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名句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5 22:17:58

点击下载

作者:黄蕊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华名句故事

中华名句故事试读:

前言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典籍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古文、诗词名句。

它们有的是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感悟,如“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有的是对生活经验、智慧的总结,如“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的表现了一种独特的人生态度,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还有的则是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留恋和赞美,如“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每一个句子,都承载着一个丰富、精彩、意味深长的故事。透过这些句子,我们能看到历史隧道中的一个个生动的人物,能看到时代沉浮中的一幕幕悲喜剧。更多的,我们能感受到古人传递给我们的知识、经验、智慧和情感。因为有它们的滋养和滋润,我们才变得从容而豁达,坚强而自信,温柔而敦厚。

为帮助广大读者了解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典籍,我们从汗牛充栋的古代典籍当中精选了一批句子,编写了这本《中华名句故事》。在句子的选择上,我们坚持了“经典”这个标准。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名句,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微小缩影,透过它们,可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言说不尽、经久不衰的魅力。

撰写故事时,我们力求还原名句产生和发生的真实情境,重新演绎名句的精彩和厚重。在生动、跌宕、细节丰满的讲述当中,带领读者领略名句的丰富内涵,帮助读者体会名句的精髓。我们期待这本书是一个小小的引子,能带领广大读者进入到传统文化的广阔世界当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朝天宝初年,大诗人李白到了长安。这一年他四十二岁,很唐有做一番事业的抱负。看着繁华壮丽的长安城,李白对自己说,进京不易,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啊。

那时的皇帝唐玄宗喜爱诗文,有人便把李白推荐给他。唐玄宗果然非常欣赏李白的才华,让他做翰林供奉。这是个有机会常常陪伴皇帝的职位,能跟着皇帝写诗、游猎,还能和皇帝谈论音乐和艺术。

唐玄宗常常召见李白,大多数时候,会让他即兴为自己或是最受宠爱的杨贵妃写诗。李白写罢一首,皇帝都会高声喝彩,甚至会把诗中精妙的句子大声吟咏出来。虽然经常得到皇帝的夸奖和赞美,与皇帝的关系好得让人羡慕,可李白觉得服侍皇帝、供人取乐的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他觉得无奈、压抑,内心烦闷不已。

但是有人就非常喜欢这种服侍皇帝的生活。这个人是最得皇帝欢心的太监,名叫高力士。高力士会骑马射箭,会跳各种舞蹈,还善于揣摩皇帝的心思,因此皇帝十分信任他,给了他很大的权力。高力士非常跋扈,经常欺压不服从他的宫人和官员。

李白觉得这个人品行不端,非常鄙视他。高力士几次想拉拢李白,都被他拒绝了。

有一天,渤海国的使臣来朝见唐玄宗,向皇帝呈上朝见的国书。渤海国是个小国,他们国家的文字奇形怪状,大臣们竟然没有一个人认识。唐玄宗大怒,他生气地说:“堂堂天朝上国,这么多官员,居然无人能识得番书上的文字!认不出人家写什么,怎么回复?可不是要被那小国给耻笑了去?”大臣们面面相觑。这时,唐玄宗想到了李白。

李白被召来,一看便说:“这文字我认得。”当场把这封国书口译了出来。

唐玄宗大喜,命李白回一封诏书给渤海国。大臣们都用钦羡的目光看着李白,连高力士也收起了平时的倨傲,换了一副笑眯眯的神态。李白一边答应着皇帝,一边想,这不正是个奚落高力士的好机会吗?他向皇帝要酒喝,皇帝知道他越喝酒写出的文章越好,就让侍从端上了美酒。

李白喝了酒,盘腿坐下拟诏书。但穿着靴子,不好坐下,他就趁醉,指着一旁的高力士说:“给我脱靴。”

高力士愣了,转头看皇帝,没想到皇帝却笑着点了点头。高力士只好硬着头皮,在大庭广众之下为李白脱靴。李白哈哈大笑,诏书挥笔而成。

李白心里爽快极了,这么多天来的不快,在这一刹那一扫而光。

高力士心里的怨愤可想而知。他不断对皇帝宠爱的杨贵妃进谗言,久而久之,杨贵妃对李白也非常不满起来。唐玄宗对杨贵妃百依百顺,杨贵妃的态度,很快就成了皇帝的态度,他逐渐疏远了李白。

李白不得不离开了长安,结束了自己在京城的生活。建功立业的梦想又一次破灭了,但是李白并没有感到遗憾。他回忆在长安的日子,虽然日日与权贵相交相伴,但一点也不快乐。于是在与友人作别时,写下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样的句子。太白醉酒瓷雕【名句释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出自唐朝李白《梦游天姥(mǔ)吟留别》。意思是怎么能够低三下四地去伺候那些权贵,让自己心里非常不开心呢?后常用来比喻不畏权贵、不向权势者低头的傲骨。【博闻馆】“声价十倍”的故事“声价十倍”,意思是名声和地位大大提高。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关于李白的一段故事。话说李白离开长安之后,内心非常沮丧,在一首诗中慨叹“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不过事情很快又有了转机。这时,大臣韩朝宗出任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坐镇一方。韩朝宗出身于官宦世家,以礼贤下士、求贤若渴著称于世,当时流传一种说法“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意思是只要结识了韩朝宗,就可能凭着才华,得到一展身手的机会。听说韩朝宗镇守荆州的消息,李白心头又燃起了建功立业的热情,他给韩朝宗写了一封信,希望得到对方的举荐。信中这样写道:“我听说爱好议论的人聚在一起说:人生不用封为万户侯,但愿结识一下韩荆州。您这样使人景仰、尊敬,就是因为您像周公一样礼贤下士、爱惜人才啊。所以英雄豪杰都愿意投到您的门下,一旦得到您的延揽,立刻声名大增(“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您总是用谦虚、热情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个有才华的人,这些人中间经常会出现春秋时毛遂那样的奇才。如果我能有这样的机会,我就是这个脱颖而出的人啊。”这封信可以说殷勤、热情,非常诚恳,可韩朝宗见到李白后,却并没有重用他,甚至有些不愿意搭理他。李白不禁感叹自己看错了人,他建立功业的热情又一次破灭了。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朝中期,唐玄宗宠爱杨贵妃,重用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朝唐政混乱,民怨沸腾。天宝十四载,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地节度使的安禄山联合突厥、契丹,组成20万叛军,以讨伐杨国忠为借口进攻长安。

不久,长安、洛阳被叛军攻陷,中原一带生灵涂炭。当时正在长安城的诗人杜甫带着一家老小逃出了长安,开始了艰辛的逃亡生活。他们先由奉先逃往白水,又由白水奔向陕北。杜甫一家跟着逃难的人们吃野果,搭窝棚,住山洞,和流亡的人们一起经受了国破家亡的痛苦。

天宝十五载,太子李亨在灵武继位,天下的局势为之一变。这时杜甫已经逃到山西富县一带,得知新皇帝继位的消息,杜甫决定去投奔。他安置好家人,一个人北上灵武。

不幸的是,杜甫在途中遇到叛军,被抓到了长安。历经艰辛,杜甫总算从叛军手中逃脱,在新朝廷做了一段时间小官。这正是战争最激烈的时候,关中一带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为躲避战火,杜甫辞去官职,带着全家老小,决定逃向四川。

这时杜甫已年逾五十,白发苍苍,而且身体状况很差。逃难的途中,妻子儿女几次失散,杜甫自己也几次在惊惧和恐慌中病倒,真是尝尽了人间的种种煎熬。这年冬天,杜甫一家终于到了成都。四川远离战火,相对安定,惊魂未定的杜甫总算有了个落脚之地。

第二年,安禄山病死,其子安庆绪统率叛军。安庆绪的军事能力远不如他的父亲,唐肃宗李亨乘机派出军队,收复被叛军占领的各个城市。

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汴等州,叛军将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又过了一年,叛军首领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此时,被叛军蹂躏的河山基本已被收复,战火终于就要停歇了。

这年春天,官军得胜的消息传到了四川。杜甫欣喜若狂。伴着街头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他手舞足蹈,跌跌撞撞地走进自家的院门,嘴里不停地念叨:“摆酒,摆酒!”妻子和儿子也十分激动,性急的儿子已经在规划回北方老家的路线。片刻的工夫,妻子已经把酒菜摆了上来。酒菜虽然简陋,但是一家人吃得兴高采烈,似乎从来没有这样高兴过。这是杜甫一生中最快乐的一个瞬间。漂泊的生活就要结束了,安宁的日子就要来临,他们不久就可以回到久别的家乡。还有比这些更让人激动、更让人高兴的吗?杜甫在四川避难时居住的草堂。位于四川成都。【名句释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出自唐朝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意思是白天我要放声高歌尽情痛饮,这大好春光就要陪伴我回到久别的故乡。【博闻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中的“安”是指安禄山,“史”是指史思明。唐玄宗天宝年间,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叛乱。战争自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起,到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结束,历时八年,史称安史之乱。安禄山是个混血胡人,史思明是和他一起长大的伙伴,二人从小在突厥部落生活,又都在青年时投入唐军。安禄山作战勇猛,立了不少战功,在军队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最后竟得到了唐玄宗的接见。安禄山虽然是个武夫,却颇工心计,觐见皇帝时,都会花尽心思讨玄宗和他宠爱的杨贵妃欢心。于是,唐玄宗对安禄山越来越信任。唐玄宗时期,为了抵御外敌,在边境驻扎重兵,设置十大兵镇,节度使是兵镇的最高长官。节度使的权力非常大,由中央派大臣充任。节度使如果立功,往往能入朝拜为宰相。最初,节度使往往由汉人担任,宰相李林甫为了巩固自己的权位,借口汉人不懂军事,不如胡人能征善战,大量起用胡人担任节度使。在李林甫的大力扶植下,胡人安禄山取得了唐玄宗的信任,被任命为平卢军节度使,掌握重兵。后来,李林甫与杨贵妃的族兄杨国忠争权失败,朝政被杨国忠把持。杨国忠结党营私,贪污受贿,朝政日益败坏。安禄山认为,杨国忠当政,自己肯定不会受到重用,于是和史思明密谋反唐。755年,安禄山、史思明以讨伐杨国忠为名,起兵南下,发动叛乱。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就此拉开了帷幕。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国时期,魏王曹操有两个出色的儿子——曹丕和曹植。三

曹丕和曹植都有治国的才干,更有杰出的文学才华。两兄弟当中,曹植的才华更引人注目。他才思敏捷,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写出华丽的诗篇。每次曹操出征,曹植总会写一篇送别的文章,慷慨悲凉的句子往往能使曹操和出征的将士们流下热泪。曹丕的才能比不上弟弟,但是能体会曹操的用心,更善于揣摩父亲的用意。

选谁做自己的继承人?曹操的目光在两兄弟之间摇摆不定。围绕着王位,兄弟二人也开始了明争暗斗。

220年,曹操去世,最终把王位传给了曹丕,曹植则被封为郡王。登上王位的曹丕并没有原谅弟弟,压制、恐吓、胁迫,他接二连三地打压曹植。曹植则完全放弃了抵抗,整天喝酒取乐,烂醉之后,就和幕僚一起痛骂手段残忍的哥哥。

终于有人告发了曹植的行为。曹丕勃然大怒,他决定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彻底教训一下这个桀骜不驯的弟弟。

曹植很快被擒获,面对他的,当然将是极为严厉的惩罚。

曹丕心里想了不下几百种处置曹植的方法,但是似乎每一种都不能让他感到快意。明争暗斗的往事让他怀恨,曹植的才华更让他嫉妒和不安,他决定要在心理和精神上,彻底击败这个弟弟。

在魏国的王宫里,武士们虎视眈眈,灯火紧张地跳跃着。曹植被带到了曹丕面前。看着坐在上面的威严的兄长,曹植心底既复杂又悲凉。

曹丕冷漠地看着曹植,心里一次又一次地想象着折辱他的方法。

他说:“以前父亲总夸你的才华,看在兄弟情分上,给你一个机会。如果你在七步之内做一首诗,说我们的兄弟情谊,但全诗里不得出现‘兄弟’二字,那就赦你的罪。若是做不出来,谋反这个罪名,想来你是逃不掉的!”

曹植想了一下,心里已经有了思路。他点头道:“好,且试试看。”

曹植站直了身体,从容迈出了脚步。一步、两步……六步。他放声吟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的声音里有不平,有悲痛,还有深深的忧愤。这时大殿上的火烛正熊熊地燃着,四周寂静无声,所有的人都被这几句诗打动了。

曹丕听了这几句诗,竟然怔怔地落下泪来。他赦免了曹植的罪名,原谅了他的傲慢和无礼。接着,兄弟二人抱头痛哭。【名句释义】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出自三国魏曹植《七步诗》。意思是我们本来是同根而生的手足兄弟,为什么要这样紧紧相逼呢?千百年来,人们都用“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句诗来劝告人们要珍惜兄弟情谊,切勿互相残害。【博闻馆】“建安风骨”和三曹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的年号是“建安”。从建安到魏初这一段时间里,出现了一批开启文坛新风气的诗人,他们的诗歌立足社会现实,反映民生疾苦,慷慨悲凉,充满阳刚之气,给文坛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长久地影响了中国后来的文学环境。文学史上,把这批诗人创作的诗歌风格称为“建安风骨”。“建安风骨”的代表人物包括三曹和建安七子。其中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三父子。四川成都浣花溪公园的三曹雕像(左:曹丕 中:曹操 右:曹植)曹操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他的诗歌慷慨悲凉,深沉动人。如《短歌行》中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样求贤若渴的期待,《龟虽寿》中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样有积极进取精神的句子。曹丕擅长诗文和辞赋,他最著名的诗作是《燕歌行》。《燕歌行》全诗用七言,句句押韵,是中国诗歌史上一首经典之作。曹植在“三曹”中文学成就最高。在建安文人当中,他的作品留存最多,作品质量也被誉为建安时期文坛第一。曹植的作品影响巨大,代表作有《洛神赋》《美女篇》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时期的大诗人陶渊明出身在一个破落的官宦家庭。他的曾东祖父做过东晋的大司马,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做过太守。不幸的是,陶渊明九岁这一年,父亲去世了。他和母亲连生存都成了困难,只好投身在外祖父家。

年轻时的陶渊明很有抱负,有“大济苍生”的理想。在当时,出来做官需要有显赫的门第、高贵的出身,陶渊明落魄的景况自然不被注意。直到二十九岁,他才得到一个“祭酒”的小官职。这个职位和他的抱负相差甚远,不久,他又进入大臣桓玄的幕府,当上一名小吏。桓玄是个野心家,一直有造反的打算,陶渊明看出端倪,及时辞官回家。不久桓玄果然造反,陶渊明便去投奔和桓玄作战的将领刘裕,当上了一名参军。刘裕善于权谋,心狠手辣,陶渊明很快就离开了他。

接着,因为叔父的举荐,陶渊明得到了彭泽县令的职位。这是个地位卑微的官职。陶渊明到任的第八十一天上,他的上司来彭泽县视察。这位上司的粗鄙和骄横远近闻名,陶渊明本来不想搭理他,彭泽县的大小官员却十分紧张。一名下属见陶渊明没有一点着急的样子,就着慌地催促说:“您应该整理好衣冠,赶快去迎接大人啊。得罪了他,可是了不得的事情!”陶渊明看了看这位满头大汗的下属,叹了口气说:“我怎么能为这区区几斗米的俸禄,去向这种粗鄙小人折腰呢?”他当即封好县令的印信,离开了彭泽。

这一年陶渊明四十二岁,已经在外面奔波了整整十三年。东晋社会的糜烂,官场的险恶和昏暗,使陶渊明彻底厌倦了仕宦生涯。他回到家乡,开始了隐居生活。他置了十几亩地,盖了八九间草屋,还在屋后栽了几棵柳树,在房前种了一大片菊花。他带着儿子、儿媳,每天在农田里劳作,田野的四周有流水,远处有峥嵘的群山。他们清晨下地耕作,直到月明星稀,才唱着歌儿,悠闲地回家。当秋风吹拂,篱笆下面的菊花开得如火如荼时,陶渊明会出神地凝望南边遥远而柔和的群山。他觉得,这才是人生当中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刻。〔明〕唐寅《陶潜赏菊图》(陶渊明晚年更名“潜”)【名句释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东晋陶渊明《饮酒(其五)》。这句诗告诉我们,功名利禄并不能让人开心,保持内心的自在、愉快,才是人生快乐的真谛。【博闻馆】陶渊明的自画像《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这样描述: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连他的姓名和表字也不知道。叫他“五柳先生”,是因为他的住宅旁边,种有五棵柳树。五柳先生沉默寡言,不羡慕荣华富贵。他对读书颇为喜爱,且自有心得体会:只求领会要旨,并不字斟句酌。五柳先生嗜书如狂,每当读书有所得的时候,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五柳先生还喜欢喝酒,但因为家里贫穷,并不能常喝。亲朋好友们知道他的窘境,于是只要一摆酒席,就一定会叫他来喝酒。他也十分洒脱,只要去喝就要喝得尽兴,于是常常喝醉。但五柳先生就算喝醉了也颇有酒品,并不会赖着不走。五柳先生的居室十分简陋,家徒四壁,家里的碗和杯子都是空着的。他衣衫褴褛,身上到处都是补丁。但五柳先生却安贫乐道,怡然自得。他把写诗作文当作最大的乐趣,借此抒发志趣。他完全沉浸在这样的生活里,忘掉世俗的得与失。名士黔娄的妻子说“不为贫贱而悲哀,也不汲汲名利”,这话可能说的就是像五柳先生一样的人吧?只要喝酒作诗,就能让自己快乐,这样的人,大概是古代的贤君无怀氏或者葛天氏时期遗留下来的人吧?虽然文中说“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连他的姓名和表字也不知道”,但“五柳先生”是陶渊明自己的号,所以《五柳先生传》其实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宋仁宗年间,大臣范仲淹上奏章批评时政,触怒了皇帝,被北贬到饶州。欧阳修为范仲淹辩护,也受到牵连,被贬到峡州夷陵县任县令。

欧阳修那时二十九岁,正值壮年,血气方刚。被贬的遭遇让他愤懑,对自己的未来也感到非常迷茫。到夷陵不久,他便接到了一封信,信是他的好友元珍写来的。

元珍是什么人呢?

元珍姓丁,名宝臣,“元珍”是他的字。丁元珍的脾气跟欧阳修很像,都是直肠直肚,宁折不弯。所以,两个人的遭遇也差不多,都是年纪轻轻就离开京城,被贬到了偏远地区。

正巧,当时这丁元珍做官的地方也在峡州。欧阳修到峡州夷陵县任县令,丁元珍便写信问候——“兄弟啊,你也来了?”

看到好友一半揶揄一半安慰的信笺,欧阳修心情十分复杂。这时正是二月天气,南方的空气阴冷而潮湿,天空还响着阵阵闷雷,丝毫看不到春天的迹象。听着沉闷而遥远的雷声,欧阳修给好友回了一封信:

夷陵县比京城可冷多了,冬天长得似乎看不到尽头。树上压着沉甸甸的积雪,冬天的雷声滚滚而来,你见过比这更寒冷的场景吗?幸运的是,积雪的枝头还挂着去年残留的橘子,雷声滚滚,意味着地下的竹笋就要生出嫩芽。兄弟啊,眼下的遭遇并不是那么让人绝望,我们虽然身在这种寒冷、荒凉的地方,可也不能因此而堕了志气。欧阳修书法《灼艾帖》,这幅作品字体清丽,端庄秀美。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看到这封信,丁元珍非常感动,暗暗称赞欧阳修的品德和志向,并且决心向这位老友学习。于是,这两个朋友虽然远离京城,在偏远地区为官,但依然心怀天下,兢兢业业,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有益的事情。【名句释义】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出自宋朝欧阳修《戏答元珍》。这句话常用来说明逆境并不那么令人悲观,逆境之中往往也孕育着希望。【博闻馆】是“冬雷”还是“冻雷”?这句“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许多人在吟诵的时候,经常把“冻雷”念作“冬雷”。这两个词看起来似乎意思是一样的,那么“冻雷”真的就是“冬雷”吗?冬天打雷,俗称“冬打雷”或“雷打冬”,简称“冬雷”。打雷通常都在春天和夏天,但是冬天、秋天也有打雷的现象。雷电的形成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空气中要有充足的水汽;其次,要有使暖空气上升的动力;第三,空气要形成剧烈的上下对流运动。在秋冬季节,由于空气寒冷、干燥,太阳辐射程度较弱,空气通常不能形成剧烈对流,因此很少出现雷电现象。但是,当强劲的暖湿空气北上,遇上冷空气被迫抬升后,空气也会产生强烈对流。这种情况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雷电现象。民间通过对“冬雷”现象的长期观察,总结出“冬天打雷雷打雪”的规律,意思就是,冬天打雷说明空气湿度大,易形成雨雪,打雷过后,必然会下一场大雪。民间还有“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之说,意思是说,冬天打雷,说明暖湿空气很活跃,冷空气也很强烈,天气非常阴冷,连牛都可能被冻死。那么什么是“冻雷”呢?冻雷指的是初春的雷,因天气未暖,大地还没解冻,故称冻雷。由此可见,“冬雷”与“冻雷”,一个发生在冬季,一个发生在春季,是概念完全不同的两种天气现象。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诗人杜甫是河南巩县人,可他长期在唐朝国都长安做官、生大活,所以内心深处,杜甫早已把长安看做自己的家乡。

杜甫四十七岁这年,在长安附近的华州做司功参军。官职虽然不大,生活倒也平静。不料,安史之乱爆发,叛军攻破长安,唐玄宗和朝廷官员逃往四川。杜甫也开始了流亡生活,几番辗转,他和家人总算逃到了当时的大后方——四川成都。

成都的行政长官叫严武。严武很欣赏杜甫的才华,将他招募到自己的麾下做幕僚,并且经常接济杜甫一家老小的吃穿用度。成都远离战场,又有了贵人相助,经历了逃亡煎熬的一家人终于安定下来。杜甫惊惶、紧张的心情也逐渐恢复,但是却归心似箭,日夜盼望着战争赶快结束,自己能够早日回到长安。

过了几年,安史之乱终于平定。杜甫本来以为可以带着一家老小回到长安。没想到,这一年严武被朝廷召回,四川境内几个大小军阀打起仗来。成都附近战火不熄,杜甫带着一家老小,又开始了逃亡生活。他们先逃到梓州,后来又避到阆(lànɡ)州,回长安这个愿望,竟是遥遥无期。

朝廷见四川动荡,又把严武派回了四川。严武大刀阔斧平定了战乱,杜甫再一次回到了成都。这回,杜甫已经成了惊弓之鸟,他更加强烈地思念长安,迫切地想要回到家乡。

这一年,严武死了,杜甫在成都没了依靠,生活马上有了困难。于是,杜甫下定了离开成都、北上回长安的决心。他带着一家老小,沿长江东下。原本打算很快出三峡,但是哪里想到,到了云安这个地方,杜甫生了一场大病,滞留了一段时间。第二年,杜甫又停留在了夔(kuí)州。杜甫滞留的夔州古城(今重庆奉节)

这一年的秋天,天气寒冷,山上的树木逐渐凋零,群山笼罩在一片迷雾当中。夔州城内的一所小院里,杜甫不停地徘徊,不住地叹息。院子里的菊花还在开着,杜甫不禁自言自语:“去年到今年,我已经两次看到菊花盛开。两年过去了,真不知长安现在是什么样子。”想到伤心处,杜甫几乎落泪。门外不远处就是长江,几只小舟安静地系在岸边。这些小舟原本能带他回到长安,此时却勾起他的思乡之情。

晚风中传来了捣衣的“砰砰”声,女人们已经开始准备制作冬衣,一年又要过去。杜甫悲伤地想,也许只能在梦中,才能乘舟回到故乡长安吧。【名句释义】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出自唐朝杜甫《秋兴八首(一)》。这句诗的意思是,秋菊盛开了两次,使我再次洒泪;江边系着一叶孤舟,时刻牵动着我的故园之思。这句诗常用来表达羁旅外地的伤感和惆怅。【博闻馆】杜甫在长安的求官生活杜甫本来出身于名门望族,他的十三代远祖是西晋名将杜预。到了杜甫父亲这一代,杜家已经渐渐没落。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二十四岁的杜甫第一次参加科举,他虽然自视甚高,却没有考中,不过杜甫那时候还非常年轻,并没有在意。天宝三载(744年),杜甫来到首都长安,想要求取功名,但当时的皇帝唐玄宗宠爱杨贵妃,早已失去了励精图治的锐气。杜甫尽管胸中有诗书万卷,下笔能写锦绣文章,却依然没有得到重用。这个阶段,杜甫在长安的生活十分困窘,常常穷得吃不起饭,要到族中侄孙的家中“蹭饭”才能维持温饱。时间长了,这些远方亲戚开始嫌弃他,杜甫只好另寻出路。天宝四载,杜甫又一次参加科举,结果奸相李林甫操纵考试,杜甫又没有考中,这件事深深地打击了杜甫,使他很长时间没有再参加科举考试。随后,杜甫离开长安这个伤心地,到各地去游历。等到心情平静,伤痕修复,杜甫又回到了长安。这回,杜甫开始和驸马、王公等达官显贵们接触,力求像李白一样,打出自己的知名度。杜甫的诗歌虽然也非常好,但是并没有形成李白那样的名声。他常在贵人们的宴会上受命作诗,受尽屈辱。最后,杜甫得到了一个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职位,也就是让他去做首都卫队军需仓库的管理员。杜甫虽然非常不平,但还是接受了。这段经历,后来深刻地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国时的蜀国君主刘备病危时,将儿子刘禅托付给丞相诸葛三亮。诸葛亮在刘备的病榻前含泪承诺,一定忠心耿耿地辅佐刘禅,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魏、蜀、吴三国中,蜀国最弱。刘禅性格懦弱,办事糊涂,远不如他的父亲刘备有威信和能力。刘禅登基后,诸葛亮就承担起了治理国家的重任。

诸葛亮兢兢业业,事必躬亲,在他的努力下,蜀国日渐强盛。为了完成进军中原、统一全国的梦想,诸葛亮开始了第一次北伐,向北方的曹魏进攻。这一仗大获全胜,可是由于蜀将马谡(sù)不听指挥,丢了重要的军事据点街亭,诸葛亮不得不撤军回国。

后来诸葛亮重整旗鼓,又进行了四次北伐。其间他对粮草、用兵、选将等事事操心,可谓殚精竭力,可惜还是以失败告终。

公元234年,诸葛亮不顾自己年迈体弱,开始了最后一次北伐。他做了充分准备,不仅把作战计划做得详尽而细致,还写了一封信,联络东吴孙权,希望他派兵协助,两路夹击曹魏。诸葛亮心里明白,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这恐怕是最后一次出师了。

大军不久到达祁山。魏国大都督司马懿的魏军也渡过渭水,在祁山脚下迎击。司马懿精通兵法,善于谋略,他知道诸葛亮足智多谋,因此只是把守住重要的路口,坚持不出营作战。就这样,双方相持了一百多天。

诸葛亮焦急地等待着东吴方面的消息,没有多久,消息传来,孙权中了魏军的埋伏,大败而归。两路夹击的计划失败了。

诸葛亮非常失望,只好努力在正面战场上寻求突破。他想了许多办法,想激怒司马懿,好让他出兵。

诸葛亮派人去下战书,司马懿不仅不恼怒,反而礼貌地接待使者,跟使者聊天,关心地询问诸葛亮的身体情况。使者也就一一回答。使者走了以后,司马懿对身边的人说:“诸葛亮身体差,处理事情又事必躬亲,他撑不了太久了。”

司马懿的判断果然没有错,诸葛亮过度辛劳,终于在军营里病倒了。昏迷当中,诸葛亮仍然不忘国家大事,他对身边的人说:“若有成都的使者到来,一定要把我叫醒。”

几天之后,成都来的使者、大臣李福匆匆忙忙地来到前线。侍从们叫醒了昏迷当中的诸葛亮。诸葛亮睁开眼睛,看着泪流满面的李福说:“我知道你为什么来军营。我去世之后,就让蒋琬来接我的职位吧。”四川成都武侯祠中的诸葛亮像

李福哽咽着说:“蒋琬之后呢?”

诸葛亮说:“可以由费祎来接替。”

安排好了后事,诸葛亮长叹一声,终于闭上了眼睛。这天,五十四岁的诸葛亮在军营中去世。当晚,军营当中战马哀鸣,军旗低垂,仿佛也在为诸葛亮壮志未酬、溘然长逝而悲痛不已。

许多年后,唐朝大诗人杜甫来到成都武侯祠,怀想这段故事,不由得泪水盈眶,叹息道:“这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啊。”【名句释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自唐朝杜甫《蜀相》。意思是,(您)出兵没有取得胜利就亡故了,世世代代的英雄们一想到此,就不由得泪满衣襟。这句诗后来常用来感叹英雄人物的壮志未酬。【博闻馆】武侯祠武侯祠是为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而建的祠庙。因为诸葛亮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死后又被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历史上尊称其祠庙为“武侯祠”。全国影响较大的武侯祠有十几处,最著名的,当属四川成都武侯祠。据《三国志》记载,刘备于公元223年在白帝城病故,灵柩运回成都,在成都下葬,史称惠陵。按照当时的丧葬制度,有陵必有庙,所以就有了祭祀刘备的汉昭烈庙(刘备死后被称为“昭烈帝”)。诸葛亮去世后,在昭烈庙附近修建武侯祠。大约在南北朝时期,成都武侯祠与惠陵、汉昭烈庙合并一处。成都武侯祠内供奉刘备、诸葛亮以及蜀汉文臣武将塑像50余尊,唐及后代碑刻50余通,匾额、楹联70多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百年来,武侯祠吸引着众多爱国志士、历史爱好者去参观、瞻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朝中期,有位出身寒苦、才华横溢的诗人,叫孟郊。唐

当时,读书人如果想出人头地,唯有通过科举考试这一关。在科考中脱颖而出,中了进士,才有机会做官,得到一展抱负的机会。孟郊家境贫寒,却聪颖好学,小时候就颇有才名。从青年时开始,每逢大考,孟郊就从家乡湖州北上,千里迢迢来到京城长安应考。可他的运气却不怎么好,年年应考,年年落榜。从少年考到了中年,孟郊依然没有考中,直到他四十六岁那一年。

这一年春天,孟郊又一次进京应考。他找了一家廉价的客店住下,考完之后,便在客舍中耐心等着放榜的消息。客店主人非常势利,见孟郊形象落魄,出手拮据,非常看不起他。孟郊见惯了冷遇和白眼,对此也不甚在意。

转眼到了放榜的时间。这次,孟郊终于在榜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他喜出望外,一时竟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激动和欢喜。和朋友借了一匹骏马,孟郊快马加鞭,在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奔驰。

这时正是初春季节,长安城内花团锦簇,各种花朵开得娇艳、热烈。孟郊觉得长安的花真是美极了,自己为什么一直没有注意过长安的花呢?他催促着奔跑的马,马儿啊马儿,带着我看尽这长安城里的花吧。长安城里的人们都注意到了这个骑马奔跑、自言自语的人,他们见多了新科举人们的种种失态,因此丝毫没有嘲笑,反而纷纷羡慕起来。人群里发出了阵阵赞美声:“这是位新中举的举人老爷吧。”“这位新科举人老爷的心情,看起来真是不错呢!”

骏马路过他寄居的客栈,客栈的主人也挤在人群当中。孟郊一眼看到了他,哈哈笑道:“主人家,赊你的酒钱,回头一定多多地还你!”

客栈主人的脸上挤满了笑容:“孟老爷,些许小钱何须您挂在心上。小店已经备好了酒,等着为您庆贺呢……”

孟郊爽朗地哈哈大笑,心里充溢着畅快、轻松的感觉。他想,干脆趁着兴头,再去沿着曲江跑马一圈,长安的春花,可真是美不胜收啊!“春风得意马蹄疾”瓷雕【名句释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出自唐朝孟郊《登科后》。这句诗常用来形容人们遇到喜事时得意、愉快、轻松的心情。【博闻馆】唐朝的科举考试唐朝的科举考试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种。每年定期举行的考试称作常科,国家根据需要临时举行的考试称作制科。常科的考试科目众多,有秀才、进士、明经、俊士等几十种。其中尤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重要。唐朝的很多著名大臣,都是通过进士考试,然后出人头地、登上政治舞台的。进士科和明经科各有侧重,进士科看重的是考生诗赋的功夫,明经科则重视的是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以中试。明经科难度要比进士科低。常科考试由负责考试的吏部官员主持,考中了就称“进士及第”,又叫“登龙门”。考中进士一起上榜的考生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庆祝宴会之后,考生们会一起到长安城内的慈恩寺大雁塔下题名,以显荣耀。所以,唐代又把考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北宋年间的一个春天,一艘大船从京口开往瓜洲,准备进这入长江,辗转北上。到瓜洲之后,春水暴涨,这艘大船就在瓜洲停泊,等风平浪静时再起帆出发。

大船的甲板上,一位老者正迎风而立。他头发花白,气概不凡,正在向京口的方向注目远眺。这位老者,正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

这一年,王安石已经五十五岁了。不久前,朝廷不满他推行的变法,免去他宰相的职位。感到筋疲力尽、心灰意懒的王安石回到了江宁。远离了京师的风霜刀剑,在家乡的生活过得非常平静。不料,在江宁住了不久,朝廷又发来旨意,让他赶赴京城,再次担任宰相。想起京城里的种种是非,王安石觉得疲倦极了。但是皇命难违,他不得不打起精神,乘船北上。

瓜洲距离京口并不远,隔着江水可以遥遥相望。再往南,就是自己常住的江宁。遥望着江宁的方向,王安石不禁叹了口气,一句诗脱口而出:“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他觉得这句诗平平无奇,便琢磨道:“春风又过江南岸?改用‘过’字,不好不好。还是不好。”“春风又入江南岸?”更加拗口。“春风又满江南岸?”王安石不停地摇头。

这个字真是不好选。王安石想了又想,一时竟没了主张。抬头远眺,忽然看到江岸两旁草木正在回春,大地刚刚露出绿色。他不由得恍然大悟,念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念着这句诗,心中暗暗祈祷:“送我上京的春风啊,但愿能助我卸下肩上这个重担,早日回乡,过上逍遥清闲的日子。”〔清〕上官周《晩笑堂竹庄画传》中的王安石画像【名句释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宋朝王安石《泊船瓜洲》。这句诗常用来表达人们思念家乡、盼望回归家园的情感。【博闻馆】“瓜洲”在哪里?王安石诗中的瓜洲,位于江苏扬州市,在长江北岸、古运河的入江口。瓜洲是历代联系大江南北的咽喉要冲,著名的千年古渡。几千年前,长江下游的水下暗沙不断聚集,形成一块高地,其形状如瓜,因此被称作瓜洲,又被称为“瓜步”或“瓜埠”。西晋时期,瓜洲露出水面,成为长江当中四面环水的沙洲,沙洲上面逐渐形成了村落、集市。后来泥沙继续淤积,到唐代中期,水中央的瓜洲已经和北岸陆地相连,成为长江北岸的渡口。唐朝开元年间,当地官员兴修水利,瓜洲成为连接运河和长江的交汇点。这一时期,瓜洲得到迅速开发,成为当时重要的码头,无数客船、货船在这里停泊,无比繁华。唐朝末年,瓜洲修筑了城堡,成为一个人口众多、商旅往来的大市镇。瓜洲历史悠久,人文积淀丰富。很多文化名人在此留下过墨痕印记,除了上文中提到的王安石,陆游在《书愤》中也提到:“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此外,冯梦龙“三言二拍”中描写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也发生在瓜洲古渡口。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代大诗人白居易年轻的时候,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待唐了两年。随后,他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江南的美景,江南的风土人情,给他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后来,白居易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定居,从此再也没有回过江南。

他六十七岁这一年,自己感觉到身体越来越差,但是他并不感到难过,经常对身边的人说:“我这一辈子,去过很多地方,看过很多美景,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

有人问他:“最美的地方,应该是长安吧?”

白居易摇摇头。

那人又问:“是您的家乡下邽(ɡuī)?”

白居易又摇摇头,接着非常神往地说道:“最美的地方,当然是江南哪。”

于是,白居易给客人说起了江南的美景。

春天到来的时候,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去江边游玩了。如果正好有日出的时候,江边的野花会全部变成红色,那颜色比火焰还要红艳夺目。如果你会游泳,就可以到江水里畅游一番,那江水绿得好像变成了蓝色,让人心醉,让人赞叹。

江南有寺庙,有桂花,有潮起潮落的江水。江南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江南有过西施,有过范蠡,有过吴王的馆娃宫。江南还有数不清的美酒,最著名的是“富水春”和“若下春”。喝着这样的美酒,看着像蓝带子一样的江水,真希望时光永远都停留在这一刻。

白居易缓缓地说完了江南的一切。这时春风暖暖地吹进屋来,白居易打着节拍,轻轻地哼唱起来:“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春来江水绿如蓝【名句释义】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出自唐朝白居易《忆江南三首》。这句诗常用来形容江南春天的美景,表达对江南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博闻馆】唐朝时期的江南饮食唐朝的人们吃什么呢?在北方,人们普遍食用胡饼、蒸饼、馄饨、汤饼。到了南方,可就大不相同了。唐朝时江南普遍食用米饭。吃米饭自然少不了菜肴,当时人们食用的蔬菜种类已经非常丰富,有韭菜、芹菜、芥菜、萝卜、芋头、葱、蒜等。蔬菜之外,江南一带肉食也很丰富,人们喜欢吃鸡、鹅、鸭肉。牛肉是当时最珍贵的肉食,因为牛普遍用来耕地,所以唐代禁止宰牛,因此在当时吃牛肉是非常奢侈的一件事情。羊肉则成了当时最风行的美味,北方南方都喜欢吃羊肉,“肥羊美酝”是当时的最高生活标准。唐代的烹饪手法以蒸、煮、烙、煎、烧、炸为主,“脍”这种烹饪手法尤其得到广泛运用。脍,指的是把肉切成细丝,唐朝时南方人在烹饪鱼类时常常用这种方法。此外,江南一带的小吃糕点非常有名,用绿豆制作的“冷淘”是江南著名的特色小吃,在各种文献中多有出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瑜是三国时期的吴国名将,他精通兵法,很会打仗,而且生周得面貌俊美,一表人才。他还是当时著名的音乐家,对音律有独到的研究,别人琴声里稍微有一点差错,他立刻能敏锐地指出来。青年时代的周瑜,已经是当时的明星人物。

周瑜和江东孙坚的儿子孙策是好朋友。当时董卓作乱,孙坚出兵讨伐董卓,不料却死在战场上。孙策立志继承父亲遗志,周瑜便倾力相助。在周瑜的帮助下,孙策攻城拔寨,逐渐扫清了江东地区。这时,整个江东都流传着周瑜的名字,人们把他叫做“周郎”。

江都城中有一位乔国老,他有两个美貌名闻天下的女儿,长女叫大乔,次女叫小乔。经人撮合,孙策娶了大乔为妻,周瑜则娶了小乔。周瑜和小乔的姻缘,让无数人羡慕、赞美。

孙策不幸英年早逝,他的弟弟孙权成为江东的主人。周瑜又成了孙权最得力的助手。这一年,曹操统一了北方,他想要统一全国,于是率领几十万大军,逼近东吴。是战是降,东吴的大臣们争论不休,年轻的孙权没了主意。周瑜匆忙赶回了都城建业,他深夜来找孙权,劝说孙权只能血战,绝不能投降。他说,孙氏父子的基业绝不能落入曹操手里,况且曹操远道而来,士兵不习水战,不服水土,在长江上作战,他哪里是我们的对手,江东未尝不能取胜。听了周瑜的话,孙权不再动摇,他任命周瑜为大都督,统率东吴水陆大军,决心全力一战。

东吴和曹操的主力在赤壁展开决战。周瑜的兵力只有几万,曹操的军队却有几十万,双方实力悬殊,东吴取胜的机会非常渺茫。这时正是冬天,赤壁附近的天气变化不定,这天竟刮起了东南风,大风猛烈地吹向曹军的营地。周瑜敏锐地抓住了作战机会,他派出几十艘小船,船上满载着浸透了膏油的干草,插着小白旗,去向曹军诈降。曹军见有人来投降,非常高兴,放这几十艘小船靠近。小船逼近曹军大船只有几十步时,船上忽然一起点火,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向曹军大船冲去。几十艘火船像几十只火把,瞬间点燃了曹操的船队。东南风刮得非常猛烈,大火借着风势迅速蔓延,曹军的船只、营帐、辎重、粮草,都淹没在火海当中,士兵纷纷落水,江面上乱作一团。周瑜趁势发起总攻,曹操一败涂地,一直逃回了北方。

赤壁之战奠定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天下格局,也使周瑜威名赫赫,名声如日中天。

七百多年后,北宋大诗人苏轼被贬官到黄州,到赤壁游览。只见江水汹涌,闻得风声激荡,苏轼仿佛回到了当年的古战场,依稀可以想象当年周瑜的风采。他心驰神往,既感慨又羡慕,于是,写下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样的句子。湖北蒲圻赤壁之战遗址。赤壁古战场,一说在湖北嘉鱼东北,一说在湖北蒲圻西北。【名句释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出自宋朝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常用来表达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和钦仰。【博闻馆】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小说《三国演义》当中,周瑜被描写成心胸狭窄、妒贤忌能的人物。小说当中,周瑜发现诸葛亮的才智远远超过自己,非常嫉妒,便想方设法加以谋害,必要除之而后快。结果他的计策被诸葛亮一一识破,气得口吐鲜血,最终郁郁而终。在临终前,周瑜还叹息“既生瑜,何生亮”,对诸葛亮嫉妒到了极点。小说塑造的人物无疑非常成功。但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却并不是一个嫉贤妒能,心胸狭窄的人。相反,他十分谦和低调。据史料记载,孙策死后,刚刚即位的孙权还非常年轻,很多功臣老将对他都不是很尊重。周瑜年龄比孙权大,而且是孙权哥哥孙策的好友,却对孙权非常恭敬,执臣下之礼。有周瑜做表率,其他人也对孙权恭敬起来。程普是一位老将,先后跟随孙坚、孙策、孙权,资历很老,威望很高,他认为周瑜年轻,缺乏经验,言辞当中常常不是十分敬重。相反,周瑜对程普却非常恭敬,程普经常有冒犯、过分的行为,周瑜也不计较。天长日久,程普看出周瑜为人大度,慢慢地对他敬服有加。程普对别人说和周瑜交往“犹如饮醇酒,不知不觉便沉醉其中,为其倾倒”。可见,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并不是小说写的那样,反倒是个谦和宽容之人。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晋名将陶侃出身贫苦,少年时代历尽了磨难。早年生活的困东苦,练就了他勤恳、踏实的品格。陶侃凭着军功,兢兢业业,从长史到将军,一直做到了东晋的荆州太守,成为独当一面的封疆大吏。

陶侃做荆州太守的时候,凌晨天不亮就起来处理公务,早饭过后就召集大小官员开会,听取汇报,安排各项事务。用过午餐,还要挤一些时间来阅读史书,接着又赶快去处理公务。他每天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可以说是个典型的工作狂。

有一段时间荆州比较平静,堆积如山的公文少了很多。荆州太守府的书吏和官差们都松了一口气,这位不知疲倦的上司平时把大家撵得很苦,这回大家终于可以短暂地休息一下了。大家心里想,这位不知劳累的太守大人,应该也能美美地睡个懒觉了。

第二天清早,卫兵们看见太守大人依然早早就进了府衙,他在堂上坐了片刻,文案上却空空荡荡,没有一件文书,大堂里也没有了人来人往、紧张而繁忙地处理公事的热闹场面。卫兵们心想,最近四下无事,太守大人大概要回去休息了。只见陶侃叹了一口气,摇着头走出了大堂。太守府的大门前码着一大堆砖头,这是留着为太守府修理房屋用的。只见陶侃看了看这些砖,挽起袖子,开始搬砖。他把一摞砖搬到太守府衙的屋檐下,摆放整齐,又去搬下一摞。卫兵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太守是什么用意。几个卫兵想过去帮忙,陶侃却一挥大手:“站好你们的岗!”卫兵们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太守从天色微明搬到太阳老高,大门前的一堆砖头被搬走了一多半。到了傍晚,只见陶侃走进府衙,又把屋檐下的砖头一摞摞搬出去,摆放在原来的位置。从日落黄昏直到月上东山,屋檐下的砖头被清理得干干净净。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陶侃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工作,把一堆砖搬来搬去。到第五天头上,一位书吏终于忍不住问道:“太守大人每天搬这些砖,是为了何故?”陶侃放下手里的砖,擦擦汗,说道:“我的志向是恢复中原,做一番大事业。现在整天无所事事,生活安逸,我真怕丢掉这一身本事。到时候朝廷要用我,我却不中用,成了废物,那可如何是好。我听说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你我都不敢懈怠啊。”书吏听了,不禁暗暗钦服。

不久,太守搬砖的事在荆州城传播开来。官吏、将领们见太守对自己这样严苛,也都奋发起来,人人忙着处理手上的事务,闲时就砥砺学问,切磋武艺。荆州城出现了一片热闹、蒸腾的气象。陶侃搬砖木刻【名句释义】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出自《资治通鉴·晋纪》。意思是大禹这样的圣人,还要珍惜每一寸光阴;至于普通人,应当珍惜每一分光阴。这句话常常用来勉励人们珍惜时间,奋发自强。【博闻馆】陶母教子陶母教子的故事非常有名。陶侃的品质、修养,和他的母亲湛氏分不开。陶侃长大以后,陶母经常叮嘱陶侃,要结交一些比自己优秀的朋友。有一天,陶侃的好友范逵带着几个朋友经过陶家。天色将晚,范逵就去陶侃家借宿。进门一看,才知道陶侃家非常贫穷,家里居然没有一点吃的。陶侃非常尴尬,也非常发愁,拿什么来招待朋友呢?范逵等人也非常过意不去,打算告辞离开。陶母却竭力挽留,热情招呼范逵坐下。她吩咐陶侃先和客人聊天叙旧,然后转身出门,去解决客人的饮食问题。陶母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办法。她拿出剪刀,剪下自己的头发,出门卖给收头发的人。她用卖头发的钱换回了米、肉、酒。可家里连柴火也没有,客人们还骑着马,柴草和马料怎么办呢?陶母想了想,便撬下了家里房顶上的几块木板,又把垫在床上的草席拿出来,切碎喂马。不久,陶母端上了热腾腾的饭菜,马匹也吃上了草料。范逵等人知道陶母剪断头发,拆掉木板、草席来招待自己,非常感动,与陶侃结成了生死之交。后来,陶侃做了浔阳县吏,专管当地水产。当时浔阳有一种特制的鱼产品,叫做“鱼鲊(zhǎ)”。陶侃念着母亲贫苦,就装了一罐鱼鲊,送给了母亲。陶母接到礼物,却很不高兴。她把陶罐封好,写了一封信,和陶罐一起送给了儿子。信中这样责备陶侃:“你作为官吏,竟然把自己管辖的物资送给我,这不但不能使我高兴,反而让我担忧!”陶侃看了信以后,非常汗颜,暗暗告诫自己,千万不能因公谋私啊。这就是著名的“陶母封鲊”故事。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汉名将樊哙出身寒微,年轻时候,曾经靠杀狗、卖狗肉为西生。后来,他与刘邦一起起兵反秦,虽然靠着军功一路升迁,成为统兵大将,可还是改不了粗鲁、暴躁的脾气。

秦汉时期,人们非常讲究礼数,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合乎规范。稍有不慎,就会被看作是失礼,轻则被人笑话,重则会丢掉性命。樊哙并不理会这些,依然我行我素。刘邦见了,也只有摇头。

刘邦起兵以后,先在项羽麾下,后来乘项羽和秦军主力作战,抄近道进了咸阳。当时各路起义军约定,先进关中,拿下咸阳的,各路人马就尊他为王。刘邦先入咸阳,惹得项羽冲冠大怒。项羽扫清秦军主力后,率领大军进军函谷关,准备夺回咸阳。

刘邦的军队只有十万,项羽的军队有四十多万,项羽整顿军队,准备第二天扑灭刘邦。

刘邦慌了手脚,只得带着十几个随从,来到项羽驻扎的鸿门,向项羽请罪。

项羽在鸿门摆酒宴招待刘邦。酒宴上,项羽手下将士虎视眈眈。谋士范增已经定下了诛杀刘邦的计划,他举起手中的玉玦,向大将项庄发出暗号。项庄就站了起来,拔出宝剑,对大家说:“军营当中没有歌舞,就让我舞剑来为大家助兴吧。”

项庄的宝剑寒光闪闪,时刻不离刘邦左右,酒宴上杀气弥漫。刘邦如坐针毡,不知该如何是好。他紧张地想着自己带来的几位将领,希望他们能进来救急。可项羽安排他们在外面等候,按照礼法,没有邀请,这些人不可以贸然踏进大帐。刘邦越想越着急,冷汗涔涔而下。

这时,只听外面一声怒吼,有人推倒了门口把守的士兵,一步跨了进来。这个人身材高大,面容黝黑,一脸怒气,正是樊哙。

只听樊哙大声叫道:“主公在哪里?主公在哪里?”

项羽手下将领纷纷站了起来,斥责道:“这黑大汉是谁,怎么这样不懂礼数?”

刘邦连忙站起来解释:“这是我带来的随从樊哙。”

这时项庄已经停止舞剑,大帐里众人的视线都被樊哙吸引了,刘邦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

只听项羽喝彩道:“真是一位壮士!来,喝一杯酒吧。”

樊哙也不客气,接过酒杯一饮而尽。接着大声冲项羽嚷道:“我们主公虽然进了咸阳,可是不敢动咸阳一丝一毫,专门等着大王。现在大王听信谗言,要杀我们,我们怎么能够服气?”

项羽听了,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酒宴的气氛一下凝固了,大家脸上都有一些尴尬。刘邦借口要上茅厕,溜了出来。樊哙紧紧跟在身后,一出大帐,就一把扯住刘邦的衣服:“主公,快跑吧,看这意思,项羽马上就要宰了我们。”刘邦犹豫道:“不和主人辞别就离开,这不符合礼数吧?”樊哙怒道:“什么时候了,还讲什么礼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难道要在这里等死吗?”

刘邦听了,觉得有理。带着随从们溜出项羽大营,快马加鞭,回到了自己的营地。樊哙的勇敢和机智,救了刘邦一命。【名句释义】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这句话常用来比喻遇上事要当机立断,不需要拘泥小节。民间剪纸中樊哙威风凛凛【博闻馆】“排闼而入”的由来说一个人不顾礼貌,径直推门而进,我们常常形容为“排闼(tà)而入”(闼指门)。“排闼而入”这个典故,也是来自樊哙。刘邦平定天下后,大将黥布谋反,声势十分浩大。刘邦又急又恼,生起了大病。病中的刘邦心情恶劣,情绪很差,他拒绝接见任何人,想要汇报军情的大臣都被挡在外面。军报像雪片一样飞来,刘邦一概置之不理。跟随刘邦多年的大臣周勃、灌婴等人都焦急地等在门外,一点办法也没有。过了十多天,刘邦还不接见众大臣,众人急得团团转。这时樊哙从人群中走出来,一把推开紧闭的大门,大步走了进去。众大臣紧紧跟在身后。到了刘邦的卧室,见刘邦正躺在床上,旁边有一个小太监伺候着。樊哙痛哭道:“想当初,咱们在沛县起兵,平定天下,陛下是何等威风。现在天下定了,怎么这样萎靡?如今外面军情紧急,陛下不和我们商量大事,却每天和太监待在一起,难道忘了赵高的故事了吗?”刘邦本来非常生气,见樊哙这个粗人竟然说出了这样一番道理,不由得放声大笑,病也好了不少。刘邦振作起来,开始处理军国大事。樊哙排闼而入,又一次帮助了刘邦。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蕃是东汉末期的名臣。汉桓帝时,他被封为太尉,汉灵帝陈时,他又成为太傅。可以说,他是东汉末年一颗闪闪发光的政治明星。

陈蕃从小就颇有志向,最为人熟知的,是他年少时的一个故事。

在陈蕃的老家汝南,人们讲究礼仪,注重仪表,以整洁为美。可陈蕃长到十五岁,还没有学会收拾自己。他形象邋遢,衣服歪斜,身上常常伴随着气味。他住的院落长满杂草,堆积着鸟雀的粪便。走进他的居室,条案、箱笼横七竖八,书卷和毛笔随意堆放,老鼠经常出没,尘土四处飞扬。人们对这种糟糕的景象感到非常吃惊,可陈蕃熟视无睹,似乎从来没有想过去清理一下它们。

他的父亲对他非常失望,屡屡训诫,可陈蕃依然我行我素。

一天,父亲的老友,名士薛勤来到陈蕃家中。看到陈蕃的仪表,再看了看陈蕃的住处,薛勤觉得应该狠狠地教训一下这个晚辈。

他问:“陈蕃,你为何不把屋子收拾得清爽些呢?”

没想到陈蕃很不以为然地回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薛勤吃了一惊,想不到这个邋邋遢遢、其貌不扬的孩子,居然说出这么一句话来,看来他的志向,并不仅仅局限在这个小小的院子里啊!

薛勤沉吟了一下,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听到这句话,满脸污垢的少年的眼里放出了光彩,陈蕃一改刚才的满不在乎的神态,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您说得有理!”

随后,陈蕃改变了生活习惯。庭院、住所收拾得干干净净,人也变得整齐、清洁起来。

听到这件事的人们都赞叹道:“这真是个有大志向的孩子啊!”【名句释义】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出自《后汉书·陈蕃王允列传》。意思是大丈夫生活在世上,应当清扫世上的污秽,怎么能做打扫屋子这样的事情呢?这句话常用来形容人不满足现状,拥有远大的志向。【博闻馆】徐孺下陈蕃之榻“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王勃在他的名篇《滕王阁序》里引用的典故,里面的陈蕃就是上文提到的东汉名士陈蕃。这句话说的是陈蕃在豫章(今江西)任太守时的一个故事。豫章有一位名士名叫徐穉,字孺子,有“南州高士”的美誉。他的名声很大,朝廷屡次想要起用他,都被徐孺子拒绝了。听闻他的事迹,陈蕃对这位敢于拒绝朝廷的名士非常敬佩,更是起了招揽贤才之心。陈蕃到任后连官衙都没进,就直奔徐孺子家,期望能说动他到自己的府衙里任职。可是徐孺子还是坚决不肯,最后勉强答应了经常造访府衙,为其出谋划策。陈蕃大喜,为了表示对徐孺子的尊重,陈蕃专门为徐孺子做了一个床榻,徐孺子来访时,就把床榻放下来,徐孺子走了,就把床榻挂起来。这就是“徐孺下陈蕃之榻”的典故。后来,人们常常用“徐孺下陈蕃之榻”这句话来表示对人才的尊重。“徐孺下陈蕃之榻”石刻,位于江西丰城丰水湖文化公园。江西丰城是“徐孺下陈蕃之榻”的故事发生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朝中期,西北边疆阴山地区驻扎着一支抵御突厥的部队。几唐个时辰前,这支部队刚刚击退了突厥人的一波进攻,将士们正在营地里暂作休息。

篝火噼哩啪啦地燃烧着,火堆前围坐着十几个身穿轻甲的士兵。他们有老有少,因为刚刚经历过一场战斗,他们有的身上带伤,有的脸上带着血污,个个显得非常疲惫。“唉,不知这场仗要打到什么时候。俺都离家三年了,俺娘还在家等着我哪。”一位年轻的士兵叹道。

另一个年轻士兵说道:“你才三年,这就想回去了?我都来这儿当兵五年了,走的时候媳妇刚给我生了个儿子,也不知道有没有命熬到回家听儿子喊我声父亲啊!”

那个年轻些的士兵沮丧道:“唉,不说这个了。还是请王大哥给咱们讲个大汉将军打匈奴的故事吧。”大家都点头,看向火堆旁一位校尉模样的人。那位文质彬彬的校尉名叫王昌龄,常跟将士们讲古时打仗的故事,颇受大家欢迎。

王昌龄看着眼前这些憨直的大兵,点头说道:“既然咱们在打突厥,那我就给大家讲个飞将军李广打匈奴的故事吧。”

飞将军李广是大汉名将,打匈奴的一把好手。大家一听是要讲他的故事,都来了劲,催促道:“快讲快讲。”

王昌龄开始讲道:“有一次,匈奴大举进犯上郡,皇帝派一名监军到李广的军营。监军带着几十名骑兵,星夜赶往李广的大营,路上却遇到了匈奴骑兵。匈奴骑兵马上追来,他们箭法高超,几十名汉军骑兵全被射死,监军也中了好几箭。李广听说监军和匈奴骑兵遭遇,连忙带领一百多名骑兵,出来接应。队伍出发不久,就遇到了身受重伤的监军,李广连忙护送监军后撤。走出没多久,就见后面烟尘滚滚,匈奴骑兵蜂拥而来,足有好几千人。李广的部下都很紧张,纷纷建议赶快撤退。李广想了想,说道:‘我们远离主力部队,如果现在撤退,匈奴人肯定会拼命追赶,他们人多马快,我们肯定逃不脱。要是不逃,匈奴人会以为我们是诱饵,反而不敢贸然进攻。’于是,李广命令一百多人排好阵形,向前缓慢推进。

匈奴骑兵见这支小小的骑兵队伍不但没有逃,反而摆出了进军的阵势,感到非常惊讶。他们怕有埋伏,也放缓了速度,向着汉军骑兵缓缓推进。

两军距离大概二三里远,李广命令大家下马,解下马鞍,原地休息。汉军骑兵开始喝水,吃干粮,一边远远地打望着匈奴大军。

匈奴兵见汉军骑兵这样从容,一时惊疑不定,他们停了下来,远远地看着。

不久,匈奴队伍中一个将领模样的人出来查看地形,只见这人带着三五个骑兵,离大部队越来越远。李广立刻翻身上马,带着三十名骑兵,冲了出去。汉军骑兵像箭一样冲到匈奴将领面前,匈奴兵主力来不及救援,只好在远处不停地呐喊。李广箭无虚发,连连放箭,射死了这名匈奴将领,剩下的匈奴骑兵狼狈地逃回了队伍。这时天色已晚,原野上刮起了风,人的视线非常模糊。匈奴人越发确定这支汉军骑兵是用来诱敌的诱饵,更加不敢进攻。天色越来越昏暗,只见匈奴人的队伍掉转方向,开始缓缓移动,竟然是悄悄地撤走了。”

士兵们听完大赞道:“李将军真是智勇双全啊!”

王昌龄点点头,感慨道:“从秦汉到大唐,明月还是同样的明月,边关还是同样的边关。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啊!”【名句释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自唐朝王昌龄《出塞》。意思是如果有李广这样的飞将军在,绝对不会让胡人的战马踏过阴山一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用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安宁、百姓安居乐业的迫切心情。【博闻馆】阴山阴山山脉横亘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西走向,东段进入河北省西北部,西部没入内蒙古阿拉善高原,绵延1200多公里,是黄河流域的北部界线,也是中原地区的天然屏障。在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经常越过阴山,进攻中原。千百年来,阴山不仅是中原政权与北方少数民族争锋的战场,更是中原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交往的重要场所。阴山拥有众多的历史文物,现存的名胜有昭君墓、战国赵长城、百灵庙等。阴山地区风光秀美,南北朝著名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绘的就是美丽的阴山风光。阴山风光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谦是明朝中期的著名政治家。他年轻时才思敏捷,出口成于章,是家乡有名的才子。读书求学期间,他仰慕历朝历代的忠烈义士,立志也成为一代名臣。做官以后,他刚正不阿,屡屡为民请命,成为当时著名的正直大臣。

有一年,于谦在京城主持一项工程,看到坚硬的石头从大山深处运来,在烈火当中翻滚、焚烧,最后变得像雪一样洁白,他不禁有感而发,赞叹道:“这真是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公元1449年,蒙古族瓦剌部入侵中原,明英宗御驾亲征,不料明军作战不利,几十万军队在土木堡全军覆没,连明英宗也做了俘虏。蒙古骑兵蜂拥至北京城下,势不可当,明王朝危在旦夕。北京城中乱作一团,大臣们已经完全丧失了抵抗的信心,纷纷主张迁都到南京。这时担任兵部侍郎的于谦站了出来,厉声说道:“祖宗坟墓在这里,上百万的百姓在这里,你们怎么敢讨论迁都?”于谦和几位主战的大臣请英宗的郕王监国,定下了保卫北京城的计划。这时朝廷上下纷乱不堪,大臣们各抒己见,七嘴八舌。于谦尽力劝说他们,一旦意见不合,于谦就失望地叹息道:“我这一腔热血,真不知道要洒在哪里。”他的态度鼓舞了大家,北京城内的军民都被动员起来。接着,于谦调动河南、山东的军队紧急向京师开进。人心终于安定下来。

不久,瓦剌首领也先挟持着明英宗入犯北京,北京保卫战开始。于谦亲自在德胜门外列阵,和敌人对峙。也先率数万骑马来到德胜门附近,中了埋伏,大败而回。也先又转攻西直门,城上守军发射火箭,也先骑兵大乱,溃退了几十里。几场仗下来,北京城终于转危为安。

因为明英宗成了俘虏,于谦和一众朝臣担忧国家无主,于是拥立郕王为帝,也就是明景帝。明景帝在位期间,于谦很受重用。不久,明英宗被蒙古人放了回来,七年之后,明英宗乘景帝重病,发动夺门之变,夺回皇位。复位后,他痛恨于谦拥立明景帝,一些北京保卫战时对于谦不满的官员也趁机进谗言,明英宗便以“谋逆”的罪名,冤杀了于谦。

于谦被杀,天下老幼都为之落泪,明英宗事后也感到非常后悔。后来,人北京于谦祠内的于谦塑像们常常用“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句话来赞美和怀念于谦。【名句释义】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朝于谦《石灰吟》。常常用来形容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意志和品质。【博闻馆】土木堡之变明朝正统十四年二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派遣使者,向明朝政府进贡马匹。庞大的使团有两千多人,献上马匹之后,他们向明朝政府邀赏。明政府不愿满足他们的要求,于是瓦剌人恼羞成怒,当即发兵攻打过来。明政府猝不及防,前线失利的奏报传到北京,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蛊惑下,决意亲征。时年七月,朱祁镇率军五十万御驾亲征,同行的还有一百多名文武官员。王振被授予军政大权,但他并不懂军事,胡乱指挥,结果前线溃败。王振惊慌失措,明军仓皇后撤。退军途中,皇帝一行路过王振的家乡蔚州。为了在家乡父老面前显露威风,王振让大军慢慢行进,同时为了表示对家乡百姓的爱惜,又特意绕行,以免损坏庄稼。这么一来,行军路线就变得曲曲折折。瓦剌大军很快追了上来,断后的三万明军全军覆没。明英宗在亲卫的保护下逃至土木堡。瓦剌军立即追击而来。明军缺少饮水,疲惫不堪,面对乘胜追击的敌军无力反抗。这一仗输得彻彻底底,连皇帝也被对方掳去。王振在混乱中被乱军杀死。这一仗,随皇帝御驾亲征的将领几乎全部战死,几十万明军全军覆没,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土木堡之变”。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