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事三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8 18:04:04

点击下载

作者:东篱子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谋事三要

谋事三要试读:

前言

天下事均成于一个“谋”字,大谋大胜,小谋小胜,无谋则不胜,这是最简单却谁也不能违背的行动准则。

究竟如何“谋事”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按照《三十六计》讲述的道理,“谋事在于算,算事在于准”这是战略上的攻坚术。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它同样适合于非战略状态下的个人行动,因为,第一,带有谋事的行动,可以避开草率,增加成功率;第二,运用谋事的手段,可以发挥自己的强项,以最小的付出赢得最大的收获。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认为谋事有三要是必须要掌握的:

首先,谋自己:自己要做的每一件事,都打上“谋”字的印证,然后区分主次,用高度的投入做出自己的强项来。

其次,精做事:认准自己最有把握的事,防范各种“不可能”的因素,然后用思考一一化解掉;同时要做到“攻准一点,举动一片”。

最后,算成局:首先算一算自己究竟有多大成功概率,然后再精挑细选,让每一个行动都环环相扣,形成一盘布局严密的棋!

显然“谋自己”、“精做事”、“算成局”三者是一个行动的连续过程,并非各自独立。“谋自己”为第一,是因为不知己就不能知彼,不知彼就难以胜彼;“精做事”为第二,是因为做事力戒糊涂和鲁莽,不确立到一个有把握的“点”上,就很难有所突破,“算成局”为第三,是因为在行动展开的时候,应当学会一步一步分析它的得失,在比较中放弃原来的部分计划,找到胜局之法。

有些人,或者说更多的人正是因为在这三点上严重缺少合理安排,所以把本来可以做成的事做得一塌糊涂。这是行动的最大忌讳和弱点。那么为什么这些人又是难以彻底纠正在谋事上不足的弊病呢?

寻找原因,不外乎第一不善于思考,即不能开动脑筋,分析成败的各种因素,仅想凭一腔热血做下去,甚至不到黄河心不死;第二不善于判断,即不知要做的事情存在哪些难点,更不知有哪些外部因素会制约它,仅是两眼摸黑,一股脑儿地闯下去;第三不善于改变,即认准一条死理,不会在行动中选择,在行动中放弃,总以为自己所做的一切皆对。这些都是因为盲目地自信,过高地夸大自己的能力。

本书提出“谋事三要”,并以之为一生必须要做的三件大事,是结合许多成败个案而得出来的普通原则,其目的是希望有志于人生改变者,多在谋事方面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切忌随意而为,更要在做事方面“摸着石头过河”,力戒走入绝境。其实,一个人的一生并不是复杂的,如同云雾笼罩,只要你思考有序、判断到位、学会放弃,就可以取得一个个不错的胜局。

鉴于许多在谋事方面成功的大智慧,本书既有古代之个案,也有现代之引申,分析透彻,不失为一部有关“谋事”的好书!

[一]谋自己不明己无以成大事

一个不善于谋划自己的人,一定无法与强手抗衡!即使与一般人过招,恐怕也难以打成平手。你要想成就自己,必须从谋划自己开始。想明白自己的套路,想明白自己的方略,然后在关键时刻一锤定音。

(一)攻守平衡:吃透古代胜者做人之道

凡是让自己有所成就的人,绝非坑蒙拐骗之徒,而是在做人这个大舞台上绝对到位的智者。

1 千方百计化敌为友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生意场上的竞争,总免不了构成敌对关系。然而,一代名商胡雪岩却总是笑对竞争对手,在不动声色之间便化干戈为玉帛、化敌为友了。

胡氏在生意上虽然历经波折,但终究是有莫大的成就。这不但靠他自己的能力,也靠他的朋友支持,甚至势不两立的敌人也有向他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

与胡氏势不两立的,大都是生意上的对头。一般商人遇到这种事,总是想:既然大家都过独木桥,对不起,我只有想办法把你挤下去了;然而胡雪岩不这样想。既然是过独木桥,大家都很危险,纵然我把你挤下去,谁能担保你不能湿淋淋地爬起来,又来挤我呢?冤冤相报,何时是个头?既然大家图的是利,那么就在利上解决吧。

胡雪岩的老朋友王有龄曾经遇到一件麻烦事,他去拜见巡抚大人,巡抚大人却说有要事在身,不予接见。

王有龄自从当上湖州知府以来,与上面的关系可谓做得相当活络,逢年过节,上至巡抚,下至巡抚院守门的,浙江官场各位官员,他都极力打点,竭力巴结之能事,各方都皆大欢喜,每次到巡抚院,巡抚大人总是马上召见,今日竟把他拒之门外,是何道理?真是咄咄怪事!

王有龄沮丧万分地回到府上,找到胡雪岩共同探讨原因。

胡雪岩认为,这事必有因,于是起身到巡抚院打听,他找到巡抚手下的何师爷,两人本是老相识,无话不谈。

其实,巡抚黄大人听表亲周道台一面之词,说王有龄所治湖州府今年大收,获得不少银子,但孝敬巡抚大人的银子却不见涨,可见王有龄自以为翅膀硬了,不把大人放在眼里,巡抚听了后,心中很是不快,所以今天给王有龄一些颜色。

这周道台到底何方神圣,与王有龄又有什么过节呢?

原来,这周道台并非实缺道台,也是捐官的候补道台。是巡抚黄大人的表亲,为人飞扬跋扈,人皆有怨言。黄巡抚也知道他的品性,不敢放他实缺,怕他生事,又念及亲情,留在巡抚衙门中做些文案差事。

湖州知府迁走后,周道台极力争补该缺,王有龄花了大量银子,黄巡抚最终把该缺给了王有龄。周道台从此便恨上王有龄,常在巡抚面前说王有龄的坏话。

王有龄知道事情缘由后,恐慌不已,今年湖州收成相比往年,不见其好,也不见其坏,所以给巡抚黄大人的礼仪,还是按以前惯例,哪知竟会有这种事,得罪了巡抚,时时都有被参一本的危险,这乌纱帽随时可能被摘下来。

对此,胡雪岩却微微一笑,从怀里掏出一只空摺子,填上两万银子的数目,派人送给巡抚黄大人,说是王大人早已替他把银子存入了钱庄,只是没有来得及告诉大人。

黄巡抚收到摺子后,立刻笑逐颜开,当即派差役请王有龄到巡抚院小饮。此事过后,胡雪岩却闷闷不乐,他担心有周道台这个灾星在黄大人身边,早晚会出事。

王有龄何尝不知,只是因为周道台是黄大人表亲,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如果真的要动他,恐怕还真不容易。

胡雪岩想来想去,连夜写了一封信,附上千两银票,派人送给何师爷,何师爷半夜跑过来,在密室内同胡雪岩谈了一阵,然后告辞而去。

第二天一早,胡雪岩便去找王有龄,告诉他周道台近日正与洋人做生意,这生意不是一般的生意,而是军火生意,做军火生意原本也没什么,只是周道台犯了官场的大忌。

原来,太平天国之后,各省纷纷办洋务,大造战舰,特别是沿海各省。浙江财政空虚,无力建厂造船,于是打算向外国购买炮船。按道理讲浙江地方购船,本应通知巡抚大人知晓,但浙江藩司与巡抚黄大人素有不和,平素貌和神离、各不相让,加之军机大臣文煜是藩司的老师。巡抚黄大人对藩司治下的事一般不大过问,只求相安无事。

然而这次事关重大,购买炮舰花费不下数十万,从中抽取回扣不下十万,居然不汇报巡抚,所以藩司也觉心虚,虽然朝中有靠山,但这毕竟是巡抚的治下,于是浙江藩司决定拉拢周道台。一是因为周道台能言善辩,同洋人交涉是把好手,二是因为他是黄巡抚的表亲,万一事发,不怕巡抚大人翻脸。

周道台财迷心窍,居然也就瞒着巡抚大人答应帮藩司同洋人洽谈,这事本来做得机密,不巧却被何师爷发现了,何师爷知道事关重大,也不敢声张,后来见胡雪岩问及,加之他平素对周道台十分看不起,也就全盘托出。

王有龄得知这个消息后大喜,主张原原本本把此事告诉黄巡抚,让他去处理。

胡雪岩却认为,此事万万不可。生意人人做,大路朝天,各走半边。如果强要断了别人的财路,得罪的可不是周道台一人。况且传出去,人家也会当他们是告密小人。

两人又商议半晌,最后想出了一个周全的方法。

这天深夜,周道台正在做好梦,突然被敲门声惊醒。他这几日为跑炮船的事累得要死,半夜被吵,心中很是气愤,打开门一看,依稀却是抚院的何师爷。

何师爷见到周道台,也不说话,从怀里摸出两封信递给他。周道台打开信一看,顿时脸色刷白,原来这竟然是两封告他的,信中历数他的恶迹,又特别提到他同洋人购船一事。

何师爷告诉他,今天下午,有人从巡抚院外扔进两封信,叫士兵拾到,正好何师爷路过拆开信一看,觉得大事不妙,出于同僚之情,才来通知他。

周道台一听顿时魂飞魄散,连对何师爷感激的话都说不出来。他暗思自己在抚院结怨甚深,一定是什么人听到买船的风声,趁机报复。如今那写信之人必定还会来报复。心急之下,拉着何师爷的衣袖求他出谋划策指条明路。

何师爷故作沉吟,片刻之后才对他说,巡抚大人所恨的人是藩司,却并不反对买船。如今同洋人已谈好,不买已是不行,如果真要买,这笔银子抚院府中肯定是一时难以凑齐,要解决此事,必要一巨富相资助,日后黄大人问起,且隐瞒同藩司的勾当,就说是他周道台与巨富商议完备,如今呈请巡抚大人过目。

周道台听完,倒吸了一口凉气。他在浙江一带素无朋友,也不认识什么巨富,此事十分难办。

何师爷借机又点化他,说全省官吏中,惟湖州王有龄能干,又受黄大人器重。其契弟胡雪岩又是江浙大贾,仗义疏财,可以向他求救。

一提王有龄,周道台顿时变了脸色,不发一言。

何师爷知道周道台此时的心思,于是又对他陈述其中的利害,听得周道台又惊又怕,想想确实无路可走,于是次日凌晨便来到王有龄府上。王有龄虚席以待,听罢周道台的来意,王有龄沉吟片刻后说道:“这件事兄弟我原不该插手,既然周兄有求,我也愿协助,只是所获好处,分文不敢收,周兄若是答应,兄弟立即着手去办。”

周道台一听,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赶紧声明自己是一片真心。

两人推辞半天,周道台无奈只得应允了。于是王有龄到巡抚衙门,对黄巡抚说自己的朋友胡雪岩愿借资给浙江购船,事情可托付周道台办。巡抚一听又有油水可捞,当即应允。

周道台见王有龄做事如此厚道大方,自觉形秽。办完购船事宜后,亲自到王府负荆请罪,两人遂成莫逆之交。

胡雪岩一向认为,生意场中虽然没有真正的朋友,但是也绝对不是处处都是敌人。所以,当众拥抱敌人,化敌为友,才称得上是高手之中的高手。

2 受人良言,成就大事

相信自己,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观点持有坚持的态度,并且努力去说服别人。坚持才可以获胜,这个道理许多人都知道,但是做得到的人却不多。毫无疑问,要做成一件事情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魏征为了唐王朝的兴盛,从不阿谀逢迎,只要是正确的事情,他就坚持不懈地让唐太宗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从而减少决策的失误。

韩非在《说难》中讲过:龙的喉下有逆鳞,人如果触着了,就要杀人。国君也像有逆鳞一般,臣下向他进言时,触动了他的逆鳞,生命就危险了。封建时代的帝王,头脑较清醒的,能听取臣下的意见,这称为“纳谏”。主观武断或昏庸蛮横的君主,既不听取臣下的意见,又怕臣下提出批评的,称为“拒谏”。隋炀帝就是这种自以为是的昏暴之君,他不只是拒谏,甚至借故杀死进谏的大臣。

李世民称帝之后,急于求治,处处以隋炀帝暴虐拒谏、臣下人人钳口为教训,主动要求大臣有意见就及时提出来,并保证虚心听取。他与魏征两人,有时不免争执得面红脖粗,最后大多是按有益治道的原则听而纳之。这些历史佳话,被后世称誉为“贞观之风”。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九月,岭南的越族酋长冯盎图谋以武力反唐。冯氏家族据有岭南八州之地,隋末归唐臣服。但由于唐中央对其鞭长莫及,冯盎仍怀割据之心。太宗闻报,下令调发岭南其他十州兵马讨伐冯盎。魏征向太宗建议:国力初复,不宜用兵劳民耗财;而且冯盎反叛的证据不足,应当先派遣使者前往调停。太宗听取了这一建议,以调停之策平息了一场即将发生的战事,省去了一笔军费。事后他嘉奖魏征说:“一介使者,使岭南获安。魏征一言,胜过十万之师。”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十月,太宗想去南山游历,但却迟迟未下令成行。魏征恰好扫墓归来,听说了这件事,见到太宗后问:“听说陛下要去南山,真有此事吗?”太宗笑着回答:“朕是有这个念头,因为怕你又要大发议论,所以就不去了。”

太宗有只心爱的鹞鹰,一天,正放在手臂上玩弄时,魏征入见,就急忙将鹞鹰藏于怀中。魏征装作没有看见,一气上奏了几件事情,君臣两人谈得时间长了,那只心爱的鹞鹰竟活活闷死在了主人怀里。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二月,魏征担任秘书监(秘书省长官,主管国家图书著作),参与朝政。这一年,太宗为了扩大兵源,下令征点中男(16岁至18岁)体壮身高者。魏征进谏坚决反对,甚至拒绝签署诏令。太宗勃然震怒,召魏征上朝责问道:“有些人是故意隐瞒年龄逃避兵役,你为何这样固执,认为不可以征点呢?”

魏征回答说:“国家初定,人口不足,征兵本来就很困难。男子十八岁成丁,而中男不到服役年龄。如果竭泽而渔,今年得到了鱼,那明年泽中就无鱼可捕了。焚林打猎,可以捉到许多,那明年就无兽可猎了。自古兵不在多,而在于得带兵之道。只要兵精,训练有素,将领指挥有方,就能无敌于天下,又何必要征集不够年龄的人来增加虚数呢?陛下曾讲要以诚信治天下,使官吏和百姓都不欺诈。但是陛下即位不长时间,就已有几次失信于天下了。”

太宗有些吃惊,忙问:“朕有何失信于天下的事情?”

魏征从容指陈道:“陛下即位后曾下诏,凡拖欠的国家赋税,一律豁免。但是主管赋税的官员却认为秦王府的财物不属于国家,仍然催征拖欠秦王府的租税。陛下是以秦王而登基为天子,秦王府的财物如何能说不是国家的?陛下曾下诏免除关中百姓两年的租调,关外百姓免除一年的徭役。此诏刚下,又有敕令说,已经完纳租调的,从明年再算。既然下诏免除,又复下令征收,使得百姓产生怨言。现在又要征点中男,这难道能说是以诚信治天下吗?”

魏征所言有理有据,问得太宗无话可说,他明白了自己的失误所在,于是下令“停选中男”。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农业获得丰收。先前因为战乱和灾荒而流散异乡的人,都重归故里。东至大海,南到五岭,百姓生活安定,外出旅行,不必带干粮,沿途随处可以买到,一斗米的价钱三四文钱。全国一年判处死刑的罪人,只有29人,刑罚几乎可以搁置不用。天下太平,四夷臣服,太宗高兴地对大臣们说:“这都是魏征劝朕施行仁义收到的效果,可惜封德彝(死于贞观元年)看不到了。”

这年的十二月,高昌(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吐鲁番一带)王麴文泰来长安朝贡,西域其他小国也想借此机会,派遣使臣进贡通好。太宗下令让麴文泰的使者厌怛纥干去迎接这些国家的使臣。魏征反对因此事而劳烦地方府县,对太宗说:“以前文泰来朝,所经过的地方都办不了供应,现在又加上这许多国家的使臣,那就会出现沿途州县因供应不足而得罪的事情。让他们作为商贾来往,那么,边境的百姓可以得到利益。把他们作为宾客来接待,中国的财力消耗就太厉害了。东汉初年,西域各国请求中国设置都护,并愿意把儿子送到中国来随侍皇帝,光武皇帝都没有答应,他是不愿意让蛮夷来消耗中国的财力啊。”太宗觉得魏征的考虑比较实际,眼光长远,就派人追回已经发出的诏命。

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正月,许多大臣上奏,请太宗东巡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封禅是古代帝王祭告天地的一种大型迷信仪式,先登泰山之顶祭天,然后到山脚下的小山梁父祭地,告太平于天地,报诸神之功德,并借以表明自己是上天之子,秉承天命而君临万民。太宗在群臣的一片赞颂之声中,耳热心动,自认为开国的战功,治理有成就,便同意举行封禅。按照惯例,随驾参加封禅大典的官员,都能加官晋爵。惟独魏征力排众议,认为不可行此大典。

太宗质问魏征:“你为什么不赞同封禅?难道是朕的功业不够高?仁德不够厚?国家不够安定?年景没有丰收?四夷没有臣服?”魏征恳切回答说:“陛下的功业虽高,但百姓得到的恩惠还不够多;仁德虽厚,但恩泽还没有遍及天下所有的人;天下虽然太平,但是百废待兴,国家财力还不十分充裕;庄稼虽然连年丰收,但库存还有空虚。这样,怎么能向天地众神报告功业圆满呢?这就如同一个人患病十年,经过医治,虽然好转,但是体力还未恢复,如果马上让他挑一担米,日行百里,显然是不行的。隋朝时的荒乱,不止十年,陛下像良医一样,治平天下,但国家元气未复,这时候就举行封禅,祭告天地,说功成业就,臣以为是不妥当的。再说,我朝承隋末大乱之后,户口未复,仓储尚虚。举行封禅,千乘万骑,沿途州县的供应负担,可是一笔不轻的负担。

陛下封禅,四邻各国必派使者前来祝贺,随从前往。但是中原自伊水、洛水以东,直至海边,千里之地野草丛生,人烟稀疏,满目荒凉景象,路程艰难。这不正是让四夷看到中国的虚弱吗?我朝竭尽财力,给予厚赏,也不能满足四夷图财的欲望。封禅之后,即使连年免除赋税,也不能抵偿百姓的劳费。这种图虚名而处实害的事,陛下怎么能做呢?”

太宗听了魏征的话,思前虑后,感到很有道理,遂决定停罢封禅一事。这就使国家减省了一大笔财政消耗,使中原百姓避免了一场大规模的劳役烦扰。

作为专制皇帝,在求谏和纳谏上,唐太宗是比较突出的一位。贞观前期,对于大臣诤谏,太宗基本上做到了虚心听取。但是,对一些言词激烈,特别是像魏征那样直言不讳的进谏和争辩,秉性要强好胜的太宗,有时也感到太伤体面。有一天,退朝回宫,太宗气愤愤地说:“总有一天要把这个乡巴佬杀掉!”长孙皇后问要杀谁,太宗说:“魏征经常当着百官的面叫朕下不了台,朕非杀他不可。”长孙皇后一听,急忙退出,穿上朝服(上朝所穿礼服)进来,恭恭敬敬地向太宗道贺。太宗惊讶地问道:“何贺之有?”长孙皇后说:“我听说君明臣直,皇上英明,臣下才敢直言。魏征敢于直言,正是因为陛下英明啊!我怎么能不表示祝贺呢。”太宗这才转怒为喜,心中对魏征更加敬重。

有一次,太宗在九成宫(在今陕西麟游境内)丹霄楼宴会群臣。酒饮到半中间,太宗对宰相长孙无忌(长孙皇后之兄)说:“魏征、王过去服事隐太子(即李建成)和巢刺王(即李元吉)时,实在可恶,朕能够抛弃旧怨,发挥他们的才能,可以无愧于古人。但是,魏征每次进谏,只要朕不听他的话,朕发表什么意见,他总是不立即赞成,这是什么缘故?”

魏征在一旁答道:“臣所以进谏,是因为觉得事理不对。如果陛下不听取臣的话,而臣立即顺从陛下的话,只怕就照陛下的意见办了。”

太宗道:“你可以当时答应一下,等别的时候再来提意见,这难道也不行吗?”魏征说:“从前舜告诉群臣,叫他们不要当面服从,敢于表达不同的意见。如果臣当面答应了,等到别的时候又来提意见,这就是背后有意见。这可不是稷、契对待尧、舜的态度。”

太宗听了大笑起来,说:“别人说魏征举动粗率傲慢,朕只觉得他非常可爱。”

魏征立即拜谢道:“陛下启发臣要畅所欲言,所以臣才敢这样。要不然,臣怎么敢屡次冒犯陛下的尊严呢!”

其实,魏征的做法更巧妙的一点也在于此,他并没有因为自己坚持己见而邀功,而是顺水推舟地把决策权给了唐太宗,从而又落得个人情。

3 心中有数,就会占得主动

会做人者,时时刻刻心中有数,绝不会在没有算计周全的情况下,随意出手,否则就叫“乱出手”。当然,一个人善于抓时机,见机而动或者见机而进,固然是英雄本色;但是激流勇退,能见好就收、适可而止,也未尝不是明智之举。孔子说过“过犹不及”,意思是,超过了和差一点儿是一样的,都不是最好的。适可而止,就是在竞争事业中,时刻注意和自身利益相统一的数量界限,绝不超过度,绝不使事情发展到反面。但是,所有这一切,都取决于“心中之数”四个字。

为人处世最看重的就是保持质的数量界限,也就是“度”。超过或者不及,都会使事物的性质发生变化。“度”的存在,要求我们无论做何种事情,那应有个数量分析,做到“胸中有数”,方可攻守转换。

魏晋时期的大军事家曹操,深知适可而止之道,《三国演义》讲道,曹操攻下张鲁的老巢——南郑,取得重大军事胜利。这时,谋士们纷纷进言,劝曹操乘胜进军,直取益州。主簿司马懿认为,刘备刚刚灭了刘璋的力量,但全蜀上下并未归心。益州一胜,乘势进兵,刘备之军势必瓦解。如此天赐良机,不可失去。

谋士刘晔也认为,一旦错过战机,刘备安定蜀民,据守关隘,恐怕难以消灭。

但曹操不以为然。他认为夺取益州的时机还不成熟,应适可而止,“按兵不动”。因为刘备虽然刚刚夺取成都,但军力旺盛,士气很高。另外,尽管孙刘两家矛盾不断激化,但一旦曹操的拳头伸得过长,后方空虚,那么,坐山观虎斗的孙权绝不会袖手旁观,失此良机。他们很可能绕过荆州直袭许昌。为此,不能头脑发热,图一时痛快,而应该审时度势,见好就收。后来事态的发展,也确实如此。只是因为曹操的正确预见和决策,没有吃亏上当。

和曹操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刘备。东吴计杀关羽夺取荆州之后,刘备怒而兴师,发动伐吴之战。虽然这场战争的发动是不谨慎的、但在战役之初,刘备凭借优势兵力,有利地势,以及在报仇雪恨思想指导下一时激起的高昂士气,攻城夺地,捷报频传,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赢得不少主动。在杀气腾腾的蜀军进攻之下,吴方被迫再次求和,提出把范疆、张达二人和张飞首级一并送还,交还荆州,送归夫人,重修旧好,一同灭魏。

应该说,东吴的条件对于蜀国而言,已经是很难得的了。试想,即使战争胜利,还能彻底消灭东吴吗?假如刘备头脑清醒,见好就收,既在一定程度上出了心中的怒气,又收回荆州重建吴蜀联盟,从而使战争得到一个较好的结局。但是,刘备被初战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对战争的发展状况心中无数,盲目坚持率军长驱直入,企图消灭东吴。结果大军攻到目的地便成了强弩之末,非但未能灭吴,反被人家一把火烧得大败而归。

还有两个形成鲜明对照的人物,那就是关羽和诸葛亮。三国时期,荆州的归属一直是吴蜀双方争论不休的问题。赤壁之战后,刘备占领了荆州。对于刘备说来,荆州不能没有,因为这是向西川发展的基地,失去荆州,就失去了三分天下、进而统一中国的条件。但是,荆州也是东吴的门户,要统一长江以南,发展自己,也必须夺取荆州。为此,赤壁大战后,孙权便派鲁肃前往索取荆州。

照理说,赤壁之战是孙刘联合的胜利,荆州作为从曹操手中夺取的战果,归刘备所有名正言顺。况且,刘备漂泊半生,连个立身之处都没有,占有荆州也没什么不可,完全可以讲出一些理直气壮的话来。但诸葛亮对鲁肃说的却不是这样的话,而是提出暂“借”荆州。

一个“借”字,体现了诸葛亮办事适可而止、恰到好处的精神。当时的刘备,和曹操、孙权比较,力量还很弱小,必须和孙权结盟,共拒曹操,方能立稳脚跟,发展壮大,以图大举。假如提出占领荆州,恶化吴蜀的矛盾,就会破坏吴蜀联盟,打破既定的政治战略,造成全局被动。而用一个“借”字,就避免了这一危险,就是说“借”荆州,既保证了刘备的可靠后方根据地,又维护了孙刘双方的同盟关系,不过不及,恰到好处。

但关羽这个人却不能理解诸葛亮的这番苦心。诸葛亮离开荆州之前,曾告诉关羽八个字“北拒曹操,东和孙权”。但他一直没把“东和孙权”放在心上。在与东吴的多次外交斗争中,凭着一身虎胆、好马快刀,从不把东吴人包括孙权放在眼里,不但公开提出荆州应为我们所得,还对孙权等人进行人格污辱,称其子为“犬子”,使吴蜀关系不断激化,最后,东吴一个偷袭,使关羽地失人亡,悲惨至极。虽然,关羽的失败不能全部归结于他处理与东吴关系时的不谨慎,但至少他的过激行为,造成了吴蜀联盟的破裂,使东吴痛下决心,以武力收复荆州。

曹操诸葛亮刘备关羽的所作所为,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适可而止,见好就收,确是一条极为重要的处事心术。

就心力高低的区别而言,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并不是天壤之别。真正存在巨大差异的是,能否做应该做的事。不该做的事,你做了,即使做得十分巧妙,也只能证明你心力低下;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做,即使显得无所作为,也称得上是心力高超。

惟有在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事情面前清楚地知道应该做的事和不应该做的事,并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才是真正的智者所为。荀况曾经说过:“知所为知所不为,则天地官而万物役也。”老子也说过:“无为而无不为”。在生活中的有些时候,无所作为就是最大的作为!

4 一步一步辨清人

看透人,才能办成事,这是成功的硬道理。不过,在生活中有些人却是很难一下被看透的,关键是他们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包裹得太严实了。在古代,有些人不仅给自己戴上面具,上面还要多涂一层油彩,这就需要在他身边的人必须能够看透他的面具,一步一步辨清人。

颜真卿不只是一位唐代最为杰出的书法大家,也是最忠贞的大臣之一。在安禄山起兵叛乱时,河北20余郡望风而降,惟有他一人,以一座小小的平原郡城,孤军独立,誓不降贼,成为抗击叛军的中流砥柱,从而赢得唐玄宗极大的赞叹。以后,他历肃宗、代宗、德宗几朝,德高望重,天下景仰。

可是,奸相卢杞当权,容不下这样的老前辈,先是想将他挤出朝廷,问他:“想安排你去外地任职,你看哪里对你比较合适?”颜真卿在朝堂中当众回答道:“我这个人由于性子鲠直,一直被小人所憎恨,遭到贬斥流放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如今我老了,希望你能有所庇护。当年安禄山杀害了你的父亲,将首级传到我那里,以威胁我投降,我见到你父亲脸上的血迹,不敢用衣巾擦拭,是我以舌一一舔干净的,难道你还不能容下我吗?”

这一番掷地有声的话,使卢杞不禁惶然悚然,立即对颜真卿下拜,但心中更恨他了。那时,割据淮西的藩镇李希烈起兵反叛朝廷,自称天下兵马都元帅,其势汹汹。德宗向卢杞问计如何平息,奸诈的卢杞决心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颜真卿,便对德宗说:“李希烈是个年轻的悍将,恃功傲慢,他的部下不敢阻止他。如果朝廷能派出一位儒雅重臣,向他宣示陛下的恩德,陈述逆顺祸福的道理,李希烈必然会革心悔过,这样就不必大动干戈而将他收服。颜真卿是几朝重臣,忠直刚强,名重海内,人人都敬服,他去最为合适。”

那个不辨忠奸的德宗皇帝完全听从卢杞的意见,朝中有识之士无不为之震惊。有人劝告颜真卿说:“你一去必然会遇害,暂且留下来,看一看朝廷会不会有新的命令。”颜真卿慨然道:“国君之命,怎么能够不从?”也有人上书朝廷说:“失去了一位元老重臣,这是国家的耻辱!请将颜真卿留下吧!”

颜真卿义无反顾,受命即行。到了李希烈那里以后,李希烈使出各种手段,用尽威逼利诱之能事。时而派出一千多名士兵,拔出匕首,围着颜真卿,张牙舞爪,似乎要将他一刀一刀地割碎生吃;时而又在他住的馆舍挖个大坑,声言要将他活埋;时而又架起干柴,浇上油,燃起熊熊烈焰,威胁要烧死他;时而又劝他拥戴李希烈为天子,并许愿封他为宰相。对这一切颜真卿不为所动,大义凛然,最后终于被杀害,令人叹息!

在古代,借人治人的手段不仅为奸佞大臣所常用,那些住在后宫里的女人为了争宠,也喜欢运用此法,酿成无数悲剧。

唐高宗时,皇后与武则天争宠,互相在皇帝面前诋毁对方。高宗虽然比较偏向武则天,但还没有打算要废黜皇后的意思。武则天为了登上皇后宝座,丧心病狂地策划了一场阴谋。武则天有一个女儿,高宗、皇后很喜欢这个婴儿,常来看望。一天,皇后来看孩子,武则天借故躲避,皇后独自一人逗孩子玩了一会儿,就离去了。皇后一走,武则天马上进屋,把自己的亲生女儿活活扼死,再用被子原样盖上。隔了一会,高宗来看孩子,武则天假装和他说说笑笑,等皇帝要她抱孩子时,她拉开被子,惊叫一声,立即大哭起来,高宗上前一看,原来他极其喜欢的这位小千金早已手足冰凉,死去多时了。高宗龙颜大怒,叫来宫女、太监询问有谁来过此地,他们只得说皇后不久前来过,高宗于是认定是皇后与武则天不和而下此毒手。这时,装得悲痛之极的武则天又把平时收集的皇后过失,一一向高宗诉说,高宗因此有了废黜皇后的打算。就这样,武则天借刀杀人,嫁祸于人,为自己登上皇后宝座扫清了道路。

上述两例足以说明一步一步辨清人是何等重要。做人也好,办事也罢,一定要防范那些小人行为,不被他们的奸诈所蒙欺,要能及早地一步一步辨清小人,看透他们,防止出现失手,即防止别人借刀杀人,留下遗憾。

5 稳住自己等于击垮对手

当一个人要与对手较量,或者要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时,是必须慎之又慎的。做出一个正确的抉择的困难程度或许更甚于透视对手的心意。特别是当事情和自己有密切关连的时候,要保持情绪的稳定,更不容易。所以,为人处世必须在心理上先做足准备,否则一旦事情发展到对自己相当不利的地步,或者遇到不足与其为谋的人时,自己本身就可能先发生动摇,计划的进行当然就会或多或少地受到阻碍。

举个例子来说,当你发现对方暗中有背信行为时,就怒气冲天,不能冷静地考虑对策,自然就无法正中要害,给他致命的一击。因此,遇到这种情况,必须冷静应付,否则前功尽弃,枉废心机!

在这方面有精彩论述的中国古籍,最好的就是《战国策》和《韩非子》,原因在于这两本书在透视人心方面,不但有独特的见解,并且举出实例加以说明,使得读者更容易明了。

齐国宰相孟尝君,在某一个机会里,发现寄宿门下的食客,竟然背弃礼义,和他的妾通奸。“以食客的身份,竟敢如此不知自爱,做出这样为人不齿的行为,非杀不可……”

虽然有人用这些话挑拨他,孟尝君却说道:“男女相爱,乃人之常情,不必管他。”

就这样过了一年,有一天孟尝君召见这个食客,说道:“阁下寄宿我处已有相当的日子,可惜这里好像没有你的仕宦之途。很幸运的,卫国君主平日与我交往不错,我想介绍你到他那儿去图个前程,不知你意下如何?”

食客经过孟尝君的介绍,前往卫国任官,逐渐被卫君所重用。经过了几年,卫国和齐国感情交恶,卫国国君想要联合诸国攻打齐国。就在这个时候,那位被孟尝君介绍到卫国的食客挺身而出,说服卫君打消了攻打齐国的念头,因而避免了齐卫之间的一场争战。《战国策》中对这桩事情的评论是:孟尝君很会处事,他能够转祸为福。

另外有一个故事,是说一个人虽然发现自己处境危险,却能够探身虎穴,因而保全了性命。

荆国对吴国宣战。

吴国为拖延时间,于是派遣使者前往荆国军营,试探敌军的虚实。

使者到达敌营,看见荆国军士个个士气旺盛,一团杀气,知道此次前来,必定难逃一死。

敌将话中带有讽刺地问他:“你在出发之前卜过吉凶了吗?”“有,卜得大吉之兆。”“唉呀!死到临头,你还敢说大吉?”“这就是大吉呀!我国派我前来的目的,就是试探贵国的战意如何;如果我被杀身亡,我军必做万全的准备,作战到底。像这样牺牲了我一个人而救了全国,岂不是大吉?”荆军终于不杀使者。

下面一则故事,说明了虽然国中有人看破敌人诡计,可惜贪心的国王为物欲所蒙蔽,没有接纳他的建议,终于走上亡国的道路。

有一次,某大国派使者到相邻的小国说:“我君想铸一口大钟(古代乐器)送给贵国,但是两国之间的道路艰险,车辆无法通过,请贵国将险道扩展,以利运送。”

在当时,大钟是很贵重的宝器,所以小国君主满心欢喜,准备立刻拓宽道路。

可是群臣之中有人识破了大国的阴谋,于是劝谏国王道:“从古至今,没有大国赠送礼品给小国的道理,其中必然有诈。据臣的猜测,礼物之后必定随有兵车,此事断然不可答应。”

然而,小国君王为物欲蒙蔽了心思,不听臣下的劝谏,开路迎接,果然大国军队随在钟后蜂拥而至,毫无防范的小国顷刻间土崩瓦解。

最后,或许是画蛇添足,再补充几句。

我们对于事情的判断,不能够太自信、太武断。即使你自以为用心良苦地看透了对方,但事情总是没有绝对的,或许你的眼光有所偏差,或许对方在被你看透之后又发生了变化。

无论如何,最重要的是,不管对方态度如何,自身要先有准备,这句话并不是要我们凡事都存着怀疑的态度。相信或不相信对方,是另一回事;最要紧的,还是自己要能站得住脚。自己站稳了之后,就不必在乎外界发生的任何变化了。

还有一点要说的是,侥幸的心理绝对不可以存在。人应该面对现实,勇于承担一切。

其实退一步想,如果有人存心欺骗你,就让他欺骗一次算了,何必去斤斤计较,和自己过不去呢?

如果你的人生能够如此达观,相信你在处理社会人际关系方面就会更加理智,更加平和。所以,稳住自己,不为他人或他事乱了方寸,这是与对手较量必须要做到的第一步。

6 掌握“透视人心法”

做人办事离不开透视人心,此外还要学会把透视的“东西”加以利用,这样才能致胜。也就是说如果你能顺利地看透对方的本意,事情是不是就算完了呢?不,双方的斗智这时才真正开始。能透视对方的内心,只不过使你得到一种有利武器罢了,更重要的是,你要如何使用抓在手中的这把利器?如果不懂得使用的方法,只知道手拿利器乱挥乱舞,不但不能击中别人,相反,很有可能伤害到自己,因此切勿乱用这把容易伤人的利器。

首先介绍一段因为夸耀自己有先见之明而导致失败的故事。魏王的异母兄弟信陵君,在当时名列“四公子”之一,知名度极高,因仰慕信陵君之名而前往的门客,达3000人之多。有一天,信陵君正和魏王在宫中下棋消遣,忽然接到报告,说是北方国境升起了狼烟,可能是敌人来袭的信号。

魏王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放下棋子,打算召集群臣共商应敌事宜。坐在一旁的信陵君,不慌不忙地阻止魏王,说道:“先别着急,或许是邻国君主出行围猎,我们的边境哨兵一时看错,误以为敌人来袭,所以升起烟火,以示警戒。”过了一会,又有报告说,刚才升起狼烟报告敌人来袭,是错误的,事实上是邻国君主在打猎。于是魏王很惊讶地问信陵君:“你怎么知道这件事情?”信陵君很得意地回答:“我在邻国布有眼线,所以早就知道邻国君王今天会去打猎。”从此,魏王对信陵君逐渐地疏远了。后来,信陵君受到别人的诬陷,失去了魏王的信赖,晚年沉溺于酒色,终致病死。任何人知道了别人都不晓得的事,难免会产生一种优越感,对于这种旁人不及的优点,我们必须隐藏起来,以免招祸,像信陵君这样知名的大政治家,因一时不知收敛而导致终身遗憾,岂不可惜?

下面再说一段和信陵君情形刚好相反的故事。

齐国一位名叫隰斯弥的官员,住宅正巧和齐国权贵田常的官邸相邻。田常为人深具野心,后来欺君叛国,挟持君王,自任宰相执掌大权。隰斯弥虽然怀疑田常居心叵测,不过依然保持常态,丝毫不露声色。

一天,隰斯弥前往田常府第进行礼节性的拜访,以表示敬意。田常依照常礼接待他之后,破例带他到邸中的高楼上观赏风光。隰斯弥站在高楼上向四面环望,东、西、北三面的景致都能够一览无遗,惟独南面视线被隰斯弥院中的大树所阻碍,于是隰斯弥明白了田常带他上高楼的用意。

隰斯弥回到家中,立刻命人砍掉那棵阻碍视线的大树。正当工人开始砍伐大树的时候,隰斯弥突又命令工人立刻停止砍树。家人感觉奇怪,于是请问究竟。隰斯弥回答道:“俗话说‘知渊中鱼者不祥’,意思就是能看透别人的秘密,并不是好事。现在田常正在图谋大事,就怕别人看穿他的意图,如果我按照田常的暗示,砍掉那棵树,只会让田常感觉我机智过人,对我自身的安危有害而无益。不砍树的话,他顶多对我有些埋怨,嫌我不能善解人意,但还不致招来杀身大祸,所以,我还是装着不明不白,以求保全性命。”这一段故事告诉我们,知道得太多会惹祸,这也是中国古代聪明人的一种明哲保身之策。

现代的人心透视术也正要注意此点,不要让对方发觉你已经知道了他的秘密,否则完全失去了透视人心的意义。不过,如果故意要使对方知道你能看穿他心意的话,当然就不在此限之内。

辛苦得到的透视人心武器,究竟应该如何运用?这要视各人的立场来决定。不过,韩非子告诉了我们一个大原则。韩非子生于战国时代,是一位与韩国王室有血缘关系的贵族公子。韩非子的祖国韩国,在战国七雄当中,势力最弱,前途黯淡,命运有如风中灯草。而七强之中最早实行法治政策的秦国,日益强盛。因此韩非子认为,要挽救祖国的命运,势必要实施革新政策,以达成富国强兵的目的。然而,韩王的优柔寡断,加上众臣强烈的反对,使得强化国家的政策难以推行。韩非子所建议的透视臣下,进而控制众臣的种种方法策略,就构成《韩非子》五十五篇。

不过,韩非子实施新政的障碍,并不只是那些横行跋扈的贵族显要,韩王本身的顽固,也是韩非子应该立刻解决的问题。所以,韩非子想要先行透视韩王的心意,然后再进行游说工作。当然,想要说服韩王,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弄不好还可能招来杀身大祸。

那么透视对方内心之后,应该进一步处理的原则是什么?

在对有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之后,韩非子对此做出了总结:进言的内容如果触犯君王正在秘密计划的事情,进言者就有生命的危险。对于君王表里不一的计划,如果只知道他的表面工作,尚不致发生危险;万一透视到他内部的计划,进言者就要担心自身的安危了。君王有过失时,如果这时摆出仁义道德的态度来指责他的话,也会危及性命。透视到君王想利用某人的意见,并想以此来显示自己如何英明的话,进言者就会发生性命危险。强制君王做他能力所不及的事情,或是要他做进退两难的事情,进言者都可能有性命之忧。

以上的说法,和我们今日的观点相同——知道太多容易招祸。

那么,难道我们就因为危险而退缩不前了吗?这样岂不失去谏言的目的?所以,韩非子又提出了一些方法,使得进谏之人在看穿对方心意之后,以免招惹祸端。对方自以为得意的事情,我们要尽量加以赞扬;对方有可耻事情的时候,要忘掉不提。当对方因为怕被别人议论为自私而不敢放手去做的时候,应该给他冠上一个大义名分,使他具有信心放手去做。

对于自信心十足,甚至有些自负的人,不要直接谈到他的计划,可以提供类似的例子,从暗中提醒他。要阻止对方进行危及大众的事情时,需以影响名声为理由来劝阻,并且暗示他这样做对他本身的利益也有害。想要称赞对方时,要以别人为例子,间接称赞他;要想劝谏时,也应以类似的方法,间接进行劝阻。对方如果是颇为自信的人,就不要对他的能力加以批评;对于自认有果断力的人,不要指摘他所做的错误判断,以免造成对方恼羞成怒;对于自夸计谋巧妙的人,不要点破他的破绽,以免对方痛苦难过。说话时考虑对方的立场,在避免刺激对方的情况下发表个人的学识和辩才,对方就会比较高兴地接受你的意见。不用多说大家也会知道,以上的进谏方法,适合于下级对上级,也可以适用于一般的人际关系。如果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替他考虑分析的话,那么你就可以真正取得对方的信任。“站在对方立场来考虑”的人心透视法,这个方法同时也能适用于透视对方之后的下一步对策。

这种方法说得更明白一点,就是在不使对方洞察你的意图的情况下,让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自己去体会、认识。这其间的技巧,就在于从旁策动,使对方以为自己原来就打算这样做,丝毫也没有发觉自己正为他人所左右着!

总而言之,当自己看穿对方心意之后,千万不要露出破绽,让一切计划进行得很自然,这样才能使你的策略实行得圆满顺利。

7 提意见时切忌直来直去

人们一向把直来直去的性格,作为一种美德,备加赞赏。如果你随便问一位朋友:你喜欢什么样性格的人?他往往会回答:性格豪爽、直来直去。人们称颂某人时,也往往说:“他性格爽直,说话从不拐弯抹角,直来直去。”我们的社会理应是一个以诚信为本的社会,而每一个人也应该是诚实、襟怀坦白的人。人际关系中做到坦诚,不说假话,直来直去,你会结交许多朋友,作为一名务实者,在与人相处中,更应“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当面锣,对面鼓”。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那种对别人提意见“直来直去”的人,却不能使别人满意。与“直来直去”办事原则恰恰相反,有人使用了“含蓄”的方法。其实,每个人都需要自尊、需要面子。直来直去的方式弄不好就成了“不给面子”,使对方心中不快,以致造成双方关系破裂,反目成仇。事后想想,仅仅因为区区小事,非原则性问题而失去别人的赏识,真是毫无意义,后悔晚矣!

有这样一个历史故事:朱元璋称帝后,要册封百官,当他看完花名册时,功臣有数,但亲朋不少。封吧?无功受禄,群臣不服;不封?面子上过不去,一时很为难。军师刘伯温看出皇帝的难处,又不敢直谏,一来怕得罪皇亲国戚,惹来麻烦;二来又怕皇帝受不了,落下罪名。但想到国家大事,不能视而不见,最后,他想出一个方法,画了一幅人头像,人头上长着束束乱发,每束发上都顶了顶乌纱帽,献给了朱元璋。皇帝接过画,细品其味,忽然哈哈大笑:“军师画中有话,乃苦口良药。真可谓人不可无师,无师则愚;国不可无贤,无贤则衰!”原来,刘伯温画的意思是:“官(冠)多法(发)乱!”刘伯温此举,不但未伤害皇帝,不犯龙颜,还道出了谏言:官多法必乱,法乱国必倾,国倾君必亡。画中有话,柔中有刚,也算是社交中一大“弯弯绕”,使听者懂得话外之音,达到预期的目的。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灵公,奢侈腐化,不惜民力。有一年他下令兴建一座九层的高台。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无疑会给老百姓造成沉重的负担,使国力衰竭。因此,大臣和老百姓都反对建九层高台。但是晋灵公固执己见,并且在朝堂上严厉地对大臣说:“敢有劝阻建高台的,立即斩首!”气氛十分紧张。一些想保全身家性命的大臣,都吓得噤若寒蝉,谁还敢说反对的话!

这时,有个叫孙息的大臣求见晋灵公。君臣见面后,孙息对灵公说:“我能把九个棋子堆在一起,上面还能放上九个鸡蛋。”晋灵公听到这事十分新鲜,不相信孙息会有这么高的技艺,但是又急于一饱眼福。他说:“我从未听过和见过这种事,今天就请你给我摆摆看!”孙息当然清楚,如果国君认为是欺骗了他,就会有杀头的危险。当晋灵公叫人拿来棋子和鸡蛋,孙息便动手摆了起来。他先是小心翼翼地把九个棋子堆了起来,然后又小心地将鸡蛋放置在棋子上。只见他放上一个鸡蛋,又放第二个,第三个……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这时屋里的气氛十分紧张、沉寂,只能听到鸡蛋碰到棋子的声音,围观的大臣们屏住呼吸,生怕鸡蛋落下来。孙息也紧张得额头冒汗。晋灵公看到这情景,实在耐不住了,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危险!危险!”晋灵公刚说完“危险”,孙息就从容不迫地说:“我倒感觉这算不了什么危险,还有比这更危险的呢!”“啊!”灵公惊讶地问道:“有什么比这更危险的呢?”

孙息手里握着正要置放的鸡蛋,慢条斯理地说:“建九层高台比这更危险,三年都不一定建得成,这三年之中,要征用全国的壮丁劳役,男不得耕,女不得织,国库空虚,户口减少,逼得人民活不下去,就会逃亡、谋反。邻国见我国弱民穷,就会兴兵犯境;如果国家灭亡了,大王您自己也就完了。这能说比不上摆棋子鸡蛋更危险吗?”灵公听到十分合理又十分可怕的警告,不由得吓出一身冷汗,对孙息说:“搞九层之台,是我的过错。”立即命令停建正在施工中的九层之台。

下属有了某些合理的想法或者明了某一客观事实,如可能触犯上级,最好用含蓄地兜圈子的方式向上级提出来。《晏子春秋》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一次,齐景公问晏子;“相国家离市场近,可知道市场上什么东西贵?什么东西贱?”“怎么不知道呢?”晏子痛痛快快地回答。他想借机劝劝齐景公,把齐国的刑罚减轻些。于是,他一本正经地说:“敬告国君,目前市场上价格最贵的是假脚,价格最贱的是鞋子!”“真有意思,这是为什么呢?”齐景公对晏子的回答感到意外。“吓!”晏子长吁一口气,凄楚地说:“只因为现在刑罚太重,被砍去脚的人太多了,所以鞋子没人买,假脚却不够卖!”“噢……”齐景公半天说不出话来,脸上露出哀怜的神色,自言自语地说:“我太残忍了,我对老百姓太狠心了。”于是,第二天他向全国发出了减轻刑罚的命令。聪明的人总是直话不直说,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晏子如果直接向齐景公建议要减刑,不但达不到目的,而且很可能会引起齐景公的不悦,到头来事与愿违,后果也很难设想。

在日常生活中,在有些情况下,如果正面把事情的原委告诉对方,可能很容易伤对方感情,如果绕个圈子将自己的意见婉转地告诉对方,就可以避免伤了和气。比如,你楼上新搬来一位音乐家,这位音乐家经常练琴到深夜,影响了你的工作,而你和他接触交往不多,自然不好正面提意见,你可以告诉他,这楼板的隔音效果太差了。对方听了当然能领会你的用意。

我们不是反对“直来直去”,作为一个人,就其品德修养来说,直来直去,不绕弯子,不搞两面派,不做违心事,是必须提倡的。

8 用机智的语言为自己铺路

人无论处在何种地位,也无论是在哪种情况下,都喜欢听好话,喜欢受到别人的赞扬。的确,做工作很辛苦,能力虽然有大有小,毕竟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当然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承认,这也是人之常情。会为人处事的人,此时必然是避其锋芒,即便觉得对方干得不好,也不会为直言相对。生性油滑、善于见风使舵的人,则会阿谀奉承、拍马屁。那些忠直的人,此时也许要实话实说,这就让人觉得你太过莽直,锋芒毕露了。有锋芒也有魄力,在特定的场合显示一下自己的锋芒,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果太过,不仅会刺伤别人,也会损伤自己。

做大事的人,过分外露自己的才能,只会招致别人的妒嫉,导致自己的失败,无法达到事业的成功,更有甚者,不仅因此失去了大好前途,还会累及身家性命,所以有才华要含而不露,对他人不可过于耿直地指责和批评。虽然过分直露自己的见解会招致他人的妒恨,但也不是说因此要不分是非曲直,什么事都一味地说好。如果是让我们在对别人提出批评意见的时候,要尽量采用别人能接受的方式,同样可以达到让别人改过,使事业、工作能进一步发展的目的,为什么非要吵得面红耳赤,最后犹如仇人一般呢?

自古以来忠直之士为人敬佩,为人赞扬。他们往往是以自己的忠直之谏,不惜身家性命去为民请命。如果只从个人利益出发,他们完全可以忍耐住自己的个性,图个高官厚禄,但是为社稷江山,为黎民百姓,他们不仅不能坐视不管,相反,他们忠言劝上,直言犯上。他们也知道必死无疑,但是如果只为苟延残喘于世,就不尽自己的职责,这些忠义之士是绝对不肯干的,他们是不会屈从的。可是他们拼却性命地去直言进谏,难道就是最好的办法吗?不可能人人都如魏征,得遇圣明的君主,更多的是遇到昏聩的王侯,所以直言当看对谁,可以直言的当然要去尽自己的职责,但是不值得你去进忠言的,你不能审时度势,无疑是过于迂腐、愚忠了。这时候你就要听人劝,耐住性子,忍住要直言相劝的冲动,首先保护好自我,再以图发展。

婉转地批评别人,不逞一时的刚勇,同样能达到批评对方的目的。在西汉时期汉武帝身边有个大臣叫东方朔,头脑聪明,言辞流利,又爱说笑话,当时人称他为滑稽派。

汉武帝刚即位就下了一道诏书,叫各郡县推举品行端正、有学问才能的人,当时有上千人应征。这些人上书给皇帝,多半是议论国家大事,卖弄自己的才能,其中不少建议皇帝看不上,提建议的人也就没被录取。东方朔的上书却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自己怎么博学多才,聪明过人,怎么身材高大,五官端正,怎么勇敢灵活,正派守信,最后说:“像我这样的人,真该当皇上的大臣了。”汉武帝看这份上书与众不同,有些意思,就让他待诏公车。东方朔虽然被留在了长安,但薪水很少,也见不着皇帝。

过了些日子,东方朔想出个让皇帝注意他的主意来。当时皇宫里有一批给皇帝养马的侏儒,东方朔骗他们说:“皇上说你们这些人一不能种田,二不能治国,三不能打仗,对国家没一点用处,准备把你们全杀了呢。”侏儒们都吓得哭起来。东方朔又教他们:“皇上要是来了,你们赶快去磕头求饶。”不久,汉武帝路过马厩,侏儒们都嚎啕痛哭,跪在武帝的车子前连连磕头。武帝觉得奇怪,问道:“你们干什么?”侏儒们回答:“东方朔说您要把我们全杀了。”汉武帝知道东方朔鬼点子多,就把他叫来责问:“你为什么要吓唬侏儒?”东方朔说:“侏儒身高不过三尺多,每个月有一袋粮食、二百四十钱。我东方朔身长九尺多,也只有一袋粮食、二百四十钱。侏儒们会撑死,我却会饿死。皇上要觉得我不行,就放我回家,别留着我在这里吃白饭。”武帝听了哈哈大笑,让他待诏金马门。待诏金马门比待诏公车的地位高,他也就渐渐地能接近皇帝了。

有一次,汉武帝让手下的人玩“射覆”的游戏,东方朔连猜连中,得了很多赏赐。汉武帝身边有个姓郭的舍人,也很聪明,能言善辩,见东方朔这么得意,很是眼红,就对武帝说:“东方朔刚才都是碰运气,并不是真会猜。现在我来藏一样东西,如果他猜中,我愿意挨一百板子;要是猜不中,您把刚才赏他的东西都给我。”结果东方朔又猜对了。汉武帝命令左右打郭舍人的屁股,郭舍人痛得直喊“哎哟”。东方朔嘲笑他说:“呸!口上没有毛,声音叫嗷嗷,屁股翘得高。”郭舍人又羞又气,喘息着说:“东方朔辱骂皇上的随从,该杀头!”武帝问东方朔:“你为什么骂他?”东方朔急中生智,回答:“我怎敢骂他?是让他猜谜语呢。”武帝又问:“怎么是谜语?”东方朔信口胡编道:“口上没毛是狗洞,声音叫嗷嗷是鸟儿在喂小鸟,屁股翘得高是白鹤弯腰啄食。”武帝见他说得头头是道,没法再追究,郭舍人只好吃了个哑巴亏。

又有一次过节,汉武帝下令把肉赏给身边的官员、随从们,可是执行命令、主管分肉的大官丞迟迟不来。东方朔对同事们说:“今天过节,该早点回去,请原谅我占先了。”说着拔出剑来,割了一块肉走了。大官丞知道后报告给汉武帝。第二天,东方朔进宫来,汉武帝责备他:“昨天你为什么不等大官丞来宣布命令就擅自割肉?”东方朔赶紧脱下帽子,跪在地上请罪。汉武帝说;“你起来,自己责备自己吧。”东方朔拜了两拜,爬起来,像背书一样有板有眼地说:“东方朔,你过来!东方朔,你过来!你接受赏赐不等命令,多么无礼啊!拔出剑来就割肉,多么豪壮啊!只割一小块,多么廉洁啊!回去送给妻子,又多么有爱心啊!”汉武帝忍不住笑,说:“让你责备自己,你倒夸起自己来了!”不但没办他的罪,还赏给他一担酒、一百斤肉,让他带回去给妻子。

对于他人的指责,不是强辞夺理,而是机智应对,有理有节,这其实就是说话的艺术。东方朔控制住心中对他人的不满,控制住对告发者的气愤,不失时机地批评他人的错误,还保全了自己。

9 精明与糊涂孪生

做人之难,往往与不好把握这样两个词有关——“糊涂”与“精明”。每个人都不想成为糊涂之人,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是,人与人之间总存于相处的关系之中,彼此之间难免有是是非非。那么究竟该怎样办呢?答案是,最好做到,大事与小事相对,精明与糊涂孪生。意思是说,对于大事应当精明,而那些无关原则性问题的小事,则应该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

其实,怎样对待小事与大事,是一个人智慧与否的象征。郑板桥有一句名言:难得糊涂。这句名言流传了几百年依旧为人们所乐道,自有其道理。其实,真精明与真糊涂两者间只有一步之遥。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经常有这样一些人,好像天底下只有他最精明,别人都是些傻子,无论大事小事,都要事事计较,处处谋算,玩弄心机权术。结果,到头来机关算尽,聪明反被聪明误。

还有一类人,总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精明”,什么东家长西家短,说起话来头头是道,可是一遇大事则不知所措。其结果正如清末名臣左宗棠所言:“凡小事精明,必误大事。”

在现实生活中,再有一种人则是表面含含糊糊,小事糊里糊涂,可是心里却明镜一般地透亮。一切都让他看得清清楚楚,遇到大事一点也不含糊,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在精明与糊涂的问题上,前两种人是最可怕的,我们可能称之为“大愚若智”者。而小事不计较、不在乎,或者根本就是稀里糊涂的,大事却不含糊的人则属于大智若愚者。

左宗棠这个人为人处世之中始终保持着一个清醒头脑。他认为,精明与糊涂是一对矛盾的字眼,人们又比较倾向于“精明”一词,这当然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谁不首先考虑自己呢?但是有些时候,如果你把糊涂融入自己的做人之道中,或许就会游刃有余。

左宗棠的“凡小事精明,必误大事”的认识无疑是一种大智慧。与左宗棠“同乡布衣之交,共事日久,相知最真”的杨昌浚对左宗棠的一生曾做过这样的评价:“凡有利于国家之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见无不为,为无不力。”也就是说,在国家大事上,左宗棠特别认真,从未糊涂过。另外,在教育子女这样事关耕读家风能否传延,左家门风能否光大这样的大是大非问题上也从未糊涂过。而在一些小事上,他却很少去计较。比如,在他的一生交往中,胡雪岩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物。如果真要是不分大事小事一概计较的话,胡雪岩的许多行为都是左宗棠所不能容的。但是,左宗棠从未去计较这些,而是只关注粮饷的筹集,别的一概不过问,从而既维持了自己与胡雪岩的朋友关系,又保证了部队的供给。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