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全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30 00:08:08

点击下载

作者:(春秋)孙武,司马志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孙子兵法全书

孙子兵法全书试读:

前言

《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军事著作,被称为“兵经”。从它诞生的春秋战国时代起,就备受军事家们的追捧。《孙子兵法》又称为《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等,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它被翻译成了20多种语言,流传海外。

除了军事领域,《孙子兵法》还被广泛应用到外交、企业管理等不同的行业。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在军事方面,不少国家的军校都把它列为教材。其博大精深的内容,精邃富赡的思想,缜密严谨的逻辑,为一代代著名军事家的成长提供了养料。据说在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交战双方都以《孙子兵法》作为参考,借鉴其军事思想以指导战事。“《孙子兵法》的作者到底是谁?”这个问题在国内的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有一部分人认为其作者是春秋后期的吴国将军孙武,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是战国中期曾任齐国军师的孙膑。据相关资料记载,孙武和孙膑都有兵书传世。唐颜师古认为,孙武所著兵书为《吴孙子兵法》,而孙膑为《齐孙子兵法》。《汉书·艺文志》中也曾经记载在“兵权谋家”中有吴、齐两部兵法著作。但是东汉以后,由于其中一部失传,于是只剩下了《孙子兵法》。关于《孙子兵法》作者的猜测,自宋代以来一直就没有停过。

有人认为《孙子兵法》是孙膑所著的,理由是:在《左传》中,根本就没有提起过孙武这个人。虽然《史记》中有关于孙武的记载,但是孙武在吴国杀死吴王美人的故事太过离奇,所以不足信。不仅如此,在《孙子兵法》中经常用到的词汇,都是战国时代流行而春秋时所未见的。

如《势篇》中的“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中的“形名”,《九地篇》中“夫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的“霸王”,都是战国的常用语,在春秋的著作中并不常见。

又如在《孙子兵法》中经常提到的部队规模经常是“十万师”,但是在春秋时期大国用兵最多不过数百乘,也就是两三万人而已,到了战国中期的时候才出现了十万兵力出师打仗的情况。

春秋时期的战争一般都是由国君直接参与,或者由中军元帅直接统御。在《孙子兵法》中经常提到的“将”(比如“将受命于君”)则是在战国时期才经常出现的领兵者名衔。

还有一部分研究《孙子兵法》的学者认为孙武与孙膑其实是一个人。现代学者钱穆在《先秦诸子系年考辨》中指出:孙子在吴、齐两国都待过,也许太史公司马迁记错了。

幸运的是,在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的西汉墓葬中同时发现了书写《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大批竹简。这个发现不仅让失传千年的《孙膑兵法》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孙武和孙膑都确有其人,并基本确认了《孙子兵法》的著作人。但是,仍然有学者坚信这不能说明《孙子兵法》就一定是孙武所作。因此,关于《孙子兵法》的著作人到底是谁至今仍然有争议。

不管怎样,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优秀遗产,《孙子兵法》以它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为军事、政治、经济等领域提供了理论基础。它在战争规律、哲理、谋略、政治、经济、外交、天文、地理等方面都有涉及,是古代军事学理论的宝库和集大成者。它里面的许多名言警句都为人们所熟知并传颂,比如“兵不厌诈”,又比如“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在新时期的社会背景下,《孙子兵法》焕发了新的光彩。本书意为展示孙子兵法的精华,深入浅出。相信每一个捧读之人都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化瑰宝的璀璨,并从中受益,在人生的战场上克敌制胜。第一篇计篇第一章兵者,国之大事【原文】〔1〕〔2〕〔3〕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4〕不可不察也。【注释】

[1]兵:本义指兵器,《说文解字》:“兵,械也。”后引申为兵士、军队、战争等,此处作战争、军事解。

[2]国之大事:意为国家的重大事务。

[3]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意为战争直接关系到军民的安危,国家的存亡。

[4]不可不察:察,仔细考察、研究。不可不察,意指不可不仔细审察,谨慎对待。【名家点评】

死生之地,有公之道,不可不察也。

杜牧曰:“国之存亡,人之死生,皆由于兵,故须审察也。”【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能不谨慎周密地观察、分析、研究的。”【延伸阅读】

孙子所处时代是一个优胜劣败、弱者先亡的时代。诸侯间的战争就是相互争霸和兼并,无所谓正义与非正义。当时的周天子已失去天下之主的地位,齐、秦、晋、楚等强国先后称霸,不断扩大自己的领土和势力范围。面对这样的形势,如果安于现状,不具有侵略性,除了甘心成为大国的附庸,只能是坐以待毙。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不能不认真地观察和对待。

这里所说的“兵”,指的是“战争”和“国防”。《孙子兵法》的第一句话非常有气势,把对战争问题的认识提到了国家生死存亡上来。这样,《孙子兵法》全篇就被定位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上,使我们认识和研究战争问题处在一个非常高的战略起点上。“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这句话非常有分量,将战争问题的必要性点得非常到位,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将这种责任融入了战争问题的研究中,而这一点,正是每一位战略家必须具有的战略感觉。

兵凶战危。战争是人类社会最残酷的竞争,它是解决政治问题的最后一种手段,它用实力说话,它用流血的方式来最终强迫失败者臣服。战争的结局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并且是用“生”与“死”、“存”与“亡”这种最惨痛的代价和最极端的选择来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如果在战争中失败,就必须接受“死”与“亡”的现实,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也没有改正错误的机会。因此,国家的主宰者、战争的决策者,对战争问题不能有丝毫忽视,必须认真对待。

国家安全是国家的最大利益,战争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战争的发生或消失,并不以某个国家统治者的意志为转移。无数历史事实证明,不敢面对战争者,忽略战争存在者,最后都将被战争无情地吞噬掉。我们必须具有忧患意识,要经常从自身的生死存亡考虑一些竞争方面的问题,尤其在和平的时候,在顺利的时候,在胜利的时候。这不是危言耸听。要记住:胜利和成功往往是最大的敌人!

一只野狼卧在草地上勤奋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对它说:“天气这么好,大家在休息娱乐,你也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吧!”野狼没有说话,继续磨牙,把它的牙齿磨得又尖又利。

狐狸奇怪地问道:“森林这么静,猎人和猎狗已经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处徘徊了,又没有任何危险,你何必那么用力磨牙呢?”

野狼停下来回答说:“我磨牙并不是为了娱乐,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猎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时我想磨牙也来不及了。而平时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时就可以保护自己了。”

狼的这一番话发人深省,说明了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的时候,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两年后阖闾的儿子夫差率兵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被押送到吴国做奴隶,勾践忍辱负重侍候吴王三年后,夫差才对他消除戒心,把他送回越国。

其实勾践并没有放弃复仇之心,他表面上对吴王服从,但暗中一直在训练精兵,强政励治,等待时机反击吴国。艰苦能锻炼意志,安逸反而会消磨意志。勾践害怕自己会贪图眼前的安逸,消磨报仇雪耻的意志,所以他为自己安排了艰苦的生活环境。他晚上睡觉不用被褥,只铺些柴草,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

勾践为鼓励民众,就和王后与人民一起参加劳动,在越人同心协力之下使越国强大起来,最后找到了时机,把吴国给灭了。

如果吴王能够明白: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那么就不会对越国放松警惕,最终被勾践给灭了。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在直接面对危险的时候,我们会用自己全部的力量去战胜危险。而当安全的时候,却往往不知道安全是不会永远存在的,没有做出迎接危险的准备,这样我们就会受到伤害!我们应该全面地看问题,也要多观察、多感受生活。懂得居安思危的人,才是笑到最后的人。第二章经之五事,知之者胜【原文】〔1〕〔2〕〔3〕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4〕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5〕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6〕〔7〕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8〕〔9〕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注释】

[1]经:度量、衡量的意思。

[2]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校,衡量、比较。索,考索、探索。情,情势、实情,也可理解为规律。

[3]道:本义是道路,后引申为事理、规律、方法等。

[4]令民与上同意也:令,使、教的意思。民,普通民众、老百姓。上,君主、统治者。意,意志、意愿。

[5]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意为民众与统治者一条心,乐于为君主出生入死而毫不畏惧危险。不畏危,不害怕危险。

[6]阴阳、寒暑、时制:阴阳,指昼夜、阴晴等天时气象的变化。寒暑,指寒冷、炎热等气温差异。时制,指四季的更替。

[7]远近、险易、广狭、死生:远近,指作战区域的距离远近。险易,指地势的险厄或平坦。广狭,指战场面积的宽阔或狭窄。死生,指地形条件是否利于攻守进退。

[8]智、信、仁、勇、严:智,足智多谋,计出万端。信,赏罚有信,令行禁止。仁,爱抚士卒,关怀百姓。勇,英勇善战,杀敌致果。严,严于律己,执法必严。

[9]曲制、官道、主用:曲制,有关军队的组织编制、通信联络等具体制度。官道,指各级将吏的管理制度。主用,指各类军需物资,如车马兵甲、衣装粮秣的后勤保障制度。【名家点评】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梅尧臣曰:“智能发谋,信能赏罚,仁能附众,勇能果断,严能立威。”【译文】

因此,必须通过敌我双方五个方面的分析,七种情况的比较,得到详情,来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性。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道,指民众和君主目标相同,意志统一,可以同生共死,而不会惧怕危险。天,指昼夜、阴晴、寒暑、四季更替。地,指地势的高低,路程的远近,地势的险要、平坦与否,战场的广阔、狭窄,是生地还是死地等地理条件。将,指将领足智多谋,赏罚有信,对部下真心关爱,勇敢果断,军纪严明。法,指组织结构,责权划分,人员编制,管理制度,资源保障,物资调配。对这五个方面,将领都不能不深刻了解。了解就能胜利,否则就不能胜利。【延伸阅读】

在该章中,孙子主要阐述了在打仗时五个决定战争胜败的重要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道”:就是一切要依照规律行事,要做好军队的思想工作,使得军官和士兵都有相同的意愿,使得他们可以同生死共患难,使得军队上下士气高涨。

第二个因素是“天”:就是“天时”,具体指的是天气阴阳变化,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第三个因素是“地”:就是地理条件,例如:距离远近、地形险易、幅员广狭、地形是否有利等。

第四个因素是“将”:就是指挥军队的人是否有智慧?是否讲信义?是否有仁慈之心?是否勇敢机智?是否治军严格?

第五个因素是“法”:就是治理军队要有方法,例如:军队建制是否合理?各级领导职责是否明确?各类军需物质是否筹备齐全?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指挥军队的将领必须要弄明白以上五个因素,只要弄明白了五个因素,那么胜利就会到来。如果忽略了五个因素其中的任何一个,那么就将面临失败。

其实,孙子的治军之道完全可以借鉴到企业的管理中来。用“道”、“天”、“地”、“将”、“法”这五种要素来管理企业,企业也可以像军队一样治理得井井有条。

所谓的“道”:就是一切要依照规律办事,要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使得企业管理者与员工都有相同的意愿,使得他们可以同心协力,使得企业上下士气高涨。

所谓的“天”:就是企业产品要符合市场需求,企业要有强大的创新能力,赋予产品在市场上超强的竞争力。

所谓的“地”:就是地理条件,企业要确保充足而低成本的物质供应,就要确保快捷而低成本的产品物流通道,而且还要确保产品销售的口岸优势,最后要确保充足的人才储备。

所谓的“将”:就是企业要有得力的各级领导,他们有智慧、讲信义、有仁慈之心、果敢机智并且管理严格。

所谓的“法”:就是治理企业要有要领,诸如:企业建制是否合理?各级领导职责是否分工明确?各类物质是否筹备充足?

有企业管理经验的人都应该明白,如果一个企业具备了上述五个要素的话,那么这个企业肯定能管得好。

万丰奥特控股集团董事长陈爱莲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没有爬不过的坡,没有过不了的坎”。她总是这样以她的自尊、自立、自信、自强面对创业的艰辛,逐渐成为中国民营女企业家中的“造车第一人”。

陈爱莲站在“2004年度风云浙商”颁奖典礼的领奖台上,因被授予“浙商造车的风云人物”而赢得了鲜花与掌声。据悉,陈爱莲是此奖设立以来获奖者中唯一一位女性企业家,被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誉为“浙江商人佼佼者”,她以一个女子命运角色的嬗变,见证了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陈爱莲说:“当你做事业时,不要把自己当做一位女人,我从来不按着‘男人应该做这个,女人应该做那个’的方式来思考问题。”陈爱莲认为,是新的经济环境给女性带来了新的创业机遇,经营企业注重的是对市场经济规律的把握和运用,需要一种柔性的生产和经营方式,还有与以前不同的管理方式,现在重要的是要拥有人才、专利、核心竞争技术等智力资本。陈爱莲以她的细心、耐心平衡了女性的感性与理性的混乱,形成更加强有力的领导力,并以女人独特的敏感性更快更好地捕捉商机。

1994年,陈爱莲在新昌淘到了铝轮项目的第一桶金后,她在1998年毅然决定新建生产基地,上马更大的铝轮项目,开创了“当年投资、当年投产、当年打开市场、当年出口”的良好局面。之后又杀进上海浦东,成立了上海万丰铝业有限公司,迅速扩大了市场占有率。她领导的万丰奥特集团成为亚洲第一铝轮生产基地。2000年,陈爱莲又大胆地杀进了整车领域。经过一年的资产重组,建立了上海万丰客车制造有限公司。她带领万丰人从最初的铝合金车轮,再从皮卡车,到现在的SUV,建成了集汽车制造与汽车零部件、机械设备等三大产业于一体的企业集团,拥有五个生产基地,在上海、北京、美国、日本设有对外窗口,“ZCW”铝轮生产规模更是位列亚洲第一。

根据国外考察的经验,陈爱莲提出了“文化经营企业”的新观点。在她首倡“(知识+经验)×精神=竞争力”的企业精神的支撑下,万丰奥特集团的企业文化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价值观、世界观。陈爱莲坚信,“企业要辉煌永驻,参与国际竞争,首先是要用好人,必须依靠人力资本即‘知本’,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增长。”因此,她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的管理者队伍。

陈爱莲非常推崇孟子所说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她认为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包括依法纳税、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生产优质产品、回报股东投资、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和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这六个方面。

陈爱莲语气坚定地说:“随着入世和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万丰要在全球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壮大,关键还在于企业本身,只有具有良好企业形象,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得到社会高度认可才具有持久的竞争力。”

陈爱莲在创业以及管理的过程中,充分运用了“道”、“天”、“地”、“将”、“法”这五个管理因素,才赢得了今天的辉煌人生。第三章校之以七计〔1〕〔2〕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3〕〔4〕〔5〕〔6〕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7〕?吾以此知胜负矣。【注释】

[1]主孰有道:哪一方国君为政清明,拥有广大民众的支持。主,君主、统治者。孰,疑问代词,谁,这里指哪一方。道,有道,政治清明。

[2]将孰有能:哪一方的将领更有才能。

[3]天地孰得:哪一方拥有天时、地利。

[4]法令孰行:哪一方能对法令规章加以认真执行。

[5]兵众孰强:哪一方兵器锋利,士卒众多,军队强大。兵,在这里是指兵器。

[6]士卒孰练:哪一方的军队训练有素。

[7]赏罚孰明:哪一方的奖惩能做到公正无私。【名家点评】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曹操曰:“故闻王者,将知其变极,即胜也。索其情者,胜负之情。”【译文】

所以,要通过对双方各种情况的考察分析,并据此加以比较,哪一方的君主是有道明君,能得民心?哪一方的将领更有能力?哪一方占有天时地利?哪一方的法规、法令更能严格执行?哪的装备更精良,兵员更多?哪一方的士兵训练更有素,更有战斗力?哪一方的赏罚更公正严明?通过这些比较,我就知道了胜负。【延伸阅读】

孙子提出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个要素后,紧接着又教给我们一种能判断胜负的方法:判断最高领导者是否得人心;判断将领究竟有多大才干;判断是否得天时地利;判断法令的执行情况;判断军队的装备是否精良;判断士卒的训练情况;判断赏罚是否分明。通过这些比较,最高领导者就可以判断胜负了。

这七种判断方法被孙子称为“七计”,是对反映双方战争能力的七项指标进行动态分析、定量分析,重点还要看双方组织战争的实际运作能力。

战争是双方军队组织起来的进行高度机动性的对抗,仅凭“五事”的静态定性分析还不能准确地判断战争的胜负,所以孙子又提出了“七计”,从敌我双方的动态比较进行定量分析,进一步考察双方的实际运作能力。所以“七计”侧重占看谁的有利条件多,谁潜力发挥得好,从而作出正确决策。

现代决策理论认为,一个科学决策必须建立在多种可行性方案评价选优的基础之上。方案选优的过程,一般都属于定量分析的过程。有没有定量分析是划分科学决策与经验决策的分水岭。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工具,一般是依靠各种专业人员,借助各种模型,对各种替换方案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估打分。一个科学的决策总是从定性分析开始,经过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以取得最优结果。孙子的“七计”就是通过对七项指标进行的定量分析,对组织的实际运行能力进行评价与不断优化。

根据现代决策理论,任何组织的正确决策,既不能脱离现实环境的许可,也不能超越自身能力的限制。孙子的“五事七计”,正是从社会环境与自身能力入手进行分析,从而为正确决策奠定了基础。

很久以前,有一个人偷了一袋洋葱,后来被人抓住了,然后把他送到了法官面前。经过法官验明事实后,提出了三个惩罚方案让这个人自行选择:一是一次性吃掉所有的洋葱,二是鞭打一百下,三是交纳罚金。

最后,这个人的选择是一次性吃掉所有的洋葱。一开始,他信心十足,可是吃下几个洋葱之后,他的眼睛像火烧一样,嘴像火烤一般,鼻涕不停地流淌。于是他很痛苦地说:“我一口洋葱也吃不下了,你们还是鞭打我吧。”可是,在被鞭打了几十下之后,他再也受不了了,在地上翻滚着躲避皮鞭。他哭喊道:“不要再打了,我愿意交罚金。”

后来,这个人成了全城人的笑柄,因为他本来只需要接受一种惩罚的,却将三种惩罚都尝遍了。

其实,生活中我们许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由于我们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足够的了解,导致决策失误,而尝到了许多不必要的苦头。

从这个笑话我们可以看出,每个人都时刻面临着决策,要善于作出科学的决策。所谓“决策”一词的意思是作出决定或选择,就是指通过分析、比较,在若干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定最优方案的过程。决策是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以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

决策对一个企业的发展影响至深,作出正确的决策关键在于上次领导如何作出选择。时下,许多人喜欢把单位的“一把手”喊作“老板”。他们是这样理解的:一是老是板着脸的人,二是总是跟人叫板的人,三是老是最后拍板的人。第三种说法倒十分形象生动,说明了“一把手”总是在作决策。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是作决策。一个企业领导对项目的决策失误,可能就会导致企业濒临困境,而一些地方干部“拍脑袋”式的决策失误,甚至可能延迟地方几年的发展。领导干部必须不断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快速准确判断发展趋势,把握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与外在现象,推动工作不断发展进步。

我们每一个人一定要把孙子的“五事七计”记在心中,时刻提醒自己在面临决策的时候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多方考察,最后做出正确的选择。第四章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原文】〔1〕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2〕〔3〕〔4〕〔5〕之。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

〔6〕制权也。【注释】

[1]将听吾计:将,助动词,表示假设,意为假如、如果。本句意谓如果能听从、采纳我的计谋。

[2]去:离开。

[3]计利以听:计利,计算、衡量敌我双方的有利或不利条件。以,通“已”,已然、业已的意思。

[4]乃为之势:意思是指造成一种积极有利的军事态势。乃,于是、就的意思。为,创造、造就。势,态势。

[5]以佐其外:作为辅佐以争取战争的胜利。佐,辅佐、辅助。

[6]因利而制权:意为根据利害得失情况而灵活采取恰当的对策。因,根据、凭依。制,这里是决定、采取的意思。权,本义是秤砣,用作动词,即掂量轻重,权衡利弊,此处引申为权变,灵活处置之意。【名家点评】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曹操曰:“制由权也,权因事利也。”【译文】

如果能听从我的计谋,指挥作战就一定会取胜,我就留下。假如不能听从我的计谋,指挥作战就必败无疑,我就告辞离去。在精心筹划的方略已被采纳的情况下,还要设法造成一种态势,用来辅佐战略计划的实现。所谓态势,即是依凭有利于己的条件,采取灵活机动的应变措施,以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延伸阅读】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根据上述原则,形成一种完整的气势,以为外在的军威形象。这种态势,这种给人以出师必胜的局面,要用铁腕权力造成。

公元1642年(明思宗崇祯十五年)11月,李自成拟率起义军攻打襄阳明军左良玉部。有人建议应当首先攻打驻汝宁的明军杨文岳部。因为左良玉部刚刚打了败仗,必然对起义军心存畏惧。如果起义军进攻杨文岳部,左良玉部出援的可能性很小;如果起义军进攻左良玉部,则杨文岳部出援的可能性就很大。李自成采纳了这一建议,于13日率起义军攻打杨文岳部。杨文岳亲率战斗力较强的保定兵守汝宁城西,以战斗力较弱的四川兵守城东。李自成采取先弱后强、各个击破的战法,以一部兵力牵制保定兵,以主力攻打四川兵。经一夜激战,起义军击破城东四川兵后,集中优势兵力攻破城西保定兵防线。次日,攻破汝宁城,全歼守敌,俘杨文岳。

此为了解敌情后对势的调整。

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前,中央军委曾设想,在国民党军开始大举进攻后,华中野战军由苏中西出淮南,进击津浦铁路蚌埠至浦口段,以策应晋冀鲁豫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进击豫东和津浦铁路(天津-浦口)徐州至蚌埠段的作战行动。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鉴于苏中地区物产丰富,补给方便,部队成分多系苏中人民子弟兵,熟悉地形、民情,在苏中作战比较有利。遂向中共中央军委建议:华中野战军主力第一步在苏中作战,第二步出击淮南,得到军委的同意。据此,粟裕和华中野战军政治委员谭震林决定集中兵力,充分利用在解放区内作战的有利条件,从7月13日~8月27日,先后取得七次作战的胜利。

此为“因利而制权”。

1945年初,德国百万大军退守在柏林附近,构筑坚固的防御阵地,苏军派航空兵六次拍摄柏林及其接近地和防御地带,制作了详细的地图、图表和精确模型。4月16日清晨,苏军发起总攻时,以一百四十余部探照灯和所有坦克、卡车灯构成的大功率电光划破夜幕,突然照射德军前沿阵地。德军眼花缭乱、惊恐万状。接着,苏军数千门大炮、迫击炮和“喀秋莎”火箭炮同时开火,德军阵地顿时变成一片火海。激战至黎明,苏军顺利地突破了德军的坚固防线。

此为“势”之威力。

公元202年(东汉建安七年)正月,袁尚、袁熙率兵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部下劝曹操出兵征讨。曹操回答说:“我可以让公孙康斩了袁尚、袁熙,把他们的头送来,不必我们出兵。”建安十二年9月,公孙康果然送来了袁尚、袁熙的首级。众将问曹操是什么原因。曹操说:“公孙康素来畏惧袁尚等人,如果我操之过急,公孙康和袁尚就会齐心协力;而我松缓一下,公孙康、袁尚就会互相图谋,这是必然的结果。”这样,曹操兵不血刃,巧妙地利用敌人的内部矛盾,辅以相应的行动,达到了制胜的目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此为“势”之无形的压力。第五章兵者,诡道也【原文】〔1〕〔2〕〔3〕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4〕〔5〕〔6〕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

〔7〕〔8〕〔9〕〔10〕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11〕〔12〕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13〕也。【注释】

[1]兵者,诡道也:兵,用兵打仗。诡道,诡诈的行为或方式。

[2]能而示之不能:能,有能力,能够。示,显示、假装。

[3]用而示之不用:实际要打,却假装不想打。用,用兵。

[4]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实际要进攻近处,却装作要进攻远处;实际要进攻远处,却显示要进攻近处,致使敌人无从防备。

[5]利而诱之:利,此处作动词用,贪利的意思。诱,引诱、诱使。意为敌人贪利,则用小利加以引诱,伺机进行打击。

[6]乱而取之:乱,混乱。取,乘机进攻,夺取胜利。

[7]实而备之:备,防备,防范。意思是说对付实力雄厚之敌,需严加防备。

[8]怒而挠之:怒,容易生气、愤怒。挠,挑逗、扰乱、骚扰的意思。意为敌人暴躁易怒,就设法挑逗激怒他。

[9]卑而骄之:卑,小、怯。言敌人卑怯谨慎,则应设法使其变得骄傲自大,然后伺机破之。

[10]佚而劳之:佚,同“逸”,安逸、自在。劳,疲劳,用作使动。敌方安逸,就设法使他疲劳。

[11]亲而离之:亲,亲近、团结。离,离间。

[12]兵家之胜:兵家,军事家。胜,奥妙、胜券。

[13]不可先传:先,预先、事先。传,传授、规定。言不能够事先传授,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名家点评】

兵者,诡道也。

曹操曰:“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

李筌曰:“军不厌诈。”【译文】

用兵作战,就是诡诈。因此,有能力而装作没有能力,实际上要攻打而装作不攻打,欲攻打近处却装作攻打远处,攻打远处却装作攻打近处。对方贪利,就用利益诱惑他;对方混乱就趁机攻取他,对方实力雄厚,就要时刻戒备他;对方精锐强大,就要避开他的锋芒,对方暴躁易怒,就可以撩拨他,使他失去理智;对方卑怯而谨慎,就使他骄傲自大;对方体力充沛,就使其劳累;对方内部亲密团结,就挑拨离间。要攻打对方没有防备的地方,在对方没有料到的时机发动进攻。这些都是军事家克敌制胜的诀窍。【延伸阅读】

孙子说:“兵者,诡道。”又说:“兵以诈立。”这两句阐明了这样一个重要的思想,即在与敌人作战时,必须以“诡诈”待之,方能取胜。至于运用诡诈的具体方法,孙子明确指出:“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不少学者称其为“诡道十二法”。其实,这并不确切,因为后面的“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同样属于“诡道”。故按每一短句作为一法,应该是“诡道十四法”。

孙子能提出“兵者诡道”、“兵以诈立”的见解,并论述了那么多诡诈战术的具体方法,这并不是偶然的,综观孙子诡诈战术的来源,约有如下数端:

第一,家庭熏陶。孙武的祖先原来是陈国的君主。至陈厉公子完,由于内乱而不得立,逃奔齐国,当了管理百工之事的“工正”,分得一块采邑作为世袭领地。陈完在齐国积极活动,传至四世孙无宇(桓子)时,已官至上大夫。他就是孙武的曾祖父。陈无宇领导了齐国国内外历次战争,取得了重大胜利,积累了一定丰富的战术经验。孙武的祖父孙书更是一位善于带兵作战的将领。孙武从小耳濡目染,甚至直接聆听过祖父过于战术的一些分析,他的“兵者诡道”、“兵以诈立”的思想,可能从小就已经萌芽。

第二,历史经验。孙武早年听到许多传说故事,读过大量文献典籍,对于历史上姜太公等(兵略大家)作过认真的钻研。

第三,当时的战争。在春秋时代,各国之间以及华夏族与戎狄部落之间日益频繁的战争中,诡诈战术已相当多样和成熟。

孙子诡诈战术的形成,除了祖上的传授和研究历史上的战术之外,更主要的是总结了当时战争经验的结果。

孙子的诡诈战术由于其内容的丰富多彩,在实践中行之有效,因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国时代,孙武的后辈孙膑在其所著兵法中,对“示形”、“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等战术,作了具体的发挥。在桂陵和马陵两大战役中,他综合运用了“使怒”、“使骄”、“利诱”、“攻其必救”等战术,取得大胜。秦汉间战事频繁,孙子的诡诈战术为用兵者所熟谙。魏晋间战争迭起,人们对孙子诡诈战术的运用达到了高潮。有人评论曹操的用兵之术说:“其行军用师,大较依孙吴之法,而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可见曹操对诡诈战术的精通。隋唐时期,孙子的诡诈战术亦为用兵者所重视。唐初名将李靖常与唐太宗讨论兵事,后人根据有关材料,撰成《李卫公问对》一书。书中大量引用孙子“利而诱之,乱而取之”、“能而示之不能”、“奇正之变,不可胜穷”等论述。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对孙子的诡诈战术也十分赞赏。他经常引用孙子的诡道:“不战而屈人之兵”、“置诸亡地而后存”、“击其惰归”等,作为制胜敌人的法宝。由此看来,在中国自战国以后的两千多年中,孙子的诡诈战术一直为用兵者所熟知,成为他们作战取胜的指南。

到了近代,虽然武器有了较大进步,战争的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但所用的战略战术并没有多大更改。因此,孙子的诡诈战术仍为用兵者所高度重视。太平天国的许多将领和镇压太平天国的曾国藩、胡林翼等人,对于诡诈战术都做过研究。

在现代中国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对孙子诡诈战术的运用,以毛泽东同志和刘伯承元帅最为出色。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论述对付敌人的战术时说:“我们可以人工地造成敌军的过失,例如孙子所谓‘示形’之类(示形于东而击于西,即所谓声东击西)”“孙子说的‘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就是指使敌疲劳沮丧,以求减弱其优势”“红军的作战一般是奇袭”。他谈到第三次反“围剿”的方针时,又说:“此方针之中心是避敌主力,打其虚弱。”在《论持久战》一文中,他再一次强调指出:“有计划地造成敌人的错觉,给以出其不意的攻击,是造成优势和夺取主动的方法。”可见,对于孙子的“示形”、“避锐击惰”、“避实击虚”、“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等战术的作用,他都有深切的体会。刘伯承在长期的战争实践中,对孙子的诡诈战术有更深入的研究。他经常谈论:“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乃取胜之道也”“攻其所必救,歼其救者”“以虚对实,以实对虚”。他还撰写了《我们需要的伪装法》一文,主张把军事上的“伪装法”发展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

值得注意的是,孙子的诡诈战术在近现代的世界战争中,同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904年日俄战争时,日海军司令东乡平八郎曾运用孙子“以逸待劳,以饱待饥”的战术,于对马海战中大败俄国海军。

未来的战争虽然有远射程的洲际导弹和威力无比的核武器,但战争时双方处于对立状态的基本格局不会改变,因此,孙子的诡诈战术在未来的战争中还是极有用的。认真地研究这些战术,批判吸取其合理的成分,对于加强国防的现代化建设,在未来的战争中机智灵活地击败来犯的敌人,无疑是很有意义的。第六章多算胜,少算不胜【原文】〔1〕〔2〕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3]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

[4]见矣。【注释】

[1]庙算:庙,古代祭祀祖先与商议国事的场所。算,计算、筹算。古代兴师作战之前,通常要在庙堂上商议谋划,分析战争利害得失,制订作战方略。这一作战准备程序就叫做“庙算”。

[2]得算多也:意为取胜的条件充分、众多。算,即“筭”,古代计数用的筹码,此处引申为胜利的条件。

[3]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而况,何况。于,至于。言胜利条件具备多者可以获胜,反之,则无法取胜,更何况不曾具备任何取胜条件呢?按,孙子的庙算决胜论实质是实力决胜论。也即说,实力是基础和前提,诡道是运用和发挥实力的手段与方法。只有实力与诡诈权谲两者完美结合,相辅相成,方能在战争中稳操胜券,所向无敌。

[4]胜负见矣:胜负的结果显而易见。见,同“现”,显现。【名家点评】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科?

梅尧臣曰:“多算,故未战而庙谋先胜;少算,故未战而庙谋不胜。是不可无算矣。【译文】

未开战而在庙算中就认为会胜利的,是因为具备的致胜条件多;未开战而在庙算中就认为不能胜利的,是具备的致胜条件少。具各致胜条件多就胜,少就不胜,何况一个庙胜条件也不具备的呢?我从这些对比分析来看,胜负的情形就得出来了!【延伸阅读】

在作战之前详尽周密地调查分析敌我双方各方面的形势及作战条件。在能确认我方无特殊原因必胜的情况下,在实战中我方胜算就会较大,反之如果分析得出我方制胜条件不是很充分,那么在实战中取得胜利的机会就微乎其微。如果干脆就不去考量双方作战的条件而听天由命,或是在调查分析中得出对我军不利的结论,那么实战会证明我军会战败。“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无算乎?”孙武在本书首篇的最后一章,用点睛之笔告诉我们在作战准备前“算”的重要性。

有趣的是,“算”字在海峡两岸的解释不尽相同,由此带来了对孙子思想不同的解读。“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对其中的“算”字,大陆军事科学院的专家们的解释一般是,“算”本是计数用的筹码,引申为胜利的条件。他们认为“孙子兵法”中这里的几个“算”字意思相同。翻译为:开战之前就预计能取胜的,是因为筹划周密,胜利条件充分;开战之前就预计不能取胜的,是因为筹划不周,胜利条件不足。筹划周密、条件充分就能取胜;筹划疏漏、条件不足就会失败,更何况不作筹划、毫无条件呢?

中国台湾研究战略理论的专家钮先钟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对于“得算多”和“得算少”中的“算”,他的解释和大陆专家们的解释基本一致——大体上都认为“算”是名词,指客观上能够取胜的条件。但对于“多算胜”和“少算不胜”中的“算”,他却认为是动词,指的是统军将帅们的分析研究,是“计算”的意思。“多算”就是反复地研究谋划,也就是细算、精算的意思。“少算”就是大概地谋算一下,也就是粗算的意思。对内涵伟大的作品有不同释义是正谈的,双方所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

在战事中我们要“算”才能取胜,但是在算的过程中我们也需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估计战事双方的情况。

在当今的国际战事黎以冲突中,以色列就错误地估计了国际形势对战事双方国参战条件的影响。

黎巴嫩南部与以色列北部接壤。长期以来,黎以一直处于敌对状态。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由于巴勒斯坦游击队转移到黎巴嫩,并以黎作为抗击以色列的基地,以色列经常对黎进行军事打击,致使黎以冲突不断。1996年4月,为报复真主党武装对以北部的火箭袭击,以对黎南部地区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黎以军事冲突持续了16天之久,造成黎160多人死亡,数百人受伤,50多万人沦为难民。26日,黎以双方达成停火协议。90年代中期正是美国与几个重量级的国际巨头争霸与反争霸的关键时期。后者已经不同程度地处在了同一战线上,暗中联合起来和美国较劲。正因为如此,美国的霸权之争已经有些步履维艰。在这种情况下,以色列发动看似由真主党挑起的黎以冲突。如果以色列在黎以冲突中占了上风,就等于替美国人争取了主动,让美国可以利用黎以问题上的主动权迫使其他几个巨头在其他问题上做出让步。

因此黎以一开打,以色列就等于把自己摆到了抗美战线的对立面上,。所以,尽管以色列公开的对手是真主党,半公开的是叙利亚、伊朗,可是暗地里的对手却远远多于这些。以色列在这场战事中不仅对对方的“算”实在是做得太差,而且对自身的军事力量也没有“算”清楚。经常使用武力尤其是使用武力顺利地达到预期目的,容易让武力的使用者产生错觉,进而滥用武力。以色列和美国都是如此。历次中东战争的不俗表现,使以色列人可以在中东顾盼自雄,而且以色列乃中东军事强国的观念在阿拉伯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那里也有相当大的市场。

然而在战争中取得胜利,武力不是唯一的条件。对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的考虑要谨慎,每一次作战都应该“未战而庙算”,无论过去有多么辉煌的战绩。“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以色列辉煌的战绩和强大的军备显然成了这次黎以冲突中以军的绊脚石,使其无法适应新的斗争形势。

本章中的“算”不仅可以用于战事当中,我们在生活中对待理想与现实的时候也需要“算”。我们要正确分析所追求的目标和自己本身的条件,扬长避短有的放矢,切勿好高骛远盲目追求。换句话说,我们既要有乘风破浪的冲劲,也要有理性的头脑,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梦想及时地照进现实。第二篇作战篇第一章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原文】〔1〕〔2〕〔3〕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4〕〔5〕〔6〕〔7〕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8〕〔9〕〔10〕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注释】

[1]驰车千驷:战车千辆。驰,奔、驱的意思。驰车,快速轻捷的战车,古代亦称“轻车”、“攻车”。驷,原称驾一辆车的四匹马,后通指四匹马拉的战车,此处作量词用。

[2]革车千乘:专门用于运载粮草和军需物资的辎重车千辆。革车,一般认为就是守车、重车、辎车。“乘(shèng)”,辆,也是古代一辆四匹马拉的车子。《说文》:“车轭驾马上曰乘,马必四,故四马为一乘。”这里也作量词用。

[3]带甲:戴盔披甲,此处指全副武装的士卒。

[4]千里馈粮:当时的战争往往都是深入敌境,远离后方,所以需要有很长的后勤补给线,跋涉千里辗转运输粮草。馈,这里作供应、运送解。

[5]则内外之费:内外,这里指前方、后方。此句意为前方后方的开支花费。

[6]宾客之用:指招待诸侯国使节、游士的费用。宾客,诸侯使节以及游士。

[7]胶漆之材:通指制作和维修弓矢等军用器械的物资材料。

[8]车甲之奉:泛指武器装备保养、补充的开销。车甲,车辆、盔甲。奉,同“俸”,费用、开销的意思。

[9]日费千金: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财力。千金,巨额钱财。

[10]举:出动。【名家点评】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

梅尧臣曰:“驰车,轻车也;革车,重车也。凡轻车一乘,甲士、步卒二十五人;重车一乘,甲士、步卒、七十五人。举二车各千乘,是带甲者十万人。”【译文】

孙子说:要兴兵作战,需做的物资准备有:轻车千辆,重车千辆,全副武装的士兵十万,并向千里之外运送粮食,那么前后方的军内外开支,招待使节、策士的用度,用于武器维修的胶漆等材料费用,保养战车、甲胄的支出等,每天要消耗千金。按照这样的标准准备之后,十万大军才可出发上战场。【延伸阅读】“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孙子的这句名言,在中国老百姓的口中相当有市场。也许人们并没有研读过孙子兵法,但对这句话在现实中的意义却能够了然于心,口口相传。在这一小节的标题中“粮草”是一个统称,它所指的是战争物资。孙子在正文中给了详细的描述,“举十万师”——真的要上战场了,要去收复失地或占领城池了,要打头阵的或者说需要准备的应该充足又充足,为“举十万师”保驾护航最重要的是战争物资。在古战争中所需准备的东西,孙子在这一章中为我们列了清单:轻车千辆,重车千辆,全副武装的士兵十万,向千里之外运送粮食,前后方的军内外开支,招待使节、策士的用度,用于武器维修的胶漆等材料费用,保养战车、甲胄的支出等,每天要消耗千金。并且告诉我们,只有这些物资贮备充足了才能不使前期的苦心策划付之东流,才能一鼓作气打个大胜仗。

人生如战场,我们要在自己的生活中打个大胜仗同样要准备充足的物资。这里的物资就不是战车粮草了,而是知识的储备,经验的积累。

在我国的体育界有很多优秀的运动员都会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坚持不懈为自己的人生战场准备物资。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第一位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乓球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为邓亚萍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亲自为她颁奖,并邀请她到洛桑国家奥委会总部做客……

1997年后,她先后到清华大学、诺丁汉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进修学习,并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和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的硕士学位;2002年邓亚萍在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以及运动和环境委员会两个委员会担任职务;2003年,邓亚萍成为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的一名工作人员。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理上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她从不叫苦,不喊累。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

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著,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总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吃饭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地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据教练张燮林统计,邓亚萍每天接球打球1万多个。

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为此她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

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

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痛得利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就算是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

邓亚萍不仅在运动场上为自己的运动员之路的物资准备付出了异于常人的艰辛,退役后她仍然没有停下准备的脚步,一路走来,清华求学,申奥大使,到今天的人民搜索总裁,邓亚萍一路高歌打胜仗。她是有准备的。

人生一世不可虚度,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战场,如果你想赢,就要准备物资,厚积而薄发。然而准备的过程是艰苦的,你准备好了吗?第二章速战速胜,缓而败之【原文】〔1〕〔2〕〔3〕

其用战也胜,久则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4〕〔5〕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6〕〔7〕,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8〕[5]〔9〕。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10〕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注释】

[1]其用战也胜:指在战争耗费巨大的情况下用兵打仗,就要求做到速战速胜。胜,取胜,这里作速胜解。

[2]久则钝兵挫锐:意为用兵旷日持久就会导致军队疲惫,锐气挫伤。钝,疲惫、困乏的意思。挫,挫伤。锐,锐气。

[3]攻城则力屈:力屈,指力量耗尽。屈,通“绌”,竭尽。

[4]久暴师则国用不足:意为长久陈师于外就会给国家经济造成困难。暴,露,“曝”的本字。国用,国家的开支。

[5]屈力殚货:指力量耗尽,经济枯竭。殚,枯竭。货,财货,此处指经济。

[6]诸侯乘其弊而起:其他诸侯国家便会利用这种危机前来进攻。弊,疲困,此处作危机、危难解。

[7]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意为即便有智能超群的人,也将无法挽回既成的败局。后,后事,此处指败局。

[8]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所以,在实际作战中,只听说将领缺少高招难以速胜,却没有见过指挥高明巧于持久作战的。

[9]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意为长期用兵而有利于国家的情况,从来不曾有过。

[10]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不尽知,不完全了解。知,了解、认识。害,害处、危害。利,利益、好处。意为必须充分认识用兵的危险性。【名家点评】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进,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李筌曰:“利害相依之所生,先知其害,然后知其利也。”【译文】

因此,军队作战就要求速胜,如果拖得很久则军队必然疲惫,挫失锐气。一旦攻城,则兵力将耗尽,长期在外作战还必然导致国家财用不足。如果军队因久战疲惫不堪,锐气受挫,军事实力耗尽,国内物资枯竭,其他诸侯必定趁火打劫。即使足智多谋之士也无良策来挽救危亡了。所以,在实际作战中,只听说将领缺少高招难以速胜,却没有见过指挥高明巧于持久作战的。战争旷日持久而有利于国家的事,从来没有过。所以,不能详尽地了解用兵的害处,就不能全面地了解用兵的益处。【延伸阅读】“速战速胜,缓而败之。”孙子写到这里,就已经把军队拉到了战场上。前期工作已经准备充足,如今到了战场,战事即将拉开帷幕。作战时不能再犹豫,再考虑,一定要速战速决,尽可能快地结束战事。战事拖得越长,军队疲惫,物资越匮乏,胜利就会越来越难。

孙子在战事上是讲究“算”的,但这个“算”不是在战场上,是在准备发动战争之前做准备,万事俱备了才能等东风。但是东风来时你就不要考虑风力够不够大,风向会不会改。机遇瞬间而逝,想到就立刻去做。

面临机遇就像莅临战场,永远存在变数,存在风险。但在经过了深思熟虑准备充足之后再次面临抉择的时候,一定是“速战速胜,缓而败之”。众所周知的比尔·盖茨就是面临机遇时速战速决而取得胜利的最好例子。

20世纪70年代之前,计算机中的大型机占据着主导市场,它们藏身于高等学府的实验室或科学家们的科研室,需要多人站立操作。构成它们的元件庞大,如果强行缩小配置又不够大,也没有正式的计算机程序语言。家庭计算机甚至没有走入人们的意识里。

1975年,比尔·盖茨还是哈佛大学法律系二年级的学生,一天他在《大众电子学》封面上看到Inter个人计算机的照片,这一发现使从小就在计算机方面显示出过人才能的比尔·盖茨兴奋不已。他相信个人计算机的时代即将到来。

比尔·盖茨主动给MJTS公司的老板写信,要为他的个人电脑配备BASTC解释程序。这套简单的程序让濒临破产的艾德·罗伯茨凭借可以简单操作的微型计算机重新获得了生机。几乎在一夜之间,MJTS公司所收到的现款不但填平了30万美元的赤字,而且还有了25万美元的盈余。拥有个人计算机的机会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他们把支票和汇款寄往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公司。更有一些计算机迷乘坐飞机来到阿尔伯克基,希望能够更快地得到个人计算机。后来比尔·盖茨从哈佛中途退学,和艾伦创办了自己的公司,这就是现在闻名遐迩的“微软”。

1973年,比尔·盖茨和一起在哈佛大学念书的科莱特成为好友。两人都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天才。1975年比尔·盖茨决定退学,他邀请科莱特的时候,科莱特觉得他简直不可思议。而在比尔·盖茨小有成就,注册了自己的公司之后,再次邀请已经毕业了的科莱特,同样被他拒绝了。

1992年,科莱特终于拿到了博士学位。这时,大二退学的比尔·盖茨个人资产仅次于华尔街大亨巴菲特,达到65亿美元,成为美国第二富豪。

1995年,科莱特认为自己已具备了足够的学识,可以研究和开发32Bit财务软件了,而比尔·盖茨则绕过Bit系统,开发出Eip财务软件,它比Bit快1500倍,并且在两周内占领了全球市场,成为了全球首富。

科莱特终于进入微软公司,并很快成为微软的中坚力量。但比尔·盖茨却在这时急流勇退,捐献出自己的全部财产回馈社会。于是比尔·盖茨在全球首富和创业神话之上又加了一个著名慈善家的称号。科莱特是一个事事要准备周全,在机遇面前仍然稳坐江山的人才,但总是似乎晚了一步。

卡耐基曾经说过:“我们多数人的毛病是,当机会朝我们冲奔而来时,我们兀自闭着眼睛,很少人能够去追寻自己的机会,甚至在绊倒时,还不能见着它。”

就连比尔·盖茨自己也说:“该创业的时候,不能因为自己的某一点条件没有具备就去等待。事实上,要等到哈佛大学毕业后再创业,那么现在的世界首富肯定不会是我,我敢肯定。”第三章取用于国,因粮于敌【原文】[1][2]〔3〕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4〕〔5〕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6〕〔7〕〔8〕。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9〕〔10〕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11〕〔12〕〔13〕〔14〕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15〕〔16〕〔17〕,十去其六。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18〕钟;■秆一石,当吾二十石。【注释】

[1]役不再籍:役,兵役。籍,本义为名册,此处用作动词,即登记,征集、按名籍征发。

[2]粮不三载:粮草不多次运送。三,多次。载,运输、运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