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药去心火(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8 17:31:31

点击下载

作者:余瀛鳌,陈思燕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一味药去心火

一味药去心火试读:

前言

F O R E W O R D

中医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无数先贤在与疾病的长期斗争中苦苦摸索,殚精竭虑,凝练而成。其内涵深邃,不仅包括治病救人之术,还蕴涵修身养性之道,以及丰富的哲学思想和崇高的人文精神,几千年来,孕育了无数英才,默默地守护着中华民族的健康,使华夏文明绵延至今。

在现代社会,科技发达,物质丰富,人类寿命普遍延长,但很多新型疾病也随之涌现,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随着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加深,越来越多的国际人士开始认识到,中医药在治疗现代社会许多疑难杂症、塑造人类健康身心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一股研究中医、移植中药的热潮正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此时的中医药,已不再是简单的治病救人之术,它还是我国软文化实力的重要体现,是中国的“名片”。

在国内,老百姓也比较热爱中医药,因其简、便、廉、验,毒副作用小,很多人都喜欢学习一些基本的中医药知识,以备不时之需。据统计,在农村和城市社区的科普活动中,中医药知识是最受欢迎的科普内容之一。但是,学习中医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人与之初次接触时,往往被其艰深的内容搞得云里雾里,最终只能望洋兴叹。

由此可见,无论国际还是国内,对中医药知识都有着深切的渴望,但是,同时擅长理论与临床,德艺双馨,能深入浅出地讲述中医药的优秀人才少之又少,而图书市场的空缺往往被一些逐利之人所占据,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巨大损失。

有鉴于此,我们成立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专家委员会”。其成立目的是:整合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力量,对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工作进行总体设计和规划,指导全行业开展相关工作,提升中医药文化建设水平,为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长效机制的建立提供人才保障。

专家委员会的职责是:对全行业中医药文化建设和科普宣传工作进行指导、研究、咨询和评价,同时承担有关文化科普宣传任务。针对社会上中医药科普作品良莠不齐而读者需求又十分迫切的现状,专家们除举办科普讲座、与各种传媒合作进行中医药知识传播外,还将为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活动的策划和相关产品创意提供指导,研究挖掘中医药文化资源,在古籍、文献、典故、名人传说、民间故事中提炼中医药文化的内涵,结合现代社会人们养生保健的新需求,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创作一系列科学、权威、准确又贴近生活的中医药科普作品。

而《一家人的小药方丛书》正是一套这样的健康科普图书。该丛书将药食同源、生津益气的单味药与食物合理搭配,为广大读者提供全面的中医养生与健康饮食指导。该丛书最大特色是医理来源于中医古籍,做法来自于专家指导,既权威又安全,既高效又易操作,加之精美配图,彩色印刷,可令广大读者读之愉悦,用之有益,以此增强身心健康。

在本丛书即将出版之际,我在此对所有为本丛书编写提供指导的专家表示深深的感谢,其中要特别感谢特约中医学专家余瀛鳌先生。其次,要感谢为本丛书出版付出辛劳的众多工作人员。最后,还要感谢与本丛书有缘的每一位读者!“要想长寿,必究养生”,祝愿大家永远健康快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专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社长王国辰2016年10月

开篇

世事纷繁令人乱清心宁神保平安

保健从『心』开始

心为“君主之官”

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起着主宰生命的作用,所以说“心为君主之官”。心的基本生理功能包括主血脉和主神志两个方面。

心主血脉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它推动血液在脉管内按一定方向流动,从而运行周身,维持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中医学把支持心脏正常搏动、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和物质统称为“心气”。

心与血脉相连,心脏所主之血称为“心血”,心血除参与血液循环、营养各脏腑组织器官之外,又为神志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同时贯注到心脏本身的脉管中,维持心脏的功能活动。

因此,心气旺盛、心血充盈、脉道畅通,心主血脉的功能才能正常,血液才能在脉管内正常运行。

如果心的气血不足,推动血液循环的力量减弱,则会产生种种病变,如心血瘀阻,则会出现心悸、胸闷,甚至心前区剧烈疼痛等心功能失调的症状。

心主神志

心主神志,即心主神明,或称“心藏神”。

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心的气血充盛,心神得养,神志活动才能正常,表现为人的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考敏捷,反应迅速,能与外界环境协调统一。

一旦心有病变,主神志的功能失常,即可出现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异常。例如,心的气血不足,则必然影响到心神,表现为失眠、多梦、健忘、神志不宁;如血中有热,扰动心神,则表现为烦躁、谵语,甚至昏迷,不省人事;若痰火扰动心神,则表现为神志昏乱、狂躁不安、哭笑无常,甚至打人毁物、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等神志异常的行为。

心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心的经脉与小肠相连,互为表里关系。

心火从哪儿来

心在五行中属火。“火曰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所以,心阳有温煦的功能,心火易于上炎。心火有外感、内生之分。

外感之火

多是由于感受外界的火热之邪所致,如外界的气候炎热、暑湿或燥热,都容易侵犯人体,使人出现“上火”症状。

内生之火

是人体气血阴阳的功能失调所产生的病理状态。多由于心阳亢盛、阴虚火旺、邪郁化火、五志化火所致。也有些是因为饮食不当,如嗜食肥腻厚味及烟酒辛辣之物,过服温补药物,久而生热化火。

五志化火:喜、怒、忧、思、恐等情志活动失调会导致体内产生火热之邪。长期精神活动过度兴奋或抑郁(如长时间的紧张、郁闷、愤怒、忧虑等),会使人体气机紊乱,津血耗伤,出现“上火”症状。

心火有哪些表现

心火有实火、虚火之分。实火与虚火的成因虽有不同,但在表现上往往虚实夹杂,难以分辨。

实火:为心中实热亢盛所致,以心胸烦闷、口舌生疮为主要表现。

虚火:为心阴虚所致,表现为虚弱之象,以低热、盗汗、心烦、口干为主要表现。

夏季最宜去心火

心气旺于夏季

夏季宜养心

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心属火,火性很热而且向上蔓延,如同夏季热气蒸腾。心与夏气相互通应,是与心为阳脏而主阳气的特性相一致的。心的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反应最强。如果心脏有病,适逢夏季阳热之气旺盛,则能病情缓解,特别是心阳虚衰者,在夏季自觉症状多有减轻。此时加强养心,对心脏病患者十分有益。

夏季容易心火盛

“心象火,旺于夏,失其令则心伤。”夏季气温高、暑气重、热毒盛,人最容易心火亢盛,导致出现心绪不宁、胸闷不适、睡卧不安、头痛目赤、心烦易怒、口干舌燥、口腔溃疡、痈肿疮毒、尿黄便干等上火状况,而夏季出汗过多又会加重人体津液耗伤,心阴虚者虚火更旺,而出现低热、盗汗、心悸不眠等状况。

所以,夏季最重要的保健工作就是养心、清心火。

心静火自灭

“心静自然凉”,保持良好的心态,让心情自然平和、安静恬淡,是清心火的最佳途径。想要达到心静的状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静坐

静坐可收敛心神,放松身心,促进睡眠,使内心感到平静,烦躁郁火逐渐消退。静坐可随时进行,时间可长可短,睡眠不佳者睡前静坐非常有益。

调整作息

夏季最宜晚睡早起,白天不要太紧张忙碌,尽量轻松缓和,给身心减负。中午睡个午觉,既能避免午间炎热、出汗过度,又能弥补晚间睡眠的不足。

控制情绪

在工作生活中控制好情绪,尽量减少过度的生气、发怒、着急、紧张等情绪,也可预防和缓解心火旺盛,避免出现“闷热—烦躁—更热—更烦躁”的恶性循环。

去心火的食疗法

饮食调养也是去心火的有效方法。除了日常食物的调养外,适当添加一些中药材,对去除心火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怎样选择中药

药食两用品是最优选择

既是食品又是药材的药食两用品有着食用安全、常服有效、口味容易接受、物美价廉的优势,是食疗药物的首选。如绿豆、百合、莲子、西瓜皮、赤小豆、穿心莲、小麦等。

对证选药才有效

对证选药是选择中药材的关键。

心阴虚证的防治原则是滋阴养血,宜选择百合、生地黄、麦冬、西洋参等药材。

心火旺盛证的防治原则是清泻心火,宜选择黄连、莲子心、栀子、竹叶、西瓜皮、灯心草等药材。

心火内炽、血热妄行而引起的吐血、流鼻血等出血者,可加用凉血、止血类的药材,如生地黄、小蓟、莲花、丹参等。

心火上炎引起的头痛目赤、痈肿疮毒者,可加用清热解毒类的药材,如绿豆、赤小豆、金银花、野菊花、穿心莲等。

心神烦乱、神志恍惚者,可加用养心宁神的药材,如百合、黄连、茯苓、小麦、酸枣仁、柏子仁等。

去火饮食的原则

苦味入心

在五味中,苦味与心相通应,也就是说,苦味入心,对清泻心火有很好的效果。所以,心火盛时,饮食中不妨多加些苦味的食物,如用苦瓜、苦菜、苦菊、穿心莲、油麦菜、茼蒿等入菜,也可以用苦味的莲子心、苦丁茶、野菊花、蒲公英等材料泡茶饮,清心火功效显著。

不喜欢苦味者,可以通过精心烹调来改善口感。

热者寒之

心火旺盛时,人体偏热,从“热者寒之”的原则出发,应通过食用寒凉的食物来缓解人体的热性。如甘蔗、西瓜、梨、荸荠、空心菜、芹菜等都是属性寒凉的食物,是去除心火的好选择。

同时,要少吃或不吃温热的食物,如羊肉、狗肉、荔枝、肉桂等。酒为大热之品,所以,心火旺者最好少喝或不喝酒。

清淡为主,忌辛辣油腻

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以清热、养阴、生津。烹调方法以凉拌、清蒸、炖煮、快炒为佳,少放调味料,切忌煎炸、浓油赤酱,少吃辛辣、肥甘油腻及刺激性的食物,少吃麻辣火锅。

红色食物有养心作用

从五色上看,红色与心相通应,也是火与血的颜色,一般来讲,多吃红色食物,对补血、活血、改善心血管系统是有好处的。如赤小豆、番茄、西瓜、胡萝卜、红枣,均有一定的养心作用。

养阴补水可降火

心火旺必会耗伤阴液,及时养阴补水如同“以水克火”,可以起到降火的作用。因此,在饮食中除了多饮白开水、汤水外,还应多吃些富含水分的食物,如西瓜、梨、甘蔗等新鲜多汁的食材以及百合、银耳等养阴食材。

茶饮是最佳选择

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苦丁茶等茶饮是天然的清热、降火、补水品,再搭配一些中药材,效果更加显著,是夏日去心火的理想选择。

去火食物速查表

清热泻火的食物

苦瓜、百合、西瓜、穿心莲、水芹、西芹、空心菜、荠菜、蕨菜、苦菜、苦菊、油麦菜、茼蒿、菠菜。

清热生津的食物

甘蔗、番茄、荸荠、银耳、柑、甜橙、柠檬、梨、苹果、西瓜、甜瓜、梅子、桑椹、蓝莓、枇杷。

清热凉血的食物

鸭肉、鲜鱼肉、莲藕、茄子、冬瓜、空心菜、芹菜、荠菜、马齿苋、马兰头、丝瓜、西瓜、猕猴桃。

清热解毒的食物

绿豆、赤小豆、豆腐、苦瓜、西瓜、黄瓜、南瓜、丝瓜、茄子、萝卜、荸荠、白菜、马齿苋、荠菜、黑木耳、海带。

清泻心火药

莲子心

别名 莲心、青莲心、莲薏、苦薏。

性味 味苦,性寒。

归经 归心、肾经。专家箴言

莲子心有清心泻火、安养心神的功效,常用于热入心包、心火亢盛或心肾不交所致的神昏谵语、烦躁不眠等。现代研究证实,其有显著的降血压作用。古籍说法《温病条辨》:“由心走肾,能使心火下通于肾,又回环上升,能使肾水上潮于心。”《本草再新》:“清心火,平肝火,泻脾火,降肺火。消暑除烦,生津止渴,治目红肿。”《医林纂要》:“泻心,坚肾。”药材选料

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的成熟种子中间的绿色胚芽。以个大、色青绿、未经煮者为佳。一般药店及大型超市的花草茶柜台均可买到,也可购买带心莲子,自行剥取莲子心,晒干用。直接购买莲子心自行剥取莲子心常用搭配

莲子心可单用,也常与玄参、麦冬、金银花、菊花、栀子等搭配应用。因其味极苦,一般还需搭配冰糖、蜂蜜等调饮。用法用量

一般为煎汤或泡茶饮用,也可入散剂。煎服用量为2~5克。人群宜忌

茶饮莲子心茶

专家箴言

此茶是传统的清心去火茶,有降血压、止烦渴、消暑热、改善睡眠的作用。材料

莲子心3克。做法

将莲子心放入盖碗中,用沸水冲泡,加盖闷泡5~10分钟后饮用。用法

每日1剂,可多次冲泡,代茶频饮。宜忌适合心肝火旺、燥热不眠、心烦口渴、头晕头重、心悸失眠、目赤肿痛者,血压高者宜饮用。暑热季节最宜饮用。脾胃虚寒者忌用。

茶饮莲心甘草茶

专家箴言

此茶可清心火、泻邪热、除心烦,是心火内炽者的清火良药。材料

莲子心2克,生甘草3克。做法

将莲子心、生甘草放入茶壶中,用沸水冲泡,加盖闷泡10~15分钟后饮用。用法

每日1剂,可多次冲泡,代茶频饮。宜忌适合心火内炽所致的烦躁不眠、手足心热、口渴咽干、口舌糜烂者,高血压、高血脂者均宜饮用。夏季饮用尤佳。脾虚便溏者慎用。

茶饮莲心绿茶

专家箴言

绿茶为未发酵茶,鲜叶中的有效成分保留得较多,清热效果更好,搭配莲子心,可清心除烦,清热降火。材料

莲子心2克,绿茶3克。做法

将莲子心、绿茶放入茶壶中,用沸水冲泡,加盖闷泡10~15分钟后饮用。用法

每日1剂,代茶频饮。宜忌适合心火旺、头昏沉、烦躁、口干渴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及肥胖者均宜饮用。春、夏季饮用尤佳。脾胃虚寒者慎用。

茶饮莲心竹叶茶

专家箴言

此茶可清泻心火、除烦养神、止渴、利尿,常用于热病、暑热所致的心烦不眠等。材料

莲子心2克,竹叶3克。做法

将莲子心、竹叶放入茶壶中,用沸水冲泡,加盖闷泡10~15分钟后饮用。用法

每日1剂,代茶频饮。宜忌适合心火亢盛、热入心包所致的心烦不眠、神昏谵语、烦热口渴、口舌生疮、眩晕目赤、小便短赤者。夏季饮用尤佳。脾胃虚寒及阴虚火旺或腹泻者不宜。

黄连

别名 川连、支连、云连、雅连、味连。

性味 味苦,性寒。

归经 归胃、心、大肠、肝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