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时光以生命·医生想跟你聊的健康微话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2 11:43:40

点击下载

作者:八爪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给时光以生命·医生想跟你聊的健康微话题

给时光以生命·医生想跟你聊的健康微话题试读:

推荐序一 架起现代医学与大众之间的桥梁

陈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

现代医学的发展可谓是一日千里、日新月异,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这对大众的健康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广大读者无不渴望了解现代医学的最新进展,进而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但是,医学文献浩如烟海,即便是业内人士也只能管中窥豹,知其一二。而大多数完全没有医学背景的读者,想随时跟进医学的最新进展几乎是天方夜谭。

然而,有这样一群年轻的医学生,他们进行了大胆和卓有成效的尝试。三年前,出于对医学前沿进展和写作的兴趣,他们创办了非盈利网站“八爪”(www.bazhua.org),主要是以有趣的方式向业内分享医学资讯,同时,通俗活泼地向大众介绍健康新知。这个年轻的网站成长至今,已有29位医生作者,网站上有文章700余篇,在科普圈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这些文章中精选了40余篇原创健康科普文章,编纂成这本书,旨在从医生的角度向大众呈现内容有趣的健康科普话题,也让读者听到年轻大夫的声音,使读者有机会近距离了解医生的想法和感受。本书的作者虽然涉足医学时间不长,对医学专业的了解也远不及他们的前辈精深,但是他们却能够以独特的视角和充满活力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大众诠释艰深却实用的医学前沿进展,在现代医学和大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希望本书的出版不仅能够给读者带来许多有益健康的医学知识,也能够吸引更多有才华、有能力的年轻人投身到医学事业中来。作为他们的长辈,我乐于为本书作序,也相信这群活力四射的医学生们必将在医学科学的道路上有出色的建树。

推荐序二 投身科学写作的生命时光

陈朝(IT从业者,科学松鼠会科普作者,网名“量子熊猫”)

很早之前,“八爪”这个医生作者群就吸引我了。

几年来,我参与了一些科学写作,如果说哪个话题是永恒的科普热点,“健康”肯定位居第一。关于医学的科普写作,和健康话题关系最近,但也有不少差异。关系近很好理解,和健康有关的事情,大多离不开我们对身体和疾病的研究和了解。有差异则源自作为一门科学的不断发展,医学界的不少讨论已经跟大众健康话题有一定距离,成为“纯科学”讨论。在和八爪的作者们接触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对科学讨论的需要是他们走上科学写作道路的重要动机。

八爪的作者主要是医生和医科院校的医学生,过着医生行业众所周知的高压生活。在医生、住院医的忙碌生活之外,还需要花大量时间学习最新的医学技术和研究论文。作为从业者,他们更能发现行业的问题:一个在职医生应该阅读很多论文来精进医术,但繁重的医疗工作又让他们没有时间。于是,八爪一开始就通过阅读和讨论《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写作相关文章。阅读这些文章仿佛参与线上讨论会,医生们可以对最新的科研成果保持跟进。

但是科学写作总是存在某种张力,让我们不断从理论科学望向现实世界;医生的职业也让他们多了一份现实关怀。除了对最新医学研究的关注,他们也写下了不少普及性的有关医学和健康方面的文章。这些文章的精选结集,就成为了眼前这本《给时光以生命》。

相较于八爪一些关注前沿医学进展的文章,这一本文集主要面对医学的“普通读者”。从第一章《和身体做朋友》,到《超越病痛之境》,这本文集解读了诸如长跑的健身效果,抽筋是不是源自缺钙,压力与焦虑的科学,以及诸如癌症诊断和骨髓捐献等问题。其中,类似于骨髓捐献对身体的伤害,近视眼手术是否有害,人工流产的安全性等问题,在普通人当中往往有着不少似是而非的看法。经过专业医生的解惑,我们可以放下不少多余的担忧。而关于饮食、睡眠、戒除健康恶习等内容,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了解的。最后,关于胎儿唐氏筛查等方面的内容,则是医学带给我们更人道生活的明证——一个负责任的人,首先应该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而负责与否,就体现在你是否愿意花时间了解一些并不艰深的医学、健康知识这一点上。

难能可贵的是,这本书不仅涉及健康,也写了医生的生活。关注社会新闻的人都知道,我们的医患关系正在经历一个非常恶劣的时期。哈尔滨一位医生不幸遭遇凶袭,网上竟然响起一片叫好声。我们在为无辜医生不幸被害感到惋惜和同情的同时,也深感医生群体与患者,甚至是与我们每一个人之间存在的隔膜。在最后一章《给时光以生命》之中,医生们写到了自己的生活。在阐示科学问题的同时,介绍医生群体,在促进社会共识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这本书是八爪这个医生作者群的第一本书。我猜想,和很多投身于科学写作的人群一样,他们也会经历人员的变化,关注点的迁移。但正如书名所言,“给时光以生命”,这件事不仅体现于现代医学,也体现在一个分享知识、积极沟通的过程中。愿八爪和更多的医生在从医,也就是“给生命以时光”的同时,坚持科学写作这项事业。

最后,感谢八爪的创始人金巍娜医生邀请我写作这篇推荐序。能够为这样一本书写序,是我莫大的荣幸。

推荐序三 一块敲开健康科普之门的“砖”

郝景芳(新生代科幻作家,代表作《流浪玛厄斯》)

这是一本能不断给人惊喜的小书。平时看医学科普不多,因为对这个题材一向心存敬畏,担心看不懂其中的名词术语。但这本小书很好看,从一入手就充满兴致地读了下去。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其中的话题,从健康到美容,从大脑到两性,每一个都是平凡生活中人人都关心的。每次翻到某个题目,就不由得感叹一句:咦,这不是前几天我们刚刚讨论过的问题吗?或者,啊,这个就是我最感兴趣的话题啊。在这样的好奇心推动下,每一篇都看得饶有兴致。

这本书里最有实用价值的内容莫过于和健康、养生相关的部分。日常见到太多道听途说的养生偏方,其中多为似是而非的理论和言之凿凿的奇谈。现代人本已营养过剩,再辅之以不确定真假的养生方,恐怕导致的问题只会更多,不会更少。这本小书篇篇切中时弊,清点了对健康没有意义的轻信,指出了真正简单有效的健身和养生途径,实在是非常值得向周围人群扩散推荐。让我特别感兴趣的内容包括腿抽筋的原因,熬夜对身体到底有多大伤害,以及其他领域中比比皆是的有趣话题——穿高跟鞋好不好呢?激光治近视有没有危害?唱歌跑调是怎么回事?女人为什么往往比男人寿命更长?在生活中,人们对这些问题的疑惑由来已久,一旦读到这些小文章,不仅会茅塞顿开,而且可以开阔视野,实在是令人抚掌,心情大悦。

这本小书的写作安排非常吸引人,主题鲜明,语言风趣,行文中既保持了学术的严谨,又像讲故事一样娓娓动人。随着它前行,就像在一座奇幻迷宫中跟着一个博学多才的领路人,他不仅知道我们好奇什么,而且时不时地会抖个包袱出来:“想知道某某事的奥秘吗?常听到某某说法,它是对的吗?你听说过这样一件事吗?”这是他一路的导游方式,让你忍不住紧紧跟随,在轻快有趣的叙述中逐步前进,忘却时间的匆匆流逝,迫不及待却又轻而易举地将全书通读下来。有一些想法得到了印证,有一些疑惑得到了解答,有一些习惯立志要养成,在简单愉悦中让人了解到生活与自身的规律和奥秘,这不就是科普所想达到的最理想的状态吗?

当然,一本小书的容量还不足以深入解答很多关于生命、健康和医疗体制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这既是出于篇幅和可读性的考虑,也因为医学对很多问题本身并没有明确答案——因而读后尚有意犹未尽之感,很多问题似乎只开了头,还留下了许多不解之处。不过也许这也是好事,所谓抛砖引玉,引的就是好奇心这块玉,如果书中涉及的问题能够引起你的好奇,进而想要去了解更深一层的科学,进一步追问行医之术,并在将来主动阅读更多内容,那么抛砖引玉的工作也就完美完成了,不是吗?

和身体做朋友

像阿甘那样去奔跑

赵承渊/文

你一定还记得电影里的阿甘:那个徒步横穿美国、衣衫褴褛的大胡子男人。从东海岸到西海岸,阿甘不知疲倦地奔跑了3年2个月14天又16小时,随之又戛然而止,跑向人生的下一段。阿甘传奇式奔跑的一生激励了无数人。在银幕之外,现实版阿甘的事迹也是屡见报道。在美国,一位名叫迪恩喀纳斯的男子已经坚持长跑了16年。据报道,他每天只睡4个小时,其余时间几乎都在奔跑中度过。他在各地参与了数不清的马拉松比赛和耐力比赛,从公路到世界上最干旱的沙漠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甚至在比赛完后仍以奔跑数千公里的形式回家。据粗略统计,迪恩喀纳斯先生所奔跑过的总里程,已经足够绕地球赤道4圈!运动带给他强壮的肌肉和坚固的骨骼。在我国,虽无这般阿甘式的长跑狂人,但长跑作为经济便利的健身手段也为很多人所热爱。

长跑等有氧运动给人体带来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现代人,尤其是都市人群由于时间和空间所限,往往严重缺乏运动。工作时长期保持单一姿势更会造成许多颈椎、腰椎问题;营养过剩又导致体重超标,在中年以后走向肥胖,逐渐地成为“三高”等慢性病的好发人群;肥胖还易导致打鼾,夜间睡眠时缺氧会使得整个白天头脑昏沉,精力下降,工作效率难以保证,甚至诱发心血管意外;心脏长期得不到适量锻炼,反为脂肪所累,冠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发生率也会增高……这些累及全身的可怕后果其实都可经锻炼而有效避免。长跑等健身运动的意义正在于此。

不过,长跑固然好,但如阿甘和美国“现实版阿甘”那样长期反复的大量奔跑是否会带来某些问题呢?其实人们对此已经早有认识。马拉松级别的竞技长跑项目给运动员带来的伤害还是比较多见的。众所周知,马拉松这个项目的由来,就是为了纪念一位由于长跑而牺牲的雅典士兵。长跑时,人体丧失大量水分和钠、氯离子等电解质,必须得到及时补充;心脏负担加重,加之体液内环境改变,易导致心律失常;关于马拉松参赛者猝死的报道也屡见不鲜。故此,在参加比赛前,主办方要对参赛选手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举办群众马拉松活动时更是要求参加者量力而行。长期的马拉松比赛和训练使得马拉松选手常为各种伤病所困扰,2011年底,世界马拉松记录保持者埃塞俄比亚人格布雷西拉西耶无奈退役,原因就是右膝的伤病。

长跑给运动系统带来的主要潜在危害在于膝关节,国外甚至以“跑步膝”(Running Knee)来命名那些由于不正确运动而导致的髌股关节疼痛。对长期大运动量长跑的朋友来说,保护好膝关节尤为重要。从一开始就采取正确的运动姿势,加强大腿前方和内侧肌的训练能有效防治跑步膝。如果运动量加大使得你感到膝盖情况不妙,那么适可而止,冰敷患处能减轻你的疼痛。另外,跑步场地也对膝关节有影响,应尽量避免坎坷的跑道,平整舒适的塑胶跑道最佳。现在很多跑鞋都有减震的设计,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膝关节的运动损伤。

除了运动系统,长期大运动量训练对心脏的影响也是人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适量运动对健康的益处已经成为共识,但经年累月高强度的耐力练习对心脏究竟有何影响一直是个未知数。近来有一些临床观察发现,耐力型体育项目训练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并非运动过程中发生心律失常,而是推测长期耐力训练使得心肌结构发生改变,影响心脏节律传导系统)。对此,西班牙科学家以大鼠为对象设计了动物模型并进行实验:他们将雄性大鼠分为两组,一组令其休息作为对照,另一组以某种方式令其持续奔跑,时间段分别设定为4周、8周和16周。最后以组织学和生物化学等方法研究两组大鼠心房心室的变化。结果发现,到16周时,相对于休息的大鼠,“过劳”大鼠的心脏偏心肥大,心房扩张,心脏舒张能力下降,心室肌肉较对照组表现出明显的纤维化迹象。在过劳的12只大鼠中,5只可诱发出室性心动过速,而对照组仅有1只可诱发。那些运动了8周后休息的大鼠,心肌纤维化情况比那些继续运动的大鼠有所好转。故此学者们认为,对于大鼠来说,长期大强度的耐力训练会导致心肌纤维化并容易诱发心律失常,这项研究发表在著名的心血管期刊《循环》(Circulation)上。

由于大鼠的寿命比人类短很多,故此大鼠这个16周的“耐力训练”若推之于人类,则相当于人类持续奔跑十年以上。如此大的运动量,可能只有某些从事马拉松或长跑的运动员能够达到。动物模型的结论是否能够在人类身上成立,需要以人类自身为对象的医学调查来证实。2008年德国的一项研究显示,老马拉松运动员与同年龄段老年人相比,心脏纤维化发生的情况更多。但是这个研究遭到了质疑:报告中一些老马拉松运动员并非从年轻时即开始从事这一项目,且部分人有较长时间的吸烟史等不良生活习惯,故此无法排除其他因素造成的心脏纤维化。而几周前英国的一项类似研究则更为科学:他们挑选了一些曾参加过英国国家队或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长跑运动员或赛艇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还包括一些“马拉松100”俱乐部的会员,这些会员都至少完成了100次以上的马拉松比赛,在他们的运动生涯中都曾经接受过长期的耐力训练。研究对象中有12人的年龄在50岁及以上,而另外17名研究对象则相对年轻,年龄为从26岁到40岁。该研究还同时招募了20名身体健康、年龄超过50岁的非耐力运动员作为对照。科学家对这些研究对象的心脏进行了核磁共振检查,以评估他们心脏瘢痕或纤维化的情况。结果显示:老年运动员组有一半人的心脏出现了瘢痕现象,而这些人都是当年训练时间最长、练习最勤奋的老运动员;而年轻运动员和非耐力运动员对照组则未发现心肌纤维化的迹象。研究者认为,长期高强度的耐力训练的确会导致心脏纤维化。这一研究结果与动物模型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小黄儿 绘

从上述研究来看,长期大运动量耐力训练对心脏的危害是确实的,不过我们并不需要为此担忧。对于以健身为目的的长跑运动爱好者而言,很少有人能达到英国国家队或奥运会运动员的训练强度。不过本文之前提到的那个美国“现实版阿甘”倒是真的有必要去检查一下,以评估心脏纤维化的风险。对于个体来说,如何掌握运动量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或许“跟着感觉跑”真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相信阿甘也并非一开始就有那份体力横穿美国。循序渐进地加大运动量,以刚好不引起身体不适为度即可。合理的有氧运动所带来的好处远远超过了超量运动带来的风险。近来的研究还发现,即便是心脏病患者,有氧运动(耐力训练)也会使他们受益。由于疾病导致的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发生的不利调节可经适当锻炼而逆转:有氧运动可使心脏的副交感神经适度兴奋,降低恶性心律失常(房颤、室颤等)的发生率。当然,这些特殊人群的锻炼需要在医护人员的严密看护下进行。

连心脏病患者都开始运动了,偷懒的家伙们逃避锻炼可就找不到一丁点儿借口了。在锻炼的问题上,如果我们都能有如阿甘那般的信念——当然不必像他那样跑到天荒地老——于生活于健康都只会是一件好事。

在长跑开始前应有充分热身。热身能够使得身体各器官开始适应即将到来的运动,使得体温升高,心跳开始加速,腿部肌肉血管舒张以带来充足氧气。热身应持续大约10分钟以上,使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70%左右(最大心率约等于220减去年龄),如果气温很高,也可适当减少热身时间。如果热身时感到身体某部位发紧,可以停下来进行相应的拉伸,以增加组织柔韧性,避免运动时受伤。

长跑过程中应掌握正确的姿势。关于脚的哪个部位先着地的问题,说法不一。不过全脚掌着地或者前脚掌着地要比足跟着地对身体更为有利,后者对人体的震动和膝关节的冲击都要大一些。不过对于业余选手或初学者而言,由于运动量并不是非常大,也不必追求很高的速度,故此并无需刻意强求。奔跑过程中保持重心稳定,避免“坐着跑”,左右摇晃着跑,“含胸”、“探头”等姿势,控制好步伐和呼吸节奏。长跑中还要注意补充水和盐分,但每次不宜过多。

长跑结束后不可立即休息,应做些整理运动使心率和呼吸逐渐恢复至静息水平;运动后要做好保暖,不要在大汗淋漓时洗澡;以上均是为了避免由于脑部短期内缺血而造成晕厥。运动后常感口渴,此时不宜痛饮,更不宜大量喝冷饮,避免胃肠道短期内遭受过分刺激而痉挛。肌肉酸痛的话,可适当做些拉伸和按摩。

当下有不少人喜欢去健身房,在跑步机上进行锻炼,这在心肺锻炼方面其实与路跑区别不太大。不过由于跑步机是模拟运动,路跑时某些肌群的活动无法完全重现(如蹬地动作),一些自然因素无法模拟(如风速等),故此更为省力。所以很多习惯跑步机的朋友在路跑时觉得要费力许多。其实,如果有路跑的场地和条件,还是路跑的锻炼效果更“实惠”,空气也更清新一些。不过就锻炼而言,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就算是上跑步机也要比在家里宅着强太多。“生活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阿甘那样的勇气,最美好的那一颗总不会属于你。参考文献:

[1]George E.Billman.Cardiac autonomic neural remodeling and susceptibility to sudden cardiac death:effect of endurance exercise training.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2009;297:H1171–H1193.

[2]Begoña Benito,Gemma Gay-Jordi,Anna Serrano-Mollar,et al.Cardiac Arrhythmogenic Remodeling in a Rat Model of Long-Term Intensive Exercise Training.Circulation.2011;123(1):13-22.

[3]Wilson MG,O'Hanlon R,Prasad S,et al.Diverse patterns of myocardial fibrosis in lifelong,veteran endurance athletes.J Appl Physiol.2011 Feb 17.

瑜伽,不仅仅是牵拉

李珊/文你的身体是你的么?

我们的身体是我们的么?我们能够自由思想、自由行走、自由休息,难道这都不能叫控制身体吗?其实还有许多重要的事实被我们忽略了。比如思想、活动甚至是休息时,我们身体内无数的器官、细胞都在“活动”,都在进行新陈代谢。我们有所谓的生命活动规律,比如呼吸和心跳、饥饿和进食、睡眠和觉醒,比如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比如生殖和繁衍下一代……我们从出生开始就进入了一个设计精密的“程序”,一步步完成着预先设定好的“代码”——长大、发育、生育、衰老——而我们所能改变的只是这些“代码”中很少很少的一部分。

我们当然不会奢求违背自然规律,但却绝对希望掌控我们的肌肉,自由活动。我们虽然不能有奥运冠军一样强健的体魄,但却绝对希望能够有足够强大的腿部肌肉,能让我们在关键时刻追求幸福、躲避灾难。生命流逝,我们虽然无法永远保持年轻时的健美,却也希望能够在年老时拥有健康。

对身体的掌控,也许是很多人进行锻炼的最大目标。瑜伽对身体的掌控

记得多年以前的一部电影《喜马拉雅星》,片中的瑜伽大师能够将自己的身体卷成圆球,从海拔数千米的雪山之巅一路滚下毫发无损。电影虽有其夸张的成分,但瑜伽大师对身体近乎完美的掌控,也不免让人在惊叹之余有些许羡慕。他们能够控制精神活动,将注意力转向身体内部,调节呼吸,控制肌肉,摆出挑战人体极限的姿势。

在公元前3000年的喜马拉雅山的一侧,有一群苦修者,他们长年在冰雪覆盖的喜马拉雅山脚下迎接着大自然一个又一个的挑战。想要活下去,他们就必须面对每时每刻都存在的疾病和死亡的挑战、肉体的需要和灵魂的追求之间的冲突,以及人和宇宙之间矛盾而又统一的关系。于是他们仔细观察动物,看他们如何适应自然,如何有效地呼吸、摄取食物、排泄、休息、睡眠,以及克服疾病;他们模仿动物,锻炼他们的身体,同时思考人与宇宙和自然的关系,在观察的过程中他们逐渐演变出修炼人的潜能、智慧和灵性的修行方法。后来越来越多人的发现了这一具备生命力和吸引力的修炼方式,并开始成为一种对身心的锻炼方法,这种方法正是瑜伽。

瑜伽在印度梵语中的含义为“一致”、“结合”或“和谐”,意思是身体、心灵、精神的统一。根据《瑜伽经》(Yoga Sutras),瑜伽的修行可以分为八个“支系”(limb),分别是:道德的行为,健康的习惯,加上姿势(体位)练习,呼吸调控,感觉的控制,专注,冥想,一种高级的意识状态。首先,瑜伽的练习要从对每天行为习惯的约束开始,然后定期进行瑜伽的姿势练习、呼吸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控制五官的感觉输入,保持相对比较专注的状态,然后开始通过冥想达到一个较高级的意识状态。这八个方面就像一棵大树的八个枝丫一样,伸向各个方向,涵盖了身体、心灵、智力、情感各个方面的修行,让身体、心灵、精神保持和谐的统一,最终的结果其实与你我的追求一样——对身体的控制。修炼的最初阶段

在瑜伽思想中,身体是获得一切的途径,只有保持良好的生理状态,才能让身体保持健康和安宁,让心智追求卓越。因而姿势练习就成了其他各方面修行的必要条件。

只有学会了对身体姿态的控制,才能调控呼吸,控制五官的输入,最终达到较高级的意识状态,完成对身体的控制。

瑜伽中有数千种体位,每种体位的练习方法不同,锻炼的肌肉不同,但无一例外地都将我们的身体牵拉到了最大限度。

甚至有报道说,瑜伽大师能将自己放到一个与自己的身体极不匹配的陶罐之中。瑜伽理论中所言的体位或者姿势练习就是一种对身体极限的挑战,而牵拉仅仅是修炼的最初阶段。

这一切看上去令人瞠目结舌的练习方式,是不是真的有其科学基础呢?为什么需要牵拉?高强度的牵拉是否会导致组织的损伤?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是否能够一窥瑜伽这种古老的修炼方式的冰山一角?为什么要牵拉

其实,牵拉本不需要太多学术的定义。简而言之,牵拉就是对身体特定部位的关节的拉伸运动。比如我们跑步前必做的腿部热身运动就是牵拉。那瑜伽中的牵拉运动又是如何停止恶性循环,消除机体的不安定因素的呢?原来一切都来自对机体柔韧性的练习。

柔韧性,指的是当单个关节在无牵拉的疼痛时,所能达到的最大活动范围。如果将关节比做弹簧,那么关节的柔韧性就可以理解为在弹性形变的范围内,最大的伸缩范围。

一旦超过了弹性形变范围,那么弹簧将会发生不可逆形变。正如关节超过了最大活动范围后,轻者可能导致疼痛,重则可能会引发周围稳定结构的撕裂。

那这样看来,关节的柔韧性似乎也如弹簧一样,弹性范围在铸造之时就已决定。对每个人来说也应该存在一个恒定的“弹性系数”,而这个系数的大小直接与柔韧性相关。

那么为何还要多花费后天的努力,进行牵拉以提高柔韧性呢?找回“流失的柔韧性”

事实上,我们各关节的柔韧性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的。小婴儿可以轻松地将髋关节弯曲170˚。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关节的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小,这是因为伴随年龄增长的,还有身体的骨骼肌纤维中的脂肪和纤维成分。

最初只是肌纤维的长度变短,慢慢的肌纤维的容积也下降,出现了肌纤维萎缩,最后萎缩肌纤维的剩余空间被脂肪和纤维组织替代。而新填充的脂肪和纤维成分的弹性很差,所以一方面萎缩的骨骼肌纤维长度缩短,限制了关节的活动范围;另一方面新填充的脂肪和纤维组织的弹性差,又进一步降低了骨骼肌的弹性和伸长范围。

这就好像一台旧式的钟表,钟表里的齿轮经过风沙水火的洗礼,逐渐被磨损,然后开始生锈,最终停止了运转。而生命之轮也是这样在不经意之间,带走了我们的柔韧性。

关节柔韧性的降低,会使控制关节伸展的肌肉长期处在收缩状态。长期的收缩会影响肌肉的血液循环,使肌肉丧失各项运动功能。但伸展的过程则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增加代谢废物的排泄,改善肌肉的运动功能。

牵拉运动,作为柔韧性的有效练习方法,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或者逆转岁月留下的痕迹。一项研究发现,当肌肉在相对较短的位置被固定后,作为肌肉基本组成单位的肌原纤维将萎缩到原来长度的40%。

而当肌肉再次被拉长时,肌原纤维的长度又可以迅速地增加。如果每天保持15分钟的被动牵拉运动,就可以保持肌肉的正常长度。目前认为,肌肉的牵拉运动可以调控肌肉细胞的基因表达并影响肌肉的弹性。复杂的“弹簧”

当然,人体的关节远比弹簧装置复杂许多,关节的柔韧性也绝不是一个弹性系数可以概括的。关节的组成包括构成关节的骨、附着在骨上的肌肉和筋膜、肌肉末端的肌腱及稳定关节的相关韧带。而关节的柔韧性也与这些复杂的结构的弹性和活动范围相关。

构成关节的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各不相同。肌肉筋膜是包绕在肌肉纤维表面的一层组织,正因为它的存在,数万根肌纤维的收缩和放松能够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并通过肌腱传递给附着的骨骼,从而引发骨骼的相对活动,也产生了关节的活动。

韧带的作用就是将各骨骼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位置上,形成一个个关节,当不同肌肉收缩时,韧带一定程度上维持骨骼之间的相对稳定关系。

由骨骼、肌肉、筋膜、肌腱和韧带组成的关节当中,各部分的弹性不同,对关节活动和稳定性的贡献也不尽相同。一般说来,一个关节由两个骨组成,两个骨通过关节面相连,两个关节的相对位置的变化是影响最大活动范围的最主要因素。

真正使两个骨的位置相对固定的是连接它们的韧带,以及它们之间的软骨和关节囊。有了这些周围组织的固定,两个骨的位置相对固定,并有了一定的活动范围。而这部分结构的完整性关乎整个关节的稳定性,因而在柔韧性练习中骨和韧带相对可练习空间比较小。

对肌肉来说,构成肌原纤维的蛋白有肌联蛋白(titin)、肌球蛋白(myosin)、肌动蛋白(actin)。对骨骼肌柔韧性贡献最大的要数肌联蛋白。

肌联蛋白由大约300个不规则卷曲的氨基酸组成,在正常静息状态下大约有2.4微米长,完全拉直时可以伸长大约3倍。肌肉的舒缩运动的本质就是肌原纤维各成分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改变,而对其贡献最大的要数肌联蛋白的移动。但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毕竟有限,也不能成为柔韧性锻炼的突破点。

那么柔韧性的锻炼部位似乎只剩下包绕在肌肉外缘的一层筋膜了。筋膜像凸透镜一样将肌肉的收缩汇聚到一点上来,引发关节的活动。

在人体运动时,体内的阻力中有41%来自肌肉筋膜,而且筋膜的弹性相对较高,在牵拉的过程中不但可以有效地提高关节的柔韧性,而且不会破坏关节的稳定性。

在牵拉运动中,首先被拉伸的是肌纤维,当肌纤维到达最大长度时,被拉长的是韧带和肌腱。而这肌腱和韧带是保持关节稳定性的重要结构,如果被拉长6%,肌腱将被撕裂,过度拉长对关节的稳定性会造成巨大的打击。

因而,肌肉筋膜以其较高的阻力贡献、较高的弹性成了牵拉时主要的锻炼结构。拉到你疼为止

事实上,很难有一种练习方法真正地将肌肉、肌腱、韧带、筋膜的牵拉完全分开。原因很简单,这些结构就像组成弹簧的一个个分子一样,相互吸引,密不可分。

在瑜伽体位练习时,也很难定出牵拉达到最大限度时的明确界限。那这样一来,我们岂不是很容易受伤?

夏洛蒂曾经是一个很普通的女孩,她和所有女孩一样,怕黑,怕疼,见到毛茸茸的动物就会逃走。有一天,她突然得了一场奇怪的病,她不再怕疼。并不是病魔让她战胜了恐惧,她依然怕黑也依然怕毛茸茸的动物。不怕疼,只因为她不再有疼痛的感觉。她不再惧怕跳芭蕾舞时指尖着地的疼痛,开始疯狂地欣赏那足尖点地旋转时的优雅。

疾病之所以称之为病,是因为它会让你痛苦,哪怕你已经没有了痛苦的感觉,最后夏洛蒂足尖关节严重变形,再也不能继续她动人的舞姿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其实疼痛可以帮助我们许多。比如在牵拉的时候,产生的疼痛其实是一种保护性的信号。

神经就像一个国家的政府一样,分布在身体各个部分,感受着外界和自身的各种变化,一旦出现状况,适时调整“政策”,维持各区域的安宁。所以每一块肌肉的运动都是神经冲动传递到肌肉的结果。

在进行瑜伽的牵拉练习时,分布在肌肉和结缔组织之间的神经纤维就受到了牵拉。幸运的是,这些神经纤维的分布走向是迂曲,在牵拉的最初阶段,仅仅是神经纤维变直,而随着牵拉运动继续,神经纤维就开始被动地伸长。

神经纤维大概能够被动伸长10%~15%,当牵拉超过这个长度的时候,神经纤维开始出现一系列的损害,我们就会感受到疼痛或者麻木。事实上,尽管有各类结缔组织限制着关节的活动,但真正限制我们活动的是神经纤维。

在远离现代文明的公元前3000多年前,就有人开始瑜伽的练习了,也许他们不会想到,最初从模仿动物行为开始的修炼方式能够传承到数千年后的今天。

从追求身体、心灵和精神统一的哲学思想到今天健身房里的热门项目,瑜伽经历了太多演变。而处在21世纪的我们,也许很难理解古人的初衷,但从练习后体会到的对身体控制的快感中,似乎隐约透露出了他们的追求。

当我们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审视瑜伽时,才真正理解了这项古老运动的原理和魅力。瑜伽,并不仅仅是牵拉。小黄儿 绘

腿抽筋,着凉还是缺钙

唐浩/文

谁没有过半夜被“纠结”的小腿肌肉“叫”醒的经历呢?第二天起来,小腿还是感觉不舒服。妈妈说,你得注意保暖;朋友说,你可能是缺钙。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你的肌肉纠结呢?

腿抽筋,特别是小腿抽筋时,很容易摸到小腿的肌肉纠结得硬似石头,其实这只是你腿部的肌肉在痉挛(muscle cramp)。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腿部肌肉的痉挛呢?有人说,这是缺钙引起的,只要补补钙就会好;也有人说,这是腿受凉引起的,只要保暖就可避免抽筋。这些都有道理,不过,肌肉可比我们想的要娇气得多,除了缺钙和着凉,“工作环境不佳”、“饿肚子”、“疲劳”都可能让你的肌肉痉挛起来。

要弄明白为什么肌肉这么娇气,我们得知道肌肉是怎么运动的:身体在感受到外界各种信息后,通过感觉神经上报至大脑,大脑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后发出命令,再由运动神经通知肌肉,肌肉听话地收缩,我们就能做出各种动作,进行各种体育运动。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肌肉异常收缩,发生痉挛和疼痛。缺钙让肌肉不安分

说起腿抽筋,大家通常都会联想到缺钙。钙离子能够维持肌肉正常的兴奋程度,但又必须维持在适当范围内,多了少了都不行,就像发动机里的齿轮,多了机器转得慢;少了又会失控,转得太快。血液中钙离子浓度超过2.75毫摩尔/升,则肌肉兴奋性下降,若是低于2.25毫摩尔/升,肌肉就会变得不安分起来,受到一点轻微的刺激就会发生痉挛。

不过,低血钙性抽筋常见于缺钙儿童、维生素D3缺乏者、食物摄入钙量过少者,或是罹患严重肝脏、肾脏疾病,以及长期使用利尿剂的人群。如果你身体健康、好好吃饭不挑食,那让你腿部肌肉痉挛的恐怕另有原因。

此外,即使真的缺钙,单纯补钙也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比如维生素D3缺乏者,单纯补钙并不能促进钙的吸收,还应补充鱼肝油、多晒太阳;长期应用利尿剂造成血钙流失过多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停用药物;肝肾疾病者,重在治疗原发疾病。所以说,即使都是低血钙引起的腿抽筋,也要明确低钙背后的真正原因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而不是一味补钙。陈诗雨 绘寒冷+疲劳,容易引发腿抽筋

不要以为“着凉”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老话”。人在寒冷时大脑会发出信号让全身骨骼肌阵发性收缩,以产生更多的热量维持体温(这也是为什么寒冷时我们会打寒战)。当肌肉因为其他原因,比如代谢产物聚集、血管痉挛、缺钙等导致细胞兴奋性升高,若再加以寒冷刺激,就很容易发生痉挛。

而疲劳正是引起代谢废物聚集的常见原因。肌肉长时间工作不仅大量消耗肌肉内糖原的能量储备,还会产生大量肌酸、乳酸等代谢产物,就像长时间连轴转的工人一样,积蓄了很多不满,一旦有导火索,就通过抽筋的形式罢工了。

寒冷和疲劳容易引发腿抽筋,这在游泳时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的身体在长时间游泳后,腿部肌肉疲劳,导致肌细胞内外代谢产物聚集,再加上冷水的刺激,大脑频繁发动肌肉收缩以产热,肌肉不堪重负,于是以痉挛来抗议。

所以,如果你白天疯狂地逛商场,晚上又很不巧地让小腿伸出了被子的覆盖范围,半夜时被痉挛的小腿肌肉叫醒也不那么意外了。

这时候不用紧张,我们可以试着用手扳住前脚掌并用力伸直抽筋的腿,从而拉长肌肉,抵抗肌肉的痉挛。同时,大脑为了保护肌肉,也会发出信号放松肌肉,从而缓解痉挛。挑剔的肌肉爱抽筋

肌肉除了要避免劳累和受凉和挑剔钙离子浓度之外,还有一个坏习惯,就是不能饿肚子,否则就会发脾气,抽筋。

葡萄糖为肌肉的运动提供能量。低血糖(血糖<2.8毫摩尔/升)时,肌细胞细胞膜兴奋性增高,“饿肚子”的肌肉就不再老实工作,而要痉挛示威了。这时最简单快捷的缓解方法是吃块糖,为肌肉补充足够的能量。

另外,肌肉对于体内的水电解质环境也很挑剔。水、钠、钾、氯等共同组成了体内的水电解质环境,这个环境的紊乱,也会导致肌肉的兴奋性异常,从而引起痉挛。腹泻、肺炎、大汗、发热、肿瘤等都是比较常见的引发体内水电解质失衡的原因。比如,洗桑拿浴或者长跑后可能因为大量出汗而引发水电解质失衡,这时容易发生抽筋,补充适量的淡盐水后就可好转。神经激动过头,肌肉就抽筋

肌肉的异常活动还有可能是由神经系统引起的,包括大脑的问题(比如脑炎、脑血管病、帕金森病、舞蹈症、抽动症、癫痫、儿童高热惊厥,等等),以及运动神经的问题(如破伤风、有机磷中毒,等等),这些都有可能导致肌肉痉挛(不只是腿部肌肉痉挛)的症状,但同时还会伴有其他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若考虑这方面的因素,还需要咨询专业的神经科医生。

总而言之,腿抽筋的原因多种多样,不能以“缺钙”或“受凉”一概而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一味补钙,还可能造成血钙过高而形成泌尿系结石、心律失常。因此,当遇到反复发作的腿抽筋时,最好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参考文献:

[1]范少光等.《人体生理学》(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0年7月.

[2]高秀来等.《人体解剖学》(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1998年8月.

[3]吴立玲等.《病理生理学》(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年8月.

[4]王海燕等.《内科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1995年2月.

[5]吴希如、秦炯.《儿科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年10月.

人类不能再长高了吗

吴舟桥/文

出国前有人告诉我:荷兰人特别高,所以小便池也很高,一般的亚洲男人都够不着,只能用儿童便池。真有这么夸张?我真的只能找儿童便池吗?林肯 绘

在荷兰这样“高人”林立的国度生活真像是格列佛到了巨人国。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平均海拔确实差得挺大。在欧洲旅游时我就有特别深刻的感触,荷兰人、瑞典人真是有些高得可怕;但只要往南走几步,到了法国、西班牙,感觉就好多了——统计数据告诉我,这样的感觉没错。巨人国的基因

当我们研究荷兰人为什么就能长那么高时,除了联想到他们把牛奶当水喝的习惯外,首先意识到的就是“遗传”的重要性。

似乎凡事扯上了基因就让人联想到“命运的安排”——娘给的基因序列咱没法做主,是高是矮也就成了老祖宗的历史遗留问题。这些年,影响身高的很多基因相继被发现,它们多数都与骨骼发育及细胞分裂有关。科学家也逐步证明了基因多态性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对身高的显著影响;《自然·遗传》杂志曾刊文称,45%左右的身高差异与单核苷酸多态性有关。

当社会把“高富帅”放在一个令人羡慕嫉妒恨的位置时,大多数男人都希望自己一些部件越长越好——如长骨(即四肢的骨头)。长骨越长,个子越高。如果身高也靠“拼爹”,那岂不是让许多少男长高的梦想破碎了?

然而事实便是如此,一些研究结果再次揭露了残酷的现实:在身高问题上,遗传因素确实至关重要。在英裔美国人群中,约80%的身高差异都与遗传有关,在西非和芬兰人群中,遗传因素在身高决定中所占比重也都接近60%。而在生活习惯(即外部环境)差异较小的地区,父母身高(即遗传因素)对孩子身高的影响就更大。遗传(先天)和环境(后天)这两个因素,当一个因素在人群中相对固定时,另一个因素就对身高有着更重要的影响。巨人国的环境

尽管遗传对身高的影响似乎更大,但是,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巨人国民的身高也受到其环境的重要影响。这一点可以从对双胞胎的人群的研究结果中得以验证,芬兰的研究发现,只有“遗传+环境”共同作用的理论模型才能更好地解释双胞胎之间身高的相似度。

环境因素同遗传因素一起,最终导致人群里参差的海拔。不仅如此,环境因素还能通过表观遗传机制作用于基因,例如改变DNA特定序列的甲基化状态。已甲基化的DNA就可以同某些身高基因(如ZBTB38)结合,从而最终对身高造成影响。这说明环境因素亦可通过改变表观遗传的机制影响身高。有趣的是,我们常说女性天性敏感,而她们的身高也确实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所以,努力吧,想长高的少年!悲观的日本人

尽管有些人不愿意承认,但邻国日本的平均身高确实早已赶上中国了。只是正如日本人总是“悲观”地把自己的国家视为“怪兽最青睐土地”一样,日本专家似乎对其国民身高的变化趋势并不看好。

有新闻说日本人的身高可能已经达到顶峰,不会再长高。新闻中罗列了近十年17岁日本青年男性平均身高并指出其变化很小,无明显升高趋势:1998年平均身高已达170.9厘米,而2011年依旧为170.7厘米(注:根据2002年的统计,中国17岁城市男性平均身高为170.2厘米)。新闻报道认为目前日本环境因素(营养、生活方式等)已经达到比较好的状态,因此能促进身高增长的外界因素已经“不复存在”。

不过,专家所谓的现在环境因素“好”,不过是主观的判断,也难免有认识的局限性:谁敢保证未来会怎样?在过去的一百年中,无论是西方还是亚洲,各国人平均身高的增长大多超过10厘米,这样来看,并不能断言在今后某种人群的身高将永远停滞不前。

随着物质水平的涨幅日趋缓慢,人们似乎不怎么着急长个儿了——许多国家居民平均身高的增长趋缓。这种现象不仅局限于日本,在丹麦、芬兰等发达国家,甚至在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存在。但并不能因此就推论,影响身高的外界因素“不复存在”。

一方面,要判断环境是否仍对身高造成重要影响,需要比较近年来父母与子女身高的相关性变化趋势,甚至将相应的生态学模型予以匹配,才能够得到更为严谨的结论。正如上文提到的,芬兰的研究足以证明,即使在北欧这样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环境因素依然对身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另一方面,仅用十年的时间进行观察所得出的结论可能并不足以说明问题。亚洲人的身高在近百年内的趋势是逐步升高的,但如果以十年为限,却可能出现时高时低的反复。就好像历史的车轮尽管始终都在滚滚向前,但也难免遇上磕磕绊绊甚至“复辟”——仅仅以十年之内变化放缓为依据,来推测“或已达到顶峰”,结论欠妥。总而言之,日本人的悲观情绪恐怕多半有些杞人忧天了。

也许,一味追求高度,最终导致的不过是“高跟鞋效应”罢了,倒是便宜了卖高跟鞋的。高一点可能在一些方面有优势,但也未必处处都好。尽管存在很大争议,但一些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确实显示这样的趋势,个子较高的人罹患癌症的危险度相对较高。美貌和金钱本来就不是精彩人生的必要条件,高个子也不是。“天塌下来有荷兰人顶着”,多好!

哦,对了!根据我的观察和切身体验,荷兰的便池其实和国内的高度没有差异。亚洲同胞不必妄自菲薄,尽管来这个郁金香的国度吧!

寻找“不老泉”:一位87岁富翁的长寿攻略

吴舟桥/文加勒比海盗之不老泉

不少读者应该都还对电影《加勒比海盗之惊涛怪浪》中杰克船长历经千辛万苦寻找不老泉的故事记忆犹新。在电影中,他找到了不老泉的地图攻略,并且从旧情人安吉莉卡的口中探听到了调配不老泉水的秘方──两个银杯,装上不老泉水,其中一个银杯中滴入美人鱼的眼泪,那么喝下有眼泪那杯水的人就能够得到喝下没滴入眼泪的人余下的寿命。在此攻略和配方的引导下,杰克船长最终成功地找到了不老泉,并且用泉水挽救了身中剧毒的旧情人安吉莉卡的性命。常用的长生不死法门

长生不老一直是人类梦寐以求的事情。除了海盗们寻找的不老泉之外,我们最常听到的长生不老之法应该就是“吃唐僧肉”了。整部《西游记》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神妖斗法的,不过最终唐僧肉对妖怪而言都只是一顿永远无法品尝的饕餮盛宴罢了。但实际上《西游记》中告诉我们的长寿法门绝不仅仅只有通过对东土和尚的杀戮才能实现:吃皇母娘娘的蟠桃能增寿,吃人参果也可以增寿。由此可见,长生不老的办法有很多。妖怪们苦苦执着于唐僧肉,舍近求远,实在是不得要领。换句话说:他们缺少一本攻略!现实中的长寿攻略

电影也好,小说也罢,毕竟是虚拟的故事,但现实中的人们尽管明白长生不老不可能通过“喝水、吃肉”来实现,却依然难以割舍对于长寿的无限憧憬。古往今来无数的人们寻找着长寿的秘诀,更有能人付诸实践,却都无果而终。自秦始皇开始,不少帝王寻求不死仙丹,最终却都早早地去太上老君处报到了。

现代的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让人们骄傲自豪,基因时代的到来更使得人们挑战未知的信心空前,人们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古代人找不到的长寿攻略,我们能找到吗?全球最大的新鲜水果蔬菜供应商——都乐食品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大卫·默多克正在通过自己的实践为我们寻找着这样一本长寿攻略!默多克的故事

大卫·默多克已经是一名年近90的老人了,自60岁起,他开始通过大量食用蔬菜水果、控制动物脂肪的摄入、运动等多种方式方法以期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125岁,是他给自己定下的目标。由此看来,他的生命旅程也只是走完了计划中的2/3而已。而他自己也对这个目标十分有信心——他当前身体状况良好,无高血压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而且体型匀称,BMI(体重指数)正常……就目前来看,他的长寿梦想确实并非遥不可及!

默多克相信,摄入各种食物,合理搭配营养,就能保持健康、延长寿命。而且他不只是在口头上宣传这样的理念,作为一名拥有27亿美元资产的富翁,默多克不仅仅局限于建立自身的良好习惯,他还大量资助与健康有关的科学研究,甚至花5亿美元建造了一座名为北卡罗来纳州研究院的科研机构,用以研究食物和长寿之间的关系。他致力于通过自身的榜样作用及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向人们展示一本真正的“长寿攻略”。而我们今天也就以默多克为例,谈谈究竟如何找到现实中的不老泉,谱写雄伟的“长寿攻略”。欲想长寿,先知衰老《孙子兵法》早就告诉我们,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寻找长寿攻略之前,我们先来说说“衰老”。衰老是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发的必然过程,它是复杂的自然现象,表现为结构和机能衰退,适应性和抵抗力减退。

衰老是细胞正常的生理过程,从精子与卵子结合受精的那一刻起,这个过程就已经开始,并且——可能让大多数人,尤其是爱美之人失望的是——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它如同时间一般,无可逆转,无法挽回,因此所有号称能够逆转衰老、重返青春的化妆品广告都是在开玩笑,大家切勿当真。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笔者还是要在此强调一下,本文的所有的观点论述,都是基于目前人类的科技水平而言的。尽管当下逆转衰老确实无门,但也许百年以后却已经易如反掌了。

既然延缓衰老确实是让人延年益寿的最好办法,那么,究竟有哪些因素会影响人类的衰老呢?又有哪些因素在我们的长寿攻略中占有一席之地呢?运气《加勒比海盗4》中一心想要永生的黑胡子船长在最后选错了杯子,喝下了致命的没有美人鱼眼泪的不老泉,把自己的寿命送给了他的女儿——运气的作用实在有些微妙。

笔者将运气置于第一位很可能会让大家觉得有失偏颇。但事实上无论是在默多克的例子中,抑或就我们平凡人的人生体验而言,“运气”二字确实是长寿的关键要素。

尽管默多克本人身体健康并且已经87岁高龄——这个年纪却依然健康,这几乎已经实现了不少人的长寿梦想;再加上他家财万贯衣食无忧,就他个人而言拥有几乎大多数人梦寐以求的幸福了。但事实上,在表面的光鲜亮丽背后,他的家庭也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苦痛。

默多克有三个儿子,但其中两个都英年早逝了。长子尤金在游泳时撞到头部,不治身亡,年仅23岁;二儿子戴维在车祸中去世,年仅36岁。尽管父亲热衷于寻找长寿的攻略,但他的儿子们还是因为“运气”欠佳,而无法分享父亲的长寿秘诀。此外,他妻子也因为癌症而过早地去世,默多克说他自己“经历了许多悲剧”,确实,看似无与伦比的幸运儿却也有着许多苦痛。

人的一生绝不可能永远都躺在保险箱中以躲避不测,尽管不断地追求着生命的意义,但人生旅途中突然发生的很多事件都可能改变我们的轨迹甚至终止我们的生命。

确实,想要长寿,我们需要躲避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战争、瘟疫等诸多不利因素,尽管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采取一些主动的措施对意外加以预防,但无可否认,在一些时候我们还是需要一些“运气”,尽管听起来有些令人灰心,没有了人定胜天的气概,但这确实是不争的事实。基因

基因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都神秘难测,但不断深入的科学研究已经为我们逐步揭开了基因的神秘面纱,而基因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能否长寿。

尽管默多克的父亲活到了90多岁,但是他母亲在他17岁的时候就因为癌症而英年早逝了。这对于默多克的“125长寿计划”而言,绝不是什么利好消息。

虽然癌症的发生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某些癌症的发生和基因突变有着密切的关联。例如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胆囊癌等癌症的发生和MSH2、MLH1等错配修复基因的突变有着密切联系;乳腺癌也同BRCA基因突变有关,还有更多的例子,简直不胜枚举……

以上突变的基因可通过性细胞遗传给后代并且“有可能”在后代中继续表达,从而导致癌症“易感性”的增高——这不是指在后代身上癌症必定会同样发生,而是说他们比正常人患癌症的可能性要高。尽管有些危言耸听,但恐怕事实确实如此。

需要强调的是:首先,并不是所有的癌症都与基因直接相关(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恐怕越来越多的癌症及其他疾病同基因间的关系会被逐步明确);其次,尽管癌症基因可能遗传给后代,但即使拥有癌症基因,该基因也未必会得到表达并导致癌症的发生;更重要的是,家族中有癌症患者决不意味着家族中必定有癌症基因,更不能胡乱推断自己就有这样的基因。多数时候,一种癌症会同时受到多个基因的调控,其机制是纷繁复杂的,受到了太多因素的干扰,太多条件的制约。除了基因本身,外界环境也可以对基因的表达造成巨大影响。

然而在上述许多的癌症相关基因之外,也许有人会问“那我们体内到底有没有一个长寿基因呢?”

有!这恐怕是一个非常令人欢欣鼓舞的好消息。尽管称为“长寿基因”未必恰当,但科学家们确实已经发现了一些基因标志,它们的存在和长寿有着密切的联系。

美国《科学》杂志2010年报道了科学家从百岁老人们身上发现了150个基因标志,通过对这些标志的遗传学分析,他们可以评估一个人“长寿的概率”,并且据称其准确度接近80%!

但即便知道了哪些基因可以带来长寿,我们是否愿意通过基因检测而预知自己的长寿概率呢?如果真的进行了检测,又将如何面对结果呢?会不会因为有长寿基因而放浪形骸,或因为缺乏长寿基因而放弃对生命健康的追求呢?这恐怕又是基因检测带给人类的一个困境吧。外界环境

尽管基因研究正一步步地提高着其对于人类健康长寿的影响力,但外界环境对于生命的影响仍然是勿庸置疑的。

从达尔文的进化论中我们就了解到,适宜的环境可以让生存的竞争压力降低,让更多的生物能够更好地生存与繁衍后代。发展中国家的人们平均寿命比发达国家要低很多;当非洲国家还在为消除疟疾等传染病而奋斗的时候,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平均寿命已经超过了80岁!

默多克作为一名位列美国福布斯排行榜第130位的富豪,他所拥有的外界环境及他本身对于其周围环境的改造能力显然是非常优异的!他住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小镇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远离各种污染。与此同时,他还拥有自己的庄园,可以获得各种新鲜天然的有机水果蔬菜……这样的环境着实让人望尘莫及!

回过头看看我们呢?尽管北京上海一些房产公司贩卖楼盘的时候打出了“联合国人居大奖”这样的招牌,但现实依然是:狭小的住房面积,拥堵的公共交通,污染的大气,有限的水资源……

除此以外,巨大的工作压力、紧张的人际关系、家庭中孩子的教育、老人的健康等诸多问题把城市人的心理环境空间压缩再压缩。也许有人认为那是因为钱还不够多,如果能像默多克那么富有的话,就也能有拥他那样的好环境。

但其实,良好的外部环境并不一定要靠金钱堆砌,中国有诸多百岁老人云集的“长寿村”,然而这些村落没有一个是在发达城市乃至城市周边的!这些百岁老人也大多生活清贫,远比大多数忙碌的城市人贫穷。

想要长寿,环境确实重要,但切莫错误地把大房子、大车子作为环境的标杆。平日里和老人一起饭后去楼下散步,周末多带着孩子去野外踏青,把有限的节假日,也充分利用起来去感受自然的美好,让自然的静谧去洗涤自己浮躁的心灵,这才是真正的好环境。饮食

关于饮食,不得不首先提及十分具有中国特色的目前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但这个问题实际上并不能归入“饮食因素”。例如草莓本身不致癌,还有更多的科学研究提示它有预防食道癌的功效!但是用工业染料染红的草莓对人体而言无疑是有着巨大的危害。

食品卫生导致的健康问题并不是由于食材本身导致的,而是由有毒的食物添加剂,以及违规的制作过程导致的,而这些违规违法伤害民众健康的现象不断地发生,恐怕同当前“社会大环境”关系更为密切。因此,食品安全并不在这里过多地强调,这里我们要说的是饮食养生。

饮食养生或者所谓的“食疗”恐怕对国人而言是再熟悉不过了。自古中医就强调饮食对于养生乃至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方面的重要作用,加之张悟本等“中医大师”(现在成了大骗子)的宣传,以及《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等“健康”著作的推波助澜,我想国人对于饮食养生的心得体会可能比默多克还多呢!

在默多克的长寿攻略中,健康的饮食也占据了最多的篇幅。他每天都会吃多达20种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充足的维生素摄入;而蛋白质则依靠大量的海鲜、蛋白、豆制品等来补充。他拒绝食用奶制品、家禽及牛羊肉,因为他认为动物脂肪显然是健康长寿的死敌,并把牛奶和黄油之类的东西称为“死神”。此外,在默多克的“禁食”菜单上,还包括酒、糖和盐。

与中国人善于从老祖宗传下来的中医经典中挖掘食疗的依据不同,默多克更多地希望借由现代科学证明其饮食攻略的正确性。他所投建的研究所的研究课题包括:从苹果皮中提取的栎精是否具有消炎作用;野鼠尾草籽是否像大比目鱼一样富含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经过发酵的茶叶在降低胆固醇方面究竟有多大疗效……

不仅仅是默多克的研究团队,现代研究的很多结果都向人们展示了“增加蔬菜水果饮食,减少动物脂肪摄入”对于健康是十分有益的;而低盐低糖,限制饮酒则是老生常谈的健康法则了,多项研究的结果都支持默多克的论调。但是否应当彻底拒绝奶制品、家禽和牛羊肉呢?

大多数普通人似乎也未必要那么极端。我们应当认识到过多地摄入动物脂肪、无节制地食用肉类从而导致过多营养摄入才是对健康有不利作用的,至今尚无证据显示进食家禽家畜肉类本身对健康有害(注水猪肉和瘦肉精猪肉不在此范围之内……)。

确实,素食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改善身体状况,但不能因为素食的有限作用而“迷信”素食。素食可以减少如高血脂等系统代谢疾病的发病率,但并不能完全杜绝。素食主义者患高血脂的病例并不罕见。此外,植物蛋白、植物油脂的过量摄入同样可以导致肥胖乃至代谢疾病的发生——寺庙里的胖和尚不也是常有的嘛!

因此,除非出于宗教信仰、保护动物等个人原因,否则并不建议因为追求健康长寿而完全拒绝肉食。事实上我们的健康达人默多克也正是这么做的。对于肉类,重要的是“控制”二字。运动

默多克通过运动锻炼一直保持着良好的身材,172厘米的身高,体重大约63.5公斤,对于一名87岁的老人而言,这样的身形是无可挑剔的了。除了自己坚持锻炼以外,他还对一些肥胖的人提出诱人的瘦身计划,他曾经奖励一个减重13.6公斤的胖子十万美元。并且在他公司里员工参加健康锻炼还能够得到每小时30美元的补助……

在这样的诱惑下,默多克激励着身边的人同他一道走向健康长寿之路。是不是有些读者看到这里也想去默多克的公司了?或者想要在他面前立下减肥的誓言而后赚取大把的美金呢?

确实,运动对于健康的益处是有目共睹的,绝大多数的百岁老人都保持着每日运动(劳动)的习惯,生命不息,运动不止。除了老人们的例子,还有大量的临床证据告诉我们,适当的锻炼无论是对于普通人维持身体健康,抑或诸多慢性病(尤其是由于肥胖导致的系统代谢性疾病)的治疗康复都有着重要作用。

运动对健康长寿的益处并不意味着可以不讲究科学地肆意运动。对于老年人来说,单次大消耗量的剧烈运动并不能给健康带来明显的益处,反倒可能由于运动负荷过重导致心脑血管意外或者运动损伤(骨折、肌肉韧带拉伤等)的发生。

如果不是想要勇夺世界冠军,而只是想要拥有健康的身体的话,很多情况下运动更要讲究“坚持”与“适量”。坚持的意思并不是说一定要锻炼到精疲力竭,不能中途停止,而是说每天坚持体育锻炼,不能间断更不能半途而废。因为这样的效果要远好于“偶尔为之”的运动;而适量(保持适当的运动负荷量并持续适当的时间)的运动效果也要比超负荷的运动安全得多。

对于城市中的大多数人而言,体育锻炼最难的恐怕就是“坚持”。很多人都曾办过健身卡,但除了头几天非常积极外,之后就很少想起来去健身了。既花了钱又没达到锻炼的效果,这实在是个赔本买卖。

若我们用办卡的钱买一辆自行车,骑车上下班,也能达到每天锻炼身体的目的。此外,如果楼层不是高得离谱的话,每天上下楼多走楼梯,少坐电梯,也是很好的锻炼——正如那些长寿村的老人们,村子里并没有健身房,他们每天烧水砍柴,做一些家务农活,就是最好的锻炼了。心态

国人的心态一直崇尚“平和”,认为想要长寿就务必保持平和洒脱的心态。但是我们的长寿达人在制订他的“125岁长寿宣言”的时候却似乎并没有那样的坦然。《纽约时报》记者在采访后认为,默多克的长寿宣言似乎更多是出于其好胜心理。如果别人不能做到的事情他能做到,这会使默多克很高兴。

默多克在事业上无疑是很成功的,这很可能与他的好胜心及乐于挑战的性格有关。尽管无数的成功学教材上都会告诉你怎样的性格能在事业上带来成功,但它们各执一词,并没有达成统一意见,更没有科学研究的结论。与此相反,临床研究则有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哪些性格或哪些心态对于健康是有利弊的。

通过对国内诸多长寿老人的调查,心理学家们发现,长寿老人的性格多具有说话、行动缓慢,心平气和,自制力强等特点。而心胸狭窄、性情暴躁或抑郁的人就往往和长寿无缘了。

尽管我们对积极性格如何带来健康的生理机制并不十分了解,但医学专家们已经找到了很多同“心态”有着密切联系的疾病。消化道溃疡是典型的“身心疾病”,很多患者都是由于心情急躁或精神紧张而导致溃疡发作;而阳痿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心理因素而非生理功能缺陷导致的。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尽管我们知道了哪些是长寿的心态,但是要改变每个人的性格,使大家时时都“平和”,处处都“和谐”,又谈何容易?

确实,性格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基因”决定的,我们无法对此加以改变。但是最新的遗传学研究告诉我们,很多精神类疾病都受到外部环境的显著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机制是外部环境可以通过对基因的表观遗传学进行修饰而调控基因的表达,因此改变心态并非不可能实现。医学

尽管默多克并不相信药物能使人长寿,但笔者将医学放在最后介绍决不是因为医学不重要,恰恰相反,笔者认为现代人寿命的延长很大程度上都依靠医学的进步。

尽管默多克不相信药物,但是他不否认科学的作用。他投资医学科研,研究合理膳食对健康长寿的作用。他还订阅医学期刊,同医学家、科学家们交朋友,交换长寿心得……这一切都依旧反映出他对于医学的信任,是因为他相信医学能够告诉他什么是对的、有益的,什么又是错的、有害的。

尽管可能很多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中并没有“求医问药”这四个字,他们几乎很少生病,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在生命的旅途中或多或少还是离不开医学的帮助。

妇产科学的发展使得当前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产率已经降得非常低。出生后接种疫苗,帮助我们躲避致命的传染病的危害。对大多数动物而言,极小的口腔疾病都很可能致命,人类口腔医学的发展让我们有“好牙口”,吃嘛嘛香;抗生素的应用使得人们不再惧怕细菌感染;器官移植、人工器官则使得很多绝望的生命得以延续……

就长寿而言,很多一直困扰着中老年人的慢性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都可以在现代药物治疗、配合饮食运动的调控下达到长期的控制,因此在多年前可能因并发症死去的慢性病患者,也有了带病长期生存的机会!

尽管我们依旧惧怕癌症,但是,要知道,对于古人而言,大多数人可能连活到得癌症年龄的机会都没有,就被一些现代人看起来是“小毛病”的疾患夺走了性命。并且,癌症在今天也不再那么可怕,现代医学对诸多早期癌症的治疗手段日益增多,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此外,现代医学生命支持系统的强大作用也超乎很多人的想象。呼吸机、体外循环、血液透析等现代医疗手段使得“生命维持”的效果大大提高!在一些科幻作品中,曾经描述过通过“冬眠”作用把人体冰冻封存起来,在未来解冻继续生存的故事。尽管这样的想法听起来仍像是天方夜谭,但是按照目前人类科技发展的速度,恐怕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够实现!

然而我们所追求的长寿仅仅是“生存”吗?或者只是一个更大的以“岁”为单位的数字吗?对于大多数追求长寿的人而言,恐怕追求的是生活的延续而非仅仅是生存本身而已。

无论是现代人还是现代医学,对于“生活质量”这四个字的考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追求长寿的同时还希望能够享受生命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用药物、仪器堆砌出来的痛苦地生存──在医院重症监护室中全身插满各种管子,每天接受各种检查和治疗,不能动、不能说话的日子,大多数人是绝对不想过的。寻找生命的长寿攻略

尽管“运气”是上天给的,“基因”是父母给的,“衰老”是自然界的不变规律,我们对它们束手无策,但是我们现在能够健康幸福地生活着已经说明我们是集“好运气、优良基因”于一身的幸运儿了!

我们可以通过适应环境、健康饮食、坚持运动、调整心态、预防疾病等多个方面去寻找健康长寿的秘诀,并且通过自己的实践去影响身边的人。默多克对于长寿的探索与投入也绝不仅仅是为了延长自己的寿命,他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更多的人,让他们也能够拥有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林肯 绘

幸好在我们这个时代,寻找“仙丹”以求长寿的故事恐怕是很少发生了。人们对于生命的理解、对于健康长寿的看法也正日趋成熟。尽管就现在而言,谁都还无法给出一本“一看就会”、“确保管用”的长寿攻略(否则恐怕也落得和张悟本一样的下场),但相信各位读者对于长寿也许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如果在今后的生活中各位也能和默多克一样,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坚持进行体育锻炼,能够像诸多百岁老人那样保持良好的心态,那么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和杰克船长一样,找到属于自己的“不老泉”,用精彩的生命去撰写最优秀的“长寿攻略”!

享受一枕黄粱梦

李珊/文

睡眠,也许是人类每日生活中最为神秘的一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像是某种每日必行的仪式,无法摆脱。忙碌了一天之后,拖着困倦的身体,我们必须要找到一个安全的地点,沉沉地睡去,醒来时却已不记得那段时间去过何方,感受到的只是无限的生机,于是又开始了新的一天。或者,在梦中我们遇到已故的亲人,亲临渴望的美景,经历奇异的冒险,感受无限的美好,醒来,继续生活。就这么黑夜又白天,我们一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睡觉。睡觉时,我们基本上什么都不做,只是那么躺着。也许会有人贪心地想,如果我不睡觉应该能利用那段时间做更多的事情吧?事实上也的确是这样的,我们也许能坚持一个整天,或者好几天,可是最终还是会沉沉地睡去。睡眠,就像是一个我们永远也无法摆脱的魔咒。我们不明白为什么要睡觉,也不知道睡觉时我们的“心”去了哪里,更不知道我们究竟要睡多久。

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传统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习惯被打破。地铁上、公交车上随处可见的就是倚着栏杆、靠着窗睡觉的上班族们。为了赶作业、赶项目、赶时间,通宵达旦的工作更是司空见惯。我们睡眠的时间被压缩到了极致,只有周末时才能补上一觉。我们不禁开始想象,如果能提高睡眠质量,压缩睡眠时间,就可以用多出来的时间完成更多的事情,那样该多好啊!单相与多相睡眠

人类的历史上永远不缺乏勇敢的尝试者,在1963年,一位圣地亚哥的17岁的高中生兰迪·加德纳,突然有了一个雄伟的计划——打破睡眠的魔咒。

在12月28日那天,和往常一样,他在早晨6点醒来,然后决定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继续以前的生活,唯一的不同是每天不再睡觉。他甚至没有使用任何药物,包括咖啡。在最开始的两天里,一切如常。

两天后,一些变化悄悄地开始出现,比如兰迪开始觉得恶心,而且很难记住一些小事,甚至很难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他的朋友们还发现他变得非常暴躁,很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大发脾气。

第四天的时候,他觉得非常乏力,周围的一切都变得不太真实。第七天的时候,他开始浑身颤抖,说话也条理不清,脑电图也不再是正常的节律波。

在最后一天晚上,他甚至殴打了他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

终于,在11天,264小时后,他打破了最长不睡觉的世界纪录,然后就去睡觉了。

在15小时的睡眠后,之前的一切身体不适都消失了;清醒23小时后,他又再次睡了10.5小时;正常睡眠后的一个星期里,他之前古怪的行为也逐渐消失,他恢复了正常。兰迪·加德纳勇敢的尝试并未给他留下任何后遗症。

历史上也不乏“少觉”而又精力充沛的成功人士:英国前总理玛格丽特·撒切尔、文艺复兴的先驱里奥纳多·达芬奇。他们每天都只需要3~4个小时的睡眠就可以保持充沛的精力。达芬奇甚至还发明了一种新的睡眠——多相睡眠(Polyphasic Sleep)。与之相对的就是大部分人类的睡眠方式——单相睡眠。顾名思义,单相睡眠主要由一个觉醒——睡眠周期构成,在这个周期里睡眠总时间大概是6到10个小时不等,而多相睡眠则包含多个睡眠——觉醒周期,每个睡眠周期中的睡眠时间都比单相睡眠时的睡眠周期短很多,如果将所有睡眠时间累计起来也只有3~4个小时,这样就大大延长了觉醒时间,更重要的是在每个觉醒时段,都能保持充沛的精力而不影响学习和生活。

但关于这种睡眠方式的研究都仅停留在尝试者的日记阶段,缺乏对身体状况、认知功能和各方面危险因素的科学评估。

事实上,多相睡眠也不是新名词,很多啮齿类动物都有这样的睡眠方式,这种睡眠方式能够降低睡眠时间,从而大大降低了睡眠时各种危险情况的发生,对动物的生存有重要意义。能否成为少觉分子

那么我们能成为所谓的“少觉”分子么?又究竟是什么机制精准地控制着睡眠——觉醒周期?

通常认为,睡眠受到两个机制的影响:昼夜节律钟(Circadian Clock)和内环境稳态。昼夜节律钟就像安放在身体内的钟,调控着昼夜节律,身体的各部分随着这个钟的变化进行着各种适应。

对于大脑来说,相应的节律就是晚上睡觉,白天觉醒。另一方面,内环境稳态又监测着机体的能量代谢,捕捉着睡眠的需求,所以我们会产生倦意,而这种倦意并不一定发生在晚上,我们在白天也会困倦,沉沉地睡去。

睡眠时,内环境稳态也发生着变化,所以我们在得到充分的休息之后会醒来。总体来说,昼夜节律控制着人睡眠的总量,而内环境稳态则决定了睡眠的时间和量。这两个不同的机制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二者的分子水平有很多交叉。昼夜调控的核团受损后,动物的睡眠时间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从分子机制来说,睡眠的时间长度受到很多分子水平、基因水平的调控。简单来说,昼夜节律系统主要由一些有24小时节律系统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的节律性主要是通过一系列分子组成的反馈环路来维持的。

而调控昼夜节律的这些分子的异常改变,则可能导致睡眠时间的变化。比如编码其中一个分子Per的基因Period的突变会导致一种家族性睡眠时段超前综合征(FASPS),这种综合征的表现就是,患者的入睡时间比一般人提前大约4小时。所以当大部分人都在欣赏美丽的夜色时,家族性睡眠时段超前综合征的患者就已沉沉入睡了。

那么会不会有人醒得比较早呢?答案是肯定的。近年的一项研究发现了另一个调控生物钟的基因Dec2。研究者发现美国的一对母女平均每天只睡6.25小时,研究者在这对母女的基因中发现了Dec2基因上的突变。

与FASPS患者不同,这对母女每天的入睡时间和正常人一样,只是她们在6个小时的睡眠后就会醒来。但为什么Dec2基因的突变就会让她们睡得比别人少呢?她们的大脑能在短暂的睡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休息么?她们的认知功能是否受到了影响?这些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我们似乎已经依稀看到了曙光。

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睡眠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少睡觉又会有什么危害呢?睡眠时的大脑

事实上,睡眠并不是我们简单地体验到的单纯的“失去意识”进入休息状态。如果用脑电图来检测大脑在睡觉时的活动的话,我们会发现每晚的睡眠都是由3~4个“超日周期”组成的。每个“超日周期”又有两个不同的阶段:非快速眼动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

与清醒状态截然不同,非快速眼动睡眠时神经元细胞的活动相对较少。此时的大脑不再是主宰身体的“帝王”,它不再对身体的其他部分发号施令,而其他部位的感觉也很难传递到这个“指挥中枢”。

根据脑电图波形的不同,非快速动眼睡眠又可以分为4个时相,随着时相的加深,睡眠深度也逐渐加深。可以说,非快速眼动睡眠是大脑真正得到“休息”的时刻。

快速眼动睡眠顾名思义,此时有大量高频眼球运动,脑电图表现出与清醒状态类似的低幅高频快速放电。此时大脑神经元兴奋性很高,大量类似清醒状态的放电活动形成了“梦”的基础。我们能闻到花朵的芬芳,聆听杜鹃的夜啼,感受爱人的温度……不过这一切都只是大脑创造出来的虚拟世界,大脑的兴奋信号不会被下传,全身的肌肉也是完全松弛的,此时大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傀儡皇帝”。

在这个追求创新的时代,墨守成规似乎成了贬义词。但我们的大脑和身体却都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节奏,遵循着规律。夜深人静,大脑活动开始减少,感觉变得迟钝,肌肉逐渐松弛,我们沉沉睡去,进入了非快速动眼睡眠。

一段时间后,大脑的活动开始复苏,但肌肉依然麻痹,感觉依然迟钝,只是我们思维奔逸,做着各种神奇的梦。渐渐地,大脑的活动减弱,又开始了新的周期。这样周而复始,直到我们醒来,大脑重新夺得了身体的指挥权。睡眠给了我们什么

从进化的角度分析,非快速眼动睡眠可能是动物储存能量的一种方式。随着大脑的活动,大脑的能量消耗也降到了最低,仅为清醒时的70%,同时身体各部分处于“瘫痪”状态,能量消耗也很低。

除此之外,伴随代谢产生的毒素也会相应减少,如体内的氧自由基。氧自由基是细胞代谢时产生的一种物质,它具有很高的氧活性,如果不能及时清除,在体内蓄积可能导致细胞的死亡,长时间的作用会加速机体的衰老,导致皱纹和关节炎。

另外,与清醒状态相比,非快速眼动睡眠时大脑中的很多重要物质的水平明显提高。比如能促进生长发育的生长激素释放激素,比如大脑神经元的能源糖原,比如有重要免疫功能的白细胞介素-1……所以夜幕降临,我们的机体自动调定到最低能量消耗状态,开始清除毒素,分泌大量物质,进入非快速眼动睡眠,让白天的疲劳得到释放,重新恢复最佳状态,迎接新的一天。

而在快速眼动睡眠期间,大脑神经元几乎和清醒时完全一样,活动频繁,能量消耗大。令人困惑的是,为什么我们还需要快速眼动睡眠呢?除了给我们美梦,这个阶段还有什么作用呢?

艾伦·霍布斯的“激活—合成”(Activation-Synthesis)理论认为,梦是额叶皮层神经元对白天放电形式的一种随机重复组合,这种组合可能与记忆的强化有关。研究还发现经过睡眠后,白天学习内容的记忆得到强化,而这种强化作用仅发生在存在快速眼动睡眠的睡眠周期之后,这提示快速眼动睡眠与记忆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对各种动物的研究则提示了快速眼动睡眠与大脑的发育成熟密切相关。在同一种动物身上,快速眼动睡眠时间与动物大脑的成熟正相关,不同动物的快速眼动睡眠时间与动物出生时的成熟度负相关。所以出生时爪、牙和皮毛都已经发育好了的豚鼠的快速眼动睡眠则比出生时发育程度较低的雪貂少很多。另一方面,剥夺快速眼动睡眠会对处在视觉发育期的动物视觉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会一直持续到动物成年。春眠不觉晓,到底睡多少

现在我们对睡眠功能的理解仍然非常不透彻,很多结论都来源于推测和假说。对睡眠时发生的一系列分子学改变的了解还非常不全面,所以就像拼图一样,我们只能根据一个个片段大致勾勒出美丽的全景。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睡眠能降低机体能量消耗、合成和储备物质、促进大脑成熟发育、增强学习记忆,但更重要的是,睡眠能让我们的机体得到恢复,从容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冒险。

诚然,要了解影响睡眠的生理功能,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从人群这个整体出发,统计出大部分人的睡眠时间,调查睡眠时间和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得到统计学意义上的最佳睡眠时间。1964年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每天睡7个小时的人的各种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都是最低的,在此之后世界各地的研究者纷纷对本国人群的睡眠时间和疾病发生率进行了统计,也都得到了类似的结果。这些研究大多发现睡眠时间和死亡率之间是一个U字形曲线,也就是说睡眠时间过少或过多都有可能导致死亡率的升高。而对睡眠时间较少的研究发现,较少的睡眠与心血管疾病、肥胖的发生率都呈正相关,同时睡眠时间减少可能还与心理压力、机体免疫力相关。因而睡眠长度可能直接与机体的健康水平息息相关。

睡眠就像一项每天必行的仪式,在睡梦中,我们储备体力、增强记忆;在睡梦中,我们逐渐长大、衰老。对这项耗费我们一生的1/3时间的“仪式”,我们了解的还太少太少。

现代社会繁忙的生活把我们逼得狼狈不堪,睡眠时间也被剥夺到了极致,也许我们只是功利地想了解些睡眠的知识,以提高睡眠效率,减少睡眠时间,又可曾想到睡眠时了无烦恼的纯粹?可曾怀念觉醒后神清气爽的舒畅?或许所谓的缩短睡眠时间、提高睡眠效率,本来就是现代人痴望的野心。与其如此,为何不停下匆忙的脚步,好好享受那一枕黄粱梦呢?陈诗雨 绘

当睡眠离开身体

金巍娜/文

身为职场达人,你可能总不免因赶项目而加班熬夜;难得朋友聚会,拒绝不了通宵K歌到天明;而当项目完成,唱high过后,你突然醒悟:天呐,我弄丢了我的睡眠!

当睡眠离开身体,在上下眼皮未能亲密接触的24和48小时内,身体究竟会发生哪些微妙的变化?一、睡眠离开身体24小时

1.大脑

24小时不睡觉后,头晕、头痛、眼花是很常见的症状。并且,加班熬夜时的效率似乎没有白天工作时那么高,这是我们或多或少都有的体会。的确如此,欧洲的《睡眠研究杂志》上曾发表过这样一项研究:当科学家用先进的功能核磁成像系统对17名缺觉一天的正常人做脑部扫描时,发现分管思维和注意力的脑区活跃程度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下降,这意味着当睡眠离开身体24小时后,大脑的功能、思维的速度将大打折扣。想通宵一夜搞定公司的任务?你要花费比在白天做这项工作更多的时间!

2.内分泌系统——消失的瘦素

不仅仅只有大脑需要睡眠,身体的其他部分也需要在睡眠中得到调整和休息。即便只有24小时的睡眠离开时间,身体的内分泌系统也会发生相当程度的紊乱。此时,能够告诉大脑“我已经吃饱了”的激素——瘦素——在血液中的浓度会下降。与此同时,饥饿素的水平会增高,熬夜的你不仅耐不住漫漫长夜的寂寞,更耐不住食欲的暴涨,而且此时你会更有可能吃低营养高热量的食物。饥饿的呼唤不仅让你之前数月的减肥努力化为乌有,也将埋下更多的肥胖隐患。

3.胃肠道

睡眠和饮食这两种活动通过身体内复杂的激素网络相互影响,当睡眠出现紊乱时,消化系统必然也会产生一连串的问题。熬夜1天过后,你会感到明显的恶心,有时甚至会呕吐,这种不适可以看做是身体给你的警告和反抗。

4.眼睛

24小时不睡,两只熊猫眼是最可怕的见证。一天未阖眼使得眼部肌肉处于持续紧张状态,此时眼部血流较平时缓慢,血管内一些代谢产物的堆积,导致血管呈现青紫色,加之眼睛周围的皮肤细薄柔嫩,容易暴露出皮肤下覆盖的血管的模样,产生明显的黑眼圈。同时,由于血液回流不畅,下坠的眼袋和布满血丝的眼球也是常常发生的噩梦,出现这种情况,即使再好的化妆品也终无回天之力。

5.免疫系统

你或许有这样的生活经验:缺觉的人很容易生病。的确,被剥夺了睡眠的人,身体免疫力会降低,这种发现已经得到了多种研究的证实:来自德国吕贝克大学的研究者们,在为19名健康成人接种了甲肝疫苗后,让其中一半人保持平日正常的睡眠时间,而另一半人则坚持24小时不睡,之后,研究者分别测定他们体内甲肝病毒抗体的浓度,发现有规律睡眠组的人们体内的疫苗抗体的浓度是缺觉24小时组浓度的2倍,另一项用流感疫苗进行的研究也得到类似的结果。剥夺睡眠会使得体内的卫士——白细胞的功能大打折扣,最终导致身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下降。拿什么拯救你,我的身体?

1.若要将缺觉24小时带来的身体负担统统扫光,最有效最快速的方法就是好好补上一大觉了。补觉的总时间最好在10小时以上,外加接下来一个充足的午觉,身体就能恢复到熬夜前的状态。

2.咖啡、茶等这些含有咖啡因的饮料能增加脑部神经元的兴奋性,常常是熬夜人士之必备,但切忌贪多,否则不仅使胃肠道更受刺激,咖啡因的效力也会使大脑的功能运转适得其反。

3.做一组身体拉伸动作加上几个深呼吸,可以增加脑部的供氧量,从一定程度上补偿身体的疲劳和困倦,程度以让身体稍稍感觉清醒为好,不需要做得太累,否则身体的反抗信号会来得更快些。

4.熬夜容易大量消耗体内的水分,一定要记得补充适量的饮水哦亲!充足的水分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将因熬夜产生的体内废物及时通过肾脏排出体外,适时补充水分也可以使血液不至于过度黏稠,导致形成血栓的风险。亲,是时候为自己倒杯水了!二、睡眠离开身体48小时

1.大脑

如同一台运行了很多程序的电脑,48小时连续工作仍未休眠的大脑运转速度将直线下降,不仅学习新事物的能力下降,而且注意力会变得难以集中。更糟糕的是,此时记忆力也有了明显的下降,你开始记不清1分钟前看过的那个文件放在何处,抑或是久久想不起一个重要会议的时间。而此时此刻,你要比往常更容易犯一些低级错误。剥夺睡眠48小时后,身体的状态就如同酗酒后的烂醉如泥。如果这个时候你还在开车或从事其他重要工作的话,那可是件相当要命的事情。

2.内分泌系统——熬夜hold不住体重

持续两天的熬夜会破坏体内动态调节的平衡,导致超重和肥胖。一项针对全美共计一万四千名青年人的研究表明,每天的睡眠时间减少一小时,体内的胆固醇水平便会增加17%。尽管短期的睡眠剥夺不会造成对健康的长远危害,但若缺觉成为生活习惯,则会增加肥胖、高脂血症等健康隐患。

睡眠不足还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对身体施加影响,缺觉48小时后,交感系统会愈发活跃,导致压力激素水平不降反升,产生的后果是血压的升高;同时,这也抑制了胰腺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而胰岛素是体内唯一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缺少了它之后,体内的血糖会随之上升。长此以往,你将更有可能患上糖尿病或高血压。

3.胃肠道

缺觉48小时后,肚子可能会感到前所未有的难受,有时还会出现反酸,这是因为在缺觉的压力之下,胃酸的分泌明显地增多。胃不好的人这时可更要注意了,缺觉很可能使旧病复发,诱发更严重的胃溃疡。

4.免疫系统

一些实验研究表明,缺觉两天后,体内的炎症因子会升高,这些炎症因子是身体压力的指标。困得不行压力山大,看来是有原因的!

5.皮肤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它也很容易受到睡眠的影响。48小时失去睡眠导致体内各系统的紊乱会破坏皮肤胶原蛋白的产生,不仅使皮肤的完整性受到破坏,更容易带来皱纹、痘痘爆发等皮肤烦恼。爱美的你,想想不睡觉带来的可怕后果吧!拿什么拯救你,我的身体?

1.想要消除两天不睡给身体的破坏性影响,没有什么比舒舒服服睡上一大觉更有效了。你需要留给身体至少18小时的睡眠时间,以便使身体重启自我修复过程。除此之外要注意的是,在接下来的日子中最好也要恢复规律的睡眠时间,以避免这短期的不眠给身体带来的长久危害。

2.全谷物饼干及全谷物面包这类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能够为大脑补充因夜间额外运转所消耗的能量,对于夜宵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而若熬夜还吃薯片、薯条、方便面这种油炸类高热量的食物的话,则会加剧体重的增长,同时更会使人昏昏欲睡,对拯救身体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3.牛奶和酸奶中富含一种名叫色氨酸的氨基酸,它在体内可以转化成为诱发睡眠的荷尔蒙,帮助身体从疲劳中恢复,在一些坚果里(核桃、腰果、开心果等)色氨酸的含量也很丰富,把它们作为夜宵也是不错的选择。喝杯醇香的牛奶,或是爽口的酸奶,不仅能让缺觉的你心情舒适,而且能让你在工作完成后更容易入眠。

4.在长久熬夜中插播一段小憩时间,即使没有补觉的效果那么立竿见影,也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熬夜对身体器官的损害。但为了不使自己一下睡过头误了考试或者没赶上截止日期,一定要调好闹钟,把小憩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之内。我们的睡眠有两种状态,分别是浅睡眠和深睡眠,身体总是先从浅睡眠开始,逐渐进入深睡眠。而一旦从深睡眠醒来,身体会感到困倦难抑。所以要控制好小憩的时间,在进入深睡眠之前就唤醒身体,尽管醒了之后仍会感到一阵阵的困意,但工作效率肯定比睡之前要提高很多。三、睡眠离开身体72小时

1.大脑

缺乏睡眠72小时后,人体内会产生大量的压力激素,它会导致大脑合成新细胞的能力严重下降。这时,大脑这台混乱的机器运行速度已经奇慢无比,你会变得语无伦次,计算能力、记忆力都显著下降,这时的你甚至会出现幻觉,性格也会大变,你开始变得神经质,脾气暴躁,很容易因为一点小事而大发雷霆,你已经不再是平日那个温文尔雅的自己了。不仅如此,你的精神也已接近崩溃的边缘。最刺激的是,若果真坚持到3天不睡,这将是一趟精神病的体验之旅。

2.未老先衰的内分泌系统

脑中有个名叫垂体的不起眼的小器官,它掌管着身体其他内分泌器官的功能调节,是内分泌系统的头领。垂体的功能很容易受到睡眠的影响,连续72小时不睡之后,体内控制外界压力、调节消化、免疫、情绪、性功能和能量消耗的内分泌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将会如同混乱的仪表盘,生长激素不升反降,糖皮质激素则反常地升高,这会导致身体器官发生一系列的紊乱,此种改变类似于老年人体内所发生的变化,也就是说,内分泌功能开始未老先衰了。

3.胃肠道

缺乏睡眠作为一种严重的心理和生理的压力源,很容易破坏胃黏膜的完整性,因为胃表面的黏膜最易受到压力的刺激。香港大学的科学家们用大鼠作为试验对象,研究发现,当大鼠被剥夺睡眠7天后,胃部的血流减少了15%,相应地,它们的胃黏膜也有了30%~50%的损伤,反映到人身上则说明,缺乏睡眠的确容易导致胃黏膜的损害,这意味着:缺乏睡眠的人更容易患上消化性溃疡病。

4.心脏

缺乏睡眠对心脏的影响也不可小觑。通过对大规模人群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人员发现,对于那些因工作需要而不得不值夜班的人群来说,他/她们得心脏病的风险会比一般人高。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久醒不睡导致的体内炎症因子增加,久而久之使得供养心脏的血管内壁变得粗糙、产生斑块,正像一个常年失修、内壁已锈迹斑斑的水管道,这也常是冠心病的萌芽。拿什么拯救你,我的身体?

1.不消说,现在唯一的重量级后援就是赶紧睡上一大觉吧!建议的睡眠时间是至少48小时,在之后的5天内也要保证每天至少9小时的睡眠。把失去的睡眠都补回来,你就能完全恢复,而且基本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

2.要想睡个安稳觉,更好更快地到达梦境的彼岸,在睡之前6小时需要避免吃含咖啡因的食物,如咖啡、茶、可乐、巧克力,以及一些可能含有咖啡因的药物,诸如一些止痛药、减肥药、利尿药、感冒药等,在需要服药时可以查看药物说明书,看看是否有可能干扰睡眠的咖啡因成分。

3.同时,睡前4~6小时内也要避免饮酒及吃高热量或者辣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加重胃肠道的压力和负担,也会扰乱你的好梦。结语

或许你觉得上述种种不睡觉的极端情况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而仅仅将其当做笑谈。然而美国威斯康星州医学院的Chiara Cirelli博士研究发现,大鼠在连续五天内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后,脑子里发生的变化等同于熬上几个通宵的效果。所以,不要以为这些健康隐患不会发生在晚睡的你的身上,每天晚睡上几个小时,你照样hold不住健康。

美丽源自健康

伊丽莎白·泰勒的美丽奥秘

赖青颖/文

伊丽莎白·泰勒,风华绝代的好莱坞常青树,终究还是逃不脱命运的安排,在和疾病进行长期搏斗之后,一缕香魂烟消云散。有人说,她的一生仿佛就是一部经典的好莱坞影片,名利、金钱、爱情、失败的婚姻、奢华的生活、多舛的健康……而这一切幸福、成功、艰辛与磨难都与一个事实密切相关,那就是她那倾倒过无数人的美丽容颜。

上帝有时候就是这么不公平,他可以信手一挥给一些人安上平庸的五官和外貌,也可以精雕细琢赋予另一些幸运儿倾国倾城的容貌。伊丽莎白·泰勒应该就属于上帝的宠儿,她蓝紫色的眼睛、面部的黄金分割、S形的身材,无一不符合现代审美观。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灵动流转的目光是美女身上最动人的风景之一。说到伊丽莎白的美丽,被谈论最多的莫过于她那双被媒体、影迷争相捧誉的蓝紫色眼睛。

美国文学史上的著名南方文学评论家杜鲁门·卡波特在初次见到伊丽莎白·泰勒时曾经这样感叹:“她脸上那双紫丁香般静静绽放的眸子,是囚牢里俘虏的美梦,是秘书的白日幻想,如此不真实,如此遥不可及,却又如此恬静羞涩,晶莹易碎,带着人性的温情,闪烁着丝丝不安的疑虑。”

她这双眼睛不仅色泽独特,还能随着灯光、眼妆的变换呈现从魅惑紫到深邃蓝的转变,美艳神秘,分外迷人。这样一双眸子被媒体评为最美丽的十双眼睛之一,排名甚至超过了奥黛丽·赫本以清澈、明净著称的棕褐色眼睛。

可能会有90后的小美女们睁着一双比伊丽莎白还要绚丽的眼睛说:她用美瞳了吧?拜托,美瞳可是21世纪的发明,伊丽莎白的明眸刚开始在银幕上顾盼生姿那会儿,我们的姥姥辈恐怕还不知道原来眼睛也能化妆。

伊丽莎白的眼睛绝对是上帝的造物,这才是天生丽质。

伊丽莎白自己也很为天然雕饰出的这样一双眼睛而自豪,她名下有一款香水就叫“紫罗兰之眼”(Violet Eye),初闻是果树上飘散的蜜桃甜香,再闻混合着茉莉花与紫罗兰的馥郁,最后弥漫成牡丹、雪松和琥珀交织的精致隽永的芬芳……当你凝望伊丽莎白这一双眼睛时,你是否也会产生这样美好的遐想呢?又或者你会羡慕嫉妒恨,为啥这双眼睛不能长在自己脸上?

现在,请你拿起一面镜子,睁大眼睛,仔细观察眼睛有颜色的部分。对,那围绕瞳孔一周的黑褐色圈圈就是眼睛颜色的来源,它叫做虹膜,人眼的颜色都由它来呈现。看看那被评为世界上最美的十双眼睛就能知道,从优雅的琥珀色、魅惑的苹果绿,到深沉的丝绒灰、高贵的宝石蓝,眼睛可以比珠宝更绚烂。那么这些颜色的差异从何而来?伊丽莎白泰勒的蓝紫色眼睛为何能如此美妙?

眼睛颜色的成因其实非常复杂,由许多基因决定,而最基本的秘密就在于虹膜的结构和成分。它分为前后两层,前面一层由一些相互连接的组织和细胞组成,其中分布着微小的血管与神经,后面一层就是含有许多黑色素细胞的色素上皮层,这两层结构中细胞里黑色素的含量不同,导致它们的颜色也有所差异,后层黑色素含量多颜色深,前层黑色素含量少,可以呈现从棕黄到深褐不等的颜色。

我们的黑眼珠就是这两层丰满的色素交叠的结果,使它看上去黝黑有神。而欧美人常见的洋娃娃一样的蓝色眼睛,则是因为他们的虹膜前层细胞里根本没有色素,阳光照射到虹膜上时可以穿透前层到达后层,长波长的光线(红橙黄之类)被后层的黑色素吸收,短波长的光线被反射回来,就呈现出天空一样的蓝色,这与天空的蓝色的成因有着类似之处。

除此之外的琥珀金、苹果绿、丝绒灰、榛子褐等眼睛的颜色,也都是光线与虹膜里不同含量的色素、细胞、蛋白等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同三棱镜般展现出五彩斑斓的各样色彩。不能不感叹,这样精妙完美的构造恐怕真是只有上帝之手才能完成。

不过,需要告诉你的是,有研究者称,伊丽莎白·泰勒的眼睛其实是深蓝色的。她的紫罗兰之眼是因为光线和虹膜里各种成分相互作用发生折射、散射甚至丁达尔现象等复杂的光学变化,再加上她浓重的眼影,才产生了前面说的那种从魅惑紫到深邃蓝的奇妙变幻。

据报道,真正的紫色眼睛出现在白化病患者的身上。一个通常的认识误区是,白化病患者的眼睛颜色都是兔子那样的红色——因为色素完全缺失导致血管颜色的显露。其实这种疾病也分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白化病由于色素缺失的程度不同也可以使眼睛呈现红色、紫色、蓝色,甚至栗色、棕色等多种色彩。

伊丽莎白的蓝紫色眼睛显然不属于上述情况。那是因为色素和阳光精巧而出人意料的结合,才生就了这样一对瑰宝般迷人的心灵之窗。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一双风情万种的眼睛,还应当有五官精致的配合才能造就一张不老的脸庞。据许多研究人员称,伊丽莎白·泰勒的天使面容不仅靠双眼点睛,还依赖她面部完美的黄金分割。

所谓“黄金分割”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稍微读过书的人也可以从小学课本上翻出1.618这个数字,这来自于传说中的斐波那契数列“1,1,2,3,5,8,13,21,34……”,数列的后一位数字是前两位数字的加和,如果你试着用每个数字去除以它的前一位数就会发现,越往后它们的商越趋于一致,那就是1.618这个黄金比例。

见过帕台农神庙的人都会被这个建筑的神灵气息所震撼,它是那么高大宏伟,似乎囊括宇宙,而构成它立面主体的那些擎天立柱与整个建筑物高度的比值正符合黄金分割,许多著名的建筑和画作里也隐藏着这个神奇的数字。

近年来,科学家们将这一比例用于人脸的研究时发现,它仿佛冥冥中上帝设置的一个密码,打开了所有美丽面容的奥秘。伊丽莎白·泰勒再次受到上帝的宠爱,据报道,她就拥有这样一张符合黄金分割的脸庞。

下面再次拿起镜子,端详你自己的脸,且不管镜中人是如何绝美或平凡,你看看能在这张脸上比画出多少道连线?两眼间宽度,眼角到鼻子正中的距离,微笑时你露出牙齿的范围……这些细节都可以与黄金分割相联系,例如眼睛宽度与嘴唇宽度的比例。

许多著名美女如蒙娜丽莎、杰西卡·辛普森的脸都被公认为满足黄金分割的完美范例,伊丽莎白也是其中之一。

有趣的是,有许多国外网站还提供了一种“黄金面具”,就是按照黄金分割比例绘制出人脸五官的几何轮廓与位置,让你逐个验证大明星们甚至你自己的脸,是否拥有这一美丽密码。

看完伊丽莎白这样的美女,再看看自己这张大众脸,是否会自惭形秽?虽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包括双胞胎),但在茫茫人海中要寻觅出能一眼望见的人,对方不是至亲,就应该是伊丽莎白这样的惊艳类型。说实话,世界上有将近70亿人口,多几个和你长得像一点的人也不奇怪,你我也难免就沦落到大众脸行列中了。

前不久,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公布了一幅图片——地球上最大众的脸,居然是一名28岁中国汉族男性的脸庞,这张脸由拍摄到的20万张男性脸部图片合成。别奇怪,谁让现如今男多女少,而汉族又是人口第一大民族呢?

还有一组图片是一名南非摄影师利用他拍摄的大量女性照片合成的世界上41个国家和地区女性的大众脸。从这些照片来看,“大众脸”其实都挺美。只可惜,物以稀为贵,泛滥导致平庸,不是谁都能像伊丽莎白·泰勒那样备受美神眷顾,出类拔萃。

不过,世界上也没那么多完美的东西,如果每个人都生成她那样,我们现在对美丽面容的定义,或许会是另一番模样。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现代社会再没有古代那种宽袍大袖把所有美丽的躯体都掩盖成一具木偶,所以现代人在看美女时不光看脸,那袅娜的S形曲线也是众人眼光的焦点,成为评判美女的重要标准,即使相貌平平,一副好身材也可以为你加分不少。

据网上爆料,伊丽莎白·泰勒体重48公斤,身高163厘米,虽不能说高挑出众,也是纤丽苗条得很,而她91.44/53.34/91.44(厘米)的三围更是非常理想的美女体形了。

通常用于评价女性身形的尺度是腰臀比,0.7的腰臀比被认为是最具有吸引力的身体曲线,算一算就知道,伊丽莎白的腰臀比约为0.6,这个缩小的比例是她那杨柳细腰的功劳,有人说,正是这样纤细的腰肢更增添了她的女人味,让她魅力十足。

你可能要问,理想的腰臀比为什么是这样一个数字呢?说出来恐怕让你大跌眼镜。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这不单纯是因为S曲线的美学效果,更因为它显示出一个女性身体脂肪的合理分布,这种分布展现出女性最佳的生殖能力。也就是说,外表上的吸引力实质与潜在的生育需求息息相关。

进化心理学指出,一个女性的性感程度和提示她生殖能力的外表标志存在密切联系,乳房和骨盆的丰硕、宽大无疑更适合生儿育女,现今对美女身材的欣赏尺度与评价应该都可以溯源到人类繁衍后代这一终极任务上,这一条对男性来说尤为适用。

所以,先生们,当你们不由自主地把目光停留在一位身材凹凸有致的窈窕淑女身上时,千万不要忙着辩解这纯粹是美学欣赏,相信作为人类雄性世界的一分子,你在潜意识里可能或多或少存在着某种幻想或冲动。这也许从某种程度上暗示着伊丽莎白·泰勒能先后俘获8任丈夫的原因,不过,这种婚姻恐怕并不是伊丽莎白想要的幸福。

另一些研究人员则认为,女性的吸引力不单单是腰臀比那么简单,它似乎和体重指数有着更紧密的相关性。

他们选取了50名女性的真人图片,按照体重指数高低分为消瘦、低体重、正常和超重四个类别,每个类别里的女性都具有从0.68~0.9不同的腰臀比,将这些图片去掉面部,展示给40位男性大学生看,让他们给每张图片的吸引力打分,并拟合出一个以女性年龄、体重指数、腰臀比为变量的方程,来预测图片中女性的得分。

结果发现,该方程能很好地预测出得分,但体重指数在其中所占权重高达73.5%,腰臀比仅有1.8%。这说明匀称、健康的体形,会比单纯的细腰丰臀更有美感。

伊丽莎白·泰勒的体重指数,即体重(公斤)/身高的平方(平方米),算来仅为18,按医学标准属于低体重了。按前述理论与试验,这样一个数值似乎并不能获得很高的吸引力评分。但其实,关于决定女性吸引力因素的类似研究有很多,各有各的说法,不是身体这些简单的数据能够笼统概括的。

伊丽莎白的美丽或许还不仅仅在于她天使般的面容与魔鬼般的身材,她在好友因艾滋病去世后积极投身抗艾公益事业的行动和精神,是不是能让你在她的性感迷人之外看到另一种风情?在这个追求多元价值的社会,美丽不是单一化的,多数人依然憧憬这样一个世界——在那里,美丽可以自我定义、自由表达。

美丽是上帝赐予伊丽莎白的一份礼物,但同时她也被夺去了许多重要的东西,包括美满的婚姻、宝贵的健康。所以不要埋怨命运的不公,在关上一道门时,它会给你留一扇窗。

到此,突然想起,以上对伊丽莎白的溢美之词均基于一个前提,那就是你认为伊丽莎白·泰勒的确很美。如果你不以为然,甚至嗤之以鼻,那也不要紧,存在于美丽背后的奥秘才是我们要探寻的真谛。参考文献:

Optimum body-mass index and maximum sexual attractiveness.Tovee,M J;Reinhardt,S;Emery,J L;Cornelissen,P L.The Lancet.352.9127(Aug 15,1998):548.

体重反弹!真心hold不住诱惑

高采烈/文

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吃得比兔子还清淡,活动比兔子还多,好不容易甩掉了脂肪,可是,回归正常饮食后用不了几顿,就重回珠圆玉润的行列。有人抱怨美食的诱惑太强烈让人hold不住,也有人认为是减肥成功以后思想防线松懈了的缘故,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告诉你:减肥反弹,不只是hold不住诱惑,不只是意志力薄弱,其实另有隐情。

工业革命带来了丰富便利的物质生活,也带来了“肥胖”这一全球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有超重的问题(BMI≧23),超重人口中又有四分之一可以够得上肥胖(BMI≧25)。于是关于减肥的话题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关于如何减肥的图书、视频、网站、广告铺天盖地,其中“节食减肥”凭借其省时、省力还省钱的优势,成为每个下决心减肥的人最优先的尝试。

肥胖问题,简单来看就是能量收支的不平衡,能量之摄入>消耗,多余的能量全转化成了脂肪囤积在体内,所以,减少能量的摄入是我们最直观最容易想到的办法。

可是,尝试过节食减肥的人都有“一朝回到解放前”的经历,思想一松懈,肥肉很快就反攻倒算、占领高地,悔恨懊恼并且感慨自己意志力薄弱的同时,不得不收拾情绪开始新一轮身材保卫战。然而,发表在权威医学周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一篇关于减肥与激素的研究却告诉我们,减肥反弹真心不全是意志力的问题,减肥行动开始后体内激素水平的一系列改变,已经为体重反弹埋下了伏笔。

这些来自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招募了BMI在27到40之间单纯性肥胖(除了肥胖,没有其他疾病)的男性和绝经期女性共50名,开始了为期10周的节食减重计划。他们对参与计划的人进行了严格的低脂低热量饮食和适度运动的控制,甄选10周内减重达到原始体重10%的人选入试验,并在之后1年中要求他们根据营养师的推荐进行低脂饮食和适度运动以保持减肥成果。研究者对他们每两个月进行一次身体评估(包括体重、腰围、臀围、血压、心率及激素水平等),其间以电话随访监督。最终,有34人成功地完成了计划,16人中途折戟。可见,减肥没有那么容易,每个人有他/她的脾气。

在减肥前和减肥过程中,研究者对这些人的激素水平及主观食欲进行了评估。人体内控制食欲和体重的激素花样很多,根据它们在体内的作用,可以大致将它们分为两大阵营:(1)减重阵营:可以减少摄食增加能耗,包括瘦素,PYY,GLP-1,CCK,IAPP和胰多肽;(2)增重阵营:可以增加食欲和能量储存的,包括脑肠肽(ghrelin)和GIP。

节食减肥成功一年后,身体的激素水平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研究者分析完数据后发现,减肥时食欲的增加十显著。由于能量摄入的降低,循环中瘦素的水平迅速下降,并且长期处在较低水平,而脑肠肽和GIP却增加了。可见,减肥的过程降低了减重阵营里激素的水平,但升高了增重阵营里激素的水平。换句话说,从节食行动一开始,身体就和意志站到了对立面。

这个研究的关键点不仅仅在于发现了减肥引起的激素水平的改变,而且提示我们,这些改变在减肥成功后的一年内仍持续存在,这说明节食减肥后的体重反弹是有一定生理基础的!也就是说,激素水平的改变有可能是导致减肥反弹的罪魁祸首。另有一项研究表明,减肥一年后,身体的能量代谢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

对于激素水平的改变,研究者是这样解释的:人体对于体重和日常活动存在着一种平衡关系,一旦平衡被打破,机体就会采取相应的措施。短短几百年的工业革命相对于漫长的人类历史可谓沧海一粟,基因的更新显然跟不上环境变迁的步伐。面对肥胖,身体的反应还停留在食不果腹、危机四伏的远古时代。一旦向神经系统发出了“我在挨饿”的信号,身体就本能地启动了节能模式,通过升高增重阵营的激素水平,促进能量储存,并兴奋下丘脑的摄食中枢,增加进食欲望。同时降低减重阵营里的激素水平,加快食物的吸收,减少能量消耗。真是进化赶不上变化,综合研究的结果我们可以知道,短期节食减肥引起的身体节能模式的启动会持续很长的时间。

这样看来,减肥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想成功保住减肥的成果,需要更加强大的意志力来hold住美食的诱惑和身体内部不断被激发的食欲。当然也可以借助药物压制食欲,不过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还没有正式通过一种类似的药物。

当然,这个研究的结果并非板上钉钉,说不定没有完成试验的16个人跟完成了试验的34个人的身体素质本身存在差异,抑或减肥的同时机体对激素的敏感性有所改变导致了激素水平的相应变化也未可知。

总之,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减肥也不是少吃几顿饭就能成功的,切不可急功近利。唯有通过调节饮食、规律运动等建立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才是安全、长期、稳定减重的王道!小黄儿 绘英文缩写对应:

PYY:YY肽

CCK:胆囊收缩素

IAPP:胰岛淀粉样多肽

GIP:胃抑制性多肽

GLP-1: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

减肥:用植物大战僵尸的方式

金巍娜/文

减肥之难,难于上青天!世界各国的医生、营养师和肥胖患者为此绞尽脑汁,名目繁多的产品广告和减肥偏方更是铺天盖地、难辨真伪。事情往往是这样,就是因为既有效又方便的解决办法还未出现,才让各种旁门左道有了可乘之机。正因如此,减肥才更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以免误入歧途。

减肥正法其实一点儿也不神秘,总结起来,有三件利器,其中的两件利器,大多数人耳熟能详,甚至有些人已经听得耳朵都磨出茧子了,那就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控制饮食和增加锻炼。为了便于记忆,大家还为此编了一些顺口溜,比如“管住嘴,迈开腿”。

锻炼和控制饮食是减肥的基石,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很多人并没有减肥成功,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先来看看大多数人的减肥历程:第一天,痛下决心誓要减肥,于是开始不吃不喝外加魔鬼式锻练,誓在一个月内减掉20公斤。好不容易坚持了3天,再一称,发现体重已经掉了两斤,减肥颇有成效嘛!为了庆祝这胜利的喜悦,犒劳一下自己吧!于是忍不住多吃了点,再因种种借口偷懒几次没锻炼,又过了一周,发现体重再次回到了原先的水平。

减肥的三分钟热情倒很容易,急功近利也是很常见的想法,多数人的减肥失败,原因就在于坚持不下来。事实上,减肥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场持久战。减肥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这第三件利器——行为调整——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重塑健康的饮食和健身行为。行为的改变才是困难的事情,尤其是改变自己平日里再熟悉不过的生活习惯,但它又是极为重要的。这其中有很多具体的策略,包括:自我监测(如日记、称重、记录食物和锻炼),刺激控制(例如,改用比以前小一号的碗,改掉边看电视边吃东西的习惯),增加社会支持,压力管理,建立更积极、更现实的想法等。

对自我行为的监测和记录可能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了,一旦开始减肥,就应养成记录的好习惯。刚开始记录的内容可以简单一些,包括进食、运动量,以及体重。随着减肥的进行,记录的内容可以逐渐详细,具体到进食的时间地点、食物的热量、吃东西时的感觉、做运动消耗的热量、运动后的感觉等。这些详细的记录能够让你留意到平时忽略的东西,比如摄入的热量,食物中糖、蛋白质、脂肪的比例等,有助于维持身体的热量平衡,同时也能及时察觉到自己细微的消极想法。而且现在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有一些智能手机已经可以安装功能强大的减肥应用,更方便减肥者随时记录自己的行为。

偶尔接触到的零食可能会使几天以来的减肥成果功亏一篑,所以对刺激的控制体现在生活中的种种细节。在购物前应先填写购物清单,这样可以避免零食的花费;在家中,应该把食物放在远离自己视线的地方;吃饭时放慢速度。细节上的积极改变也可以导致运动量的增加,比如将跑步机放在一个常用的房间里(如放在卧室而不是地下室)。一些研究表明,在公共场所中贴一些爬楼梯有益减肥的海报,能够增加楼梯的使用率。

同时,激励和循序渐进也是使行为持续下去的重要方式。举个例子来说,为什么植物大战僵尸是个风靡全球、令人上瘾的游戏?这款游戏的魅力所在,不仅是看僵尸一个个扑倒时的快感,更在于每过一关,游戏都会给你一个新的植物种类作为奖励,而你为了尝试这个奖品的新功能,便会迫不及待地开始下一关。并且每一关的僵尸都比前一关的厉害一点而不是很多,这种触手可及的挑战为你带来更多的是成就感而非挫败感。就这样,你一关一关、反反复复地去打那大拨大拨的僵尸,最后连你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能把一晚上的时间都花在这种无聊且重复性的打僵尸活动上了。

如果取消这些奖励和惊喜,你是不会这样一关一关地打下去的;而如果让你一开始就去打游戏里的大boss,恐怕也搞不定。同样,若一开始制定每天跑5000米的宏大计划,那么头一天跑下来的感受很可能不会让你再跑第二次了,这远比不上开始每天先跑800米,循序渐进所获得的成就感。而当累积路程达万米后就给自己买一件心仪的衣服,就相当于通关后得到新植物的惊喜,这种循序渐进的进步和小而持续性的鼓励和奖赏就更容易帮助人完成原本困难的行为了。小黄儿 绘

在减肥的过程中还有一点不能忽视的就是社会支持。一人减肥,全家参与——来自家人或朋友的期许和赞扬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鼓励。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上的各种交流工具,例如很多人已经开始将自己每日的减肥记录分享到社交网站、博客或微博上,来自朋友的关注和无形中的监督更使得减肥不容易被轻易放弃。加入一些相互支持的减肥团体也不失为一种良策。

合理饮食、坚持锻炼和行为调整,三件利器,助力减肥。

最后,如果以上三件利器没有成功,或者BMI值大于30,或是BMI大于27但同时合并一些与肥胖相伴随的疾病(如2型糖尿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减肥药物,减肥手术则是针对极度肥胖者的终极的不得已的手段。即便是采取药物和手术的方式来控制体重,也需要结合饮食控制、锻炼和行为调整来达到满意的效果。

应对污染,选对口罩

赵承渊/文

口罩,原来只是为了满足特殊职业的防护需要,但在空气污染严重的今天,口罩也成了普通人应对污浊空气最方便有效的方式。

作为一个每天需要戴口罩的医生,我对口罩颇有好感。多数人戴上口罩之后会变得更加可爱或英俊一些。口罩遮盖了大部分表情,这时你会发现,其实人人都有一双漂亮的眼睛。刚进外科实习的医学生们会有“手术室美女如云”的错觉,大概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口罩的诞生和发展

当然,发明口罩的初衷绝非是作为面具使用。1861年,巴斯德发现空气中有病菌存在,继而可能造成手术伤口感染。于是在19世纪末,医生和护士们开始用纱布来遮掩口鼻。此后,这种口罩的雏形经过了多次改良,逐渐变成现在这副模样。1918年,西班牙流感肆虐,口罩才从医院走出来,成为大众的常备品。

起初,人们使用的是用多层脱脂纱布制成的口罩。纱布口罩厚实而吸汗,可重复使用,易于洗涤,价钱便宜。实验证明,具备足够层数的纱布口罩能够滤除相当一部分粉尘和细菌,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使用最多的口罩类型。不过,随着人们防尘要求的提高,纱布口罩已逐渐难以满足要求。城市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和细粒子的危害已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重视,而纱布口罩对于颗粒物的过滤率还不到30%。在环境改良难以在一朝一夕间完成的背景下,找一副靠得住的口罩来滤过糟糕的空气也就成了最实用最简便的个人防护方式。

外科医生手术用的一次性口罩是具有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它分为三层,外层具有防飞沫设计,中层过滤,内层吸湿,口罩为无纺布材质。这种口罩主要为保护医生免受飞沫和喷溅所用,它的颗粒物过滤率也仅仅是大于30%,对细菌的过滤率则可达到95%以上。最重要的是,此类口罩边缘并非契合脸型设计,大多数情况下只能起到遮挡的作用。这种口罩显然也不适合用于抵挡空气中的颗粒物。

2003年非典时期,一种形似防毒面具的N95医用防护口罩成为市场上的宠儿。与前两种口罩相比,这种防护口罩在防尘方面就专业得多了。口罩型号所称的N95是基于美国标准,该标准将医用防护口罩分为三大类九种型号。N代表非油性颗粒,另有R、P型代表油性颗粒。非油性颗粒物包括煤尘、水泥尘、酸雾、焊接烟、微生物等;油性颗粒物则包括油雾、油烟、焦炉烟等。每一型号又分为三种过滤效能级别,分别为95%,99%和100%。N95的意思即为“过滤非油性颗粒效率为95%的防尘口罩”。我国的防尘口罩标准没有划分得这么细,但N95仍然是此类防尘口罩的最低标准。

目前认为,大气中对人体健康威胁最大的颗粒物是直径为10微米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尤其是直径为2.5微米以下的可入肺颗粒物(PM2.5)。针对这些身型微小的颗粒,N95的过滤效果是值得肯定的。在N95的生产标准中,作为颗粒物的检测样本是直径为0.1~0.5微米的氯化钠气溶胶,合格的N95口罩对于这种气溶胶的过滤率应在95%以上。所以,如果正确佩戴N95或级别更高的防尘口罩,即便空气质量指数(AQI)报告重度污染,外出的我们也能稍稍安心些。

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时应当保证契合面部,保持口罩内密闭方能发挥良好的过滤功能。佩戴后应进行呼气和吸气测试,确认没有漏气。防护口罩可重复使用,但如果口罩任何部件破损、断裂、丢失或呼吸时感到阻力增大,即应更换。防尘口罩不可水洗,淘汰后应丢弃。

选对口罩,不仅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还可以装酷、卖萌、吓跑坏人,防止狗仔偷拍哦!小黄儿 绘

都是高跟鞋惹的祸

李昱熙/文

对许多女生来说,高跟鞋可谓是一件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一方面,它是美丽与时尚的象征,虽然多数人达成的这一美丽的标准未必科学,但穿上一双合体的高跟鞋,的确可以彰显女性的线条,何况高跟鞋业已成为工作与社交场合的必需装束;但同时在另一方面,穿上高跟鞋,又给很多人带来了不少烦恼,每次疲惫地把双脚放松出来,看着脚上磨出来的水泡,也是让人苦不堪言。而且,不合适的高跟鞋还会对人体的多个系统产生危害。那么,高跟鞋是如何发展演变成为今天这副样子的,它对人体力学及解剖又带来了哪些改变,长期不恰当的穿着会产生哪些健康方面的问题,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可以让“美丽与健康兼得”呢?今天,我们就来一一解说。高跟鞋的历史

高跟鞋(High-heeled footwear)在今日非常流行,但考古学家发现,早在公元前3500年的古埃及,就已经有壁画记载了一种类似今天高跟鞋的饰物,形状与古埃及的T形十字架(Ankh)类似,估计是当时上层人士进行某种仪式或庆典时的穿着。后来到了中世纪的时候,无论男女,都会流行穿着一种叫做pattens的鞋子,与下面图片中的鞋子类似,可谓是现代高跟鞋的“前辈”,之后这种鞋子在威尼斯人的倡导下,成为了上流社会财富和身份的标志。

可见,在历史上,高跟鞋并不是女性的专利。作为一种时尚物品,高跟鞋正式的“发明”应该归功于法国国王亨利二世的妻子凯瑟琳·德·美第奇(Catherine de Medici),她身材娇小,为了确保皇后的地位和形象,她便发明了一种在底部带有一个细跟的鞋子,而这种鞋也迅速流行开来。鞋跟的高度一度象征着地位和财富,皇室和上流社会甚至禁止平民穿着高跟鞋。不过之后,随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拿破仑(Napoleon)为了宣扬平等的思想,便废除了这种鞋子,高跟鞋也曾一度衰落。

到了18世纪,高跟鞋再次流行起来,并逐渐演变为女性时尚的专属物品。这还要归因于当时的广告,其中甚至声称,和紧身裤一起搭配,高跟鞋不但不会对人体有害,反而会促进健康。

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虽然反对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但高跟鞋还是一如既往地代表着流行的趋势,变成了今天的这个样子。高跟鞋与人体力学和解剖

为什么高跟鞋有着如此的“魔力”,让女性忍受着烦恼还乐此不疲地追求?穿上高跟鞋,确实凸显了女性的身材和曲线,不仅仅是高度上的改变,背部挺直、臀部上升,走起路来哒哒的声响,这些的确都凸显出了女性的气质。但是,从人体力学的角度来说,高跟鞋却是以打破力学原则为代价做到这些的,就让我们看看高跟鞋给人体的力学和解剖带来了哪些改变。

高跟鞋带来的最直接改变当然是脚的变化,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幅图片,显示了一张X光片下的穿着高跟鞋的脚,足部的骨骼清晰可见。笔者特意找来了两幅图片进行对比,人体的足部由跗骨、跖骨和趾骨组成,每侧都是26块骨头,分别是7块跗骨、5块跖骨和14块趾骨。正是这两侧总共52块骨头平时支撑了人体的全部重量,7块跗骨分别都有自己的名字,组成了足跟与足掌及趾连接的部位;而5块跖骨都是长骨,组成了足掌,并与趾骨连接,形成了跖趾关节(类似的,手上的叫做掌指关节)。

这幅图的实际来源已经不得而知了,但从中可以看出,人在穿上高跟鞋之后,由于足跟,也就是跗骨中跟骨的高度被抬高,使得上文所说的跖趾关节弯曲(临床上通常称为背屈),之前靠整个脚底分担的重量,现在全部落在了较小的面积上,无疑加重了这一关节的受力。

美国足部医学会的研究报告显示,一个正常人每天平均大约要行走8000步,行走时足部所承受的压力约等于自己的体重,跑步时承受的压力更是达到了体重的三至四倍。事实上,我们的脚每天都很辛苦,如果把这些压力都放在足尖,时间长了,自然是会出问题的。而且,由于跖趾关节的长时间屈曲,以及由于足尖空间的狭小,除了水泡、老茧等小问题以外,也很容易出现足部骨骼解剖上的变形。

除了对正常骨骼及关节解剖带来的影响,高跟鞋还直接影响了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