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经济地理(第2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2 23:31:14

点击下载

作者:王智利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物流经济地理(第2版)

物流经济地理(第2版)试读:

高等院校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规划教材·物流管理专业编委会名单

主任:周建亚(武汉商贸学院)

副主任:黄福华(湖南商学院)

委员:程言清(浙江万里学院)

方仲民(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韩永生(天津科技大学)

金真(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李金桐(山东大学)

李玉民(郑州大学)

刘雅丽(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曲建科(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田征(大连海事大学)

王鸿鹏(集美大学)

王炬香(青岛大学)

王小丽(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王芸(青岛大学)

王智利(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

吴登丰(江西省九江学院)

张良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周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周云霞(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杨鹏强(南华工商学院)

出版说明

21世纪既是一个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纪,也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物流管理与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物流人才被列为全国12种紧缺人才之一。为了满足经济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需要,2005年9月教育部推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物流管理专业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指导方案”),它的颁布对全国高等院校起到了规范与引导的作用。

为了密切配合教育部此次推出的“指导方案”,满足培养物流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我们于2005年启动了“高等院校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规划教材·物流管理专业”的策划、组织与编写工作,目前已进入第2版的升级更新工作。

本套教材约由20本组成,由来自高等院校物流专业教学第一线的“双师型”教师参与编写,基本满足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物流运输管理方向、仓储与配送方向、企业物流方向与国际物流方向的培养需求,并将突出以下几个特色:

● 以教育部新推出的“指导方案”为依据,构建丛书框架结构与每本书的基本内容,从而符合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本专业建设的规划与精神。

● 针对高等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目标及学时压缩的趋势,控制内容深浅度、覆盖面及写作风格。

● 突出基础理论知识够用、应用和实践技能加强的特色;保持相对统一的活泼的编写体例与丰富的栏目。适量增加实训的内容。

● 在内容构建上,将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相结合,满足学生获得双证的需求。

● 写作上强调文、图、表有机结合,使内容与知识形象化,学生好学易记。

● 配套可免费下载的用于教学的PPT及习题参考答案(下载网址:www.hxedu.com.cn),使老师好用,学生好学。

本套教材主要作为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流管理专业、初中级物流专业人才培训或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的充电书籍参考使用。希望本套教材对我国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及物流行业的发展有所贡献。

第2版前言

目前,在我国高等院校物流专业教育课程设置中,物流经济地理已成为专业特色课程之一。为满足教学需要,2007年5月,我们编写了《物流经济地理》(第1版)教材。3年来,我国物流业迅速发展,尤其是2009年3月,国务院正式公布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使我国的物流产业布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顺应物流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更新知识内容,我们对本教材进行了修订。

本版教材除承续上一版教材特色外,还就以下两个方面内容进行了重点调整与修订:其一,对所有引用的经济数据全面更新,使之能够准确、全面地反映当下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现实状况;其二,按照最新的《规划》部署,对各大经济区的物流产业布局进行了客观解读和透彻剖析。全书围绕物流产业布局这一核心,对有关知识内容进行科学取舍,更加突出了学科特色。

物流经济地理仍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目前教学中积累的材料和经验尚不够丰富,我们希望物流专业的师生们共同努力,推进课程建设,完善学科体系及内容。总结近几年来物流经济地理教学实践,可以发现,该课程的教学必须摆脱传统地理学窠臼,不可拘泥于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知识的介绍,而应紧紧结合国家物流和区域物流经济发展的现实,借助对物流经济活动所涉及的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流速和流效的具体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研究我国物流产业布局现状。同时考察、见习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对学生加深对该课程的理解有所帮助。

本书由从事物流经济地理教学的一线教师编写,各位作者一丝不苟、严肃认真,为此付出了许多辛勤的汗水。本书由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王智利教授担任主编,周宁(广东外贸外语大学)、关伟嘉(广东工业大学、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担任副主编,其中第1章、第3章、第7章由王智利编写,第2章由孙鸿副教授(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编写,第4章、第5章由关伟嘉编写,第6章由王智利、关伟嘉、周宁编写,第8章、第9章由周宁编写。桥樑、王泽龙对本书电子图表和PPT做了技术处理工作。关伟嘉、张妍妮对全书进行了校对。全书由王智利提出大纲并负责统稿。

本书编写借鉴了大量的书籍、论文和网上文献资料,作者已尽可能在书后参考文献中一一列出,由于疏忽和转载的原因没列出的,作者在此表示深深的歉意。至于书中的有些观点,见仁见智,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王智利

作者简介

王智利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物流专业带头人、国际航运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特约研究员。从事港口与航运物流、区域物流经济研究。曾主持“黑龙江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黄埔港集装箱码头(物流)业务流程改造方案设计”等多项课题。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先后被收入CSCI、EI等。

第1章 绪论

学习重点

● 物流经济地理的含义

● 物流经济地理的研究方法

● 研究物流经济地理的意义

● 中国物流发展现状

引导案例

踏入工作岗位的小张

小张以优秀的成绩毕业于某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并取得硕士学位,经过公开考试,他被录用到沿海某省份商务厅的物流推进办公室工作。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这份工作的取得对小张而言可谓幸运,于是他踌躇满志地前去报到上班。上班后的一天,处长给他布置了工作任务,要他对该省建设临港到岸商品交易市场这一主题进行调研。小张接受了任务,回到办公室后便开始了思索:领导叫我搞调研,可这个省的经济发展情况怎么样?生产力布局如何?物流基础现状如何?建设临港商品交易市场的条件和障碍有哪些?……这些问题他一点儿也理不出头绪。那应该从哪里着手工作?如何全面分析这个省的生产力布局现状呢?他想起了在学校期间学习过的物流经济地理,从这门课程中学到的知识该派上用场了。

思考:小张在学校学过的物流经济地理课程对他今天的调研工作会有帮助吗?他应当从物流经济地理课程中汲取哪些内容?

提示:物流经济地理学是以地理学的观点,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分析物流现象,研究各种物流的地域布局问题。它涉及各经济部门在地域上的布局,各地区经济部门的结构、规模和发展,地域布局和部门结构的相互联系等,可以为国家或地区物流体系构建提供理论和规划依据。

学习物流经济地理应首先将该学科的研究对象、内容、性质及方法了然于胸,明确学习意义,清楚中国物流发展现状,为以后各章节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1.1 物流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

物流经济地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伴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是物流学和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物流学以物的动态流转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是揭示物流过程中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与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小知识

物流的定义

物流是为物品及其信息流动提供相关服务的过程,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物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回收、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进行有机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6)

经济地理学是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的一门学科,它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内容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空间组合类型和发展过程等内容,它把地理环境摆在重要地位,着重探讨经济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具有自然、技术、经济相结合的特征。

具体讲来,物流经济地理学是以地理学的观点,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分析物流现象,研究各种物流的地域布局问题的学科。它既包括各经济部门在地域上的布局,也包括各地区经济部门的结构、规模和发展,以及地域布局和部门结构的相互联系,具有综合性特征。

学习表1.1,可以了解本书全部构架,从而对本学科体系有清楚的认识。表1.1 物流经济地理学科基本内容续表

物流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国家和地区物流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和规划的依据,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1.2 物流经济地理的学科性质

物流经济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因为它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它同许多相邻学科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相互补充和借鉴,因而具有综合性特征。

物流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物流学的产生就是以解决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矛盾——流通成本上升而开始的。21世纪的人类“地球村”概念的产生,标志着生产力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一体化是其具体体现。新经济形势下,要求生产力布局必须考虑区域之间的关系,以及全球的发展空间。物流经济是联系区域之间、区域与全球间的重要纽带,而这恰恰也是物流经济地理研究的重要领域。

经济地理学的核心内容是生产的地域布局系统。经济地理学中的部门经济地理学对物流有了很深的探讨。例如,运输经济地理学研究交通运输在生产力地域组合中的作用,商业地理学研究商品分布及其流通。在部门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基础上,结合经济发展特点,吸收其他学科成果,用全新的物流经济理论,对其研究内容进行改革与创新,即创建了物流经济地理学。

当然,科学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数学理论与方法在其领域中的应用。物流经济地理学也同数学建立了越来越密切的联系。数学模式不仅用于解决具体的物流空间地理分布、物流基础设施的配置、物流空间流向及流量的预测、物流中心和物流网络的建设与规划等问题,而且随着现代物流理论的发展及其与经济地理学科的进一步融合,也逐渐使学科的基本理论定量化。用系统论的方法来解决更综合的物流经济地理问题是当前学科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1.3 学习物流经济地理的意义

1.学习物流经济地理有助于相关理论研究

中国的物流理论研究开展20多年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物流热”升温和对外经济交往的扩大,物流理论研究机构和人员迅速增加,研究领域和门类逐步拓展,研究内容不断深入。目前我国物流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物流定义的研究。有关物流基本概念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物流、第三方物流和物流产业这几个最基本的概念上。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什么是物流”这一最基本的概念做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目前,虽然已经有了有关物流术语标准对物流的界定,但物流仍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还需要继续探索。

2)关于物流规划与政策的研究。随着物流实践的发展,特别是许多地方为发展经济大规模开展物流园区建设,物流规划问题自然被提到议事日程。

3)关于物流成本及统计信息体系研究。发展现代物流的根本目的在于降低物流成本,因此,要研究什么是物流成本,物流成本由哪些因素构成,通过什么途径来降低物流成本,以及与此相对应的如何建立物流统计信息体系和指标考核体系,对促进现代物流发展有何意义,等等。

4)关于传统企业流程再造和业务转型的研究。传统企业的流程再造和业务转型的问题,既包括生产企业,也包括流通企业、传统的交通运输与仓储企业。这方面虽已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但还需要深入研究。

5)关于物流市场和需求的研究。发展现代物流必须培育物流市场,培育物流市场必须启动物流需求。也就是研究如何促进生产和流通企业物流外包,如何加快发展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与此相关的还有工业品和农产品物流市场总量研究、物流需求结构分析、市场主体的界定与分类、市场准入制度的建立、市场秩序的规范、地方保护和行业分割等问题的解决等。

6)关于供应链理论的研究。很多人认为,供应链理论将成为今后经济发展的主导理论之一,要引起高度重视。

7)关于物流信息化研究。普遍共识是,信息化是物流的灵魂,没有物流的信息化,就谈不上物流的现代化。

8)关于物流装备和技术以及标准化研究。我国的物流装备和技术及标准化相对落后,这方面的研究推广工作需要特别加强。

9)关于物流人才教育和学科建设研究。人才短缺是制约中国物流发展的一大因素。国家应该启动物流人才教育工程,强化职业教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物流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10)关于国外物流发展趋势的研究。随着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和中国物流企业界跨出国门,对国外物流的研究逐步成为物流研究的一个热点,给中国物流实践的发展以有力的推动。

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当前的物流经济地理研究有些过于侧重于空间经济研究的地理学领域,忽视了经济地理学领域关于物流经济的研究。因此,如何以地理学的观点,从区域经济角度分析物流现象、探讨物流经济发展问题,就成为物流经济地理学者们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2.学习物流经济地理是方法论创新的需要

物流产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的产物,由于每一种产业活动必然要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进行,而且必然整合到已有的产业之中,因此,必然会遇到区位及空间组织活动这一类问题,这就为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传统经济体制下单纯的资源配置研究需要转向经对济过程的研究,由静态的空间向“流”的空间转变,实现上述转变就需要加强对物流经济地理的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予以创新。

3.学习物流经济地理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第一次明确了物流产业的地位。《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其理论依据在于,现代物流业是跨经济领域、跨部门、跨地区的复合性产业,现代物流的发展虽然有不少是可以和其他经济领域、其他产业有一定差异和区别的“个性”领域,但是更多的是“共性”或者“通性”的领域。在《规划纲要》这个大方针之下,如何实现物流产业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主要部门的整合,如何加快各区域物流中心的建设与规划等,都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我们相信,物流经济地理学在这些方面均可以发挥其作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关链接

2006年3月14日,《规划纲要》经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通过。《规划纲要》第四篇第16章第2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内容如下:“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技术,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实现企业物资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和再生资源回收的系列化运作。培育专业化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加强物流新技术开发利用,推进物流信息化。加强物流基础设施整合,建设大型物流枢纽,发展区域性物流中心。”

4.物流业的发展为物流经济地理学提供了新的学科发展机遇

物流经济地理学可通过研究物流产业的发展与布局,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现代物流业的经营理念使物流经济地理学的理论需要进一步适应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要求,由静态布局向动态的经营理念转变,推动物流经济地理学向更高层次——管理方向迈进。

1.4 中国物流发展现状

中国物流业在改革开放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中国已建成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开始起步,配送中心稳步发展,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得到加强。但从物流业总体发展水平来看,中国的物流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市场潜力,现代物流业将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1.中国现代物流的发展现状分析

1)物流基础设施的能力大为提高,市场物流网络逐步扩大。中国物流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十五”以来主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如表1.2所示。表1.2“十五”以来主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报告整理。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商品流通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物资流通市场主体向多元化发展,初步形成了一支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企业队伍,并建立了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城乡一体的物流网络。

2)物流规模不断扩大,国际物流量快速增长。物流规模是从量的角度反映物流业的发展水平的。2008年全国物流总额达89.9万亿元,同比增长19.5%。近年的数据如图1.1所示。图1.1 2001—2008年GDP与社会物流总额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物流发展报告》整理.

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国际经济交往的不断发展,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代表中国国际物流发展规模的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量在近几年平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以沿海主要港口为中心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网络初步形成。

3)物流质量有所提高,物流效率有待改善。物流质量主要由物流时间、物流费用和物流效率来衡量。中国物流业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物流质量总体水平比较低。

① 物流时间。据有关资料介绍,工业生产中物流所占用时间几乎达到整个生产过程的90%。在货物运输中,中国现行运输管理体制制约了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高效衔接,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物流速度。目前,全国铁路货运列车的平均技术速度为45公里/小时。因散装、集装箱运输技术尚未普及,装卸效率低,铁路货车中转停留时间约5小时。公路运输营运货车平均车日行程200公里左右,车辆工作率约60%。城市内运输由于道路面积增长与车辆增长不适应,车辆运输速度不断下降。在一些大城市,平均车速已下降到15 公里/小时,严重影响了城市物流效率。

② 物流费用。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运输费用在生产费用中因各部门产品对运输的依赖程度不同,其所占比重也不同。根据对近年国家投入产出的分析,大体数据是:运输邮电费用在农业生产总费用中占3.29%,在工业生产总费用中占7.15%,在建筑业中占8.63%,在商业饮食业中占14.98%,在其他服务部门中占7.8%。如果从物流业总体费用考虑,有关资料显示,物流费用占商品总成本的比重,从账面上反映已超过40%。

③ 物流效率。在总体上分析计算物流效率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物流过程非常复杂,不同的物流活动内容和形式,必须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分析物流效率。现在通常用物流相关行业的成本费用总和与GDP的比值来评价物流总体效率。据有关资料介绍,在1979年至1986年间,美国物流费用支出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变化呈现下降趋势,1981年最高,达到14.7%,1985年下降到11.1%。这说明美国的物流效率提高了。根据相关部门统计,2007年我国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为45 406亿元,其中运输费用占54.4%,保管费用占32.9%,管理费用占12.7%,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值为18.4%,比2006年的18.3%上升了0.1个百分点。

4)物流管理体制改革尚需进一步深化。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中国的物流行业发展滞后。到目前为止,我国物流业仍然是分散的(或者称多元的)管理方式,涉及铁道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农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发改委)等各部门。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又有交叉,造成了物流行业管理中存在的条块分割、部门分割、重复建设等种种问题。

另外,我国已经形成的社会物流系统与企业物流系统由于管理的目的、手段不同,两者不能有效地结合和协调发展,也对物流合理化产生了不利影响。

5)物流科学研究亟待加强。物流科学是现代大生产、大流通的必然产物。我国对物流科学的研究只有十几年的历史,专门的研究机构不多,在理论上尚未形成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科学体系。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对我国物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产业特点

1)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动脉系统,它连接社会经济的各个部分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现代经济中,由于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和经济结构的日趋复杂,各个产业、部门、企业之间的交换关系和相互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错综复杂,物流产业是维系这些复杂交换关系的纽带和桥梁。因此,物流产业是经济运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物流产业通过对各种物流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实现物流活动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物流总成本的降低。当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企业和不同部门时,各种物流要素很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随着物流活动从生产和流通领域中分化出来,各种物流要素也逐渐成为市场资源,专业化物流企业可以根据各种物流活动的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对各种物流要素进行整体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物流要素的作用,提高全社会的物流效率。

3)物流产业可以为全社会提供更为全面、多样化的物流服务,并在物流全过程及其各个环节实现价值增值。当物流活动从生产过程和交易过程中独立出来后,物流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成本因素,而成为一个为生产、交易和消费提供服务的价值增值因素,其中也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潜力。专业化物流企业不仅可以提供货物运输、配送、流通加工等有形服务,而且可以提供物流方案设计、物流信息管理等无形服务,这是商业企业、运输企业、仓储企业等传统流通部门所难以企及的。相对于产品的生产过程而言,物流服务创造的是产品的空间价值和时间价值,是产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中创造价值的产业部门,并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的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3.产业发展趋势

现代物流业被经济学家称为继自然资源、劳动力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越来越引起政府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我国将在政策、规划、资金等方面为发展现代物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1)发展战略

坚持调整和优化结构、速度和效益相结合,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化服务为根本目的,使物流业的发展在整体上有较大的突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体制、机制、制度和政策上为综合性物流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坚持城乡结合,促进全国物流系统合理布局。以中心城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战略重点,把城市物流体系与农村物流体系的建设结合起来。

坚持统筹规划,加强宏观政策指导。把制定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相互配套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作为推动物流业发展的关键,加快研究制定物流发展的规划和有关政策。(2)发展目标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布局和深化体制改革,使物流业初步建立起基本适应社会物资流通需要的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体系;在经济中心城市造就一批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经营规模合理、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大型物流企业;基本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高效率的区域物流网络;进一步完善若干条以沿海重要港口城市为中心的国际多式联运系统,以适应我国对外开放和进出口贸易发展的需要。(3)物流业发展的重点

根据我国物流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物流业发展的重点应当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中心城市物流基础设施和管理系统的建设;

2)加快物流企业改革步伐,按市场经济一般规律要求,组建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大型物流企业;

3)加快物流信息系统和标准化的建设;

4)加强有关政策研究。

1.5 物流经济地理的基本研究方法

物流学和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均适用于物流经济地理的研究。根据物流经济地理的特点,其基本的研究方法如表1.3所示。表1.3 物流经济地理的基本研究方法

本章小结

物流经济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物流经济地理学是以地理学的观点,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分析物流现象,研究各种物流的地域布局问题。

物流经济地理研究内容是:中国物流环境和物流布局、中国区域物流地理、中国部门物流地理、港澳台地区物流地理和国际物流地理等。

研究物流经济地理的意义是:填补研究理论空白的需要,满足方法论创新的需要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物流经济地理的主要研究方法有:企业调查及分析法、实地考察法、地理信息系统等。

思考题

1.物流经济地理有哪些研究对象?

2.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领会现代物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思考物流经济地理对物流产业的发展与布局的影响。

3.研究物流经济地理有哪些方法?

4.试以一微观生产企业为例,分析物流在企业合理配置资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5.请登录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站(http://www.chinawuliu.com.cn),查找我国近几年全国物流费用与GDP的比率、社会物流总额、物流总收入等数据,并进行年度阶段对比,你会发现什么?

第2章 中国物流环境与物流布局

学习重点

● 中国物流社会经济环境

● 中国生产力布局

● 中国主要资源分布情况

● 中国物流布局

引导案例

拉煤为何不用铁路用公路

在深圳举行的某次“供应链物流高峰论坛”上,一位著名经济学家举了一个例子,两三年前,他从太原坐大巴回北京,在路上看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尽管这是一条平坦宽阔的高速公路,但车却非常少。而旁边的一条普通公路,则挤满了车。原因是高速公路要收费,而普通公路不收费。那么,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消费者为什么选择普通公路?因为他们是按照价格来选择的,普通公路的价格等于零,而高速公路从太原到北京一辆车要花600多元钱。这就导致了高速公路冷清、普通公路不堪重负的窘境。拉煤也可以不用铁路用公路,从大同到北京,可以看到很多拉煤的载重汽车,把公路压得破烂不堪。他们不用铁路用公路,原因是什么?同样的原因——公路不收费。

问题的关键在于,这样发展下去,不仅国家每年有运费的损失,而且还造成生产力布局错误。例如,一个大矿的前期投资可行性研究中,运输成本是其主要内容。但由于这个成本是虚假的,就可能导致可行性计算的扭曲和投资决策的错误,使我们在不该建矿的地方建了矿,或者应该建矿的地方却没建。如此形成的巨大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思考:是什么原因引起了上述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替代错误,导致了不当的物流布局?

提示:道路收费的价格政策取向会影响物流设施使用的差异,进而影响物流布局。

探讨一个社会或地区的物流发展,必须了解该社会或地区的物流环境,进而才能把握其物流布局。物流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经济环境、自然环境和与之相关的生产力布局。生产力布局决定和影响着该社会或地区的物流布局。物流布局必须遵照八大原则,系统规划物流网络,通过流基础设施建设构筑物流基础平台。

2.1 中国物流环境

2.1.1 中国物流社会经济环境

人们在一般意义上使用的环境概念,往往是相对于某一中心,即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外部空间、条件和状况。物流经济环境是指在物流业周边对物流业产生影响的重要行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使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化,极大地推动了物流业的发展。

1.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增长,为物流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1)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679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300 670亿元,年平均增长8.1%,而1961—2008年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只有3.6%。尤其是我国1979—2008年年均增长9.8%,快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速6.8个百分点。

2)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8.1%的速度增长,2008年的经济总量比1952年增加了77倍,2008年一天创造的财富量就超过了1952年一年的总量。根据世界银行资料,折合成美元,我国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8 6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27.2%,日本的78.6%,位次跃升世界第3位。1952—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如图2.1所示。图2.1 1952—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系列报告之一——光辉的历程 宏伟的篇章.2009-09-07.

3)重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我国主要农产品中,谷物、肉类、棉花、花生、茶叶、水果等产品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位,甘蔗、大豆分别居世界第三、第四位。主要工业产品中,钢、煤、水泥、化肥、棉布、糖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水电装机和发电量居世界第一位,原油产量居世界第五位。

2.三次产业全面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对物流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农业生产稳步发展。1949年我国粮食产量只有11 318万吨,2008年达到52 871万吨,与1949年相比,粮食产量增长3.7倍;棉花产量1949年只有44.4万吨,2008年达749万吨,与1949年相比,增长15.9倍;油料产量1949年只有256万吨,2008年达2 953万吨,比1949年增长10.5倍;糖料产量1949年只有283万吨,2008年迅猛发展到13 420万吨,与1949年相比,增长46.4倍;猪、牛、羊肉类产量1952年只有339万吨,人均5.9千克,2008年产量5 337万吨,人均增加到40.3千克;水果产量1949年120万吨,人均2.2千克,2008年产量19 220万吨,人均145.1千克;水产品产量1949年44.8万吨,人均0.8千克,2008年产量4 896万吨,人均37.0千克。1949—2008年我国粮食产量如图2.2所示。图2.2 1949—2008年我国粮食产量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系列报告之一——光辉的历程 宏伟的篇章.2009-09-07.

2)工业的快速发展,不仅解决了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短缺问题,而且还使我国逐渐成为一个世界制造业大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成倍增长。2008年与1949年相比,纱产量由32.7万吨增加到2 149万吨,增长64.7倍;布由18.9亿米增加到710亿米,增长36.6倍;糖由20万吨增加到1 449万吨,增长71.5倍;原煤由0.32亿吨增加到27.93亿吨,增长86.3倍。电视机、电冰箱、照相机、洗衣机、计算机、空调等一大批新兴电子产品产量也从无到有,电视机由1958年的0.02万台增加到2008年的9 033万台,电冰箱由1956年的0.03万台增加到2008年的4 757万台;空调由1978年的0.02万台增加到2008年的8 231万台。随着工业基础建设的加强,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张,我国由一个只能制造初级工业产品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资料,按照2000年不变价计算,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份额由1995年的5.1%上升到2007年的11.4%。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在22个大类中,我国制造业占世界比重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其中,烟草类占比49.8%,纺织品类占比29.2%,衣服、皮毛类占比24.7%,皮革、皮革制品、鞋类占比33.4%,碱性金属占比23.8%,电力装备占比28.2%,其他交通工具占比34.1%。1949—2008年我国粗钢产量如图2.3所示。图2.3 1949—2008年我国粗钢产量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系列报告之一——光辉的历程 宏伟的篇章. 2009-09-07.

3)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仅基本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对服务业的需求,还在其与第一、第二产业的良性互动中催生了大量新兴产业。195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只有191亿元,200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已经达到120 487亿元,比1952年实际增长84倍,年均增长8.3%。其中,交通运输增加值由1952年的29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6 590亿元,实际增长113倍,年均增长8.8%。批发和零售增加值由1952年的80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23 101亿元,实际增长49倍,年均增长7.2%。金融、房地产等新兴服务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壮大。金融业增加值由1952年的11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6 817亿元,实际增长242倍,年均增长10.3%。房地产业由1952年的14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2 720亿元,实际增长85倍,年均增长8.3%。不仅如此,伴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一些新兴产业也如雨后春笋,在改革开放30多年中萌芽并迅速发展起来。我国三大产业增长情况如表2.1所示。表2.1 近年GDP和三大产业增长情况 单位:亿元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公报整理.

小知识

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授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物流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8.6%,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2005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48.1万亿元,同比增长25.2%,物流总收入为18 791亿元,同比增长12.7%。

资料来源:http://www.chinawuliu.com.cn/oth/content/200604/200612215.html.

4)经济结构向优化方向发展。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例由1952年的50.5%、20.9%和28.6%转变为2005年的12.6%、47.5%和39.9%。与1952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37.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26.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1.3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的日趋合理化和优化,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交通运输仓储业和批发零售贸易等流通业的发展,从而为物流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条件。

3.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为物流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1950—2005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5 884亿元,其中1980—2005年完成527 705亿元,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工业生产能力大为增强,“瓶颈”制约明显缓解。原油生产量由1949年的12万吨扩大到2008年的1.9亿吨。钢年产量由1949年的15.8万吨扩大到2008年的5亿吨,居世界首位。汽车年产量由1955年的100辆左右扩展到2008年的934.5万辆。发电量由1949年的43亿千瓦·时增长到2008年的34 334亿千瓦·时。煤炭、水泥以及电子、通信、船舶等生产能力也大大增强。

2)农田水利建设成效显著,农田灌溉条件大大改善。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农业有效灌溉面积从2.4亿亩扩大到8.77亿亩,占世界总数的1/5,居世界首位;建成了大量的防洪、排涝、灌溉、发电等工程设施。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45%,其中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分别达到63%、38%、31%,生产机械化水平不断推进。

3)交通运输条件大大改善,初步形成以铁路为骨干,公路、水运、民用航空和管道组成的综合运输网。2008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如表2.2所示。表2.2 2008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02-26.

4)邮电通信建设突飞猛进,成为整个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的部门之一。我国已建成包括光纤、数字微波、程控交换、移动通信等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公用电信网,并建成了业务种类齐全、网点密布的公用邮政网。2008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3 841亿元,比上年增长20.7%;电信业务总量22 440亿元,增长21.0%。互联网上网人数3.0亿人,其中宽带上网人数2.7亿人。

4.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流需求不断增长

城镇居民收入快速增长。1949年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不足100元,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5 781元,比1949年增长157.6倍,扣除同期价格变动因素,实际增长18.5倍,平均每年递增5.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49年是44元,2008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 761元,比1949年增长107.7倍,平均每年增长8.3%。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1952年的8.6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210.6亿元,年均增长13.1%;改革开放后,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1978年的210.6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217 885.4亿元,年均增长26.0%。1949—2008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从40元左右增加到3 661元,增长90.5倍,年均增长8.0%;1 952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支出168元,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11 243元,比1952年增长了65.9倍。

5.对外经济迅猛发展促进了国际物流的发展

195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仅为11.3亿美元,2008年达到了25 616亿美元。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极大地缓解了我国经济发展外汇资金不足问题,使我国从一个外汇极度紧缺的国家跃升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提高到7.9%,其中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8.9%,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6.9%。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1978—2008年我国进出口情况如图2.4所示。图2.4 1978—2008年我国进出口情况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系列报告之二——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2009-09-08.

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明显提高。2008年,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进一步转变为5.4%和94.6%,工业制成品成为中国出口贸易的主打产品。2008年,机电产品出口8 22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7.6%。出口市场结构也逐步走向多元化,目前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已覆盖2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逐渐发展为制造大国,“中国制造”已经遍布世界各地。我国进口商品的结构也在悄然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逐渐成为我国进口的主要商品。2008年机电产品进口由1980年的56.5亿美元增加到5 387亿美元,占全国进口总额的比重由28.2%提高到47.5%;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由1998年的292亿美元增加到3 419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比重由20.8%提高到30.2%。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的快速增长,不仅弥补了国内经济建设资源和技术的不足,也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创造了条件。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30年,我国基本没有利用外资,也没有企业海外投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敞开国门吸引外资,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涉及范围越来越广,既为经济建设积累了宝贵的资金,促进我国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提升了综合竞争实力。1979—2008年,我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 498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8 526亿美元。且自1992年以来我国一直是世界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2007年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居世界第6位。截至2008年年底,已有来自世界的211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在华投资。1985—2008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金额情况如图2.5所示。图2.5 1985—2008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系列报告之二——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2009-09-08.

1979年我国签订对外经济合作合同数仅36份,2008年增加至16.4万份;1979年合同金额仅0.5亿美元,2008年达到1 130亿美元。我国已经从改革开放之初仅有几家企业发展成为一支由1 000多家企业组成的门类比较齐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队伍。2007年,我国有49家企业入选美国《工程新闻杂志》(ENR)全球最大承包商225强,其中14家跻身百强。

2.1.2 中国物流自然环境

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然要素。它包括有形的土地、水体、动植物、矿产和无形的光、热等资源。自然资源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是社会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要素,是人类生存的自然基础。

自然资源的类型,有多种划分方法:①按其在地球上存在的层位,可划分为地表资源和地下资源。前者指分布于地球表面及空间的土地、地表、水生物和气候等资源,后者指埋藏在地下的矿产、地热和地下水等资源。②按其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可分为劳动资料性自然资源和生活资料性自然资源。前者指作为劳动对象或用于生产的矿藏、树木、土地、水力、风力等资源,后者指作为人们直接生活资料的鱼类、野生动物、天然植物性食物等资源。③按其利用限度,可分为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前者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循环利用且可以更新的水体、气候、生物等资源,亦称为“非耗竭性资源”,后者指储量有限且不可更新的矿产等资源,亦称为“耗竭性资源”。④按其数量及质量的稳定程度,可分为恒定资源和亚恒定资源。前者指数量和质量在较长时期内基本稳定的气候等资源,后者指数量和质量经常变化的土地、矿产等资源。基于物流经济地理学科研究的内容要求,这里主要探讨能够产生大量货流的矿产资源和林业资源。

1.矿产资源

矿产泛指一切埋藏在地下(或分布于地表)的可供人类利用的天然矿物资源。矿产的范畴一般有以下3类:①可以从中提取金属元素的金属矿产;②可以从中提取非金属原料或直接利用的非金属矿产;③可以作为燃料的可燃性有机矿产。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自世界各国先后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以来,矿产资源的消耗快速增长。20世纪以来,全球累计消费了1 420亿吨石油、78万亿立方米天然气、2 650亿吨煤、380亿吨铁(钢)、7.6亿吨铝和4.8亿吨铜,以及大量的支撑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众多矿物原料。(1)中国矿产资源状况

截至2005年年底,中国已发现171种矿产,探明储量的矿产159种,其中能源矿产10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92种,水气矿产3种,是全球矿产资源种类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我国矿产资源状况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矿产资源总量相对较为丰富,人均占有量少。中国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总量相对较多,约占世界的12%,居世界第二位。煤、钛、钨、钼、锑、稀土、菱镁矿、萤石、重晶石、芒硝、锶、石墨、硅藻土、硅灰石等15种矿产储量居世界第一、二位,在数量或质量上具有一定优势,有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但是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居世界第53位。36种主要矿产中,人均储量处于世界平均水平以上的仅有10种,它们是钨、钼、锑、稀土等小宗金属和石墨、重晶石、菱镁矿等非金属矿产。而另外26种矿产人均储量不足世界人均的1/5,尤其是石油、天然气、铬、钴、金刚石、钾盐等不到世界人均的1/10。

2)优质、大宗矿产资源相对不足。石油、天然气储量不足,铁、锰、铬、铜、铝、钾盐等用量较大的大宗矿产资源储量不足。2006年我国石油消费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已达到47.3%。

3)中国矿产资源贫矿多,难选矿多,中小型和坑采矿多,大型、超大型矿与露采矿少。

4)经济可利用的资源储量少。许多矿产资源的经济可采储量仅仅相当于其查明资源量的20%~30%。

5)资源产区与加工消费区错位。中国90%的煤炭查明资源储量集中于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70%的磷矿查明资源储量集中于云、贵、川、鄂四省;铁矿主要集中在辽、冀、川、晋等省。北煤南调、西煤东运、西电东送和南磷北调的局面将长期存在。

6)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找矿潜力大。中国地处环太平洋、古亚洲和特提斯三大成矿域交会处,构造岩浆活动频繁,演化历史复杂,成矿条件良好。几十年来中国地质工作者发现了大量的物化探异常和矿化点,但大部分尚未检查、验证、评价,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中国西部地区矿产调查勘察程度很低,但成矿条件很好,有很大的找矿余地。中、东部地区已知的重要成矿带找盲矿床及新类型矿床的潜力也很大。老矿山深部与外围资源潜力大。(2)中国矿产资源的需求

中国已进入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矿产资源需求快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矿产品产量与消费量快速增长。

从矿产资源需求与保证程度的角度来看,根据国家提出的经济发展目标,2020年GDP较2000年翻两番,一般需要用矿产资源翻一番或略多来保证。以现有(2002年年底)可供储量静态(石油、天然气除外)计算对2020年目标的保证程度,45种主要矿产中有9种可以保证(天然气、稀土、菱镁矿、钠盐、芒硝、膨润土、石墨、滑石、硅灰石),10种矿产基本保证(煤、钛、钨、钼、磷、玻璃硅质原料、石材、石膏、硅藻土、石棉),21种矿产不能保证(铁、锰、铜、铅、锌、铝土矿、锡、金、银、锶、萤石、硼、重晶石、石油、铀、镍、耐火材料、硫、水泥灰岩、高岭土),短缺矿产5种(铬铁矿、钴、铂、钾盐、金刚石)。矿产资源能否可持续供应是全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它关系到中国经济与社会能否可持续快速发展。

另外,中国要继续加强矿产勘察工作,部分大宗支柱性矿产资源,如石油、富铁、铜、优质铝、优质锰、铬、钾盐,必须充分利用国外资源。优势矿产,如稀土、钨、锡、钼、锑、煤及某些非金属矿产,应采取有效措施,继续保持储量优势,缓解资源供需矛盾。

2.林业资源

中国现有林区按地域可划分三大区域,即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和南方林区。其中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是中国主要的天然林生产基地。

2004年,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共完成营造林面积576.68万公顷,占全国营造林总面积的84.87%,其中造林面积480.29万公顷(人工造林424.24万公顷、飞播造林56.05万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96.39万公顷。

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2004年工程完成生态公益林建设64.14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7.79万公顷,飞播造林46.35万公顷。

2)退耕还林工程。2004年国家对退耕还林任务进行了结构性、适应性调整,全国共完成退耕还林任务356.82万公顷(含京津风沙源工程的35.06万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101.66万公顷,宜林荒山荒地造林255.16万公顷。

3)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2004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共完成治理面积101.17万公顷,其中造林47.33万公顷。

4)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2004年,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共完成造林44.83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43.83万公顷,飞播造林1.00万公顷,人工造林占造林面积的97.77%。

5)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截至2004年年末,实有自然保护小区49 109处,总面积1 060.48万公顷。国家划定禁猎区1 889个,总面积6 090.86万公顷。全国拥有国际重要湿地30处,面积357.50万公顷,湿地示范区面积183.06万公顷。

6)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2004年,速生丰产用材林工程造林5.68万公顷,比2003年下降3.98%,其中荒山荒地造林2.23万公顷,迹地更新造林2.65万公顷,非林业用地造林0.81万公顷。

相关链接

2004年全国完成营造林679.46万公顷。在树种结构上,各地加大了阔叶树、乡土树种造林比重,西部干旱地区加大了灌木林造林比重。截至2004年年底,中国非公有森林面积已占森林总面积的20.3%。自1981年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以来,到2004年全国累计参加义务植树的人数达93.9亿人次,共植树448.8亿株。

资料来源:国家林业局.2005中国林业发展报告.2005.

2.1.3 中国生产力布局

生产力布局制约着物流布局,物流布局必须为生产力布局服务。

1.生产力布局的概念

生产力布局也称生产力配置。生产力在地理位置上的分布和配置,即在一定范围内(国家、地区、城市)生产力系统的空间分布与组合。其经济渊源有两个方面:①各类生产部门和企业所需要的空间条件上的差异性;②地域空间上的各特定地区所具备的空间条件的差异性。由此就产生了一定的生产实体配置在哪一地区和地点才能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问题,也就是生产力合理布局问题。

生产力布局包括相互联系的3个方面的内容:①在特定时间内,国民经济总投资的地区分配以及重大建设项目分布地区、地点的选择;②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各生产部门、各生产要素空间组合的安排,包括各地区内的投资结构的确定;③各经济区域之间、各经济中心之间、城乡之间、城市与地区之间的分工协作及其发展比例关系的确定。这些是生产力布局的内涵。

生产力布局是一个由点、线、面、网组成的多层次、多侧面、纵横交织的网络系统。生产力布局包括工业生产布局、农业生产布局、商业布局和交通布局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工业生产布局。从国民经济的不同角度进行考察,生产力布局包括国民经济宏观布局、地区布局和地点微观布局3个层次。生产力布局的3个层次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国民经济宏观布局是确定全国性的生产力布局的总体部署,带有全局性战略意义。地点微观布局是基层单位的布局,是具有局部意义的战术性布局,它是生产力布局的最后落实与体现。地区布局则介于国民经济宏观布局与地点微观布局之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整体看,宏观布局对其他两个层次具有指导意义,其他两个层次的布局必须服从它的利益和需要。下一层次的布局应当服从上一层次布局的要求,微观布局应为实现宏观布局服务,但宏观布局也必须顾及微观布局的需要与可能。合理的微观布局是宏观布局的基础,只有这样,各个层次的生产力布局才能层层相连,环环相扣,组合成为一个生产力布局的大系统。

2.中国生产力布局的原则

必须按照生产力布局的3个层次,由上而下地布局生产力,使之趋于合理化,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生产力布局应遵循的原则是:

1)统一计划原则。从发展国民经济的全局出发,有计划地安排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各项比例。

2)合理利用资源原则。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技术资源、劳动力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源,保护生态平衡。

3)减少不合理运输原则。生产接近原料地、燃料地和消费地。

4)发展生产地域分工原则。加强地区的专门化和综合发展,开展地域间的生产协作,成组地部署工业,发挥集聚效益。

5)尽可能地平衡发展原则。扶助边远地区和落后地区发展,尽可能地平衡发展各地区的生产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