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别好心办了坏事:你可能没读懂的家庭教育关键词(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8 12:02:09

点击下载

作者:鲁鹏程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教孩子,别好心办了坏事:你可能没读懂的家庭教育关键词

教孩子,别好心办了坏事:你可能没读懂的家庭教育关键词试读:

前言

生活中,我们不应该盲从别人,也不能听人说什么就信什么,而是应该有自己的思维与判断,有理智的人生观,这样才会踏对人生的脚步,不给自己留下遗憾,否则人生可能也会步步是困局,难以突破。

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要有理智的教育观,不能盲目照搬别人所谓的“成功经验”,也不要凭着“老经验”教育孩子,更不能看到一种教育观念就立即深信不疑,而是要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对其审视判断,以确认到底对还是不对。如果盲目跟进,孩子很可能成为“小白鼠”—实验品+牺牲品。到时候,我们再后悔可能就来不及了。

所以,对于家庭教育这件事,我们要有一个新思维,而不是想当然地去理解。比如,今天的家庭教育与过去的家庭教育是大不一样的,时代、环境等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教育方法自然也会有所调整。

以前很多的教育方法,在今天看上去有些行不通了。但这并不是说,过去的方法就都不能用了,也并不表明,今天的教育方法就都是有效的。其实,今天有些看上去很正确的教育方法,短期是有效果的,可长期看来,却可能都是副作用。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只是盲目地“跟风”,对家庭教育并没有作深入的思考,更谈不上新思维。

每一位父母在今天这个时代都应该重新思考家庭教育,重新认识一些常见而又容易误读的教育关键词,进而对家庭教育建立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教孩子,千万不要让自己“好心办了坏事”!相信,这本《教孩子,别好心办了坏事》对你会有一定的帮助。

本书从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育方法、家庭教育误区、烦恼的青春期、家庭人格教育等五大方面,全面遴选了最重要而也最容易被误读的家庭教育关键词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与解读,比如,起跑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到底是正解还是谬误?兴趣班,孩子的自我兴趣发现其实比上“兴趣班”更重要!出国留学,过早远离父母的孩子可能就像断线的风筝,不知道飞往哪里!教育趋势,盲从所谓的“教育趋势”,实际上是“跟风”!赏识教育,不是简单的表扬加鼓励,而是发自内心的先识后赏!德商教育,教育要以德为本,厚德载物,孩子方可有立世之本!过度保护,如果父母不尽早放手,孩子永远学不会用双脚行走!包办代替,越俎代庖并不是爱的表达,只会给孩子带来伤害!袒护,在父母的“羽翼”下,孩子不会有对自己、对家国的责任感!平等,无原则的“平起平坐”是破坏家庭秩序,长幼有序才是家庭正道!金钱与物质奖励,错误的激励方式会让孩子惟金钱与物质至上!优雅与风度,不能融入群体的“优雅”与“风度”,只会“鹤立鸡群”!代沟,与其总是“沟壑深深”,不如主动在“代沟”上搭个桥!孝道,学孝道有用吗?孩子有一颗孝心为什么依旧很重要?自省—告诉孩子: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而非怨天尤人!……

通过分析解读,从而引导父母反思,给父母以启迪,进而让父母能够在对这些关键词的解读中受益,更有智慧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

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是想当然的,但随后就会感到茫然,因为教育可能是无效的,甚至还有副作用,孩子是不“买账”的。这就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而这本书正可以帮助为人父母者达成这样一个反思和再学习的目的。

总之,这是一部用心思考的家庭教育作品,值得关心孩子成长教育的广大父母和其他教育工作者阅读。开卷有益,祝福您和您的孩子!鲁鹏程2019年3月第一章教育理念关键词

教育孩子离不开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正确,孩子培养起来就会顺利很多;而教育理念错误,就很难把孩子培养好。有句话说,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奋斗,而是抉择。同样,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最重要的是对正确教育理念的“抉择”。起跑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到底是正解还是谬误

家有儿女,难免不对“起跑线”这个词绷紧敏感的神经,因为很多父母都听过“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响亮”的“教育理念”,而且也正在努力“实践”这个所谓的“教育理念”。“起跑线”这个词,本来是田径比赛等相关活动专用术语,可现在竟然被“移植”进教育领域,居然还能迷惑住一大批父母,可见其“不简单”。

想想看,“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口号是谁提出来的?一定不是真正的教育家提的,也一定不是真正懂教育的人提的。而是那些蛊惑父母去让孩子上各种各样的课外辅导班的“教育机构”说的,这是他们屡试不爽的“宣传语”。因为真正懂教育的人,是不会说这样违背教育常识的话的。而“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伪命题。

曾有一部全面梳理中国教育现状,关注方兴未艾的教育改革的6集电视纪录片,名叫《教育能改变吗?》,第一集的主题就是“起跑线上”,其中提到这样一句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最恶毒、最蛊惑人心的口号。”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一位副司长在2011年初的一次新闻通气会上就曾说:“在我看来人生是长跑,起步早晚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发展。”他还进一步指明,“‘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忽悠!”

就纪录片讲的与这位副司长讲的两相结合,实际上就是在给那些把“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奉为圭臬的父母提一个醒:不要盲目相信这样的口号,不要被这样的口号所蛊惑。一旦盲目相信“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口号,浪费大量的金钱和精力是小事,榨干孩子的潜能是大事。严重的话,孩子可能会因此而痛恨学习,从而影响他一生的发展。

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父母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就将各种知识强硬地“灌输”进他的头脑之中;还有的父母为了能让孩子“在未来更有竞争力”,在孩子刚刚两三岁的时候,就为孩子报才艺班,让孩子学钢琴、小提琴、画画、跳舞、唱歌,让他尽可能地“多才多艺”;更有的父母为了孩子不惜花大价钱,请家教、选学校,甚至干脆将孩子送到国外去接受所谓的“更先进的教育”……对于孩子真正的未来,这些父母从不认真思考,只是单纯地把孩子的未来和自己的“翻身”联系起来,完全不去顾及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兴趣和才能,于是便有了种种家庭悲剧的诞生。

最近几年,孩子因学习压力过大而走上极端的报道屡见不鲜。很多孩子就是因为不适当的“起跑”而患上了不同程度的抑郁、狂躁、焦虑等心理障碍性疾病。个别孩子还因此走上不归路……相信这一切不是父母的初衷,父母只是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结果,孩子竟然输得一塌糊涂。

孩子的童年是一次旅行,而不是一场比赛。人生不是“百米跑”,而是一个长长的“马拉松”。孩子应该赢的是整个人生,而不是某一阶段,即使孩子起初赢在所谓的“起跑线”上,他也未必赢得之后的人生。而且,他“赢在起跑线上”的经历,对于孩子来说,无异于一场噩梦,因为他的童年是灰色的,是被父母“压迫”的,是没有快乐可言的,是不堪回首的。

千万不要把孩子的童年,变成一场又一场的“竞技比赛”,否则会让孩子苦不堪言。所以,不要让孩子在“东奔西跑”中错过了美好的童年。

不可否认,“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宣传口号已经“深入人心”,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父母的重视。结果,这个口号成为很多父母的共同愿望,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父母绷紧了神经,生怕因自己“下手”太晚、考虑不周而拖了孩子的后腿。

一位准妈妈说:“我和先生已经做好了‘教育计划’,希望宝宝一出生就能接受最好的教育,万万不能让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重视早教,甚至从孩子学会说话那天开始,就教他识字、算数、学英语……很多上小学,甚至是上幼儿园的孩子几乎失去了玩耍的时间,双休日和假期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不是钢琴班,就是舞蹈班,不是奥数班,就是英语班……

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真可谓不惜血本、煞费苦心。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有没有静下心来反思一下:孩子的“起跑线”到底在哪里?如果孩子赢在了“起跑线”上,那么他能赢到“终点线”吗?他能笑到最后吗?

在《中国家庭育儿方式研究报告》中,就“您认为孩子竞争起跑线应该设在什么阶段”这个问题,分别有43%的妈妈认为,孩子竞争的起跑线从胎教开始;25%的妈妈认为,孩子竞争的起跑线在进幼儿园之前;24%的妈妈认为,应该设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后和读小学之前。综合所有妈妈的选择,中国孩子的“竞争起跑线”平均设在宝宝出生后的第18个月。这堪称此次研究报告的一个“大”发现。

看来“起跑线”在不同的父母心中有不同的位置,父母认为孩子该在哪个阶段起跑,孩子就应该在那个阶段跑起来。那么,父母在为孩子制定“起跑线”之前,有没有了解一些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没有自问:我懂不懂孩子的教育?

事实上,“起跑线”是对成才概念的断章取义,教育根本没有“输赢”的问题,是父母的功利化把教育简化为“输赢”之争。结果,很多父母只关注孩子的分数,却很少过问孩子过得是否快乐、幸福,很少问孩子的意愿和想法,而最受伤害的将是孩子。

想一下,为什么体育运动员在比赛前都要做热身?因为如果没有做好热身运动就猛地投入比赛,很可能会导致抽筋,跌倒,甚至心力衰竭等情形发生,使人不得不中途退出比赛。其实,童年就是一个人“热身”的时期,就是一个“新车需要磨合”的时期,这个时期一定不能“满负荷运转”,而是根据自身的成长规律顺其自然地成长。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后劲十足,而不会“早衰”,才不会在需要大展身手的时候而“力不从心”。

既然这样,我们又何必担心孩子在“起跑线”上的输赢呢?

所以,要理智看待“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为孩子找到人生真正的“起跑线”,从而引领他赢得整个人生,赢在终点。

● 要树立“起跑线”的正确观念

观察一下周围可能就会发现,很多赢在“起跑线”上的孩子,因为过早地透支了体力、健康、智慧等,反而不一定能笑到最后,赢到终点。而很多成功人士,小时候并不是优秀的学生,甚至是“差生”。要是以当今父母的思维,这些人早在“起跑线”上就输掉了,但是,事实是他们在事业上却是非常优秀的成功者。

其实,对于孩子的整个人生而言,赢在所谓的“起跑线上”无法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如果我们只沉浸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论调中,孩子体验不到童年生活的美好,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甚至会伤在“起跑线”上。

所以,要树立“起跑线”的正确观念,不要把“起跑线”看得那么重,即使孩子输在了所谓的“起跑线”上也没有关系,即便孩子暂时地“赢”在了所谓的“起跑线”上也不要得意,因为他未来还有更长的人生路需要走,而以后的路才是最为关键的。

● 把目光“瞄准”孩子的整个人生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小宇宙”,“小宇宙”的爆发不一定会发生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或是少年得志,或是大器晚成。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起跑线”上没有输赢,那些所谓的输赢都是在父母功利心下催生出来的,而所谓的“少年得志”也是“人生之大不幸”。

孩子的现状也许并不理想,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预言他的未来就会一直这样。因为有时候,孩子看似处于人生的低潮期,但他却是在储备成功的能量,是在积累人生的经验。所以,要把目光从孩子的“起跑线”上收回来,把眼光放远一些,去着眼于他的整个人生。

● 认识真正的“起跑线”在哪里

对孩子的最好教育,应该从胎教开始。那么,孩子的“起跑线”应该从零岁开始,从生命孕育之初就开始。如果父母能在怀胎十月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做到“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不善的东西、不好的东西,不看;不善的声音、言语、音乐,不听;不柔和、狂傲的话,不说),就能生出一个有先天优势的聪明宝宝。从某种程度来讲,这样的孩子就已经赢在了起点。

如果孩子已经出生了,错过了最佳的胎教期,甚至已经几岁或十几岁了,那就从现在开始,请父母用自己正确、合理、积极向上的言谈举止去教育孩子,让他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得以健康成长。

2018年4月在中国上映的人气超高的印度电影《起跑线》,讲述了一对中产阶级夫妇为了让孩子能从小就获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巅峰而绞尽脑汁择校的故事,但最终他们还是找到了真正的“起跑线”—他们自己。可见,决定孩子是否赢在还是输在“起跑线”上的,恰恰是孩子的父母,不是别人。

● 给孩子最好的德行,教他学做人

真正支撑一个孩子一生有所作为的“力量”就是德行,就是做人。这是人生方向的问题,如果方向选择错了,不但没有赢的可能,反而会输得很惨。所以,我们要丰富他的道德思想。不仅要让孩子“成才”,更要让孩子“成人”,做人是第一位的。即使孩子从“起跑线”出发时已经比其他孩子晚了一步,只要他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前进,一样会拥有幸福的人生。兴趣班—孩子的自我兴趣发现其实比上“兴趣班”更重要

兴趣,就是对事物的喜好情绪。爱因斯坦曾经说:“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兴趣的重要。是的,一个人只有对某种事物或某件事产生兴趣,他才会带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其中,并可能取得不错的成果。

说到了兴趣,就不能不提及“兴趣班”。说到“兴趣班”,做父母的都很熟,因为自己已经为孩子不知道报了多少兴趣班。可是,我们是否想过,这个兴趣班,到底是孩子的兴趣班,还是我们自己的兴趣班?我们给孩子报兴趣班的依据是什么?

简单总结几种报兴趣班的情形吧:

第一种,有的父母看到孩子喜欢一种事物,比如,3岁的孩子听到音乐就扭动身体,就立即给他报所谓的舞蹈兴趣班,殊不知,孩子表现出来的这种喜欢只是暂时的,是“昙花一现”式的,或者是心血来潮,是无意识的,每个孩子到了两三岁其实都会随着音乐扭动身体,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喜欢,说不清楚。但是,不明白归不明白,他还得去上那个兴趣班,因为父母给他报上名了,父母就认定孩子应该上这种兴趣班。

第二种,有的父母看到别的父母都给孩子报了某种兴趣班,就也跟风去报,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结果,这两种兴趣班对孩子来说,最终都是“无趣班”。报完名了,孩子不想去上,父母还得花言巧语地劝说,甚至是强迫孩子去上这些兴趣班。胳膊扭不过大腿,孩子也干不过父母,所以,他只能垂头丧气地去上兴趣班。

第三种,有的父母想当然地认为某种兴趣班对孩子的发展是有利的,于是就擅作主张,给孩子报上了。当然,这些父母也会拼命让孩子学这样的兴趣班。于是,孩子也不得不去上。

可是,我们想过没有,孩子的身体去了,他的心也跟着去了吗?如果心没有跟去,人在那里又有什么用呢?如果仅仅是没有正面意义也罢了,但实际上,这样的所谓的兴趣班,对孩子的心灵是一种摧残,他在兴趣班里是一种煎熬。

还有的父母,想当然地认为孩子自己真正喜欢的兴趣,并不利于他将来的发展,于是就剥夺孩子发展他真正兴趣的权利。

这种种做法,不但会束缚孩子的发展,还会导致亲子关系对立、恶化。

所以,父母一定要重新认识一下所谓的“兴趣班”:对孩子成长真的有帮助吗?他在那里真的快乐吗?真能学到东西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为什么还要花费金钱,还要让孩子花费时间去上这样的兴趣班呢?

来看这样一个事例:

有个6岁男孩对恐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总是缠着父母给他讲关于恐龙的故事。父母见他这么喜欢恐龙,便给他买了很多关于恐龙的书,在父母的指导下,他了解了各种恐龙的名字和生活习性。

当男孩上了小学之后,他仍然痴迷于恐龙,父母不免有些担心,害怕这会影响他的学习,便给他报了绘画、珠心算、象棋3个兴趣班。没想到,他还是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有关恐龙的资料。

有一次,爸爸看到男孩在看恐龙的资料,生气地对他说:“整天看已经在地球上灭绝的恐龙有什么用啊?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去看看有用的书,就算是画个画也行啊!”

男孩说:“我喜欢恐龙,这是我的兴趣。”

爸爸不以为然地说:“这兴趣能当饭吃吗?”

后来,在父母的压制下,男孩对恐龙没有了兴趣。不过,父母给他报的兴趣班也未能收获良好的效果。更严重的是,男孩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也不像以前那样亲密了。

当父母把孩子的兴趣与“当饭吃”联系在一起,就如同是把“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功利性”的思想传递给孩子。这样的想法势必会扭曲孩子的心灵。试问: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这有什么不好呢?为什么非要和所谓的“好处”挂钩呢?孩子培养自己的“兴趣”,不只是为了锻炼某种能力,为了将来从事何种职业,更重要的是从中获得快乐,让心智成长。

事实上,对于孩子兴趣的培养,主要还是靠孩子的自我发现,而孩子自我兴趣的发现要比我们给他报几个所谓的“兴趣班”重要得多。

● 要允许孩子有他自己的兴趣爱好

孩子的兴趣爱好,就是他感兴趣的事,只要这种兴趣爱好是正当的,而且孩子不会沉迷于此,我们就不应该过多干涉。

如,有个小男孩就特别喜欢摆弄鞋子,还跟妈妈说以后想跟修鞋师傅学修鞋,结果妈妈呵斥他;“修鞋子能有什么出息!”妈妈有点反应过激了,孩子要学习修鞋子并不是指他将来要做修鞋匠,他只是“感兴趣,想学学”。学习一下修鞋子有什么不好的呢?自己的鞋子坏了,他可以自己修,家人的鞋子坏了,他也可以修,不过是多了一种生活技能而已。难道,孩子说“我想学做饭”我们也要禁止,对他说“做厨师没出息,不要学习做饭了”?显然不应该这样。

所以,对于孩子一些奇怪的兴趣爱好,我们真的不必太紧张。孩子也许今天对修鞋子感兴趣,明天对做饭感兴趣,后天又喜欢玩电脑了。只要是对孩子无害的兴趣爱好,我们就不要去阻止。让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又有什么不好呢?

● 不要让“兴趣班”填满孩子的童年

一些父母对孩子寄予了很大期望,往往不等他去发现自己的兴趣,就急着为他报各种兴趣班。孩子的童年生活一旦被“兴趣班”填满,疲惫不堪的他就再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发现自己的兴趣了。

所以,父母不要用自己想当然的主观意识去给孩子报兴趣班,而是给他留出空余时间,让他去发现自己的兴趣。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可以适当地帮一下孩子。比如,多带孩子走出家门,让他多接触新鲜事物;尽可能给孩子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从中获得各种不同的体验;多与孩子交流,激发他的兴趣等等。

● 孩子的自我体验比上兴趣班重要

有的父母一旦发现了孩子的兴趣,便会急于给他报兴趣班,希望他能够更好地发展兴趣。事实上,这是一种功利的做法,自然也很难如父母所愿。

就拿绘画来说吧,如果父母仔细观察孩子的自由涂鸦,便会发现,他画的不是一个单纯的事物或场景,而是有内容的,好似在讲述一个故事。如果父母过早地给孩子报美术班,很可能会阻碍他想象力的发展,会封闭他的自我体验,他可能是学会了很多绘画技巧,画画的水平提高了,但是却再也不会把一个故事通过绘画演绎出来了。

所以,当孩子发现了自己的兴趣之后,我们不要急于给他报兴趣班,不要急于让他接受那些看似正规的、系统的训练,而是先让他有一个自我体验的过程,然后再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报兴趣班。

● 教孩子协调爱好和学业的关系

很多时候,我们都担心孩子会因为痴迷兴趣爱好而耽误了学业,于是就禁止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但是,禁止是不明智的做法,因为这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他很可能会认为,“你越不想让我做的事情,我偏要做!你让我学习,我偏不学!”

一旦孩子有了对立情绪,我们再说什么,他就很难听得进去了。因此,我们要做是帮助孩子协调爱好和学业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禁止孩子发展兴趣爱好。当我们发现孩子痴迷于某种兴趣爱好时,要灵活处理,不要强制打压孩子,要引导他学会合理分配学习时间。

比如,可以跟他协商,在写完作业并保证作业没有错误的情况下,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但不能因此而不写作业,也不能匆忙写完不检查就去玩。如此一来,既能保证孩子的学习成绩,又培养了兴趣爱好。

● 报兴趣班,一定要做好考察工作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对兴趣班的否定,一些兴趣班还是不错的。但给孩子报兴趣班前一定要做好考察工作,因为有个别校外教育机构唯利是图,什么热门就开设什么兴趣班,收费不菲,动辄几千上万元,甚至是几万元。所开设的“热门兴趣班”既没有经得起推敲的教学计划,也没有具备相关资质的授课教师。尽管如此,个别机构还是会匆匆开设这类兴趣班,因为只要开设就会有人报名,毕竟盲目的父母还是有的。所以,既然要报兴趣班,就要做一番考察工作,发现名副其实的、适合自己孩子的兴趣班。奥数与珠心算—这到底是在开发孩子的潜能,还是在透支他的潜能

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1956年,由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引入我国。后来,经过一波三折的发展,到了火爆的阶段,最终风靡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但也导致了奥数在中国走向畸形发展的道路。奥数的出题范围超过了普通孩子的受教育水平,它追求的是难度、拔尖和卓越。但是,很多孩子并不是因为有兴趣才学奥数的,而是为了升学而学习。

1998年,北京市的“小升初”取消了统一考试,从而导致奥数彻底火爆起来。因为没有了统一的“小升初”考试,学校评价学生的机智就会有所变化,而奥数恰好被各大学校地青睐,成为了“小升初”的重要考核标准。甚至有很多学校把奥数成绩作为入校的凭证和分班的标准。于是,有太多的孩子就被迫学起了奥数,父母挤破脑袋也要把孩子送进各式各样的奥数培训机构,只为孩子将来能有个好学校上。

2012年9月中小学开学前夕,北京市教委叫停了和升学挂钩的奥数竞赛培训。这本是一件好事,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某些之前的奥数培训机构却将“奥数”改名为“科学实践实验”“数学思维训练班”,等等,换汤不换药。如一家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就这样说:“我们现在的培训课程叫科学实践实验,主要锻炼孩子们科学实践的思维能力。”而且,他们所用的教材也基本是从之前的奥数课本里选出来的,例题、习题几乎一样,只是加上了一些看似比较有趣的故事或知识。与过去的奥数课程比起来,师资、上课时间、地点以及班次都没有什么两样,仅是名称上的改变而已。

还有一部分父母,把孩子送到奥数班,是希望能够开发孩子的潜能。其实,奥数进入中国,原本是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发现优秀的数学特长生。但是,事实上,“在同龄儿童的范围内,一般只有5%的智力超常儿童适合学奥林匹克数学,而能一路过关斩将冲到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顶峰的人更是凤毛麟角。”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也指出:“学习奥数的过程,就是反复证明自己是一个傻瓜的过程,只有5%的数学天才爱好者,才会适合去学奥数。现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为一个选拔学生的工具,这就是一种摧残。”可这样的初衷与“真实情况”,又有几个家长能够理解呢?我们试问一下自己:我的孩子属于这5%的范围吗?他对奥数真的有兴趣吗?而现实却是有60%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学习奥数,这远远地超出了“适合”的比例。

是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学奥数?奥数真的能开发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吗?现今市面上的奥数班是否能够起到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目的呢?当然不是。

早在2002年北京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国内一些著名数学家就对低龄化奥林匹克数学热现象提出了批评。王元、杨乐等数学家认为,奥数本是一项很好的培养学生学数学兴趣的课外活动,但奥数班只是教给学生技巧性的东西,而这些技巧性的东西有时并不是青少年必须要具备的,更不能提高数学能力,有时甚至会造成钻牛角尖。而高中阶段年龄稍大的同学,如果对数学有兴趣,进而阅读相关书籍并参加比赛,是自然正常的。但现在许多地方从小学、初中就开始办班,结果使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枯燥,甚至对数学失去兴趣。

同时,父母也不能只看到“升学”这个近期目标,毕竟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长远的、发展性的过程。对于那些不适合、不喜欢学习奥数的孩子而言,奥数不但不能对他们起到潜能开发的作用,反而会透支他的潜能。即使孩子因为奥数成绩进入了期待的中学,但谁又能保证孩子会以所谓的“良好状态”持续发展呢?当孩子的潜能被透支的差不多的时候,我们面临的恐怕是孩子大幅度的退步了。

再来看一下近些年市面上比较火的珠心算。

什么是珠心算?就是在孩子心里建立起个算盘,把抽象的计算数字和算盘上的珠子联系起来,在心里用“拨算盘珠子”的方式把答案计算出来。当孩子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技巧,会很快地把多个数字的多种运算结果准确地脱口而出。珠心算的倡导者们纷纷向父母介绍其好处:通过培养孩子的心算能力,可以促进孩子情商发展,即提高孩子的自制力、注意力、记忆力等,还能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看到这样的介绍,我们可能都会觉得这很诱人,所以也就都愿意让孩子去学习珠心算,为的就是要开发孩子的潜能。

然而,珠心算有没有弊端呢?一位妈妈曾这样说:

女儿4岁左右时对10以内的加法口算算得很好,但对于减法一直不理解。她4岁半开始学珠心算,大概是一个由指算到珠算,再过渡到心算的一个教学过程。在学习的前两个月,因为老师提供给孩子很多有趣的手指游戏,孩子也很有兴趣,而且对减法很快就开窍了。

但是孩子5岁时,我发现她完全忘记了应用简单的思维计算加法,就连算算3+5也要用手指比划一下。于是,我让她完全停了珠心算课,她才逐渐地恢复了常用的计算思维方式,不再惦记心里的那个算盘了。

当然,这个小女孩的情况并不能代表所有学习珠心算的孩子,但至少还是能够说明一些问题的。

由于珠心算是从高位开始计算的,但小学里教的数学课程都是从低位开始计算的,所以这样两种互相冲突的教学方法,在思维直接的孩子的头脑里,可能就会产生混乱。另外,这两套学习之间的转换对于孩子来说也会非常困难,他的学习不会因此而有进步,反而还会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其实珠心算只不过是一种计算的方法,数学要学的不仅仅是计算,如果孩子只潜心学习珠心算,还会妨碍他学习掌握其他的数学内容。

也有一些父母认为,在这个计算机时代,孩子根本不用具备那么强的计算能力,而且提高孩子注意力和记忆能力的方法有很多,并不一定要选择枯燥的珠心算。

虽然学习珠心算对于锻炼手指和大脑会有一定的效果,而且算得快对孩子自信心的提高有好处。但是,珠心算对孩子智力的开发到底有多大作用,国内研究者正在进行相关研究;珠心算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孩子的数学智慧,在哪个年龄开始学更合适,也有待研究。

2018年9月,北京市教委和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对幼儿园“小学化”开展专项治理活动,经查,西城区某幼儿园开设了“学前班、课后延时班”,在对于大班的幼儿的教学内容涉及了幼小衔接的部分课程教学,教委约谈了该幼儿园园长,要求幼儿园在延时班时段也要严格按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取消珠心算和英语活动,杜绝“小学化”现象发生。

所以,在面对孩子是否要学习珠心算这个问题上还是慎重为好。如果盲目跟风,或不考虑孩子实际能力硬让他学,就有可能是在透支他的潜能。

那么,面对他人趋之若鹜的奥数与珠心算,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 不把奥数学习当孩子升学的筹码

奥数竞赛开展的意义绝对不是为了让小学生顺利进入理想中学,而是通过竞赛的交流,发现数学人才,并加以培养。何况,奥数题目难度很大,如果有一个优秀的老师可以借助这些题目帮助孩子提高数学兴趣,探索数学奥秘固然很好,但是又有几个老师如此优秀?

因此,如果不是孩子特别地爱好,过早学习奥数只能抑制孩子的潜能发挥。如同一个长跑运动员,一开始就“冲刺”,肯定不是最后的成功者,甚至会败得一塌糊涂。如果把孩子看做这个长跑运动员,进入中学学习,只是长跑的前半阶段,在这个阶段领先并不代表能一直领先,是否能够持续发展,关键看孩子的潜力。

因此,不要盲目为了孩子阶段性的成长,把孩子足以持续“长跑”的潜力透支光。这样,孩子学得很累,最后还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得不偿失啊!

● 根据孩子的情况,让他自主选择

不要强迫孩子学习奥数,把选择权交给孩子,孩子会知道自己喜不喜欢。如果孩子不喜欢而被迫苦恼地学,只能是摧残自己的身心。

● 用平和心看待孩子珠心算的学习

有个女孩上幼儿园前,爷爷就给她教了一些珠心算的方法,“教学过程”偏重于“寓教于乐”。妈妈从女儿上幼儿园后的表现看出,学珠心算的确有一定作用。因为女儿能够独自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不需要父母辅导。但是,妈妈也知道,如果孩子把珠心算学习得太深入,上小学后,学习数学就不会太顺利。因此,妈妈只是把女儿学习珠心算当成一次新尝试。

这位妈妈心态比较平和,她的做法也值得借鉴。

而有的父母特别希望孩子通过学习珠心算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开发孩子智能的方法有很多,不一定要借助珠心算。因此,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看待珠心算,可以让孩子去尝试、去了解,孩子如果喜欢,我们也不要让孩子学习得过于深入。如果孩子因此而痛苦,放弃珠心算也是件好事。

想一下吧,如果孩子每天都费力地在心里拨着“算盘珠子”,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高抬“贵手”,放了孩子呢?人生规划—从小就规划未来,孩子长大才会拥有好的未来

人生规划,就是一个人根据个人发展的志向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自己的未来发展道路提前作出策划和设计。它主要包括个人身心发展、学习与事业、情感与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提到“人生规划”,很多父母就会认为这是大学生该做的事情,自己的孩子还太小,根本就不需要什么人生规划。其实不然,人生规划,应该从小就做,如果等到大学甚至走向工作岗位再做的话,就为时已晚了。

很多人可能都听过类似的抱怨:“人生的最大悲哀,就是做了一辈子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人生最大的失败,就是忙忙碌碌一生,但最终却一事无成。”……确实,有些人的人生就是这样。为什么?跟没有尽早地规划好自己的人生有很大关系。

人生在世如海上航行:人生规则就是前进的航道,人生目标就是灯塔。如果人生没有了规划,就如船失去了航道,只能莽莽撞撞地四处漂泊。

如果去旅行,但却没有做好旅行规划,随心所欲地到处乱逛,那么,旅行过程就会一团糟,也无法获得旅行的快乐。其实,对孩子来说,人生也是一次旅行,充满了神秘性、不确定性,可能会有快乐,也可能会有悲伤。如果他年幼的时候不做好人生规划,他的人生之旅也会充满变数,那么,到头来,他可能会因一生一无所成而抱憾终身。所以,为了让孩子在未来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我们就要鼓励他提早规划自己的未来。

哈佛大学曾经针对一些智力、环境等条件相近的学生做了一项跟踪调查,从而证明了做好人生规划的重要性。

调查人员首先调查了学生们的理想状况,结果显示:27%学生没有人生目标;60%的学生人生目标模糊;10%的学生,目标清晰明确,但是仅有短期目标;3%的学生有清晰明确的长期目标。跟踪调查持续了25年,结果是:那些没有人生目标的学生进入社会后通常生活在社会最底层,而那些人生目标模糊的学生工作后则基本生活在社会中下层,那些有清晰的短期目标的学生则生活在社会中上层,而那3%的学生后来大多数都成为了社会中的精英。

所以,要认识到人生规划的重要性,并引导孩子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哪一个做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有个好的前程,能有所作为呢?但是,如果孩子对自己的人生都没有规划的话,只会按照我们的要求走,可能就会出现两种不良情形:一是他一直在做自己不愿意或不喜欢的事情,无法全身心地投入,不但一事无成,还会郁郁寡欢;二是他在被动做事的过程中,感到了极度厌倦,总想冲出“重围”,从而产生了较强的叛逆心理。这两种情形,都是我们不愿看到的结果。所以,要让孩子从小就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让他向着自己定下的正确的人生目标前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对的事情。这样,他才会越来越强大,越来越优秀。

周总理曾说过一句掷地有声的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在什么时候说的呢?在他12岁那年。周总理从小就对自己的人生有所规划,就立下了自己的宏图伟志,并身体力行,奋发努力,不断地完善自己。最终,他实现了自己的志向,也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尊重与爱戴。

现在看来,难道不应该让孩子也从小就对自己的人生做一下规划吗?

如果我们的孩子也能从小立下宏图伟志,规划好人生,那他就会远离散漫、懈怠、盲从等消极的思想和行为,就会积极主动学习,身心健康成长。

● 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志向

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曾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卡也说:“如果我不知道驶向哪个港口,就没有任何风向适合我。”的确如此,如果我们不知道去哪里,那么再好的“外力”对自己也是没用的。孩子如果没有志向,他就没有人生目标,那么他也就很难有大作为。因此,我们要引导孩子尽早树立远大的志向,要知道,读书贵在立志。

可以给孩子讲一些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等著名人物立志的故事,讲一讲伟大人物的童年时代,比如,前面提到的周总理12岁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茅以升11岁立志造桥,等等。通过讲述类似的故事,为孩子寻找人生的榜样。这样,孩子也会从小立定志向,规划他的人生。

● 建议孩子从制订短期目标和规划做起

当有些孩子对自己的未来感觉很模糊而不知道要做些什么时,当有些孩子因缺少自信而认为自己什么也做不了时,当孩子认为人生规划离他太远时……我们可以建议他从制订短期目标和规划做起。

比如,在学习上要达到什么程度,每天应该怎样学习;在生活中要掌握什么技能,每天都要做些什么等等。当孩子按照自己的计划,通过不懈的努力而实现了自己的短期目标时,他会逐渐找到自信,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为自己作出远大的人生规划。

当孩子开始制订短期目标和规划时,我们最好建议他制订规划表和时间表,还要时常督促和鼓励他按照规划表和时间表学习、做事。

● 引导孩子有计划地学习,拒绝盲从

有些父母从来不问孩子的意见,也从不与他讨论有关人生理想和人生规则的问题,而是见别人做什么他就做什么,看别人给孩子报了什么学习班,就给孩子报什么班。这种盲从他人的做法,不但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还有可能会让孩子远离他真正所爱好的东西,阻碍他的人生发展。所以,我们要坚持拒绝或改变这种盲目跟风的行为,注意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注意引导他设想未来,进而制订出属于他自己的人生规划。

此外,还有些父母存在只顾让孩子拼命学习,却从不与孩子探讨学习是为了什么,他有没有相关的学习计划等问题。这种毫无计划的学习,会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动力,甚至产生厌学的思想。因此,当我们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前,最好能问他对自己的学习或生活有没有什么想法,他长大后想做什么。然后,我们再根据孩子的志向鼓励他好好学习,这样做才能更好地激励孩子,让他能向着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断努力。

● 要做孩子人生的“引航员”

有的父母总想做孩子的人生规划师,为他设计好人生蓝图,希望他按照父母为他规划的道路发展,如果他违背父母的意愿,父母就责备他,甚至打骂他。但是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兴趣、爱好,如果父母把自己的意志加给他,他就会十分痛苦,进而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成为问题孩子。

因此,我们应该做孩子人生的向导、引航员,而不应该做他的人生的规划师。关于孩子的未来,他自己才是最有发言权的人。所以,我们应该坐下来,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多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要对他说“你将来要成为一名医生”“我想让你……”等类似的话,毕竟孩子的人生是自己的。其实,我们要做的应该是给孩子以引导,引导他做好人生规划。比如,他喜欢画画,就可以给他讲讲徐悲鸿、达芬奇、毕加索等中外大画家的故事,或者带他去参观各类画展,多欣赏一些名家的作品,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再进一步鼓励他学习绘画知识,这样他才能实现自己人生规划。

此外,在引导孩子做人生规划时,不要向他传达那些庸俗的思想,比如对他说:“你将来要当大老板,赚500万”“将来要当大官”等。否则,孩子只能成为一个利欲熏心、庸俗不堪的人,最终害人又害己。

● 鼓励孩子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

要实现远大的人生志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孩子在不断努力进取的过程中,肯定会有想要懈怠和放弃的时候,也会有脱离既定的人生规划的时候。此时,他需要我们的同情接纳、理解、包容、安慰和鼓励,最不需要的就是我们的呵斥、讽刺和苛责。

所以,当孩子感觉到累了的时候,请用我们的温柔去包容他,请用我们的智慧去帮助和鼓励他……我们可以为他做好吃的饭菜,为他放舒缓的音乐,为他做做按摩,也可以帮他寻找适合他的学习方法和做事方式……当他重获力量继续努力奋斗时,我们也要为他加油!出国留学—过早远离父母的孩子就像断线的风筝,不知道飞往哪里

从改革开放起,“出国留学”就逐渐地走入了普通老百姓的视野,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开始关注出国留学,更有少数的父母开始盘算着送孩子出国上学。然而,几十年过去了,“出国留学”已经不是极少数家庭的渴望,而名副其实地成为一股热潮。同时,出国学生的年龄也越来越小,有的父母就想把上小学或初中的孩子送出国上学。然而,那些一门心思想着让孩子出国留学的父母,又有几个是通过理智的思考作出的选择呢?

一位母亲想让孩子出国留学,又拿不定主意。于是,她就去一个留学中介机构咨询,当见到留学顾问时,第一句话就说:“你帮我拿个主意,我身边很多朋友都把孩子送出去读书了,我要不要也把孩子送出去?可我又觉得送孩子留学划不来,我一个亲戚很早就把孩子送到英国去读书,总共花了四五百万元,可回来工作后,一个月才挣5000多元。”

这种盲目随大流要送孩子出国,甚至需要留学顾问帮着拍板的父母不在少数。父母都是如此盲目,孩子还会对出国上学有理智的认知吗?

这些父母为什么想着把孩子送出去呢?

第一,孩子学习成绩差,没有能力通过高考进入国内大学学习,加上家庭经济条件不错,就选择去外国读书。

第二,周围朋友的孩子都在国外上学,自己的孩子不出去显得不符合自己的身份和财力。

第三,孩子在口头上表示对西方文化的喜爱,喜欢西方国家,执意要出国,父母执拗不过,家庭经济状况尚可,就把孩子送了出去。

以上三种原因都显得特别盲目,不是为了逃避高考,就是为了显示身份,要么就是随顺了孩子的任性。

当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如此盲目。

彭女士去年刚刚把儿子送到了美国读高中。

在有打算送孩子出去之前的一年时间,彭女士就曾仔细考察过中外中学的教育体制:从课程设置看,国外中学教育涉及面很广,孩子在中学阶段就能接触和学习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学科。从孩子的精力分配上来看,国内孩子针对考试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国外孩子除了正常学习外,还有大量的课余时间参与有兴趣的活动。从学校设施看,国外学校提供给孩子们的活动空间很广,运动、音乐、戏剧、艺术等活动场所非常丰富。

彭女士认为,中学阶段正是孩子思维最活跃的阶段,是激发孩子创造力和个性发展的最佳阶段,所以,最终选择了把孩子送出去。

这位母亲对于为什么要送孩子出国学习有较为理智地分析。然而,孩子会不会如母亲所愿利用国外开阔的教育平台,帮助自己更好成长呢?孩子会不会像断了线的风筝,越飞越没有方向呢?这一点的确很难讲。

童先生的孩子在高中时成绩不好。于是,他把孩子送到了英国读书。当孩子离开了父母后,并没有自律能力,也没有像父母希望的那样读完预科上大学。而孩子足足在英国读了5年预科都没有考上大学。

之前,孩子一直瞒着父母,最后实在隐瞒不下去了,回国后向家里坦白了情况。童先生和妻子当时就蒙了,想想这些年花费进去的钱足有两百万,最后孩子除了增长年龄之外一无所获地回来了,两口子真是后悔莫及啊!他们这才明白:把心智不成熟、生活自理能力弱的孩子送到国外上学简直就是失败之举。

孩子在国外未能完成学业还不算什么。有的孩子出国之后根本无心学习,而是被国外的纸醉金迷的生活所吸引。孩子拿着父母的钱不是买跑车炫富,就是找男女朋友,要么就是频繁地参加各种各样的派对。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孩子不仅仅花费了大把大把的钱财,自身也染上了很多恶习,有的甚至染上毒瘾和生理疾病。

出国留学是一个人学习生涯的一次重要规划。但是,不是每一个孩子都适合出国留学,也不是每个孩子都需要出国留学。对于孩子是否出国留学的问题,我们和孩子都要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出去?有没有能力出去?出去做什么?对前往国家和学校了解多少?当我们和孩子作出令自己满意的回答后,再作决定也不迟。

因此,我们对待孩子出国留学的问题,一定要理智,不可盲目从众,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要做充分的思考和准备。

● 明确孩子留学的目的

首先要问自己:为什么送孩子出国?孩子出国干什么?有的父母说,孩子在国内考不上大学,不如去国外上大学。请问,孩子没有能力考上中国的大学,原因在哪里?说明孩子的学习能力不强,所谓学习能力包括:理解力、记忆力、自律力、耐力和毅力。试问,这些学习能力不强的孩子面对枯燥的外国语言,有没有能力过了这第一关?如果勉强过了第一关,有没有自律能力完成大学学业?

所以,千万不要打着“学习”的旗号,让孩子在国外放任自流。最后,孩子在学业方面没成就,西方阴暗的不入流的东西沾染了一大堆。所以,在确定孩子出国的目的时,要注意看看孩子是否具备达到这个目的的条件。

一位女生在大学期间学习不错。大四那年,她希望自己能去国外学习一些专业相关的先进知识,于是,就做了详细的出国攻略。

在父母的支持下,她考完了雅思,并向自己看好的一所国外大学发出了申请。后来,经过一系列的考核,她被心目中的大学录取,并开始了她的研究生学习。

是不是所有出国的孩子都能像这个女孩这样有能力、有明确目标地实施出国计划呢?他们是不是清楚地知道自己出去做什么呢?

因此,为人父母者千万不要一厢情愿地送孩子出国留学,而是真正地问问自己为什么送孩子出去,孩子有没有能力达到你所期待的目标?有了明确的答案,再作决定也不迟。

● 了解孩子有没有能力独自抵御国外生活的困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甚至小学生出国留学。这些孩子从小受到父母的万般呵护,可能还不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加上孩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没有形成,到了国外,当他不得不独立面对完全陌生的世界时,身心承受能力就很难抵御外来的困苦。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还如何完成所谓的“学业”?而且,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发生惨案的新闻屡见不鲜。孩子这个被父母放飞的风筝,还没有飞翔,就折断了翅膀。

因此,我们要了解孩子的自立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等等,如果孩子的心智尚未成熟到独自面对陌生国度的生活时,我们千万不要冲着一个“学习”的目的送孩子出去,否则无疑是在伤害孩子。

当我们想让孩子出国之前,先看看孩子是否具备了强健的体魄、良好的综合素质、正确的价值观、扎实的学科基础以及突出的外语水平。如果我们的确相信孩子有能力独自面对异国的生活,而且他也愿意,家庭经济条件也允许的话,支持孩子出去学习当然不是坏事。

● 我们要对国外的环境有充分了解

在为孩子选择学校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曾有些欧洲国家针对中国留学生推出大批酒店管理学校和金融管理学校。实际上,这些学校缺乏基本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软件。其颁发的所谓“文凭”既得不到当地政府的承认,又得不到中国教育部门的认可,导致一些留学生不得不费尽周折转学或回国。

所以,我们不要一味地听中介的介绍,毕竟中介机构也是良莠不齐,如果盲目听信,有可能上当受骗。所以,在为孩子做出国准备前,我们不但要咨询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也要和孩子认真了解前往国家的国情、风俗、文化、宗教、法律等相关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而且,孩子除了学会英语外,最好能够熟练掌握前往国的通用语言。同时,要让孩子懂得如何用当地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会主动与驻外使领馆和教育机构联系,以便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能及时获得帮助。教育趋势—盲从所谓的“教育趋势”,实际上可能是“跟风”

近年来,早教班、奥数班、少儿英语班、各类兴趣班等不但已经形成了庞大的“教育市场”,甚至开始被当成这个时代的教育趋势。这股教育风越刮越猛,刮得一些父母心里直痒痒,刮得孩子“忙忙忙”。

这种教育模式之所以能形成风气和趋势,跟一些父母盲目选择有很大关系。一开始,少数父母为了充实孩子的课余生活,帮孩子选择一两个科目;也有个别孩子从小就在某方面展现出天赋,父母为了培养他,支持他参加课外班或拜师学艺。但是,并非所有的父母都认为孩子的课余生活要用其他学习方式去填补,也不是所有孩子在小时候就能显现出对某方面的特殊爱好。可为什么这些少数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引导,现在却成了一股不可抵挡的教育风气?为什么技能方面的拜师学艺,现今却通过教育机构演变成了“批量生产”?

就以奥数班为例,如果说第一家奥数班的开办是为一些有数学天赋的孩子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机会的话,也可厚非。但当这些孩子开始学习的时候,就牵动了其他孩子父母的心弦。这些父母不顾孩子是否是数学天才,也试图让孩子去学。当一些有商业敏感度的人嗅到了这股“教育需求风”的气息时,奥数班就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当这些机构满足了那些父母的需求后,其他尚且没有让孩子去学的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有异于其他同学,为了不让孩子“落下”,于是纷纷“跟风”,把孩子们送入了这条“生产线”。

而这股“教育风”对孩子真正的教育意义有多大?不得而知。而这些校外教育机构起初成立的时候,有几家是真正为孩子们的未来考虑?亦不得而知。既然如此,为人父母者就更需要擦亮眼睛去观察,开动大脑理智去判断,而不是人家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人家的孩子学什么我就学什么。要从孩子的真正需要出发,而不是盲从这股所谓的“教育风”。

遗憾的是,当这股“教育风”来势凶猛的时候,又有几个父母能够清醒而理智地作出判断呢?

有个女孩的妈妈原本不太赞成她参加课外班,但是,女孩在班里的几次尴尬,让妈妈开始犹豫。班级里的大部分同学都参加了某课外英语班的学习。有时,同学们凑在一起会谈论两位英语老师教学方式的不同,此时,女孩就插不上话。这还不算什么。有一次,英语老师上课问了一个问题,大部分同学异口同声的回答让女孩不知所措。虽然,老师继续讲解了这个问题,但是,大部分同学表示自己都会,不用再讲,老师也就“蜻蜓点水”地过去了。而且,参加过英语课外班的同学总是会在学校的英语考试中获得高分,听力和口语也比其他同学强。当女孩自己感受到差距的时候,就向妈妈说出了想上课外班的想法。

相信很多孩子都有这个女孩的经历,才不自觉地在课外班中做着选择。这个女孩的妈妈从最初的坚持到后来的徘徊,再到最后的顺从,也实属一个无奈的过程。但这不能不算是一种“跟风”。

所谓“跟风”,就是没有主心骨地跟着别人的选择而选择,跟着别人的放弃而放弃。有的父母听到某位教育专家说“课外班对孩子的成长弊大于利”后,就马上给孩子停掉课外班的学习,这样的父母是不是又“跟风”了?因此,在这个众说纷纭的社会中,我们不要盲从别人的说法。别人说的也许没错,但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我们的选择一定要以孩子的自身情况为基准,这样作出的选择就不会是“跟风”的。

一位教育官员对跟风教育做了这样的比喻:“大地震的时候,如果你身处尚未有震感的城市的一幢大楼中,你确定这个楼不会倒,但是,除你以外的所有人都提着包往楼下跑,你一个人能不能淡定地坐在那里不动?这就跟别人家的孩子都在上课外班,而你家的孩子不上一样。”而另外一位教育官员也谈到:“我不支持孩子上奥数,孩子也听话,没去上。但是,过了不久,孩子就熬不住地似的来问我:‘爸爸,你不让我上奥数,会不会害我?’”

是啊,当今社会,有很多父母让孩子一定要跟风;而有的父母明知那是跟风,却不得不跟;还有的父母淡定地坚持:“我希望孩子能快乐,不需要他多有成就。”作为父母,我们到底该如何面对呢?

● 正确面对当今的社会大环境

李女士是一位幼儿园老师。女儿上小学第一天回家,李女士问道:“今天老师布置什么作业了吗?”孩子一脸无辜:“我不知道有什么作业。”于是,李女士拨通了孩子班主任的电话,可是班主任老师却训斥道:“你还是幼儿园老师呢,怎么连孩子最起码的学前准备都没有做好?”

原来,当天放学前,老师在黑板上布置了作业,可是由于孩子看不懂黑板上的字,根本不知道老师布置了什么作业。

李女士也深感委屈,因为在幼儿园的教学中,是不允许教孩子识字、汉语拼音、加减法的。可是父母却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

先不说这位老师是否负责,但是当父母面对孩子这样的处境时,也会难受和无奈。

如果我们既不希望孩子随波逐流,又不希望这个不正常的教育趋势把孩子甩在后面,那我们就要更应该了解“自然教育”的重要。就是说,孩子在学龄前有潜能认识很多汉字,有潜能学会简单的数学计算,也有潜能记住数量不小的英文单词。但是,这种潜能的挖掘一定不是以“报班学习”的方式进行的。

那我们应该怎样激发孩子的潜能呢?比如,我们可以在孩子学龄前,教孩子诵读中华传统经典。孩子在读经典的练习中不知不觉地就能认识很多汉字。关于数字的概念,我们在摆放碗筷的时候,就可以让孩子数数几个人,几双筷子……诸如此类的练习和接触多了,孩子自然就会了。

当然,孩子上小学、初中之后所面对的情况不仅仅是几个汉字和几个数学题那么简单。我们首先要鼓励孩子把课堂知识学扎实、学透彻,如果孩子自己觉得这些知识不能满足自己的胃口,而且事实也确实如此,在孩子愿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如果孩子本身连课堂知识都不能消化,再盲目地跟风报班学习,对孩子又有什么好处呢?

因此,自己的孩子是否要像其他孩子那样学这学那,不是由周围学习孩子的数量决定的,而是由自己孩子自身的需要和意愿来决定。

● 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

当大部分父母盲目地服从所谓的“教育趋势”时,很多教育专家又在呼吁“不要跟风教育、不要让课外班累死孩子”,这时,我们会不会又跟向另外一股教育风潮——绝不让孩子上课外班?

有个女孩一直和班里的大部分同学参加一个课外英语班。假期到了,英语班的老师说要给学生报名参加比赛。女孩的妈妈一直是一个很有主见、不爱跟风的人,虽然很多同学都报名了,但是妈妈并不希望让女儿参赛,她不希望孩子小小年龄就面对比赛的压力。

当她把想法告诉女儿时,女儿却说:“我喜欢上王老师的课,而且王老师说了,我们大家都能在赛前培训中受益,我们同学都参加了,我也想参加。”她一听,为难了。本来她就对上课外班不支持,但是女儿喜欢学,她就没有反对。这次,她经过慎重考虑后还是尊重了女儿的选择。

这位妈妈是不是拗不过女儿最后“跟了风”呢?当然不是。

我们不提倡父母跟着风地教育孩子,但是,这并不代表父母就一定不能让孩子上课外班。不是给孩子报班就是“跟风”,不给孩子报班就是“不跟风”,而父母是不是“跟风”,主要看父母作出选择是盲目的,还是理智的。

既不能看人家孩子学什么就追在后面要求自己的孩子学什么,也不能为了表示自己“不跟风”就一定不让孩子学什么。当一股风潮刮来时,我们首先想到适不适合自己的孩子。如果拿捏不准,就问问孩子的意见,也许,孩子的回答会让我们“如梦初醒”,理智地作出判断与选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