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心理学: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策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3 12:30:04

点击下载

作者:米苏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博弈心理学: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策略

博弈心理学: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策略试读:

内容提要

所谓博弈,就是在平等的对局中根据对方的策略而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以达到取胜的目的。生活充满了博弈,我们的一切行为都是心理博弈的结果。作者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许多我们习以为常却又总是忽略的心理学现象,并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向没有经济学基础的读者展示了博弈的智慧,告诉我们在社会和人生的大博弈中如何取得真正的成功。序言读懂了博弈,就能把握人生

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酒吧里,四个男生正在商量着如何去追求一个漂亮的女孩。

后来成为博弈论创始人、著名经济学家的约翰·纳什,当年也在该大学读书的他曾经琢磨过:“如果这四个男孩都去追那个漂亮女孩,女孩势必会摆起架子来,不会理睬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当这几个男孩再去追别的女孩时,其他女孩也不会接受他们了,因为谁也不想做‘次品’。可假如他们愿意先追求其他女孩,那个漂亮女孩就不会有很强的优越感,那时再追她就很容易了。”

起初,纳什的脑子里还没有清晰的“博弈论”思维,也没有提出“纳什均衡”,可他用这件事诠释出了一个事实:生活处处皆博弈!

那么,博弈到底是什么呢?

博弈,最初指的是下棋,后来引申为在一定条件下,遵守一定的规则,一个或几个拥有绝对理性思维的人或团队,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中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

听起来似乎有点儿复杂。有一本书里是这样解释博弈的:“博弈就是做人该有的非凡心思,博弈就是为人处世的最合适方法,博弈就是恰到好处的智慧抉择,博弈就是决定进退成败的最优谋略。”

博弈针对的虽然是某一件事,背后的操纵者却是人。说到底,博弈就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运用策略的过程,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心与心的碰撞。我们的一切行为,都是心理博弈的结果,小到一日三餐吃什么,大到婚姻事业的抉择,都在进行着博弈。

在一颗颗复杂多变的心灵面前,你是否想好了如何去与自己的人生博弈?在过往博弈的过程中,你是牢牢掌控着自己的命运,酣畅淋漓地活出了快意的自我,还是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说不清被什么东西操控着,在诸多问题上都无法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案?

人生犹如一盘棋,无论我们扮演的是什么角色,都必须面对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形形色色的事物,时时刻刻分析和预测他人的行为,并做出相应的行为选择,在合理的范围内让自己更好地生存下去。

环境是无法改变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技艺,学会如何选择优势策略,如何洞察他人心理,不轻易被人操控,在未来的人生之旅上,活得更真实、更理性、更惬意、更精彩。Chapter1为什么被洗脑的总是你我们不完全是自己的主人

现在,请你认真思考一个问题:你是自己的主人吗?

这问题似乎不太好回答,对吗?如果承认“我”是自己的主人,有时自己做出的行为却并非完全出于意愿,甚至某些事情是违背内心的意愿做出的选择;如果否认“我”是自己的主人,那就等于放弃了支配自己行为意志的权利,甘愿沦为一枚棋子,有谁愿意如此呢?

对于此问题,完全承认与否都不太合适,只能说每个人都不完全是自己的主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就牵扯到了“鸟笼逻辑”,它是人类无法抗拒的10种心理之一。

甲对乙说:“如果我送你一只鸟笼,并且挂在你家中最显眼的地方,我保证你过不了多久就会去买一只鸟回来。”乙不以为然地说:“养只鸟多麻烦啊,我是不会去做这种傻事的。”

于是,甲就去买了一只漂亮的鸟笼挂在乙的家中。接下来,只要有人看见那只鸟笼,就会问乙:“你的鸟什么时候死的,为什么死了啊?”不管乙怎么解释,客人还是很奇怪,如果不养鸟,挂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人们开始怀疑乙的脑子是不是出了问题,乙只好去买了一只鸟放进鸟笼里,这样比无休止地向大家解释要简单得多。

在人际关系中,思维定式是一个很强大、很顽固的影响力,故事中的乙就是无法忍受被人用习惯思维的逻辑推理误解,最终选择屈服于强大的惯性思维。这种思维影响着生活中绝大多数人的行为模式和思考方式。

依据这一心理效应,我们便能明白,为什么“你不完全是自己的主人”?“你”之所以成为“你”,不仅仅是因为“你”具备了某些内在的特质,更重要的是“你”受到了外部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能来自父母、朋友、同事,也可能来自整个社会环境。

父母是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的“第一人”。在早期的亲子关系中,孩子通过模仿父母来区分自我和他人,也从父母那里学会对自我的定义和评价。父母如何看待孩子,孩子就会如何看待自己,如果一个孩子是在鼓励和支持中成长起来的,能够参与家庭重要事情的计划和决策,那么他成年后的自尊水平也比较高。倘若父母本身的自尊水平较低,只是通过溺爱或打骂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就很难感受到温暖和亲密,他们在日后衡量自己的行为标准方面也会存在偏颇。

心理学家库利曾经指出:一个人的自我是受他人影响的,是由社会决定的。在他看来,自我通过他人的反应和评价来反映。比如说,我们内心很渴望成为一名艺术家,却身不由己地走上了科研的道路,因为所处的情境不允许我们遵从内心的意愿,在这种不情愿的情境中,他人对我们提出各种要求,导致我们的自我概念和行为发生巨大的改变。

鸟笼逻辑是人际关系中外在影响和经验的缩影,它有积极的一面,可以让我们借助先人的经验少走弯路,但我们还要警惕它消极的一面,就是不要完全陷入思维定式中,让外界的影响成为自身发展的枷锁,甚至成为被人操纵和利用的工具。同时,也要少用鸟笼逻辑去推断他人,成为一个墨守成规、顽固不化的人。你有多少选择是自愿的

W是一家外贸公司的业务员,最近正在跟进一个比较大的项目,整个团队都忙得焦头烂额,W已经连续两周在外地出差,没有回去看望家人。那天,她接到了家里的电话,说母亲不小心烫伤住院了。W心急如焚,就向经理说明事情缘由,询问是否可以请假回家一趟。

当W把母亲受伤的情况说完,刚想提出请三天假的事,经理的神情突然变得很严肃,说:“我知道你很想回去跟家人团聚,你母亲这个时候也很需要你,可我们这里现在实在太缺人手了。如果你母亲知道公司正考虑提拔你,我想她应该会理解你。况且,现在医疗很发达,你母亲已经入院,即便你不过去,应该问题也不大。事情已经发生了,就算你真的过去,也帮不上什么忙。我们这个项目需要团队协作,每个人都得倾尽全力,你在我眼里一直是这样的人。不过没关系,如果你真的放心不下,也可以回去一趟,多陪陪母亲。以前我没想到你这么顾家,要是今后真做了项目主管,跟家人聚少离多的情况会更多……”

离开经理办公室,W的心里很是纠结。她在工位上坐了半天,最终拿起电话打给家里,说工作太需要人手,实在离不开,让母亲安心治疗,她稍后会给家里汇过去一万块钱。其实,W很内疚,但是经理最后说的那番话还是让她动摇了。她担心,如果这一次真的离开项目组,会彻底失去晋升的机会,所以只好留下来继续工作。

经理没有明确地说不允许W回家看望母亲,言谈之时似乎还把选择权交给了W,可是W感受到的却是:如果我回家看望母亲,那就说明我消极怠工,不重视自己的工作,还会影响到上司对自己的看法,甚至影响自己的事业和前途。所以,她最后选择自愿留下来。

这样的情形,你有没有遇到过?看起来好像是自己做出的选择,可静下心来时,才发现那根本是迫不得已。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我们违背自己的意愿去采取某种行动呢?

请注意,这就是一个博弈的结果。通过对语言、行为甚至是感官的设置,创造出具体或理念的情境,如以上的例子中,“回家看母亲=放弃晋升”“留下来=重视工作”,使得W接下来的行为倾向凸显出积极的意义,与“被提升”联系起来。W之所以留下,是因为她的内心需求被经理描述出的“重视工作”“积极进取”压抑了,经理也就顺理成章地控制了她的行为。

现实中类似的情形有很多,广告、销售、宣传中都运用了这一心理策略,就是为受众创建一个积极的情境,让人们在不自觉中认同他们的观点,并自觉自愿地参与其中。可是,无论操纵者描绘出的情境有多积极,有一个事实是无法改变的,那就是我们依然在被动地接受他人的价值观念,生活在奴役中却不自知,甚至还因为被奴役而快乐。

1961年,耶鲁大学心理学助理教授斯坦利·米尔格兰姆做了一个“服从权威”的实验,证实人类有一种服从权威命令的天性,在某些情境下,会背叛自己一直以来遵守的道德规范,听从权威人士去伤害无辜的人。

米尔格兰姆告诉被试,他的实验是为了研究惩罚对单词联想记忆的影响,而这种惩罚,便是对作为“学生”的人施加电击。他制作了一个极其逼真的电击装置,一共30个按钮,每个按钮都对应着不同程度的电压,最低15伏,最高450伏。

米尔格兰姆通过观察被试对“学生”最终施加的电击水平,来判定个体的服从权威程度。当然,有一点大家绝对放心,这个电击装置其实形同虚设,任何一个等级的按钮都不会放出丝毫电流,唯一被蒙在鼓里的,只有被试一人。

起初任务很简单,但随着单词记忆数量的提升,“学生”的出错率也开始增加,被试对他施加的电击强度也越来越强。到150伏时,“学生”会发出惨叫,如果被试动摇,站在他旁边的权威就会命令他:“请继续。”到300伏以上,“学生”开始猛烈撞击,被试依然会犹豫地望向研究者,研究者则更严肃地说:“必须继续进行实验。”

你猜猜,在这种情况下,40名被试经历了内心的挣扎后,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结果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颇具冲击力的,包括米尔格兰姆本人:所有人的选择都在255伏以上,这是猛烈电击的强度,而有26个人选择了把电压等级调到最高!这些被试中没有一个人是虐待狂,也不存在任何人格缺陷,无不良嗜好。可是,在这个实验中,他们都选择了服从权威,没有例外。

是不是嗅到了一丝恐怖的味道?服从权威,大概是每人心中的天性之一,只要情景适宜,它就会被“激发”出来——天使和魔鬼有时只有一步之遥。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完全是在道德意识和坏的权威之间做抉择,这是对人性最大的考验。

于普通人而言,遇到实验中的情况毕竟是少数的,但做出“迫不得已”的选择却并不少见。下一次,当你做出了一个违背意愿的决定,或是产生了某种让自己费解的想法时,不要轻易地就服从那股“无形的力量”,暂时跳出来,冲着自己的心问一句:“我真的是自愿的吗?”

在理智的情境下,你听到的那个心声,才是你真实的意愿。谁都相信自己不是最傻的

1630年,荷兰人培育出了一些新奇的郁金香,颜色和花型都很特别。物以稀为贵,当时不少王公贵族都以拥有郁金香作为身份和权力的象征。为此,有些嗅觉敏锐的商人开始囤积郁金香,紧接着一场疯狂的郁金香热就掀起了。

在1633年,某个品种的郁金香已经飙升到1000荷兰盾,到1636年则涨到5500荷兰盾,这个数字在当时已经足够买下一栋豪宅,或是25吨奶酪!1637年1月,一个普通的郁金香球茎的价格还是64荷兰盾,仅仅过了一个月,就涨到了168荷兰盾,已经超过了荷兰人的平均年收入——150荷兰盾。一些买家为了保证自己的郁金香是独一无二的,甚至愿意付出一切代价买下别人手中的顶级郁金香,然后毁掉。

所有人都忘了郁金香及其种子本来的价值,只知道如果自己不买,那就是别人眼里的傻子。这个国家的所有行业都被忽视了,人人都跑去投资郁金香,不惜用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去换取这种植物,而妇女们也舍弃了穿衣打扮的钱,卖掉心爱的家具去换取种子。他们深信郁金香种子会带给他们想要的财富,人们的欲望已经膨胀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直到1653年11月的一天,一个毫不知情的水手来到郁金香交易市场,随手捡起一颗郁金香种子吃了下去,所有人都看傻了。水手奇怪地看着他们,他只觉得这颗“洋葱”的味道有点特别而已。

所有人仿佛都从梦中惊醒了,他们意识到,过去的这些年里,大家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控制住了,竟然不断地哄抬一株植物的价格。随后,郁金香开始被大量抛售,价格暴跌不止,许多人都在一夜之间倾家荡产。“郁金香事件”可以算是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投机活动,人们对财富的狂热追求、羊群效应、理性的完全丧失,让郁金香的泡沫越吹越大,最终导致千百万人一贫如洗。大家都知道,郁金香球茎的价格早已超过了它的实际价值,可为什么人们还会热烈追寻呢?

在资本市场中,人们大都有买涨的心理,完全不顾某个商品的真实价值而愿意花高价购买,他们预期未来会有一个更大的笨蛋将花更高的价值,从他们那里把这个商品买走,这就是博傻理论。这个理论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傻不可怕,怕的是做最后一个傻子。

博傻行为不都是一样的,因为“傻瓜”也分为两种。

第一种:感性博傻。这类人在购买某件商品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卷入了一场博傻游戏,更不知道随时都可能崩盘。比如,股市高涨时,庄家在背后人为抬高股价,等一群不明真相的傻瓜砸进去大量资金后,庄家看手里的股价涨得差不多了,就在股价高点抛售逃离,结果很多人跟风抛售,股价一泻千里,被套牢的就是那些在最后高点接盘的傻瓜。

第二种:理性博傻。这类人清楚知道博傻游戏的规则,相信在热潮的情况下,还会有更傻的投资者接盘,因此才会投入少量资金赌一把。玩得不大,就算赔了,也不至于倾家荡产。

理性博傻能赢利的前提是,有更多的傻瓜来接棒,这个判断是千万不能失误的。当大家感觉目前的价位已经偏高,需要撤离观望的时候,真正的高点也就来了。接下来,你是选择撤离,还是在高点上继续等待傻瓜出现?“不要做最傻的那个人”,说起来很简单,可做起来太难了。然而,明知道难,依然有很多人义无反顾地投身进来,这又是为什么呢?就像荷兰人说的,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驱使着他们,这种力量是什么呢?

简简单单一个字:贪!当一个人主观意识认为一旦错失某个机会就会造成遗憾时,即便是优柔寡断的人,也会果断地做出决断,这就是人类的共性,在心理学领域被称为倾向性效应。在博弈中,人们为了得到最大化的利益,总是期待最后一个傻子的出现,结果越贪婪越失去理性,一不小心就成了最后接盘的傻瓜。因此,当贪念涌起时,一定记得提醒自己:这是一个无止境的黑洞,会把人带入破产的深渊!注意那些别有用心的暗示

加利福尼亚大学精神病理学教授杰根·路易士博士曾经说过:“人类除了语言,还能使用70万种以上的信号来交流意识。”这些语言之外的“信号”,就是暗示。

什么是暗示呢?从字面意思上看,“暗”即对方无从觉察,“示”即一定意图的指示,结合起来就是让对方自然地、无从觉察而又能毫无抵触地接受一种人为有意图的指示,它不是直接命令对方怎么做、做什么,而是让对方自然地接受我方的想法,只要在无意中接收到这个信息,他就会产生相应的观点。

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你跟朋友一起喝茶聊天,刚开始品茶时没觉得对方所沏的茶有什么特别,可听到对方说这种茶如何好、如何来之不易后,同样再品这壶茶,却觉得格外清香;走进一家装潢考究的店铺,虽然没有人看到商品的价格,却自然而然地觉得里面卖的东西价格不菲,档次也很高;更有意思的是,如果哪天有朋友皱着眉头跟你说“你脸色不太好,是不是平时疏忽了保养”,你很有可能回去就买上一堆的护肤品……这样的情况,都是心理学中的暗示现象。

暗示能够影响人们原有的行为方式或心理状态,相信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东西。任何人都无法抵抗暗示的力量,至少在某些情况下,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行动在短期内会失去意识上的控制力量。在整个行为过程中,他会以为一切都源于自己的主动性,即便感觉有为难之处,也不会介意,因为那是自己做出的选择。这是暗示最可怕的地方。

为什么暗示会有如此强大的威力呢?在心理机制上,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这种假设未必有依据,但因为主观上已经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就竭力地趋向于这项内容。这种“假设”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换句话说,就是你认为会怎么样,是“自我”对待外界人和事的判断和决定。

有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被一家知名公司录取。正式入职后不久,他就接到了一项颇有难度的任务,就连工作了几年的老员工都没把握能做好,对他来说更是严峻的考验。接收这项任务时,他心里就没底,很怕自己做不好。为了能完成任务,他还是尽全力去做,其中最主要的策略就是向老员工请教。

可是,当他向老员工请教时,有的人只是呵呵一笑,没有多说;有的直接说很难办,没有给他任何建议;还有人给他灌鸡汤,说多想想肯定能做好……如此一来,这位新人愈发觉得自己难以把事情做好,虽然硬着头皮做了,结果却并不理想。

他真的不能把事情做好吗?实际上,他的这种“做不好”是一种暗示的结果,在尚未努力之前,就已经假设了一个结果,此后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个假设的结果进行的。虽然他也向别人请教了,可因为那个“假设”的存在,他在心理上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去选择跟这种“假设”相符的内容。

我们之所以会受到暗示的影响,关键在于“自我”的不完善。人都是不完美的,却又有追求完美的本性,因而在做决定的时候,会变得犹豫,渴望从外界获得更好的意见。当我们缺乏自信,不知如何抉择时,就很容易被他人的言语所左右,按照他人的言语去做,从而受到暗示。在有些情况下,这样的暗示是很危险的。

国外有一位年轻的妇女厌倦了自己年迈的伴侣,特别是在丈夫经济出现危机后,就开始处心积虑地筹划自己的将来。她总是有意无意地提醒丈夫,自己和他之间的年龄差,流露出对孩子的渴望。每当此时,丈夫就对她充满了愧疚感。在一份妻子“无意间”放在桌上的保险广告的影响下,他为妻子买了大额的人寿保险。

终于有一天,夫妻两人在田野里散步时,妻子说起两人在前一天都听过的一则关于自杀的故事,她还故作天真地说:“怎么可能有人能那样把自己打死呢?你做给我看看,是不是有可能?”接着,丈夫真的把猎枪伸进了自己的嘴里……结果,你也猜到了。

这位妻子深谙暗示之道,她一直为夫妻间的年龄差耿耿于怀。而丈夫的自我防御机制使他把这种愧疚和担忧埋在了心里,对于两个人的未来,他的心理意象也很模糊,而妻子借助暗示逐渐让丈夫的愧疚感变得明朗化。接着,她不断地重复同样的话,且制造了一个视觉形象,那就是终日以泪洗面。虽然她没有直接说什么,可丈夫还是感受到了强烈的暗示:“如果不为妻子做点什么,她今后的生活没有保障。”这时,他已经彻底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完蛋。

为什么这位先生能够被妻子的暗示控制呢?原因还是我们前面说过的,他的“自我”不完美,内心深处隐藏着强烈的自卑。糟糕的是,妻子看透了他这个人,利用了他的这一心理。如果他能够自信一点,客观地看待这件事,或许就能发现妻子在他经济开始走下坡路后表现出的一切行为都是十分可疑的。

这个特殊的案例提醒我们,一旦潜意识被人操纵,我们就会受制于人而不自知。所以,我们必须学会识别和防范那些别有用心的暗示。

暗示的核心是潜意识,而潜意识通常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还带有重复性。所以,当有人经常有意无意地提到同一个问题时,我们就必须提高警惕。同时要明白,暗示作为一种心理战术,不是意志坚定就能摆脱,相反,意志坚定的人反而更容易被催眠。如果你发现某种暗示带有持续性和说服力的时候,一定要多问问“为什么”,让提问者说出他的真正意图。最后一点要说的是,想不被暗示牵着鼻子走,一定要不断强化个体内心世界的自我。不完整的信息会误导人

英国的《泰晤士报》曾经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世界著名的可口可乐和雀巢公司称他们共同研制出了一款能帮人消耗卡路里的饮料——Envige。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就遭到了营养专家的否定,他们声称这个消息是在误导消费者。

两家公司的研究人员称,这个饮料是复合型饮料,它们中的一些成分是从绿茶和咖啡因中提取的,能够有效地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助于身体消耗热量。然而,健康专家对这方面一直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饮用这些饮料可能会让人兴奋,对于心脏病患者十分危险。

临床试验表明,饮用3罐这样的碳酸饮料,平均可消耗106卡路里的热量。可是,3罐这样的饮料中含有咖啡因,相当于3杯黑咖啡,这显然对人体健康不利。国际营养学家安德鲁·普伦迪斯表示:生产商正在向消费者传递一个错误的信息,就是依靠这些饮料能达到减肥的效果,这是一种误导。

虽然各路专家们纷纷反对,可厂家还是大批量地生产了这些饮料,且用了多种口味来吸引消费者。多数消费者也很买账,他们认为不用运动、节食,畅快地喝饮料还能消耗卡路里,是一件很美妙的事,完全不在乎饮料里有多少咖啡因,更不在意专家的提醒。

坦白说,在夏季减肥的热潮中,你有强烈的减肥欲望,面对这样一款饮料,你愿不愿意尝试一下?相信很多人都会说“是”。为什么绝多数人都会作出这样的选择呢?

其实,这里面牵扯到了信息博弈的问题:看谁说的信息更吸引人!就拿那款减肥饮料来说,虽然营养学家也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可似乎对消费者没产生什么影响,消费者更关心的是这款饮料带给自己的奇迹,哪怕要摄入很多咖啡因,也愿意尝试。

就商家而言,他们向消费者传递出的信息其实是不完整的。换句话说,就是只让人看到商品美好的一面,至于缺点和瑕疵,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能慢慢了解,精明的商家是绝对不会主动传递出来的。这样一来,消费者就只接收到了不完整的那部分信息,至于信息是对是错,完全忽略了。

记得有一句广告词叫“欧典地板,真的很德国”。哇,听起来是不是觉得挺有品质的,认为它是德国生产制造的?其实,这只是一种错觉。商家抓住了人们对品牌和品质的追求,向消费者传递出了一条错误的信息,消费者又不太了解厂家的情况,就依据广告传递的信息对货物进行判断并做出选择。

这说明什么呢?信息虽然有多种传递方式,可对于传递信息或接收信息的人来说,只有一种理解方式。传递信息的人想要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而接收信息的人,往往会顺着传递信息的人的目的,去认识和了解一些事物。

回想一下过去的经历,找出那些“为什么感觉被骗了”的购物事件,现在是不是有点儿明白了?要知道,在信息传递的博弈中,商家永远在跟市场、竞争对手和客户下一盘棋。他们传递出的信息,让几个对手在短时间内都无法看清,从而为自己商品的信息留下了悬念。这些不完整的信息勾起了人们的好奇心,在信息没有完全披露的时候,这场博弈的胜券早就被他们牢固地握在手里啦!

所以,不要总埋怨自己太单纯、容易冲动,被“洗脑”的不总是你一个人,在面对不完整的信息时,多数人都会跟着商家的思路走。这样想来,是不是略感安慰?Chapter2当心!操纵者就藏在你身边你是容易被操纵的对象吗

在人际关系中,操纵与反操纵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没有谁愿意被操纵,可又总在不知不觉中被隐藏的操纵者控制,尽管我们的大脑没有意识到被人左右的局面,可内心的纠结、两难、犹豫,却让我们深陷痛苦之中。不摆脱这种被操纵的困境,生活就会变成一种折磨。

网上曾经报道过这样一则消息:有位老人终身行善,最终却被慈善机构逼得跳桥自尽。听起来令人震惊,也让人心寒,这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

这是一位名叫Olive的英国妇人,她的父亲和丈夫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先后阵亡。从16岁开始,Olive就靠卖罂粟花给阵亡的烈士筹款,以寄托自己对逝去的亲人的思念之情。每年10月中旬过后,不少英国人的胸前、汽车上都会佩戴红色的罂粟花,为的就是纪念那些在战争中死去的军人。Olive把这一善举坚持了整整80年,把卖花的收入和退休金捐给了近30家慈善机构。

年复一年地为慈善机构捐款,使Olive的经济变得捉襟见肘,当她罹患乳腺癌时,竟然连治疗费用都拿不出。面对这样的困境,她没有得到任何的同情和帮助,反倒不断被慈善机构骚扰。他们不分日夜地打电话给Olive,有时她要花上1小时甚至更久的时间来接听,以至于都无法跟家人通电话。另外,Olive每个月都会收到超过260家慈善机构索要善款的信件,为了尽快读完这些信,她经常要花上大半天的时间。

即便如此,Olive从来没有拒绝过慈善机构的要求,她不想让别人失望,只是面对越来越多的电话和信件,她有点不知所措。在催促捐款的压力下,Olive开始变得异常压抑和痛苦。直到有一天,她寄给孩子的250英镑莫名其妙地丢了,这让Olive彻底崩溃。

Olive说,她已经拿出太多,再也拿不出更多。而后,她从布里斯托的铁索桥上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永远摆脱了24小时不间断纠缠着她的慈善机构。

看过这篇报道后,众多网友都表示很难过,忍不住发声。有人说,一辈子乐善好施的人太少了,慈善组织不该抓住这样的人无尽地索取;也有人说,是Olive不懂拒绝,既然对方好意思为难她,她就该好意思回绝;还有人说,用公益进行道德绑架,比抢劫还要可怕!

事已至此,说什么都无法挽回Olive的生命了,但她留给了我们无尽的深思:为什么一个好人会被逼到走投无路的境地?为什么她会轻易被慈善机构操纵?我们的身上是不是也有和Olive一样容易被操纵的弱点呢?

被操纵的人生犹如一场噩梦,禁锢了心灵的自由,也没收了所有的快乐。现在,你不妨对号入座,看看自己身上是否具备下列的特质。若有的话,你就要加小心了,这可是多数被操纵者共有的特质!

◎特质1:习惯讨好

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存在是为了满足他人的需求,那么你就具备了被操纵者的第一个特质。你的情绪完全跟随着他人对你的期望高度,你答应别人的请求并非完全出于自愿,也不是真心想去帮助他人,只是害怕无法满足他人的期望。其实,你不必活得那么卑微,没有一个生命是为了满足他人而存在的,别人怎么看你、对你有何期望,不是你活着的唯一目标。

◎特质2:负面情绪

当一个人的内心背负太多的负面情绪,如孤独、愤怒、忧郁、焦虑等,就很容易与人发生对立和冲突,继而被人操控。因为他经常会让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与外界的一切信息隔离。此时,他会很容易接受他人灌输的观念,被人洗脑和操纵。

◎特质3:不懂拒绝

很明显,Olive就属于这类人,不懂得拒绝。当他们跟别人说“不”时,内心会充满内疚和罪恶感,总觉得这样做就会令人失望。他们习惯了退让和妥协,让那些试图利用他们的人得寸进尺。要知道,拒绝别人不合理的请求不丢人,这是对自己负责。如果你觉得实在难以启齿,试着保持沉默,或者转移话题,都比委曲求全好得多。

◎特质4:自我缺失

很多人不清楚自己在一段关系中的位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没有自我”。自我缺失直接引发的问题就是依附,缺乏完整的独立意识,没有成为真正的自己,很容易被他人控制。当这种依附感越来越强时,就会面临“得到”和“求而不得”的失衡。若要摆脱他人的控制,就得先找回自我,学会对自己负责,人只有成为真正的自己,才有可能达到与他人的和谐,让彼此的关系成为相互支持,而不是相互需要。

看到这里,是不是对很多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当我们习惯了一种处理问题的模式后,很难在朝夕之间就将其彻底改掉,但觉察到了问题所在,总好过困顿其中而不自知。要知道,发现问题,正是改变的开始。互利性原则,有时是旋涡

若要问这个世界上最难还的是什么债,想必多数人都会说:人情债!

Z的父亲生病住院急需用钱,朋友Y听说后,还没等Z开口,立刻就给他转过去5000块钱。这让Z大为感动,毕竟锦上添花的人多,雪中送炭的人少。待父亲病好后,Z决定辞掉在外地的工作,回到父母所在的城市工作,Y是他的老乡,在这个城市有一定的人脉,得知Z要找工作,热心地帮他介绍关系,甚至还帮他整理简历。

看到Y如此殷切地帮自己,Z的心里大为感动。为了表示感谢,Z特意请Y吃饭,联络感情的同时,也聊表谢意。席间,当Z举杯向Y表示感谢时,Y却说:“这有什么呀?大家都是朋友,你要是这么客气,那就没把我当朋友。”随即,Y又叹了口气,说:“其实,我也不是什么太有能耐的人,赚着死工资养家糊口,可咱们认识这么多年,关系也不错,我不能袖手旁观……”此话一出,Z顿时不知道该怎么接了,心里却感到格外沉重。

不久之后,Y主动找到Z,说有事相求。Z从事的是法律工作,Y想让Z给自己的亲戚做诉讼代理,却迟迟不肯提费用的事。看他的架势,好像是打算让Z免费帮忙。Z感到很为难,毕竟诉讼代理一件案子也不轻松,他也是拖家带口的。Y大概看出了Z的心思,突然就把话题扯到Z父亲住院的事,还有他帮Z介绍关系找工作的事。一时间,Z纠结极了,他觉得自己没有办法回绝Y,若真开口说了心里的话,简直就成了“忘恩负义”“自私自利”的人。就这样,Z妥协了。

有没有觉得,Y可能早就有让Z帮忙做诉讼代理的打算,之前所做的一切全都是有目的性的?他没有给Z回绝的机会,却也暗示Z说自己做这些事情并不容易。Z欠了Y两个人情,到了Y提出要求的那一刻,纵然不太合乎情理,Z却还是为了那两份人情债,违背了内心的意愿,完完全全受制于Y。

为什么Z会觉得难以拒绝Y的请求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场博弈,互利性原则起了很大的作用。人类学家奥莱尔·蒂格尔和罗宾·福克斯认为,互利性原则是人类的一种适应机制,即通过创造一种有效率的社会关系,形成商品互换的模式。

大家都觉得“人情债”不能欠,原因就是社会舆论对于获得利益却不回馈他人的行为是持谴责态度的,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约束力。没有人希望在别人眼里,自己成为一个黑心的牟利者,所以都不自觉地遵照这个原则来行事。当Z遇到Y,这种“无法拒绝”的心理就被利用了,互利性原则就变成了一场不对等的心理博弈。

如果你也跟Z一样,是互利性原则的遵从者,那么现在,你必须擦亮眼睛,狠下心肠,对别有用心的殷勤者说“不”!如果有人总是在你面前述说他为你做过多少事,那么下一次他再表示殷勤的时候,你不妨直言:“谢谢,这件事情我自己能解决。”

也许,对方最初会表现得很受伤,可试过几次之后,他就会明白,你根本不吃这一套,以后他就不会再试图用这样的方式控制你了。有机会的话,你可以试试看!可怜之人必有可怕之处

在一次聚会上,Ella认识了姑娘H。姑娘H看起来很安静,她坐在一个角落望着热闹的会场,眼神里流露出一种独特的光芒。Ella是一个摄影师,看到这一幕时就想:要是这个姑娘能给我做模特,该有多好啊!

Ella主动给姑娘H递了一张名片,两人互相做了自我介绍,就闲聊起来。姑娘H和Ella果然气场相投,她们都很喜欢艺术,相聊甚欢。分别的时候,两个人就像熟识已久的好友。

后来,Ella又跟姑娘H见过几次面,还邀请她到自己的摄影工作室。可能是彼此之间比较熟了,姑娘H主动给Ella讲起自己的经历。她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一直跟随父亲生活。父亲有酗酒的习惯,还喜欢骂人,她内心有强烈的不安全感。成长的阴影伴随着她,让她在感情的路上栽了不少跟头。

听过姑娘H的遭遇,Ella对她多了一份心疼,忍不住想要照顾她。当姑娘H听说Ella在摄影大赛上获了奖,要扩大工作室的规模时,她流露出羡慕的神情,说:“我真为你高兴,你是我认识的女性朋友中最优秀的一个。你扩大工作室的规模后,一定也需要人帮忙,我很想给你做助理。”

起初,Ella婉言谢绝了姑娘H的好意,但姑娘H立刻就蹙起眉头,眼眶里还噙着泪水,说:“是不是我不够好?这么多年,我觉得身边的人都不喜欢我、不接受我。认识你以后,我才知道生活原来可以这么精彩。我很享受跟你一起聊天,也想和你一起工作,你不会也跟其他人一样,认为我不配吧?”

听到姑娘H的这番话,Ella感到很为难。这时,姑娘H又说:“知道吗?我特别羡慕你,家庭条件好,事业也很成功,还遇到了一个疼你的丈夫,我也想沾一点你的好运而已。”Ella当时没有给她正面的回复,只是说再考虑一下。

没想到的是,当天晚上,Ella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了姑娘H发的心情:“过去二十几年的生活,就像是一个无底的、黑暗的深渊。现在,我终于看到了一丝光亮,能让我重新开始,当我伸手去触碰它的时候,它却变得很微弱。我好怕,怕它会彻底消失,让我回到无尽的痛苦之中。”这样充满委屈的心声,不断在姑娘H的朋友圈里出现,扰乱了Ella的心。

渐渐地,Ella开始觉得,如果自己继续无视姑娘H的请求,简直就成了罪人。就这样,姑娘H一边向Ella传递自己的羡慕之情,一边又强调自己不幸的人生经历。最终,Ella同意了,让姑娘H做自己的助手。只是,这个决定做得一点也不开心,因为姑娘H的能力水平根本不符合Ella的预期标准。

Ella是一个善良热心的人,听过姑娘H痛苦的生活经历后,她给予了对方同情、关心和支持。然而,她没有预料到,最后自己竟然被姑娘H的“可怜”控制了。

曾有人问过一位资深的心理咨询师:“要如何分辨什么样的人能够信任?”他的回答令人震惊。在普通人看来,不值得信赖的人肯定是作恶多端的,有肢体语言上的威胁恫吓。可是,这位心理咨询师却说,这些特征都不可靠,真正可靠的是“装可怜”的戏码,他们不会令人感到恐惧,却会博得他人的同情。

毫无疑问,Ella就输在了“同情”上。在产生同情的那一刻,她自己没有任何防备,姑娘H抓住了她的这一弱点,不断地重申自己多么不幸。她有过不幸的遭遇,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作为一个成年人,她从来都是把错误和责任归咎于外界,而没有反思自身的问题。

诚然,我们不该成为冷漠的人,要保留一份恻隐之心,但在付出好意之前,必须分清对方是“真可怜”还是“假可怜”。所谓的“真可怜”是倾尽所有努力境况依然不佳,求助者和施助者双方在心理上是平等的;然而有些人是有意无意地放低姿态、渲染痛苦,以此来获得某种好处。“假可怜”的人有强烈的依赖心理,总是被动地等待别人的扶助,自力更生的意愿很薄弱;同时他们也有自私自利的特质,用“可怜相”来抱怨别人不在乎自己,让施助者感受到“道德感”的失落,产生强烈的自我责备和自我贬低,说拒绝的话就好像亏欠对方一样。

要让可怜之人不可怕,双方都必须做出调整。就Ella来说,先要明确自己帮人的界限,学会拒绝,即便姑娘H诉苦,也不能牺牲工作室里重要的职位给对方,这将直接影响到公司的发展,甚至牵连到其他员工的利益。此外,也要适当地说明自己的难处,让姑娘H彻底明白,世上没有救世主,人只能自我救赎,靠自身的力量去改变生活。当一个人付出全部来爱你

R先生和女孩C是大学同学,同窗四年他一直暗恋着对方,而C当时有男朋友。在R先生眼里,C是一个温柔娴静的女孩,说话慢条斯理,从来都不会咋咋呼呼的,给人的感觉很舒服。这样的女孩,就是他认为可以作为一生伴侣的最佳人选。

大学毕业那年,C和男友由于工作去向的问题产生了分歧,结果分道扬镳。R先生开始对C展开猛烈的追求,也许是真心可鉴吧,C最终答应做R先生的女朋友。两个人的恋情在周围的同学中传为美谈,大家都觉得,他们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按理说,R先生应该很快就会跟C结婚,可在提到这件事时,他却表现得很犹豫。朋友问R先生:“你们感情也稳定了,结婚不好吗?”R先生叹了口气,满脸无奈地说:“说实话,我想和她分开了,但不知道怎么说……”“分手?怎么回事?”朋友惊讶地问。

R先生恋爱后,第一次分享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由于他的工作很忙,赶上着急的项目时,几乎就没有休息日,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剩下工作了。可即便如此,他还要每天挤出时间给C发消息汇报情况,有时真的是抱着手机就睡着了,又被C的电话叫醒。

朋友问:“是不是相处久了,没有最初的新鲜感了?”R先生摇摇头,说:“我喜欢稳定的感情,对她的爱也没有减少,可我不太喜欢我们之间的状态。你知道吗?我除了工作以外,几乎就没有跟朋友出去吃过饭。每次我说要出去,她就会表现得很伤心,问我是不是厌倦她了,是不是不想跟她在一起了。她说一直以为自己对我来说很重要,原来都是自作多情。”

说到这里的时候,R先生狠灌了一口酒,而后又说:“我没有想到,大学里那个温柔懂事的姑娘,谈起恋爱是这么黏人。有时候,一个女人需要你,不愿意让你离开她的视线,这感觉挺好的。可后来发现,我跟她在一起总有种内疚感。她把我的生活起居安排得很好,做我喜欢吃的饭菜,家里的电器、家具都是我最喜欢的。有一次,明明是给她买生日礼物,回来的时候却拎着大包小包的男装。我出差的时候,她不停地发消息给我,从早到晚,任何事情都跟我汇报,也要求我向她汇报……这份爱密不透风,让我喘不过气来,但要跟她提分手,我又觉得对她有愧疚。”

听到这儿,你也许能明白R先生的痛苦。不是他厌倦对方,而是对方的爱太沉重,就像枷锁一样捆住了他,让他完全丧失了自己独立的空间。这样的情感关系是病态的,彼此折磨,却又难以摆脱。

这一生能得到他人的爱是幸运的,但幸运不代表幸福,因为幸福的前提是,两个人都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成熟的爱。女孩C恰恰不懂这些,她竭尽全力地证明自己懂得爱、值得爱,结果却逼得对方想要逃离。

心理学家认为,一段和谐的关系,必然是有付出和接受。然而,当付出和接受之间的循环被破坏,情感输入和输出的比例失调,关系就会朝着坏的方向发展。这种破坏往往不是因为“不愿意付出和给予”,而是某一方“不愿意接受”。

德国家庭治疗大师海灵格说过:“我们付出的时候,就会觉得有权利;我们接受的时候,就会感到有义务。”对此,武志红老师也有同样的看法:“只付出不接受的人,会有一种清白感,会觉得自己在这个关系中绝对问心无愧。这是一种很舒服的感觉,有这种感觉的人,会觉得自己在关系中永远正确。那么,相应地,关系的另一方就会觉得很不舒服,会频频感到内疚,会经常觉得问心有愧,即便他不明白付出者为什么那么喜欢付出,他最终一定会产生逃离的冲动!”

人际交往或是经营感情,需要付出真诚,但不代表一分耕耘,就能有一分收获。当一个人付出他的所有,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一段关系中时,最好提醒一下对方:每个人都应当有独立的空间,做独立的自己,亲密有间才能长远。如果你全盘接受了,那么你们这段关系就已经失衡。当有一天你感觉彼此不合适,想要开始新的生活时,虽然你有结束这段关系的权利,可内心那份愧疚感会控制你,让你难以启齿说“再见”。别忽略不起眼的小请求《伊索寓言》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有个乞丐到一户人家乞讨,仆人见到他,态度很不好,让他赶紧离开。乞丐说:“我太冷了,我只是想借用你们的火炉烤干衣服。”仆人一想,又不用给他东西,就同意了他的请求。

乞丐把衣服烘干后,又对厨娘说:“我能用一下您的锅吗?我只想煮一点石头汤。”厨娘皱起眉头,说:“石头汤?我倒想看看你怎么做。”于是,厨娘就把锅递给了乞丐。

乞丐把在路上捡到的石头洗干净,放在锅里像模像样地煮了起来。“可是,我觉得还需要一点点盐。”乞丐很自然地说道。厨娘答应了他的要求。紧接着,在乞丐一次次“自然”的要求下,厨娘又给他拿了豌豆、薄荷和香菜,接着还把碎肉末放到了汤里。

最后,聪明的乞丐把石头从锅里捞出来,美美地喝了一碗肉汤!

尽管这是一则虚构的寓言,可结合生活仔细想想:你是不是也有意无意地做过和厨娘一样的事?原本只是接受了对方的一个小请求,到最后却做了很多超出意料的事。如果最初他跟你提这样的要求,你未必会答应,甚至会当面拒绝。但为什么在接受了那个小请求之后,一切都好像由不得自己了呢?

1966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和弗雷瑟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派人随机访问一组家庭主妇,要求把一个小招牌挂在她们家的窗户上。这些主妇们没有异议,愉快地同意了。过了一段时间,再次访问这组家庭主妇,要求把一个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她们的庭院里,依然有半数的家庭主妇同意了。与此同时,实验人员又随机访问了另一组家庭主妇,直接提出把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她们的庭院里,结果80%的家庭主妇都不同意。

有没有发现,这实际上也是一场心理博弈。通常,人们都不愿意接受较高、较难的要求,毕竟它费时费力、不容易成功;但对于那些较小、较容易的要求,却很乐于接受。在实现了较小的要求后,人们会比较容易地接受较大的要求,心理学上将其称为“登门槛效应”。

人的每个一致行动都有其最初目标,在许多场合下,由于人的动机过于复杂,就会面临对各种不同目标的比较、权衡和选择。在相同的情况下,那些简单容易的目标比较容易被人接受。另外,人都愿意把自己调整成前后一贯、首尾一致的形象,哪怕别人的要求有些过分,为了维护印象的一贯性,也会违背意愿继续下去。

F女士退休后,每天都在小区的散步。那天,有个笑容甜美的姑娘跟她搭讪,无来由地夸奖了她一番,说她皮肤保养得好,气质也很棒,跟F女士聊了很多话题,美容、养生、教育、旅游,等等。很快,F女士就放松了警惕,觉得这姑娘挺好的。

说到兴头上的时候,姑娘热情地对F女士说:“阿姨,哪天您可以到我家去,我给您做个美容试试。或者,您也可以试试我现在用的产品……”话说到这份上,F女士也不好意思说“不买”“不用”,似乎找任何理由推辞都有些牵强。

就这样,F女士从姑娘那里买回了一样东西。过了一段时间,那位姑娘又来“看望”F女士,问及她家里是否还需要添置什么,说自己这里有很多厨卫用品,F女士很愉快地又订购了几件产品。她可能不知道,那位姑娘其实是某公司业绩最好的直销员。

列举这些事例的目的是想提醒大家,很多时候被他人操控都是我们自己助推而成的。我们为了得到他人的好感,答应了对方的小请求,结果就难以拒绝后面更大、更不客气、更具实质性的要求了。到最后,你可能就是为了讨好对方而牺牲自己的意愿。

这里要说的重点,不是你为对方做了什么,而是你出于什么样的心态去做。是心甘情愿的,还是怕他的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失望?如果是后面的心态,那你已经被他的情绪控制了。对此状况,你也应负起一部分的责任,因为你试图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实现自我价值。

有没有什么退路可走?当然有!那就是不要为了照顾他人的心情而改变自己的计划。哪怕对方用一些话刺激你、暗示你,你也要保持自己的立场。不纵容对方,不接受小请求,才能有效阻止“得寸进尺”的发生。被贬低不代表你真的不好

临近年会那段时间,行政助理Nancy忙得焦头烂额。她在工作方面一直有点儿完美主义情结,不允许自己出任何差错,因为上司Rebecca是一个极其挑剔的“女魔头”,这在无形中给了Nancy巨大的压力。

年会开始了,所有人都很激动,Nancy却紧张得不行,生怕什么地方会有差池。突然,有同事叫Nancy,说投影设备好像出了点问题。Nancy连忙去查看,又叫来酒店的工作人员。其实问题也不全在Nancy,这台设备本身就时好时坏,试用两次都没事,关键时刻却掉了链子。Nancy正准备替换备用投影的时候,Rebecca的面孔突然出现在她面前。她声色俱厉地对周围的同事说:“你们看,Nancy总是这样马马虎虎的,我要不提醒她,她永远也做不好这些事!”听到这样的话,Nancy更慌了,在安装设备的时候,突然绊倒在地上,在人前闹了一场笑话。

备用的仪器安装好了,没有影响年会的顺利进行,Nancy是挂着眼泪完成这一切的。等周围的同事就坐后,Rebecca突然放松了表情,用十分关心的口吻对Nancy说:“别担心,你毕竟还年轻,没负责过这种大型的年会,慢慢来吧,我会带你的。”说完,她就昂着头径直而去,留下Nancy在那里品尝着内心的五味杂陈。

这样的情景,你是不是觉得似曾相识?我们身边大都有像Rebecca一样的挑剔者,或者是上司、同事,或者是亲人、朋友,他们总是抓住别人的小差错不放,用这些问题困扰对方,让人精神紧张,最后犯了真正严重的错误。就拿Nancy来说,她其实早已经准备好了备用的仪器,以防万一出现临时坏损的情况,可就因为Rebecca的一番话,让她手忙脚乱,结果在人前栽了一个难堪的跟头。她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紧张和混乱感觉都是因为Rebecca挑剔的态度刺激出来的。

你可能会问:Rebecca到底是一种什么心理呢?看看她对周围的同事说了什么,就不难理解了。她告诉大家,Nancy就是一个小助理,做事马虎不谨慎,总需要她提醒才能完成重要的事。很明显,她追求的是一种优越感。

为什么Nancy不去解释呢?这也怨不得Nancy,通过贬低对方提升自我优越感的现象,不仅仅存在于职场中,家也是一个会“伤人”的地方。Nancy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家教严厉的环境中,长期承受着母亲的挑剔指责。

高考那年,她的分数超出重点线20分,母亲并没有给予她任何肯定,而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没什么值得骄傲的,看看你表姐,人家上的可是清华……”为了不让母亲失望,Nancy只能更努力,最终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虽然她尽了全力,可距离母亲的要求还差了一截。那几年她很少回家,为的就是躲避母亲刺耳的话语。

虽然后来离开家独自生活,但Nancy内心依然有一种恐惧和无力感,她总是觉得:“我必须做到最好,让所有事情无可挑剔,我才能被肯定、被认可。”可现实是残酷的,不可能事事如人所愿,总会有意外无法掌控。

作为局外人,我们可能会看得更明白:当母亲挑剔的话语在Nancy耳边响起时,她的自我意识就开始动摇。一旦她做不好某些事情时,自信心会在瞬间坍塌,让自己痛苦不已。如果你也和Nancy一样,那么你现在需要清醒地认识一个事实:被贬低、被挑剔、被指责,并不代表你真的不好!至于那些挑剔你、贬低你的人,他们其实更害怕被遗弃。

就Rebecca来说,她担心Nancy的能力超越自己,这会对她的职位造成威胁;对Nancy的母亲来说,她担心Nancy变得太独立,将来会离开自己。潜意识里的这种想法,促使着他们选择用贬低的方式来挟制对方。

有没有什么办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呢?以Nancy为例,面对强势又习惯指责的母亲,她可以事先与对方谈好条件。比如,一起出去玩时,不妨告知母亲:“这件事全权交给我负责,可能会有安排不周之处,您若对此喋喋不休,我们马上就结束旅行。”要让这个条件有效,就必须在对方第一次指责时就付诸实践,哪怕只是刚出发20分钟,也要这样做。

最初做这件事时,可能会有些不习惯,让贬低自己的人也感到不舒服,甚至闹脾气。只要你挺过这个阶段,不被对方的反应吓倒,对方就会在心里改变对你的态度。工作中也是一样,别让上司的刺激影响到你,按照自己的计划去处理问题,告知“我保证做好这件事”,渐渐地,他就不敢再刻意贬低你了。

因为他人的贬低而耿耿于怀,是最没有价值的事,也会让彼此的关系陷入得僵持。真正有意义的做法,是让自己尽快成为一个心智成熟、经验丰富的人,要依靠强大的内心消解他人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体谅和宽容的前提下,分析他们话语中积极的部分,至于那些攻击性、刺激性的话语和负面影响,无视就好了。

不必因为他人的贬低而怀疑自己,甚至背上自卑的枷锁。要知道,来自他人的评价永远只是评价,它无法代替你作为一个真实的个体存在于世上。只有你才能决定自己生命的样子,决定你将成为怎样的人。摆脱操纵的几种心理策略

现实中的操纵者,不仅限于前面说的那几类。比如,有些人看起来很善良,实则只是装出让人信任的样子,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诱导他人的心理和活动;有些人善于展示自己的魅力,通过外在的物质提升自己的格调,让人轻信他所说的一切;还有些人习惯利用道德绑架,让人产生错误的内疚感,似乎不对某件事负责,就成了十恶不赦的坏人。

面对各种各样的操纵方式,若毫无觉察力,就只能在博弈中做输家,成为受控的棋子。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如何摆脱操纵,做回真实的自己,把握住属于自己的“选择权”。这里有几条建议,可供需要的朋友参考。

◎建议1:坚持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则、计划、喜好,也有独属于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目标。人生没有绝对正确的模板,不要因为大多数人怎样说,就强迫自己走那条本不喜欢的路,尽管对方可能是你的长辈、老师,但别因为权威就放弃质疑。你要问问自己:别人说的理论你真的认同吗?你真的想要别人口中的人生吗?

◎建议2:直击对方不合逻辑的想法

操控我们的人,多半都是身边的亲人朋友,且多数时候都是出于好意。面对这份好意,如何婉言谢绝不伤情谊,又能保全自己的想法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出对方的想法中不合逻辑的部分,表明自己的立场。这样的话,既能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又能避免被他人任意操纵。对这类人,我们的防御方向就是“追求合理性”。

◎建议3:试着让自己放轻松

很多操纵行为都是源自内心深处的焦虑感,生怕有些问题无法掌控在自己手里,他们害怕承受不可预测的变故。所以,操纵者的内心也不好过。对此,我们不妨让自己松一口气,在面对对方的某些行为时,提醒自己说:“他是因为自己太焦虑。”这样的话,就能减少一些伤害,让自己平静下来。

放松之后,就要不断强化自己的内心,提升沟通能力。把对方让你感到烦躁的行为说出来,试着就这些问题进行一次理性的谈话,问问对方到底在担忧什么,尝试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

◎建议4:大胆告知:我不在乎!

有些人总习惯用装善良、卖可怜的方式出现,让人不忍拒绝,继而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对此,不妨学会一句话:“亲爱的,我不在乎。”

当然了,这些建议在真正的实践中并不是很容易就能做到的。这一部分所讲的内容,实则是想提醒大家,透过表面的现象和问题,去寻找到真正的问题,而后换一种方式去对待对方,变得理性而成熟。也许,短期内你看不到什么明显的变化,甚至还会激化某些隐藏的矛盾,但只要是真正关心和在乎彼此,一定会在意彼此的感受,到那个时候,你们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生良性的转变。Chapter3嘿,别傻到一个人去战斗囚徒困境不只是一个故事

L和Z都是一家服装公司的设计师,两人共事很长时间,私交不错。工作之余,她们会一起逛街、讨论服装、议论领导,偶尔还会说两句尖酸刻薄的话,讽刺一下上司。可最近,两人遇到了点麻烦,公司业务量大减,部门正考虑裁员,削减业绩差的员工。

说起业绩,L和Z都有点心虚。入职以来,她们没有在部门内做出过突出的业绩,且都不太擅长交际,跟上司关系也不太好。所以,这次裁员很有可能会轮到她们俩头上。然而,几天以后,公司内部传出消息,说每个部门只裁掉业务能力最差的那个。

L和Z更紧张了,她们俩的业务水平是部门内最差的。这就意味着,她们两人必然有一个要离开。两周后,部门经理给L下了离岗通知,虽然L心里早有准备,可还是不太舒服。当然,她也为自己的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