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有范——指尖上的文化思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8 06:37:00

点击下载

作者:范周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言之有范——指尖上的文化思考

言之有范——指尖上的文化思考试读:

作者简介

范周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联合国全球创意经济顾问,国家发改委“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财政部中央文化企此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文化部国家文化改革发展基地主任,国家艺术基金规划专家委员会专家,笫三届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理事会理事长。

主要研究文化产业政策,文化立法、城市文化规划等领域,著有《中国文化产业新思考》《新型城镇化与文化发展研究报告》《中国城市居民文化消费调查报告》等,主持编写《中国文化产业年鉴》,先后承接多个部委和省市的委托课题,担任《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规划(2016-2020)》课题组组长,全国人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起草专家组成员。

自序

我对自媒体产生兴趣是在去年十月,当时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的年会正在杭州白马湖举办。在这个论坛上,我的几个研究生自发申请了一个公众号,用以沟通与会人员的各种需求,同时也将会议上的不少发言内容和采访报道做了更广泛的传播。受这次启发,我和我的研究生回京后就分别申请了当时服务于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的“文化定福庄”和以我个人名义注册的“言之有范”两个公众号。在这过程中,院里的刘京晶老师没少操心,从公号定位、人员培训、工作机制、主题策划等各个环节,与同学们一起探讨。一周后的10月28日,两个公众号相继上线,到今天已经快一年了。“言之有范”这个名字是同学们起的,我猜大家或许是希望我能够发表一些言之有理的独家观点。十个月以来,在同学们的督促下,我确实发表了不少个人观点,有很多还被报刊转载了。刚开始,我尝试做公众号的目的,主要是想提醒同学们多关注学术前沿、多思考、多写作,大家也是在干中学、学中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倒是他们常常提醒我该“交作业”了。这种教学相长、互相启发的状态我非常享受,师生都有收获。十个月的尝试,体会颇多,和朋友们分享一二。

互联网世界里没有年龄区分,只有观念差异。如今在德国上网一族里,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了相当的比例。我的母亲已经八十多岁了,老人家每日上网浏览信息,偶尔也会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当然我们是要积极点赞的),也非常愿意在网上和我们交流。在这个互联网世界里,许多纸媒的影响力逐渐让位于网络,这是不争的事实。过去发表学术观点多看重学术期刊(今天它依然重要,尤其在评职称或荣誉的时候),但其传播力实在有限。尤其是80后、90后乃至于00后,网络是他们交流的主要手段,在他们的世界里,如果没有你的声音,没有你的学术伙伴,那么在十几年后,不是这个世界抛弃了你,而是你远离了这个世界。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话语权,应当主动争取并善加利用,还要经营珍惜。因此,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发表在网络上的文章、观点,也会成为评价一个学生、学者的学术成果的重要依据,它们的作用和今日的纸媒是一样的。我和我的学生们在这个领域里先体验一下,也算是笨鸟先飞。

第二是这个自媒体实验非常成功。经过反复调整,研究生们已经适应了这种培养模式。“言之有范”坚持每日推送,无论节假,大家不得不第一时间了解和关注与研究相关的各类信息。一开始,学生们做不到,我也做不到。到现在,我们基本可以做到同步观察、同步讨论、同步写作、同步研究。我觉得,研究生的学习不仅要完成课业和论文,自觉学习和吸收知识的时间也是不可或缺的。否则参加工作后,很容易不接地气,写作能力、思辨能力、归纳能力都比较弱,甚至必须重新补课。因此,这样的训练在学校就应该有。在公众号的实战中,同样一本书、一个事件、一个文件、一个案例,大家往往会有不同角度的思考和解读。在这个团队里,同学们的许多文章被报刊转载,也是对其自身的一种肯定。有媒体和企业的朋友们点名要我们的小编去工作,理由是在我们自己运营公众号的过程中大家参与了上百个选题的策划和众多课题的研究,省去了用人单位的培养期。由此,我更加觉得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更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当然,这只是我们加强研究生培养的一种模式,今后还应该探索更多的培养方式,让学生和用人单位都能受益。

我把“言之有范”定位为学术笔记,不一定系统,更谈不上规范,仅仅是有感而发,即兴创作,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我尽可能有针对性地发表一些观点,但其中关于文化现象和文化政策的解读,还是有时效性的。因此,回头看这些内容时难免显得杂乱无章。在后台,有数以万计的粉丝在关注着我们,这当中有很多是我们在全国各地、世界各地文化领域尤其是文化产业界的朋友。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得以非常及时有效地交流信息、交换观点。我经常在调研后针对某地区的情况梳理成文章通过公众号与粉丝分享,又经过其他媒体(主要是网站)的转发,竟然可以达到几百万人在阅读或互动。这是我们用传统思维难以想象的。因此,这就要求未来我们应当对一些关乎全局的重点问题展开系列讨论,这一点在这本小册子或以后几期里将会有所体现。

最后,要感谢出版社的朋友鼓励我把这些素材整理出来,结集出版。书中的文章有些是我个人的全部原创;有些是我出了题目和要求,孩子们完成,我进行修改完善,算是“有限原创”;也有些是研究生们自己个人写的东西,我帮助把握主题,而不破坏其写作风格,就算是“协助原创”了。我的学生们尤其希望把网友们参与互动的原始评论放上去,其实我是不太情愿的,因为没有和当事人商量。但孩子们坚持要还原现场感,有些是网友的批评和质疑,有些是探讨和深究,有些则是赞同或追问。孩子们做了一些技术处理,但尽量保证原汁原味,我也就只好从命了。如今这些都汇聚在这里,各位看官细心品味,各取所需吧。由于时间仓促,难免有诸多不足之处,还望大家多多指正,老范不胜荣幸!

学生一再嘱咐我说说做“言之有范”十个月以来的心路历程,且要求绝对不要装高深。其实,在我看来,这本小册子不是纯粹学术意义上的学术专著,我反倒是轻松了不少。只是一想到每日需关注时事,发表观点,就开始头大。过去我要求学生该如何如何,今天学生反过来要求我应怎样怎样,也是师生情谊另一种形式的暖心互动。希望在他们的要求下,我能把这本笔记一天天地一直记录下去。十年后,或许再总结,就会悟出点意思,您说呢?范周2015年8月14日

一、理智研判 宏观视野

当今社会,经济文化日趋走向一体化,“文化产业”已经被经济学界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满足人类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兴产业形态。追溯文化产业发展源头,探寻其发展历史可以发现,文化产业是世界经济发展趋势驱动的必然选择,也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和文化崛起的必然要求。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迎来新的机遇期

当今社会,经济文化日趋走向一体化,“文化产业”已经被经济学界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满足人类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兴产业形态。追溯文化产业发展源头,探寻其发展历史可以发现,文化产业是世界经济发展趋势驱动的必然选择,也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和文化崛起的必然要求。微评★理论与实践结合,理念与现实结合,长期与近期结合,资金与品牌结合。把产品做成品牌,把项目做成产业,把技术做成标准。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特色凸显

自1998年中央政府在文化部设立文化产业司以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纳入到国民经济发展的管理体系之中,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日益凸显。从“十一五”和“十二五”发展情况来看,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了国人的普遍共识。2013年,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GDP中的比率已经达到3.77%。在今年各省市经济下行、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文化产业的增速仍维持在10%左右,其中北京、上海等地的增速仍保持在16%左右。一批新兴的文化产业新业态正在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种活力在移动新媒体、电子出版物、智慧城市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等方面表现尤为显著。以目前文化产业的增速和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在“十二五”末期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GDP比重5%左右应该没有悬念。在此期间,内涵式发展、传统文化产业的更新换代、文化产业品牌建设、文化与金融的高度融合,尤其是小微文化企业和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当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突出特色。微评★这些突出特色也可以说是新时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在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京杭大运河经济带、西南大通道、环渤海经济圈以及成渝经济带的产业发展下,“十三五”规划期间,文化产业也将在区域经济和特色化发展等方面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外,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下,文化产业将成为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全国各省、市、县已经展开的“十三五”规划的各项调研和编制工作都凸显了上述特色。微评★以文化产业为核心驱动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提供了城市转型的路径,而且切中了城镇化的核心要义——人的城镇化。“十三五”期间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在这样一个宏观经济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发展将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将产生倒逼机制推动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与此同时,我国的文化贸易也将伴随着产业的发展进行结构性调整,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将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议题,文化产业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体系将逐渐完善,这些都将使文化产业的现状发生根本性变化。微评★文化体制的改革已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改革的过程中因为意识形态、固有利益等问题,使得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大大增加,文化体制改革同样需要壮士断腕的魄力、勇气和智慧。

伴随着“十三五”的到来,中国文化产业将全面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在越来越多的政策利好之下,文化产业将不断与装备制造、建筑、体育、旅游、农业等产业进行深度融合,科技日益成为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推手,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有望出现“井喷式”增长。在这一机遇期中,国有文化企业全面深化改革、民营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新型文化业态下多重混合文化经济的不断呈现,尤其是目前正在强力推动的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立法工作,都将为文化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提供保障。微评★近两年,中央出台的文化发展相关政策密度空前,而地方在贯彻执行的过程中,因为实际情况不同,政策能否落地面临巨大挑战。

融合、特色、纵深:2015中国文化产业新态势

2014年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一年,从国家层面到地方省市,各类政策密集发布,文化立法提上议程,文化产业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那么,中国文化产业在2015年将何去何从,又会出现哪些新的发展趋向?1.多种业态不断融合

具体表现为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体育、文化商务、文化制造、文化农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

方特梦幻王国以高科技为核心表现特色主题,包含主题项目、游乐项目、休闲及景观项目200余项,还拥有24× 22米的全省最大的3D屏幕、能容纳1620人的巨大室内剧场,是“中国版的迪斯尼”,充分表现出了文化科技融合的魅力。微评★用理工科的思维做文创,值得学习!

深圳华侨城围绕文化这一核心,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形成不同的业态群,推动文化之城的产业升级,满足人们参与、体验的时尚旅游需求,拥有知识产权65项,2013年在国内外市场签约金额达15亿元,成为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典范。

北京文博会的体育运动展重点服务于体育产业的信息交流、产品交易和项目合作,成为集聚前沿理念和权威资讯、引领行业发展、倡导时尚健康体育文化生活、引导大众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与文化创意融合发展的平台。

同时,文化还将在不同层面上实现与商务、制造业、农业的融合发展。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商务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文化与商务融合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的实施意见》,积极推动文化商务健康发展。而台湾法蓝瓷、三亚玫瑰谷、成都“五朵金花”等充分体现了文化与制造业、农业融合早已不是新鲜事,它们将在2015年继续迅猛发展。微评★文化产业内在的集约、生态、人文和智慧等特性与其他产业耦合相关,这为其融合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融合发展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产业各要素、各环节、各层面的重构。2.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融合发展

文化产业和事业工作领导小组、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要统筹起来,文化产业内容生产和政府采购要实现无缝对接。国家的公共投入将从2014年的800亿元不断增加,到2020年突破8000亿元。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将成为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的一部分,文化产业内容生产将和公共文化需求相一致。3.互联网影响愈加深刻

到2014年,中国网民人数达到6.32亿,其中5.27亿使用手机上网,线上购物规模达1.85万亿,连在路边摊买水果和小吃都实现了网上支付。互联网对各行业的影响中对文化产业影响最大,处处离不开互联网。在互联网经济的深刻影响下,多种文化产业新型业态不断涌现:数字出版、移动音乐、众筹电影渐渐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未来,新媒体和互联网还将为文化产业注入什么样的新鲜血液,我们拭目以待。微评★山雨欲来风满楼,互联网的潜力还在酝酿中,未来一定会有更加颠覆性的改观。4.文化与金融融合

融资难是制约文化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等多项文件已经出台,旨在打造文创金融服务体系,探索多元收益。尤其是2014年5月9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国九条”),更是为文化金融的融合注入了强心剂。要大力发展文化消费金融、丰富文化信贷产业和服务、加快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企业直接融资。微评★中小微文化企业融资难的现状除了与文化产业轻资产、风险大紧密相关之外,文化企业的透明度、诚信度和企业管理也是融资难的重要因素。5.特色文化产业迅猛发展

2014年8月底,《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立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布局合理、链条完整、效益显著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格局。2015年,若干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特色文化产业带、一批带动作用明显的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和示范乡镇、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企业、产品和品牌或将形成。微评★在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是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而这需要政府、行业组织和民间共同努力。

吴桥,什么时候能成为中国的“太阳马戏团”,就是真正站起来了。太阳马戏团60%的演员都和吴桥有关,中国没有一个杂技团没有吴桥人,可是要如何形成吴桥品牌,如何把传统的东西和现代科技、传播结合起来,是需要认真思索的。6.文化产业纵深发展

12月15日,全国首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正式挂牌。作为北京市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将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遥相呼应,形成“西有科技中关村,东有文化定福庄”的发展格局。以此为契机,一批文化产业金融实验区、创新实验区和互联网企业保税区应运而生,带动文化产业纵深发展,领域更加宽广。

中国文化产业面临的问题

目前,中国文化产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是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予以关注。2014年12月25日,我在天津调研,谈了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顶层设计、法制、中小微文化企业、投融资、人才等问题。本文是演讲内容的节选,与大家分享。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目前面临如下几个问题,如何认清现状,如何采取措施予以解决,都是需要我们思考和讨论的。微评★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制定“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考虑规划制定的可行性和系统性,中央的规划具有统筹指引的战略性作用,而地方的文化规划要立足实际、适度超前。1. 顶层设计不足

条块分割严重。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缺乏科学的顶层设计,没有系统的政策法规,条块分割严重,不成体系,为各地文化产业发展带来困扰,制造难度。

缺乏文化规划。我国目前仍然没有一部完整的文化产业规划方案,使得许多地区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缺乏指导和参照,从而产生一系列问题,导致资源浪费,绩效不佳。2. 法制不力

文化立法在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总体上看,文化立法相对于国家的整个法制建设来说,步伐缓慢。目前文化产业法制不力现象突出,主要表现在:微评★我国文化立法要积极向欧美一些国家学习,当然更要立足我国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我国的文化立法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知识产权的保护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文化领域立法数量较少且涵盖面窄、立法缺位问题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8月,我国立法总数约38000多件,其中文化立法的数量约1042件,文化立法占全部立法的2.7%,其中文化法律占全部法律的1.7%。

文化立法效力层次较低。从当前的文化立法来看,法律、行政法规过少,大部分是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或其他规范性文件,效力层次偏低。这直接关系到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的保障和实现,本应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通过立法予以规范的事项,现在还主要依靠行政法规甚至大量的行政规章和地方性法规来调整。这种情况不仅使文化工作处于低效管理的状态,而且与《立法法》规定的立法权限划分不相适应。

立法滞后、不能适应需要。由于我国现行文化管理体制是一种部门分割状态,立法上不可避免地带有部门利益倾向,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看似严格,实则松懈。现行文化立法所确立的法律制度带有计划经济色彩,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适应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根据近年来文化立法的理论探索和立法实践,我认为,进一步加强文化立法,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建立和完善文化领域立法。文化部正在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立法及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加快文化领域立法步伐,推动文化领域的建设和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核心是严格依法办事,有法必依。严格依法办事,文化立法执法过程中都要时刻把法放在醒目位置,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协调。政府要真正起到主导作用,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协调发展,互促共进。3. 中小微文化企业面临困境

现如今,我国有130多万家文化企业、200多万文化个体从业者、工作室。其中小微文化企业为80%,占总从业人数的77%,占总文化产业增加值的60%。小微企业是全球文化产业发展的特征。以美国为例,小企业占全美企业总数的98%,提供了56.5%的就业,创造了55%的技术创新成果,完成了47%的企业销售份额,商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1/3。微评★文化企业大多为中小微型的企业,我国出台的一系列支持中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政策为其人才、平台、融资等各个方面提供了支撑,可是具体的落实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目前制约小微文化企业的三大瓶颈分别是:

人才技术制约。缺乏专门的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法律法规,人才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人才技术资源有限,且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制约了小微文化企业的发展。

缺少公共服务平台。小微文化企业的政策、技术、市场等网络体系缺失,行业协会缺乏,缺乏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

融资困难。小微文化企业小规模、轻资产、管理弱、高风险的特点使得其融资难上加难。

针对这个问题,要打造文创金融服务体系,支持中小微文创企业发展,通过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政府财政支持等办法鼓励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4.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处于不健全状态,主要表现在:

政策性壁垒。政策性壁垒的存在使得文化产业投融资缺乏更加灵活便捷的途径,外资引进不顺畅,民资利用不完全。

投资主体不清晰。现今文化产业投资主体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民资、外资、政府等各主体没有明确的职责要求和投资方向,引发投融资困境进一步加深。

无形资产评估不足。目前文化产业拥有的无形资产没有得到全面的评估,导致在资产利用过程中产生混乱。微评★文化企业的发展必须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灵活科学的融资体系,这其中,国有文化产业资本、民营文化产业资本、文化产业金融资本、国际文化资本、国际金融资本等不同来源的资本如何形成合力发挥效用,需要仔细研究。

针对以上不健全状态,打造文创金融服务体系,探索多元化收益。切实推进《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等指导意见。另外,还有新“国九条”的实施。2014年5月9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7号),表示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5.人才培养模式不清晰

学科支撑体系不清晰,边界不明确。文化产业作为一个融合性的学科,内容丰富,交叉复杂,学科体系不清晰,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相应不明确。

师资力量薄弱。目前各高校文化产业专业成立年限较短,师资力量欠缺,而且存在唯教科书的现象,使用的案例也是老掉牙的案例,严重影响了专业人才的培养。

教育太过理论化、浅显化。各高校文化产业专业课程设置仍以理论课为主,实践课设置较少,但是文化产业是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采用理论导师+实践导师的模式进行教学;人才的核心要素是要具有开放的视野、国际的眼光;在利用人才之前还需要对人才进行二次教育,即针对所从事具体工作的专业化继续教育。

针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现状,应当采取如下方式进行调整:多管齐下、多元发展、跨界教育;实施可持续人才培养战略。

2014年2月,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启动文化产业创业创意人才扶持计划,旨在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领域创意创业水平,加大对文化产业创意人才培养力度,加快文化创意与我国制造业、建筑业、信息产业、旅游业、体育产业、特色农业等国民经济相关领域融合发展。微评★解决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难题的关键在于人才问题、教育问题。这就需要结合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来培养适销对路的、既懂文化又懂经营的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

保护传统村落,守望精神家园

2014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在新农村建设和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乡村经济发展与乡村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许多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根源、物质和精神文化载体的传统村落正在走向灭亡。保护传统村落,守望精神家园刻不容缓。

传统村落凝聚着亲缘、血缘,是宗族、民间信仰和乡规民约的联系纽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与文化根脉。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融入和乡土生产生活传统方式的改变,传统古村落面临着自身发展和守望家园的两难境地。保护传统村落,既是对精神家园的守望,又是对未来世界的重塑。微评★传统村落是一个远离故乡之人的根基所在,没有了这个“根”,就没有了守望的载体。传统村落是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传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凝结着历史的记忆,反映着文明的进步。

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传统村落没有得到有效保护,传统村落的格局风貌、生态环境不断遭受破坏。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们走出乡村,很多古村落还等不及人们去觉醒、去保护、去开发,就因无人居住,沦落为“空心村”而加速破败而消亡。微评★每一个在小村庄生活过的人都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家乡走向荒芜,但是时代大潮下,城镇化是农民用脚步投出的票,作为微观的个体,即使心酸但也无能为力。

传统村落的消失或破坏,毁掉的不单是一座建筑、一个村落,还会丧失掉孕育传统手工业、滋养传统民风市井的土壤。位于广东省西北部的连南瑶族自治县南岗古排村,便是在城镇化进程中衰落的村庄之一。南岗古排始建于宋朝,曾是全国规模最大、最古老的瑶寨,保存了368幢明清古建筑。在城镇化建设中,当地村民跟着进城务工的大潮,流入广东各个城市。村庄的房屋基本无人居住,大量的建筑因人口流失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损毁。微评★在城镇化的建设进程中,像这样衰落的村庄绝对不止这么一个或几个,多少文化的脉络就这样断掉了,乡土中的中国湮灭在了时代的洪流中,实在是可惜!

传统村落的记忆是在历史长河中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从乡土景观到历史街区,从文物古迹到朴实乡民,从传统民俗到社会规则,众多的文化遗产共同组成了富有冲击力的文化物证。传统村落保护一旦与文化产业结合,便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晋城北留镇境内的皇城村保留了大量建筑文物。近年来,以皇城村为依托规划建设的“皇城相府”旅游景区,在相对完整保持村落原貌的前提下,融入了现代旅游的参与体验功能,已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最大限度地存留了古村落的历史记忆。微评★谁来保护?怎样结合?后续如何发展?这些问题需要一个个去研究和明确。

传统与现代融合、经济与文化统筹、自然与人文和谐之路,是保护古村落文化发展中一种有效可行、富于生机的模式,是创意营造和文化蕴养的最佳选择。令人欣慰的是,目前我国已经启动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建立了国家传统村落名录,中央财政也下拨了专项补助资金用于环境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保护这些村落的文物和文化遗产等。

创意营造和文化治理是保护并拓展古村落生存的有效路径。一方面,可以通过借鉴国外保护经验和探索“社会化保护”的新方式,即坚持“以古为本”“以民为本”的保护理念,而非单一的“旧城改造”“旧村改造”的线性开发模式,实施“新旧分开、有机更新”的战略,即地方政府在逐年加大财政保护资金投入的同时,采取政府补贴、社会赞助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另一方面,在更好地保护古村落前提下,盘活古村落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和文化遗产要素,诸如皇城村等保护与开发结合,不失原生态又具有市场精神的资源整合方式,为城镇化进程中的古村落寻找到富于温度的生命力。通过土地置换、房屋产权置换或租赁等方式,吸纳社会资本的多元投入方式,也必将为古村落的再生带来新的机遇,重塑人们对于历史的认识,以及对于未来的憧憬。微评★国外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确实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多方出力会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式,文化治理需要政府出力,创意营造则可以放开手脚吸收社会力量。(本文发表于《经济日报》2014年11月13日第16版)

文艺座谈会后,热点现象告诉了我们什么

2014年10月15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高度,他深刻地指出文艺工作肩负的时代责任,深情寄语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为繁荣发展文艺事业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微评★所谓“以人民为中心”,我的理解就是“接地气,知冷暖,有生活”,不要无病呻吟,不要矫揉造作。习大大曾引用一句爱尔兰谚语“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西蒙斯也曾讲,作品是“用砖头和泥巴在一本书的封面内进行建造”。大概说的是一个意思吧!

座谈会后,一些参会或未参会者倒成了舆论焦点。先是专家评点,随后又发展到学者口水战。可绝大部分人就是一言不发,似乎这事与他没有任何关系。其实细想一下真的关系不大。试想:他们主管文化工作吗?他们主导文艺发展方向吗?他们制定文化政策并决定其走向吗?他们都做不到。他们中有的虽然是政协委员但还没有看到提出有价值有影响力的参政议政建议。所以他们属于自己的观众,他们有自己的市场,他们有自己的粉丝。这与他们是否被邀请参加任何座谈会没有关系。他们的存在是当下文化发展的必然。正所谓:说与不说,他都客观存在。微评★一些媒体针对“本山大叔缺席预示着什么”让大家猜测,似乎关注点着实跑偏了,囧。

我倒觉得,这些舆论热议现象告诉了我们一些做事做人的道理:

一、艺术家得意不要忘形,不要忘本。拥有八千万残疾人群体的中国,几乎每个家族成员的延伸关系中都有残疾人。我们应该去关心他们,而不是拿他们开心取乐赚钱。这是文明的底线,比高原高峰都重要。

二、艺术就是一种美的追求,而不是扭曲的伦理和变异的彰显。人类审美体验的一般规律就是真善美,就是嫉恶如仇,就是向往光明坚持正义。作为文明天使的艺术工作者就是要时刻给人以美。人类存在“审丑学”,但那绝不是人类的追求。艺术形式可以多样化,但宗旨和目标应是一致的。微评★文化工作者应当意识到:一部作品的好坏,不能仅看票房、收视率、点击率,重要的要看大众的口碑,能让受众心服口服地为你点赞,还能不遗余力地跟亲朋好友推荐,那才说明这部作品是真的赢得了人心。

三、艺术家一定要去世俗化,去团伙化,去帮派化,去奢侈化,去暴发户化,去政治集团化。要代言但不能不负责任,要生存但要知道民众看了代言后怎么生存,要挣钱但要挣良心钱。这样用钱买的交通工具才坐得踏实。微评★艺术家的个人素质其实间接影响了作品的质量。我不相信一个内心阴暗的作家能写出阳光般幸福的文字。“艺术家”三个字是沉甸甸的一种称谓,不仅要专业功力深厚,更要让德行和修养匹配得上这三个字。

四、艺术家也是普通人,一定要在最颠狂时学会听取不同的声音。要冷静,要像出道前一样淡定。不能听不得不同意见,不能一有杂音就暴跳如雷,做人要学会倾听。因为对于所有艺术作品,永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什么要怕批评呢?因为市场是最后的裁判。

五、艺术家难得,可离开了谁地球都照样转,因为他(她)不是生活必需品(极个别钻石粉丝与粉主的关系例外)。一旦艺术家把自己定位为“舍我其谁”的时侯,就是他(她)被出局的开始,被封杀的开始。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还不完全靠市场的艺术世界里,做人做事都要低调谨慎。微评★虚怀若谷,方成大事,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儿。

六、学会放下就是避免烦恼。其实世界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才成路。世界本无名人,说的人多了就认为是名人。世界本无“一定要去开会”,是大家都在假设你应该去开会。说到此,烦恼都是自己找的。一旦回到生活原点,任何烦恼都和你没有任何关系,正所谓四大皆空。但你若想挑战社会的法律和规则,就另当别论了。微评★范老师今天讲出了点佛门的意味了。

二十年后,我们还会有多少人记得今天对这些现象的讨论?但这些现象给我们当下的启示倒是应该记住的。

文化建设要注重文化的“精气神”的高度统一

2014年10月26日,我随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中期督查组到云南、广西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对于文化建设的核心,特别是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有很多感想,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文化建设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核心,并贯穿于文艺工作的始终。正如习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文艺座谈会上所讲,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我们在未来的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抓住文化的“精气神”这一核心,这就要求我们要这一核心。微评★人民的审美也在与时俱进、不断提升,13亿中国人,集齐了几个赞?

第二,文化建设要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作为出发点,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定要以政府为主导,一定要以惠民、利民、为民为总的指导思想,这是我们国家在进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建设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我在云南和广西的调研中就有非常深刻的感受,这些地区地处祖国边陲,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文化消费水平不高,因此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仍然是我们在文化建设当中的重中之重。由于过去一段时间经济欠发达,许多地方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十分滞后,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搞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就是政府的投入,就是我们各级政府对文化的一种担当。微评★不仅仅是政府主动引导和投入,更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一起参与。

第三,文化建设要以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为重要支撑,满足多元化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任务是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然而,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文化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特别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之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呈“井喷”之势,个性化文化消费已成为文化市场上的一个重要现象,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如果仅仅是满足人民群众的一般文化需求是远远不够的。在一些有待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做好公共文化建设,更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近年来,我在西部各省区的调研中发现,无论是内蒙、青海、宁夏,还是广西、云南、长江流域,一些暂时欠发达地区仍然可以通过现代农业与创意设计的结合、与多种经济的结合、与当地自然环境的结合,尤其是与旅游资源的结合,开辟出了文化产业的特色化发展道路。微评★很多欠发达地区由于没有经过大规模的工业化开发,反而为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极为宝贵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这是很多发达的地区无法比拟的资源优势,应当善加利用。

第四,文化建设要以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为两翼,推动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和良性循环。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期,我们的文化建设过分偏重于公共文化事业,不可避免地忽略了经济属性。而如今的文化建设又存在着片面强调文化产业的问题,出现了单纯追求增加值和唯GDP的倾向。其实,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事业和产业两者始终是相辅相成的,绝不可偏废。文化事业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而文化产业中的许多产品也理应成为政府公共文化产品采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老范在调研当中看到了许多云南楚雄的彝族手工艺品,包括绣包、服饰、帽子、工艺品、装饰品等等,这些手工艺品既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也是老百姓的创造成果。老百姓采取公司化的方法,将一家一户加工的产品集中起来推向市场、走向国际。这些产品既离不开政府支持的惠农、利农、富农政策,同时也是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在这些地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相互交织,充分发挥了区域的资源特色和民族特色,再加之有效的市场营销手段和品牌打造,不仅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也形成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微评★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微评★老百姓的智慧是无穷的,民间隐藏着太多心灵手巧又有头脑的人。对这样的群体要积极给予引导和支持,因为文化产业的核心就是这些独一无二的才能、技术和产品。

众所周知,文化建设早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俗称的“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有人说,我们的文化建设如果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话,那么主要是注重文化的思想性。在我看来,任何文化的思想性都与它的表现方式、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接受程度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文化的思想性和市场化从来都不是对立的。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一定要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度和认知度上,离开了市场,离开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检验,文化包括文艺的评判标准就无所适从。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文化建设要注重文化的“精气神”的高度统一。微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有无艺术价值,是否值得消费,一眼就能看出来。好的作品和差的作品拿到市场上去比较,高低立现。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收入不断提高,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也会越来越丰富,文化产品的消费空间也会越来越大。截止到2013年,我国的文化消费达到了两万亿左右,而据专家测算,在未来的五年中,我国的文化消费市场还将有三万亿的增长,也就是有将近五万亿的文化消费空间。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空间当中,文化产品的多样化、文化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交织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文化建设的“精气神”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文化产品的生产要调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在表现形态上要和市场的需求紧密结合。文化建设需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双轮驱动、比翼齐飞,这也正是我国新时期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的核心原则和基础。

有关文化经济研究的浅思考

2014年12月6日,2014年度文化经济学论坛在中央财经大学学术会堂举行。

文化经济概念的提出源于美国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他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过关于文化经济的概念。在他看来,文化和经济的关系密不可分。这一观点也一直得到了人们的普遍接受。然而,当前社会发展大背景下文化经济的研究与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经济的研究有着显著的不同。随着新兴传播手段的介入、社会经济的变革,文化经济研究也面临着新的变化。微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文化和经济之间的融合发展已经越来越深入,以文化旅游为代表的一些融合性产业正在逐渐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提供范本。1.文化经济概念的来龙去脉

关于文化经济的概念,被大陆学者广泛了解的是由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经济学教授大卫·特罗斯彼在1996年出版的《文化与经济》一书。但是,最早提出文化经济学概念的是美国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他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过关于文化经济的概念。他认为,人类的本性可能是相同的,但它往往受文化的影响。全球各地的经济市场都与各地在历史、社会结构、心理、宗教和政治状况方面的独特性相适应,这些因素影响着人们工作、消费、投资、储蓄和冒险的意愿。萨缪尔森把民族传统和文化潮流视为一种制约世界经济的因素,认为当前出现的经济衰退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各国的传统、价值观和政治状况。他认为,日本的保护主义、欧洲的福利主义、法国的小资产者社会结构等都是阻碍经济恢复的因素。

因此,萨缪尔森在美国《新闻周刊》上发表他对文化经济的命题,提出了经济与文化不可分割的看法,这既是人们普遍接受的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点。但是,萨缪尔森在文中似乎倾向于把文化视为经济成长的纯制约因素,这是颇具争议的。微评★文化和经济之间既相互制约也相互融合。在制约中二者不断去增强自身的实力,在融合中,二者不断推动对方的发展。这种矛盾的关系才是文化和经济能够长久发展的良性状态。而文化成为经济成长的制约因素是因为一些特殊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并不会成为长久的状态。

1973年,美国阿克伦大学的威廉·亨顿教授创办了《文化经济学杂志》。在越来越多的文化经济学爱好者们的支持下,亨顿于1979年在苏格兰的爱丁堡组织了首届国际文化经济学会议。

为了使这类会议的组织得到人们的认可,亨顿教授成立了一个学术机构“文化经济学协会”。1993年,这个学会转型为会员制,出台了章程。2008年,我们所熟知的澳大利亚经济学家、文艺学家大卫·特罗斯彼被选为该学会的主席。在他的带领下,文化经济的研究出现了高峰期。关于文化经济学,概括起来他的主要观点是:文化影响经济的效率;文化影响社会的公平;文化影响甚至决定群体的欲望和追求,并由此而导致经济目标的变化。除此以外,他主要的研究领域还包括文艺学、艺术市场、公共干预经济学等。

今天,我们在研究这些思想的时候,既要对文化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有所洞察,同时也要看到这些年来文化经济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正如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涛教授谈到的,他认为文化经济对人类的影响,在以下六个方面表现的更为突出,分别是:信任问题、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问题、有限道德和一般道德问题、工作和家庭的影响、贫困和工作就业的影响、宗教对经济的影响。微评★互联网开放共享、互融互通的思维方式将会推动文化和经济之间关系研究更进一步。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影响,经济和文化自身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二者之间的关系也会产生新的变化,这些都需要我们从现象中进行研究。

因此,今天文化经济社会下的问题与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经济研究的问题有着显著的不同。随着新兴传播手段的介入、社会经济的变革,文化经济研究也面临着新的变化,我们不能够用文化学、经济学的一般原理的简单相加来看待今天社会的文化经济学问题。2.文化经济命题的当下思考

关于文化经济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的转变,我非常同意北大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教授的思考。他认为,过去大众化的文化审美到今天已经转向分众化的文化审美,即艺术由共享到分享进行过渡。在互联网时代,点对点的艺术影响力发挥作用,使文化和经济的表现形态、美学原理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同时,我认为,中国的文化产业学科目前依然属于开拓阶段。十几年来,许多文化产业的研究人员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学科的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史论、方法、应用、经典案例模式、学科自身研究路径等是构成这一学科的基本要素,而文化产业的学科发展还需要继续探索。微评★文化产业本身就是文化和经济融合发展的一个典型产业模式。在我国,文化和经济的关系到底呈现出什么样的状态,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这些都在未来亟待解决。

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特别关注新兴业态的发展动向。由于行业边界日益模糊,很多新业态自身的发展规律、产业特点已经不能用传统的经济学原理和对该行业一贯的定义进行简单套用,而应该在边界模糊的前提下,对新兴业态的发展规律和产业特点加以区别,挖掘研究。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整个社会的交流方式都发生了变化,这对当下全球范围内的文化经济提出了新的命题。在这一命题当中,我们对平台所产生的影响不能够低估。

今天所谓的主流媒体,其受众日趋狭窄化,与以80后90后网民为中心的受众群体所呈现出的移动化、去中心化的现状相比,这既是现实,也是挑战。在这样的现实当中,我们要看到传播手段对改变社会结构的重要性,平台对驱动产业发展的特殊意义。内容生产在平台的驱使和诱导下,为适应消费群体的多元分化,延伸出许多次生状态。这就使得传统意义上的美学建构和审美理想,产生了巨大的错位。微评★由大众到分众,由共享到分享的发展趋势的判断,对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制定也有风向标的意义。

由此,我们应该正视理论研究,既要做现实发展的有效总结和经典范式的提炼推广,更要做未来发展的科学预测和有效规划。当前,不少研究相对滞后,仅仅成为业态的记录者和传声筒。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面对现实,对理论体系进行更新建构,才有可能找到发展的路径。

以上的思考非常碎片化,仅仅是作为对文化经济学命题最粗浅的触摸。随着文化经济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在这个领域要研究的问题会层出不穷。而中国意义的文化经济研究与欧美相比较,既有方法论上的相似之处,又有研究对象的巨大差异,在相同和差异中找到中国文化经济研究的路径是非常重要的。

中央一号文件:折射出哪些文化事儿?

2015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中央一号文件”),对加快农业改革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二次聚焦“三农”,“农业稳则中国稳,农业强则中国强”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治理的重要共识。仔细阅读一号文件,能够从中看到很多与文化密切相关的内容。

中央一号文件全文约12000字,共分5个部分32条,包括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五个主要方面。在中央一号文件的五大部分当中,我们能够明显看到以下四个方面与文化建设密切相关。特色农业:创意升级农业产业结构

中央一号文件的第一部分明确提出要“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的题中之义,同时也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

延长产业链、丰富产业内涵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文件第二条指出要“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要立足各地资源优势,大力培育特色农业,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布局调整”。第十二条则指出要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要立足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等。特色农业作为农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良性发展有赖于文化创意因子的催化作用,因为特色农业产业链的延长、产品内涵的丰富需要加入大量富有地方独特品味的创意内容,从而使特色农业的发展更加丰满,内涵日趋丰富。因此,只有把特色农业产业的内容和创意产业深度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特色农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微评★文化创意元素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农产品完全可以摆脱“土”的印象,在创意的包装下时尚化、高端化。

2008年前后,我们对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特色农业的发展进行了全面跟踪,可以说平泉县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典型代表。食用菌种植是该县的重要农业作物,利用食用菌菌棒加工而成的活性炭为冶炼业提供了重要的能源。在此基础上,平泉县用创新发展思维,对活性炭产业进行深度加工,将文化创意融入现代农业,把活性炭的实用功能与现代文明、绿色环保、文化创意有机融合,研发出了大量活性炭的创意产品。微评★希望这样的案例更多一些。

平泉县创意升级农业产业结构的案例正与此次中央一号文件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导向不谋而合。该县从种植业起步,向工业原材料转化,继而又引入创意因素发展文化产业,最终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有效融合,提升了产业附加值,形成了庞大的活性炭产业链,为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模式。此外,国内很多地区在瓜果梨桃的种植当中精心开发、创意设计,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所以,特色农业的发展一定是和创意紧密相连的。乡村旅游:三产融合造就美丽家园

中国的农村建设当中有很多是与乡村旅游紧密结合的,乡村旅游的发展为美丽乡村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对于挖掘农业内部增收能力至关重要,也是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建设美好家园的重要着力点。文件明确提出,要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休闲产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微评★通过农业观光、生态采摘、养生度假等项目的开发,可以说是因地制宜地发挥了农村的先天优势,也契合了现代人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需求,当地也可以增加农民就业,一举多得,前提是这样的项目应该做好充分的规划设计和评价预估,以确保其能很好地落地并开花结果。

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提是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本次中央一号文件则明确指出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农村水网、电网、公路网、互联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并在第十二条中对加大乡村旅游休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说明,这将为打通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间的屏障,使之活化发展从而带动美丽农村建设奠定基础。文件中提到的“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县)一业,壮大县域经济,带动农民就业致富”,这些都与文化旅游、文化特色农业密不可分,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乡村旅游的发展,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文化。文化内涵谁挖掘得准,文化内涵谁表达得新,谁就能够成功。成功的乡村旅游不仅仅能够让回归乡村的城里人看到绿水蓝天,还能让他们感受到属于乡村的独特魅力,给他们全新的体验,而这就需要发挥文化创意与文化内涵的决定作用。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的有机结合也必将激活农村要素资源,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微评★不仅是乡村旅游,很多产业要想持续发展,都要从文化上找核心动力,日本“商业之父”涩泽荣一在实业经营的过程中,就特别强调儒家思想对企业经营的根基性作用,产业的转型升级都需要回归到文化本源来提升内涵。

此外,文件还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配套体系进行说明,指出要研究制定促进乡村旅游休闲发展的用地、财政、金融等扶持政策,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为乡村旅游的发展保驾护航。农村思想阵地:公共文化建设重中之重

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公共文化建设则是乡村文化建设在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可以说是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是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之一,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正如文件第十九条所述:要针对农村的特点,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凝聚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有赖于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有效开展,例如文件中所提到的好家风好家训活动,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医生、村官等活动等等;另一方面则需要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创作富有乡土气息、讴歌农村时代变迁的优秀文艺作品,提供健康有益、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拓展重大文化惠民项目服务“三农”内容。这些工作的开展将会对农村文化建设、农村思想阵地建设、乡村文化生活的活跃起到积极作用。

以上提到的这些内容,部分是属于文化产业的,部分则属于公共文化。2015年1月15日,两办下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意见》中也首次提到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融合发展。因此,无论是文化产业还是文化事业,文件提到这些内容都暗含了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当中应当发挥的重要作用,这对于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有重大意义。人本理念:新农村建设“新”在何处

中央一号文件当中的一个基本表述用语叫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在2005年的时候中央首次提出了这个口号,时隔十年,中央一号文件又赋予了新农村建设怎样的“新”内涵呢?我认为,其主要变化在于其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要以人为本,以新农民和新居民的生活的理念为出发点与落脚点,来考虑农村的建设与传承。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要时刻牢记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而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对于乡贤、乡祠、乡村文明、乡村习俗的有机整合,也隐含和体现在本次中央的一号文件当中。文件第十七条提到的“要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善传统村落名录和开展传统民居调查,落实传统村落和民居保护规划”;第二十六条涉及到的“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等相关内容,都是文件人文情怀的展现。中央一号文件在农村建设的宏观背景下勾勒出一种人文关怀,这是以人为本、注重新农村建设中文化传承的体现,是我们在一号文件的解读当中应该关注的。

过去,毛泽东曾经讲过“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今天,这句话或许仍然适用——在农村新一轮的建设当中,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都可以大有作为。事实已经证明,如今很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