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超有趣 : 部编本语文教材同步学五年级下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8 16:10:20

点击下载

作者:温沁园、郑以然主编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语文课超有趣 : 部编本语文教材同步学五年级下册

语文课超有趣 : 部编本语文教材同步学五年级下册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语文课超有趣.部编本语文教材同步学.五年级.下册/邵小凡著;温沁园,郑以然主编.—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9.10

ISBN 978-7-5649-3972-4

Ⅰ.①语… Ⅱ.①邵…②温…③郑… Ⅲ.①小学语文课-教学参考资料 Ⅳ.①G624.20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221965号责任编辑 张雪彩责任校对 阮林要封面设计 仙 境出版发行 河南大学出版社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商务外环中华大厦2401号邮编:450046电话:0371-86059750(编辑部) 0371-86059701(营销部)网址:www.hupress.com印  刷 河北鹏润印刷有限公司版  次 2019年12月第1版印  次 2019年12月第1次印刷开  本 700mm×980mm 1/16印  张 12.75字  数 147千字定  价 32.00元(本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河南大学出版社、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联系调换,质量投诉电话:010-82069336、0371-86059752。)名师、专家推荐(此处无先后排名顺序)崔 峦——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窦 昕——中文未来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语文教育名师。桑 哲——曲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语文课程专家,中国校园文学委员会副会长,曾担任多年《现代语文》杂志主编。张伟忠——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语文教研员,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编者。曹 郁——北京大学教育学硕士,云舒写教育联合创始人,经典导读教育发起人。曹勇军——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特级教师,南京市中国语言学会会长。孟素琴——河南省特级教师,中国语言学会阅读推广中心副主任。王土荣——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语文教研员。段增勇——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语文教研员。陈 思——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语文教育名师。刘成章——中国人民大学国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附中语文教师。孙 悦——北京市第四中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师、国学教师,北京市第四中学网校资深讲师、“大语文”教材编写者。黄祥昀——北京大学附属小学语文教师,海淀区语文学科带头人。贾晓萌——河北保定外国语学校、北京八十学校国际部高级教师,资深阅读推广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名著导读与研究”项目负责人。顾月云——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上海向明中学高中语文教师、资深对外汉语教师。杨 玚——北美亚马逊中文儿童畅销书《小手写中文》主编,北美中文儿童杂志《小枇杷》专栏作家。陈 益——资深教育专家,美国阳光语言与艺术学校联合创始人。序言(1)温儒敏

我乐于向广大中小学师生和家长推荐这套书。书名叫“语文课超(2)有趣/料:部编本语文教材同步学”,我理解书名包含两个意思。第一,语文本来是学起来很有趣的学科,教材也挺有趣的,但可能课上得比较烦琐,加上要考试,弄得很功利,很多学生反而失去了兴趣,不怎么喜欢语文了。这套书想办法让同学们重新认识语文课及语文教材,发现其中的趣味,重视语文课、学好语文课。第二,语文教材篇幅有限,课堂上也不可能讲很多,光是通过教材和课堂,远远不够,还得拓展阅读,那么这套书就配合教材和课堂,为同学们提供很多非常有趣的相关阅读材料,既增加了他们语文学习的兴味,又增加了他们的阅读量、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实实在在地提升语文素养。

这套书完全可以和语文教学配合使用。从小学到初中,每个年级、每一篇课文都配有若干拓展阅读的文章或作品。学生可以自己读,老师也可以把它当补充材料,在课堂使用。低年级的学生,最好是亲子阅读,这套书可以作为阅读的材料。

这套书和教材的呼应很紧密。比如三年级上册有泰戈尔的《花的学校》,泰戈尔想象中的植物有它们的亲人、家庭和生活,甚至也有它们的“学校”。这篇散文诗非常优美,阅读时可以放开想象力,还可以培养对事物的观察力和把自己的想象与观察表达出来的语言能力。那么这套书就为学习《花的学校》补充提供了三篇短文:第一篇是《泰戈尔有中国名字》,讲述九十多年前这位印度大诗人来中国访问的故事,读这篇文章顺便也就了解了课文作者的背景;第二篇是《月月花开你知否》,介绍我国农历十二个月,每个月都有“月花”,民间称为“十二姐妹花”,而且给其中几种花安排了一首诗,显然也就拓展了《花的学校》中对各种花的了解与观察;第三篇是瑞典植物学家林奈的故事,也许有些同学读了之后会对司空见惯的各种植物名多留一份心,甚至有了探究的兴趣。三篇补充的短文都很好,适合相关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又可以增进对课文学习的理解,引发探究的兴趣与热情。这样的设计,比一般瞄准考试的教辅读物好多了,而且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拓展了阅读量、提高了阅读能力,考试自然也能举重若轻,取得好成绩。何乐而不为?

按照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课要突出“语文素养”的培育,除了课内教学,必须尽量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扩大阅读面,养成阅读习惯,提升阅读品位。这套书是课外读物,但分年级编写,与各个年级的语文教学内容相呼应,重点是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全面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我认为是编得不错的。

我常说,让我们的中小学生既考得好,又不陷于题海战术,不把脑子搞死,兴趣全无,这好像有点儿难。其实“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关键在于提升教学水平,包括能让学生有较多自由的课外阅读。这套书就是在朝这个方向努力的。

我还想把我以前在一篇文章中说过的话转引于此,供广大师生和家长参考: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语文课常受到挤压,很多学生和家长并不重视语文。这是极其短视的行为。许多人上了大学还没有阅读的习惯,要读也就是读一些流行的、娱乐搞笑的东西,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必然受到限制。这是语文课的失败!学语文不能只考虑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提升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及其所体现的学识、文风、情趣等人格涵养。这是现代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综合素养。语文课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打好“三个基础”:为提升综合素养,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而要学好语文,光靠做题是不行的,局限于课内也学不好,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把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我要推荐这套书,希望通过这套书的阅读,带动我们的学生、老师和家长把读书的习惯与爱好当作一种人生方式,让孩子们从小就喜欢读书,远离低俗文化,提高阅读品位,让读书伴随和滋养他们的一生。2018年6月20日于京西褐石园(1) 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全国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2) 这套书包括小学、初中两个系列,其中小学各学期分册主书名为《语文课超有趣》,初中各学期分册主书名为《语文课超有料》。第一单元走,去田野采采风——《古诗三首》古典诗歌不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更让我们了解到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读一首古诗,我们仿佛能向过去穿越一千年,看看当时的人们吃什么、穿什么,过着怎样的生活,这也不失为一种了解历史的好方式。一、古人服装花样多——“纺织”的历史

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农村夏日生活的场景:人们白天在田间锄草,夜晚在家里搓麻线,村庄里的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同学们也许会对“绩麻”——搓麻线感到疑惑,把麻搓成线,这是要干什么呢?这就要谈到我国古代悠久的纺织历史啦。心灵手巧的古人们,是如何把那作为纺织原料的各种植物,变作身上穿的美丽衣裳呢?

以《四时田园杂兴》一诗中的“麻”为例。麻是从各种麻类植物中提取出的一种植物纤维,麻类作物有很多,比如亚麻、黄麻、青麻、苎麻等。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就用麻这种作物来当作纺织的原料了。麻类织物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服装织物。我国使用麻织物的历史十分悠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公元前约五千年的罗纹葛布。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就有对人们“治麻”活动的描述。

把麻类植物变成柔软结实的麻布,需要好几个步骤。第一步当然是种麻,要对土地精耕细耘,才能种出好的麻。第二步是沤麻,顾名思义,就是把收割回来的麻放在水中长时间浸泡,通过发酵作用去除麻茎中的胶质,留下坚韧的纤维。第三步就是诗中所说的“绩麻”,绩麻,就是把沤好的麻撕开,再把撕开的麻纤维搓成线或绳。最后一步,就是将搓好的麻线织成麻布。麻绳也可以直接用来捆绑东西,做鞋、纳鞋底、织帐子……用处可多着呢!

我国古代有着悠久又发达的纺织业,除了麻,古人还用棉、毛、丝来作为纺织原料。在原始社会的时候,人们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学会了采集野生的蚕丝、麻、葛,并收集鸟兽的羽毛和毛皮,编织成简陋的衣服,用来御寒蔽体。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发明出了手工纺织机器,并已经能织出十分精美的丝织物。《诗经》中就频频出现人们养蚕制丝的场景,丝织物质地平滑而有光泽,色彩瑰丽,是贵族才能穿戴的织物。而普通百姓穿的多是葛、麻织成的衣服。秦、汉、唐时期,麻是主要的纺织原料,人们身上穿的衣服,主要是麻织物,而从宋代到明代,棉纺技术不断发展,棉织物逐渐取代了麻织物,成为人们日常穿戴的布料。

我们常说的丝绸,指的是用蚕丝织成的丝织物。在中国古代,丝织物一直是高档织物,“绫罗绸缎”指的就是丝绸织品的不同品种。丝绸是我们中国的特产,从西汉开始,中国的丝绸不断大批地运往国外,成为世界闻名的产品。那时从中国到西方去的大路,被欧洲人称为“丝绸之路”,中国也因此被称为“丝国”。二、古诗中的农事活动

范成大在这首《四时田园杂兴》中描绘的是夏日里的农事活动,那么你知道除了“耘田绩麻”,辛勤的农民们还要进行什么农事活动吗?下面我们通过几首清新质朴的农事诗来了解一下吧!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月的乡村,漫山遍野都是悦目的绿色。那白茫茫的一片,是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中,不时有杜鹃的声声啼叫从空中、树上传来。“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四月正是农忙的季节,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才了蚕桑又插田”指的不是先做好采桑喂蚕的工作再去插秧,而是说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才了蚕桑又插田”,不过是化繁为简,勾画出了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插秧”是种植水稻中的关键一步。我们每天都会吃到的大米,它的种植过程可是颇费功夫呢。农民首先要耕田,也就是把种稻用的田地犁上几遍,使土壤变得松软。接下来,农民要在另外一块专门的田地中培育秧苗,等秧苗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进行插秧,把秧苗从秧田中移植到水田里。在水稻生长的过程中,农民也要一直悉心照料,要为稻苗除草施肥,还要注意灌溉和排水。等秋天来到,金黄饱满的稻穗垂下来,就是收获的季节了。四时田园杂兴·其四十四【宋】范成大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范成大的另一首《四时田园杂兴》,描写的是秋天的丰收场景。秋天到来,水稻收割之后,农民们还要“打稻谷”,将谷粒从稻壳中脱出来。农村新造的打谷场像镜面一样平,家家户户都趁着霜后的晴天打稻谷。打谷场里传出阵阵欢歌笑语,农民们挥舞连枷打稻谷的声音一直响到天明。观刈(y ì)麦(节选)【唐】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的这首诗描写了夏日麦收季节里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农民终年没有闲暇的时候,到了五月更是加倍繁忙。夜里吹来暖暖南风,地里成熟变黄的小麦遮盖住了田埂。妇女背着装在竹篮里的食物,小孩子提着盛在壶里的汤和水,到田间去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他们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炙烤,累得精疲力竭,但他们仿佛不觉得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希望能够多干点活。

小麦是另外一种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的果实被磨成面粉,可以被制成各种食物。我们爱吃的面包、蛋糕、面条、饼干,还有大人们喜欢喝的啤酒、白酒,统统都是以小麦为原料制成的。我国南方种植的小麦,一般是在秋天播种,第二年的夏天收成。所以夏季收麦子也被称为“夏忙”。《观刈麦》中的“刈”就是割的意思。

在过去,农民用牛来犁地耕地,用镰刀来收割麦子。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工具也日新月异地更替着,那些需要借助人力的传统农具,已经被机械化的生产机器替代,犁地机、播种机、联合收割机、施肥机等现代农业生产“神器”,节省了人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三、看那可爱的小牧童

雷震的《村晚》描绘了一幅意趣横生的牧童放牛归来图。天色已晚,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水满满的,荡漾着丝丝波纹,落日与远山连接在一起,好像要掉进那寒冷的水波中。放牛归来的牧童横坐在牛背上,用短笛随意吹着不成曲的小调。诗人寥寥几笔,就让一个悠闲调皮、无拘无束的小牧童跃然纸上。

在中国古诗中,很多诗人都喜欢描写“牧童”这一形象。在古代,不论是在南方还是北方,牛都是人们生产劳动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牛性情温顺,吃苦耐劳,也是孩童的忠实伴侣。在很多古诗词中,牧童、短笛、老牛三者完美地组成了一幅清新悠闲的图画。牧童纯朴率真、无忧无虑的恬然闲适与现实中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的黑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牧童也因此成了一个有着特定含义的文学形象,寄托着诗人们对快乐童年的追忆、对自然人生的憧憬。下面我们一起读几首有名的“牧童诗”吧!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辽阔的草原在大地上铺展开来,放眼望去,原野上的草色葱葱郁郁。

晚风中隐约传来了断断续续的悠扬笛声。黄昏时分,牧童放牧归来,吃饱了晚饭,蓑衣也没脱下,惬意地躺在草地上,看着天空中那圆圆的明月。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节细雨纷纷,路上扫墓、祭祖的行人伤心断魂。来踏青的诗人,随着春色渐行渐远,走得有些累了,想要找个地方饮酒小憩,就向路边的牧童问路。骑在牛背上的牧童,身子一斜,抬手一指:“看,那不就是你要找的杏花村嘛!”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一边放牛一遍唱着歌,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牧童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连忙闭嘴停住了歌声,一声不响地立在树旁,专注地盯着鸣蝉。四、说不尽的古典乐器

说到中国古典乐器,大家可能会立即想到不少:古筝,二胡,阮……也许有的同学还会演奏呢!杨万里的《稚子弄冰》一诗中写道:“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这里的“铮”和“磬”指的都是古代的打击乐器。

中国古典乐器的种类非常丰富,在大约公元前五百年的《尚书》中,就曾记载“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里的“八音”就是我国最早的乐器分类法,按照制造乐器的不同材料,把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páo)、竹”八类。“金”类乐器主要是钟,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编钟。同学们去博物馆的时候可能见过到编钟。编钟兴起于西周,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是用青铜铸成的大型打击乐器,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槌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编钟的音色雄浑深沉,悠扬动听。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说到编钟,就不得不提到大名鼎鼎的“曾侯乙编钟”,这套战国时期的青铜乐器在湖北曾侯乙墓里沉睡了2430年,于1977年被考古学家发现。曾侯乙编钟保存极为完整,由65件青铜乐钟和钟架组成,共三层8组,钟架重1665公斤,钟架上的挂件重2755公斤,制作精美,气势宏伟,是我国出土最为完整、重量最重、音律最全的一套编钟。经音乐家的测定,曾侯乙编钟音域跨越5个半八度,只比现代钢琴少一个八度,完全可以演奏现代乐曲。这说明,两千多年以前我国的音乐艺术就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石”类乐器是用石头或玉石制成的打击乐器。“敲成玉磬穿林响”里的“磬”指的就是一种玉石打击乐器。2008年北京奥运会颁奖仪式所使用的背景音乐叫作“金声玉振”,正是用曾侯乙编钟的原声和玉磬演奏的声音交融而成的。“土”类乐器是用陶土制成的乐器,主要有“埙”和“缶”。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据考古学家考证,埙产生于史前时代,距今有7000年。埙的形状是圆形或椭圆形的,上面有几个音孔。在春秋战国时期,埙广泛应用于宫廷的祭祀活动中。秦汉以后,埙成了演奏宫廷雅乐的重要乐器。只是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人们除了在欣赏宫廷雅乐时还可以欣赏一下埙乐,大多数人几乎不知道还有埙这样一种乐器了。直到最近几十年,埙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人们从埙这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乐器中寻找到遗失已久的古风。“革”类乐器主要指的是鼓。在古代,鼓不仅用于祭祀、乐舞,它还用于打击敌人、驱除猛兽,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鼓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民族乐队、各种戏剧、曲艺、歌舞、赛船舞狮、喜庆集会、劳动竞赛等都离不开鼓类乐器。“丝”类乐器,顾名思义,就是带有丝弦的乐器。琴、瑟、筝、筑、琵琶、胡琴、箜篌是主要的丝类乐器。丝类乐器又有弹拨乐器和拉弦乐器之分。琴可以说是我国古典乐器之首,古琴音色深沉,悠扬动听。有句话“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用来形容一个人多才多艺。在古代,弹琴是一个人四大才能之首,能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自古以来,文人雅士都喜欢以琴修身养性、静心悟道。“胡琴”这个名称大家可能有点陌生,但是说到二胡,大家肯定非常熟悉。之所以被称为“胡琴”,是因为这一类乐器是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传来的,古代汉人将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称为“胡人”,因此这种拉弦乐器就被称为“胡琴”。除音色凄美的二胡之外,京胡和京二胡也是胡琴家族的重要成员,它们是京剧中主要的伴奏乐器。“木”就是用木材制成的乐器,古代的柷(zhù)和敔(yǔ)就属于这类。柷和敔是中国古代的两件传奇乐器,在宫廷雅乐中经常用到。柷看上去像个大口的方形盒子,用木棒击奏,一般用于表示乐曲开始。敔的样子就更奇怪了,是一只趴着的老虎,虎的后背上有一排锯齿形的薄木板,演奏的方法也很有意思,需要用一支细竹筒来演奏,“竹筒”的一头劈成了24根细棍,整个看起来就像个带把的刷子。演奏的时候,乐师用竹筒逆着刮老虎背上的这些锯齿,发出声音。敔这种乐器一般表示乐曲的终结。

现代的打击乐木鱼、梆子多用来伴奏节拍,也是“木”属的乐器。“匏(páo)”类乐器主要是笙。笙是吹奏的簧管乐器,《诗经》中就有提到“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竹”类乐器是笛和箫等吹奏乐器。笛和箫的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古人曾写过动人的诗句来描述笛声的动听,比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还有一种在隋唐时期盛行一时的吹奏乐器,叫作“尺八”,这种吹管类乐器因为长一尺八寸而得名“尺八”。尺八用竹子制成,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它的音色既能苍凉辽阔,又可空灵恬静。尺八在唐朝之后就传入了日本,20世纪后才由日本向世界传播开来。

说了这么多的乐器,百闻不如一听,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自己去亲耳听一听这些古典乐器的美妙乐音!追忆似水年华——《冬阳·童年·骆驼队》童年的时光是最美好的,小孩子看待世界的眼光总是天真无邪,生趣盎然。童年的回忆充满了欢乐、纯真,也许还有失落和泪水。在《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篇记叙童年的文章里,作者林海音写了她童年的冬天、她的骆驼、她的爸爸妈妈,还有她对童年生活的无限怀念。一、什么?这些动物不喝水也能活!

都说水是生命之源。水是生物体中主要的成分,也是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最重要资源。人体中百分之七十的成分是水。据医学家和野外探险家根据实验得出的结论,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在完全没有水的环境下只能存活2至7天。咦,那就奇怪了,为什么同样被丢在沙漠里,人缺水可能很快就会没了小命,但骆驼不喝水却依然悠闲自得呢?

骆驼是极耐干旱的动物,可以在没有水的条件下生存三周,甚至不吃东西也可生存一个月之久。但这并不意味着骆驼完全不用喝水。其实骆驼特别能喝水,甚至一次最多可以喝下相当于体重三分之一重量的水!但骆驼的特异能力就在于它可以把喝下去的水储藏在体内。据意大利的自然科学家普林尼说,骆驼有三个胃囊:一个胃囊用来储水;另一个胃囊用来储存吃下去的干草和灌木等食物,并进行反刍;第三个胃囊用来消化。科学家还发现骆驼耐渴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它的鼻子。骆驼的鼻子构造也十分特别,它的鼻腔内布满弯曲微小的管道。平时管道被液体湿润着,当体内缺水时,管道会停止分泌液体,并在管道表面结出一层硬皮,这样的鼻子类似一个“保水系统”,可以降低呼气的湿润度,从而节约身体的水分。一般动物呼气时,身体会丧失水分,因为排出的空气温度和体温相同,饱含从肺部吸收的水汽,而骆驼呼出的空气温度却比体温低。由于冷空气所含水汽比热空气少,骆驼通过呼吸丧失的水分比一般动物少45%。

因此,骆驼能够忍耐酷热干燥的环境,能在水源贫乏、昼夜温差无常的浩瀚沙漠里长途跋涉,获得了“沙漠之舟”的称号。

除了骆驼,还有很多不用喝水也能存活的神奇动物。有的动物甚至一辈子都不用喝水!我们来看看它们都是谁。

考拉也叫树袋熊,是澳大利亚的国宝级动物。它性情温和,模样憨厚,有一对毛茸茸的耳朵,浑身长着灰色的短毛,十分呆萌。“考拉”和“树袋熊”这两个名字准确说出了这种小动物的特征。一是它总是挂在树上睡懒觉,二是它不爱喝水。而“考拉”在澳大利亚土著语里的意思就是不喝水,所以“考拉”的意思也就是“不喝水的熊”。考拉一辈子好像只做两件事,睡和吃,它最爱吃的是桉树叶子,吃饱了就睡觉,一天甚至可以睡18个小时,所以活动量很少的它们只消耗很少的水分,桉树叶子里面提供的水分就已经绰绰有余啦。

弯角大羚羊是分布于北非地区的马羚亚科生物,像骆驼一样,同样有着非凡的耐饥渴能力,它们主要以多汁的植物根、芽为食,可以数个星期的时间内滴水未进仍能够正常生存,这是因为弯角大羚羊的肾脏具有阻止流失水分及控制体温来避免流汗的功能。

生活在美洲沙漠中的更格卢鼠,后肢发达,善于跳跃。更格卢鼠也可以很久很久都不喝水。它们靠什么维持体内的水分呢?其实,它们也需要水分,只不过它们体内的水分主要来源于平时吃的多汁的草或果浆。更格卢鼠把这些食物中的水分储藏在体内,到只能吃植物干种子的季节,就可将其中的水分释放出来,以分解种子的糖分。

介绍了这些“不喝水”的动物,我们大概知道了,其实所有生物的存活都离不开水,只不过有的动物身怀“特异功能”,或者它们吃的食物中就已提供了存活所需要的水分。对于我们人来说,不喝水可是万万不行的。我们不仅要喝水,还要多喝水,规律地喝水,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二、“八臂哪吒”和“四九城”——聊聊北京城的历史

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一书记叙了她在老北京城南度过的童年生活。在你的脑海中,北京城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北京不仅是我们伟大的首都,也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城市。下面我们就来讲讲北京城的历史吧。

我们都知道,北京城是明、清两个朝代的都城。其实北京城最早建于元朝,它的前身是13世纪修建的元大都。元朝覆灭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首先在南京建都,朱元璋驾崩后,燕王朱棣抢夺了建文帝朱允炆的帝位,迁都北京。朱棣在做藩王的时候,就是在北平,他得到帝位后,又模仿南京故宫营建了北京宫殿。在15世纪,先后建成了紫禁城宫殿、太庙、万岁山、太液池、五府六部衙门、钟鼓楼等。后来,明朝历代皇帝都不断地对北京城进行修建,明朝的北京城格局被清朝继续沿用,持续了近400年。

老北京城也被称为“四九城”。四和九分别指的是皇城的四个门和内城的九个门。

在明清时期,北京城由内到外有四层:

最内一层是“紫禁城”,也就是故宫,是皇帝居住的地方。第二层是皇城,皇城内不准老百姓居住,主要设置了供奉宫廷生活和管理皇家日常事务的各种衙门机构。皇城四门分别是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第三层是内城,清朝时内城住的是满族八旗子弟。内城的九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我们在北京乘坐地铁2号线的时候,就会经过这一连串的“门”。第四层的外城住的才是北京的老百姓,这外城相当于现在北京的二环以外。所以几百年前的北京城,跟现在的大都市北京相比,规模还是小得多啦。

清朝覆灭之后,北京城在20世纪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老北京城的层层城池大部分都被拆除了。上面我们说的各种“门”,现在大多数都已经不复存在,只剩下了一个地名。

关于燕王朱棣修建北京城,老北京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八臂哪吒北京城”的传说。哪吒是个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北京城可是实实在在的城墙,一个虚幻、一个真实,这二者是如何联系到一起的呢?

朱棣修建北京城的时候,命他手下两名大臣刘伯温和姚广孝主要负责这件事。刘伯温的名声可以与诸葛亮相比,也是一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能人。而姚广孝精通儒、佛、道三教,是朱棣夺取皇位过程中的重要谋士。这两位大军师面对这桩差事也头疼,为什么呢?原来,传说北京这块地方原来是苦海幽州,里面有一条孽龙,老是作怪,祸害百姓,最后被拴在了北新桥的锁龙井里。虽然现在暂时太平,可万一哪天这条龙施展妖术跑出来了,多结实的京城也禁不住它折腾啊!要想新修建的北京城繁荣安定,必须得想法子把这条孽龙镇住。

两位军师分头想了十天北京城的设计方案,最后却拿出了相似的设计图纸。这又是咋回事?原来,刘伯温和姚广孝这十天在外勘测地形的时候,都碰到了一个红衣小孩儿,他俩都听到那小孩儿仿佛在说:“照着我来画,不就行了吗?”仔细一瞧,这小孩儿头上梳着两个小鬏鬏,光着脚丫,半截腿露在外面,披了件荷叶边的披肩,肩膀两边镶着红绸子边儿,一阵风吹过,像是几条挥舞的臂膀。这不是八臂哪吒吗?

传说只有哪吒才能镇住苦海幽州的孽龙,这红衣小孩儿看来是奉了上天的旨意,要刘伯温和姚广孝照着哪吒的样子设计北京城,于是两位军师不约而同地拿出了相似的设计图。正阳门是哪吒的脑袋,瓮城东西的城门是耳朵,正阳门里的两眼井是眼睛。正阳门东边的崇文门、东便门、朝阳门、东直门,西边的宣武门、西便门、阜成门、西直门分别是哪吒左右身体的八只臂膀。北面城的安定门、德胜门是哪吒的两只脚。天安门是五脏口,从天安门到正阳门长长的小道就是哪吒的食道,路边的大小胡同就是哪吒的肋骨、血脉。“八臂哪吒北京城”的传说就是这么来的。三、台湾姑娘的京味儿回忆

林海音是中国台湾人,她生于日本,幼年随父母从日本回到台湾,又在五岁的时候随父母迁居北京,一直在北京城南住了二十年,从台湾带来的乡土习惯与北京的京味儿生活早已融为一体。在北京生活的二十年,成了她一生最有滋味的回忆之一。我们来读读,在她的回忆中,老北京有哪些好吃的、好玩儿的。我的京味儿回忆(节选)说到吃,我倒要“插播”一下,住西交民巷的时候,每天中

午回家吃饭,看见饭好了,菜可还没炒,就急得跳脚,怕下午上

学迟到。母亲就拿炼好的猪油和日本万字酱油浇在热腾腾的京西

稻煮的饭里,吃起来是甘、甜、香,别提多好吃啦。可是半年下

来,我们上学的孩子,脸蛋儿就都胖嘟嘟地滚圆起来。入中学正是发育成长期,我又好吃,自己倒也有几样怪异的

食谱:汽水泡饭。夏季里打开一瓶冰镇的玉泉山汽水,倒入热饭里,

好像汤泡饭似的,吃起来非常爽凉。茶泡饭就酱萝卜。六必居、天源或铁门,都是北平出名的酱

园。母亲说我喜欢这样吃,是因为小时候在日本吃“御茶渍”吃

的,日本人常吃茶泡饭,日本的酱菜叫“福神渍”的,配着吃也

是很清爽的。一直到现在,我还是喜欢吃茶泡饭就酱瓜,就这样

也能当作一顿饭。烧饼夹烧羊肉就酸梅汤。夏季的下午四五点,每家羊肉床子

都会烧一锅五香羊肉,香气四溢。这时放学,肚子有点饿,买烧

羊肉夹在刚岀炉的烧饼里,旁边如有干果店,就来一碗冰镇酸梅

汤,热烧饼羊肉就冰凉酸梅汤,现在想着还是流口水。我想起现

在我为什么喜欢吃洋玩意儿叫“潜水艇”的,把法国长面包烤好

剖开,夹入烤牛肉或鲔鱼或火腿,再一些生菜、洋葱等,配一瓶

可口可乐,意思是一样的啊!烧饼油条夹泡菜。这是吃早点的,热芝麻酱烧饼夹刚炸的油

条,再夹入一些酸辣泡菜,另有一番味道。自从我们决定不回台湾老家以后,我当然就一天天地成了林

怀民所形容的我:“台湾姑娘,而有北京规矩。”饮食、语言,

我都是京味儿了。闽南话虽然说,但是变成了“北京台语”。就在我家斜对面,是名为“永兴寺”却看不出庙样儿的房

子,俗名儿叫“南柳巷报房”。它在北平的报业史上却是得写上

一笔的,因为永兴寺成了北平报纸的派报处,每天清早四五点,

天还没亮,所有批卖报纸的都集中在此。就在我家墙外,一片聒

噪之声,因为他们就蹲在墙根儿等报。卖杏仁茶的挑子也来了,

冬境天儿,北平人习惯早上喝碗杏仁茶,热乎乎的,取暖。等到

各报馆把报纸送来了,又得吵闹一阵,因为先批买了报,先送、

先吆喝,先卖钱呀!北平街头的吆喝,是抑扬顿挫,各有其妙语及悦耳之声。报

纸本来不是街头小吃,也没有敲梆子打锣,或以藤棍击其所卖之

器,像卖缸瓦瓷器的敲缸瓦瓷,焊洋铁壶的敲铁壶,收旧货的打

洋钱大的小皮鼓,磨刀的打一串穿连的铁片。受小朋友欢迎的是

糖锣儿的,他的小木槌打在小铜锣上,清亮的锣声没几响,小朋

友就都从小宅门儿跑岀来啦!围着挑子,看上面有百十样儿好吃、

好玩、好看的东西,如果蛋皮、酸枣面儿、青杏儿醢蜜、彩色玻

璃珠串、小泥人儿、汽水球、香烟洋画儿、贴纸画儿、小玻璃戒

指、手镯,等等。没有钱的小孩儿站在挑子边,以羡慕的眼光看

这看那,拿起这看看,问价儿;捏起那儿看看,问价儿。打糖锣

儿的,早就知道谁手里捏着钱,谁一个子儿也没有,就瞪眼哏哆

说:“少动!回家拿钱去!”看,多么伤小孩子自尊啊!四、“胡同”的由来

说到老北京的建筑,最有名的三样儿就是王府、四合院和胡同。许多游客来到北京,顾不上看那些现代化的摩天大楼,而是喜欢钻进曲折幽静的小胡同里面溜达。胡同是居民区中的一种狭长通道,两边是院落的墙体。在宅第之间,胡同形成了一条窄而长的街道,有利于宅院的通风、采光,方便居民们出入。胡同大多靠近闹市区,但是胡同里面却又十分清静,可谓闹中取静。胡同是老北京百姓生活的场所,老北京人对胡同有着特殊的感情。胡同,俨然是老北京建筑的一张名片,“胡同文化”也是老北京民俗风情里的重要部分。

那么,“胡同”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呢?

从历史来看,北京的胡同在元朝就开始形成了。元朝时,蒙古语中“城镇”被称为“浩特”,蒙古人来到中原后,也用“浩特”来称呼城镇街巷,久而久之,“浩特”转音为“胡同”,被广泛使用。还有一种说法,在蒙古语中,“胡同”一词还有个意思是“水井”或“有水井的地方”。北京在历史上是个缺水的城市,吃水依靠水井,有水井的地方往往有居民聚居,因而“胡同”因为水井的含义而成了街道的代称。

北京有上千条胡同,每条胡同都有自己的名字。说到胡同的名字,那可真使人大开眼界,因为老北京的胡同名字实在是千奇百怪。不信你听听:驴市胡同、银碗胡同、金鱼胡同、井儿胡同、鸡爪胡同、果子胡同、麻花胡同、帽儿胡同……小小胡同,名字可谓是包罗万象。还有很多胡同,是根据胡同本身的形象特点起的名字:比较宽的胡同就叫宽街,较窄的就被称为夹道,斜斜的胡同被称为斜街,曲折的胡同被称为八道弯……老百姓给胡同起名字也真是起得随心所欲呢!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几个有趣的“胡同之最”吧!

最长的胡同是东交民巷。东交民巷西起天安门广场东路,东至崇文门内大街,全长有1552米。东交民巷在近代曾是著名的使馆区,鸦片战争后,先后有英国、法国、美国、俄国、日本、德国、比利时等国在东交民巷设立使馆,并将东交民巷更名为使馆街。这段历史为东交民巷留下了许多风格各异的西洋建筑,现在的东交民巷已经是北京市文物保护街区。

最短的胡同是一尺大街,长度仅有二三十米,位于老北京城南琉璃厂杨梅竹斜街附近。

最窄的胡同是钱市胡同,临近前门大栅栏。钱市胡同全长55米,它有多窄呢?平均宽度0.7米,最窄处只有0.4米,仅能容下一个人通过,还得是个身材苗条的人。钱市胡同的名字正道出了它的来头,它起源于清朝,曾是最早的进行银钱交易的官办“金融场所”。

拐弯最多的胡同是西城的九湾胡同。九湾胡同全长390米,拐了13道弯,直弯、急弯、斜弯、缓弯比比皆是,真是弯连弯、弯套弯。北京城的胡同大多数都是直来直去,这种拐弯拐得叫人迷路的胡同大概只此一条吧。

最古老的胡同是砖塔胡同。砖塔胡同是元朝就修建起的胡同,一直到现在保存了700多年。砖塔胡同里的确矗立着一座元代的青砖古塔,这座塔叫作“万松老人塔”,是老北京城区内仅存的一座古塔。在20世纪初,鲁迅曾经在砖塔胡同生活过一段时间,并在这里写出了《祝福》《在酒楼上》等小说名篇。

关于胡同的故事说不尽道不完,它们是老北京最鲜活的历史见证。如果有机会,同学们一定要去这些胡同里面走一走,亲身感受一下有温度的老北京文化。爱与温暖的家园——《祖父的园子》

《祖父的园子》的作者是萧红,她的家乡在呼兰河。其实呼兰河指的并不是一条河流,而是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呼兰河城。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北部的省,黑龙江省向南依次是吉林省和辽宁省,这三个省也通常被称为东三省。东北地区向来给人以遥远、神秘的印象,那里有奔腾的大江——中国四大河流之一黑龙江,有东北亚第一神山——长白山,有寒冷的气候和终年不化的积雪,有富饶的黑土地,还有着兴衰跌宕的历史……一、眼观六路的小飞行家

萧红祖父的园子里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这些都是我们司空见惯的昆虫。蜜蜂像建筑师,会建造精密坚固的蜂巢。蝴蝶像时装设计师,总是穿着五彩斑斓、造型各异的花衣服。小小的昆虫,却有大大的奥秘,下面就给大家重点介绍一下蜻蜓吧。

蜻蜓有什么特别的呢?我们看到蜻蜓好像总是在飞呀飞,就像主人公在文章中说的:“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其实,会飞,就是蜻蜓最厉害的本领,它绝对称得上是众多昆虫中的小飞行家!

蜻蜓每秒钟能飞行10到20米,一小时竟能飞36千米到72千米,这还不算,它总是从早到晚不知疲倦地飞行,可以连续飞行上百千米而不着陆休息。蜻蜓的飞行花样也特别多,它一会儿轮流振动着前翅和后翅,一会儿突然伸直两个翅膀滑翔。有时候,它会停在空中,一动也不动。它不但能向前飞行,还有向后飞行的本事呢!在追捕小昆虫时,几乎是做垂直向上的飞行,也能突然降落,停在一根细细的枝梢上,转眼之间又飞得无影无踪了。

蜻蜓为什么飞行本领这么高?你可能也注意到了,蜻蜓有两对宽大的透明翅膀,正是这对奇特的翅膀,赋予了蜻蜓高超的飞行技巧。这两对翅膀很像四只又轻又稳的风筝,将蜻蜓的整个身体组成一种超轻型结构。蜻蜓的翅膀一秒钟可扑动30~50次,比其他昆虫多几倍。不但如此,蜻蜓还可以借助翅膀利用空气上升的浮力在空中滑翔,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蜻蜓只要挥动两三下翅膀,就可以滑翔一米多远。蜻蜓的头部又圆又滑,身体细长,飞行时空气阻力也很小,这能帮助它飞得更快更远。更妙的是,蜻蜓每片翅膀的前上方,都有一块深色的角质加厚部分——翅痣,这块小小的东西能防止快速飞行时发生震颤,翅膀也不会因此而折断,这样就保证了身体的稳定性,飞行时就不会荡来荡去或坠落下来。人们仿照翅痣,在飞机的机翼上添加了加厚的装置,克服震颤,使飞机能在高空中快速而稳当地飞行。

古时有人写诗赞美蜻蜓:“碧玉眼睛云母翅,轻于粉蝶瘦于蜂。”除了蜻蜓的翅膀,这句诗还说出了蜻蜓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它有一双碧绿的大眼睛。蜻蜓的眼睛又大又鼓,几乎占据头部三分之二的体积。这么大的眼睛自有其非同寻常之处。蜻蜓的眼睛是复眼,它的复眼由超多小眼组成,数量最多可达两万八千只,因此,蜻蜓的视力极好,而且还能向上、向下、向前、向后看而不必转头。此外,蜻蜓的复眼还能测量速度。当物体在复眼前移动时,每一个“小眼”依次产生出反应,这样就能确定出目标物体的运动速度。这使得它们成为昆虫界的捕虫高手。有人观察过,一只大蜻蜓两小时内能吃掉四十只苍蝇,或者上百只蚊子。二、什么是“闯关东”?

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说过“闯关东”这个词?“闯关东”指的是我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人口大迁移。

关东的“关”,指的就是山海关。人们所说的关东,具体指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因东三省位于山海关以东,所以得名“关东”。山海关城门,一关之隔,界定着关外和中原大地。

从清朝到民国数百年间,迫于日趋沉重的生活压力和连年不断的自然灾荒,越来越多的中原农民,或泛海偷渡到辽东,或私越长城走辽西,涌向仍在沉睡的东北沃野。这些移民行为都是在清廷实行封禁政策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称为“闯关东”。

闯关东的人以山东人和河北人居多,从清初到民国年间,内地闯关东的人数达到了3000万人次,他们从内地到关东需要克服种种困难,不是漂洋过海,就是跋山涉水。他们钻山林、涉河流、挨饥饿、斗野兽、避土匪……突破重重险阻,最终来到关东大地上,为了生存而努力。这种不顾一切去开拓新世界的勇气是中原人民极为可贵的精神品质。同时,闯关东这一人口迁徙事件也使得中原文化向东北地区传播,促进了文化交流和融合。三、昔日北大荒,今日北大仓

战国时代的《山海经》“大荒北经”中有记载:“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这里的“大荒”,被认为是东北地区的荒远之地。“北大荒”指黑龙江省北部的三江平原、黑龙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等广大荒芜地区。历史上,女真族曾在这里生存发展,满族人入关建立清朝后,为了巩固祖先的龙脉,严禁汉人进入东北地区,所以东北地区一直人烟稀少,可谓“百里无人断午烟,荒原一望杳无边”。

北大荒是冰雪的故乡,有着漫长而寒冷的冬季,冬天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8.6摄氏度,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为冰霜期,冻土层最厚达2.5米,滴水成冰、鹅毛大雪都是这里典型的景象。

虽然气候寒冷又地处偏远,但是这里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丰富自然资源。北大荒是世界四大黑土带之一,土质极其肥沃。这里有丰富的水利资源,极为适宜农业发展;这里有珍贵的矿产资源,煤、铁、铜、金、石油一应俱全;这里还有极为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山林中有虎、熊、獐、鹿,沼泽区有丹顶鹤、天鹅,河湖中的鳇鱼、鲟鱼、大马哈鱼、白鱼都是水产珍品,还有人参、猴头、木耳、蘑菇等种种名贵山珍。

新中国成立后,从20世纪50年代起,国家开始有组织地对北大荒进行开发。数万名解放军官兵、知识青年和革命干部,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怀着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豪情壮志来到“北大荒”。他们爬冰卧雪,排干沼泽,开垦荒原,建立了许多国有农场和军垦农场,为国家生产了大量的粮食,把过去人迹罕至的“北大荒”,建设成了美丽富饶的“北大仓”。然而,经过多年过量开垦,北大荒湿地面积大大减少,大量稀有动物失去栖息地。现在国家已经决定停止开发三江平原的荒地,并退耕还林,建立自然保护区。四、外表高冷,内心“火热”——神山长白山

东北地区素以“白山黑水”著称,“黑水”是黑龙江,而“白山”指的就是长白山了。说起长白山,你可能首先会想到长白山天池。其实长白山的地盘大得很,整个东北平原东部的辽阔山地几乎全部归属于长白山系,天池山只是它的主峰所在。

长白山一年之中有将近九个月的时间积雪覆顶,在这样“高冷”的外表下,你一定想不到这竟然是一座排名世界前列的具有灾害性喷发危险的大型火山吧!这并非耸人听闻,长白山的确是一座处于休眠中的巨型复式火山。

从亿万年以来的地质历史来看,长白山地区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迁。最初,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地壳的上升运动,海水退去,地表重新露出水面,在阳光、雨水和气候变化等外力作用下,地面岩石遭受风化和破坏,最后长白山还经历了火山爆发和冰川的雕塑,形成了今天的地貌景观。

走进长白山,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地壳下汩汩涌动的岩浆所传递出来的躁动。长白山上分布着密集的高温温泉群,其中有近一半的泉口水温可达60℃,部分泉眼甚至能达到83℃,可以轻松煮熟玉米和鸡蛋。

据地质学家考证,在1215年前后,长白山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爆炸式的喷发活动,这是地球过去2000年来最大的两次喷发活动之一。这次大喷发,喷射出约1450亿立方米的火山物质,喷射柱的最大高度达到29公里。远在1000公里外的日本九州岛降落的火山灰都厚达5厘米。长白山山顶遍布火山浮石,这些棱角分明、奇奇怪怪的石头上依然清晰可见被灼烧的痕迹,火山喷发的洪荒之力令人叹为观止。

这次千年大喷发,削掉了火山锥的锥顶,使得长白山的高度大幅降低,同时还在山顶炸出了一个巨大的漏斗状火山口。火山活动停止后,20亿吨的水渐渐在这里汇集,形成了长白山天池。

长白山天池是我国最高、最大的火山湖,也是世界上最深的内陆高山湖泊。它的面积不足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的二百分之一,蓄水量却接近其二分之一。16座海拔超过2000米的山峰环伺天池,隔绝了来自人类社会的一切污染。第二单元大江东去,浪淘尽,遥想三国英雄——《草船借箭》

《三国演义》是我国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所写的一部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讲的是东汉末年,曹魏、东吴、蜀汉三国争霸的故事。“演义”的意思,就是根据历史事实进行文学创作,用通俗生动的语言讲述历史故事。罗贯中不仅写出了“桃园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等许多精彩绝伦的故事,还塑造了曹操、周瑜、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孙权等一大批栩栩如生、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形象。一、芝诺悖论:“飞矢不动”

草船借箭的“箭”,是古代人们使用的一种冷兵器,在中国古代,人们把箭称作“矢”。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被射出去的箭,在飞行过程中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相信很多同学会觉得,这个问题也太好回答了吧,飞行的箭肯定是运动的呀!然而,有一位著名的古希腊数学家芝诺却认为,飞行的箭是静止的。下面我们就来讲讲芝诺提出的“飞矢不动”悖论。

芝诺问他的学生:“一支射出的箭是动的还是不动的?”“那还用说,当然是动的。”“确实是这样,在每个人的眼里它都是动的。可是,这支箭在每一个瞬间里都有它的位置吗?”“有的,老师。”“在这一瞬间里,它占据的空间和它的体积一样吗?”“有确定的位置,又占据着和自身体积一样大小的空间。”“那么,在这一瞬间里,这支箭是动的,还是不动的?”“不动的,老师。”“这一瞬间是不动的,那么其他瞬间呢?”“也是不动的,老师。”“所以,射出去的箭是不动的。”

这就是著名的“飞矢不动”悖论。射出去的箭,我们用肉眼来看,的确是高速运动着的,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箭在运动中的每一个瞬间都处于一个特定位置,因而在每一个特定的时刻,箭又是静止的。因而芝诺断定,飞行中的箭总是处于静止状态的,它不可能在运动。

芝诺的观点与古希腊另一位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观点针锋相对,在毕达哥拉斯看来,世上万物都是不断变化的,而芝诺却认为,这个世界并不存在运动。大家也许会觉得匪夷所思,世界上怎么会不存在运动呢?我们来看看芝诺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看他能不能说服你。

芝诺认为,既然毕达哥拉斯说“世上万物都是不断变化的”,那么这意味着他的观点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世上存在着事物”,二是“存在的事物是变化的”。

第一,如果事物是存在的,那么事物必然都有一定的大小,换句话来说,世界上根本不可能存在没有一定大小的事物。按照毕达哥拉斯的主张,任何一个事物要想存在,就必须拥有它自身的大小,哪怕它只有一丁点儿大。由此,毕达哥拉斯提出“万物都是数”的主张,他认为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用数字证明自身的存在。这里说的数字就是我们平时用的1、2、3、4……这样的数字。

第二,如果说世上存在的事物都在变化,那么就意味着它们的大小也是会发生变化的。让我们来想象去分割一件事物。如果把事物分成一半,然后从一半中再分出一半……就这样无止境地一直分割下去,分到最后,就什么也没有了。最后,我们只能得出“事物没有大小”这么个结论。“事物没有大小”的结论显然与先前的“存在的事物必定具有自身的大小”相矛盾。因此,毕达哥拉斯所说的“世上万物都是运动的”就成了一个自相矛盾的论断。既然是自相矛盾的,那么毕达哥拉斯的“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变化的”结论也就站不住脚了。芝诺从这句话中推理得出“存在和变化不可能同时发生,因此世上存在的事物不可能发生变化”这样一个结论。

你是不是被绕晕了?你认为芝诺得出的结论有没有道理呢?悖论也是一门十分深奥的学问,在讨论悖论问题的时候,重要的是推理过程,从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中发现漏洞,再以此来证明自己的主张。二、古代兵器小历史《三国演义》是一部关于战争与谋略的小说,打仗作战不可或缺的是兵器。对我们来说,兵器似乎是既熟悉又遥远的事物。在文学作品、电视电影、电子游戏中,我们频频看到古代或现代的各式各样的兵器,然而现如今,古代将士们使用的各类兵器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消亡、埋没、失传,有幸流传下来的也只是作为文物陈列在历史博物馆内。下面,我们就来讲点兵器小历史吧。

兵器有着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并在人类社会历史的演进中扮演了异常重要的角色。早在五六十万年以前,我们聪明的祖先就知道用一块石头去砸另一块石头,再从中选出最锋利的石头用来砍树枝,这样,人类最早用来战胜自然的“武器”就产生了。远古先人利用这些“武器”采集果实、猎取鸟兽。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由于氏族或部落之间存在生存竞争,用来战胜自然的兵器,也开始被用于人类的互相残杀。

商周时代也被称为青铜时代,这个时期主要使用的是青铜兵器,并且,随着青铜冶炼技术的提高,人们打造的兵器也越来越先进,已经出现了矛、戈、刀、戟、斧等多种兵器。在春秋战国诸侯国争霸的年代,没有这些强大的武器,你简直无法想象古人该如何打仗,所以,武器的发展也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因素之一。到了秦汉时代,已经开始普遍使用铁兵器了,这离不开铁冶炼技术的发明和提高,而且铁兵器比铜兵器更加坚硬耐用,易于铸造,很快就全面取代了铜兵器。唐宋时期,我国发明了火药,并小范围地应用于军事,宋代人还造出了突火枪和火炮。大致从明朝开始,我国进入了冷兵器与火器并用阶段,直到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更为先进的火器传入我国,才逐渐结束了我国古代兵器的历史。三、三国故事里的兵器“明星”

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还处于冷兵器时代,并且处于从青铜兵器向更锋利的铁器时代发展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铁的冶炼技术越发成熟,支撑了一批新武器的诞生。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几件《三国演义》的故事中名声大噪的武器。

吕布的“方天画戟”

在《三国演义》第五回中,罗贯中详细描绘了吕布出阵的英姿,“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这“画戟”说的就是方天画戟。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由矛和戈组合而成的冷兵器,可刺可砍,分为单耳和双耳,单耳一般叫作青龙戟,双耳叫作方天戟。方天戟使用起来需要极大的力量和技巧,看来的确是有“三国第一猛将”之称的吕布才能发挥出这方天画戟的威力。

关羽的青龙偃月刀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所用的标志性武器是青龙偃月刀。据说此刀重达82斤,也被称作“冷艳锯”“关王刀”。青龙图案、长柄、半弦月形刀刃是“青龙偃月刀”的主要特征。关于这把刀为何叫“青龙偃月刀”有很多传说,有的说是因为在铸造这把刀的时候,有青龙之血滴入刀中,刀身有青龙铭文,可斩神杀鬼。也有人说是因为铸刀的时候刀气过于强盛,斩杀了空中过往的一条青龙而得名。在《三国演义》中,作者还围绕着青龙偃月刀设计了很多精彩的故事情节,比如“单刀赴会”“刀挑锦袍”等,同学们可以找来读一读。

曹操的倚天剑

说到倚天剑,大家可能马上会想到金庸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在小说里,江湖上一直流传着“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这样的话。倚天剑在历史上的确真有其剑,而且还是三国里“乱世枭雄”曹操的佩剑。据说倚天剑锋利无比,削铁如泥。曹操因错杀吕伯奢一家发出“宁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感叹时,用的就是倚天剑。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没有过多描述倚天剑,虽然无法考证倚天剑的锐利之处,但从曹操征战四方的历程来看,倚天剑确实是曹操的得力助手。在后世,倚天剑成为宝剑的代称,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想,诗仙李白也曾在《临江王节士歌》一诗中写道:“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当然,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把这些兵器描述得神乎其神,也是为了将英雄形象塑造得更加神勇。方天画戟和青龙偃月刀,就是作者为了衬托吕布和关羽的骁勇善战而虚构出来的。四、“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三国名将周瑜

宋代的大文豪苏轼写过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

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

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面对着赤壁,遥想8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感慨历史的浪涛滚滚,涌现出了多少英雄豪杰。诗中所道“三国周郎赤壁”,周郎指的就是周瑜。

诸葛亮和周瑜是《三国演义》中最有智谋的两个人物,两位谋士狭路相逢,总不免要碰撞出许多火花。在“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中,诸葛亮展现了他的足智多谋,巧用计策,不费吹灰之力就取得了曹操的十万支箭,周瑜原以为能把诸葛亮难倒,最后只得慨叹“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

在整部《三国演义》中,周瑜都在与诸葛亮明争暗斗,小说里还记述了“孔明三气周公瑾”的故事。赤壁之战胜利后,周瑜与刘备约定,若自己无法取得南郡,任凭刘备去取,结果中了诸葛亮之计,刘备不费吹灰之力夺取了胜利果实。周瑜不甘心失败,又想出一招“美人计”,不想弄巧成拙,“赔了夫人又折兵”,气得周瑜箭疮迸裂。东吴索要荆州未果,以刘备征讨西川为名进军攻取荆州,不料再次被诸葛亮识破计谋,周瑜陷入重围,气得在马上大叫一声,箭疮复裂,坠于马下,临死前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把周瑜塑造成了一个心胸狭隘、嫉贤妒能的人物,使周瑜成了诸葛亮的陪衬。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