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业产业化及其效益研究——以北京市为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2 22:35:01

点击下载

作者:黄惠英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有机农业产业化及其效益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有机农业产业化及其效益研究——以北京市为例试读:

前言

有机农业是常规农业的一种替代形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农业。近几十年,常规农业在全球得到快速发展,在为人类提供大量丰富农产品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一定的潜在危害。常规农业使用的化肥和农药残留在农产品中,对人类的健康有一定的潜在危害性。它使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板结,整体生产力退化;农药和化肥流入水中,引起水的富营养化;释放于空气中,增加空气的温室效应;残留于自然界中毒害自然界的生物,减少生物多样性。常规农业对人类以及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近几年,随着人们的温饱问题得以解决,收入逐渐增加,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积极寻求能替代常规农业生产方式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方式,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就是其中的一种。

2010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这为有机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有机农业可以为人类提供安全性较高的农产品,改善人类健康;保护生态环境,修复已经恶化的生态环境,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降低农业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有机农业是劳动密集型农业,可以提高农民在当地的就业率。市场上有机农产品的价格高于常规农产品,较高的有机农业收益可以增加有机农业生产者的收入。有机农业的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越来越被人们认可。目前,有机农业在全球已经进入平稳发展时期,世界各国在遵循自然规律以及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对有机农产品的产地、生产过程、加工、储运等都做了相关的规定,并制定了相关标准,成立了有机农业认证机构。

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发展有机农业,发展初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出口创汇,国内市场几乎没有有机农产品销售。但由于最近十几年,中国的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的安全性。中国的市场有机农产品销售份额不断增加,中国有机农业的生产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为了保证有机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安全性,发展有机农业产业化很有必要。在中国,有机农业产业化模式主要有有机农业公司带动型、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型、有机农场带动型。不同的有机农业产业化模式所产生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在综合效益中的重要性系数也不同。中国不同规模类型城市应该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生态环境特点选择适合本地区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最优模式,从而有效地促进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快速发展。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如下5个方面:

第一,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以及能值分析理论,分析有机农业的发展原理以及有机农业与这些基础理论之间的关系;分析有机农业产业化的基础理论,制度创新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分工协作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利益分配理论以及产业组织理论,论述有机农业产业化与基础理论的关系,为本书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综述国内外有关有机农业以及有机农业产业化的研究文献,并进行评述,为本书的内容提供基础资料。在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论述发展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的潜在效益以及隐性效益,论证本书研究主题的必要性。

第二,发展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各国早已认识到这一点。大约在20世纪初,有机农业开始萌芽,世界有机农业发展历程可以分为萌芽阶段、扩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平稳发展阶段。在发展过程中,世界有机农业出现各洲、各国有机农业面积发展不平衡以及有机农业种植面积与生产者人数不成正比的特点,而且消费市场主要集中于欧洲与北美洲,出口国主要集中于亚洲和拉丁美洲。随着有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国际有机农业组织逐渐增加,而且各国为了减少有机农产品贸易壁垒,开始实施有机农产品等效互认标准。世界有机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都在不断增加,发展中国家的有机农产品消费增长率将超过发达国家。中国有机农业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萌芽阶段、起步阶段和发展阶段。目前,中国有机农业在全国各地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于东北三省、内蒙古以及山东省,而且中国有机农产品品种少,结构比较单一。中国最初生产的有机农产品主要是为了出口;2003年,国内市场开始扩大;目前,国内市场销售额已经超过出口额。消费群体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一线城市。中国发展有机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诚信”问题,生产地比较偏远、分散,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将来,我国的有机农产品生产规模会逐步扩大,市场体系将会不断完善,品种将趋于多元化。

第三,本书的核心即中国有机农业及其效益研究。在研究了世界与中国有机农业发展之后,本书又分别研究国内外有机农业产业化主要模式。国外有机农业产业化主要模式有合作经济组织模式、有机农场模式和有机农业公司模式。国内的有机农业产业化模式主要有有机农业公司带动型、有机农业合作社带动型和有机农场带动型。这三种主要模式在经营目的、经营范围、模式的优劣势上也有所不同。

第四,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有关北京市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的相关数据,并了解不同模式对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不同指标有什么不同的影响;然后请有关专家对有机农业公司带动型模式、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型模式、有机农场带动型模式在有机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影响三种效益的各种不同指标赋值;结合专家的评分表以及问卷数据,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有机农业产业化主要模式所产生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在综合效益中的比重,不同模式所产生的各种效益的重要性系数以及对每种效益所包含的不同指标的影响程度。

第五,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我国加快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发展的几点思考,不同规模类型城市根据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特征选择适宜的有机农业产业化模式,并针对不同规模类型城市如何促进本区域最优有机农业产业化模式发展提出政策建议。黄惠英2016.1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背景与意义一、背景介绍

农业是国民经济之根本,是工业、服务业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农业的发展先后共经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常规农业三个阶段。常规农业为人类提供大量农副产品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食品安全是人类健康的根本,常规农业所产出的部分农产品存在安全隐患。过去几年里,我国以及其他国家均不同程度地出现过食品安全问题。如农药残留在食品中、食品添加剂过量、羊尿腌制的老鼠肉充当羊肉、激素喂养畜禽、“三聚氰胺”牛奶、“苏丹红”鸭蛋、“速成鸡”等,还有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的农产品如转基因大豆、转基因大米、转基因水果以及转基因甜菜等。这些使人们对现代农产品存在的隐性危害越来越担心。常规农业在种养植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饲料添加剂、杀虫剂、除草剂、农膜等农用化学制品。这些农用化学制品在提高常规农业生产效益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给人类赖以生存的水、大气、土壤、食物造成极大的污染,也对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构成威胁。例如,常规农业施用的化肥会引起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减少,生产能力降低,水土流失严重;喷洒的化学农药在毒死害虫的同时也给益虫或其他鸟兽带来一定的伤害或伤亡,使生物物种不断减少。生产化肥、农药需要消耗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使能源越来越紧张、不可再生资源更加稀缺。

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我国常规农业的发展对化学制品的依赖越来越强,常规农业利用农用化学制品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越来越明显。人口、食品安全、健康饮食、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显然,常规农业不是可持续发展农业。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就要转变常规农业的生产方式。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是既能满足我国日益增加的人口的生活需要,不但可以为人们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又可以修复生态环境,减少农业面源对土壤、水、大气的污染,同时又能使农村摆脱贫困,节约自然资源,提高土壤的生产能力,净化人类的生存环境。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常规农业的替代农业逐渐产生,有机农业就是其中的一种。有机农业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强调利用农业废弃物,如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减少外部物质的投入,既可以利用农村的废弃物,也可以减轻农村废弃物不合理利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有机农业采用间作或轮作形式,在生产过程中施用有机肥,采用物理或生物方式防治病虫害。所以,发展有机农业,第一,可以为人类提供相对无化学制剂作用的安全农产品;第二,可以减少农用化学制品对自然环境的直接与间接污染;第三,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生产量,从而降低人类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同时也可以减轻使用生产化肥、农药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业污染。在生态敏感和脆弱地区发展有机农业可以加快这些地区的生态治理和恢复,特别有利于水土流失的防治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持。发展有机农业特别需要大力推进有机农业产业化,将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运和销售等诸环节连接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行多种形式的一体化经营,形成系统内部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利益机制,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积极推进有机农业产业化,提高食品的安全性、保证有机农产品的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种植有机农业的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有机农业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人类提供安全的有机农产品。

在全国有机农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北京市也积极发展有机农业,并推进有机农业产业化。北京市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发展水平走在全国的前端。北京市种植的有机农产品品种比较多,有机农产品消费量在全国排第一。同时,北京是国际性大都市,是我国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以及文化中心。虽然北京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生态环境不理想,所以北京是我国特大及巨大城市的典型代表,研究北京市有机农业产业化模式具有代表意义。北京市有机农业产业化模式主要有有机农业公司带动型、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型和有机农场带动型。这些有机农业产业化模式将有机农业的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连接为完整的产业链。在整个产业链中每种有机农业产业化模式所产生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不同。首先,本书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有机农业产业化产生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分别在综合效益中的重要性系数以及对每种效益中所包含的各项指标的影响程度;其次,分析每种模式产生的每种效益的重要性系数;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我国加快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我国从全国层面上实施的政策建议,全国规模类型不同的城市根据区域特征、经济特征,生态环境水平,社会发展状况结合不同模式产生的各种效益的重要性系数,选出适合地区的最优模式,然后提出规模类型不同的城市促进最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有机农业产业化模式的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快速、健康发展。二、理论与实际意义

第一,研究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发展,有助于提高对有机农业的认识和关注度,有机农业是环保型农业,不但可以为人类提供健康、相对安全、质优味美的有机农产品,还可以修复肥力下降的土地,减少农药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农户收入,为农民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减轻城市就业压力,促进城乡一体化。

第二,借鉴国外有机农业发展成功经验及其产业化模式,对促进我国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模式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第三,研究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模式所产生的各种效益的重要性系数,有助于比较有机农业公司带动模式、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模式、有机农场带动型模式在发展有机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三种效益中哪种效益比较突出,有利于我国不同规模类型城市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水平、社会状况、生态特征选出本地区发展有机农业产业化的最优模式。

第四,提出不同规模类型的城市促进最优有机农业产业化模式发展的政策建议以及全国促进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对我国在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制定以及政策倾斜方面具有指导意义;对有机农业产业化模式创新、有机农业产业化保险机制和利益机制的改进以及对完善有机农业认证程序及有机认证体系的建立,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第二节基本概念界定一、有机农业1.有机农业的起源

有机农业的源头最早要追溯到美国农业部土地管理局局长F.H. King于1909年在考察中国传统农业的种植经验后,并于1911年著成的《四千年的农民》这本书,该书介绍了中国农民利用时间和空间、人和动物粪便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经验。F.H.King的观点对英国植物病理学家艾伯特·哈瓦得(Albert Howard)的影响很大,艾伯特在总结研究中国传统农业的基础上,于20世纪30年代著成《农业圣典》一书,书中积极倡导有机农业思想。20世纪20年代,德国和瑞士针对常规农业也提出了保护自然、维持生态平衡的有机农业理念。随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全球粮食短缺问题,有机农业没有形成社会实践。20世纪四五十年代,常规农业在发达国家取得了迅速发展,但它们为发展常规农业却付出了很大的代价,食品存在安全隐患,人类健康受到威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美国生物学家、科普作家蕾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于1962年著完《寂静的春天》一书,该书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书中首次描述美国为了发展常规农业,乱用农药以及其他杀虫剂,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一些生物遭到荼毒。这本书的出版虽然遭到一些人的攻击,但还是引起了人们对农药污染的重视,人们开始深思常规农业的负面效应。1940年,美国的J.I.Rodale因受《农业圣典》的影响在宾州库兹镇建立了“罗代尔农场”,开始有机农业的实践研究,并于1942年出版了《有机园艺和农作物》一书,这是有机农业实践开始的标志。20世纪7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人深刻地认识到,常规农业由于使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除草剂、食物添加剂等化学物质,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施用化肥生长的农产品失去了天然的美味和口感,同时使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耕地的生产能力逐渐减弱,难以降解的塑料农膜留在耕地中阻止农作物根系生长,阻碍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合成,改变了土壤的结构;使用农药虽然抑制了病虫害,但也造成部分益虫死亡;化肥和农药都对水体造成污染,使水的富营养化加剧;使用化肥增加了温室效应,使臭氧层遭到严重破坏。为了使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人类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品,减轻常规农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人们开始选择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替代农业。部分发达国家开始鼓励农户由常规农业向有机农业转化,有机农产品市场也开始萌芽。有机农业理念经历70多年的发展,终于在发达国家开始发展,并被大家接受。2.有机农业的含义

有机农业具有多种类似名称,如生物动力农业、生物农业、持久农业、再生农业、生态农业等,目前学术界对有机农业的含义还没有统一的解释,各国或地区对有机农业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1)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的定义

其定义是:有机农业包括所有能促进环境、社会和经济良性发展的农业生产系统。这些系统将土壤的肥力作为农业生产成功的关键。通过尊重植物、动物的自然生长能力,达到使农业和环境各方面质量都最完善的目标。有机农业通过禁止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农药而极大地减少外部物质的投入,相反利用强有力的自然规律来增加农业产量和抗病能力。有机农业坚持世界普遍可接受的原则,并根据当地的社会经济、地理气候和文化背景实施。(2)美国农业部的定义

其定义是: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产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尽可能地采用作物轮作、作物秸秆、畜禽粪肥、豆科作物、绿肥、农场以外的有机废弃物和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来保持土壤的生产力和耕性,供给作物营养并防治病虫害和杂草。尽管该定义还不够全面,但描述了有机农业的主要特征。(3)加拿大国家标准——有机生产基本和要求(CAN/CGSB—32.310)的定义

其定义是:有机生产是以优化农业生态系统中各种群落/体(如土壤生物、植物、畜禽和人类自身)的活力及其健康为目的的一种综合体系。有机生产首要目标是发展可持续的、与环境相协调的产业。有机生产建立在健康生产原则基础之上,这些原则旨在通过特殊的管理和生产方法来提高和维持高质量的环境条件,并着眼于人道地对待动物。有机生产基本原则包括:一是保护环境,使土壤退化和风蚀程度减少到最低,降低污染,优化生物生产力,促进良好的健康状态;二是通过优化土壤生物活动条件来长期保持土壤肥力;三是保持生产体系内生物多样性;四是最大程度地循环使用体系内的物质材料和资源;五是为畜禽提供悉心的关爱来促进其健康,同时满足其行为需求;六是在有机生产全程中,必须强调生产有机产品时所采用的加工处置方法,不得破坏有机完整性或产品的重要品质,七是依赖当地农业体系内的可再生资源。(4)欧洲的定义

其定义是:一种通过使用有机肥料和适当的耕作和养殖措施,以达到提高土壤的长效肥力的系统。有机农业生产中仍然可以使用有限的矿物物质,但不允许使用化学肥料,可以通过自然的方法而不是通过化学物质控制杂草和病虫害。(5)我国的定义

我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产品认证中心(OFDC)参照IFOAM、欧盟和其他发达国家有关有机农业制定的基本标准和法规,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有机农业定义为:在动植物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维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2005年,中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根据我国国情以及目前有机农业发展特点,颁布了我国有机产品标准(GB/T 19630—2005),标准中的定义为:“有机农业(organic agriculture)遵照特定的农业生产原则,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通过对以上几种关于有机农业的定义,可以发现,有机农业是一种把土壤、动物、植物和人类连接为一个整体,强调内部资源充分循环利用的有机体,在生产过程中将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禽,按生态学原理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以生物代谢方式为土壤提供有机肥料,自身生产过程利用有机体内有机物质保持土壤肥力,维护生态环境,保护动植物多样性,以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为基础,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3.有机农业特征(1)有机农业在提供有机农产品的同时,还注重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

有机农业主要是为人类提供安全、营养丰富、口感好的农产品,以预防常规农产品由于施用化肥、农药以及添加剂等农用化学制剂而给人类带来一些潜在的危害。有机农业在生产、加工、储运、消费过程中要平衡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动物、植物、人类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尽量循环利用有机农业自身系统物资,减少外部投入品,维护基因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有机农业的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发展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2)有机农业需经严格选址,科学设计

有机农业对产地有一定的要求,有机农业的生产地要远离市区、各种(如污水排放区、处理池,废气排放口,废物处理站等)污染源、矿区以及生活垃圾场所。种植有机农产品的土壤必须对有机农作物以及周围的环境没有危害和污染。土壤的pH值以及各种重金属等物资的含量以及灌溉用水,周围环境空气的质量都要符合有关有机产品中的相关规定。有机农业生产地与常规农业生产地或容易污染有机农业生产地的区域要设置有效的隔离屏障,如缓冲带或其他物理屏障。(3)有机农业的生产过程要求非常严格

有机农业选种时,应该选择能适应种植地气候的有机种源或有机植物繁殖材料,如果无法获得有机种源或有机植物繁殖材料,可以选择没经过有机产品相关规定中禁止的物质或技术处理过的种源。在农作物耕种过程中,一年生作物要进行轮作,种植多季水稻地区最少应该采用两种农作物轮作,冬季休耕的地区可以不进行农作物轮作。可以采用农作物间作方式减少有机农作物病虫害,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丰富生物多样性。采用有机肥为有机农作物提供养料,提取植物中的毒素,利用植物毒素替代除草剂与杀虫剂,或其他物理或生物方法防治有机农作物病、虫、草、害。有机农作物收获时,尽量使用有机方法。二、有机农业与其他农业的比较1.有机农业与传统农业、常规农业的比较

我国在《有机食品技术规范》中对传统农业的解释为:传统农业(traditional agriculture)指沿用长期积累的农业生产经验,主要以人、畜力进行耕作,采用农业、人工措施或传统农药进行病、虫、草害防治为主要技术特征的农业生产模式。传统农业是相对常规农业而言的。19世纪40年代,发达国家开始由传统农业转向常规农业,常规农业也称石油农业、工业农业,常规农业在为人类提供大量农副产品的同时,也使人们所生存的资源环境受到极大地挑战,如土壤质量退化、能源危机、食品安全、生物链断裂等问题,都是发展常规农业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后果。有机农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我国的传统农业,但有机农业不是传统农业,有机农业的要求更加严格。有机农业与传统农业、常规农业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5点:(1)时代背景不同

传统农业科学技术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低下,耕种以人和畜力为主,没有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人们对自然规律缺乏本质性认识,所以只能顺应自然规律,依赖自然条件,但人们在进行农业生产时会根据自然规律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农业措施,提高农业生产力。

常规农业是在传统农业难以充分满足人类对粮食需求的情况下,对传统农业进行一定的改造,利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以机械化为农具,投入一定的农用化学制剂,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大量的农产品,属于高投入、高产出农业。

有机农业是在人类认识到常规农业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机农业的农业科学技术比较发达,农业技术人员对自然规律有本质性的了解,生产力水平较高,生产工具较先进,工业化水平较高,是在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环境意识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2)耕作规则不同

传统农业没有一定的生产规则,在工作过程中凭借农民长期积累的农耕经验,根据节气和地域因时、因地精耕细作,对耕种的土壤采取深耕,便于腐熟残留农作物的根以及秸秆;农作物可以根据季节轮作或间作;使用的肥料为作物秸秆腐熟肥、畜禽的粪尿;采取土农药或适宜节气种植防治病虫害。

常规农业虽然也按季节耕种,但会利用大棚生产部分反季节蔬菜、水果;利用化肥增加土壤肥力,利用农药防病除虫,用除草剂除草;利用膨大剂使部分农作物体积增加,使用其他化学制剂使农产品的外形美观,利用催熟剂使部分农作物快速成熟,利用化学保鲜剂使成熟的农作物在储存时不易腐烂。

有机农业虽然也可以不受季节限制,利用大棚种植蔬菜以及水果,但尽量避免耕种反季节蔬菜、水果。耕种时,采用浅耕或免耕,一般仅限于土壤表面松土,以维持耕地的土壤体系。有机农作物可以采用轮作方式培养土壤肥力、间作方式防病灭虫;使用的肥料为有机肥,如植物残骸、畜禽粪便、绿肥、堆肥等;以农作物间作、生物农药或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3)生产环境不同

传统农业的生产环境是农民根据经验选择肥沃的土地。高产量农田会被农民种植主粮,大部分中产农田会被农民种植一些杂粮,而低产农田一般会被农民放弃。低产农田遇到丰收年,农民也许会有些收获,但收获量不大;遇到自然灾害年,不但会使农民一年的劳动付之东流,而且也会使种子无法收回。

常规农业对生产环境没有太多限制,在国家允许的耕地范围内就可以耕种。因为,常规农业可以利用先进的水利设施对农田进行灌溉或排水,利用农用化学制剂增加土壤肥力、除草,利用机械耕种、收割。

有机农业对生产环境有严格要求,生产环境要远离污染,远离工业区,远离人口集中区域以及居民生活垃圾场。生产过程中所有的投入物质都要被监管,农家肥也要检测,要符合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标准。有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检测还包括:种植者是否按标准操作,生产信息记录是否完整,生产废弃物是否按标准处理。(4)种源不同

传统农业的种源一般是农户把收获后的部分优良粮食作为下一轮种植的种源,有时候农户之间会调配种子。

常规农业一般会通过市场购买或政府配发,选择优质高产的种源,或根据地域特点选择具有抗旱、抗洪涝、抗寒等特性的种源。

有机农业对种子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必须是未经化学处理,没有经过基因重组和辐射技术的有抗性的有机种子。没有有机种子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常规种子,但必须没有经过禁用物质处理。(5)理念不同

传统农业方式下耕种的农户没有什么经营理念,基本是自给自足,自己解决生产资料,收获的农产品主要供农民自己消费,只有少量在市场上进行交换。

常规农业根据传统农业经验以及常规农业科学技术生产出大量农副产品,大部分进入市场进行交换,并取得较高的经济利益。

有机农业是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为人类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品,恢复土壤肥力,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农业体系。2.有机农业与生态农业的比较

生态经济学是由生态学和经济学相结合而形成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所有经济活动都是在生态经济系统中进行的。该系统是人类活动的载体,应该一直处于闭环生态循环平衡状态。该平衡状态可分为积极的生态平衡和消极的生态平衡。人类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应该是积极的生态平衡环境,不应该是消极的生态平衡环境。

生态农业是在生态经济学理论指导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农业,是现代化农业的可替代农业之一。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农业的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相结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共同发展。生态农业的生态链中存在多重食物链、能值转换链以及产业链。该生态链具有较强的回弹性、抗害性以及稳定性,可以长久发展。生态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与自然环境中的其他系统紧密联系,不断进行物质能、太阳能、生态能的转换与交换,在转换与交换过程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优化利用各环节、各层次、各系统的生态资源,可以提高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实现生态系统的高效率、高效益。

有机农业比生态农业更进一步,是生态农业的高级阶段,是生态农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有机农业在遵循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必须服从自然规律,限制使用对DNA重组的转基因工程和技术、化学肥料以及化学农药等其他化学制剂。有机农业的发展宗旨是在生产足够数量的美味、营养农产品的基础上,强调农业的生态效益。有机农业利用结合生态与环境的友好型技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不断提高有机农业的生产力,满足当代以及未来市场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需建立利益联盟机制,为了保证有机农业产业链一直处于生态经济学所提倡的积极的生态平衡状态,有机农业产业链必须减少外界物质的投入量,形成有效的闭环有机农业生态循环系统。有机农业产业链必须保证有机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产品品质,在品质安全的基础上扩大有机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增加有机农产品的数量。

如果有机农业生产面积没有达到一定规模,产能不足,系统内物资之间的交换率、能量向能值的转换率比较低,则将使有机农业产业化各环节的生产力以及产能转换率降低,最终会降低有机农业在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作用,难以有效地促进农业结构优化与调整。三、有机产品与有机食品1.有机产品

目前,对有机产品的定义有很多种,其中我国在《有机产品》(GB/T 19630—2005)的定义为:有机产品是生产、加工、销售过程符合本部分供人类消费、动物食用的产品。“本部分”范围指农作物、食用菌、野生植物、畜禽、水产、蜜蜂等各种生物。有机产品是相对无污染、安全的生态产品。有机产品的原材料来自于有机生产基地,生产基地的选址要严格符合有机农业生产标准,采用间作或轮作耕种形式,原材料的生长过程采用自然生态系统管理措施,多种生物相互依存,植物残骸腐熟循环利用,物理方法或生物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在对有机产品的原材料进行浅加工或深加工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必须符合有机产品的技术标准,不能使用添加剂、染色剂等化学制剂,不能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或辐射技术,通过第三方合法有机认证机构认证并颁发有机认证证书,允许使用特定有机标志的有机食品和其他各类产品。有机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必须有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追踪体系。有机产品包括有机纺织品、有机化妆品、有机皮革、有机家具、有机林产品、有机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料等。2.有机食品

20世纪80年代末,有机食品(Organic Food)这一概念进入我国并流传开来。有机食品如有机农业一样也有多种叫法,如生物食品、生态食品。我国对有机食品的定义为: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的规范生产加工,并经独立的认证机构认证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等。

有机食品是指初级产品本身来自有机农业生产基地,也可以来源于有机采摘的纯天然野生产品,根据有机食品标准生产、加工、储运,而且在生产以及流通的各个环节严格执行国家出台的有机食品的相关规定。有机食品从初始生产端到最终的销售端,整个链条中不可以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添加剂、色素、防腐剂等化学合成制剂,也不可以使用转基因技术和辐射技术。有机食品并不是绝对无污染的食品,只是有机食品的污染成分含量相对低许多,但营养成分比常规食品丰富,有机食品只是有机农产品的一部分。四、有机农产品与绿色食品及无公害食品的比较

1.绿色食品是我国在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形式下,从保证食品的“安全和营养”双重质量角度提出来的概念。它不仅强调“无污染”或无公害,更强调“优质和安全”以及“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其基本特征是:原料产地必须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即各种有害物质的残留水平符合允许标准;原料作物的栽培管理必须遵循一定的技术操作规范,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剂等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循国家安全使用标准;为家畜、家禽提供的饲料必须符合规定的饲料标准。实行的是“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

2.无公害食品是指长期食用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食品。广义的无公害食品包括有机食品、自然食品、生态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无污染食品等。我国现在所称的无公害食品已经不是广义上的无公害食品,而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品符合无公害食品标准和规范,经过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无公害标识的食品。这类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限品种、限时间地使用人工合成的安全的化学农药、兽药、鱼药、肥料、饲料添加剂等。这类食品标准比绿色食品宽,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对无公害农产品的解释是: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使用安全的投入品,按照规定的技术规范生产,产地环境、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并使用特有标志的安全农产品。

有机食品与绿色食品有相近的内涵,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都要求产地环境及其周边环境中不能存在污染源,确保产地环境中的空气、水和土壤的洁净;都必须采用安全可靠的生产储运技术以及实行“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都要求不用或少用化肥、农药等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有效地防止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但有机食品在其生产过程中有更高的要求,它严格禁止农用化学品和转基因繁殖体的使用,要求必须是独立的第三方有机认证机构组织检查认证,同时,有严格的标识使用规定,有机食品除强调食品安全风险外,更重视生产体系的健康可持续生产。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是我国特有的概念,绿色食品分A级和AA级。A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要求评价项目的综合污染指数不超过1,生产加工过程中,允许限量、限品种、限时间地使用安全的人工合成的农药、兽药、鱼药、肥料、饲料以及食品添加剂,A级绿色食品生产不需要转换期;AA级绿色食品的环境质量要求评价项目的单项污染指数不得超过1,生产加工过程中,禁止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有害的农药、兽药、鱼药、肥料、饲料及食品添加剂的化学物质,AA级绿色食品生产需要转换期;无公害食品也不分等级,其生产加工过程中允许限品种、限量、限时间地使用安全的人工合成的化学物。有机食品是国际性概念,其标准并不分等级,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标准,有机食品生产需要有转换期(曹志平、乔玉辉,2009)。五、有机农业产业化的内涵与特征1.有机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有机农业产业化是在分工细化的基础上,将有机农业生产、加工、保鲜、储运、销售、配送等环节联结为一体,使有机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所有操作环节完全符合有机农产品标准。有机农业产业化是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不是政府强制推行所致,是经济快速发展引发的人类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保护生态环境意识提高的内在动力所致。有机农业产业化联结农户与消费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使消费者获得安全、健康的真正有机农产品,减少了农业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有机农业产业化是以维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平衡为目的,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通过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以达到修复生态环境、提供质优味美的有机农产品。有机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揭示有机农业与其关联产业间的关系以及有机农业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的关系。从生产技术的角度看,有机农业与其关联产业间的关系是直接与间接的投入产出以及循环利用的关系,表现为各部门在资源配比和利益分配上的比例关系。有机农业产业化实质是有机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将两个系统的基本要素整合为一体,形成一个统一体。2.有机农业产业化的特征(1)标准化

有机农业产业化的经营过程要严格按照有关有机农业标准执行,有机农业的生产环境必须远离工业区、垃圾场、居民聚集的生活区等可能对有机农产品的生长带来污染的源头;有机农产品的种子必须是有机种子或在难以获得有机种子的情况下没有经过转基因技术或辐射技术处理的优良种源;有机农业的生产过程中,投入的有机肥可以是腐熟的家禽粪便,以其他植物残骸为主要原料的堆肥,以绿色植物沤制的绿料等不含化学制剂的肥料;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可以采用间作或轮作方式,采用物理方式或低毒生物农药等。针对有机农业产业化的每个环节,各个国家都有严格的标准。(2)市场化

有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离不开国内外市场的推动,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收入的增加、消费层次的迈进、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开始关注有机农业,开始消费有机食品。种养殖有机农业的小农户与有机农产品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使小农户难以顺利进入大市场,需要有机农业产业链中其他环节的中间商介入,如有机农业公司、有机农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有机农业组织的介入使有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等各环节相互结合,形成有机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以保证有机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整个过程中的质量。(3)专业化

有机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产品生产部门、加工部门、储运部门、销售部门以及其他相关服务部门的分工专业化,以提高各部门的生产经营效率,使有机农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平衡,综合效益最大化。(4)区域化

农业尤其是种植业受自然条件的制约性比较大,地域性比较强。根据每个区域的优势进行资源优化配置,设置不同的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有原产地优势的有机农产品。(5)一体化

有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每个环节的经营部门在分工的基础上相互合作,一体化经营,使外部交易内部化,降低了交易成本,杜绝了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的食品寻租事件。有机农业产业化中的各个部门在利益联结机制下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同发展。第三节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一、研究内容

本书共分7章。

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叙述有机农业的起源、含义、特征,有机农业与传统农业、常规农业的区别以及有机农业与生态农业的区别;有机产品、有机食品的含义,有机农业产业化的内涵与特征;本书拟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是理论与文献综述,主要介绍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的基础理论,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与这些基础理论的联系;综述国内外有关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的研究文献,并对文献进行评述。

第三章是发展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的要求与意义。本章重点研究发展有机农业过程中,有机农业生产环节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遵旨。发展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的重要意义:有机农业有助于为人类提供安全食品,改善人类健康状况;有机农业生产过程中可以保护、改善生态环境,降低资源消耗;发展有机农业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民就业;发展有机农业产业化可以适应国际环保和食品安全要求,提高有机农业比较利益以及有机农业科技水平,转移农村劳动力,加快城乡结合的步伐。

第四章将国内外有机农业发展历程分为萌芽阶段、扩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平稳发展阶段;对全球有机农业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将我国有机农业发展历程分为萌芽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分析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特点;我国有机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趋势。

第五章是国内外有机农业产业化主要模式借鉴。国外有机农业产业化主要模式有合作经济组织模式、农场经营模式、有机农业公司模式;国内有机农业产业化模式主要有有机农业公司带动型、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型、有机农场带动型。分别对国内三种典型有机农业产业化模式在经营目的,经营范围,模式的优势、劣势进行比较。

第六章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有机农业产业化模式所产生的效益。首先,分析有机农业产业化所产生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在综合效益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对每种效益中所包含的不同指标的影响程度。其次,分别对有机农业公司带动型模式、有机农业合作社带动型模式、有机农场带动型模式产生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重要性系数进行分析。

第七章根据第六章所得出的结论,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我国发展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的对策,结合不同规模类型城市的经济水平、社会状况、生态特征选择最适宜当地的有机农业产业化模式,提出不同区域选择最优有机农业产业化模式的政策建议。二、研究方法

本书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以下4种:(1)比较法

对传统农业、有机农业和常规农业的产生背景、生产技术、生产工具等进行比较,将有机农业与常规农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对比。(2)定性分析法

定性描述国内外有机农业的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借鉴国内外有机农业产业化主要模式,研究北京市有机农业发展现状以及有机农业产业化模式。(3)定量分析法

通过问卷调查获得部分数据,请有关专家打分,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北京市有机农业产业化主要模式的综合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有机农业产业化对不同效益中不同指标的影响。(4)实地调研法

通过实地调研,掌握北京市有机农业产业化模式,分析各种模式的具体运行机制,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不同模式对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不同指标的影响。第四节创新与不足一、创新点

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有:

①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有机农业产业化产生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这三种效益中,生态效益在综合效益中的比重最大,其次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比重最小。在生态效益的各项指标中,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及保持生物多样性的正面效应很显著;在经济效益各项指标中,农业人均纯收入的效应很显著;在社会效益的各项指标中,减少单位投资有毒物质含量的效应很显著。

② 经过研究发现:在有机农业产业化各种模式中,有机农业公司带动型模式产生的经济效益最显著,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型模式产生的社会效益最显著,而且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型模式对有机农业产业化产生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平衡性最好,有机农场带动型模式产生的生态效益最显著。

③ 分别结合特大及巨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的经济水平、消费状况、社会以及生态特征研究发现:特大及巨大城市发展有机农业产业化的最优模式是有机农场带动型模式,大城市的最优模式是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型模式,中小城市的最优模式是有机农业公司带动型模式。

④ 规模类型不同的城市,发展有机农业的政策应有所差异。特大及巨大城市促进有机农场发展的主要政策应是:建立有机农场政策登记制度,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为有机农场主提供一定的综合素质培训,加大对有机农场的政策倾斜。大城市促进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主要政策应是:大力宣传合作思想,提高农民对合作社的认识;加大对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完善外部规章制度,为合作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对合作社的带头人进行免费技术、相关政策等培训,以提高合作社的整体竞争力;协助合作社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提高合作社的运作效率。中小城市促进有机农业公司发展的政策应是:积极引进有实力的有机农业公司,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拓宽融资渠道,监督有机农业公司和农户的履约率。二、不足之处

书中有关北京市有机农业以及有机农业产业化的数据是由笔者问卷调查获得的,对北京市有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效益研究数据是由专家打分而得,因此,数据还不够全面。

书中涉及国外有机农业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有关国外有机农业产业化主要模式的文献还不充分,难以深入研究相关问题。第二章理论与文献综述第一节有机农业的基础理论一、可持续发展理论1.可持续发展理论简介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这一词于1980年第一次正式出现在由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出台的文件《世界自然保护策略:为了可持续发展的生存资源保护》中。1987年,布伦特兰夫人等在一系列文章中提出关于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思想,引起国际社会共同关注。同年,在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成员提交给WECD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中,正式给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模式:“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布伦特兰夫人对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定 义 包 含 持 续 性 原 则(Sustainable)、公平原则(Fairness)、共同性原则(Common),同时强调要有限度地发展,当代人的发展不能危及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这一概念在国际上影响较大,比较通用。1990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正式确认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和战略定义。1992年,可持续发展定义被联合国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写入《21世纪议程》和《地球宪章》(又称《里约热内卢宣言》)。《地球宪章》将该定义解释为:“应享有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成果的生活的权力。为权利必须实现。”该解释强调当代人之间的机会、权利平等,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在自然资源与环境使用率上的公平。通过不断发展提高当代人的福利,同时也不要损坏后代人的利益。当代人在发展满足自己福利的同时,要根据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调整当代人的生存方式,降低资源的利用率,不要单方面看增长,还要看发展。人类要与赖以生存的环境与资源共同和谐发展,在实现当代人经济目标的同时,也要使后代人在资源与环境方面安乐、持续地生存,当代人不能为了满足自己之利益,而使后代人遭受贫困。其包括四个基本原则:第一,公平原则。在可持续发展定义中,公平不是绝对的公平,而是相对公平。这种相对公平要求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相协调:横向公平即当代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不能存在外部负效应,损害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利益;纵向公平即当代人发展的同时要考虑后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利益而发展。第二,共同性原则。地球上生存的每个国家或地区以及每个人或其他动植物都是地球这个整体系统中不可分割的子系统,子系统自身或子系统之间的活动都会对整个系统有正面或负面作用。所以可持续发展是整体系统发展,不能为了某个系统的利益而损害其他系统的利益,要共同发展。第三,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长远发展,通过长远发展提高当代人的福利水平,同时也要满足后代人的发展需要。第四,质量原则。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尽量提高发展效率,降低资源使用量,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我国自古就有对可持续发展的论证,春秋战国时期关于人类与自然的认识是“天人合一”,道家学派创始人,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老子提出“道法自然”的思想。朴素在《周易》中提出可持续发展思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者对可持续发展也有深入的研究,1994年,我国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1)社会可持续发展理论

1991年,《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以下简称《生存战略》)从社会属性的角度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在人类生存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并相应地提出可持续生存的基本原则,强调人类社会的生活活动不能超出地球的承载能力。社会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要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以保护环境,维持生物的多样性,改善当代人以及后代人的生活质量,提高人类的福利。在环境种族主义、自然资源利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代际之间、区域之间、国家之间应协调发展;收入以及分配有差异的情况下应合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福利、完善社会制度、发扬传统文化。(2)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

巴伯(Barbier)在《经济、自然资源不足和发展》一书中从经济角度定义可持续发展:“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容纳能力是有限的,经济增长是无限的,有限的自然环境和环境容纳能力难以承受经济长期无限制的增长。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题目为《增长的极限》研究报告,报告中指出经济增长已濒临自然环境的极限,如果经济还毫无顾忌地增长下去将引起人与自然和生态的失衡。这是人类第一次系统地研究经济增长与人类、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理论并不是否定经济增长,而是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减少损失,避免浪费,使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合理地循环再利用各个环节的废弃物,杜绝经济活动对环境破坏,减少环境承载力的压力,使人类、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发展的前提必须树立文明发展观,不能以“人是自然界的主人”的观点去发展经济,要尊重自然,从“粗放型”发展转变为“集约型”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合理配置资源,循环利用每个环节的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排放,保证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3)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

生态学家最早提出的持续性是指生态的持续性,即指自然资源的储藏量与其被开发利用程度之间的协调。1991年11月,国际生态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