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于基础教育森林:教育实践沉思对话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7 13:34:33

点击下载

作者:于漪,黄音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穿行于基础教育森林:教育实践沉思对话录

穿行于基础教育森林:教育实践沉思对话录试读:

两代教师的对话

教育,是一生的牵挂

教师,是一生的职业

于漪 教育,既是生命的演绎,也是生命力量的涌动和生命自觉的传承。忆往昔,看今朝,自省自励,回归初心,追求教育真谛。

黄音 历史形成的教师精神不能丢掉。人是要有精神支撑的,有理想信念,祖国风云在胸中激荡,就会精神焕发,生机盎然。● 引言● 第一章 一种精神焕发的教育景象● 时代机遇,生命释放活力● 放飞梦想,追求美好● 诸多偶然,形成“传奇”● 抚今思昔,启迪良多● 第二章 五彩斑斓的学生世界● 学生是“万物之灵”● 教育的出发点与终极目标● 相同是现象,差异是常态● 第三章 爱是学生成长的基本需要● 师爱荡漾,助力精神成长● 树立“主体”意识,营造积极向上氛围● 潜能发挥,人人都是好样的● 家校沟通,形成爱的合力● 爱是不可抗拒的生命召唤● 第四章 生命涌动的课堂●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 外塑”与“内建”● 立体化多功能● 引领每名学生成为学习的“发光体”● 第五章 语文教育是民族文化之根的教育● 热爱是硬道理● 新世纪的改革创新● 面临的最大干扰是“割裂”● 因时而发展才充满活力● 第六章 点燃旺盛的求知欲●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 破画地为牢,求一课一格● 关键在学生的言语实践● 重点加温,难易适度● 第七章 语言和思维融合发展● 开启思维门扉的钥匙● 抓语言训练,促思维发展● 营造畅所欲言的和谐氛围● 鼓励独特看法与创新精神● 第八章 在美的熏陶感染中● 如坐春风与芒刺在背● 攀登宝山,领略无限风光● 以情激情,美读感悟● 熟读积累,培育文化气质● 第九章 练就一支灵动的笔● 扫除心理障碍,激发内心需求● 语言文字、思想情操双锤炼● 开拓课外语文学习广阔天地● 整体设计,有序落实,忌零打碎敲● 第十章 备课是一辈子的功夫● 读懂教材是教师绕不过的“坎”● 学情研究,决定取舍详略● 创设课堂文化,提升教学品质● 反思是备课的继续● 第十一章 办学,追求理想的教育境界● 确立办学制高点● 依法治校,以德兴校● 课程建设目标指向● 校园文化滋养身心● 第十二章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 队伍建设重中之重● 以管理促进质量提高● 人文关怀,释放最大正能量● 师风可学,学风可师● 第十三章 “化作春泥更护花”● 义不容辞的责任● 着力创建为师者的风范● 珍视个性智能,助力充分发展● 搭建平台,锤炼本领,展示专业成长● 编后小记引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国这句古话足以说明“树人”的艰辛,“树人”的高难度。就基础教育而言,树人的工作就是给人打基础,把根扎正、扎牢、扎深,助他一辈子青枝绿叶,生意盎然。这份工作不仅影响个人的成长,更影响家庭、民族、国家的未来,貌似平凡,实质伟大。基础教育由于其普及性,面广量大,犹如茂密的森林,广袤辽阔,品种繁多,高耸低垂,各尽其性,各呈其态,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在这片绿意葱茏、美景如画的森林中,一代代护林人为之奉献毕生精力,我也是其中小小的一员。

担任过中学和中等师范学校的任课老师,担任过中学和中等师范学校的班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教务副主任,还担任过十年有余的师范学校校长。教过高中历史,最后落户于语文学科。教过师范生、高中生、初中生,听过小学各门课,接触过各个层面的学生。

暑期支教赴边疆及贫困地区,黑龙江大庆,湖南省土家族自治州吉首。远程教育上海与内地、新疆开通,首场主讲,与当地教师互动交流。参加教育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语文课程标准及各套语文教材的审查,主持或参加各层面语文中青年优秀教师的培训,参加省市或全国众多的学生语文活动。

一个甲子以来,穿行在基础教育森林中,风雨兼程,奋力向前。而今驻足回望,仍然心潮澎湃,情丝万缕。学生的健康成长、个性发展,教师的专业精湛,潜能发挥,教育质量的全面、持续提升,依旧是我一辈子的牵挂。

沉思数十年的教育实践,利弊得失互现,愧意常涌向心头,真是有说不尽的千言万语,万语千言,谈论就从这儿开始吧。教育教人成人

教育,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概念(An Essentially Contested [1]Concept)。它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作为一项“教人成人”的实践活动,它是复杂的、系统的。无论是“成人者”,抑或是“受教者”,都在教育实践中履行着不同的“知”和“觉”;无论是“成人之道”,还是教育过程中的“成己修为”,最终以“止于至善”为目的。教育,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温暖的词汇,它记录着人类“求好的[2]历程与结果”。

因此,在教育的语境中,生命间的对话演绎着教育事业的富饶。它既是一种教化,又是一种熏陶;既是美的历程,也是善的结果;既是和谐的交响曲,也是错落斑斓的万象之趣;既是对历史的凝望思辨,也是现实的审慎前行。“天命之谓性”,人非生而知之,因此需要教化、引导。就宏观角度看,教育是人类生活永恒承担并付诸实践的历史责任,如此人类历史才有可能不断地开展及进步可言,因此教育可说是人类特有的一项有目的的活动。就微观角度看,经过教育过程中师生教学相长的活动之后,受教者才有可能从天生的“自然人”变化气质而成为有教养的[3]“文化人”,进而实现“人之所以为人”的教育理想。人被赋予“天道精神”,人道秉承天地之道,教育在引导人们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中,要“率人性”,“成人道”。因此,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教育应该是“人道”与“天地之道”的贯通。《中庸》中有这么一段话:“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天地化万物,以气成形,又将理赋予人与物,终成为人物之性。因此,唯有“志诚”之人,才能发挥自己的天性,继而助他人实现天性,进而让万物实现天性,“尽性”而后赞助天地化育为物。

天地化生和养育人和万物的形体与先天本性,而如朱熹所言,“天人所为,各自有分”,他提出“天能生物,而耕种必用人;水能润物,而灌溉必用人;火能熯物,而薪爨必用人。裁成辅相,须是人做,非赞助而何?”因而,人需“修己”、需“善群”,还需“裁成辅[4]相,赞天地之化育”。

大自然生生不息,教育也是生机盎然的图景。基础教育工作不仅影响了一个人的成长,更影响着家庭、民族、国家的未来。忆往昔,看今朝,自省自励,回归初心,追求教育真谛。[1] Peters,R.s:Democratic values and educational aims.In Peters,R.S.Essays on educators.London:George Allen and Unwin Ltd,1977.[2] 欧阳教.教育的概念分析,黄光雄主编:教育概论,台北:师大书院,1990.[3] 贾馥茗,杨深坑主编,教育学方法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4] 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5.第一章 一种精神焕发的教育景象

人民教师,被赋予“人民”的名义。

聆听心语

于漪老师从教50周年的会议上,国家总督学柳斌曾题赞词:育人,一代师表;教改,一面旗帜。

当课堂普遍存在“满堂灌”的现象时,她已意识到教师的角色不是“演员”,课堂也不是教师展现口才、锻炼思维的场所,课要让学生听得懂、感兴趣、主动学,打破“一言堂”的局面;当语文教学过度关注语言文字的工具性与实用性时,她已认识到语文除了语法、文法外,还有传承文化、陶冶性情的功能,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当学生的课外时间被平庸的教辅挤占,考试评价被标准答案统治时,她已叩问教育,究竟是该“育分”,还是“育人”?当西方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不断冲击和挑战中国本土教育时,她已审慎思考,提出借鉴是取其精华,明辨而后选择,同时不忘将我国优秀的文化基因植根课堂。

她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人民教师,经历了一种精神焕发的教育景象,体验了教育春天的来临,是什么促使她在饱受“文革”带来的煎熬与痛苦后,仍不曾懈怠,不忘初心?教师承担着培养下一代的责任和使命,传承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传承厚重的家国情怀,不管风吹雨打,都坚韧不拔,跟着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勇于创新。

人民教师,被赋予“人民”的名义,理当如此。时代机遇,生命释放活力

黄: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对近40年来教育发展的历史、语文教育发展的历史知之甚少甚浅,想向您这位老教师请教。

翻阅以往语文刊物,2004年一本杂志上有关于“那一代”的专题,称您为“一个曾经的偶像”,进行评论、批评。您为什么会成为教师“偶像”的呢?“新生代”为什么要对您(不仅是您一人,还有另外两人)进行批判呢?十几年过去了,尽管您已经退休,但是仍然活跃在教育阵地上,对这个问题今日您是怎样认识的?

于:对“那一代”的评论,我能够理解。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语文教育事业也如此。长江后浪推前浪,应该是一代更比一代强。至于说到“偶像”问题,我认为那不是某一个某几个人很特别,很了不起,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来考察,就会更客观,更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但十年动乱对教育所造成的灾难仍比比皆是。特别是“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愚昧思想,仍然笼罩在教育领域,笼罩在中学语文界。再加上文化教育还有“两个估计”箍在头上,说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教育战线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是“黑线专政”;知识分子的大多数,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教师明知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的必要与重要,但恐惧心理未消除,不敢抓,不能抓,憋着一股劲用不出力气。

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如一阵春雷,扫除阴霾,让广大教师生命释放出活力。1977年9月,邓小平同志恢复领导职位出来工作,首先抓教育和科学,最早讲教育战线解放思想,发表了《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充分肯定了17年教育工作成绩,砸开了套在教育工作者头上的枷锁,教育的春天来到了,中学语文教育的春天来到了。

思想产生巨大力量。许多专家、学者聚集到上海,共同讨论十年动乱对语文教学的伤害与摧残,研究如何医治创伤,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教学第一线语文教师也是群情激奋,不仅憧憬未来语文质量的美景,更是想自己能为振兴语文教育事业做出奉献。由于生命活力释放,一时间,语文教育事业可谓是百废俱举。如成立中学语文教育研究学会,编写适合本校本地区本省市教情学情的语文教材,试验并实践各自的语文教育理念。课堂教学改革更是风起云涌,听、说、读、写,各有主旨,百花齐放。紧接着语文教学大纲与国家的教材建设拉开大幕,民间的语文杂志、语文报纸也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语文生态环境可说是欣欣向荣。

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直接动力大概要算吕叔湘先生的文章了。他于1978年3月16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两个迫切问题》,抨击中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少、慢、差、费程度严重,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要好好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要在较少的时间里取得较好的成绩”。这篇文章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且不说那时教学质量差的根本原因,也不必去追究十年动乱对语文教学的深层次的破坏,但希望改变教学不如人意的迫切,符合师生、包括家长的期望。由于这一动力的推动,教育包括语文教学就出现了上述朝气蓬勃的局面。

黄:思想产生巨大力量。看来那个时代“解放思想”是给教师带来最大的时代机遇,人人都可发挥主动性、积极性迎接改革教学的挑战。当时,您已是中年教师,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

于:我是一名“文革”中受到很大冲击的教师,特别感受到教育春天的温暖和春天来临的不易,当然是精神焕发,全身心投入。现在想来,那时自己是热情大于理性,愿望高于学术。目标是明确的,需努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依据是自己的认识与经验,无系统学理可言。途径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具体目标是10个字:“冲破满堂灌,改变一言堂。”为什么定这样的目标呢?“文革”以前我一直教高中,上课追求“一清如水”,自以为只要把课文讲得一清二楚,学生就理解了,语文水平也会与日俱增,不断提高。有位性格敦厚的学生曾一本正经地对我说:“你的课很好听,我很喜欢,可惜我不会。”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促使我认真思考;我不是演员,是教师,“好听”有什么用?要教会学生才是教学正道。我第一次真切地感觉到课堂被我这个教师“独霸”了,是自己在训练口才,训练思维,问几个问题不过是摆饰摆饰而已。也就是在此时,我第一次从心里涌出了对学生的歉意。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训练语文能力的场所,我侵占了他们的时间与空间。于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初我就试着改革课堂教学,着力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做学习的主人。可是好景不长,没几年就发生了“文化大革命”,有一个阶段连语文课都取消了,成为“政文课”,或“革命文艺课”。但我这块心病未能放下,总想探出一条路来。而今,迎来了大好时机,我当然要重拾旧梦,为提高学生学语文的质量而继续探路。

黄:当时有不少老师自编教材,您为什么不编呢?

于:当时也有好几位老师包括媒体问过这个问题,我是这样回答的;人对自己要有清醒的认识,由于自己的学术功底、文化底蕴、社会视野、语言文字规律探究所限,完全没有这个能力。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获得心灵成长养料的珍宝,思想须有高度,文化须有厚度,绝不是选择一些文章汇聚起来就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怎么组合,须有科学依据,不能贬低它的作用,只作为学习语言文字的一个例子。为此,我只做力所能及的事,试着改革课堂教学。我不过是众多改革者中的普通一员。放飞梦想,追求美好

黄:民间自发致力改革的人也许为数不会太多,就全国而言,当时能否形成气候?

于:你也许难以想象当时语文教材语文教学大交流的盛况。只要是讨论中学语文教改、传播教改认识与做法,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民间组织,包括语文报刊媒体举办,参加会议的语文教师往往以“千”来计数。那种热情,那种期盼,那种人满为患的场面,站立的,坐在台阶上的,全神贯注的表情,至今历历在目,犹如眼前。语文教师可爱啊可敬。

教育改革大潮来临,有识见有追求的校长认识到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创造机会让有改革愿望、有潜力可发挥的中青年教师外出观摩、学习。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从沿海到内地,为追求语文专业的美好而人员作如此大流动是前所未有的。看来是研究语文教学,实际上通过讲课、听课、评课、讲座、研讨,更是各地文化与教育的大交流,结识了许多同伴,切磋琢磨,互学互补,推进了改革。至于语文教材中语法是继续使用“文革”前的“暂拟语法体系”,还是重新确立新的教学语法体系,讨论,争辩,集全国各派著名语言学家,包括耄耋之年的语言学大家王力先生也多次出席,可见学术气氛之盛。

其实,当时物质条件还是比较艰苦的。交通不是很方便,有些县城里出来的老师,车船等更是不方便,要辗转好几天。但我看到的都是面带笑容,兴冲冲的,不以为苦。因为心里揣着梦想,总想自己教学中能有所作为,出差学习、交流,正是放飞自己的梦想。

我身在学校上课,几乎每天被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教师感动着。有的年已过半百,两鬓斑白,进取心不减。一天清晨,我去观摩教室察看上课需用的粉笔、黑板擦是否放好。突然学生座位上躺着的一位老师站立起来,他已头发斑白,说来听课的,从郊县崇明摆渡来的。早晨乘船来不及,昨天晚上到的。住旅馆要钱,看教室门未关闭,就凑合着躺一躺。那是初秋,校园里草木多,蚊子多,这一夜怎么过得啊?我无言答对,只能深深地向他致敬意致谢意。有远自西北的、青海的、新疆的,课后他们常对我叙说路途辗转几天几夜的辛苦,但他们又会欣喜地嚷:“太高兴了,能出来开开眼界,看看人家怎么上课,回去也要改,心里甜着呢!”有的小县城来的青年教师,海岛来的青年教师,与我成为忘年交,常有音信往来。各年龄层次语文教师对课改的向往,对从教自立自强的追求,给我以很深的教育。那个年代不要说学校无财力供应参观、听课的老师午餐,就是瓶水也供应不起。经常的情况是烧一桶开水供应就算是礼待了。物资贫乏,精神力量无穷,从老师们身上我源源不断吸取到努力向前的动力,故而一直心存感激。诸多偶然,形成“传奇”

黄:对我们年轻人来说。那时物质匮乏的艰难确实难以感同身受了,但老师们对教育对专业的热切追求是精神财富,值得珍视,应该学习。在众多教师中,您怎么会成为“偶像”的呢?一开始,我就问了这个问题,您还未回答。

于:其实。我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时代的催生,改革的大潮。就我个人而言,又是天赐良机,给了我广为交流的平台。

那时,教师蕴含的教育激情如地火奔腾爆发出来,寻求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佳径。在文化贫瘠、教育疮痍的土地上,哪个地方、哪所学校、哪位教师,教学中有一丝亮点,许多教师就不辞辛苦,趋之若鹜地去听课、研讨,以期获得有益的启迪。“特级教师”是那个年代的“稀有之物”,有限的平台演绎无限的希望,自然格外受到关注。

1978年年底,首评特级教师,我竟然被评上,细想起来纯属偶然,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提出:“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鼓励人们终身从事教育事业。特别优秀的教师,可以定为特级教师。”根据邓小平同志的讲话,教育部、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颁发了《关于评选特级教师的暂行规定》,在全国开始了评选特级教师的工作。最早只从报纸上看到北京评出三名小学特级教师的喜讯,人数少而又少,觉得很神圣,从未与自己挂钩。

一天,突然接到区委办公室电话,说区委高书记要来学校,接我去市政府大礼堂开会,说我评上特级教师了,要参加颁发证书的仪式。首届评审,无需个人申报,故我全然不知,天上掉下如此大的馅饼,太意外了,真是又惊又喜。那时,上海市中学各学科教师共评出8名,其中7名均来自市重点名校,唯独我从教的学校是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的工业区里的区重点,名不见经传,尽管当时也有人来学校听我的课,到学校开座谈会,但纯属寻常,听课是家常便饭,不以为意。

为何会受到如此青睐?我分析了原因。

首先,“文革”中被冲击、被批斗,我没有趴下,躺倒不干,也没有敷衍推诿,混日子。“劳改队”放出来后,我仍然振奋精神做工作。支撑我的理念是:教育更要花力气抓,要把人教出个“人”的样子,弘扬人性,驱散兽性,要有道德有良知。为此,尽心尽力,把一个个乱班带好,获得学生家长的认可。

其次,经常为学生的长远着想,不满足于眼前的“太平”。77届是全校最乱的年级,我被调任做年级组长。我既抓纪律的整顿,也抓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我认为在一个文盲半文盲充斥的国家是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的,我坚信青少年成长中总是有求知的愿望,一旦被激发就会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小,不知事,做老师的须教在今天,想到明天,为他们日后的发展着想。求学的黄金时代被耽误,以后怎么补,也是有这样那样的破绽。为此,我不仅面上抓教学秩序,上好课,还把各班级有求知愿望的学生组织起来学习。为了避免“文革”中“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大棒,我们从学理论开始,第一本学的是《共产党宣言》。一句一句讲,学的是理论,教的是文化,五年下来,打了一点底子。1977年恢复高考,这些学习种子编成两个班,100%考取高等学校,有的数学考满分,年级也被评为市先进集体,媒体作了报道。

黄:这也是几年的辛苦,很不容易。作为一名教师,在那个年代还能想到学生未来的发展,是对学生充满爱心的反映。

于:二三十年后,这些学生来看我,还满怀感激地说:“当时不理解您为何抓得我们这么紧,现在才体会到学习真正改变了人生的命运。”

再次,是媒体的传播。为了营造教育拨乱反正的新气象。1977年10月,上海与北京同日首次电视直播中学语文课。一周前,一位不相识的电视台同志来听课,随即通知要我上电视直播课,并说自己是导演。当时无统一教材,教什么,自选,自由度很大。我从被禁阅的图书馆绑捆的书堆里找出了高尔基的《海燕》,当时的想法是用以表达“乌云终究遮不住太阳”的信念,和身心解放的欢乐。那时刚有九英寸电视机,电视媒体是新鲜事,用以直播教师上课更是前所未有。好事落在我的头上,显然是救急,也是十分偶然。我虽然有点紧张,还是把担子挑了下来,再说,那时电视节目很少,足球比赛就是最好的观赏节目了。电视受众多,影响比文字媒体范围要广,这恐怕也是一个原因。

其实,这些事许多教师都可以做,也可以做得更好,我只是际遇,被偶然选中。此后,全国各地的语文同行源源不断地来听课,就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黄:在那种情势下,敢于让同行专家来听课也是不简单的,您主要凭借什么?

于:改革的勇气,开放的心态,不怕出丑。尽管我对语文教育的性质、功能、教材、教法、评价等认识十分肤浅,对其中的规律有的似乎还是暗室,两眼漆黑,难以分辨,但有改革的勇气,对课堂教学实践的追求还是明确的。“教”一定要在学生的“学”上起作用,让教材“活”起来,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以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撞击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动”起来,动眼、动耳、动口、动手,更动心,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教师全身心投入,导、帮、扶、赞,课有磁场,是师生共奏的交响曲。

上课也好,听课也好,目的都在寻求提高语文质量,惠泽莘莘学子,心态开放,就能说真话,听诤言。为此,我不怕出丑,被听之课全是家常课,没有任何课前操练。我社会兼职多,只教一个班,“文革”中批判我的罪状之一就是借班上课,给别人制造了困难。教师上课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借班演练,无形之中给别人制造了不便,不仁道,为此再不借班上课。

课从来不十全十美,常伴随着问题,缺陷,不足,乃至错误,我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与同行交流,不讳过,不掩失,求其真,也许这获得了同行的包容与认同。再说,每节课都有老师听,少则二三十人,多则数百人,粗略算一算,被听的公开课2000余节,这种格局的形成是时代的赐予,历史的偶然,我是深受益者,应尽毕生之力让偶然性为必然性开辟道路。“偶像”、“传奇”之说对我是一种提醒,一种鞭策。特级教师须是“师德表率,育人楷模,教学专家”,我以此为高悬目标,边干边学,边学边干,不断自我反思,自我否定,自我修为,认真缩短“实”与“名”的差距,走一条老老实实学做特级教师的路。抚今思昔,启迪良多

黄:从您讲的教育故事来看,当年呈现的教育景象确实给人的印象是精神焕发。经过四十年来的改革开放,教育领域与全国其他领域一样,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而今,我们又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有质量的发展机遇更大,以往走过的路还能不能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呢?

于:历史不能割断,经验也好,教训也好,都是继续发展、开拓前进的宝贵财富,教育如此,学科教学应一样,抚今思昔,从中可获得颇多教益。

精神焕发来自教师职业担当的觉醒和语文专业需求的自强。这种觉醒、这种自强来自于内心的驱动力,把迅速治愈社会的创伤放在心上,把国家建设对早出人才、多出人才的急需放在心上,把再穷再难也不能耽误孩子的成长放在心上,这种家国情怀,这种教育自觉是很可贵的。那时,无职称评定,无众多奖项评判的羁绊,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简单、纯粹。简单得很充实,纯粹得很少有功利之心,有的是对于语文专业的满腔热情,对语文改革的非凡勇气,对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执着追求,聚焦于培养学生扎实的语文能力,为他们早日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追求的就是那么明确,那么单一。而今,价值多元,文化多元并存,对教师的诱惑多种多样,有些人追求的东西太多,甚而移位。如果审视一下以往走过来的路,也许会有几分清醒。

教师觉醒与自强的原动力来自于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伟大思想。它不仅是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指导思想,更是如强劲的春风,吹开了人们内心的封闭,创造了奉献祖国事业的能量。今日,进入新时代,教师更要激情似火,有新思考、新作为,用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

黄:历史形成的教师精神不能丢掉。人是要有精神支撑的,有理想信念,祖国风云在胸中激荡,就会精神焕发,生机盎然。第二章 五彩斑斓的学生世界

眼中有人,心中有人,是教育“以人为本”最直接的表达。

聆听心语“做人”难,“教做人”也难。

面对学习困难、不合群、调皮爱闯祸的学生,有的教师因束手无策而苦闷不堪,有的教师在“师爱”和“爱不起来”间徘徊不定,有的教师心灰意冷而冷漠处置。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自我认知的主体。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会影响学生的自我认知,如果教师一直只将成绩视为学生优劣评判的单一标准,那孩子也会将成绩好坏视作自我评价的唯一砝码。

人是有灵性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教师视学生为“万物之灵”的“灵”,内涵丰富。它既是师生间平等关系的表达,也是对学生主体性、独立性、主动性和能动性的认知与尊重,更是对学生稚拙、粗糙、不完美的包容与理解,智慧地引导学生不断求真、求善,提升学习品质和人生境界。

眼中有人,心中有人,是教育“以人为本”最直接的表达。做到“有教无类”,不能把一部分学生放在阳光下,而另一些则成为视线的死角,选择性地忽略;做到“因材施教”,欣赏差异,引导每一个个体更好地发展,不做千篇一律没有性灵的躯壳。

教育的出发点是“培养人”。而“真正的教育”是促使灵魂的转向,实现人生境界的提升,引导学生从蒙昧无知的童子到成为现实人生意义价值的奉献者。

理解了教育的出发点和目标,教师的“心结”自然纾解,就能看到千差万别的五彩斑斓的学生世界。学生是“万物之灵”

黄:课堂教学改革的聚焦点是学生、是人,我认为从教者的第一要务是研究学生、研究人。而这项研究又必须有正确的理念指导。有人说,教育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概念。它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作为一项“教人成人”的实践活动,它是复杂的,系统的,您是怎样认识的?

于:世界上对教育的阐释多种多样,但“教人成人”、“人之完成”的界定比较得到认同。

德国教育家雅思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们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们对“教人成人”的看法是:无论是“成人者”,抑或是“受教者”,都在教育实践中履行着不同的“知”与“觉”;无论是“成人之道”,还是教育过程中的“成己修为”,最终都以“止于至善”为目的。教育,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温暖的词汇,它记录着人类“求好的历程与结果”。“受教者”是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首先就要给他们定位,要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为他们定位。《尚书》:“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自然生长出万物,人为万物之灵。中国有“天地人三才”之说,认为人与天地同等重要。荀子说:“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天有其时,能够长出万物;地有其财,能够养育万物;人有其治,能够管理和参与万物的变化,而动物不能,故天地人三者同等重要。而人为万物之灵。

黄:人为什么能成为万物之灵?是不是因为人具有灵性?“灵性”是不是指有思想、有精神生活?

于:你说得对。“灵性”内涵丰富,主要是指有思想有精神生活。人是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相结合的高级生命体,在万物之中最具主体性,也最具能动性。

西方基督教文化、印度文化均认为生命是由现实之外的另一个世界,即“神的世界”掌控的,一神或多神掌控,安排命运。中国文化认为,现实世界中一切生命都是这个现实世界生成的,非“神”所控。“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夫妇合气,子自生矣”。(《论衡》)人的生命不是由外力——“神”掌控,人的主体性、独立性十分突出。家庭、社会的连续性靠一代代人的“薪继火传”,因而“教人成人”的教育意义特别重大。

黄:您提出学生都是“万物之灵”,真意何在?

于:至少想说明三个问题。一,每名学生都是具有独立性的人,他们的成长发挥不是靠外力掌控,而是主体的自我认识,自我生长。他们不是“物品”,不是“工具”,任你使用,而是有主动性、能动性的万物之灵——人。二,就人的本质而言,年长的“师”与年少的“生”是平等的,都是万物之灵,年长者对年少的学生应尊重、爱护,有悲悯之心。三,闻道有先后,年少的学生幼稚、粗糙、不完美,是未长成的常态,不能苛求,关键在年长的教师要练就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他们身上闪光的东西,真心实意地欣赏、品评、激励。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往往忽略学生身上“万物之灵”的“灵”,对他们的主体性、独立性、主动性、能动性考虑甚少,尊重不够,而是以考试标尺、分数多少论高低。“灵”的内涵非常丰富,考试分数怎能囊括?丢失了对“万物之灵”的尊重,必然出现种种误判,还有什么优质教育可言?

陶行知先生在上个世纪写的《学问之要素》中就指出:“学生是学习人生之道的人。学以厚生则可;学以伤生是断断不可的。天才是做学问的根据……但是天才,有时很不容易看出来。时机未到,天才隐在里面,专靠主观、武断,以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是常有的事。”我们所熟知的陶先生讲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也是同一个意思。这些教育诤言都在提醒与劝导教师须有正确的教育态度与教育方法。

黄:我认为教师的“主观”、“武断”、“教鞭”、“冷眼”、“讥笑”等表现,其实质是对学生万物之灵的“灵”缺少认识、缺少理解,缺少对学生主体成长规律的尊重。儿童、少年、青年有自我生长的内在动力,在合适的阳光、雨露环境中,会自我调节、自我修正、自我发展。教师无论如何不能把学生当作无灵性的“物”来看待,把他们看成是固定不变的。至于把他们作为谋取升学榜排名功利的“工具”,则是丢失了办学者、从教者起码的善良。

于:说得很对。树立“人”的观念,尊重学生是有灵性可塑造的人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教育的出发点与终极目标

黄:教育要以人为本。记得英国教育家怀特海说:“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可是,在教育实践中常出现移位状况,课程、考试、成绩等成为重中之重,人却相当程度被丢失了,怎么会这样呢?

于:重物轻人、重技轻人,是常有的事。作为执教者、办学者,这个问题不真正透彻理解,并狠下功夫去做,不管怎样包装,甚至鼓吹,很难实现货真价实的教育优质,很难让学生真正深受其益。

教育,说到底就是“培养人”三个大字。尽管语言表述不尽相同,但就本质而言,古今中外莫不聚焦在“人”的培养、“人”之完成上。《易经》“蒙”卦的卦辞说:“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意思是:“不是我求蒙昧的童子学习,而是蒙昧的童子求我施教。”多么了不起,古老的《易经》已经把教育看作是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可见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中心地位。在西方,“教育”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词根,原义是“引出”的意思。柏拉图在其《理想国》名著中,借其老师苏格拉底之口,用“洞穴中的囚徒”这个隐喻,阐释了“引出”的真正含义。教育就是把人,把人的灵魂、精神引出洞穴,引向真理世界,从黑暗引向光明,达到真实之境。也就是说,“真正的教育”是促使灵魂的转向,并用力将灵魂往上拉,达到高处的真实之境。这种灵魂的转向,实际上就是人生境界的提升。从蒙昧无知的童子到现实人生意义价值的奉献者,出发点与追求的终极目标十分明确。《大学》开宗明义第一句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子学习的目的就是彰显内心的善性,不断自新,达到“至善”的境界。教育就是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引导他们去除蒙昧无知,追求真、善的目标。近现代教育家众多,对此问题均有论述。如法国思想家卢梭希望通过自然主义的教育培养“自由发展的人”。我国的陶行知先生致力于培养手脑并用“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领域类似的观点不胜枚举,都聚焦在以学生为本。

当代我们就此问题的论述与措施,更是以国家文件形式发布、下达,显示其庄严与重要。1985年5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993年2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用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五年来,更是强调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完成好、履行好立德树人的职责,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实现全面发展,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人民伟大实践结合起来。把这些要求前后联系起来看,以学生为本的观点不仅一脉相承,而且随着现实的挑战与时代的需求,认识更为深化,内涵更为丰富。

黄:教育以人为本,应该说是清楚明白,无可争议,为什么实践中还会出现种种问题?

于:我之所以反反复复强调以学生为本,就是因为树立起正确的教育理念十分不容易,要在复杂的情况下坚守就更加不易,须有远见胆识和相当的勇气。教育,与社会的方方面面、与千千万万家庭紧密相连,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有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人的主观认识施加的影响。正确的、错误的,实事求是的、夸大其词的,纠缠,纠结,干扰不断。要正确的教育理念通行无阻,一竿子到底,未免有几分天真。要不断强调,总结经验教训,特别是从教训中提高认识,方能悟得教育的真谛。

之所以在教育实践中丢失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原因也很复杂,有的是进入认识误区,有的是思想方法问题,也有功利之心的蒙蔽。老师心中全无学生,大概是极少数、极个别的。口中说学生,心中也想到学生,有教好学生的愿望,但往往停留在抽象的概念,或了解一些学生的共性特点,具体鲜活的个性特征则不甚了了,不作深入研究。一年两年教下来,有的连学生的名字都叫不出来。教材是“实”,学生被“虚化”了,抓住了物,丢失了人,教育效果可想而知。心中有学生,但只有部分学生,成绩好的,学习尖子,挑剔,选择,见分不见人,忘却了基础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为国民素质奠基,有教无类,无选择性。以部分代整体,不可能做到以学生为本。有的认为自己是传播知识的,哪管学生那么多闲事,何必“包打天下”;有的认为对学生好,按自己拟定的规格要求学生,不能越雷池一步。凡此种种,皆忘却了学生是活泼泼的生命体,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要尊重,要了解。见物不见人,见分不见人,被职称、考评、荣誉种种功利绑架,必然偏离教育的本真,侵蚀教育的价值。

回归教育本真,将以学生为本作为教育行为的不二准绳,摒弃种种不当与错误,方能创造促进学生充分成长的新气象。

黄:理念树立有难度,以正确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言行,难度系数更大,确实要经历相当的磨练,而且要勤于反思,正误对照,不断领悟。相同是现象,差异是常态

黄:学生世界五彩斑斓,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有时会大而化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误判的情况很多,与学生所思所想对不上号。

于:你说的有道理。所谓“大而化之”,是对所教班级学生的情况“毛估估”。如:什么学年段,年龄特征大致如何,同学之间关系怎样,学习状态有何特点,等等,基本上在“共性”圈子里转,把共性作为教育教学的依据。班级教育当然要抓共性,因其中寓含着一定的育人规律,生理的、心理的、求知的、活动的……有不少的相同与相似,但如若满足于此,基本上还是在学生外部世界飘,不是缺少针对性,就是失之于肤浅。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更何况是人?每个学生有他自己独特的世界,由他自己独特的所思、所想、所做、所行。学生的遗传基因、生存条件、成长环境不同,他们的性格、脾气、智力、情感、兴趣、爱好、内在需求就有差异,乃至显著差异。而种种差异构成了学生世界的丰富多彩。别说不同年龄的差别,就是同龄人,也千差万别。问题在我们常忙于教学业务、囿于管理琐事,很少静下心来识别、研究。粗疏的,而不是精细的;凝固的,而不是发展的;成人的,居高临下的,而不是以学生立场,平起平坐来观察、思考,教育出现大而化之就不足为怪。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早就指出:“儿童不是‘小人’,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心理不同样,儿童的时期不仅作为成人之预备,亦有他的本身的价值,我们应尊重儿童的人格,爱护他们的烂漫天真。”

黄:老师常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其实“小人”想的跟成人不一样。举个例子说,我读小学时,放学爷爷接我回家需要爬楼梯,开始,爷爷和我爬得一样快,慢慢就被我赶超了,再后来,我会先爬到一层平台上,再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折返到楼梯中央“接”爷爷。大人以为我是孝心,其实我这样做不是为了表现孝心,而是显示一个百米飞人的骄傲和自豪。

于:其实,老师也是从“小人”走过来,回顾过往的步履,体味童心的稚嫩,行为的粗疏,异想天开的可爱,有助于放下身段,走进学生世界。要调动自己的感觉器官,多接触学生。眼看、耳听、口说、手触,更要用心,体会、体验、思考,拆除师生之间的“隔”——壁垒,真心实意成为朋友,甚至忘年交。进入他们的世界,才会真正看到多姿多彩的风景,沉浸在惊讶、惊喜、惊愕、惊叹之中。有的女学生直率,她一张口,你就可以看到她的喉咙,心里不藏着半点东西,和她在一起,无形中会受到她喜怒哀乐的感染。有的学生很内敛,脸上常常没有表情,与年龄不相称。尽管不表露,但胸中仍有风云,某个细节在不经意中触动了心灵,也会或皱起眉头,或绽开笑意,甚至用语言道出心意。教师要用敏锐的目光迅速捕捉。有的学生喜欢热闹,有的喜欢独处;有的喜爱独立自主,有的依赖性特强,千姿百态,千差万别。那种蓬勃生机,那种浓郁春意,不进入那个世界难体会一二。有时,学生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故事、一次行动,会让你享受人间的温情,记一辈子,稍稍回忆,心里还是甜的。有名15岁的小女孩对老师很依恋,课后常到我办公室说这说那,我总是热情相伴。一天中午,她拿了一包东西来,郑重其事对我说:“这是秘密,不要告诉同学。”打开一看,原来是绣品,五彩的,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她在我耳边轻声轻气说:“我12岁时奶奶教我绣花,我的针总是插不对,奶奶说心要静,神要定,给这个人看,那个人看,怎么绣得好?不在别人面前显摆,就有灵气。3年了,我一直不给别人看。今天我实在熬不住了,拿给您看,我相信我的灵气不会丢。您看看,我绣得好不好?”我很感动,感谢她的信任,感谢她的悄悄话,我认真仔细地看,赞扬她的针脚细,针脚齐,一定会越绣越好,越绣越美丽,更有灵气。她高兴地把绣品包好,带着满足跳跳蹦蹦离开。孩子的纯真、贴心,真得好好品味。对老师而言,犹如一帖心灵净化剂,帮助掸掉世上尘土的污染。

黄:真让人感动,童心纯真、可爱。您带过不少乱班,接触过一些思想言行差错比较多的同学,他们的情况相同吗?怎么认识他们呢?

于:有的很不相同,即使有的看似相同,其实差异很大。相同是现象,差异是常态。他们也是孩子,同样有他们的世界。拿两名学生来说,都犯有逃学、抽烟、打架、欺侮弱小的毛病,但深入了解,很不一样。一名男生家庭条件较好,但重男轻女,把儿子捧上天,姐姐妹妹全要听他使唤。等沾染上坏习气,管不住了,又棍棒教育,甚至放弃,赶出家门。一味溺爱,造成不良后果。另一名男生家境差,父母无管教子女能力,放羊,他跟着周围三朋四友干坏事,听人唆使。行为受大脑支配,关键在要了解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读懂了他们的想法,对他们才会有比较完整的正确的认识。前一个逃学有时是觉得老师教得不好,无兴趣;抽烟是由于好奇,看烟又不是糖,为什么那么多人抽?原来可以“扎台型”,手指间夹一根;打架有时是为了打抱不平,有时是碰了他的尊严。在家里唯我独尊惯了,身上有傲气。后一个是“讲义气”,无是非观念,叫做坏事认为是看得起他,可以“两肋插刀”,给他抽包香烟就“感恩戴德”,缺少自尊。后一个比前一个陷得程度要深得多,坏事的边界也大得多。了解了他们大脑中的“密码”,才能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而且要充分肯定并善于运用他们自身的积极因子——如心地比较善良,不刁滑,承认自己身上的问题,想做好人,做好学生,助他们树立自信,勇敢地克服缺点,努力清除身上的不良习气。深入了解的目的是为了找准教育的依据,引领他们走向美好。学生是发展的、变化的,可塑性很大的,经过较长时间的沟通、交流、教育、感化,终于有了显著改变,健康起来,美丽起来,连兴趣爱好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黄:学生世界的斑斓,老师出了很大力气。

于:学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他们的智能也是各具特点的,各有所长,也各有不足,教师千万不能以一言一行妄加判断,挫伤学生的自尊。但是,教师又必须目光精细,有些看来是不大的事,背后支配的却关系到性格或思想品德,如不深入了解,及时指出,会成为健康成长的障碍。这类事往往发生在表现良好、学习优秀的学生身上。他们的缺点、不足,往往比较隐蔽,教师不易觉察,即使觉察,也常过分宽容。响鼓还要重槌敲。树上发现了害虫,要早捉、勤捉,学生思想品德、性格脾气,有了“虫”,同样要早捉、勤捉,保护他们正常发育,健康成长。第三章 爱是学生成长的基本需要

心里装进学生,装进国计民生,装进教育事业,装进立德树人的使命。

聆听心语

遇到一名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高中老师常把责任归咎于初中老师,初中老师则埋怨小学老师没“做好规矩”,小学老师觉得是孩子“家教”出现偏差。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集体感的缺失,社会影响下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都为班级工作带来不小的难题。

人,要直立行走,幼年时就必须经历蹒跚学步,都必须迈开第一步;人,要挺起脊梁,就必须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新时代对班级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不仅要使学校、家庭、社会资源共同参与,还要通过丰富的活动载体和形式,净化学习生态,营造良好氛围。无论是榜样引领,还是规则意识的培养,都在于引导学生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帮助学生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不自觉到自觉追求,旨归思想意识、道德质量和自我修养的完善和提升。在班集体中,学生是学习共同体,教师在管理者与参与者的角色之间转换,制度约束有益于规范行为和纪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有利于挖掘潜能,良好的班级文化形成有助于凝聚力的产生。因此,需要“法治”、“人治”、“文治”并驾齐驱。

爱是学生成长的基本需要,它贯穿在班级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师爱较之温暖无私的母爱,应更有深度,它是“恻隐之心的体现,美好人性的弘扬,薪火相传的担当,时代号角的召唤”,应有更大的格局,要“心里装进学生,装进国计民生,装进教育事业,装进立德树人的使命”。师爱荡漾,助力精神成长

黄:每个人都需要爱,渴望爱,儿童青少年时期更加需要爱。孩子需要父母的爱,学生需要教师的爱,爱是学生成长的基本需要。您是怎样理解的?又是怎样身体力行的呢?

于: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大爱,一种仁爱,用陶行知先生的话来说,就是“爱满天下”,仁而爱人。师爱超越亲子之爱,友人之爱。教师与学生无血缘关系,对学生无舐犊情深的本能,但必须对他们满腔热情满腔爱。因为,每个学生都是家庭的宝贝,国家的宝贝,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体,值得敬畏,应该呵护。因为教师肩负着人民的嘱托,国家的期望。老百姓把子女托付给你培养,寄托着幸福的期盼;国家把后代托付给你教育,寓含着高度的信任及无限的希望。生命的成长需要阳光温暖,雨露滋润,教师就是对稚嫩、可爱的生命撒播阳光雨露的人。

仁而爱人的情感世界是人独有的,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恻隐之心的体现,美好人性的弘扬,薪火相传的担当,时代号角的召唤。教师要懂得对学生的爱,学会对学生的爱,要在教育过程中自觉磨炼感情,努力扩大胸怀,让狭小的心装进学生,装进国计民生,装进教育事业,装进立德树人的使命;要不断在教育熔炉中锤炼,去除冷漠、寡情、炼出纯情丹心,哺育未来世界的主人茁壮成长,长足发展。师爱是一种温暖,一种高尚,一种关注,一种理解,一种包容,一种体贴,一种动力,一种引领。内涵极其丰富,生命活水流淌。学会热爱学生,是人文素养的提升,人生阶梯的攀登,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境界;师爱荡漾,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福祉。

黄:很受启发。教师爱学生,不是本能,而是人文,是素养,是要认真学习,认真“修为”的。动物出于本能,也会爱“子女”,虎毒不食子,凶残的狼,也很爱狼崽。人的高明高贵之处就在于超越本能,为事业为民族为国家而锤炼出大爱、仁爱,真了不起。

于:师爱荡漾可覆盖学生求学过程中的方方面面,生活的,学习的,思想的,物质的,精神的,等等。但最为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成长。物质生活,身体健康要关心,但更要着力于“成人”的教育。基础教育从事的是人的奠基工作,奠做人素质之基,奠科学文化素质之基,奠身心健康之基。学生进小学、进中学学习,虽仅短短数年,在人生长河中仅仅是一阵子,但这短短一阵子往往影响他们一辈子的生活道路。万丈高楼平地起,楼能不能盖高,关键在打怎样的基础。基础打得正,打得深,打得牢靠,不歪歪斜斜,学生就会一辈子受用不尽。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多种价值观并存,多种文化交织呈现,对无文化积淀,无生活经历的学生更要在明辨是非美丑,追求理想信念上积极引导,切实“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我在带班级时,坚持榜样领航,以古今中外卓越人物、英雄人物,尤其是以中华民族的英烈为榜样,点燃学生心中理想信念这盏灯。众所周知,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可能代替学生成长,学生成长的原动力来自自身对人生价值的逐渐认识、理解与追求。教师要做的是精心在助推原动力上下功夫,帮助他们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不自觉到自觉追求。也就是在学生青春年少之时,满腔热情地助他们点燃生命之火,照亮人生的路程。

人有了脊梁骨才能直立行走,真正脱离动物爬行状态。人无志不立,没有理想信念精神支柱,脊梁骨就不硬,立不正,站不直。孔子早就说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就是人的脊梁骨。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明确指出:“志不立,则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唐代诗人李贺更以诗句强调“少年心事当拿云”。志当存高远是中国人立身、立业的首要,教育青少年以立志开启人生之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应自觉传承,在现时代闪发光辉。

黄:怎样引领才能取得实际效果?

于:引领学生立志,促进他们精神成长,一定要考虑他们的年龄特征,他们的心理需求,而不是凌空说教,说大话、空话。青少年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情感在发育、丰富的过程中,十分敏感,喜欢幻想,更多于梦想,要做各种各样了不起的人。此时此刻,以一个个生动具体的高大榜样引领,正适应、满足他们内心变化的需要。未成年学生心中常有崇拜的偶像,如果不及时给予正确、积极的引导,不是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炒作的诱惑,就是空白与茫然,不利于健康成长。以榜样作为高悬的学习目标引领,须选择学生易于接受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极其自然的氛围中展开,熏陶感染。

如历史人物介绍,要求学生翻阅有关史书,找出自己最崇拜的人,在班级里介绍他们的感人事迹。学生寻找、阅读、讲述,不仅自己感动,也感动了同学。岳飞、文天祥、陆游、辛弃疾、范仲淹、林则徐、梁启超等伟人犹如矗立眼前。如朗诵红色经典作品,讲述革命故事,交流学习体会。朗读《革命烈士诗抄》,讲述一个个革命烈士的故事,交流阅读体会。《星火燎原》红军故事、抗日战争故事、解放战争故事,把历史与文学作品结合起来读、讲,班黑板报持续不断刊载。现时代的楷模学习穿插进行,如李大钊、李四光、铁人王进喜、普通士兵雷锋、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等等。有时进行人生意义与价值的名言警句竞赛,自己寻找,并背诵讲解,阐述其中深意及自己的体会。奥斯托洛夫斯基关于人生价值的名言,方志敏的、吴运铎的、高士其的名言,有的学生背诵、讲述时很投入,有的激动得流出泪水,真挚感人。

每学期总有两次走出学校,一是到龙华烈士陵园或宝山烈士墓祭奠先烈,一是观看电影,如《烈火中永生》、《永不消逝的电波》等,所有的活动都聚焦在榜样高尚的人格、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奋斗不已、勇于奉献的精神。在年少成长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阅读、听、说、思、行,不断承受榜样阳光的照耀,心灵受到人间最美好的精神养料的滋养,理想之灯就燃亮起来。

黄:教育确实不是短期效应,急功近利做一做无补于事,可贵在坚持不懈,润物无声。今日新时代英雄人物辈出,更应充分运用这些优质资源教育我们的未成年人。

于:关键在教师要真正相信榜样的力量。不仅要真信,而且要用真情向学生浇灌。教师自己先受教育,心灵受到洗礼,情动于中,才能以语言、思想、情感与学生交流、碰撞,达到共振的境界。树立“主体”意识,营造积极向上氛围

黄:学生在学校求学,大部分时间都在班级里度过,班级里弘扬怎样的文化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但班级里还有许多日常琐细的管理工作,怎样做才有质量,才有育人的实效?

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化应是班级文化的主流,让学生浸染其中,受到良好的熏陶。管理同样需要注意文化的建设,以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班级是个小社会,同龄人在一起学习、生活、追求,有相同相近的目标,又有千差万别的个性,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与学校的方方面面如何和谐相处,等等,均要引领学生认知、思考、实践,融入集体,并做集体中一名好成员。

最为要紧的是引导学生树立在班级里的“主体”意识,是“我们”的班级,不是班主任一人的班级,不是几名班干部的班级,而是我们班级里的每一个成员的班级,“我”也是班级的主人,要发挥主体作用。班主任一定要树立所有学生均为教育第一立场的观点,如何建班,建设怎样的班集体,要请所有学生出主意,听所有学生意见,最后择善而从。意见、建议是大家提的,形成的计划容易被接纳,付诸实施矛盾容易化解。学生,特别是平日不被足够重视的学生,缺点较多的学生受到尊重,那种高兴、得意难以言表。人是有尊严的,学生的尊严受到尊重,是教师的职责,是撒播人间的温暖。

集体组织须有规则意识,校有校规,班有班规,学生有学生守则。有规定不执行,比没有规定危害还要大。要从中国文化的高度说明树立规则意识、遵守规则的重要。《周易·观卦》:“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四时不忒”,一年四季无差错。天不说话,但告诉人们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有秩序的运行,没有差错。有序,讲究规则,人就受到恩泽。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人的自我认识,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升。人有独立人格,不做神的奴隶,也不做物的奴隶,故而要自律,自我约束。《管子·心术篇》中讲:心是一身之主,主宰管理眼、耳、鼻、舌、身五官。五官又与外界色、声、香、味等事物去接触,如能管住,心术就是正的。遵守规则当然也是其中之义。

就社会而言,结构又如巨大的网络,纷繁复杂,运转要正常、顺畅,非建立秩序不可。规则就是秩序的反映,学生日后成长为社会公民,从小就要培养规则意识,懂得自己应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自己在集体中应担当怎样的责任,能为集体做点什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