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传(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5 12:38:47

点击下载

作者:梁启超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李鸿章传

李鸿章传试读:

序例

一、本书全部仿照西方撰写人物传记的体裁,记载讲述了李鸿章一生的事迹,而后加以论断,从而能够使后世的读者知晓其为人。

一、中国古代旧的文学体裁,所有用来记载人物事迹的,有的采用传记,有的采用年谱,有的采用行状,这些文体都只含记事,但是不予评论,其中有的会把对主人公的评价附在全篇末尾。然而夹叙夹议这种写作方式,实则由太史公司马迁开创,《史记》中的《伯夷列传》《屈原列传》《货殖列传》等篇都是。后人的历史知识有所欠缺,不敢轻易学习太史公这种写作方式。著者不才,私自在这里附上本人认为合适的评论。

一、四十年来,纵观中国的所有大事,几乎没有一件是与李鸿章没有关系的。所以本人才为李鸿章作此传,而且特意采用近世的语言亲自来写。著者对于当时局势略微的一些个人见解,丝毫不敢隐瞒和避讳半分,意图不在于古人,而在于能够为后世之人提供一些启发。遗憾的是准备时间太仓促,甚至带的行李箱中连一本可供考证的书都没有,所以深知本书记录和讲述的内容中难免有错误。至于修补和纠正错误的事情,希望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一、在平吴之役这一战役中,记载了非常多关于湘军的事迹,似乎涉及了事情的枝蔓;但是湘军和淮军的关系极其烦琐复杂,如果不这样记载的话就不能够清楚地阐述当时的形势,希望读者能够原谅。

一、《中东和约》《中俄密约》《义和团和约》,本文都收录了它们的全文。因为关于李鸿章事迹的原因和结果与这些公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一点儿都没敢拖沓,尽快地把这些都记录了下来。

一、在中国有很多关于合肥人李鸿章不好的言论。著者与他,在政治上是公敌,私交上也不深,属于泛泛之交,但一定不会存心写一些冤枉他的言语。不过书中多为他解释的言语,与世俗的言论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差异的地方,本来记载历史就要秉持公平之心;否则的话,为什么要在书籍出版方面取祸呢!英国的名相格林威尔曾经斥责某个画工说“Paint me as I am”,说画像一定不要失去我本来的面貌。我撰写这本书,自信不至于会被格林威尔斥责。合肥人李鸿章如果知道了,一定会在黄泉之下微笑着说:“这小子懂我!”光绪二十七年十一月十六著者自记第一章绪论

天下只有庸常之辈既不会受责备,也不会得到赞誉。如果一个人能够让全天下都恨他,那么他就可以称得上是超乎寻常的奸雄;如果一个人能够让全天下的人都赞美他,那么他则可以称得上是超乎寻常的豪杰。虽然天下有很多人,但是其中庸常之辈占了绝大多数,非常之人不到百分之一,用普通人的标准来评价非常之人,靠谱吗?所以誉满天下的人,未必不是欺世盗名之徒;谤满天下的人,也未必不是伟人。俗话说:“盖棺定论。”可我却发现有些人死了几十年几百年,还是没有一个确定的评价。说好的还在说好,说坏的还在说坏,后世的评论者即使想要评价一番也没有可以借鉴的东西。比如说,有的人被千万人赞扬,但诋毁他的人也不下千万;夸他的人把他捧到极致,骂他的人也把他贬到一文不值;他今日所受到的诋毁恰好可以抵消从前得到的赞誉;他所得到的赞誉也足够与他所受的诋毁相抵偿。能够做到这些的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答:这个人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超乎寻常的人了!他是大奸之徒还是超乎寻常的英雄豪杰,姑且先不要去谈论,总之,这个人的所作所为并不是不在他的位置上的人所能够看得清的,也不是庸人可以信口雌黄的。如果你明白了这些,就可以读一读我写的《李鸿章传》这本书了。

我敬重李鸿章的才干,我痛惜李鸿章的胆识,我伤悲李鸿章的遭遇。李曾经被派遣出访欧洲,到了德国,去拜见前宰相比斯麦(今译为俾斯麦),询问他说:“作为朝中大臣,想要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但是朝廷里有很多政见和自己的不相符,他们群体联合起来想要牵制我。碰到这种情况还是想要实现自己的志向,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比斯麦回答说:“最主要的在于得到君心。你单独占有君心后,还有什么事是不能做的呢?”李鸿章说:“譬如有一个人是这样的,他的君主不管是谁的话都会听;位于关键位置的大臣和君主身边的贴身侍从等,这些人经常假借君王权威挟持大局。如果遇到这样的人应该怎么办?”沉默良久,比斯麦说:“我们作为朝中大臣,用最虔诚的心担忧国家,大概到最后没有不能得到君心的。只有与妇人和孺子一起共事,则可能不会这样。”听后,李鸿章若有所思的样子(这段话根据西方报纸翻译出来,平常用华文登载在《星轺日记》上的那些内容,因为有所忌讳所以不敢全部写进去)。呜呼!我看到这里,而知道李鸿章胸中好像积郁着石块,满腹牢骚抑郁,有的不是旁观者所能明白的。我之所以责备李鸿章就在于此原因,我之所以体谅李鸿章原因也在此。

自从李鸿章这个名字出现在世界上以来,五大洲很多国家的人士,几乎只见到过李鸿章名号,却不知道有中国。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李鸿章是中国独一无二的代表人物。听甲国人来评论乙国的事情,必定不能得到事情的真相,这道理本来就不必用过多言语解释,但是总而言之,李鸿章还是中国近四十年来第一重要的人物。读中国近代历史的人,一定不能不谈论李鸿章;而读李鸿章传的人,也一定要查看中国近代史。这是有识之士都能认同的。所以我今天所写的这本书,也可以称为“同光以来大事记”。

不仅如此,凡是一国今天的现状,必定与这个国家之前的历史是相呼应的,所以之前历史是当今现象的原因;当今发生的现象是历史的结果。依我看李鸿章和今天的中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那么深厚,要想谈论李鸿章这个人物,一定要以洞察世事的眼睛,观察中国数千年以来政权动荡和变迁的大势、民族势力暗中的此消彼长和李鸿章在世时中外交涉的隐情,如此来得出李鸿章在中国历史上的位置。孟子说:知人论世。况且这世道都不能那么容易谈论,人哪是那么轻易就能了解的呢?

当今中国的俗论家,往往都是以剿灭太平天国等北方起义兵团来作为李鸿章的功劳,将数次与列强和议列为李鸿章的罪状。我认为只说这两件事,功劳和罪状的定义未免不太妥当。昔日比斯麦曾经对李鸿章说:“我们欧洲人以能够打败不同国家的人为功劳。同一国家的人自相残杀来保住一种姓氏,欧洲人不认为这是什么可骄傲的事情。”李鸿章剿灭太平天国等北方起义兵团,就好比兄弟之间分割家产,哥哥杀害了弟弟。这种行为还能称为功劳,是为兄弟们所惧怕的。再说国人们都对国耻愤怒,十分痛恨和议的事情,就把这所有的怨恨都聚集到李鸿章一个人的身上,虽然这件事并不是没有原因,但是如果反过来想想,一八九五年二三月、一九○○年八九月之交的时候,假使把议论李鸿章的人放在他的位置上,那么他们处理的结果能够比李鸿章处理得更好吗?把这些统统归罪于李鸿章一人,只是那些看客和笑骂者逞一时口舌之快而已。所以我所谈论的李鸿章对于中国的功劳和罪过,正是其他方面。

李鸿章已经去世了。外国人谈论他,都认为李鸿章是中国最厉害的人。又说:“李鸿章之死,对于中国今后的全局来说,一定是很大的变动。”李鸿章到底能不能称得上是中国最厉害的人,我不敢随便说;但是要光看现在朝廷五十岁以上的人,能够做到三四品以上的官员,没有一个是能赶得上李鸿章的,这是我能断言的。李鸿章之死与中国全局是否有联系,我不知道;但是要说当今政府失去一个李鸿章,就像老虎失去帮助它的伥鬼,瞎子失去帮助和指引,前途岌岌可危,会有越来越多的事情发生,这又是我敢断言的。但是我希望外国人相关方面的言论都不是真的。如果他们说的都是真的,我们中国这么大,却只依赖李鸿章一人,那么中国怎么还能重新兴盛起来?

西方有一句人们常常讲的很有哲理的话,是这样说的:“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像李鸿章这样的人,我不能说他不是英雄。即使这样,他也只能称得上是被当时局势所造就的英雄,而不是能够造就时势的英雄。被时势所造就的英雄,只是寻常的英雄而已。天下这么大,古往今来,那么长的时间,哪个地点、哪个时间没有时势呢?所以当我们读完一部“二十四史”,会发现像李鸿章这类的英雄,车载斗量,不可胜数。如果要说造时势的英雄,放眼望去,数千年都难得遇到一个。这就是我们中国的历史总是沿袭老一套,缺乏创造和革新,所以最终不能大放异彩来震惊和照耀世界的原因啊。我著写这本书的时候,心中不断萦绕着这种感想。

史家有对霍光的评论,惋惜他不学无术。我认为李鸿章之所以不能成为非同寻常的英雄,也只不过是因为这四个字罢了。李鸿章不了解治理国民的原则和道理,不通晓世界发展的大的趋势,不知道政治的根本原理,正赶上19世纪这个物竞天择和不断进化的世界,却只想靠着缝缝补补小的漏洞来弥补,图一时的安宁,而不去致力于扩张和培养国家和人民的实力,想要将国家处于实力道德皆完备的现实,却仅仅捡来西方的一些皮毛,只是一味地汲末流之水却不思其本源,于是这样自己就满足了。更糟糕的是,凭借一些小聪明和小伎俩,想要和世界上那些著名的大政治家相角逐,把丰厚的大的利益让给他们,却争取一些鸡毛蒜皮的小利益,不是不能做到鞠躬尽瘁,可是又会有什么成就呢?孟子说:“放饭流歠而问无齿决,此之谓不知务。”大概他说的就是这类人吧。李鸿章晚年时期一次次的失败,都是出于这个原因。即使是这样,这又哪是什么足够值得深深责备的呢?他李鸿章本来就不是能够造就时势的人。每个平凡的人出生在这个世界上,都会被这个社会数千年存留的思想、习俗、道义、伦理所束缚,自己却是不能也无法从中脱离的。李鸿章没有生在欧洲却出生在了中国,也没有出生在今天,而是出生在了数十年之前,先于他出生的前辈、和他一起出生的同辈,甚至连一个有能力、能够造就时势的来引导他或者帮助他的英雄都没有。既然这样,我们可以说那个时代,那个地方所孕育出来的人物,充其量也就是这样了,本来就不能算是李鸿章一个人的错误啊。又考虑到他所遭遇的一些事情,再加上他的好多志向并没有完全得到实行,所以我这才说了敬重李鸿章的才干,痛惜李鸿章的胆识,伤悲李鸿章的遭遇。但是此后有继承李鸿章的后起之秀吗?时代的局势既然已经变了,那么造就英雄的时代基础自然也会改变,希望千万不要再拿我所说的宽恕李鸿章的这些原因来自我饶恕了。第二章李鸿章之位置

●中国历史与李鸿章的关系

●本朝历史与李鸿章的关系

如果想要评定李鸿章这个人物,那么我们论述李鸿章生活和居住的国家,和他出生和成长的时代的时候,有两件事不能不仔细研究:

第一件事是:李鸿章居住的地方,是有着数千年的君权至上、君主专制的国家,而此时又恰好正值封建专制政治体制发展到巅峰,到达鼎盛极点的时代。

第二件事是:李鸿章居住的地方,是满洲人入主中原华夏后建立的国家,而当时又赶上各民族混合生活已经很久了,汉人的权利逐渐初始恢复的时代。

那些评论的人们动不动就说:“李鸿章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很有权势的大臣。”我不知道那些评论者口中所说的权势之臣到底是什么样的,他们对权势之臣的定义是怎样的。但是,如果要是拿李鸿章与汉代的霍光、曹操,明代的张居正,和与他时代相近的欧洲、美洲、日本等所谓的立宪君主的大臣们相比较,那么他的权力必定和他们的是迥异又不相等同的。假使李鸿章果真是他们口中所说的有权势之臣,再来看古代的中国有权势之臣独断专横,作威作福,挟持威胁君主,天下人都惧怕他们,他们甚至都威胁到江山社稷。但是李鸿章却努力为君国而忠直谏诤,忠心耿耿,甚至都不顾自身,完全不考虑个人得失,这可以称得上是纯粹的忠臣了。假使李鸿章果真是他们口中所说的有权势之臣,再来看近代各国有权势之臣都雷厉风行、大刀阔斧地采取措施改革朝政,做事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丝毫不会避讳别人的怨恨和闲话,但是李鸿章却萎靡不振,因循守旧,害怕头害怕尾的,没有什么大的成就,这样的他也只能算是庸臣了吧。虽然话是这样说,但是李鸿章所处的环境还是有很多与那些人完全不相同的。我试着和读者一起明察事物,洞察奸邪,罗列证据,从上到下,由古至今,放到一起来谈论。

中国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体制的国家,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这种专制政治体制,也是遵循着进化的天理,渐渐发展,直到今天这个时代,完善程度终于达到极致。所以那些有权势的大臣们的权力,迄今为止已经被剥夺得所剩无几。让我们追溯到春秋战国的时候,鲁国的三桓、晋国的六卿、齐国的陈田,他们是历史上有权势的大臣里最为出色的。当时采用的是纯粹的贵族政体,大臣对于国家来说,是万人里挑千人,千人里挑选百人,枝杈强壮却伤及了树干,这样的发展趋势是必然的。再回顾两汉时期,天下统一,中央集权的政体已经在渐渐萌芽,但是它的根基还没有稳固,所以外戚发动侵略的这类祸端特别严重。霍、邓、窦、梁这等人的动乱一个接着一个,不断发生,气焰很盛。王氏趁此机会甚至盗取了皇权,但这一时期大体上仍然还保存着贵族政治发展的余波。如果不是有着巨大功绩和非凡经历的人,是不敢觊觎朝廷大权的。范晔在他所写的《后汉书》里谈论张奂、皇甫规这些人的时候,说他们的功绩占了全天下的一半,声名远扬四海,他们的举手投足,足以影响朝廷的意见。但他们还是谦卑谨慎,不存二心。把这一结果归功于推行儒术的功劳,也是当然的事情。但那时贵族掌握大权的风气还没有衰落,所以那些不是贵族的人,丝毫不敢有非分的想法,也是原因之一啊。这是有权势的大臣里的第一类。等到到了董卓之后,英雄豪杰各地蜂拥而起,曹操趁着这个机会来窃取皇位,凭借着武力而能够成为有权势的大臣。这种夺权方式从曹操开始,此后的司马懿、桓温、刘裕、萧衍、陈霸先、高欢、宇文泰这些人,都是遵循着曹操的轨迹。这些是有权势的大臣里的第二类。再比如说秦代的商鞅,汉代的霍光、诸葛亮,宋代的王安石,明代的张居正等人,都是出身于平民百姓,没有什么靠山,而是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得以结交君主才为世知晓的。被君主委以重任,接受封官,并得以施行他们的志向,全国上下都听命于他们,在一段时期内,权臣的权力大到极致,几乎具备了近代君主立宪国家里大臣的地位和作用。这是有权势的大臣里的第三类。在此之下,就是靠着用花言巧语和媚态伪情来迷惑、取悦君主,表面献媚,暗自里却偷偷滥用国家权力,残害和荼毒百姓的那一类了,比如秦朝的赵高,汉代的十个常侍,唐朝的卢杞、李林甫,宋朝的蔡京、秦桧、韩侂胄,明朝的刘瑾、魏忠贤,他们残害百姓,贪污腐败,做的坏事数不过来。这是有权势的大臣里的第四类。以上的四类,中国数千年以来的所谓的有权势的大臣,大概全部就是这些了。

进一步来谈论这些,越是古代那么掌有权势的大臣就越多,越是近代那么掌有权势的大臣就越少。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大概是有权势的大臣数量的减少和增长,是与专制政治体制的进化成相应比例的,而中国的专制政治之所以会那么发达,其中有两大原因:一点是因为教义禁锢和束缚人们思想,另一点是因为封建君主的统治和管制。孔子鉴于周代末期贵族跋扈的弊端,思考遵奉一个至高无上的君主,以此来安定天下,因此对权在朝臣的现象痛心疾首,著述立言,反复再三地阐明思想。汉朝建立后,叔孙通、公孙弘这些人改进儒家思想,以此来树立君主的权威。汉武帝推行儒家六艺,罢黜百家,一心通过这些措施来教导天下百姓,尊卑的分辨日益严格,由此世人才开始把权臣当作是政治治理上的弊端。从那以后的两千多年来,都把这种思想作为国民教育的中心内容。宋代的贤良之士更是大肆发扬它的影响,此思想的基础更加牢固。凡是缙绅知识分子和上流人士、洁身自好的人等,没有不战战兢兢的。这种思想既然已经深入人心,自然能够消除那些枭雄心中飞扬跋扈的想法,被束缚在名教里乖乖遵规蹈矩。汉代的诸葛亮,唐代的汾阳,还有近代的曾国藩、左宗棠,甚至是李鸿章,他们的行为处事都是拜这一思想所赐。再说历朝历代的君主,学习借鉴兴盛和灭亡的原因,思考修补挽救的方法,所采取的办法一天比一天缜密,所以贵族把持大权的现象到了汉代就消失殆尽,没有了。汉代的光武帝、宋代的宋太祖对待功臣,俸禄等待遇都十分丰厚,却解除他们的兵权;汉高祖、明太祖对待功臣,铲除自己心中怀疑的人,灭杀其整个家族。虽然他们宽容度、忍耐度的做法不一样,但是通过削弱他人权力来巩固自己的统治,这样的思想都是一样的。到了近代,天下都统一为实行郡县制,得到土地不再通过世袭,内外彼此之间都互相牵制,况且天子还手拿长鞭,像对牲畜一样使唤他们。即使担任侍中高官十年之久,即使开疆拓土千里之大,一纸圣旨早上传下,傍晚就会立即解除印绶,束手就擒,任人摆布,和普通百姓没有什么两样。处于重要地位的人没有几个能够幸免的,他们只能用不要持有过重的权力、保证能够全身而退来劝诫和勉励自己了,这岂是一定比古人性格善良吗?也就是大势所趋,被现实逼迫的罢了。因为这两个原因,狡黠圆滑的人都会有所顾忌,不敢放肆,天下稍稍得以安宁一些。洁身自爱的人,心中常常怀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不想使自己处于受人猜疑的境地,即使事关国家大事,就算明明知道这件事的意义并且应该当仁不让,也不敢力排众议,忤逆君主之意使自己处于风口浪尖之中。有一句谚语是这么说的“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全朝廷的所有官员都是遵守这个原则的,这不是一朝一夕所形成的,这个行为准则的由来是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

等到了本朝,又有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本朝廷曾经是东北的一个部落,崛起发达,入主中原,凭着数十万的外族人,驾驭着数万万主流民族的居民。他们不可能不存在满汉之分,势必要分出你我彼此,是现实的形势所致使的。滇、闽、粤三地曾经任命投降的将领作为知府,却形成尾大不掉朝廷难以控制的局面,朝廷竭尽全力加以改变后,威权才开始完全被朝廷控制。此后这两百多年来,只有满族的官员可以成为权臣,而汉族的官员里没有掌握权势的大臣。

像是鳌拜,像是和珅,像是肃顺、端华这些人,差不多可以和前朝的权臣相比的,他们都是满族人。统计每次军队军事行动,像平定三藩,平定准噶尔,平定青海,平定回部,平定哈萨克布鲁特敖罕巴达克爱乌罕,平定西藏廓尔喀,平定大金川以及小金川,平定苗族,平定白莲教、天理教,平定喀什噶尔,出兵十几次,用的都是旗人的军队,任用亲王贝勒或者满族大臣来率领军队。日常的情况,朝廷内部的重要职位,外派委任的地方主官,汉族人只是凑数补充而已,对于政事没有什么发言权。比如顺治、康熙年间的洪承畴,雍正、乾隆年间的张廷玉,虽然职位很高,个人声望很大,然而实际上只是一个摆设而已,有名无实。剩下的百余号同僚,更不值得一提了。所以说咸丰帝以前,将帅、丞相等这一类的重要职位,汉人从来就没有当上过(将领里有一两个,也是加入满族的汉人)。等到洪秀全、杨秀清等人发动起义,赛尚阿、琦善这两个大学士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率领着八旗精兵远征,拖延贻误了战机,令敌方扩张了实力,到这时才开始知道旗人军队不能用,委派、任命汉族人执掌军事,于是就从这里开始了。所以金田一战,实际上是满、汉两族权力削弱和增长的最开始的重要关头。等到曾国藩、胡林翼在湖南、湖北起兵,成为平定江南的中坚力量,即使这样,朝廷仍然任命正白旗的官文大臣,以大学士的头衔当钦差大臣。在当时的情况,朝廷虽然不得不依靠重用着汉族人,然而怎么能一下子就对汉人推心置腹呢?曾国藩、胡林翼费尽心思取悦朝廷派来的官文,每当有军事上的事情上奏朝廷时,一定会让他领头签署。遇到论功行赏的事情,或者向朝廷上报胜利的消息,也一定要等到官文过目后才发出去,这种形式上的谦虚虽然值得敬佩,他们的良苦用心也是很可怜的。试着去读一读《曾文正集》,自从太平军攻克南京后,曾国藩就战战兢兢,好像有芒刺扎在背上一般坐立不安。就算是曾国藩这样学识渊博、修养深刻的人都是这种感觉,更何况是李鸿章这个自信力还不如曾国藩的人呢。所以我才说,李鸿章所处的地位,是和诸汉的霍光、曹操,明代的张居正,和与他时代相近的欧洲、美洲、日本等所谓的立宪君主国家的大臣们,有着迥然不同的地方,是当时的形势导致的。

姑且可以谈论李鸿章的地位,但是更需要或者说是不能不明白的是中国的官僚制度。李鸿章曾经担任过的职务,有大学士,北洋大臣,总理衙门大臣,商务大臣,江苏巡抚,湖广、两江、两广以及直隶总督。从表面上来看,李鸿章可以称得上是位极人臣了。然而,清朝自从雍正皇帝以来,政府的实权都掌握在军机大臣手中(虽然自从同治皇帝以后,地方总督巡抚的权力越来越大,但是这种情况也不是绝对的,而是因人而异的,不是所有的都一样)。

所以一国政治上的功劳和过错,军机大臣应当负其中责任的一大半。虽然李鸿章当总督巡抚时候和寻常的总督巡抚不太相同,至于列举近四十年的政治失误,都归罪于李鸿章一个人,那么,对李鸿章肯定也有不公平的地方。试着列举同治中兴以来的有实力的军机大臣如下:第一文祥、沈桂芬时代同治初年第二李鸿藻、翁同龢时代同治末年及光绪初年第三孙毓汶、徐用仪时代光绪十年至光绪廿一年第四李鸿藻、翁同龢时代光绪廿一年至光绪廿四年第五刚毅、荣禄时代光绪廿四年至今

说明:就这个表,也可以看出满汉权力削弱和增长的一些情况。在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之前,汉族人没有真正执政的,文祥大学士提拔沈桂芬,实际上是汉人执掌政权的开端。他们后边是李鸿藻、翁同龢,接着是孙毓仪和徐用仪两个尚书,他们这些人的实际能力且不谈论,重要的是,同治以后,不仅仅是地方大臣中汉族人占了一大半,即使在中央核心部门,汉族的实力也骤然增加了。自从戊戌八月之后,形势又是一次很大的变化。这其中的内幕,说来话长,因为跟本书的内容主旨关系也不大,所以在这里就不详细讨论了。

由此来看,这数十年来和李鸿章一起共事的都是些什么人,就可以知道了。这些人是不是贤德的人,是不是满腹才学,在这里我们暂且先不细细讨论,最关键的,他们都不是和李鸿章同样的心思、同样的努力、同样的见识、同样的信仰、遵循同一个主义的人。李鸿章当时对比斯麦说的话是有根据的吗?他的话是有根据的!又何况那些军机大臣里还有一些只会盲目听从信奉朝廷旨意的,唯唯诺诺,这是我为李鸿章感到悲伤的原因。我在这里说的这些话,并不是有意偏袒李鸿章,或者说是为李鸿章开脱,即使李鸿章果真是有实权的,能够尽情实行自己的志向和政策,我敢断言他可以取得的成就也绝对不会远远超过今天的成就。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李鸿章本来就是没什么学问和才识的人。假如李鸿章是一个真正的英雄豪杰,那么凭借着他在朝廷中本来有的地位,怎么会无法继续获取更好的官位,在天下广泛根植自己的势力,通过这些方式来期望在天下施行他的政策呢?像格兰斯顿、比斯麦,他们这些人在施行自己的政策的时候难道前方就没有阻力吗?所以想为李鸿章当辩护的人也很困难。虽然是这样,如果把中国施行政治的错误全都归罪于李鸿章一个人,李鸿章本人虽然没有什么可值得同情的,但那些掌管政治、贻误国家发展的朝中的内阁大臣,反倒是有了可以推诿的理由,用这些话来辩驳他人,来逃脱自己的罪责,而我们全国上下,四万万的百姓中放弃国民该承担的责任的人,也不会再知道自己的罪责在哪里。正是因为我看到李鸿章在国家中处于这样的境地,所以不得不来为他反复辩论。至于他的功劳和罪过,以及这个人的人品和才干到底是怎样的,敬请读者翻阅本书后面对他的谈论。第三章李鸿章从政以前及当时中国之形势

●李鸿章的家世

●欧洲势力的东扩

●中国发生的内乱

●李鸿章和曾国藩的关系

李鸿章,字渐甫,号少荃,安徽庐州合肥县人。父亲名叫李进文,母亲姓沈,他们一共生了四个儿子,李瀚章做官做到两广总督,李鹤章、李昭庆都投身军旅并且在军队立下战功。李鸿章在家中排行老二,出生于道光三年癸未(西方算法是一千八百二十三年)正月初五。李鸿章自幼在普通的私塾接受教育和学习,学习科举应试文章,在他二十五岁的时候,考中了进士,进入了翰林院,当时正值道光二十七年,丁未。

李鸿章出生的那一年,正好赶上法国大革命的风波和浪潮刚被平息的时候,绝世英雄拿破仑落荒而逃,被流放后死在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异国孤岛上。西欧大陆上发生的波澜,既然已经被平息,欧洲各个国家没有再想着要互相侵略和掠夺,而是专门治理本国事务,养精蓄锐,将战略目光瞄准东方,希望可以在东方大肆掠夺。于是封闭了长达数千年之久的统一国家——中国,逐渐发生了好多麻烦。与俄罗斯在北部签订的伊犁条约,被俄罗斯人单方面撕毁;鸦片战争,在南方遭到英国人的挑衅。当时真称得上是多事之秋,正是全国上下需要用人才的时候。再加上瓦特新发明了蒸汽机,大型的轮船舰艇可以远洋航行,冲过惊涛骇浪,拉近世界的距离,即便是远隔天涯也像是邻居一样近;苏伊士运河终于开凿成功,一下子拉近了东西方的距离,西方势力越来越强大,东方大国越来越衰败,西方势力逐渐侵入东方,席卷之势如万马奔腾、大海澎湃,像是飓风,像是狂怒的浪潮,啃噬着海岸,击打着悬崖,黯淡了日光,侵蚀了月亮,怎么阻止也阻止不住,怎么抵抗也抵抗不了。因此自从李鸿章出生以来,实在是中国打开国门、和世界开始产生联系的时代,也是中国和这个世界交涉得最艰难的时代。

回过头看国家内部的实际情况,自从乾隆皇帝以后,表现出盛极而衰的趋势,百姓民不聊生,民力凋敝,官吏骄纵蛮横,国内每天都发生很多麻烦事。乾隆六十年(一七九五年)的时候,湖南、贵州一带苗民发动乾嘉大起义;嘉庆元年的时候,白莲教兴起,迅速蔓延到五个省份,前后九年,(嘉庆九年)为平定此次叛乱共耗费军队费用高达两亿两白银,花这么多钱才仅仅是刚刚控制住形势而已。与此同时海上大盗蔡牵等人,把贼窝安在越南,时常侵略和骚扰广西、广东、福建、浙江等地方,十分放肆地蹂躏百姓,等到了嘉庆十五年(一八一〇年),才能够铲除他们。紧接着天理教的李文成、林清等又迅速兴起,扰乱山东、直隶一带;陕西也有万行五变乱的警报。在道光年间又发生了回疆张格尔的叛乱,边境受到了很大的扰动,官兵军队出兵用力出征讨伐,持续了整整七年才平定。这样看来嘉庆、道光年间,国家实力凋敝,民心极其不稳,但是全朝廷上下都是些醉生梦死的人,文武百官还都在贪图安逸享乐,对下层的水旱灾害等都不予理睬,整天歌舞升平,唯唯诺诺,维持着表面的一团和气。有识之士都在担忧着国家。

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流血的历史。那些所谓的人才,也是杀了别人后才有的今天。纵观古往今来的那些大事,只有乱世才会产生英雄,安定和平的世道是没有英雄出现的。事情发展趋势就是这样。到了道光至咸丰末年的时候,那些被认为、被称作英雄的人,都是磨刀霍霍,等待时机,盼望着改朝换代的人。自中国这个国家被建立以来,没有中国人民参与国家朝政的范例,百姓就是被官员欺凌压迫的一种存在,官员们霸占着政治,肆意妄为,百姓却没有申诉的途径,百姓用来反抗的方式只有两种,往小了说是罢市,不做生意了,往大了说就是作乱起义了,这是被逼的没办法了在事实面前采取的无奈之举。因此人们将改朝换代,更姓受天命看作平常事;失败的人就落草为寇,成功的人就可以称王称霸。汉高祖、明太祖,二人做皇帝之前都出身于市井无赖,今天我们眼中的盗贼,可能就是明天的神人、圣人,只有厉害的强大的人才会永远被人尊崇,其他的什么都不重要,这样的想法深入人心、根深蒂固后,因为所有人心里都存留着这样的想法,所以历朝历代民间揭竿而起,起义的事情在史书上常常会看到。这中间国家安定团结的数十年里,也只不过是经过上次的祸乱和屠杀之后,人们心里十分厌烦,又正好赶上人口不多,谋生变得容易了一些;或者是君主、宰相管理百姓确实是有自己的一套办法,拿一些小恩小惠来收买人心,获得民望,靠着做一些小事情来缝缝补补,只是图得国家一时的安定罢了。实际上,国家内部的深层隐患从来都没有消除过,没有斩草除根,稍微一不留神,看见一点儿缝隙,就立即重新猖狂起来,所以中国数千年来流传下来的历史,实际上是以血流充斥、用肝脑点缀的历史。说这些话也没有什么好隐讳的。清朝自关外兴起,进入中原当上主人,我们的国民在自尊自大的态度和蔑视其他民族的心理作用下,当然心里不能舒服,所以当明朝灭亡之后,他们幸存的子民们就立即秘密结社,构建党会组织,以此希望能够光复汉人的王朝,二百多年来都没有剿灭干净,分散分布在全国十八个行省里,哪个地方都有。在之前虽然屡次有一些煽动造反,可是因为有英明的统治者相继出现,所以没有一个最终能够成功的,郁结积累得久了,最后一定会爆发的。等到了道光、咸丰两代之后,朝中为官者们都十分平庸、低劣,不值得畏惧,官员的问题已经是所有人都清楚的事情。国家政治里的错误叠加堆积起来,国家的一些耻辱纷纷席卷而来,怀有爱国热情的人想要一扫污浊之气来建立新的环境和社会,狡黠的人想要趁机得到一些利益,心怀非分之想,这就是我们俗话所说的“形势使然”。后来的一代英雄洪秀全、杨秀清、李秀成,他们的事情就都趁机发生了;于是一代英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他们也都趁机崛起了。

李鸿章一开始是靠着地方向国子监贡入学生才得以进入京城的,因为自身的文学素养被曾国藩看中,所以李鸿章就拜了曾国藩为老师,二人朝夕相处,曾国藩讲授,李鸿章学习言辞、文章的含义和观点,还有治理国事的学问,他一生都得益于这段时间的学习。等到李鸿章进入了翰林院,还不到三年,就赶上了洪秀全的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洪秀全身为一介匹夫揭竿而起,开始在广西起义,仅仅用了两年多,就攻打和占领了全国的一半,中国东南的一些有名的城市,一个接着一个地沦陷,这个国家的统治眼看着就要土崩瓦解了,君主的统治岌岌可危,惶惶不可终日。当时李鸿章刚好在他的安徽老家,辅助安徽巡抚福济和工部侍郎吕贤基处理军事问题。那时候庐州已经沦陷了,敌人分布占据附近城市,敌人这种分布可以非常容易地互相援助配合,夹击他们。福济想要直接收复庐州,却没有成功,李鸿章就提出建议说,先攻占下含山、巢县来,这样就可以断了敌人的支援,福济听完后,立即派遣兵将,于是顺利地攻占了这两个县城。经过这件事后,李鸿章通晓用兵之道的名声开始叫响,被别人知道,当时是咸丰四年(一八五四年)的十二月。

当洪秀全攻陷武昌的时候,此时正担任礼部侍郎的曾国藩还在家乡守孝,接到朝中圣旨负责军队团练,曾国藩慷慨激昂,以团练精兵、解救国难作为自己的任务,所以就有了湘军的诞生。湘军这支军队,算是淮军的母体。那时候无论是八旗,还是绿营的官兵,都非常懒散,举止散漫,士气低迷,胆小怯懦,且人员冗杂,没有什么可用的人才;那些旗营的将领大多都昏庸顽劣,而且完全没有能力,不明事理,不能尽自己的职责。曾国藩深刻观察大局,经过详细调查,深知如果组织内不进行大清扫,另外换一套人马,那么施行什么政策也不会奏效,所以决定招揽人才。其统筹全局,意志坚韧,努力刻苦,百折不挠。反攻太平天国,恢复国家安定的转机,实际是从这里开始的。

洪秀全既然已经占据了南京,于是骄奢的心情日益生出,随后开始出现太平天国内部自相残杀的局面,腐败到了极点。假如当时官军有得力的人才,通过军队硬实力攻打他们,那么成功平定太平天国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无奈官府的军队骄奢淫逸,以及腐败程度,比敌人更胜一筹。咸丰六年(一八五六年),向荣在南京大营遭到一次失败;咸丰十年(一八六〇年),和春、张国梁在南京大营再次被击溃,紧接着江浙沦陷,敌人的气焰比咸丰初年的时候更加嚣张。再加上咸丰七年(一八五七年)丁未年以来,和英国军队开战,张国梁、和春在战场上死亡的那个时刻,就是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的那天。天灾人祸交叉着一个接一个地发生,对清军步步紧逼,到了这个时候传了十代的大清宗庙已经命悬一线了,局势十分危急。

曾国藩虽然治理军队长达十年之久,然而他所平定的仅仅是长江上游一带,这固然和曾国藩老谋深算,做事情非常慎重,不追求急功近利,踏踏实实,一步一步不断进取有关;也和朝廷方面不委任专人,做事情无实权,以致曾国藩不能全部施行自己的志向有关。所以当湘军转战湖南、湖北、江苏、安徽等省份的时候,途中因为地方掌权的大官们阻挠他们办事而贻误战机的情况,不止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所以军队在那里待了很久都没有什么成就。等到南京大营打仗又失败的时候,朝廷终于知道了除了湘军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咸丰十年(一八六〇年)四月,朝廷先是派曾国藩担任名义上的两江总督,很快又授予他实权,并且命他为钦差大臣,监督办理江南的军务。从这时开始,曾国藩才终于将兵权、财权归到了一起行使,得以与左宗棠、李鸿章诸位贤才一起合作来设法处理苏州、安徽、浙江一带的问题,大的局势才开始有了转机。

李鸿章曾经在安徽巡抚福济手下做幕僚,福济曾经疏通门路推荐他当道员,但是郑魁士从中阻挠,所以最后也没有当成。当时谣言纷纷,诽谤他的话经常传出来,李鸿章几乎不能在老家立足,后来虽然被授予福建延邵建遗的道员这个缺位,但是只是获得了一个虚名,没有实职。等到了咸丰八年(一八五八年),曾国藩把他的军队移到建昌,李鸿章来拜见,曾国藩就把他留了下来。咸丰九年(一八五九年)五月,曾国藩派遣在抚州的湘军,有老兵四个营,新招募了五个营,让自己的弟弟曾国荃统领他们,赶赴江西景德镇帮助剿匪,并且让李鸿章作为参谋一同前往。江西的太平军全部处理清了后,李鸿章又跟着曾国藩在指挥部待了两年多。咸丰十年(一八六〇年),曾国藩担任两江总督,商议振兴淮阳的水师,向上面请求让李鸿章补上江北司道的位置,未获得批准。后来又推荐他当两淮盐运使,奏折刚刚被送到北京,恰好赶上咸丰皇帝向北逃到承德,事情就这样被搁置了下来。那时候李鸿章年纪为三十八岁,怀才不遇,学人家刘备拍着大腿叹息每天都在浪费时间、蹉跎时光,人生都已经过去了一半,自己认为自己命运不好,就不好意思再谈论为官怎样了。唉!这是老天给了李鸿章不好的磨难吗?抑或是老天给李鸿章的恩赐吗?让他过上不顺的生活,颠沛流离了十多年,所以才能够磨炼他的气度,让他的思想更加成熟、老练,等到他时之日,他可以担当大任;而且在跟随着曾国藩军队的数年里,又算得上是对李鸿章帮助最大的实验学校,学到的很多东西对于李鸿章来说,都终身受用。第四章兵家之李鸿章(上)

●李鸿章的崛起和淮军的成立

●当时官军的弱小和军饷来源的枯竭

●江浙两省得与失之间的关系

●常胜军的兴起

●李鸿章和李秀成

●淮军平吴的功劳

●江苏军队与南京军队、浙江军队的关系

●南京的武力收复

秦朝末年的战乱,天下都受到纷乱的侵扰,起事的英雄豪杰不断涌现出来,等到项羽称霸后,韩信才开始出现;东汉末年的乱世,天下都受到纷乱的侵扰,等到曹操称霸后,这时候诸葛亮才开始出现。自古以来,那些伟大人物,他们的进退还有升降,上天好像都是有意在控制着一样,一定要让他们机会成熟,像一张拉满待发的弓,没有力量可以主宰他们,又好像有力量在支配他们。谢康乐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诸位虽然生天在我谢灵运之前,但是成佛一定在我谢灵运之后。”在我看来,同光中兴的大臣里,他们声名和威望达到鼎盛的时间,数李鸿章的最晚,但是论成名后名望的高度、掌控权力时间的长久来说,还是李鸿章最厉害。行事的时机布满天下,时机和当时的大势才能造就英雄,李鸿章称得上是当时时代的天之骄子!

在咸丰六年末、咸丰七年初的时候,太平天国气焰的强盛达到了顶峰,但是朝廷官军越发衰败,朝廷对战事进行的谋划经常动摇,各个大帅、将领之间互相猜忌,再加上军需用品缺乏,国库空虚,财政拮据,户部束手无策,只能依靠各个省份自己筹措军饷,这一点儿那一点儿,东拼西凑,拆东墙补西墙,来挽救当时的紧急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非常忠诚、雄才大略的人,他也不能急着做出什么功绩来,这道理不就明摆着呢吗?于是,有人想出了一个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采用的办法,就是让欧美雇佣军来帮助围剿太平天国。

先是洪秀全、杨秀清已经占领了南京,派兵四处践踏蹂躏掠夺,十八个行省没有一寸土地是没有被糟蹋过的,经历了十年之久,朝廷也没有做到用武力平定他们。北京政府的无能与乏力,既然已经暴露给天下人看了,所以英国领事,还有在上海的英国富商们,也不把洪秀全看作乱臣贼子,甚至把他们看成和欧洲列国倡导民权的革命党是同一件事情,用文明交友的礼仪对待他们,这中间有的时候还供给他们武器、弹药和粮食。后来洪秀全变得骄奢淫逸,太平天国内部也互相残杀,内政治理荒废松弛,一天比一天严重。欧美的有识之士看到他们这样的举动,这才知道所谓的天平天国,所谓的四海之内皆兄弟,所谓的平和还有博爱,所谓的平等自由,都只不过是披露在外面的虚假的东西,至于其中的真相,实际上和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的流氓盗贼没什么两样,因此断定他们不可能成就什么大业。于是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都一致地改变了自己的方针,都想要借给北京政府兵力,来帮助它平定战乱。正式用这种意图来请示中国政府,已经是咸丰十年(一八六〇年)的事情了。但是俄罗斯也想要派遣海军小舰队,运载若干士兵,逆长江而上,来帮助清政府围剿起义军,俄罗斯的使节伊格那亲自出面拜见恭亲王来讲述他的意图。

说明:欧美各邦那时候刚和中国通商,它们一定不希望中国老是处于一种战乱状态。所以当两支军队相持不下、好多年都分不出胜负的时候,它们一定希望出手给予一方一些帮助来迅速安定局面。而当时北京政府的腐败,长久以来已经被西方人厌烦了,他们肯定是对太平天国寄予厚望,这样的行为也属于人之常情。那时候的欧美各个国家帮助哪一方,哪一方肯定就会获得胜利。胜利的机会转瞬即逝,情势危急到了极点。假使洪秀全果真有雄才大略,具备远见卓识,内部治理朝政,外部非常懂得和别人交涉,迅速地和列国通商并签订条约,趁机借着它们的力量来平定中原,那么天下之后会发生什么事就不知道了。这小子不明白这个道理,自己内部先开始腐败,在外交上也出现了失误,树立了新的敌人,最终被消灭掉,这不也是应该的嘛。而李文忠等人的功名,也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的。

当时英法联军刚刚攻破北京,咸丰皇帝在遥远的热河。虽然已经确定谈判定下和约,但是猜忌的心依旧存在。所以恭亲王关于借军队帮助围剿太平军的想法,不敢自己决定,他一面请示文宗,一面咨询诸位江南、江北的钦差大臣,有曾国藩、袁甲三(他是袁世凯的父亲),还有江苏巡抚薛焕、浙江巡抚王有龄等人,让他们具体说出他们的意见。当时极力反对他这个主意,说这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只有江北的钦差大臣袁甲三。江苏巡抚薛焕虽然不认为这样可以,还是建议雇用印度兵,让他们防卫上海还有上海附近地区,并且请求任命美国的将军华尔、白齐文担任队长。曾国藩同样来上奏,他的意思也和薛焕的大致相同,说这时候正是中国衰败腐朽达到极点的时候,最好不要拒绝外国友人的好意。所以应当用温和的语言先回应他们帮助围剿的热烈的心情,再推迟他们出兵来这里会合的日期,另一方面利用外国将领和士兵,从而收到围剿敌军的实际效果。于是朝廷依照建议的内容,谢绝各国派兵帮助围剿的事情,然后命令曾国藩聘请洋人按照西方的方式来训练新兵,这实际是常胜军开始形成的起点,而李鸿章取得功勋和名声,开始发家,跟这件事也有很大的关系。

华尔,是美国纽约人,在他自己国家的陆军学校完成学业,后来做了将军,因为犯了一点儿小罪过离开了本国,一直藏匿在上海。当咸丰十年(一八六〇年)的时候,洪秀全的军队践踏蹂躏折磨江苏,苏州、常州都沦陷了。上海候补道杨坊,知道华尔沉静、刚毅,又有才学,便把他推荐给布政使吴煦。于是吴煦才去请示美国领事,请求赦免他以前犯下的罪行。让他招募了欧美愿意当兵的差不多几十个人,并交给他数百个招募来的中国志愿者,让他训练他们如何防守和保护苏州及上海。后来这支军队屡次和敌人战斗,常常都能够以少胜多,战无不胜,没有输过,非常厉害,所以官府的军队,还有敌人的军队,都称这支军队是“常胜军”。常胜军的建立,实际上是李鸿章还没有到上海之前发生的事情。

在开始叙述李鸿章的战绩之前,请允许我先说李鸿章立下功劳的地方当时的情形和局势。

江苏、浙江两个省份,是支撑中国的财富,还有赋税的中坚力量,可以说没有江苏、浙江两省的钱,国家基本上就要崩溃了。所以说争抢官兵最好的地方,哪里也不如武汉,争抢军饷最好的地方,哪里也不如苏州和杭州,稍微明白一些用兵之道的人就能知道这些道理。洪秀全因为最近各地的军队的声势非常旺盛,不再是之前他们所蔑视看不起的那样了,而且安庆刚刚被武力攻打收复(咸丰十一年辛酉八月曾国荃依靠武力收复),南京周边的实力越来越单薄,所以才派遣他手下的将帅李秀成、李世贤等人,兵分几路扰乱江苏、浙江两地,通过这样来牵制官府军队的兵力。李秀成的军队进展非常顺利,萧山、绍兴、宁波、诸暨、杭州都被他接连攻陷,浙江巡抚王有龄也战死在他的手中,江苏的城市也几乎被李秀成的军队全部攻陷,死尸遍地,逃避战乱的人群都聚集到了上海。

安庆被武力收复以后,湘军的声望一天比一天高。以前那些和曾国藩意见不合的中央或地方的高官,都被处死或者罢官,也因此出征和围剿太平天国的重要任务,都集中到了曾国藩一个人的身上。朝廷屡次下诏催促曾国藩把军队转移到东边,收复苏州、常州、杭州这些已经沦陷的郡县,五天之内,下了四道口气严厉的圣旨。曾国藩已经上奏朝廷推荐左宗棠专门办理浙江的军务,江苏的绅士钱鼎铭等人又在十月乘坐轮船沿着长江逆流赶赴安庆,专门去拜见曾国藩,哀求他派遣官兵前往江苏增援,说他们那里淞沪一带会让敌人有可乘之机,而且和平稳定不能持久下去。说这些话有三个原因:有当地的团练,有枪支和轮船,还有埋伏下来的内应。此外还有仍然归属于朝廷但是不能守住的三个城市:有镇江,有湖州,还有上海。曾国藩看到这些情况后深深地感到悲痛,心生怜悯。当时湘军钱财紧缺,兵员力量单薄,左宗棠的楚军也不能分兵支援,所以曾国藩才和李鸿章商量,期望明年二月份可以出兵援助江苏。

咸丰十一年十一月,有圣旨向曾国藩询问关于援助江苏的部队的将帅人选,曾国藩拿出李鸿章来应答;并且向朝廷申请调派数千部队,让他们尽快赶赴下游,去援助围剿敌军。于是李鸿章回到庐州,去招募淮军的英勇之士。等到把他们带到安庆后,曾国藩为军营制定必须遵守的纪律,军队器械的用法,军饷还有粮食的数量,这些一律全都模仿湘军队伍里的规章制度,但也参照楚军军营里的方法来训练他们。先是淮南的百姓不断被太平军、捻军骚扰、践踏和蹂躏,百姓民不聊生、生活困难,只有合肥县的仁人志士张树声、张树珊两兄弟,周盛波、周盛传两兄弟,以及潘鼎新、刘铭传等人,自从咸丰初年,他们就开始组织团练习武,从而能够保卫乡里不受侵害,还修筑堡垒来防止流寇骚扰,所以安徽全省都被践踏得体无完肤,只有合肥县自己保护得很完整。等到李鸿章开始招募淮军的时候,他将这些旧的团练武装组织起来加以严格地训练,二张、二周、潘、刘都跟着他。淮人有个叫程学启的,以前是在曾国荃那里当部下,这个人本来是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部下的一员猛将,后来投降了湘军,一直做官做到了参将,不管是论智慧还是论勇敢都是数一数二的,曾国藩特意挑选他,让他跟着李鸿章,后来他凭借着骁勇善战,名声大噪,称得上是名冠一时。淮军刚刚组建好的时候,曾国藩拨出部分湘军的军营当作附加的援助,然后特意从湘军的将领中选择一员优秀的大将统领他们,听从李鸿章的指挥,这个人就是郭松林了。因此淮军的著名将领,唯有程、郭、刘、潘、二张、二周。

同治元年(一八六二年)的二月份,淮军组建完毕,一共八千来人,打算顺着长江一路往下,从太平军的要塞边冲过,去援助镇江,这个方法还没有最终决定。二月二十八日,上海的官僚绅士筹集了十八万两银子,雇了七艘大轮船,行驶赶赴到安庆来迎接淮军,定好分三回把他们都拉到上海去。三月三十日,李鸿章的军队全都到达了上海,他接到圣旨,暂时代理江苏巡抚这一职务,并让薛焕当通商大臣,专门办理和别人交涉的事情(薛焕,原来是江苏巡抚)。

那时候常胜军的制度管理等还没有完全制定好。华尔作为一个外籍的将领,他监督管理着五百人的军队,驻守着松江。同治元年的正月,敌兵一万多人来侵犯松江,把华尔部队围了几十圈之多,华尔奋力战斗击退了他们。等到李鸿章抵达上海的时候,华尔所在的部队被划归李鸿章指挥,又新招募了一些中国的壮士勇者,李鸿章命令华尔对他们加以训练。这些士兵的军饷和粮食,比那些湘军、淮军的每支军队都要多。

从此之后,常胜军终于成为一支得力的武装队伍。

松江府所在的位置在江苏、浙江的边上,是提督级别的武官们驻守的地方,还是江苏的交通要道,因此太平军攻打这里十分猛烈。李鸿章命令常胜军和英法的消防兵集合到一起(当时英法有部分消防兵,专门聚集在上海来保护自己的租界),攻打松江南边的金山卫和[1]奉贤县;淮军的程学启、刘铭传、郭松林、潘鼎新,这些将帅攻打松江东南的南汇县。太平军拼死奋力攻打,英法的军队敌不过就撤退[2]了,导致嘉定县又沦陷了。太平军想要趁着胜利的余威进攻上海,程学启在太平军行进途中出兵迎战,击败了他们,南汇的太平军将领吴建瀛、刘玉林等人打开城门来投降。川沙厅(在吴淞口的南边)有上万名太平军来侵袭,刘铭传死死防守着南汇,终于击败了他们,顺便又收回了川沙厅。然而尽管是这样,太平军的主力依旧强劲雄壮、威武不屈,一部分部队围攻松江青浦,一部分部队潜伏在广福塘桥,聚集在四滨,偷偷观察着新桥。当年五月,程学启带着一支军队驻守在新桥,强大的太平军冲过来,程学启的军队接连好几天都被太平军围攻,当时情况十分紧急。李鸿章知道情况后,亲自带着军队过去增援,和太平军的部队在徐家汇相遇,李鸿章奋力拼搏,殊死搏斗。程学启在自己的军营中看见了李鸿章的帅旗,全都离开营地和自己的部队一起夹击敌人,获得胜利,杀死了太平军三千多人,俘获四百多人,投降的有一千多人。囤聚在松江府郊区的太平军,听到这个事情后,都被震惊了,急忙集合队伍向北撤退,这才为新桥解了围,上海的紧急戒备解除,防御情形得到了好转。

淮军刚到上海的时候,西方的洋人看他们的衣服和帽子非常简陋,都偷偷地嘲笑他们。李鸿章不断地对身边的人说:“一个军队优不优秀、厉不厉害,难道是因为身上穿的衣服吗?等他们那些人看到我们大张旗鼓、士气高涨的时候,自然心中会重新定论。”之后,欧美人看见淮军将领的勇敢刚毅,军队纪律的严明,没有不一改往常的态度、对他们心生敬意的;就连那些统辖之下的常胜军,也开始对李鸿章服服帖帖,听从李鸿章发号施令。

当时曾国藩已经接受了独自围剿太平天国的重大任务,任务艰巨,责任也很明确,没有什么人可以分担的,也没有什么阻挡牵绊他们。于是他就命令李鸿章负责肃清江苏南部,左宗棠负责肃清浙江,曾国荃负责肃清南京。南京这个地方,是太平天国的根据地,而南京和江苏、浙江两个省份相互庇护,才形成了巨大的势力。所以如果不能把江苏的太平军都扫除完,是不能围困住南京的;如果不能成功进攻、围剿敌人的老窝南京,那么江苏也不能全部收复。当淮军前往上海的时候,曾国荃和杨载福(后改名为岳斌)、彭玉麟等人,谋划从水路和陆路协助前进,攻破长江南北两岸太平军的壁垒。四月的时候,曾国荃从太平府沿着长江顺流而下,攻下金柱关,抢夺东梁山的营寨,又进攻收复了秣陵关、三汊河、江心洲、蒲包洲等军事要塞。五月的时候,他就进入南京城外的雨花台屯兵驻扎。这实际上得力于李鸿章解除了松江的围攻。所以谈论这场战役的战绩,大家当然就可以知道,湘军之所以能收复南京,歼灭厉害的敌人,并不是曾国荃一个人的功劳,实际上是靠李鸿章他们消灭了太平军外围势力,使得太平天国的钱财和物资、兵力形成一种孤立的形势,使太平天国的主力不能不坐以待毙。淮军之所以能够平定苏南地区的敌人,也并不是李鸿章一个人的功劳,实际上是通过曾国荃等人率兵端了敌方的老窝,让他们的将领和士兵们心生忧虑,军心动摇,战斗力下降。苏东坡有句诗,是这样说的:“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同治元年、二年之间的时候,中国的景象就是这个样子。

李秀成这个人,是李鸿章的强劲的敌人,是敌人的将帅中后期成长起来的最优秀的将领。洪秀全刚起义的时候,他们党内有不少杰出的领袖,比如东王杨秀清、南王冯云山、西王萧朝贵、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在当时这五个人号称“五王”。后来,冯云山、萧朝贵战死在了湖南;杨秀清、韦昌辉在南京争夺皇权,二人互相屠杀,剩下的石达开,他自己有别的远大志向,不满足于现在的位置,自己重新起家,自立门户,在湖南、江西、广西、贵州、四川这些省份横行霸道,于是五王就都没有了。咸丰四年(一八五四年)、五年的时候,是官府军队最萎靡不振的时候,但也是太平天国的势力最衰落的时候。李秀成原来只是一个小兵,地位很卑微,就算是太平天国攻占南京以后,他也只不过是杨秀清部队里面的一个侍卫。但是他非常聪明,有智慧,人又机灵,擅长谋划和战略部署,有胆有识,气度非凡,所以洪秀全统治后期,仍能够利用残留下的一点儿兵力制造动乱,让官兵落荒而逃,太平天国持续了六七年才被平定,这些都是李秀成和陈玉成两个人的功劳。陈玉成在长江中上游活动,尤其是在河南、安徽、湖南、湖北这些地方煽动;李秀成在长江下游及入海口出没,在苏州、杭州、常州、扬州这些地方制造动乱。等到陈玉成死后,洪秀全能够像靠着柱子一样倚重的,就只剩了李秀成一个人了。李秀成的智慧和勇气都超过常人,而且为人十分有度量,对自己的部下也十分关爱,能得到士兵的忠心,所以安庆那个地方虽然用武力收复成功了,但是长江下游的形势更加不乐观。自从曾家兄弟合作围剿雨花台后,江苏,还有南京等地方的战争仍然持续着,李鸿章,还有曾国荃费尽心思,尽心尽力攻打,付出超乎寻常的代价,才换来了战争胜利的荣誉,这些也都是李秀成造成的。所以要是谈论李鸿章这个人,就不能不知道李秀成。

自从南汇这一战役之后,李鸿章的根基渐渐牢固,所以想要和在南京的官军商量一下对策,如何牵制敌军的势力,然后选定一个恰当的进攻敌人的方向。那时候是七月,李鸿章命令程学启、郭松林等人立即攻打青浦县城,攻占了那里;并且让另外一支部队乘坐汽船,渡[3]海去攻打浙江绍兴的余姚县,也攻占了那里。八月的时候,李秀成命令谭绍洸带着十万多名士兵进攻北新泾(江苏的一个地方,离上海很近,只有几里地)。刘铭传在太平军行进途中加以攻击,英勇搏斗,打败了他们,敌人于是退了回来,想要保住苏州。[4]

还是那个月,淮军和常胜军一起进入浙江,攻打慈溪县,收复了那里。就是那场战争,常胜军的统帅华尔浴血奋战,身先士卒,胸部中了好多枪后逝世,他死以后遵照他的遗言,用中国的衣服为他入殓,美国人白齐文代替他继续指挥常胜军。

这一年,夏秋换季的时候,江南流行起了传染病,死了好多官兵。李秀成趁这个机会想要解除他们对南京的围困,所以就在闰八月的时候,带领苏州、常州的十多万精兵奔赴南京,包围曾国荃的大本营,调集十门西洋的开花大炮,使劲轰炸,攻击他们,十五个日日夜夜都不停歇,政府官军殊死搏斗,气势一点儿也没有削减。到了九月份,李秀成又派李世贤从浙江率领十几万士兵和他们一起围困南京,攻击越来越猛烈。曾国藩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担忧那里,急忙调集其他地方的兵力前来援助。然而当时浙江还有长江以北好多将领都有各自的任务,最后还是没有能够前去支援。这一战役,是两军开战以来,从来没有过的最激烈的战斗。当时敌人的军队有二十来万人,政府官军被重重包围,困在里面的有三万多人,而且其中病死的、战死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