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唠叨,越吼叫,你的教育越糟糕:与孩子正向、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30 09:10:42

点击下载

作者:李彦芳 编著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越唠叨,越吼叫,你的教育越糟糕:与孩子正向、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越唠叨,越吼叫,你的教育越糟糕:与孩子正向、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越唠叨,越吼叫,你的教育越糟糕:与孩子正向、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作者:李彦芳[编著]排版:HMM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5-30ISBN:9787568254243本书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言教育,从跟孩子做朋友开始

很多事实证明,亲子之间保持亲密的关系,是胜过许多其他教育方法的。因为,建立并维护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了解孩子、教育孩子的前提。亲子之间沟通质量高,教育效果就好;沟通质量低,教育效果就差。

沟通是常常被父母所忽略的一种最基本的教育方式,而最基本的往往是最重要的,因此,父母要注重与孩子沟通,只有和孩子保持有效的沟通,各种科学的教育方式才会发挥作用。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良好的亲子沟通胜过任何教育方式。

在沟通过程中,父母要真正接纳自己的孩子,将孩子看成自己的朋友,要用心去聆听孩子的心声,读懂孩子的心灵密码;要学会尊重孩子,保证和孩子沟通顺畅;要学会正确地表扬和批评孩子;还要适时使用非语言教育方式等,这些都是父母和孩子保持良好关系的重要途径。

本书是一本关于亲子关系的著作。书中用生动的“案例”向父母展示了“如何建立优质亲子关系”的精髓理念,并且向父母示范了“建立优质亲子关系”的有效方法。

本书不仅从理论的角度对亲子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还对具体的家教个案进行了详细的分解,并附有著名教育专家给出的教子箴言及实施建议,以便多角度地帮助父母学到自己应该具备的理念,从而正确地教育孩子。

同时,本书也是新时代父母和孩子沟通的家教指南。它借鉴了古今中外的典范家教个案和先进实用的理论,对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对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亲子沟通误区做了细致的探讨,使父母可以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起来。做父母的读者可视自己的具体情况参考使用。

身为父母,最大的人生乐趣莫过于参与孩子的成长,与孩子分享成长过程中的点滴,成为孩子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希望每位父母都可以从本书学到自己所需要的,以良好的亲子关系保持有效的亲子沟通,从而对孩子实施有效的教育。编者2017年4月1日第一章面对孩子,父母要弯下腰来———迅速拉近和孩子关系的技巧用关爱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教子案例

小军13岁,今年上初二,是个有主见又聪明的孩子。小军的父母对他的期望很高,希望他能考取北大、清华之类的著名学府,将来能有一个好的前程。

于是,在小军三四岁时,父亲就手把手地教他写字、数数、读唐诗等。小军开始上学后,父母只要有空,就陪着他一起学习,不让小军出去玩。

小学的时候,小军很怕父母,现在他长大了,父母对他的要求还是一样。但小军认为学习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父母这样要求自己不近情理。看见别的孩子自由地玩耍他很羡慕。

小军和父母的观点出现分歧,再加上父母不善于表达,小军总觉得父母对自己不好,不爱自己。所以,很多事情,他开始与父母对着干,有时甚至很多天都不搭理父母。

一直对小军期望很高的父母看到儿子现在的情形,想到自己一心为了孩子,却不能得到孩子的理解,很是伤心。个案解析

每个父母,不可否认,对孩子都是疼爱有加,希望孩子将来出类拔萃、出人头地。但因为有的父母所用的方法不对,又加上孩子小,不懂事,对父母的理解不够,不知道父母如何做才算得上对自己好,结果有些孩子可能就会像上例中的小军那样,对父母的爱产生误解,与他们对着干,导致亲子关系越来越疏远。

父母应该经常反省自己的行为,改变教育孩子的方式,让孩子真正感觉到自己深沉的爱。孩子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自然就会改正对父母不正

确的认识,这样父母与孩子之间紧张的关系就会随之缓解。

有些父母喜欢把爱隐藏在心中,特别是父亲,对孩子言语不多,交流不够,即便心中对孩子有无限的爱,因为没有表达出来,没有体现到孩子所能感受到的行为上面,孩子就会心生疑惑或不满。

还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希望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不能包容孩子一个细小的缺点和错误,对孩子求全责备,如上例中小军的父母,把成绩看得至高无上,肆意剥夺孩子自由玩乐的时间,还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关爱,结果孩子认为父母不够爱自己,于是就有意识地与父母作对。

父母的爱,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都非常重要。孩子如果从小没能体验到父母深沉的爱,不仅会对父母失去信任与依赖、与父母的关系僵化,还会缺少自信和安全感、产生自卑心理、形成孤僻的性格。而且这些会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并渗透到孩子的做人处事中,直接影响孩子的人生与前途。

父母爱孩子,要通过有效的途径表达出来,让孩子能够体验和感受到,父母爱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专家给父母的建议建议一:用行动表达对孩子的爱

现在的父母很少拥抱孩子,其实,这个举动是表达爱的最好方式,足以包含所有爱的内容。

林费明现在10岁,是个十分活泼开朗的孩子,与父母的关系非常好,与同学们相处得也不错。林费明家有一个独特的惯例,就是每天上学前、放学后,父母都会给他一个热烈的拥抱,这已经成了他们一家人的习惯,一种表达爱的方式。

林费明取得了好成绩,父母也会给他拥抱以示奖励;林费明犯了错误,父母批评了他之后,也要给他一个拥抱,告诉他爸爸妈妈会像以前一样爱他。林费明在父母爱的拥抱下,养成了开朗的性格,也学会了爱别人,并且会用行动表达出自己的爱。

拥抱,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却体现了父母对孩子深沉的爱,同时也能化解与孩子间的很多误会与矛盾。它不仅是父母对孩子爱的表达,同样也是孩子对父母爱的表达。建议二:尽量多抽时间陪伴孩子

有的父母给孩子丰富的物质条件,以此来表示对孩子的爱。但父母应该明白,再多的钱都不能代替父母对孩子的陪伴,都不能代替父母与孩子在一起时让孩子体验到的爱。

张易慧的父母都是生意人,为了给女儿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他们在外面拼命工作,天天早出晚归,因此张易慧平常很难见到父母的面。

张易慧虽然花钱不愁,但只要她看见别人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情景时,就会对父母心生怨恨,认为父母只认识钱,不在乎自己、不爱自己。所以,张易慧与父母的关系一直都很紧张。

张易慧的妈妈注意到了女儿的不满情绪,于是抽空与女儿聊天,了解到女儿渴望父母的陪伴,希望父母能经常与她说说话、看看电视、一起出去玩,于是她决定,每天无论有多忙,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

妈妈说到做到,她和爸爸约定每天轮流抽出一段时间来陪伴孩子。张易慧在父母的陪伴下,感受到了他们对自己的爱,变得快乐了许多。

由此可见,父母无论多忙,都应该抽出一些时间来陪伴孩子,用关爱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陪伴着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教子案例

幼儿园老师要求小朋友给自己的妈妈画像,绝大部分小朋友都把自己的妈妈画得特别漂亮、特别完整,而有一个小孩子却只画了一条弯弯的线。老师觉得非常奇怪,便把这件事告诉了她的妈妈。

孩子的妈妈也觉得很疑惑,就问女儿原因,可女儿坚持说她看到的妈妈就是这样的。妈妈心里非常不解,认为自己的女儿智力有问题。直到有一天,她蹲下来帮女儿系鞋带的时候,抬头看女儿的样子才恍然大悟。原来每

次女儿抬头看妈妈的时候,最容易看到的是她的下巴,所以那一道弯弯的线画的原来是妈妈的下巴。个案解析

父母只有尊重孩子,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与孩子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才能实现和孩子的良好沟通,从而更有效地纠正孩子不听话的行为。

有些父母对孩子总像是上级对下级那样,并强调自己的观点与尊严而不顾及孩子的想法,觉得自己从来都是对的,而孩子从来都是错的。父母这样做,不仅得不到孩子的认同,还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和对抗情绪。

其实,父母和孩子的交往,应该是平等和民主的,而不是独断的。首先,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要尊重孩子。孩子在家庭中扮演的虽然是子女的角色,但与父母一样,他们的尊严也应该受到尊重。而尊重孩子,父母首先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

其实这个孩子画出来的是最真实的,而这个困惑只有当我们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时,才能找到答案。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信任是良好沟通的前提,因为不信任会使孩子出现抵触和逆反情绪,从而直接导致他做出一些不听话的行为。因此,作为合格的父母,必须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要尽最大的努力去获取孩子的信任。专家给父母的建议建议一:对孩子永远保持真诚

在与孩子的交往中,父母千万不能虚假,要能客观地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感受什么以及做什么。除了自我意识,真诚还意味着向孩子敞开你的心扉,向孩子表达你的思想和感受。当你的工作没有做好时,你可以对孩子说你很灰心。如果你对孩子很生气,直接对他表露这种感受比用隐讳的方式更好。建议二:用“孩子世界”的眼光了解和认识孩子

父母应该明白,成人的世界是成人的世界,孩子的世界是孩子的世界,这两个世界是不一样的。如果父母硬要用成人世界的要求来对待孩子,势必会发生许多问题和不愉快。因此,父母应该学会放下自己的成见,试着用“孩子世界”的眼光来了解和认识孩子。建议三:学会换位思考

站在不同的位置会看到不同的风景,处于不同的立场会产生不同的观念。作为父母,应该学会换位思考的方法和技巧,当孩子遇到问题时,能够迅速从孩子的位置和角度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不仅如此,换位思考还是一种了解孩子真实想法、快速拉近和孩子心灵距离的有效方法。

父母和孩子之间不是主人与奴隶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和相互信任的友谊关系,要尊重与理解孩子,要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与友谊,才能更有效地解决孩子不听话的问题。对孩子保持温和的态度教子案例

胡丽的女儿今年读初二,在上小学的时候,女儿基本不用父母操心,成绩一直处于中上等水平,虽然不是很拔尖,但也算不错。胡丽很欣慰,与女儿的关系也十分融洽。

女儿升入初中后,胡丽担心她成绩跟不上,开始对她严加管教,不让她玩,还经常训斥她。胡丽还不顾女儿的反对,给她请了英语家教,每周末都给她辅导英语课。女儿很生气,故意不好好学习,结果不但英语成绩很差,就连

其他科目的成绩也开始下降。

不仅如此,女儿的逆反心理也越来越严重,胡丽说东,她偏往西,母女俩总是话不投机半句多,说不了两句就会吵起来,胡丽和丈夫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也经常拌嘴。

那一段时间,胡丽非常痛苦,不知道该怎么办,对孩子说话也越来越尖刻。

有一次,胡丽当着女儿的面说:“人家怎么能养出那么好的孩子,每次考试都考那么好,我怎么养了个这么笨的孩子?”

女儿大脑反应特别快,立即回了胡丽一句说:“我怎么遇见了这么笨的妈妈,人家妈妈都当厂长,你是干啥的?”胡丽听了,嘴张了张,什么也说不出来。

后来,胡丽仔细反思,孩子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最后,她找到了原因,是自己出了问题,自己对女儿的态度越来越恶劣、尖刻。

当即,胡丽决定改变自己的态度,对女儿变得温和起来。无论女儿怎么与自己作对,她都用温和的态度对待。

两个月过去了,奇迹出现了,女儿不再和她作对,有什么事情还会主动请教她,也知道关心人了,而且成绩也在逐渐提高。个案解析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非常重要,不仅会影响孩子智力和能力的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孩子行为和道德的发展。

很多父母会认为,他们对孩子的态度是孩子行为的结果,而不是孩子智力和能力较差的原因,他们认为自己对孩子的评价很公正。是父母的态度在先,还是孩子的实践水平在先?这两者的关系远比人们认识的要复杂得多。

父母的态度和孩子的实践水平是互为因果的。父母的态度对孩子的智力和能力有巨大的影响。即使孩子的资质差一些,但如果父母以积极、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多给孩子以积极的评价,就会帮助孩子建立起信心,使他们更努力地去实践。消极的态度和评价只能使孩子的信心更差,使孩子不敢去尝试、不想去努力,智力和能力也会越来越差。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不仅会影响孩子智力的发展,也会影响孩子其他能力和人格的发展,如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主能力、独立能力等。人的这些能力,需要在童年时代奠定基础,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对孩子这

些方面能力的形成有巨大影响。

父母对孩子持有积极温和的态度,就会促进孩子的行为往健康的方向发展。只有在父母温和态度的影响下、在父母的鼓励和帮助下,孩子在这些社会能力方面才能建立起较好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意识,建立起自信心,很好地发展自己的自主能力、独立能力和其他社会能力,为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当你发现孩子成绩下降或者犯错的时候,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用温和的态度对孩子讲清楚问题的后果,让孩子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专家给父母的建议建议一: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平衡心态

当孩子犯了错误或做出一些令父母难以接受的行为时,有些父母一时过于激动,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打断甚至不听孩子的解释,就对孩子进行训斥甚至打骂。的确,孩子在父母的大吼大叫下,或许会表现得听话、服从,但这样的方式只会使父母逐渐无法控制局面。

孩子会逐渐变得有错也不对父母说,采取隐瞒、撒谎等方法来逃避父母的斥责、批评,身上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久而久之,孩子有可能也学会了父母粗暴的行为,变得难以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因此,父母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与孩子的意见起了冲突,千万不要失去控制地大吼大叫,应该冷静地分析一下孩子的意见是否正确。正确的要给予支持,如果是错误的,父母应该在商讨的气氛中,用温和的态度帮助孩子分析错误,切记不要一味地否定孩子的意见。

孩子犯错也是如此,父母要用温和的态度找到孩子错误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建议二:要学会对孩子的错误进行“冷处理”

父母打骂孩子,往往是因为自己特别生气,因此孩子犯错时,父母要学会“冷处理”。所谓“冷处理”,就是在自己着急、上火、生气时不要教育孩子,自己先消消气,等心情平静了再教育孩子。

父母生气的同时,孩子也正处于情绪激动的时候,也不适宜接受别人的教育。所以,应该等孩子平静下来再用温和的态度教育他,这样才能冷静、客观、有效地处理问题。建议三:不要让自己的坏情绪感染孩子

父母还应该注意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不要经常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消极的情绪,那样会使孩子处在一种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中,而受到父母消极情绪影响的孩子,心情也会变得很消极。

总而言之,不管孩子出了什么问题,父母都需要用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平静地帮助孩子分析错误,解决问题,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营造和谐的亲子沟通氛围教子案例

在赵菲的记忆里,爸爸妈妈经常吵架,常常是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起,以动手结束。这对赵菲产生了很坏的影响,赵菲变得沉默寡言,和父母的感情也越来越淡。

最近,父母的吵架升级了,到了要离婚的地步。爸爸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回家,妈妈常常在家里歇斯底里地抱怨,说自己曾经为他吃了多少苦,还说她和爸爸结婚完全是个错误。

家里的气氛很压抑,赵菲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想到父母要离婚,她就觉得自己将是被遗弃的孩子。后来,赵菲给妈妈留了一封信便离家出走。

父母意识到自己带给孩子的负面影响,为了孩子,他们握手言和。父母将赵菲找了回来,家里又充满了久违的欢笑声。父母之间的关系和谐了,赵菲也变得开朗起来,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个案解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沃土。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孩子的智力和情商都会得到积极的开发,自然会取得更加理想的成绩,形成完善的人格,健康地成长。

如果家庭气氛紧张,父母经常吵架、婆媳不和……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出现不良情绪和行为。

孩子的心智还不成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极易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让孩子感到愉快,孩子就会形成积极、乐观、开朗、进取等优良的性格;反之,家庭环境让孩子感到压抑、恐惧,孩子就会形成悲观、懦弱的个性。

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度过,家庭环境、父母的行为会在不知不觉中对他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父母应该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从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父母应注意不要将自己在外面的不良情绪带回家,夫妻之间应相互支持和理解,保持良性的关系,还要做到尊老爱幼,为孩子做好榜样,这样家里的氛围才会更加和谐。

良好的生活和心理环境,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父母要想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就要为孩子提供相对优越的环境,这里的“优越”不只是丰富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为孩子创设和谐的沟通环境。

和谐的家庭环境,使孩子和父母关系亲密,孩子就会将自己的问题及时告诉父母,而父母以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帮助和引导孩子,不但能够解决孩子的问题,还能使孩子快乐地成长。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才会有社会和谐,这是孩子成长最基础的环境。为了家庭的幸福,保证孩子在和谐快乐中成长,父母必须努力为孩子创设和谐的家庭氛围。专家给父母的建议建议一:家庭成员关系要融洽

父母要尽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

斯威的爸爸常年在外地工作,教育斯威的任务就落在了妈妈身上。妈妈是个内向的人,很少和孩子说话,家里很多时间都是在静默中度过,妈妈觉得这样下去,对孩子和自己都不好。

于是,妈妈把爷爷奶奶接到家里住,这下家里热闹多了,孩子也乐意和大人沟通了。在融洽的家庭氛围中,斯威的性格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在和谐的环境中生活,孩子才会身心健康,不断进步。建议二:不要忽略对孩子的陪伴

很多父母以工作忙为由,不愿抽出时间和孩子交流、沟通,而一旦和孩子待在一起,就想抓住有限的时间,对孩子进行说教,这样自然不会有和谐的亲子关系,只会使孩子和父母更加疏远。

张松最近一段时间,学习不用功,成绩下降,在家里对父母也越来越没有礼貌,很少主动和爸爸妈妈说话。无奈之下,妈妈带他去看了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告诉妈妈,问题主要出在孩子的爸爸身上。孩子说,在学校常有同学欺负他,他不知该怎么办。回家后,他很想和爸爸说说,让爸爸给他出出主意,可爸爸总是忙,从没好好陪过他,让他觉得在家里得不到爸爸的关爱,导致他总是闷闷不乐。

爸爸知道后,主动减少了工作量,尽量多和儿子在一起,张松又变得开心快乐起来。

父母应该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相处,如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带孩子出去走走、给孩子讲故事、辅导孩子的功课等。通过这些方式,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会融洽很多。建议三:善待孩子

善待孩子,要求父母多花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孩子,观察孩子,学会理解和体谅孩子。

梁启超的女儿梁思庄读大学选专业时征求爸爸的意见。梁启超考虑到现代生物学在当时的中国还是空白,肯定有发展前途,于是写信给她,建议她学这门专业。

出于对父亲意见的尊重,思庄选择了生物学,但生物学教师课讲得不好,没能激发起思庄对生物学的兴趣。梁启超得知后,又写信告诉她,选择学问最好是自己性之所近,这样会事半功倍。后来,思庄改学图书馆学,最终成为一名图书馆专家。

在家庭中建立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从善待孩子开始。父母要放大孩子的优点,宽容地对待孩子的缺点,赏识自己的孩子,这样孩子才会变得自信、积极进取,成为家庭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建议四:营造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

民主平等的家庭气氛,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还有利于孩子心理和人格的健全。

李爱生活在一个民主平等的家庭,妈妈给了她充分的自由,只要她感兴趣的事情,妈妈都不会反对,还会鼓励和支持她。

这天,妈妈在下班的路上,收到一些培训机构发的传单,上面的学习内容很多,还介绍了具体情况以及孩子参加培训学习后可以达到的效果,妈妈并没有盲目地给女儿报名,而是回家征求她的意见。

李爱自己很喜欢英语,可是口语成绩一直不理想,她就想报个英语口语培训班。这样,妈妈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基础上,为孩子报了名。有了妈妈的尊重和支持,李爱学得很用功。

父母要将孩子看成与自己平等的一员,让孩子参与到家里的大事中,遇事多听孩子的意见,让孩子获得被尊重和重视的愉悦感,这样既可以增加孩子的责任感,亲子关系也会更融洽。放下架子,平等地对待孩子教子案例

郑媛媛读六年级,她与父母相处得不太好,有什么事情也不愿意告诉他们。

有一次期中考试,媛媛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心情特别沮丧。她知道父母一定会责怪自己,于是回到家后便一个人打开电视来看。妈妈敏锐地觉察

到孩子的情绪不正常,她也猜到可能是因为考试不理想。

于是,妈妈走到客厅把电视关了,开始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面对妈妈的责问,媛媛气愤地说:“我就是故意不考好的。”妈妈听了孩子的话更加生气,她质问女儿:“你为什么要处处与我们对着干?”

媛媛说:“学习是我自己的事情,与你们无关。”她还告诉妈妈:“不要在我面前摆架子,未成年人受着法律保护呢。”妈妈听后非常苦恼,其实她只是想了解孩子,以便更好地关心她而已,并无真正责怪她考得不好的意思。个案解析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他渴望父母的尊重、理解。如果父母能放下自己权威的架子,平等地对待孩子,那么良好的亲子关系自然就会建立起来。

可是,在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下,许多父母和孩子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命令与服从的关系,很少有父母意识到要与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

在许多父母眼里,孩子就应该像一台机器,让他往东他就应往东,让他往西他就要往西。可孩子不是机器,他们也是一个自由、独立的个体,他们需要得到尊重与理解。父母应该放下管理者与命令者的权威架子,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与孩子交流。这样,孩子有什么事情都会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诉自己的父母,面临选择时第一个想到的也是参考父母的意见。

父母放下权威的架子,也可以从孩子那里得到理解和尊重,当父母遇到困难、受到委屈时,孩子会安慰你。这样无疑能增进孩子对父母的了解,理解父母为家庭的辛苦付出,从而激励他更加努力地学习。

当父母的给予得到孩子的回报和理解,当孩子明白自己也能为父母、家庭分担一份责任时,良好的亲子关系自然就建立起来了。在孩子刚接触这个世界时,他们就体会到了爱与被爱的滋味,他日后走进社会也会以一种包容、乐观的心态来面对他人,面对生活。

孩子的权利需要得到尊重,他的想法和看法也许幼稚,但是同样需要得到理解。专家给父母的建议建议一:抽出时间和孩子相处

许多父母,特别是父亲,常常以工作忙为理由,缺失对孩子的教育。父亲教育孩子有更大的优势,所以,父亲要适当抽出一些时间和孩子相处。

不少父亲认为只要给孩子优越的物质条件就是爱孩子,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孩子更需要来自父亲精神上的鼓励和关心。放下架子,平等对待孩子,让孩子获得情感满足是任何物质都无法替代的。

父母要多抽出时间和孩子相处,并且态度要认真,这样孩子在父母面前才会毫无保留地表现出自己的喜怒哀乐,父母也才能够深入了解孩子的情绪。建议二:走进孩子的生活

看到这条建议,许多父母心里也许正在犯嘀咕:每天与孩子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还要怎么走进孩子的生活呢?事实上,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也不一定真正走进了孩子的生活,许多父母只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并没有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

李然今年十岁。因为他是独生子,父母对他疼爱有加,但是他却很反感与父母在一起。

妈妈每天去学校接儿子,第一句话就是问:“儿子,今天学得怎么样?”李然听到这句话后,常常是头也不回地向前走。有一次,妈妈对儿子冷漠的态度非常生气,她质问儿子:“我这样关心你、爱你,为什么你却这样冷漠?”没想到李然却说:“你了解我吗?除了我的学习,你还关心过我什么?你觉得我过得开心吗?”

父母不应该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而要更关心孩子的精神生活,例如,接到孩子后问问孩子在学校过得开不开心,不要每天见了面就询问孩子的学习成绩。建议三:陪孩子一起游戏

父母与孩子是两代人,由于成长的环境不相同,自然会存在许多认识上的差异,这也是造成亲子沟通障碍的原因之一。父母应该主动参与孩子的游戏,了解他们感兴趣的事物。

平时孩子在玩游戏时,父母要放下架子,主动参与进去,这样不仅可以了解孩子的喜好,更能增进亲子感情。父母与孩子一起游戏,也可以使父母紧张的神经获得放松,缩小两代人之间的认识差异。建议四:倾听孩子的心声

每个人有委屈的时候,都希望有地方诉说。父母如果平时没有架子,对孩子平等,那么孩子在有心事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向父母诉说。

父母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例如,当孩子在学校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向父母倾诉的时候,父母应该做一个认真的倾听者,孩子情绪激动失控时不要对他们过激的言论评头论足,而应该让他们尽情地发泄,事后再对他们进行指导。建议五:多鼓励孩子

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比如考试失利、某次竞赛失败等,父母应该鼓励孩子,让他鼓足勇气,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越过眼前的每一次失败,重新扬起风帆,继续努力。保持信任,做孩子的朋友教子案例

张琦是个内向的孩子,父母离婚后,她一直和爸爸在一起生活。最近,张琦在学校里遇到了些麻烦事,班上一个男生喜欢她,还给她写了封情书。张琦不知道怎么办,又不敢和爸爸讲,只好把所有的事情都写进了日记。

爸爸最近发现了张琦的情绪变化,就有意识地增加了和女儿相处的时间,主动关心她的学习,问她平时的交友情况。张琦觉得爸爸和自己的距离

一下子就拉近了,他就像是自己的朋友一样。于是,张琦主动将男生给自己写信的事告诉了爸爸。爸爸教育她说:“要尊重别人对自己的欣赏,但是现在你们是努力学习知识的时候,同学之间应该保持纯洁的友情。”张琦在爸爸的开导下变得开朗多了。个案解析

传统教育文化中的很多教子观在影响着当代父母的教育思想和行为,他们认为自己的地位是崇高和权威的,孩子是自己的,所以就应该按照自己的思想塑造孩子,因而忽略了孩子的喜好,教育方式上也经常采用非打即骂、训斥、发号施令等。

其实,很多孩子都喜欢将父母看做是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学习上的榜样、情感上的朋友,他们会认为父母的关爱是推动自己进步的动力。

所以,父母要放下架子,和孩子之间保持一种信任的关系,做孩子的朋友,不让孩子产生父母高高在上的感觉,这样孩子会对父母更加尊敬,更加亲近,也会主动和父母说说心事,家庭教育也会取得好的效果。

一位教育学家说过,做孩子朋友的真正含义是要以平等的、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贯彻自己的教育思想,说服孩子不做违规的事情。

因此,父母要做孩子的朋友,深入了解孩子的情绪发展、生活和学习中的困惑,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对孩子的成长做出科学的指导。

做孩子的朋友,还需要父母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接受新的观念,尽量多接触流行的事物,做到和孩子有共同的话题,真正和孩子建立起相互信任、平等的关系。

父母要信任孩子,做孩子的朋友,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潜能,帮助孩子获得更大的成功。孩子会在父母的信任和理解下,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专家给父母的建议建议一:把孩子当成朋友

朋友是冬天里的火炉,夏天里的凉风,任何人都需要友谊的关爱。父母是孩子第一个接触的人,更应该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给他们平等、自由和尊重。

12岁的乐阳是个六年级的孩子,他乐观开朗,喜欢帮助别人,在班里与同学相处融洽,学习成绩也非常好。

这一切都与乐阳父母的用心教育有关。乐阳的父母总是把孩子当成朋友一样对待,有什么事情都与孩子商量,从来不强行命令和干涉孩子的生活。当亲子之间发生矛盾时,他们都坚持以理服人,绝不以家长的权威来压制孩子。

父母要信任孩子,把孩子当成朋友来对待,例如,父母与孩子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或者处理方式发生矛盾时,应该坚持以理服人,而不要以父母的权威来压制孩子。建议二:真正地理解孩子

一些父母为人严肃,不善言谈,这样无形中会扩大和孩子之间的距离。他们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和他们做不了朋友。

因此,父母要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不要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用心体会孩子眼中的一切,这样才能正确地引导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建议三:将孩子看做独立的个体

父母要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允许孩子自己做出决定,这是和孩子做朋友的基础。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和权威意识,放弃专制的管教方法,心平气和地和孩子交流,采用恰当的方式教育孩子,这样才会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周日,爸爸说好了要带郁郁出去玩。可是在家里郁郁就从心里开始“反对”爸爸了。爸爸要求她穿的衣服,她一点也不喜欢,可是爸爸却以要拍照为由让她换上了那件衣服。

出门后,郁郁说想去动物园看河马,爸爸却说那里离家太远,硬是带着郁郁去了游乐园。郁郁要坐过山车,爸爸又说她年纪太小了不能玩。为此,郁郁一整天都闷闷不乐,她对爸爸的印象也改变了,和爸爸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远了。

父母要想跨越和孩子之间的“鸿沟”,就必须和孩子交朋友,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促使亲子关系更融洽。建议四:增加和孩子的情感交流

孩子的情感是丰富而敏感的,父母要想和孩子做朋友,尤其要重视和孩子情感上的交流和沟通。父母要做到真诚地和孩子沟通,就要多和孩子接触,通过谈话、游戏的方式增加和孩子之间的交流。

严舒的父母离婚了,严舒跟着爸爸生活。父母离婚后,严舒像变了个人似的,整天无精打采,她的成绩本来就不理想,现在就更差了。爸爸每天忙着工作,没有注意到孩子的情绪变化。严舒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对自己心灵上的呵护,久而久之得了抑郁症。

爸爸这才认识到自己教育的失误,于是主动减少了工作量,还请假一周带孩子出去旅游。严舒将自己心里的感受告诉了爸爸,爸爸向她解释了很多问题,听了爸爸的话,她心里突然豁然开朗,还体会到了爸爸的不易。

父母要留意孩子的情绪变化,用爱去化解孩子的疑惑,稳定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也有利于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起和谐的朋友关系。建议五:对孩子要宽严相济

父母要做孩子的朋友,但是也不能对孩子的要求过于宽松,否则孩子就会肆无忌惮。生活中该对孩子严格的要严格,随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及时给予他正确的指导,这样既教育了孩子,又可以和孩子保持平等的地位。

秦乐是个性格活泼开朗的孩子,和爸爸关系很好,有时候连妈妈都会羡慕他们的关系。可是最近秦乐因为迷上了电脑,学习成绩有所下降。

爸爸并没有因为和儿子关系好而姑息迁就他,而是严肃地批评了他,然后语重心长地和他进行了朋友似的交谈。秦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决心减少上网的时间。

父母要允许孩子犯错误,但必须要和孩子一起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指出孩子犯错的原因和后果,然后帮助孩子改正。父母要对孩子宽严并施,引导孩子辩证地看待自己的错误,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为人处世之道。主动向孩子敞开心扉教子案例

罗军最近下岗了,出于怕家人担忧和碍于面子,他没有跟家里人提起这件事。但是他也不能总待在家里,所以只好到了上班的时间就走出家门,在外面东游西转,然后估计时间差不多了,就回到家里。

有一天他刚到回家,女儿甜甜悄悄地跑到罗军的房间里,对他说:“爸爸,我觉得你不开心,你是不是不上班了?”罗军愕然:甜甜不过才5岁,怎么会这样问自己呢?他脑袋里飞快转了一下,随口说了句:“没有的事,你不是见到爸爸每天早上按时出门,晚上又按时回家吃饭了吗?”

甜甜满腹狐疑地走开了。几天后,罗军发现,似乎甜甜不太愿意跟自己说话了。他心里很纳闷。后来罗军从邻居口中得知,前几天甜甜所在的幼儿园组织孩子们到公园里游玩,凑巧,那天他也在公园里闲转,被甜甜看到好几次了。甜甜跟邻居说,他爸爸骗她,她再也不理爸爸了。

知道了甜甜的“心事”后,罗军很苦恼。个案解析

家庭教育专家指出,父母只有向孩子敞开自己的心扉,才能得到孩子的认同,从而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但中国的父母一般很少向孩子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却希望孩子向自己袒露他的一切。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往往成为亲子沟通的一道屏障。

事实上,父母向孩子敞开心扉,是对孩子尊重和信赖的一种表现。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在孩子面前,父母以一种轻松的方式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承认自己的错误,不仅让孩子觉得父母更亲近,还会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而且能把一种坦然、放松的处世态度传达给孩子。

当孩子问父母“你为什么不高兴,是不是工作上有了麻烦”的时候,父母就应该认真地考虑一下,是否应该与孩子谈一谈,谈多少,怎么谈。如果搪塞地说“没什么,很好”或“不关你的事,去玩你的吧”,那就等于是把孩子对父母的关心推开,主动向孩子关闭了沟通的渠道。

罗军的过失给女儿造成了不小的“伤害”。其实这件事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果罗军向女儿敞开自己的心扉,亲子沟通畅通的话,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在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施加科学的教育时,沟通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而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关系,父母光是让孩子向自己敞开心扉是不行的,自己也需要向孩子敞开心扉。专家给父母的建议建议一:跟孩子分享你的喜怒哀乐

一位哲人说得好:快乐让别人来分享,就多一份快乐,把忧伤告诉给愿意为你分担的人,就少一半忧伤。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也是应该一起分享彼此喜怒哀乐的关系。

如果父母向孩子敞开自己的心扉,跟孩子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那么孩子就会感觉到父母对他的信任和尊重,孩子就会更加尊敬父母,并且也会向父母敞开他的心扉。

不过,向孩子敞开心扉,可能会有很多令父母不高兴或失望的事情,父母必须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比如,尽管父母告诉孩子当年自己如何地发奋读书,但孩子并不会对父母的努力表示赞赏,父母可能会很失望,但无论如何,父母不能让这种情绪表现出来。

孩子都不喜欢让父母失望,如果父母过分表现出失望,就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不良的影响。建议二:让孩子了解你的工作状况

父母应该明确地告诉孩子:我现在做什么工作,我的工作细节有什么,它对整个社会、国家甚至人类有什么意义等。现在许多年轻父母的确都很忙,但花点时间陪陪孩子,和孩子说说自己的工作细节,谈谈工作的酸甜苦辣,聊聊成功的幸福体验,对孩子是十分有意义。

很多父母埋怨现在的孩子不知道节约、自私、花钱大手大脚等,但是如果孩子不知道父母是如何靠辛勤工作给家里挣钱,那么他们就不会把金钱与工作紧密地联系起来。孩子们到了上小学的年龄,父母就可以把自己如何靠努力工作来谋生,如何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等讲给孩子们听。建议三:告诉孩子你的隐私或秘密

很多父母都认为,孩子太小,很多事情不能告诉他们,尤其是自己的隐私或秘密,若让孩子知道了,会是一件很丢面子的事情。其实不然,如果孩子知道他是跟你共享隐私或秘密的人,他就会更加信任你,你也就能更加容易地走进孩子的心灵。

不过,和孩子谈这样的话要抓住时机。“孩子,让我们来谈谈!”如果你的谈话是这样开始的,结果往往是说话的只有你一个人。然而,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你悄悄地跟他说:“儿子,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犯过这种错误,但我后来改正了。我是这么做的……”以这样的方式开始谈话,往往会让孩子对自己的过错释然,也很乐意去改正错误。建议四:让孩子明白你对他的期望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不能过高,过高了会对孩子造成压力和伤害。应该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孩子确立合理的期望值。但是,这种合理的期待最好也能让孩子明白父母对他的具体期待是什么。

父母如果能够做到这些,那么孩子一定也会从父母的期待中汲取前进的力量,一定会努力成为一个不让父母失望的好孩子。

总之,父母与孩子沟通一定要讲究艺术,只有敞开自己的心扉,才能引起孩子感情上的共鸣,从而与孩子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使亲子关系融洽。百分之百地接受孩子教子案例

一位中国妈妈为某外国家庭带一个孩子。这个孩子经常把手指放进嘴里吮吸,中国妈妈每次看见后都会把孩子的手从嘴里拿出来,这次又因为这件事把孩子弄哭了。

中国妈妈的做法让外国妈妈很纳闷:孩子自己玩又没有打扰到她,为什么经常这样干扰孩子?中国妈妈解释说:“手上有细菌,这样做是不卫生的。”外国妈妈说:“常给孩子洗手,就是为了消灭细菌啊。”

外国妈妈强调说,孩子吮吸手指是一种常见现象,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这种经历。一般是在孩子表现得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也有遗传的可能。所以,纠正孩子吸吮手指的毛病,可采用心理方法和行为矫正法,以耐心说服和鼓励为主,平时多给孩子心理上的关注,消除造成孩子紧张的因素。个案解析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许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在教育孩子时,往往忘记这一定律,对孩子求全责备,结果给自己和孩子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使孩子身心都难以健康发展。“过分苛刻孩子,是很多父母常犯的错误。他们时刻盯着孩子,当孩子做得不好时,就会急于去纠正,直到孩子完全正确才肯罢休。这会让孩子感到厌倦,也容易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因此是一种错误的教育方法。父母应该多关注孩子表现出色的方面,不断给孩子鼓励,让孩子在良好的情感体验中改正自己不足的地方,获得更好的发展。

孩子本身面临着很大的学习压力,父母如果再给孩子施压,就会阻碍孩子智力的正常发挥,不利于其进步和成功。面对孩子的缺点和缺陷,父母不

能嘲笑和挖苦,要宽容孩子的缺点,安慰和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克服自己的缺点,获得更大的发展,这才是正确的教育观念。

当然,宽容孩子,并不是要求父母对孩子一味纵容。对于孩子的错误,应该批评的还是要批评,不过要注意批评的艺术和技巧。对孩子少一些苛刻,多一些宽容,是每个父母的明智选择。专家给父母的建议建议一:学会赏识孩子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十全十美,发现孩子的缺陷或是弱点时,就会产生厌恶的情绪。

龙龙有个弟弟。弟弟很聪明,每次考试成绩都很好,但是龙龙的成绩却不理想,妈妈非但没有给予龙龙更多的鼓励,反而经常讽刺、挖苦他,经常训斥他是个笨蛋,这使得龙龙本来自卑的心更加痛苦。

这样的话听久了,龙龙对自己也越来越不自信,觉得自己的存在是多余的,是妈妈的痛苦。于是在一个深夜,他跳楼自杀了。

父母对孩子的指责、讽刺和挖苦,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而自身存在缺陷或是表现得不够出色的孩子,心理本来就很脆弱,他们更希望得到父母的鼓励。父母要意识到这一点,接纳自己的孩子,赏识孩子的能力和特质,才能帮助孩子取得成功。建议二:不盲目将孩子和他人比较

生活、学习中,孩子总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而不少父母不能理解孩子的这些缺点和错误,总是喜欢拿着放大镜,拿别的孩子的优点来和自己孩子的缺点比较,这自然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盲目地将自己的孩子和他人比较,容易使孩子产生父母不爱自己的想法,更易让孩子丧失自信,孩子的逆反、自暴自弃的情绪就容易产生。父母要慎用“比较”,不苛求孩子,让孩子顺其自然地发展。建议三:以平常心对待自己的孩子

不论自己的孩子是优秀还是平庸,父母都应该用平常心来对待他们。把自己的孩子当成普通人去对待,才能从内心去赏识孩子的优点,用宽容的心接受孩子的缺点。有这样一个被人们广为说道的故事:

杜鲁门当选为总统之后,有位记者前去采访他的妈妈。记者对他的妈妈说有杜鲁门这样的儿子,真是件值得自豪的事情。杜鲁门的妈妈回答说:“是这样的。可是我还有一个儿子,他是一位农夫,现在在地里挖土豆,他一样使我自豪。”

在杜鲁门的妈妈看来,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都是无可替代的。杜鲁门的妈妈没有认为儿子是农夫就是无能的,在她的心里,每个儿子都是值得骄傲的。

父母要放大孩子的闪光点,缩小孩子的缺点,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孩子。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让孩子在父母的宽容中,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建议四:容许孩子犯错误

秀,必须十全十美,但这是不现实的。每个人都会犯错误,都会出现各种问题。父母要允许孩子犯错误,以宽容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错误,帮助孩子分析犯错误的原因,指出孩子需要改进的地方,引导孩子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

对于孩子,宽容是最好的说教。父母要意识到,正确的东西都是在错误的积累中得以形成的。所以,父母要允许自己的孩子犯错误,不苛求孩子十全十美。第二章听懂孩子的心灵密码,做孩子最好的朋友———倾听孩子心声的技巧做孩子的听众,父母要耐心十足教子案例

一位母亲在生了孩子后,为了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把不到四岁的儿子送进幼儿园全托,每周只接一次。孩子从幼儿园回来,总是对妈妈说:“妈妈,咱们谈谈话。”有一次,儿子竟然哭着向妈妈请求说:“妈妈,我知道你很忙,没时间在家陪我。你能不能把我转到每天都能回家的幼儿园?”孩子的请求虽不过分,但由于父母常常出差,没有时间照顾他,所以没能满足孩子的请求。

每个周末回家,孩子总是饶有兴致地给妈妈讲幼儿园里发生的事,可遗憾的是,每次孩子和妈妈讲话时,妈妈总是一副很忙碌的样子,眼睛左顾右盼,手里还不停地翻动着书报或者忙其他的事情,总是心不在焉,完全不像一个倾听者的样子。

没想到,妈妈的“忙碌”给孩子的语言表达带来了障碍。由于儿子是个思维能力很强的孩子,为了尽量不耽误妈妈的工作,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话说完,他就讲得很快,慢慢地变得讲起话来结结巴巴。个案解析

倾听是爱的细雨,可以滋润孩子的心田;倾听是呵护的沃土,可以孕育孩子健康光明的人格;倾听是无声的音乐,可以助孩子在人生的舞台上跳出华彩的舞步。

有些父母通常认为沟通的元素主要是“说”,其所呈现的态度也主要是“我说,你听”。其实,“说”只是沟通中并不重要的一环,真正重要的沟通元素是“听”。

倾听是沟通的前提。只有倾听孩子的倾诉,知道孩子在想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亲子沟通变得更容易。孩子诉

说高兴的事,父母应表示共鸣;孩子诉说难过的事,父母应让他尽情地宣泄,并表示同情;当孩子诉说父母不感兴趣的话题时,父母应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并使用“嗯”“噢”“是吗”等词语,表示在认真地倾听,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

这样,不仅使孩子更乐意倾诉,也可以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倾听可以充分起到心理暗示的作用。父母认真倾听孩子说话,是在表示对孩子的尊重、关心。这同时也可以促进孩子去认识自己和自己的能力。

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特别是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如父母、老师等的爱护与肯定。孩子有强烈的向成人表达内心情感的渴求。此时孩子所需要的是有人倾听他们的诉说,理解他们内心的感受,而父母采取的最好方式就是倾听,而且是反应式的倾听,即给予孩子及时的反馈和理解。

父母在倾听孩子说话的时候,一定要肯花时间、有耐性,做个忠实的听众,用心去听孩子的心声,用心走进孩子的世界。专家给父母的建议建议一:为孩子提供表达自我感受的机会

沟通从倾听开始,倾听以尊重孩子为前提。

盈盈是个优秀的孩子,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妈妈是个医生,每天工作繁忙,照顾女儿的责任主要落在爸爸身上。爸爸是个细心的人,每天盈盈放学回家,吃完饭,写完作业,父女俩都会有雷打不动的一小时谈话时间。

在这一个小时的时间里,盈盈告诉爸爸学校里的各种事情,如老师的脾气个性、同学的趣事、学校的活动、学习上的喜悦和烦恼、还有自己心里的各种情绪体验等,在这个过程中,爸爸主要做一个忠诚的听众,与盈盈一起感受与经历。

若是盈盈有什么问题想得到解决的办法,爸爸也不会马上说应该怎么办,而是与盈盈一起讨论、商量,引导盈盈自己想出办法。这每天宝贵的一小时,从盈盈上幼儿园开始一直到中学,从不间断,伴随着她度过了宝贵的成长阶段,也营造了和谐的亲子关系。

父母倾听孩子说话时,应停下手中的工作,做一个全神贯注的倾听者。如果父母平时工作较忙,则应与孩子约定一个特定的时间,如某个晚上或周末,在这个时间段,父母所做的唯一事情就是倾听孩子说话,与孩子做诚挚的交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尊重和爱,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建议二:倾听时以非语言信息传递对孩子的爱

要成为一个有效的倾听者,父母在适时地给予孩子语言倾诉机会的同时,也要善于用非语言信息,如肢体及表情,表示对孩子的关注。

婷婷特别愿意与妈妈谈话。因为妈妈每次与婷婷说话时,都让她靠近自己坐下,握着她的手,以关切的眼神,前倾的姿势,微笑的表情,鼓励她完整地说出事情的经过,而绝不随意打断她的话题。在婷婷伤心落泪时,妈妈便递过手绢或纸巾,然后把婷婷轻轻搂在怀里,抚摸她的头发,或拍拍她的后背。这时,婷婷便感到无限温暖,所有的烦恼都消融。

倾听时,父母要认真注视着孩子的眼睛,仔细听孩子说话,同时关注孩子的表情,向孩子传递“我正在听”的信息。必要时,抚摸、拥抱等身体接触,更能让孩子体会到父母对自己深切的爱,从而使孩子更主动、更自信、更流利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倾听时,父母千万不可以到处走动、边做事边听或背对着孩子,这些行为会令孩子认为父母不关心自己,对自己所说的一切都没有兴趣。建议三:引导孩子理清诉说的思路

泡泡放学回来一脸苦相:“妈妈,我讨厌上学,因为全班的同学都欺负我。”“全班同学都欺负你?”妈妈吃惊地重复道。“对啊!我跟小尤借橡皮擦,她都不肯借我。”“哦……”“李强和我赛跑输了,他就说我偷偷提前跑。其实我根本没有提前跑。”“嗯,还有吗?”“老师叫我登记成绩,他们就说我是马屁精。”妈妈冷静地问:“这些事都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今天……”“嗯,孩子,你要知道,跟同学有点摩擦,是很正常的事情。你的心细,有时候过于敏感,加上事情集中到一块,你就感到压力了。你想想,真的是全班的同学都欺侮你吗?”泡泡不好意思地说:“其实……也没有……不是全班……”“那有一半的同学在欺侮你?”妈妈说。“哪有?这次班上全数通过,我当选为模范生了呢!”笑容又浮现在泡泡脸上。

妈妈接着说:“祝贺你!”泡泡说:“其实就只那几个人啦!因为他们嫉妒我的功课比他们好!可是……也还好啦!上次他们还请我吃冰淇淋呢。有一次我脚痛,李强还帮我买午餐呢!”“是啊,孩子,以后看问题要分清主次,不要把不好的情绪无限扩大。对同学要多理解,多交流。你就会每天过得很快乐。”泡泡由衷地点头。

了解孩子话中隐含的意义,体会孩子的内在感受,帮助孩子理清思路,从较合理的角度来认识自己的感受,看清问题的真相,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优秀的父母所应做到的。建议四:用爱的耳朵倾听孩子的心声

父母要用爱的耳朵去倾听孩子的心声,才能完整地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

陈方有段时间上学总迟到,老师为此找他的母亲谈话。母亲知道后,并没有打骂儿子,而是在临睡前问他:“你告诉妈妈,为什么你那么早出去,上学却总迟到?”

陈方先是愣了愣,见母亲没有责怪他的意思,就说:“我在河边看日出,太美了!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母亲听后笑了。

第二天,陈方发现书桌上放着一块精致的电子表,下面压着一张纸条:“因为日出太美了,所以我们更要珍惜时间和学习的机会。你说是吗?爱你的妈妈。”从此,陈方再也没有迟到过。

从爱与尊重出发,给孩子更多的宽容。心平气和地倾听孩子的诉说,弄清楚事情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引导和教育孩子,并给孩子适当的赏识和信任。如果父母仅凭个人主观情绪,对孩子妄下结论,就会使倾听和沟通失去意义。放低姿态,蹲下来听孩子说话教子案例

成长的烦恼»是美国一部以家庭教育为题材的经久不衰的电视佳作。主人公是杰森夫妇和他们的三个孩子,女儿卡罗尔,两个儿子迈克和本恩。杰森夫妇很民主,他们从来没有在孩子面前摆过家长的架子,而是把孩子当

«

做自己的朋友,总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们。

在卡罗尔可以跳级升学时,杰森夫妇没有盲目高兴,而是像朋友一样和女儿一起讨论这个问题,认真倾听女儿的看法,引导孩子自己做决定。

大儿子迈克是个调皮的孩子,经常会搞破坏、惹麻烦,很让杰森夫妇操心,但是杰森夫妇并没有打骂过他,而是引导他说出其行为的原因,并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小儿子本恩总会有一些新奇的想法,而杰森夫妇总是让他很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帮助他最终实践。

在杰森夫妇的教育下,三个孩子快乐地成长着。个案解析

要想让孩子成为适应社会、受人欢迎的人,父母要放下架子,把孩子当做朋友来对待。和孩子一起探讨问题,在孩子面前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真诚地理解和原谅孩子的错误,使孩子的生活充满欢乐。

家庭教育中如果缺乏平等的意识,孩子容易形成自卑、自私、懦弱、缺少主见等不良情绪。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不利的。

很多父母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认为自己是家长,具有绝对的权威,其实这样的做法不仅不会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孩子还会产生逆反心理,造成亲子关系的隔阂。

对于父母来说,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不仅是一种教育的方式,更是一种正确的教子理念。父母如果将自己的思考模式和行为方式强行纳入孩子的价值体系,就会使孩子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每个孩子都有获得尊重和理解的权利,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只是父母简单的一个动作,可是孩子会理解为父母对自己的尊重,对自己价值的认可。

成功的父母,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宽容和尊重,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听从自己的意愿。父母要学会蹲下来和孩子交流,允许孩子拥有自己的思想和朋友。这样,孩子必定也会懂得尊重他人,进而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专家给父母的建议建议一:摆脱固有教子观的束缚

很多父母受封建教子观念的束缚,觉得孩子是自己生养的,他们就应该听自己的话。父母把孩子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一旦孩子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他们就会站在成人的立场,摆出权威的架子,对孩子的行为横加指责。

李东的妈妈一直很强势,尤其是对待李东的学习。李东明年升高中,学习成绩却不怎么好,妈妈听说如果报个特长班,升高中就容易些,她没有咨询李东的意见,就擅自为他报了美术班。

回家后,妈妈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李东,李东说自己不喜欢画画,觉得自己可以通过文化课考上高中,可是妈妈却板着面孔,要求他必须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这让李东很痛苦,觉得妈妈是个“独裁者”。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意识和思想,他们渴望从父母那里得到起码的理解和尊重。

父母要学会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而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是进行平等交流最有效的方式。因此,父母要改变固有的教子观,放下权威的架子,和孩子共同成长。建议二:学会尊重孩子

孩子在人格上和父母是平等的,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将孩子和自己置于一个平等的地位来对待。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父母在尊重孩子的同时,也会赢得孩子的尊敬。父母为孩子创造和谐的家庭气氛,更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他们越来越渴望得到父母的尊重和理解,一旦感觉不到父母的尊重,他们就会疏远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从而激化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因此,聪明的父母要放下架子,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建议三:把孩子看做平等的朋友

父母要把孩子看做家里的平等成员,给孩子自由思考和选择的权利。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可以适当引导,帮助孩子分析,遇事要和孩子一起商量,听取孩子的意见。

此外,父母要为孩子的成长制造和谐的气氛,努力深入孩子的内心,理解孩子的意愿,支持孩子的正当要求。这不仅能够帮助父母和孩子成为朋友,而且有助于父母更好地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当然,做孩子的朋友,并不是要求父母放弃原则,迁就孩子的过错,父母要把握好尺度,对孩子提出适当的要求。建议四:放下架子向孩子学习

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孩子的不断成长,孩子掌握的知识或许超过父母,甚至使许多父母望尘莫及。这时,父母要谦虚地接受孩子向自己介绍新事物、传授新知识、传播新观念。

维维是个聪明的孩子,自己课余时间经常研究电脑知识,尽管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