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2018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9 02:11:48

点击下载

作者:李永新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公2018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

中公2018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试读:

前言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通过实施高校毕业生“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三支一扶”等计划,农村急需的教育、医疗卫生、农业技术等方面的人才匮乏情况得以改善。

为了给这些高素质的青年人才提供更好的机会去服务人民、报效祖国,针对工作表现好、考核合格的参加“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三支一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社工人才百人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项目人员,进行了从优秀村干部和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中考试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的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作为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科目之一,始终具有考试范围覆盖面广、命题方式灵活多变、所占分值比重较大等特点。对此,中公教育组织编写了此书,以帮助考生系统地吃透考点,从而在复习中获益匪浅。

面对不断变化的试题形式及考查方式,在公共基础知识备考上应当注意掌握与运用以下新思维:一是要掌握大的学科知识点,对可能考到的、作为公务员必须要知晓的常识内容要系统学习;二是要深入理解并掌握知识点,对于一些关键的知识点,要细致学习并真正掌握;三是要使备考融入日常生活中去,因为试卷中的很多试题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为了更加直观地将重点难点展现给考生,并帮助考生找到突破口,本书通过以下特色设置来帮助考生:紧扣真题体系科学

根据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真题的特点,本教材相应地设置了九篇内容,即政治、经济、法律、科技人文、地理环境、管理、公文、公民道德建设、农业农村。全书体例设置符合考试情况,内容丰富。同时,本书还选取了社会热点知识,以助考生复习备考。突出重点剖析难点

本教材将知识概念考点化,精心筛选,去粗取精,并搭配图片和表格,有利于考生更透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复习起来比较直观,能够帮助考生快速抓住重点。

此外,正文中还设置“要点点拨”板块,总结并分析相近的知识点,对易错、易混淆的内容进行延伸讲解,提醒考生留意命题陷阱,对比记忆,攻破重点难点。同时,法律部分添加了“案例分析”,以供考生学以致用。实战演练巩固提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真正掌握核心考点,可以通过模拟训练来查漏补缺和巩固提升。全书在每一篇最后设置有“实战演练”板块,精选了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的模拟题,帮助考生检验自身学习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鉴于时事政治内容时效性较强,我国法律法规也在不断更新,各位考生平时应多关注时政新闻和相关领域法律法规的更新。同时考生可微信扫描本书封底二维码,在“中公教育移动自习室”中及时查看更新的备考资料。中公教育教材编研团队2017年7月第一篇政治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具体如下:二、物质观(一)物质与运动

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作为物质的存在形式、固有属性或根本属性,是指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简要地说运动就是变化。物质和运动密不可分,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二)运动与静止

静止是指相对某一参照系,事物没有发生特定的变化或事物的根本性质不变。

运动与静止密不可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坚持运动和静止相统一的观点,反对只承认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也反对把静止绝对化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要点点拨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物质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对联:上联是“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运动和静止是相互联系的。(三)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是一维的、不可逆的。空间是指运动物质的广延性,是三维的。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是不可分的,物质运动在时间空间中存在。(四)意识的产生和本质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的表现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意识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五)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物质是客观存在,意识是主观存在;物质是根源,意识是派生;物质不能代替意识,意识不能代替物质。通过实践,物质可以变成意识,意识可以变成物质;意识和物质具有同一性。三、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一)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数量上的增减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量变和质变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同时,量变和质变是互相渗透的:量变中渗透质变,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质变中渗透量变,这是指质变过程中包含着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要点点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量变会引起质变。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重视量变。(二)对立统一规律

1.内外因关系

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能够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进程,但它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指的是矛盾的性质、地位以及解决形式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属于事物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则是事物的个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之间的关系。

要点点拨

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矛盾的不平衡性

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指构成事物的多种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主要矛盾是在一个矛盾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主要矛盾则是在一个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其地位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主要方面,指在主要矛盾或者非主要矛盾中,其对立的双方中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方;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则是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一方。一般说来,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性质。非主要方面对矛盾总体的变化、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也会互相转化。

要点点拨

物极必反,相反相成;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耐得寂寞,才能不寂寞;爱人者则人爱人,恶人者则人恶人;居安思危。

以上内容体现的哲学原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在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中,辩证的否定是决定性的环节。

事物运动的总体过程,是一个从肯定到否定,从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的进程。否定之否定是普遍存在的事物周期性发展过程。否定之否定的整个进程,是一个无限前进和发展的过程。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四、实践与认识(一)实践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主体和客体的最基本关系是实践关系,主要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在实践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即反映和被反映关系,以及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

实践的基本特征:客观物质性(直接现实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二)认识

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包括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和理性认识(概念、判断、推理)。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三)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人的认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第一,实践是认识发生的根源。第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第五,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认识指导实践。认识一旦形成,就会反作用于实践,指导实践的全过程。

要点点拨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五、真理观(一)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真理的本性是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的一致或符合。凡是真理都具有客观性,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特征。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同时又是辩证转化的。(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坚持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既可防止唯心主义的随意性,又可避免形而上学的绝对化。六、唯物史观(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即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包括自然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其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主要的和决定性的因素。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即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包括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宗教、哲学和科学等社会意识形式和情感、风俗、习惯、传统等社会心理。(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这两对基本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根本的矛盾,它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产生和发展。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首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二是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和根本质变,归根到底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的。

其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有两种基本情况:当生产关系基本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就能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会严重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种决定作用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变革。

其次,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集中体现在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三)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动态结合与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两条规律的共同作用,决定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不断发展。(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内的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要点点拨

时势造英雄、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唯物史观的观点。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草船借箭——人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

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尊重客观规律。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商品与货币(一)商品

1.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因素,二者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的矛盾统一体。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有用性,即能够满足人(社会)某种需要的有用性。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或叫抽象劳动)。商品的二因素之间既有联系也有矛盾。联系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没有价值。矛盾是:对于一个商品生产者或购买者来说,他不可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两者只能占其一。这种矛盾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解决。

要点点拨判断商品的方法(1)定义法: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二者缺一不可。(2)属性法: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3)领域法:一旦退出流通领域,就不再是商品,再次进入流通领域就又成为商品,商品和非商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具体劳动是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它是具有特定的目的、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方法和劳动结果的有用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体力等在生产过程中的消耗。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3.商品市场

商品市场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指有固定场所、设施、有若干经营者入场经营、分别纳税、由市场经营管理者负责经营物业管理,实行集中、公开交易有形商品的交易场所。

商品市场是由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服务市场构成的。(二)货币

1.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指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职能

3.纸币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国家对纸币的发行是“三有权”和“二无权”:有权发行、有权决定发行量、有权决定面额及种类;无权决定流通中的实际需求量、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要点点拨

纸币只有使用价值而无价值。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不具有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职能,但可以代替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纸币流通规律:①纸币流通规律是以金属货币流通为基础的。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纸币发行量和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相适应,纸币的购买力就会同它所代表的金属货币的购买力相等,纸币就能正常流通,物价就会保持稳定。

由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贵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叫通货膨胀。反之,为通货紧缩。(三)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运动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在市场上,发生价格与价值相背离主要是由市场上的商品供给和需求不平衡引起的。

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即资源的配置。二是刺激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三是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二、资本与剩余价值(一)资本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体现着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因此只有那些能够自行增殖、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货币才是资本。

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存在。因此,马克思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其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一次或多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会发生增殖,因此叫不变资本。以劳动力价值形态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可以使价值增殖,因此叫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说明剩余价值不是靠全部资本产生的,而是靠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产生的。这就进一步揭示了工人的剩余劳动乃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二)货币与资本

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是有根本区别的。这种区别表现在:(三)剩余价值

1.剩余价值的产生

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过程中产生,它是在劳动力的消费过程即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实质是为了攫取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价值形成过程。资本主义生产的时间实际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用于再生产劳动力价值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另一部分是超过必要劳动时间以外的延长了的那部分劳动时间。这部分时间叫剩余劳动时间。剩余价值正是产生于这部分劳动时间,因此剩余价值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是物化的剩余劳动。

2.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绝对量所产生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所产生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各个部门中的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来实现的。超额剩余价值是由于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3.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即剩余价值的产生及其增殖的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基本经济规律决定社会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决定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之间的本质联系。资本主义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个方面都有其特殊的规律性,但它们都要受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制约,适应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三、资本积累与资本的流通过程(一)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不是简单再生产而是扩大再生产。

资本积累是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由此可见,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而资本积累又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资本主义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来进一步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二)资本循环

资本只有在不停的运动中才能不断地带来剩余价值。资本从一种形态出发,经过不同阶段,最后又回到它原来形态的整个运动过程,就叫资本的循环。资本循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对应一种资本形式。具体如下:(三)资本周转

资本的循环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过程。这种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就是资本周转。

资本周转速度就是指预付资本、运动的快慢。它是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可以用预付资本周转一次所持续的时间来表示。其长短取决于各个生产部门的生产条件和流通条件。

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资本的周转时间(一次周转的时间);其二是生产资本的构成。生产资本的构成包括固定资本和流通资本。四、利润和平均利润(一)利润

利润是企业产品的销售收入扣除成本后的余额。在资本主义社会,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种转化形式,是在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利润全部归资本家所有,它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关系。(二)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也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在市场条件下,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部门,都追求利润最大化。这种动机会刺激资本从低效率部门流向高效率部门,从而改变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使各个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按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利润平均化的过程,是各个生产部门的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分配剩余价值的过程。

平均利润率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占社会总资本的比例。从平均利润率的变动趋势看,它呈下降趋势。根本原因是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平均利润率水平的下降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和表现形式。

平均利润理论揭示了工人受全体资本家剥削的事实,从而揭示了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相对立的经济根源。第二章毛泽东思想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概述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1943年7月5日,王稼祥写成《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纪念中国共产党二十二周年与抗战六周年》,同年7月8日在延安《解放日报》头版发表。这是一篇已被历史公认为全党首次提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文献。

1945年5月,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所做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首次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做出了界定: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做出了新的论述和概括: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997年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对毛泽东思想做出了新的科学界定: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

毛泽东科学地分析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总路线;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井冈山斗争期间,毛泽东对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做了完整的阐述,指出工农武装割据就是指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基地,三者密切配合,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奠定了理论基础。(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人民大众,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终极前途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三)新民主主义社会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界定

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带有过渡性质的社会,而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它属于社会主义体系,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经济上实行以国营经济为主导的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文化上实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要点点拨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主要矛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各族人民与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务是进行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以解决当时国内主要矛盾,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初步确立

1956年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三、人民战争和人民军队(一)关于人民战争的理论

1.武装斗争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在中国,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战争,而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

2.人民战争

所谓人民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广泛动员人民直接或间接参与战争,开展以人民武装斗争和其他各种斗争形式相结合的全民战争。毛泽东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这种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是他的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观点。(二)关于人民军队的理论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建军宗旨

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精辟地概括了人民军队的宗旨,并深刻阐述了这个宗旨对于军队建设和进行人民战争的深刻意义。

2.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

毛泽东为人民军队规定的三大任务,即打仗、做群众工作和生产,这是人民军队建军宗旨的具体体现。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是适应革命战争年代的需要而形成的。它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使军队真正与人民打成一片。

3.党指挥枪的原则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进行三湾改编时,确立了党领导军队的组织制度,首创了把“支部建在连上”的重要原则,从组织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制度。四、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事业中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阶级性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也是由党的先进性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又是经过长期斗争考验形成的。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任何革命都不能成功。

2.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954年,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声明: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二)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1939年10月,毛泽东发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阐明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三个基本问题。这篇著作是毛泽东建党思想走向成熟的奠基之作。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明确指出,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需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建设这样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极其艰难的任务,毛泽东豪迈地称之为“伟大的工程”。整风运动对于推进和实现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党的七大胜利召开标志着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的基本成功。(三)执政党建设的发展

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思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提醒全党务必继续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

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方针,要求更加重视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防止执政党脱离群众和实际;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对党组织和党员的监督。

在1961年党的八届九中全会上,毛泽东强调要恢复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1962年召开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毛泽东的讲话集中在一个主题,就是民主集中制。强调不论党内党外都要有充分的民主生活,都要认真地实行民主集中制。否则,党和国家会变质,干部和党员也会变质。这些思想观点,反映了执政党建设的新要求和理论探索的新进步。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活的灵魂,它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邓小平理论的全部内容,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同时,把解放思想鲜明地提到了突出的位置,丰富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

中共十二大通过的党章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1)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邓小平确定了解放思想的科学内涵,指出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2)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集中体现。坚持实事求是必须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实践决定认识的基本观点出发,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立足于本国的实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必须立足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放思想绝不是脱离实际的胡思乱想,必须从实际出发,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3.从实践标准到“三个有利于”标准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992年年初,邓小平又在“南方谈话”中把生产力标准拓展为“三个有利于”标准。十四大报告指出,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

要点点拨“三个有利于”标准: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二)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

邓小平提出要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其实质就是要求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1.社会主义的本质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一重大问题做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既是我们搞社会主义的目的,也是检验我们是否真的搞社会主义的标准。(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科学概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因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而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首次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

这个概念包括两层含义:(1)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科学的表述。该《决议》指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十五大报告指出,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

要点点拨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论断,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基本路线的主要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这个历史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经济纲领的基本目标,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基本政策是坚持和完善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政治纲领的基本目标,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政策是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文化纲领的基本目标,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基本政策是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四)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始终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2.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动力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内在动力,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一方面,改革不是为了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此,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另一方面,改革不同于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而是通过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和环节,逐步建立合理的利益关系,保证人们和各社会集团的利益得到协调发展。

改革的实质是体制创新。它是对原有僵化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而不是细枝末节的调整和修补。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其实质和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

3.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1)坚持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第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充分利用国内外的资源和市场。

第二,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

第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实行对外开放。只有发展开放型经济,才能为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提供良好的机制,形成以开放促改革的强大动力。(2)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我国的对外开放是自觉的、主动的开放,是为了增强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的积极开放,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我国的社会经济性质和具体国情决定了我国经济建设的立足点必须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第二,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在大胆借鉴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方法的同时,决不能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基本制度,决不能学习和引进各种丑恶颓废的东西,而要坚决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

第三,必须坚持全局观念,克服本位主义和盲目性。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必须及时总结对外开放中的经验教训,坚持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对外开放。

要点点拨改革开放以来基本经验总结的“十个结合”

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

4.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是邓小平对党的长期历史经验的科学概括,体现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和亿万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不可动摇的立国之本。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三个代表”是指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应有的精神状态,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紧跟时代的基本前提。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坚持党的先进性,是共产党永葆生机活力和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保证,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前提、依据和基础。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阶级性和先进性都是共产党的根本性质,而先进性是最根本的。共产党能够发展壮大、取得政权,都是靠自己的先进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点点拨

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要点点拨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思想,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二、科学发展观的体系

科学发展观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一体系把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统一为一个整体。这一体系包括:(1)科学发展的主题——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科学发展的动力机制——毫不动摇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改革、推进对外开放;(3)科学发展的主要内容——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等;(4)科学发展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5)科学发展的政治保障——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6)科学发展的外部条件——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做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第四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第一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要点)一、丝路精神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二、自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的成绩

4年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了“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建设成果丰硕。三、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意见

1.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一带一路”建设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各国应该尊重彼此主权、尊严、领土完整,尊重彼此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要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营造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要着力化解热点,坚持政治解决;要着力斡旋调解,坚持公道正义;要着力推进反恐,标本兼治,消除贫困落后和社会不公。

2.要将“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要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

产业是经济之本。要深入开展产业合作,推动各国产业发展规划相互兼容、相互促进,抓好大项目建设,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抓住新工业革命的发展新机遇,培育新业态,保持经济增长活力。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要建立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创新投资和融资模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普惠金融,完善金融服务网络。

设施联通是合作发展的基础。要着力推动陆上、海上、天上、网上四位一体的联通,聚焦关键通道、关键城市、关键项目,联结陆上公路、铁路道路网络和海上港口网络。要抓住新一轮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技术变革趋势,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要完善跨区域物流网建设。要促进政策、规则、标准三位一体的联通,为互联互通提供机制保障。

3.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一带一路”建设要以开放为导向,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要打造开放型合作平台,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同创造有利于开放发展的环境,推动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投资规则体系,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要着力解决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分配差距等问题,建设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

4.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一带一路”建设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前沿领域合作,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连接成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要促进科技同产业、科技同金融深度融合,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要为互联网时代的各国青年打造创业空间、创业工场。要践行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建设生态文明,共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5.要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要建立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搭建更多合作平台,开辟更多合作渠道。要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要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产保护。要加强各国议会、政党、民间组织往来,密切各群体交流,促进包容发展。要加强国际反腐合作,让“一带一路”成为廉洁之路。四、中国做出的承诺

中国将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持续发展,为“一带一路”注入强大动力,为世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1.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友好合作。

2.将推动同有关国家达成的“一带一路”合作协议项目(包括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等)早日启动、早见成效。

3.将加大对“一带一路”建设资金支持,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规模预计约3000亿元人民币。

4.将积极同“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发展互利共赢的经贸伙伴关系,促进同各相关国家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建设“一带一路”自由贸易网络,助力地区和世界经济增长。

5.愿同各国加强创新合作,启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开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4项行动。

6.将在未来3年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600亿元人民币援助,建设更多民生项目。

7.将设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后续联络机制。五、“一带一路”建设面向的范围“一带一路”建设植根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同时向所有朋友开放。不论来自亚洲、欧洲,还是非洲、美洲,都是“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的伙伴。“一带一路”建设将由大家共同商量,“一带一路”建设成果将由大家共同分享。第二节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四个全面的内涵

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四个全面的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支撑,全面从严治党是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四个全面是“一个战略目标、三大战略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

要点点拨

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四个全面的提出,第一次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第一次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次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形成“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时效性”,锻造我们事业更加坚强的领导核心。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国情——“三个没有变”

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三、全面深化改革(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