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防治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3 22:51:42

点击下载

作者:张云华,陆汉军

出版社: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治未病防治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

中医治未病防治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试读:

前言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已成为严重的全球流行性疾病。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最新公布的数字,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约为2.85亿人,到2030年,糖尿病患者总数将超过4.35亿人。糖尿病现在影响到世界上7%的成年人,每年约有400万人患上糖尿病。糖尿病是导致失明、肾衰、心脏病、中风及截肢的主要因素。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最新进行的大中城市糖尿病患者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市人口中,成年人糖尿病发病率在进行年龄标准化校正后已达9.7%,由此推测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9240万。中国糖尿病和糖耐量低减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增长速度加快,患者绝对数量庞大,糖尿病的流行形势非常严峻。我国的糖尿病患者初诊时已有约80%出现慢性并发症,而无并发症的患者75%以上尚未被明确诊断,未能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这将对人们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糖尿病治疗的远期目标是通过良好的代谢控制达到预防慢性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我们将糖尿病的防治目标定位于一个正常人的普遍追求:健康、长寿。也就是尽力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的时间,努力避免因糖尿病影响患者寿命;同时努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实践,我们总结提出了“非常5+1”防治糖尿病、中医“治未病”的特色模式。《中医防治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主要针对糖尿病及并发症在早期的预防和治疗中一些常见及难点问题,结合当前中医、西医研究成果,分别从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的角度进行探讨;是运用“非常5+1”中医“治未病”防治糖尿病的特色模式对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及并发的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脑血管病变、眼底病、肾病、神经病变、皮肤病变、妊娠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研究验证的结晶。在诊疗过程中,根据筛查结果、治疗效果不断反馈于“非常5+1”中医“治未病”防治糖尿病特色模式的实施,循环往复,将糖尿病防治关口前移,使每一位糖尿病患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变。

由于糖尿病并发症涉及多个学科,本书邀请与糖尿病并发症相关学科的临床工作者分别撰写各有关章节,期望本书能达到一定的理论深度,从而整体提高糖尿病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水平,为人类健康尽绵薄之力。张云华2010年5月第一章“非常5+1”中医“治未病”防治糖尿病特色模式第一节“非常5+1”中医“治未病”防治糖尿病特色模式研究概述一、中医“治未病”防治糖尿病的目标

不成为真正的糖尿病患者;患糖尿病不发生并发症;发生并发症而减少系统损害与截断恶劣结局。二、中医“治未病”防治糖尿病的特色模式——“非常5+1”“非常5+1”即:心理与教育疗法;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疗法;筛查与监测;并发症的控变。中医整体观念的哲学思想:认为六者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辅相成。

调护方法:重点发挥饮食、运动、心理与教育和中药食疗的作用,相信中医中药能治本的疗法,相信中医中药能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希望每一位从事糖尿病防治事业的医护人员准确地把握。三、中医“治未病”辨证施治

治未病于三个阶段:

代谢紊乱期:未形成糖尿病前的未病期,关键在于“辨证调护、未病先防”。该期重在充分发挥筛查与中医“治未病”养生及对基本体质的辨识与调护施治作用。

糖尿病期:未发生并发症前的未病期,关键在于“已病早治,防微杜渐”。该期重在充分发挥中医中药治本的防范作用。

糖尿病发生并发症期:在未形成恶劣结局(如并发心脏病不致猝死,并发脑血管病不致脑梗死,并发糖尿病足不致坏疽而截肢,并发眼病而不致失明等等)前的未病期。关键在于“既病防变,欲病救萌”。该期重在发挥中医中药治病求本的整体控变作用。四、中医“治未病”的疗效评价

通过中医辨别证候及科学监测方法,评价中医“治未病”对代谢综合征期、糖尿病期、糖尿病发生并发症期的防治效果和并发症的控变效果。不断反馈于“非常5+1”中医“治未病”防治糖尿病特色模式的实施,循环往复,从而达到阶段性提升的目标。充分发挥中医证候辨别、临床诊断与监测作用,正确、科学地评价中医“治未病”的疗效。“非常5+1”中医“治未病”防治糖尿病特色模式将中医“治未病”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思想贯穿于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始终,将糖尿病防治关口前移,使每一位糖尿病患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变,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社会负担,为社会做贡献。将“非常5+1”中医“治未病”防治糖尿病特色模式,作为向全世界广泛推广的一种中医“治未病”的特色模式,从而达到群防群治的目标。第二节“非常5+1”中医“治未病”防治糖尿病特色模式主要内容一、糖尿病心理与教育疗法

糖尿病患者的奋斗目标——百岁人生。

人有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其太过则为病。经常保持心情平静乐观,戒怒,避忧,不悲,无虑,有助于糖尿病病情稳定。许多人谈“糖”色变,处于紧张、焦虑状态。其实,不良情绪和精神因素也是糖尿病的致病“元凶”。长期情绪不佳,肝气郁结,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和病情加重。

心理是一种巨大、复杂的精神现象,泛指人的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心理学由研究总的心理现象与阐明总的心理规律发展成为研究心理各侧面的各分支心理学)。

情志是中医学对现代心理学情绪包括情感的特有称谓,是心理活动的过程之一(认知、情感、意志等)。

七情是人体对客观外界事物和现象所做出的七种不同情志反映。

七情分属五脏,五脏各主一志,即: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忧),肾在志为恐(惊)。

一脏主多种情志,多种情志同伤一脏。

情志致病易伤肝脏者为多,多种情志交织共同致病首先伤肝。

心理疗法的目的:一是重点解决恐惧、焦虑、抑郁的心理障碍;二是重点解决满不在乎的心理状态,直至发生严重并发症的知识障碍。

心理与教育的意义:改善自身代谢控制,达到理想标准;改善自我护理行为,自我管理能力;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糖尿病治疗的费用,减轻家庭、社会经济负担;呼吁患者、家庭及全社会共同参与糖尿病防治工作。

实际上,糖尿病并非绝症,糖尿病患者中长寿者大有人在。只要做好自我保健,严格遵守医嘱,坚持运动锻炼,合理饮食,保持精神愉快以及劳逸结合、起居有序、充足睡眠等,完全可以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甚至比其他人更长寿。拥有乐观的心境,精神状态良好,机体内环境趋于稳定,就会拥有健康,糖尿病患者应为百岁人生而奋斗。二、糖尿病饮食疗法

中医治疗糖尿病在食疗方面的目标、原则和方法:(1)食疗目标:维持理想体重,肥胖者减轻体重,消瘦者增加体重。(2)食疗原则:量出为入,兼顾年龄;食物多样化,保持营养全面平衡;合理的营养素比例与重量;补充膳食纤维;合理限制胆固醇摄入;限制饮酒和食盐摄入;长期坚持科学饮食。(3)降低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的方法:粗粮不要细做;简单就好;多吃膳食纤维;增加主食中的蛋白质;急火煮,少加水;食点醋;高低搭配。

糖尿病是吃出来的,并发症是饿出来的。既控制血糖,又不致产生新的营养不良。控糖为标,疏糖为本。饮食宜选择清热生津、益气养阴功能的食物,如菠菜、萝卜、苦瓜、冬瓜、粟米、山药、猕猴桃、荸荠、海参、鲤鱼、田螺、乌鸡、鸭肉、鹅肉、兔肉、牛奶等;慎食辛辣助热食物,如姜、椒、韭、酒等;提倡清淡饮食,避免“甘肥厚味”。常用降糖食物有:苦瓜、空心菜、绞股蓝、蘑菇类、银耳、木耳类、薏苡仁。

常用降糖药膳:(1)苦瓜炒瘦猪肉:用新鲜苦瓜250g,瘦猪肉100g,共炒熟吃。(2)黄芪山药汤:黄芪15g,山药30g,煎汤代茶,每日3~5次。(3)玉米须瘦肉汤:玉米须30g,瘦肉100g,煮汤,以盐调味。三、糖尿病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的益处:坚持有氧运动,有利于控制血糖,改善脂质代谢,调整体重,防治并发症,增强体质和提高生活质量。

运动疗法的基本作用原理:(1)运动的即时反应:促进胰岛素和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增加葡萄糖的转运,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2)运动的慢性反应:改善糖耐量,提高应激反应能力,减轻体重。(3)运动对脂代谢的作用:加速清除和排泄,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内膜的沉积。(4)运动对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增加外周血管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以改善糖代谢紊乱。

饮食、运动贵在坚持:平凡在于坚持,坚持下来就是不平凡。

运动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之一,提升糖的利用,将糖利用起来变为能量,不积蓄于体内,运动对糖毒和脂毒都有消除作用。《诸病源候论》指出消渴病患者应“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外台秘要》亦强调:“食毕即行走,稍畅而坐”,主张每餐食毕,出庭散步。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项目强度的选择要适当。应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以不疲劳为度”,“不能强所不能”。合理的运动能提高糖尿病的控制水平。运动疗法可归纳为“一三五七法”:1次运动不少于30min(对于从来没参加过运动的患者,可从每天5~10min、每周2~3次开始,逐渐增加);每周运动不少于5次;运动强度应该以浑身发热、出汗但不大汗淋漓为宜,适度运动脉率=170-年龄,但60岁以上者,开始以每分钟90~100次为宜。四、糖尿病的中医中药疗法

中医认为,人禀天地之气而生,四季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强调顺乎自然以养护正气,主张春养肝、防风,夏养心、防暑,秋养肺、防燥,冬养肾、防寒,四季养脾胃。以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及糖尿病前期的辨证调护。(1)春养肝:肝主疏泄、藏血;在体合筋、开窍于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春季是阳气生发、生机勃勃的季节。春季养阳重在养肝,肝在五行属木,与春相应;要注意补益肝脏,强调养肝护肝。

百病从肝治,春季防风为首。(2)夏养心:心主血脉、主神志、藏神;在体合脉,在窍为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夏季高温天气心脏跳动加快,出汗多消耗大,睡眠不足,损大于补,颐养心气非常重要,确保心静,调节心情,注意防暑湿。

心在五行属火,与夏相应。夏季养阳,阳气充实,可增强抗病能力,可调养冬季常发的阳虚阴盛慢性病——冬病夏治。(3)秋养肺: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与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在体合皮、开窍于鼻,在志为悲,在液为涕。

肺在五行属金,与秋相应。肺是娇嫩之脏,喜润恶燥。养阴润燥,防胃肠道疾病。(4)冬养肾:肾藏精、主水、主纳气,肾生髓主骨,开窍于耳和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其华在发。

肾在五行属水,与冬相应。超负荷透支脏腑功能致肾气早衰、疲乏无力,骨质疏松,头发早白,稀疏、枯槁,常见肾阴虚与肾阳虚,冬季注意滋补肾阴,养肾防寒。(5)四季养脾胃:脾主运化、升清、统血、肌肉四肢,脾开窍于口,其体在唇,在液为涎,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统降,以降为和。

脾在五行属土。脾属阴喜燥恶湿,胃属阳喜润恶燥,一年四季注意保养脾胃。(一)中医对基本体质的辨识和调护(1)体质辨识: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2)体质调护:饮食、生活起居、运动锻炼、情志调摄、药物调理。

气虚质——玉屏风散。

阳虚质——金匮肾气丸。

阴虚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

血瘀质——桂枝茯苓丸、大黄虫丸。

痰湿质——化痰祛湿方。

湿热质——六一散、清胃散、甘露消毒丹。

气郁质——逍遥散、舒肝和胃丸、开胸顺气丸、柴胡疏肝散、越鞠丸。

特禀质——消风散、过敏煎。(二)中医对不同状态下的体质调护(1)辨性别:针对男女不同的体质特点调护,男以肾为本,女以血为本。(2)辨年龄:小儿为“纯阳之体”、“稚阴稚阳之体”,对药物敏感,疾病传变较快,调护应及时到位。中年开始补益,更年期注意调养,增强体质。老年补养气血。(3)辨环境:根据工作性质和环境进行调护。(4)辨地域:南方、北方人用药有区别,西部多燥,东部多湿调护方法不同。

糖尿病是慢性疾病,患者要学会自我调护。但自我调养绝不等于乱服或长期服用滋补品,中医讲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若属实证,补药有百害而无一利。用药一定要对证,临床一般将患者分为阴虚内热型、气阴两虚型和阴阳两虚型三型分型论治:①阴虚内热型(多见于糖尿病的早期)。临床表现:烦渴多饮、随饮随喝;咽干舌燥、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主要采用养阴清热方法。玉女煎合二至丹、知柏地黄丸加减。②气阴两虚型(多见于糖尿病的中期)。临床表现: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加重;口干舌燥;多饮多尿;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腰膝酸软;舌淡或红暗、舌边有齿痕、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脉细弱。主要采用益气养阴方法,生脉饮、玉泉丸加减。③阴阳两虚型(多见于糖尿病病程较长者)。临床表现: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耳轮焦干;多饮多尿、混浊如膏;水肿少尿或五更泻、阳痿早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主要采用温阳育阴方法,金匮肾气丸加减,水肿者用济生肾气丸加减。(三)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优势(1)注重整体调理,辨证施治:中医治疗糖尿病,重视辨证施治,坚持个体化治疗原则,根据患者不同的体质、病症,甚至不同的季节及生活环境不同,采取不同的治法和方法,因人而异个体化地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不同症状,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调整血糖,降低血黏度,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2)改善症状明显:多饮、多食、多尿、乏力、肢体麻木、水肿、便秘、腹泻等多种症状,服用中药后能迅速减轻或消失,与西药降糖药或胰岛素合用,可明显地增强其降糖作用,并减少其用量及不良反应。(3)治疗手段丰富:近年来,针灸、按摩、外治法等在治疗糖尿病中崭露头角,对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治疗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4)对慢性并发症有显著的疗效:如糖尿病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糖尿病足、糖尿病眼底病变等,中医均能有效地治疗和遏止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五、糖尿病的筛查与监测

糖尿病高危人群包括:①年龄≥45岁,超重或肥胖,以往曾有血糖异常史。②亲属中有糖尿病患者的人群。③血脂异常者。④患高血压和(或)心脑血管疾病者。⑤年龄超过30岁的妊娠妇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分娩体重大于4千克婴儿者。以上人群应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

糖尿病患者应尽早及定期地进行并发症筛查,以尽早发现和处理。

眼:视力及眼底检查。

心脏:心电图、心脏彩超。

肾脏:尿常规、镜检、尿微量白蛋白、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血肌酐和尿素氮。

神经:肌电图、立卧位血压、音叉振动觉或尼龙丝触觉。

足:糖尿病足诊疗箱,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情况和缺血表现、皮肤色泽、有否破溃、溃疡、真菌感染、胼胝、毳毛脱落等。

血液生化检查:四点血糖、C肽释放试验、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LDL-胆固醇和HDL-胆固醇)、尿酸、电解质。六、糖尿病并发症的控变

作为“5+1”中医“治未病”防治糖尿病特色模式的提出:一是足以引起社会的重视;二是表明其具有严重的危害性,是防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三是体现综合防治的合力。《内经》云“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最早提出了“未病先防、已病早治、即病防变、愈后防复”的治疗理念。中医“脾瘅”即是糖尿病的前期,如得不到正确的干预治疗,约有2/3的人演变为糖尿病。而消瘅、仆击、偏枯则是糖尿病的并发症,相当于糖尿病并发症的心脑血管病、神经病变、肾病、眼底病变和糖尿病足等疾病,如果不积极控制,易导致脑梗死、冠心病、肾衰竭、失明和截肢等。《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用“治未病”理论防治糖尿病及并发症,关键在于调节血糖,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而保持乐观平和的心境,注重饮食调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血糖的控制。一旦出现并发症,宜及时干预治疗,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原则,通过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等措施,控制并发症的转变,防止致残、致死,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世界卫生组织在《迎接21世纪挑战》报告中提出:21世纪医学将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从重治疗向重预防发展;从针对病源的对抗治疗向整体治疗发展;从重视对病灶的改善向重视人体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精髓。第二章中医“治未病”概论一、中医“治未病”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在《迎接21世纪的挑战》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应以人类健康作为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说到底就是将医学的重心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移。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来源于疾病的预防观,其思想来源于《内经》“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核心要点包括“未病先防、欲病早治、既病防变、愈后防复”。“未病”不单纯指现代医学所说的亚健康,亚健康只是“未病”的部分阶段的表现。它包括了三方面内涵。首先,“未病”为“无病”,即机体尚未产生病理信息的健康人,也就是没有任何疾病的健康状态。其次,“未病”为病而未发,即健康到疾病发生的中间状态。此时机体内已有潜在的病理信息,但尚未有任何临床表现的状态,也就是说病理信息的发展仍处于“潜伏”时期,还没有达到“显化”程度。长期以来,人们对处于这个阶段的病理信息不容易或不能够识别,因而误认为健康无病。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医学检测手段的提高,已经可以对其中的一些信息进行识别、诊断和治疗。另外,“未病”可以理解为已病而未传。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及器官相关法则,身体某一器官已有病,会影响到其他器官并使之生病,中医学中典型的例子就是肝病传脾,当先实脾。《淮南子》中有句名言:“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这里的“治”,并不单纯指医疗,还含有管理、整理、治理和研究等内容。“治未病”,就是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它要求人们在平时就要防病,有了小病就要注意阻止其酿成大患,在病变来临之际要防止其进一步恶化,这样才能掌握健康的主动权。

中医“治未病”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平素养生,防病于先:“治未病”首先应该着眼于平素养护和调摄,未雨绸缪,积极采取措施,防止疾病发生。也就是《内经》中所强调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平时注意保养身体,培养正气,在提高机体抗邪能力和防止病邪侵袭两个方面预防疾病的发生。(2)防微杜渐,欲病救萌:《内经》中提出:“上工救其萌芽。”也就是说疾病虽然还没有发生,但已经出现了某些征兆,或者是疾病还处于萌芽状态时,就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防微杜渐,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

健康与疾病之间没有一个截然的界限,中间可能存在一个“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在“第三状态”,尽管事实上体内已开始发生某些异常变化,但病象尚未显露,或虽有少数临床表现,却不足以据此确诊病症。“第三状态”的转归有两种可能:可能向健康状态转化,也可能向疾病状态转化。中医“治未病”的任务就在于促进其向健康状态转化。《黄帝内经》中提到:“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显然,这里的“治未病”,不是未病先防,而是在病虽未发生、但将要发生之时,采取措施治其先兆。临床上像中风之类的病证,多数有先兆症状,如头眩、肢麻、手颤等,如能及时发现,采取果断措施,就可能避免发病。还有一些发作性疾患如哮喘,当出现先兆症状时,或在缓解期,预先采取措施,就可以阻止其发作。(3)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病发生的初期,就应该及时采取措施,积极治疗,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这也属于“治未病”的内容。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讲到:“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又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都是在强调疾病的早期治疗。

在疾病初期,一般病位较浅,病情较轻,正气受损不重,因此早期治疗很容易解决问题。正像《医学源流论》所说:“病之始生浅,则易治;久而深入,则难治”,“故凡人少有不适,必当即时调治,断不可忽为小病,以致渐深;更不可勉强支持,使病更增,以贻无穷之害”。疾病在早期即被治愈,就不会进一步发展、恶化。否则,等到病邪强盛、病情深重时再去治疗,就比较困难了。(4)除邪务尽,使病愈防复:所谓“愈后防复”,就是指在病愈或病情稳定之后,要注意预防复发,时刻掌握健康的“主动权”。一般患者初愈后,大多虚弱,这就要求在康复医疗中,做到除邪务尽。针对患者气血衰少,津液亏虚,脾肾不足,血瘀痰阻等病理特点,采取综合措施,促使脏腑组织功能尽快恢复正常,达到邪尽病愈,病不复发的目的。

从根本意义上讲,人类医学应该是关于“健康”的学问,而不是关于“疾病”的学问。治疗“已病”只是在疾病发生后不得已的应对措施,是“消极医学”;而“治未病”,防患于未然才是积极主动的。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应该说是中西医的共识。但是现代预防医学主要是针对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规律,探索和分析环境中主要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并通过公共卫生措施达到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目的。而中医的“治未病”思想则主张通过饮食、运动、精神调摄等个人养生保健方法和手段来维系人体的阴阳平衡,提高机体内在的防病抗病能力,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而维护“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健康状态。二、“治未病”思想的理论渊源“未病”一词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论》。《素问·四气调神论篇》明确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此论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内经》中对调气及养生的论述,阐明了“治未病”的原则和方法。《灵枢·本神》篇曰:“智者之养生也,必须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避邪不至长生久视”。《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说明懂得养生之道之人,可避免发病且能延年益寿。《内经》的小金丹方“服十粒,无疫干也”,开创了药物预防之先例。《素问·刺热篇》曰:“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灵枢·逆顺》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劢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此处所谓“未发”、“未生”、“未劢”,实际上是疾病初期,先兆已现,即疾病早期症状较少且又较轻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发现,早期诊治无疑起着决定性作用。强调在疾病发作之先,把握时机,予以治疗,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内经》中除上述三段明确提出“治未病”的概念外,还有一些隐含“治未病”思想的篇章,如《灵枢·贼风》提出的“故邪”概念,《素问·刺法论篇》所云“以法刺之,预平疴”。这种经典的“治未病”思想,无疑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汉代张仲景运用中医整体观念和五行学说的生克制化理论,论述了脏腑经络先后病的转变规律,较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内经》的“治未病”思想。未病先防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这与《内经》“虚风贼邪,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针对已成之病,仲景强调要早治,要防止病邪深入发展,这是预防疾病传变的最有效措施。纵观《伤寒论》全文,有太阳病、阳明病等八部分内容,“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的条文就178条,出现64方,几乎占总条文的1/2,张仲景用了这么大的篇幅来讨论太阳病,不仅是因为太阳病为临床常见之病,还因为太阳为六经之首,统摄营卫之气而主一身之表,为诸经之藩篱。外邪侵袭人体,多从皮毛而入,太阳首当其冲。这乃是“治未病”思想中有病早治的具体表现。太阳病为外感病的初期,此时是治病防病的关键期,所以文中不仅花了大量篇幅讨论太阳病,而且还涉及到了多种兼证、变证和类似证的证治,从而指出治病宜早,在疾病初期,要抓住时机给予正确治疗,尽量祛邪于萌芽阶段。《金匮要略》中亦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既病防变的理论。后世医家喻嘉言深谙仲景“治未病”思想之深义,他的《医门法律》就是以未病先防,已病早治的精神贯穿始终,如《中风门》中的人参补气汤便是御外入之风的绸缪之计。又如《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中对男子平人谆谆致诫,是望其有病早治,勿等虚劳成,喻氏深通其意,强调于虚劳将成未成之时,调荣卫,节嗜欲,积贮渐富,使虚劳难成。

唐代医家孙思邈是位极其重视“治未病”的医家,比较科学地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反复告诫人们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论治未病主要从养生防病和欲病早治着眼,“喜养性者,治未病之病”,其所著《千金要方》中载有一整套养生延年的方法和措施,有很高的价值。认为人能否延年益寿与养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养生有五难即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另外积极推广养生功法,认为经常适当的劳作运动,能促进身心健康。所谓“动则不衰,用则不退”。此外,孙思邈还在著作中列食养、食疗食物154种。“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是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也就是说,食物对人体的滋养作用,本身就是最重要的增进健康、益寿延年的途径。合理安排饮食,可保证机体的营养,使五脏功能旺盛,气血充实,提高适应自然界变化的应变能力,增强抵御外邪的力量。

清代名医叶天士对于既病防变研究颇深,在《温热论》中指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这种提法,属未雨绸缪,防微杜渐之举,对于温病是控制其发展的积极措施。《内经》治热病主张“实其阴以补其不足”,故《温热论》的“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充分体现在护阴保津上,这也是温热病的特性所决定的。从温病的证情看,一般是热偏盛,易出汗,更易伤津耗液。仲景治阳明腑实证之承气汤,实为急下存阴之法。后来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不厌其烦地提出保津液和防伤阴,其实均与叶氏“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之意吻合,均包含了“治未病”的思想。

此外,东汉华佗创五禽戏健身法用以“治未病”,晋代葛洪强调气功摄生“治未病”,以及朱丹溪对《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曾作专著进行阐发等等,都是“治未病”的具体体现。三、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基础——整体相关论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也注意到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治未病”即是运用整体相关理论,协调内外环境,从而达到预防及治疗疾病的目的。(一)脏腑相关论

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联系着的统一整体。在组织结构上,人体的各个脏腑器官都是整体的一个部分,在生命活动中必然受到整体的调控与制约。并且,各个脏腑之间也通过经络、气血等,相互联通、相互影响。因此,整个人体被认为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六腑与之相为表里,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联系起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等全身组织,从而构成的统一整体。脏腑之间,生理上存在着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生克制化关系;病理上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传变的乘侮亢害关系。一脏有病,可依据自身规律而影响他脏。《素问·玉机真脏论》指出:“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这种整体的联系或影响,具体表现在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各个方面。1.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中医学认为五脏六腑和皮、肉、脉、筋、骨等形体组织,以及口、鼻、舌、眼、耳、前后二阴等官窍组织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一方面依靠各脏腑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作用,另一方面则又要靠脏腑组织之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才能维持其生理上的平衡。如肝藏血以济心;心阳温煦脾土,助脾运化;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气清肃下行,通调水道以助肾水;肾藏精以滋养肝血。相互制约关系如《素问集注》所说:“心主火而制于肾水,是肾乃心脏生化之主。”肾水滋润上生以制约心火,防止其过亢;心火的温煦有助于肺气宣发,制约肺气的过于肃降;肺气清肃下行可抑制肝气的过分升发;肝木条达可疏泄脾土之壅滞;脾主运化水湿可防止肾水的泛滥。每个脏腑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功能,但又是在整体活动下的分工合作、有机配合,这就是人体局部与整体的统一。2.在病理上相互影响、相互传变

病理上的整体观,主要表现在病变的相互影响和传变方面。如脏腑功能失常可以通过经络而反映于体表;而体表组织器官的病变亦可以通过经络而影响脏腑。同时,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也可以通过经络而相互影响,发生疾病的转变,如五脏中某脏有病,常会影响他脏。如肝出现“肝火”,可传入心,而见心肝火旺,烦躁易怒;传入肺,即肝火犯肺,而见胁痛咯血;亦可传入胃,即肝火犯胃,而见脘痛泛酸,甚至呕血。在五大系统的各个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亦相互影响。如肾虚,不但肾本身功能减退,同时也影响到耳,出现听力差、耳鸣、耳聋;影响膀胱,使膀胱固摄无力,而见遗尿,甚至小便失禁;还可影响骨骼,在小儿多见骨软无力,易于变形,在老人多见骨质变脆,易于骨折。3.在诊断上注重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对于人的整体性的把握使中医学家能辨证地看待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除了研究不同脏腑组织各自的生理功能及病变特点外,常更注重观察各个脏腑组织之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探讨在疾病过程中,局部的病理变化与全身脏腑、气血间的转变影响。例如在诊断上,舌诊、脉诊之所以成为中医诊疗手段的特色,就是因为舌与脉和全身脏腑机能状态紧密联系,其不同改变可以反映脏腑的功能情况。《临证验舌法》指出:“查诸脏腑图,脾、肝、肺、肾无不系根于心。核诸经络,考手足阴阳,无脉不通于舌。则知经络脏腑之病,不独伤寒发热有胎可验,即凡内外杂证,也无一不呈其形,著其色于舌”。“据舌以分虚实,而虚实不爽焉;据舌以分阴阳,而阴阳不谬焉;据舌以分脏腑,配主方,而脏腑不差,主方不误焉”。中医临床诊病原理主要是“有诸内,必形诸于外”,故“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其实中医学还有“司内揣外”的诊病方法,只因论述较少,而不为人熟知。《灵枢·外揣》篇云:“故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所谓“司内揣外”,是指根据患者已知的体内的某处病变来推测其外部当出现的症状、体征。比如说我们知道某人患有肝病,而肝位于胁部,与胆相表里,其脉弦,肝病常累及脾胃等等,由此我们就揣测他可能会有胁胀、胁痛、口苦、弦脉及一些脘腹不舒等症状,从而对这些方面特别留意,通过体内病变和外部表现的互证来更好地认识、治疗疾病。“治病必求其本”就是将局部病变放在个体心身合一的整体背景下考察,找出致病的内在根源,并在治疗时从局部到整体共同考虑,往往可获得较为长久而稳定的治疗效果。例如在辨证方面,或从局部症状出发考虑全身如头痛一证,不仅须从局部及其对周身的影响加以分析,并应考虑全身脏腑气血等诸种因素对头痛所产生影响。又如疮痈,究竟是单纯的邪毒侵入局部,还是与患者的“消渴”病有关系。或从全身症状出发考虑局部,如小儿在冬春季节发热,医生往往注意其咽喉部有无“乳蛾”或其他咽喉病。又如患者有低热、黄疸等全身症状,又诊得右胁有阵发性隐痛或绞痛,疼痛间歇时如常人,即应考虑是胆部疾病。4.在治疗上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

中医治疗学强调治疗要从整体出发,注意整体的阴阳气血失调情况,并从协调整体阴阳气血及脏腑的平衡出发,扶正祛邪,消除病变对全身的影响,切断病变在脏腑间相互传变所造成的连锁反应,从而通过整体的治疗效应,达到消除病邪治愈疾病的目的。如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所以可用清心泻小肠火的方法治疗口舌糜烂。其他如“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等等,都是在整体观指导下确定的治疗原则。中医临床学的辨证论治,实际上即是整体治疗观的具体体现。《难经·七十七难》提出:“所谓治未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金匮要略》列之卷首作为基本治疗思想之一。内伤病临床多采取脏腑辨证,而肝病实脾“治未病”内容正是从五脏之间关系出发来寻求早治与防变途径的。钱乙在脏腑辨证方面,卓有建树,很善于应用五脏间关系治疗疾病,曰:“肺病胜肝,肺病春见(春,一作晨),肺胜肝当补肾肝治肺脏,肝怯者受病也。补肝肾地黄园,治肺泻白散主之。”这里所说是肺病,因肺病在春(如作早晨,亦为一日之春)见。“见”在这里可理解为发病或症状加重,有肝虚不胜肺的趋势,为防肝怯受病,故治疗既用治肺的泻白散,又用补肝肾的地黄园,体现了治肺兼顾防止受病的“治未病”观念,这样的治疗必然比见肺仅仅治肺更能提高疗效。其他还有表里互治,如肺与大肠为表里,肺有寒痰而咳嗽,大肠寒结而大便秘,须用紫菀等寒痰而通寒结,大便自通;从五脏治五官,五脏与五官有密切关系,如肝开窍于目,补肝可以治疗眼病的虚证,清肝可以治疗眼病的实证等。必须理解整体和局部的相互之间关系,以期尽可能防止认识和处理疾病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一)身心整体论

所谓身,指形体,即肌肉、血脉、筋骨、脏腑等组织器官是物质基础;所谓心,即神,是指情志、意识、思维为特点的心理活动现象,以及生命活动的全部外在表现,是功能作用。二者的辩证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神本于形而生,依附于形而存,形为神之基,神为形之主。《内经》对形体与精神关系的论述,如《灵枢·本神》说:“肝藏血,血舍魂”,“脾藏营,营舍意”,“心藏脉,脉舍神”,“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这不仅阐明了精、气、营、血、脉是“五神”的物质基础,而且说明了五脏的生理功能与“五神”活动的关系。五脏藏精化气生神,神接受外界刺激而生情,神活动于内,情表现于外,这就是五脏与神、情的密切关系。李东垣《脾胃论》说:“气乃神之祖,精乃气之子。气者,精神之根蒂也,大矣哉!积气以成精,积精以全神”,说明精气足才能使神的活动健全。《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灵枢·平人绝谷》说:“血脉和利,精神乃居”。以上这些论述,都是强调血气精微是神活动的基础。人体的物质基础充盛,人之精神旺盛,故《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形体不敝,精神不散”。在疾病过程中,阴阳相倾,气血以并,脏腑失调,可产生异常的情志变化。如《灵枢·本神》所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等。

神依附于形而存在,同时,神对于形体本身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反作用。祖国医学对情志致病有深刻全面的论述,并把它列为主要致病原因,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喜怒伤气,暴怒伤阴,暴喜伤阳,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的论述。《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灵枢·本神》曰:“怵惕思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不止,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主,喜乐者,神惮而不藏,愁忧者气闭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散不收”,阐述了伤人致病的规律。朱丹溪指出:“人生诸病多生于郁”。《医门法律》曰:“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惟心所使也”。情志既致病,又治病。“以情胜情”是中医治疗情志疾病重要方法,是根据五行相克原理,以情志活动来纠正情志过用的状态。如《内经》中的“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就是中医以情胜情治疗疾病的经验总结。朱丹溪、张从正等名医正是《内经》以情胜情治病的积极实践者,如张从正治疗一例因悲伤过度所致的心痛、心下结块,且大痛不止屡经用药无效的病例,就是根据“喜胜悲”的原则,假借巫者的惯技,杂以狂言以谑,引得病者大笑不止,一两日而心下结散而病愈。

身心共养,不仅要注意形体的保养,而且还要注意精神的摄养,使得形体健壮,精力充沛,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身体和精神都得到均衡统一的发展。中医养生学的养生方法很多,但从本质上看,归纳起来,不外“养神”与“养形”两大部分,即所谓“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神明则形安”,故中医养生观是以“调神”为第一要义,养生必须充分重视“神”的调养。调神摄生的内容很丰富,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如清静养神、四气调神、修性怡神等。张景岳说:“形伤则神气为之消”,“善养生者,可不先养此形以为神明之宅;善治病者,可不先治此形以为兴复之基乎?”着重强调神依附形而存在,形盛则神旺,形衰则神耗,形体衰亡,生命便可告终。如何做好保形全神呢?人体形体要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取生存的物质,进行新陈代谢,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保形”重在保养精血,《景岳全书》说:“精血即形也,形即精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阳气虚损,要温补阳气,阴气不足者,要滋养精血。此外,人体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保养身体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做到生活规律、饮食有节、劳逸适度、避其外邪、坚持锻炼等,才能有效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随着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变迁,人的社会地位的变化、贫富的差异、工作的压力等都会给人类的身心健康带来冲击。正如《素问·疏过五论》语:“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人类只有学会不断自我心理调适,以积极态度面对现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有可能从这些困扰中摆脱出来,维持身心平衡和健康。正如陶弘景在《养生延寿录》中所言,“养性之道,莫大忧愁大哀思,此所谓能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二)天人合一论

人体不仅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人体与自然界也存在着对立统一的整体关系。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是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同时,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而机体则相应的产生反应,属于生理范围的,即是生理的适应性。超越了这个范围,即是病理性反应。故曰:“人与天地相应也”(《灵枢·邪客》),“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1.自然界对人体的影响

一年四季的气候各不相同。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这是一年四季中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人体在四季气候的规律性影响下,也以不同的生理功能来适应。如春夏阳气升发在外,气血容易浮于体表,故皮肤松弛,腠理开泄,人体就以出汗散热来调节。秋冬阳气收敛内藏,气血闭于内,故皮肤致密,出汗减少,体内必须排出的水液就从小便排出。《内经》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在病理上人体也同样受自然界气候变化的影响。人类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如果气候变化过于急剧,超过了人体自我调节适应的能力,或者由于人体自我调节的机能失常,不能对自然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应性调节时,就会发生疾病。因此,疾病的形成关系到自然与人两个方面。古人把超越人体适应能力的自然变化和其他致病的外在因素,称为“邪”,把人体的调节机能和抗病能力称为“正”。如果正气充沛,能抗御邪气,就不会生病。反之,邪气过盛,正不胜邪,就不免发生疾病。例如,春季应暖而反寒,常易使人患风寒感冒;夏季过于炎热,则易使人受热中暑。又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某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往往在气候剧变或季节交替时,特别是在气压低、湿度改变明显的情况下病情易于恶化。这些都表明自然气候的改变,对疾病是有一定影响的。由于四季气候变化各有不同的特点,因此,除了一般疾病外,还可发生一些季节性多发病或时令性流行病。例如,春季多麻疹或皮肤瘙痒症,夏季多肠胃病,秋季多疟疾,冬季多外感咳嗽等。《素问》说:“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阳气虚,气门乃闭。”这说明了人体内阳气的昼夜波动。这与现代生理学研究所揭示的体温日波动曲线吻合,说明人体功能随着昼夜的寒温变化出现节律性的改变。昼夜晨昏的变化,同样对疾病有一定的影响。《灵枢》指出:“夫日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即一些疾病多在清晨、上午比较轻微,从下午起逐渐加重,特别是夜晚更甚。这是由于昼夜阴阳之变化,人体正气也有消长的缘故。

因地区气候的差异,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如江南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疏松;北方多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一旦易地而处,环境突然改变,初期多感不太适应,但经过一定时间,也就逐渐地能够适应。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下,在病理上也有不同的变化,特别是某些地方性疾病,更是与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如处于低洼潮湿之地的人,多发关节疼痛或痿弱不能行走等病;居住高山上的人,多出现瘿病(大脖子病);湖区多见虫臌病等。许多地方病都与当地地理环境及生活习俗密切相关。2.三因制宜论

由于人与自然界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所以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也就成为中医治疗学上的重要原则。因此,在辨证论治过程中,就必须注意和分析外在环境与内在整体的有机联系,从而进行有效的治疗。中医主张治病必先要了解时令季节的变化,因时制宜,不要违背自然规律。《内经》中“必先岁气,毋伐天和”就是这个意思。认为,一般阳性病证“能冬不能夏”(能适应冬季气候而在夏天则多恶化);反之,阴盛的病证“能夏不能冬”。因而在治疗时要结合季节的变化用药,甚至可以“冬病夏治”、“夏病冬治”。在防病保健方面,要注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推断病情方面,提出:子时、午时和一年中的“二至”(夏至、冬至)为阴阳二气的转折时日;卯时、酉时和“二分”(春分、秋分)是阴阳二气平衡的时日。在这些阴阳交替的时日里,某些年老、体弱的病人多难适应,病情容易恶化或死亡。

因地制宜,就是要根据地域环境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治法方药。例如,同是外感病,高寒地带的患者多表现为寒在外而热在内,治疗宜散表寒,清内热;低洼湿热地带的患者,多气泄于外,寒盛于中,治宜敛气温中之法,这就是所谓“同病异治”。1956年夏秋我国华北地区乙脑流行,著名中医学家蒲辅周在北京地区套用石家庄“白虎汤”经验时感觉效果不理想,及时根据北京地区天气温热,雨水较多,患者多偏湿邪,石家庄地区气候炎热,干燥无雨,患者以暑热为主,而建议在“白虎汤”基础上,加一味健脾燥湿之苍术,果然收效显著,这是“因地制宜”治疗思想具体运用的最具典范的例子。“有斯人有斯疾也”,人的体质有厚薄,禀赋有强弱,年龄有长幼,性别有男女,地位有尊卑,所以疾病的相同是相对的,不同是绝对的,故治疗用药当区别对待。《素问·徵四失论》:“不适贫富贵贱之居,坐之厚薄,形之寒温,不适饮食之宜,不别人之勇怯,不知此类,足以自乱,不足以自明,此治之失也。”四、体质辨识“治未病”

体质是指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疾病是致病因素与机体正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正气作为内因是发病的根本依据,而正气的强弱、正气内在的倾向性是个体体质所决定的。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体质的形成、分类、差异规律,及其对疾病发生、发展、演变过程的影响,并以此指导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学说。欲有效地预防疾病,必须了解个体体质的偏颇,有针对性地补偏救弊,才能相其宣、顺其势而调之。体质学说可以为疾病的预防提供可行的途径和方法。中医体质学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从重视“病”转变到重视“人”,为个体化诊疗提供依据,对临床治疗很有价值,同时也丰富了“治未病”的理论。(一)体质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体质理论已经形成。其中,《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等诸篇是世界医学史最早对体质类型进行观察、总结并作出分类的重要文献,如篇中云:“先立五形金、木、水、火、土,别其五色,异其五形之人,而二十五人具矣”。《内经》以后,历代医家在《内经》基础上,结合各自的临床实践,丰富和发展了中医体质学。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临床常见的体质病理状态及其表现进行分类。如:汉·张仲景根据临床观察提出了强人、羸人、盛人、虚弱家、虚家、素盛今瘦、阳气重、其人本虚等多种体质特征,从不同侧面描述了体质差异。金元四大家对人群体质特点认识亦有差别。寒凉派的刘完素生于北方,北方人多食膏脂,体质刚劲壮实,且多嗜酒,久而蕴热,故从火热立论,用药多寒凉之品;攻邪派的张子和,也系北方人,他依据北方人体质壮实、饮食厚浊、地气干燥等特点,认为治病重在驱邪,邪去则正安,于是主张用汗、吐、下法攻邪。而养阴派的朱震亨为南方人,南方人体质多柔弱,“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病多用滋阴降火之法等;明清时期张景岳从禀赋的阴阳、脏气的强弱偏颇、饮食好恶、用药宜忌等方面,将体质分为阴脏型、阳脏型、平脏型三类。叶天士等医家经过观察,总结出温热病中各种常见的体质类型:如有气壮质的“正气尚旺之人”,阴虚质的“瘦人阴不足、体瘦质燥之人”,阳虚质的“阳气素虚之人”等不同类型。

现代体质分类不似古代条理清楚、纲目分明,其分类方法大多因分类者对体质所持的认知程度及观察角度的不同而不同。2009年4月9日《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正式发布,其分类标准如下:1.平和质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2.气虚质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3.阳虚质

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

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

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4.阴虚质

总体特征:阴液亏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偏瘦。

常见表现: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

发病倾向:易患虚劳、失精、不寐等病;感邪易从热化。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热、燥邪。5.痰湿质

总体特征: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常见表现: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腻,脉滑。

心理特征: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

发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6.湿热质

总体特征: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形体中等或偏瘦。

常见表现: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心理特征:容易心烦急躁。

发病倾向:易患疮疖、黄疸、热淋等病。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7.血瘀质

总体特征:血行不畅,以肤色晦暗、舌质紫黯等血瘀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胖瘦均见。

常见表现:肤色晦暗,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口唇黯淡,舌黯或有瘀点,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脉涩。

心理特征:易烦、健忘。

发病倾向:易患症瘕及痛证、血证等。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寒邪。8.气郁质

总体特征:气机瘀滞,以神情抑郁、忧虑脆弱等气郁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形体瘦者为多。

常见表现:神情抑郁,情感脆弱,烦闷不乐,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稳定、敏感多虑。

发病倾向:易患脏躁、梅核气、百合病及郁证等。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不适应阴雨天气。9.特禀质

总体特征: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变态反应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过敏体质者一般无特殊;先天禀赋异常者或有畸形或有生理缺陷。

常见表现:过敏体质者常见哮喘、风团、咽痒、鼻塞、喷嚏等;患遗传性疾病者有垂直遗传、先天性、家族性特征;患胎传性疾病者具有母体影响胎儿个体生长发育及相关疾病特征。

心理特征:随禀质不同情况各异。

发病倾向:过敏体质者易患哮喘、荨麻疹、花粉症及药物过敏等;遗传性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型等;胎传性疾病如五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和语迟)、五软(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解颅、胎惊等。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适应能力差,如过敏体质者对易致过敏季节适应能力差,易引发宿疾。(二)体质理论的应用

体质的特殊性是由脏腑之盛衰,气血之盈亏所决定的,反映了机体阴阳运动形式的特殊性。由于体质的特异性、多样性和可变性,形成了个体对疾病的易感倾向、病变性质、疾病过程及其对治疗的反映等方面的明显差异。因此,中医学强调“因人制宜”,并把体质学说同病因学、病机学、诊断学、治疗学和养生学等密切地结合起来,以指导临床实践。1.体质与病因

体质决定对某种致病因素和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不同体质对某些病因和疾病有特殊易感性。中医病因学对这一现象早有认识,针对某种体质容易感受相应淫邪的特点尚有“同气相求”之说,如迟冷质者素体阳虚,形寒怕冷,易感寒邪而为寒病,感受寒邪亦易入里,常伤脾肾之阳气;燥红质者素体阴虚,不耐暑热而易感温邪;黏滞质者体素湿盛,易感湿邪,常因外湿引动内湿而为泄为肿等。清代医家吴德汉说:“易风为病者,表气素虚;易寒为病者,阳气素弱;易热为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