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脑思维——让大脑效率提升100万倍的思维训练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8 10:55:25

点击下载

作者:徐斌西楠著

出版社:北京普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全脑思维——让大脑效率提升100万倍的思维训练课

全脑思维——让大脑效率提升100万倍的思维训练课试读:

前言

就是你,来发现大脑的未解之谜

一、意图:为什么写作这本书?为什么是我们

1.为什么人的潜能还有90%没有开发

这要从三个数字说起:10,95,100。

科学家们指出,终其一生,大多数人只开发、运用了大脑的约10%,大约95%的人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只利用了自己的左脑,而右脑的潜意识具有惊人的信息存储能力,其存储量是左脑的100多万倍。

2.为什么要进行全脑思维

全脑思维是充分调动左右脑多元智能,以提高理解能力、学习效果的脑力激发活动,它改变了传统的学习知识和开发能力的方式,从系统、结构和细节等方面对大脑潜意识进行全面开发,多管齐下,是一门平衡发展大脑的艺术和技术。所以,对全脑思维进行推广和实践是当代学习的需要。

3.我们实践经验丰富,获得了读者的高度认可

我们的写作团队是由高校教授、学者以及企业咨询专家组成,专注于研究国际上思维开发的先进方法,确保我们在思维方式和人才开发方面始终处于前沿地位。我们有17年向各类组织提供全脑思维培训和咨询服务的经验,指导过1 500多家企业和学校进行全脑思维学习,为这些组织量体裁衣,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开发方案,使这些组织在目标设立及战略实现方面取得了30%~70%的提升,因而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二、认识:我们的使命

本书讲解了多角度开发全脑思维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几种:

1.利用图形思考问题;

2.获得和掌握大量信息;

3.享受阅读、分析和思考的乐趣;

4.掌握拓展思路的方法;

5.寻找事物内在属性的异同;

6.认清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7.平行、有序思考等。

具体来说,通过本书你将获得如下几个方面的提升:

1.提升学习、记忆、工作和生活的乐趣,因为本书强调将看到、听到和想到的语言、概念、数字等转变成图像;

2.学会使用全脑思维工具,这有助于帮助你发散思考和联想创新;

3.了解自身处理信息的方式属于何种类型,并根据自身性格类型有针对性地提升职场适应能力;

4.对混乱的思考说再见,保证同一时间只往同一方向思考,并纵观全局,前瞻预测。

三、学习:知识、生活、工作、健康,一个都不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力提倡终身学习,说明一个人不论在什么年龄阶段,都有继续被培养和改造的可能性和上升空间。我们想对每一位追求智慧人生的读者说:“虽然遗传基因、成长环境等因素的不同给我们带来了差异,但通过知识的学习、方法技能的学习和情感态度的学习,即运用全脑思维去学习,我们可以更高效、更精准地将自身的不足转化为优势。”

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个性、个性决定前途。思维方式的优化还会在生活、工作、身心健康方面促使我们寻求新的路径、开拓新的空间。

四、致谢:欣赏与感激

最后,笔者希望向所有为本书做出贡献的人致以深深的谢意。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林大雍老师在提供资料、确定写作方法和内容上给予了我大力支持;何璐老师和赵会彬老师为我打开了新的写作视角;赵喜刚老师给我提出了丰富的建议;王子春为我的写作奉献诸多想法;来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魏婕、张士成、郭琳、马冬雪和辛愿负责本书的初步起草和篇章结构探讨工作;乌兰托娅、房春杰、王蕊、刘宇负责前期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郑玉立、洪双、鲁媛源、张帆和杨蕊竹负责书稿的校对并对书中内容提出修改建议。

感谢王梦怡每一次精心的排版,调整完善文字与图片,感谢来自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学院的闵天鹤为本书设计了精美的插图,感谢胡晖和徐天骁激发了我们写作团队的很多内在动力,感谢国家人事人才科学院、世界级教练俱乐部各位教练的鼓励与帮助,没有他们,我也不能如此有效率地出版此书。

另外,特别要感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对本书的出版资助,特别感谢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杨河清老师的指导。

本人水平有限,书中谬误之处在所难免,祈望同行不吝指教。全书涉及文献众多,若有一些理论、概念或方法疏于注明出处,我在这里一并向这些作者表达歉意。  第一章学习宣言——全脑思维学习法

思考的质量决定未来的质量。——爱德华·德·博诺,全球创新思维之父第一节 运用全脑学习

人的大脑蕴藏着发掘不尽的智慧,任何人只要经过科学的开发训练,都有成为天才的可能。1981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罗杰·斯佩里(Roger Sperry)教授将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左、右脑形状虽然相同,但功能却有很大的不同。

左脑主管人体右侧活动,它被称为“文字脑”,主要处理文字和数字等抽象信息,具有理解、分析、判断等抽象思维的功能;同时它又被称为“理性脑”,具有连续性、逻辑性、有序性、理性分析的功能,是进行抽象思维的中枢。左脑方向感强,擅长理解数学和语言,以及判断各种关系和因果。

右脑主管人体左侧活动,它被称为“图像脑”,主管音乐节奏、色彩、空间图形识别、情感等,侧重于处理随意的、想象的、直觉的以及多感观的影像,是进行形象思维的中枢。右脑空间感强,擅长知觉意识、想象和把握全局,具有高度的自主性。

左、右脑的功能各有所长又互相联系,我们本该协调、同步地使用左、右脑,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仅仅开发、利用了自己的左脑。更令人遗憾的是,现在的教育大多只注重对左脑的开发,而忽视了右脑,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往往是通过重复讲解、练习、测试等消极巩固的方法灌输给学生,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记录、阅读、写作、背诵和演讲等与学习、工作密切相关的能力。例如,有的人虽然学习刻苦,却依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有的人在同时处理多项工作时会变得焦虑、压力大,不知从何入手;很多演讲者只会埋头照着稿子念,达不到演讲的预期效果。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没有用全脑学习和工作,没有科学地发挥左、右脑的功能。

任何一个人学习能力的提高,都不应只是单一方面的提高,而应是各方面协调发展。只有个人总体水平提高了,综合实力才能提高。全脑思维主要通过图形锻炼左、右脑互动,提高人们的记忆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第二节 激发全脑学习的欲望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三网融合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是一个数字化的时代。面对繁杂的信息资源,使用传统的处理方式(如用线性笔记和用大篇幅文字描述等)让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收集全面的信息、筛除失真的信息,很难对如雨后春笋般产生的新事物进行描述、归类。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提升我们处理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我们可以利用大脑中的“可视力学”。人脑倾向于接收可视化的信息,图形就是最好的可视化,首先,图形所蕴含的信息量是巨大的;其次,图形便于记忆、有助于产生联想和想象。通过图形调动全脑思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我们对信息进行收集、判断和归类的需要。

我们来看几个激发全脑思维的案例。

微软资深副总裁张亚勤每天睡觉前都将一天中发生的重要事件像放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在大脑中回想,并从中总结成败得失,不断完善自己。这种利用图像调动全脑思维的好习惯最终成就了他辉煌的事业。

日本丰田公司的管理者在《精益生产十四项原则》中提到:运用视觉管理使问题无处隐藏。丰田公司选择用视觉监督员工工作而非检查员工的书面工作报告,就是为了发挥全脑思维的优势,快速收集事实情况、筛查错误环节,让员工轻松地提高绩效。

美国波音公司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全面激发设计团队的想象力、重点思考能力、全面思考能力,从而高效地解决技术难题。波音公司的员工仅用了六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波音747的设计,并节省了一千万美元。据波音公司的员工讲,如果使用普通的方法,完成波音747这样一个大型设计项目要花费六年的时间。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问,上述案例都来自成功人士和高绩效团队,他们很可能天生就擅长并习惯使用图形去调动全脑思维和进行管理,而大多数人早已形成了线性思考和使用大量文字描述去处理信息的模式,全脑思维是不是不适合这些人呢?答案是否定的,通过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思维模式,从而养成全脑思维的习惯。第三节 右脑思维的优势

右脑通过图像进行思考,能够将左脑掌控的语言、概念、数字变成图像,而且还能将看到、听到和想到的事物全部转化为图像进行思考和记忆。左脑的记忆模式是“死记硬背”,遗忘率很高;右脑的记忆模式是“形象记忆”,它通过辨识物体形状、功能类型进行记忆,有利于形成创造性思维和长久记忆。一些天才能够做到“过目不忘”就是有赖于右脑的帮助。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1966年,张亚勤出生在山西太原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幼年时期,他就显现出了非凡的记忆天赋。“我从小看什么东西都能记住,可以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张亚勤笑着回忆说,与普通孩子的死记硬背不同,他对图像有着天生的敏感。读小学时,老师让他看五分钟报纸,然后他就能背出报纸上的内容。“我的记忆是影像式记忆,在脑海中保留一幅图画,回忆的时候照着图画念就行,像放电影一样。”

过目不忘的学习能力使张亚勤多次跳级,11岁就读了初三。1977年, 13岁的少年天才宁铂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破格录取,这在全国掀起了一股“神童热”,受到榜样激励的张亚勤决定直接报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78年7月,12岁的张亚勤以数学满分的成绩顺利通过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少年班招生考试,比自己的偶像宁铂上大学的年纪还要小一岁。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习五年后,张亚勤又继续攻读本校的电子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并在20岁时成为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最年轻的硕士研究生。在攻读研究生期间,张亚勤曾就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写信向美国通信领域的学术权威——华盛顿大学的教授皮克·霍兹(Picque Hotz)请教。巧合的是,就在张亚勤发出信件后不久,皮克·霍兹便来华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学生讲学,张亚勤有幸担任皮克·霍兹的翻译,他的好学和勤奋打动了对方,皮克·霍兹回国后,张亚勤就接到了华盛顿大学的邀请函,邀他赴美留学。

张亚勤1986年去美国留学,导师是一家专业期刊的主编,为他安排了校稿和写作评论文章的工作。张亚勤开始不懂期刊的专业内容,就查阅有关文献,一个月内居然看了60本书,很快理解和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导师看完他的评论文章,直接让他读了博士。

资料来源:改编自网址http://club.edu.sina.com.cn/thread-367348-1-1.html? retcode=0。

普通人也具有右脑学习的能力,只是还不知道方法和技巧。通过全脑学习训练,可以使右脑具有接受大量学习刺激的能力,不仅可以开发一部分右脑潜能,还可以促使大脑神经发达,扩大脑容量,进而改善左脑功能。

调动右脑进行思考有很多方法。首先,要培养自己使用右脑的兴趣。全球创新思维之父——爱德华·德·博诺(Edward de Bono)曾说:“人们学习游泳,不是为了自己不被淹死,而是为了快乐,思考亦是如此。”我们要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工作、感受更多彩的生活而开发自己的右脑。只有有了兴趣,右脑才会被唤醒,才会去感知别样的光景。其次,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调动感知。例如,我们精力集中盯住一个物体看五秒,然后立刻在白纸上画出来,或者采用曼陀罗残像训练法来调动右脑(如图1-1所示)。曼陀罗残像训练法的具体做法如下:连续盯着由红、绿、蓝、黄四色绘成的上下左右对称的图形,看五秒后闭眼五秒,重复这样的动作,同时暗示自己在闭眼时让图像尽可能长时间地停留在眼前。曼陀罗残像训练法能够激活未被利用的90%的脑细胞。图1-1 曼陀罗残像训练法示意图

了解了右脑的主要功能、强大的思维优势和调动右脑进行思考的实用方法,你一定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启右脑去思考了,下一节我们将从具体问题出发,介绍调动右脑进行全脑思维如何让我们更有效地学习、更主动地学习。第四节 “全脑”进课堂,学习更快乐

不知你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感受,在课堂上,你对老师写了一黑板的数理演算过程毫无兴趣,只感觉自己像个速记员一样在抄写,但不知道自己在抄什么;你是否发现自己很难记住老师讲课的内容,如果老师只是按照书上的章节目录依次讲授,你的成绩好坏更多的是依靠课下的勤奋思考和总结,而非课上记住的。然而,你所在的班级也有一类人,他们上课只是听,并不怎么记笔记,也不用特别复习,反而成绩也很好。

出现以上差异的原因在于这两类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不同。像速记员一样的学生对顺序的、列单式的、逻辑的左脑式信息并不敏感,因此听课时难以抓住重点、难以集中注意力;而上课只是听的学生善于用左脑思考,很容易接受“左脑式”的授课,从而听课很轻松。

著名的全脑研究者奈德·赫曼(Ned Hemnann)曾对课程讲授做过一项调查。他指出:“多数课程设计所用的方法非常偏狭,一般都是依照老师自己的思维方式设计的。也就是说,惯用左脑思考的老师通常会设计‘左脑式’的课程,惯用右脑思考的老师通常会设计‘右脑式’的课程。”

要想快乐地学习、积极地思考,我们需要了解自己属于哪种思考类型,明确自己的大脑更容易接受哪类信息。我们在已有的左、右脑的概念上,进一步将大脑划分为四个区域,左上脑、左下脑、右上脑、右下脑,这四个区域分别对应四类思考偏好,具体内容如表1-1所示。表1-1 大脑四个区域思考偏好表

了解自己的思考偏好有助于我们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思考习惯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大脑四个区域对应的学习方法如表1-2所示。表1-2 大脑四个区域对应的学习方法

课程设计的形式要适合各类思考偏好才能达到最好的课程效果,大脑四个区域对应的课程形式如表1-3所示。表1-3 大脑四个区域对应的课程形式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课程设计形式适用于不同思维类型的人,如表1-3中“设计与课本同步的讲义”就只适合有左上脑思维偏好的人;也有一些课程设计形式能适用于多种思维类型,如表1-3中的“体验式教学”就能够让有右上脑、右下脑思维偏好的人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由此可以看出,课程设计形式之间的差异在于它能够激发我们使用某一个还是某几个大脑区域。在此,我们引入“全脑角度”这一新概念来描述某种学习工具或方法具体调动了哪个大脑区域。全脑角度可以理解为我们看问题时调动全脑的程度,而角度大小则反映出我们思考问题时发挥大脑各区域思维优势的多少。我们将大脑比作一个圆,将四个脑区域等分,从而把众多的学习方法和思维工具划分为四种“全脑角度”。

90°型:仅调动一种思维类型去学习、思考,包括仅左上脑型、仅左下脑型、仅右上脑型、仅右下脑型。

180°型:从更大的角度(调动两个大脑区域)进行思维活动,包括左脑型(左上脑与左下脑)、右脑型(右上脑与右下脑)、邻脑型(左上脑与右上脑、左下脑与右下脑)、对角型(左上脑与右下脑、左下脑与右上脑)。

270°型:激发接近全脑的思维优势进行思维体验,这是宽泛意义的全脑思维工具,包括缺乏左上脑型、缺乏左下脑型、缺乏右上脑型、缺乏右下脑型。

361°型:调动最大范围的脑区域进行全脑思维,这是真正意义的全脑思维工具,包括各种思考类型,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全脑思维。笔者特别将这一角度命名为“361°”,是为了激发读者使用这类思维工具的动力和兴趣。全脑角度如图1-2所示。图1-2 全脑角度示意图

本书在对工具的“应用领域”进行介绍时为大家划分了工具的“全脑角度”,旨在让大家学会从全脑角度分析问题。如果在教学中大量使用左脑型的学习、教授方法(90°左上脑型、90°左下脑型、180°左脑型),就会导致很大一部分擅长右脑联想思维、有右脑思考偏好的学生学习效果不佳。例如,让善于联想、想象的人机械地默写课文、记忆公式,不但不能发挥他们的优势,还会让他们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因此,为了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我们要努力实践全脑思维的教学方法。运用全脑思维的教学方法能更积极、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克服对学习的恐惧和焦虑,变痛苦学习为快乐学习。

快乐阅读:在阅读时,全脑阅读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对阅读内容的记忆力;在阅读后,全脑阅读方法还能够让学生更轻松地消化所学知识并思考创新。

快乐地记笔记:传统的笔记虽然工整、详尽,但却由于格式单调、形式呆板、内容照搬板书,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全脑思维笔记不仅可以凸出重点,而且易于复习、图文并茂、风格独特,从而让记笔记也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快乐地写文章:学生使用全脑写作工具写文章,可使思路开阔,更好地表达真情实感。

快乐地演讲:全脑演讲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准备发言时思维活跃、想法多多,而且还能让学生脱离演讲稿,对演讲内容运用自如,从而化解紧张情绪,尽情地投入到演讲过程中。  第二章全脑思维的工具——思维导图法

20世纪70年代早期,人工智能早已到来,我本可以买一台一兆字节的电脑,再收到一本1 000页的操作手册。可是,在我们这个发达的阶段,每个人都是带着复杂得令人吃惊的生物电脑来到这个世界的,这种生物电脑比任何已知的电脑都要快十的几十次方倍,而我们的操作手册在哪里?!——托尼·博赞,心理学家第一节 学习天才的用脑模式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博赞(Tony Buzan)在研究大脑潜能的同时,也研究杰出人物的笔记。他将那些公认的杰出人物的笔记拿出来让大家辨认笔记的主人,这些杰出人物包括达芬奇、爱因斯坦、毕加索、达尔文、牛顿等。看过这些笔记之后,人们都觉得这些杰出人物开发了比普通人更多的大脑功能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例如,伟大的艺术家达·芬奇在他的笔记(如图2-1所示)中使用了许多序号和图形。与同时代那些使用线性思维的人不同,他使用放射性思维和思维导图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图2-1 达芬奇的笔记

毕加索的笔记(如图2-2所示)也应用到了代号、标记、图形、连线和箭头。从他的笔记中我们看到了现代思维导图的影子,可见思维导图在形成方法论和学科体系之前就已经得到了实际的应用。图2-2 毕加索的笔记

知道了杰出人物的思考方法,并找到了他们利用图形、符号和形象进行思维的共性,我们也能够效仿其思考模式,变得善于表达内心的想法,进行多元化思维。这个思考模式就是由托尼·博赞最早总结、提出的思维导图法。

托尼·博赞在大学读书时,在信息吸收、整理及记忆等与大脑思考密切相关的问题上遇到了困难,于是,他想到图书馆找一本关于如何使用大脑的书,却被管理员指到了医学图书部。当他向管理员解释自己不是想了解大脑手术而是想了解如何使用大脑时,管理员毫不犹豫地说:“怎么会有这样的书!”托尼·博赞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尚未开发的领域,于是树立了在此领域奋斗的目标。

托尼·博赞将以下几个问题作为他的研究课题。

如何学习新知识?

思维的本质是什么?

有哪些有效的记忆方法?

有哪些有效的阅读方法?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有哪些好用的、普遍的思维方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开始研究心理学、大脑神经生理学、语义学、神经语言学,学习信息理论、感知理论、记忆和助记法,运用创造性思维和普通科学。渐渐地,他发现人类大脑的各种思维技巧如果能够被和谐而巧妙地运用,将比其分开工作产生更大的效果。研究期间,他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训练有“学习障碍”和“阅读能力丧失”的学生,使这些被称为失败者或曾被放弃的学生很快成为同年级中的佼佼者。

1971年,托尼·博赞开始将他的研究成果集结成书,形成了思维导图法的概念。思维导图是全脑思维的外部表现,它融合了色彩、图画、代码和多维度等多种形式,使人们关注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可起到增强记忆的效果。因为思维导图允许学习者产生无限制的联想,所以使思维过程更具有发散性、创造性。

这一节我们了解了思维导图的产生,以及思维导图法概念的形成。我们将在下节介绍思维导图的作用。第二节 思维导图的作用

思维导图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思维工具。它依据全脑思维的概念,按照大脑自身的规律进行思考,可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理、文字、数字思维,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使大脑潜能得到充分开发,从而极大地发掘人的记忆、创造、身体、语言、精神、社交等方面的潜能。

思维导图就是帮助你了解并掌握大脑工作原理的说明书,同时它也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可视化的思维方法。我们知道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信息,不论是感觉、记忆还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号、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联想要素,每一个联想要素都代表与主题的一个联结,而每一个联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联想要素,这些要素的广泛联结可以视为个体记忆,也就是个人数据库。人类从一出生即开始向这个庞大且复杂的数据库输送数据,大脑惊人的储存能力使我们累积了大量的信息,思维导图的放射性思考方法除了能够增加信息的累积量之外,还能将数据依据彼此间的关联性进行分层、分类管理,使信息的储存、管理、编码及调用更高效。随着人们对思维导图的认识和掌握,思维导图将更加广范地应用于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它的主要作用如下。

1.成倍提高思考速度和效率,更快地学习新知识与复习、整合旧知识。

2.激发联想与创造的灵感,将各种零散的信息、资源融会贯通成为一个系统。

3.有助于形成系统的学习和思维习惯,能够快速记笔记,轻松地进行表达、沟通、演讲、写作、管理等。

案例:用思维导图做笔记

我们为了便于记忆、计划、分析、交流、决策、创新而记笔记。大多数人的笔记可以分为以下三种风格。

1.句子、叙述风格

2.列单风格

3.数字、字母风格

A.1.______

2.______

3.______

B.1.______

2.______

句子、叙述风格是指简单地把要说的话以叙述的形式写出来;列单风格是指记下自己的想法;数字、字母风格主要由大类和子类构成,层次清晰。当然,有些人也会将这三种风格结合起来应用。

还有一小部分人采用思维导图法记笔记,如图2-3所示。图2-3 用思维导图法记笔记

使用思维导图法记笔记相对于传统记笔记的方法,具有以下优势:使用关键字可以促使我们在记笔记的时候思考句子的要点是什么,从而更积极地倾听;关键知识点之间的连线会引导我们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快速整合知识,为知识的融会贯通创造条件;主动思考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第三节 如何绘制思维导图

托尼·博赞创造思维导图的目的在于充分挖掘人类大脑的潜能,实现思维过程可视化,激发大脑的创造性思维。绘制思维导图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具体介绍如下。

一、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

绘制思维导图首先要准备工具:一张白纸、彩色水笔和铅笔,然后按照以下六步绘制。

1.将白纸横铺在桌上

人们一般习惯横写文字,所以将白纸横铺在桌上,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增加书写速度,因为快速地书写能够帮助人们积极思考和发散思维;另一方面有利于更好地利用纸张,让思维导图充实而饱满,从而增加思维导图的美感。

2.将关键词写在白纸中心

从中心开始绘制思维导图能够让你的思维向任意方向发散。思维导图的中心即各分支的根源,可以令你集中精力、明确主题、准备联想。关键词是对整个思维导图想要传达的内容和主题的高度概括和提炼。想出关键词后,将它写在白纸的中心,再用一个圈将它圈上。

3.根据联想要素从中心引出三到七条主线,并尽可能地使用多种颜色联想要素是指由关键词衍生的一系列联想,将联想要素用一个词或图形写或画在主线上,主线要略粗。需要注意的是:思维导图主线条数过少说明联想不丰富,如果出现暂时的思维障碍,可以通过增加空白线条的方法刺激大脑产生联想。如果依然没有效果,则应集中精力通过组合式思考、类比式思考等方式拓展思路。思维导图主线条数过多说明分类过细,如图2-4所示,将数字、符号和英文字母统统放置在主线上,不利于每条主线的进一步拓展和发散。在确定主线上的联想要素时,要注意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将联想要素分成字母、数字、序号,如图2-5所示,这样可以使关键词更有层次、分类更清晰。此外,色彩和图像能够让大脑更活跃,更能激发创造性思维。图2-4 错误的思维导图主线图2-5 正确的思维导图主线

4.从每条主线上拆分出三条以上分线

根据思维导图内容的需要,可以将思维导图的主线拆分出二级分线、三级分线,依次类推。使用丰富的图形和不同的颜色可以帮助你拓展思路,使思维导图更漂亮。

在这一环节,你面临着要选择拆分几级分线的问题。就撰写文章而言,如果文章的篇幅较大,你就要把这些分线上的要点拆分出更多级的分线;如果文章篇幅较小,你就不必拆分太多级的分线,只要根据已有的关键词填充文章的内容就可以了。

大脑通常是通过联想进行记忆的,把各级分线连接起来,你就会很容易地理解和记住更多的事物。这就像一棵茁壮生长的大树,树杈从主干生出,向四面八方扩散。假如主干和主要分枝、或是主要分枝和更小的分枝以及分枝末梢之间有断裂,整棵树就无法很好地存活。同样地道理,如果思维导图的各级分线不能很好地连接,那么,整幅图就无法流畅地表达你的思路。

5.用箭头或其他提示性符号标识分点之间的联系

这一步的具体做法是用箭头连接有联系的关键词,并在箭头上标注你对它们的理解或产生的新认识。这样做对合并重复的要点、化简思维导图、节约时间都有着重大的作用。

在学习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很多人认为完成了前四步就大功告成了,其实不然。我们知道创新分成从无到有的创新和从有到有的创新,思维导图的前四步就是通过想象、联想创造出从无到有的事物,这个过程的开端可能是一张空空的桌面,抑或是一本空白的笔记本,这种创新相当困难,如电灯泡、电视机、电脑的发明就是从无到有的创新。下面我们即将介绍的步骤是第二种创新,即从有到有的创新,是指将已有的不同领域、不同功能、不同价值的物体或思想进行组合式思考,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物体或新思想。例如,将手机的功能与照相机、录音机、GPS功能进行组合,形成类似工具箱的多功能手机;将照相机与A4纸进行组合式思考,做出轻薄款的卡片相机。组合式思考大大降低了创新的难度,带来了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思想。

6.进行方案决策

思维导图是一种发散思维的工具,通过发散思维,我们可以联想出多个解决方案。然而,备选方案的增多也增加了我们进行决策的难度。思维导图的第六步就是针对备选方案过多的问题设计的,这一步的目的是将发散的思维收回来,具体做法是将各个解决方案中的最外层关键词(不再进行细分的关键词)按优劣程度进行打分(分值为1~5分),1分代表该关键词不切实际或缺乏创新;5分代表该关键词大胆创新或节约成本,2~4分则是1分和5分之间的过渡,从2分到4分表示方案逐步贴近现实,创新的程度逐渐增加,成本更加节约。我们将各个方案中最外层的每一个关键词都打出分数,通过计算得到各方案的总分数,分数最高的方案即为最佳方案。

也有这样一种情况,其他方案虽然并非最佳方案,但其中也会有一些得分很高的关键词,例如,在对电池生产进行方案征集时,某方案中的一个关键词是利用核动力发电生产电池。这个关键词因大胆创新得了5分,不过该方案中的其他关键词如生产线改造、维修等因为操作复杂和极度危险都只得了1分,最终导致该方案总分不高,不能作为最佳方案。可见选择最佳方案并不是仅靠单一关键词,而是需要综合考虑各关键词,以保证最佳方案的可行性、可信度和效果。

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即多个方案最终得分恰巧相等,此时我们需要根据直觉来做出决策。直觉是一种内心感觉,不要小看直觉,他也许来自于大脑复杂的数字运算,涉及几十亿的排列组合。例如,今天你决定穿哪一双鞋出门,就有可能来自大脑复杂的运算,运算的结果转换成生物反应就形成了看似不经意的个人决策,即我们的内心感觉。哈佛商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成功人士进行决策的灵感80%来自于直觉。直觉对思维导图有特殊的用途,它给大脑提供更广泛的信息。因此,当多项方案得分相同时,可以使用深入思考后的成熟直觉进行决策,这一方法还会在第四章中继续得到验证。

二、绘制思维导图的技巧

掌握了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我们还需要掌握绘制思维导图的技巧,关注思维导图的细节,使思维导图的脉络清晰、流畅。

1.绘制思维导图最好用曲线连接

曲线就像大树的枝杈一样,很吸引人们的目光,相对而言,直线就没有曲线的吸引力大。

2.在思维导图的每条线上注明一个关键词

思维导图并不完全排斥文字,它能够将图像与文字的功能融于一体。关键词会使你的思维导图更加醒目,每一个词汇和图形都像是一个母体,繁殖出与它自己相关的、互相联系的一系列“子代”。就组合关系来讲,单个词汇具有无限的特性,每一个词都是自由的,这有利于新创意的产生,而短语和句子却容易扼杀创意的灵感,因为短语和句子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组合。可以说,思维导图上的关键词就像手指上的关节,使手指变得灵活;而写满短语或句子的思维导图就像缺乏关节的手指,变得僵硬。

3.使用图形绘制思维导图

图形不仅可以容纳庞大的信息,还具有形象化的功能。如图2-6所示, 36计思维导图如果在绘制时使用图形来辅助表达,可以让思维导图的内容丰富、易于理解、便于记忆。图2-6 36计思维导图示意图

4.善用分形理论

经常使用思维导图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当向他人展示自己亲手绘制的思维导图时,欣赏者的目光总是被粗细不同的线条、线条伸展的方向、错落有致的排列所吸引。产生这种效果的原因就在于思维导图融合了分形理论。

自然界的事物,如龟裂的土地、雨夜的闪电、动物神经的树突等,形态万千、复杂多样(如图2-7所示),我们很难用规矩的几何图形表现这些事物或现象。经过观察和研究,我们发现这些自然形态有一个共性——再分性,即新部分在保持原有属性的基础上一分再分,就像大树枝杈的生长方式,老枝上分出一定数量的新枝,新枝上再分出一定数量的新枝,这就是分形。符合分形结构的树枝在长出新叶时都是错落有致的,空间利用得恰到好处,有利于每个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同理,绘制符合分形结构的思维导图可以充分运用空间,使关键词错落有致。图2-7 自然界的分形图示

人和动物神经细胞伸出的树枝状细胞突起叫树突,树突也符合分形理论,它有利于信息的接受和传递。思维导图也是借鉴了树突的形态,这种形态正好符合大脑的思考方式。因此,通过思维导图传递的信息更容易被人们接受,我们绘制的思维导图的整体框架越像分形图形,其框架以及每个联想要素记忆起来就越容易,思维导图的使用效果就越好。

5.图形要有立体感和层次感

虽然思维导图是在二维平面进行绘制,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三维图形增加思维导图的立体感。立体感使事物“凸显”出来,突出的事物都会让人容易记住,从而达到强调重点的作用。

一幅完美的思维导图看上去应当像一棵大树,中间是树干,第二层是树枝,第三层是树杈,最外层是树叶。绘制层次感强的思维导图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思维导图各节点的走向应清晰、层次要分明,如第二层要有别于第三层,这种区别可以通过圈的大小、字体的选择、颜色的搭配等方式来体现。(2)绘制思维导图要有完整的思路,突出重点,去除无用的枝杈,重组不合理的分层,为添加新的内容留出空间。

6.使用电脑绘制思维导图

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很多日常的手写工作被电脑所替代,使用电脑绘制思维导图有很多优点,示意图如图2-8所示。(1)便于修改。(2)可以使用专业定制的风格。(3)可以使用PDF、Word、Excel来整合你的想法。(4)可以使用3D技术、PowerPoint更好地展示思维导图的内容。(5)可以在线与他人分享绘图信息。图2-8 使用电脑绘制思维导图示意图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几款世界主流的思维导图软件。(1) iMindMap

iMindMap是由思维导图创始人托尼·博赞的公司开发的一套富有创造性的、易于使用的软件工具,它强调使用颜色、图形、自由的线条和空间维度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帮助你进行计划、创作、改革、学习、表达、组织、讨论和解决问题。该软件从2006年正式发行到现在,全世界有数百万人在使用。iMindMap软件应用界面如图2-9所示。图2-9 iMindMap软件应用界面示意图(2) FreeMind

FreeMind是一款跨平台开发的绘制思维导图的软件,其文件格式后缀为.mm。FreeMind可用来记笔记,绘制图形、符号并添加连线。FreeMind的缺点是无法绘制具有多个中心关键词的思维导图,线条没有粗细之分,图面不是很美观。FreeMind软件应用界面如图2-10所示。图2-10 FreeMind软件应用界面示意图(3) MindManager

MindManager由美国Mindjet公司开发,是高效的项目管理软件。它拥有良好的用户体验和丰富的功能,可以让使用者有序地组织思维、资源和项目,提高工作效率。MindManager与同类思维导图软件相比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和Microsoft软件无缝链接,快速地将数据导入或导出到MicrosoftWord、PowerPoint、Excel、Outlook、Project和Visio中。这种兼容性使得MindManager在职场中广受欢迎。MindManager软件应用界面如图2-11所示。图2-11 MindManager软件应用界面示意图(4) XMind

XMind是一款优秀的思维导图软件,曾荣获2008年“最佳Eclipse RCP商业应用奖”。从2008年10月起,XMind推出开源版本,并荣获“Source Forge社区2009最佳学术应用奖”。用XMind绘制的思维导图非常漂亮。XMind的功能也很丰富,它兼容FreeMind和MindManager的数据格式,不仅可以绘制思维导图,还可以绘制鱼骨图、二维图、树形图、逻辑图和组织结构图。XMind软件应用界面如图2-12所示。图2-12 XMind软件应用界面示意图(5) PersonalBrain

PersonalBrain是一款由TheBrain科技公司开发的思维导图软件。它使用的是动态的图形界面,可以链接网页和文件,还可以使用内置的日历来管理项目和相关事项。PersonalBrain软件应用界面如图2-13所示。图2-13 PersonalBrain软件应用界面示意图

资料来源:改编自网址http://baike.baidu/view/4526452.htm。

除以上介绍的几款软件之外,还有很多好的思维导图软件,它们的功能类似,但各有优缺点,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如果你觉得使用这些软件绘制思维导图无法展现自己的风格,还可以将思维导图扫描,或者直接用图像处理软件绘制,如使用Photoshop。当然你也可以配置一个手绘板,绘制出粗细、虚实不同的线条。总之,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使用不同的软件或手段绘制思维导图。第四节 形成个人风格

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增进眼和手之间的配合。按照上一节介绍的绘制思维导图六步法,你就可以绘制出规范的思维导图了。随着你绘制思维导图次数的增多,你会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如喜欢在安静的地方绘制思维导图、喜欢为重要的关键词配上图形、习惯用数字标出关键词的先后顺序等,这些个人风格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表达自己、彰显个性。

在绘制思维导图时,使用图像、色彩、层次和维度有助于你形成自己的风格,但最主要的是将你的思想融入思维导图之中。下面的三个步骤可以指导你绘制出充满个性的思维导图。

一、选择创作环境

假设现在有两个环境供你选择。在第一个环境中,所有的陈设都是井然有序、一尘不染,桌子上没有散落的纸张,没有随意摆放的彩笔、字条和照片,书架上的书码放整齐。在另一个环境中,墙壁是淡淡的绿色,桌上摆放着你喜爱的名人的照片,记录想法、点子的便签就贴在对面的墙上,座椅边上有摇椅,工作累了可以坐在摇椅上看窗外的风景,而且在这个环境中思考不会被别人打扰。面对这两个环境,你会选择在哪一个环境中绘制思维导图呢?

答案是第二个环境更适合绘制思维导图,因为创造的过程是发挥全脑思维的过程,而我们的思维,你越是去组织它、限制它、打扰它就越可能扼杀它,所以第一个空间不适合绘制思维导图。由此可见,选择一个让你充满兴趣、无拘无束、能够激发灵感的创作环境,可以让你更好地绘制思维导图。

二、在思维导图中添加元素

你可以根据绘制思维导图的需要,在其中添加标记、色彩、纹路、轮廓等元素。这些元素的使用原则如下。

1.添加标记

在绘制完思维导图后,为了方便日后回顾,你可以在思维导图上画一个“思路方向标”,以便在错综复杂的思维导图中迅速找到重点,这些重点包括结论、创新点和行动方案等。如果你习惯顺时针绘制思维导图,可以画一个环形箭头标志。它的好处是在你回顾思维导图时,它会提示你当初填写关键词的顺序和思路。

2.添加色彩

如果你发现自己每次使用思维导图思考问题时,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事物的本质是什么、事物的价值在哪里,以及事物存在哪些优、劣势等问题,那么,你可以把这些常见问题当作思维中的“老朋友”,并在绘制思维导图时给这些“老朋友”分配一种固定的颜色。例如,事物的价值好比黄金,所以每次你在思考事物的价值时就用黄色笔书写。在思维导图中使用色彩的好处是:在你回顾思维导图时,你的大脑对添加色彩的文字更加敏感,会轻而易举地回忆起当初书写的关键词。

3.添加纹路

经过发散思维,如果你得到了一个创新的结论,或者做出了最终的决策,就可以将结论或决策所在的分支涂色并绘制好看的纹路,亦或用画气泡的方式将结论或决策包裹住(如图2-14所示),添加纹路可以起到突出和强调的作用。图2-14 用气泡包裹结论示意图

4.添加轮廓

为了更好地回顾思维导图,你可以准备一个便携笔记本,有空的时候就在本上将近期绘制的思维导图画成简图,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巩固当初思考的成果。记忆思维导图时还有一个巧妙的办法,就是给思维导图勾画一个轮廓,然后观察这个轮廓,看它让你联想到了什么,轮廓的样子有助于你完整地复述或复写思维导图。但值得注意的是,思维导图的轮廓一定要在画完图之后再勾画,如果操作顺序相反,先勾画轮廓再绘制思维导图会对思维导图起到“塑形”的反作用,会限制大脑的发散思维。

三、创建自己的思维导图集

绘制思维导图需要勤加练习,你最好每天都抽出固定的时间绘制思维导图,用以总结今天的收获、重申自己的目标和制订下一步的行动计划。过一段时间以后,你可以将思维导图进行整理,把它放进一个心爱的像框中(如图2-15所示),在相框中添加一个自己喜爱的物件或标志,物件或标志要有象征意义,像图中的“小玉马”就象征着求索,可以提醒你时刻保持探索的精神。图2-15 思维导图集第五节 思维导图的应用领域

学会了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和技巧,下面,我们详细介绍思维导图的几个重要的应用领域。你可能会说:“这还用教吗,思维导图能让我思考生活中的任何事。”那我会问:“除了让‘你自己’思考以外,思维导图还能干什么呢?”答案是:思维导图还可以让多人一起思考,为其他个人或团队服务也是思维导图的用途之一,然而,这个用途却容易被人们所忽略。

除了多人思维导图之外,思维导图的应用领域还有很多。不同应用领域的思维导图有不一样的功能,要实现这些功能你需要遵循不同领域绘制思维导图的步骤和模式,这些步骤和模式可以通过反复的摸索总结出来。不过,由于思维导图的应用领域众多,如果你对每一个领域的思维导图绘制模式进行逐一研究,这一过程是漫长而繁琐的。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们特意选取四个重要的领域(如图2-16所示),将已经成熟的思维导图绘制步骤和模式介绍给你。这样,你就可以快速地将这些拥有不同功能的思维导图应用到阅读书籍、创意设计、整理信息、撰写文稿、项目管理和家庭生活中来。图2-16 思维导图的用途

一、个人用途

思维导图能够带领你回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引领你展望未来,进行全面的自我分析。同时,你也可以成为他人的引导者,通过向他人提问得到有效信息,将信息转化为关键词,为他人绘制思维导图,帮助他人进行自我分析。

1.进行自我分析

全脑角度:270°

全脑角度在本书第一章第四节中已有论述,它可以衡量使用不同工具调动全脑思维的程度。在使用思维导图进行自我分析时,你要独立分析现状(调动左上脑),幻想将来的场景(调动右上脑),制定未来规划(调动左下脑)。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制订计划的能力和联想能力;其不足之处是无法很好地调动我们的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