、足三里、三阴交。

方法

用真空罐或火罐,每次选取2~3穴,吸拔10~15分钟,每周做3次,1个月为1个疗程。

生活护理

益智健脑一方面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大脑和其他器官一样,长时间的劳动得不到休息,神经系统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就会产生大脑疲劳,出现困倦、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现象,自然会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我们要学会劳逸结合,紧张的学习之后就要休息片刻。另一方面在营养和饮食上要科学的搭配。比如我们应多吃一些富含牛磺酸、钙、锌、蛋白质、磷脂和维生素类的食物,或者补充一些含有以上元素的保健品。饮食要保持多样化,做到不偏食、不挑食,为大脑提供良好的脑组织营养。

晕车船

生活中常有些人坐上汽车或船只后没多久就觉得头晕,上腹部不舒服、恶心、出冷汗,甚至呕吐;尤其当汽车或船只行驶不稳,如急刹车、急转弯或突然启动时更厉害,下车或下船休息片刻即可逐渐减轻或恢复。有的人这种晕车晕船症状还可持续几天。这是怎么回事呢?本病虽非大病却给患者带来了许多不便。本病的发生,多因身体虚弱,心脾亏虚、气血不足,不能上充髓海,头目失养;或因过食肥甘厚味,痰湿壅盛,上蒙清窍;或素体阳亢,加之精神紧张,气郁化火,上扰清窍。以上几种原因往往彼此影响,互相转化夹杂,但临床仍以体质虚弱、气血不足者为多见。治宜健脾胃、补养气血。【对症拔罐】

取穴

足三里、神阙、内关、胃俞、丰隆等。

方法

采用针罐法或留罐法,针罐法采用补法或平补平泻的手法,待进针得气后再进行拔罐;留罐法一般留罐15分钟左右,待皮肤出现红色瘀斑起罐。每周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如偏于气血亏虚者,加气海、膈俞、脾俞等穴;如偏于痰浊中阻者,加丰隆、公孙、中脘等穴;如偏于肝阳上亢者,加太冲、太阳、内庭等穴。

如果在乘车乘船的过程中突然出现症状,没有条件进行拔罐治疗时,可临时用玻璃杯、小药瓶代替拔罐,采用投火法治疗,也会起到同样的效果。或者在以上穴位上采用指压的方法治疗,晕车晕船的症状都会明显减轻或完全缓解。

生活护理

预防晕车晕船,出行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乘车前尽量不要吃东西,选择前排的座位就座,行车途中可用与人聊天或听音乐等方式分散注意力。

气短

香烟,大家都熟悉,而且可以说任何地方都可以见到。有些吸烟者说:“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还有烟瘾大的人则说:“宁可一天不吃不喝,也要吸烟。”医学早已证明,香烟含有对人有害的物质,如尼古丁等。吸烟还会引起一些疾病,如降低呼吸道的净化、气管炎、肺癌等。如果你是吸烟者,那就快戒掉吧!拔罐可助你一臂之力。【对症拔罐】

1.心肺气虚者症状为咳嗽气短、咳声低弱、喘息、胸闷或胸痛、咽喉肿痛、心悸气短、舌质淡红、脉虚无力等。治法为调补心肺。

取穴

取手太阴、手少阴、足太阳经穴为主,如中府、巨阙、内关、肺俞、心俞、三阴交、尺泽等穴。

方法

在上述穴位应用单罐法拔罐,一般使用玻璃罐或竹罐、陶罐。一般穴位留罐10~20分钟。对于症状严重者,可用闪罐法对肺俞及心俞穴闪罐8~10次,以强化心肺活动功能。

2.肝肾阴虚者症状为眩晕、耳鸣、腰膝

酸软

,或可见阳痿、遗精、少寐多梦、健忘、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治法为调补肝肾,育阴潜阳。

取穴

以足少阴及足厥阴经穴为主,如章门、行间、太溪、肾俞、水泉、肝俞穴。

方法

取上穴用单罐法拔罐,玻璃罐及竹罐、陶罐均可,若用药罐方以育阴潜阳之方剂为佳,可辨证施用龙胆泻肝汤、六味地黄丸等剂留药。

生活护理

戒烟时应明确戒烟目标,改变工作环境及与吸烟有关的老习惯,戒烟者会主动想到不再吸烟的决心。要有这种意识,即戒烟几天后味觉和嗅觉就会好起来。酸软

俗话说:“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不怕挣得少,就怕走得早”。说的都是一个道理: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健康是幸福第一法宝。20世纪,医学更多关注医疗,21世纪,将更多关注预防;20世纪,人们更多追求治病,21世纪,人们将更多地追求健康。因为治病是下游,健康是上游。从下游走向上游,是当今时代的呼唤,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研究表明,1元钱的拔罐预防投入能节省8.59元的医疗费,还能相应地节省约100元的重症抢救费用。更重要的是,我们健康了,自己少受罪,儿女少受累,节省医药费,造福全社会,何乐而不为呢?实践证明,用拔罐疗法在保健穴位上吸拔,可以增强免疫功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对症拔罐】

取穴

中脘、膏肓、命门、足三里、手三里、内关、劳宫、涌泉、关元。

方法

用真空罐或火罐,每次吸拔2~3穴,留罐10~15分钟。隔日1次,1个月为1个疗程。也可按摩或指压上述穴位。

生活护理

适量运动,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生活方式四大基石之一。2400多年之前,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过一句话:“阳光、空气、水和运动,这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生命和健康,离不开阳光、空气、水和运动,这说明运动和阳光一样重要。因此,要强身健体,坚持运动是十分有必要的。肾虚

肾被誉为人体的“先天之本”,承载着人体的元气。究竟什么是先天之本呢?说到底就是上天赋予每个人健康的“本钱”。这和生意人的“本钱”差不多,生意上的本钱是用来赚钱的,而颐养身体的“本钱”则可以通过它来获取健康。肾精的充足与否,决定了人是不是能长寿。所以,想要健康活到天年,就要学会保养我们的先天之本——肾。而用拔罐方法补肾壮阳(女性可提高性功能)也是中老年人应常做的重要方法之一。【对症拔罐】

取穴

肾俞、关元、关元俞、太溪。

方法

用真空罐或火罐,吸拔上述穴位,留罐10~15分钟。每周拔罐3次,4周为1个疗程。

生活护理

韭菜粥具有温肾壮阳的功效,具体做法是:韭菜150克,肉苁蓉25克,大米适量。先加入肉苁蓉煮粥,然后挑出不要,再拌入韭菜,煮沸即成。

足跟痛

足跟痛症多见于中老年人。轻者走路、久站才出现疼痛;重者足跟肿胀,不能站立和行走,平卧时亦有持续酸胀或刺样、灼热样疼痛,痛时甚至牵扯及小腿后侧。病因与骨质增生、跗骨窦内软组织劳损、跟骨静脉压增高等因素有关。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系年老肾虚,体质虚弱,肾阴阳俱亏,不能温煦和滋养足少阴肾经循行线路上的筋骨,跟骨失养,致使劳损而发生疼痛,或因风、寒、湿邪侵袭,致使气滞血瘀,经络受阻而发生疼痛。【对症拔罐】

取穴

患侧涌泉、昆仑、太溪、照海、承山穴,或小腿下段后侧压痛点。

方法

取上穴,采用涂药罐法,或刺络罐法、皮肤针罐法。留罐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涂药罐首先在穴位处涂以风湿油、红花油或补肾活血的药液,然后在穴位上吸拔。施术后,以川芎细末装入与足跟相应大小的薄布袋内,药厚约2毫米,缝上袋口,然后再将药袋缚系足跟痛点上,在走路、睡眠时也不要解除,每2日换药1次。

生活护理

本病在治疗的同时,可配服补肾的药物,如六味地黄丸。宜穿软底鞋或在患侧的鞋内放置海绵垫。局部每天可热敷或用温水浸足。

第三章 炫美丽,刮痧拔罐与养颜瘦身

“健康和美容一个都不能少”已成为全民行动,特别是已成为爱美女性的目标。近几年,刮痧和拔罐已是美容院、养生馆及美容工作者的参考资料。本章将告知你,怎样通过刮痧和拔罐匡扶正气,达到保健养生的作用,还能让你在收获健康的同时赢得美丽。

第一节 由内而外,刮痧让你美得自然

防皱

从25岁越过了皮肤青春的巅峰之后,就逐渐向老化迈进。皱纹出现部位的顺序一般是由额部、上下睑、外眦、耳前区、颊颈部、口周围逐渐出现的。皮肤出现皱纹的因素是由真皮层生成的胶原蛋白、弹性纤维决定的,要想不让皮肤过早衰老,就应及早做好护理准备。【对症刮痧】

取穴

1.皱纹

头部:头维、阳白、头临泣、印堂、阿是穴。

2.鱼尾纹

头部:太阳、瞳子髎、丝竹空、角孙、阿是穴。

3.鼻唇纹

头部:迎香、颧髎、四白、下关、阿是穴。

4.颈纹

头部:风池、翳风、扶突、阿是穴。

方法

1.受术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术者先进行头面部的操作过程,面部刮痧之前,应彻底清洁面部。不用或稍用按摩油、刮痧油做润滑剂。主穴每次3个,配穴每次1~2个,再根据各型的辨证要点相应地进行配穴加减。前者用泻法,后者用补法。面部刮痧不可明显出痧,手法要轻柔,每次以面部发热或有轻微发红即可。

2.根据皱纹的局部情况,相应在局部选取一组穴位,按照面部刮拭的常规方法(与第1种刮法相同)进行刮痧。

生活护理

户外活动,一定要使用防晒护肤品,以保护皮肤不至于受到伤害;在阳光较强的环境中,最好佩戴太阳镜,减少强光对眼睛的刺激作用,降低眼部色斑和皱纹产生的危险;香烟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对皮肤毛细血管有破坏作用,进而造成营养障碍、皮肤缺氧,因此,戒烟不失为减少皱纹的有效措施之一。

美白

美白,顾名思义,是指通过有效方法,淡化面部的色素,使皮肤深层保湿增白,激活细胞的再生能力,使弹性纤维、胶原蛋白进行重组,从而增加皮肤弹性和含水量,使皮肤进一步润泽、亮白,达到增加姿色的初衷。【对症刮痧】

取穴

头部:头维、阳白(两侧)、太阳、下关、颧髎、颊车、地仓、大迎、神庭、印堂、素髎。

背部:大椎。

上肢部:合谷。

下肢部:足三里。

方法

1.受术者先取坐位或仰卧位,术者进行头面部的操作过程,面部刮痧之前,应彻底清洁面部。不用或少用按摩油、刮痧油做润滑剂。分以下3个区域进行。

①刮拭印堂、太阳、颧髎和大迎。

②由督脉神庭至素髎一线按照由上至下的顺序进行刮拭。

③重点在双侧阳白穴进行刮拭。但要注意面部刮痧不可明显出痧,手法要轻柔,每次以面部发热或有轻微发红即可。

2.受术者采取坐位或仰卧位,术者用热毛巾擦洗患者被刮部位的皮肤,均匀地涂上刮痧介质,沿胃经承泣—地仓—颊车—下关—头维一线,由上向下进行刮拭,然后重点在督脉的大椎、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进行点揉或刮拭,在施术部位进行刮拭,以刮出出血点为止。每次每个部位刮拭10次左右。每周1次即可。

生活护理

抽烟与喝酒对皮肤具有很强的杀伤力,力争做到不抽烟、不喝酒;每晚的十一点到零晨两点俗称美容时间,皮肤这时新陈代谢最旺盛,如果想让皮肤维持年轻的活力与自然修复的能力,就不要轻视睡美容觉的功效;多喝水是一种最简单、方便、便宜的美白方式,要美得水亮透明就要注意水分的补充。

美发

健康的头发应当是乌黑、亮丽、浓密的,而有些人则因为或营养、或遗传、或病态的原因,使原本似云鬓、如瀑布的一头秀发改变了模样,因此,可以说,美发,就是对发际间存在的不足、缺憾进行美化。【对症刮痧】

取穴

肺俞、肾俞、血海、足三里。

方法

1.以面刮法自上而下依次刮拭脊椎两侧膀胱经肺俞、肾俞。

2.以面刮法自上而下刮拭下肢胃经足三里穴,脾经血海穴。

生活护理

烫发、染发、天天洗发,是属于有损发质的行为,应当减少;多吃补肾养发如黑芝麻、核桃食品,少用辛辣、油腻、过于甜或咸的食物;夏天出门应有遮阳措施,避免头发曝晒。

美颈

由于颈部皮肤十分细薄而且脆弱,其皮脂腺和汗腺的分布数量只有面部的1/3,皮脂分泌较少,持水能力自然比面部要差许多,从而容易导致干燥,让皱纹悄然滋生。祖国医学认为,颈部皮肤老化或由于脾胃亏虚,气血化生不足,颈部皮肤失于濡养;或由于过食肥甘厚味,聚湿生痰,阻于脉络,气血不能荣养颈部皮肤,至肌肤松弛老化。

刮痧不仅能够舒解疲劳,还能帮助颈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可令颈部皮肤紧致,提升颈部轮廓,减少颈部皱纹的产生。但由于颈部皮肤的肤质薄、弹性差,所以对其刮拭时,动作一定要轻柔,力度适中,否则将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对症刮痧】

取穴

头部:扶突、人迎。

背部:大椎、大杼。

方法

1.患者取坐位,术者位于患者对面,嘱患者稍仰头,在颈部涂抹刮痧介质,然后自下而上用平补平泻法刮拭人迎、扶突穴。刮至皮肤出现红色痧痕为止。

2.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站于患者侧面,在背部均匀涂抹刮痧介质后,自上而下刮拭大椎、大杼穴。刮拭至皮肤出现紫红色痧痕为止。

生活护理

由于颈部肌肤比面部还要薄,所以不适合使用太滋润、太油腻的护肤品;紫外线过度照射颈部的话,也会导致色素沉着和黯然无光,因此出门前必须在颈部涂抹适量的防晒霜;不要用太热的洗澡水冲洗颈部肌肤,否则会刺激皮肤过早老化,出现颈纹;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办公,颈部肌肤很容易疲劳,此时拿热毛巾热敷几分钟,可以促进颈部肌肤的血液循环,缓解紧张;若要让脸部和颈部的肤色自然衔接,不妨从锁骨往上横向涂抹粉底液,注意不要选用太白的。

丰胸

丰满的胸部是女性曲线美的重要部分,女性的乳房以丰盈而有弹性、两侧对称、大小适中为健美。祖国医学认为,乳头属足厥阴肝经,乳房属足阳明胃经,肝主气机疏泻,胃主运化水谷精微,所以乳房的发育、丰满与人的情志是否舒畅、气血运行是否通达有密切关系。此外,女性乳房的发育和丰满还与肾的精气有关,当女子“肾气盛,天癸至”的时候,乳房也开始隆起,因此,乳房的美容保健重在肝、肾、脾、胃等脏腑经络。【对症刮痧】

取穴

胸部:乳四穴(以乳头为中心的垂直水平线上,分别距乳头2寸)。

下肢部:足三里、三阴交、太冲。

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先在刮拭部位均匀涂抹刮拭介质,然后由外向内用泻法刮乳四穴,再刮拭下肢足三里、三阴交和太冲穴,以局部皮肤呈现红色斑点为度。在刮拭乳四穴时手法应稍轻。

生活护理

忌食冰品、冰水梨、冰西瓜等一系列冰冷食物;忌穿戴过紧的胸罩;倡导参加诸如游泳或打球的体育锻炼,不断增强自身体质。

纤腰

纤腰是指女性通过有效方法,逐步减轻腰部、腹部囤积的多余脂肪,进而减轻体重、健美身材,达到增强自信、美化自我的目的。有关专家指出,腰围和臀围,比率约为0.72为宜,两者之间的比率越大,患心脏病、冠状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危险性亦随之提升。显而易见,纤腰不仅有着美学意义,更蕴含了防病健身的实际效果。【对症刮痧】

取穴

腹部:天枢。

背部:脾俞、胃俞。

腰部:腰阳关、腰俞。

下肢部:足三里。

方法

1.嘱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站于患者一侧,在刮痧局部均匀涂抹刮痧介质,采用泻法,自上而下,刮拭脾俞、胃俞、腰俞、腰阳关,刮至局部皮肤出现紫红色痧痕为度。

2.再嘱患者取仰卧位,在刮拭部位均匀涂抹刮痧介质后,采用泻法,由上至下刮拭天枢、足三里穴,刮至局部皮肤出现痧痕为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