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用教材 审计(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7 02:05:12

点击下载

作者: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研究中心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7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用教材 审计

2017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用教材 审计试读:

前言

一、编写本教材的初衷

注册会计师考试(也称CPA考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设立的执业资格考试,是目前取得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的必备条件。从1991年开始设立至今,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已经成功举办了25次,注册会计师成为国内声誉最高的执业资格考试之一,并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

为了切实做好2017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工作,指导考生全面掌握知识体系,提高考生的专业胜任能力和执业水平,我们组织了一批专业能力极强的老师,编写了这套集学、练、查为一体的指导性教材。

本套教材经过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10所财会类一流院校教授的严格编审,旨在为考生提供权威、详尽、准确的应考指南,帮助考生在掌握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的基础上,顺利通过考试。

二、本教材能给予读者的帮助

本教材面向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中的“审计”科目,采用1册图书配1张题库版模考与练习光盘的形式为考生提供帮助。

■ 突出高频考点,重点、难点一览无遗

本教材以新版考试大纲为依据,在全面覆盖考试大纲知识点的基础上,分章进行细致的讲解,并突出重点,将高频考点做了细致的标注与总结,帮助考生准确、快速地抓住重点、难点,大幅提高复习效率。

■紧抓真题,解析详尽,一举掌握命题规律与解题方法

本教材在讲解各考点的过程中,结合不同类型的考试题型,以历年比较典型的考试真题为例进行讲解,并同步给出答案和详尽的解析,不仅能帮助考生通过真题训练吃透知识点,还能帮助考生快速掌握各类真考题型的命题特点与解题方法。

■设计贴心小栏目,结构明晰,知识掌握更全面、透彻

为了使本教材好读、易懂,从而有效地帮助考生全面掌握知识点、掌握解题规律,本教材不仅精心设计了内文版式,使之更为易读,而且还设计了若干贴心的特色小栏目。例如,“考情分析”栏目,透彻分析了各个知识点在历年考试中的考查情况;“学习建议”栏目,为考生提供学习与复习该知识点的方法;“名师点拨”栏目,总结、提炼该知识点在考试中的命题,并提供应对策略;“知识拓展”栏目,主要是对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或概念做进一步的补充说明。

■章末提供自测题,学练结合,复习更高效

本教材在每章末尾,按知识点和考点精心设计了不同题型的过关测试题。考生可以通过做题巩固所学知识,并能举一反三,提高应考能力。

三、怎样使用本教材

■先认真研读本教材第0章的“考纲分析与应试策略”,深入了解考试大纲的要求与命题趋势,弄清重点章节,确立复习思路。

■在学习第1~22章时,考生应先仔细阅读“考情分析”与“学习建议”,充分了解要考查的知识点,明确考试重点,掌握复习方法,并了解考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抓住重要考点,有的放矢。考生应注重对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在复习时抓住重点,掌握解题要领,以不变应万变。

四、致谢

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不少资深执业注册会计师的指导,并获得国内知名高校财会专业教师的严格把关,在此谨表衷心的感谢!同时,教育部教育信息管理中心对本教材的题库建设、系统开发给予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尽管编写组成员力求精益求精,书中亦难免有错误和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本教材责任编辑的联系邮箱为:muguiling@ptpress.com.cn。编者第0章考纲分析与应试策略第一节考试简介

注册会计师考试又称CPA考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设立的执业资格考试,由财政部成立的考试委员会(以下简称“财政部考委会”)负责组织实施。该考试是取得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的必备条件,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一、考试科目

该考试分为专业阶段考试与综合阶段考试,每年举办一次。

专业阶段的考试科目有六门,分别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单科合格成绩五年有效。在连续五年内取得专业阶段六个科目合格成绩的考生,将获得专业阶段合格证。

综合阶段的考试科目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考生在取得专业阶段合格证后,才能参加综合阶段考试,而且须在五个年度考试中完成(即通过该考试)。考生通过综合阶段考试后,将取得全科合格证。二、考试形式

注册会计师的专业阶段考试,采用闭卷方式,并自2012年以来实施计算机考试模式(以下简称“机考”)。为适应机考环境的变化,该考试简化主观题题干,降低阅读量,并在保持试题难易程度总体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客观题的比重。

在机考中,为方便考生输入,考试系统支持八种输入法,分别为:微软拼音输入法、全拼输入法、智能ABC输入法、谷歌拼音输入法、搜狗拼音输入法、王码五笔型输入法、极品五笔输入法、万能五笔输入法。同时,为便于考生计算,考试系统亦提供模拟计算器,如图0-1所示。图0-1 模拟计算器

机考系统提供了必要的辅助功能,帮助考生完成答题。资料区辅助工具如图0-2所示。图0-2 资料区辅助工具栏

答题区辅助工具如图0-3所示。图0-3 答题区辅助工具栏

注册会计师的综合阶段,采用闭卷、机考的方式。

该考试由两张试卷组成,分别是试卷一,考查内容以鉴证业务为核心,涉及会计、审计和税法等专业领域;试卷二,考查内容以技术咨询和业务分析为核心,涉及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等专业领域。三、考试题型与答题时间

专业阶段考试的单科满分为100分,60分为合格,各科的题型与答题时间不尽相同,如表0-1所示。表0-1 专业阶段6门单科题型及答题时间

综合阶段的试卷一与试卷二各有一道题,每题50分,合计得60分为合格。试卷一与试卷二的考试时长均为3.5小时。第二节考试大纲专家解读

本教材面向注册会计师考试专业阶段的“审计”科目,下面就详细介绍该科目的考试内容。一、考查要点概览“审计”科目包括七部分内容,一是审计基本原理(本教材第1章至第6章),二是审计测试流程(本教材第7章、第8章),三是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的审计(本教材第9~12章),四是特殊项目的考虑(本教材第13~17章),五是完成审计工作与出具审计报告(本教材第18章、第19章),六是质量控制(本教材第20章),七是职业道德(本教材第21章、第22章),各部分的考核情况,如表0-2所示。表0-2 “审计”科目的考核要点续表

从表0-2中可看出,“审计”科目的考试具有考核全面细致、试题灵活、结合实际等特点。二、命题趋势分析

1.考查细致全面,但模式较为固定

从历年考试来看,“审计”科目以考试大纲为依据,基本涉及考试大纲所规定的从审计基本原理到职业道德所有内容。考生要在规定的考试时间内完成试题,就要求考生牢固掌握考试大纲覆盖的知识点,并且高度熟悉教材内容,达到全面学习的目标。但审计考试的模式较为固定,很多考点在历年考查中以同种形式出现,或者有的选项甚至为教材原话。考生要准确快速答题,须高度重视历年考题,并且准确理解考试大纲涉及的考点,切忌似是而非,盲目揣测。

2.理论与实务操作相结合

相比注册会计师考试中的《会计》与《财务管理》,《审计》的理论性更强,理论是审计实务操作的必要非充分条件。为了让考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且具备理解能力与应用能力。“审计”考试已从重点考查审计理论转变为注重考查审计实务操作,具体表现为客观题重点考查审计理论,主观题注重考查审计实务操作,特别是考卷中最后综合题,其具有信息量大、涉及知识点多、理论性与操作性并存等特点。考生只有对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做到融会贯通才能通过考试。掌握审计理论是基础,然后在具体的各类交易与账户余额的审计业务中去应用是关键,避免纸上谈兵,盲人扪烛。

3.考核方向明确,考查重点突出“审计”考试的目的是为了让考生具备审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是“审计”考试内容的主要部分,准则是教材的依据,准则变则教材动。审计考核的方向为考查考生的审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考核方向明确,并且考点突出。例如:(1)准则修订,即当年教材的变动很可能在当年的考题中出现;(2)审计理论知识,如体现风险导向的审计理念、审计的质量控制、职业道德等;(3)审计实务操作,如各类交易与账户余额的审计部分的内容是历年审计操作考查的重点:存货监盘、应收账款的函证等。

并且,资本市场领域中发生的一些重点以及热点事件也可能成为审计实务操作考查的资料,考生可以结合教材关注相关的事实事件,做到真正融会贯通。

对以上内容,考生应给予高度关注,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第三节应试经验与技巧“审计”也与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其他科目一样,采用的是机考系统。一般情况下,机考系统的题库中会备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试题,在考试时,机考系统将为每一位考生随机抽取一套。考试涉及的试题面广,考生必须做到全面复习。

此外,考虑到机考会对考生的答题速度有一定的影响,因而试题难度会有所下降。因此,考生在牢固、熟练掌握教材内容的同时,要善于归纳,分题型加强练习,以适应机考的答题模式,尤其是简答题和综合题,要准备充分,能快速地作出判断和处理,这是通过考试的关键。

下面分别介绍各类题型的解答技巧。一、客观题“审计”考试的客观题分为两种:单选题和多选题,以下我们进行分别介绍。(一)单选题“审计”科目的考卷一共有42道题,单选题25题,占了55%左右的题量,每题1分,总共25分,其分值占了25%。因此,单选题的特点就是题量大、覆盖面广,难度低。这就要求考生知识点全面、掌握准确、反应迅速,答题时要快、准。对于把握不准的题目,也不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可先做个标记,回头检查时再处理。

需要考生注意的是,单选题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有些选项虽然正确,或者是部分正确,但不完整、不全面,因而它不是“最佳”。因而考生必须仔细审题,并且要耐心读完四个选项,而不是看到某个选项的说法正确,就匆忙选上,这就把不该丢的分丢掉了。下面举例说明。【例题·单选题】(2016年真题)下列有关信赖过度风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信赖过度风险影响审计效率

B.信赖过度风险属于非抽样风险

C.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扩大样本规模降低信赖过度风险

D.信赖过度风险与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均相关【解析】首先要认真读题,可以直接根据所学知识排除选项中的正确与错误,在单选题中如果能排除3个选项,剩余的一个即为正确答案。本题考查的是信赖过度风险。信赖过度风险影响审计质量,信赖不足风险影响审计效率,故选项A错误;信赖过度风险属于抽样风险,故选项B错误;信赖过度风险是在控制测试中使用审计抽样时的抽样风险,与细节测试无关,故选项D错误。由此可以得出本题正确答案是选项C。【答案】C(二)多选题“审计”科目考卷中多选题有10道,占了25%左右的题量,每题2分,共20分,占了20%的分值。因此,多选题具有知识涉及面广、细致、灵活等特点。这要求考生全面、准确地掌握审计基础知识和理论,在答题时应全面考虑每个选项,以及选项和题干之间的联系,进而使用排除法、比较法以及猜测法等。(1)排除法【例题·多选题】(2016年真题)下列有关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抽样是评价样本结果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在分析样本误差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所有误差进行定性评估

B.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以高度确定异常误差不影响总体的其余部分

C.控制测试的抽样风险无法计量,但注册会计师在评价样本结果时仍应考虑抽样风险

D.在细节测试中,如果根据样本结果推断的总体错报小于可容忍错报,则总体可以接受【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审计抽样。在使用统计抽样时,控制测试的抽样风险可以计量,选项C错误;在细节测试中,使用非统计抽样方法,如果根据样本结果推断的总体错报小于可容忍错报但二者很接近,则总体不能接受,选项D错误。根据多选题的特点,排除两项错误,剩的两项就是正确答案了。【答案】AB(2)比较法【例题·多选题】(2013年真题)下列各项控制活动中,属于检查性控制的有( )。

A.定期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并追查调节项目或异常项目

B.对接触计算机程序和数据文档设置访问和修改权限

C.财务人员每季度复核应收账款贷方余额并找出原因

D.财务总监复核月度毛利率的合理性【解析】本题考查两种控制,检查性控制和预防性控制的区别,当考生不能确定什么是检查性控制,什么是预防性控制时,可以从选项入手,进行选项之间的比较来找出差异,进而做出判断。选项A对“已经存在”的具体调节项目或异常项目进行“追查检查”;选项B仅是活动设置了访问和修改权限,并没有进行任何检查;选项C对“已经存在”的具体应收账款贷方余额进行了“复核检查”;选项D对“已经存在”的具体月度毛利率进行了“复核检查”。通过比较这四个选项,考生可以发现选项A、C、D都采取了一个“检查”行为,而选项B并没有,又因为本题为多选题,因此可以推断本题选择A、C、D。【答案】ACD(3)猜测法

对于多选题,因为有多个正确选项,因此需要考虑的因素相对较多,难度也相对大一些。当考生遇到确实不会的题目时,可以使用猜测法做出选择,因多选题无论是选错还是不选均会扣分,做出选择还有可能得分,切忌徘徊不定,浪费后面主观题解答时间。二、主观题“审计”考试的主观题包括两种:简答题和综合题,下面我们进行分别介绍。(一)简答题

审计考卷中的简答题一般有六道,每题6分,其题量比重相对较小,而分值比重较高,为36%。对于简答题,具有分值较大、涉及审计理论与实务操作较多、难度较大等特点。这要求考生做到审计理论与实务操作融会贯通,能够在实务操作中正确运用职业判断。因此此类考题应高度重视。

考生应注意的是,对于这类考题,应首先仔细阅读题干,准确理解题意,获取题干中有用信息而删除无关信息;其次,在答题时,切忌答非所问,考生应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要点清楚,必要时可以使用编号或者根据要点分段让阅卷老师能够快速找到答案的要点。下面举例说明。

1.指错类的问题【例题·简答题】(2013年真题)甲公司拟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ABC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甲公司2010年度至2012年度的比较财务报表,委派A注册会计师担任项目合伙人,B注册会计师担任项目质量控制复核合伙人。

相关事项如下。(1)审计业务约定书约定,审计费用为200万元,甲公司应当在ABC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后10日内支付70%审计费用,成功上市后10日内支付其余30%审计费用。(2)根据ABC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的规定,B注册会计师对该项审计业务的总体质量负责。B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日前通过实施下列程序完成了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1)与项目合伙人讨论重大事项;

2)复核财务报表和拟出具审计报告;

3)评价在编制审计报告时得出的结论,并考虑拟出具审计报告的恰当性。(3)B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就其执行的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作出以下记录:

1)会计师事务所项目质量控制复核政策要求的程序均已实施;

2)没有发现任何尚未解决的事项,使其认为审计项目组做出的重大判断和得出的结论不适当;

3)项目质量控制复核在审计报告日之前已完成。(4)A注册会计师由于事务繁忙,委托B注册会计师代为复核甲公司下属重要子公司乙公司的审计工作底稿。(5)A注册会计师拟利用会计师事务所聘请的外部信息技术专家,对甲公司的信息系统进行测试。该信息技术专家不是项目组成员,不受ABC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的约束。(6)A注册会计师就一项疑难会计问题同时咨询会计师事务所的技术部门和外部专家,得到的咨询意见存在分歧。A注册会计师决定采纳外部专家的意见,审计工作底稿中仅记录向外部专家咨询的情况。

要求:

针对上述第(1)~(6)项,逐项指出ABC会计师事务所或其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答案】

对于事项(1)的做法不恰当。其中“成功上市后10日内支付其余30%审计费用”表明30%的审计费用实质是或有收费,因此不恰当。

对于事项(2)的做法不恰当。业务的总体质量应当由项目合伙人负责,即A注册会计师负责,因此,其中“B注册会计师对该项审计业务的总体质量负责”不恰当,并且B注册会计师执行项目质量控制复核时还应当,复核选取的与项目组作出的重大判断和得出的结论相关的审计工作底稿,因此不恰当。

对于事项(3)的做法恰当。

对于事项(4)的做法不恰当。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应当保持客观性,在复核期间不以其他方式参与该业务。因此,其中“委托B注册会计师代为复核甲公司下属重要子公司乙公司的审计工作底稿”的做法不恰当。

对于事项(5)的做法恰当。

对于事项(6)的做法不恰当。对于同时实施多方咨询,审计项目组应当完整详细地记录全部咨询情况,并且当多方咨询结果存在意见分歧时,应当给予解决,因此,其中“A注册会计师决定采纳外部专家的意见,审计工作底稿中仅记录向外部专家咨询的情况”的做法不恰当,还应记录向技术部门咨询的情况,并且解决之间存在意见分歧,因此不恰当。【解析】这类指错的问题,在简答题中考查的概率很高,有的是关于职业道德的问题,有的是关于函证的问题等。这类题的难度一般较大,主要是结合实务操作来考查,需要考生同时具备审计专业知识,具有审计实务操作能力。考生在解答时一般注意以下几点。

①做到化整为零。审计简答题的提高通常具有分步的特点,因此在做题时,考生可以化整为零,单个事项逐步解答。

②答题时做到简洁规范。因为审计简答题的考试模式较为固定,因此考生可以参考历年简答题的答案来学习其答题模式,进而做到简洁规范。

③对于这类指错的问题,通常只有一到两个事项是恰当的或者正确的,因此考试可以以此推断自己的判断是否准确。

2.计算类的问题【例题·简答题】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在针对应收账款实施细节测试时, A注册会计师决定采用传统变量抽样方法实施统计抽样。甲公司2011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合计为300 000 000元。A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总体规模为6 000,样本规模为200,样本账面余额合计为12 000 000元,样本审定金额合计为9 000 000元。

要求:代A注册会计师分别采用均值估计抽样、差额估计抽样和比率估计抽样三种方法计算推断的总体错报金额。【答案】(1)均值抽样

第一步:计算样本中所有项目审定金额的平均值

审定金额的平均值=样本审定金额÷样本规模=9 000 000÷200=45 000(元)。

第二步:计算总体估计金额

总体估计金额=样本审计金额的均值×总体规模=45 000×6 000=270 000 000(元)。

第三步:推断总体错报

总体错报=总体估计金额-总体账面金额=270 000 000-300 000 000=-30 000 000(元)。(2)差额估计抽样

第一步:计算平均错报

平均错报=(样本审定金额-样本账面金额) ÷样本规模=(9 000 000-12 000 000)÷200=-15 000 (元)。

第二步:推断总体错报

总体错报=平均错报×总体规模=-15 000×6 000=-90 000 000(元)。(3)比率估计抽样

第一步:计算比率

比率=样本审定金额÷样本账面金额=9 000 000÷ 12 000 000=0.75。

第二步:计算估计的总体金额

估计的总体金额=比率×总体账面金额=0.75× 300 000 000=225 000 000(元)。

第三步:推断总体错报

推断的总体错报=估计的总体金额-总体账面金额=225 000 000-300 000 000=-75 000 000(元)。【解析】这类计算的问题,在简答题中经常出现,主要与审计抽样有关,具有基础性强等特点。考生在解答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在分析与计算时,切忌画蛇添足,计算与输入本题无关的内容;②分步骤解答,清晰有条理,在判卷中多数计算题均按步骤给分的,因此考生要注意“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争取拿下每小题的“步骤分”,避免出现会做但得分不全的情况;③计算公式要写全,有的计算题目会要求列出算式并计算正确,有的计算题目没有要求列出算式。即使对于没有要求列出算式的题目,建议也把算式列全。如果算式正确,但计算结果因某数字的代入有误而出错,此时判卷老师亦会酌情给分;若计算错误,又无算式,则肯定会彻底丢失分数。(二)综合题

审计考卷中的综合题通常只有1道,分值一般在20分左右,分值占比为20%左右。对于综合题具有综合性强、信息量大、分值高等特点。综合题一般涉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判断、审计程序是否存在问题判断、具体业务事项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以及相关认定的判断等多方面内容。这要求考生不仅要全面掌握各章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还要充分运用会计财务知识。这类题的答题技巧可以归纳为:(1)考生应先读要求再读题。在综合题中通常会给出4~5个资料,所以所涉及的信息量大,如果先读题,再依据要求作答时很可能已忘记题目内容,从而导致浪费时间。因此,考生应先读要求,然后依据要求有的放矢地读题,从而提高答题效率。(2)认真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考生在解答综合题时,切忌不要匆忙作答,而应详细阅读要求,真正做到明确题目要求,因为要求中可能会提示考点的所在,如“认定”“内部控制”等。考生应明确不是写得多,判卷老师就会给字数分,而是涉及了答题要点才给分。(3)化零为整,分层解答。在综合题中给出的各个资料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完全不相关,因此,考生应根据要求进行逐一答题时应注意可以化整为零,分层解答,不要看见一处不会做就全盘放弃。(4)做到层次明确,条理清楚。和简答题一样,综合题涉及的文字表述较多,并且判卷老师是根据答题的要点进行给分的,因此考生在作答时务必做到层次明确、条理清晰,必要时多使用序列号甚至分段来明确层次以及答题要点。第四节学习方法与建议

万变不离其宗,无论试题如何变化,也不会脱离教材。教材是考试大纲的具化,考试的范围、命题依据一般不会超出教材。因而,教材是复习考试的基础,建议考生对本教材进行反复的通读、精读,全面掌握相关知识点,精准掌握本教材提供的所有例题,根据审计所包含内容的性质,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理解审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第1~8章);第二,运用审计实务(第9~19章);第三,掌握质量控制(第20章);第四,认识并记忆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第21~22章)。

一般情况下,复习会经过以下3步。

第一,看懂。通过看教材进行系统学习,对不懂的知识点可反复研读,并通过教材上的例题进行深入理解,以透彻掌握该知识点。

第二,总结。在熟悉所有的知识点之后,要注意梳理教材中的知识点,理解各章节所总结的解题要点。

第三,练习。多练习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本教材每章均提供适量的高质量试题。同时,本教材的配套光盘中也提供不少真题与模拟题。因而,考生不仅可以在书本上练习,还可以通过光盘的软件系统进行练习。

对于学习方法,具体建议如下。

1.做好学习计划,合理分配学习时间

考生一定要清楚考试时间,并计算自己的学习时间有多少。在此基础上,根据考试重点、难点合理分配学习时间。

就“审计”科目而言,第1~2章、第7章、第11章、第16章、第18~22章的内容非常重要,所需的学习时间在50%以上,考生在学习这一部分时一定要有耐心和信心,不要半途而废。第3~4章、第6章、第8章、第9章、第10章、第13章的内容比较重要,所需的学习时间在30%以上。

第12章、第14~15章、第17章的内容的难度较低,所需的学习时间也相对较少。对于这部分内容,考生尤其要注意本教材所列出的学习重点,在复习时要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

2.不要死记硬背,要融会贯通

在学习时,首先要系统地研读教材,全面掌握知识点,做到融会贯通,只有这样才能应对“审计”科目在各章均会出题的命题规律。

同时要学练结合。练习时,不要搞题海战术,尤其是不能一开始就做大量习题,这样就容易迷失在“题海”里。请注意,题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难越好。做题时,需要重视的是本教材的经典例题、历年真题。这些试题才是最接近无纸化考试题库真题的,也最能反映命题者的命题特点。因此,练习在于精,不在于多。在做题过程中,要注意收集错题,反复推敲做错的原因:是知识点未能透彻掌握,以致换个出题角度就迷糊了?还是自己粗心大意,看题不仔细……记住,错题也是“宝”,要时时翻看,不可做过即忘。

3.书盘结合使用,讲求学习效率

本教材配套光盘的软件系统主要是同步练习,与书中各章练习同步;题型特训,按照真考题型划分,提供每一类题型的特训试题;模拟考场,为考生提供无纸化考试方式与考试环境。

因而,考生在认真复习教材后,通过配套光盘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练习,便可熟悉各类知识点、各种题型的命题点、常考点,并熟悉无纸化模拟考试系统,为机考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而顺利通过考试。第1章审计概述

本章审计基本原理中的基础内容,主要有审计的概念与保证程序、审计要素、审计目标、审计基本要求、审计风险和审计过程等6部分。所涉及的概念较多,也易混淆,考生应该以理解记忆为主,要重点理解并精准掌握认定的含义与类别、各类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的关系,以及审计风险等知识点。在近几年考试中,本章内容的考试题型以单选题和多选题为主,一般会占5分左右。【本章考点概览】第一节审计的概念与保证程度

考情分析:关于本节内容的题型以单选题和多选题为主,通常为1道左右。考查重点为审计的含义及其理解要点、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的区别,其中审计的含义是全书的基本点,一般情况下也是必考点。

学习建议:精准掌握审计的含义及其理解要点;熟练掌握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等难点。一、审计的定义(*)【要点提示】审计的含义有五个要点,考生须精准掌握。

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以积极方式提出意见,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信赖的程度。

这里的审计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计,审计是一个系统化过程,即通过客观地获取和评价有关经济活动与经济事项认定的证据,以证实这些认定与既定标准的符合程度,并将结果传达给有关使用者。

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理解审计的含义,如表1-1所示。表1-1 理解审计含义的五个要点

名师点拨“预期使用者”指的是预期使用审计报告的组织或者人员,包括被审计单位的股东、债权人、监管机构等。“有效满足”是审计报告的理想状态,指针对预期使用者同被审计单位的权利及义务关系,审计单位提供的审计报告内容需要涵盖各方面使用者的要求,同时保证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以达到增强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这一目的。【例题1·单选题】(2014年真题)关于财务报表审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审计可以有效满足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的要求

B.审计的目的是增加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任程度

C.财务报表审计的基础是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D.审计涉及为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的所有相关信息提供建议【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审计的含义。审计的目的是改善财务报表的质量或内涵,提高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降低财务报表的错报风险。由于审计的固有限制,注册会计师只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由于错误和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而不能保证查出被审计单位的所有重要舞弊。【答案】D【易错示警】该题的关键在于选项D的“所有”二字上,这是读者容易犯错的地方。【例题2·单选题】(2016年真题)下列有关审计业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不存在除责任方之外的其他预期使用,则该项业务不属于审计业务

B.审计业务的最终产品是审计报告和后附财务报表

C.执行审计业务获取审计证据大多数是结论性的而非说服性的

D.审计的目的是改善财务报表质量,因此审计可以减轻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审计的概述。审计业务的最终产品是审计报告,不包括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编制的,选项B错误;执行审计业务获取的审计证据大部分是说服性的,而非结论性的,选项C错误;审计并不能减轻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选项D错误。二、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要点提示】重点把握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的区别。

注册会计师承办的“专业服务”包括鉴证业务和相关服务两类。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鉴证业务又分为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审计)、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审阅)和其他鉴证业务。相关服务包括税务代理、代编财务信息、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注册会计师的具体业务范围,如图1-1所示。图1-1 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

鉴证业务的保证程度可分为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财务报表审计”是“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审阅”是“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其他鉴证业务”可能是“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也可能是“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本书只讨论财务报表审计业务。

合理保证是以积极方式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通过观察 ,最终以积、函证等证据收集方式、询问极方式提供结论;而有限保证是以消极方式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有意识地对证据收集方式的进行限制,最终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

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的区别与联系,如表1-2所示(该表以“财务报表审计”和“财务报表审阅”举例说明)。表1-2 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的区别与联系【例题3·多选题】下列有关财务报表审阅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提供的保证程度仅为有限保证

B.在审阅报告中对财务报表采用消极方式提出结论

C.审阅程序通常包括各种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类型

D.审阅报告的结论分为无保留结论、保留结论、否定结论、无法表示意见【解析】审阅业务在一般情况下不需要采用控制测试及函证、监管等程序,所以选项C错误;注册会计师要根据实施审阅程序的情况,在审阅报告中提出下列之一的结论:无保留结论、保留结论、否定结论、无法提供任何保证,故选项D错误。【答案】AB【易错示警】本题D选项中“无法表示意见”的说法是错误的,应该是“无法提供任何保证”,考生一定要注意。第二节审计要素

考情分析:关于本节内容的题型以单选题和多选题为主,通常为2道左右。审计要素中,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是近年来重点考查内容,考生须精准掌握。

学习建议:熟悉审计业务五大要素的内容;精准掌握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注册会计师、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等难点。一、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要点提示】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人,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注册会计师、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一)审计业务三方关系人

审计业务三方关系人分别是注册会计师、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注册会计师对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负责的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以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

注册会计师是独立于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的,注册会计师所作出的审计结论是帮助预期使用者认识和信赖责任方的。预期使用者、责任方和注册会计师之间存在双重委托关系,即预期使用者不仅委托企业管理层对企业资产进行经营管理,而且委托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同时,预期使用者也是企业会计信息和注册会计师审计结论的主要使用者,审计业务三方关系人的关系,如图1-2所示。图1-2 审计业务三方关系人的关系

名师点拨

①这里所讲的“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预期使用者”可能是同一方,也可能不是同一方。在某些情形,管理层和预期使用者可能来自同一企业,但并不表明两者就是同一方。例如,某公司同时设有董事会和监事会,监事会需要对董事会和管理层负责编制的财务报表实施监督。

②当审计意见对管理层有用时,管理层也会成为预期使用者之一,但不是唯一的预期使用者。例如,管理层是审计报告的预期使用者之一,但同时预期使用者还包括企业的股东、债权人、监管机构等。

③判断某项业务是否属于审计业务或其他鉴证业务的重要标准之一是查看其是否存在三方关系。如果某项业务不存在除责任方之外的其他预期使用者,那么,该业务就不构成一项审计业务或其他鉴证业务。【例题4·单选题】关于审计业务及其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审计业务中,财务报表是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负责的,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主要是向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提供的

B.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两者就是同一方

C.审计业务三方关系人的关系是注册会计师对由责任方负责的财务报表提出结论

D.是否存在审计业务三方关系人是判断某项业务是否属于审计业务的重要标准之一【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审计业务三方关系人之间的关系。“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可能是同一方,也可能不是同一方。在某些情形,管理层和预期使用者可能来自同一企业,但并不表明两者就是同一方。由于财务报表是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负责的,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主要是向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提供的。因为审计意见有利于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性,有可能对管理层有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层(责任方)也会成为预期使用者之一,但责任方并不是唯一的预期使用者。【答案】B(二)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

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是指管理层和治理层(如适用)应当认可并理解其应当承担下列责任,这些责任构成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的基础。(1)根据适用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编制能使其实现公允反映(如适用)财务报表。(2)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3)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比如允许注册会计师接触与编制财务报表相关的所有信息(如记录、文件和其他事项),以及提供审计所需的其他信息,允许注册会计师在获取审计证据的过程中接触其认为必要的内部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知识拓展】管理层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执行负有经营管理责任的人员。例如,总经理、副经理,以及相当于副经理职位的财务总监、总会计师等。

治理层是指对被审计单位战略方向以及管理层履行经营管理责任负有监督责任的人员或组织。例如,董事会、监事会等。(三)注册会计师、管理层、治理层的责任(1)注册会计师的职责

注册会计师是指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通常是指项目合伙人或项目组其他成员,有时也指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

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是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通过签署审计报告确认其责任。需要强调的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只能合理保证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2)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

责任方是指对财务报表负责的组织或人员,即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管理层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执行负有经营管理责任的人员。在有些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包括部分或全部的治理层成员,如治理层中负有经营管理责任的人员,或参与日常经营管理的业主。

治理层的责任包括监督财务报告过程。在某些被审计单位,治理层可能包括管理层,如治理层中负有经营管理责任的人员,或业主兼经理。

在治理层的监督下,管理层对财务报表负有直接责任;治理层对管理层编制的财务报表有监督责任;管理层和治理层对编制财务报表承担完全责任。

名师点拨

①财务报表审计不能减轻管理层和治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②如果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通过审计没能够发现,不能因为财务报表已经被注册会计师审计而减轻管理层和治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3)预期使用者

预期使用者是指预期使用审计报告和财务报表的组织或人员。责任方可能是预期使用者,但不是唯一的预期使用者。

这里的“预期使用者”可能是指特定的使用者。当审计业务服务于特定的使用者或具有特殊目的时,注册会计师能较容易地识别预期使用者。例如,企业向银行贷款,银行要求企业提供一份反映财务状况的财务报表,那么,银行就是该审计报告的预期使用者。

注册会计师也许无法识别使用审计报告的所有组织和人员,尤其在各种可能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存在不同的利益需求时。这时,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或与委托人签订的协议识别预期使用者。例如,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中,预期使用者主要是指上市公司的股东。

在可行的情况下,审计报告的收件人应当尽可能地明确为所有的预期使用者。【例题5·单选题】(2014年真题)下列关于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包括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责任方、注册会计师

B.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来自同一方

C.责任方也可能是财务报表的预期使用者

D.无法识别使用审计报告的所有组织和人员时,预期使用者主要是指那些与财务报表有重要和共同利益的主要利益相关者【解析】预期使用者是指预期使用审计报告和财务报表的组织或人员。责任方可能是预期使用者,但不是唯一的预期使用者。注册会计师也许无法识别使用审计报告的所有组织和人员,尤其在各种可能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存在不同的利益需求时。这时,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或与委托人签订的协议识别预期使用者。如果某项业务不存在除责任方之外的其他预期使用者,那么该业务不构成一项审计业务。【答案】B二、财务报表(鉴证对象信息)(*)

鉴证业务中的鉴证对象是指鉴证对象信息所反映的内容,对应到财务报表审计中,其鉴证对象就是财务报表。

1.适当的鉴证对象

注册会计师能否将一项业务作为审计业务或其他鉴证业务予以承接的前提条件是鉴证对象是否合适。

适当的鉴证对象需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①鉴证对象可识别;

②不同的组织或人员对鉴证对象按照既定标准进行评价或计量的结果合理一致;

③注册会计师能收集与鉴证对象有关的信息,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以支持其提出适当的鉴证结论。

2.财务报表的内容

财务报表是指在日常会计核算资料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的格式、内容和方法定期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特定时期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状况的书面文件。

财务报表通常是指整套财务报表,有时也指单一财务报表。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或称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股东)权益变动表和财务报表附注。附注通常包括重要会计政策概要和其他解释性信息。

财务报表可以按照某一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旨在满足下列需求之一:①广大财务报表使用者共同的财务信息需求(通用目的财务报表的目标);②财务报表特定的使用者的财务信息需求(特殊目的财务报表的目标)。

3.编制财务报表

管理层和治理层(如适用)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需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①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定适用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②根据适用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编制财务报表;

③在财务报表中对适用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作出恰当的说明。管理层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需要根据适用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运用判断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

对另外一些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单一财务报表和相关附注也可能构成整套财务报表:①资产负债表;②利润表或经营状况表;③留存收益表;④现金流量表;⑤不包括所有者权益的资产和负债表;⑥所有者权益变动表;⑦收入和费用表;⑧产品线经营状况表。三、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标准)(*)

标准是审计业务和其他鉴证业务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要素。标准是指用于评价或计量鉴证对象的基准,当涉及列报时,还包括列报的基准。标准是进行鉴证对象的“尺子”,注册会计师和责任方可以使用这把“尺子”对鉴证对象进行“度量”。

1.适当的标准应具备的特征

注册会计师在运用职业判断对鉴证对象作出评价或计量时,必须采用适当的标准。如果没有适当的标准提供指引,任何个人的解释甚至误解都可能对结论产生影响,从而导致结论缺乏可信性。适当的标准应具备的特征,如表1-3所示。表1-3 适当的标准应具备的特征

名师点拨

注册会计师基于自身的预期、判断和个人经验对鉴证对象进行的评价和计量,不能构成适当的标准。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标准是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适用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应当是指法律法规要求采用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管理层和治理层(如适用)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就被审计单位性质和财务报表目标而言,采用可接受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例题6·单选题】(2016年真题)下列各项中,属于适当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应具备的特征有( )。

A.中立性

B.一致性

C.准确性

D.完整性【答案】A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财务报表编制基础。适当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需具备的特征:(1)相关性;(2)完整性;(3)可靠性;(4)中立性;(5)可理解性。不包括一致性和准确性。

2.财务报表编制基础的分类

根据财务报表编制目的的不同,可将财务报表编制基础分为通用目的编制基础和特殊目的编制基础。

通用目的编制基础是指,旨在满足广大财务报表使用者共同的财务信息需求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主要是指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特殊目的编制基础是指,旨在满足财务报表特定使用者对财务信息需求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包括计税核算基础、监管机构的报告要求和合同的约定等。四、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必要信息。在形成审计意见的过程中,注册会计师的大部分工作是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

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提供合理保证是建立在获取充分、适当证据的基础上的。审计证据在性质上具有可累计,主要可以通过以下4方面来获取:

①在审计过程中通过实施审计程序获取;

②从被审计单位内部其他来源和外部来源获取,如以前审计中获取的信息(前提是注册会计师已确定自上次审计后是否已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影响这些信息对本期审计的相关性)或会计师事务所接受与保持客户或业务时实施质量控制程序获取的信息;

③会计记录也是重要的审计证据来源;

④被审计单位雇用或聘请的专家编制的信息也可以作为审计证据。

因此,审计证据既包括支持和佐证管理层认定的信息,还包括与这些认定相矛盾的信息。

审计证据的特性包括充分性和适当性。充分性是对审计证据数量的衡量;适当性是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即审计证据在支持审计意见所依据的结论方面具有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注册会计师需要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数量受其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影响,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在相同的重大错报风险下,如果审计证据的质量比较高,那么有可能需要的审计证据就少一些。反之,即使获取再多的低质量审计证据恐怕也无济于事。【例题7·多选题】(2015年真题)关于鉴证业务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注册会计师基于自身的预期、判断和个人经验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和计量,构成适当的标准

B.鉴证业务是适当的

C.鉴证业务应当能够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D.适当的标准具有相关性、完整性、可靠性、中立性和可理解性的特征【解析】本题考查有关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标准)的内容。注册会计师基于自身的预期、判断和个人经验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和计量,不构成适当的标准,选项A错误。【答案】BCD五、审计报告(*)

注册会计师需针对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符合适当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发表能够提供合理保证程度的意见。

如果对财务报表发表无保留意见,除非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意见中使用“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如企业会计准则等)]编制,公允反映了……”的措辞。

如果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财务报表清楚地发表恰当的非无保留意见:

①根据获得的审计证据,得出财务报表整体存在重大错报的结论;

②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不能得出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的结论。第三节审计目标

考情分析:关于本节内容的题型以单选题和多选题为主,通常为2道左右。考查重点为各类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学习建议:理解掌握审计的总体目标、审计准则等难点;精准掌握各类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一、审计的总体目标(*)【要点提示】财务报表审计总体目标、审计准则的相关内容。(一)财务报表审计总体目标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第25条,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是:

①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

②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名师点拨

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其目的是为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而不是对被审计单位未来生存能力或管理层经营效率、经营效果提供的保证。(二)审计准则

审计准则为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工作以实现审计的总体目标提供了标准,它规范了注册会计师的一般责任以及在具体方面履行这些责任时的进一步考虑。每项审计准则都明确了规范的内容、适用范围和生效日期。(1)审计准则的内容

每项审计准则通常包括总则、定义、目标、要求和附则五章。每项审计准则均包含一个或多个目标,这些目标将审计准则的要求与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联系起来,不仅可以帮助注册会计师理解所需完成的工作,以及在必要时为完成这些工作所需使用的恰当手段;还可以帮助注册会计师确定在审计业务的具体情况下是否需要完成更多的工作以实现目标。

名师点拨

注册会计师应将每项审计准则规定的目标与总体目标联系起来进行理解。注册会计师应考虑运用“目标”决定是否需要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2)审计准则的要求

每项审计准则中都单独设有一章“要求”,“要求”是注册会计师实现目标的规定动作。在审计准则中,对注册会计师提出的要求统一以“注册会计师应当”来表述。

注册会计师恰当执行审计准则的要求,预期会为其实现目标提供充分的基础。而各项审计业务的具体情况都有较大差异,且审计准则无法预想到所有的情况,注册会计师有责任确定必要的审计程序,以满足准则的要求和实现目标。

注册会计师确定审计的总体目标后,需要运用审计准则规定的目标来评价自己是否已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若根据评价的结果认为没有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则需要采取下列一项或多项措施:

①评价通过遵守其他审计准则是否已经获取或将会获取进一步的相关审计证据;

②在执行一项或多项审计准则的要求时,需要扩大审计工作的范围;

③实施注册会计师根据具体情况认为必要的其他程序。【例题8·多选题】关于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以下理解中,恰当的有( )。

A.根据审计结果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包括沟通审计意见的类型、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等

B.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恰当的审计报告

C.合理保证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

D.合理保证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编制【解析】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是:①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②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以上选项都属于审计总体目标内容。【答案】ABCD二、认定(*)【要点提示】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

认定与审计目标密切相关,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职责就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作出的认定是否恰当。(一)认定的含义

认定是指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注册会计师将其用于考虑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型的潜在错报。

当管理层声明财务报表已按照适用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编制,在所有重大方面作出公允反映时,就意味着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以及相关的披露作出了认定。

管理层的认定若有什么不恰当的表达,注册会计师则可以根据管理层“认定的不恰当的表达”来确定财务报表错报的类别;管理层的认定在先,注册会计师考虑错报在管理层认定之后。

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上的认定可能是明确表达的,也可能是隐含表达的。【例题9·多选题】假设M公司2014年12月31日(财务报表日)资产负债表中所列示的期末存货项目(金额)500万元为例,以下对认定的理解正确的是( )。

A.M公司12月31日的资产中所记录500万的存货是存在的,表明存货账面记录没有多记一分,如果注册会计师以该账面记录为起点,则能够追踪到对应的存货实物

B.M公司记录的存货均由其拥有或控制,表明存货资产都在A公司存放

C.财务报表日M公司资产中所记录的存货以恰当的金额500万元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表明M公司存货在资产负债表中的金额是正确的,并且已经对存货进行了期末减值估计

D.M公司所有应当记录的存货均已记录在500万元中,表明M公司实际存在的并且所有权属于M公司的存货已经记录在资产负债表中,没有少记一分【解析】本题考查认定的含义,需从认定的明确表述和隐含表述上进行理解。选项B是不恰当的,“记录的存货均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是管理层从存货资产的“权属”上定义的概念,不是从存货资产的存放地点来讲的,比如说完成采购手续的在途原材料,委托代销的产成品等存货,在财务报表日没有在被审计单位“仓库”中,但从存货资产“权属”上界定,这些存货仍然属于被审计单位。【答案】ACD(二)认定类别

认定可分为三类:①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②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③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

1.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

注册会计师对所审计时期的各类交易和事项运用的认定通常分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