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民族化学工业的拓荒者:侯德榜的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1 20:55:50

点击下载

作者:管成学,赵骥民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近代民族化学工业的拓荒者:侯德榜的故事

中国近代民族化学工业的拓荒者:侯德榜的故事试读:

版权信息

书名:中国近代民族化学工业的拓荒者:侯德榜的故事

作者:管成学,赵骥民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0-01

ISBN:9787538461534

本书由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授权当当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序言十一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前院长、两院院士

放眼21世纪,科学技术将以无法想象的速度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将全面崛起,国际竞争与合作将出现前所未有的激烈和广泛局面。在严峻的挑战面前,中华民族靠什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人才,靠德、智、体、能、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今天的中小学生届时将要肩负起民族强盛的历史使命。为此,我们的知识界、出版界都应责无旁贷地多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现在,一套大型的向广大青少年传播世界科学技术史知识的科普读物《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出版面世了。

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和温州师范学院、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的同志们共同撰写的这套丛书,以世界五千年科学技术史为经,以各时代杰出的科技精英的科技创新活动作纬,勾画了世界科技发展的生动图景。作者着力于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通过故事来讲述科学发现的真实历史条件和科学工作的艰苦性。本书中介绍了科学家们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他们在工作生活中宝贵的协作、友爱、宽容的人文精神。使青少年读者从科学家的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阅读这套丛书是对课本的很好补充,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理想读物。

读史使人明智。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灿烂的科技文明,明代以前我国的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涌现出张衡、张仲景、祖冲之、僧一行、沈括、郭守敬、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这样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科学家,而在近现代,中国具有世界级影响的科学家并不多,与我们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并不相称,与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相比较,在总体上我国的科技水平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当今世界各国都把科学技术视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把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当做提高创新能力的战略方针。我国也不失时机地确立了科技兴国战略,确立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的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大又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形成比较完善的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需要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需要更多更伟大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才。我真诚地希望这套丛书能激发青少年爱祖国、爱科学的热情,树立起献身科技事业的信念,努力拼搏,勇攀高峰,争当新世纪的优秀科技创新人才。“挂车攻读”的书耗子

坡尾乡是位于闽江江畔的一个秀丽的小村落,四季常青,景色宜人。这里的农民世代以种水稻为生。

这是一个繁忙的季节。

一天,村里的人都在自家的田里忙着插秧、灌溉。在这群忙碌的人们中间,最引人注目的是个10来岁的男孩。在田头的小河畔、一个偌大的水车上,坐着这个男孩,他又瘦又小,与大水车形成鲜明的对比,他正在一边吃力地踏着这老式的沉重的水车,一边手捧一本《古文观止》在朗读……

当爷爷知道小孙子一个人去车水的时候,很心疼他这么小的年纪就和大人一样干活,于是急匆匆地向河边跑来,未等到跟前,就看到小孙子正在一边车水,一边读书,口中还念念有词:“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身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爷爷也是个读过书的人,听到这里大为惊愕,自语道:“这不是五柳先生的文章吗?我并没有教过他呀!”

——这个正在“挂车攻读”的10岁男孩就是后来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化学家、化工专家侯德榜。

侯德榜,1890年8月9日(清光绪十六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生于福州闽侯县的坡尾乡。自懂事以来,小德榜就对书籍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强烈兴趣,而且对自然科学情有独钟。

一天,正在院子里玩耍的小德榜发现妈妈挎着一篮子白色的“土”回来,他好生奇怪,不知妈妈把它弄回来做什么。这种“白土”是房西河畔上长着的一层白色的像土一样的东西。他问妈妈那是什么,用来做什么,妈妈只说那是“白土”,要用它来洗衣服,小德榜更是不解,一连串的问题像蹦豆似的从小德榜的口中跳出来:“它与一般的土有什么不一样?”“为啥这种土能洗净衣服?”“它与胰子一样吗?”

妈妈也无法给好奇的小德榜一个圆满的回答。一连几天,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他的脑中,他冥思苦想也未得出答案。长大以后,他才明白,原来这种“白土”中含有一种化学成分,而这种化学成分就是他后来几乎为之奉献一生的东西——碱。

自6岁起,德榜一直在爷爷的小学堂读书,由于家庭并不算富裕,所以他没能像许多有钱人家的孩子一样,从小就进入像样的学堂,接受正规的教育。但从小德榜就养成了勤奋好学的好习惯。由于家中农活较多,为了使学习、劳动两不误,他常常将书本随身带着,劳动空余时间,就拿出来读。

他放牛的时候,一手牵着缰绳,一手拿着书本;车水的时候脚踏水车,手捧书本;甚至在帮助妈妈生火做饭的时候,也不忘记读书。

有一次,他因为看书专心而未觉察到柴火已烧到脚边,那一次因为烧破了妈妈为他新做的裤子而受到了责备。

有一天,小德榜跟着爸爸到旱田里去除草。

这一天的时间似乎过得很快。渐渐地,夕阳已经染红了田地那一边的天空。

爸爸看到田里干活的人们几乎都已收工,于是,他也扛起锄头,向地头走去。爸爸年纪并不大,只是由于长期辛勤地劳作,背已经微驼了。

忽然,他发现儿子不见了。“德榜,德榜!”

他喊了两声,没人应声。他也并未在意,德榜是比他早到地头的,“可能是先回家去了吧!”他猜测着。

于是,他大步朝不远处的村子走去。在经过村子西头那片荔枝树林时,他隐约地听到一阵琅琅的读书声,那声音是那么的熟悉。“这不是德榜的声音吗?”他听出来了。循着声音,他走进荔枝树林深处,林子的尽头是一条清澈的小溪。溪水映着夕阳中的荔枝树,绚丽多彩,微风带来阵阵扑鼻的香气。多么美丽的景色啊!

就在这小溪边,德榜蜷在一块大石头上,认真地读书。他似乎丝毫没有注意到这将晚的天色和美丽的景观,甚至,当爸爸走到他身边时,他也全然没有觉察到,仍旧聚精会神地读书。

父亲看到这一切,眼睛湿润了。许久,他才轻轻地叫道:“德榜。”

他听出是爸爸的声音,才抬起头来,拿起工具,站了起来。“爸爸——”

他那怯怯的样子,似乎是怕爸爸责备他没好好干活。

可爸爸并没有责备他,他抚摸着儿子的头,坚定而亲切地说:“爸爸一定送你去读书!”“真的吗?”德榜高兴极了。

小德榜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到学堂去正正经经地念书,这是他多少个日日夜夜梦寐以求的事情,他常常在梦中发现自己坐到了那一排排整齐的桌椅中间,老师站在讲台上为他悉心地讲解,可醒来的时候,一切又与往常一样,使他很扫兴。尽管如此,懂事的小德榜知道家中困难,而一直未向爸爸要求去读书。但爸爸心里明白,儿子是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像邻居家的小哥哥一样,可以到城里的学校去念书。然而,要支付他昂贵的学费,一家人就得勒紧腰带过日子了。况且,家中劳动人手又不足,德榜在家,多少可以分担一部分父母的劳务。关于这一点,懂事的小德榜十分明白。

这一次,爸爸是真的决心要送勤奋好学的儿子去念书了,他要把自己未能实现的读书愿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但那么贵的学费怎么筹集呢?他又犯难了。

春耕已经基本结束,忙碌了十几天的侯家大小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德榜也终于自由了,他又可以去姑妈家借些书来读,这对于他来说是最快乐的事情。

姑妈家住在福州城里,经营一家小药店,经济状况稍好于德榜家。还是在德榜很小的时候,姑妈就喜欢这个遇事喜欢刨根问底、爱书如命的小侄儿。

那是上一次,他去姑妈家,姑妈让他去堆放杂物的小阁楼上取一件工具。在阁楼上,他偶然发现了几个大木箱里装着好多书,他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书呢!他高兴极了。就是在那一天,他拿着那本《古文观止》回家了。

从那以后,姑妈家的那个看起来非常破烂的小阁楼便成了小德榜眼中的天堂了。每隔一段时间,他就要找借口去姑妈家一次,一去便径直走向小阁楼,一待就是半天,只是在吃饭时,才在姑妈的再三催促下恋恋不舍地走出来。

有一次,姑妈对德榜的爸爸说:“德榜一来就钻到小阁楼里啃书,就像书耗子一样!”

后来,当姑妈听说德榜“挂车攻读”的事时,十分感动,决心资助小侄儿去城里的学堂读书。在英华书院

在姑妈的资助下,13岁的侯德榜进入了当时有名的英华书院学习。

英华书院是美国美以美教会在福州开办的一所教会中学,坐落在福州仓前山鹤龄。这里环境幽静,景色秀丽。这家书院无论是教师水平、教学设备、图书仪器,还是在生活设施等方面,都是当时福州其他学堂所无法比拟的。

侯德榜进入这所洋学堂读书,祖父、父亲都对他寄予了殷切的希望,希望他能够出人头地。

临走的那天,天刚蒙蒙亮,一家人都起来了,为德榜打点行装。看着父母为他忙碌的身影,德榜心里感动极了,他暗下决心:要好好学习,将来报答亲人们的恩情。德榜走到院子中,抬头仰望,天空中还闪烁着几颗星星。在晨星下,看看他已经生活了13年的农家小院,那熟悉的竹篱板舍,门前的羊肠小道,房屋西面那片绿油油的荔枝树林,那是他经常读书的地方。看着这熟悉的一切,他心中不禁掠过一丝浓浓的惜别之情,仿佛家中的一草一木都在挽留着他。他想:再不能随爸爸下地干活了;再也不能每天帮助妈妈生火做饭了;再也不能每天听爷爷给他朗诵李白、杜甫的诗了……

他真的不愿意离开他所熟悉、喜欢的一切,不愿离开亲人们,但是,要去的地方对他有太大的吸引力了,那里有许多的知识营养等待他去汲取。

动身时,看着为他送行的爷爷、奶奶、妈妈、小弟,他的眼泪不禁流了下来。这时,爷爷走了过来,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德榜,你是咱们侯家第一个进洋学堂念书的,一定要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将来做有出息的人,为侯家增光添彩。”

记下了爷爷的话,他毅然地走向了村外那条幽远的小路。

爸爸一直把他送到了英华书院。

在英华书院,侯德榜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和钦佩。

侯德榜共在英华书院学习了3年。这是奠定他一生思想基础的3年。这3年他学到了许多东西,包括书本上的知识和书本外的知识。

这期间,一位百科书似的黄先生对他影响最大。

黄先生在英华书院教书。他博学多才、平易近人,非常喜欢侯德榜这个聪明好学的学生,侯德榜也从心里敬佩这位老师的学识和为人。自从入读书院以来,他从黄先生那儿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空闲的时间,他常常到黄先生的住所去,他喜欢听黄先生滔滔不绝地讲述科学家刻苦奋斗的经历;讲康梁二人的变法运动;讲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慢慢地,他懂得了,他不仅要为自己的家族争光,而且他还要为自己的大家族——中华民族争光,要像爱自己的母亲一样爱自己的祖国。

一个星期天的傍晚,德榜在江边慢悠悠地散步。白天,一整天地泡在图书馆中,看书看得他眼睛发麻,腰酸背痛,他想出来舒展一下筋骨。

走到码头,他看到了许多印着洋文字母的货轮停泊在那里,几个手持皮鞭的洋人正驱赶着身负重物的中国人。这些人大多为中年男子,他们衣衫褴褛,多数上身裸露,身上还留着清晰可见的伤痕。忽然,一个瘦弱的中年男子体力不支,倒了下去,这被他后面的一个手持皮鞭的洋人看见,洋人立即走了过来,嘴里一边吆喝着,一边举起手中的皮鞭向那个倒下去的中国人抽打。那个苦力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哀号。德榜顿时感到那“啪啪”的皮鞭声不是抽打在那个搬运工的身上,而是重重地抽打在自己的心上,他感到一阵难忍的剧痛。

看到这里,他再也忍受不住了,他怒不可遏,正准备冲上前去制止。正在这时,一只有力的大手从后面抓住了他的肩膀,他回头一看,是书院的黄先生。

黄先生并未说什么,拉着德榜向书院方向走去。路上,黄先生对他说:“外国人在中国有特权,他们勾结官僚,奴役中国的劳动人民。洋人只花几个银元就可以买到一个中国的劳力。他们对待这些廉价雇佣来的中国苦力就像对待牲畜一样,他们在每个苦力的身上刻上洋文编号,有的还被卖到外国去,许多人在被运往国外的轮船上被折磨致死,尸体被抛入了大海。”

听到这里,侯德榜不禁问道:“洋人凭什么欺侮我们中国人?”“因为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家衰弱,科学技术落后于人家呗!如果我们也有他们那样先进的科学技术,有强大的军队,看谁还敢来欺侮我们!"接着,黄先生又深有感慨地说:“德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啊!你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振兴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

黄先生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语,德榜深深地记在了心上。他暗下决心:要用科学来拯救苦难中的祖国。也就从那时起,他决心要为祖国的科技事业献出自己一生的时间和精力。

洋人凌辱、虐待中国人民,清政府却奉行卖国求荣的政策,在帝国主义国家的威胁利诱之下,签订了一些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这些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无限愤慨,工人开始罢工,学生开始罢课,各界人士纷纷支援,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和取消虐待华工的特权。英华书院的爱国学生也组织了罢课,侯德榜毅然参加了爱国的罢课请愿运动。往日平静的校园顿时变成了学生们向美帝国主义者声讨的战场。

由于英华书院是美国的教会中学,校方当然不能允许学生们对美国抗议。就在侯德榜入读书院的第三年(1906)初,校方把参加罢课的一百多名学生开除出校。侯德榜也在被开除之列。

不久,福州爱国绅士陈宝琛另建一所中学,侯德榜与许多被开除的学生转到这所中学继续学习。“土包子”与1OOO分

侯德榜在陈宝琛开办的中学学习近一年,由于成绩优异,被保送到闽皖铁路学校学习测量技术。毕业时,被分配到当时正在兴建的津浦铁路的叫符篱集的一个小车站,从事测量工作。

侯德榜想,这下,可以真正为国家尽一份力量了。可是,到了那里,他才发现,这条铁路并不是中国人的铁路,而是英国人出钱,雇用中国工人在中国的土地上修筑的一条铁路。

这些工人与福州码头的工人一样,受辱受罪,从事着繁重而廉价的劳动。

有一次,一位指导他学习的和蔼可亲的工程师告诉他:“用轮船从英国运来的洋货,通过这一条条中国人修筑的铁路源源不断地运进中国内地,而中国人口袋里大把大把的黄金、白银就流入了洋人的口袋里……”

侯德榜想:自己学习科学技术的目的是要振兴自己的民族、拯救自己的祖国,而今呢?却在为英国人做事。于是,他开始怀疑他所从事的工作的意义。

1911年,北京清华留美学堂首次公开招考赴美留学生。侯德榜得知此消息后,心有所动,他想:这不是去国外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好机会吗?后来,他决定弃职投考留美学堂。

消息不胫而走,大多数同学同事都觉得他丢了在铁路工作这个铁饭碗真是太可惜了,甚至有人在背后说他是傻子,发了疯。

一位自从上学以来一直与侯德榜同学的同乡特意好心来劝他,希望他能回心转意,他说:“老弟,你我可是老朋友了,我是真心诚意地劝你,要舍弃这份工作,可不是件小事,你知道我们农家的孩子能到城里谋到这样一个可以养家糊口的职业,在别人看来是多么不容易啊!许多人想干都干不上,你却要白白地把它舍弃。你可要三思而行,后悔可来不及啊!"

听完朋友的这番善意的劝告,他说:“老兄,我知道,你是好心好意劝我的,但是我现在主意已定,不会更改,我相信我以后也不会后悔的。”

接着侯德榜又说:“你看到没有,现在在上海的工厂里做苦工的都是我们中国人,而驱使这些中国人干活的却是洋人;铁路是我们中国人辛辛苦苦修筑的,而且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可是用这铁路的却是洋人,他们利用中国人修的铁路来掠夺和奴役中国人。如果在铁路上干一辈子,我个人的生活倒不用发愁,可是我这不是为洋人效劳吗?这次要出国,我就打算把洋人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学到手,回来用它来开拓属于我们自己民族的工业。”

那个朋友听侯德榜讲得头头是道,便也不再说什么了。

这年元月,侯德榜在考试中连闯三关,进入了清华学堂的高等班。这所学堂就是现在清华大学的前身。

当时进入清华学堂的大部分学生都是有钱人家的子弟,他们大都过着阔气的生活。相比之下,侯德榜这个靠公费维持生活,衣着朴素的农家子弟就显得十分的寒酸和土气了。

有一次,几个有钱人家的阔少爷在一起谈论起谁家更有钱,谁家的房子更漂亮,谁有更多的新鲜洋玩意的时候,一个长得白胖胖的,有着一对眯缝眼的男生的目光忽然落到了正在一边专心看书的侯德榜身上,并且指着他衣服上的一块补丁,有意嘲笑地说:“请问诸位,此公灰色长袍上镶一块圆圆的黑布块,此为何种饰物?”此时的侯德榜因专心看书而未听到他们在说什么,只觉得他们的争论影响了他,于是拿起书本向教室外面走去,这时,那个胖少爷又捕风捉影地说:“你们看,这位仁兄,走起路来可真是风尘仆仆哇!”另一位阔少目睹侯德榜离去的身影,以鄙夷的目光,随声附和地说:“真是个活脱脱的‘土包子’!”

这一句话使那一群学生哄堂大笑起来。

从此,那些纨绔子弟或当面或背后就叫侯德榜为“土包子”,对此,侯德榜不加以理会,他没时间和精力去在乎他们对他说些什么,他只专心于他的学业,嘲笑由它去吧,只当做耳边风。

然而,也正是这个被他们称为所谓的“土包子”,在清华园创造了那些纨绔子弟无法创造的奇迹。

天渐渐地冷了起来,宿舍里的条件虽然还算好,白天并不冷,但每到深夜,屋子里就变得冷了起来。那些娇气十足的阔少爷这时早就钻到被窝里去了,只有侯德榜还在挑灯夜读。他有个“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今天规定的事情没做完,绝不上床睡觉。忙碌中的时间总是过得那样快,他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一眨眼的工夫,夜已深了,那些阔少们夜半醒来,发现侯德榜的床头灯光依然亮着。

每到这个时候,人家都熟睡了,屋子里静悄悄,这时也是他学习效率最高的时候。静静的屋子,也因为人们都睡下的缘故,空间似乎顿时大了许多,寒冷从四面八方向他一个人袭来。渐渐地,他的手冻得起了冻疮……

期末考试刚刚过去,其他同学都急不可待地打点东西,准备回家过春节。侯德榜却不忙,他仍旧与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教室,拿出书来读。

宣布考试成绩那天,教室里人声鼎沸,笑语喧哗,侯德榜却旁若无人地专心看书。

这时,那个给侯德榜起绰号的小胖子,指着正埋头看书的侯德榜说:“‘土包子’这会儿可不好过了,考完试了还在看书,该不是准备补考吧!”

听他这么说,同学们都看着侯德榜轻蔑地笑了起来。笑声还未散去,教室的门开了,一位黄头发的美国女教师,拿着试卷走了进来。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几十双眼睛盯着老师,在等待着老师宣布成绩。

洋老师走上讲台,打开成绩单,瞅了一下仍旧在看书的侯德榜,微笑了。

她开始宣布成绩了:“侯德榜,数学100分、物理100分、化学100分、英文100分……”

十门功课,不折不扣,总分正好1000分!

同学们不由地把目光全部投向了侯德榜,那几个平日里常叫侯德榜为“土包子”的阔少们顿时瞠目结舌,对这个“土包子”,他们不得不刮目相看了。

从那以后,那几个人再也不叫他“土包子”了。

十门功课,总分1000分。这不仅使同学们羡慕和敬佩,同时,这个消息也震惊了清华园。

不久,辛亥革命爆发了。由于清政府占用了清华学堂的经费,没有经费来源的清华学堂不得不暂时宣布停课,侯德榜也只得回老家自学了。

辛亥革命后,清华学堂在改名为清华学校后又开始上课。

1年以后,侯德榜等16人,被批准赴美留学。留学美国

一个烟雨蒙蒙的早晨,“嘟——嘟——”!远洋客轮的长鸣声划破了码头寂静的长空,船要启程了。

船身渐渐离岸,站在轮船甲板上的侯德榜看着朦胧中岸上送行的亲友们渐渐缩小的身影和渐渐远离的祖国大陆,心潮激荡,难以平静。

他念念有词:“祖国,我的祖国,贫弱的祖国!你的儿子为了你,要离开妻儿老小,远涉重洋去学习先进的科技知识,将来,用它来开创属于自己的民族工业。终有一天,我要使您插上科学的翅膀,腾飞起来,等着我的归来吧!”

经过近一个月的海上颠簸,终于到达了美国这块陌生的土地。

他进入了波士顿很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的化工科。他所以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他早已认识到了发展化学工业是振兴民族的重要基础工业之一。

麻省理工学院在全世界是赫赫有名的。它既拥有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又有精通世界高、精、尖科学技术的,可以夸耀于世的一流教授。

这里的教师的教学方法并不是那种呆板的填鸭式教学。他们重视教给学生们一种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他们给学生们更多的自由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独立学习,鼓励他们多去图书馆。渐渐地,学生们养成了一种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贯刻苦学习的侯德榜在麻省理工学院的4年里,利用几乎所有的时间来学习。图书馆的阅览室里他几乎总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离开。这给那个图书管理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深深钦佩这个东方青年刻苦学习的精神。

有一天,已经过了闭馆的时间,图书管理员整理完所有的书籍,打算离去。但是,侯德榜还伏在桌子上认真地看书,他似乎已经到了忘我的境界。管理员等了一会儿,见他依然如故。他真不忍去打扰他,但是时间已经不允许了。他轻轻地走到侯德榜的桌前,轻轻地敲了两下桌子。“对不起,对不起!”侯德榜这才意识到周围的人已经走光了,于是,他深感歉意地说,并解释说:“我没有听到铃声!”“没有关系。”管理员回答。

收拾起书本,侯德榜与管理员一起走出了阅览室。

同路的两个人搭起话来:“你叫什么名字,是哪国人?”“我姓侯名德榜,是中国人。”“你觉得中国与美国相比,哪里更好?”“虽然我们中国现在还不如美国先进和富裕,但我仍深爱我的祖国。我相信,我们的国家终究会有一天,像你们的国家一样富裕、强大。”侯德榜充满自信地说。“有你这样的中国人,我相信中国一定会强大起来的。”管理员从心底佩服这位自强不息的中国青年。

实验室也是侯德榜经常光顾的地方。因为他懂得,对于学化学的人来说,只有通过多次实验后才能得出全面正确的结果。

在实验室里,他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为了证实一个原理,他忍受实验室里各种难闻气体的刺激,不厌其烦地把一个实验做上几十遍,直到得到满意的结果为止。他的每一个结果都是来之不易的。关于这一点,只要看看他手上被药品烧伤的累累伤痕就清楚了。

在麻省理工学院的4年,他很少走出校园。常常在无意中听到同学们谈起他所未见过的美国的一切:歌舞升平的酒吧间、夜总会;大街上花花绿绿的大幅广告及其他装饰;令人眼花缭乱的自选商场……这一切对于侯德榜来说都是陌生的,都与他无缘。

那个与侯德榜一起到美国来的同乡常常对他说:“在美国这个花花世界,不好好玩一玩,整天花在学习上,真是不值得。”他还常在侯德榜的耳边讲一些他所见到听到的珍闻奇事,而这一切并未打动侯德榜的心。在他的头脑中,只有一个念头:多学些科学知识,用它来振兴祖国!

经过4年的学习,侯德榜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学士学位。

毕业以后,他想回国,但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在进行中,导致交通困难。于是,他决意留在美国继续学习,也好能再多学一些科学知识。

1917年,侯德榜进入了纽约的普拉特专科学院,学习制革化学。1年后,他获得了制革化学师文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又考入了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继续研究制革。1919年获硕士学位,接着他继续留校攻读博士学位。

在读博士学位期间,他把“铁盐鞣革”作为自己的科研课题,并获得了优异的研究成果。论文发表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好评。

为此,美国两个有名的化学学会分别吸收侯德榜为会员和名誉会员,并且两个学会各发给他金钥匙一把。一封来自祖国的聘请信

1921年的5月,春暖花开的日子。经过近1年的整理,侯德榜的博士毕业论文终于完成了,再过几天,就要进行论文答辩,侯德榜终于可以暂时地休息几天了。在答辩之前,这篇论文已经得到了许多指导老师很高的评价,他心里惬意极了。答辩进行得很顺利,主持答辩会的老师都对侯德榜的论文极为赞赏。他们共同预言:如果继续努力下去,侯德榜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制革业的专家。

走在回宿舍的路上,他感到:他从来没有像这样的轻松过。几年来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总算取得了一点成绩,他能不为之欣喜吗?道路两边的黄色迎春花开得正灿烂,微风吹来,好像在向他点头致意,在祝贺他取得的优异成绩。

侯德榜正在一边走一边想着,不想迎面正撞见一个同班同学,这位同学手中拿着一封信,拦住了他。“我正找你呢!给你,你的信。”这位同学说着,把拿在手中的信递了给他。

在道了声谢后,侯德榜回到宿舍,打开信来看,才知道原来是来自国内的范旭东的信。范旭东写了许多,意思是说要侯德榜学成归国,与他共同开创中国自己的制碱工业……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

范旭东是近代中国忧国忧民的实业家,他主张科学救国、工业救国,十几年来一直奔波于中国的实业界,曾经创办了六大精盐公司。在看到当时中国的制碱工业尚是一片空白时,他便萌生了要开创中国人自己的制碱业的念头。

20世纪初的中国并不能自己生产工业用碱以及食用碱,制碱业在中国还是一片尚待开垦的处女地。中国人所用的碱都依赖从洋人那儿进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亚交通阻塞,中国人几十年用惯了的洋碱一时运不进来,市场上洋碱也变得紧俏起来。这时,在中国独占碱业产品市场的英国卜内门公司又不肯放出存货。在这种情况下,工业上的许多以纯碱为原料的工厂顿时陷入瘫痪状态。在生活上,北方的人民由于断绝了日用碱的来源,只有吃带酸味的馒头,穿着没有颜色的土布衣服。

在这种情况下,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决意创办中国人自己的制碱厂,在给侯德榜写信之前,厂址就已经选好了,在天津塘沽,但是技术问题却难住了他。

当时国际上制碱技术中最先进的要算是比利时人苏尔维的苏尔维制碱法。由于此法直接用食盐、氨、石灰石作为原料,故又被称为氨碱法。

英美及西欧的一些国家,由于“近水楼台先得月”,都先后采用了苏尔维法制碱。随后,这些国家发起组织了苏尔维工会,规定这种技术的设计图样只向会员国公开,对非会员国绝对保守秘密,并且相约不申请专利。除此以外,他们各自分区售货,互不干扰,中国的市场就是由当时的英国卜内门公司独占。

苏尔维集团对技术的垄断,使外人无法染指,多少国家的人民都曾探索过揭开苏尔维法之谜,莫不都以失败告终。

为了开拓民族工业,范旭东请了几名科学家进行小型苏尔维法的试验,经过几个月的试验,居然获得了成功。

然而要建立制碱厂,还要面对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建厂的设计图纸和设备,没有一整套完善的设备,光有了制碱方法还是不能进行生产;况且创办碱厂与一般工厂不同,在当时还无法购买到整套设备,重要的机器设备均为各厂自制。

范旭东于是派陈调甫到美国,与对制碱事业甚为关心的纽约华昌贸易公司经理李国钦,着手在美国聘用专家为之设计、绘图。他们先聘请了一个居住在美国的法国人杜瓦尔,这个人自称对制碱颇为精通,其实言过其实。工作开始后进展缓慢,而且也没有什么起色。

这时李国钦又介绍了几位留美学化工的中国学生,在暑假期间协助设计,这几个中国留学生中就有侯德榜。经李国钦一介绍,陈调甫与侯德榜一见如故,况且是为振兴自己国家的民族工业,侯德榜很乐于效力。在一起工作的一个月时间,陈调甫与侯德榜便成了好朋友。工作之余,陈调甫在侯德榜面前常常提起范旭东,从而使他深深地了解了范旭东的科学救国、工业救国的主张,对范旭东这个人也是敬仰之至。渐渐地,他觉得与范旭东虽未曾谋面,却在心里已把他当做老朋友了。

暑假结束时,设计工作还没能完成。

后来,李国钦与陈调甫重新聘请了曾在美国一家制碱工厂当过厂长的美国人孟德代为设计。孟德为设计索要一笔数目相当可观的钱,为使设计能尽快完成,他们只好咬着牙答应下来。孟德的设计倒是完成得很快,他只把他原有的一套图纸生搬硬套地拿来,拼成一份图纸交给了陈调甫。他的设计显然不适合中国的具体情况。陈调甫请孟德依照中国的具体情况加以修改,孟德的态度生硬,说:“修改的地方我概不负责。”陈调甫愤愤地答道:“我负责!”

设计完成之后,陈调甫携带孟德设计的图纸回国了。

回国后,陈调甫就向范旭东介绍了侯德榜,说他学识渊博,工作踏实,并且向范旭东推荐了侯德榜。

不久,建厂的工作全面展开,然而工厂中却没有一个能胜任全权主持的人。这时,范旭东想到了陈调甫曾经向他推荐过的侯德榜。于是就给在美国的侯德榜写了这封情真意切的信。

侯德榜一遍遍地读着范先生的信,他已经被范先生的那种献身民族工业的雄心和赤诚的浓浓的爱国热情所深深打动,并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但是,侯德榜一想到要放弃自己刚刚有所成就的制革技术、投身于还不精通的制碱工业,心中便矛盾重重。这可不是儿戏,他需要慎重地考虑。

几天以来,他一直夜不能寐,耳畔常常回响着两种声音:一种是他的博士生导师对他说的,“你的制革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如果你继续努力下去,你很可能很快就会成为国际上研究制革技术的权威”;另一种声音就是范先生写的,“回来吧!中国制碱业这块处女地等待着你来开垦,回来吧,祖国人民在企盼着你的归来。”

他不能二者兼顾,否则,哪一种都不会做好,他越想越矛盾,他真的有点无所适从了。

自从与陈调甫相识以后,在与他的一次次交谈中,侯德榜感受到了范旭东为实业救国而奔走呼号、四面碰壁的情形,他深为范先生的精神所感动。他想:范旭东东奔西走,又劝他回国,为的是什么呢?难道不是为了振兴民族工业吗?而他研究制革、投身科学,为的又是什么呢?不也是为振兴中华民族的工业吗?这不是殊途同归吗?

像范旭东这样的爱国志士,他怎么忍心不助他一臂之力呢?国内的制碱工业尚为一片空白,自己也应该做一个开拓民族制碱工业的拓荒者。

想到这里,他毅然回信,欣然应允了范先生的请求。

第二天,他便为范旭东的新创制碱厂——永利碱厂在美国验收有关设备,并且,在以后的时间里考察了美国的几个制碱厂,收集了一些相关的资料。

1921年的10月,侯德榜登上了轮船,渡过太平洋,回到了已经阔别8年之久的祖国。蓝领的总工程师

1921年,侯德榜从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归来,与家人在一起过了一个团圆的春节。8年了,一直没能回国与妻子儿女团聚。

妻子张淑春是个任劳任怨、善解人意的农家妇女。自从结婚以来,因为侯德榜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地求学,妻子便成了家中老老小小的顶梁柱,她上要侍奉老人,下要抚育、照顾儿女;白天下地干农活,夜晚又要为老老小小缝缝补补。丈夫不在家,她没有半句怨言。她虽然不能具体说清楚丈夫在忙些什么,可她深明大义,知道丈夫在做很重要的事情。她要让他安心于学业,无后顾之忧。她识字不多,丈夫在外地的日子,她无法鸿雁传书,但她那种真挚的爱丈夫的感情反而与日俱增。

在美国,侯德榜有时因为思念亲人而夜不成寐,心里对妻子怀着无限的感激和深切的内疚之情,他想着儿子、女儿,还有年迈的老父。

从美国回来,为了表示对妻子无限的深情,他特意把自己的博士方帽作为珍贵的礼物赠给妻子,表示他的一切成就都与妻子的支持密不可分。妻子明白,默默地收藏起这份特殊的礼物,她知道这个礼物非同寻常的价值。

这一年的春节,侯德榜是与久别的家人在喜庆中度过的。

春节刚过,侯德榜知道,范旭东在等着他,永利厂在等着他,他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节日的气氛还未散尽,他便匆匆地赶到了塘沽的永利碱厂投入工作。

来到工厂的第二天早晨,他便穿上蓝领工作装,换上黄胶鞋,来到碱厂工地上。

在碱厂的工地上,范旭东与侯德榜初次见面,便如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也就是从那一天起,范旭东成了侯德榜的良师益友、事业上的舵手,侯德榜也成了范旭东事业上的顶梁大柱。

正当碱厂基建工作全面展开的时候,侯德榜的到来,对范旭东来说无疑是如鱼儿得水,范旭东当即委任侯德榜为全权负责建筑、技术的总工程师。

一天间歇,陈调甫与侯德榜等人正在休息,一个高大的、白皮肤黄头发的美国男子走了过来,未等到跟前,就嚷道:“侯博士,听说你来了,这太好了!”“你好,你好!”说着,侯德榜站了起来,操着在美国8年已经练得很纯熟的英语,一边说着,两个人便走到一起,用美国式的礼节拥抱在一起。

原来这个美国人是永利碱厂在侯德榜未到来之前聘请的工程师。早在美国的时候,他们由于志趣相投便成了好朋友,没想到共同的目的又使他们在中国的塘沽永利碱厂再次相逢。他后来被侯德榜叫做李佐华。李佐华对制碱技术也不是很精通,但他钦佩范旭东的勇气,决意留在中国帮他一把。

寒暄一通之后,侯德榜才发现,他的美国朋友也穿着一套蓝领工作装,便惊奇地问:“老朋友,你怎么穿蓝领工作服?在你们美国,只有工人上班才穿这种衣服,而像你这样的身份应该穿白领的才对呀!”可他忘记自己也穿着与他的美国朋友一样的蓝领工作服,于是那个美国人说:“你不也一样穿着蓝领工作装吗?记不记得我们曾说过,我们都是实际工作者,可不是白领的绅士哟!”

旁边的人,听着他们的谈话,看着他们同样的打扮,都哈哈地大笑起来。

侯德榜接着又说:“白领的衣服呀!我看留着我们到庆功宴上再穿吧!”

说完,几个人又一起走到工地现场,消失在许多工人之中,开始指挥安装工作。

原来,在美国,穿蓝领衣服与穿白领衣服是两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工程师和政府职员都穿白领工作装,而在工厂里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都穿蓝领工作装,因此有蓝领和白领两个层次之分。

安装工作的初期进展很顺利。

一转眼,十几天的时间过去了,安装工程进入了紧张阶段,下一步要进行的是蒸氨塔的安装,这是整个工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难度最大的。

一大清早,侯德榜、陈调甫,还有那个美国工程师,就来到了工地上。

蒸氨塔大约有30多米高,2吨重,上面用上千个大的螺栓加以固定。安装所要做的工作是把这个庞大的设备吊装起来,而现有的起重设备又太有限,要顺利地安装,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

面对这项艰巨的工程,侯德榜神情镇定,他先让十几个工人把蒸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