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时代的高等学校文科教育——中国人民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3 08:07:54

点击下载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变革时代的高等学校文科教育——中国人民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变革时代的高等学校文科教育——中国人民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试读:

在历史新起点上办好文科高等教育(代序)

·纪宝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文科)高等教育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认真回顾总结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就和经验,梳理其中独特的“中国经验”,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文科人才培养、繁荣学术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我国新时期文科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

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我国各项事业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人文社会科学事业也迎来发展的新时期,取得了重要成就。但由于“重理轻文”等思想的长期影响,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一段时间处于不均衡的发展状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进一步凸显并为社会各界所广泛认识。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的一系列举措极大推动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2001—2002年间,江泽民同志先后在北戴河、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三次发表关于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四个同样重要”、“五个高度重视”、“两个不可替代”的重要论断。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04年5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况和文明素质。我们一定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为今后一个时期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贯彻落实我们党关于发展繁荣人文社会科学的方针政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应该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已经树立。

在实践中,经过几代人的不懈探索,我国基本建成了特色鲜明、水平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科研、应用、创新体系,成为当代世界多样文化中一支重要的力量。主要成就可总结为五点:一是基本形成了一个较为全面、较为齐备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二是基本形成了规模、科类、层次相对完整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的绝对规模与相对规模持续扩大,2006年文科在校生规模达到859万人,占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的一半。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展开,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课程体系与教材体系不断完善,教学条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三是培养了一支具有相当规模、较高水平、思想坚定的教学科研队伍,一大批中青年学者脱颖而出;四是建立了国家、地方和高校三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出现了一批具有时代特色和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恢复和加强了人文社会科学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五是人文社会科学在吸收世界文明的先进成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并且中国学术开始走向世界,在世界多样文化中开始发出了中国的声音,初步发挥了中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理念的树立以及过往成就的取得,都为文科高等教育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要看到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等理念的提出,向文科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实现、多元化社会思潮的涌动和国际高等教育竞争的加剧,也都向文科高等教育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而相对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高等教育包括文科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尚不能令人满意,在人才培养、资金投入、教材建设、教风学风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二、当前文科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下提到的五方面问题,有的是高等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有的则是因为没有尊重文科的特殊规律造成的,但在我们看来,都是文科高等教育中的关键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能得到解决,文科的人才培养质量就很难得到进一步提高,文科的学术繁荣也很难进一步实现。

第一,党和国家对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视,尚未在制度层面得到有效落实。党和国家总结了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总结了现代化进程的经验,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的经验,从治党治国的高度提出要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但是,到现在为止,这种高度重视仍未在制度层面得到有效落实。自然科学有若干国家大奖,人文社会科学没有;自然科学领域有国家级实验室和研发中心,人文社会科学没有;自然科学领域设有院士制度,对作出杰出贡献的,取得开拓性、奠基性学术成就的理工农医的专家学者给予高度评价,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没有院士制度,一批作出杰出贡献的,取得开拓性、奠基性学术成就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和他们的研究成果没有得到应有的、公正的评价。这两年国家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理工科的院士自动进入一级教授岗,但人文社会科学的一级教授岗位至今尚未落实。另外,至今尚未建立起科学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基本上仍是按照理工科的思维、价值取向、评价标准、指标体系来评价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理工科模式”和管理的“工程化倾向”严重。这一切都导致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在实践当中得不到真正落实,甚至往往被扭曲、矮化和弱化。

第二,对人文社会科学的性质认识不够,对文科高等教育缺乏科学有效的指导和管理。人文社会科学既是一个知识体系,又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价值体系。对这一点持有清醒的认识是加强文科高等教育、促进学术繁荣的基础。作为知识体系,人文社会科学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但现在社会上包括高校之中在对人文社会科学的认识上存在浅薄化和庸俗化的倾向。一些人认为几个老师几本书就可以办文科。近年来,文科人才培养的规模扩张太快,浮躁之风严重,一些高校盲目发展文科专业尤其是应用性专业,导致学校定位不明、特色遗失、专业设置趋同、办学质量得不到保障。有些学校在办文科时缺乏甚至完全没有责任意识,不是根据自己的实力、水平和各方面条件的成熟,而是盲目跟进市场和眼前需要,仓促上马。以新闻学类专业点为例,1999—2004年5年内,共增加335个专业点,平均每年增加近70个;到2005年,我国新闻类专业点达到661个,一年就新增202个,几乎相当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前50年建立的专业点总和的两倍,到2008年,达到了877个。这些专业点的教学质量如何,令人难以想象。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学生的利益,也损害了学校的声誉和高等教育的整体声誉。除此之外,在文科专业的设置方面还存在着专业划分标准混乱、专业名称不规范、新设专业缺乏明确标准和质量要求等种种问题。同样,在当前社会多元发展的形势下,如何在文科高等教育中科学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以服务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同时,让我们的学生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一个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这绝不仅仅是开设几门思想政治课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但现在在这方面缺乏科学的、深入的、系统的研究和指导,一些学者不肯或者不敢公然声称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有的甚至公然挑战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有的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基本被取消,学生无从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和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样的混乱现象首先就体现在教材建设上,现在,相当一部分文科教材既不注重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思想观点,也不注重知识内容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前沿性;而且文科教材泛滥成灾,各个院校自编教材,互相雷同甚至抄袭的不少,造成巨大的人力财力浪费。

第三,文科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办学条件亟待改善。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高等教育经费也有了较快增长,但经费增长速度远低于高校在校生规模扩张速度,导致生均公用经费逐年下降。文科生均经费低于理工农医,是所有学科门类中最低的,严重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在科学研究方面,我国高校获得的文科科研经费更是严重不足。最近几年,文科科研经费相比过去,有了较快增长。即使这样,仍然很低。以科研经费最高的2008年为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的总经费约2.4亿元,目前高校从事文科教学与研究的人员有50多万人,每人年均不到500元;而实际资助比例只有10%左右。高校文科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教学科研设施的改善、教学实践活动的进行、教师队伍的优化和原创性成果的产出,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

第四,文科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观念存在功利化倾向,教风学风有待提高。现代大学的组织形式和学科制度只重视适应知识的高度分化的要求,而忽视了对知识的高度综合的适应,它使专业产生凝聚力的同时,也使本学科专业与其他专业相脱离,不仅将本来相互联系的知识割裂为狭窄的知识领域,而且将人才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变成狭窄的职业训练。在专业与功利的影响下,大学正逐步变成职业养成所,教育被抽去了精神,大学被抽去了灵魂。人文与科技的基础教育沦为专业教育或职业养成的点缀与装饰。一些人视大学为职业养成所,一味强调市场需求,以为教给学生的应该是谋生技能。有的学生也把读书看做谋职之需,不肯踏踏实实地学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文科高等教育中“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主义、过弱的人文精神”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在一些研究型大学也是如此。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些大学缺乏宁静的精神和自持的品格,不能赋予教师和学生正确的引导与良好的氛围;一些教师缺乏端正的态度和踏实的作风,不能起到“道德文章、堪为师表”的作用。教风学风中的急功近利和浮躁风气严重影响了文科的教育教学与学术繁荣。

第五,文科高等教育的国际文化交流“输入”远大于“输出”,中国学术的国际话语权很弱。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单向输入占主导地位的状况一直延续至今,而且浅尝辄止或食洋不化以及误读、误解、误导的现象大量存在。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发展,与我国地位相应的国家软实力得不到应有的张扬,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相当微弱,缺乏推介我国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的有效方式,缺乏深入总结和解读中国发展经验、发展模式的有效成果。这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阻滞我国发展的一个瓶颈。三、办好文科高等教育的政策建议

以上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大学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教育主管部门科学有效的指导和管理。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充分认识人文社会科学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尊重文科的自身规律,加强科学有效的指导。要充分认识到人文社会科学既是一个知识体系,又是一个价值体系,肩负着提升国民素质、教化民众、塑造时代精神、丰富民族思维的重大责任。因此,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不仅仅是面向文科学生、培养文科人才的问题,对于整个高等教育发展、对于全体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都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人文社会科学是每个学生都应该接受的教育内容。要把人文社会科学的使命贯穿于整个高等教育的办学实践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各个院校都应该开设一些文科课程,有一批教师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与教学,这对于改善学校整体的学术氛围和环境,对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办文科。应该进一步明确文科专业的设置门槛和质量标准,加强对文科专业设置的规范管理,坚决纠正专业设置中的混乱现象。应用学科专业要科学布点,不能盲目增设新专业点,尤其要严格控制某些专业点布局太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学科专业。要修改目前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严重脱节的、本科生培养与研究生培养严重脱节的学科专业目录,适当增加有现实需要的人文社会科学一级学科,比如国学。

第二,适当控制增长规模,强调质量意识和精品意识,加强学风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同整个高等教育一样,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文科的人才培养也要由规模扩张转变到质量提升的道路上来。文科高等教育规模要适度,结构要进一步优化。要改变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文科的特点加强文科的教学工作。要形成符合大众化高等教育要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人才培养质量观,根据大学类型和层次确定不同的质量标准,探索与之配套的有效的质量控制办法和评价体系,强调质量意识和精品意识。在研究型大学,尤其要重视人才培养中的宽口径和厚基础,大力推进通识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创新人格的养成。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当中的价值观导向,加强对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以多种形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特别关注与加强对文科教材建设的指导和规范,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渗透到各个学科当中;另一方面又要坚持解放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吸纳到教材中。要大力推进教学制度的改革。要切实加强和改进教学实践环节,保证文科学习的理论联系实际。同时,要大力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加强学风和师德建设,营造鼓励探索、尊重探索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提倡“爱岗敬业、淡泊宁静、潜心治学、奋发进取”的学风和教风。

第三,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特别要关注基础研究和人文学科的萎缩情况,着力改善文科办学条件。切实加大教育投入,实现教育法规定的教育财政性经费的三个增长,使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最迟在2012年达到GDP的4%,高等教育财政性投入占GDP的比例达到1%左右。与理工农医相比,文科高等教育历史欠账较多,投入严重不足。因此,在普遍提高高等教育财政性投入的基础上,阶段性地适度向文科高等教育倾斜;在普遍增加生均拨款的基础上,文科学生生均拨款标准应有较大幅度增长。在加大对文科高等教育财政性投入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数量因素,更要关注质量因素;同时,根据文科特点进行制度创新,建立科研事业费制度。“211工程”、“985工程”是高等教育领域国家重点建设的战略举措。在建设过程中,要真正体现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加大对文科高等教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点学科和课题研究的投入力度。要特别重视对基础研究和人文学科的扶持,防止这些学科的萎缩。

第四,根据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和文科高等教育的规律,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和合理的激励制度。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标准、评价机制、评价形式亟待创新,既要体现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也要体现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值得注意的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有着统一的国际评价标准,而人文社会科学由于其特殊性,既不可能按照理工学科的国际评价标准,也不能按照由西方主导的评价标准来进行评判和建设,我们应当摈弃评价的“理工科模式”和管理的“工程化倾向”,在借鉴学习的基础上,努力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要摒弃目前实际存在的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制度性歧视,建立对人文社会科学的激励制度。设立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国家级奖项,设立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国家级研究基地,恢复人文社会科学院士制度或实施相当于院士制度的制度安排,就是要从制度层面真正扭转“重理轻文”现象。

第五,积极而又严谨地扩大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对外交流,在吸收借鉴的同时,努力增强我国的学术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在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方面,要在深度、广度上下功夫,要在鉴别比较中借他山之石以攻玉,同时要防止食洋不化,防止缺乏研究的误读、误解、误导,更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从意识形态领域“西化”我们的图谋。现在,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需要中国。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学习借鉴中国,已经是世界性的课题。在此形势下,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要有新的思考,新的作为。要扩大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加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经验、成功发展模式的总结和推介,从而增强我国的国际话语权,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贡献力量,为增强国家的软实力贡献力量。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是:加强能力建设,尤其是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术出版物建设;扩大中外学生交流和多种形式的国际学术交流;高度重视汉语国际推广和孔子学院的健康发展。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和创新

·李军林·一、经济学人才培养现状(一)在校生数量规模急速扩大

经济学类(从2001年开始,各种统计文献将管理学类单列)在校生人数从1999年的614 028人增加到2005年的3 638 120人(含管理学),在短短7年时间内,经济学专业在校生人数增加到原来的6倍左右。经济学教育进入了空前繁荣的发展时期。在721所本科院校中,493所开设了经济类专业,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使得经济学教育成为最热门、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从1999年开始的扩招,让经济学教育一下步入了快速增长的区间(参见图1)。图1 经济学类在校学生数量变动情况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要求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提出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切实落实和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增强学校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这对经济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指导,明显地推进了相关院校的改革与发展。

数量的扩张让中国高等教育快步迈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从2006年开始,稳定规模、提高质量逐渐开始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观点。教育部明确提出坚持规模增长与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和就业状况等相挂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证高等教育必要的办学质量和规格。(二)高校经济学教育改革实施的效果

1. 探索面向21世纪的理论经济学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

近年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经济学发展的趋势,很多高校在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方面进行大胆的试验与创新,拟定了新的教学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课程设置在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意义。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经确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就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在本质上是一种知识结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论是为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还是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知识结构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知识结构不是一个静态范畴,而是一个动态范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人们对主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化,总是有新的知识不断产生,不仅在数量和门类上日益增多,而且在合理性和科学性上不断提高。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生活对经济人才的需求,也日益从注重专业技能转变到注重人才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对拥有新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在经济学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在经济学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始终把调整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作为首要工作来抓,以使人才培养紧紧跟上科技进步和知识进化的步伐,不断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规范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必要性。从国际经验看,经济学专业所开设课程覆盖了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包含了经济学的所有学科门类,课程体系很庞大,从理论经济学到应用经济学,从基础理论到政策分析,从课堂讲授性课程到阅读、讨论和写作性课程,从国内到国际,从发展中经济到发达经济都包括在内。(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课程设置中的主导地位和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导地位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居于基础和核心地位,这个地位是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特殊性质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人们认识和改造社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认识社会经济制度及其发展规律提供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奠定扎实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使学生能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学习其他经济学课程所遇到的问题,正确理解和认识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提出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突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课程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就是要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的基础上,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同时,有足够数量的课程和课时保证系统完整地讲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历史及其在当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作用则是指其在各类课程的建设中发挥导向和旗帜的作用。具体说来就是,课程体系中任何课程的讲授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必须旗帜鲜明地以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批判精神研究、总结当代社会经济生活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分析、评价各种经济思潮和流派,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提高课程建设水平。(4)课程设置的原则。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强化基础,拓宽口径,深化培养,提高能力。

第一,强化基础,就是要加强基础课教学,特别是加强那些对于经济学专业人才培育来说是永久性基础的课程的教学。基础课不仅是专业知识结构的基本骨架,体现经济科学的基本特征,而且是进行专业研究和获取新知识、增强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知识基础。因而必须加大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力度,要根据基础课教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的要求来确定教学的课时量与教学内容的结构安排,以保证学生能够通过基础课教学打下较深厚扎实的知识基础。在这方面,主要是强化三类课程的教学,一是导论性课程,二是中级课程,三是数量方法课程。

导论性课程旨在提供给学生基本的经济学理论、原理和概念,指导他们如何运用经济学的工具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导论性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概论、微观经济学导论、宏观经济学导论。这类课程的教学在突出基本原理教育的同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中级课程包括《资本论》导读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专题,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这类课程主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说明经济学家如何提出和运用经济理论以及如何缜密地思考和解释经济现象。二是提供进行经济分析必不可少的工具。三是向学生提供重要的信息,包括什么是经济学专业,哪些知识是必须掌握的,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技能,达到应有的水平的标准等。由于这类课程主要为学生奠定理论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求特别注意两点,一是课程的内容一定要为其他课程提供可资利用的知识和基础,为学生进一步学好后续课程创造条件。二是要对已有的理论进行比较和作出评价,帮助学生熟练地运用已有理论进行经济分析。三是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在此基础上来创造新的知识、新的概念和新的理论。

数量方法课程主要包括统计学和数学,如统计学、数理统计、微积分、线性代数、计量经济学等。数量方法课程主要是向学生提供经济学的经验工具,借助这样的工具,可以检验与评价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这些课程通常都比较强调代数方法和统计技能。数量方法课程的教学不但要说明什么是数量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告诉学生在进行经济分析时如何运用数量方法,特别是告诉学生如何像经济学家那样运用数量方法进行经济研究。数量方法课程的教学量要扩大,使学生能够更加注意研究设计和可以运用数量分析的范围。关于研究设计,就是形成运用数量工具进行经济分析的意识,这种分析包括提出问题,到进行研究,直至最后完成。关于运用数量分析的范围,就是要求学生懂得如何度量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如何选择、组织、评价和处理经济资料,有能力检验假设,懂得如何解释各种统计方式的结果。数学与统计学在现代经济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数学无论是在发展新的思想和论断,还是揭示新知识方面都是有用的,它往往是揭示经济问题比较有效的方法。统计方法用于以定量计算来制定预测理论,并测试这些预测与家庭、公司和国家经济数据的一致性。大学阶段的经济学研究并不需要优秀的数学能力,但它却需要一个良好的数学基础,能够用数学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去推理和沟通。

第二,拓宽口径,就是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从更为广阔的领域观察和思考经济问题。这类课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外延性课程,二是国际性课程,三是公共部门课程。外延性课程包括经济史、经济思想史、产业经济学、比较经济制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国际性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跨国公司等。这类课程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全球性视野,使学生能够站在全球化的起点上运用经济分析工具。公共部门经济学课程包括公共财政和税收、公共选择理论、劳动经济学。拓宽口径课程主要是选修课,为了防止学生选课的盲目性,真正使学生通过选课来达到开阔视野的目的,要加强教师对学生选课的指导。

第三,深化培养,就是通过进一步加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其具备更为扎实的经济学基础。深化培养主要是通过开设一部分超出教科书范围的高水平选修课程的方式来进行。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演变,掌握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和前沿观点。

第四,提高能力,就是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使学生更好地消化所学的知识。通过社会实践,可以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可以使学生联系实际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理论加以解决,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使学生亲自检验自己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发现自身的不足和缺点,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总之,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能力。这方面的课程主要有社会实践、实验教学、科研实践、高年级论文写作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在真实或者模拟的现实中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分析与解决现实问题的机会。这种课程的设置是不可或缺的,它对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2.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在探索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的同时,很多重点高校还从多方面入手探索了本科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1)为了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提高他们的分析和研究能力。很多高校为本科生制定了推荐书目,并在骨干教师主持和辅导之下,定期召开读书研讨会。经过教师引导,不少学生撰写出了具有专业特色和较高水平的读书报告。(2)在教学手段上,逐步实现骨干课程双语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模式,并开始逐步引入了实验教学。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为例,其针对西方经济学学习,采取了市场拍卖实验方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实验方法,现正在新的班级展开实验。西方经济学已经实现多媒体化。政治经济学的课件建设也正在进行之中。(3)提高教学质量。在课程安排方面,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很多学校都由学院指定骨干教授承担,这些教师均为该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其余课程均由学生自由选修,通过学生的用手投票机制来确保教学质量。同时不少学校还根据新的教学方案,引进竞争机制,在全系进行课程招标。此外,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部分学校还在一些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实行了助教制度:选择成绩优秀的博士研究生作为助教,为学生答疑、批改作业、从事课外辅导等。

3. 加强经济学教材的建设

教材建设是教学工作一个重要内容,目前的不少经济学教材中存在着结构松散、内容陈旧、方法落后、脱离实际等值得重视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高校集中经济学院和有关系所的骨干力量,花大力气加强经济学的教材建设工作,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全面更新经济学教材。以政治经济学系列的教材为例,很多重点院校把政治经济学教材的建设当作了工作重点,并在政治经济学教材研究和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不但制定了新的教学大纲,深入开展了对政治经济学前沿问题的专题研究,还出版了一些有较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多次讨论研究政治经济学教材的改革和编写问题,并拨专款资助教材建设。(2)根据本科的教学要求,编写了不同层次的经济学教程,形成完整的教材体系。本科生教材强调规范化和系统化。一大批优秀的经济学教材被教育部指定为推荐教材,而很多新的教程也在不断完善和规范。(3)组织力量翻译一批有影响的现代西方经济学教材。近年来我国在翻译现代西方经济学教材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翻译了包括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考利斯的《发展经济学》等在内的一批有影响的现代西方经济学教材,对经济学的教学工作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本科教学的改革和完善,帮助我国经济学人才的教育培养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专业型、复合型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管理学教学、科研人才和各类经济管理人才,其中很多人才都居于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位置,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各高校应在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教学体系的基础上,把教学体系建设的内容、要求等,进行深入宣传,并在教学实践中严格按照程序的要求进行管理,补充和建立相关内容。同时,在当前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的背景下,各高校应尽快建立经济学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并逐步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在信息系统的框架下,规范和科学管理日常的教学工作,从而把教学质量体系的建立、使用和规范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上。(三)经济学人才培养业已形成的基本特征

1. 经济学类专业的二重定位

探索创新型经济学人才的培养模式,首先要弄清楚经济学专业的定位。大学里的经济学类专业,就其目前的基本功能而言,既是培养能够从事经济理论研究和分析人才的专业,又是培养能够从事经济管理实际工作和政策操作人才的专业。理论性的经济学专业,按照其培养目标,毕业生将成为未来的经济学家,专门从事经济学理论和政策研究,为政府、企业和家庭进行各种经济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实用性的经济学专业广泛分布于各个应用性、部门性的专业,按照其培养目标,毕业生将成为未来的经济管理人才,直接参与市场经济活动。

理论性经济学专业与实用性经济学专业的内部分工,是经济学类人才模式适应人才市场需要的客观体现。而理论性经济学专业在经济类专业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它是各类新型经济类专业的孵化器,是新经济学科的生长点。理论性经济学专业建设的水平,在根本上决定着经济类专业的建设质量和建设水平,从一定意义上讲,一所高校的经济学专业的建设水平反映着该校整个经济类专业的建设水平。

2. 经济学专业人才素养基本成型(1)要具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的深厚基础,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武装学生是经济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所构成,它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的认识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机制的理论阐述构成了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石。只有掌握和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才能深刻地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才能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性质和经济体制的特点,才能自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能系统掌握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中的核心理论与基本概念。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系统描述市场经济运动规律的经济学理论,基于稀缺性假设,对家庭、公司和政府在进行各种选择时,如何作出正确决策的方法和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学习这两门课程的知识有助于理解和认识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但是,目前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主要是以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为背景构建的,整个理论体系的核心理念和概念体系都渗透了西方社会的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在学习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时候,要考虑到东西方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差异,要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这种差异,正确地理解与认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理论的特点及其应用价值。同时,要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出发加强这两门课程的建设,将中国的经验融入其中,以便增强这两门课程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3)能系统了解和把握数学和统计分析工具。在经济学的学习中,掌握数学和统计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要了解并掌握基本计量经济学方法,具有运用这些方法处理和分析经济数据的能力;对经济数据和事实的内容与来源以及用来组织、表述和分析这些数据的方法有基本了解;具有运用简单的统计软件组织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具有经济运行的基本知识;具有将基本经济学原理应用于政策分析的能力;可以以书面形式清晰地交流经济学思想;可用计算机系统收集著作目录信息,并能够从事简单的信息搜索和文字处理。(4)要对国际经济状况和内部国情有比较广泛的了解与把握。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习等多种途径,对中外经济发展历史情况和现实基本动向有基本了解,能够借助熟练的外语参与国际学术研修活动,能够广泛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与社会各个层面交往并获得相关信息。二、新形势下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发展面临的任务

在新的形势下,中国经济学教育的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面临着一系列新的任务:

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改革,需要对经济规律、经济原理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经济学的教学应及时应对经济科学的改变,要研究如何给经济学专业学生提供其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面临现代经济学学科发展和研究范式的转变,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要研究我们是否要、如何融入经济学的国际主流;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正面临着新的变化,如通识教育、学科交叉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全面素质教育、构建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等等,要研究经济学教育如何在新的理念下构建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一)合理定位,科学发展,分层次确定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经济学教育要致力于培养一大批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经济学精英人才和数量庞大的基础较为宽厚、专业知识和能力突出、适应面广的高素质应用型经济人才。本科层次着重培养一大批应用型人才和一部分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基础人才,要掌握基本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学基本分析方法与工具,突出创新精神、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硕士层次着重培养领导型经济管理人才,要熟练掌握经济基础理论,能熟练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现实问题,有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博士生层次主要培养学术研究人才,要具有厚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要致力于出原创性成果和解决国家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二)进一步调整学科专业,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加强重点领域人才培养

针对目前经济学类本科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的现状,应该:首先,严格控制部分发展规模过大的经济学类新增布点,如金融学、国际经济学与贸易等;其次,适度调整专业目录,将目前已经布点的一部分社会需求量大、发展能力强的经济学类目录外专业纳入本科专业目录;再次,鼓励部分高水平大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经济学大类下自主设置专业和灵活设定专业方向,或设置“经济与金融”、“经济与管理”、“经济与法律”学科的宽口径专业。

适应国家对重点学科、领域、行业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在专业发展上加强重点领域人才培养。如可以实施“理论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以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借鉴世界一流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培养一批既熟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又通晓西方经济学,熟悉中国国情的创新人才;可以实施“金融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鼓励有条件的高水平大学扩大本科生直接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规模与渠道,在研究生教育中设立金融专业学位和金融学术学位,为社会培养一大批金融工程师、保险精算师、理财规划与管理师、投资分析与管理师等现代金融业急需人才和金融学理论创新人才。(三)优化专业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

一般说来,学界对专业的理解有广义与特指之分。广义的“专业”是指知识的专门化领域。特指的“专业”是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等需要分门别类进行高深专门知识教学活动的基本载体,它是在一定的学科领域内,按照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学科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由一系列有一定逻辑关系的课程与训练所构成的知识体系和培养环节组成。

专业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由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决定。教育部经济学指导委员会2008年提交的《高等学校本科经济学类专业指导性规范(讨论稿)》提出,经济学专业教育内容应该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三部分的相关知识体系所构成。经济学专业的通识教育内容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经济管理、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体育、实践训练等知识体系;专业教育内容包括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专业实践训练等知识体系;综合教育内容包括思想教育、学术与科技活动、文艺活动、体育活动、自选活动等知识体系。(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

要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历史任务,经济学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为此,我们应该进一步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如鼓励和倡导基础班、实验班、双语班等多样性的经济类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和发挥好经济学类、管理学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特色专业建设、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质量工程的改革示范作用;推进经济学、管理学教育的国际化,鼓励各个学校进一步开拓国际国内各种资源,在人才培养、教师学生交流、课程建设等方面拓展国际交流合作;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推进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按国际规范引入人才培养新机制,包括学时学分、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学生修读方式、教学组织和课程管理、教师聘用考核等。三、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方向和途径(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再认识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从对21世纪人才素质特征的认识入手。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已经或正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相对于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是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提高受教育者的创造力。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对创造力的挖掘、训练、强化,提高受教育者的创造性和创造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素质教育,特别是创造能力培养,被提到相当高的程度加以认识,这主要是因为知识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单纯地获取知识是完全不够的。知识作为商品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的独一无二性和不可替代性。知识的供方是垄断的,知识产权和知识保密使知识成本十分高昂,因此形成自身的知识生产能力就成为至高无上的任务。同时,由于技术的更新换代,知识更新的周期缩短,从而任何知识都只有暂时性的意义。所以,对于21世纪的人才来说,是否具备不断掌握最新知识的能力,比掌握多少现存的知识,要重要得多。毫无疑问,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成功与否,关键是看它能否把人变成人力资源,这里的人力资源就是那种具有随时掌握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和素质的人。基于对21世纪人才素质特征的认识,可以说,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以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即培养经济学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优秀的创新型经济理论人才。

21世纪的教育,要求我们必须对人才培养的目标重新进行审议。今天,创新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当放在高等教育的突出地位。因此,经济学学生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创新意识强烈,有社会责任感,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及必要的社会综合知识,具有良好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具有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经济研究和管理工作能力的高级综合素质人才。

为了培养出新时代经济学人才,需要从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1. 依托优势学科,培养跨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

很多高校都建有非常广泛全面的学科群,为了给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应该充分依托各学校的优势学科,采取双学位制等培养方式来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举例来说,经济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和金融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将数学工具融入经济学、金融学的理论教学,使学生既深入理解经济学、金融学理论,又可以灵活、熟练地使用数学工具分析经济、金融问题。工商管理—法学实验班将工商管理同法学课程相结合,同时培养学生的管理技能和法律素养。

2. 改革传统教育体制,不断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优中选优”的人才选拔机制保证了优质生源。为了培养新型人才,在进行实验班招生时,建议采取二次选拔的严格遴选制度,对新生进行综合测试和专家评审等全面考核,最终确定招生规模。这种选拔机制突破了高考成绩作为单一评价标准的缺陷,可以选出最适合实验班培养模式的学生,最大程度实现学生兴趣和专业导向的一致性。

人性化培养模式帮助学生适应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最大限度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质。在拔尖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贯彻“精品教育”、“高端育人”的理念,采用针对性的精英培养模式。对实验班进行单独建制、小班教学,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引入导师培养机制,从学生的课程选择、学习进度和论文写作等各方面给予指导,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量身定做”课外学习计划。为每个实验班配备答疑助教和生活辅导员,解答学生在学习和心理上的困惑,进行全方位引导。

严格的基础课程训练为学生理论创新和实际应用奠定扎实根基。实验班的教学非常重视对学生基础课程的训练,对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学等基础核心课程安排了足够的学时,且配备了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和丰富教学经验的师资,并辅以严格的考核制度。

国际化的理念和措施培养学生与国际接轨的尖端人才。采用双语教学,指导学生阅读经典文献,逐步培养学生学习国际前沿资料的能力。邀请世界知名大学的一流专家学者为实验班学生授课,推荐优秀学生出境交流,交流高校遍及欧美著名学府。

3. 重视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专业学习与创新型研究并进,注重学生科研创新思维的培养。采用启发式教学,加强师生互动。课程中,教师应经常要求学生阅读相关领域的国际前沿文献,了解学术前沿动态;课程外,建立由教师指导、学生自发组织的研究小组,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进行观点碰撞。

举办大量高水平学术讲座和前沿课程。定期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前来举行讲座,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各种高质量科研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如“创新杯”、“海龙杯”、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高等院校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种学术竞赛,乃至在老师指导下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国家级重点课题以及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等。

4. 推动经济学教学理念的创新

紧紧围绕培养经济学复合型人才的目标,通过在教学中强调科研的做法,带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通过加强科研创新工作,以理论创新带动教学质量的提升。紧紧围绕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实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交叉集成加创新团队的新科研运行机制,系统化理论创新成果,建立既具有一般性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在课程安排方面,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不同特点,应有所侧重地强调科研成果在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本科学生,在教育部经济学指导委员会确定的八门核心课、五门必修课、八门优先选修课程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对经济学专业的教学方案进行修改和调整。要求教师追踪理论发展的前沿,观察社会发展的现状,以自身的研究为基础,不断更新学科基础课程的内容。同时,开设反映经济学发展前沿的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如信息经济学、博弈论、产业组织学、行为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等。(二)提高教学效果的制度性保障

全面提高教学改革的效果,需要一系列配套制度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性建设上。

1. 从制度上保证科研创新氛围的形成

制定相关的鼓励政策,鼓励教师将自身的科研活动与教学相结合。在具体推出一系列针对经济学教师教学科研奖励的实施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选派经济学教师赴国外进行学术访问活动,力求在这些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提升经济学教师的科研工作成果,在制度上为科研工作创新氛围的形成提供必要的保障。

2. 实施青年教师科研培训计划

实施这项计划是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努力使经济学科的科研水平与国际接轨。其主要内容应着眼于当代经济学前沿问题,邀请国外著名的经济学者,以开设集中讲座、短期课程、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来提高教师特别是经济学青年教师队伍的学术素质,开拓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3. 建设跨学科的平台

以对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创新为核心,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西方经济学中反映现代市场经济资源配置规律的一般原理,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从而为中国经济研究构建一个具有逻辑一致性的理论平台,引领中国经济学研究的方向。这一平台所涵盖的专业可以考虑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民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世界经济、经济思想史、经济史和国际贸易等。

4. 在制度上加强科研创新工作,推动教学硬件设施的改善

在教学手段上,为了更好地满足科研活动的需要,应逐步考虑实现骨干课程双语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模式,并逐步引入实验教学。同时,在部分主干课程,力求建立完善经济学课件建设并实现教学的多媒体化。此外,应该推动经济学研究数据库、经济行为模拟实验室和专业图书馆等教学硬件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为科研创新工作提供现实硬件支撑。(1)研究资料数据库。资料数据库的建设是科研创新的基础,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加以建设和完善:一是系统收集国内外经济学各子学科文献研究资料数据,建立经济学文献类数据库;二是系统收集中国和世界主要国家的实用经济统计数据,建立实用经济统计数据库;三是系统收集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著名学者和中国经济学工作者的资料数据,建立经济研究机构人才数据库。(2)经济行为模拟实验室。经济行为模拟实验室是推动科研创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外及我国一些重点院校的成果经验,经济行为模拟实验室可以主要由行为经济学实验室、商务谈判实验室、人力资源开发实验室和贸易流动实验室组成。其中行为经济学实验室主要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对个人或群体的经济行为特征进行规律性研究。商务谈判实验室主要是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模拟商务贸易与商务外交谈判环境,使学生掌握商务贸易谈判中主要原则、经济学理论依据和运行机制。人力资源开发实验室主要在于实验、模拟、仿真与调查,为科学研究与专业教学提供第一手的经过科学处理的数据。贸易流动实验室主要通过计量模型的设计和应用,对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流动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开展国际贸易活动的实验经济学研究。(3)专业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的建设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侧重,包括:第一,覆盖主要外文专业期刊的外文期刊阅览室。订阅30种左右在国际经济学界影响较大的外文学术期刊(英文为主),如:AER、EER、JEL、JEP、JIE、JLE、JPE、QJE、RIPE、RRPE等。第二,建设优先考虑主要研究方向需求的外文图书阅览室。购买3 000~5 000册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研究领域的外文学术专著,购买1 000~2 000册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出版物等。

5. 从制度上保证科研创新,鼓励学生科研创新氛围的形成

除了教师的科研工作创新外,各高校还应该积极贯彻科研主导的思路,创造性地制定一系列鼓励学生进行科研的措施。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导师制。在本科生中建立导师制。为每一名本科学生配备一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作为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

第二,课外理论教学辅导计划。从本科二年级开始,逐步推行课外理论教学辅导计划。一是举办小型研讨班,由专业学术委员会派出高水平的教师辅导这些学生讨论各种理论专题。二是经济学名著导读计划,由学生自愿参加,学院提供阅读书籍,并委派高水平的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和讨论。

第三,实施学生科研竞赛和科研项目资助计划。专门成立由各个经济学科的专家组成的论文评审委员会,建立一套完整的论文评比办法,力争每年都至少举行一次学生论文竞赛活动。同时,为了鼓励学生开展科研活动,积极推行学生科研项目资助计划,提升学生科研创作的积极性,为未来科研工作的深入展开创造条件。

第四,学生暑期学术旅行和社会实践计划。在组建学术委员会的基础上,由学术委员会审核选拔若干名学生到一些知名企业进行社会实践。同时在采取分散开展社会实践的基础上,集中研讨实习体会,扩大学生的视野,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第五,本硕连读制度。在总结以往经济学人才培养经验和切实执行已有改革方案的基础上,按照政治素质高、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和适应能力强的要求,在一些重点专业选择一批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和有培养前途的学生,试行从本科到博士的直通车培养方式,培养高精尖的经济学基础人才。

6. 建立稳定的经济学人才培养实习基地

经济学人才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校期间参加社会实习是一个重要的结合途径。以政府基层机构、企事业单位、银行金融组织为依托建立起来的实习基地,给经济学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稳定的人工环境以及了解经济实际生活的窗口,借此可以让经济学专业学生观察到现实经济活动现状,在相对短的时间里得到未来职场所需要技能的综合锻炼和提升。为此,也需要加大对实习基地的物质投入,给予实习经费、教师业绩考核、成果推介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保障。(三)人才培养的国际化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在日益加深。因此,我国经济学人才的培养必须充分考虑国际性的要求,努力学习和借鉴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学人才培养的经验。但是,也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国这个处于转型期和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中,经济学的教育和人才的培养必须具有自己的特色,应该坚持立足于中国实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主体,对各种经济学理论兼收并蓄,以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1. 制定国际交流合作计划,扩大交流,全面提升经济学学科群的国际交流水平

国际交流合作计划的着眼点在于扩大国际性学术交流,提升经济学学科群的国际化水平。进一步加强与国际一流大学的交流合作,实现“强者对话”和资源共享,通过瞄准有限目标,在较短时间内与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的经济学科建立合作关系;特别是注重展开“互派师生与合作研究”等项目,使教师和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发达国家经济学的前沿研究和教育,推动经济学学科在教学、科研和政策研究等领域与国际规范全面接轨,通过高层次、全方位地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交流合作,取得本学科群在国际学术界的一席之地。

2. 积极引进人才,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

采取“请进来”的办法,引进国际一流人才,邀请若干国际知名的经济学学者进行讲学,特别是吸引国外一流教授来我国授课;同时注重学习与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培养模式、教学方式及先进管理经验,探寻双方进行教学合作的具体方式与途径,为我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方式改革奠定基础。此外,还应着重考察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经济学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探求跟海外一流经济学实验室合作与交流的途径,明确与国际接轨的实验室建设思路和方案,从而借他山之石,促进我国经济学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发展。

3.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国际学术对话能力

在引进国外优秀人才的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学科的建设水平,增强经济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国际性,推进与国外一流大学的实质性交流,开阔工作视野和发展思路,我国的经济学学科建设还应该积极地“走出去”。一是选派优秀学生出国深造;二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使学生能够将学习和研究、本国经验和国际理论相结合,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外语技能;三是召开各种学术会议,积极要求学生参加国际会议讨论,使学生能够接触最前沿的经济学发展成果;四是组织骨干教师进行出国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经济学教学技能,改善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推动经济学双语教学的广泛推行。从而全面提升我国经济学学科群的国际交流水平、增强国际学术对话能力,带动科研教学“双丰收”。

4. 重视经济学基础性课程,多渠道推动教学的国际性

国际交流是学科发展的现代手段之一。在现代经济学迅猛发展的时代,进行高质量经济学教学必须在重视经济学基础性课程的同时,持续地、多渠道地推动教学的国际性。这其中,一是要增加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基础课程的学时,并配备优秀教师担任重要基础课程的教授工作。二是积极外聘国外教师,按照国际标准设置安排课程,争取前沿课程以及双语教学由外籍教师担任,力求将外聘专家担任的课程提高到10%以上。三是提倡双语教学和使用外语原版教材。在研究型经济学高等教育院校当中,在全面引进现代经济学英文教材的基础上,鼓励教师用英语进行教学,逐渐将双语教学课程占历年课程的比例提高到适当的比例。

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王轶 宋彪·

近年来,为适应社会经济纵深发展的客观需求,我国许多法律院校陆续创新思路、探索举措,在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方法、体系等方面推陈出新,丰富了法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为例,其作为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六十多年来引领了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方向。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法学院审时度势,将本科教育纳入教育工作的重心,以培养“健全人格、崇尚法治、追求真理、服务社会”的人才为目标,坚持“传承、巩固、拓展、改革”的发展思路,挖掘潜力,整合资源,构建起本科人才培养中长期规划的基本框架,对我国法学教育的未来发展将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

本学期初,学校教务处根据国家教育发展规划和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发展要求,专门组织会议并下发文件,建议各学院梳理人才改革思路,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按照学校要求,法学院结合自身发展规划,就法学本科人才培养召开专题论证、调查与研讨,初步形成较为全面、系统、可操作的研究报告。一、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一)法学专业的特点

法学专业以培养专门从事法律实务与理论研究工作的人才为目标,强调政治意识、业务技能、职业伦理和社会责任等综合素质的养成。其中,政治意识要求学生及时、准确把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审判、检察、法律服务与研究时能够妥善处理法律和政策的关系;业务技能要求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和训练,逐步具备良好的思辨、表达能力,妥当运用法律规则解决社会问题;职业伦理要求学生恪守法律理性和精神,在处理法律事务中恪守法律价值,不曲解、滥用法律;社会责任要求学生培养对国家、民族乃至国际社会的使命感,立足大局,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秉持创新、建设的心态积极应对社会变革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二)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沿革

自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培养公检法干部为目标,侧重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以及诉讼法等基础法学的讲授,法学实践侧重“模拟法庭”、“法院旁听”、“法院实习”等以审判实践为中心的形式,形成相对成熟、稳定的培养模式。

第二阶段:在培养政法干部的基础上,实施律师职业共同体的人才培养,增加经济法、社会法、环境法等新兴学科的讲授,法学实践也相应增加“法律诊所”、“律所见习”等以律师事务为中心的形式,拓展了传统法学教育的空间和平台。

第三阶段:探索兼具法学与相关学科知识的复合型的人才培养,增加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新闻、外语等学科的基础和主干课程,法学实践因此结合了其他学科的实践形式,如“企业法务”、“传媒法务”等,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开始发生结构性调整。

第四阶段:探索国际化法律人才的培养,增加法律英语,国际贸易,国际仲裁以及区域性、国别化法律(如欧盟法、美国法、日本法)等,法学实践相应增加“Jessup模拟法庭”、“国际游学”、“国外大学交换生”、“国际组织机构实习”等以国际法律事务或者跨国教育为中心的形式,国内人才培养模式开始与外国、国际组织发生实质性融合。(三)法学本科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随着公检法机构改革和人才市场化导向的推进,法学本科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

第一,现有教学资源无法充分满足法律人才需求的结构性调整。如前所述,随着公检法人才需求的减少,本科毕业生开始转向从事律师实务、企业法务以及非法律事务(如管理、文秘、出版、新闻等),这给本科教学体系、内容与方式等提出了挑战和问题。

第二,传统教学偏理论、单向度知识传授的特点,不易适应多变的法务需求。我国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社会呈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经常超越课堂教学内容,以往注重体系教学、理论教学的课程设计,以及相对疏远于实务工作的师资队伍,不易为学生提供解决现实问题的知识和方法,会造成教学与实践之间的“空白”,也引发大学教育是“职业教育”还是回归“精英教育”的争论。

第三,各层次法律学生(如双学位、法律专业硕士)的扩招,模糊了差别化培养的方针。一方面,本科教学与专业硕士、双学位等培养目标出现交叉现象,区分度不明显;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求职者学位的走高要求,助长了本科生保研、考研的氛围,使其职业预期处于尴尬状态,影响到教学环节的有序管理。

第四,学生选择职业的市场化导向,推动了教学过程的功利化取向。部分基础课程受学生冷落,部分实践性课程(如社会实践)流于形式,英语四六级考试以及司法考试等职业资格考试占用了学生大量课余时间。

第五,国际化法律人才的培养亟待加强。随着各国经济的逐步融合,迫切需要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擅长处理国际法务的高端法律人才。为此,法律院校应提高国际化意识,调适目前的师资队伍、课程体系以及实践平台等教学资源。

从长远发展来看,培养具有高尚法律情操、完备知识结构、娴熟业务技能、敏锐国际视野等综合素养的法律人才,是法学教育机构转换观念、调整思路、创新模式的出发点和归宿。二、法学本科教学的基本情况、优势分析和主要成果(一)本科教学基本情况

1. 本科生构成

法学院本科仅设立法学一个专业,此外,还设有一个知识产权双学位班。自2005年开始,法学院还单独设立国防生本科班。这样,广义的法学本科生由普招生(非国防生)、国防生、留学生和双学位生四部分组成。2007—2010年,广义法学本科生人数分别为217人、223人、224人、240人,约占当年全院学生总量(含注册硕士生、博士生)的20%。其中,非国防生为本科生主体,约占2/3强。

2. 教学方案

目前,除双学位生外,其他类别本科生实行4年学制。按照2009级教学方案,4年制本科生应完成171学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等兄弟院校相关学分分别是140学分、171学分、160学分、140学分。学分构成上,法学院本科生需完成全校必修课43学时、选修课28学时,加上原典选读、实习毕业论文等16学时,三项约占总学时的51%;另外,专业必修课64学时、选修课20学时,两项约占总学时49%。

3. 教学体制和教学方式

法学院实行以教研室为主干的组织框架,教研室实行主任负责制。为此,本科教学主要以教研室为基础展开:教研室负责设定课程、编写与调整教学方案、安排授课教师、指定评定学生学年毕业论文以及研究生选拔工作等。此外,教研室教师还参与指导学生社团工作、课外实践活动、评优评奖活动等。部分教师还担任本科生班主任工作。在法学实践方面,法学院构建了“一体两翼”教学模式,“一体”是课堂案例分析,“两翼”包括利用校内社团组织和校外社会实践基地两个平台训练、提高法律实务技能。2009年7月,由法学院组建运行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实验实践中心经专家组评审后,被确认为北京市示范性实验实践中心。根据法学专业特点,法学院本科教学主要采用的教学方式有教师讲授、课堂讨论、学生演示、实务模拟、社会实践、参观学习、挂职服务、论文评比等。

4. 毕业去向

法学院本科生的就业去向随着社会需求变化也在发生着调整。按照院团委的统计,2009年普招生毕业人数为141人,其中读研68人、留学21人,两项合计占毕业生总数的63%。其余52人中,就业31人,占22%;继续考研或者其他选择21人,占15%。2010年普招生毕业人数136人,其中读研67人、留学18人,两项合计占毕业生总数63%。其余51人中,就业37人,占27%;继续考研或者其他选择14人,占10%。可见,继续深造是近年毕业生的主打方向。(二)本科教学优势分析

1. 学科优势

法学院拥有完整的一二级学科体系。在2004年、2009年教育部组织的第一轮和第二轮一级学科排名评比中,法学院均居全国第一位,堪称我国一流的法学院。其中,刑法学、民商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法学理论等四个二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此外,法学院还拥有1个“985创新平台”,1个“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各专业教研室相继成立有30余个研究中心、研究所,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学术交流平台。

2. 师资优势

截至2010年10月底,法学院在职教授116人,其中教授63人(占54%),副教授39人(占34%),讲师14人(占12%)。其中,3名教师担任“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6名教师当选为“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13名教师入选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和“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名教授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4名教授获得“北京市教学名师”称号。

3. 教学平台优势

法学院长期以来重视本科实践性教学。1953年7月,法学院在全国法律院校最早建立教学实验室——刑事侦查实验室(现为物证技术鉴定中心)。1985年5月,法学院设立北京市首批律师事务所——第十律师事务所(现为地石律师事务所)。1999年,法学院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大学生自我组织和管理的法律援助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援助中心。2000年9月,法学院成为全国首批诊所法律教育试点院校。2007年1月,法学院成立全国高校第一家从事残疾人权益保障的公益性组织——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2007年12月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实验实践教学中心设立司法实验、诊所教育、模拟法庭、立法实践等四个教学部门,形成实践性教学的组织框架。

4. 图书馆优势

法学院拥有全国藏书量最多的法学图书馆,为学生提供阅读、查询资料、自习、网络等服务。图书馆位于明德法学楼四、五层和一层的部分,总面积为2 000平方米左右,现有藏书近30万册。图书馆包括一个108平方米的电子阅览室,可提供60余人同时网上查阅;还包括两个180平方米的大阅览室和两个40余平方米的专业阅览室,可提供数百人同时查找、阅览。2010年10月,法学院将一层原有书库扩建成300平方米的论文、报刊库,可容纳150~200人阅览。(三)主要教学成果

依托良好的软硬件设施,法学院近年来在本科教学方面取得的主要教学成果有(截至2010年12月):

1. 精品课程

法学院共申请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民法学、中国宪法学、中国法制史、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破产法)、北京市级精品课程7门(民法学、中国宪法学、刑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法制史、法理学、法律经济学)。此外,部分课程列入校级精品课程或者建设项目。

2. 精品教材

法学院共入选国家级精品教材5项、北京市级精品教材15项。此外,法学院教师先后出版了“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构建起“原理—案例—参考资料—练习题”四位一体的教材体系。

3. 特色专业

自教育部“质量工程”实施以来,法学院法学专业先后入选北京市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4. 教学名师

法学院共入选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次(龙翼飞、韩大元),北京市教学名师4人次(姚辉、韩大元、龙翼飞、胡锦光)。入选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的分别有:韩玉胜、张谷(1999),王新清(2000),姚辉(2001),姚辉、徐青森(2003),李琛(2004),韩玉胜、何家弘(2005),冯军(2007),谢望原、赵秀文(2010)。

5. 教学团队

法学院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民商法教学团队、宪法与行政法教学团队),北京市级教学团队2个(民商法教学团队、宪法与行政法教学团队)。

6. 双语教学

法学院共入选国家级双语教学1门(法律英语),校级双语课程1门(国际商事仲裁法)。

7. 挑战杯论文大赛

由张天依、周达峰、陈宇斯、蒋咏、陈颖等同学创作的作品《小额贷款公司制度研究——以苍南联信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获得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三、近年来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的创新举措

近两年来,法学院领导班子坚持以提高本科综合素质为教学工作中心,建立本科工作委员会,完善本科教学管理制度,通过一系列创新性举措,为本科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开启了崭新的篇章,具体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本科生就业预期模糊、个性化发展欲望强烈以及法律事务未来走向等问题,法学院推出“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改革模式,即根据本科同学的自身特点和职业兴趣,设计“学术型”、“涉外型”以及“实务型”三类培养模式,尽量将学生培养成他(她)们想做并且适合做的人。

1. “学术型”人才培养“学术型”意在选拔、培养优秀的学术人才。作为一所国内一流的法学院,未来一定要有一定数量的学术拔尖人才,以学术为志业,引领、推动中国法学的发展,并具备能够与国际同行进行对话的能力。作为具体措施,法学院结合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计划,从院内2007级本科生中根据自愿报名与公开选拔相结合的方式,从15名报名者中“优中选优”,挑选出3名品学兼优、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和法学教育的优秀学生,为其配备专业指导老师,并在本科毕业后推荐至包括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在内的国外名校攻读硕士至博士学位。如果这些学生在未来取得博士学位后成绩突出,符合我校引进海外人才条件者,院里会优先选留任教。这种遴选机制未来将成为一种常态化做法,以鼓励更多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同学获得更多更高水平更具国际视野的教育机会。与此同时,法学院鼓励有学术旨趣的高年级本科学生阅读经典文献,参与老师相关科研课题的研究或者进行自主的科学研究工作。

2. “涉外型”人才培养“涉外型”意在选拔、培养具有较强外语能力,具有扎实的国际法学知识功底,未来有志于在国际机构、涉外部门以及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律师事务所工作的优秀人才。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加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担负的国际责任也越来越多,适应这一需要,必须有一批优秀的涉外型人才,可以在国际社会用法律的语言表达中国的立场,传达中国的声音。作为具体措施,法学院在2010年暑期推出了“学生暑期海外游学系列”,具体包括牛津大学暑期课程班,美国波士顿、纽约暑期法科学生访问团,暑期学生赴日游学考察团以及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国际贸易和投资法暑期班等,以提升学生的外语能力和国际视野。为适应培养涉外型人才的需要,法学院还与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签订“教学资源交流协议”,使法学院的学生能够享受到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优秀的涉外法律教学资源。

3. “实务型”人才培养“实务型”意在选拔、培养到包括司法部门、行政机关以及各类法律服务机构等任职的优秀实践性人才。作为具体举措,法学院与商学院“强强联合”,自2009年起举办“工商管理—法学”实验班,每年从法学院和商学院刚入校的新生中择优各选拔15名同学,单独组班,单独制定培养方案。立足于培养有全面、系统的工商管理和法律专业基础,具有良好管理技能和法律素养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既可从事企业经营管理事务,也可从事立法、司法和法律服务工作。2011年,法学院与新闻学院正式协商筹办联合培养“法学—新闻学”实验班,旨在培养具有法学与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执业技能和发展潜质的高端复合型本科人才。学生毕业后,适宜在新闻媒体从事法治新闻报道,在政府、企事业单位从事公共传播与宣传管理工作,还可以从事立法、司法与法律服务工作,以及在相关领域从事教育与科研工作。法学院还对包括模拟法庭课、法律诊所课等实践类课程进行了整合,同时充分利用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的教学资源,为“实务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平台。从2010年开始,从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中选拔一批有志于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同学,到律师学院接受知名专职律师的职业培训,立足于培养既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又具备良好业务素质的实务人才。(二)通识教育改革

通识教育是我校培养“宽口径、厚基础”人才的创新性举措,旨在塑造学生完备、系统的自然、人文科学知识结构,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健康向上的心态,以及强健的体魄。根据学校的安排,法学本科通识课涵盖政治理论、语言、计算机应用、心理、体育、国防教育、职业发展、原典选读、人文艺术等课程。

根据通识教育目标指引,法学院在体制、制度与工作机制方面进行探索与创新。简要介绍如下:

1. 政治理论方面

除课堂教育外,法学院在班级建立党小组、团支部,设立本科生党支部,并且率先在全校设立国防生党支部,学生党团组织通过日常政治学习、座谈会、参观访问、观看演出等形式,潜移默化书本理论并影响其思想与行动。法学院还利用60年院庆之际,开办“口述人大法学院历史”、“图述人大法学院历史”、“校友茶座”等形式,引导学生继承革命传统,弘扬人大精神。

2. 语言教育方面

法学院高度重视法律人才国际化发展对本科学生语言能力的要求。为此,学院一方面创造条件,专门开设“法律英语”,引进具有国外教育背景的海归学者,聘请国外知名大学教授举办“海外杰出法学家课程”讲座。2010年3月29日至4月9日,维也纳著名罗马法专家Herbert Hausmaninger教授已经成功完成首次讲座。

3. 心理健康方面

法学院于2001年率先在全校设立班级心理委员,此后由学校团委推广至全校各院系和各层次学生。法学院团委也于2007年11月成立学生心理辅导中心(知心社),举办心理健康大讲堂、心理减压户外活动等,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生生活中。

4. 国防教育

法学院是2005年首批接受武警国防生的学院。自此以来,学院高度重视国防生的培养,特别强调国防生在纪律、作风、集体意识等方面对其他本科生的示范和引领作用。5年来,法学院国防生在国防生群体中一直处于标兵带头作用。2005级国防生获得北京市优秀班集体称号,2006级刘文杰获得校长特别奖。法学院国防生还在学校武装部的支持下成立了人大定向队并组织了相关活动。可以说,国防生的培养为本科生国防教育提供了直观的参照样本。

5. 职业发展

法学院党团委一直关注学生职业发展,并指导学生成立职业发展协会。学院每年均通过举办法院、律师所、企业等专场招聘会,主动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目前,学院正在全校范围内招聘1名专门从事就业指导的工作人员,以促进就业工作的专业化。

6. 原典选读

2009年12月,法学院修订编写了《关于本科生“原典读书笔记”课程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制定了《本科生原典选读参考书目(2009)》。该书目在参考硕士、博士生参考书目基础上,精选了47篇基础性的学术经典著作。《说明》要求学生通读一本书,对该书结构体系、主要观点、写作方法等内容形成整体性认识,然后完成5 000字左右的学术论文,于第六学期开学后一周内交本科教务,由本科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审核评阅。(三)创新人才培养

在人才模式改革的基础上,法学院提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一方面,与商学院联合试办“工商管理—法学”实验班,旨在培养高端企业法务人才。在此方面,法学院还于2010年11月同新闻学院初步磋商试办“法学—新闻学”实验班,旨在培养高端传媒法治人才。另一方面,法学院内部推行“分类培养”模式,以培养差异化、个性化的法律人才,具体内容不再赘述。(四)课堂教学效果

为调查配合十年腾飞规划和本科教学改革而进行,法学院于2010年3月展开了本科教学改革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分为三组:在校本科组、在校研究生(由外校考入人大)组、毕业本科组,分别回收问卷93份、46份、20份。调查问卷简洁明了,涉及课程时序安排、教材使用、教学方式、教学效果、考研保研、社团活动等内容。调查结果表明,法学本科教学存在下列问题:一是课程在开设时序、难易程度安排上有待改进,部分基础、交叉型课程(如社会学概论、法律逻辑学等)有待增加;二是教学组织过程中偏重理论学习和科研,职业素质和技能的培养有待加强;三是教学相长方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很强,但学习态度、时间投入方面有待改善,教师服务本科教学的意识、教学方法有待提高。基于调查分析,法学院提出“强师资、强教学、强本科”的思路,并专门召开3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通报调查结果,听取教师的建设性意见。

除本校教学外,法学院已经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签订了“教学资源交流协议”,双方相互选拨优秀学生到对方学校听课并取得相应学分。2010年10月、11月,法学院还与北京大学法学院、清华大学法学院相继达成教学资源共享的初步协议。(五)实践性教学

如前所述,法学院构建了“一体两翼”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并且成立了法学实验实践教学中心。以此为基础,由王利明教授牵头主持,韩大元、龙翼飞、刘明祥、韩玉胜等教授共同合作完成“法学案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工程”教改项目,获得“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目前,校内实践教学平台主要包括法律诊所课程,以及律师事务所、残疾人权益保护研究中心、物证技术鉴定中心;校外实践教学平台主要是包括大量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企业等在内的“教学实践基地”。

为提高实践性教学的效果,使之最大限度地惠及所有本科生,法学院正在尝试下列两项创新举措:一是协同律师学院共同培养法科学生的职业技能;二是调整法律诊所的组织体制。2010年9月,律师学院向全院发出招生指南,欢迎有志于律师事业、法律知识扎实、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报名。经过严格选拔,有5名本科生(大三)和25名法律硕士学生(研二)入选。目前,国内尚缺乏相关经验。为此,律师学院经过周密研究、论证,开设“诉讼法律事务”和“非诉讼法律事务”等课程,邀请业界经验丰富的律师担任教员,分别讲授不少于36学时的课程。针对法律诊所的组织体制调整,学院拟强化法律诊所的独立性,突出诊所在实践性教学中的引领作用。为此,学院拟将法律诊所视同“教研室”,允许其在全院范围内遴选师资、设立课程,充分实现实践性教学与各教研室之间的资源共享。与此同时,法律诊所的案件代理、模拟法庭训练、谈判训练等课程,也将与律师学院的法律事务课程有机对接。法律诊所的功能也拟与学生实践性社团的功能实行有机整合。(六)人才培养国际化

法学院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起步较早。1994年,法学院与巴黎第一大学合作创立“欧洲法律培训项目”;1998年,法学院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合作举办“中国法暑期项目”。2000年和2010年,法学院先后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第一、二届“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法治建设和法学教育的成果,对推动我国法学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引领作用。从广义上讲,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战略是多元的,既包括国际游学计划、学生交换、短期赴国际组织实习、Jessup模拟法庭比赛、中外学生圆桌会议等有关学生素质提升的国际化,也包括教师能力提升的国际化;既包括师生赴国外留学访学,也包括国外优秀教师来我院授课,国外学生来我院学习。可见,人才培养国际化是引介国外法律文化、输出中国法律文化的动态、双向的过程。

法学院实施的人才培养国际化项目主要有:(1)学术大师养成计划,即选拔、重点培养综合素质良好的本科生,扶持他们在国外接受系统教育并取得学位;(2)暑期国际游学计划,即在假期组织遴选出来的优秀学生赴美国、欧洲、日本等地的法学院、司法部门、律师所等从事参观考察,扩大学生视野;(3)选送学生赴国际机构实习,已经有学生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机构从事实习活动;(4)实行互派学生、学分互认制度,即选拔优秀学生赴美国大学攻读硕士,同时招收国外学生来中国攻读中国法硕士学位;(5)组织中外学生圆桌会议,已经与哈佛大学、早稻田大学、芬兰拉普兰大学、新加坡商业大学、都柏林大学、韩国梨花女子大学等大学联合举办了圆桌会议;(6)持续组织Jessup国际模拟法庭、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等全国性赛事;(7)配合学校统一部署开设暑期国际小学期。

目前正在计划中的项目主要有:一是增加外籍教师数量,用标准英语授课;二是通过视频网络传输,实现国外专业授课的国内同步共享,即学生通过网络分享国外法学院的课程。四、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走向(一)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未来走向的基本思路

面对急速发展的市场需求,包括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等院校的法学院,也都从复合型、实践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尝试推行双学位、导师制、国际小学期等改革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总体而言,为顺应时代发展的多元化需求,法学本科人才培养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1. 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是符合个性化要求的必然趋势

根据教育资源和学生意图,设计个性化培养模式,调动多方力量推动改革并实现其社会效益。为配合此项工作,现行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需要进行分类化制定或者调整。条件许可的院校,可以为学生“量身定做”教学培养方案。

2. 有机整合现有课程体系,强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投入和效果评价

为此,可以增加基础性课程(如民法、刑法)的学时,夯实学生的法学基础理论功底;相对缩减专业课程的学时,或者将专业课程专题化,减少传统专业法教学中过分追求理论化的知识传输方式。为确保教学质量,对基础课程可以考虑逐步实行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核的教学方法。

3. 将实践性教学落到实处

目前,通过模拟法庭、法院实习、诊所教育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已经趋于普遍化,但是形式重于实质的情形还较普遍。为此,强化实践性教学的“务实”作风,是传承已有模式、挖掘其潜在功能的关键。

4. 推进国际化培养计划是不可逾越的改革阶段

在本科阶段,重点强化学生对世界法律文化的概括性了解,提高学生对外交流的语言能力,增强学生对涉外法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其适应国际法务运行的规则与程式。一部分师资完备、制度健全的院校可以尝试推进高端人才培育模式。当然,这一模式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认可与扶持。

5. 强化教师对本科教学的关注,普遍提高本科教学的师资水平

法学院校可以通过岗位评审或者奖惩机制,强化教师对本科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课外辅导等活动的投入。针对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本科教师需通过自我提高或者后续教育,在教学观念、意识、技能等方面获得充分提升。(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未来走向

为促进本科教学改革,完善本科教育环境,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时期法律人才,发挥法学院对全国法学教育工作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根据国家、学校的发展规划,法学院于2010年11月制定了《关于完善本科教育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计划在征求各方面意见基础上,经修订调整后付诸实施。《意见》分析了当前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强化教学各方的权益和责任,通过创新举措、完善机制,以推动本科教学的全面改革和纵深发展。《意见》指出,本科教育是法学院事业发展的根基,是培养高端法律人才的关键环节。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的纵深发展,法学教育面临着市场化的极大挑战,传统的教学理念、体系与模式逐步呈现偏离现实需求的问题;加之教风、学风、管理等方面的既存问题,本科教育效果与法学院的社会声誉还存在距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学院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进度。为此,全院上下应当与时俱进,调整工作思路和目标,坚持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地开展工作,维护和巩固“一流”、“知名”的荣誉与地位。法学院全体师生和各业务部门应当怀有责任、竞争、危机、荣誉意识,不断提升能力,完善自我,在各自岗位展示名校的实力和风采。《意见》要求每位教师以“名校教师”身份严格要求自己,热爱教学和科研,关心本科生的成长。具体要求有:(1)教师需制订个人能力提升计划,力争在某一或者若干学科领域享有知名度,熟练掌握一门以上外国语,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理论与实务发展动向;(2)教师需研究本科教学法,集体协商编写教学方案,注重对学生的“四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则、基本技能)教育,探索适合新生代特色的教学方式;(3)教师需关心学生管理工作,注重学生的知识、价值观、品格、心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抵制不良学风,营造公平、民主的教育氛围。此外,《意见》对学生、管理人员也提出相应要求。

为实现规划目标,《意见》提出一些创新性举措,主要举措有:(1)整合校内外师资(含专业外语教师)力量与平台,构建相对稳定的教学组块和课程团队,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2)完善教研室例会制度,统一教学大纲、教材、考核、评分等标准,研究教学法,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和教师接待日。(3)建立院内网络、BBS、QQ工作群以及工作热线等,配合E-mail和短信群发,实现资源与信息的及时互通。(4)鼓励教师、学生参与本科教育事务决策、处理过程,创设听证、质询、限期答复等工作制度。

新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蔡雯·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党领导创办的第一家新闻教育单位,自1955年创办以来本科教育已经有55年发展历史,其新闻学专业是传统优势专业,也是全国唯一连续被评为新闻学重点学科的学科点。近年来,学院针对目前新闻与传播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变化,对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细致规划。一、根据新闻传播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影响规划本科专业设置,理顺学院教学管理机制

在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推进下,新闻传播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对人才需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2009年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媒体峰会”上,来自各国媒体的领袖们一致认为,新科技带来了媒体发展的新环境与新模式,新闻传播业在新技术的推动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媒体的融合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这一变化要求新闻传播工作者有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更加全面的专业技能,这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作为全国新闻教育“领头羊”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近几年来一直在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传媒业的未来发展需求着眼,仍需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2009年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认真研究了媒体发展的现实情况后认为,本院的专业设置与课程结构还不能充分适应媒体对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决定通过本科专业结构的重新调整和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使人才培养达到更高的水平。

经研究决定,本科专业建设的思路是:在新闻学院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多选择”的人才培养思路。学院围绕本科教育探索建立新的管理结构,突破以往按教研室进行教学管理在资源配置上存在的局限性,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潜力,以期更好实现全院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在此指导思想下,学院决定建立四个系:新闻系(侧重平面新闻媒体人才培养)、广播电视系(侧重广播电视人才培养)、传播系(侧重新媒体人才及公共传播人才培养)、广告及传媒经济系(侧重经营与广告人才培养)。四个系作为教学活动管理、业务实习指导及对外合作等方面工作的具体运行单位,各自具有明确的主攻方向,各自对应相关的媒体机构,各施其责。我们认为,这样的治理结构将有助于教学单位与媒体组织之间实现产学研结合,有助于学生业务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有助于教师参与媒体一线的实践活动,也有助于向对口的媒体组织推荐学生就业。

四个系中,新闻系、广播电视系、广告及媒体经济系都已经有较好的发展基础,特别是新闻系,是国家特色专业点和北京市特色专业点(新闻学专业)的建设单位,这一专业在历次教育部学科质量评估中都名列全国第一。新闻系过去55年中培养的毕业生很多已经是新闻业界的领导和骨干,在新闻界有着良好的声誉和巨大的影响。在未来的专业建设中,新闻学专业应继续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并争取教学质量有新的提高。

广播电视系和广告及传媒经济系所建设的广播电视专业和广告学专业也都有十年以上的发展历史,取得了一定的业绩,但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教材建设、实验教学还有继续加强的必要,一些教师的业务水平也有待提高。学院将对这两个专业进行更多的投入和支持,加强教师团队建设,以尽快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传播系是2010年新组建的系,传播学专业也是教育部在本科专业设置中新增设的一个专业。无论从本院还是从全国的专业发展情况来看,目前这个新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都还有待探索。新闻学院根据已有的基础和条件,确定传播学专业的建设目标是:培养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全面的专业技能和优秀的发展潜质的公共传播人才,毕业生适合在政府、企业、传媒和其他社会组织中从事数字传播、视觉传播、文化传播、公共关系等领域的工作。

我们认为,在人才培养上,“传播人才”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人才”。从广义上看,传播人才包括新闻人才而又不限于此;从狭义上看,传播人才更多地是指那些在“信源部门”(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供职的专业人才,新闻人才主要是指那些在“信道部门”(新闻媒体)供职的专业人才。新闻学院传播学专业采用的是狭义“传播人才”概念,即主要培养在新媒体、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从事信息传播工作的管理人才、研究人才和业务人才。事实上,这一界定更符合传播学科的发展源流和目标导向:通过信息的生产、加工和分享,促进社会系统在协商中走向进步。

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上,传播学研究及其成果转化立足媒体传播而又超越于此。从应用的范畴看,目前的传播学术更关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信息加工、传播和管理,诸如危机传播与社会和谐、传播技术范式变革与社会结构再造、文化传播与意义分享、组织形象塑造与软实力构建等问题。媒体研究是传播学研究的重要资源和手段,而不再像新闻学、媒介经济学等有关学科那样将之视为学术话语的核心问题。

在学科增长点的培育上,传播学与新闻学“小分大合”有利于创造人大新闻学院的又一个竞争优势,进而提升人大新闻传播学科的整体实力。所谓“小分”,即在新闻学院传统强势学科新闻学之外,单设传播学专业,以做加法的方式开辟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又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阵地;所谓“大合”,即传播学专业和学院设置的其他专业一样统合于人大新闻传播学科,并因自身的充实和提升而于整体上聚积更多的学术资源与竞争优势。

新闻学院开办传播学专业基础扎实、优势明显:深厚的历史传统和在全国同一学科领域的引领性地位。新闻学院是国内最早引进传播学(20世纪50年代)、最早发表和出版传播学著作(20世纪80年代)的院系,为国内传播学的发展作出了开创性贡献。2007年,新闻学院传播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8年,新闻传播实验中心被评为国家级示范实验基地(2008);目前,新闻学院在数字传播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危机传播、公共关系、健康传播和政治传播等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媒介融合学科建设已经具有扎实基础,并可朝着公共传播领域逐步拓展。新闻学院自1997年开始网络新闻方面的本科教学,2000年在新闻学专业开设网络新闻方向;2007年设立数字新闻传播方向,在人才培养方面经验丰富、业绩突出;在科研方面,新闻学院的媒介融合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同时,危机传播、健康传播、政治传播等公共传播研究也于近年取得了一定成果,可以在未来三至五年形成基于媒介融合的公共传播学科优势。

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传播学专业师资队伍,他们之中既有一直活跃在学科前沿的新中国新闻传播理论的开创者、奠基者,也有年富力强、成果丰硕,处于国内新闻传播学界顶层的学术大家,还有一批传承人大学脉、已经崭露头角的青年学术骨干。此外,产学研资源丰厚,具备独立建专业的主要软硬件条件。从外部资源看,目前数字传播学科方向拥有多年持续深度合作的政府资源和业界资源,为构建实质性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譬如,数字传播方向与国务院新闻办、北京市网管办、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机构和单位在科学研究(科研课题和决策咨询)和人才培养(在职研究培养和奖学金)方面一直保持着良好合作。

当然,传播学专业作为一个新专业,目前面临着教师团队还不齐整,如公共传播领域、新媒体领域的教师人数少,整个团队力量较弱的情况,在目前多个培养方向(公共传播、新媒体、摄影等)并存的情况下,如何进行资源的整合形成合力,也还有待探索。学院将传播学专业作为一个新的增长点,将在以后的若干年中加大建设力度。

综上,学院对四个专业发展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传播学作为新兴学科将在以后几年中作为一个建设重点,投入更多的力量精心打造和发展。二、争取与兄弟学院合作,通过创办双学位实验班,探索联合培养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新路子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媒介融合是新闻传播业发展的大趋势,这对培养“专家型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普通民众介入新闻传播可能性渐高,单纯的信息采集和发布已不足以让新闻媒体立足,以全面的视角、独到的观点、鞭辟入里的解读,使新闻和信息传播进一步延伸到知识与服务领域,并不断通过裂变与聚合,形成新的内容产品,从而促成媒介集团中产品链和价值链的生成,这才是媒介新的生存之道。针对这一需求,在相对领域拥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新闻人才,甚至是在某一领域拥有一定权威的专家型记者,也是新闻院校的培养重点。在西方发达国家,培养专家型记者的教育实验已经在一些新闻院校中有所开展。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近几年来一直在进行培养“专家型记者”的实验。2003年9月,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宣布创立一个新的为期一年的文学硕士学位(Master of Arts,M. A.)项目,专注于教授未来的新闻领军人物在他们的事业中将会遇到的一些专业问题。M.A.项目要求其申请人应该具有从事记者职业的较高的专业资格,或者是在哥伦比亚大学或者相同档次的学院获得了新闻学硕士学位,或者取得了足够的专业成就,并且有相关记录可以证明。2005年,该项目开始挑选第一批学生。第一届学生被分成四种不同的专业方向:商业和经济新闻,科学和医学新闻,艺术和文化新闻,政治和国际事务新闻。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选择这些专业方向,是为了和本校内一些很强的系科进行合作。而且,由于纽约是美国的艺术和文化中心,也是商业中心、医疗中心,这些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个新项目的教学主要依靠其他学院的师资力量,新闻学院从别的学院找到的最好的教授,专门给新闻学院的学生上课。学生做硕士论文时也有两名导师,一名是新闻学院教授新闻的老师,一名是他们所选修专业方向的老师。

哥伦比亚大学的办学路子,值得我们国内的许多新闻学院借鉴。我国的新闻学院有很大一部分都存在于综合性大学中,但对于借助其他学院的学科优势,进行横向联合,实现教育资源整合开发却少有作为。如果我们要真正做到培养专家型新闻人才,让学生具备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就必须在跨院系跨专业的合作上动脑筋,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优化。

基于上述认识,人大新闻学院决定和兄弟学院洽谈合作,初步设想通过不同学科之间合作办双学位实验班,在本科生中选拔一批优秀学生从二年级开始进行“新闻学+法学”或“新闻学+经济学”的双学位学习,培养有复合性专业背景的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目前这项工作还在论证和设计阶段,力争近一两年中取得实质性进展。三、优化本科课程设置,加强通识教育,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

在以四系一部的建制实现分专业管理的前提下,学院特别重视在教学方案制定时强化学院的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和专业技能培养,淡化专业之间的界限。要求各专业均围绕主攻方向提供多种类的“课程包”,让学生能够自由选择专业课程,并能够根据自己的特长与兴趣自由组合学习其他系的专业课程,同时又引导学生在全面学习掌握各类媒体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有所侧重,形成特长。

通识教育是中国人民大学这几年来一直举全校之力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新闻传播学科的本科教育在人大这样以人文社科为优势的综合性大学中,如何更好地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强化学科基础教育,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打好人文社科的理论功底,一直是新闻学院本科教育中值得思考的问题。学院为本院全体本科学生开设的基础课程中,除了本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以外,还以较大比重提供非本专业的基础课程,加强学生在政治、法律、经济等领域的知识素养。

经研究后决定,全院的基础课程共设四个模块:传播史论基础课程模块,传播技术基础课程模块,跨媒体传播实验课程模块,社会科学基础课程模块。前三个模块的课程由学院组织各系部联合开设,第四个模块的课程由人大其他相关学院组织教学,课程包括经济学基础、法学概论、政治学概论、社会学概论等。我们力图通过这一课程框架的设置,为学生奠定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全面的基本技能。而在此基础上,各系分别为本专业学生提供精干的专业必修课程,为全院提供各具特色的专业选修课程。学院要求各系部都以开发“课程包”的方式,将所有专业选修课程面向全院学生开放,提供他们自由选择课程进行组合的空间。

2007年,新闻学院在新闻学专业下增设了“数字新闻传播”方向,探索培养适应媒介数字化转型与新媒体需要的新型的新闻人才。以这项改革为主要内容之一的教改项目“媒介融合趋势下新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平台建设”于2009年获得了“全国教育奖”二等奖、北京市教育成果奖一等奖。

2009年,学院对媒介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数字传播不仅仅等同于新闻传播,还包含新闻内容之外的更广泛的信息传播,应该以更广阔的视野设计这一方向的未来发展。因此决定将数字传播方向由新闻系移至传播系。在做这一调整时,学院同时决定将这个方向最早探索出来的全媒体技能培养的经验全面扩展到学院的所有专业。

在课程设置上,作为全院基础课程包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传播技术基础课程模块,包括了基础新闻采写、新闻摄影、音视频内容制作、数字传播技术应用、媒介经营与管理五门核心课程,由新闻、传播、广电、广告与传媒经济四个系分头开设,力图以课程资源在全院各专业的共享来实现对全院学生的全面技能教育。这样一种课程改革在全国新闻教育院系中起到了示范和带头作用,人大新闻学院被新闻教育界公认为是在媒介融合新形势下探索人才模式变革走在全国最前列的学院,我们将继续沿着这一改革方向进行更深入细致的推进工作。四、加强实验中心建设,探索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全媒体传播的操作能力

人大新闻学院一直把新闻传播实验中心的建设当作本科教育的重要支撑,在“211工程”、“985工程”建设中实验中心一直是建设重点,1999年以来用于实验中心设备建设的国家专项资金已经超过1 000万元。

2006年和2007年,实验中心在1999年启动与北大方正集团的合作的基础上,又两次扩大合作范围。方正集团提供的报社采编系统、网络信息发布系统、多媒体数字报纸出版系统等多种软件,使实验中心具有了从报社到网站的完整的新闻生产环境。

2007年,实验中心与美国思科公司和中央电视台合作建成中国首个“思科网真演播室”,中央电视台则将新推出的周播谈话类节目《我们》在此演播室录制,新闻学院把学生的电视方面的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到这一节目过程的相关环节之中,使实验教学与实践的结合更为紧密。这一创新的合作模式,不仅为新闻传播实验中心赢得了2 000万元的设备,同时,也创新了实验教学的模式。

新闻学专业课程在实验中心进行实验教学的有十多门,如摄影技术、新闻摄影、摄影专题、摄影造型技巧、摄影采访与图片编辑、音频视频内容制作、网络传播概论、多媒体信息传播、数字技术应用、新闻编辑等。在实验中心开设的实验项目均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许多实验作品直接为媒体采用,社会效益明显。2006年,新闻传播实验中心获得“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2008年,该中心获得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十二五”期间,实验中心将进一步投入较大的财力进行硬件与软件的改善,同时要重新规划现有的实验和办公空间的使用,使每一块地方、每一套设备都得到更加合理的安排和使用;要进一步提高所有系统的使用效率,将更多课程的实验环节安排到实习中心完成。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对实验中心的管理。

在建设实验中心的同时,学院同时在探索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在过去两年中,本科教育已经将新闻传播业务课程的教学与学生媒体建设相结合,形成课堂教学和业务实践相融合的新型教育模式。在学院已有的学生媒体《新闻周刊》基础上,创办了学生网络电视台、网络电台和网站,形成“接力传媒集团”,吸纳全院本科生阶段性地进行业务实验。新闻学专业从2006年开始新开设了一门专业课程“跨媒体传播实验”,将学生媒体的运行与课程教学相结合,指派专业教师具体承担教学和指导工作。经过两年的课程建设与学生媒体实验,已经组织完成了对学生报纸《新闻周报》的改版、改制工作,初步研制出新型的电子报纸,并完成了学生网站的建设工作。

2009年起,“跨媒体传播实验”课程又根据媒体发展的趋势开始了进一步改革,课程由新闻学专业课程变成为全院本科生通开的基础课程,从大一第二学期到大三结束,连续开设五个学期。学生被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除了配备专业教师进行自由灵活的课堂指导以外,还配置了优秀硕士研究生作为助教,任命了本科高年级学生作为组长,通过对于体裁和主题的规定,制定项目,发起项目竞标式的教学活动。这一举措调动了各个年级学生的积极性,盘活了学院的各类教学资源,也充分发挥了人大新闻学院老生对于新生的“传、帮、带”传统,学生在竞赛与学习中,实践了自己在专业课堂的所学知识,也加强了同其他年级学生的交流和讨论,在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上都有所成长。

我们认为,目前跨媒体传播实验课程的规划还有着一些尚待改进和落实的细节。从今年开始,要进一步将五个学期连续开设的这一实验课程设计为多个不同类型的跨媒体工作坊,并与社会媒体建立联系,分别完成不同的实验项目,由各系的业务教师与业界精英联合担任指导工作。这类工作坊还可以与本科学生参与业界的各类专业类比赛相结合,让学生在导师的帮助下获得更多的成果和奖项。跨媒体传播实验课程的最终目标,是搭建课堂与媒体业界的桥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包括参与业界竞赛、运行学生媒体,让学校教学同社会媒体实践更为紧密地结合起来,也为学生的优秀作品提供更多的发布渠道和展示平台。五、继续做好“新闻传播学案例库”建设和教材建设,为在新闻学教育中推广案例教学、实现新型新闻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支撑“新闻传播学案例库”和教材建设是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案例库于2005年启动,是“十五”“211工程”的标志性项目。2006年,“新闻传播学案例库”建设工作由学院8个教研室的29名教师及部分研究生组成的团队来承担。案例库建设的目标是为学院各专业方向的所有业务课程教学提供教学案例。2007年年底,进一步扩大案例库的专业研究领域,新闻传播理论教研室加入案例库建设,负责“新闻伦理与法规案例库”的开发研制。目前,案例库已经建成的子库共12个,案例成果全部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得到案例库支持的专业课程达到68门,其中一半以上是本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案例库建设不仅推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也使案例教学法得到广泛应用。

2007年年底,新闻学院各案例库的教师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式签订了案例教材出版协议书。目前,这套教材已经出版了6部,还有几部正在编写中。案例教材对课堂教学与新闻媒体的培训都大有益处。学院在未来几年将继续加强案例库的建设,争取获得更多的案例研究成果。

教材建设是学院本科工作规划中的另一项重要内容。长期以来新闻学院的教材建设一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十五”期间有4部教材获得教育部规划教材立项。在“十一五”全国重点教材规划中,获得教育部立项的有22部。根据学院本科教学的改革规划,学院又确定了“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规划教材。第一批教材建设项目是:全院通开的史、论基础课程教材和各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教材。学院以“十二五”“985项目”经费对本批教材的编写出版进行资助。各系部主任负责组织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们集体编写,作为本院指定教材在课堂上使用。列入第一批教材建设项目的教材,已经在各系部主任组织下成立了编写小组,每部教材的主编为项目责任人。在完成教材论证和申报之后,要求参与编写工作的教师先修订使用这些教材的课程教学大纲,经过系部和学院的审核,再进一步编写教材。学院力图通过教材建设,使本科教学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六、新闻教育改革中面临的难题和思考

在目前正在进行的教学改革中,我们感觉到的困惑和难题主要有:

第一,新闻传播业界的变化因为技术发展而日益加快,新闻教育单位对于这种变化以及业界的人才需求来及时把握并随时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的调整难度非常大。目前媒介融合发展还处在试验阶段,在某些变化形势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如何对专业进行规划、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是一个严峻的新课题。不变不行,盲目变动也不行。

第二,学生业务实习的统筹管理难度越来越大。由于今天的就业形势已经不同,学生在大四阶段进行业务实习时,出于对就业、考研、出国等各种实际情况的考虑,往往不愿意接受学院统一安排的实习岗位。尤其是新闻学院的实习,需要学生在新闻单位工作若干个月,对实习单位来说也是一种压力。目前新闻院校越办越多,对实习单位的争夺也越来越剧烈,新闻单位对大批量地吸纳学生统一实习感到为难,虽然已经签订了多个实习基地,也只能够安排学生分成小组实习。虽然学院鼓励学生到实习基地去,但学生对此并不积极响应,有些学生为了就业方便要求自己找路子实习,还有个别学生为考研、出国而“假实习”。学院已经决定以提交实习作品和实习单位的鉴定作为实习考核与给予学分的依据,但依然很难保证每个学生都认真对待实习。从新闻学院的实际情况来看,将在实习基地的实习与学生个人自由找单位的实习相结合,可能是更适合目前实际情况的做法。但如何加强实习的管理还需要研究。因为按目前学校对教师的工作考核规定,实习指导不能计算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量,对于教师职称晋升、工作报酬并无影响,所以老师们对于指导学生实习不太积极负责。解决这个问题,学院一方面要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另一方面也要力图通过加强校内学生媒体的建设与跨媒体传播实验课程的建设,来弥补课外实践中可能出现的不足。同时,我们希望学校能从制度层面上重视这一问题的解决,出台相应的政策。

第三,新闻传播学科作为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验教学中需要紧跟媒介的技术发展水平,不断更新实验设备、改善实验条件,这对实验场地、经费等都有比较高的要求。学生媒体建设、跨媒体实验教学,都还需要学校加大支持力度。

以上报告,是新闻学院在本科建设中的一些总结、规划和思考。我们将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提高办学水平,保持新闻传播学科在全国的领军地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