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地鳖虫养殖与加工技术(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丛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9 23:19:31

点击下载

作者:高其双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蜈蚣、地鳖虫养殖与加工技术(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丛书)

蜈蚣、地鳖虫养殖与加工技术(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丛书)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蜈蚣、地鳖虫养殖与加工技术(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丛书)作者:高其双排版:KingStar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01-01-01ISBN:9787535226761本书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部分蜈蚣的人工养殖与初加工一我国药用蜈蚣的资源状况及蜈蚣的人工养殖前景

蜈蚣,又名百足虫、天龙、螂蛆。在生物学分类上属节肢动物门,多足纲,唇足目,蜈蚣科,蜈蚣属。该属动物在全世界有65个种和3个亚种,分布在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尤其以东南亚地区的种类最多。在我国分布的蜈蚣属动物有50多个种,主要分布在华南区、华中区的南部及川滇区的南部,华中区的北半部也有个别种类的分布。另外,新疆、西藏的南部地区也有蜈蚣分布。

蜈蚣作为药用动物应用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古籍药典中所论述的中药材蜈蚣指的是少棘蜈蚣。但是,由于种质特点与地域资源分布的原因,还有一些种类的蜈蚣也被不同地域的人们广泛使用,并形成了地方习用种类。这些种类包括:多棘蜈蚣、哈氏蜈蚣与墨江蜈蚣。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这些种类的蜈蚣,虽然未被古籍药典列为蜈蚣中药材正品,但它们在机体的组成、药用有效成分的种类与含量及临床应用效果等方面与少棘蜈蚣极为相似,因此它们与少棘蜈蚣一起,同时成为现代中医药中蜈蚣药材的主要品种。

药用蜈蚣主分布于我国的浙江、湖北、江苏、湖南、广西、海南等地,这些省是我国药用蜈蚣的主产地。这其中,尤其是浙江的岱山、嘉兴、丽水等地被认为是药用蜈蚣正品——少棘蜈蚣的发源地,在20世纪60年代前,每年出产量在300万~400万条以上;而湖北的随州、宜昌、京山等地则是多棘蜈蚣的产地,年出产量现已达到了2 000万条以上。

我国古籍药典认为:蜈蚣药材具有祛风、定惊、攻毒、散结等功效。并用于治疗中风、惊痫、破伤风、百日咳、结核、瘤块、疮疡肿痛、风癣、白秃、痔漏、烫伤等疾病。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随着人们对蜈蚣研究的不断深入,蜈蚣新的药用价值被不断地发掘出来,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目前,蜈蚣在医药中的用途已超过了100种以上。在食品、保健品领域中的用途正在开发。人们正在研究将其引入兽药及饲料添加剂领域。由此可见,蜈蚣今后的用途将越来越广泛,人们对蜈蚣的需求量也将不断增加。

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随着农业耕作制度的改变,许多原来的山地、丘陵被不断开垦为农田,蜈蚣的自然栖居地在不断地缩减。又由于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的大量使用,蜈蚣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加之人们大肆的捕捉,使得蜈蚣野生资源日渐枯竭。例如:浙江省舟山地区的岱山、嘉兴等县,曾是少棘蜈蚣的主产区,在20世纪50年代,每年总产量在300万~400万条,但到了70年代,产量即下降了一半,现在该地区已很难像昔日那样批量地出产蜈蚣了。70年代之后,药用蜈蚣的主产区已由浙江转向了湖北、广西等地。尽管出产量有所提高,但这不是资源量增长的结果,而是扩大了资源收购地域和收购种类的结果。蜈蚣的生长期很长,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4周年的时间,所以,一旦资源被破坏便很难在短期内恢复。近些年,在全国药材市场上,蜈蚣已成了紧缺的中药材之一。这使得人工养殖蜈蚣已显示出广阔的市场前景与迫切性。

20世纪70年代初,湖北省有关单位即已着手蜈蚣的人工养殖研究。紧接着,浙江、江苏、广西也相继开始这方面的工作。到现在,蜈蚣的人工养殖已在湖北、浙江、江苏、广西、云南等地星星点点地开展起来,其养殖区域在不断地扩大,养殖技术也在不断成熟。由此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市场上的蜈蚣药材将由靠野外捕捉转变为主要靠人工养殖来供应。二蜈蚣的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一)外部形态

在生物学分类中,蜈蚣属于节肢动物中的一个类群。所谓节肢动物,是指这一类动物的身体大都分成许多节。而且每个体节或几个体节会伸出一对对称的附肢,其附肢也会分成许多节。在这类动物中,蜈蚣算是体节数较多的一个类群。几种药用蜈蚣的体节数都在21~26之间,而且基本上每个体节都有一对附肢生出。有些附肢还特化成了特殊的器官。

蜈蚣的身体呈带状,背腹扁平。

外观颜色上,幼体与成体不一,一般刚出生不久的幼蜈蚣,其全身体表都呈淡黄色,以后随着一次次蜕皮,其体表颜色发生变化。成体背部的颜色一般呈现黑色或者墨绿色。在光线照射下,会放出绿油花一样的光彩。地处热带的蜈蚣体表颜色一般较深,多呈黑色。在饲养过程中,蜈蚣体表颜色与光泽往往反映其健康状况。蜈蚣头部、腹部及附肢的颜色则因种的不同及产地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如少棘蜈蚣头部为金黄色到红色,而多棘蜈蚣头部则呈赤褐色。在我国药典中,蜈蚣头部及附肢的颜色往往是药材品质鉴定的标准之一,如《名医别录》中就记载有“蜈蚣生大吴川谷及江南,头足赤者良”。并且该书还记载了当时的药贩以黄足蜈蚣假冒赤足蜈蚣的伪造方法。

蜈蚣的身体从外部结构上可分为头部与躯干部两部分。整个身体各个体节的外面分别覆盖着一层“硬壳”的几丁质,形成所谓的外骨骼。1.头部

由蜈蚣身体最前端的几个体节愈合演变而成,与这些体节相对应的附肢也演化成了头部的一些特殊器官。头部着生下列器官。(1)眼。蜈蚣头部背面两侧有一对眼。蜈蚣的眼是集合眼,每只眼都由四个单眼组成,这种眼介于高等动物的单眼与昆虫的复眼之间。蜈蚣由于长年蛰居在地表土层中、石块下等黑暗环境中,有光照的白天也很少外出活动。因此,其眼的功能已退化,视力极差。(2)触角。触角位于眼的前上侧,为身体的第一对附肢演化而来,能够灵活地伸缩与摆动。其主要功能是起感觉作用,它不仅能感觉机械刺激,还能感受化学刺激。蜈蚣在探路、觅食、繁殖期间寻找发情的异性,以及感觉敌害的存在与环境的异常变动等都靠触角来完成。(3)口器。蜈蚣的口器占据了其头部的整个腹面。由头部3对特化了的附肢构成周围结构及相当于高等动物的上唇或牙齿的结构,这3对附肢分别叫大颚、第一小颚和第二小颚。口器的主要功能是咬开饲料坚硬的体表,便于吸食其多汁柔软的体内组织。2.躯干部

蜈蚣的躯干部由若干个界限分明的体节组成,其体节的数目因种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药用蜈蚣躯干部的体节数在21~23之间。这些体节都有一对附肢,其中第一体节在外观颜色上与头部一致,与其他体节不一致。其相应的附肢叫颚肢。颚肢的末端特化成锋利的毒爪,因而又叫毒颚。毒颚内有毒腺,爪的末端有一毒腺的开口。当蜈蚣在捕食动物或与敌手搏斗时,它们首先将毒颚刺入对方体内,并注射毒液,使对方中毒麻痹,然后享受美味或者逃跑。颚肢的基部膨大,在中央相遇形成了口器的下唇。蜈蚣的最后一个体节是生殖孔与排泄孔所在的体节,因而又叫肛生殖节,其紧邻的前一个体节的附肢叫肛足或叫尾足。尾足在生殖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除了上述几个体节外,其他的体节都附生正常的附肢,用于支撑身体与爬行,因而叫步足。最后一对步足上生有数量不等的小刺(又叫棘)。所谓多棘蜈蚣、少棘蜈蚣等,就是根据这些棘的多少与着生情况而得名。3.外骨骼

蜈蚣的身体表面都覆盖着一层硬质的外壳,这就是它的外骨骼。外骨骼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叫几丁质的物质,其骨架是一种甲壳多糖类物质,上面沉积了碳酸钙及适当的黏蛋白等。在动物界,几丁质是节肢动物所特有的物质。

几丁质的外骨骼的形成与骨化有一个过程。但一经骨化完成,则无法继续扩增,因而蜈蚣的身体也就无法继续在这个外壳内增大,唯一的办法就是去掉这个外壳,重新生长一个新的更大的外壳,这就是蜕皮。(二)内部结构1.消化系统与食物的消化过程

蜈蚣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1)消化管。包括口腔、咽、前肠、中肠与后肠,以及肛门等。

前肠:有些文献中,将蜈蚣的前肠简称为食道。严格地说,这个概念不准确。它除了包括食道外,还应包括食道后的砂囊,以及与砂囊相连的胃。蜈蚣的砂囊内壁有丰富的皱折,具有磨碎粗粝食物的作用。

中肠:中肠相当于高等动物的小肠,与前肠的幽胃相连。其内壁也有许多类似于高等动物小肠绒毛的毛状突起,这是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2)消化腺。目前已知的蜈蚣的消化腺共有5对,依照其腺导管的开口部位分别叫咽腺、颚腺、第一步足基节腺。其中,咽腺与颚腺各2对,第一步足基节腺1对。这些腺体的分泌物除了有帮助消化的作用外,还具有强力杀菌的作用。(3)蜈蚣的消化过程。有人认为,蜈蚣的消化过程在食物尚未进入蜈蚣机体时就已经开始。当蜈蚣将自己的毒液注入捕获对象的身体后,一方面使对方被麻醉。另一方面,毒液中还含有能够分解捕获物体组织的酶,使其进一步软化、液化,便于吸吮。

食物经口腔进入前肠,在前肠末端的砂囊中暂停,砂囊对多汁食物中夹杂的小硬块进行磨碎,混合5对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进行“粗加工”,然后排入幽胃,在幽胃中酸性环境下进行化学消化,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分解成较简单的分子。部分小分子通过胃壁直接吸入体液,大部分则排入中肠,在中肠中进行更彻底的消化,将营养物质分解成更为简单的小分子,直接吸收入体液。剩余的无法消化或吸收的物质便随消化道的运动排入后肠,成为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2.呼吸系统

蜈蚣的呼吸系统由气门与气管系统组成。

蜈蚣的体内外气体交换的调节主要靠启闭气门来进行。当气门开放时,气管系统与外界空气通过扩散作用进行气体交换,同时,机体组织也加速了与气管系统中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当气门关闭时,气管系统与外界空气暂停气体交换,而机体组织与气管系统中的空气间进行的气体交换则被逐步抑制。3.循环系统

蜈蚣的循环系统为开管式循环系统。它由心脏管、动脉系统及围心腔所组成。蜈蚣的血液是无色透明的,不含有血红蛋白,但含有血球。血球呈圆形或椭圆形,没有红细胞、白细胞等类型的区分。

当血液进入心脏管后,在心脏管节律性收缩的压力下,血液被推入动脉系统,经动脉的分支末端直接流入组织器官的血窦中,在此与组织间进行物质交换,再由这些血窦的另一端流出,逐渐汇集到体腔里,再经围心腔在心脏管舒张时,在负压作用下回到心脏管。这样的血液流动过程就叫开管式循环。4.生殖系统(1)雌性生殖系统。蜈蚣雌性生殖系统包括如下器官:卵巢、输卵管、副腺与纳精囊。

卵巢:是一根瘦长的圆筒状器官,其大小、位置与蜈蚣的繁殖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当雌蜈蚣进入繁殖期与雄蜈蚣交配后,其卵巢会因其内的卵细胞发育成熟、体积增大而不断长大,到临产时,卵巢几乎占据整个体腔,内充满淡黄色卵粒。

卵巢是产生雌性生殖细胞——卵子的器官。当卵巢中的卵细胞发育成熟之后,雌蜈蚣即进入临产状态。卵巢向后面的输卵管中排卵。排入输卵管中的卵与贮存在此的精子结合成为受精卵排出体外。

输卵管:它与圆筒状卵巢的后端相连。输卵管是卵子从卵巢排出体外的过道,也是卵子受精的场所。同时,在卵子排出过程中,输卵管还分泌一层黏液包裹卵子。使卵子产出后互相粘连而成为卵团。卵粘连成团有利于雌蜈蚣抱卵孵化。

纳精囊:为一对囊状器官。纳精囊的主要功能是贮存精液,并长时期地保持精子活力。在产卵过程中,它能将其内贮存的精液压入输卵管中,供卵子受精。(2)雄性生殖系统。雄蜈蚣的生殖系统包括如下器官:精巢、输精管、贮精囊、射精管、退化的阴茎与生殖肢。三几种主要药用蜈蚣的特征及分布1.少棘蜈蚣

体长6~13厘米,宽约1厘米。头部及第一有足体节的背板呈金黄色,因而又名“金头蜈蚣”。步足为黄色,也有为红色的。药典中将头部与步足皆成红色的个体列为蜈蚣上品,最后的一对步足为棕红色,也叫尾足,因其生有小棘且数量较少,仅2~3个,故名少棘蜈蚣,少棘蜈蚣雄性具有生殖肢。

少棘蜈蚣性情温和,繁殖率高,在全国分布较广,资源量丰富,且毒含量高,因此历年来都是药用蜈蚣中收购量最高的一种,20世纪70年代以前,其每年药用量占全国药用蜈蚣总产量的90%~95%。

少棘蜈蚣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各省,以湖北、浙江、江苏、湖南、四川等地为多。2.多棘蜈蚣

成体多棘蜈蚣的体长可达15厘米,宽1.1厘米。比少棘蜈蚣成体长而宽大。头部及第一背板为赤褐色。尾足上有多个小棘,因而又叫多棘蜈蚣,雄性多棘蜈蚣无生殖肢,这是该种蜈蚣与其他种常见药用蜈蚣的最明显的区别。

多棘蜈蚣是我国第二大药用蜈蚣种,近年来有扩大开发的趋势。

多棘蜈蚣主要分布于湖北、广西、浙江、海南等地。3.哈氏蜈蚣

成体哈氏蜈蚣体长可达20厘米,比上述两种药用蜈蚣成体都长。头部及第一背板呈红色,步足褐色,因其身体长,个体大,该种蜈蚣除具有药用开发价值外,今后在食用及保健品用蜈蚣的开发上,可能具有较大的潜力。

哈氏蜈蚣主要分布海南省,另外云南南部、广东、广西等地也有分布。该种蜈蚣为一种热带蜈蚣,雄性哈氏蜈蚣有生殖肢。4.墨江蜈蚣

因多产于云南省思茅市墨江县而得名,目前正处于研究之中。四蜈蚣的生物学特性(一)昼伏夜出

蜈蚣属昼伏夜出型动物,这与蜈蚣的体形、身体结构及行动能力极为相关。

蜈蚣身体扁平,适宜爬行于石缝、裂隙等较为狭窄的空隙中。相反如果在较为开阔的空间里,由于其行动缓慢,身体渺小,很容易被它种强壮的高大动物捕杀或误伤,因此,蜈蚣长年生活在阴暗的石块下、土隙间,其视觉已退化,对光的感受能力差,这使其在白天外出更易受到攻击。所以,蜈蚣白天很少外出活动,而是潜伏在石块下面或碎石缝隙间,或在田埂、地坎的凹缝里。

蜈蚣即使是夜间外出活动,也有其相对严格的节律性。这个节律性在不同地域略有差别。在湖北地区,蜈蚣一般在晚上8—12时为活动高峰期,到了凌晨4时,则已陆续回窝休息,天亮后就很难见到外出活动的蜈蚣了。

蜈蚣这种昼夜活动的节律性很难通过改变环境的光照制度而进行人为控制。有实验证明,如果将蜈蚣环境设置为24小时光照制度,则蜈蚣的地面活动会受到抑制乃至消失。相反,如果缩短环境的光照时间甚至设置全黑暗环境,则蜈蚣的活动节律不受大的影响。仍按正常光照时间表外出活动。这也提示我们:在养殖蜈蚣时,企图通过控制光照时间来增加蜈蚣的觅食及交配等活动以提高生产能力是很难见效的。(二)肉食性与捕食行为

蜈蚣是典型的肉食动物,科学家们曾大量地解剖蜈蚣,观察其胃内食物,发现可以作为蜈蚣食物的动物非常多。最为常见的是一些小型的昆虫类,如蝗虫、蝼蛄、螳螂、蛾、蚁类等,有时甚至能捕杀比其大得多的脊椎动物,如麻雀、蛇类等。

蜈蚣一般不会摄食植物性食物。偶尔在其胃中发现一些植物性成分,可能是蜈蚣在食物缺乏或其他情况下无可奈何地摄入或误食的。

蜈蚣也有食杀同类或同类卵的情况,但如养殖密度适当,环境安静适宜,饲料充足,同池的蜈蚣尤其是同窝的蜈蚣互相残杀的现象较少见。

蜈蚣主要靠触角与有毒的颚肢捕食动物,在夜间外出活动时,其两根细长的触角总在前方摆动。前面已述及,蜈蚣的触角不仅可以直接“触摸”其前方物体,而且可以“嗅闻”空气中残留的微小气味。藉此,蜈蚣便能准确地判断其所遭遇的是何种动物,是敌害还是“美餐”。当蜈蚣决定要对其已探知的动物发起攻击时,便迅速扑上,以身体前面的两三对步足抱住对方,迅速将毒颚刺入其体内,“注射”毒液。这个小猎获物就会即刻麻痹,无法逃脱。这时蜈蚣就可以咬破它的表皮,享受它的软组织部分。蜈蚣凭借它的毒腺,常常还可以攻击比它的身体大得多的动物,甚至蛇类、蛙类、麻雀、鼠类等“庞然大物”。

蜈蚣的取食方式以吸食为主,当它咬破了猎获物的表皮后,其口器便就着咬破口,吸吮猎获物的软组织或多汁体液,其毒液也可能在此过程中起了一定的辅助作用。蜈蚣对于干枯的食物不感兴趣,但有时为了扩大猎获物的创口,也啃入一些猎获物尸体的硬质部分。

蜈蚣的食量很大,每次食量可达其自身体重的1/5~3/5。有人观察到,一条少棘蜈蚣在饥饿时,甚至一餐吃掉了两只蟋蟀。但其耐饥饿能力也特别强,一个月不吃食也不会饿死。平时也不是每天都进食。一般饱餐一顿之后,3天之内不会再觅食。(三)对环境温、湿度等条件的要求1.温度

蜈蚣是变温动物,一切生命活动都依赖于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长期分布于不同地区的蜈蚣对温度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药用蜈蚣,其生存温度范围为0~35℃。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5~32℃。

当温度降为11~15℃时,蜈蚣外出活动减少,觅食减少,停止交配产卵,幼蜈蚣停止生长。温度再继续下降时,蜈蚣将停止一切活动,钻入土中进行冬眠。如果让蜈蚣长期处于0℃以下,则进入休眠中的蜈蚣会被冻死。

当温度上升至33℃以上时,蜈蚣外出活动也会减少,并有可能进入休眠状态。如果温度升到36℃以上,则蜈蚣因需散热而蒸发体内的水分,时间一长,就会使其失水过多而干枯死亡。这里所说的温度并非仅指气温,而是指蜈蚣身体周边微环境的温度。例如:夏季高温时期,气温常常超过38℃,而蜈蚣此时则躲避在石板下、墙脚边、土隙中或树阴下的烂草叶中,其周边微环境温度远未达到气温,因而蜈蚣能安然无恙。同样冬季严寒时,只要保证蜈蚣栖居的土层中温度不低于0℃,则蜈蚣可安全越冬。

另外,蜈蚣某些特殊生理阶段对温度的需要也有其特殊性。有人曾研究过,雄蜈蚣在精子发育时与雌蜈蚣在卵子发育时对温度的需求就不一致,并由此造成了野生蜈蚣在不同的季节,雌雄蜈蚣所处土层的深度不一致。2.湿度

湿度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空气的湿度,另一个是饲养土的湿度。空气的温度指相对湿度,可用普通温、湿度表测量。饲养土的湿度则指饲养土的含水量,可用在105℃条件下将饲养土烘干至恒重的方法测量。

蜈蚣对空气相对湿度的最适宜要求为60%~70%,对饲养土的湿度最佳要求为10%~20%,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还因季节的不同及蜈蚣生理状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夏季饲养土的湿度要求为22%~25%,而冬季则为8%~15%;春秋季则20%为最好。刚孵出的幼蜈蚣饲养土要求湿度为25%,而小蜈蚣就稍干,大蜈蚣则要求偏湿。

湿度主要通过影响蜈蚣体内水分代谢及控制环境微生物的生长而影响蜈蚣的生长发育与健康。当湿度过大时,蜈蚣体内的水分代谢受阻,从而使其他物质代谢也被抑制,因而影响蜈蚣的健康与正常的生长发育。同时,湿度过大,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如真菌、寄生虫等更容易生长繁殖,而使蜈蚣更易受病害侵扰。当湿度过低时,蜈蚣体内水分将加快向外蒸发,这也会干扰体内正常代谢,严重时会脱水而死。3.其他气候因子

蜈蚣的生命活动除受温度、湿度条件的影响较大外,还与其他多种气候因子有关,其中包括:刮风、降雨及降雨量、气压、光照等。而且各种气候因子无法单独存在,因而它们对蜈蚣生命活动的影响也是各种因子互作的结果。

蜈蚣在天气闷热、白天下过雷阵雨夜晚转晴时活动量大,晴天夜晚活动量一般,天冷,气温低于20℃时活动量少,无风或有幽幽微风情况下活动正常,大风天、雨天活动量少,下雨过后则较为活跃。

蜈蚣是喜暗怕光的动物。突然的强烈光照,对蜈蚣是一个不利的刺激,往往引起蜈蚣群的骚乱不安,并引发互相争斗,互相残杀,产卵蜈蚣停止产卵,孵卵蜈蚣吞食卵团等不良现象。另外自然日照时间的交替变化可能也对蜈蚣的季节性繁殖活动起一定的调控作用。(四)繁殖特性

蜈蚣为体内受精的卵生动物,其繁殖过程大致包括:两性细胞的发育成熟、求偶交配、筑巢产卵、抱卵孵化、育子等环节。1.两性细胞的发育

蜈蚣的生殖系统在胚胎期就已经形成。到孵出时,雄性生殖腺——精巢中已具备了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精原细胞。而雌性生殖腺——卵巢中也已具备了原始的雌性生殖细胞——卵原细胞。当两性蜈蚣进入性成熟时,其体内即会产生与生殖活动有关的内分泌激素,在这些激素的作用下,蜈蚣的生殖程序被启动,两种性腺中的原始生殖细胞开始分化、分裂,最后形成成熟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2.求偶交配

当两性蜈蚣完全达到性成熟时,已是它们出生后的第5年了。这年春夏之交,它们即有了发情表现。雄蜈蚣发情时,行动极端不安,不断摇动一双触角,急急忙忙地四处爬行,寻找配偶。当其触角“闻到”同样处于发情中的雌蜈蚣的气味时,便会向其靠拢,二者相互探讨周旋,片刻之后,雄蜈蚣便会爬到雌蜈蚣的背上,两者生殖孔紧密相接,雄蜈蚣的尾部不时地微微震动,历时1~5分钟,这期间,雄蜈蚣已将精胞中的精液压入了雌蜈蚣体内,这便是它们的交配过程。蜈蚣的交配一般发生在夜晚外出活动期间。雄蜈蚣在交配完成之后,常常会衰竭而死。3.筑巢产卵

雌蜈蚣在产卵前有筑巢的行为,蜈蚣巢选择在潮湿、松软的土层内。筑巢时,蜈蚣用颚肢、口器和步足将土扒松,边扒边转,并用颚肢和步足钳住土团向外推移,逐渐形成一个空窝,这就是它的产卵巢。

雌蜈蚣将巢筑好之后即进入临产状态,此时它的身体弯曲成S形状,触角伸向前上方,步足平伏在洞底土上,尾节搭在身体中部的背板上,尾足高高翘起,生殖孔有节律的扩张与收缩,同时翻开软皮,第一粒卵粒就被排出并落到背板上。稍事休息后,又重复上述动作,卵粒被一粒一粒地排出体外。刚产出的卵表面黏性很强,后面产出的卵即与前面产出的卵粘结成团,随着尾节的产卵运动,卵团被逐渐前移。2~3小时之后,产卵完毕,此时,雌蜈蚣的触角不再直立,尾足也不再上翘。

产卵期间最忌受到突然刺激,如受到强光、噪音等的突然惊吓,蜈蚣会立即停止产卵,并弃卵逃遁,或食尽已产出的卵。

雌蜈蚣所产出的同一窝卵中也有些未受精,这可能与雌蜈蚣生殖道的结构或产卵速度有关系。从外表上看,受精的卵粒为金黄色,而未受精的卵粒是白色。

雌蜈蚣一次的产卵量一般为50粒,多的可达70粒以上,少的则仅20~30粒。

蜈蚣产卵的季节一般在每年的6月下旬至8月上旬,前后不足2个月的时间,产卵盛期为7月份。4.抱卵孵化

当雌蜈蚣产完卵并将卵团抱入怀中之后,即进入孵化期。此时,它不食不饮,不时用身体前后部分驱赶靠近它的其他动物,其抱住卵团的步足也经常性地运动,以翻动卵团,同时还经常性地用口舔舐卵团,消除卵团表面可能黏附的外物。

另据研究:如果孵化期间的卵团被强行剥离母体怀抱,失去雌蜈蚣的舔舐。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严格的消毒措施,卵粒也会在短期内发霉腐烂。这说明:雌蜈蚣舔卵团的“口水”中可能含有杀菌力极强的物质。蜈蚣卵的孵化期一般为40天。这其中包括20天左右的育子期。

雌蜈蚣在孵化阶段会有吞食卵团的现象。一般每次孵出的子蜈蚣数目只占产出卵的2/3左右,另1/3是在孵化过程中被吞食。雌蜈蚣食卵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几个:一是抱卵时受到惊扰,此种情况下食卵比较严重,有时甚至全窝卵团被吞食殆尽。二是环境条件恶化。三是雌蜈蚣在完成一次产卵、孵化与育子的全繁殖过程时,它不食不饮,而产前营养物质又贮备不足,孵化时体力不支而吞食部分卵粒,这是正常情况下雌蜈蚣吞食卵粒的主要原因。四是卵团被食物或其他异物污染。

在一次繁殖活动中,如果雌蜈蚣因吞食卵团而未完成该次繁殖全过程,则其过不了多长时间(一般为1个月),在条件适宜时,又会产卵。而且此次产出的卵仍能孵化成功。这提示我们,如果给繁殖期间性成熟的雌蜈蚣或产过一次卵的雌蜈蚣喂以类似蜈蚣卵的物质,则有可能加速其繁殖进程或增加其一年中的繁殖次数。

多数雌蜈蚣在完成一次完整的繁殖过程之后,常常会衰竭而死。只有很少一部分能继续存活下去,进入第二次繁殖。(五)发育过程中的蜕皮现象

与节肢动物中其他种类一样,蜈蚣的体表覆盖了一层几丁质,而几丁质一旦生长完整,就不能再扩张,这就将束缚蜈蚣身体的继续生长,为了突破过个束缚,蜈蚣便有了蜕皮的本能。蜈蚣从刚孵出到自己繁殖后代之前,需要蜕皮11次,其中3次发生在胚胎期,此期的蜈蚣还被母亲抱在怀里,靠吸收卵黄供身体发育。以后的8次蜕皮,在饲养正常的情况下,分别发生在蜈蚣离开母体营独立生活后的第38~48天、第69天左右、第334天左右、第380天左右、第442~436天、第703~738天、第779~808天、第1 139~1 142天。以后每年繁殖1次后还要蜕皮1次。在饲养正常的情况下,同种类的蜈蚣同时孵出的幼仔,其一生中每次蜕皮时间都相差不远。

蜈蚣的蜕皮过程是:先用头顶住硬物(如池壁、瓦片等),顶破头板,然后依着自身的伸缩运动逐渐使身体从破裂处“钻出”,其几丁质外壳也就从前向后逐渐脱离蜈蚣躯体,从而完成蜕皮过程。每次蜕皮需时2~3小时。每次脱皮之后,蜈蚣的身体都比蜕皮前的长度有所增加,这个长度的增加是靠蜕皮过程中的牵拉作用实现的,并且蜕皮后的长度便是下一次蜕皮前身体长度生长的“基调”。也就是说:在下一次蜕皮之前,身体长度再不会有多大的增加,而只会长宽长结实。

刚蜕皮出来的蜈蚣,体表有一层软膜,这层软膜的主要成分是甲壳素多糖,这就是几丁质的骨架,以后在这个骨架中逐渐沉积碳酸钙等矿物质,这一层软膜也就会逐渐变硬,最后形成硬壳的外骨骼。而蜈蚣在育子期的3次蜕皮,其软膜骨化不充分,所以其体表也不“坚硬”。硬壳的矿物质外壳除保护机体抵抗机械力的作用外,还能阻挡病原微生物袭击蜈蚣机体。因此,刚蜕皮的蜈蚣及幼子蜈蚣抗病力较弱,另外也特别需要营养物质充实因蜕皮被拉扯得“空虚”的身体。(六)冬眠

蜈蚣是变温动物,当环境温度下降到一定的程度时,因不能满足其体内酶活的需要,蜈蚣便进入休眠状态,这就是冬眠。蜈蚣每年进入冬眠的时间,因不同的品种及不同的地区而有一定的区别,在湖北地区每年11月中下旬,日平均气温已低于10℃以下,此时蜈蚣便不再外出爬行。而是三五成群地潜伏在适宜于越冬的栖息地,进入冬眠阶段。

蜈蚣在冬眠时,常常潜伏在30~50厘米深的土穴中,身体呈“S”形或头部向内蜷曲。同窝的蜈蚣冬眠时常常更容易形成集群。

冬眠状态下的蜈蚣丧失了攻击能力与防御能力,把冬眠的蜈蚣挖出时,其不能动弹,此时即使把它放在太阳下,让其晒暖,其行动仍很呆滞迟缓。蜈蚣冬眠时钻入土层的深度与环境、土层温度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在湖北地区,冬天即使再冷,蜈蚣也不会钻入1米以下的土层中。至于在温度下降的过程中,蜈蚣如何不断向土壤深层迁移,或者蜈蚣如何预知温度的降低而使自己从浅土向深土中迁移,目前尚未知其机理。

人工控制环境温度,使蜈蚣缩短冬眠期,甚至解除冬眠是完全可能的。并且现在已有了这方面成功的先例,这将在后面的内容中详细介绍。(七)蜈蚣的生长发育规律与生命阶段的划分

蜈蚣的生长速度较慢,自然情况下,一条蜈蚣从出生到自己繁殖后代需要整整4年的时间,从出生到长成商品用蜈蚣也需要3~4年。又由于蜕皮使蜈蚣的体长与体重增长呈跳跃式增加,而不是渐进式增加,因此,蜈蚣的生长速度无法用日、月等来统计,而只能以年或以每个蜕皮周期来统计。例如:少棘蜈蚣出生当年越冬前,完成第2次蜕皮,体长达到47毫米。第2年越冬前完成第5次蜕皮,体长达到73毫米。第3年越冬前完成第7次蜕皮,体长达到95毫米。第4年越冬前完成第8次蜕皮,体长达到106毫米,并从此进入性成熟期,在第5年夏天开始产卵。

蜈蚣生长期长除本身生长慢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每年必须有一个漫长的冬眠期,据统计,蜈蚣在同一年中的每两次蜕皮间的平均间隔时间为50天,依此计算,如果蜈蚣周年都生长发育而无冬眠期,则其从出生到性成熟(完成独立生活的8次蜕皮),仅需400天时间。有实验证明:蜈蚣在恒温养殖的情况下,其生产周期不足15个月,这说明蜈蚣养殖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关于蜈蚣的生命阶段划分,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为了饲养管理的方便,我们将蜈蚣的一生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卵子蜈蚣幼蜈蚣小蜈蚣大蜈蚣种蜈蚣。其中小蜈蚣、大蜈蚣两个阶段又叫育成期蜈蚣。五药用蜈蚣的人工养殖(一)养殖蜈蚣前所需进行的准备工作1.智力上的准备

尽管我国利用蜈蚣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但人工养殖蜈蚣才刚起步,关于这方面的科技研究还很不深入系统。因此,初养者在养殖前一定要尽可能多地收集有关蜈蚣的科研与技术资料。同时,尽量多找有关科研人员咨询,尽可能找到可靠的养殖成功者,现场实习请教,以掌握蜈蚣养殖中各环节的具体操作技能。2.信息上的准备(1)本地区气候因子资料的收集。前面已述及,蜈蚣的生长发育对多种环境气候因子的依赖性较强,而且不同的种对环境气候因子的要求也有所差异,这需要养殖者较详尽地了解本地区周年各种气候因子的变化情况,以决定是否能在本地区养殖或者还需创造哪些条件才能养殖,养殖什么种类。另外,本地区有无养殖成功的先例,有无饲料来源等也应充分了解。(2)种苗供应。近几年来,特种养殖行业出现了一些怪现象,有些人利用人们对某一新兴的特种养殖业还不十分了解的弱点,干起了高价炒卖种苗的生意,有的甚至把普通的种苗冠以各种名称进行不科学的歪曲宣传,坑害那些有志于发展此项事业的真正的养殖者。所以初养者如需引种,在引种前一定要了解各种蜈蚣的种质特征,并对供种对象作一定的认真调查,冷静识别,尽量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大的成功把握投入生产。(3)销售渠道。尽管目前蜈蚣已是一种紧俏药材,市场销路没有多大问题,但准备规模化养殖的养殖者,还是应该多了解市场行情及其变化规律,并尽快建立自己的产品销售渠道。3.场地上的准备

根据蜈蚣的生物学特性,蜈蚣的养殖场地应选择在地势高燥、避风向阳、冬暖夏凉、空气清新、安静无噪音的地方。(二)几种主要的养殖方式介绍

目前,养殖蜈蚣的主要饲养方式有箱养法、缸养法、池养法。无论哪种方式,都是以蜈蚣的生物学特性为依据,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与经营目标而设计,下面是这几种养殖方式的介绍。1.箱养法(1)箱的制作。简易的制作方法是用纤维板加1.5厘米厚的木条钉成长、宽、高分别为100厘米、40厘米、50厘米的板箱,箱的顶盖上不用纤维板而是用方格的窗纱,既利通风透气,也利于防逃。另一种方式是:先钉一个高20~30厘米、宽30~40厘米、长度因地制宜的浅木槽,槽的上口四角及中间竖起多根长约10厘米的小木条,然后,用特定网眼的纱网围绕这些小木条在木槽的上方钉一个蚊帐式的网罩,在面向操作一面的网罩上留下多个操作门。将几个这种木槽放在长度与之匹配的多层木架上,组成立体多层养殖槽,这样既节省空间,充分利用养殖舍的面积,又利于蜈蚣栖息处的通风换气。同时,由于木料的吸湿作用,有利于维持饲养土的湿度。另外,这种结构还特别适用于冬季温室养殖。(2)饲养土堆放与内部布局。箱养法的饲养土堆积厚度为10厘米,同时,每个养殖箱配备若干块弧形瓦片,将瓦片洗干净并吸足水分,4~5片一叠地放置在箱内壁四周,并使叠放的瓦片每层之间用厚约2厘米的海绵条垫起,供蜈蚣栖息。箱的中间不放瓦片,这里是蜈蚣摄食与活动的场所。

该养殖法的优点是:设备制作简单,布置方便,灵活性大,节省空间,而且可以搬动转移。缺点是:饲养土难以保持稳定的湿度,受环境影响大,很难维持蜈蚣所需的最适宜生态环境,只适合于养殖商品蜈蚣。2.缸养法

用于养殖蜈蚣的缸可以是玻璃的或是瓦缸。缸的体积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一般以底面直径为50厘米、高30厘米左右为宜。在缸底先铺上一层粗砂石,再在砂石上铺一层厚约10厘米的饲养土,再在饲养土上缸内壁边缘叠放弧形瓦片,中间则留出蜈蚣活动与摄食的空旷地。瓦片叠放的厚度不限,但以最上一块瓦片的上层面低于缸口10~15厘米为宜。叠堆的瓦片层与层之间,垫以厚约2厘米的海绵条,缸口还要盖以纱网,以防蜈蚣外逃。

作为长远发展的蜈蚣养殖者,缸养法只应是权宜之计或因地制宜的小规模养殖。缸养法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其通风透气差,底部易于积水,容易滋生真菌,使蜈蚣发生绿僵菌病,应特别注意控制饲养土的湿度,并适时更换饲养土。3.池养法

这是大多数蜈蚣养殖者所采用的一种方法。随着技术的进步,池养法从池的构造到池内布局都在不断改进。池养法分室内池养与室外池养两种。室外池养无需建造房舍,成本低廉,也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生态条件,抓住蜈蚣的最佳生长发育季节,快速促进蜈蚣的生长繁殖。室内池养法则有利于管理,同时有利于人工营造蜈蚣最佳生态条件,延长蜈蚣的生长期,缩短冬眠非生产期,还有利于控制天敌与病害,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率。室内养殖应因地制宜地利用简易房舍为主。但无论室外、室内池养,池的构造与内部布局基本相似。(1)池的建造。

① 池的地点选择。养殖蜈蚣的池选择何种地势对室内养殖者来说不是特别重要,而对于室外养殖者来说则很重要。在室外,建造蜈蚣养殖池的地点应在向阳的坡地。既可以避免雨水蓄积,又可以避免秋冬季节北风吹打。

② 池的建筑。用于养殖蜈蚣的池为长方形水泥结构池。池的大小与排列,应根据养殖场地或房舍来合理布局,而且养殖种蜈蚣、小蜈蚣与大蜈蚣的池应分别建造,以免在养殖过程中互相串群而致大吃小。池的四周用砖侧立砌成高约50厘米的围墙,围墙的内壁尽量用水泥抚平。在池内的上缘镶嵌一圈宽为10~15厘米的玻璃,或贴上10~15厘米的塑料透明胶,表面贴平整,保持光滑,以防蜈蚣外逃。如镶嵌玻璃,则玻璃片之间的接口一定要精工细作,衔接紧密,保持光滑,防止蜈蚣用复杂的腹足攀爬逃跑。

③ 池底的铺设。池底可用水泥铺底抹平,也可用砖直接铺在池底土面上,然后砖与砖之间的接缝用水泥灌浆封严。两者各有优缺点,水泥铺底建造比较方便,养殖后捕捉蜈蚣也较容易,但水泥铺底透水性相对较差,在给饲养土加湿时如操作不严格,易造成饲养土积水。另外,水泥铺底也不利于饲养土与池下土之间的水、气交流,保温性能也相对差些。在温差变化较大的季节,不利于营造稳定的生态环境。用砖铺底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一方面砖的吸水性强,同时又能将其吸入的水分以蒸气的形式蒸发出来,因而对调节饲养土与环境湿度极有好处;另一方面,其渗水性与透气性很好,这有利于饲养土与池下土之间的水分交换与气体交换,使寒冷的季节地热能够上升,提高饲养土的温度,而炎热季节,凉爽的地下可以吸收饲养土中的热量,使饲养土不至温度过高。但用砖铺底也有其缺点:一方面,用水泥浆弥合砖缝时,易因疏匀而留下缝隙,蜈蚣可通过这些缝隙钻入池底下的土层中,这容易造成蜈蚣受害或捕捉困难;另一方面,由于砖的透气性强,其内部的微小空间大,在长期湿润的条件下,容易滋生各种微生物,其中就包括病原微生物。

④ 蜈蚣栖息床的建造。池养法中常用的蜈蚣栖息床有两种:一种是堆土式栖息床;另一种是砖码型栖息床。

最简单的栖息床就是直接由饲养土堆积,因而又叫堆土式栖息床。即在养殖池底2/3的地面上铺一层厚10~15厘米的饲养土,上面再放上瓦片,另1/3的地面则是蜈蚣的活动场所。瓦片为弧形瓦,并采取拱面朝上的方向,层层叠加,层与层之间的两边垫以厚约2厘米的海绵条。瓦片之间也可采用肩搭肩的方式排列,在它们的搭接处,垫以海绵条。使互相叠加的地方保持约2厘米的距离,以利蜈蚣栖息。瓦片的上表面高度应比池壁口缘低15厘米以上,不得超过内壁玻璃(或塑料透明胶)的下边缘。以免蜈蚣以此为梯逃逸。

砖码型栖息床,是指用砖按一定的方式堆码构成的蜈蚣栖息床,砖与砖之间保留一定的缝隙作为蜈蚣的居所与钻爬通道。砖码型栖息床有3种形式:全卧式栖息床、卧-立式栖息床、屋顶型栖息床。

全卧式栖息床:该种栖息床由砖全部平卧放堆积,同层砖与砖之间保持0.5~1.0厘米缝隙,层与层之间的砖缝呈交错状态码放,一般可码放6~7层,最上一层缝隙口,放上多片海绵,以供调节湿度与蜈蚣饮水。该种栖息床的优点是:能有效地保持蜈蚣周边小环境干净,减少病原菌侵袭,无需用饲养土,操作更为方便,管理更加容易,但缺点则是,耗砖量大,成本高,由于砖的系水性差因而难于维持稳定的湿度环境。

卧-立式栖息床:该种栖息床是在池底平铺一层砖,砖与砖之间仍需保持1厘米左右的缝隙,然后在此层砖上再直立排放一层砖,直立的砖之间也保留1厘米左右的缝隙,立砖顶上再盖一层卧砖,卧砖上再放些海绵。该种栖息床与全卧式栖息床相比,砖缝间的透风性相对好些。但缺点是,由于立砖间的缝隙过于高长,蜈蚣在其间栖居时没有安全感而常常龟缩不出,取食活动少,生长发育迟缓,而且栖息床的面积过小时,还有倒塌的危险。

屋顶型栖息床:该种栖息床的基本结构是外围用砖码成人字型阶梯,中间由饲养土填充,有的则用与砖的规格一致的土坯填码而成。其建造过程是,先在池的中心堆放饲养土,然后沿池的长轴方向,两边离池壁分别10厘米处,各码一排砖,砖的长轴与池的长轴垂直,然后修整饲养土,使第二层砖平放第一层砖上,且向池的中间错位半截,以后依此类推,直到两边的砖在中间会合,从而构成“∧”形阶梯就行。但需注意砖与砖之间、砖与土坯之间及土坯与土坯之间应保持1厘米左右的缝隙,以供蜈蚣栖息与活动。该种栖息床是现行用得较多的模式。其优点是保温、保湿性能较好,操作方便,蜈蚣在此种栖息床中生活舒适,活动正常。缺点是建造稍显麻烦。

有时,室内养殖者为节省空间,或便于冬季升温养殖,常将蜈蚣养殖池建成立体多层结构。建造时应注意每两层间的间距应保持40~50厘米以上,且池面不宜过宽,尽量保证池内通风透气、透光性良好,以防止真菌滋生。(2)饲养土的制作。饲养土既是蜈蚣栖居、生活、繁殖的场所,也是蜈蚣逃避各种不利因素的“避风港”,因而对蜈蚣非常重要。蜈蚣对饲养土的土质没有很高的特殊要求,沙土、壤土都可以,但饲养土必须疏松、潮湿,而且要保温、保湿性能好。所以饲养土最好是较为疏松的壤土,黏土最好不要用作饲养土,因其易于板结、喷水后湿度在土粒间分布不均匀,严重影响蜈蚣在其内的活动。

常用的饲养土是反复耕作过的菜园土,其制作过程为:在长时期未喷洒过农药化肥的菜园内,挖取土质疏松、肥沃地段的表层土,将其打碎(一般质量较好的菜园土只需用锄、棒等轻敲即可敲成颗粒状),捡出其中的烂叶、石块、瓦片等杂物,放于暴烈的太阳下,反复翻晒2~3天。直到晒干,这样既便于贮存,又能杀除土中可能含有的天敌卵或病原菌。晒后即可贮存备用。

临用前,根据所需用量与湿度要求。准备好相应重量的水和喷雾器,将土薄摊在地上,一边翻动一边用喷雾器将水均匀地喷于土中,然后装池。

在室内养殖的情况下,饲养土一经调节好湿度装池后,其湿度不会有很大的变化,如果需要大幅调节已入池的饲养土的湿度,可以采用摊薄饲养土,对表层均匀喷水或开窗通风的办法来增减饲养土的湿度。

正常情况下,一般每年春天,蜈蚣刚从冬眠中“苏醒”时更换饲养土1次,平时,若因清除粪便而丢失了少量饲养土时,可适量补充,如遇发生疫病、蚁害或螨害等,应全面更换饲养土。

饲养土在池中的铺垫厚度因季节不同而有所差别,一般春秋季节为10厘米左右,而夏天则减到5厘米,到冬季应加厚到15厘米左右。(3)饮水设施。饮水也是蜈蚣的生命活动之一。因此,蜈蚣养殖场内一定要设置供水设施,常用的供水设施为塑料浅盘即饮水盘。饮水盘最好埋于饲养土中,或嵌于活动场的地面下,其盘口与饲养土表面或活动场的地平面平,以方便蜈蚣寻觅和饮水。有些饲养场的饮水设施,是在养殖池内沿池壁底部向下挖成一圈水沟,沟底与沟壁用水泥抹平,以防漏水,沟的上口与蜈蚣活动场地地面平,沟宽为10~12厘米,沟深10厘米,沟内经常保持有足够的清洁水。由于蜈蚣无法涉水过沟,因而,这种沟既可满足蜈蚣饮水的需要,又可防止蜈蚣外逃。

此外,还可用较致密的海绵,吸足清水之后,放于蜈蚣的活动场或瓦片上供蜈蚣饮水。(4)投料设施。蜈蚣的饲料常常是一些活的小动物,而且饲喂时还要将其切断,这些饲料在被蜈蚣摄食前可能遗留下一些黏液、粪便及多汁的软组织等玷污饲养土或运动场,而且这些东西很难清理,又易引起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因此,给蜈蚣投料时常常要设置饲料盘。与饮水盘一样。蜈蚣的饲料盘也可以是塑料浅盘,可埋设于饲养土中或“镶嵌”于活动场内,其盘口与饲养土表面或活动场的地平面平。也可用薄木板或者硬而又压实的纸板作饲料盘。(5)供热保温设施。对于准备周年生产的养殖者来说,冬季升温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在建筑养殖设施时,应考虑给温设施。同时,为了节省空间和最大限度地提高热量的供给效率,建议养殖池最好建成立体多层次结构(如立体架多层饲养槽式结构等)。这样,悬空的养殖池(槽)其饲养土与舍内空气的同步加热就变得更为容易。

供热设施可采用地龙式、火龙式等。条件许可时还可因地制宜地使用锅炉暖气等供热。如果采用地龙或火龙,最好在养殖池的两边,沿池的长轴方向各设置一条(套)或几条(套),以保持池内温度均匀。同时,饲养池的空中,饲养土中及饲养土的底部中心等处最好多设置一些温度计及空气湿度计等。如用暖气片加热,最好暖气片放置在房舍的长轴两边墙壁旁,同时,房舍的保温性能必须好。(6)供湿设施。蜈蚣场地的供湿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空气供湿,一个是土壤供湿。对于室外养殖者来说,土壤湿度是最需要关注的问题,常常在场地建筑上就需要考虑这个问题。主要从饲养池底的渗水、饲养土的喷水与排水以及通风等几个方面来控制饲养土的湿度。而室内养殖者饲养土的湿度则可用喷水、松土等方式控制湿度。因此其相应的配套设施就应该包括喷雾设施,通风设施,洒水设施,渗水、排水设施等。这里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冬季室内加温养殖者,由于室内外温度差较大,室内空气与饲养土之间的温差也大,这使饲养土的水极易挥发,因此,保持饲养土的湿度就很难,在建筑室内立体养殖池时,最好在饲养池(或槽)的底部增加给湿设施。(三)引种与捕捉种苗1.引种蜈蚣所需要把握的几个原则(1)根据医药部门有关药用蜈蚣的标准引种,不是所有种类的蜈蚣都具有药用开发价值,医药部门对药用蜈蚣的收购是有一定要求的。例如,我国古籍药典中就规定了少棘蜈蚣才是药用蜈蚣的正品,而且,还将少棘蜈蚣中“头足赤”的类群列为上品。对成材的蜈蚣的体尺也有一定的规定,如规定加工成药材的原动物,体长为100~110毫米,经加工过程中竹片的牵拉后,药材长度达到140毫米等。按照这个要求,我们养殖药用蜈蚣的首选种应该是少棘蜈蚣,而且还应该尽量选择其中头部、步足都呈红色或接近红色的类群,其成体体长至少达到100毫米以上。

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标准也不是一层不变的。例如,后来的药典便将多棘蜈蚣、墨江蜈蚣等几个大体形种类的蜈蚣也列入药用蜈蚣种类中。随着人们对蜈蚣研究的不断深入,今后可能会有更多有药用价值的蜈蚣种类被发现或者被引进。同时,随着现代动物繁育技术在蜈蚣养殖中的应用,今后人们还可能培育出新的蜈蚣品种,这些新的种或品种除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外,可能在其他方面有很强的优点,如生长速度快、生产周期短、个体大等。但对于药用蜈蚣养殖者来说,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这些种或品种的药用价值,要弄清楚它们是否已被医药部门接受或有无可能被医药部门接受。其次才能考虑它们的其他性能,如生长速度、生产周期、对环境条件的需求、饲养难度等。(2)根据本地域生态气候条件引种。每一种蜈蚣都只在一定的地理纬度区域分布,也只能适应相应地域中的气候条件,一旦被引入另一种生态区域,其生长、繁殖等生命活动就有可能发生障碍,药用成分也有可能发生变化。例如,有人曾多次将生长于湖北地区的少棘蜈蚣引入东北的吉林养殖,就未获得过成功。当然,这不是说寒带地区就无法养殖蜈蚣,在条件许可、能完全人工控制养殖小环境的情况下,养殖成功也是很可能的。关于蜈蚣的异域引种养殖,目前正在开展广泛的研究尝试,全国许多区域中都已有成功的报道,因此,养殖者引种前,一定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准备引种的蜈蚣对环境生态条件需求的严格程度,本地区气候生态特征以及自己能够创造养殖小生态的能力,同时还应掌握该种蜈蚣目前已养殖成功的区域等。另外,引种时应遵循先近后远的原则,最好先了解一下本地区是否有合适的野生种,如果有就在当地收集。当地有养殖成功者就在当地引种,实不得已才到远方去引种。2.引种季节

原则上,一年四季都可以引种,但为了加快养殖速度,提高引种的准确性,最好是在立夏前后引种,因为此时种蜈蚣尚未产卵,而又到了临产的时期,雌蜈蚣是否怀卵容易看出。如果鉴别准确,种蜈蚣引回后较短时期内就可能产卵,这有利于加快养殖速度。如果在秋冬时节引种,由于雌蜈蚣一生中多数只能产一次卵,能产两次卵的,其二产以后的卵孵化率也低些,而其他未产过卵的蜈蚣,因是非繁殖季节,不容易准确掌握其成熟程度,对其次年夏天是否能繁殖就无多大把握,而且引回之后还要度过一个冬眠非生产期,这样不划算,所以引种时最好在春夏蜈蚣繁殖之前。3.种蜈蚣的优劣鉴别

鉴别种蜈蚣的优劣主要从其外观与行为上。外观上:作为种用的蜈蚣应身体完好无缺,不得断肢,体节伤残等。体色要光亮鲜艳,不得粗糙暗淡无光泽。应符合本种类的种质特征要求,如少棘蜈蚣的种质特征是:成体体长为11厘米左右,头部与第一体节背板为金黄色,步足黄色,尾足上只有2~3个棘等。引种少棘蜈蚣至少应该选择符合这些特征的个体。另外,最好还应选择其中头部与步足颜色较深,接近红色的个体。因为它们更符合药用要求。种用蜈蚣的年龄最好已达4足龄,进入成体,即进入繁殖年龄。在繁殖季节将到时引种,应能看出雌蜈蚣腹部明显膨大。

另外,引种时,引种者最好能在供种者的养殖场现场学习几天,并在夜间能亲临现场观察到种蜈蚣的活动、取食等情况,以保证引入的种蜈蚣健康,活动正常。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