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八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30 22:25:23

点击下载

作者:孔子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论语(第八卷)

论语(第八卷)试读:

论语与生活(中)

述而第七

〔原文〕

一、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主旨〕

孔子对于自己著述的谦辞。

〔注释〕(一)“述”指传述旧闻。(二)“古”指古代的文物制度。(三)“窃比”即私自比拟。(四)“老彭”是商代贤大夫。

〔今译〕

孔子说:“我只传述旧闻而不创作,笃信而且喜爱古代的文物制度,我私自比拟商朝的老彭。”

〔引述〕

孔子并不依据自己的想象或推理,来进行创作。他只是仔细观察、深切体会,把人性的本色描述出来。将流传已久的旧闻,选择合乎人性需求的部分,整理成书,以供大家参考。这种继旧开新的做法,才是历久常新的主因。

〔生活智慧〕(一)主观的创作,未必符合人性的需求。即使一时带领新潮,也不能持久。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很快就被淘汰。(二)新的不一定好,旧的也不一定不好。新旧不是主要的因素,好坏才是选择的基础。传得那么久,一定有原因。(三)继旧开新,从旧有的根基中,开出新的东西。相当于老干长出新枝叶,既不忘本,又能赶上时代的变迁。

〔建议〕

不要没有弄明白古人的真正用意,便任意加以更改,以致扭曲原意造成错误。

〔原文〕

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主旨〕

孔子自述努力做好的三件事。

〔注释〕(一)“识”即记住。(二)“诲”是教导的意思。(三)“何有”表示没有什么。

〔今译〕

孔子说:“把所见所闻默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厌弃,教导学生而不觉得倦怠。这些事情对我来说,实在是不足称赞的。”

〔引述〕

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工作。他最喜欢做的三件事,便是多看、多听、多想,以次多充实自己。广博地学习,而不会厌倦。弟子追随他学习,虽然谆谆教诲,却不觉得倦怠。这样的精神,博得大家的敬仰。然而孔子自己,则认为没有什么值得大家称赞的,可见谦虚的美德,也在孔子的身上,散发出无比的光芒。

〔生活智慧〕(一)随时把所见所闻,默默地记在心里,目的是有时间多方思虑,深一层明白其中的道理。不能够立即反应,以免浅陋而贻笑大方,增加自己的学习障碍。(二)学过的东西,便认为自己已经懂了,不愿意再学。这样的学习态度,并不能真正学得精通。有机会一学再学,也不厌弃,才能够学得深入,比别人更有心得。(三)不要好为人师,以免令人厌恶。但是有实力教导他人,而他人也有意学习时,应该诲人不倦,才是善尽社会责任的表现。

〔建议〕

学习孔子这三件事,有机会便要提醒自己,确实把它做好。

〔原文〕

三、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主旨〕

孔子勉人学道要自己力求精进。

〔注释〕(一)“修”即修养。(二)“讲”指讲习。(三)“徒”是迁移的意思。

〔今译〕

孔子说:“品德不加修养,学问不加讲习,听到义理不能用来改进自己,有缺点也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

〔引述〕

德之不修,是以不修自戒;学之不讲,是以不学自戒。闻义不能徙,是以不配合自戒;而不善不能改,则是以不改过自戒。这四方面,都要自动自发,反过来要求自己,才能获得精进。

孔子说这一番话,当然不是为了自我标榜,要大家认为他了不起。他借用自己的担忧,来唤醒大家的注意,自戒、自学、自律,才能够学习到真正的东西。对提升自己的修养,充实自己的学识,有很大的好处。

〔生活智慧〕(一)孔子说他自己忧心,做得不够好,大家听得进去。如果换一种角度,用教训的方式,告诫大家不可以不修德,不能够不讲学,不应该闻义而不能徙,不允许不善却不能改。相信大家都听不入耳,产生不了什么功效。(二)批评自己,相当于自我检讨,也会引发大家的仿效,纷纷自我检讨。批评别人,有如用石头打击别人,引起反击,应该是必然的后果。大家心想,你自己做得多好?还来教我们!(三)这四种毛病,凭良心讲,大家多多少少都有。我们用来自省,自己力求改进,才不辜负孔子的一番苦心。

〔建议〕

先从有过即改着手,确实要求自己,务必做到。

〔原文〕

四、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主旨〕

孔子闲居时,注重舒适安和。

〔注释〕(一)“燕居”指闲居无事的时候。(二)“申申如”申申指容态舒适。如是句末语助词,意为…的样子。(三)“夭夭”形容神色愉快。

〔今译〕

孔子闲居的时候,容态舒适,神色很愉快。

〔引述〕

有人忙于工作,休闲下来,便不知如何合理地安排。打麻将、出外旅行、赶着清理房间、忙于增加外快。结果弄得忙上加忙,对身心造成不良的影响。长久下来,更是十分不利。若是劳累成疾,岂不是十分冤枉?

有工作有休闲,有动也有静,有快也有慢,这才是有利的生活方式。孔子闲来无事的时候,也会享受舒适、安祥、和乐的生活情趣,便是很好的示范。

〔生活智慧〕(一)工作十分重要,却不是生活的全部。合适的休闲和正当的娱乐,并不是浪费时间。如果安排得妥当,反而能够增进工作的效益。我们常说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意思便是适当的休闲,可以养精蓄锐,产生更高的工作能量。(二)工作大多以动为主,休闲时就应该以静为宜。若是从事静态的工作,休闲时便以动为主,不能再保持静态,以资调节而获得平衡。(三)我们常常工作时拼命工作,休闲时拼命休闲,结果很快就把自己这唯一的一条命拼掉,实在十分不幸。并不是怕死,而是这样没有意义的拼命,没有价值。

〔建议〕

重视自己的休闲活动,务求和自己的工作,取得均衡。不但不能影响正常的工作,并且要注意体力的保持和心境的愉快,以增进工作的效益。

〔原文〕

五、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主旨〕

孔子感叹自己道不行。

〔注释〕“梦见周公”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武王的四弟,改定官制,创制礼法。孔子盛年时,有志推行周公之道,而今衰老,不能实行。自己觉得年老力衰,好像意志也没有以前那么坚强,甚至于不再梦见周公。

〔今译〕

孔子感叹道:“我已衰老极了!很久了,我已不再梦见周公!”

〔引述〕

周公是孔子以前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曾经是全民钦敬的一位圣人。在周文王时代,周公的表现是一位孝子。文王死后,他是周武王的得力助手。在“东征”、“封建”和“制礼作乐”方面,做出了十分杰出的贡献。武王死后,他代理天子的职务,达七年之久。对于权位毫不贪恋,还政给成王。使成王和以后的康王,能够在周公所奠定的基础上,创造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盛世。孔子十分敬仰周公,在睡觉作梦中,都忘不了周公。

孔子最大的期望,便是重建周公时代的太平盛世,为百姓谋福利。他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是十分正常的现象。现在他好久没有梦见周公,是不是年老力衰,而且意志也没有以前那么坚强呢?他这么深的感慨,正好表明他一生的理想,到老年都不曾改变!

〔生活智慧〕(一)孔子毕生以推行文、武、周公之道自居,把文化的继承,当做自己的志业。这种不折不挠的坚持精神,值得大家学习。生为炎黄子孙,自当尽力传承中华文化。(二)正因为孔子有那么大的志气和决心,所以他的学说,一直到现代,仍然为后代子孙所重视,甚至引起全世界的注意,并将在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社会,大放异彩。(三)我们最好以中人自居,用心学习孔子的道理。同心协力,使周公所推行的太平盛世,能够重现于当今全球化的时代。

〔建议〕

及早立定志愿,确定终生投入的志业,把它当做今后努力的目标。

〔原文〕

六、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主旨〕

孔子教导弟子如何学道修养。

〔注释〕(一)“志”是心所向往的方向。(二)“道”在这里,指的是“天下太平,社会秩序良好,百姓安居乐业”的意思。(三)“据”即执守。(四)“依”是不违的意思。(五)“游”即游习。(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今译〕

孔子说:“立志行道,谨守诸德,不违背仁,游习六艺。”

〔引述〕

爱美和追求美是人类的天性,我们所追求的天下太平,必须透过六艺的陶冶,使宇宙人生达到纯美的太和境界。志于道是起点,而游于艺则是最终的目标。

人的一生,各有不同的遭遇。但是无论如何,应该以增进自己的道德修养,作为终生努力的目标。从不同的立场,不一样的行业,不相同的职位,共同致力于天下太平的理想,应该是并无困难的事情。

道德的修养,以仁为本。如果有闲暇的时间,可以透过艺术活动,求增加人生的乐趣。

孔子这一番话,依现代观点,即为加强每一个人的科学、艺术与道德教育,共同促进天下太平。

〔生活智慧〕(一)科学、艺术素养,尚须向外学习。道德修养,只要自己下定决心,说要就要,人人都做得到。可惜现代人能要的偏不要,一心偏向自己控制不了的东西,造成很大的生活压力。(二)太重视精神而忽略物质,导致科学落伍,是近代中国的不幸。然而过分重视物质,忽视道德与艺术,也将造成人不像人的可怕后果。(三)外在世界千变万化,我们很难掌握。内在修养先提升起来,对外界的变化,自然更有定力,可以合理因应。

〔建议〕

从自己和家庭做起,重视人伦道德,并进而敦亲睦邻,促进社区的安宁与和谐。

〔原文〕

七、子曰:“自行束脩(xiū)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主旨〕

孔子有教无类,诲人不倦。

〔注释〕“脩”同“修”,指干肉。束修指见面时赠送的薄礼。

〔今译〕

孔子说:“凡是自动奉送一些微薄的礼品而来求教的人,我没有不给予教诲的。”

〔引述〕

古人见面时,以一束一束的干肉,做为见面礼。束修的意思,是普通的礼物,并不贵重,却能够表示尊敬和诚意。现代人见面,也常互赠一些小礼物,是同样的用意。

没有意愿求教,孔子当然不会主动去教导,以免被人讥笑为好为人师。有意愿求教,并且以小礼物表示恭敬和诚意,孔子秉持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精神,从来不会拒绝。

〔生活智慧〕(一)见面礼不能过分贵重,否则变成“红包”,容易造成贿赂、收买、打通关节的腐败现象。我们杜绝红包,却不必完全禁止互赠见面礼。(二)对于没有表示意愿的人,不要过分热心去教导,以免引起反感,或者教导比自己还要高明的人,造成冒犯。有意愿求教,要自行表示,这是一种礼貌。(三)送礼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送错了,或者送得不恰当,有时候产生反效果,很难加以挽回。并不是愈贵重愈好,也不是愈新奇愈受欢迎。不送便罢,要送礼必须谨慎小心,力求恰到好处,受到欢迎。

〔建议〕

有向人请教的意愿时,必须自动表现出来,恭敬而且诚恳,虚心求教。

〔原文〕

八、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主旨〕

孔子勉励弟子要自动用功。

〔注释〕(一)“不愤不启”愤指心求通而未得。启即开启、启示。(二)“悱”指口欲言而未能。(三)“隅”即角。(四)“不复”即不再教导。

〔今译〕

孔子说:“没有到达心里求明白却不得其门而入的时候,我不会去开导他。没有到达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我不会去启发他;如果提示他一种道理,却不能推想到其他类似的道理,我就不再教导他了。”

〔引述〕

不想学的人,是教不了的。不用心的人,是学不到东西的。不能举一反三的人,是想不通道理的。

孔子的有教无类,是提供学习的机会。并不是大家都学习同样的课程,保持同样的进度,采取同样的教学方式。他不认为单方面的教导,可以把人教会。因为学的人不能配合,教学的效果不可能良好。

想求明白,却找不到门路,这时候点他一下,替他打开一扇门,或者把他引进门来,就应该放手让他自己去学习。想说而说不出来,趁机开导一下,让他继续尝试,逐渐突破难关。对于过于依赖老师的人,给他一些教训,促使他自动学习。孔子诱导弟子自动自发地学习,才是最为高明有效的教学。

〔生活智慧〕(一)诲人不倦,也要配合可造之材。否则怎么教都没有效果,反而造成不必要的学习恐惧和学习障碍。凡事一定要热心,但千万不要过分热心,教学也不例外。(二)方形有四个角,大同小异。教了一个角,还要把其余三个角也逐一说明,未免太过轻视学生的领悟能力。更可怕的是,这种教导方式,等于剥夺了学生自动领悟的机会,养成高度的依赖性,对学生非常不利。(三)培养学生自动学习的精神,是教师的主要责任。教给他一大堆知识,不如教给他学习方法,养成自学的能力和习惯,更加可贵。

〔建议〕

从现在开始,培养自动自发的学习精神,促使自己乐于学习,准备活到老学到老,而且还要有效地学习。

〔原文〕

九、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主旨〕

孔子吊丧都至诚尽哀。

〔注释〕无

〔今译〕

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从来没吃饱过。

在一天之内,吊丧哭过,就不唱歌。

〔引述〕

家有丧事的人,在感情上总是十分哀戚。有同情心的人,必然受到相当程度的感染,所以在一起用餐,也由于内心悲伤而不可能尽情地吃饱。在同一天内,若是哭过,就不能唱歌,这也是内心诚挚的缘故。因为人的感情,不但有感染性,而且有延续性。孔子这样的表现,是真诚的同情,并没有虚伪、造作的表面功夫。

〔生活智慧〕(一)参加丧事,遇到熟人打招呼,不要像其他场合那样,既热烈又欢乐。这样对丧家不敬,还不如不参加丧礼。(二)和丧家相遇,要表示哀戚和慰问。内心的感情,可以尽情地流露,无论哭泣或歌唱,只要诚挚、敬重,并不需要压抑。但是短时间,又哭又笑,最好加以避免。(三)哭泣和男人、女人的性别,没有任何关系。想哭便哭,应该哭泣就不要怕难为情,男人女人都一样。不必拘泥于“大男人不哭泣”这一类的禁忌。

〔建议〕

内心随时保持诚恳和对人的敬重,使自己的感情,正常而自然地流露,对身心健康,很有助益。

〔原文〕

十、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píng)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主旨〕

孔子称许颜渊能处世应变,并教导子路要行合于义理的勇。

〔注释〕(一)“暴虎”指徒手搏虎。(二)“冯河”即无舟渡河。(三)“惧”为戒惧、审慎。(四)“好谋而成”指好谋略而能成功。

〔今译〕

孔子对颜渊说:“有人用我,我就出来做事,不用我时,我就不出来。只有我和你才能这样吧。”子路说:“如果老师统率三军出征,将会找谁一起呢?”孔子说:“空手打老虎,徒步过河,死了也不悔悟的人,我是不和他在一起的。必定要临事能戒惧小心,事先有好计谋,而且有成功的把握,我才和他在一起。”

〔引述〕

孔子主张“尽人事以听天命”,自己尽力充实,提升品德修养。至于有没有人看上,要不要重用,那是天命,顺其自然就好。孔子借着赞美颜渊,来表达自己的心态。

子路的勇敢,是大家都佩服的。他性子急又爱好面子,孔子很担心他有勇无谋,常常找机会指点他。现在子路问这句话,显然想和颜渊比一比,希望孔子也赞美他的勇气。孔子趁机告诉他,有勇无谋的人,不可取。必须临大事能戒惧谨慎,特别小心;有了周详的计划才可以付诸行动。可惜子路听是听了,并没有获得教训,最后还是死得很惨烈。

〔生活智慧〕(一)有人重用,所得到的是劳心劳力。没有人重用,所获得的是自得其乐。这样的人生,孔子做到了。任职时不怨劳苦,退隐时诲人不倦。这种随遇而安的心态,实在难得。(二)有勇气才能够行仁,当然很重要。但是空手打老虎,除了武松以外,岂不是不自量力?不坐船就想涉水过大河,也是找死。这样有勇无谋,不可能成大事。(三)对不同的人,说不一样的话,这是随机教学,因人而异。我们看到这些教诲,有则改之,无则自己加勉,所承受的压力,远比当事人要小得很多,何乐不为?

〔建议〕

把论语的每一番话,都当做自己的借镜,逐一反省自己,以求改善。

〔原文〕

十一、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主旨〕

孔子认为有些事情,即使勉强去求,也未必有效。

〔注释〕(一)“而”即如果。(二)“执鞭之士”指手执皮鞭的职务。士,同“事”,即事情。

〔今译〕

孔子说:“财富如果可以求得,就是手执皮鞭的事情,我也去做。如果不可以求得,还是做我应该做的事吧。”

〔引述〕

我们常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孔子好像也相信这样的话。这不是宿命论,更不是命定论。因为透过修养自己的品德,是能够加以改变的。

孔子这一番话,意在提醒大家,既然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为什么要追逐财富,不改变成做自己应该做的呢?

求取财富的结果,若是不能达成自己的理想,人岂不成了赚钱的工具,有什么价值?如果利用所求得的财富,来完成自己的理想,还要追究求取财富的手段和过程,合不合理,有没有不义之财?所以孔子认为不如尊重命运的安排,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用费心去求取财富。反正该来的跑不掉,不该来的求不到,何必枉费心力?

从吾所好,不是顺从自己的爱好,而是坚持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也就是走上正道,完成自己的志愿。

〔生活智慧〕(一)很多人在追求财富,真正如愿的,永远只有少数。可见财富是不可求的,仅能尽力而为,试试看自己有多少财富的命。(二)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立定志愿,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命中有财富,自然随着来,岂不是更为愉快!(三)不合于义的财富,称为不义之财,当然不应该去求取。做合理的事情,赚取合理的财富,才是正当的途径。

〔建议〕

立定志愿,不赚取不义之财,以免内心不安。不义之财,伤害了自己的人格,减损了我们的精神价值。即使有所得,也将引起良心的不安。

〔原文〕

十二、子之所慎:齐,战,疾。

〔主旨〕

孔子一生最谨慎斋戒、战争和疾病这三件事。

〔注释〕“齐”通“斋”,即斋戒。

〔今译〕

孔子所谨慎的三件事:斋戒、战争、疾病。

〔引述〕

斋戒用以祭祀,目的在表示虔诚和尊敬。使自己身心洁净,去除杂念,藉由生命的存在,来表现高贵的精神活动。这是一种对内在仁德的自觉,所以孔子十分小心。

战争和疾病,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甚至于威胁大众的性命。轻则受伤,重则丧命。孔子既尊重生命,又爱护人民,所以对战争和疾病,非常关心。

〔生活智慧〕(一)斋戒是自己的准备工作,现代社会,到寺庙进香的人,为了表示虔诚、尊敬,也会事先做好斋戒的准备。当然还有更多的人,不过为了休闲、观光,就没有这样做。(二)现代核子弹和化学武器太过厉害,人类已经没有战争的本钱。如何以战止战,促成人类和平,至关紧要。(三)疾病防治,是安全、卫生的主要项目。大家重视安全,注重个人和公共卫生,已经成为人人有责的事情。

〔建议〕

重视祭祀、战争和疾病,大家一起来关心。

〔原文〕

十三、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主旨〕

孔子赞赏韶乐的美妙。

〔注释〕(一)“韶”是舜的乐名。(二)“三月不知肉味”指孔子专注韶乐,好几个月都不知道吃肉的味道。(三)“斯”指三月不知肉味。

〔今译〕

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好几个月,连吃肉都不知道滋味。他说:“没想到韶乐居然到了如此感动人的程度。”

〔引述〕

孔子十分重视音乐,他曾经赞美韶乐为尽善尽美(八佾篇)。韶乐代表舜的精神,充满了禅让的和乐。孔子沉醉在人我统一的和谐气氛中,好几个月吃肉都感觉不到滋味,这才感叹:想不到真的这么美妙!

〔生活智慧〕(一)孔子吃肉而不知肉味,可见专心欣赏,产生十分深入的感受。从音乐中激发人的高尚品德,孔子做到了。(二)音乐不但要具备音律、歌舞这些外在的形式,更需要有内在的精神意蕴。内外合一,才能够像韶乐那样尽善尽美。(三)人的生命深处,必须存有充实的艺术情感,才能够像孔子那样,陶醉在音乐中,听出真正的内涵和价值。

〔建议〕

培养自己对音乐的欣赏能力,而不必急于凑热闹。

〔原文〕

十四、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

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主旨〕

孔子教导弟子辨别是非、伸张正义。

〔注释〕(一)“为”是帮助的意思。(二)“卫君”指卫灵公的孙子出公辄,也是太子蒯聩的儿子。灵公死时,蒯聩在晋国,国人立出公辄为君。晋国却要把蒯聩送回卫国,而辄拒绝。父子争夺君位,当时孔子正好在卫国。(三)“诺”是回答好的意思。

〔今译〕

冉有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好吧,我去请问老师。”

进去见孔子,问:“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是古代的贤人啊。”子贡说:“他们相互推让,不肯做国君,后来有悔恨吗?”

孔子说:“他们求仁德而终于得到仁德,又怎么会悔恨呢?”子贡走出来,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国国君的。”

〔引述〕

冉有不直接向孔子请教,却向子贡提出问题。可能认为问这样的问题,并不妥当。也可能认为这样的问题,由自己发问,不如由子贡提出,比较合适。当然,还有一种不太可能的可能,那就是冉有故意问子贡,让子贡去问孔子,看看有什么结果。

子贡并没有直接了当地,把冉有的问题,向孔子提问。他拐了一个弯,改口问伯夷、叔齐的事情。这两者是不是相似或相关,实在很难讲。孔子回答以后,子贡又拐了一个弯,自行研判孔子的决定,说是夫子不为也。这样推论,到底是不是符合孔子的原意,也很不容易下定论。

沟通本来就很困难,加上大家喜欢添加许多枝节,当然更难沟通。往往沟而不通,还认为沟通效果良好,产生很多误解。

〔生活智慧〕(一)有人向我们提问,我们要自行斟酌,能不能解答?若是能力不足,或者缺乏资讯,最好不回答。至于要不要转问别人,也要看当时的情境,做出合适的决定。(二)问问题,要先弄清楚问题的准确性。问得不清楚,人家怎么回答。若是答非所问,到底是哪一方的失误?会不会问问题,问得恰当与否?会不会引起反感?能不能获得正确的答案?最好在发问之前,先仔细想一想。(三)鼓励发问,或者禁止发问,都没有必要。问的人和答的人,都事先想一想,想妥当才问,想妥当才回答。这样的问答,才不算浪费时间,才能有所收获。

〔建议〕

不要害怕提问,也不要随便发问。提问题是考验自己的实力,给答案是考验对方的实力,双方都要慎重。

〔原文〕

十五、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gōng)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主旨〕

孔子自述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

〔注释〕(一)“饭疏食”饭,动词,吃。疏食即粗饭。(二)“曲肱而枕之”指弯曲自己的手臂当做枕头使用。

〔今译〕

孔子说:“吃粗米饭,喝水,弯着手臂当枕头睡,乐趣就在其中。不合义理求得富贵,对我来说,有如天上的浮云一般。”

〔引述〕

长寿之道,不外乎粗食布衣,少私寡欲。孔子的人生态度,符合长寿的道理。安贫并不乐贫,是孔子的主张。能富便富,没有拒绝或反对的必要。不能富即安,不怨天也不必尤人。不取不义之财,不求不义的贵,自然心安理得,自得其乐,这才是自由自在的生活。

〔生活智慧〕(一)富贵并没有限度,一味追求,必然成为富贵的奴隶,不一定享受到富贵的乐趣。富贵人家,照样问题一大堆。不如自己划定一个限度,适可而止,才能知足常乐。(二)划定富贵的限度,未达成之前,往往全力以赴,甚至不把自己当人。达成之后,欲望变得更高,常常按耐不住。明知是无底深渊,也要奋勇跳下去。结果愈陷愈深,难以自拔。有限度变成没有限度,一时的奴隶成为终生的奴隶,何苦来哉!(三)富贵人家,长寿的并不多见。我们常说福、禄、寿三者难求齐全,似乎很有道理。为富贵折寿,未完成之前,也许认为值得。一旦富贵却因而短命,后悔又能怎么样?

〔建议〕

现代科学,证明粗食布衣,对健康有助益。心理学也证明,欲望少一些,烦恼也会减少很多。自己的身心,还是自己妥善照顾,比较安心。

〔原文〕

十六、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主旨〕

孔子自述求学的意愿。

〔注释〕(一)“加我数年”即增加我几年的寿命。(二)“五十”孔子自述“五十而知天命”,以知天命之年读“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易经,当然可以“无大过”。

〔今译〕

孔子说:“让我多活几年,到五十岁的时候,去学易经,就可以没有大过失了!”

〔引述〕

这一番话,应该是孔子在五十岁以前所说的。他十五岁立志学习做人的道理,三十岁树立起做为现实人生的行为准则,四十岁找到了行为的本质,也就是仁心,所以不惑。这些志学、而立、不惑,都没有离开现实人生的体验。按照孔子“下学而上达”(宪问篇)的次序,已经要由下学人事进入上达天道的层级,学习易经,就变得十分重要。他当时只自许可以不犯大过失,结果知天命之后,不但耳顺,而且到了从心所欲不踰矩的地步,收获远比预期的为多。

〔生活智慧〕(一)孔子四十岁以后,才开始上达天道。他的自我精进,由外放取向转换为内敛取向。一个人具有相当良好的基础,再来研讨有关性命与天命的事情,应该比较务实。(二)先对仁心的真实意义,做出深一层的体悟,再来研究易经的道理,比较容易明白,也更加有助益。道理可能是周全的,具有普遍性。实际的生活,却往往是偏颇的,具有特殊性。还是要以当事人为主体,才能合理地应用道理,做出合理的因应。(三)孔子希望多活几年,是为了求取学问,更加精进。并不是贪生怕死,或者为了多享受几年富贵的生活。这种好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建议〕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孔子尚且自己要求不要犯过,何况我们?一天到晚求取功名,不如警惕自己不要犯过失!

〔原文〕

十七、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主旨〕

孔子教导弟子读诗、读书、习礼,都采用周室正音。

〔注释〕(一)“雅言”即正言,指周室的正音。(二)“执礼”指礼义的进行。

〔今译〕

孔子诵诗、读书时,不用方言,采取周室的正音,赞礼时,也不用俗音,同样采用周室正音。

〔引述〕

孔子是鲁国人,和同乡说话时,说鲁国的方言,应该是人之常情。但是诵诗、读书时,采用周室的正音,也就是当时通用的普通话,以期大家都听得懂。执礼时如果需要说话,这时候为了尊重各方聚集的人士,采用周室的正音,是一种礼貌,所以他不用俗音。

雅言指当时通行的普通话,实际上是周朝的官话。和雅言相对,有很多不同的方言。不是不雅,而是不正。

语言的目的,在表达意见、沟通感情,建立良好的关系。方言大多是母语,使用起来,最为流利自然。但是和不同方言的人士,沟通起来,就不如使用普通话,显得对人尊重,自己也有礼貌。

〔生活智慧〕(一)家居生活,大家都说方言,不但自然流畅,不容易造成误会。而且情意相通,多了一份对乡土、家人的感情。(二)面对大众,有一些不通方言的人,为了尊重,也表示自己的修养,最好说普通话,使大家都听得明白,以免引起怀疑,为什么怕他们听懂这些话?(三)对不会本地方言的人,说本地的方言,是非常不尊重、十分没有礼貌的事情,务求提高警觉,尽力避免。

〔建议〕

注意自己的沟通习惯,合理使用普通话或方言,以增进沟通的效果,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

〔原文〕

十八、叶(shè)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主旨〕

孔子自述与平常人无异,只是好学不倦。

〔注释〕(一)“叶公”姓沈名诸梁,为楚国大夫。(二)“奚不”是“何不?”的意思。(三)“发愤”即勤奋。

〔今译〕

叶公向子路打听孔子是怎么样的人,子路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孔子说:“你为何不说:‘他这个人嘛,发愤起来,连饭都忘了吃,快乐起来,连一切忧愁都忘了,好像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呢!’”

〔引述〕

孔子的为人,在当时是大家好奇的对象。子路是孔子的弟子,又生性直率,不善于谦让,自然成为大家打听孔子的方便途径。想不到叶公这么一问,子路却一时答不上来,可能是对孔子十分敬重,又自觉还没有弄清楚,所以才不敢回答。孔子趁着这个机会,把自己描述一番,今天的话,叫做塑造自己的形象,以便统一向外界介绍。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都是自我奋发,不向外祈求神的助力。用意在表示孔子和常人一样,凭自己的努力和修养,并无特别的神力加持。孔子做得到,大家也都做得到,带给我们莫大的鼓励!

〔生活智慧〕(一)忘食忘忧,用来求取学问,或者做正经事,当然很好。若是用来打球、下棋、玩电动玩具,那就不好了。(二)人总会老,一天到晚担心,说不定老得更快。老是年龄的增长,心永远可以保持年轻。只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真正用在正事上面,自然不知老之将至。(三)这一番话,最好和下一章所说的好古敏求,合起来看,更加明白孔子为什么能够这样生活的真正秘诀。

〔建议〕

专心贯注在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要在职怨职,站在这边,却一直在羡慕那边,苦了自己,也害了自己。现实生活不免有苦痛、难过的地方,必须不断地超越,不断地克制,不能有丝毫的悲观。

〔原文〕

十九、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主旨〕

孔子说明自己求学的态度。

〔注释〕“敏”指敏捷勤奋。

〔今译〕

孔子说:“我不是天生下来就知道许多道理的人,而是喜好古代的文物制度,勤快求学而得来的。”

〔引述〕

生下来就有的,是智慧,如果后天不好好开发,也没有什么作用。知识都是后天学习而得的,不可能来自先天的遗传。孔子首先指出,他不是天生就带来很多学问,不是一般人所羡慕的先知。他是爱好古人所遗留下来的文物,以古人为师,自己则勤勉学习,才有一些心得。

孔子认为他的人生智慧,得自好古敏求。不求神助,不依赖他力,所以能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既没有幸运,也没有不幸,这是一条人人都走得通的大道。

〔生活智慧〕(一)一切靠自己,不要老是想着求神求人。自己的学问自己求,求到了别人也拿不走。自己的智慧自己开,遇有高人指点,当然最好。但是指点过后,仍须自己努力。(二)无论任何人,都不可自恃聪明,以免聪明反被聪明误。世间没有不学自然会的事情,多学多想、多看多做,都是自己的事情,别人代替不了。(三)是不是真正的先知,我们没有能力判断。把先知的话当做参考,还是要自己亲自去印证。其中有经得起检验的,也可能有经不起检验的部分,自己小心谨慎,不可乱信。

〔建议〕

以古人为师,实在比以现代人为师,要安全、妥当得多。孔子既然是大家公认的至圣先师,学习他的道理,应该相当可靠。

〔原文〕

二十、子不语:怪,力,乱,神。

〔主旨〕

孔子很少谈论难以证实的事情。

〔注释〕(一)“力”即暴力。(二)“乱”指悖乱。

〔今译〕

孔子很少谈论怪异、暴力、悖乱、鬼神的事情。

〔引述〕

不语并不是绝对不说,而是相对地很少谈论。因为怪异、暴力、悖乱、鬼神这些事实,说多了并没有益处。依孔子的标准,认为最好不说。

山妖水怪,是一种传闻,当做观光的题材,或者偶尔拿来当做消遣,就可以了。暴力、悖乱,不但不正常,而且具有传染的倾向。原本没有这种念头,看多了、听多了,也会受到感染,不由自主地爆发出来。这些事情,少谈无害,多说则无益,所以不必多说,尽量少说为宜。

至于神鬼,既不能证实,也无法否认。属于信者恒信,不信的恒不信,各人自己选择,自行决定,也用不着大家多说。

孔子肯定神的存在,同时尊重各人的选择。他说:祭神如神在(八佾篇)。如在如不在,全凭各人的感觉。因为鬼神的形状,我们难以描述,而鬼神的情感,却比较容易有所感通。

孔子这一句话,也可以解释为:不谈论怪神、力神、乱神,或者整个连接起来,成为不谈论怪、力、乱的神。我们尊重各人的感受,但是用“神”来代表难以证实的事情,应该是更为宽广的说法。

〔生活智慧〕(一)把鬼神当做具有无比威力的主宰,那就是心甘情愿,做为鬼神的奴隶,等于自暴自弃,放弃了应有的自主性。(二)透过和鬼神的交往,想借重鬼神的力量,来助益自己,至少补自力的不足,同样丧失了自己的创造性,有损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庄严。(三)祭拜祖先,表示不忘本。要发扬家风,使祖先的理想,生生不息地流传下去。和祈求鬼神,意义大不相同。

〔建议〕

怪、力、乱、神,既然不宜多说,不如警惕自己,从现在开始,尽量少说。

〔原文〕

二十一、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主旨〕

孔子认为学无常师,随处可以求进步。

〔注释〕无

〔今译〕

孔子说:“三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以他们的短处作为自我改正的借镜。”

〔引述〕

西方人说三人,大多指三个人。我们说三人,表示多数人。不过这个多,并不是很多,而是很小数目的多。

这里所说的师,也不是我们常说的老师。值得我们学习、仿效的,也叫做师。任何人都有优点,也都免不了有缺点。我们把值得仿效的,拿出来当作榜样,必须改善的,拿出来当作错误,便是随时随地学习、反省的有效方式。

在这里所说的善或不善,只是表面上观察所得的结果。因为时间短促,很难深入分析和理解。这一番话,是针对一般的言行态度的。主要用意,在提醒我们,随时保持谦虚的态度,学习他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缺失。

〔生活智慧〕(一)人是群居的动物,大部分时间与他人相处。这时候他人便成为我们的外在环境,如果能够从中学习一些长处,也改善自己的缺失,岂不是最为有效的学习?(二)人对人是一面镜子,我们看人,人家也在看我们。彼此学习,互相切磋,才是善用镜子的方式,不看可惜,看了没有效果,等于没有看,徒然浪费宝贵的时间。(三)欣赏别人的长处,才会自动仿效学习。不必厌恶别人的缺失,因为我们自己也有缺失,为什么要厌恶呢?拿来反省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就好了。

〔建议〕

培养欣赏别人长处的习惯,能够学的赶快学,不能学的,也可以增长自己的见识。

〔原文〕

二十二、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túi)其如予何!”

〔主旨〕

孔子自述依道而行,所以无忧无虑。

〔注释〕“桓魋”是宋国的司马。姓向名魋。因出于桓公,所以又称为桓氏。

〔今译〕

孔子说:“天既然赋予我这样的品德,桓魋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引述〕

孔子经过宋国,司马桓魋有意加害。弟子催促赶快离开,孔子则冷静地说出这一番话来。他的用意,无非在安定弟子们的心,要大家不要慌乱,以免自己吓自己,反而不知道如何安全脱离险境。他这一番话,充分表示对上天的信心,意思是像他这样的好人,上天不保佑他,还能保佑谁呢?这不是迷信,而是稳定大家的情绪。

〔生活智慧〕(一)对自己有信心,不如对上天有信心。前者容易变成自大自满,后者则由于敬天、顺天,仍然十分谦虚。(二)同样一句话,用来自炫、自夸,已经对大家不敬。用以鼓励士气,对大家有助益,当然受到大家的欢迎。(三)对上天有信心,是大家都做得到的事情。对自己有信心,无知的人往往更加胆大,务必小心谨慎才好。

〔建议〕

遇到危险,自己必须冷静。还要设法稳定大家的情绪,以增强应变的能力。

〔原文〕

二十三、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主旨〕

孔子表明大道为公。

〔注释〕(一)“二三子”指诸弟子。(二)“乎尔”是句末语助词,无义。

〔今译〕

孔子说:“各位以为我还有隐匿不告诉你们的吗?我实在没有任何隐瞒啊!我所做的事,没有一件不向你们公开的,这就是我的为人。”

〔引述〕

孔子对求教的人,一定要求自行束修以上,表达求学的意愿。面对这样的弟子,他自己也表现最大的诚意,言教身教并重,完全没有保留地倾囊相授。然而,弟子们总觉得再怎么学,也学不像。再怎么用心学习,也赶不上孔子。因此孔子才告诉大家,要重视他的行为,从“行”当中来体会孔子的身教,而不是专门注重他的言教。

〔生活智慧〕(一)言教比较容易觉察,学识理论也比较容易学习。身教散布在态度、行为方面,必须随时随地,凭着各人的警觉灵敏,用心加以体悟,才能够深切领会,而有所得。(二)孔子对弟子们无所隐瞒,是最大的诚意。弟子们能不能从孔子的言行当中,完全体会他的言教和身教,同样是弟子们最大的诚意。真正达到双方深切契合的,恐怕只有颜回。可见连做学问这样的事情,都无法强求。(三)经师难求,人师难得。我们如果有幸遇到难得的人师,最好注意身教,多多学习行为规范,以免失之交臂。

〔建议〕

不但要学习理论,而且要重视实际的行为。对于言行不一致的人,要特别提高警觉,小心为是。

〔原文〕

二十四、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主旨〕

孔子施教的四个重点。

〔注释〕(一)“文”指诗、书、礼、乐等典籍。(二)“行”即德行。

〔今译〕

孔子教导弟子有四个重点:诗书礼乐、修养德行、存心忠厚、待人诚信。

〔引述〕

孔子讲求因材施教,应该没有固定的科目。弟子们把孔子教导的内容,归纳成四个主要的重点。诗书礼乐合称为文,指古代传下来的典籍。修养德行,是把所学付诸实践,在力行中提升品德修养。存心忠厚,是对人对事的良好基础,必须尽心而宽厚。待人诚信,则是与人交往的基本修养,有利于互助合作。

〔生活智慧〕(一)忠厚和诚信,是仁的本原。只能启发,很不容易教导。我们透过用心体会,自然有所领悟。忠信是一种道德的精神,必须从实践中来证明。(二)古代的典籍,都是精心研究,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华。由于言简意赅,必须再三研读,多方思虑,并且举一反三,才能够掌握真正的要义。(三)现代的书籍,大多在匆忙中完成。不一定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且有书商和作者共同炒作的高度风险性。最好有高明人士指点,才去阅读,以免无端受害。

〔建议〕

在文、行、忠、信四方面,加强自己的素养。

〔原文〕

二十五、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主旨〕

孔子勉励弟子有恒才是入道的基础。

〔注释〕(一)“圣人”指品德最高的人。(二)“亡”即无。(三)“约”为穷困的意思。(四)“泰”指奢华。

〔今译〕

孔子说:“圣人,我是见不到的,能见到君子,也就可以了。”又说:“善人,我是见不到的,能见到有恒的人,也就可以了。一般人本来没有却要装作有,本来空虚却装作充实,本来穷困却装出富裕的样子,这样要想达到有恒,实在很难!”

〔引述〕

孔子主张名实最好能够一致,所以不轻易赞美任何人、事、物。他所推崇的古圣先贤,都已经盖棺论定,圣就是圣,贤便是贤,不会再有所改变,可以放心地说出他们的姓名和事迹,供大家当做学习的典范。

当代的人,都还活着,还有改变的可能。就算有很好的品德修养,也还不敢直接称之为圣人。万一产生变化,要怎样交代?所以孔子说他见不到圣人,不但不轻视当时的人,反而是一种期待和鼓励,希望大家继续努力,有一天逝世以后,被大家尊称为圣人。他认为人活着的时候,能够被大家当做君子看待,已经十分不容易。因此坦承能够看见君子,便相当满意了。他自己一再谦虚,不敢自认为圣人或仁者,可见孔子对自己和对别人,所采取的衡量标准是一致的,并没有对别人严格而对自己宽松的差异性待遇。善人,并不是指常常为善或者偶尔行善的人。只有心中有善无恶,而且恒久如此的人,才够资格称为善人。这样高的标准,难怪孔子看当代的人,也看不出有什么善人。他宁愿退而求其次,认为诚实可靠的人,也就可以了。一般人内心空虚,却装出充实的样子;穷困装得很富裕。这样表里不一的假象,想要诚实可靠,应该是十分困难的。

〔生活智慧〕(一)人活着的时候,我们最好暂时不要加以论断。对活人说三道四,基本上是不礼貌的行为,最好能够避免。(二)人死了,盖棺论定。大家才依据他一生的所作所为,做出整体的判断。原则上以品德修养为基准,先分出君子或小人,再评论其他。(三)圣人和善人,都是全面性的总结。单方面或某些方面特别有表现的人,顶多是贤人。孔子不随便称许某人为圣人、善人或仁者,其态度十分严谨。

〔建议〕

赞许他人,必须根据事实。现代人出口便说“俊男、美女”,不值得欣喜,更不能信以为真。

〔原文〕

二十六、子钓而不纲,弋(yì)不射宿。

〔主旨〕

孔子有爱物的仁心。

〔注释〕(一)“纲”可能是网的笔误,即用大绳结网来捕鱼。(二)“戈”是古人用箭射飞鸟的方法。(三)“宿”指栖息在鸟巢里的鸟。

〔今译〕

孔子用钓竿钓鱼,并不用大网捕鱼;用箭射飞鸟,却不射杀栖息在鸟巢里的鸟。

〔引述〕

孔子把钓鱼和射鸟,当做生活的调剂。用单竿钓鱼,才能享受宁静的乐趣。若是改用大网捕鱼,那不成了渔夫?射空中的飞鸟,才能提升自己的技艺。如果射杀鸟巢中的鸟,还有什么技艺可说?

〔生活智慧〕(一)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讲求合适的方法。休闲和娱乐,也不能例外。钓鱼、射鸟,不能造成太多的伤害,才算是正当的娱乐。(二)钓鱼、射鸟,不能造成滥捕、滥杀,以免造成物种的生存危机。少量捕杀,反而有利于物种的优生。孔子当时,不一定有这样的意识。但是他的行为,已经合乎保护物种的要求。(三)人类不能够为了增加生活的乐趣,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责任。否则人为万物之灵,很可能变成人为万物之贼。

〔建议〕

培养爱护动植物的良好习惯,从娱乐、休闲生活中详加体会和实践。

〔原文〕

二十七、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zhì)之次也。”

〔主旨〕

孔子自述不装成很有知识。

〔注释〕(一)“不知而作”指不知道而装成知道。(二)“识”即记忆。(三)“知之次也”次于上智的人。知,同“智”。

〔今译〕

孔子说:“大概有一种自己对事理不明白而装做知道的人,我决不会这样做。多听别人各种不同说法,选择其中好的去依从,多观察并且记在心里,这样也可以仅次于上智的人了。”

〔引述〕

没有什么知识,却要装做有很多知识的人,到处可见。搞不明白原先的用意,便急于创新,说出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也是常见的现象。孔子认为他没有这样的毛病,用意即在提醒大家,不要这样比较好。“不知而作”,便是所知或知道得不明确,就妄言妄行。这种事情,孔子自己说明不敢做,也不愿意这样做。必须认识清楚,衡量正确,然后才有所言或有所行,这是负责的态度。

后面子张篇,把谨言慎行的道理说得更为详细,可以对照着用心领悟。

多听、多想、把要紧的牢记在心,不敢说很有知识,也差不多了。

〔生活智慧〕(一)不知道装成知道,不明白装做明白。如果是一般人,为害并不大。因为大家不重视他们,也不相信他们,所以闯不了什么大祸。(二)有名望的人,遇到不明白、不知道的事情,若是为了面子关系,装成明白、知道,那就为害很大。由于大家相信他们,也喜欢听他们的话,或者看他们所写的文章。扩散出去,害很多人,当然是大祸害。(三)一个人的时间有限,要想样样都明白,都知道,实在十分困难。宁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得起自己,也不致害别人。

〔建议〕

千万不要为了虚假的面子,冒充自己什么都知道。遇到不知道的事情,趁机多学习,才是聪明人。

〔原文〕

二十八、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主旨〕

孔子以宽大的心态教化世人。

〔注释〕(一)“互乡”是乡名,其乡风俗恶,难与言善。(二)“与”即称许。(三)“洁”为修养,洁身自好。(四)“往”指从前。

〔今译〕

互乡的人不讲道理,很难与他们交谈。有一个互乡的少年求见,孔子居然接见他。弟子们感到疑惑不解。孔子说:“我赞许他上进,不赞成他后退,又何必太过分呢?他洁身自好求上进,我赞许他现在的洁身自好,不必追究他的过去啊!”

〔引述〕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凡是有心求取上进,没有不提供机会,并且加以激励。像互乡这样闭塞的小村庄,由于资讯不足,与外界的往来不多,难免自以为是,很不容易和他们沟通。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个有心向上的少年,孔子当然不会因为难以沟通而放弃。弟子们诧异不解,孔子趁机告诉大家,做人处事最好不要过分!

〔生活智慧〕(一)难以沟通的人,大多由于主见太重、成见太深,而且所见不多。我们最好保持谅解的心态,用更宽广的包容,来对待他们。(二)一个人有求取上进的心,就应该给以激励。不应该因为他的过去,有什么不合适,便轻易放弃。过去的已经过去,现在有心向善,则是可喜的现象。(三)自己的行为,若是引起怀疑,最好趁机做出合理的说明。这种机会教育,稍纵即逝,必须好好把握。因为时过境迁,再来说明,效果很可能不如预期。

〔建议〕

不能好为人师,误人子弟。但是遇到有心向善的人,必须及时加以激励,劝导其慎选明师,以免害了自己。

〔原文〕

二十九、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主旨〕

孔子认为只要有心,求仁并不难。

〔注释〕无

〔今译〕

孔子说:“仁德离我们很远吗?我想求仁德,仁德也就来了!”

〔引述〕

里仁篇已经说过:只要决心行仁,没有人会力不从心的。孔子认为仁是人的本性,也就是人性。他直接指出仁不远离我们,只要我们有心求仁,仁就出现了,随时可以获得。换句话说,我们对于仁,是做得了主的,可见仁就在我们的心里,随时可以拿出来应用。这一番话,肯定了现世的价值。人既没有与生俱来的“原罪”,也不必舍离现世,以追求死后的世界。“仁”十分可贵,而且不难做到。只要养成每日反省的习惯,想想自己有什么不合乎仁的要求,逐一了列举出来,设法加以改善,促使自己减少不仁,而增加仁的表现。只要有决心,人人都做得到。

〔生活智慧〕(一)依照仁心采取行动,便是善行。不依照仁心而动,即为恶行。善行使人心安理得,恶行令人心神不宁。多行善行,才能避免恶行。(二)行善避恶,自主权完全掌握在我们自己。谨记自作自受的人生规律,时时自我警惕,敦促自己走上正道。(三)欲仁不是向外求,而是向内求。当下一念,立即想到仁德,依仁心而行动,便是修己的良好成效。

〔建议〕

凡是行动之前,先问问自己,这样做心能安吗?凭良心做事,仁就出现了。我们的行为,可善也可恶,完全在乎自己的一念之间,必须十分警惕。

〔原文〕

三十、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主旨〕

同姓通婚原本违礼,孔子为了护君,代为受过。

〔注释〕(一)“陈司败”指陈国的司寇。司败是官名,即司寇。(二)“昭公”鲁君,名禂。(三)“党”指袒护别人的过错。(四)“取”同“娶”字。鲁与吴都姓姬,依古礼不能同姓结婚。

〔今译〕

陈国的司寇问孔子:“鲁昭公懂得礼节吗?”孔子说:“懂得礼节。”

孔子退出。陈国的司寇向孔子的弟子巫马期作揖,请他进来,向他说:“我听说君子不袒护别人的过错,君子也会袒护别人的过错吗?鲁君娶同姓的吴国女子为夫人,于是叫做吴孟子。鲁君如果算懂得礼节的人,那谁不懂礼节呢?”

巫马期将这段话转告老师孔子,孔子说:“我很幸运,如果有过失,人家一定会知道。”

〔引述〕

这一段记载,重点在最后一句。孔子无意中袒护了鲁昭公的短处,被批评为犯了护短的过失。孔子知道了,十分坦然地接受批评,还庆幸有人愿意明说,使他更加警惕,以后加倍小心。

〔生活智慧〕(一)人非圣贤,不可能完全不犯过失。孔子无意间为鲁昭公护短,说他是遵守礼法的君主。引起陈司败的质疑。一般人大多恼羞成怒,或者采取强辩的态度,不肯认错。孔子轻松地自嘲,别人都可以犯错,只有我不可以。(二)职位愈高,名望愈大,愈容易引起大家的注目。稍为有一点错误,就很可能被用用放大镜来检视。所以必须更加谨慎,力求减少犯错。(三)若是事实已经发生,最好像孔子这样,不一定正式地承认错误,却轻松地自我嘲笑,也算是一种认错。

〔建议〕

勇于认错,大家更加钦佩。恼羞成怒,大家笑在肚子里。

〔原文〕

三十一、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主旨〕

孔子不掠美也不盲从。

〔注释〕“歌而善”指唱歌唱得好。

〔今译〕

孔子同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别人唱得好,一定请他再唱一遍,自己再和一遍。

〔引述〕

唱歌的目的,应该是激发我们心中最丰富、最深邃的精神生命。以期提升高尚的情操。具有这样的功能,才叫做正乐。通常所听到的,特别是现代的歌声,有很多靡靡之音,并没有这样的作用。

大家能欣赏,也懂得欣赏,良好的歌者,自然产生。现代人不能欣赏,也不懂得欣赏。只想抓住机会,便自己炫耀一番。弄得好坏不分,达不到乐教的目的。

有人唱得好,一定要把机会礼让给他,使大家享受耳福,并从中获得和谐的教养。

大家抢着唱,胆子大的优先。不但浪费大家的时光,而且使大家饱受噪音的痛苦,说不定提早耳聋,更是不幸。和一和,岂不是更好?

〔生活智慧〕(一)唱歌的时候,若是歌词和情感相应,并没有丝毫的掩饰,自然真情流露。遇到这种情况,孔子认为机会难得,所以请他再唱一遍,自己和声相应,享受其中的乐趣。(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篇)快乐而不过滥,悲哀却不致伤神,这种发而皆中节的音乐,才是对人生有助益的乐教。(三)歌而善,便是正乐。唱得最好的,带头主唱,其余小声和应,在和谐中同乐,为什么要抢着唱,拿着麦克风不放呢?

〔建议〕

从人唱我和中,培养欣赏的态度。礼让为先,实在大家公认此时此地,必须出来领唱,才能当仁不让。更不要以为从此可以不让,或者表面上礼让,和应时却喧宾夺主。

〔原文〕

三十二、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主旨〕

孔子自谦对于仁道还不能身体力行。

〔注释〕(一)“文莫”是努力求学的意思。(二)“犹”即“同”。

〔今译〕

孔子说:“努力求取学问,我大概还可以跟得上人家;至于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我还没能做到。”

〔引述〕

孔子说他和大家一样,努力追求学问。我们可以说他谦虚,但他则是说实在话。因为他并不是天生的什么都知道,还是跟大家一样,经过不断的努力,才有那么好的学问。他这样说,也可以说是鼓励大家的意思。惟有活到老学到老,才不致落伍,现代人应该更加明白这个道理。

身体力行,一部分还可以做到,大部分如此,实在很不容易。样样都做到,恐怕很少有人达到这种地步。

孔子说他还没有做到,是谦虚,也是实话。我们把孔子当做圣人,是一种尊敬,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鼓励。这样看待孔子和自己,比较实在,更符合事实。

〔生活智慧〕(一)孔子自谦不能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我们反而大力加以赞扬,说他不但是君子,而且是圣人。名声是礼让出来的,愈客气大家愈认定这样。(二)我们并不否认有些名声是争取来的,甚至于用金钱买得的。假若实至名归,经得起大家的考验,其实也无伤大雅,不必过分计较。如果虚有其名,很快就被大家发觉有名无实,那就不攻自破,有也等于无了。(三)成为一个君子,是人人都可以努力的共同目标。成为圣人,那就不是众人一致的理想。我们不要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却应该以君子的标准来自我要求。

〔建议〕

先要求自己,成为家中有用的一分子。再要求自己,成为组织中有用的人。

〔原文〕

三十三、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主旨〕

孔门弟子深知谦虚是老师的美德。

〔注释〕(一)“抑”即“或”。(二)“云尔”即如此,这样。

〔今译〕

孔子说:“如果说我是圣人、仁者,我怎么敢当?或者说我在这两方面不厌烦地学习,不懈怠地教人,倒还可以这样说!”公西华说:“这正是弟子们所学不到的啊!”

〔引述〕

仁代表毫无私欲的公心,已经非常不容易做到。圣比仁的标准还要高,更是难得的成就。孔子是不是圣人?是不是仁者?并不是他自己说了算。反而应该是大家的认定,才能算数。孔子自己谦虚,说不敢以圣人和仁者自居,是最佳的示范。他说自己不过是努力不倦,朝向仁和圣的目标前进,同时也不停地鼓励和教导别人,一起走向仁的目标。这样反而引起大家的崇敬。他的弟子公西赤,字子华,便由衷地敬佩,坦然承认这样的风范,正是弟子们所学不到的。

〔生活智慧〕(一)自己夸赞自己,便是老王卖瓜,当然说自己的瓜甜,令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