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笔记(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8 18:12:43

点击下载

作者:丝工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思考笔记

思考笔记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思考笔记作者:丝工排版:JINAN ENPUTDATA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4-20本书由中信联合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

在我不惑之年,偶然阅读到台湾学者孙隆基的一本书,叫《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书中谈到中国人的关系以及社会身份的认定,从此一探究竟的欲望一发不可收,我们身边、生活中许多司空见惯的现象或习惯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从这一兴趣点为圆心,如石子投水,一圈一圈扩散开去,扩大阅读范围,增加思考的题目,不断深寻原因,希望寻得终极答案,许多许多的书,其中余英时、钱穆、刘梦溪、金耀基等名家著作都认真读过,并留下深刻印象,但越思考似乎问题越多,越深究越意识到无法片面地阶段性地说清楚某个问题,最终思考的范围扩大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与剖析,以及东西方文化的比较与辨析,中国现代化中的文化现代化问题,东西方关于未来的发展以及演绎趋势。

想的越多,问题越多,十多年就这样在拼命阅读不断思考,萦绕心中挥之不去,时间越长,越觉得责任沉重,想说话的欲望越强。但思绪万千,每每张口却不知从何说起,十多年的思考状态宛如架在火上炙烤,那种难受非亲历而不能体会。感谢我的老同学韩培博士,她研究中医药发展的博士论文,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她全面对比了中医药与西医药的发展,尤其强调中医药不仅是健康保健的术,更是文化、是哲学,受之启发我也觉得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代表,有着标本般的意义,中医药学中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所有的原理与原则,用这些原理原则当做抓手来思考,有种幡然醒悟的感觉,尤其是西医药学也可谓是西方文化的经典与标本,比对而论,真是妙不可言。

十多年的思考,猛然有了梳理的头绪,几十年的阅读仿佛是一种准备与积淀,等待着一个火山口的开启,而这最后一推的勇气则来自梁漱溟的著作,一直以来深感自己无门无派,没有受过扎实的学术训练,所有的阅读都是以兴趣为指引,许多书也是不求甚解,于是总是怀疑:这不就是班门弄斧吗?是在胡说八道吗?梁老先生在其书的序言中说:有兴趣,去思考,有心得,有思想,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他说的真好啊。不求什么高深严谨的学问,分享给大家的是我的思考,我的思想!知道很不成熟,知道很不规范,知道缺乏论证,知道一些观点与见解前所没有,那又怎样?!

因为是从兴趣出发,所以是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下的思考,对历史的那些颠覆性的见解,比如《周易》不姓周、神性追求向内延展并与道德伦理紧密融合、中国文化有侵略性等等都是出自对东西方文化的比较后从根上捋出的见解,而中医西医的类比是从哲学的角度开始的。基于2000多年的帝国轮回的历史,得出中国传统文化有致命的缺陷,并引入神性、灵性、人性的概念辅佐论证,可能不算严谨,但算是从新的角度提出问题吧。

当清朝末年鸦片流行之时,中国人的精神已死。西方文化强势涌入,一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轻松化解中西文化的冲突,也让传统文化避免正面迎战,拿来主义于是流行。三民主义也好,马克思也好都属于西方文化,却成为中国命运的救世主基因;大陆能够有30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从文化层面的贡献就是持续的对传统文化的砸烂与破坏。但当人们温饱之后,需要心灵家园,而现实是又中又西,不中不西,没有四梁八柱的文化庙堂可以栖息心灵吗?中国文化之现代化已无可回避了。从知天命那年,辞去了工作,专心在家梳理写作,反反复复,复复反反,其中艰辛,难以言表,可谓十年磨一剑,三载书一稿。茫茫人海一定有知音一定有对之感兴趣的人,当这些文字获得遥远而陌生的人的共鸣的时候,就是一种快乐与满足。第一章源代码:中西不同第一节中国,感性至上;西方,理性思考一、源代码:看待世界之方法论之中西不同

如何认识世界?如何认识自己?中西方认识世界的方法或叫管道是不同的,这个问题很重要,见微知著,不妨从中西医比较的角度说起。

首先,在这里我不简单地认为医学只是看病、保健、维系健康的学问,除了这些之外,医学更反映出人类是如何认识自己身体的,又如何看待自己的健康的,这里,是文化角度,哲学范畴,方法论的比较。

其次,在我心目中中医、西医是平等的,这个平等不是医疗效果上的,而是分别对中国人、西方人的参照体系上的。西方人一直在西医的照看下,维系自己的身体与健康;中国人,在西医没有被引进之前,有二千多年的时间也一直是在中医的照看下,维系自己的身体与健康,在这2000多年中西医互相不见面的时代里,西方人有长命百岁的人瑞,中国人也有百岁老人;西方有瘟疫与传染病,中国也有,中医、西医体系都在岗,并运转良好。中医也好西医也好都分别是中国人、西方人对世界的认识,对自己身体认识的前提下,对自身的维护。

最后,这不是医术或者结果的讨论,而是方法论的比较,这个比较更在乎的是呈现与说明中西方方法论的不同,如果一定要说意义,也许可以提醒所有读者:中国人认识世界的方法真的与西方人不一样,所谓的“中国特色”真的存在,不仅是方法论不同,还有更多的不同,而这个不同是注定会由因而果的。二、见微知著——中医与西医方法论之比较“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孙思邈《内经》在于将阴阳哲学结合于医学,成为中医理论的基础,有力地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阴阳与辩证在中医里得到最高级别的重视,身体是有阴阳的,而阴阳之间的变化,是否平衡成为诊断身体是不是健康、正常的辨别标准,中医为身体的各个器官构建起相当复杂的关系,不仅阴阳,还有五行;而对各种症状也区分表里、虚实等,关于医术医生们有许多可以探讨的,但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中医一定是将阴阳,以及相互的关系、变化当做坐标,来标的各种疾病发生、发展以及成因与缘由,当然也是施治的依据,而施治绝对不是完全一样的方子,中医尤其讲究辨证施治,同样的症状,成因也许是不同的,那么治疗的机理与着手点就会不同。

从阴阳两分出发,中国人认为阴阳之间是可以相互影响,互为转化的,阴阳之间存在着动态平衡,相对应中医会认为有病的状态是阴阳失调的,而施治用药只是手段,是为了调理人体的各个脏器的运转状态,同时调整它们的相互关系,有火则泻之,有寒则驱之,胃不好,可能会去健脾,因为脾脏的消纳运化功能强大后,胃口自然会变好。眼睛昏花,中医或许会认为肝脏需要条达疏导……

西医不会认为各个脏器是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阴阳虚实,更是想都不会想,西医有一说一,见招拆招,靠科学诊断,用数据说话。西医是从解剖开始的,人体构造要看的见摸得着,而且要能够经过千百次的验证,构造是怎么样的?位置如何?如果生了病,一定要找出病灶在哪里?病因是什么?比如发烧症状,会通过各种化验的检查的手段,找到有状况的器官位置,是扁桃腺发炎?还是肺炎?宁或是什么原因?然后需要清楚知道是什么病菌?病菌的习性原理是什么?什么样的治疗是最有效的?必须找到具体的病因再有针对性的治疗。

西医绝对不会像中医那样用药,中医讲究多味调和,共同煎煮,将各种药材的功能综合匹配,而西药一直追求的是正面对抗,精确打击,有炎症,需要抗生素,有肿瘤,需要开刀摘除。有脱水症状,那就输液,高烧的原理很清楚,药物也直击要害。西医为了寻求真理,可以对身体一直追溯下去,到细胞,到分子,到原子,到基因DNA。

还有一个重要区别

中医除了阴阳五行之外,还有精、气、神之说,这精更多的是上天赐予的,天生的;气,是看不见的,但能够感受的到,就如同经络一样,在中医的医理里面,身体的物质运转系统外还并存着气息的运转系统;气,就是这套系统的外化,看不见摸不着,感受的到,生命停止就消亡,这就是中国人的生命观;神,更是典型的中国源代码,神更多的是主观意识,是来自人的意念、头脑、思想,与客观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医里,人的主观意念对健康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中医保健往往劝慰病人少生气,别那么执着,豁达开朗……

每个人的生命与健康,不仅是自己的事情,也是上天的事情(元气、精气都是天生的),不仅是肉体的事情,也是精神的事情;不仅是器官的事情,还是器官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事情。这些关系中,中医认为“天”是高于人的,要心存敬畏的。中医认为身体是天赐的,本身就是一个完善的机能,自身运转有序,所有的治疗是帮助身体恢复到自己最佳的状态,阴阳有序,平衡和谐。而体质好坏是与元气相关,这个元气是天给的,人一诞生就有的,养生的核心是固精培元,让元气少受损害,就可以延年益寿。而西医绝对没有天的概念,更不存在对其的敬畏,生命就是一个物理加化学的过程,多的,可以去之,坏了可以修补,更换、移植,甚至改造基因也不是不可以,没有禁忌,更没有敬畏。

医学的背后支撑着方法论,如何看待世界?看待自己身体?看待自身健康?中西医学的比较,可以非常清晰地知道中国人与西方人在方法论上的区别,世界是同一个世界,身体是同样的身体,愿景都是相同的愿景,对健康都是相同的诉求与期盼,但实施运用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明显的不一样。因为方法论的不同,不仅从对身体,对健康上呈现出差别,更多的还有社会、文化,人生价值与意义,以及更多。方法论不同,西方人的世道与中国人的世道可能就不一样了。

拿中西医比较说事,是见微知著,有意思的是西医被引进之后的中国人的态度。当下是西医占上风,各大医院西医绝对主宰,中医总是扮演陪衬或旁侧补充的角色,这与当下的文化格局分外相似,西方文化占据主导地位,中国传统文化是陪衬补充的角色,世界是西方主导的世界,游戏规则是西方人主导制定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西方都是主导。回到国内,民众中大有废弃中医之观点,但多数人对中医是认可的,这个态度就很有意思,一般是这样的:有状况后,只要不是急性或显性,只是不适,国人都会想到中药或中医,比如有感冒症状,就自己吃点板蓝根或感冒清热冲剂,清热去火,驱寒发汗,感冒自然会症状减轻,多喝水,多休息,就会渐好。这个时候是相信中医中药的,这是文化熏陶,也是事实。

一旦状况严重,比如心脏病,糖尿病,癌症等,国人更信任西医,到医院老老实实花钱,该手术手术,该治疗治疗,这个阶段中医中药就成为补充,或根本不被重视了。等到了西医黔驴技穷的时候,比如癌症晚期,西医基本也无计可施后,很多病人又祭起中医中药来,比如灵芝孢子粉,或各种神秘的偏方等等。总结起来看,国人对中医理论还是比较相信与接受,调理身体的概念是认可的,但中医中药这么多年没有发展,更不能走出经验积淀的模式(缺乏标准与可复制,而这恰是现代科学的基石),面对西医的各种武艺与十八般器械,就不能赢得信任,而西医快捷的显性的治疗效果更让中医以调理为主的综合起效无法同场竞技。

围绕中医中药,我们做的太少,中医教学,削足适履,按照西医的系统教授,最后只能不伦不类,中药的生产,基本没有现代化,反而植物入药,东邻日本以及许多国家走在我们之前。中医讲究防病重于治病,养生调理,食物调养,情绪调养,情志与心态对健康的重要性,都属于最尖端的免疫学;中医讲究的对七情六欲的管理与疏导,正是心理学的范畴,针对西方现代众多的精神领域、心理领域的疾病,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可惜,这些都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中国国土上,西医西药与中医中药的PK,中医中药一直以自己的劣势来博西医西药的优势。在医学领域,在世界范围,在中国,中医中药以及其中包含的中国文明中国智慧不受重视,因为中医中药不能用西方的语汇解释或阐述自己,同时不能标准化,不能反复实验验证……

中医与西医,在照顾信奉之民众健康方面,本来是平等的,后西医进入原本中医的地盘,双方从井水不犯河水到逐渐同场竞技,现在的情势看西医优势明显,中医之教学多采用西化的体系,而中医中药脱离不了《周易》的哲学精神,不知易不足以言医,现在的教学是釜底抽薪似的行为,在这样的教学体系下,中医只有死路一条;再说患者,现在70岁以上的人多信中医,40-70岁的大半骨子里已经是西方的价值观念,至少60%的西化,而20-40岁的脑子里80%的西化认同,20岁以下几乎已经是完全的西方价值体系的认同者了,没有了中医所依托的文化认同,不相信中医也就是早晚的事情了。

把中西医的比较投射到文化领域,境况相同,中国的传统文化之命运如同中医一样堪忧,没有经过认真的批判,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复兴,更无建设,于是中国文化像泥潭酱缸般的存在着,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看不到新生的生命力,只能用泥沼陷落着不太适合中国的西方理念,让人们在泥潭中感受着窒息,架构在泥潭上方的源自西方的文化架构,敷衍着中国人的精神,也许一场地震或一场豪雨就会让有着如此这般根基的文化东摇西晃。这就是当下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的写照。三、桥归桥,路归路——中西认识世界所选择的工具或者说路径也不同

西方人在观察世界

观就是看,察就是研究

观看,记录,求真求实,人体要解剖,每根血管,每个器官都是要摸的着看的见,骨骼,是可以脱离机体,单独拼装的,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反复核查,所有结论,都可以经过实验确认,真实的极致就是真理。研究,就是要找出为什么?知道了血管,就要进一步知道血液是如何在血管中运动与工作的?功能与原理是什么?器官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其构成与工作原理是什么……

中国人在感觉世界

感就是感受、感应、感知、感怀……觉就是接受、顺应、领悟、感悟、顿悟……

感觉需要用心需要体会,需要高度的敏感,接受或感悟是需要经验的积累与智慧的思考。中医的诊断讲究望、闻、问、切,都是感觉为先,尤其是切,脉搏在西医看来就是心脏工作的节奏,但对中医,马上就丰富起来,身体的许多运转状况都可以通过脉象透露出来,连怀孕与否都可以知晓。应该说脉搏的跳动中西方人是一样的,但从中感受到的内容就大大地不一样。

精气神的说法在中医里很基础,中医的望,就是主要检验精气神的状况,往往病人还没有开口,中医就会说看起来你的气色不好,是不是哪里哪里有什么问题了?这在中医是常见的判断,但西医就不会承认,气色不好,请问是哪几项指标有问题?超标多少?还有,中医会认可经络的存在,凡是经过针灸的人都知道那穴位就是经络存在的明证,并且认为是人体生命运行的基础。还有气的概念,只要人活着,就有一股气在人的周身运行,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气血都有差别,比如说年轻人气血方刚,说女性气血两虚,说老年人气血不足……而经络也好,气也好都是看不见摸不着,不能通过实验证实的,却都是感受得到的。

中国人以感观天下,以感知世界。因此中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中处处从感出发,真可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很多时候以感觉为判断的依据,以感情为衡量的准绳,以感知感悟为天地万物的接触管道,中国人的世界是从感而触发,从感为基点扩散开来。

说到中国人在感受世界,再举出几例:

感官的高度发达,让中国有了独特的象形文字,但这个象形文字并不是简单的象形,中国文字表形又表意,除了文字符号的功能外,本身承载了中国文化的许多内涵,这就是意,中国人的文化传承数千年而不坠,得益于文字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这一点绝对功不可没。而中国文字表意这部分首先是视觉化的呈现,而其基础是基于感的存在。文字还成功发展成为书法艺术,这门艺术的核心秘密就是人们操控柔软的毛笔锋毫在纸上变换生出万千形态的字体,真是一门不折不扣的触觉的艺术。

中国的饮食变幻万千,舌尖上的美味雄冠世界,中国人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热爱美食,对各种味觉之体验乐此不疲,这真的就是味觉的艺术。中国的绘画,水墨,讲究的是意境,不推崇西画的写生与透视,真实再现不重要,气韵与意境、旨趣才是重要的,而这些正是属于感觉与感受的范畴。

中国的文学越早的时代越以诗歌主打,越早期的诗歌越多感性,更充满了比、赋、兴,以及咏物言志等这类的以感为主干的创作。歌曲戏曲的欣赏除了戏文词曲外,不同流派的区别更多的是唱腔的发挥以及表现过程中的感受,又是一项感觉至上的审美艺术;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流传,让音乐也成为一种心灵的抒发与感受或领悟的工具,而音乐本身已经变得不是那么重要。

当然,所举的例子往往有以偏概全的意味,重要的是能够说明中国人更在乎、更注重、更习惯、更愿意从感出发,来认识世界,并构建审美体系。中国与西方,一直以来仿佛存在于两个世界之中,没有什么来往,也很少交流,尤其是中国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孕育出中国特色的文化,而从感出发就是这种特色的重要成因。

西方人看世界是从观察开始的,观察世界、探索世界,探索而求真,也正是在求真的驱使下才可能有理性、科学,以及后来的在规则意识与理性基础上的制度文化与法律体系;中国人是用感来接触世界的,中国人在感觉、感受、感知、感触这个世界,于是有了基于发达而敏感的感官而产生的文化与艺术,也可以叫生活方式,也才有了天人合一的人生态度,有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事原则,以及讲求平衡、和谐,追求中庸的存在技艺。

因为看世界的出发点不同,了解世界的方法论不同,才会有中医与西医的差别。因为从感而发,感受世界,中国人就很自然地认为人是世界的一部分,万事万物和谐共存是一种永恒的不容置疑的常态,人体也是一个整体,相互之间存在着作用与关系,当身体有疾病时,一定是相互之间的关系与平衡出了问题,那么治疗就是利用相互之间的关系与作用,施加药物或手段(比如针灸、推拿、刮痧之类)来帮助恢复平衡状态。

西医更注重每个脏器的构造以及工作原理,当疾病出现时,一定要精确找到病灶位置,再有针对性地实施治疗。除了中医与西医,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都有值得骄傲的璀璨的光冕,最经典的部分往往更能够反射出认识了解世界的出发点与管道的不同,中国的国画与西方的油画的差别;中国的音乐与西方古典音乐的差别;中国的戏曲与西方歌剧的差别;中国的杂技与百戏与西方芭蕾的差别;中国诗歌与西方小说的差别……

因为中国与西方在了解认识世界的出发点与管道的不同,那么认识自己,构建家、国、社会的思想体系也不尽相同,对人的生存环境与人群的生态需求,对人生价值与意义也就有所不同,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基本没有大面积的接触与正面冲突,所以基本是相安无事,但近代以降,西方拓展过来,中西呈现正面的直接的碰撞,走向与结果成为一种有重要价值与意义的期待,认真研究与科学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

都说男人与女人,一个来自金星,一个来自火星,比喻出之间的差距,中国与西方也是类似,从一开始看待世界的路径就是不一样的,这个差别被大大的忽视了。也许是因为中国是被西方用坚船利炮强行轰开的大门,从一开始,游戏规则就是西方制定的,中国人的感受从一开始就被忽视了。之后,中国人努力按照西方的视角来调校自己,按照西方的规则来迎接世界,但是,不一样就是不一样,这种源代码一般的不同最终是不会被抹杀被泯灭的,越早意识到这一点,就越能够早一些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能够干什么。《诗经》,我们的基因《诗经》出现了,这也是一本揭示中华民族文化审美的最为基石的典籍,感性、浪漫与生活化,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文明基因,从这本典籍中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初始形态以及生活情趣与审美偏好。这个民族注定了有着强大的感受力,他们首先在感受生活,其次才是驾驭生活,最后是崇拜生活,崇拜祖先,崇拜精妙的感受。

万事万物都能够给自己带来丰富的感受,小到一粒沙一朵花一缕风一滴雨,大到雷鸣电闪,风暴洪水;更有生活本身的立体构建,触觉,味觉,嗅觉,视觉,听觉,每一觉都被充分的重视并得以深度开掘,触觉,我们各种把玩之物不胜枚举,从博大精深的玉文化到各种收藏,那玉石的最高层次的鉴赏就是触觉,所谓珠圆玉润,这个润字非触摸而不得呀。最极品的无出书法,那毛笔的发明,从根本上就是一种触觉的驾驭,力道、走势、收放、气韵无不借助着触觉的精妙细微而得以表达,以致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成为一门专门的艺术。

味觉,就不用多说了,精细而无比丰盛的饮食文化就是最好最强大的佐证,中国人为了舌尖的味觉,可以吃遍天下,无所畏惧。而各种食物的味道哪怕存在再细小的差别也可以加以准确的鉴赏与把握,更加了不起的是绵延几千年,不断地发扬光大,各式创新与尝试不断涌现,年年新、月月新、日日新,从中国历史上的圣人孔夫子的名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到各种美食典籍,美食小说美食电影,以味觉为中心,成就中国人盛大的饮食文化。嗅觉的发达不仅在餐饮文化,更在酒文化、茶文化、香文化中蕴含丰富,更可以从大量诗词与文学作品之中寻找到中国人的发达嗅觉以及对嗅觉的推崇与表现。

说起视觉,不能不说中国水墨画以及女人的裹小脚,作为绘画,中国水墨舍去了色彩,而专注意境与趣味,这可以说是对视觉最大的挑战,让眼睛只局限在黑白两色之间,从而去发现感受纸与墨的细致与微妙,更有墨色的种种层次以及表达的差别,更重要的是要感受纸墨之外的东西,体会到精神层面的愉悦,挑战可谓前所未有;而女人裹小脚竟也是为了一种视觉上的审美趣味,三寸金莲,让女人走起路来“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踩着一双三寸金莲,女子走起路来必定显得孱弱,摇晃,如若柳扶风,纤小之余多出几分纤弱,更能满足男子作为社会主宰,企图保护和控制女性的被扭曲变形了的心理欲望。对视觉的满足竟然发展到对身体的摧残,不能不说中国人对感受感觉的重视程度了。

说到听觉,中国的音乐之人文性与趣味性更是意境高远,精深精妙,一曲高山流水觅知音,就折射出中国古人对听觉的追求与审美,简单的音符与音律蕴含着丰富内容,欣赏者不仅要知其然,还需要知其所以然。要听得出弦外之音,对音乐的欣赏,要体味演奏者的力度的操控与情绪的起伏,更要领会其中的表达与追求,这样的听觉完全是需要心与耳朵一起努力的,同样的,触觉、嗅觉、味觉,如果想成为大家,一定是要用心参与,感觉感受,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彰显之点与价值追求。

中华民族是从感觉、感性、感情为基点来认知世界的,这已经是文化的DNA。当中国在感知世界的时候,也就是在享受世界以及生活,马可波罗游记中对中国都市繁华的惊艳与咋舌全都是因为中国人以感当先罢了。

在享受生活以及满足各样感官事物上,中国人可以做全世界的老师吧?以感享天下,以感悟真谛,以感乐活方面中国人似乎可以开发出多样的套餐课程,向世界,尤其向西方推荐,千万抑郁症或类精神痼疾人群都可以因此而受益,就是奇怪西方的各大保险公司怎么就没有啥行动呢?

中国人会生活,一整套生活方式中蕴含着大学问,也正是生活方式让中国人有了一种扩张软实力,不管东瀛日本的遣唐使或韩国的长期交往,还有东南亚相关国家历史上向中国的学习或臣服,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的吸引都是一个重大的影响源。关于中华民族的统一,费孝通先生有很深的研究,我以为中国不像西方因民族问题而纠纷巨大,近代以来更是纷纷闹独立,要求成立民族国家,是因为中国土地上民族融合的比较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汉族生活方式的丰富性,先进性(这就是文化魅力)而渗透力超强,许多少数民族是接受或不抵抗这样的生活方式的,也就随带完成了文化认同。第二节中国思想与文化的原乡是《周易》,繁盛在春秋一、《周易》不姓周《周易》的内容不是周朝的思想与文化呈现,而是商朝的思想与文化的积淀与总结。是的,《周易》是周文王被关进商朝的国家监狱后,在失去行为自由后,开始认真研究商朝的思想与文化,并集之大成,之后,《周易》诞生。

历数中国历史,每个朝代史都是下一朝人写就,上个朝代终结了,才会有盖棺论定一说。《周易》不算正规的朝代史,因为这个传统好像从司马迁的《史记》之后才成为各个朝代的习惯与传统。但一定是当时商朝成熟了的思想与文化观念,而且一定是当时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只有这样才会被周文王所知晓并记录。《周易》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与源代码《周易》中所记录的内容,应该是商朝人世界观、价值观,也是商朝人的思想与文化,由于《周易》的时间卡位,其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头地位是确认的,我们来看看从《周易》之中能够发现什么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与源代码?

1、“天”的概念,天命不可违

有一个“天”,是一切的主宰,商朝人是绝对敬畏的,商朝人的大事小事,都会频频地占卜求卦,为的是知道“天”的意见,天意、天命都是至高无上的,不能违背的,从神性的意义上讲,天就相当于西方基督教中的上帝,伊斯兰教中的真主,拥有着绝对权威与最终的裁决,因为商朝人相信自己就是“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时间过去几千年,中华民族依然在脑中有明显或不明显的“天”的概念,而这个“天”一定在人的上面,拥有比人更大的权力,比如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说最后的结果,“天”是要参与意见的,而且“天”比人更关键,更绝对;再比如说:“天怒神怨”说明你得罪了最高权威;“天意如此”,说明你不用做任何努力或挣扎了,都没用;“天机不可泄露,命中注定,命该如此”,这个“天”或“命”都是指“天”的最后裁决,面对之,只有接受或服从,是无话可说的。

就算现在已经进入到信息社会,科学已经昌明到无神论成为常识,但在中国人的头脑中还是依稀有天或命的概念,人之上还有一位主宰,也许他可以不关心不关注不搀和你的事情,但要是他参与进来,他就是最高主宰,你可以像屈原那样“天问”,向“天”发出抱怨或愤怒的指责,但只能接受天的最终结果。这一点很重要,对过去,对现在,对将来,这是一块中华文化的基石,因为有天的概念,以及天的不可违背性,所以在中国人的文化观念里更多的是顺应,顺天而为,那怕是逆天而行,也是天在上,中国人不会想到颠覆或重新构建一个世界,那么很多科学突破就从根本上不会被考虑,比如试管婴儿,比如转基因……不是中国人不聪明,是文化观念框住了。

2、阴阳两分

当我们说人权,或类似概念时,实际上我们在强调主体意识或叫自我意识,本体等,毫无疑问,我们都在说的是西方的概念,西方哲学相信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人,是一,唯一。而《周易》,中华最早的哲学文献(取意会,非科学名词)没有主体、个体这类的概念,而是阴阳两分,万事万物莫不如此,属性如此。任何事物,任何现象,世界、人,都有阴阳,而且阴阳是相互定义的,有阴就有阳,有阳就有阴,相互依存,互为定义。

用阴阳两分的概念来定义一切,那么什么都是相互关系的,“此”需要“彼”才能说清楚,讲明白。这是一个基因级别的,源代码级别的概念,中国人讲求关系,从天地万物到人情世故,关系泛滥,甚至连生活都可以用一个“网”字来形容,不是当下流行的互联网,而是关系网,这张网的网结可以是情感,也可以是情谊,也许是利益,也许是交易……追根溯源就是因为从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就不是主体、个体的概念而是阴阳的概念,而阴阳的精粹与核心就是彼与此的关系。这样的世界观与认识论在中医里有完整而精辟的呈现。

3、变化、辩证

专家观点说《周易》中的易就是变化、改变的意思。《周易》的内容清晰的表明阴与阳是相对的,可以互相转化的,推演而出这个世界的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运动、发展、变化、转化是一定的,必然的,变化是永远的世界观,辩证的思想也许是起源于每次占卜的结果,推想而来,不论牛腿骨也好,龟背也好,很难有两次完全相同的纹路出现,不是商朝人的自觉意识,但千百万次的占卜,他们意识到没有完全静态的唯一的解释,因事、因时、因因而变才是一种常态,之后,辩证的思想深入到中华民族的思想基因。

无论是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的俗语,还是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类的经验总结,更有众多的生活中的智慧或格言警句,都渗透着辩证的智慧与对变化的笃定,这样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造就了中国文化的特点与性格,比如中国人不偏执,讲求中庸;比如中国人很多时候是灵活的,不会钻牛角尖;比如说中国人不会或不愿意把事情做绝;比如很多时候中国人能够辩证看问题,知道好的一面也知道有坏的一面,而且很多时候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比如福祸相依的道理。《周易》是商朝思想文化的集大成《周易》中有上述三项成为中华民族思想与文化的奠基之石。

商朝历经几百年,一定有成熟的文化与观念,当时周属于边陲封国,是个小国,而且文化远远没有成型,所以,周文王对商朝的文化一定深感兴趣,要想消灭对手,一定要深入了解对手,估计周文王当时就是这么想的。

中国讲关系是从源头开始的,打中国人理解认识世界的时候,就是用相互关系这个工具来着,那么,在二千多年漫长的封建社会,这是历史书上的说法,而我称之为帝国时代,农耕为主,小国寡民,乡亲邻里,附着在关系上的就亲情、乡情,以及各种情义,远亲不如近邻的俗语就是指发展关系的正向结果,义结金兰等也是关系的一种演绎,孕育出中国特有的江湖与“义”的文化,更有各种帮会以及会道门组织,比如上海的青红帮等就是讲关系的负面结果。讲关系讲情义,在计划经济时代,就是所谓走后门;在市场经济时代,更多的腐败贪污,经济犯罪,都与关系这个营养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关系泛滥的后果,一方面影响各种资源的配置效率,一方面成为社会不公的温床。关系,这个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在现代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成为一个某种程度的挑战,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一个癌变肿块。

没有个体意识,相互依存,互为依托,也造就了文化观念中集体意识强,依赖性强,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帝国时代皇权至上,依赖权威,权力可以类比为父母官,是青天大老爷,衍变到现在,依然是靠政府,靠上级,靠权力来推动,自主意识相对淡漠。这样的文化基因还成就了官本位亚文化。二、春秋战国时代是思想大解放的时代

周朝开始实行分封制,封建社会就此开始,严格的等级是封建的基础,礼乐制度与“文”化习俗建设一起规范了人们在社会中的等级地位以及生活方式。也许统治者是希望被统治者安分守己,希望国家长治久安,但前面探讨过中国人是在感受世界,那么就会从大千世界中不断感受学习,领悟许多未知以及事物变化的内在规律等,并慢慢变的更加自觉与自信,领悟的越多,智慧就越多,假如说早在商代,有一个绝对权威叫“天”高高在上,人们不敢随便乱想,而任何事情都会服从天的意见,那么,周朝开始,人与天同样重要,而且更看重人的表现与努力。

时空推移到春秋时代,人们的自主意识更加觉醒,能力增加,更为重要的是不甘于局限在自己本位的身份,希望有更大的空间,更多的发展机会。与此同时,那个时代也从平静与安稳走向了危机与动荡,周朝王室东迁,说明西域不够安稳,何止是西方,南边的楚的崛起,东边越国的强大,北方的胡人已经让赵国开始变革,胡服骑射了,在那个时代,中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的考验,楚文化、越文化,北胡与西狄的咄咄逼人(似乎与近现代相像,西方文化强势来袭,传统文化溃败一地),乱世之际,正可谓人心思变,时势造英雄,诸侯列国蠢蠢欲动,各种思潮风起云涌,各样人才粉墨登场。王权的松弛,危局呈现,思想大解放,文化大发展,才有百家争鸣的局面,也才有中华文化的空前繁荣。

轴心时代中国、西方都诞生了伟大的思想家,也都成为各自文化的初创与培育期,中国的老子、孔子以及诸子百家,呈现一片思想繁荣,只是中国人是从感受来认识世界的,各种思想并没有经过很好的发育,走到抽象的、系统的程度,大多只是观点,一部《道德经》将思想熔铸在智慧里,成为教条箴言似的成果。一部《论语》貌似课堂笔记,将思想引领到说教的范畴,而后代智者贤者将思想通纳到道德伦理与生活规范之中。

春秋时期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特别的时代,有学者称为轴心时代,是诞生思想的时代,中华文化最为开放、多样,也最为丰富,可惜很快进入到独尊儒家时期,并一直延续到近现代,思想文化的宝库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更没有进行研究开掘,如果希望中国文明不坠,如果还希望中华文化复兴,一定要回到春秋时期,才有可能让中华文化再获新生。第三节是我们选择了儒家,选择了伦理道德一、商朝是个天神主宰的世界

商朝敬畏天,天是绝对的主宰,令人联想到欧洲基督教统治的中世纪时代,在商朝什么事情都会看看天的意见,并对天所发表的意见毫不怀疑并坚决执行,与天沟通的方式是占卜与问卦,而对卦象的解释则是巫师或大祭司的特权,但商朝已经不是原始部落那样的国家,商朝有宏伟的都城,有辽阔的疆土,有众多的民众,有国王,有强大的军队,有运转国家的正常的权力政治体系。

占卜与问卦的解说是一个问题,因为事情关乎的不仅仅是国王自家的事情,还有国家、民众,以及诸如要不要出兵?要不要兴修水利工程?要不要变更首都位置……这类杀伐决断的重大事件,岂能儿戏?不仅是国王,想来大祭司也要谨慎再三,那么对于占卜与问卦的解说如何规范化?如何实用化?如何对天的意见更准确更客观的表达阐发?是巫师与大祭司的课题,也是国家的需要。《周易》所记述的就应该是商朝经过了数百年的实践获得的具有数理统计意义上的大数据支持的结论或实践经验的提升与总结,《周易》实际上是一种教科书范式的东西,占卜与问卦的任何问题,完全可以归纳到六十四卦象中,而对其卜辞的解释与阐发则是巫师与祭祀的职责了。

商朝人信仰天、敬畏天,不论干什么都会问问天的意见,这已经是商朝的日常必需,这套系统在实际的运转效果应该是令商朝人满意的,维系着商朝的运行并没有发生太多出格或不可思议的事情(除了早期频繁迁都这个事稍有疑惑外),相反,千万级次的实践,让商朝的智者们发现了许多有规律的现象与结果,并总结沉淀到卦辞之中,商朝几百年千百万次的实践,完全有可能总结出许多关于这个世界的许多规律性的原理或原则,还有关于人的命运方面的、性格方面的、身体方面的规律性的东西。可惜,这些瑰宝完全被我们后人忽略了,忽视了,歪曲了。

商朝是国王、贵族与巫师、祭祀共享天下与权力。商朝之后,天的规格下降,人的规格上升,关于国家统治,关于家、国架构,关于社会运转,关于文化建设……人的主动性得到发挥,人的智慧高涨,因为没有了绝对的敬畏,再也不会像商朝那样全身心地聆听天的教诲与指导,当然也不会发现天的奥秘与规律了。于是,商朝之后,《周易》的价值出现上下两路,上路是将之作为哲学思想的源头,将其抽象的部分进行阐发、丰富;下路,就是算命和风水,易学在中国几千年长盛不衰,算命、风水都各有拥趸,民间、百姓更是深信不疑,可惜,因为没有了发展与丰富,更没有关于算命的标准化与权威化,没有培训、没有教材、没有规范的考核标准,依据《周易》的种种事业更像是一场延续几千年的劣币驱除良币的战争,逐步的,从神秘(其实不神秘)、科学(绝对代表了商朝当时的先进生产力)走向封建迷信,更成为现代的旅游点景观、街边生意、神秘大师手中的筹码,这类算命更接近娱乐或是心理暗示、心理安慰。《周易》是商朝百科全书性质的书籍,是商朝思想文化的总结。《周易》被忽视了,这是一本值得进行科学研究的书,其思想与文化价值被低估了,其预测部分更被科学所忽视。

我们对《周易》的理解是不是太过肤浅?《周易》是商朝文化的结晶,取代其的周朝,推出一套自己的礼乐制度,覆盖了商朝的文化,周朝接续春秋战国,以儒家为代表的人文思想日益强大,让商朝数百年的积累日益的废墟化。流传下来的仅仅是算命风水吗?就说这个算命,大比例属于没有什么真才实学,靠忽悠为赚钱,但也真的是有对命理有精深研究,对人之命运神奇预测的,实例每见报端或口耳相传,更有民间瞎子算命种种故事,许多人都被算过,许多人都很笃信,怎么就不能好好研究研究呢?如果人的命运能够用科学来解释或求证,那岂不是为人类作出的一大贡献?或者科学能够求证其伪呢?也是一种成果。不能一棍子打死,或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什么叫文化复兴?对自己传统的经典进行科学的研究,说出一二三,就是复兴的开始。二、周朝的进步

周朝,人开始觉醒,从天的阴影下走出。

周文王饱受商朝的迫害,尤其对商纣王的残暴,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所以推翻商朝是夙愿,但商朝对天的信仰一定不是孤立的,当时天下的民众恐怕都对天充满敬畏,而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商的合法性、权威性是不容怀疑的。周,在商朝时期是西北边陲的小国,随着其崛起,商朝对之是有戒心与防范的,不仅将周文王关进了国家监狱,还杀害了他的儿子,做成肉馅,让其吃下,这样的仇恨是不共戴天的。

周文王研究了商朝的思想体系,找到了破解的穴道,在思想与理念上亮出了属于周的旗帜:天命靡常。敬德保民。用现在的话解释就是天命不是一成不变的,天是有选择权的,天也会作选择。德是一个重要的,重要到可以依据其作出取舍的标准,天可以依据在德上的表现进行考核。敬德保民的德,含有今天我们理解的道德美德这样的含义,但这不是当时的主要的含义,这个“德”字更多地是指本分,规范,本质,承诺,责任等含义,尤其对统治者贵族而言,一种责任,敬畏、尊敬作为统治者所应有的责任;保民,蕴含着保卫生命安全,不随便杀人殉葬,抵御进犯与侵略,意味着民众的一些基本的应该享有的权力。这也是应该受到保护与尊重的。

周另外建立了一套标准,并在这套游戏规则中阐发了核心理念与价值观——德,认为德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可以参照的标准,表达出在德的方面,优秀的应该胜出,天也会选择敬德、有德、厚德之人,其“德”的内涵也与民众之“得”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与商朝凡事问天,从不会从人的角度来考虑,不管是贵族还是民众,在商朝的统治者眼中、脑中是没有位置的,也是不需要照顾、顾及的,天是只为自己服务的,所有的考量与决断都是从自己出发,为自己服务,并让天满意。

周朝并没有否认天,而是信誓旦旦地说是天放弃了商,选择了周,为什么会弃商择周呢?是因为德。毫无疑问,周的主张更进步,更能够赢得民众的欢迎,而减酷刑,体恤民众不滥杀,不靡费(主要指献祭的仪式等),理性增多了,膜拜减少了,作为统治者的主观能动的作用增加了,周朝的进步,不言而喻,在当时的时代与商朝相比,更文明、更人道、更理性、更注重行事的规范,更注重让民众有所得。三、儒家代表着先进

春秋时代,王权式微,每个封国的君主都希望一展抱负,扩充自己的版图、领土与臣民。要想有所成就,思想解放,就成为必要条件,人对自己更加自信,对天的威严与敬畏大大松懈,对贵族王权也开始多有不敬,人性释放,灵性苏醒,生产方式改进,生产力提高,聪明才智有了用武之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主张是顺应那个时代的,虽然孔子痛心于礼崩乐坏的局面,但孔子对天以及鬼神敬而远之,更重视人的努力(克己复礼),这相对于周朝的传统观念绝对是一种进步,一种时代的进步,人文的进步,思想文化的进步,随之是思想解放,创造力迸发。

孔子对权力相当热衷,并将获得权力成为那个时代自己的“中国梦”,提出“仁”的执政理念,以及大一统的理想,并受到后世统治者的认同,“仁”的执政理念是一种思想,一种学说,一种可以通过修为或努力达到的彼岸,这对周朝以来的世袭与权力专属是一种挑战与反动,孔子的学说从根本上告诉人们,不论谁,可以通过学习与努力,达到“仁”的境界,也就具备了统治者的条件。不论出身,而是看修为,这不仅是孔子的主张,也逐渐成为那个时代的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一种追求。英雄豪杰从此有了奋斗的目标——当,或王取代最高权威。正所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儒家将之学说化。也就是北大何怀宏先生说的,从前是世袭社会,周朝分封统治,之后,进入选举社会,这个选举是借用,不是投票,是暴力更迭,起因有外患也有内忧,总之,矛盾积攒到临界点,就会爆发,血腥的选举。

孔子的另外一大贡献是在其学说主张中构建了家与国一体的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成为稳定社会的重要的顶层设计,也成为“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源头。当然,春秋时代的儒家,其学说也只是各个流派中的一派,然而孔子是最早的教育家,广收门徒,办学兴教,从而有效地扩大传播,成为影响力较大的流派(这一点相当重要,堪比基督教的有效传播)。第二章人有三性第一节人有三性人性,灵性,神性。

人性——人所具有的发乎本能的性情,比如欲望,食色,善恶,趋利避害;同情,怜悯,互相帮助等基本的原始的动物性的。

灵性——发乎人的头脑,聪明,才智,学习,求知,探索,思考,创造,教育诸能力,比如分析能力,总结归纳能力,逻辑演绎能力,总之,是人的高级别的能力。

神性——人之所以有别于动物,更进化到社会、组织,还因为人有一种动物不曾有的神性,是发乎心灵,是精神层面的需求,人在自己的主体意识中存在着一种超越自我的动能与需求,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人生到底为了什么?心灵的愉悦与灵魂的满足。

三性总是存在的,比较而言,人性最直接也最基本,在人的构造比例中身量最大,能量也最大。灵性没有那么直接表现,多与兴趣、好奇、探索联系,如果被激发会彰显出巨大的能量,灵性本身存在,但展现出来的程度是有差别的。神性也是存在于每个人心中,但神性的表达与展现也因人而有差别,这个差别不是计量上的差别,而是需求上的差别,心灵层面也好,灵魂层面也好,每个人在乎的程度是不一样的,这来源于超越自身的渴望程度,神性也许表现为信仰与宗教,也可以表现为真理与理想,定义其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心灵或灵魂的满足。

三性之于人的分布呈金字塔状,人性是塔基部分,比重大比例大,灵性次之,处在金字塔的中间部分,厚薄程度因人而易,神性雄踞金字塔塔尖,比例不大,作用大。每个人都有三性,但每个人表现出来的多少,明显与不明显是有差别的,每个人对三性的意识程度也不尽相同,重视与需要程度也不同,而且其重视的分布是可以调整变化的,随时间随环境随境遇而有所变化。在饥饿困顿中,保命与生存是最重要的,人性就处在统治地位,生活有保障之后,灵性就会展现出其华彩,神性一定是在每个人对自己有更高期待或思考超出现有的生活状态时才会散发出光芒。

人性的爆破按钮一是情色欲望,二是财富贪婪(或叫贪婪与恐惧);

灵性的触发杠杆是爱与自由,这两样东西能让人充分释放想象力与创造力;

人的神性是人之潜力的钥匙,因为神性的鼓荡,人才一次又一次挑战自己的潜能而光耀人类的伟大,神性的属性是有求才应,人只有在希望超越自己或思考生活现状之外的关乎精神灵魂的时候,神性出现。

中国人与西方人生活状态不一样,人生态度也是不一样的,了解世界的方法与管道也不同,如果可以借用概念,应该属于不同的人种。而三性的存在,不但是中国人西方人共同之处,全世界各大洲的人类都有其共同之处。有了三性的坐标也就有了可比较性,也就能够从人文角度来解释文明程度的差别与各自的特色。第二节宗教与道德伦理

宗教与道德伦理早已成为西方与中国比较的一个话题,早在孔子与苏格拉底那个时代,中国与古希腊罗马一样,有着自己的文化与追求,后来的基督教对西方而言是外来文明的一次入侵与覆盖,而且覆盖的比较彻底,于是,就成为西方自己的文化文明之一部分。中国的文化中自然的自己的生长出道德的概念以及繁衍的伦理,结合宗族制度、世袭制度,使得中国人很早开始对自己进行规范与约束,修养也好,君子也罢,都是有很具体的日常要求的,所以,中国人生活没有出现罗马帝国后期那样的精神荒芜与希望危机(倒是清末鸦片横行,整个社会看不到希望),所以在佛教东来的时候,中国自己的文化有足够的对抗、招架与还手之力,没有谁吃掉谁,反而还妥协出禅宗,以及受佛教影响的理学。

这是一种必然?还是一种偶然或例外?宗教在西方主宰百年,当文艺复兴之后,原来的文化基因与宗教结合,新的文化萌芽出现了,先从宗教改革,倡导独立自省,每个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对话,别小看这一步的迈出,这是思想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人的意识的觉醒,内心开始有了自主,相信自己可以与上帝直接沟通,神父不再是唯一与权威,面对万能的上帝,万物的主宰,人学会了要有理性,而理性恰恰是现代民主与科学的基石。

中国也许有一个士大夫阶层,自觉自省意识很早就有,更有感悟天地运行之道的灵性,于是逐渐地持续地开始对自身的规范与限制,更由于偏爱道德伦理的约束,使得生活一直有序而温暖(温暖主要是注重情感体验带来的),虽然也有神性的追求,但求得救赎的意愿并不是那么普遍与强烈,当佛教东来时,一直与主流士大夫意识并存,取代不了,因为佛教宣扬出世逃避,让权力感到担心,于是在佛教与本土的类宗教(比如儒家、道家)的较量与PK中,佛教只有神性的召唤与心灵的皈依;而对手不仅绑架着生活与亲情,更不时有权力跳出来助力帮阵,最后的结果就是谁也没有取代对方,互相妥协了。

还有一个问题,很是不解,那就是中国人所谓包容性。宗教是精神世界的支柱,越是坚信不疑,似乎越应该捍卫唯一性,精神世界只有一个天空,才不会混乱,这似乎是确实的,比如西方人,信仰基督教,那就是唯一,为捍卫其唯一性,对自己的同类进行宗教迫害,对同一宗教的不同教派也会大打出手,对异教徒进行十字军东征……而中国却完全相反,人们信奉自己的祖先,信奉自己,认为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君子的状态,更有成王、达圣的境界与理想在召唤自己,内圣外王,几乎成为无数社会精英一生的追求与理想。在这个基础上,人们可以信佛祖也可以信妈祖,为道教大神建庙,也为关公烧香,各种偶像级的人也可以升天成神仙,享受膜拜,因为归因的核心是信自己,对其他各种各样的宗教偶像就信也不信,不信也信。着急的时候什么都信,时过境迁什么都无所谓了。第三节中西方的三性轨迹一、中国,神性向内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天”的概念,天的存在与绝对权威是中国商朝的主宰,周朝推行分封制,以敬德保民发展天的意志,更将自己扮演成为天的指定人选,这个过程就是灵性苏醒并彰显的起点,接着推行德礼制度,以“文”化之,以天为象征的神性开始被挤压,到春秋战国时代,人性更进一步解放,灵性获得空前的自由,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仁的主张,以及大一统的天下理想,而道家也提出了“道”的概念,道就是天的运行奥秘与规律,人是可以感悟天道,知晓天道,认识天道,借力天道的,最高境界是达成天人合一,天的秘密是可以被参悟破解的,人只要能够遵从道,实践道就可以拥有智慧与天下。

但神性的需求依然存在,士大夫提出的主张能够让人更有作为,灵性获得施展空间,但不能完全替代神性的需求,于是,天的绝对存在的神性开始变异,以另外的方式彰显自己的存在。得道成仙,炼丹服药,鸡犬升天,达到与天同在的目的,成为汉晋时代一部分中国人的神性追求的表象呈现,寻求长生不老也可以归为神性追求的行列;直到佛教东来,旗帜上写满神性,迎合了中国人对超越与心灵满足的需要,神性以宗教信仰的形式进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毫无疑问,佛教满足了那部分偏重神性追求的人的需要,传统文化在奋起应战的过程中,发展出宋明理学,在宋明理学中,神性被赋予了严格的道德追求与伦理实践,甚至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与西方人神性的向外超越相反,中国一直是向内探求,修身养性,内圣外王,禁锢自己的欲望,实现近乎完美的道德追求,这是神性,是结合了中国文化的神性修炼。

小结一下,天,依然隐秘存在;得道升天,长生不老也属于天之信仰的变种,依然存在;佛教演变为禅宗,神性依然存在;儒家学说为迎接佛教的挑战进一步发展出宋明理学,高举起“心”的概念,伦理道德成为神性内化的载体,封建礼教逐渐势旺,成为压抑人性的枷锁,妇女裹足,贞节牌坊……神性诉求被更大比例地注入到儒家学说之中,好让儒家思想也能够满足对精神超越重视的神性需求。在人性层面,重农抑商的文化传统与科举考试的文官制度所保驾护航的官本位,共同抑制着金钱以及相应的贪婪;伦理道德彻底窒息了情色欲望,人性中两大最有能量的力量源被系统地遏制,中国文化人性(欲望与贪婪的遏制)、灵性(科举与文官系统,让几乎全社会的智慧汇聚到此)、神性合流(圣、贤理想,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形成三位一体的架构,从此走上自我束缚,逐渐僵化老化的路途。

有很多观点说中国人没有宗教,或着不信教,但是,中国人也一样有神性的追求,超越自己的渴望始终存在,只是,中国人是希望向圣人,君子,王的方向努力,为了实现这样的追求,一样会克制自己的各种欲望,规范自己的言行,跟西方虔诚的教徒没有本质的两样。

中国传统文化三位一体,神性与人性被道德伦理粘合,这种化合物从而有了非凡的同化力,以生活方式与情感做腐蚀剂,以包容的酱缸形式吞噬不同民族不同部族不同地域的人群,除了藏族、回族、维族因为宗教信仰,也就是神性彰显而难以同化外,其他民族在文化层面都一一被同化,或取得主导地位。

可以说,中国人因了伦理道德与生活结合更加紧密,从而让国人受到更大的压抑,神性本来是满足人们渴望超越自我的一种发自内心的能量,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相同量级的需求,但因了儒家思想以及后来的礼教,很多时候很大层面上,变成对普通人的一种束缚,甚至摧残。中国人异常地好面子,这个好面子的潜在秘密是什么呢?好面子的秘密是在那个过程中彰显自我,让自己获得尊重的体验时刻,在前面的文化基因中分析过,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关系,轻个人与个体,看重关系,自己是不是有出息?要看别人如何评价;自己有没有取得成功,是看官府的肯定与表彰与否,或者在乡里坊间是不是被认可。这就需要他人来肯定自己,对绝大多数的普通人,在平素微小的生活中,人性中还是有被尊重的诉求,这被压抑的需求就通过好面子这样夸张的实现而得到满足。

中国人还很好赌,这个几乎成为国民性之一。很多时候不愿相信笃定的未来,而是期盼异常的出现,很多时候,赌博带来的那种紧张与刺激,以及对结果的高度不确定性,像鸦片一样让人上瘾,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喜欢这样的短暂的刺激性体验?好赌的秘密就是神性的邪恶释放,赌的瞬间就是完成自己的一种冒险与挑战,是一种超越,一种被压抑后的放纵,那种快感是灵魂上的畅快,虽然只有瞬间。二、西方,神性向外

古代希腊对神性的需求没有那么高,他们对诸神的想象基本都是现实人类的升华版,永远年轻,美貌无双,可以干真人想干而干不了的事情,心有所念,神皆可以完成;到了古代罗马帝国,灵性发达,军队组织与法律制度打造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征服力量,依靠军队与法律,罗马人构建了辉煌的罗马帝国,但罗马人的神性诉求也不是那么强烈,虽然帝国版图已经横跨三大洲,统治的人民众多,很多在文化上比自己发达,但依然信奉相对原始的神灵。

到了罗马帝国的后期,生活奢侈腐败道德沦丧,精神空虚,而底层民众水深火热,看不到希望与未来,整个社会的精神支撑在坍塌,原有的神性寄托远远不能满足或引领当时的罗马公民与社会,这个时候基督教以高举的神性,绝对的救赎登场,实质上是解决了神性缺位或罗马民众超越自己的需要。但,基督教的神性真的太过强大,整个覆盖了原有的发自自我的传统的神性,也才有了灵性的大倒退,欧洲进入黑暗的中世纪,文化断层文明倒退。

基督教带来了绝对信仰,上帝成为万能的唯一,而信仰的锻造改变了欧洲的文化基因,当最终文艺复兴时,已经不是单纯的复兴,而是原有的古希腊与罗马文化结合基督教文明的新文化的萌芽,启蒙运动彻底脱胎出新的欧洲文明,这就是现代化的西方文化。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