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教育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2 08:22:58

点击下载

作者:刘亚丽 主编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我们的教育故事

我们的教育故事试读:

前 言

如果把小学生比喻成祖国含苞待放的花朵,那么小学老师们则应该被称为辛勤的园丁。如何培育幼苗,如何做好小学生的启蒙教育,是小学老师们面临的一项既光荣又艰巨的任务。他们要不辞劳苦地教授学生们新的知识,引导并发现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及时找出学生们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尽量妥当地帮他们解决,以促使学生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当然,小学老师们在付出心血的同时,也收获了诸多的幸福。

本书编辑的是北京八中京西附属小学的老师们根据亲身教学经历撰写的教育故事,记录了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许多事情。一方面,记录了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各种工作内容:批改和讲解学生作业,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及时发现学生生活中的困难和思想上的问题并在家访中与家长沟通,等等;另一方面,讲述了他们作为一名老师所经历的心路历程。这里面,有对北京八中京西附属小学“博贯中西通古今,闻达内外雅未来”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有对学校所开设的三层五类“博雅”课程体系的实践与思考,更有对自己所从事的老师工作的深切热爱与激情。一滴水也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这些感悟看似点点滴滴,却让我们看到了老师们的大爱与亲和力,更体会到有一份责任心在他们的心里。这本书真实地反映了当代小学老师们的精神风貌,具有极大的感人力量和现实教育意义。

事实上,小学老师一直受到人们的尊重,随着社会对学生的关注越来越多,更提高了小学老师的社会地位。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对学生的教育不会放松,小学老师的工作也将越来越重要。作为小学生的启蒙老师,北京八中京西附属小学的这些老师们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和人生道路选择必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刘亚丽第一章课程故事从“旁听生”到“研究生”——叶红燕

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许许多多的“第一”,相信每个人也都为争“第一”付出无数的努力。我来八中京西附小当老师也是为了争个“第一”。有人会问:“50多岁了还争什么?而且还争‘第一’,不可思议!”是的,确实不可思议,我要争的“第一”是第一个退休。八中京西附小是一所新建学校,第一个退休的老师也将因为这“前无古人”的原因而载入八中京西附小的校史册中。于是,抱着这样一个想当“名人”的想法,我走进了校园,并且以“旁听生”的身份出现在所有我能参加的课程研究活动中。

2015年7月14日,我第一次参加了八中京西附小的培训——北京教育科学院课程中心的江峰教授主讲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路径探究”。江峰教授讲的“概念与内涵,我思故我在”“试错与突破,我错故我在”“路径与探索,我疑故我在”等等,这么多的内容让我一时接受不过来,虽然抱的是“旁听生”的心态,但整整半天的培训,我还是记了两大篇的笔记。没想到更困难的事情还在后面。到了下午,还是这个江峰教授,竟然讲起了“互联沟通你我,网络改变生活”……这么热的天、这么多的内容,我感觉自己的脑袋已经乱作一团了,不过我还是乖乖又记了三大篇笔记。脑中那个乱啊!空啊!有什么可听的?还有两年就要退休了。想想别人的劝说,再看看自己的状态,我甚至感到这样的培训对我已经基本无用了!

接着,就是2015年7月17日,我又去教委参加了北京教育科学院课程与教学中心主任杨德军对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的解读。课程、课程,还是课程!哎,我只剩下两年的在校时间,学校肯定不会安排我再进课堂了,这样的培训与我无关,简直是在浪费时间。

带着这样的想法,我走进了八中京西附小这所还在尘土飞扬,到处是残石碎瓦的校园,开始工作并忙碌起来。接收课桌椅,属于正常工作;接收文件柜,属于正常工作。可是,当知道自己还要参加课程发布会的时候,我决定先当一名“旁听生”。于是,我开始了螳螂课程的第一次“旁听”……咦,这里的课程挺有意思。一节课“旁听”下来,感觉挺有收获,老师们的思维导图设计得挺好,现在的年轻人真行!渐渐地我热衷于当“旁听生”了:吴亚斌老师的讲座一和讲座二、王凯老师的讲座、朱传世老师的讲座、李群老师的讲座、魏伟妮老师的讲座、PAD讲座、鸿合软件讲座、3D课件制作讲座、课程研讨一、课程研讨二、课程研讨三等等。一次次的旁听,使我对课程设置有了潜移默化的了解,而那些蝴蝶、蚂蚁、瓢虫、螳螂竟然也都被老师们带进了课堂,与学生们一一见面。

我想起了八中京西附小的校训——“学贯中西博古今,闻达内外雅未来”。这样生动有趣的课程,我是如何遇见了你?

遇见——京西附小的刘亚丽校长;

遇见——八中京西附小;

遇见——和谐、充满活力的老师团队;

最后,遇见了你——三层五类“博雅”课程体系。

是的,短短一年的时间,历经无数次的教育培训,使我的理念发生了变化。等待,是700多天退休;再学习,也是700多天退休;继续干下去,也是700多天退休。虽然,对于生命的长度,我们无法控制,但是,对于生命的宽度、生命的高度,我们却是可以自己把握和攀登的。只要不停地努力,生命的面积、生命的容积就会随着生命的宽度和高度的增加而成平方、成立方地扩大。我决定要好好地再干一场。“大姐,人手不够用了,您帮着带张瑞老师的科教融合课程吧!”“行!”

一个“行”字带我走进了八中京西附小一年级的课堂;一个“行”字把我从一名“旁听生”引向了“研究生”;一个“行”字带我走进了三层五类“博雅”课程体系。这个课程体系,包括将“语言与交往、数学与实践、科学与技术、艺术与生活、运动与健康”五类课程贯穿于“基础层、拓展层、探究层”三层课程之中,覆盖学生全部校园生活,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和实践育人的最终目的。

我开始和“科技探秘”的老师一起,教学生们认识物理学中神奇的大气压,观察“冷热现象”在生活中的表现形式,教学生们学习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让学生们在玩中学,尝试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生活化;我开始和“百变魔绳”的老师一起教学生们学做手指操,认识手指上的穴位,学翻花绳,指导学生们怎么才能用魔绳翻出漂亮的太阳花,把魔绳与生活自理、音乐、美术糅合到一起;我开始走进“拼插远足”的课程中,以拼插为载体,远足为线索,帮助一年级学生建立团队概念,享受中西方文化与博雅课程体系的关系,激发学生喜欢生活中的学科拓展实践课程,加强学科能力、学科素养及知识技能的实践应用能力,开阔他们的国际视野。

吴亚滨老师的思维启蒙课程不再觉得枯燥,王棕楠老师的玩转绘本课程不再觉得无聊。“走进师生”的活动也很有兴趣,我常常走进书法教研活动去听讲,让自己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大学》《中庸》的熏陶,闲暇散步时我也不忘带上耳机反复收听《大学》的朗读音频,“遨游校”活动因为不能参加也让我倍感遗憾……

今年,我真的重新走进了国家课程的教学。面对35名学生,面对新一轮课改的部编教材,面对一名刚刚入职的大学生和一位刚刚转型的青年老师,我们组成了“三新”小组团队。面对挑战我迎难而上,不断唤起头脑中的记忆,输入新的信息,增强自己的时代感。小组内我们共同学习课程标准,研读教材、教参,探讨备课中的重点、难点,设计课程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共同制作教学课件。同时,我们也一起探讨专门针对学困生的教学方法,注意加强与学生家长们的互动。课上,我是学生们的严师,我的目光会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我的提问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的鼓励与赞许会更多地倾向于相对弱势的学生。我发出的“学习星”和“纪律星”必须是名副其实的,我不会因为学生想要得星就发星。课下,我又是学生们的益友,有时我会单独找时间为学困生补习,有时我利用课间让学生们汇报读书成果,有时我利用午饭后的时间让学生们读生字卡片,将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引入学生们的茶余饭后。就这样,我开始在教学中不断研究教学技巧,努力争做一名“研究生”。而这些学生们,有围着我撒娇的,有围着我叫“姥姥”的,竟然还有依偎在我身边叫我“小叶”的,真是让我哭笑不得。“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爱自己的学生是人,爱别人的学生是神。我要抓住做人的机会当好神,把从“旁听生”到“研究生”的这一段职业经历走好,珍惜在岗位上与学生们共同生活的每一天,为学生们打好牢固的知识基础,使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

这可能是巧合也可能是缘分。要知道,我属虎,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我教了一批属牛和属虎的学生。从教36年后,在我即将退休的时候,又教了一批属牛和属虎的学生。我要继续发扬“孺子牛”的精神,力争让我的工作虎虎生风。

500天的国家课程,是由生疏到熟练的过程。未来200天的国家课程,我愿秉承“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加快知识更新。期待着八中京西附小新一轮培训的召唤!

在八中京西附小,我真的做到了第一个在退休前没有离开教学一线的“第一”。我的选择不仅没有错,而且使走过的这条路变得更宽敞、更明亮了。在《蚂蚁部落》里,我与“蚂蚁兵”们共成长——李丽雯

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包括三级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国家课程致力于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地方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校本课程则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各项学习能力。我校作为北京市“遨游计划”试点之一,着重开发校本课程,这也是我校的亮点之一。

2015年6月,是我第一次接触校本课程。当时,刘校长为我介绍了亦庄实验小学的《蚕》的PPT,我浏览后略有启发,然后想尝试开发以服装为主题的课程。总的来说,我的校本课程开发之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其理论依据是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旨在发展学生的六大核心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第一阶段:寻找合适的主题

出于童年时期的爱好,我开发的第一个校本课程,首先就想以“服装”为主题,当时参照贝贝老师的思维导图,我分学科(语文、数学、音乐等)来设计学生们的活动,后来为了贴近学校的课程设置,进一步落实培养目标,我改变主题,选择以昆虫——“蝉”为主题来进行开发。但是在进一步的开发过程中,发现“蝉”这种昆虫给学生们带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引导略少,于是我又再次放弃,继续寻找,最终发现“蚂蚁”这类昆虫比较适合当素材。首先,学生们对于它们比较熟悉,便于引导;其次,小蚂蚁也比较常见,组织学生们做实验观察容易开展起来;再次,小蚂蚁有团结协作、辛勤工作等品质,便于老师进一步开发教学过程中的引申内容。第二阶段:实验的《蚂蚁部落》

确立了主题后,我很快完成了课程设计。第一版的《蚂蚁部落》共6个单元,12个课时。6个单元分别为:初识小蚂蚁、走进小蚂蚁、小蚂蚁大力气、探访蚂蚁的城堡、蚂蚁的征途、小蚂蚁与我同行。课程设计中,我努力让这一课程涵盖多方面的内容:有要学的科学知识,有需要求证的科学实验,有相关绘本的阅读,有展开想象的绘画,还有外出观察,动手粘一粘、捏一捏、剪一剪以及发展学生表演天赋的演一演。在最后一节课,我通过小组知识竞赛的方式回顾了蚂蚁课上所学到的点滴。此外,我给每个“蚂蚁兵”制作了个人档案,留存课程资料和学案。

12个课时的内容丰富,涵盖面较全,“蚂蚁兵”们的收获也颇丰,如了解了蚂蚁的身体结构及各部分功能、蚂蚁的习性、住所、本领以及一些其他拓展的知识,激发了他们继续探究蚂蚁或者其他昆虫的欲望。这么一轮课下来,“蚂蚁兵”们从对小蚂蚁外形的害怕到喜欢上了蚂蚁。我随机提问他们,发现他们即使没有刻意去记忆,也能够说出关于蚂蚁知识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学生开始喜欢阅读蚂蚁乃至其他昆虫的书籍。总之,小蚂蚁的校本课程为一年级的小豆豆们打开了生命科学课程的第一扇门。

当然,初为人师的我和初为小学生的“蚂蚁兵”们,在上课过程中也出现过种种不足,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课程设计前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与知识深浅之间的联系,预设的内容远超出实际课堂生成的内容。也就是说预设的知识多了,并且每节课实际生成的内容也比较多,挤占了有限的上课时间。第二,事先设计的话剧表演,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最后并没有按计划去实践,其中与学生太小,表演能力优劣相差悬殊以及老师没有戏剧指导方面的经验等因素有关。第三,有些预设的实验并没有按计划进行。这主要与蚂蚁好动有一定关系,同时还与学生们年龄小,不能灵活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有关。

上完实验的《蚂蚁部落》课程,我总结之后认为:应该将这个课程和其他昆虫课程进行整合,大家共同上一节课或者按四季的自然顺序上课;可以一同外出寻找、观察,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螳螂、蚂蚁等昆虫课程大同小异,建议以后可以归为一类课,如“昆虫王国”。而学生们则提出了许多好奇的问题,其中有的学生提出:因为蚂蚁的触角有平衡作用,如果剪掉一只触角,它走路还会平稳吗?还有的学生提出:因为蚂蚁是杂食动物,世界上有没有一种吃金属的蚂蚁呢?这两个问题既是学生们又是老师们以后要解决的问题。第三阶段:改良的《蚂蚁部落》

第二版的《蚂蚁部落》共4个板块,4个课时。4个板块内容为蚂蚁的成长与捕食、小生命与大智慧、天南地北的蚁族、蚂蚁城堡的秘密。4个课时的内容建立在第一版校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择其精华而凝聚之,涵盖了基本的知识、实验、绘本、动手艺术、价值观的引导等方面,主题更加鲜明,非常具有蚂蚁课程的特点。

在吸取了上学期的教学经验基础上,这门课最终和蝴蝶、瓢虫的昆虫课程并列而上。有三批学生们在短时间内上到了三种昆虫的课程,高效并且有重点,同时也给学生留下了探究其他昆虫的空白。经过一学期的接触,一年级的小豆豆们亲切地称呼我们为“蚂蚁老师”“瓢虫老师”和“蝴蝶老师”。

上完蚂蚁课程后,学生们的变化也很多。每次上课前,学生们都能准确记住上课时间,主动提前排好队,非常期待上课。一上课,他们都会积极主动地询问这节课学什么,求知欲和好奇心非常强。这些学生中,有一个小女孩,她叫郝蕴涵,第一次上蚂蚁的课时,她是个内向、话不多的学生,上到后边几节课,她已经会主动组织本班学生站好队,特别热情地和老师打招呼了,同时课堂上也积极回答问题,尽管有时候回答得不正确,但是能明显看出来她的自信心得到了提高,而且她对昆虫的兴趣也在逐渐增加。还有一个学生,他叫朱耀杰,第一次上课,我就发现他是个好动,回答问题不举手,随意说话的学生,我便注重对他习惯的培养。在课堂上创造发言机会的同时,向他提要求,比如身体坐直、要发言先举手等。由于他掌握的知识比较多,因此课堂上他表现得很活跃,而且在习惯慢慢趋于归正后表现得更加突出、优秀。在蚂蚁课上,学生们比较喜欢需要动手的内容,比如在听完故事《寄来寄去的蚂蚁》后,学生们在我的引导下一点点将故事内容画下来,其中孙艺铭、高寒等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表现得都很强。后来借着故事和绘本,很多学生还会把完整的故事讲下来,这样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又得到了锻炼。

我现在还在努力一点点改进这门课程,希望这门以生命为主题的昆虫课越来越精炼,越来越契合学生们的兴趣,更希望他们由此开启探究昆虫科学的第一道门。

最后,感谢刘校长、李群老师、吴亚滨老师、齐晓梅老师以及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第一梯队的成员们。《蚂蚁部落》从确定主题,到后来有了一些参考书籍,有了几件教具,再到后来有了完整的雏形,直至最后形成一节节生动的课堂,大家始终是在一轮轮否定与肯定的反复研讨中前进着。虽然到目前为止,这个课程显得还不是很完美,甚至在一年级下学期学生们自主选课时,由于选课学生数量少而被“毙”,但是我获得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的喜欢,同时学习开发课程的过程也让我难忘,作为一名新老师,这些都让我成长和收获了许多。星际航行探究课程——从“零”点起航——李万军

怀着一种向往和忐忑的心情,我来到八中京西附小,担任一门新的课程——“星际航行”的教授与开发工作。这门新的课程对于我来讲,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新的发展机遇。作为一个有20多年教龄的老师,对于自己的教学难免有种职业倦怠感,但是这个新的课程又再次调动起了我的职业动力,让我有了一种新的努力方向和挑战的欲望。

我们学校虽然是一所新建校,但是我们建成了全市唯一的航天体验教室。对于航天,老实说,一开始我了解的也只是一些很肤浅的航天知识而已,所以它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那么,我该从哪里做起呢?一、最初的尝试以我的失败而告终

我依据八中京西附小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学习了有关文件,参加相关的培训,制定了星际航行的课程开发纲要,编写了本课程的课程目标。然后,我依据纲要和目标开始上网搜索,在网上买了20多本有关航天的书籍来整理有关航天的知识,开始编写教学设计。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为了弥补自己对航天知识缺乏这个短板,我在这方面投入的精力、花费的时间是无法计算的,利用了平时每一个周六日和其他休息时间来补充我的知识量,最后完成了“星际航行”课程教材设计的初步编写工作。

最初,我满怀信心地来到课堂,看到学生们那一双双放着亮光期待的眼睛,我知道这是缘于航天的魅力。尽管学生们对于航天这样的课程并不了解,但是他们一听到“航天”这两个字就充满了无限的兴趣,这也让我信心倍增。但是后来的事情让我感觉自己仿佛一下子就掉进了深渊。我给一年级的学生们讲起航天和航空的区别,讲起宇宙中有什么,讲起宇宙是怎么产生的,等等。学生们连航天的基本知识都不懂,因为感兴趣,所以他们竭尽全力来听我讲课。然而,从他们疑惑的眼神中我看得出,他们什么也没有听懂。因为我们是两节课连排,当看到学生们上完课后带着那种疑惑和失望的眼神离开教室时,我感觉到自己这节课上得太失败了。二、在反思中不断修改

课下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现在的学生们不具备航天知识,就像我之前一样。我作为一个成年人,可以通过看书、自己学习或是听别人讲解来获取知识,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讲,这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只有15分钟左右,但是他们因为“航天”这两个字而喜欢这门课,能够坚持上完一整节的课已经非常不错了。我结合学生们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重新调整了我的教学方式。在第二周的航天课上,我把教室里的航天模型放在课程中展示,并加入了一些小游戏。内容方面我增加了一节“地月系”的知识,主要讲解了一些地球和月球的相关知识,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和掌握,我在网上下载了有关“地月系”的动画视频,并且设计了一个小游戏,让学生们分别扮演地球和月球,一个学生当地球,一个学生当月球,让扮演月球的学生绕着扮演地球的学生转。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自己转,由此让他们体验地球与月球的关系。这个小游戏让学生们玩得非常开心,而且在学生玩的过程中充分理解了什么是自传,什么是公转。这节课上完后,学生们的兴趣明显更高了,下课后一直在问我下节课上什么。

我在这节课中重新找回了自信。我了解到:在我的课上,学生们除了对“航天”知识感兴趣外,他们还喜欢动手并亲自参与实践活动。所以在接下来的几节课中,我都采用这些方法来讲。

一个学期下来,我的课程设置如表1所示:三、在调整中逐渐成长

就这样,我一边教学一边不断调整、改进自己的课程内容。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我反思自己制订的课程内容以及课时安排,感觉没有连贯性和系统性。于是,我又重新审视课程内容:是否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否适应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否能够引导学生向进一步的纵深发展?后来,通过吴教授的课程讲座学习,我吸取了很多营养,初步明白了一门课程应该具备哪些方面。于是利用假期又反复修改自己的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这一次修改几乎是把原来的安排全部打乱。重新梳理、编排的过程我觉得自己成长了很多,过程是艰苦的,但是自己也在不断地反思、修改、编写的过程中逐渐进步、成长起来,这种磨炼过程也把我内心沉寂已久的那份激情重新调动起来。

新的学期,因为有很多学生对“星际航行”课程感兴趣,我又增加了一个班级。这对于我来讲既是一个挑战,也是重新探究自己课程的过程。而且当时我们学校在新课改背景下提出了学科整合的指导意见,根据这些变化,我决定在原来的班级里继续探索新的内容,新的班级则重新验证我的调整。

在新学期的学习中,我吸取了原来的教学经验,在教学中增加了部分内容。一是知识问答。上节课讲过的内容本节课采用知识闯关的形式检验学生们掌握的情况。二是模型演示。学生们对于航天模型有很大的兴趣,我结合这点在课上让学生近距离观察,用手抚摸、研究,再加上老师的讲解,学生的兴趣更高了。因为一年级学生在视觉和触觉上比较敏感,相比老师单调地讲解接受得更快,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让学生们在探究中自己获取知识,而他们也开始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讲《长征-2F火箭》这一节时,我把火箭模型放在学生们面前,先让他们观察,并让他们拿在手里近距离观察和抚摸后,让他们提出想知道的问题。这时学生们的问题来了:“老师,这是火箭的什么部分,它是干什么的?”“老师,那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这时,我再开始对火箭的构造逐一进行讲解,学生们听得非常认真,而且印象深刻。三是增添绘画内容。小学生对画画非常感兴趣,我作为一名美术老师有这样的先决条件,让学生在航天课程中不但学习航天的科学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绘画能力。

经过不断地学习和不断地调整,我重新对“星际航行”课程内容加以改进见表2、表3、表4:四、在研究中不断思考

经过三个学期的实践,我开发的课程已具备基本雏形,但还需要不断地调整修改,不断地检验论证。我的课程如何再往前发展?向哪个方向发展?这又是一个新的问题、新的研究内容。然后,我又将会陷入一次次的知识空白、学习研究、新的知识空白、新的学习研究的反复磨炼中,虽然这个过程充满着无数的艰辛,但是也蕴含着极大的快乐。这些已经成为我不断学习的动力,我也因此而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着。我的本草情缘——薛凤仙“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015年12月的一天,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一份热忱,我来到了八中京西附小,开始了与刘校长的促膝长谈。可能是由于第一次和一位校长进行面对面交谈的缘故吧,谈话伊始,我的心中就不免有些小小的忐忑。随着谈话的一步步深入,我也逐渐放松下来,对坐在我面前的这位校长渐渐有了些许好感:作为一名校长,她居然能对我这么坦率直白!我开始喜欢她的性格。也许就是心中的这一丝丝好感,让我和这所学校结下了不解之缘。

2016年元旦来临之际,全校都在为迎接建校以来的第一个元旦而忙碌着,刘校长让我和几位有主题课程的年轻老师们一起准备节目所需的道具。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第一次听到小学还有螳螂课程、蚂蚁课程、蝴蝶课程、瓢虫课程等一些五花八门的课程,这不禁让我这个生物学出身的人感到很诧异。更让我大吃一惊的是,开设这几门昆虫主题课程的老师竟然没有一位是有生物学或相关专业背景的。他们好厉害,居然能够开设这样有趣的课程!我开始有点儿佩服他们。

2016年1月,刘校长给我打电话,问我最近有没有时间,说学校有个学习活动,希望我能参加,可以进一步了解学校的课程。当时正值我硕士答辩结束,我想,既然最近有时间,那我就去学习学习吧!我很庆幸当时自己做出了那个决定,因为正是那一次的参与学习,让我第一次接触到校本课程。虽然我知道三级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但是真正探究起来,究竟什么是国家课程?什么是地方课程?什么是校本课程?这三级课程之间又有什么内在的关系?对于这些,我还是一头雾水的状态。庆幸的是,在那次学习活动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在那次活动中,最初是由开设主题课程的几位老师汇报,他们结合这一个学期的教学经验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对自己的课程结构、框架进行了梳理,进而是专家吴教授对课程的逐一点评以及给出的一些中肯的建议。原来这些“好玩的课程”是这样开发出来的,这就是探究性课程设计的过程。听完后我好像明白了点什么。与此同时,我也开始在心里问自己:我有能力开发这样的一门课程吗?如果是我,我想要开发一门什么样的课程呢?接下去具体应该怎样去开发呢?

在这之后的一次与刘校长的交谈中,她的一番话令我茅塞顿开:你其实可以结合你自身专业特点去开发课程,比如植物课程、中草药课程。“中草药课程”这个出发点不错,正好我的很多同门师兄弟姐妹还有我的同学们,有很多都是研究中草药和中医的,在专业知识方面,至少他们可以为我指点迷津;并且中草药与我硕士学习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也有些联系,在本科学习期间我也曾有过野外实习采集动植物标本的经历。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我想:就这么定了,开发中草药课程!就这样,我和刘校长分享了我的想法。

常言道:想法只是空中楼阁,行动才是坚实的基础。只有想法而没有行动,一切都只能是空谈。带着开设中草药课程的想法,我开始了整天泡在图书馆翻阅各种相关书籍寻找灵感的生活。然而,如何去开发我的课程?我应该围绕哪些内容构建中草药课程结构?这些仍然是我困惑很久的问题。直到有一天,贝贝老师将她的《遇见螳螂》主题课程的课程开发指南以及思维导图发给我让我参考,才使我的课程设计有了进一步的进展。经过仔细研读之后,我终于进行了初次尝试。

经过两个星期的努力奋战,中草药课程的框架结构逐渐变得清晰起来。我来到学校,刘校长还专门请来了吴教授一起听取我的课程介绍。出乎我意料的是,他们对我的课程不是很满意。吴教授给出了这样的评价:这个课程是参照贝贝老师的课程特点设计的,没有彰显出你自己的特色;总体的课程设计太散,没有一个“灵魂”也就是主题贯穿其中;还有就是,课程内容太多,设计得不是很合理,应该在了解七岁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的基础上,给现在课程内容做减法。

带着吴教授的专业点评,我又开始了对课程的梳理和调整。将其中的主题单元设置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主题单元,而单元内容主要是以一些常见的植物学知识为载体进行设计,将草药的功效穿插其中。就这样,在刘校长和吴教授的指导之下,经过一而再、再而三的修改,课程结构终于初具雏形,课程名称确定为“草药奇缘”。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遇到了课程中心的李群老师。在与李群老师交谈的过程中,她对我开发的中草药课程很感兴趣,并主动对我说:“你改天把你的中草药课程结构发给我,我帮你看看。”她的这一句话,让我高兴了许久。后来,李群老师看完之后,对我的课程设计提出了她自己的见解,她说:“中草药,其实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你应该开拓一下视野,将二者进行一个有机的融合,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植物这一个层面上。你再仔细想一想,如何定位在中华传统文化上?”听到这段话后,我陷入了沉思。是呀!中草药就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如果从小就在学生们心中埋下中医药文化的种子,进行中医药启蒙教育,那么,何愁在未来的某一天,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弱化得不到改善呢!我决定按照李群老师的建议,将我的中草药课程与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整合。接下来,就是需要我凝神苦思的问题了——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出发点,该如何进行课程的改进呢?思索中,我又一次停下了脚步。

后来,在刘校长的安排下,我跟随着刘军主任一起走进了另一个“遨游计划”试点学校 ——北京市育才小学,他们的“敬先农爱本草”课程让我耳目一新。后来,李群老师又给我推荐了京源小学的中草药课程研究报告、北京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帮助我从中去寻求有用的信息。日复一日,在与李群老师的一次次思维碰撞中,我的课程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将中华汉字寻根文化贯穿其中,从而找到了课程的“灵魂”——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在李群老师、刘校长以及刘军主任的多方帮助与指导之下,“草药奇缘”课程体系终于得以建构,我也长舒了一口气。

完成课程设计之后,就是具体的课程实施了。在暑假期间,刘校长特意找来了12名学生,让我对开学将要开设的“草药奇缘”课程进行了一次试讲。试讲过程中,我发现课程设计暴露出以下问题:部分教学内容太深奥,不符合学生们的认知特点,需要进一步完善;需要注意运用儿童式的语言进行教学。在这次的试讲结束之后,我又对具体的课程内容进行了一些修改,使之更贴近学生们的生活实际,更加符合学生们的认知规律。

2016年9月6日,“草药奇缘”终于和大家见面了。我满怀激动的心情来到中草药教室,准备开始我的第一堂课。心想:学生们肯定很喜欢我这门课,多有意思!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当我问到学生们:“你们为什么选择这门课程?你们知道什么是中草药吗?”学生们的回答让我大跌眼镜。李荞含说:“我不喜欢这门课,我都不知道中草药是什么,我想上航天课程,因为人太多了,我才被分配到这儿的。”黄宇鑫说:“老师,我也不喜欢这门课,我想去公主派对,我可以下节课去那儿上吗?”……听到学生们的这些话,我的心情顿时低落起来。我该怎么办?怎样才能让他们喜欢上这门课呢?算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上完这节课再说吧。我让他们先观察中草药教室和其他教室的不同,然后带着他们逐一认识教室中的中草药。当我带着他们观察、认识一个个中草药时,我偷偷地看了看学生们的眼睛,没想到,他们居然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些中草药,还时不时地闻一闻、摸一摸,不断地问我各种各样的小问题。我的心情开始变得明朗起来,看来他们不是真的不感兴趣,只是不了解、不明白这门课程是干什么的。

接连上了几周的课之后,我发现学生们的想法也发生了一些改变。在课下,我与他们成为了好朋友。当我再一次问到第一次课上同样的问题时,他们给出的答案让我欣慰不已。谷谦说:“我喜欢中草药这门课,我喜欢炮制,我们下次课什么时候来上啊?”韩青袁说:“老师,我领养的这一棵草药需要浇多少水?我以后可以每天中午来看它吗?”皮子康说:“老师,我好喜欢你,喜欢你的课。”高宁鹿说:“中草药真了不起,他们的功效真强大!”听到这些的时候,我真心觉得自己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慢慢地,学生们开始围绕着自己热爱的中草药,以创编绘本的方式向别人讲述自己的“本草情缘”。皮子康围绕大蒜创作了《大蒜的一天》,谷谦根据华佗和紫苏的故事创作了《紫苏的故事》,高宁鹿则根据陈皮的炮制过程创作了科普题材小短文《陈皮》,韩青袁——一个开朗活泼却不爱画画的小女孩,居然带领我们走进了水果王国,了解了山楂的神奇功效……看到学生们一天天地变化,我对这门课程的后续开发也充满了信心。小树初长成——石春蕊

2015年,刚刚走出校园的我又走进了另外一所学校——八中京西附小,从学生到老师,角色发生了转变,挑战也随之而来。学校鼓励老师自主设计、研发探究性校本课程,成长为一专多能的研究型老师。

想到学生们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在常规的教学中不容易被开发,学生们缺少一个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平台,所以我就萌生了要开发一门能够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的课程,“科学创想”课程的萌芽因此产生了。学校考虑到每一位老师的兴趣爱好,给我们提供自由发展的平台,同时又为我们请来专家帮助我们梳理课程,尤其是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由此,我的“科学创想”课程得以不断延续发展。

依据我们学校八个“一”的整体目标,本门课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三个词语:兴趣、眼界和素养。观察有趣的现象,欣赏神奇的创造活动,培养探索科学的恒久兴趣;体验身边不可思议的科学原理,开阔眼界;培养科学素养,初步掌握按照观察、提问、猜想、验证这个过程进行问题探究。“科学创想”课程进行到本学期已经是第三期了,它的实施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回顾它的一步步发展轨迹,让人倍感欣慰。一、杂草阶段“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到了些什么?”“我知道了第一架飞行器。”“我画了飞机。”“我用橡皮泥捏了彩色飞机。”

……

学生们纷纷发言,课堂气氛很热烈,这是在刚开发“科学创想”课程时上过的一次课,似乎学生们都收获满满,但我的心里却隐隐觉着不安,因为这堂课给我的感觉似乎只是热闹而已。

刚开始开发这门课时,每上完一次课,我都会问自己:我的科学目标达到了吗?数学目标达到了吗?语文的呢?这些在我眼里都是重要的衡量指标。可是上过几次课后,我就发现课程上得太散,重点太多反倒没有重点,不但老师抓不住,学生更抓不住。虽然是多学科融合,但也要讲究主次,分清轻重。基于以上的总结,我重新对这门课程进行了定位,确定了这门课的树干——科技,然后以此为中心,让其他各个学科不断向上延展,成长为树枝。由此,这门课也迎来了它的第二个阶段,也就是下面要讲的树干阶段。二、树干阶段

第一学期的课程设计为12周的课时安排。每周一次课,两课时连排。课程设置基本上每两次课围绕一个领域。第一次、第二次课的课程内容为“磁铁的力量”;第三次、第四次课的课程内容为“光学的奥秘”;第五次、第六次课的课程内容为“宇宙的奥秘”;第七次、第八次、第九次课的课程内容为“飞行的奥秘”;第十次、第十一次课的课程内容为“造纸的奥秘”;最后一次课是归纳总结性地将前面涉及的科学知识应用于魔术中,让同学们变身成一个个魔术师。每一个主题讲下来,学生们都兴致勃勃地问我各种各样的问题。每当要展开下一个主题时,都能感觉到学生们对上一个主题的恋恋不舍。有一次谷谦还问我怎样制作上次课用到的动画仪,或者去哪儿可以买到,他要回家继续研究。欣喜的同时我也不得不去面对课程发展之路上产生的又一个问题,就是课程上得很急、很紧,急着完成我设定的一个个主题,急着去抱紧我的树干——科技,而无暇去伸展美术、数学这样的树枝。所以,当刘校长建议我带着这批学生继续向下研究时,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此时,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学校对老师意愿的尊重,真正地给老师提供了一个实现自己想法的自由的平台。三、树枝阶段

在一年级下学期,按照拓展其他树枝的想法,我将课程内容缩减为两个主题:磁和太阳系。在《磁力风筝》这一课,张诗景和谢丰名组成合作小组,一起设计风筝样式,一起按照画、剪、系、粘的顺序动手制作曲别针风筝,一起放风筝,亲自验证磁铁的磁力能隔空对曲别针起作用。就是这样,我领着学生们在紧紧抓住“探究磁铁能隔空吸引”这棵树干的同时,将“设计图案”“做事有序”等其他树枝也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本学期我更是将课程主题缩减为一个:空气。冬天的北京经常有雾霾来袭,甚至就在我要上课的这一天,空气质量问题也异常严重。但当我走进教室,却发现学生们都没有安静地坐在座位上,而是趴在窗户前,贪婪地观察着窗外,他们的任务就是观察雾霾来临时大气环境是什么样子,雾霾下的楼房、树木、草地又是什么样子。记得谢丰名的发言:“啊!看着这样灰蒙蒙的天,我心里太不舒服了。”凝重的表情呈现在一个六七岁学生的脸上,通过观察、体会,他们真切地感受了雾霾给自己带来的巨大影响。观察的同时,我还让学生们每人画两幅画,一幅是自己眼中的雾霾天,一幅是自己最喜欢的天气,在这种对比中,他们的内心受到了强烈的情感冲击。主题的深入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延伸,课程也变得更加灵活、生动。此外,在本阶段中,课程最大的改变就是材料的选择更接近生活,上课使用的都是学生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或者物品,这样有利于学生们将课上的兴趣延展到课下,同时也能让他们意识到每一样微不足道的物品只要好好利用都能发挥大作用。“科学创想”课程的发展之路是漫长而曲折的,会不断地促使我产生不同的思考。这个过程中,有困难、有挫折,有收获也有欣喜,更有学校这个自由的平台来承载这些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发展不能停止,思考也不能停止,因为我的目标和这门课程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希望它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一棵以科技为树干,多学科不断向上延展成强劲树枝的参天大树。和“拼插远足”一起走过的日子——龚 飞

在2015年6月,也就是我研究生快毕业的那个时候,我初次接触到主题课程这个新鲜事物。当我首次听说“主题课程”这个词时,感觉懵懵懂懂的,脑中第一个想法就是:这是全国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新方向,属于进一步优化现阶段课程体系的新生事物。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拼插课程研究过程中有太多说不完的故事。简单来说,这个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初次尝试阶段、重新编排阶段和基本定型阶段。

和“拼插远足”课程初次相识也是在2015年的那个夏天,我依稀记得当时在刘校长办公室里看到放置的若干拼插材料,有中国地图、动物类、建筑类,在这些材料中,我对于地图情有独钟。我本身是高中文科出身,一看到地图脑海中就自然地不断牵引出高中所学过的知识:世界的著名海峡、东西经纬度、著名的群岛、洋流的走向以及自然带的成因。当时特别感慨,感觉自己再不回忆回忆这些知识就要彻底奉还给当年的老师了。于是,我拿走了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在我的内心,我已经初步规划着要将祖国的大好河山介绍给学生们,希望他们每个人都可以身在学校却心怀天下。在那个炎热的夏天,我们这些老师们一起制作思维导图,写“拼插远足”课程开发纲要,用大家的智慧来联合武装这门课程,暑假育园小学的教室里留下了我们这个当时还没有校舍的集体的身影。

在2015年9月的开学季,我在教室迎来了第一批拥有稚嫩脸庞的学生们。当时心想着我可要在“拼插远足”的课程上大展身手了。可在我讲内蒙古的自然风情时,当我把那些有趣的蒙古包、赛马还有特色饮食展示给学生们的时候,所有人都心不在焉,耷拉着脑袋,急得我使劲和他们互动也无济于事,课程越讲越没意思,当时我真的感觉好无助,真想让时间过得快点,再快点。课程过半的时候,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拼插材料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拼插。忽然间,仿佛来了个大反转,课堂氛围“嗡”地一下活跃起来了。这个学生负责看图,那个同学负责拼图,一组一组的学生们全都忙得不亦乐乎!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进行手工拼插时,我就站在讲台前直愣愣地看着他们。我能理解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对于动手操作的兴趣,但我想不通的是,他们为什么对于我们国家不同的风土人情不感兴趣呢?不是说学生们对于新奇的事物一定很好奇吗?这可是我精心挑选出的他们没有接触过的新鲜事物呀!总之,在我的课堂上我没有发现这种好奇所在。同时,我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让我困惑不止。静下心来好好想想,一定是自己哪个方面出了问题。在其他老师的帮助下,经过一个学期的课程尝试,我慢慢地明白了我存在的问题:一是知识内容没有有效贯穿于一年级的教学过程中;二是每节课的课程线索不明晰,主题不明确,学生们弄不明白,因而总是将精力放在后半部分的动手环节;三是我在上课的时候,教学策略运用不够自如,无法有效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就这样,初次尝试让我意识到要不断改进这一课程结构。

古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放眼看世界,培养中国灵魂,培养世界眼光,首要是知中国。于是,我将视线转到国内,希望能将大好河山展现给我们的学生。这次我将“拼插远足”课程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城市自然人文风光,二是著名建筑的拼插与讲解。通过认识建筑,了解城市生活,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情感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在学知识的过程中轻松地获取所学地域的相关知识。一个学期的教学,我在课堂教学方面积累了些经验,不再是死板地教授知识。记得有一次学习关于中国香港的知识,课堂上我们了解老香港人的生活,讲到著名的中银大厦,大家一起讨论香港人民的生活变迁。课后我在学校楼道里碰见拼插班一个叫梁琪伟的小学生,我当时就突发奇想,想检验检验学习效果,就对他说:“梁琪伟,老师考考你,给你出道题,看你能不能回答上来。”他满心欢喜地答应道:“老师您说吧!”我说:“能给我描述一下老香港人的生活吗?能简单介绍一下中银大厦吗?”对于我的问题他一一给予回答,虽然不是特别全面,但我觉得非常欣慰,他能回答上来,至少说明我在课堂上做的这些努力不是无用功。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关于北京、上海、中国香港、拉萨的知识,认识了故宫、东方明珠电视塔、中银大厦、布达拉宫。这样从北到南、从东到西,走着走着就走遍了全中国。“拼插远足”课程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实践,我又对整个教学成果进行了反思,得出了如下的结论:第一,课程的主题明确了,线索也清楚了,但是在内容上还存在轻重不分的地方;第二,各部分内容的层次结构相互连接不够紧密,过渡得不自然。这些都需要我进一步去改进。

寒来暑往,又是一年。2016年的暑假期间,在刘校长和市级专家齐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从学生实际出发分析了“拼插远足”的情况:基于二年级的学生们拼插能力较强,我们对于拼插知识技巧可以做到点到为止,但是对于各地域特点、人文知识的渗透等,这些是学生们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方面,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们深入进去才是关键。持续了将近一个暑假的研讨之后,我们终于建立起了内容科学、主题明确、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的拼插课程体系,形成了一个线索、三个单元、十二个主题的课程结构,明确了课堂教学的三个环节,即博环节、雅环节、博雅合一。

有了理论指导这根定海神针,接下来,对于我来说,具体的课堂教学实施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了。在课程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刘校长和齐老师通过听评课,不断规范我的课堂组织形式、课堂语言,帮助我优化课堂环节的过渡形式,使我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水平。现在又通过一学期的磨合,基本上将每节课的“博环节”的主题锁定,即通过呈现丰富的课程资源,不断开阔学生的眼界,与我校“博贯中西通古今,闻达内外雅未来”的核心价值观相呼应。“雅环节”的拼插实践,学生们积极合作,认真思考,善于观察,敢于探究,一点点地培养学生在实践操作层面的动手能力。“博雅合一”环节,学生们探究着建筑的内部结构,感叹着建筑设计的奇妙,着迷于建筑历史的神秘,达到了培养学生们不断探究建筑本身以及所承载的文化价值的最终目的。

三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就这样一路走了过来。感谢刘校长和齐老师的指导,感谢身边同事们的热情鼓励,同时,我也要感谢自己为这门课程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和汗水。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个日夜,我独自坐在电脑旁苦苦思索着如何将课程呈现得更好……

一年半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并不长,但如果有故事发生,那么这个时间则显得分外有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直在实践,只为寻找答案——我当初所设想的到底对还是不对?时间本身就是答案。人的一生,永远都只是在路上。破茧成蝶,我与课程共成长——李 婧

随着全国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各个学校的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建设方兴未艾。从还未开学到现在,我们学校发展性课程一直在实践和探索中前进着。想想从六月份起,在教委小幼科办公室的商议、选题,到在育园小学的研讨、试讲,再到今天我们开发的课程在课堂中实践,可以说,我们一直在路上。

与校本课程的初次“遇见”

五六月是大学生们的毕业季,我就是在那个时候进入了八中京西附小。那时我们的学校还是一片工地,第一次遇见校本课程,是在一个办公室里,几套《小牛顿科学馆》的书籍,几个刚刚毕业的年轻人和一位有着自己教育情怀的校长。就这样,我们开始了与校本课程的初次相遇。

在刘校长的办公室,我看到了贝贝老师关于螳螂课程的手写思维导图,刘校长跟我们说了她的想法,那就是希望我们能够开发校本课程。作为一个刚从大学校园走出来的新老师,我对校本课程一知半解,觉得自己根本不能掌控一个开放性如此之大的课程。讲什么?怎么讲?正在我们一头雾水之时,校长请专家帮我们了解课程,还为我们订购了许多关于主题课程的书籍,同时我自己也通过网络和书籍翻阅相关的资料,渐渐理解了校本课程的内涵。与校本课程的亲密接触

我确定了自己的主题,开始了蝴蝶课程的探索之路。“毛毛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蝴蝶的翅膀这么轻是怎么飞的?”当时的我对于蝴蝶也是一知半解,如果学生们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也一定摸不着头脑,回答不出来。

于是,我们利用入职前的空档开始广泛地搜集资料,通过看书和资料搜集,我又挖掘到了许多可以用在课程中的内容,同时我对蝴蝶的了解也变得更多了。就这样,在确定出全部的内容知识点之后,我们又找到蝴蝶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点,从而确立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并将我们的想法绘制成思维导图再逐步进行梳理,形成最初的课程开发纲要。

从小办公室的讨论,手绘思维导图,到有专家引领梳理课程内容,去粗存精,重新用思维导图软件绘制课程整体框架,再到搜集资料,经过一次次的讨论来确定每次课的内容,绘制每次课的思维导图,最终在7月底我迎来了蝴蝶课程的第一次试讲。校长联系家长找来了即将入学的学生,因为学校尚未完工,我们只好借用了育园小学的教室,就这样蝴蝶课程第一次跟学生们见面了。

在课堂上,学生们的表现令人惊喜。他们喜欢小昆虫,喜欢探索昆虫的知识和奥秘,一个小时的时间,还未入学的一年级“小豆豆”们一直跟随着我探索蝴蝶蜕变的小秘密,并能通过听《三只蝴蝶的故事》绘制连环画。下课了,“小豆豆”们都不愿意走,问我“老师这个课怎么这么短,什么时候还能再上啊?”看着学生们渴求的眼神,我感觉在课程开发中所感受到的辛苦一扫而光,更加坚定了我要做好蝴蝶课程的决心。校本课程走入课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