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遇见地道的香港、澳门生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3 20:45:34

点击下载

作者:陈彧馨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漫步,遇见地道的香港、澳门生活

漫步,遇见地道的香港、澳门生活试读:

作者序

我与香港有说不尽的缘分,从1997年算起,这许多年来,为着诸多原因,往返总有二十多回。我既不是专购港货、名品的买手,也非带团导游,更无事业在港岛。说起来,连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就去了弹丸之地的香港这许多次,直把港岛餐厅当成自家厨房,彷佛有点时间就可以前往转上一转。说起来工作非常忙的那几年,恐怕去香港的次数比进自家厨房的次数还高呢。也因为如此,因缘际会曾经与朋友合作过一本香港旅游书《转转香港》,然而该书仅着墨在香港岛上,九龙一地完全空白,我一直深以为憾。

在推广我另一本书《追樱》的书展上,认识了来自香港、非常喜欢台湾、甚至为台湾写了《遇见幸福台湾民宿》一书的叶锦鸿先生,两个各自对对方家乡怀有好感的写作人一碰上,忍不住就笔头发痒,让我再次起了写香江的念头。彼此经过一年的隔空交流,我的想法一再改变,最终在叶先生的引荐下尘埃落定,确认了写作方向,也因此首次能直接跟大陆的出版社合作,发表我的第一本简体版著作(从前曾有《巴黎维也纳》一书是繁转简出版)。

本书虽不能说搜罗尽香江之好,确是我多次游港后仔细筛选出的精华,若是游港老手或许不屑一顾,然对初赴港者未尝不是简易的指南书。只是话说在先,诸推荐地、餐厅、小食难免带着强烈的个人喜好,若您按图前往后不尽如意,那定是我之过,而非港之错,先在此说上抱歉。可万象香江岂容错过?哪怕您不爱我所书写,香港还是要去的。

若有疑惑指正,烦请电邮至jas@jaschen.com,我虽所知不多,却必是知无不言哟(笑)。

Part 1 港岛篇

第一章 上环与西环的秘密角落

慢步时间:早上10点至午后5点

游玩方式:步行为主,叮叮车为辅

路线:上环地铁站→海味街、干货街→生记→楼梯街→文武庙→摩罗上街→香港医学博物馆→亚洲艺术文献库→荷李活公园/水坑口街→皇后街熟食中心/莲香居→西港城→海安咖啡室→源记甜品→西环

我不知道别人如何玩,我到香港,必定先赴港岛,或者说,上环。

当然,说起香江,有名的应该是熙来攘往的弥敦道,是彻夜通明的霓虹灯,维多利亚港湾的夜景和天星小轮,吃不尽的点心、奶茶、粥、汤、面,也最能想到周大福的黄金。这一切,多半落在顶顶热闹的九龙,无怪乎不管是广东道还是弥敦道,永是川流不息的人潮。

可是我独喜欢港岛,尤其是上环。

上环是一派旧香港氛围,步调要比九龙慢许多,人相对少一些,能看的东西稍微多样些,在这里就是吃同样的港式点心似乎都比较香。人在这地头上暂且抛却了或挣扎或纸醉金迷的生活,同时还能有份不属于游客的从容,可以慢慢踱步,缓缓看街。

多次来港,起初的一两天大抵都是这样过的:

先到上环走走,一转绕进生记喝鱼片粥,再来也许看看海味街的干货,若很有兴致便可以从西港城一路走到文武庙左方向附近,顺方向在荷李活道漫步。或窝在海安咖啡室发呆,或跳上路面电车兜风看景。中午也许在皇后街熟食市场觅食,也许去距离皇后街熟食中心不远的莲香居。总之,上环有许多美味小食,吃是不愁的。长长的荷李活道有许多艺廊可以看看,也有公园能坐。差不多将近黄昏时再走到西环,那是从前“鬼佬”喜聚之地。小巧的酒吧众多,喝完一杯啤酒,时间恰好可以面朝大海观赏日落。

这能算是我敝帚自珍的一日上环行程,且容我野人献曝一番。

说生记,清晨一碗醒脑粥

旅游香港,基于某些原因,绝大部分住在港岛北角一带。北角上环各属港岛两侧,来回需跨越整个港岛,但交通上很方便,搭乘地铁一会儿的工夫就到了。如果很有闲情,偶尔也会跳上俗名“叮叮车”的路面电车,摇摇晃晃地前往。

香港本来就小,又已来过许多次,摄影也好文字也罢,已经累积许多。基于好好休息的原则,我通常不自找罪受,不会赶着大早出门。何况那么早出门做什么呢?不过是跟着上班的人潮挤车而已。那份挤,只比北京稍好一点点,跟东京比则毫不逊色。于是闲散走在上环时多半已是十点左右,街上人不多,店家也一副开门不久的轻闲模样。海味街与干货街

从上环地铁站出来,没几步就能看到几条街,比如永乐街、文咸西街,又或德辅道西、高升街。这几条街都是香港有名的干货街,专卖南北杂货,犹如台北的迪化街。不过气氛要闲散些,因为没有迪化街那样众多商家竞争,老板们也就不那么较劲,你卖你的海参,我卖我的鲍鱼,一片平和。这条街上许多店家都养了猫

虽然都是干货,其中也有讲究。永乐街和文咸西街主要卖的是参茸燕窝之类的高价补品,在店里翻捡的客人的气质彷佛也要贵气一点。德辅西道就是海味街,走在路上,空气中咸鱼虾米的气味不绝于鼻,不过台北迪化街常有的乌鱼子,这里就很少见。高升街主打药材,香港人酷爱煲汤,中药行便将药材挑拣出来,包装成十全大补汤、人参当归汤、养气汤、美颜汤、平肝疏肺汤之类,专供忙得不见天日的港人买回去扔锅里了事。效用如何,不得而知。

虽然不买这些干货,在这带逛逛仍颇有意趣。满眼参天高楼,却不见摩登,倒有种古趣。街道狭长,招牌却宽大,双层巴士路过其下惊险地疾行而过,一老者在其后悠悠推着两大篓筐的三轮车缓步,画面却极协调,一点不扎眼。

不过,特意在早晨来上环主要还是为了填肚,毕街上的生记专卖好粥,而我恰好专爱喝粥。生记

粥,本来就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绝。据说黄帝时代就有,基本上有米饭的地方就有粥,只是各地煮粥的方式、原料不尽相同,品相也不一样。比方台湾的咸粥,汤中见米粒,粒粒分明,粥中不仅可放软糯之物,便是干虾米、鲜笋丝、青葱花也放得,跟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谈到的粥:“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完全不是一回事。而广东粥讲究大火生滚,小火熬炖,那样貌便像袁枚笔下“水米融洽,柔腻如一”的粥了。

起初我会到上环生记,还是因为读了蔡澜先生的推荐。蔡澜在《蔡澜常去食肆150间》里的推荐的店铺第一间就是生记。这还不算,书末的“八大早餐”去处的第三间又是生记。于是按图索骥前往一探究竟,看看这间“老香港无人不知的完美粥店,吃过一定上瘾。”的生记,到底如何了得。

与九龙区同样颇富盛名的粥店富记相比,生记虽小,可清洁得多。既然是为了喝粥而来,眼睛里当然也只注意到粥,虽然这里也卖茶餐厅的奶茶、三明治之类的饮食。粥的品相大概以鱼腩、鱼丸、鱼片,猪肉、猪肚、猪肝,牛肉、鸡肉、皮蛋为主做各式排列组合,鱼粥类多一些。一碗要价也不贵,正午12点半前结账或午后2点半入席还可减价3元。

我点了份据说是招牌的鱼片猪肝粥,送上来好大一碗。一喝粥底,大骨的香气浓郁,带点海鲜味。粥滚烫,初端上桌时鱼片还有点夹生,可不一会儿就熟了。呼呼吹得稍凉,送入口是极腴极鲜。再吃猪肝,软嫩而甜。米,糯而不见形,汤,稠而不觉腻,果然是“水米融洽,柔腻如一”的好粥。

虽然并不是每间“蔡澜推荐”的店都合胃口(老实说有一些是不太钟意的),但生记粥品于我而言果然是一试成瘾,以至于每回来港的第一顿早餐都是在生记解决,不如此,彷佛全身不对劲,无论如何都要找机会补回这顿。上生记吃粥简直就像进入香港仪式般的存在。

顺带一提的是,“生记粥品”隔邻就是“生记清汤牛腩面”,两家的老板是同一个人,其牛腩名声不亚于粥。若是与友人同来,往往一碗粥、一碗萝卜牛腩分食。若是阁下不幸不爱喝粥,来碗牛腩也不错。如何去?

海味街、干货街

地址:如果要详细区分,那么永乐街是参茸燕窝街,德辅道西算海味街,高升街则是中药街。这些街相距不远,港铁上环站A2出口即为永乐街,再往西环方向步行约5分钟可达高升街及德辅道西。

生记

地址:上环毕街7-9号地下(香港的地下即一楼)

电话:(852)2541-1099

营业时间:06:30~21:00(周日、周三休店),请记得生记有减价时段。

漫步荷李活

吃罢生记,本来习惯去西港城对角的香港餐室喝杯奶茶。不为好喝,纯粹为了餐厅怀旧的装璜,又正临西港城,边啜奶茶边赏城楼,也算一景,又不费什么钱。可惜香港餐室已经歇业,于是改为顺着禧利街背海而行,穿过皇后大道中,沿着弓弦巷,去走楼梯街。

沿途没有惊艳的美景,不过这路线同时能穿越窄小民居之巷,也能看见交通干道。沿街几间当铺、几间凉茶店子,人车皆少,走起来很是舒畅。香港的当铺颇有特色,不分新旧,招牌形式一律是蝙蝠型元宝下一个圆,圆圈里大大写着一个“押”字。除了澳门,在别处还未看见类似的当铺招牌,想来是港人讲究口彩,做个蝙蝠抓钱来的招牌讨个吉利吧?

香港当铺本来很多,上环一带因为霓虹招牌较少,故当铺招牌便特别显眼,在高楼之间很突兀。喝不成奶茶随街挑间凉茶铺喝茶也很好,边喝茶边看着双层巴士在高楼间、当铺招牌下穿穿梭梭,非常老派。

虽然我吃其他东西或许还挑剔点,但凉茶这样东西是不挑的。香港湿热,即使不是夏天来逛,随意走走仍能热出一身汗。这时凉茶铺子就是救命清凉丹,不论是鸡骨茶、菊花茶,还是二十四味茶,花几元钱讨个一杯一气喝下,凉爽。若还要拘泥非某某字号不喝,不过是苦了自己而已。

凉茶一般都略有些甜味,若是你身体虚弱,略有伤风症状,如喉咙疼痛,店家便推荐喝感冒茶,一杯下喉苦入心肺,喉咙没多久便舒服了,相当有效。这样的凉茶店多半也卖龟苓膏,我偶尔也会点一盅来尝尝。

弓弦巷与楼梯街相交。楼梯街则是我认为很有意思的一条小街。香港街道的命名偶尔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比如糖水街上一间卖糖水的店都没有,却偏是这样甜蜜蜜的名字。不过楼梯街是特例,这条街确确实实就是一条楼梯,窄窄小小。因为偶有几处景能让人想起巴黎爬上蒙马特高地的窄梯,所以总会来走走。楼梯街旁特别有趣的是几间棺材铺子,这些棺材铺既不阴沉也不晦暗,甚至不古旧,跟周遭的老派气氛完全不搭边,不止门面新颖,还颇具设计感。其中一间走的是现代极简风,洁白利落,简直像设计工作室,一点也看不出是卖棺材的地方。

从楼梯街向上走,不一会儿就能看见荷李活道了。文武庙

荷李活道是香港早期开发的一条路,连接上环和中环。起初看到路名,以为跟美国好莱坞有什么关系,还曾大吃一惊,想着英国殖民地怎么跟美利坚合众国扯上关系了?后来才晓得,荷李活道的命名远要早于好莱坞,命名之因源自于此道两侧原都种有冬青树。冬青的英文名是Hollywood,翻成粤语就是荷李活,因此得名。只是现在走在路上已经看不见一株冬青,倒是历史久远的文武庙还屹立不倒,香火旺盛。

文武庙,顾名思义就是文神武将兼拜的庙宇,一般来说略为少见。荷李活道上的这间文武庙供奉的是文昌帝和关公,不过看起来以文昌帝比较闻名,每回香港朋友听我要上文武庙,第一个回应总是:“你是要考什么试吗?”

当然,说起文昌君、财神、注生娘娘,或许是民间信仰中信徒所求最为明确的神祇。关公管辖的是什么呢?您若问我还真答不上来。不过在台北专供关公的行天宫却是香火旺盛,据传是因为非常灵验之故。

香港也有一座以灵验闻名的庙宇,黄大仙祠。我去过一次,很艳丽的一座庙,有点俗气,虽然名列香港一级古迹,却少了点历史气氛。两侧拉人买香烛金纸的小贩颇多,很像样子的命相小摊排列成行,很有趣味,只是台北的庙宇并不缺少,这个所以对我来说已不稀奇。听友人说若是在大年初一前往,占地不算小的黄大仙祠可以挤得水泄不通,全是来抢头香的信众。我虽没亲眼见到盛况,即使再三假想,依旧不吸引我登门再访。

气氛上文武庙与黄大仙祠是截然两样的。上环的文武庙身为香港历史最久的庙宇,从清道光28年间(公元1848年)屹立至今,黄大仙祠约为公元1921年建立。可能因为供奉的是文昌和关圣两帝君,来求学问求考试运气的人毕竟比求财求事业的多两分书卷气,不论香客多寡,气氛大体总是安静的。虽也有小贩阿婆前来推销,手段要高明许多,先是递给你一个红包红符,说是祝你体健心顺,你笑纳了才说这要几元钱。这么做的阿婆也就一两人,都是慈眉善目,说话温婉。于是你会心想:也不过是五元十元的事。笑笑算了,彼此开心。文武庙的线香是最让人着迷的地方

我去过文武庙许多次,大多是对庙里天花板上吊着的卷卷线香着了迷。这样的线香虽然台湾也有,可没那样大,也没见过这样一字排开气势磅礡地挂满一屋顶。不大的地方香烟缭绕,大红圆柱,铜牛铁马四立,雕梁画栋地带着中国的富丽、肃穆而惑人。我时常在这里就想起香港电影中歃血为盟的场景,彷佛热血义气的情节只能在这样地方展开,毕竟此处还拜关公不是?黄大仙祠那样入世的地方太普罗,怎么都让人只能联想到提着菜篮的婆妈,嘴里嘟念着保佑哪支股票大涨才好。

始终搞不清楚能不能在文武庙里拍照。记得起初几次去毫无规定,再后来有了面小告示禁拍,可拍照的游客甚多,也未见有人看管阻拦。最近几次去不可摄影的告示不见了,但三两成群的游客却没人举起相机。这可以说是文武庙之谜吧?摩罗上街

文武庙附近有许多卖古董的店家。

如果有钱又有好眼力,是个行家,那么就应该到荷李活道上走走看。这里的几间古董铺子都相当堂皇,商品精美细致,从价格上看每样都是真货,件件不斐。当然实际上交易划不划算,全要看个人造诣,可没办法保证哪个店家真正是童叟无欺。

很可惜我时常囊空如洗,又不懂鉴别,因此最精熟的是荷李活道上店家的橱窗,迈步进门是不敢的,只能隔着玻璃过过眼瘾。那一色汝窑细瓷铜鼎字画,跟我的指尖没有丁点缘份。不过,跟荷李活道平行的摩罗上街就完全是可以挑挑捡捡的地方。

初次到摩罗上街,并不知道能看见什么,想去的原因其一是它临近文武庙,其二是受它的别名影响。摩罗上街又名猫街,我听朋友偶然提到,于是不求甚解而直观认定这必定是一条猫很多的街。

大错特错。

我在摩罗上街上下左右地寻找,不要说猫了,狗也没见到一只,倒是许多小摊贩卖着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因为一直在认真找寻猫的踪影想抓拍,也就没怎么顾上逛小摊,脑海中只隐约记得摊子上的东西金红交错,相当东方。后来查资料,才搞懂原来之所以又名猫街,实际上非旦跟猫无关,反而跟“老鼠”有关。也有很稀少的工匠在这条街上工作街上卖的纪念品欧美人士很爱来此寻宝街上卖的杂货

从前港人叫印度人“摩罗”(虽然若看港片都会以为是叫阿三),因为同是英属殖民地,印度人相当多,亦有不少印度警察。某些印度警察趁地利之便,在当时上环警察局附近的这条街上贩卖充公没收的赃货,因此此街才会名为“摩罗上街”,意为印度人之街。而赃货被港人称为“老鼠货”,那么叼着老鼠货走人的上门顾客自然就是猫啰。这条街当然又名为猫街了。

不管这典故是否真实,目前的摩罗上街已经看不到印度警察兼职的小贩,客人中八成也都是碧眼雪肤的西方人。这很正常,摊子上卖的仿古小物件,不就是面对着游客而兜售的吗?逛逛还是可以的,偶尔会在这里看见骨制麻将或旗袍花瓶的仿古物品,议价之后以低廉价格入手,总会有种小家子气的成就。

可这又何妨?观光嘛。

若是第一次来港,可以从此地顺行至必列者士街,看看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这里虽名义上不对外开放,若要进去走走也无人阻拦。从前鲁迅在此演讲过,日军霸占后在这里教授过日、德语课,后来才又恢复原本用途,作为慈善的YMCA。建筑本身非常有特色,因受本地风格及芝加哥建筑学派影响,红砖为面,山形墙楼,极为少见。上环一带历史建筑多,此处即为香港的一级历史建筑。

再往前稍走几步,就会到坚巷,可以去看看香港医学博物馆。此处原是病理学院,现今也是香港法定古迹。外观为一栋英式爱德华楼房,很有情调。步行至此会有些热和累,不妨进去歇歇,顺便看看从前的细菌检验是如何操作的。地下室的接种牛痘的介绍,二楼的古实验室模拟也都有些趣味。即便毫无兴趣,花几元钱在美丽建筑里喝水、吹冷气,看窗外日照芭蕉叶,也自得一番悠闲。倘若并无闲情,总要在户外留影,才不辜负上环这美丽娴静一隅。亚洲艺术文献库(AAA-Asia Art Archive)

除了古董店、历史建筑,荷李活道上常见到的还有小型艺廊。这些艺廊绝大多数都欢迎人进去看看,买不买其次。其中不乏一些有点名气的世界级艺廊,偶尔也会办些小型展览。在张国荣、梅艳芳逝世十周年时,这里的某间艺廊办了一个香港十年展,将近十年的大事以拼贴、绘画、摄影、动态影像等方式陈列。半数以上的展品反映是近年来伴随着大批内地人入港对当地造成的影响的记录。

我游历香江是从1997年以前便开始了,那个年代在香港说普通话是一件相当不讨好的事,如果不能讲广东话,那就要讲英语,说国语是要遭人白眼的。香港回归中国后,能说普通话的人逐渐多了起来,观看这样的展览也算是深入了解香港的方式之一。

不带情绪也能舒服享受文艺的空间也有,那就是位于荷李活道好莱坞商业中心里的亚洲艺术文献库(AAA-Asia Art Archive)。

亚洲艺术文献库严格说起来是艺术类图书馆,在2000年由几位香港的企业家赞助而成立的非营利组织,可以说是亚洲地区首座艺术专业图书馆。规模不大,以图书馆的级别来说相当小型,传闻是由别号“小甜甜”的已逝香港女富商龚如心提供的场地。虽然面积不大,馆藏相当丰富,很值得一看。即使对艺术没有特别的热爱,亚洲艺术文献库也是个安静舒适可发呆的地方。某日我在此处看完刘小东的作品集,伸直了腿坐在面向荷李活公园的落地窗旁,窗外一片绿意,阳光正好,耳中只有极小的翻书声,和空调呼呼地吹响,徐徐间时光缓缓,一时竟忘了身在香港。来这里享受冷气看看书,是盛夏香港很享受的事

从书香中起身,再到楼下的荷李活道公园和水坑口街,这个曾有耻辱之名“占领角”的旧地此前还是一片水坑,后来便被英国人无情霸占。如今除了英文名称“Possession Street”,竟是一点旧日的痕迹也没剩下,只留一片公园绿地在晴朗朗的蓝天之下。如何去?

楼梯街、文武庙、摩罗上街

地址:文武庙在上环荷李活道124至126号,从港铁上环站A2出口出,沿禧利街走至皇后大道中右转,沿乐古道旁的楼梯街往前走,约5分钟就会到达荷李活道。摩罗上街就在文武庙旁。参观文武庙不用付费,但时常有大妈上前送平安符之类的,若接纳了是要付钱的。如果不想要,笑笑拒绝便可。

香港医学博物馆

地址:位于香港岛半山坚巷2号。沿楼梯街向下步行,左转入坚巷便可抵达。如从上环站出发计算,步行约需15分钟。

公休:逢周一、元旦、农历年初一至年初三及圣诞日休馆。营业时间:星期二至星期六为10:00~17:00,星期日及公众假期为13:00~17:00,圣诞前夕及农历除夕为10:00~15:00。

票价:成人入场费用为港币20元;儿童、六十岁以上长者、学生或伤残人士:港币10元;家庭套票(供包括两位成人及最多三位小童使用):港币50元。

亚洲艺术文献库(Asia Art Archive)

地址:香港上环荷李活道233号荷李活商业中心11楼(荷李活道与水坑口街交界),开放时间同一般公司行号,进入后请务必轻声细语。

荷李活道公园/水坑口街

地址:位于上环荷李活道,在水坑口街的西面。从上环港铁站A2出口出,经禧利街、楼梯街及荷李活道西行,就能看到这座中式公园。

钻进市场吃西餐

在熟食市场吃这样的西餐是很有趣的事

绕过荷李活公园,从皇后大道西走上皇后街,就会看到不太显眼、躲在大楼一隅的皇后街熟食市场。这个熟食市场地处隐密,彷佛不太爱做生意似的。可若在吃饭时间造访,大多是难得有座位。来这里吃饭的多半是本地人,少见游客,我大约总挑下午一两点时才会进门,比较容易有位。

因为地缘关系,这里的食客主要是附近写字楼的职员,店家则多半来自从前“潮州巷”里的潮州小摊。在昔日的上环,有一条名为“潮州巷”的小街,内里是各式的潮州小食摊子。其中最为有名的是以一锅卤汁和细嫩鹅肉闻名的“陈勤记”卤鹅。虽然潮州巷如今只徒空名,在1997年后零星散落各地,也有干脆收摊的,但2004年时这批潮州旧店却被香港政府有计划地迁移到皇后街熟食中心重新开张。

皇后街熟食市场的气氛约略像台北西湖市场二楼的熟食店家,相比更小巧些,环境大致上来说清洁卫生,有大排档的价格,亦有大排档的美味,气氛却要好上许多。因为是以潮州巷店家为主要招租对象,所以几乎清一色是如薤菜粿、萝卜粿、芋头粿、椰菜粿等潮州粿品(如曾记粿品),或清洗得极干净、炖煮极香浓的猪杂汤(如陈春记),早些时候前文提到的陈勤记也在此设过摊,不过如今已迁至皇后大道西11号地下,原址换上一间跟周遭完全不搭调的新店家ABC Kitchen。

皇后街熟食市场食客是混座的,桌椅随意排列,并不讲究。然而夜晚前来,ABC Kitchen门前,陈列的桌椅却精心铺着红白方格的桌布,因为其他店家较早打烊,红白格子桌布占据的桌椅还会扩大范围,并添上玻璃红酒杯,试图在本地市场中营造出异域风情。

ABC Kitchen售卖的自然是西餐,而且在这样的市场中,其价位可算是高价。我从未有机会与店主人交谈(老实说食客络绎不绝,店家总是很忙),搞不清楚在这样的市场中究竟是怀抱着什么企图,能让店主人于此异军突起地开起了西餐店,且不是快餐,而是正式的餐馆规格。午间套餐的价位大约在38元到58元间,食物简单,有鸭肉薄饼、意大利面、沙拉或班尼迪克蛋等轻食,附杯咖啡。中午时较不讲究,咖啡盛放在常见的白底橙花纸杯就了事啦,然而食物却有相当的水平,并不输外面的成名店家。当然,若硬是要跟隔壁摊二十来块钱就能吃饱的美味猪杂汤相比,或许会有些不干心,不过总体来说值得推荐,毕竟您在哪里的市场里吃过有模有样的西餐呢?

不过晚餐若要来此消费就要三思。夜晚的餐单虽然更细致,诸如火烤乳猪、马赛鱼汤这样麻烦的菜色都能出现,套餐菜色更是时时更换,然而价格也三级跳,动辄200港币上下。有这个预算不如多添点钱,干脆去吃大饭店,或许更实惠点。

当然我是喜欢来这熟食市场一祭五脏庙的。虽然偶尔想吃港式点心时会绕过街角去吃莲香居,但更多时候是在ABC Kitchen点份低价的午间套餐,或许再多要份陈春记的猪杂汤,吃得更自在些。慢慢地在旧市场氛围里看人,享受时光错综之感。吃过饭后外带上曾记的一二样粿品,嘱咐店家煎得黄脆焦熟了,热呼呼带在路上边走边吃。漫步在上环街区,在白晃晃的阳光下,粿品香气喷鼻。这也算是港岛难得的闲散时光,日本人口中的“至福时间”吧。如何去?

皇后街熟食中心

地址:上环德辅道西38号1楼(香港的一楼即为二楼)

营业时间:从上午6:00~凌晨2:00,入口处很小,请稍微注意

莲香居

地址:上环德辅道西46-50号

交通:若搭路面电车(叮叮车)在德辅道西皇后街下车即可

电话:(852)21569328

营业时间:星期一至五早上6:00,周末假日早上8:00

在西港城话海安

西港城二楼的布市

香港的阳光炙烤,如果在中环九龙,午后最好进购物中心避暑。上环虽没有这样的地方,却有令人留恋万分的小咖啡馆。

顺着永乐街、文咸东街一路再往回走,看路边店家在烈日下用竹编筛子翻晒着干货,鼻息中满是海味街上淡淡的咸味。此时人不会太多,本地人午饭后都回办公楼上班,游客也自去找清凉地方,于是干货在地面一字排开,为车水马龙的香港平添一份农村风情。

走约莫十来分钟,就再次回到西港城左方向附近。

西港城原本是船政署旧址,后来又改作上环街市(香港的街市意指菜市场)。这栋1906年建成的建筑是爱德华式古典风格,整栋楼都以红砖铺面,雪白色饰条,远看好似姜饼屋。从前当作街市使用的面貌不得而知,但在1991年修建过后,就成了以布市和传统手工艺品的聚集地。

我很喜欢西港城二楼的布市街,这里的布行大都是中环的老店家搬迁过来,花色繁多,用料精美。古建筑里的灯光明亮,一间间布行整整齐齐,不像台北同样以布市场闻名的永乐市场那么阴暗。往上一层是间大餐厅,偶尔几次碰见有新人包场作婚宴,喜乐敲打、热闹华丽,更为此地增色不少。不过,最喜欢的仍然是临街的地下楼。满记甜品

此处午后一点才开门的满记甜品,是除了西贡总店之外我最喜欢的分店。这跟味道无关,若要比较,总店的味道依然更好一些。然而坐落在西港城的满记甜品店里,正好面对电车总站。于是一边喝着冰凉的杨枝甘露或热腾腾的芋泥西米露布丁(视当时的天气而定),一边坐在落地窗前看着电车来来去去,实在是很舒服的事。偶尔刚巧带着一本书,那么在布置典雅的店头里待上一会儿,翻翻书,也惬意得很。旁边的店铺小西餐厅Das Gut,是我不想吃ABC Kitchen时的替代方案。他家的三明治很可口、裸麦面包香甜。挨着的海天堂龟苓膏专卖小铺,龟苓膏滋味独特。这里唯一的一间银首饰铺子,里面的小饰品惹人眼,我买过几副精致小巧的耳环,价格还算合宜。

不过,真正会久待的地方并不在西港城。从西港城位于干诺道西的正门向左走几步,就会看见一间彷佛走入了上世纪的老旧咖啡屋,海安咖啡室。海安咖啡室

海安咖啡室确切的历史有多久,不是十分清楚,不过总有半世纪以上。犹记得我第一次来访,眼中的海安房室古旧,日光灯晦暗,门面橱窗的冰室似乎仍是三四十年前的旧物。地砖传统,木制桌椅样式朴拙,漆成喜气的鲜红色。一只小黄猫“咪呜咪呜”地叫着,翘起高高的尾巴从店后走出,像是招呼客人似的。屋有历史,人也沧桑,再举室望去,连客人及侍者居然都没有五十岁以下的人,我与友人是突兀的存在。然而坐下后(也要有勇气入座),气氛温馨,老伙计摇摇晃晃过来招呼,指着桌上压在透明塑料垫下的简单菜单,笑着说:“点套餐,套餐才划得来。你看我们这边的客人都叫套餐唷。”说毕,顺带指指墙边屋角不多的几位大叔大婶食客的餐桌。

虽然名为咖啡室,海安供应的菜品不如一般茶餐厅,还称为简陋版。所谓套餐,就是炒公仔面或三明治搭配饮品,20港币左右,价格上的确是较划算的选择。因为肚子不饿,记得我在海安初次品饮的是一杯红豆冰。红豆冰以塑料杯盛装,红豆稀稀疏疏,冰块三三两两,糖水也不舍得多放,淡而无味。不要说与台湾的红豆刨冰在视觉与味觉上都是截然两样的东西,一杯还要10元多港币。所以老伙计可真是好心才会推荐套餐。

海安的食物相当糟糕,但人和气氛却很好,因此只要到了上环,我还是会走去喝杯难喝饮料,跟老人家聊聊古今。2011年,我出版了第一本香港旅游书后,再度带着朋友来到海安。一进屋就感觉不同,灯光明亮许多,颓唐陈旧中出现一股欣欣然的朝气,虽然墙色没有改变,却彷佛全数重新油漆过。可除了这些,木桌木椅依旧,又似乎没有改动过什么。长者已经换成新生代

观察许久,忍不住叫来从没见过的女店员(本来不都是一些老伯伯作伙计的吗),轻轻询问:“换老板了吗?”

我对有朝气的新海安并没有不适应,实际上这样的改变只不过是将镜片上的雾气除清,海安得以更清楚地出现在眼前,如此而已。但想知道,那些叔伯去哪儿了?小黄猫呢?

女店员惊讶地抬起头:“他们退休了,回澳门啰。”“那猫咪呢?”“猫咪也跟着走了唷。小姐,你以前来过我们店?”

原来,海安咖啡是由几位退休船员合开的,其中一位大股东很早过世,海安便一直由其他几位老伙计经营。时光已久,老伯伯们操持累了,本打算关了店,去澳门享几年清福,可巧当时大股东的子女正对原本的金融工作感到倦怠,于是自己承担下旧店,略经修整,成为如今样貌。女店员就是现在的经营者。“店铺只是弄明亮干净了,其他不做大变化。海安招牌上那几个字,我打小看大,一景一物都是儿时记忆,能留的就全都留下来,一点都不想改变它。”海安第二代老板兴高彩烈地说,能留下老香港的永恒时光是她很得意、同时也是我很感激的一件事。“不过,就像你说的海安从前的食物实在不敢恭维,但现在不一样喔,东西很好吃呢。不信你再点一杯红豆冰试试?”

结果我不只试吃了红豆冰,还点了菠萝油、法兰西多士(法式吐司),自此不再觉得革新是件坏事,东西好吃极了!波萝油堪比金凤茶餐厅的水平,法兰西多士也许是在香港吃到最好吃的也说不定。临走时,女老板送了我写着海安咖啡的小别针和一小块清蛋糕,但她不知道的是,其实她送了我未来几年、或许更久的一段香港旧时光。海安的第二代老板送了我这个可爱别针如何去?

西港城

地址:位于上环德辅道中323号

交通:从港铁上环站B口或C口出,顺着路标走即到

海安咖啡室

地址:上环干诺道西17号地下

电话:(852)25406340

公休日:星期一至六为7:00-16:30,星期日及公众假期休息现在的海安食物很美味

夕照西环

差不多黄昏时候,我会从西港城前的路面电车(叮叮车)总站,搭程前往坚尼地城方向的电车,到西环码头路左下车。西环不算是一个许多游客会来的地方,这里临海,早年与内地的往来贸易多聚集此地,龙蛇混杂,地价较香港市区其他地方便宜些,曾经是穷些的外国人居住地,便宜的西式餐饮较多。即便是万物皆涨、诸事齐备的今天,西环仍旧没有地铁可达,除了巴士,就是叮叮车了。

如果还想走路,也有迈开步子顺着干诺道西行至西环码头的时候,临海走,旁边是大马路。或在巷弄里拐来拐去,中途到源记甜品喝杯桑寄生。不过搭叮叮车无疑是最方便的,沿路海风吹拂,清爽舒适。虽然从西港城到西环这一路并不是景致最好、最推荐的叮叮车路线,但伴着沿途街市风情,却无疑是最协调的。

这个时间到西环主要是为了看日落。虽然我来香港多次,但老老实实等着日落的机会并不多。印象很深的是2004年的一回在赤柱看海看呆了,忘却了时间,一时海面金光闪亮,约莫是黄昏。记忆里海浪来回击打在防风浪的水泥石块上,天暗而金黄,有没有见到日落已不记得了。再有一回是在太平山顶,趁着日暮将落前搭缆车上山,为了看日光沉没前后的光影变化。可惜冬季山顶太冷,其后的太平山夜景又太惊人,结果反倒想得起那个黄昏。我也曾看过避风塘的日落、中环高楼下的日落,可是印象都不清晰,唯只有西环日落,在脑海留下唯美的剪影。

特别那一年到西环看,开始是因为香港朋友Kenneth很积极地想带我走遍他认为的所有值得一探的香港角落。香港虽不大,但行军似地遍走一星期,老实说真吃不消。那天的行程已经记不清楚,只是夏日炎炎,走到近晚,体力已经消耗殆尽。我们在西环码头附近随便钻进一间小酒吧,一口气喝下半杯冰凉啤酒,再慢慢啃着半桶盐焗淡菜补充体力。我们在小酒吧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听Kenneth讲的普通话有时吃力,于是我们中英文混杂着说,在这个颇有法国小酒吧气氛的地方消磨时光。

我其实完全不知道来此要做什么,那几天的行程仅仅知道个大概,走马观花地乱转了好多地方,不少地方都很有意思,我恨不得能化做摄像机,才好将一切记录下。可大半都是被带至某处,Kenneth便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尚未消化完毕又已经走向下一个地点,沿路仍在继续恶补旅游信息,在抵达目的地前,是不太有机会了解接下来将会看到什么。

那日Kenneth看着天色,急急地催促我出了小酒吧,往城西道西环码头走去。我还正在想去做什么,抬眼一看已经看见整片大海,波光潋滟,一轮金乌正跌落海面。已经有人凭栏而坐,三三两两地欣赏眼前的美景。人数刚刚好,多一点会嫌乱,少一点会凄凉。气氛也不紧张,当然也有一两个人拿着手机拍日落的,可没人拿着单眼大炮、三脚架什么的猛拍(虽然一般来说我也是这样的人)。身后是车来人往的大马路和临时公园,前方却是辽阔大海,站在宽广的人行步道上可同时享受都市便利和自然美景。

依据朋友脑海中紧凑的行程,自然没有在此地停留许久。但我却默默地为西环日落作了标注,作为日后上西环一日步行的句点。如何去?

源记甜品

地址:西环正街32号地下

电话:(852)25488687

推荐饮食:桑寄生类的甜茶尤为有名

第二章 中环一日夜

慢步时间:中环一日是吃不完的,小吃类还能勉强多人分食一盅算是尝到,大餐就要正经地吃。所以顶好打散了,配合铜锣湾、天后、上环等区一并服用,当然,您若同我一样,以吃为景点,那不妨挑战看看,也是可行的。

游玩方式:一路皆吃,就步行吧,边走边可消食。

大胃王路线:兰方园(奶茶、葱油鸡扒捞丁)→泰昌、檀岛(蛋塔)→莲香楼(参观就好)→陆羽茶室(一盅茶、两件点心,吃吃气氛)→镛记(嫩姜皮蛋,我虽不推荐但您一定想试的烧鹅饭)→文华东方酒店Pierre的快速套餐→文华东方快船廊午茶(慢慢吃,慢慢休息,不然胃恐怕受不了)→石板街→艺穗会→都爹利街→星巴克茶室(喝杯咖啡或拍完照就走)→黄枝记(猪扒包、粥或竹升面)→兰桂坊、SOHO区→文华东方M酒吧(Cosmopolitan Foam鸡尾酒)

您别不信,几年前我还真这样吃过一圈。

如果停留的时间很短,中环和上环也许可以并在一天走,不过还是有些遗憾。一走便知,如此临近的两个区,气质却截然不同。

上环的气氛沉静,是气质娴良的保守闺秀;中环的变化就多了,婉约有,灵动也不缺,某些部分极市侩,偶尔还嘴脸难看,可是讨喜。这样的中环奇怪地真正讨人喜欢。尤其日与夜的差距极大,不看夜上环那还无所谓,夜里的上环只是寂静而已。可不看夜中环,那就会有人问你去香港干嘛去的呢?别的不说,兰桂坊总知道吧?它就在中环。虽然以我来说,是去热闹一次也足够的地方,可总要去一次吧?

另外,非要将中环特别分出来提的原因就是吃。虽然这本书的重点不能说在吃上面,但人到香港就算不是吃货也要成吃货,而几个以吃闻名的重点老字号都在中环。是名符其实、还是虚有其名,那要您自己吃过才知道。

所以还有什么好多说呢?开吃吧!

蛋塔吃泰昌,奶茶喝兰芳园

虽然说粥这样的中式早餐天天吃也不腻,但是香港其他有名的早餐实在也不少,比如早茶,比如四处可见的茶餐厅,都是早餐好去处。朝食乃一日之计,有时看一地饮食水平如何,光从早餐样式便可知。比如,台湾以美食闻名的台南,早餐就分外不同,豆浆、油条、烧饼、三明治这种基本款式不说,也有虱目鱼粥和牛肉汤等美味,不是早上还吃不到呢。

兰方园就是早餐胜地之一,其招牌美食是香港的标志性饮品——奶茶。兰芳园

奶茶嘛,说起来就是牛奶加红茶,有什么难度可言?不瞒您说,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也这么想。特别留学时代居住在纽约,深夜读书或晨起迷糊,就会煮上一小锅鲜奶,用鲜奶冲泡速溶咖啡,或是放入红茶包与牛奶一起煮。那时手上有英国友人送的Harrods红茶,自认为很讲究了,味道也香浓,很不错。所以后来到香港,不怎么喝奶茶,觉得胃要放进更重要美味的东西才好,不能浪费。

直到某次,嫁给香港人的朋友大力盛赞兰芳园,称其为“奶茶第一”,这才开始好奇。“真的不同吗?”我一边排队一边看着毫不起眼,简直像是路边摊的兰芳园,心中默默轻视的同时,又惊讶怎么有那么多人排队。不是开玩笑,兰芳园位于地皮很贵的中环中心,就在有名的“最长户外电梯”左边。可是占地狭小不说,简直跟破铁皮屋没两样,顺眼的只有那深绿色的油漆。店铺靠马路门面只能说是摊子,连个座都没有,好在摊子后还算有个店铺,据说是生意大好之后店家才盘下来的。店里有冷气,于是流汗半天终于入座也就不抱怨了。过了许久,我才明白被我瞧不上眼的小摊其实正是老香港所谓的“大排档”,这样的地方早拆得不剩几个,还能在兰芳园亲眼见到过去的大排档,要感谢老板的坚持才是。

到兰芳园当然就是为了喝奶茶。早打听清楚,兰芳园闯出名号的丝袜奶茶跟丝袜半点关系也没有,只不过冲茶的茶袋长且积染茶渍而色深,形如丝袜才得名。点了一杯热奶茶,粗略看了下菜单,多半茶餐厅有的甜点此处都卖。叫了一份南洋风味的咖央西多士,正好搭配南洋风味的奶茶。兰芳园的奶茶追本溯源可以说南洋风,茶叶来自斯里兰卡雨季后才生产的茶叶,此时采摘的茶叶涩味较少,配以腥膻味较低的马来西亚植物脂肪奶,再以小号茶壶煮出来。因为不像一般茶肆以大壶久煮,茶味浓而不涩,丝滑醇香,不加糖,拿来配合椰浆、蛋、糖和牛油做成的咖央酱烤吐司,竟是意料之外的合拍。我曾经试做过,可是不管怎么调制,自家制作的奶茶茶味就是无法重而不涩,白白费了许多好茶叶。

除丝袜奶茶以外,有名的港式饮品鸳鸯茶也首创自兰芳园。因为以奶茶做底料搭配咖啡,茶好,自然鸳鸯茶的滋味亦称一绝,后来我竟是点鸳鸯茶多于奶茶啦。

值得一提的是,茶餐厅中常见的“捞丁”,也就是以“出前一丁”做成的公仔面也是由兰芳园所创。老实说,初见香港茶餐厅居然把公仔面(泡面)当成端上桌的饭食,有点不能适应,总认为那是给学生吃的。还记得当年念大学时,学校附近有间叫“中泰冰果室”的小店,店里以卖各色刨冰为主,唯一的热食就是泡面。店里常卖两种口味,价格略有差异。老板生了炉火煮好,加个蛋,就端上桌,连根青菜也没有,却颇受学生欢迎。原因无他,那时的宿舍设备简陋,无法煮食,学生偶然想花少量的钱吃顿饱,就会来此。记忆中的中泰冰果室已经关门。不过每每到了香港茶餐厅,摊开菜单就会想起大学那段时光。

茶餐厅公仔面可不是中泰冰果室那样煮了面、打个鸡蛋就算完,而是加菜、加肉、连调味都另有方法,除了使用泡面的面条,基本上跟普通的捞面做法没有太大不同。本来,这种公仔面并没有特别非要使用什么牌子的泡面不可。不过,兰芳园首创一律使用“出前一丁”这个牌子的泡面,美其名曰:捞丁。因为是较高价的日本泡面,捞丁的口感较一般公仔面要好。因此除了兰香园,较好的茶餐厅也开始使用“出前一丁”。如果早餐不怕油腻,也可以来份鸳鸯茶配葱油鸡扒捞丁,烧腊常用的葱油浇在面上,鸡香肉嫩,也是另一美味。

当然,不管是捞丁或咖央西多士,都不算是大份量的餐点,所以吃完兰芳园,走走逛逛周遭清晨的景色,或到附近的“住好D”设计杂货铺看看新鲜货色,就可前往摆花街上的泰昌饼家买蛋塔,当作饭后甜点,至于早餐是不是需要配甜点,这时就别计较了。泰昌饼家

我很喜欢吃用牛奶、糖、鸡蛋这些材料作成的点心,觉得变化虽然不大,却最能吃出简单的滋味。当然,蛋塔就是我爱吃的点心之一。最初到香港,想吃蛋塔必然是到饮茶的茶楼点上一份港式小蛋塔,一碟三个,油黄晶亮的小蛋塔下衬着鲜红色薄透的防油纸,大抵都是热呼呼上桌,随便哪家的似乎都很美味。后来不知为什么,慢慢不容易点到蛋塔,菜单上虽然依旧有,不过也许是运气不佳,若不是碰上已经卖完就是还没出炉,总之很难吃上口,非常郁闷。“你可以试试泰昌。”已为香港媳妇的旧友Emma某次如此说,并顺手送上一盒。盖子一揭开,香味扑鼻,自此我就成为了泰昌常客。

泰昌饼家顾名思义就是个点心铺子,开业时间与兰芳园差不多,都有一甲子。因为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非常喜爱泰昌的蛋塔,曾经赞其为全港最美味,因此声名大噪,或可说是全港最有名的蛋塔也不为过。我喜欢此处的蛋塔原因倒很单纯,就是除了好吃,还好看。泰昌的蛋塔视觉效果上佳,蛋皮永远是晶亮油滑,不见裂纹,彷佛上过一层明胶或压克力,更像人造珠宝,而非食物。然而味道并不人工,蛋奶味浓,香而不腻,且不太甜,一次吃下两三个也不是问题。当然,说到蛋塔,另一家也在中环的有名蛋塔店是檀岛咖啡。店虽然名为咖啡,其实跟茶餐厅接近,什么都卖,连烧腊都有。这家出产的蛋塔馅更甜更嫩些,挞皮是其特色,油酥厚重,一口一嘴酥,层层迭迭。稍油腻点,但也很可口。

若要硬分两家高下,那是不明智的,反正相距不远,最好的状况是一路逛去,两家都试吃。然而如果打算买伴手礼,那么还是先去檀岛后去泰昌,毕竟檀岛的蛋塔太娇嫩了点,随便都能碰掉一地碎屑,包装也不太讲究,外带两个自己吃还可以,实在不是送礼良伴。泰昌则不仅蛋塔样式精美,而且坚固,挞皮扎实不膨松,携带不易变形。何况除了蛋塔,另一款点心莎翁也不错,因为是西饼店,还可以随兴配点花生糖、芝麻糖之类的做成礼盒,盒子是漂亮的Tiffany Blue颜色,送人也受欢迎嘛。如何去?丝袜奶茶和鸳鸯都非常有名泰昌的蛋塔即使长途携带回家也容易保持完整

兰芳园

地址:中环结志街2号,另有上环及弥敦道分店,所以为了避免真的成为大胃王,排在他日行程去分店享用亦可。

电话:(852)25443895

营业时间:星期一至六07:00-18:00

泰昌饼家

地址:中环摆花街35号(近阁麟街),有多处分店

营业时间:星期一至日:07:30-21:00

檀岛咖啡饼店

地址:中环士丹利街33号另,在湾仔与将军澳亦有分店

营业时间:星期一至日:07:00-02:00

老牌子,牌子老:莲香楼、陆羽、镛记

永远都闹哄哄的莲香楼

中环一带随便走走都能碰上成名老店,除兰芳园、泰昌饼家以外,像样的老餐馆也所在多有。可是牌子老,味道便一定好吗?在吃这方面实在很主观,最好是自己都吃过一遍,可惜肚量没那么大,有些老字号的价钱还很不亲民,究竟要不要吃?又该吃哪几家,都是初来的香港者的心中一大问。

这里稍微整理几家“观光人气名店”,或许可以参考一二。莲香楼

莲香楼是相当老字号的茶楼,不过之所以爆红,主要原因应该是近几年来网络上许多人推荐之故。许多吃客前往莲香楼除了因为点心据说不错,多是为了来看在香港越来越少见的怀旧点心手推车。本来早期的茶楼是把点心摆在推车里,在餐厅中来回推着,食客见了喜欢的点心,就唤推车停下来,拿一两碟,推车的大叔大婶就记在单子上,最后食客连茶资带单子上的记录一起结账就是了。不过这样悠哉的形式已经越来越不符合香港快速的步调,食客不耐烦眼巴巴地等推车前来,还未必有中意的点心,所以绝大部分的茶楼都变成即点即上的一般上菜方式,多了效率,少了一点闲适。

若说本地人对此也许无所谓,本来嘛,生活日常能省去等待的工夫不见得不好,可是属于“非日常”状态的游客之辈,若没能眼见香港茶文化就太遗憾了。莲香楼是属于没屈服于时代变迁的少数老茶楼之一,还保有这份景观,所以成了游客心目中的热门爱店也在情理之中。

我曾慕名前去两次。若要说莲香楼的历史,开业逾百年,确实保有相当的茶楼文化。虽然莲香之名来自初始的糕饼本业,原为赞其莲容饼滋味纯正,然而二楼的茶馆的确遍布字画,不设包厢,大婶来回推着小铁车,厅内多是圆桌,食客时而要拼桌,与其他不相识之人共餐。听闻此言,您一定认为此间气度风雅,质韵雍容。唉,大错特错。

第一回上莲香,茶座间一片紊乱,桌满椅满,全是人,连桌与桌间的空隙都塞满了人,却偏偏不见了伙计。痴痴等到终于有跑堂出现,人家随手一招呼,客官请自个儿找座。虽然拥挤混乱,眼够尖的话,位置还是不难找的。毕竟环境太过糟糕,没有几人吃饱还愿意久待的。待我们寻到位子坐下,当然是跟他人共桌,跑堂上来有模有样提着大水壶斟了茶在白瓷盏杯里,也顺带着泼了一圈茶水在桌面上。那桌面油光水滑,之前客人留下的菜汁、肉渣还能清楚看见。跑堂大叔抹布一挥,算是抹过桌子。好,下一步就是等推车。

因为人多、桌挤、空间小,推车的人员相当辛苦,绕去绕来也未必能靠近犄角的座位。于是友人干脆自己去拦推车啦。不料车拦到了,却空手回来。“推车是空的。”友人沮丧道。喔,忘了说明,友人来去间不只拦一次,印象中至少阻挡了三个推车大婶,皆无所获。难道上莲香楼来光喝茶不成?于是换我出马,这次不拦车了,我们座位太偏,根本抢不赢旁人。干脆直接到出菜口,厨房里什么好了端什么,赶在送上推车之前就先拦截,这才算抢到三四碟点心。您若要问我究竟吃了什么?那对不起,还真答不上来。因为压根不知道拿了什么,反正点心个儿都挺大,有包虾、包肉的,还有一个是整个鸭掌裹住的!

庶民风情是看见了,虽然我更以为这该是游客风情吧?可这么吃有什么意思呢?

我心想,也许是头一回上门赶巧碰上周日人多,所以第二次特意选了平日前往。人是稍微少了些,可情况并没有好多少。依然自己找座、拼桌、到出菜口抢菜,只是流程迅速些,因为挡在路上的人稍少了点。事后我向香港朋友抱怨,他们笑说,莲香楼的茶点味道虽不错,也比较有老派菜色,但要说有多美味也不见得,只是价格实惠。真心想吃莲香楼,应该在晚饭时段去,吃大菜才算高段,本地人才不去抢那些莫名其妙的茶饮呢!

很可惜,仅有的两次经验已经让我对莲香楼望而却步,始终没上门一探晚宴究竟。日后若想再试平价老口味茶点,就转战到与莲香楼有说不清道不明、关系千丝万缕的上环莲香居去吃,口味上相去不远,怀旧氛围也还行,环境却要清净多了。倘若您觉得我这经验不吓人,实在还是想试试正牌脍炙人口的莲香楼,那么也许要早早前去才好。莲香楼早上六点便开门了,想自在一点饮茶,避开假日八点前到达或许较好。陆羽茶室

既然说到老字号饮茶,就不能不提陆羽茶室。陆羽茶室按历史年资论,不如莲香楼,但也有八十载春秋,在香港可以说是最知名的茶楼。我没有去过陆羽几次,毕竟以价钱而论,还真有点贵。可是您若问若在香港只能挑一家茶楼试试,我必定推荐您去陆羽茶室。

诚然,如果上网查信息,陆羽茶室大概是被批评最凶的茶楼之一,什么价格贵、点心普通、老伙计都是晚娘脸孔等,不一而足。可是我要说,除了陆羽,香港要找到一家有全堂酸枝家具,壁上挂着名人字画、镶嵌彩绘玻璃、点心味好又老派、茶更是上品,门口还站着印度门卫的茶楼,对不起,这个还真没有。一般在香港说茶饮,重点都在点心,食客要求的是食精味美,至于茶的味道如何,大约没几个人注意,全没有茶食之间的平衡。说实话,普通茶楼一人茶资不过三五元港币,管够,这样若还要求茶好,也说不过去。陆羽茶室名为陆羽,以茶道祖师之名为名,茶自然是讲究的。当然,茶资也要三十元港币。别心疼,吃下重油的港点后,一口清香的白牡丹或是醇厚的寿眉入口,油腻尽去,那才是真正的品饮茶。

陆羽茶室在装潢上极讲究,以中式风格为主,偶有部分彷佛受到英国影响,或更像早年清朝接受西化的景况,会带出些许欧风。地是水磨石子,椅子、楼梯、墙面装饰都用上过亮漆的深色木头,墙脚摆着退役的痰盂盆子(从前真会派上用场),墙面挂着还能走的老挂钟,不算奢华,可自有一派清贵气象。由于陆羽茶室的股东们全是来自律师、会计师之类的有钱知识分子,所以人脉而来的熟客也多,在服务上或许有待熟客远比游客好的状况出现。只是纯以个人经验来谈,我没碰到过。陆羽茶室的员工大多是上点年纪的大叔,都是深色长裤配上白色无领中式衫子制服,说话直爽,介绍点心也清楚。几次前往,拿起大相机询问能不能拍照,也没有被阻挡过。大叔们总是笑瞇瞇说:“拍呀拍呀。”然后在相机里看看拍出的场景。当然,这种餐厅不拍客人是基本的礼貌。

这里除了茶好、气氛佳之外,点心的味道也不可能差。陆羽茶室的招牌名点是猪润烧卖,即猪肝烧卖,但必须是不讨厌吃内脏的人才会喜欢。但是另一款鸳鸯酥很值得推荐,不过陆羽茶室的菜单一星期换一次,猪肝烧卖常有,鸳鸯酥就要看运气。不过来此点菜有两个绝窍,一是点一两样没见过名称的点心,一是点传统菜式,比如烧卖、荷叶糯米鸡之类,大致不会出错。当然,您若要问我陆羽茶室是不是全港饮茶点心第一,这我不敢讲。但要讲求点心有水平、装潢高雅怀旧、茶美而气氛悠闲,来陆羽茶室肯定没错。鸳鸯酥麻蓉包陆羽的装潢很讲究这里的服务生薪资都不差陆羽的装潢很讲究老客的预留席都事先写好的

另,陆羽茶室常为老客人留座,若见到仍有许多空桌,伙计却说没位,多半是此状况。我曾眼见约七八张空桌在十五分钟后由订位客人坐满,先前被拒的客人已气呼呼离去,看样子说不定会上网抱怨两句,这也可以说是盛名之累吧?镛记的鹅肝肠非常美味,记得买烧鹅还是去深井吃,不是开玩笑镛记

中环最具盛名的三大老字号,除莲香楼、陆羽茶室之外,就要数镛记。论开业年资,镛记最末。可要论名气,前面两家都要靠边。早期台湾还准许带熟食入关时,镛记真空包装的“飞机鹅”几乎等同香港代名词。大伙到了镛记光吃烧鹅还不够,一定还要带两只回来以飨亲友。于是镛记大名传诸四海,1968年还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世界15大食府”之一。

镛记最有名就是烧鹅,可惜,我却最不推荐这个。

第一次吃镛记烧鹅还是在2002年。当时慕名而去,一见店铺就是好大的气派,金光闪烁不说,在地价奇贵无比的中环兰桂坊一带,还能坐拥宽阔店面,相当不易。楼高三层,层层满座,难怪被称为富人食堂。后来方知店主早年就自购好物业,店面不怕涨租(陆羽茶室亦如是)。坐在一楼,看看牌价,相当不便宜。我单身一人,就只叫一碟相对划算的烧鹅饭。心想都是鹅嘛,应该不至于差太多。另外点了鲜见和烤乳猪。正菜还没来,跑堂先送上一碟皮蛋,底下衬着粉红色的姜。怕坏了胃口,没碰,忍着直等到上了烧鹅饭。

鹅饭很香,黄澄澄的鹅油渗在热腾腾的米粒上,滋味说不出的好,另外点的鲜贝相较起来变得清淡。可惜鹅肉本身有点柴,皮不好咬开,虽然皮下那层油香得诱人。或许便宜的烧鹅饭里的鹅肉块皆因是切开大剁的散块鹅肉中随便拣选出来的,若是点一只或半只烧鹅味道应该会好。我如是想。

结果一顿饭下来,印象最深的居然是那碟不起眼的红姜皮蛋。吃入口的皮蛋软嫩味香,姜片轻酸淡甜,配得正好。事后查资料得知,皮蛋本身并没什么秘方,全凭经验。镛记制作皮蛋的数量庞大,腌制的时间控制在28天到30天之间。据说这时味道最好,过了这时间就会过期走味,此外没什么其他特别之处。

不过镛记有名的可是烧鹅,难道不该更有老经验吗?

隔了两年,我再度站在镛记门口,还是决定试试“招牌烧鹅”。这次端上了半只鹅,品相漂亮,可惜肉的部分状况依旧,依旧老柴咬不动,唯一差别在于这次没有配饭,可惜丰美的鹅油白白淋了一盘子。“一定是因为你们坐在一楼的缘故,”一位死命为镛记护航的朋友这样说,“镛记一楼的茶资便宜点,说不定菜式就因此比较怠慢;二楼以上多半是周边写字楼主管级请客或游客去的,菜色应该会比较用心,搞不好就是差在这里。”虽然明明都是同个烤炉出来的鹅,这种说法简直没道理。

不过好吧,就因为这点,我来年再去镛记一次,指名要坐三楼,菜式还是不死心的招牌烧鹅。结果这次的烧鹅端上来一盘凉的,一丝热气没冒,我的心也凉了半截。味道嘛,都是凉的,自然没什么好说。依据蔡澜的说法,镛记一天要卖掉三百只烧鹅,其制作的手法讲究到木炭条都要是从新加坡到来的才行。可惜我三吃烧鹅的悲惨经验,还能说什么呢?大约是太没口福。倒是几次到深井,陈记也好、裕记也罢,烧鹅的味道都相当好,果然吃烧鹅要到深井才是。烤乳猪嫩姜皮蛋值得推荐

话虽如此,并不是说镛记全无可取。有次应酬,在镛记吃了一整席大宴,真正体会到富人食堂的精致高雅。可惜不好询问主人饭局的价格,只是美美地吃了一顿。镛记的妙处恐怕还是要砸了钱才能享受,又有几个能上门大点特点呢?所以我要说,只为了吃烧鹅,还是去深井吧,到镛记可以外带嫩姜皮蛋礼盒和鹅肝肠,风味绝佳呢。

若是来到中环,不想花大钱又不想吃饮茶,替代方案也还有许多。镛记边上的翠华茶餐厅既便宜又美味,连锁店众多,饭菜的品质稳定。只要点的是店家推荐,都不太会出错。还有隔一条街的黄枝记,其最特别的是地道澳门风味的猪扒包。这家店原本就是澳门名店的餐厅,来港开店后,不改澳式风味。猪扒包是豪爽的烘烤粗面包夹上带骨猪扒的澳门风格,没有港式的生菜奶油之类混乱口味。猪肉调理细嫩,粗面包渗着鲜香肉汁,很是美味。原本还想推荐竹升面及粥类,但搬家之后,粥面的质量较不稳定,非常可惜。如何去?抢来的点心,没有一样知道名称

莲香楼

地址:中环威灵顿街160-164号

电话:(852)25444556

营业时间:星期一至日为06:00-23:00

茶市:06:00-16:00

陆羽茶室

地址:中环士丹利街24号

电话:(852)25235464

营业时间:星期一至日为07:00-22:00

镛记

地址:中环威灵顿街32-40号

电话:(852)25221624

营业时间:星期一至日为11:00-23:00

翠华茶餐厅

地址:中环威灵顿街15-19号

电话:(852)25256338 全天候营业

深井裕记烧鹅

地址:搭绿色小巴96、96M、302、308M号至碧堤半岛站后步行6分钟可见。深井深康路9号

电话:(852)24910105

营业时间:星期一至日11:00-23:00

小奢华米其林之文华东方酒店

茶组的精致度比半岛稍微逊色些

出于个人经验,到香港若只尝试小吃老铺,那么未免所看不丰。由于香港本是万象之都,又曾深受英国影响,社会阶级分明,士农工商各有去处。身为不受地域思想所限的游客,除了可以游走于草根阶层间外,花点钱一窥富豪生活也未尝不可。自然,荷包还是要顾及,于是上大饭店来个“浓缩米其林”之旅,就是很好的初体验。

中环除了老铺,亦有颇具香港代表性的顶级饭店——文华东方酒店。

文华东方酒店在港岛有两家,一家为置地文华东方酒店,一家为香港文华东方酒店。其中香港文华东方酒店地理位置就在兰桂坊不远,餐饮丰富。其餐厅中最为大众熟知的当数“快船廊”。光是说“快船廊”,您或许还一头雾水,但若说“文华东方酒店的下午茶”,您一定会想起那著名的三层塔英式午茶及玫瑰花果酱。

若是从地铁金钟站下车,一路往中环走来,可以先去太古广场血拼,再去香港茶具文物馆看看(在门口拍摄这座全港最古老的西式历史建筑也成),顺路经过立法会大楼、皇后像广场。如果碰上周末,还能见到来自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地劳工在此群聚打发时间的景像。这时差不多就可以看到文华东方酒店,顺便进来一飨午茶时光。點心架充滿現代感

喝午茶这个英国习性在香港各大饭店几乎都能看到,各家小店也多设有,近来在湾仔更有古式当铺改建的餐厅以午茶闻名,可以说是与港式饮茶一样,算作一种全民活动。不过,要试试一流服务水平与点心质量,挑大饭店还是比较上算的选择。文华东方酒店的快船廊可以说是港岛一地的英式午茶代表,与九龙代表的半岛酒店相比,文华东方酒店在环境上较为新颖现代,餐点亦如是,创新的点心很多。如果已看够中环和上环一带老建筑物,来此倒是转换心情的良方。尤其与半岛酒店、洲际酒店相比,文华东方酒店的快船廊因在二楼窄区,不大会受到饭店房客往来的干扰,食客通常也不致于过多。以景色而论,可以看到下方皇后像广场一带。但是如果周末前来,看着广场区来自劳力阶层的外佣们因放假无处可去,群聚着席地而坐,彼此分享家乡带来的茶点饮料,各绕成圈地谈天。食客却高高在上,喝着一人份随便也要二百多港币起跳的英式午茶,很难不生发出到香港一地、两个世界的感慨。

文华东方酒店的午茶,“小奢华米其林”的吃法便是两人合点一份午茶,外加一杯饮料,价格立刻省半。若以个人口味来说,文华东方酒店总体上稍微比半岛酒店逊色了些,好在英式司康饼做得不干,搭配的奶油与有名的玫瑰花果酱更是出色非常。奶油润滑不说,玫瑰花果酱的花香浓郁自然,口味酸甜中带有清香,其他酒店想必做不出来,直叫人想将那气味带回家。这时您就可以到饭店一楼的文华饼店买玫瑰花果酱了,若要送人还有礼盒呢。

若是您较想尝试传统些、人多得要命的半岛酒店午茶,那也不该错过文华东方。稍微调整一下行程,不吃午茶,来吃午餐,这里可是真正地道的米其林二星法式餐厅。

餐厅位于文华东方酒店顶楼的Pierre,世界级名厨Pierre Gagnaire在香港打造的梦幻餐厅,大约也是米其林评鉴进入亚洲之前,在港岛一地可以当得起米其林餐厅名号的少数餐厅之一。Pierre Gagnaire在世界各地约有十多家餐厅,其中在巴黎所开的同名餐厅Pierre Gagnaire,不但长年蝉联米其林三星水平,更有巴黎最佳餐厅之称。若您口袋深厚,晚间来此用餐,菜肴当然要比午间套餐精致,25层高楼四周的美丽夜景更让气氛截然不同。不过若不打算狠砸钱,也有花小钱大享受的吃法,那就是选择午间的快速套餐,三道菜一人约为六百港币,以米其林标准来说,很划算。

虽说是快速套餐,并不表示质量会偷工减料。Pierre Gagnaire的行事风格在三道菜间表露无遗——大胆、创新、当地。Pierre Gagnaire擅长融合料理,每每推陈出新,更喜欢搭配当地食材以作变化,菜单也称得上更迭迅速。因为在香港,菜式时有东西合璧之感,比如,某次的前菜便是鹅肝鲜蚝炖白菜,虽然看着奇怪,可还真是美味,三道菜中的甜点更值得大书特书,大多层次丰富,变化繁多。

然而选择来Pierre仍有几点要注意:一、要订位。这种等级的餐厅要求订位是很平常的事,为确保您被好好接待,事先订位为上策。二、如果可以,事先打听Pierre Gagnaire赴港时间。Pierre Gagnaire所开的餐厅数众多,又分散于世界各地,所以一年只能到香港三次,停留时间一到两星期,虽然他本人不在并不表示餐厅会胡来,但在他亲自的监督之下,水平当然会更有保障。何况,名厨在餐厅习惯性会出来跟客人打招呼,别害羞,这是您客气上前要求合照的好时机。别的不说,Pierre Gagnaire是有风度的老牌厨师唷。提醒一点,如果您希望的是传统菜式、富丽装潢,那么别的饭店,比如半岛酒店的法国菜会是比较正确的选择。Pierre的走向从菜式到装潢都是一贯的摩登现代,务请留意。

如果您说,怎么办,真想小气到底,又想能端坐文华东方酒店享受顶级服务。那么最省钱的做法就是到同样位于25层、Pierre餐厅对面的M酒吧。花费大约80元到110元港币,点一杯酒,能从夜里九点坐到深夜。眼前是香港著名的天际线,脚下是最高法院等建筑群,景色绝佳。即便只是想从吵闹拥挤的兰桂坊脱身缓口气,却又舍不得离开灯红酒绿,这里也是绝好选择。当然,拖鞋、短裤这里是不欢迎的,毕竟是高雅的酒吧间啊!打听好名厨驻店时间,就可以跟我一样索取合照船型吧台如何去?

香港茶具文物馆

地址:港铁金钟站C1出口顺指示标步行3到4分钟

营业时间:星期三至一为10:00-17:00,星期二休馆,免费

太古广场

地址:港铁金钟站出口F出站即达

文华东方酒店快船廊

地址:中环干诺道中5号

电话:(852)28254007

营业时间:星期一至日06:30-22:00

文华东方酒店Pierre

地址:中环干诺道中5号

电话:(852)28254001

营业时间:星期一至五 午餐12:00-2:30、星期一至六 晚餐19:00-10:30

文华东方酒店M酒吧

地址:中环干诺道中5号

电话:(852)28254002

营业时间:星期一至五11:00-24:45、星期六17:00-24:45、星期日17:00-23:45

闹区中的宁静:石板街、艺穗会与都爹利街

虽然之前花了很多篇幅在谈吃,但关于中环当然不只是吃而已。若是心系购物的人,不用多介绍,自然会一头钻进太古广场、IFC国际金融中心商场或置地广场;若想买醉的,更不用指路,兰桂坊、小SOHO的酒吧街上两步一家;标准游客要找有名景点,那号称最长露天行人电动楼梯目标醒目,要上上下下走一回想必不难,或着干脆从中环一路摸上太平山顶,去拜访杜莎夫人蜡像馆,顺便等着日落看举世闻名、万家灯火的香港夜景。总之,中环能做的事情很多,而且这些在各种不用付费的旅游手册中都能找到大量信息,在此不多赘述。

可是中环还有别的东西,这些不甚起眼的“别的东西”,也许更有港味。比如,出了中环地铁,我最爱沿着皇后大道中去找砵甸乍街。这个古怪的名字来自于香港的第一任总督,不过有名的原因跟这位总督没半点关系。事实上,砵甸乍街这拗口的名字远不如它的小名石板街来得响亮。砵甸乍街是横切干诺道至荷李活道的一条小街,因为皇后大道以上的坡度高达45度,不好行走,且香江多雨,一落雨便更是难行。港府索性高高低低铺起石板,稍高处容人下脚,低处让水奔流,两全其美。因为铺着石板,港人干脆就叫它石板街。莫小看这条街,这场景简直如同巴黎小巷的鹅卵石铺地一般,早已是中环代表景色之一,可追溯历史至17世纪,自然是香港的一级古迹。

若光如此形容您仍想不起石板街之模样,那么想想电影《色戒》中王力宏和汤唯吃小摊的场景,再不然《十月围城》中梁家辉受伤倒地的画面,那就是石板街了。虽然我以为石板街在影史留青的代表作应该是成龙的《A计划》,就算看片子时我年纪尚小,可成龙被人追赶着沿路打滚又踢翻小摊的画面简直历久弥新般地深植在脑海中(糟糕,似乎不小心暴露了年龄)。这里也是拍婚纱圣地

就这样一条街,可要请您不只一次来看看。不为别的,只因这条街的早中晚的风情各异,一条街道尽显港岛的华丽与沧桑。早晨来,石板街上类似于大排档的小摊儿尚未开门,一栋栋鲜绿小铁屋蓬门深锁,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除了悠哉买早餐的老人家,就是少数贪早起床拍照的游客。这时最适宜生发思古之幽情,街也不长,刚好把自小到大的电影场景回忆一遍,差不多也就走尽。还可以趁人少时仔细研究石板高低的巧妙,最具港岛怀旧风情。再稍晚些,约莫正午,再偷懒的小商家也都开门,由于做游客生意,贩卖金银大红色具中国特色的小物甚多,衬着小摊子的鲜绿铁皮,煞是热闹好看。有趣的是这些小物并不太吸引看惯了这些玩意的亚洲游客,停下脚步的几乎全是金发碧眼的欧美男女,弯腰在摊上挑挑拣拣,仿如回到过去。可最让人心底难受的还要算暑夜里的石板街,那时店家当然已经打烊,街灯昏黄,因为夜里石板清凉,又比一般阶梯稍宽,上了年纪的苦力于是就着微弱凉意席地坐下,打着赤膊,瞇起眼睛稍许歇息,好恢复日间辛劳。可是苦力们背对着的荷李活道上是来来去去的年轻男女,她们有些还保有殖民时期参加正式舞会的习惯,身穿西装夜礼服,或至少也是小洋装,在SOHO区的酒吧间穿梭。名贵的私家车呼啸而过,亮着灯排队等客的出租车更犹如长龙,而此般挥霍的青春、纸醉金迷的气息却止步于每一段落的石板街口,老苦力们并不回头艳羡。衣香鬓影的人群亦仰高了下颔,不见地上尘埃。白天来都爹利街神秘魅力会减色很多

我看过几次那样的情景,仍旧无法视为平常,这是身为游客的幸,恐怕也是不幸。

甩甩头,我会去走半山的自动手扶梯,一路上到小SOHO。小SOHO的酒吧要比兰桂坊的稍微高雅些,有情调些,较能找到心仪的小店进去喝两杯。喝够了,先绕到又一古迹的中央警署拍夜景,再顺着云咸街往艺穗会走,可以避开兰桂坊的可怕人潮。沿路艺廊小店众多,虽然多已关门,橱窗还是值得观赏的。

艺穗会是港岛另一个一级古迹,早期是牛奶公司的仓库,形式非常特别,好似填满的U字。现在部分挪作艺术展览用途,部分成为餐厅酒吧,还有部分租给了记者俱乐部。我时常来拍夜景,灯光下的艺穗会沉静悠远,几乎可以说是我最爱的香港建筑。至于里面的展览有没有趣、餐厅好不好吃,全不在考虑之内。若拍完了景实在怀念人潮,转过山路就是兰桂坊,要多少人有多少人,要多少酒有多少酒,年龄层偏低一些,气质也粗俗些,不过欢乐恐怕也多些。

通常我会走另一侧,顺着雪厂街去找都爹利街。

都爹利街很短,不过一截楼梯而已,有名的是楼梯上的全港硕果仅存的四只煤气灯。二十世纪中开始,香港路灯纷纷改为电灯,这四盏煤气灯不知因何被遗忘,才保存下来。若非如此,这条都爹利街虽然用花岗岩修缮得美轮美奂,恐怕也只有当条楼梯的功能。煤气灯仍由煤气公司供应,一入夜上下四盏灯相应辉煌。白天来此简直没有意思,要来看务必夜里来,守在灯下,可以数数有几对新人佳偶趁夜来此拍婚纱,或大发科学精神,研究煤气如何输送光亮。都爹利街正中,另伸展出一小段阶梯,这街梯的另一端是被星巴克迷们视为朝圣地的星巴克。虽是连锁店,装潢上却荡漾早期香港冰室风情,非常另类,且店中欢迎随意乱拍,决无人阻挡,更是吸引一干拍客。店里虽也提供诸如钵仔糕之类香江冰室小食,但您且听我劝,莫点。要买就喝咖啡,钵仔糕红豆糕好吃的地方另有他处,别在这里浪费钱。

中环一日游虽然会因选择吃什么店、喝什么酒、走什么路、登不登太平山等而有所不同,但结尾差不多是一样的,都在走过都爹利街后直走,去文华东方酒店的M酒吧喝酒。您若问怎么又喝?试想下,看遍朱门肉臭、路有冻骨的中环,高高地喝酒俯瞰不是正好吗?中环街景如何去?

甸乍街(石板街)

地址:港铁中环站出口C步行5分钟

都爹利街

地址:港铁中环站出口D1步行5分钟

艺穗会

地址:中环下亚厘毕道2号,港铁中环站出口D1步行5分钟

星巴克

地址:中环都爹利街13号

电话:(852)25235685

营业时间:星期一至五07:00-21:00,星期六08:00-22:00,星期日09:00-20:00。港铁中环站出口D1步行5分钟

第三章 捉神弄鬼的湾仔午后

慢步时间:午后至夜深,可搭配铜锣湾作为一日行程。

游玩方式:步行为主,搭配港铁。

路线:打小人→金凤茶餐厅(菠萝油、奶茶、蛋塔、鸡蛋牛肉三明治)→蓝屋→太原街市→和昌大押→南固台(船街鬼屋)→动漫基地→再兴烧腊/喜记避风塘炒蟹→书得起。

铜锣湾大约是来港者必停留的地点,因为此地适合购物,接连几家大型百货公司,应有尽有。不过就在距离铜锣湾仅一站之遥的湾仔,也是很值得一探的地方。我素来不喜逛街,去铜锣湾多半为了别的,事情办完了就到骆克道上吃一盅义顺牛奶公司的双皮炖奶,然后顺着轩尼诗道一路到湾仔,看看旧唐楼。

唐楼其实就是十九世纪中后期开始兴建的一般民居。大体是西式楼房,细节处有些却很中式。换言之就是不中不西的旧公寓,早期台湾也有许多。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大部份唐楼早就给拆光,少数还保留着也甚为残旧,需要进行维修。甚至2010年初还发生过马头围道,唐楼倒塌的意外。因为旧启德机场附近从前的建筑物有高度限制,连带周围的湾仔、深水埗、九龙城一带建筑不得翻新,于是就保留下较多唐楼。其中湾仔附近的唐楼被保护得较好。

看唐楼是件很有意思的事,那与记忆重迭的建筑群总会让我想到小时候的台湾。不过这种非古迹的小兴趣,恐怕并不适合每个人,所以我也不太常与人分享。只是有几次,还真的特别带了女性朋友从铜锣湾专程走去湾仔。当然,不是为了看唐楼,是为了出出气,找神婆打小人。

三点正好打小人

我不常看港剧,所以在香港朋友带我参观过“打小人”之前,还真的没有听说过这个颇具历史且时常出现在港片中的“民俗活动”。不过看了之后念念不忘,可要再专程去看,又提不起兴致。直到某次陪着失恋的女朋友去香港散心。

既然是散心,自然在大吃大喝之余还要购物。于是破例陪友人在铜锣湾的商场逛到两腿发软。当然,发软的是我,虽然我也是女生,可总弄不明白怎么能有人一逛街就跟吃了兴奋剂一样,丝毫不会抱怨腿酸脚累,可以走上一天。不过友人体力可以、心情不佳,看脸上还是一脸愤恨心碎、情伤难消的模样。灵机一动,我拉着她走到鹅颈桥下,找那几个打小人的常驻摊位。

打小人其实本是专属于“惊蛰”时的活动。惊蛰大约在农历三月初,这个时间正是春雷阵阵。咱们的老祖先相信,一打雷,一整个冬天都窝在泥土地里睡觉的虫蚁鼠蛇就该被吵醒,纷纷爬出来作乱。中国是农业国,碰上虫蚁鼠蛇自然对庄稼没有好事,于是这天就要祭神,拜托凶猛点的神祇出来收拾这些害虫。这尊猛神多半就是“左青龙右白虎”中的白虎。本来这就是个象征性的浓厚的祭祀活动,不过害虫一物慢慢演变成小人的泛指,香港在这天打小人的活动也很多,在惊蛰时打小人可去一年霉气,并预防小人祸害。要打小人也不一定要在惊蛰期,真要有讨厌的对象,一年到头都能有针对性地打。

目前我看过的打小人都是由老婆婆负责,通称神婆。主要聚集在铜锣湾站附近的鹅颈桥底,坚拿道西与轩尼诗道交界点。据说这是因为此处面对三岔路口,是最佳的“三煞位”,因此成为最理想的打小人地点。打小人都是小摊,没有店面,数量上也就三五摊,可以说是稀有职业了。虽然理论上周一到周六从上午到下午都会出来摆摊,但就个人经验,多少也还要碰运气。假日肯定不出摊,平常日能碰上的多是下午时段,大抵三点前后多能碰到。

我之前唯一的一次参观打小人,前来的人是个陌生妇女,那女人为了什么打小人不得而知,负责打小人的神婆在边上念念有词半天也听不懂,光看着神婆劈哩啪啦拿着拖鞋狠敲,也很过瘾。回来还特地查资料才知道神婆骂些什么。这次带朋友来疗情伤,朋友那段夹杂“小三”的三角恋几乎从头到尾都了解,当了无数次心灵垃圾桶,要打谁自然一清二楚,基于朋友义气,也觉得该打得很。“就这两个人,名字生日都在上面。”朋友气鼓鼓地递了纸条。

其实打小人给神婆要打的人的姓名就可以,不过也有人基于“买保险”的心态加上了生辰,甚至还找了仇家的毛发什么的一并附上。打小人的摊上摆好了观音像,像个迷你型的神坛。神婆有点像是台湾民间的乩童,要行法事之前要先请神明附身,才有神力可以帮忙打小人。不过如果看过台湾的乩童请神,就会觉得香港神婆请观音也请得太容易了点,每回都请得来。要请观音当然要有祭品,所以贵人符、百解符、水果、香烛之类都要备齐,主角之一是黄色的老虎纸,代表白虎君,要擦点猪肉、猪油、猪血给白虎君,让它不开口咬人害人,最后重点就是小人纸,请您写上痛恨的小人姓名。

我一直觉得打小人的生意恐怕有九成以上都是拿来打小三之流,因为光看收费方式就会有这种合理怀疑。打小人一次收费50港币,可打一男一女,所以小人纸会给两张,一张代表女人,一张代表男人。您要两张男人纸或两张女人纸还不行呢。可不是专打小三、负心汉来的吗?

得了观音同意,神婆们就拿起拖鞋打小人纸,据说也有用砖头打的,不过没有看过。神婆们一边打一边骂,当然骂的是广东话,我听了几次还是一点也听不懂。查了资料据说是“打你个死人头,打到你有气无得透!打你个小人脚,打到你无鞋挽屐走!”也就是“打你个死人头,打到你无法呼吸!打你的小人脚,打到你转身就得逃。”的意思,甚而还有其他类似的话,总之除了用拖鞋实敲,还要用言语暴力打遍小人全身上下才行。这一行还有个中翘楚,传言是个摆摊超过十年以上的八十多岁婆婆,名唤梁金,不知道是不是给这位梁婆婆打,小人们会过得最惨呢?

我前后带了三四个不同的朋友前往打小人,理由清一色都是三角恋。您若问我有没有神效,这只能说,这些恋情中的坏男人、坏女人还真没有修成正果的,至于是因为打小人的功效,还是其他原因,您不妨亲自试试啰。如何去?

打小人摊位:铜锣湾站附近的鹅颈桥底,坚拿道西与轩尼诗道交界点。神婆们通常很讨厌人们拿着相机摄影,真想留念请先询问,如果有付费打小人通融几率大点,不然就只能快速偷拍两张,不然神婆们拿起拖鞋打了您就不好了。

午茶吃金凤

湾仔有很多好吃的,不过打完小人,通常我还是会带朋友去金凤茶餐厅。

金凤茶餐厅可以算是湾仔的有名老店,开业大约六十来年。按照上新闻报道的次数加上名人推荐频率,招牌美食可以说是冰火菠萝油、不加水的冻奶茶和鸡批(类似鸡肉派的西点),不过蛋塔和鸡蛋牛肉三明治也有不少人推荐。我自己来这里点的倒都是老三样,很少变过。这三样大致是冻奶茶、菠萝油和蛋塔。因为受欢迎,所以售罄的情况时有发生。运气不太好就只点奶茶和蛋塔,若碰上运气很差,那喝杯奶茶就走,无论如何冻奶茶总喝得上。

真正出名的金凤菠萝油,其实是非常简单的点心。说穿了就是菠萝面包切开,里面夹上一块黄奶油。菠萝面包跟菠萝基本上没有半点关系,面包里没有菠萝,也尝不出一丝酸味,取名菠萝只是因为面包面上的奶酥横七竖八地切划的纹路看似菠萝表面,如此而已。这种面包在台湾随便一家面包店都看得到,多半不包馅,但也有包上奶油、奶酥、红豆等的变种。不过,面包店里买不到光夹着一块冰冻黄奶油的菠萝面包,台湾、香港皆然。要吃菠萝油,只能上茶餐厅。

这道小甜食在各家茶餐厅都买得到,完全是大众食品,品质也都不会差到哪儿。金凤茶餐厅的菠萝油当然在基准水平以上,表层奶酥香脆味浓,底层面包柔软有口感,但我觉得这都不是真正好吃的原因。金凤菠萝油能如此味美,原因无他,就是因为买者众多。这话并不是乱讲,菠萝油要好吃的秘诀,最重要就是面包要热,黄奶油要冰。面包热切,塞奶油进去后,食客只消用叉子压下蓬松面包,热气就能把冰得好比石头硬的奶油化去大半,可奶油的温度还是凉的,这样咬下时才能感受松软的热面包搭上冰凉的黄奶油与香脆奶酥的奇妙口感。若是面包不够热,或根本是凉的,一口咬下冰冻奶油的滋味可不好受,面包再好吃也难称美味。

金凤茶餐厅因为食客众多,面包出炉的速度迅速,卖得也快,所以容易吃上热面包。若是运气不好,一探头发现金凤小小的店面居然没什么人,询问后又不是面包出炉时间,通常就会改买蛋塔。

金凤茶餐厅的蛋塔说不定是最接近茶楼推车的小蛋塔了,某种程度上与檀岛咖啡的有点接近。如果没机会吃泰昌饼家和檀岛咖啡的蛋塔,金凤茶餐厅的也相当不赖。至于我一定会喝的冻奶茶,金凤茶餐厅的胜在不添加冰块,奶茶煮好放凉后直接冰入冰库,所以茶味不会被稀释。若仔细留意,金凤茶餐厅前的大冰箱里装的全都是冻奶茶呢!纯以茶味浓厚来说,兰香园热腾腾的丝袜奶茶还是更好些,但冻奶茶就要属金凤茶餐厅较佳了。我是这么认为。

不过最近听说,金凤茶餐厅的房东有意收回铺子,且金凤茶餐厅的老板也找不到人继续经营,所以最快有可能在2015年停业。虽然是未经证实的消息,但十年来,香港的确许多老店逐渐凋零,走入历史。对于这个也只能感慨。若是您不幸真碰上金凤茶餐厅停业,不怕,兰香园总还在,好吃的菠萝油也还能上太子街找金华冰厅一试就是了。如何去?

金凤茶餐厅

地址:湾仔春园街41号

电话:(852)25720526

营业时间:星期一至日06:00-19:00菠萝油

奇颜怪色说蓝屋

前面提到唐楼。虽说看唐楼恐怕不是大众嗜好,不过湾仔区保留仔细的几栋唐楼不仅颇具特色,还很集中。既然已经到此,顺路走来一看是很值得的事。香港的市区重建局近年保留住湾仔庄士敦道、茂萝街和巴路士街一带多处唐楼,有些除了保留外,还规划了其他文艺相关的用途。其中最有名或说最醒目的,就是位于石水渠街72至74号,建于1922年的唐楼。这栋唐楼被称为蓝屋,名副其实,整栋大楼都是蓝色。涂成蓝色的原因说起来很乌龙,只不过是因为在20世纪90年代,政府预备翻修此处时,物料短缺,库存居然只有水利署常用的天蓝色油漆够用,所以翻新时整个外墙全部涂成蓝色,不料因此声名大噪。如今这座蓝色大屋被归为香港一级古迹。

蓝屋固然因为它的奇特颜色而闻名,可被评为一级古迹并不是因为它怪模怪样的颜色。实际上,蓝屋的屋龄约有九十多年,在香港足可称老。另外,蓝屋也是目前少数几栋保留有露台的唐楼。外侧能看到的窗户、一楼的门板、从楼下窄门内可以看见的陡窄楼梯,都是木制。听说里面的居住单位也没有冲水马桶之类现代化的卫生间,虽然保有古风,但居住起来未免也太辛苦了些。

亲自到此处,除了看看楼房外观,拍拍照,一定会被吸引注意的是蓝屋一楼的店面。木制招牌上白底黑字写着“林镇显医馆”,斑驳古旧,虽说牢牢贴在墙上,但总觉得一阵风过后,那几片木板就能被刮起的感觉。这间医馆可不是摆着做样品的展示间,而是真正的跌打医馆,而且还颇有来头。

据说这间铺子前身是座华陀庙,供奉医圣华陀,然后不知道怎么拆了作为武馆教学。开馆的不是别人,正是赫赫有名的黄飞鸿旗下的门人林祖开设的,不过时间不长,从20世纪50年代开到60年代,就换成如今的跌打医馆。林镇显就是林祖的儿子。改头换面的原因大概是武馆生意不佳,所制造的伤员却不少,一来二去就干脆改当跌打医生。既是武术世家,治疗跌打伤痛想来另有秘诀吧?

蓝屋一楼还有湾仔生活馆和香港故事馆,官方资料写的是周三和公众假期休馆,但去过几次,从来没见开过门,不清楚到底还有没有。不过,蓝屋建筑群并不只是蓝屋一间而已。蓝屋的后方还有一间“黄屋”,前方亦有一间“绿屋”和“橙屋”,都是因为蓝屋出名,港政府才搞出来的建筑群,本身都是唐楼。其中橙屋因为屋龄没有满五十年而不被列为古迹建筑,黄屋和绿屋则与蓝屋的年代相去不远。

老屋活化也是台湾这几年在做的事,老实说,做得可能比香港好一点。台北的几处古迹建筑都被重新修建好,但并不空着,能做咖啡馆的做咖啡馆,能开艺廊的就开艺廊,也有温泉房舍还可以泡温泉的,这才真是重现了屋宇本身的功能。不过五十年就可以划为古迹,那么想来香港还能保存的旧建筑不是太多了,能保留下来都是好事啊!如何去?湾仔街景坐在旧唐楼阳台上看电车行过,很老香港

蓝屋

地址:湾仔石水渠街72至74号,内部并未开放参观,应该也还有人家居住于此

船街探鬼屋

顺着蓝屋往南走,可以经过太原街市。这个街市摆设得跟女人街类似,不过店面大多是玩具店,当然不是精致的舶来品类的玩具,跟益智开发的婴幼儿玩具也沾不上边,想买这类还是去百货公司或购物中心才好。太原街上卖的是老玩具,有多老呢?古董玩具都有呢。我不是玩具迷,但很喜欢走这条路,从此处一路走到底,就是皇后大道东了。一拐过来,风情马上变了样。从庶民的、古旧的,马上转变为摩登时尚。香港就是这点迷人。来回将两边的店家都看一遍,从庄士敦道出,往东走,顺着庄士敦道,不多久就会看到另外一间被活化得很好的大型老当铺建筑——和昌大押。这就是当铺的符号和昌大押一楼部分也是餐厅和昌大押

这栋建筑物已经可以说是湾仔的地标建筑,前身毫无疑问是座古式大当铺,原型为一楼是店铺,楼上是商住混合。四栋楼联体,面对庄士敦大道的是一长排露台长廊,历史约有百来年,算是唐楼中的豪宅。现在被改成综合空间,贩卖些小物件,偶有不定期展览,也有老当铺的旧物陈列。不过有名的还是二楼以上的英式西餐厅,餐厅的名字就叫The Pawn(当铺)。

和昌大押经历多舛,原本被列为要拆除的建筑物,为了这个,我趁着还没拆时来过几次。不料碰上古屋活化热潮,和昌大押不仅逃过消逝于历史洪流间的命运,还在2007年由政府翻修,变成如今样貌。平心而论,虽然经由设计人之手,屋内的装潢与气息蔚成风格,一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精致,却总有失真之感。翻开菜单一看,从古楼变成雅痞场所后,食物价格亦相当不菲,天天上门恐怕真要去当铺不可。好在,还有长廊留着。修饰意味较少的长廊总算还留有旧时风光,坐在二三楼餐厅的露台长廊中,喝着咖啡,看叮叮车从庄士敦大道摇摇摆摆晃过,时光彷佛倒退数十年,人还在旧年香港一般。坐在这里看着车水马龙,很难想象从前眼前曾是一片汪洋。湾仔之名本意为小海湾,眼前所见庄士敦大道以北,都是填海填出来,与天争地的结果。

不过这里不只有古唐楼,也有些古传说。南固台(船街鬼屋)“湾仔船街这里有栋很有名的鬼屋唷。”某次与香港友人Ken走到和昌大押前,刚好正在谈天说鬼,讲述那件“香港经过官方证实的鬼传闻”(注)时,Ken突然冒出这句话。身为游客,为了避免麻烦,其实很少刻意去看灵异传言。之所以聊聊所谓官方版本鬼故事,也不过是因为那发生远在新界,并没料想到就在说话的此处也有类似传说。“从这边走上去,有间鬼屋。”Ken说。

于是我们走上船街,是缓坡,可以说是巷弄,很窄。“很有名的鬼屋唷。”Ken说,不过没有说明传闻来源。步上阶梯不多久,大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