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健康五部曲(“生活轻哲学”书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3 12:46:27

点击下载

作者:[英]奥利弗·詹姆士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情绪健康五部曲(“生活轻哲学”书系)

情绪健康五部曲(“生活轻哲学”书系)试读:

概述:你的情绪健康吗?

所谓情绪健康,是对周遭事物的一种同步感知。你能快速、直接地感受这个世界,而不后知后觉。套用外国体育评论员常说的一句话:你状态极佳。

生活于你而言,真实而不虚幻。你自我感觉良好,既不幻想成为他人,也能容忍他人与你的不同。你了解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承认自己并非无所不知。

你有一贯的行为准则,知道如何甄别对错。在遭遇逆境时,依然能够坚韧不拔、实事求是,并总能做出明智的判断。你善于洞察自己的行为动机,可以在出错前防微杜渐,或在意识到行为不当时及时更正。就好比撞过一次车,你会尽量避免重蹈覆辙:当发现交通灯由红变绿,或是察觉到前方有障碍物逼近时,能及时转动方向盘。这样的自我认知能够提升悟性,使你有能力做出选择和改变;这样的自我认知便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你能对他人的所思所想做出正确的判定。你善于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而不我行我素。你既不会拒绝分享信息,也不会拒绝接受意见;既不强人所难,也不受制于人。

你随机应变,却又不迷失自我。当需要在某些社交或工作场合逢场作戏时,能在人前适度伪装而不失本真。你尽可能地在人前展现真实的自我,但在必要时也能左右逢源、八面玲珑。

你充满活力,总能令所到之处充满欢乐,既不会对某件事欣喜若狂,也不会为了忘记烦恼而让自己成为拼命三郎。你天生随性,乐于用快乐的方式处理事情。你童心未泯,认定我们应该享受而非忍受生活,不会让自己陷入不安、幼稚、贪婪或游戏人生的状态而无力自拔。

有时,你也会受到各种不良情绪的困扰,比如沮丧、愤怒、恐惧,你也会犯错。但正是因为拥有健康的情绪,你才能立足当下并发现自身的存在价值。也正因如此,无论处于顺境或逆境,你都能从容应对、张弛有度。

在你的影响下,人们通常变得更积极、更有活力、更开朗了。你的健康情绪和精神面貌使他们受益良多。虽然你并未委曲求全、刻意为之,但在社交和工作圈却被大家公认为不可多得的“正能量之源”。

各位读者朋友,你们遇到过这样的人吗?

你们没有,我也没有。

但以上种种就是我所定义的情绪健康。事实上,我们没有谁可以做到全天候、全方位地保持情绪健康。前面所提到的那些品质,我们大多只具备其中几点,也仅在某些特定的时候拥有。只有极少数的人可以实现多方面的情绪健康,这种人在我们当中大概只占到5%—10%。本书的目的就是帮助大家逐步拥有更为健康的情绪。

情绪健康者的特征

情绪健康状况与个人智商、魅力、抱负或富有的程度无关。实际上,在很多领域,越有成就的人反而越有可能情绪不佳;而情绪良好者大多收入不高,职位也不高,与工作相比,他们更注重家庭生活。

大多数人生来本是情绪健康的。比如,婴儿就拥有很好的自我感知力;多数幼儿也可以很好地感知自己,只要感到安全,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开心。事实上,孩子们在这些方面为成年人做了很好的榜样,不过通常等他们到了上学的年纪(尤其在7到9岁期间),情绪健康方面的问题就会开始日益彰显。当他们面临融入集体的挑战以及与同伴竞争的压力时,情绪不良的状况就会愈发常见。直到接近暮年,在经历各种沉重的打击之后,人们才开始逐渐恢复情绪健康。正如奥斯卡·王尔德所说,“多数人只是存活于世,活出自我的寥寥无几。”

我们也可以把情绪健康看作是与莎士比亚的《人生七阶》颇为相似的阶段性发展:人生而健康,直到最后一刻才又回归健康。在英国进行的三次精神疾病调查或许可以证实这一点。调查结果表明:16到24岁之间的青少年是遭受精神疾病的主要人群;24岁以后,人们的精神问题会逐年递减,到老年时期患病率达到最低。因此,一旦平稳度过成年初期,获得情绪健康的几率便会逐年上升。

情绪健康的误区

我们不能把心情或理智作为判断情绪健康的依据,这一点需要牢记。情绪健康有别于精神健康。情绪健康者也可能偶尔头脑发昏或是感到沮丧,虽说这样的人为数不多。

情绪健康的判定取决于前文所描述的积极因素,而精神健康的判定则主要取决于一些消极因素,比如是否患有焦虑症或躁郁症等情绪波动较为极端的症状。虽然精神健康与情绪健康的人群几乎同样稀少,但用来衡量精神健康的标准,却大多从精神疾病这一消极因素出发。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凯斯对3000人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其中只有17%的人“精神完全健康”。这个“精神完全健康”的定义是:他们朝气蓬勃,无任何精神疾病的症状。

其实,在现代社会,尤其在目前城市化、工业化的背景下,情绪完全健康的成年人几乎不存在。即便真有所谓的情绪完全健康者,他们也只可能出现在诸如小村落和不事农耕的游牧部落之类的“前工业化社会”中。

我们不能将情绪健康与“知足常乐”或“身心健康”混为一谈,也不能将其与“快乐”相提并论。快乐往往稍纵即逝,那是一种类似在性爱、抽烟时所获得的快感,或是得知考试成绩优秀时所涌现出的满足感。大家要警惕兜售“快乐”的各路作者,因为那只不过是被用作心理慰藉的“万金油”。本书作者的观点在于,人生在世,快乐幸福并非注定,但希望拥有更为健康的情绪却是人之常情。

天生注定还是后天养成

你可能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你和你的兄弟姐妹或下一代,在情绪健康方面有所不同?现代科学家们往往对此类问题三缄其口,因为情绪健康与基因的关系微乎甚微。

十二年来,“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简称HGP)一直在大量招募患有相同病症(比如抑郁或亢奋)的受测者,并将他们与另外一批未患此类病症的人进行基因比对,结果发现两组受测者的基因差异极小。迄今为止,在几乎所有研究过的病症中,能够用基因差异作为解释的只占5%—10%,甚至对于一些罕见、极端病例也不例外(例如有妄想或幻觉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科学家们在每个个体中观测的基因定位点达一百万个以上,然而研究结果表明,90%—95%的组间差异(例如精神分裂症与非精神分裂症)是与基因无关的。鉴于所有最相关的遗传基因定位点已扫描完毕,目前看来,这极有可能就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最终定论。这个定论所具有的意义不容小觑:基因对情绪健康的影响或许从此便可忽略,因其影响因子仅有5%—10%,对于多数病例甚至并无影响。所以,在关于情绪健康究竟是“天生注定”还是“后天养成”的辩论中,基因貌似丧失了发言权。也正因如此,关于导致情绪健康问题的各种讨论便在我们面前展开。/快乐总是稍纵即逝,那是一种类似在性爱、抽烟时所获得的快感。

在发达国家,情绪健康被认为与个人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情绪健康的成年人大多有过以下一种或几种经历:第一种是在童年时期得到关爱,并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成长;第二种是在童年遭受类似丧父或丧母等不幸之后,得到了及时的支持和悉心呵护,因此在日后面对类似不幸时,能将悲伤转化为优质情绪资本;第三种经历是在成年期遭遇严重的打击后开始对生命进行彻底的反思,从而顿悟人生、感恩生命;最后一种经历则是在灵修或疾病治疗方面有着极为深刻的体验。

如果你尚未有以上任何经历,不用灰心。我决不会违心地承诺,读完这本书你就能拥有超级健康的情绪,并且一劳永逸。正如我在前文所说,真正情绪健康的人少之又少,但我可以承诺,在正确的引导下,每个人都能拥有更为健康的情绪。

在本书中,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阐述拥有健康情绪的方法:

1.培养敏锐的洞察力:通过反思过去,提高领悟自身思维、感受和行为方式的能力。

2.塑造活在当下的自我意识:拥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及存在感,努力活在当下。

3.建立顺畅、互动的人际关系:做到与人交往自在、得体且不乏自信,既不咄咄逼人,也不被动消极。

4.在职场中保持本真:不要轻率趋附于流行的价值观,坚持自己笃信的原则,在工作中亦是如此。

5.拥抱轻松愉悦、充满活力的生活:活泼、开心地去生活。

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理解并获得健康的情绪,我将通过不同的案例分析来展示做到以上几点的方法。同时,我也会谈到一些由婴儿和童年时期经历所带来的问题。如果能解决这些问题,你就很有可能实现情绪健康。/大家要警惕那些兜售“快乐”的各路作者,因为那只不过是被用作心理慰藉的“万金油”。

1.洞察力

刚刚修剪过的草坪散发着阵阵青草香,这久违的气息让你回到了儿时的春日时光。父亲的身影在脑海中浮现,他正大汗淋漓,在草坪上四处刈草。

收音机里传来熟悉的旋律,你仿佛突然间又回到了与初恋相遇的时刻。

当你把孩子们的吐司面包烘好、切片,以便他们抹果酱时,你回想起当年母亲在准备早餐时的漫不经心。她本该将黄油均匀地涂抹在面包上,这样才能口口浓香。

这些记忆就是所谓的“有意识记忆”。我们明白,当下的感受有时源自过往的经历,但有所不知的是,这些经历其实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我们。追根溯源,早年的养育方式对我们如今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持续不断、或好或坏的影响。因此,发现降低情绪健康指数的早年症结,并调动那些增进情绪健康的积极因素,是实现情绪健康的主要途径。

其实,避免效仿父母的不良习惯也不失为一种方法。比如,吉姆的父亲总爱教训人,吉姆也有样学样,他的人际关系因此受到了影响;莎拉的母亲做事总是杂乱无章,莎拉也一样,因此她总是无精打采,无法轻松、乐观地生活。对于这些人来说,其实只要能意识到他们无需效仿父母的不良习惯,便能获得更多的正面情绪。不过问题何止如此简单呢!多数情况下,我们根本意识不到,也发现不了这些问题。

女演员米娅·法罗在家里的8个孩子中排行老五。她19岁时说,生活在这样的大家庭使她得不到足够的关爱。然而二十多年后,已成为14个孩子母亲的她却又说,孩子在一个大家庭中成长有益于身心健康。她的问题在于欠缺一定的自我认知,而这种认知对于情绪健康至关重要,它能使人具备应变能力,而不是重演家庭历史。

如果说病态行为可以代代相传的话,情绪健康也同样可以。伊恩小的时候活泼好动,母亲对他很是疼爱。久而久之,他们便形成了心照不宣的幽默感。其实伊恩和他母亲都各有不少问题,但他们的生活却依然充满乐趣。对于他们来说,开玩笑纯属好玩儿,并非为了弥补痛苦或是出于无奈。伊恩当了父亲后,他与儿子之间也建立了类似的行为模式。虽说父子关系并非十分融洽,但无论在哪种场合,他们总是尽量保持那份幽默感。伊恩正在反思影响他们父子关系的因素,希望能够增进与儿子的感情。

一般来说,人们都会倾向于关注与父母关系中好的方面。在幼年时期,我们只有完全依赖于父母才能存活,所以通常小宝宝对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这样的爱常常延续到成年,我们对父母有着极强的保护欲。一旦被他们批评,我们就会在内心深处感到恐惧,心想爸爸妈妈是否不要我了。我们总喜欢把自己的

童年

描绘得很快乐,无论事实是否如此。在与臭名昭著的英国连环杀人犯弗雷德·韦斯特的女儿会面时,我发现,尽管她多次遭到父亲的强奸和虐待,却还是极力为他辩护。这是我遇到过的最令人咂舌的例子。

希望大家了解,在接下来的内容里,我无意挑拨你与父母的关系,也无意鼓动你再去纠缠已经发生了的问题。相反,我希望你能够正确看待、体谅父母教育方式的得失,了解儿时的境遇对你现在生活的影响。因为只有这样,你才有能力彻底地改变自我。这样的回顾和体谅不但不会破坏你与父母的关系,反而能够从根本上增进你们的感情,从而让你拥有更为健康的情绪。

迄今为止,基因一直被广泛认为是决定身体状况的主要原因。在深入探讨之前,我还要重申一个重要的信息:情绪健康与遗传基因基本无关。如果事实如此,那么情绪健康又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女演员米娅·法罗在家里的8个子女中排行老五,现如今她是14个孩子的母亲。童年

自过去的几十年来,人们逐渐清楚地认识到,一个人在初生时期和童年阶段的经历,对其日后的情绪健康起着决定性作用。至少有20项研究表明,遭受不良对待的时间越早,受到的心灵创伤也就越强烈、越持久。一项对800名儿童从出生到9岁的跟踪调查指出,在3岁前受到虐待的儿童,要比在3到5岁之间受虐的儿童更容易心理失常,而后者又比5到9岁之间受虐的儿童更容易有心理问题。

不同类型的不良对待,在日后导致的问题也有所不同。比如,遭受冷落与遭受暴力的儿童就有着不同的生理特征。当人受到威胁时,体内会分泌一种叫做皮质醇的应激荷尔蒙。研究显示,受到冷落的儿童的皮质醇水平会异常偏高,而偶尔受到体罚的儿童的皮质醇水平却会异常偏低。另外一些研究对这些儿童的大脑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受虐发生的时间越早,其大脑电化学及结构便会越发异常。所以,无论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一个人6岁前的生活经历对于其成年后的性格特征塑造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情绪健康树

情绪的演进就好比攀爬树枝。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我们爬向哪一根树枝,取决于我们受到何种养育方式。如果将树顶看作是情绪健康,那么早年贫困或者受虐就可能把我们困在较低的树枝上。这根树枝会不断生长并且萌发新枝,直到有一天将我们推到致命的边缘。然而即便如此,我们恐怕还在执迷不悟地喜新厌旧、寻找刺激,上一秒还在玩儿命工作,下一秒就坐立难安,不是混迹赌场,就是寻欢买醉。

西蒙年逾五旬,曾在金融界获得成功。在他婴儿时期,母亲从来无法感应他的需求,对他发出的要吃、要抱、要睡的信号无动于衷,这使他时时处于焦虑状态,总是惶恐不安或是担心挨饿。到了幼儿时期,情况并未好转。他总是接二连三地被扔给其他人照看,而这些人对他的特定需求不是知之甚少就是漠不关心。3岁时他开始变得乖戾、不合群。而雪上加霜的是,父亲对他日益暴虐,动辄臭骂,有时还用鞋子打他。这些殴打谩骂逐渐演变成了虐待。

上学后,西蒙因性格暴躁、孤僻很不受欢迎。然而他的父母都是高智商的成功人士,吸引他们关注的唯一方法就是要表现得更加聪明和优秀。于是,西蒙很快就学会运用小聪明,在学校取得好成绩。老师们一方面对他在课堂和课后的顽劣表现头疼不已,一方面又对他的优异成绩刮目相看。学校里还有几个同西蒙一样有着暴躁和自卑性格倾向的学生,他们中有些是学校里的“小霸王”,比如西蒙,专门欺负别人,还有一些是被欺负的对象。他们几人一拍即合,拉帮结派,只要在一起就准不会干什么好事儿。

看到这里你大概明白,在攀爬树枝的过程中,西蒙已经滑向“枝头”了,在这根树枝上面还有跟他类似的熊孩子们。其实,他们凑在一起只能使其行为更加肆无忌惮。大家普遍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这种说法其实毫无根据。因为我们日后结交的朋友类型主要由童年经历所决定,只是在与朋友相处的过程中,性格特征被进一步强化了而已。

西蒙的父母总是被校长叫去“见证”他的最新劣迹:偷东西、欺负同学、不服管教。无论谁说都不管用。可想而知,在少年时期,他们这伙儿人一定是头一个尝试抽烟、吸毒和性爱的。尽管劣迹斑斑,他依然靠着聪明的脑袋瓜儿考试拿高分,最后进入了名牌大学。入学后他总是躁动不安,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新的消遣方式。让他安静简直就是要他的命,因为一旦安静下来,他就会立刻陷入儿时那种莫名的恐惧、伤感或是愤怒的情绪中。/我们的情绪演进就好比攀爬树枝。

大学毕业时,他已对烟草及海洛因吸食成瘾。他曾大量服用大麻、可卡因还有安非他命。第一次吸海洛因时,他感觉就像是找到了新归宿般安心,如同进入了一个宁静、梦幻般的世界。他开始能够关注他人,甚至不再欺负弱小,变得友善。除了少数毒友,社交圈中无人知晓他吸毒的秘密,他的学业也没受太多影响。

西蒙以不错的成绩拿到学位后无所事事了好几年,后来在一家商业银行找到了工作。他聪明机敏,吸食海洛因后还能保持应有的风度。虽说有时他有些狂躁(特别在他吸毒间歇),但这种狂躁也看似正常,因为他本就在银行里的一个交易部门上班。在繁忙的工作中他如鱼得水,紧张不安感也得以消解。

在经历了多次不欢而散的恋爱后,他最终跟一个也有毒瘾的女子结了婚,组建了家庭。尽管他性格乖戾多变,却是位体贴的丈夫和慈爱的父亲。他也不时会试着戒毒,但每次都坚持不了一两年。40岁以后,他开始不间断地吸食海洛因,但在事业上仍很出色。

西蒙52岁那年,银行进行了一次随机毒品测试,他原形毕露,令经理大跌眼镜。他因此被迫离职,离职前还开玩笑说,没准他能以写小说为生,倘若如此,第一本书就叫《金融巨头》。只可惜他从未写过只字片语,若是写了,还是能写出些好玩儿的情节的。

事实上,西蒙在某些方面是情绪健康的,比如他非常开朗,常爱讲些逗趣的玩笑话,偶尔也确实能活在当下。但在多数情况下,他过度依赖毒品,无法感知自己和他人的想法与感受,人际关系也因此变得扭曲。由于缺乏对自己行为根源的认知,他缺少改变自我的原动力。

虽然西蒙的某些人生经历异于常人,但他的故事与大家的情绪健康树之旅大体相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实每个人的经历都能反映一些基本问题。有研究表明,出生前后的不同经历,使我们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脑电波运行机制和神经系统主要化合物水平,这些不同的生理特征主要由抚养方式所决定。若无特殊情况,一个人自身的脑电波运行机制和神经系统主要化合物水平,就成为这个人身体系统电化学调温器的调定点。这与中央暖气或中央空调根据室温自动开关的原理相同,人的大脑会根据情绪的变化来调节神经元热度及化合物水平。正是幼年的经历,为人体系统设定了独特的调定点和运行模式。

情绪调温器

从母体受孕的那一刻开始,胎儿的大脑发育及化合物成分便会受到母亲的生理和情绪状况的影响。例如,如果母亲在孕期的最后3个月情绪紧张,体内就会分泌大量的“应激荷尔蒙”——皮质醇。这些高剂量的物质会通过胎盘管输送给与母体相连的胎儿,当孩子9岁时,其养成好斗性格和患多动症的几率就会增加一倍。

即便母亲日后对孩子的成长倍加呵护,仅凭孕期输送给胎儿的大量皮质醇,就足以把孩子置于危险的境地。不仅如此,较高的皮质醇水平还会引发一连串的不幸后果。

这样的孩子天性焦躁、或神经质、或懒散,进而潜在地影响母亲的反应。若母亲能够积极回应,婴儿体内的皮质醇水平就会下降,通常会在1岁前性格趋于冷静。在西蒙的例子中,他母亲不但在孕期焦虑,而且由于自身的经历,产后不能很好地理解西蒙的需求。他生来本已有些神经质,后来又变得心理脆弱。母亲的冷漠回应及日后的育儿方式使西蒙在3岁时变得焦虑、烦躁和抑郁,而父亲的虐待行为无疑是雪上加霜。等到西蒙6岁要上学时,他体内的电化学调温器已被设定在一个危险的调定点。虽然父母唯智力论的教育方式碰巧使他在学习和工作中都出类拔萃,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他性格中的不安特质。他年纪轻轻就开始违法犯罪,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瘾君子这一穷途末路。

至此大家应该明白,在不同的成长阶段,父母的育儿方式对子女的个性、品质等方面有着怎样的影响。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年是身份认同、性格坚韧度和稳定性确立的关键时期。在6个月到3岁期间,父母与子女的互动程度及其教育方法的一贯性,影响着子女在日后人际交往中的安全感。在3岁到6岁期间,父母的奖惩方式以及传递价值观的方式(无论是强制灌输还是循循善诱),影响着子女在日后工作中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也就是说,父母的育儿方式对子女的多方面影响,在子女6岁时就已根深蒂固。其实,对于出生在不同社会阶层的孩子而言,他们的心智水平差异在3岁时就已形成。这些差异影响了他们结交朋友的类型、兴趣爱好以及对老师和求学的态度。不同的童年经历又会使他们很快就被贴上“聪明”、“活泼”或是“情绪化”等标签。而这些标签,都在日后不幸应验。

当然,这些差异并非在6岁以后就无法改变。随后的生活经历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所攀爬的树枝走向,使他变得更好或是更糟。虐待程度的加重或是抚养境遇的好转(如父母离婚后,继父反而比生父慈爱)能戏剧性地改变一个人的成长道路。但实际上,这些情况发生的概率并不高。父母在子女不同的年龄段采用的育儿方式或多或少都会有所不同,比如有些更喜欢婴儿,有些则更偏爱3岁以上的幼儿。这些偏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不过,若是父母在子女的成长早期就较为慈爱,那么今后的育儿方式很有可能就是慈爱的,反之亦然。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当一个人在失足跌落到空虚、绝望的低层树枝上后,继续下滑很容易,但若要爬回树干、继续向上却难上加难。一个人的幼年遭遇很可能将他推往不幸的方向,若是再缺少健康情绪的引导,那么最好的情况也只能是维持现状了。

攀爬树枝的比喻是为了说明本性难移的道理。但若要情绪健康,就必须作出改变。一个人的智商和个性(比如害羞、好强)在出生时就已基本定型。到了30岁,常有的情绪问题,比如抑郁或焦虑,也基本不会再变。这些问题很可能反复出现,并带来同样的困扰。改善自我的主要途径就是要具备一定的洞察力,特别是要洞悉过往经历对于现在的影响。

幼年的经历之所以对人生有如此深刻的影响,是因为在这段时期我们要完全依赖他人才能生存。人类的这段时期比任何其他动物的都长。出于生存本能,我们总会竭尽全力去争得父母的疼爱。幼年时,我们毫无保留地爱着父母,并且总是想方设法逗他们开心。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模仿,因为人人都喜欢被认可、被奉承。无论父母是开心还是沮丧,我们都会效仿。当然,孩子效仿父母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除此之外,为了使自己更有掌控力和安全感,我们还会学习父母的技能,遵从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为讨父母欢心,并得到比兄弟姐妹和其他孩子更多的宠爱,我们往往主动向家长的性格看齐。一般来讲,父母的品性会被孩子当作为人处事方式的参照,因为人通常在熟悉的环境中才能有安全感,哪怕在这个环境中受到虐待。

一个人的人格倾向一旦确定,性格也会随之定型。定型后,我们的性情很少会再转变,那些聪明、活泼或情绪化等特质也逐渐根深蒂固。

到了青春期,我们开始恋爱,并有了各式各样的异性朋友,同时也踏入社会,开始社交生活。无论是早早离校谋生还是继续求学,最终都会因职业和学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生活。在抉择时,我们往往会被家人的经验、背景所影响。如此一来,我们的思路反而受限,性格特征也进一步被强化。

在20岁和30岁这两个年龄段,性格会逐渐趋于稳定。我们极有可能选择与异性家长性格相似的伴侣,所以婚后的家庭与原生家庭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极其相似,包括伴侣的讲话方式。不过,也正是因为伴侣与父母相似,我们才选择了他们。在职业方面,我们要么子承父业,要么完全违背他们的意愿。

父母的经济状况及文化偏好强烈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但家境富裕与否本身不会对情绪健康产生影响。若是父母和外界对性别有明显的偏好,那么性别也会成为影响因素之一。除此之外,社会状况对我们的影响力也是相当惊人。举两个令人惊讶的例子:尼日利亚人罹患精神疾病的几率要比美国人低6倍;新加坡儿童的文盲率要比英国儿童低10倍。但所有这些因素都比不上幼年的抚养方式对情绪健康的影响。

其实,我们都在用童年时期就形成的思维方式阅读着这本书,回忆着童年的自己,这就是洞悉自己最大的难点所在。打个简单的比方,如果戴的眼镜度数不对,即使再怎么睁大眼睛,看到的事物也是扭曲的。正如英国精神分析专家罗纳德·莱恩所说:“我们自己,是遮住自己的那层面纱。”我们对那层面纱的执念太深,因为它源自我们的父母、祖父母乃至曾祖父母。

杰拉德在一个大家庭中长大,他的父母缺乏社交安全感。他们一方面叮嘱他做人要老实诚恳,私下里又希望他能讨人喜欢、善于交际,并且出人头地。在此情况下,他形成了一种虚假人格,惯于在人前戴上面具,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他性格扭曲的地方在于,为了遵从父母为人诚恳的教导,只是努力在表面上显得真诚。因而,当老师和上司犯了错本应不说为妙时,他反而会直言相告;他也会当面指出朋友的缺点,而不考虑对方的感受。他认为这么做就是真诚,但其实只是在遵循父母的理念,并未考虑自己的真实愿望或是更符合情境的做法。他对父母亦步亦趋,把不分场合的直言不讳与诚实混为一谈。

这些问题对他已很是困扰,而后他又跟一个有着同样问题的女子结了婚,因此他的孩子们也被灌输了同样混淆不清的观念:一方面必须对自己真诚,另一方面又要顺从社会等级及性别所规定的条条框框。后来,孩子们也跟有着同样困扰的伴侣结婚生子。直到第四代,他们一家人依旧陷在真诚与伪装的矛盾人生观中纠结不已。但到了这一代,有一个人摆脱了这一家庭桎梏,她便是艾米丽。

艾米丽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她并未受到太多家庭观念的洗脑。上大学离开家乡后,她开始逐渐清楚地意识到这几十年来他们的家庭桎梏源起何处。她不仅明白了自己总爱取悦他人的习惯并非其真实秉性,而且意识到家里代代相传的所谓“言必真诚”的观念既毁人又虚伪,因为这不是自己的选择,而是祖辈相传的家训。有了这样的认识以后,她便开始着手重建一个完全真实的自我。对于需要耍点儿心机、使点儿手腕、八面玲珑的场合,她甚至设计了一套自己的应酬方案。因此,她的情绪逐渐变得比同辈和长辈们更为健康。

艾米丽之所以能够摆脱家庭观念的历史枷锁,关键原因在于她恰好是5个孩子中最小的。我们的出生次序与6岁前所受的抚养方式一样,对于日后的人生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儿时,我们总是想方设法赢得父母的关爱、获得嘉奖。我们还会伺机表现自己,以期得到更多的关注。

第一个出生的孩子通常乖巧听话,尽量不违背父母的意愿。然而一旦弟弟、妹妹出世,作为老大,便会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努力获得控制权。老大身高体壮,通常比较自信。但若是弟妹成功得宠,他便会因失宠而生气并怀恨在心,在他自信的外表下其实隐藏着恐惧和忧虑。老大通常会被要求承担照顾弟妹的义务,担负着以身作则的重任,因此性格相对保守,不太具有冒险精神,但内心还是十分期望能够重获弟妹出生前的各种宠爱。如果父母看重在校表现,他就会非常勤奋认真,希望以此得到关注。

等到家中老幺出世时,争得父母宠爱和关注的手段也差不多都用过了。由于选择有限,老幺的争宠策略往往出其不意、离经叛道。比如,当他觉得在家中无计可施时,便索性打起背包去远行,培养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立个性。同时他发现,若想要化敌为友就必须做些无私奉献。因此,老幺常常善于处理人情世故。

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艾米丽较少受到传统家教的束缚。她上了大学以后,便开始反思家中关于为人要“虚伪且真诚”的矛盾理念。这一理念对她的影响显然要比对她长辈的影响小一些。当意识到“虚伪”令自己难以与人亲近时,她看到了问题的部分本质。恰好,一位老师向她介绍作家简·奥斯汀,这不仅唤起了她对这位作家的兴趣,而且令她愈发清楚事情的真相。通过阅读奥斯汀充满现实、讽刺和社会批判性的著作,她领悟到自己的家庭在为人“真诚”还是“虚伪”这一抉择上的错误解读,因此随后便开始用较为健康的情绪与他人相处,变得更加圆融。

以前在感到不安时,艾米丽总爱走极端,不是肆意“倾诉”就是盲目“倾听”。处于“倾诉”状态时,她像是吸了毒一般神志不清地滔滔不绝,一心只觉得自己说的才有意思、有道理。无论是讨论政治观点还是电视节目,她都不依不饶、固执己见。相反,处于盲目“倾听”状态时,她人云亦云、见风使舵,即使对自己质疑的观点也随声附和,是个十足的变色龙。然而现在,她开始能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时更好地平衡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既能坚守自己的立场,也能认真地聆听他人,在人际交往中变得更加善解人意。她开始有了知无不言、互倾心事的好友,而不只是充当听话筒,并且能够在适当场合和时机表达自己内心的悲伤或愤怒。她开始变得更加机灵,如果感到多说无益就保持缄默;和朋友相处也不再冒失莽撞;应付上司则更加圆滑,但又不会因毫无立场而令自己的表现大打折扣。在摆脱了害死人的“虚伪与真诚”这一内在矛盾后,她变得更加敏锐,既能忠于自我又能随机应变。

另一个帮助艾米丽摆脱家庭桎梏的因素是她的性别特征。所有父母对孩子的性别都有一定的喜好倾向。她父母在连续生了4个男孩后十分渴望有一个女儿,而他们这样的渴望恰好给艾米丽带来了极大的自由空间,使她能够有机会去反思几代人固有的思维模式。

艾米丽的故事表明,如果我们的性格问题只是源于家庭文化和6岁以后的人生经历,那么改变自己并向健康情绪靠拢绝非难事。如果敢于挑战父母的观点,便能够质疑家庭文化。接下来,我们将讨论有关童年阴影的话题。童年的阴影之所以挥之不去,是因为我们对童年有意识的记忆很少,但即便如此,也并不代表我们做不到。

除了家庭文化之外,因性别、长幼次序及家规带来的困扰,我们也是可以辨别、可以解决的。

练习

请写出能够描述你性格特征的词语,然后尝试改变自己。比如:在下次家庭聚会前,请家人写下对你的评价。你在他们心目中可能是强势的、害羞的、聪明的,是志存高远的或是胸无大志的,是嗲妹子或是假小子。接下来,请你反其道而行之,努力去打破这些刻板的印象。如果没有意外,整个过程会十分好玩儿,并且你也能从中了解自己固有的行为模式和导致情绪不健康的因素。

拒绝向“基因决定论”低头

艾米丽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她拒绝相信其家庭传统是不可逆转的基因宿命,而这恰恰是其家人所坚信的。其实,迷信“基因决定论”对情绪健康并没有任何好处。不少研究结果都显示,无论是孩子、家长,还是老师,任何一方相信“性格天生注定”的论调都会给孩子带来极其不好的影响。“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证明了这种思想的局限性,并帮助我们形成有益于情绪健康的思维方法。

我决不会违心吹嘘自由自在的人生是唾手可得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生而为人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更开心或是传宗接代,而是为了努力拥有更为健康的情绪。你可以安于现状、按部就班地生活,不断重演历史、拒绝改变,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或者,你也可以挑战现状,因为基因无法阻止你想要改变的意愿。你的确可能会不停遇到来自童年经历、家人、朋友和社会环境的压力,但迈向情绪健康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你的信念:要相信,你的洞察力能使你破旧立新;要相信,只要改变,你就能拥有崭新的生活。

2.活在当下:自我意识

有一位男生从小品学兼优、出类拔萃,上大学后也是如此。大二学期末的一天,他早上去考试,随后就失踪了。24小时后,有人发现他在街上四处游荡,完全迷失了方向。他不但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而且完全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二十年来,他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极为错综复杂的虚假自我,无法洞悉有着真实需求的那个真正的自我。他不仅仅忘了自己姓甚名谁,更重要的是失去了自己在世为人的身份定位。

身份感缺失,或者说自我意识薄弱,会使人很难面对真实的生活。如果不能对自己的身份进行准确定位,你便会趋于活在自我想象中,而这样的生活很容易带来伤害。你或许会玩世不恭地生活,尽管有时人们误以为这样的你开朗活泼;你或许会通过奋发努力、出人头地来满足自我并获得外界的认可;你或许还会凭空捏造存在的意义,因为生活于你而言本就亦真亦幻。为了逃避虚假自我所带来的空虚寂寞,你会刻意生活在亢奋和忙碌之中。在别人看来,你的生活激情昂扬,你的情绪健康向上,可事实上,这只是表面的假象。你只是隐藏了真实的自己,无法直面现实生活。

内在身份感

一个人之所以自我意识薄弱,是因为他在1岁前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当然,国籍、家庭背景和性别会赋予一个人社会身份感,但无论你相信与否,内在身份感的确与婴儿时期的“人际关系”有关。在1岁前,婴儿尚不会言语,此时他们的感受基本由生理和本能需求决定。这一阶段的存在感很简单,可能只是在温饱和被关爱方面的体验。当生理需求得到满足时,他们便能感知爱意。在这个阶段,内在与外在的存在感、我和非我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婴儿在吸吮奶瓶或乳头时其实并没有乳汁的概念,只是出于本能去索取。在这个阶段,他们毫无自理能力甚至无法坐起,就更别提开口表达意愿了。

婴儿时期的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完全建立在父母是否能理解的基础上。英国精神分析专家唐纳德·维尼科特说:“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婴儿。”他的观点或许有道理。婴儿只有在需求得到满足时才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随着需求一次次被满足,婴儿开始逐渐明白自己需要什么,而非被动接受父母的给予。通过这些感知,加上父母的笑容、呢喃和其他交流方式,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逐渐显现。婴儿与父母通过特有的沟通方式所建立的微妙纽带,是再细心的外人都无法给予的。这种亲密感也为他们日后的欢乐、真诚、活泼等品性打下了坚实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即使将来面对不测,也能维持较为健康的情绪。

乔治49岁,来自中国上海。2004年,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采访了该市40位居民,他是唯一一位早年由母亲亲自抚养的人。在上海,几乎每个小孩儿都由家中老人代为照看,或是送到托儿所。只有这样,年轻的妈妈们才能出去工作。而当时,乔治的母亲放弃工作在家照料儿子,对他呵护有加。这使他树立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并能很好地面对接下来的人生。

他父亲嗜酒成性并且整日吊儿郎当,他母亲对这一行径恨之入骨。即便按照上世纪50年代中国穷人的家庭标准,他们都在贫困线以下,一家人常常忍饥挨饿。乔治上学时常常因为没有鞋穿、吃不起午饭而被同学嘲笑。尽管他母亲没有上过学,但却很看重读书学习,而他父亲却对此不屑一顾。

乔治19岁时下乡插队劳动,需要挖掘灌溉沟渠、开垦农田。他和其他插队青年每天早上6点钟就离开宿舍,步行一小时到达工作地点,然后开始挖沟、挑土。他们都是城里人,不习惯重体力劳动。泥田里非常湿滑,而他们却常常要赤脚劳作,冬天时寒冷刺骨。他们从早一直劳作到午饭时间,吃完午饭接着再干,到下午5点左右才能迈着沉重的脚步返回住地。

虽说劳动十分辛苦,但乔治还是想方设法跟着收音机学英语,想法儿找小说来阅读。文革结束后他考上了大学,后来在商界取得了成功。虽说经历坎坷,但他表现出的健康情绪却令人赞叹。

他虽已年近五旬,头发却依然乌黑浓密,只有些许肚腩。他亲切、幽默、开朗,魅力十足。中国人通常喜怒不形于色,面部表情平淡,而乔治却像个大大咧咧的意大利人。他发表意见时挥舞双臂;有些时候脸上写满绝望,声音悲伤得像是歌剧男高音在哀挽死去的情人。他思想成熟,对中国社会和历史有着尖锐、独到的见解。我们见面时,他对我的想法十分好奇,我说话的时候也认真倾听。总之,我们一起用餐非常愉快。他谈笑风生,亲切友好,对生活充满激情。他的自我意识丰满充盈,心态乐观,能够坦然面对人生中的不幸。这一切都归功于母亲在早期对他的悉心呵护。若非如此,他或许也会难以承受生活的沉重。/婴儿只有需求得到满足,才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人格分裂

事实证明,在幼年时期缺少关爱的人自我意识较为薄弱。早在上世纪40年代,人们就注意到,在收养机构生活的孤儿会因人情淡薄而遭受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创伤。他们嗜睡、懒散,缺乏最基本的社交和心智技能,并且十分容易生病,这些症状被称为“就医综合征”(hospitalism)。孤儿院则不同,保育员们会努力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事实上,并非是因为长期睡婴儿床、缺少玩具或是母亲的陪伴才使婴儿感到冷落、心灵受创。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个非常了解他们各种生理需求、能力、习性及弱点的人时时守护在身边。

在收养机构长大的人,至少一半的男性和三分之一的女性自我意识严重不足。若是收养人欠缺良好的育儿技巧,孩子越早接受其抚育,日后缺乏自我意识的可能性越大。但即便由父母亲自抚养,若粗心大意也会导致相同的结果。研究员约翰·小川和他的美国同事对168名孩童从出生到19岁进行了跟踪调查,那些有冷落或虐待儿童倾向的父母也应邀成为受测对象。这项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童年时期的家庭抚育质量,来检测这一阶段的不良育儿方式是否会导致成年后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此外,这项研究还检测了幼年抚育方式对于人格分裂的影响。

人格分裂是自我意识薄弱的显著标志。有人格分裂倾向的人通常会通过忽略、遗忘或否认等各种失忆手段来逃避现实,或是通过只专注于内心或外界的某一点来逃离现实世界。比如,盯着壁纸上的花纹呆若木鸡,或是即使有同伴也会独自遁入异想世界。有时甚至出现“人格解体”,他们像是灵魂脱壳般以另一个身份观察着自己所经历的一切。最极端时,人格分裂者会因为逃避现实而衍生出不同的人格。在一些案例中,这是精神分裂的前兆。患者会以为自己是另外一个人,比如耶稣。

小川的研究表明,我们能够根据一个人2岁前被冷落或受虐的程度,来预测他十七年后患上人格分裂症的可能性。尽管在19岁前,我们的人格发展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但幼年的抚养方式已被证实为影响今后人格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小川的研究样本中,婴儿期之后(2到4岁或是童年中后期)遭受不良对待的人,人格分裂的几率较小。换言之,越早遭遇不良对待,人格分裂的几率就越高。基因遗传与之无关,因为婴儿在0到3个月表现的脾气秉性并不代表他们未来的性格。

小川还发现,无微不至的照料能使孩子在早期就形成较强的自我意识,即使在日后生活中遭遇打击,心情也相对容易平复,人格分裂的可能性较小。而自我意识薄弱者往往不能对自我进行很好的定位,小小的打击和挫折就能使他们对现实产生怀疑。他们的心理防线不堪一击,一旦感觉现实难以承受便总想逃离。另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具有强烈自我感的人,比如前文中的乔治,无论吉凶祸福都能较好地坚持自我。此项研究还表明,如果婴儿在0到1岁间得到母亲的悉心呵护,他们在22岁时就能拥有更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更好地尊重他人的自主权。

虽说婴儿期很关键,但若在此之后遭受严重虐待,还是会增加自我意识薄弱的风险。有23项研究表明,至少有一半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童年时期遭受过虐待,而且大多为性侵。此类虐待会阻碍大脑发育:童年遭受性侵的女性,脑部海马体量会比未受虐者少5%,而海马体正是大脑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害者遭受性侵时的年纪越小,与施虐者关系越近(家人的伤害更大),性侵程度越严重(插入式性行为伤害最大),其衍生出的人格数量就越多,病情也就越严重。即便日后受害者得到妥善照顾,心理创伤有所恢复,但性侵对其自我感薄弱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自我意识薄弱者的情绪健康

自我意识薄弱者往往很难拥有健康的情绪,但也并非完全做不到。有一次我采访了一个叫亨利的美国人。他母亲一直觉得自己是英国现任女王,亨利出生后无法对其进行照料。亨利的家简直就是一个培养精神病人的温室。

他舅舅跟他们同住,可能因为从前当兵患了“创伤后应激障碍症”,一直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没有结束。他会殴打亨利,把盐抹到他眼睛里。他还把亚裔邮递员当成日本鬼子,对其动粗。亨利5岁大时,他哥哥的一大乐趣就是大清早鬼哭狼嚎般地把他吵醒,然后披着白床单,用手电筒照着下巴,做着阴森恐怖的鬼脸,手里举着一把杀猪刀,假扮成屠夫狂魔。后来亨利被送去托儿所,侥幸逃离了这个家,可在托儿所他却又遭受了冷落和严重的身体虐待。

将近20岁时,亨利回到了他疯人院般的家中,不久便产生了幻觉。他脑海里有各种声音在唆使他买枪,见人就射。但他的自我意识尚能抵抗这个冲动,所以他跟自己约法三章:除非买彩票中大奖,否则决不大开杀戒。可无巧不成书,此事竟然真的发生了!他买彩票中了几千美金。不过之后他并未采取行动,而是又给自己提出一个条件。

当时有两个广播电台,他认为其中一个是上帝在讲话,另一个则被撒旦控制。他跟自己约定,如果撒旦的电台播放了皇后乐队的《又一个战死沙场》,他就去杀人。后来,撒旦电台竟真的播了这首歌曲,此时他早已忍无可忍。他只是跟枪店的店员说要买把能装最多子弹的枪,就轻而易举地买到了致命武器。但令人惊讶的是,即使当时已被杀人的欲望冲昏头脑,他的自我意识还是能够控制自己:他没有去附近人口密集的公共场合进行扫射,而是回到家中杀死了母亲、舅舅和哥哥。虽然杀人决不是情绪健康的表现,但如果了解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就会觉得这类杀人犯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相对“健康”的情绪。对于亨利而言,家庭环境是造成他精神失常的主要原因。比起滥杀无辜,杀害家人的确更能够展现出他的自制力。

事情发生十多年后我见到了亨利,惊讶地发现他的情绪看起来竟然十分健康。那时他正在接受心理治疗和一种效果突出的理疗。他说话时自始至终都冷静而清醒,洞察力也相当不错。尽管描述的事实、场景都令人觉得阴森冷酷,但他尽量用诙谐而充满黑色幽默的语言来叙述。比如,在说到他被送到托儿所时,就滑稽地描述了托儿所所长的“变色龙”行为:这个所长在社工面前把托儿所吹嘘得既有爱又安全,可社工前脚刚走,他就立刻张牙舞爪、现回原形。亨利娴熟地跟我打交道,对我提出的那些多少有点鲁莽、缺心眼儿的问题也不生气,并温和地说会回答我的所有问题。

然而,我的问题确实引出了一个重要的细节。原来亨利的母亲并不是他婴儿时期的唯一抚养人。当时母亲神志不清,无法照顾他,一位有爱心且精神正常的亲戚帮忙照料了亨利。这就解释了他自我意识较强的原因,也说明了正是强烈的自我意识帮助他走出了阴影。

我采访他时是1988年,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但我敢肯定亨利会是一个有益社会、情绪健康并四处传播正能量的人。而那些跟亨利一样,年幼时先后遭受冷落和虐待双重厄运的人们,大多没有他这么好的结局。因为他们没有亨利那么幸运,能在幼年得到慈爱人士的悉心照料。这种情况在与他类似的家庭中是非常少见的,因为如果父母和亲戚精神都不正常,遭受虐待就在所难免,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的孩子通常无依无靠,没有任何自我意识的碎片可以拼凑。虽然密集的专业治疗可以帮助受害者在日后生活中重建一部分自我,但很少有人能支付得起高昂的治疗费用,传统的精神医疗机构或监狱也很少提供这种帮助。不过,专业治疗并非是解决自我意识缺失的唯一途径。

自我意识薄弱的解决之道

任何费时费力的工作或兴趣都能用来作为改善自我意识的方法,这样的方法也有助于提升情绪健康。然而,目前很多人采取的策略不仅毫无助益,甚至会加速自我毁灭。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应对跟治疗其实不是一回事。

毒品能使人保持貌似正常的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感官刺激,弥补婴儿期就缺乏的体内化合物。摄入海洛因的感觉犹如婴儿进食时的快感。吸毒者认为毒品比一个粗心或是情绪多变的母亲可靠多了,因为他们可以完全依靠它来产生强烈的快感。毒品也给了他们活下去的理由,这正是很多自我感薄弱者一直在寻找的。这一点在美国摇滚乐队“地下丝绒”的歌曲《海洛因》中有着深刻的描述。此外,寻找和购买毒品的过程也被描述得惊心动魄、意义非凡,这在“地下丝绒”的歌《等待毒贩》中可窥见一斑。可问题是,毒品往往会引人犯罪,吸毒的青年男女也往往非奸即盗。

实际上,努力工作并取得成功也能强化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这跟海洛因一样能使人上瘾,也能改变体内化合物水平,弥补源自婴儿期的化合物匮乏。我曾采访过大约100位不同领域的知名人士,为弥补自小就有的自卑感,他们都在不断地追求成功。做成一笔大买卖或是在大众面前表演,都能使体内皮质醇直线上升,产生成就感。同样,员工恭敬顺从或是粉丝崇拜追捧,能使大脑大量分泌多巴胺、催产素之类的化学成分,令人感到愉快。

成功的感觉源自复杂的虚假自我,会使人渐生孤独感。越成功的人,他们所营造的虚假人格就越容易令人信服。比如有很多知名艺术家,当路人在街上对其窃窃私语或是走上前问“你是某某某吗”,他们会突然自信心爆棚,自我感觉良好。他们中的很多人与本章开篇提到的那个迷失自我的男子其实并无太大差别。他们都在婴儿期倍受冷落,在得到认可时才会获得片刻的身份感。即便这样,根本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因为他们会越来越依赖在真我之外所建立的虚假人格。原本亲近的人或许会对其敬而远之(比如有人会抱怨明星丈夫、妻子或兄弟姐妹性格大变),或是被他们的虚假人格所征服。

即便最成功的商界人士也有着类似的情况,不过有所不同的是,他们的虚假人格只有公司员工或业内人士才能接触到。这些商界大腕的私人生活通常极其有限,鲜有时间与家人、朋友相处,社会交往也仅限于手下的工作人员。由于员工们总是屈从于其虚假人格,长此以往他们就迷失了真实的自我。

当然,并非只有成功人士才会如此,自我感有缺陷的人在社会各个阶层都存在。大家生活经历不同,不一定都会选择用魄力或聪明来弥补自卑感。有些人会患上心理学家所定义的“个性障碍”,容易情绪激动、高度自恋,并且常常异想天开。这样的性格无论对个人生活还是职业生涯,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不过,自我感薄弱者在情绪健康上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可能表面幽默风趣,会友时通过玩笑或是模仿来彰显其逗趣的个性。他们可能有轻微的间歇性狂躁,比如你的某个同事在工作中有时滔滔不绝,但有时却又一言不发。由于自身与他人的意识界限不清,这些人的洞察力往往异于常人,可以轻而易举地窥探到别人的潜在意识。然而,虽说他们对自身略有了解,但通常难以自观内心,也很难与他人进行互动、无障碍的沟通。他们要么急于表达观点成为众人的焦点,要么就躲得远远的沉默不语。

每一个人的个性中都有可以发扬的闪光点。就自我感薄弱者而言,风趣和活泼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开始。但是在此之前,我们需要“明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