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忙也要做个好爸爸(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30 21:55:59

点击下载

作者:舒童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再忙也要做个好爸爸

再忙也要做个好爸爸试读:

前言

随着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的热播,人们开始将“爸爸该当起教育孩子的任务”这一话题提到了桌面上。这是长期主管教育工作的妈妈们在抗议吗?不是。而是人们越来越多地看到爸爸在教育孩子中显示出来的必要性和优势。《爸爸去哪儿》的主题曲中有这样一句:“我的家里,有个人很酷。”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迪曾说:“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这里说的爸爸“很酷”、很“特别”,其实就概括了爸爸在教育中所呈现的特点和优势。

传统家庭中,大多是妈妈担任教育孩子的工作。而由于女人天性细腻,又长期负责千头万绪的家务,所以,女人在教育过程中显现出来的更多是事无巨细的操心、关怀备至的呵护;另一方面,她们对孩子的要求,可能更多在于让孩子遵守家庭秩序,如讲卫生、听大人话等。母爱之于孩子像一条绵长的河流,不断地灌溉孩子这棵小树苗,给其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

而在柔软的母爱之外,孩子缺少的果敢、坚强、乐观、豁达等品质,则等待着父爱来填补。爸爸是家庭中力量的代表,他总是那么坚强,常能让孩子感受到一股强有力的力量;他也是“粗心”的代名词,在关怀孩子上做得不足,但也很少会挑剔孩子;他像一个威武的雄狮,自信、勇敢、豪爽,总能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激起孩子的兴奋;他有时还像一个大男孩,爱玩、会玩,和孩子玩起来也总是不相让……而正是爸爸的这些特点,让孩子在与他相处的过程中,感染到他的力量、自信,被他的豪爽和幽默打动,会因为他的“不相让”而更懂人生的规则,在不被包容的特殊环境下快速成长。爸爸赋予孩子的这些品质,是其他家庭角色赋予不了的,也是孩子必不可少的。

然而,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绝大多数的爸爸长期处于工作岗位上,陪伴和教育孩子的时间寥寥可数。我国的一项调查显示:50%的爸爸一天之中与孩子互动的时间不到1小时;30%以上的爸爸忙于工作,根本无暇顾及对孩子的教育;20%以上的爸爸认为陪伴孩子不重要。这种爸爸很少陪伴孩子的现状,直接导致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很多家庭的孩子正在遭遇“父爱缺失”。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一次父亲节时说:“父爱缺失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空洞,任何政府都无力填补。”这也给所有的父亲敲响了一记警钟: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抽时间来陪伴和教育孩子。

不过,或许就像《爸爸去哪儿》之中几位非常忙碌的明星爸爸一样,长期不和孩子相处的爸爸们,在突然间长时间接触孩子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对孩子其实并不了解,不知道该怎样教育和关心孩子。于是,为了让爸爸对孩子有更好的了解,我们编撰了这本《再忙也要做个好爸爸》,针对那些平时无暇与孩子相处的老爸们,介绍了孩子各年龄段的身心特点,阐述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从爸爸那里吸收的品质、素质,以及爸爸怎样以最好的方式将爱和教育传递给孩子。

在这本书中,我们结合当下热点,加入了很多时下热门话题中的事例和元素,吸收了很多节目中很好的教育方式。天下父爱都是一样的,爸爸在读明星的亲子故事、感受他们的父爱时,也会学到很多更具技巧、更符合孩子特点的教育方法。另外,我们还在本书中加入了大量真实、科学的数据以及精彩、经典的案例,还有教育专家和心理学家总结出来的诸多理论。

汇总种种,都是为了让天下的爸爸们更好地爱孩子,更好地教育孩子。孩子是爸爸生命中最好的礼物,而爸爸对孩子优质的教育,则是爸爸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

祝愿天下所有的爸爸和宝贝,都能在浓浓的爱中,活出各自的精彩!

第一章(关键词:展爱心)

有爱才是“山”,忙爸爸牢记“爱”原则

升级为爸爸的你,当然对自己的宝贝有着无尽的爱。但同时也是职场人士和商务人物的你,或许因为过于忙碌而很少将这份爱表达出来。或许你会觉得孩子得到妈妈和祖辈的“示爱”已经足够,自己只要担当起保护孩子的责任即可。但从今天开始,请务必转变这种看法,因为父爱之于孩子,绝对是无可替代、无比重要的爱。也就是说,父亲不要爱得太沉默,而要说出来、表现出来。第一节父爱是不可替代的优质成长因素

长久以来,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男人更多时候是在外打拼,女人则肩负起照顾家庭的责任。而在两人的爱情结晶——孩子出生之后,教育孩子的任务自然也更多地落在了妈妈身上。爸爸呢,继续忙碌事业,和孩子的沟通则仅限于回家之后逗逗他、陪陪他。忙爸爸几乎没有“闲情雅致”对孩子说“爱”,也很少通过行动来表达爱,更是很少担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也许在很多家庭看来,抚养一个孩子长大,必要的是一定的物质环境和家长的照顾;教育当然也必要,但由妈妈来也一样。因此,很多孩子长期得不到父爱和来自父亲的教育,这就成了许多家庭的现实问题。

但是,这样真的是对孩子的成长最有益的状态吗?当然不是。父爱之于孩子,不但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无可替代的。要想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只有来自妈妈的照顾和教养远远不够。心理学家指出,在一个家庭之中,爸爸是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着特别的能力。缺少或者失去父爱是人类情感发展的一种缺陷和不平衡。缺乏父爱会严重影响孩子的生理与心理的成长,甚至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为什么父爱对孩子有这么大的影响?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爸爸的爱能给孩子无穷的力量

爸爸在家庭中是个相对特殊的存在,他身上不仅有家庭所需要的爱和温柔的元素,还有很多面对社会时必须具备的刚强、坚毅、乐观、豁达。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更多是靠模仿大人来建立自己的个性、人格和性情。当孩子受到更多来自爸爸强有力的感染时,孩子的性格自然也会坚强、豁达一些。长期缺乏父爱的氛围,则容易使孩子形成胆小懦弱、蛮横暴躁、优柔寡断的性格。

各国儿童心理健康专家都曾对与日俱增的“父爱缺乏综合征”投以关注的目光。他们的研究和调查显示,即使孩子尚处于朦朦胧胧的婴儿期,缺乏父爱也会导致各种不适症状,如烦躁不安、夜哭不眠、食欲减退、抑郁易怒等。而缺乏父爱的孩子年龄越小,罹患综合征的危险就越大;另外,男孩的危险比同龄女孩大1~3倍。更令人意外的是,在双亲俱全但缺乏父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患上“父爱缺乏综合征”的可能性更大。

另外,还有数据显示,少年时缺乏父爱的中学生,辍学率比一般孩子高2倍,犯罪率也高出2倍;如果是女孩,长大后成为单身母亲的可能性比一般女孩高出3倍。

看到这些真实而骇人的数据,想必爸爸们一定会为自己曾经的行为而后悔,为孩子是否受影响而担忧。其实,明白这些永远不算晚,从现在开始关爱孩子,并通过话语和行动将自己的爱表达出来。

爸爸爱孩子的方式与妈妈完全不同

爸爸的爱对孩子来说是不可替代的,还因为爸爸和妈妈爱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妈妈的爱更多地倾向于保护和照顾,而这单一的目的往往决定了妈妈教育方式的单一和枯燥;爸爸的爱则不同,它或许有点粗野、狂放,但它变化多样,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新鲜感和兴奋感。

实际上,孩子在襁褓时期就已经需要并渴望父爱了。当孩子出生第二个星期后,大多数婴儿就已经开始留意爸爸的嗓音,甚至模仿爸爸举手、伸手等简单动作。孩子稍大一点时,更是会对与爸爸进行的特殊游戏——如上抛、使劲拥抱、快速奔跑等——情有独钟,同时也能从中体会到爸爸的阳刚之气。

从这一方面来说,爸爸们应该投入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尽量把更阳光、更有爱的一面展现出来。这给予孩子的并不仅是一时的高兴,更是一生的好性情。

爸爸一句话的效应是妈妈的50倍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少不了爸爸,还在于对孩子一些行为的教导和修正上;爸爸的一句话往往比妈妈有效得多。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场景:对于同一件事情,妈妈苦口婆心地说了很多次都没用,爸爸只说一句就见效了。这是因为,相对妈妈的感性和温柔来说,爸爸的话语更加理性、掷地有声。对于爸爸的指点,孩子既信服,又有点害怕,因此往往能立刻照着去做。

美国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作为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往往远远高出母亲;同样一句肯定的话如果爸爸说出来,对孩子的影响力会是妈妈的50倍。妈妈对孩子的影响更多表现为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而爸爸则能塑造孩子对生命的看法,关系到其人格的形成。

因此,千万不要觉得在教育孩子方面,只要有妈妈做了,爸爸就可以不做。而是要尽力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多扛起来,这样教育孩子的效果才更有可能达到最佳。

总之,爸爸对孩子的爱和教育必不可少,并非只是在外面努力打拼、给他们一个富足的物质环境就可以替代的,更不是将教育重任全权交给妈妈就万事大吉。爸爸们必须认识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自己是万万不能缺席的。无论如何,都要让自己的爱始终灌注孩子的成长过程。【忙爸爸一分钟教子金句】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父亲,是孩子通往外部世界的引路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无论是性格培养,还是情感教育,无论是知识训练,还是道德品质的培养,父亲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第二节“严父”过时,有爱才“man”

某网站曾经做过这样一项调查,内容是“你小时候对父亲最主要的感觉是什么”。调查结果中,有65.1%的网友都觉得自己的父亲很严厉,很怕他;甚至有22%的网友表示,小时候经常挨父亲打,但是敢怒不敢言。而相对地,只有19%的网友表示父亲很爱自己,使自己有一个很幸福的童年;另外15.8%的网友则表示崇拜自己的父亲,觉得父亲就是什么都懂的百科全书。

相信世界上每一个爸爸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当然也希望孩子眼中的自己是慈爱的、博学的、有耐心的。但或许是被“严父慈母”的传统所影响,或许是事业的忙碌和压力所致,很多爸爸在家里并不经常表现出自己有爱的那一面,却总是以威严、严肃的面目示人。爸爸们也许认为这“无伤大雅”,甚至觉得严厉有助于树立威信,对孩子的教育有利。殊不知,成长在爸爸过于严厉的家庭中的孩子,往往会因此受到诸多负面影响。

第一,爸爸过于严厉,会影响孩子优良个性和品质的形成。一般来说,爸爸在日常生活中会更多地表现出一种社会性,在爸爸的角色中,孩子可以感受到作为群体中人所应具备的一些品质,比如独立、坚强、果断、勇于冒险和克服困难、富有合作精神等,这使得孩子能够快速从个体成长为一个社会人。如果爸爸过于严厉,则可能会使孩子具有较多的依赖性,缺乏自信和进取心,同时难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在道德品质方面的发展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第二,影响孩子对自己的性别角色的认同。在爸爸对孩子的影响之中,性别角色是最突出、最深刻的一面。爸爸平和、积极地和孩子交往,有助于孩子对性别态度有一个积极、恰当且灵活的理解。健康的父子关系中,爸爸不仅为男孩子提供模仿和学习的对象,也为女孩子掌握女性角色提供重要参考。有研究表明,男孩在4岁前如果经常接触爸爸过于严厉的一面,那么其在性别角色中会倾向于女性化;而到了少年后期,他们则会表现出过度男性的倾向,如争强好胜、攻击性强等,似乎在有意抵御自身“缺乏男子气”的弱点。

第三,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爸爸对孩子过于严厉,可能会影响孩子和周围人的关系。这主要有两种表现:第一,孩子从小在权威的压制下长大,习惯了服从命令听指挥,总是一副没有自我的样子;第二,学会了爸爸与人沟通的方式,总是对别人命令呵斥、大呼小叫,永远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无论是哪一种,都会对他的人际关系产生不利影响。

可见,严父早已过时,如今爸爸们应该追求做一个有爱的父亲,这并不会让你因为展现温柔而失去男人的阳刚,反而会让你看起来更“man”,当然,这对你的孩子来说,也是成长的极有利因素。

宽容地宠爱孩子,爸爸和孩子的感情更融洽

很多爸爸觉得对孩子严厉一些是为他们好,因此总是对孩子很“残酷”:孩子做不完的事情,爸爸会呵斥他们做完;孩子走路时体力不支,爸爸大多会让他们坚持,而很少将孩子宠爱地抱起来;甚至孩子的饭实在吃不完时,爸爸也会教育他们不许浪费粮食,让他们勉强将饭吃完……

爸爸总觉得对孩子严格要求是为了孩子好,实际上却在无形中拉开了和孩子的距离;孩子会在这些小事中逐渐加深对自己的恐惧,从而疏远自己。因此,爸爸不妨放下严厉的面具,适时对孩子宠爱一些,或许你的角色会少一些威慑力,但你在孩子心中的形象会更加亲切。

在《爸爸去哪儿》栏目中,张亮的儿子天天每次在赶去集合的路上,都要上演一番“困和累”的戏码,走不了多久就会嘟囔自己走不动。张亮从没有因此责怪过天天,而总是一把将天天扛起来,用特殊的“扛抱”方式带着天天前进。天天每次趴在爸爸的肩上总是很开心。而在整个拍摄过程中,也可以看出由于张亮对天天的疼爱,使得彼此的感情有多么深厚。

可见,适时疼爱孩子、宠爱孩子,并不会折损爸爸的“男子气概”,反而会让你显得更“man”,更有爱。

不强制孩子听自己的,更有利于孩子的性情发展和天赋开发

很多爸爸觉得,自己在家中必须扮演“强权”的角色,如果给孩子过多的自由,孩子的成长就会变得随意。但事实恰恰相反。孩子的心灵健康成长需要五大自由:看、听、感受、幻想以及情绪的释放。如果爸爸总是喜欢用自己的判断去取代孩子的判断,不给孩子思考和决定的自由,也不允许孩子表达自己正常的情绪,那么孩子的心理防御系统就会形成这样的认知:总是觉得自己在犯错、不如别人。如此一来,孩子自然会变得自卑、怯懦,甚至发展成社交恐惧。

在美国家庭中,只要是爸爸认为不影响孩子身体健康的事情,他都会鼓励孩子去听、去看、去感受,然后再从成年人的角度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事物。这样,爸爸和孩子之间良好的亲子关系自不必说。另外,孩子的性情往往能够因此而变得圆融豁达、轻松活跃,而很多孩子身上的天赋也都是在这种教育环境下被发掘出来的。

在这一点上,爸爸一定要对孩子更加宽容一些,不要让“家长制”的作风进入家庭,让孩子能够自由发挥、自由感受。他想去观察蚂蚁、看毛毛虫,就让他不受打扰地看个够;他挨训、挨打了想哭,就不要逼他强忍着;他想出去玩,就别总拿学习来管制他。当身为爸爸的你真的能这样做时,那么,你不仅会成为非常受孩子喜欢和爱戴的爸爸,还会成为一个教育出优秀孩子的成功爸爸!【忙爸爸一分钟教子金句】

来自爸爸的爱,是一个人幸福童年的重要组成元素;而童年的感受,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爸爸要想给孩子一生的美好印象和正面影响,就适时收起严厉,以爱示孩子。第三节好爸爸有“三爱”——爱家、爱妻、爱孩子

每个身为人父的人都想成为孩子心目中最棒的爸爸,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有的爸爸也许以为,事业上的成功能让孩子崇拜自己,把自己当作偶像;给孩子提供物质上的丰足,孩子对自己的感情就会深厚,愿意亲近自己。但事实并非如此。著名教育家李查·伊凡斯曾经说过:“孩子不会因为你供应的物质而记得你,他们会因你珍爱他的感觉将你牢记。”也就是说,对孩子来说,物质即使再丰盈,他们更看重的也是情感,是你的爱和陪伴。

有一个地产商,他将自己的生意经营得非常红火,而相应地,他的时间也几乎都花在了生意上,不仅无暇顾及儿子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常常一个礼拜无法见上儿子一面。为了弥补自己心中的内疚,他总是塞给儿子大把零花钱,无条件答应儿子提出的物质要求。尽管如此,他仍然感觉儿子对自己并不感谢,甚至不怎么喜爱。

一天深夜,他正在公司召开紧急会议,突然接到派出所的电话——儿子出事了。他急匆匆地赶到派出所,才知道儿子和同学打架,打伤了对方的头。他生气地敲着儿子的头,恨恨地说:“你为什么不能让我省心?我每天四处奔波给你挣钱,你要什么就买什么,你到底有什么不满意?”

这时,儿子的反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抬起头,冷冷地看着父亲说了一句:“我需要的是你的关心,你却用钱来打发我,我怎么能满意?”父亲顿时语塞,一股巨大的愧疚之感涌上心头。

可见,一味追求事业上的成功,并不能将爸爸变成孩子心中的“伟人”;让孩子感受到足够的爱,你才能成为一个最棒的爸爸。

怎样体现爸爸的爱?有三点都要做足功课,那就是爱家庭、爱妻子、爱孩子。

爱家庭:家一定要排在事业前面

能让孩子体会到安全感和爱的基本前提,就是让他感觉到爸爸爱这个家。如果爸爸总是因为忙事业而长期在外奔波,很少惦记家,那么孩子就会产生“爸爸最爱事业,家只是他暂时休息的地方”的感受。这样一来,孩子当然无法体会到你的爱。所以,别总是围绕着事业忙碌,适当也要为家庭留出一些时间。

1. 不要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把时间全泡在公司,情况允许的话,把在家里的时间延长,要让孩子感觉到家对你来说很重要。

2. 在家的时候尽量不要总是做工作上的事情,更不要总在孩子面前谈论工作,如果想聊天,重点应该放在倾听和关心孩子之上,或者聊一些孩子想聊的话题。

3. 别拿家事不当回事,一谈起工作来却一丝不苟。这会让孩子觉得家在你心中没什么地位。要记住,家人的事情很重要,要主动关心、主动承担,千万别在回家后当个“甩手掌柜”。

爱妻子:父母关系和谐的孩子更快乐

父母之间的关系,会直接影响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因此,如果想让孩子生活在充满爱的环境里,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爱自己的妻子。在和谐的父母关系中,孩子才不会被担忧和恐惧所侵扰,才能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成长,同时也才能成长为一个更加有爱心、懂得理解和帮助别人的人。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卡尔·威特,就是一个在和谐父母关系的环境中长大的人。正是父亲对母亲那份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尊重,使得卡尔非常敬爱和崇拜他的父亲;并且长大后也和他父亲一样,成为一个懂爱、爱家庭的男子。

卡尔在自己的书中记录了这样一段话:“我总是看到父亲对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他和母亲很少发生争执,即使偶尔有重大事件发生,父亲也总是耐心地和母亲沟通,这种关爱数十年如一日,他们之间的感情从没有因为时间而发生变化。在我8岁的时候,母亲生过一场大病,父亲日夜守候在母亲身边。我随时都能看见父亲拉着母亲的手,眼里噙满了泪花。就在那一刻,我生平第一次学会了爱与忠诚。父亲对母亲的爱和真诚感动了我,在他的影响下,我也学会了用行动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以及从细微之处去关心别人。”

可见,一个男人爱妻子的这份温暖和感动,会深深感染自己的孩子,不仅让他如沐浴在爱的海洋之中,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也成为一个有爱、懂爱、会表达爱的孩子。因此,无论有多忙,都不要忽略和妻子的沟通,要关爱、尊重妻子,并时常将爱表达出来。比如,下班后询问妻子今天发生的事情,帮妻子做一些粗重的家务活,给劳累的妻子揉揉肩,在妻子不开心的时候倾听和安慰她等。

爱孩子:让孩子感受爱的最直接方式

当然,好爸爸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爱孩子。爱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爸爸们往往喜欢将它埋藏在沉默之中,如果自己恰好又很忙,那么这份爱再浓再深,也难以让孩子感受半分。因此,爸爸对孩子表达爱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孩子能够直接感受到。

其一,用言语直接表达对孩子的爱。忙爸爸们在外时被工作牵着鼻子走,往往忙个昏天暗地,无暇想孩子的事情;但年幼的孩子大部分时间都闲在家里,总是在盼着心爱的爸爸快点回家,盼着知道爸爸是否也如此想念自己。因此,忙爸爸们表达爱的必需环节,就是下班回家之后第一时间告诉孩子,自己“想他、爱他”。

其二,爸爸和孩子的肢体接触很重要。年幼的孩子需要安全感,需要通过肢体接触来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爸爸回家之后千万别嫌累,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或者和他依偎在一起看看电视、聊聊天,这都是展现爱意的最直接方式。

对于一个“好爸爸”来说,这“三爱”是缺一不可的。只有三者都爱的爸爸,才能给孩子满满的爱的能量,让孩子毫无心理负担、轻松愉快地长大。【忙爸爸一分钟教子金句】

当爸爸的爱反映在行动中时,他的一言一行会深深打动孩子的心,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埋下爱的种子。这样,孩子才能成长为一个既爱爸爸又爱身边人,且爱生活、爱自己的优秀孩子。第四节爱重在实践,别总开“空头支票”

每个爸爸对孩子的爱都无须怀疑,但是,是否每个爸爸都能兑现自己爱的承诺,就值得探讨一番了。试着回想自己和孩子的交流,是否曾经多次出现这样的状况:你经常说自己很爱孩子,孩子却不那么亲近你,甚至会抗议地喊出“你不爱他”;你经常给孩子许诺,却一次又一次因为各种事情不能兑现诺言;你每次在训斥孩子之后都发誓不再怒目以对,下一次却又做出同样的粗鲁言辞和举动……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可以说,你只是一个给孩子开了“爱的空头支票”的爸爸,并没有为此付出实际行动。

也许你会说,即使你有时无法完成答应孩子的事情,有时对孩子凶,不过都不是自己的本意,但如果你的爱总以这种方式表达,或者总隐藏在这些行为的背后,那么它们无疑将“破坏”孩子内心对你的感受。孩子接收到的将并不是爱,而是无所谓、冷漠和凶狠。试问,长期怀有这种感受的孩子,怎么能体会到爸爸的爱呢?又怎么能爱爸爸呢?

可见,无论有多忙,都别忘记了自己给孩子开的“爱的支票”,一定要抽些时间、花些心思,不打折扣地去兑现它。

用心关爱孩子,了解孩子的内心需要

爸爸爱孩子最能爱到点子上的做法,就是关注孩子内心的需要,并尽可能去满足那些合理的要求。很多爸爸经常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理解孩子的需要,以为多给孩子一些零花钱、多买一些玩具,就是满足了他的需求。这虽然不是“空头支票”,但也并没有兑现“爱的承诺”。

没有关注孩子的需要,爸爸所给予他的就是错误的,就好比喂兔子吃肉一样——即使是把自认为最好的给了它,它也不会开心。因此,爸爸兑现爱的承诺,一定要“对症下药”,别让自己的“支票”打了水漂。

一般来说,孩子都需要以下几方面来自爸爸的爱:

1. 和自己谈天,在谈话中感受爸爸的博学,并从中学习知识;

2. 爸爸能够时常陪伴自己,不管是室内活动还是室外活动;

3. 爸爸能经常和自己玩游戏,舍得为自己花时间;

4. 爸爸懂得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关心自己的内心感受。

如果爸爸们能从以上几个方面努力,相信和孩子的关系一定会和谐美好,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爱。

答应孩子的承诺要尽力兑现

爸爸们是否给予孩子实际行动上的爱,最明显的一个标准,就是答应孩子的事情有没有做到。如果爸爸总是一高兴就随便承诺,做不到就随便推掉,那么孩子肯定会觉得你不重视他、不爱他。

这就要求爸爸们在许诺之前先考虑成熟,许诺之后要排除万难去执行。孩子的内心很单纯,或者说比较“认死理”,你是否遵守承诺,直接影响你在他心中的印象和地位。

爱孩子大过其他的爱好

爱孩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不要随便让孩子为自己其他的爱好“让位”。

大卫有一个7岁的儿子凯利。有一天闲来无事,他开始教儿子怎样使用瓦斯驱动的割草机割草。当他正示范如何在尽头将割草机掉头时,他的妻子走过去问他一些事情。当大卫转身回答问题时,凯利把割草机推到草坪边的花圃上——所过之处,大约2尺宽的一条花圃已被夷为平地!

大卫失控了,他花了一大把时间费力地侍弄那些令邻居们羡慕的花圃,现在却在几秒钟之内被儿子毁掉了。他提高嗓门,大声训斥了孩子,就在这时,妻子很快走到他身边,把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说:“大卫,请记住——我们在养小孩,不是在养花!”

由于男人的性情相对来说容易急躁,因此,许多爸爸都很难在发生“重大事件”的时候保持冷静。比如,当孩子打翻鱼缸,“晒”死了自己最喜欢的鱼的时候;孩子在家里雪白的墙壁上画画的时候;孩子弄脏了自己最喜欢的衣服的时候。有时甚至并非“重大事件”,例如孩子打翻水杯把水洒得到处都是,或者不小心摔坏了一个碗,或是撕坏了报纸的一角;此时,有些控制不住情绪的爸爸,往往会对着孩子摆臭脸,甚至训斥、打骂孩子。而这类爸爸通常又会在事情过后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但实际上,事后的后悔无济于事,这已经在孩子的心中造成了不小的伤害。孩子非常在乎爸爸对自己的态度,如果爸爸经常因为其他的东西而生自己的气,孩子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在爸爸心中不如那些东西。久而久之,自然会认为爸爸不爱自己。

这就告诉天底下所有的爸爸,无论孩子破坏了你多么心爱的物品,只要孩子不是故意毁坏,都应该尽量压住自己的怒火,不要一味责怪孩子。为人父,必须要懂得孰轻孰重,应该明白,孩子的自尊和感受,远比那些已经被损坏的物品有价值、值得保护。

忙爸爸们或许没有那么多时间来维护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但如果能将这几点牢记于心,那么对孩子付出的爱,将会高效率地投射到他的心中,形成彼此亲密的桥梁。【忙爸爸一分钟教子金句】

埃斯库罗斯曾说:“小小孩儿的内心就是他的上帝。”爸爸们如果想做孩子心目中的“上帝”,方法就是抓住他们的内心,通过实际行动,把爱传递到他们的心中。第五节细节体现爱,林志颖变身“奶爸”

在湖南卫视热播的《爸爸去哪儿》中,一代人的偶像林志颖,在面对自己4岁的儿子Kimi时,俨然变身为一个细致周到的“超级奶爸”,让我们见识到了他满怀父爱的一面。

为了锻炼孩子们的毅力,剧组每次安排的地方都较为偏僻,居住条件也相当简陋。原本在大城市过着“锦衣玉食”生活的孩子们,当然会对农村、民房万般不适应。而对于爸爸们来说,任务更是非常艰巨:他们不仅先要让自己适应和熟悉居住环境,还要安抚孩子的情绪、照顾孩子的起居,甚至连做饭都要亲自动手。面对这样的情况,平时工作很忙、在家都是“甩手掌柜”的爸爸们,当然很难做得得心应手、面面俱到。但林志颖却在整个过程中都将事情做得非常细致与周到。比如,当他们到达第一站——北京灵水村的时候,林志颖和小Kimi“不幸”抽到了最破的“蜘蛛房”,林志颖一面观察着屋里的情况,盘算着怎么把屋子弄得可以睡觉,一面细心地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安抚Kimi的情绪:“看,Kimi,这里有蜘蛛哎,蜘蛛酷不酷?”Kimi听见爸爸说“酷”,立刻也变得高兴起来。好不容易吃完午饭,到了睡午觉的时候,劳累的Kimi早已酣然入睡,林志颖怕蚊子会咬Kimi,于是起身用纸片扇着周围的蚊子……

当然,并不是说其他的父亲没有这么细致就是不爱自己的孩子。但像林志颖一样,能在如此不熟悉和慌乱的情况下,依然可以顾到这些小细节,使得他身上浓浓的父爱立刻体现了出来,让Kimi在很差的环境中也变得安心、快乐起来。

这就是细节中体现出来的父爱的强大力量。

或许是因为男人天性比女人粗心,或许是男人在外面耗费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大多数爸爸在回家之后可能不会如此细致地照顾孩子。甚至有很多爸爸认为,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应该由妈妈来做,如果放在自己身上会显得太“娘”。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对于孩子来说,他分辨这种区别的能力较低,反而是感知细节的能力很强。他才不会思考“爸爸是个粗枝大叶、包揽大事的男人”,因而能够自发地接受和原谅你的“不细心”。在他的感受中,也许你对他的忽略,就代表着你没那么爱他。

所以,爸爸们要抛却原来的观念,收起自己那带有“大男子主义”的思维,在适当的时候做一个细心的奶爸。当你真的事无巨细地照顾孩子、爱护孩子时,你会发现,爱意会在这个过程中传遍你和孩子的心头,你会逐渐爱上这种细小却洋溢着幸福的付出。

用心呵护,小细节体现爱

即使当妈妈的已经全权担负起照顾孩子起居的责任,爸爸们也不要理所当然地将这件事情完全推开,更不要显现出这“不是男人该做的事”的姿态,这只能让孩子对你渐渐敬而远之。

爸爸们除了能用宽厚的身体为孩子遮风挡雨,也应该经常用自己虽不灵巧却充满爱的双手为孩子做以下事情:

耐心地给孩子穿衣服穿鞋,帮孩子戴好手套帽子之类的配件;

孩子饿了,不是打电话叫外卖,而是下厨给他做一顿或许并不十分美味的饭菜;

擦干净孩子吃冰激凌时弄脏的嘴角,像妈妈一样唠叨两句;

偶尔为女儿扎可爱的辫子,带儿子理帅气的发型;

……

就像那些独自带着孩子出去旅游的明星爸爸们一样,如果你也能将这个看作自己的责任,给孩子细小、周到的照顾,相信你的孩子也会像《爸爸去哪儿》中的宝贝们一样,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爸爸相处的机会,格外依赖爸爸、爱爸爸。

留心孩子的想法,不时给他爱的惊喜

我们经常在言情剧中看到这样的桥段:女主角不经意间说出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男主角暗暗记在心里,不久就为她送上了这份礼物。这时,女主角通常都会感动得无以言表、眼眶微湿。

其实,男人在初谈恋爱时的用心,也应该延续到自己的宝贝身上。因为可以说,小孩子的触角是很敏锐的,他们的内心感知幸福的能力很强,当他们不经意的一句话被你牢牢记在心里,并且真的奉上一份惊喜时,孩子除了获得心爱物品的喜悦,更会感觉到你的用心以及他在你心中的分量。如果你能坚持这么做,相信孩子和你之间的爱定是牢不可分的。同样,孩子也会逐渐感染你细心、有爱的作风,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关注你、关心你。正如美国耶鲁大学儿童研究中心专家诺得哈斯所说:“给孩子送礼物不是送物品,是表达家长的一片爱心,是教育引导孩子的一种辅助手段,有时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细心记录孩子的成长,定格幸福时刻

有位爸爸,自从女儿出生后,每一年她生日这天,都会给女儿写一封信。信中写满那年中她身上发生的小故事、艰辛与欢乐、她人生中的重要问题,甚至世界大事、各种杂感等,加上一些照片、礼物、报告卡等,还有各种形式的纪念物品。

当信写好、所有的宝贝放进信封时,他就把信封封起来。信封上写:“茱莉安的爸爸在她第N次生日时给她的每年一信——她21岁时可以打开。”

时间就这样慢慢过去,这位爸爸在坚持不懈地做着这件事情。而女儿慢慢长大,也知道了爸爸为自己做的事。慢慢地,对于一些带有童年记忆的物品,女儿也会要求把它们放在周年信中,这样她就可以永远保留它们。

有一天,爸爸和女儿一起闲聊,聊到将来女儿会做什么。爸爸随口说:“21岁那年,你将从大学毕业,开始自己新的人生旅途……”“不,”女儿打断他,“我会忙着读你的信!”

每个生命诞生之初,爸爸们也许都有记录宝贝成长过程的念头,但或忙于工作,或苦于记录太烦琐,慢慢都放下了这份热情。有的爸爸也会认为,即使记了将来孩子也不一定会感兴趣。但殊不知,孩子其实会将它看得非常重要,因为它承载着爸爸满满的、细心的爱,是一份无价之宝。

凡是爸爸们一闪而过的爱的小念头,都可以大胆地去做,要相信,它会成为你和孩子之间一个美妙的情感火花。【忙爸爸一分钟教子金句】

来自爸爸的细节之爱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们是不经常发生在爸爸身上的,是出于很深的爱才能做出来的。因此,对于孩子来说,这份爱才更是无价的、令人向往的。第六节爱是不粗暴,郭涛要做“慈祥的父亲”

相信看过《爸爸去哪儿》的朋友们,一定会对郭涛的严厉有所印象。在这五对父子(父女)中,郭涛是一个“瞪眼”次数较多的爸爸,因此难免给人留下有点“凶”的印象。比如,在北京灵水村,大家忙了一天之后,晚上要开展最后一项任务——唱歌时,石头显得有些疲惫和烦躁了,他不但不积极唱歌,还企图逃离录制现场。郭涛显然也不是很有耐心,他一会儿怒目相瞪,一会儿又质问石头“干吗呢”,最后干脆把石头推到了漆黑的门外。又如,在山东威海鸡鸣岛的第一天夜里,石头在床上边玩边喝水,不小心把水洒了一床,弄湿了床单和被褥。虽然是无心之过,但郭涛还是忍不住朝石头发了火……

虽然,郭涛的“凶”与石头调皮的性格不无关系,但年仅6岁的石头当然无法理解这是爸爸另一种爱的方式,他误以为爸爸“凶”是因为“不爱自己”。当郭涛了解石头的这一心理后,顿感内疚,他想到石头只是个6岁的孩子,也是需要爸爸疼爱的。因此在接下来的几期中,郭涛努力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和爱心,并不断用语言直接表达自己的爱。而逐渐感觉到爸爸越来越慈祥的石头,也表现得更加放松、自在。

郭涛当然是非常爱石头的,但因为他教育方式的严厉,使得石头产生了“爸爸有时不爱我”的错觉。可见,爸爸们粗暴、严厉的态度将会对孩子产生多么大的负面影响。那么,总是忙于工作、有时难免粗心地忽略自己态度的爸爸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去努力改变自己的“粗暴”呢?

切记不要打骂孩子

有些爸爸有时会控制不住自己,以打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或者认为不打不骂便教育不出好孩子。但实际上,打骂对孩子起不到良好的教育作用,相反,只能带给孩子伤害。

据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孩子受到父母的打骂之后,心理会受到极大的伤害。那些经常遭受体罚的孩子,往往表现出更爱闹事、脾气更暴躁的性格;他们欺负同学或者比自己更小的孩子的概率,要比一般孩子高出4倍;他们更喜欢与老师和父母作对;另外,如果每周被打骂两次以上,孩子将会有撒谎、偷东西等更加叛逆的行为出现。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就算遭受打骂的孩子在事后得到关爱,他们心中所遭受的伤害也无法得到补偿;即使动粗的父亲事后道歉,孩子的心理创伤依然存在。

这无疑给那些遵从“棍棒底下出孝子”教育理念的爸爸提了一个醒:当孩子的言行不正确时,或者没有按照自己理想方式去做时,一定要先压制住自己的怒火,然后试着去了解孩子的感受和出发点,接着再用易懂的沟通方式,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另外,尤其要提醒爸爸们的是,如果孩子犯的是无心之错,比如上述例子中石头不小心将水洒到了床上;或者是能力不及导致的小事故,比如力气不够大的孩子打破了沉甸甸的盘子;在这两种情况下,爸爸不仅不能打骂孩子,也不要对孩子有丝毫的责怪。否则,会让孩子丧失信心,在以后做事的时候畏首畏尾,且更容易把事情办坏。

时刻提醒自己,打骂只会把孩子推向歧途和深渊

之所以有很多爸爸选择用粗暴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一凶、一动手,孩子就会被震慑,会因为害怕而改正自己的错误。也就是说,在他们看来,这是有效且快速的方式。但事实恰恰相反。据有关专家研究表示,一旦你用了严厉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他或许一时会因惧怕而听从,但实际上,这会在他心中形成一种“免疫”,下一次你再想用同样的方式去教育他,就会不奏效,你只能把嗓门提得更高、话说得更狠、手下得更重。但即使你用更粗暴的方式“解决”了眼前的问题,孩子内心的仇恨、叛逆情绪却会快速滋长。久而久之,孩子的行为会越来越叛逆,对父母教育的服从程度会越来越低,很多孩子甚至会从此走上暴力、仇视社会的犯罪之路。

总而言之,爸爸们要记住,如果你很忙,宁可暂时不参与对孩子的教育,也千万不要试图用粗暴的方式来快速解决问题。这并不能解决问题,只能制造更严重的问题。

学会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惩罚

美国总统里根从小就有很强的好奇心。一天,他误杀了爸爸最心爱的宠物。他的爸爸很生气,但没有打骂他,只是将被打死的宠物制成了标本。里根长大后,每当看到这个标本时,都会回想起此事。他经常说,很感谢爸爸通过这种方式来惩罚自己,而不是打骂。

巧妙惩罚,在不动粗的同时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方法还有很多种。比如,让孩子自己通过劳动攒钱,为打碎的花瓶埋单;让孩子每天整理家务,以惩罚他总是将家里弄得脏乱;让孩子体会被欺骗的滋味,以惩戒他的撒谎行为……

总之,如果孩子真的做错了事,一定有很多种方法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中吸取教训。爸爸们也应该以此为最终目的,采取一些更利于孩子反省的方法,而不是一味打骂。【忙爸爸一分钟教子金句】

每个孩子都是一株成长中的树苗,如果长歪了,爸爸最好的应对方法是修正,而不是粗鲁地砍倒它。粗鲁行事,永远只会让事情转向恶性的一面。第二章(关键词:拼时间)

别让孩子总问“爸爸去哪儿”

大型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热播之后,相信很多爸爸都会对孩子嘴里那句稚嫩的“爸爸去哪儿”感到非常熟悉。不一样的是,节目里的孩子是快乐地问爸爸带自己去哪儿旅游,而大多数爸爸听到的则是孩子略带失望地问自己要去哪儿忙。爸爸应该知道,孩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其实内心是充满了渴望的,他渴望你能留下来多陪陪他,多和他玩。他渴望爸爸愿意把一部分时间花在他的身上。第一节忙里抽闲,别让孩子等待24小时

在孩子的心中,爸爸就像一条龙一样,既神气,又神秘,有一股让人崇拜的力量。不过,爸爸这条龙,也有他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常常“见首不见尾”。很多孩子在长大后,回忆起自己的童年,都会有这样的印象:“妈妈陪我的时间很多。至于爸爸,经常在外面忙,有时一天也见不上一面。”某网站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几乎有一半以上的爸爸每天陪孩子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而只有10%的爸爸能够每天陪孩子2小时以上。

对于这个现状,爸爸们千万不要说“我很忙”“妈妈陪着也一样”。孩子对爸爸的依赖和向往,从1岁前就已经开始了,这时他们会追寻爸爸的身影、捕捉爸爸的声音;3岁前,孩子虽然对妈妈的依赖非常强,但爸爸的存在也绝对是不可或缺的,这时他们往往对和爸爸的交流非常感兴趣;而到了3岁之后,孩子的自我意识加强,并开始模仿父母的行为,这时如果孩子缺少和爸爸的交流,情感就很容易发生异化,孩子可能过于依赖妈妈,或者开始产生叛逆行为。

总之,对于孩子来说,爸爸的陪伴是绝对不能缺少的。爸爸们在工作上多消耗的那些时间,在应酬上多付出的精力,都是在对孩子的成长一点一点地酿造伤害,无论这些能带给家庭多少财产,都无法弥补孩子在教育中的缺失。因此,爸爸们要督促自己早回家、多陪孩子,别让孩子在等待中度过一天又一天。

把应酬减半,将时间留给孩子《穷爸爸,富爸爸》里有这样一句话:“所谓成功,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小孩。”而如今,很多爸爸理解的成功或许有所偏颇,认为事业上无止境地追求成就才能算是成功。但如果你认真问问自己,存折上的数字和拥有一个优秀的、和自己感情很好的孩子哪个重要,相信大多数人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既然如此,爸爸们就尽量不要让自己那么忙,除了正常的工作时间之外,把一些没有必要的应酬适当推掉一些。你要相信,真正有价值的生意和值得深交的朋友,不会因为应酬的减少而失去。而当你真的把这些时间用在陪伴孩子上时,你会发现它将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爸爸去哪儿》几期节目录下来之后,每位忙碌的明星爸爸都发出了类似这样的感慨:“我从来不知道宝贝对我的感情是这样的。”“我没想过孩子心里能如此为我着想。”“我原来不了解他的地方有这么多。”“和宝贝在一起比什么事业上的成功都重要。”……

这些就是忙爸爸们平时因为过多的工作和应酬所失去的东西。当你若干年后回顾时,你会发现银行里的存款带给你的成就感,要比和宝贝之间相处的回忆廉价得多。为了不使将来后悔,那么就从现在开始,推掉一些没必要的饭局、娱乐吧。应酬都是浮云,回家陪孩子才是真理。

每天陪伴孩子至少1小时

如果爸爸实在忙,那么建议每天陪孩子的时间也不要少于1个小时。对于忙碌的爸爸来说,在外纷杂的事务会填满自己的脑袋,但在家的孩子却有大把的时间来思念爸爸。爸爸们在不断推迟回家时间的时候,也许没有想到,孩子从天亮等到天黑,再等到睡着,醒来依然没有看到爸爸是怎样失望的心情。长此以往,父爱缺失症发生在孩子身上可能就不意外了。因此,建议爸爸们无论多忙,都将这一条当作自己的“铁律”,那就是每天至少陪伴孩子1小时。

当然,这1小时不能是爸爸人在家就可以了,或者抱着孩子看看电视就可以。这样是达不到教育孩子和培养感情的良好效果的。这1个小时,必须是爸爸专心陪伴孩子的高效率的1小时。

在这1小时中,建议爸爸和孩子交替着做以下事情:

1. 和孩子聊天。可以是谈心,也可以是天南海北地谈实事,也可以是教孩子知识,甚至可以是互相讲笑话。只要在沟通过程中,爸爸是专心在倾听孩子、回应孩子,这种沟通就是非常有益的沟通;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和爸爸沟通的乐趣,感受到爸爸的言语之中传递出来的力量,当然最重要的是爸爸对自己的爱。

2. 和孩子玩游戏。需要注意的是,一定是爸爸和孩子一起动手,而不是扔给孩子一套玩具,让他自己玩。爸爸和孩子一起研究玩法、一起动手完成、一起比赛,这会带给孩子莫大的乐趣。

3. 带孩子外出娱乐或者运动。爸爸是家中与外界接触较多的人,总能带回来很丰富的信息。如果爸爸也能经常将孩子带出去,看个有趣的电影,进行一场酣畅淋漓的运动,相信孩子也会成长为一个非常开朗、积极的人。

陪伴孩子,不要拆东墙补西墙

有些爸爸经常苦于在职场、生意场中脱不开身,于是,为了弥补平时无法陪伴孩子的缺失,经常企图在周末的时候一并补回来。即使爸爸在周末花费的亲子时间要超过每天1小时的总数,但效果却远远不及每天定时陪伴孩子。这和每天的记忆方式有些类似,每天都花一点时间去背、多背几次,记忆效果比花一整块时间去背要好得多。孩子每天接触到爸爸,即使时间不那么长,但他的心里每天都会是踏实的,是感受到被爱的,这远比爸爸有空了再去陪他要令他快乐得多。

所以,爸爸陪孩子,别企图省事,拆东墙补西墙。要知道,在孩子心中,有些墙拆了就永远也补不上了。【忙爸爸一分钟教子金句】

我们决心利用每天晚饭后30分钟与孩子进行交流,打开女儿已关闭的心灵之窗。30分钟,在人生的旅途中不过是短暂的瞬间,但对于我们的家庭来说,就显得无比重要。它让我们学会了沟通与理解,更让我们抛弃了烦恼和忧愁。——教育家陈佩伦第二节出差在外,和孩子的互动不可少

有些爸爸工作常驻外地,总是一年半载才能回家一次;或者需要经常出差,不时就要去外地待上一个月。爸爸真正能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少之又少。然而,男人的行业又不是能轻易改变的,举家搬迁或让妻儿经常探望也是不现实的。这就很容易造成爸爸和孩子之间交流过少、感情淡漠。

玥玥的爸爸是外贸公司的职员,经常去外地出差。玥玥从小和爸爸的交流就很少。她很依赖妈妈,也喜欢和爷爷奶奶在一起,却对爸爸一点都不热情。

为了加深和女儿的感情,在玥玥3岁生日这天,爸爸特地请假回家,还给玥玥带了一份精美的生日礼物。他一进门,刚要把玥玥抱起来,玥玥却哭着扑到了妈妈怀里:“我不要他!我不要爸爸!”爸爸顿时愣住了。

每个忙碌的爸爸在面对孩子的疏远时都会非常伤心。但客观来说,由于孩子的年龄和他感知事物的方式,他对经常不在家的爸爸感觉到陌生、不信任、不亲近等,也是非常正常的,爸爸们无须为此过于介怀,只要想办法化解自己和孩子之间存在的距离感就可以了。

那么,长期不在孩子身边的爸爸,怎样在不过多耽误工作的基础上,和家里的孩子互动呢?

跟孩子解释为什么要在外地工作

对于盼望爸爸回家的孩子来说,最不能理解的恐怕就是为什么爸爸要去外地工作。也许很多老爸觉得孩子太小,说了也听不懂,因此干脆不去解释。其实,这会让孩子对爸爸的误会更深,会觉得爸爸是毫无理由地不回家。因此,爸爸不妨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大致向孩子解释一下自己的工作为什么在外地,或者为什么要经常出差。

心心今年4岁,在她的印象里,家里总是只有妈妈和自己,爸爸经常不在家,过很久才能回来一次。看着别的小朋友都有爸爸陪在身边,心心有些不高兴。一次,爸爸刚一回家,她就迫不及待地问道:“爸爸,你从哪里回来?”爸爸回答:“我从另外一个城市回来,那儿很远,爸爸在那儿工作。”“那你为什么不在我们家工作呢?”爸爸知道心心的意思是为什么不在本地工作,便耐心地解释道:“因为爸爸的工作是给盖大房子的人画图纸,先画出图纸来,工人叔叔才能照着盖。现在要盖的楼房在外地,所以只能去远的地方工作。”顿了顿,他又摸摸心心的头说:“我知道你想爸爸,爸爸也很想你。爸爸答应你,只要一休息就回来陪你,好吗?”心心这才开心地笑了出来:“好!我可以告诉我的老师和同学,我爸爸是帮忙盖大楼的!”

孩子最先具备的逻辑关系就是因果关系,如果爸爸懒得向孩子解释自己的工作,孩子可能会觉得是你不爱他,所以才经常不回家。正如很多父母离婚,孩子会觉得是因为自己不乖一样。所以,爸爸一定不要忽视孩子的感受,像和大人沟通一样,正面地将自己的工作情况告诉他。

定时沟通,参与孩子的生活

孩子与长期驻外的爸爸关系疏远,并不完全是地域上的距离造成的,更多的是爸爸置身外地之后,也从孩子的生活中抽离了出来。如果爸爸既不在家,又很少和孩子通过其他方式沟通,对孩子的生活情况一无所知,那么孩子势必无法跟爸爸亲近。所以,不管爸爸出差多频繁、去了多远的地方,一定要保证每天和孩子联系,了解他的小世界,参与他的生活。

1. 爸爸应该每天定时给孩子打电话,有条件的话最好是视频聊天。每天一个电话,使得爸爸不至于和孩子变得生疏;而定时打,则是让爸爸养成一个守信的习惯,让孩子在固定的时间有所期待,而这份希望又不会落空。

2. 每次通电话时都问问孩子当天的情况,哪怕非常琐碎和重复,比如吃了什么饭、见了什么人、在幼儿园有什么好玩的事情等。只要爸爸感兴趣,孩子总是会滔滔不绝地说,爸爸要耐心倾听,并且尽量让孩子感觉这是一次有趣的谈话。

3. 当孩子稍微大一些时,爸爸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和交友情况,给出一些有价值的建议。这样,孩子既觉得爸爸是自己的一个有力的依靠,又能将爸爸看作自己的好朋友,父子(父女)之间的感情当然不会差。

给孩子一个期待自己回家的理由

每个孩子当然都期待爸爸回家,但如果爸爸长期驻外地,尽管孩子没有和爸爸在感情上生疏,也有可能习惯于这种两地分居的状态,对爸爸是否回家没有不一样的情绪。这时,爸爸就需要动点脑筋,给孩子一个渴望自己回家的理由。

一鸣的爸爸又出差了,这一走就要两个月。一鸣虽然也很爱爸爸,但对于这样的分离已经非常习惯。爸爸离开时,看到一鸣的泰然,忍不住有点失落。

这天晚上,爸爸和一鸣视频通话的时候,告诉了他这样一个消息:“儿子,你张叔叔和他儿子想跟咱爷俩来场足球赛,你看怎么样?”一鸣最喜欢的运动就是足球,立刻兴奋得不能自已。“不过,爸爸还要在这待两个月,所以这段时间你就加紧练习,爸爸一有空也在这边练。等我回去之后,咱们立刻跟他们展开较量!”“太棒了!老爸,你一定要答应我,忙完工作立刻就回来!我在家等着你啊!”爸爸暗自高兴,自己和儿子之间的感情又加深了一小步。

让孩子期待老爸回家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每次都给孩子带回去一个有价值的小纪念品,每次回去后带孩子去一次他想去的游乐场,或者送孩子一本他喜欢的书,进行一项他喜欢的游戏。让孩子期待爸爸回家,并非单方面能让爸爸体会到幸福,而是的确能在无形中加深爸爸和孩子之间的感情。长期在外与孩子分离的爸爸,不妨一试。【忙爸爸一分钟教子金句】

长期出差的爸爸并不代表一定不能做个好爸爸,亲子关系并不是只在面对面时才能得到维护和升华,而关键在于其内容和质量。只要爸爸们想,就一定能找到方法,让分隔两地的感情也能如每天在一起那样好。第三节见缝插针,陪孩子怎能“明日复明日”

忙爸爸的时间的确非常宝贵,除了忙碌的工作之外,还有人脉维护、朋友应酬等事情也不得不去做,另外再加上探望老人、处理部分家事,爸爸们很多时候的确分身乏术。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爸爸不得不一再推迟陪伴孩子的时间,推迟兑现答应孩子的承诺。

但事实上,真的是爸爸们忙得一点时间也抽不出来吗?假如我们每天列一个表,把自己所有的事情加起来,就会发现它们远远不至于花费24小时。也就是说,我们还有空闲的时间没有利用起来,或者说,在不经意之间就将这些时间无意义地消磨掉了。这也正验证了那句百传不息的名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是会有的。”因此,爸爸们就要抓紧一切空闲时间,将它变为对孩子的陪伴时间。再者,这种陪伴其实也是一种休息,并不会过多消耗爸爸的精力,甚至与孩子之间亲切的交流,还会让爸爸做起其他事情来更加精力充沛。

有哪几个时间段是经常被爸爸们忽视的可利用时间呢?不同的零碎时间,爸爸们又该怎样去利用?

做一对早起鸟儿,计划一天事

早上的时间是一天之中最美好的,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没有恼人的交通噪音,只有补充睡眠后充沛的精神。这个时间用来睡懒觉的话就太可惜了。那些总是声称没时间陪孩子的爸爸们,不妨将闹钟向前调一些,只要十几分钟,甚至只要5分钟,和孩子进行一个早上的愉快聊天,相信这一天你和孩子的精神状况都会非常好。

抓住早上的时间和孩子沟通,都应该说些什么呢?其实,只要孩子有兴趣,爸爸说什么都是有好处的。比如,问问孩子今天在幼儿园想做什么游戏、最喜欢和哪个小朋友在一起,或者说说自己一天的打算、上班的交通路线,甚至和孩子聊一聊今天的天气,这都是很好的沟通。

早上孩子的思维很清晰,如果爸爸每天都能引导孩子在这个时间做一些思考和语言的表达,长久坚持下来,你会发现,孩子不仅和自己的关系亲密了很多,还变得很活泼、开朗、很爱思考。

午间一个亲情电话

再忙的爸爸也要吃午饭,吃午饭的时间打个3分钟的电话还是很容易办到的。在这3分钟之内,爸爸只要达到一个目的就可以:让孩子知道自己即使在工作,也在想着他。对于有一个忙碌爸爸的孩子来说,最常出现的心理问题就是怀疑爸爸不爱自己,尤其是当爸爸一走就是一整天、早出晚归的情况每天上演的时候。这时,爸爸午间的一个小问候,就足以给孩子吃一颗“定心丸”,让他觉得等待的时间并不那么漫长。

下班回到家先和孩子互动5分钟

爸爸刚刚回家的5分钟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但很多爸爸并不知道这一点,总是在回家之后就忙不迭地躺在沙发上,释放自己一天的劳累去了,或者赶紧看电视、玩游戏去了。孩子在家中等待了一天,积蓄了一天的盼望,好不容易把爸爸盼到家里,还没来得及将攒了一天的思念和热情释放出来,就受到爸爸的“冷待遇”,心里肯定很不是滋味。相反,如果爸爸一进门就专心地和孩子互动,抱抱孩子,听听孩子的话,再跟孩子说说自己白天遇到的事,孩子会觉得非常开心、幸福。

可以说,这5分钟是很关键的,对孩子的影响、对父子关系的影响也是很大的。爸爸必须要把握好这“黄金5分钟”,让它产生最高的亲子效率。

饭后留给孩子半小时

夜晚城市远离喧嚣,陷入一片沉静,很适合启发孩子进行一些思考。爸爸可以陪孩子做一些益智活动,比如和孩子一起画画,在锻炼动手能力的同时开发孩子的大脑;也可以陪孩子玩一玩填字、猜字之类的游戏,这不仅能增加爸爸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还有助于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另外,给孩子讲讲故事,在让孩子增长见识的同时,思考力、记忆力都得到相应的锻炼,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