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5 03:21:19

点击下载

作者:郭红东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试读:

前言

自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中国各地蓬勃兴起,合作社数量快速增长,入社农户不断增加,截至2010年6月底,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合作社超过31万家,比该法实施前翻了一番;实有入社农户2600万左右,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0%。农民专业合作社广泛分布在种植、畜牧、农机、渔业、林业、民间传统手工编织等各个产业,在组织农户开展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引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组织载体作用。但就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体发展质量而言,并不尽如人意,“小、散、弱”问题突出,具体表现为:①从合作社成员看,普遍数量少;②从活动范围看,主要局限在本乡镇范围内;③从与社员关系看,目前中国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松散型的组织,而真正符合作制性质,规范运作的则不多;④从服务能力看,大多数专业合作社除从事技术、信息服务外,无法满足农民对加工、销售等其他服务的迫切需求;⑤从生存能力看,在市场竞争中大部分专业合作社生存困难,不少合作社成立不久就名存实亡。这些现象促使我们思考这样一些问题:①为什么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快速成长,而有的专业合作社存活期很短或生命力很弱?②是什么因素在影响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长?③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与成长,应该如何才能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

因此,非常有必要对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的机理进行系统的实证研究,从理论上探明其成长的内在机理,寻求其成长的内在根据,揭示其成长的前提和外部条件,找出影响其健康成长的内部与外部因素,进而结合转型时期中国农业、农村与农民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引导和促进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思路和措施。这不仅在理论上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且在实践上可以为政府部门制定引导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相关对策措施提供依据。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机理与发展对策”项目的支持下,根据课题设计要求,作者围绕课题研究内容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其中不少成果已经在《中国农村经济》等农经核心期刊发表。本书收集了近几年来作者关于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的主要成果。这些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揭示了影响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因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农户的支持,为此,必须首先研究农户对合作社的认识以及影响其参与合作社的因素。课题组组织浙江大学“三农”协会以及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对全国23个省1004个农户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情况来看,目前中国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社的比例并不高,而农户的参与意愿却比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社的意愿受到户主对合作社的认知程度、农户生产的兼业化程度、商品化、经营规模、产品销售问题以及政府是否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成果论文“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社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已发表于《商业研究》2010年第10期,合作者陈敏)

2.揭示了目前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以及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合作社社长对合作社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非常有必要从合作社社长的角度,对目前影响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的因素进行系统的调查与研究。课题组根据课题设计要求,于2009年7—9月和2010年1—2月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利用放假回家探亲的机会,对包括浙江、福建、安徽、山东、河南、湖南、四川、广东、黑龙江、甘肃在内的10个省29个地级市的合作社发展现状及一些典型合作社进行了专题调研。在学生访谈调查报告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课题组编辑、整理形成了专著《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已出版)。课题组还运用资源基础理论,对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应用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数据,对影响合作社成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物质资本资源对合作社的成长影响最大,组织资本资源也有较大影响,而人力资本资源对当前合作社成长的影响并不明显。(成果论文“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的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已发表于《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8期,合作者楼栋、胡卓红、林迪)

3.揭示了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基本情况、社员参与原因以及社员对合作社发展的评价。课题组利用部分社员的调查数据,对合作社社员以及社员参与合作社的原因等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①从参与合作社的社员的基本情况来看,其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对合作社知识了解不够。②从社员参与合作社情况来看,以自愿参与为主,参加的合作社近半数是农村专业大户发起的。农民加入合作社的时间比较短,其加入主要原因是为了得到合作社提供的各项服务。③社员对合作社提供的服务期望都很高,实际得到服务比例最高的是技术与培训服务,期望与实际得到服务差距最大的是产品储存加工和融资服务,实际得到服务满意度最高的是产品销售服务,最低的是融资服务。④社员对目前合作社发展总体情况是满意的、前景是乐观的。

4.揭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理。农民专业合作社究竟能对社员收入产生哪些影响?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课题组以浙江省仙居县杨梅种植业为例,通过对参与合作社的杨梅种植农户和没有参与合作社种植农户的调查,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户种植杨梅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参加合作社的农户比不参加合作社的农户能获得更多的收入;不同合作社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是不同的,提供利润返还和多种服务的合作社比不提供利润返还和多种服务的合作社能给农户带来更大的收入。合作社提供的不同服务项目对农户的增收效果是不同的,“生产技术标准”、“技术服务和培训”、“病虫害防治服务”、“统一品牌(包装)”、“农资采购服务”、“代理销售”对农民增收有显著影响。基于这些研究结果,本书提出了如下几条政策建议:一是应该鼓励和大力支持合作社的发展;二是应该提高合作社与社员的利益联结关系和综合服务功能;三是合作社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农户开展服务,作为合作社来说,要重视生产技术标准的制定、搞好技术服务和培训,同时要重视品牌建设和产品销售工作。

5.揭示了影响社员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课题组通过全国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的调查,重点分析了影响社员满意度的因素,并用Logistic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社员收入水平,社员入社年数,参加的合作社是否由农民大户发起,合作社是否提供种子和种苗服务、农资供应服务、产品销售服务,合作社是否按股分红是影响社员满意度的显著因素。基于这些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增加社员的收入水平,增加社员忠诚度,提供多元化、高质量的服务和完善合作社分配制度等措施提高社员满意度的对策建议。(成果论文“影响社员对合作社满意度因素的分析”已发表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第9卷第5期,合作者袁路明、林迪)

6.揭示了影响社员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信任的因素。社员对社长的信任关系对合作社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究竟哪些因素影响了社员对社长的信任?课题组运用社会资本理论,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际情况,首先构建出了一个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对社长信任的因素的实证分析框架,然后运用浙江省合作社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社长的能力、人品、社长与社员的关系以及社长对社员的关心会影响社员对社长的信任,其中,社长与社员的关系影响最大,其次是社长的能力、社长的人品、社长对社员的关心。(成果论文“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对社长信任的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部分社员的调查”已发表于《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第8期,合作者杨海舟、张若健)

7.揭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可获得性及其影响因素。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合作社发展壮大的最大瓶颈。课题组在回顾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融资相关理论和影响信贷可获得性因素的相关文献后,结合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可获得性的实证分析框架,应用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合作社对资金借贷的需求比较大,其借款的主要目的是用于收购农产品;那些固定资产规模大、信用等级高、与银行关系密切、示范等级高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还是可以获得正规信贷的,但其获得的信贷额度还不能满足合作社发展的需要。合作社要提高正规信贷可得性,首先,需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经济实力;其次,要完善财务制度,积极参与信用评估;最后,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信息沟通与合作,提高金融机构对其信任度。此外,金融机构也要通过自身金融创新,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供给。(成果论文“农民专业合作社正规信贷可得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已发表于《中国农村经济》2011年第7期,合作者陈敏、韩树春)

8.提出了发展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建议。在对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点和相关对策建议。(成果论文“怎样推进合作社发展?”已发表于《中国农民合作社》2010年第11期)

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涉及面广,作者能力有限,以上这些成果定有许多不当之处,敬请广大同行批评指正!

作者非常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没有该项目的资助,这些成果是没有办法取得的。感谢我的硕士研究生李曼琳、杨海舟、林迪、陈敏、戴成宗、何金广对课题研究的参与和帮助。戴成宗参与了本书第1章的部分工作,何金广参与了本书第2章的部分工作,陈敏参与了本书第3、7章的部分工作,杨海舟参与了本书第4章的部分工作,李曼琳参与了本书第5章的部分工作,林迪参与了本书第7、8章的部分工作,但文责作者自负。

作者还要衷心感谢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黄祖辉教授、徐旭初教授对课题研究工作的大力支持,同时也非常感谢《中国农村经济》杂志社陈劲松研究员的大力支持,正是他一字一句的修改,才使研究成果得以发表!另外,浙江省供销合作联社的徐钢军处长、浙江省农业厅童日晖处长以及浙江省农办张若健处长也给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最后感谢参与调查的浙江大学“三农”协会的所有同学、感谢本书所引用参考文献的作者以及所有对本课题研究提供帮助的人。郭红东2011年8月5日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1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基于社长的调查报告1.1引言

为了全面了解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基本情况,我们课题组先后于2009年7—9月和2010年1—2月组织浙江大学研究生和本科生对包括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四川、甘肃、黑龙江等在内的10个省29个地级市的44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就其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问卷调查。两次调查的合作社,绝大部分分布在浙江省省内,共有400家,占总数的90.5%。其中台州最多,有47家,占有效样本的12.2%;其次丽水43家,占有效样本的11.1%;温州40家;金华38家;杭州34家;嘉兴25家;衢州24家;宁波27家;绍兴各26家;湖州22家;舟山15家。在外省的42家合作社中,最多的为河南有23家,占总数的5.2%;其次是山东5家,占总数的1.1%;安徽4家,占总数的0.9%;湖南、广东各3家,占总数的0.7%;四川2家,占总数的0.5%;福建、甘肃、黑龙江各1家,占总数的0.2%。

被调查合作社属于国家级示范合作社的占2.9%,省级示范合作社占20.3%,市级示范合作社占21.9%,县级示范合作社占21.2%,其他占13.3%。

被调查合作社主营产品最多的是果蔬类,占40.0%,其次是畜牧类13.4%,茶叶类10.9%,水产养殖类6.4%,花卉苗木类5.2%,粮食类5.0%,药材类3.9%,蚕桑2.7%,食用菌1.8%,其他占10.7%,具体分布情况见图1-1。图1-1 被调查合作社产业分布情况

从被调查合作社社长文化程度来看,在小学及以下的占4.8%,初中占28.6%,高中占35.7%,高中以上占30.9%。这个结果表明,目前合作社社长文化水平普遍比较高,具体分布情况见图1-2。图1-2 被调查合作社社长学历分布情况

从被调查合作社社长的年龄来看,平均年龄47岁,最年轻22岁,最年长70岁,其中30岁以下占2.8%,31~40岁占18.3%,41~50岁占47.2%,51~60岁占29.9%,60岁以上占1.8%。这个结果表明,目前合作社社长年龄普遍偏大,具体分布情况见图1-3。图1-3 被调查合作社社长年龄分布情况图1-4 被调查合作社社长以前身份分布情况

从被调查合作社社长以前的身份来看,担任社长以前是企业负责人的最多,占31.7%,生产大户的占23.5%,村干部的占16.5%,销售大户的占11.5%,农技人员的占6.3%,乡镇干部的占2.0%,其他人员的占8.5%,具体分布情况见图1-4。政治身份是中共党员的占63.5%,非中共党员的占36.3%;平均任社长的在职年限为3.5年,最少半年,最多26年。1.2调查结果分析1.2.1 被调查合作社的成立和登记情况

1.合作社成立和登记时间

被调查合作社最早成立时间是1984年9月,最迟成立时间是2009年9月;2000年及2000年之前成立的合作社仅21家,2007年成立的合作社最多有87家,其中2007年7月(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施行)至2010年2月成立的合作社109家。

被调查合作社最早工商登记时间为1984年9月,最迟工商登记时间为2009年10月;2000年及2000年之前工商登记的合作社10家,2001年工商登记的合作社为7家,占历年登记数的最少,2007年工商登记的合作社最多有83家,2007年7月至2010年2月工商登记登记的合作社129家。

2.合作社的注册资金和社员出资情况

从被调查合作社平均工商注册资金来看,其平均工商注册资金为37.88万元,最少0.3万元,最多1000万元,5万元以下占20.9%,5万~10万元占15.3%,10万~25万元占17.2%,25万~50万元占23.0%, 50万元以上占23.6%,具体见图1-5。图1-5 被调查合作社注册资金分布情况

从被调查合作社成员平均总出资额来看,成员平均总出资额为60.05万元,最少0.3万元,最多1000万元,5万元以下占20.0%,5万~10万元占14.4%,10万~25万元占18.8%,25万~50万元占23.5%, 50万元以上占23.3%,具体见图1-6。图1-6 被调查合作社成员平均出资额分布情况

从被调查合作社第一大出资成员占总出资的比重来看,最小为0.14%,最大为100%,平均为29.36%,第一大出资成员占总出资的比重10%以下占7.0%,比重10%~18%占18.0%,比重18%~20%占41.0%,比重20%~30%占9.0%,比重30%以上占25.0%,具体见图1-7。图1-7 被调查合作社第一大成员出资额比重分布情况

从被调查合作社农民成员占总出资的比重来看,最小的为0.20%,最大100%,平均72.34%,农民成员占总出资的比重25%以下占11.7%,比重25%~50%占9.4%,比重50%~75%占16.5%,比重75%~85%占25.4%,比重85%以上占37.0%,具体见图1-8。图1-8 被调查合作社农民成员出资分组情况

3.合作社的社员人数及分布情况

从被调查合作社社员人数来看,最少为5人,最多4360人,平均247人,10人以下的合作社占19.1%,10~40人占18.1%,40~100人占15.1%,100~150人占26.6%,150人以上占21.1%,具体见图1-9。农民成员最少2人,最多2995人,平均139人;农民成员比例最少占1%,最多占100%,平均占92.81%。企事业成员最多99人,平均2人,企事业成员比例最少为零,最多占80%,平均占4.85%。图1-9 被调查合作社社员总数分布情况

从被调查合作社社员分布来看,27.0%的社员来自同一个村,28.9%跨村,37.3%跨乡(镇),6.8%跨县,具体见图1-10。图1-10 被调查合作社地区分布情况

4.合作社建立的依托单位和成立目的

从被调查合作社建立的依托单位来看,主要依托生产大户的占34.3%,贩销大户占6.7%,龙头企业占13.2%,供销社占36.0%,农技部门占4.2%,具体见图1-11。图1-11 被调查合作社建立依托组织情况

从被调查合作社成立目的来看,主要为解决农资采购问题的占了39.6%;为解决生产技术问题的占了69.8%;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的占了90.8%;为解决产品保鲜问题的占了19.9%;解决加工问题的占了28.6%;其他的成立目的包括产品信息、产业化,扶持村经济发展,解决种苗问题,联结政府和农民,饲料、防疫药物,新农村建设,渔民转产等,占7.0%,具体见图1-12。图1-12 被调查合作社成立主要目的分布情况1.2.2 被调查合作社的组织和管理情况

从被调查合作社的组织结构设置来看,成立了理事会的占89.4%,成立了监事会的占80.8%,成立了社员代表大会的占76.4%,没有设置上述任一机构的占3.7%,具体见图1-13。图1-13 被调查合作社成立相关机构的分布情况

从被调查合作社决策表决方式来看,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实行一人一票表决方式的占65.0%;一股一票占14.3%;一人一票,出资和交易量大的成员有附加表决权,但不超过总投票数的20%的占20.7%,具体见图1-14。图1-14 被调查合作社表决方式分布情况

从被调查合作社社员代表大会召开次数来看,平均召开2.04次,最多召开23次,最少0次;理事会会议平均召开3.54次,最多召开56次,最少0次;监事会会议平均召开2.80次,最多召开56次,最少0次。被调查合作社每次会议没有会议记录的占11.1%,有时有会议记录的占30.9%,每次有会议记录的占58.0%,具体见图1-15。图1-15 被调查合作社会议记录情况

从被调查合作社产品交易记录等来看,有社员产品交易记录的占80.7%,有严格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的占92.5%,定期向全体社员公开财务和营运情况的占87.8%,有完整会计资料的占90.3%,具体见图1-16。图1-16 被调查合作社财务制度、会计记录等分布情况

从被调查合作社社长及理事会成员的更换来看,自合作社成立后有更换过社长及理事会成员的占24.6%,有规定明确的更换程序的占74.9%。至于更换原因,经营与管理能力差占10.1%,以权谋私占2.0%,自动辞职占9.1%,岗位调动占60.6%,其他原因占18.2%,具体见图1-17。图1-17 被调查合作社更换社长和理事会成员的原因分布情况1.2.3 被调查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情况

从被调查合作社提供的服务来看,提供种苗服务的占59.4%,提供农资采购服务的占56.0%,提供技术与培训服务的占88.5%,提供产品包装服务的占47.0%,提供产品销售服务的占90.1%,提供产品加工服务的占38.2%,提供其他服务的占13.9%,具体见图1-18。

从被调查合作社配备的专职工作人员来看,有专职工作人员的占79.4%,还有20.6%没有专职工作人员,合作社有自己专门办公场所的占了90.6%,有专门为社员服务的设施(如冷库等)的只占了55.1%,有合作社自己的注册商标的只占了64.5%。

从被调查合作社的品牌建设来看,有国家级名牌产品的占了3.6%,有省级名牌产品的占了12.2%,有地市级名牌产品的占了23.9%,没有名牌产品的占了59.7%,具体见图1-19。图1-18 被调查合作社提供的服务情况图1-19 被调查合作社拥有品牌产品的情况

从被调查合作社产品认证的情况来看,通过无公害绿色认证的占了39.9%,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占了24.1%,通过有机食品认证的占了11.3%,没有任何绿色认证的占了44.6%,具体见图1-20。图1-20 被调查合作社通过绿色认证情况

从被调查合作社销售渠道来看,通过批发市场销售产品的占48.5%,通过超市销售的占24.8%,通过外地客商上门收购的占56.2%,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占47.3%,直接销售给龙头企业的占26.4%,通过其他渠道的占了7.2%,具体见图1-21。图1-21 被调查合作社产品销售渠道情况

从被调查合作社销售社员产品的方式来看,被调查合作社以提供客户信息,社员自销方式帮助销售社员产品的占了42.8%,代理销售,收取一定的手续费的占了29.3%,通过合同收购销售的占了53.8%,以其他形式销售的占了14.4%,具体见图1-22。图1-22 被调查合作社产品销售方式情况1.2.4 被调查合作社社员的入退社制度与分配制度

被调查合作社自成立以后,有社员退社的占14.8%,退社人数最少1人,最多1088人,平均18人。60%的退社社员是看到合作社好处不大,自己要求退社,其余40%是由于违反合作社规定,被开除。

从被调查合作社新成员吸收情况来看,有吸收新的社员的占61.3%,新吸收社员最少1人,最多2000人,平均96人。新收社员5人以下的占26.0%,5~10人的占9.1%,10~25人的占10.9%,25~50人的占13.6%, 50~100人的占19.2%,100人以上的占21.2%,具体见图1-23。其中,89.8%新吸收社员是看到合作社有好处,主动要求入社,其余10.2%是通过动员介绍入社的。图1-23 被调查合作社新收社员分组情况

从被调查合作社入退社决定机制来看,对想参加合作社的人员有相关条件要求的合作社占被调查合作社总数的84.5%。其中,决定社员退社或入社是社员代表大会说了算的占48.9%,理事会决定的占43.7%,社长决定的占7.4%,具体见图1-24。图1-24 被调查合作社入社或退社决定机构情况

从被调查合作社近年来的盈余情况看,有盈余的占了被调查合作社的72.1%,盈余按股分配比例最多100%,最少为0,平均39.2%;按股分配20%以下的占41.4%,20%~40%的占24.9%,40%~60%的占13.3%, 60%~80%的占4.8%,80%以上的占15.7%。盈余按交易量返回比例最多100%,最少为0,平均40.8%,20%以下的占31.3%,20%~40%的占20.2%,40%~60%的占30.5%,60%~80%的占10.3%,80%的以上占7.7%;具体见图1-25。合作社的积累比例最多100%,最少为0,平均23.7%;20%以下的占61.3%,20%~40%的占23.0%,40%~60%的占10.8%,60%~80%的占1.8%,80%以上的占3.2%。图1-25 被调查合作社按交易量返回比例分组情况1.2.5 被调查合作社的资金借贷及资金来源情况

被调查合作社运行过程中有资金借贷需求的占70.2%,其中借贷资金主要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等流动资金投入的占63.3%,用于购买设备等固定资产投入的占36.7%。

从被调查合作社资金借贷来源来看,通过民间借贷的占24.2%,信用社贷款的占39.6%,商业银行贷款的占6.1%,其他渠道的占30.1%,具体见图1-26。图1-26 被调查合作社资金借贷渠道分布情况

当问到从商业银行或信用社获得贷款是否属困难问题时,被调查合作社认为不困难的占了19.2%,比较困难的占了52.5%,很困难的占了28.3%,具体见图1-27。图1-27 被调查合作社贷款困难分布情况1.2.6 目前影响合作社发展的主要因素

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影响合作社发展的因素很多,见表1-1。首要因素是合作社社长的能力,其次是政府的支持,再次是资金问题。最后,核心社员能力、品牌建设、农民思想认识及用地等因素也影响了合作社的发展。表1-1 影响农民合作社发展的主要因素 单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