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怎么报答你(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2 20:46:04

点击下载

作者:鹿军士

出版社:敦煌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让我怎么报答你

让我怎么报答你试读: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说:“我们国家全民的阅读量能够逐年增加,这也是我们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标志。而且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人们不仅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而且希望有更丰富的精神生活。”

因此,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全民阅读问题。既然是全民阅读,就要满足全民阅读兴趣,要是阅读盛宴,是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充分享用的大餐。那么选择阅读大众化故事,就是全民盛宴最好美味。

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比较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讲述,十分具有阅读性和娱乐性,更具有深入浅出的启发性,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最佳读物。

故事其实就是我们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行为,人们通过多种故事形式,记忆和传播着一定社会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饱含丰富寓意,潜移默化地引导着社会道德和性格的形成,具有特殊的作用。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也有灿烂的文化艺术,更有智慧非凡的人民群众。自古以来,就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美好故事,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浓缩了中国大众做人做事的智慧。这些美好故事,是我们民族的基因,曾经哺育着我们一代代中华儿女茁壮成长,使我们五千年文明绵延不绝,使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如今,我们国家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升级转型时期,面对世界各国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如何加强思考,吸取精华,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和美好故事呢?

特别是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持续推进,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在与世界各国跨文化交流中如何塑造形象、传递信息、表达价值,寻求共识与自我意识、语言学习与文化自信等,用世界各国人民能够理解的方式说出我们中国人的特征,那么,中国故事就是最佳的表达方式。

因此,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时,习近平总书记曾做出重要批示,强调要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同时,我们要展望世界,理解世界,与各国人民增进交往,通过阅读各国故事,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也是最佳的理解交流方式。为此,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特别编撰了本套丛书。每册故事内容相辅相成,优化配套组合,自成体系,又相互补充,组成了中国好故事的完美体系,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可读性和启迪性。

这些中外最具有智慧性的美好故事,短小精悍,意蕴隽永,充满了睿智的哲理,最容易使广大读者阅读,也最能打动心灵。一粒沙子蕴含一个世界,一滴露珠足以反映太阳光辉,一则小故事饱含世间大道理,这就是每一篇故事的魅力。从这些最感动心灵的小故事里,广大读者可以吸取心灵智慧之光,并碰出生命的火花,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凡为神奇,从而获得伟大的精神感召,融入进永不停止的人生追求。

陆绩怀橘敬母

那是在东汉末年,陆绩是三国时期吴国人。他的父亲陆康孝顺良善,做官以后,体恤百姓疾苦,办了许多实事,深得当地百姓们的敬爱,后来成为庐江太守。陆康的言传身教,给年幼的陆绩以至深的影响。

陆康和后来成为三国时期著名将军的袁术交情非常好。有一次,陆康带着年仅6岁的儿子陆绩,到居住在九江的袁术家里作客。袁术非常高兴,端出橘子热情招待他们。

长辈们谈话的时候,陆绩就坐在一旁剥橘子吃。这橘子甘甜汁多,吃得陆绩美美的。当他伸手再拿第二个的时候不由得想起:妈妈最爱吃的水果就是橘子了,可她还从来没有尝过这么好吃的橘子。

想着想着,陆绩的眼前就浮现出妈妈慈爱的笑容……于是,陆绩忍住了自己再吃橘子的念头,而是小心翼翼地拿了三个装进怀里,心想把这些橘子带给妈妈,她该多高兴啊!

由于大人们谈话都很投入,谁也没有察觉到陆绩的这个小动作。等到陆康父子准备告辞的时候,只见陆绩两臂夹紧,双手抱在胸前,小心翼翼地从椅子上滑下来,随同父亲走到主人面前,鞠躬施告别礼。

不料当陆绩双手作揖,毕恭毕敬地弯下腰来躬身作礼的时候,三个黄灿灿的橘子突然从他胸口的衣襟里“咚咚咚”地掉了出来,滚落在地上。

袁术见此情景,禁不住开怀大笑,然后又故意板起脸孔说:“你来我家做客,怎么还把橘子带走啊?”陆绩慌忙跪在地上说:“对不起,我妈妈最爱吃橘子,您家的橘子特别甜,我想带几个回去给妈妈。”

袁术听了之后感到非常惊讶,随即脸上又现出喜悦之色,内心不禁感叹:这么小的孩子就能时时惦记母亲的喜好,并尽力成全,实在难能可贵呀!

陆绩怀橘敬母的行为和他率真的天性,也使在场的人都深受感动,大家不禁交口称赞。

魏昭千里寻师

那是在东汉时期,南阳有一个大学问家叫郭林宗,他熟读各家典籍,乃是远近闻名的大儒。

魏昭,在都城洛阳做官。早在太学就学时,魏昭就久闻郭林宗的大名。尽管郭林宗远在南阳,而自己在京城为官,但他仍然决定去拜郭林宗为师。

当魏昭千里迢迢来到郭林宗家时,郭林宗却拒绝见他。原来,郭林宗早就听说过魏昭的名字,知道他是有名的神童,但想考验一下他的诚心。

魏昭的随从忍耐不住,他们愤然地说道:“一介草民,不足挂齿,我们不必为此劳神!”

可是魏昭却坚信,自己的诚心一定能打动郭林宗。他一动不动地在郭府门外等候。直到第三天,郭林宗终于被他的诚意所感动,请他进府见面。魏昭喜出望外。

当时,郭林宗重病在身,终日与药为伴。为了考验魏昭的诚心,郭林宗决定再次给魏昭出难题。魏昭进入郭府四五天,郭林宗还没有教授他一次。

一日深夜,郭林宗咳嗽不止,下人赶快来为他熬药。这时,郭林宗拦住下人,大声说道:“不,让魏府尹来!”

魏昭连忙把药熬好,恭敬地奉上,说:“老师,请服药。”“太烫了,端下去重熬!”魏昭二话没说,又熬了一遍。

如此再三,魏昭始终态度恭谨。当魏昭第三次把药奉上的时候,郭林宗彻底被感动了。他动情地说:“以往众多求学者,求学之心并不真诚,所以,他们敷衍于我,仅仅是想博取名声罢了。可是,今日与君相见,才知君诚心一片。鄙人愿意为君之师,教授先秦诸子经典。”

不久,郭林宗正式收魏昭为徒,把自己的所有学识全部教给了他……

赵匡胤尊师助师

那是在我国五代十国时期,国家政局混乱,战争频繁。当时,人们都崇尚武功,轻视学文。出身于军官家庭的赵匡胤,少年时代读书勤奋,既尚武又重文。

赵匡胤幼时在私塾读书,老师是知识渊博、教学认真的辛文悦先生。赵匡胤读书用功,成绩名列前茅,辛先生特别看重他。

赵匡胤对老师也非常尊敬。由于先生家中子女较多而收入又较微薄,所以一家生活难免有些贫困。

赵匡胤十分同情先生家的境况,常常背着家里人,偷偷给老师的孩子送一些吃的东西。

赵匡胤生得面方耳大、身强力壮。他武艺高强,又深通韬略,投身军营后,凭着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当上了后周的殿前都点检,成了皇帝禁军的统帅。后来,他做了宋朝的开国皇帝,也就是历史上的宋太祖。

赵匡胤当上皇帝以后,仍念念不忘幼年时的启蒙老师。他把辛文悦先生请到皇宫中来相见。辛先生一见宋太祖就要行君臣之礼。

宋太祖连忙拦住他说:“辛先生,请别这样。我虽当了皇帝,仍然是您的学生。今后我还要继续向您请教呢。”

宋太祖把老师奉养在宫里,经常与老师谈心,向老师请教治理国家的好办法。

杨继盛牢记师训

杨继盛是明朝名臣,嘉靖年间时曾任南京户部主事。杨继盛7岁时母亲就去世了,由于家庭贫寒,他没有机会读书。父亲让他每天到溪边放牛,但他每次放牛经过村里一所私塾时,总要站在窗外,踮起脚,听老师给学生讲课,然后用心记下来,放牛时再一遍一遍地背诵。

私塾老师见他每天都趴在窗口听讲,风雨无阻,十分感动,于是就借给他一本书,让他在窗外站着听讲。

杨继盛对老师给予的帮助十分感激,想方设法为老师做事,以报答老师。见老师每天做饭,缺少干柴,他每天放牛回来就背一捆干柴送给老师,还帮老师挑水、打扫院子,把私塾里的桌子、板凳也收拾得干干净净。

老师年龄大了,眼睛有些昏花,看书困难。杨继盛听说野生的枸杞子能养目,放牛时见到熟透的枸杞子就摘下来,晾干后给老师送去。

老师因此也十分喜欢他,常常利用晚上的时间给他讲课。这位老师为人刚正不阿,是一个疾恶如仇的人。他教杨继盛读书时,时常针对社会的黑暗情况教导他,要他先学会做个正直的人,然后再用功读书,否则,书读得再多也没有用。

后来,杨继盛学有所成,终于做了官。但他始终不忘恩师的教诲,坚决同朝中的奸恶势力做斗争。由于朝廷的昏庸,他并没有胜利,反而被捕入狱。

在狱中,杨继盛还念念不忘当年在私塾窗外读书时的情景,特地嘱咐家人转告恩师:“弟子杨继盛,一日受教,终身不忘。今日被诬下狱,决不屈从邪恶,辱没老师的教诲。”

宋濂为师扬名

宋濂不仅是明朝的开国功臣,还是明朝初年的文坛领袖,他小时候因家境贫穷,无钱买书,就到处去借书抄读。

当时已是元朝末年,统治极不稳固。元朝政府改变政策,通过笼络汉人来巩固自己的政权。元朝政府曾请宋濂出来当官,他坚决拒绝。为了避免被纠缠,他隐居龙门山,静静地读书。

后来,朱元璋攻下婺州,聘请宋濂为《五经》师。第二年,朱元璋在南京封宋濂为江南儒学提举,聘为太子师。1369年,宋濂奉命编修《元史》。1373年,他升迁为侍学士,参与制订礼乐诸书。

由于宋濂为明朝政权的建立立下了不少功劳,同时对明朝的文化恢复也有卓越的贡献,因此当时人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

宋濂的启蒙老师是浦阳人吴莱,他对待学生既温和又严肃。

吴老师特别喜欢勤奋好学的宋濂,对他耐心教导,关怀备至,对他寄予深厚的期望。

可惜吴老师中年早逝,宋濂非常痛惜。他召集同学开了一个追悼会,评价和赞誉了吴老师的功德,尊称老师为“渊博先生”,亲自为吴老师撰写了《渊博先生碑》碑文。

为了表达对老师的一片崇敬、悼念之情,宋濂还搜集了吴莱生前的著作,精心编纂成《渊博先生文集》,并花钱请人雕刻出版,让老师扬名于后世。

杨时程门立雪

那是在宋朝时有一位学问颇深的人,名叫杨时。他对老师十分尊重,并虚心好学。杨时在少年时代就非常用功,他不愿做官,喜欢钻研学问。

当时,程颢、程颐两兄弟是全国有名的学问家,杨时便拜程颐为师。这时,他已经40岁了,但他对老师还是那么恭敬。

有一天,天阴沉沉的,杨时与同伴游酢一起去程颐家里请教问题。恰巧程颐正在睡午觉,他们便一声不响地站在门外,等老师醒来。不一会儿,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凛冽的寒风吹得他们浑身发抖,但他们仍站在门外等着……

过了好长时间,程颐醒来了,这才知道杨时和游酢在门外雪地里已经等了好久。

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地教导他们。而杨时和游酢尊敬师长、程门立雪的故事也流传下来。

杨钟岳不忘谢师

杨钟岳是清朝初年的著名官员,他公正严明,声名卓著,受到朝廷上下的普遍称赞。他小的时候就有着与其他孩子不同的志趣。

当时,邻村有一位有名的老师叫林慕谦,办了一所私塾,叫“传薪轩”,为村里的孩子授课。林慕谦治学严谨,讲学透彻,在远近乡里都很有名气。

那时刚五六岁大的杨钟岳知道了这位先生,一个人走出村,独自来到书斋,找了个不起眼的地方坐下,认认真真地听讲。

这让林慕谦感到很惊奇,于是把杨钟岳叫去询问了一番,才知道是邻村的孩子。再问他一些问题,他竟然从容不迫对答如流。

林慕谦觉得他是一个可造之才,便专程到他家,向他的父母说明要收他为徒的意愿。杨钟岳的父母同样惊讶,他们一直以为孩子天天早出晚归是玩耍去了,谁料竟有这番奇遇,不禁欣喜,便当场叫孩子拜师。

杨钟岳入学后,刻苦攻读,潜心钻研,对《四书》《五经》等经典,熟读成诵,写得一手锦绣文章,很快在当地便小有名气。

后来杨钟岳参加科举,考取进士,从此跻身官场,并且仕途也颇为顺利。但他并没有忘记师恩,每次拜访老师,总是行弟子礼,非常恭敬地对老师说:“我是在老师门下受教,虽然巧合侥幸得中进士,但我永远是老师的学生,老师永远是我学习的楷模。”

为了报答老师教育之恩,1678年,他用自己的俸禄为老师买了一个贡生的学衔,并推荐老师往遂溪任训导。他还郑重其事地为林慕谦的书庄题写了一副对联:

师道于今传遂邑;

文章自昔冠西园。

这副对联高度地评价了林慕谦的师道以及他所写的文章。

过年陪父亲喝酒

天气愈来愈冷了,空中不时飘洒着几片鹅毛般的雪花。每天忙忙碌碌的,一晃竟到了过年的时候了。也好,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回老家陪陪父亲喝喝酒了。

我特地给父亲买了两瓶洋酒。父亲爱酒,但一辈子都只喝些自酿的米酒,那酒寡淡寡淡的,没什么酒味,不过是哄哄自己的嘴巴罢了。

即便如此,母亲怕他年事已高,不胜酒力,遂限定他每餐只准喝一杯。父亲拗不过母亲,但又贪杯,便每每趁舀酒的机会大抿一口。

那满满的一杯酒一抿便下去了,父亲理所当然还要加满,因此实际上,父亲每餐都要喝一杯半的样子。有时在酒缸边抿酒被母亲看到,母亲免不了要说上几句,父亲便像做错了事的孩子似的,羞愧地笑笑。

父亲每每盼我回去陪他喝酒,因为只有此时,他才可以畅快地喝,母亲也不会唠叨什么,听凭我们父子俩大吃大喝。

然而,我真正陪父亲喝酒的次数屈指可数,尤其是出国后,这种机会就更少了。不过,每年我都会向父亲许诺:“今年过年,我一定陪你喝酒!”

眼看就是大年三十了,今年别的活动我啥也不干,就是想陪父亲喝喝酒。没什么可犹豫的了,买张机票,一箭回来了。

父亲真老了。听说我要回来,白发苍苍的他一大早起来,硬是挤上那辆最早的公共汽车,赶到县城火车站来接我。

远远地我就看到了父亲,那么冷的天,他棉衣都忘了穿,却伸长脖子在风雪的天空下瞪着浑浊的老眼东张西望。我快走到他的身边了,他还在焦急而忘情地找我。

我望着像枯老的树桩一样的父亲,鼻子一酸,轻轻地说:“父亲,我回来了。”父亲扭头一见我,显得十分生疏地继续四周张望,我不知道他在找什么。

过了好一阵子,父亲喉咙响了一下,闷闷地说:“就你一个人回来?”“嗯。”我突然明白父亲在找什么了:父亲年年期盼我带自己的另一半回去,可是我又让他失望了。父亲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下雪了,过年了。”

一到家,母亲早已忙开了。我把两瓶洋酒郑重其事地塞到父亲皲裂粗大的手中,父亲把酒瓶上的洋文细细地端详了一番,然后走进屋里,把它们藏了起来。

出来时,父亲扛着满满的一缸酒,说:“儿啊,今天咱们就喝家里的酒。”“行,行。”我连忙说。送他的洋酒本来就是让他以后慢慢喝的。

雪花三三两两地下,漫不经心的样子。风虽然冷,却是浅浅的。屋后的平台上,一张木桌、一缸老酒、几碟下酒菜。

我坐在空旷的天空下,陪父亲慢慢喝着老酒,邻居的狗在我们的脚下晃来晃去。

我说:“年初我就盘算着,过年的时候一定回来陪你喝几盅。”“嗯。”父亲应了一声,把满满的一杯酒喝了下去,我赶紧为他斟满。

记得有回出差,路过家门,我陪父亲好好地喝了一回酒。那是傍晚时分,薄薄的夕阳淡淡地照在身上,我们俩没有多余的话,只是你一杯我一杯地喝着酒。陪父亲喝酒,感觉真好啊。

可是今天,没有阳光,只有雪花,以及不时从远远的地方传来的鞭炮声。这时,父亲突然抬头,怔怔地望着我,说:“你出国也有五六年了吧?”“没有,不到三年。”“你答应过,过年的时候就回来陪我喝酒。”“我这不是回来了吗?”“你答应过,过年的时候把媳妇也带回来。”我一时语塞。父亲说:“你答应过,无论出国,无论走到天涯海角,你都会想办法回来看我。”

我喉咙猛地一哽,叫了一声“父亲”。这时,我听到身后有轻微的抽泣,扭头,竟是靠在门槛边的母亲。

母亲见我看她,就干脆走过来,一边揩眼泪,一边往手里搓围巾,说:“云乃崽,我看你老子活不了多久了,天天叨念着你,天天唠叨着要跟你喝酒。每天早晨一起来就到堂屋的菩萨下面去许愿,生怕自己一觉睡了过去,再也见不到你似的。”

停了一下,母亲又说:“他还天天担心你出事。说你到那么远的地方去,莫说朋友,连个亲戚都没有。这世道又很乱,万一你跟别人打架了,连个帮手都找不到,还不是眼睁睁地让人欺负?”

父亲冲母亲一瞪眼,硬硬地说:“你不也是一样?天天守着电视,看又看不懂,瞎着急。昨天听说崽要回来,一通晚都不睡觉,还嚷着硬要跟我去县城呢。”

母亲见我低着头,就说:“行了,老头子,你们喝酒吧,雪都飘到酒杯里了。”

母亲说完,慢慢挪回到灶屋去了。

我的酒杯飘进了两朵雪花,父亲没看见,给我酒杯加了酒。父亲说:“你们那地方,也兴过年么?”

我说:“不兴,洋人只过圣诞节。”

父亲说:“那是个什么破地方,年都不过。你还到那里去干什么?国内不是好好的吗?”

我无言以对。父亲忽然轻柔地说:“你看你,头发都白了不少,是不是在那里受委屈了?”

我摇摇头。父亲叹了一口气,说:“我知道你有事也不会告诉我,你在那里好坏我不管,可我已是望八的人了,黄土快掩到脖子根上来了。你告诉我,你什么时候让我看到孙子?”

不知什么时候,我的脸上已有了冰冷的一滴,我弄不清那是眼泪还是雪花。父亲老了,真的老了,我不忍再给他一个空洞的许诺。

可是,除了陪他老人家喝酒,我还能说什么、做什么呢?“喝吧,爸爸。我知道你酒量好,知道你从来喝不醉。啊,爸爸,今天过年了,我好想陪你喝醉一回啊!”

门外突然响起了汽车声,有人在叫我的名字。

我幡然醒来:天啊,窗外阳光灿烂,我仍在新西兰。一时泪水不知不觉从我粗糙的脸上缓缓滑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当年关来临,我们又怎能不涌动想家的念头。

梦境终归梦境,现实依然残酷,陪父亲过年难道仅是一个美丽的梦吗?但愿不是,年关来临,回家去看看我们的老父亲吧,跟他喝上一杯酒,温暖一下那颗思念的心。

拥有美丽的心灵

那是个长得很平凡的女孩,学习也很一般,歌唱得也不好,更不会跳舞。她经常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叹息,恨上天对自己的不公平。

升入中学后她更加沉默,看着别的同学又唱又跳,口才也那么好,她总是躲在角落里用自卑把一颗心紧紧地困住。

她学习很努力,成绩却很一般,为此她不知偷偷哭过多少次。班上的同学没有人注意她,下课时别人都去操场上玩去了,她便去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把地面扫得一尘不染。

夏天时,她细心地在地上洒上水;冬天时,她把门口和教室里大家带进来的雪扫净,免得同学们进来时滑倒。没有人注意到她所做的一切,她也不想让别人知道,只是觉得自己应该这么做。

可是有一次同学们却都注意到了她。那天她迟到了,当她来到班级时,班主任的课已讲了一半。当她怯生生地喊了一声“报告”走进教室时,同学们的目光都投到了她身上,随即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笑声。

原来她的衣服很零乱,头发也梳得不整齐,一看就知道是起晚了胡乱穿上衣服就赶来了。她低着头站在那里,眼泪都快流出来了,班主任老师走过去帮她整了整衣服,微笑着说:“快回到座位去吧,课已讲了一半了,如果听不明白下课后找我。”她回到座位上,脸红红的。

有一次开班会,老师让大家说一下自己的特长。于是每个人都兴奋起来,轮流发言,有的唱歌好,有的跳舞好,有的会书法,有的能画画,有的会弹钢琴。她坐在那里静静地听着,脸上带着羡慕的微笑。

忽然,老师叫了她的名字,她一惊,红着脸站起来小声说:“老师,我没有特长。”老师走到她的身旁,轻轻地抚摸她的头,对大家说:“你们也许不会注意到,平时是谁在课间把地面扫得干干净净,是谁每天早早地来到教室把每张书桌擦得一尘不染。

这就是艾河同学,她一直默默地做着这一切。有一次她迟到了,你们还嘲笑她,你们知道那次她为什么迟到吗?她帮一位老大妈把一袋大米搬上了四楼啊!

你们一定奇怪我是怎么知道的,那个老大妈就是我的邻居啊!同学们,你们都有各方面的才华,艾河同学却没有,可是她有一颗美丽的心,美丽的心灵也是特长啊!”教室里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大家第一次发现,这个平时没人注意的女孩原来竟是这样美丽。

默默无闻的爱

那是在辽宁北部有一个中等城市铁岭。在铁岭工人街街头,几乎每天清晨或傍晚,你都可以看到一个老头儿推着豆腐车慢慢走着,车上的蓄电池喇叭发出清脆的女声:“卖豆腐,正宗的卤水豆腐!豆腐咧……”

那声音是我的。那个老头儿,是我的父亲。父亲是个哑巴。直到长到20几岁的今天,我才有勇气把自己的声音放在父亲的豆腐车上,替换下他手里摇了几十年的铜铃铛。

两三岁时我就懂得了有一个哑巴父亲是多么的屈辱,因此我从小就恨他。当我看到有的小孩儿被大人使唤着过来买豆腐,不给钱就跑,父亲伸直脖子也喊不出声的时候,我不会像大哥一样追上那孩子揍两拳。

我伤心地看着那情景,不吱一声,我不恨那孩子,只恨父亲是个哑巴。尽管我的两个哥哥每次帮我梳头都疼得我龇牙咧嘴,我也还是坚持不再让父亲给我扎小辫儿了。

我一直冷冷地拒绝着我的父亲。妈妈去世的时候没有留下大幅遗像,只有她出嫁前和邻居阿姨的一张合影,黑白的两寸照片儿。父亲被冷淡的时候就翻过支架方镜的背面看妈妈的照片,直看到必须做活儿了,才默默地离开。

我要好好念书,上大学,离开这个人人都知道我父亲是个哑巴的小村子!这是当时我最大的愿望。

我不知道哥哥们是如何相继成了家,不知道父亲的豆腐坊里又换了几根新磨杆,不知道冬来夏至那磨得没了沿锋的铜铃铛响过多少村村寨寨……只知道仇恨般地对待自己,发疯地读书。

我终于考上了大学,父亲特地穿上了一件新缝制的蓝褂子,坐在傍晚的灯下,表情喜悦而郑重地把一堆还残留着豆腐味儿的钞票送到我手上,嘴里哇啦哇啦不停地“说”着。

我茫然地听着他的热切和骄傲,茫然地看他带着满足的笑容去“通知”亲戚、邻居。

当我看到他领着二叔和哥哥们把他精心饲养了两年的大肥猪拉出来宰杀掉,请遍父老乡亲庆贺我上大学的时候,不知道是什么碰到了我坚硬的心弦,我哭了。

吃饭的时候,我当着大伙儿的面给爸爸夹上几块猪肉,我流着眼泪叫着:“爸,爸,您吃肉。”父亲听不到,但他知道了我的意思,眼睛放出从未有过的光亮,泪水和着高粱酒大口地喝下。

我的父亲,他是真的醉了,他的脸那么红,腰杆儿那么直,手语打得那么潇洒!要知道,十八年里,他没见过几次我对着他喊“爸爸”的口型!

父亲继续辛苦地做着豆腐,用带着淡淡豆腐味儿的钞票供我读完大学。1996年,我毕业分配到了距我乡下老家40华里的铁岭。

安顿好一切以后,我去接一直单独生活的父亲来城里享受女儿迟来的亲情,可就在我坐着出租车回乡的途中,我遭遇了车祸。

出事后的一切是大嫂告诉我的:

过路人中有人认出我是老涂家的三丫头,于是腿脚麻利的大哥二哥大嫂二嫂都来了,看着浑身是血、不省人事的我哭成一团,乱了阵脚。

最后赶来的父亲拨开人群,抱起已被人们断定必死无疑的我,拦住路旁一辆大汽车。

他用肩扛着我的身体,腾出手来从衣袋里摸出一大把卖豆腐的零钱塞到了司机手里,然后不停地画着十字,请求司机把我送到医院抢救。嫂子说,她从来没见过懦弱的父亲那样坚强而有力量!

在认真清理完伤口之后,医生让我转院,并暗示大哥二哥,准备后事吧,因为当时的我,几乎量不到血压,脑袋被撞得像个瘪葫芦。

父亲扯碎了大哥绝望之间为我买来的寿衣,指着自己的眼睛,伸出大拇指,摇摇手,闭闭眼,大哥终于忍不住哭了。

父亲的意思是说:“你们不要哭,我都没哭,你们更不要哭。你妹妹不会死的,她才20多岁,她一定行的,我们一定能救活她!”

医生仍然表示无能为力,他让大哥对父亲说:“这姑娘没救了,即使要救,也要花很多的钱,就算花了很多钱,也不一定能行。”

父亲一下子跪在地上,又马上站起来,指指我,高高地扬扬手,再做着种地、喂猪、割草、推磨杆的姿势,然后掏出已经掏空的衣袋儿,再伸出两只手反反正正地比画着。

那意思是说:“求求你们了,救救我女儿,我女儿有出息,了不起,你们一定要救她!我会挣钱交医药费的,我会喂猪、种地、做豆腐,我有钱,我现在就有四千块钱。”

医生握住他的手,摇摇头,表示这四千块钱是远远不够的。父亲急了,他指指哥哥嫂子,紧紧握住拳头,表示:“我还有他们,我们一起努力,我们能做到。”

见医生不语,他又指指屋顶,低头跺跺脚,把双手合起来放在头右侧,闭上眼,表示:“我有房子,可以卖,我可以睡在地上,就算是倾家荡产,我也要我女儿活过来。”

又指指医生的心口,把双手放平,表示:“医生,请您放心,我们不会赖账的。钱,我们会想办法。”

大哥把手语哭着翻译给医生。不等译完,看惯了生生死死的医生已经潸然泪下!

伟大的父爱,不仅支撑着我的生命,也支撑起医生抢救我的信心和决心。我被推上了手术台。

父亲守在手术室外,他不安地在走廊里来回走动,竟然磨穿了鞋底!他没有掉一滴眼泪,却在守候的十几个小时里起了满嘴大泡!他不停地混乱地做出拜佛、祈求天主的动作,恳求上苍给女儿生命!

天也动容!我活了下来。但半个月的时间里,我昏迷着,对父亲的爱没有任何感应。面对已成植物人的我,人们都已失去了信心,只有父亲,他守在我的床边,坚定地等我醒来!

他粗糙的手小心地为我按摩着,他不会发音的嗓子一个劲儿地对着我哇啦哇啦地呼唤着,他是在叫:“云丫头,你醒醒,云丫头,爸爸在等你嚼新磨的豆浆!”

为了让医生护士们对我好,他趁哥哥换他陪床的空当,做了一大盘热腾腾的水豆腐,几乎送遍了外科所有医护人员。尽管医院有规定不准收病人的东西,但面对如此质朴而真诚的表达和请求,他们还是轻轻接了过去。

父亲满足了,便更有信心了。他对他们比画着说:“你们是大好人,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治好我的女儿!”

这期间,为了筹齐医疗费,父亲走遍了卖过豆腐的每一个村子,他用他半生的忠厚和善良赢得了足以让他的女儿穿过生死线的支持。

乡亲们纷纷拿出钱来,而父亲也毫不马虎,用记豆腐账的铅笔歪歪扭扭却认认真真地记下来:张三柱,20元;李刚,100元;五大嫂,65元……

半个月后的一个清晨,我终于睁开眼睛,我看到一个瘦得脱了形的老头儿。他张大嘴巴,因为看到我醒来而惊喜地哇啦哇啦大声叫着,满头白发很快被激动的汗水濡湿。

父亲,我那半个月前还黑着头发的父亲,半个月,好像老去了20年!

我剃光的头发慢慢长出来了,父亲抚摩着我的头,慈祥地笑着,曾经,这种抚摩对他而言是多么奢侈的享受啊。

等到半年后我的头发勉勉强强能扎成小刷子的时候,我牵过父亲的手,让他为我梳头,父亲变得笨拙了,他一丝一缕地梳着,却半天也梳不出他满意的样子来。

我扎着乱乱的小刷子,坐上父亲的豆腐车改成的小推车上街去。有一次父亲停下来,转到我面前,做出抱我的姿势,又做个抛的动作,然后捻手指表示在点钱,原来他要把我当豆腐卖喽!

我故意捂住脸哭,父亲就无声地笑起来。我隔着手指缝儿看他,他笑得蹲在地上。这个游戏,一直玩到我能够站起来走路为止。

现在,除了偶尔头疼外,我看上去十分健康。父亲因此得意不已!我们一起努力还完了欠债,父亲也搬到城里和我一起住了。

只是他勤劳一生,实在闲不下来,我就在附近为他租了一间小棚屋做豆腐坊。父亲做的豆腐,香香嫩嫩的,块儿又大,大家都愿意吃。

我给他的豆腐车装上蓄电池的喇叭。尽管父亲听不到我清脆的叫卖声,但他一定是知道的,因为每当他按下按钮,他就会昂起头来,露出满脸的幸福和满足。

父爱是金,是沉默的金子。它无须语言的表达,它是心与心的交流。无须为自己的父亲有这样那样的缺陷难过,因为不管自己的父亲怎样,他都会用心去爱我们。

学校助我奔跑

这天学校广播播出一条消息:为了调剂同学们的身心,做到劳逸结合、张弛有度,从而取得更好的高考冲刺效果,学校决定近日内举办一次高三学生长跑运动会。

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学校决定只要是报名并坚持锻炼的同学,学校将为他们专开营养小灶,同时,获得名次的将给予重奖:

第一名,现金三百元。

第二名,现金二百元……

高三(六)班的吴亮一听就兴奋起来,这真是刚想瞌睡就有人送上枕头啊!他当即就报了名。

学校果然说话算数,为吴亮他们开的小灶确实有营养,有鱼有肉,还有牛奶。吴亮他们快乐地吃喝着,几天一过,原来苍白的小脸慢慢地变得红润起来。

可光吃这营养小灶还不是吴亮的最终目的。他瞄准了让人垂涎的重奖,有了那么多现金就能够买来许多学习资料,还可以很长时间不用再为生活费发愁了。这么一想,他就起早贪黑地锻炼起来。

当然喽,他的学习也没有落下,反而往上冲了,因为良好的营养、有规律的锻炼在支撑着他哩。

运动会开始了,吴亮信心百倍地跑了起来。他的身边有许多长跑高手,有些还是校田径队的,可吴亮不怕。果然,跑着跑着,他就领先了。

不过,一些平时名不见经传的“黑马”却冒了出来。吴亮仔细一看,哈,认识,是近日来跟他一起吃营养小灶、锻炼长跑、刻苦劲儿一点也不逊于自己的几个同学。

快到终点了,吴亮一马当先。三百元的现金就要到手了,他心里不由得一阵阵激动。正高兴着,耳旁忽然响起一声声粗重得像拉风箱的喘息声,吴亮惊讶地回头一看,是一个叫刘威的同学。

吴亮连忙加快步伐,他有足够的体力第一个冲过终点,而刘威明显体力不支了。可刚跑了两步,吴亮的脚步就慢了下来。

眼看着刘威一点一点地超过他,然后在同学们山呼海啸般的加油声中咬紧牙关冲刺……他第一个撞线了!接着是吴亮……

比赛结束后,校长当场发了奖金,吴亮接过二百元现金,高兴坏了,这可是他生平挣到的第一笔巨款啊!

回到办公室里,校长和几位高三班主任一起快活地大笑起来。

校长说:“你们提出的举办长跑运动会的点子不错啊,既让家庭贫寒、缺少营养的同学们强壮了身体,又不让他们觉得是学校在照顾他们,很好地保护了孩子们敏感的自尊心,高!实在是高啊!”“以后咱们学校就把这一方法不露声色地固定下来,延续下去,惠及贫困的学生们,你们说好不好?”

大家听了齐声叫好。

却说吴亮正高高兴兴地往宿舍走,忽然有个同学轻声叫住了他。吴亮一看,是刚刚长跑获得第一名的刘威。刘威说:“吴亮,其实我知道刚才你明明可以获得第一名的,可你却让给了我……”

刘威有点哽咽。

吴亮却憨厚地笑了。是的,刚才在他牟足了劲准备冲刺的一刹那,忽然想起刘威比他更需要第一名,因为他听说过刘威的家庭更困难,于是故意放慢了脚步……

吴亮忽然用饱含深情的口吻说:“刘威,其实你不用感谢我。真的,老师们的良苦用心我全知道。还有,实际上单凭我们短期的锻炼,哪能跑得过那些长跑高手们。同学们在让我们啊。所以真正要感谢的人是他们,是他们在背后默默地助我们奔跑!”

一个半的朋友

那是在从前,有一个武夫,他为人仗义,因此结交了不少天下豪杰。临终前,这个武夫对儿子说:“别看我自小在江湖上闯荡,结交的人遍及大江南北,其实,我这一生就交了一个半朋友。”

儿子感到很纳闷。他的父亲就贴近他的耳朵对他交代了一番,最后又对他说:“你按我说的去见我的这一个半朋友,到时候你自然就会懂得朋友的意义了。”

武夫的儿子先去了父亲认定的一个朋友那里,对他说:“我是某某的儿子,现在正被朝廷追杀,情急之下投奔到你这里。希望你能搭救我躲过这场劫难!”

这个人一听,赶忙叫来自己的儿子,喝令儿子赶快把衣服脱下来,并让自己的儿子穿上刚刚见面的“朝廷要犯”的衣服。

武夫的儿子顿时明白了:当你处在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时,那个能与你肝胆相照,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亲生骨肉来搭救你的人,可以称得上你的一个朋友。

武夫的儿子又去了父亲说的那半个朋友那里,把同样的话又重复了一遍。这半个朋友听了,对求救的“犯人”说:“我可救不了你。但是我可以给你足够的盘缠。你拿着这些钱逃命去吧……”

武夫的儿子明白了:在你身处险境时,那个能够明哲保身、不落井下石加害你的人,可称作你的半个朋友。

父亲缓缓地跪下

那年夏天我在学校出事了。自从我步入这所重点高中的大门,我就承认我不是个好学生。我来自农村,但我却以此为耻辱。我整天和班里几个家住城市的花花公子们混在一起,一起旷课,一起打桌球,一起看录像,一起追女孩子。

我忘记了我的父母都是农民,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多交了三千二百块钱的自费生,忘记了自己的理想,忘记了父亲的期盼,只知道在浑浑噩噩中无情吮吸着父母的血汗。

那个夜晚夜色很黑。光头、狗熊和我趁别人在晚自习,又一次逃出了校门,窜进了街上的录像厅。当我们哈欠连天地从录像厅钻出来时,已是黎明时分,东方的天际已微微露出了亮色。

几个人幽灵一样在校门口徘徊,狗熊说:“涛子,大门锁住了,政教处的李处长今天值班,要是不翻院墙,咱上操前就进不去了!”“那就翻吧,还犹豫个啥呀!”我回答道。

光头和狗熊在底下托着我,我使劲抠住围墙顶部的砖。头顶上的树枝在风的吹拂下哗啦啦地响,院内很黑。隐隐约约闻到一股臭气,我估计这地方大约是厕所,咬了咬牙,纵身跳了下去。“谁?”一个人从便池上站起来,同时一束明亮的手电光照在我的脸上。哎呀!正是政教处的李处长。我吓得魂飞魄散,一屁股蹲在地上。

第二天,在政教处蹲了一上午的我被通知回家喊家长。我清楚地知道,一个平素对学生要求甚严的重点高中让学生回家意味着什么。我哪敢回家?哪敢面对我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双亲?

在极度的惊恐不安中,我想起有一位我称表嫂的远房亲戚,她与政教处一位姓方的老师是同学。我到了她家,战战兢兢地向她说明了一切,请她去给说情,求学校不要开除我,并哭着请她不要让我父亲知道这件事。她看我情绪波动太大,于是就假装答应了。

次日上午,我失魂落魄地躺在宿舍里,我已经被吓傻了,学校要开除我的消息让我五雷轰顶。我脑子里一直在想:“我被开除了,怎么办?怎么办?我该怎样跟父亲说?我还有什么脸回到家中?”

这时,门“吱”的一声响,我木然地抬头望去,啊,父亲,是父亲站在我面前!他依旧穿着我穿旧的那件破旧的灰夹克,脚上一双解放鞋上沾满了黄泥,他一定跑了很远很远的山路。

父亲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默默地看着我。我看得出来,那目光中包含了多少失望、多少辛酸、多少无奈、多少气愤,还有太多太多的无助!

表嫂随着父亲和我来到了方老师的家里。我得到了确切的消息:鉴于我平时的表现,学校已决定将我开除。

他们决不允许重点高中的学生竟然夜晚溜出去看黄色录像!已是傍晚,方老师留表嫂在家里吃饭。人家是表嫂的同学,而我们却什么也不是。

于是,我和父亲忍着屈辱,跌跌撞撞走下了楼。父亲坐在楼下的一块石板上喘着气。这飞来的横祸已将他击垮,他彻底绝望了。

他把一生的希望都寄托在他的儿子身上,渴望儿子能威龙成凤,然而,儿子却连一条虫都不是。想起父亲一天滴水未进,我买了两块钱的烙馍递给父亲。父亲看了看,撕下大半给我,自己艰难地咽下那一小块,脸上的青筋一条条绽出。

那一刻,我哭了,无声地哭了,眼泪流过我的腮边,流过我的胸膛,流过我的心头。

晚上,父亲和我挤在宿舍的床上。窗外哗啦啦一片雨声。半夜,一阵十分压抑的哭声把我惊醒。我坐起来,看见父亲把头埋进被子里,肩膀剧烈地耸动着。天啊,那压抑的哭声在凄厉的夜雨声中如此绝望,如此凄凉!我的泪,又一次流了下来。

早晨,父亲的眼睛通红。一夜之间,他苍老了许多。像做出重大决定似的,他对我说:“儿啊,一会儿去李处长那里,爹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你能不能上学,就在这一次啦。”

说着,爹的声音哽咽了,我的眼里,也有一层雾慢慢升起来。当我和父亲到李处长家里时,李处长很不耐烦:“哎哎哎,你家的好学生学校管不了,你带回家吧,学校不要这种学生!”

父亲脸上带着谦卑的笑容,说他如何受苦受难供这个学生,说他在外如何多苦多累,说他从小就经受的磨难……

李处长也慢慢动了感情,指着我:“你看看,先不说你对不对得起学校,对不对得起老师,你连你父亲都对不起呀!”

我羞愧地低着头。突然,父亲扬起巴掌,对我脸上就是一记耳光。这耳光来得太突然,我被打蒙了。我捂着脸看着父亲,父亲又一脚踹在我的腿上:“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给我跪下!”我没有跪,而是倔强而愤怒地望着父亲。

这时,我清楚地看到:我那50多岁的父亲,向30多岁的李处长,缓缓地跪下来……我亲爱的父亲呀,当年你被打成“黑五类”分子,你对我说你没有跪;你曾一路讨饭到河北,你也没有跪;你因为儿子上学而借债,被债主打得头破血流,你仍然没有跪!而今天,我不屈的父亲呀,为了儿子的学业,为了儿子的前途,你跪了下来!

我“扑通”一声跪到父亲面前,父亲搂着我,我们父子俩哭声连在了一起。

两年后,我以752分的成绩考入了华中师范大学。在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跪在父亲面前,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

孩子有天大的错,做父亲的首先想到的是保护孩子,是尽最大努力替孩子弥补过错。

不要再让我们的父亲操心,让他们为难。做儿子的需要多一份自觉,多一点上进,因为我们的争气是对父亲的最大回报!

爱之链不会断

那是一天傍晚,他驾车回家。在这个美国中西部的小社区里,要找一份工作是非常的困难,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冬天迫近,寒冷终于撞击家门了。

一路上冷冷清清,除非离开这里,一般人不走这条路。他的朋友们大多已经远走他乡,他们要养家糊口,要实现自己的梦想。然而,他留下来了。

这儿毕竟是他父母长眠的地方,他生于斯,长于斯,熟悉这儿的一草一木。天开始黑下来,还飘起了小雪,他得抓紧赶路。

他差点儿错过那个车子抛锚的老太太。他看出老太太需要帮助,于是将车开到老太太的奔驰车前。

虽然他面带微笑,但她还是有些担心。一个多小时了,也没有人停下来帮她。他会伤害她吗?他看上去穷困潦倒,饥肠辘辘,不那么让人放心。

看到老太太有些害怕,站在寒风中一动不动,他知道她是怎么想的。“我是来帮助你的,老妈妈,你为什么不到车里暖和暖和呢?顺便告诉你,我叫乔。”他说。

她遇到的麻烦不过是车胎瘪了,乔爬到车下面,找了个地方安上千斤顶,帮助她换车胎。结果,他弄得浑身脏兮兮的,还伤了手。当他拧紧最后一个螺母时,她摇下车窗,开始和他聊天。

她说,她从圣路易斯来,只是路过这儿,对他的帮助感激不尽。乔只是笑了笑,帮她关上后备箱。

她问该付他多少钱,出多少钱她都愿意。乔却没有想到钱,这对他来说只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上帝知道过去在他需要帮助时有多少人曾经帮助过他。他说,如果她真想答谢他,就请她下次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也给予帮助,并且“想起我”。

他看着老太太发动汽车上路了。尽管天气寒冷得令人抑郁,但他在回家的路上却很高兴。

沿着这条路行驶了几英里,老太太来到一家小咖啡馆。她想吃点儿东西,驱驱寒气,再继续赶路回家。

女侍者走过来,递给她一条干净的毛巾。她面带甜甜的微笑,尽管已有很明显的身孕,但服务仍然热情而体贴。

老太太吃完饭,拿出100美元付账,女侍者拿着这100美元去找零钱。老太太却悄悄出了门。当女侍者拿着零钱回来时,老太太已经不见了,这时她注意到餐巾上有字。

上面写着:“你不欠我什么。有人曾经帮过我,就像我现在帮你一样。如果你真想回报我,就请不要让爱之链在你这儿中断。”

她下班回到家,躺在床上,心里还在想着那钱和老太太写的话,老太太怎么知道她和丈夫那么需要这笔钱呢?孩子快要出生了,生活将会很艰难,她知道丈夫心里是多么焦急。

当他躺到她旁边时,她给了他一个温柔的吻,轻声说:“一切都会好的。我爱你,乔。”

爱能够传递,爱是一种奇迹,它从你这里出发,一个人一个人地传递下去,说不准什么时候又会回到你这里。

盲人和跛子

那是很久以前的一天,上帝对一个盲人、一个跛子以及两个壮汉说:“你们沿着这条路一起出发,谁先把成功之门打开,他想要什么我都将满足他。”

两个壮汉看了看盲人和跛子,嘲讽道:“你们也配去打开成功之门,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上帝一声令下,比赛正式开始了。

只见两个壮汉拔腿就跑,其速度之快,犹如风驰电掣。而盲人因眼疾,只能一步一步试探地前进。跛子虽然明确前方的目标,却也只能以缓慢的速度前行。

经历了无数坎坷磨难之后,盲人和跛子达成了一项协议。两个人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共同达到终点。达成共识后,盲人背着跛子,成了跛子的腿,跛子给盲人指路,成了盲人的眼睛,就这样,他们一步步向成功的大门逼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