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家畜引起的疾病防治(新农村书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3 08:33:50

点击下载

作者:郑秀华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家禽家畜引起的疾病防治(新农村书屋)

家禽家畜引起的疾病防治(新农村书屋)试读:

前言

家禽家畜传染病是对养殖业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疾病,它不仅造成大批畜禽死亡,直接影响了生产,降低了畜禽产品质量,降低了人民生活水平,影响到对外贸易。而且其中的一些人畜共患传染病给人民群众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和灾难。从鼠疫、狂犬病,到近年来肆虐全球的疯牛病、口蹄疫和炭疽,这些疾病在动物世界传播的同时,也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近几年暴发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再一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的健康环境仍然十分脆弱,千万警惕“人畜共患病”!

人畜共患病是指“人和脊椎动物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又在流行病学上有关联的疾病”。人畜共患病约有250种,在中国证实的已有90种,其中数十种曾引起大规模的传播。上海畜牧兽医学专家许伟琦说:“人畜共患病对人类的直接威胁来自于不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与动物过分亲密的接触,以及食用患病或带有病毒病菌的动物,都有可能使人类感染这类疾病,并最终导致突如其来的灾难。”狂犬病病死率几乎百分之百,成为危害性最强的一种,位居传染病死亡人数和病死率的榜首,未经免疫程序的宠物狗是传播狂犬病的最大隐患。2003年的非典疫情让各种野生动物远离了餐桌,而这些人类口中曾经的美食恰恰是许多人畜共患病病菌的携带者和传播者。专家说,不仅马、驴、骡、牛、猪、羊、鸡、犬、猫、鹅、鸭、鼠、鱼,而且野生动物猴、狼、豺、虎、豹、野狗、野猫、野猪、飞禽、青蛙、毒蛇、穿山甲等也普遍存在各种寄生虫感染,如:弓形虫、肺吸虫、旋毛虫等。

本书是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为“三农”(农村、农业、农民)组织编著的丛书之一。全书共分8章,分别用通俗的语言叙述了:①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如艾滋病、人禽流感、疯牛病、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热。②细菌性人畜共患病,如沙门菌病、布氏杆菌病、结核病、鼠疫、炭疽、猪链球菌病。③寄生虫性人畜共患病,如:弓形虫病、囊虫病、血吸虫病、牛带绦虫、肝吸虫病、旋毛虫病等。④其他人畜共患病,如鼻疽、钩端螺旋体病等科普知识。为了方便农村禽畜饲养者阅读,独辟蹊径,以禽畜分章,便于饲养者学习应用。尽管动物和人类一样,不只患一种病,但是这种分述,方便了读者。

本书作者根据科普读物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运用简炼、生动的语言,结合农村日常生活实际,扼要介绍了传统常见的、最新发现的、危害性大的人畜共患病防治知识。全书内容新颖、通俗易懂,适合农村初中文化水平以上的广大农民群众、禽畜饲养者阅读使用,也是动物爱好者、宠物饲养者等密切接触动物人群必备的知识读物。郑秀华 张揆一

一、家禽引起的人体疾病

1.人禽流感

禽流感名称的由来

禽流感是一种来势凶猛的禽类流行性传染病。这个名称,对一般人来讲可能有点陌生。因为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把它称为“鸡瘟”。意大利1878年首次报道,1901年证实其病源为“滤过性病原体”,1955年才证实该病为“甲型流感病毒”。后来发现实际上在禽类中还存在一种相似的疾病叫“新城疫”,两者常常被混为一谈。为把二者区别开,现把前者称为禽流感或真性鸡瘟、欧洲鸡瘟,把后者称为新城疫或伪鸡瘟、亚洲鸡瘟。

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冬、春季节容易流行,发病急、传播快,致死率可达100%。在一般情况下,禽流感并不容易使人类发病,但是人类对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的毒株易感,由此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称为“人禽流行性感冒”(简称人禽流感)。目前尚无人与人传播的确切证据。

根据致病力的不同,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高致病性禽流感因传播快、危害大,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禽流感是如何传播的

禽流感很容易从一个农场传播到另一个农场。禽类的粪便含有大量病毒,能造成灰尘、土壤污染,再通过空气引起禽类之间的传播。病毒通过被污染了的器械、运输工具、饲料、笼、衣服,特别是鞋子,从一个农场带到另一个农场。病毒还可通过动物的脚和身体携带(如啮齿类动物)而传播。活禽在拥挤、卫生状况差的市场进行交易,也是传播的一种途径。目前,苍蝇传播此病毒的能力尚未得到证实。

那么,禽流感是如何远距离传播的呢?通过活家禽的国际贸易,禽流感可从一个国家传播到另一个国家。迁徙鸟类,包括野生水禽、海禽和岸禽类,可长距离携带病毒。野鸭是最引人注目的禽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其本身对病毒感染具有较强的抵抗力,有时仅有轻微的、不致命的疾病表现,但它们可长距离携带病毒,并在粪便中排出病毒。人们饲养的鸭、火鸡、鹅及其他用作商业、家养的禽类,会因此造成致命性的感染。家禽的自由流动、与野生鸟类共用水源或者使用一个可能被感染的野生鸟类粪便污染的水源,其传播的危险性最大。

禽流感病毒的能耐有多大

禽流感病毒在低温、干燥以及甘油中可保持活力达数月至1年以上。在干燥的尘土中,病毒能存活14天。在较低的温度下,病毒在污染的粪便中存活至少3个月。在水中,22℃时存活长达4天,0℃时可超过30天。在冷冻的禽肉和骨髓中,可存活10个月。禽流感病毒怕阳光、怕热,对普通消毒剂也很敏感。在直射阳光下,40~48小时即可被灭活。通过加热(60℃,30分种,100℃,1分钟)或普通消毒剂(福尔马林、碘复合物等)即可杀灭病毒。

哪些动物容易感染禽流感

对某种传染病具有感染性的动物称为“易感动物”。鸡、火鸡、鸭、鹅、鹌鹑、雉鸡、鹧鸪、鸵鸟、鸽、孔雀等多种禽类对禽流感均易感。最敏感的为鸡、火鸡,鸭、鹅及其他水禽,多为隐性感染。水禽与旱禽同场混养可造成交叉感染,病毒很容易在大规模饲养的鸡群或鸭群中传播。野生水禽与养殖水禽可通过使用共同水体传播。除了感染禽类,禽流感还可以感染猪。

禽流感在禽之间如何传播

禽流感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的禽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饲料、水、蛋托(箱)、垫草、种蛋、鸡胚和精液等媒介,经呼吸道、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气源性媒介传播。

在自然界中,鸟类带毒最为广泛。因此,迁徙面广的候鸟、野鸟、水禽对本病传播起着重要作用。家禽体表的寄生昆虫是否也带毒,能否通过叮咬而感染,目前尚不明了。

什么是人禽流感

人禽流感即人禽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人畜共患病,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人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早在1981年,美国就有禽流感病毒H7N7感染人类引起结膜炎的报道。1997年,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发生H5N1型人禽流感,导致6人死亡,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近年来,人们又先后获得了H9N2、H7N2、H7N3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证据,荷兰、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国家相继出现了人禽流感病例。

尽管目前人禽流感只是呈地区性小规模流行,但是考虑到人类对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以及人类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后的高病死率,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这种疾病可能是对人类存在潜在威胁最大的一种疾病。

人禽流感既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又是一种新发现的传染病。由于我们对这种疾病的了解还不深入,往往缺乏有效的防控和治疗手段。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人禽流感的防控。我国目前仅有禽传人,尚无人传人的病例。但国外已有家中多人患病的情况出现,提示其感染病毒的致病性可能更强。

人禽流感与流感有什么区别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通过飞沫传播,临床上有急起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病程短,有自限性,老年人和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心脏病患者易并发肺炎。

流感病毒,尤其是甲型流感病毒,极易变异,往往造成暴发、流行或大流行。自20世纪以来已有五次世界性大流行的纪载,分别发生于1900、1918、1957、1968和1977年,其中以1918年的一次流行最为严重,死亡人数达2 000万之多。我国从1953~1976年已有12次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流感流行,每次流行均由甲型流感病毒所引起。进入80年代以后流感的疫情以散发与小暴发为主,没有明显的流行发生。

禽流感为甲型流感,主要在禽类、鸟类间传播,传染于人时称人禽流感,其临床表现与流感相似,但人禽流感症状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禽流感是怎样传染给人的

(1)经过呼吸道飞沫与空气传播。病禽咳嗽和鸣叫时喷射出带有病毒的飞沫或粪便中的毒株会在空气中漂浮,人吸入呼吸道被感染而发病。(2)经过消化道感染。进食病禽的肉及其制品、禽蛋,病禽污染的水,增加了人禽流感传染的机会。病禽吃的食物,污染的食具、饮具或被污染的手拿东西吃,也会受到传染。(3)经破损的皮肤和眼结膜感染。兽医和长期从事鸡、鸭、鹅、猪等动物饲养、贩运、屠宰的人员是禽流感的高危人群。

人禽流感对人有什么危害

截至2006年11月10日,中国内地共有7个省份发生10起家禽疫情,发病家禽9万只,死亡4.7万只,扑杀294万只。候鸟疫情涉及青海、西藏2个省(区),共死亡候鸟3 641只。据卫生部通报,2005年以来,确诊人感染禽流感病例20例,其中2005年确诊7例,2006年确诊13例。

全球共有12个国家,发现报告了313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其中死亡191例。现有医学研究成果表明,禽流感是人禽共患病。

据报道,我国广东省首例人感染禽流感疑似病人,经抢救无效于2006年2月25日上午9时25分在汕尾市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死亡。2006年3月15日下午4时发布新闻说:成人和儿童均可感染人禽流感,无性别差异。该病的起病急,早期与流感相似,初起发热,体温一般在39℃以上,持续1~7天,伴有流涕、咳嗽、咽痛、全身酸痛、结膜炎等。部分病人有恶心、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稍后约半数病例出现肺部感染,X线检查显示单侧或双侧肺部实质炎性改变,部分伴有胸腔积液。少数患者病情进展迅速,肺炎进行性发展,导致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呼吸衰竭、心功能衰竭及肾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及雷耶综合征、全血细胞减少等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发病至死亡的平均时间为16天。2006年3月15日下午4时发布新闻说:广东另一例人禽流感发病8天即去世。而2007年3月深圳商报说:安徽一名16岁患者确诊为人禽流感,发病10天后死亡。

人禽流感的临床症状

(1)急性起病,早期表现类似普通流感,主要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有些患者可见眼结膜炎。(2)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热程1~7天,一般为2~3天。(3)部分患者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4)半数患者有肺部实变体征。血白细胞计数(20~183)×109/L(升),淋巴细胞大多降低,血小板正常。骨髓穿刺示细胞增生活跃,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伴出血性吞噬现象。部分患者ALT(丙氨酸转胺酶)升高,咽拭子细菌培养阴性。(5)半数患者胸部X线摄像显示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伴胸腔积液。

人禽流感的临床诊断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标准》显示:有流行病接触史和临床表现,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特定病毒或采用RT-PCR法检测到禽流感H亚型病毒基因,且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4倍或以上升高者,可确诊为人禽流感。

人禽流感的治疗

人类禽流感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护理。如果出现早期症状,要注意休息,补充营养,多喝开水。如症状加重,怀疑感染了人类禽流感,应立即就医。(1)对症治疗:可应用解热药、缓解鼻黏膜充血药、止咳祛痰药等。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以及其他水杨酸制剂的药物,避免引起儿童瑞氏综合征。(2)抗病毒治疗:应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Oseltamivir,达菲)为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实验室研究表明,对禽流感病毒H5N1和H9N2有抑制作用,一般成人剂量每日150毫克,分两次服用。1~12岁儿童剂量根据体重计算每次给药剂量,每日两次。体重15千克以内的儿童每次给药30毫克,16~23千克每次给药45毫克,24~40千克每次给药60毫克。40千克以上及13岁以上儿童剂量同成人。

离子通道M2阻滞剂:金刚烷胺(Amantadine)和金刚乙胺(Rimantadine)可抑制禽流感病毒株的复制,早期应用可能有助于阻止病情发展,减轻病情,改善预后,但某些毒株可能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有耐药性,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成人剂量每日100~200毫克,儿童每日5毫克/千克,分2次口服,疗程5天。肾功能受损者酌减剂量。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不良反应。老年患者及孕妇应慎用,哺乳期妇女、新生儿和1岁以内的婴儿禁用。金刚乙胺的不良反应相对较轻。这些治疗都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3)加强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营养,进食易于消化的饮食。密切观察,监测并预防并发症。抗菌药物应在明确继发细菌感染时或有充分证据提示继发细菌感染时使用。(4)重症患者的治疗:重症患者应当送入监护病房(ICU)进行救治。

两种条件可造成人禽流感大流行

一般情况下,禽流感病毒不容易传给人类。但当人与人之间传播禽流感病毒,或人流感与禽流感病毒“搅拌”在一起产生了基因重组,那么就势必会造成人禽流感大流行。

禽流感病毒变异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它自身慢慢地进行变异,逐渐地适应人类,当最终由量变到质变,并且病毒能够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的时候,禽流感大流行就将暴发。第二种是如果禽流感病毒能够直接进入人体,而被感染者体内同时又有普通的“人流感”病毒,两种病毒则可以在人体内进行基因重组,重组以后形成的病毒,就直接具有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能力。

人禽流感的四大特点

①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见于冬春季节;②是一种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病,可感染人类;③早期症状类似流感,重症患者可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④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

预防人禽流感的举措

①远离家禽的分泌物,尽量避免触摸活的鸡鸭等家禽及鸟类;②食用禽类制品要高温煮熟煮透,不吃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禽肉,加工食物的刀具、容器应生熟分开;③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少到人群集中的地方;④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预防流感侵袭;⑤避免到禽流感疫区旅行;⑥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流通;⑦接种流感疫苗,能减少同时感染流感和人禽流感的机会,从而避免在人间传播人禽流感的可能。此外,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处理。常用消毒剂(如:漂白粉、碘制剂等)容易将其灭活。

2.鹦鹉热

什么是鹦鹉热

鹦鹉热又称“鸟疫”,是由鹦鹉热衣原体所致的人畜共患疾病。一般在鹦鹉科鸟类感染和人接触鸟类而发生感染时称“鹦鹉热”,而发生在各种非鹦鹉科鸟类时称“鸟疫”,或称之为“衣原体病”。该病通常呈隐性感染,也可出现症状,主要特征为眼结膜炎、鼻炎和腹泻。

鹦鹉热的发病原因及传播

引起鹦鹉热的病原是衣原体,主要见于鹦鹉类的鸟(鹦鹉,长尾小鹦鹉,相思鸟);其次是家禽,鸽子和金丝雀,偶尔见于白鹭和海鸟(如:银鸥,海燕和暴风鹱)。鹦鹉热衣原体首先从鹦鹉体内分离出来,以后陆续从长尾鹦鹉、鸽子、鸭、火鸡、海鸥和相思鸟等130种鸟类的体内分离出来,是引起禽类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的病原体;并可引起人类和多种动物的感染。

人类鹦鹉热(鸟疫)通常是由于吸入染病鸟类的羽毛或粪便的尘埃或被染病鸟类咬伤所致,通过染病患者咳嗽的飞沫、性交传播极少。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可能与毒性很强的毒株有关。类鹦鹉热可在哺乳动物之间传播。鸟类多为隐性持续感染,甚至终生携带。当鸟长途飞行导致过度疲劳或营养不良等因素降低机体免疫力时,可感染发病或死亡。哺乳动物可通过垂直蚊虫叮咬和粪口等途径传播。

发病后的症状表现及诊断治疗

(1)病状:在1~3周潜伏期之后,隐袭或突然发病。临床表现多为急剧发病,寒战、发热、咳嗽和胸痛,周身不适和厌食,呼吸道分泌物有传染性,体温逐渐升高并出现咳嗽,最初是干咳,但有时有黏液脓性痰。第二周,可出现肺炎及明显的突变伴继发化脓性肺感染。体温持续升高2~3周,然后缓慢下降。过程可轻可重,视病人的年龄和病变范围而定。脉搏和呼吸进行性显著加快为不祥征兆,未经治疗的严重病例,病死率可达30%。据报道,由毒性强的毒株引起者病死率更高。逐渐康复的期限可能较长,严重病例更长。(2)诊断:与其他非典型性肺炎进行临床鉴别困难。最初本病可与流感、伤寒、支原体肺炎、军团病及Q热相混。接触过鸟类的病史可提示鹦鹉热,发现病原体或通过血清学补体结合试验可以确诊。胸部X线检查,在第一周可发现肺部炎症由肺门部向外扩展,也可能存在游走性病变。(3)治疗:采用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对磺胺不敏感,不要应用。

如何预防鹦鹉热

主要以严格控制传染源,对观赏、比赛和食用的鸟类或禽类要加强管理,避免发生鹦鹉热衣原体的传播和流行。对从事禽类加工和运输的人员应注意个人防护。进口的禽类要检疫,尤其对隐性感染的一些禽类更应注意。感染1周后可产生抗体,应用抗生素可抑制或推迟抗体产生的时间。以细胞免疫为主。

二、狗引起的人体疾病

1.狂犬病

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又称“恐水病”,是人畜共患病的魁首。他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人畜共患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特别是玩赏动物易患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是被疯狗、疯猫和患病的家畜咬伤而感染的,四季都可发生,但春夏冬发病较多。

怎样知道狗或猫患了狂犬病

病狗病初表现:惊恐不安,怕刺激,望空哮吠,与主人反目或十分亲近,舔食人和异物,随后转入狂暴,四处游荡,叫声嘶哑,步样蹒跚,后期表现为精神沉郁,躯体麻痹,一般发病后3~6日死亡。

猫患病后,人招惹时也会攻击人,抓咬伤人而传染此病。患该病的动物多数导致死亡,极少数呈慢性转移。

狂犬病是死亡率最高的疾病

狂犬病是世界上一种最为古老的疾病,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死亡率几乎100%。全球有87个国家和地区有狂犬病发生,但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其中98%在亚洲,中国的发病人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自1997年起,我国部分省份狂犬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近3年来,部分地区疫情上升十分明显,发病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多。2006年10月1日的傍晚,山东德州咨询狂犬病的患者家属打电话说,狂犬病患者已经发病3天了,不仅出现了“三怕”(怕风、怕光、怕水),伤口处还有疼痛感、蚁走感、乏力、呼吸困难等狂犬病人典型的症状。正常情况下,出现以上症状的狂犬病人,只有2~7天的生命历程。身体素质强一点的患者,时间可能稍微的长一点,但不会达到10天。

狂犬病病毒的传播

(1)狂犬病病毒的活性:一般说来,狂犬病毒的抵抗力并不强,可被日光、紫外线和超声波所破坏。强碱、强酸、高锰酸钾和碘酒等都可使其死亡,在1%福尔马林或70%酒精中很快死亡。干燥后逐渐失去感染力。对温度作用较敏感,加热至56℃时1小时,60℃时10~15分钟,100℃时2分钟,均可使病毒完全死亡。但低温却是病毒的良好生存条件。在4℃时脑块中的病毒可以保存几个月,在-70℃时,几年之内仍能保持其传染特性。(2)狂犬病病毒的传播:因狂犬病病毒为厌氧菌,接触空气,即在自然环境下,狂犬病病毒很快失去活性并死亡,唾液干涸后则死亡。所以,美国疾病预防中心说,狂犬病病毒是患病动物对人抓、舔、咬、直接接触伤口或黏膜传播的,而不是通过食品、器皿等沾染病毒,再传给人类的。

狂犬病的传染源有哪些

狂犬病的传染源有两种。(1)患狂犬病的动物及患狂犬病的人:温血动物都可感染狂犬病,但敏感程度不一样,哺乳类动物最为敏感。在自然界中狂犬病最常见的是家犬、野犬、猫、狼、狐狸、豺、獾、猪、牛、羊、马、骆驼、熊、鹿、象、野兔、松鼠、鼬鼠、蝙蝠等动物也有过报告。一切冷血动物,如:鱼、蛙、龟等,可以抵抗狂犬病病毒的感染。

患狂犬病的人,在其唾液中能分离到病毒。理论上人与人虽然可以感染,但由人传染给人的病例很少见到。世界上仅有6例是由于移植器官而导致人与人感染,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一例人与人感染的有确凿证据的例子。所以,人与人不易感。(2)带有狂犬病毒的“健康”狗及动物:世界卫生组织及中国疾病预防中心,已经承认,健康的动物不带毒。如果狗不是在发病期间或即将在10天内发病,其唾液中没有病毒,也不会感染给人类。

为啥狗是狂犬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

因为世界各地都有养狗的习惯。在动物中,狗与人的接触最为密切,加之狗的流动性大,具有咬人的行为特点,所以狗就成了狂犬病流行中的主要环节。据统计,人被各种动物咬伤患狂犬病的比例为:被狗咬伤占80.07%,被猫咬伤者占9.25%,被狼咬伤占0.64%,被狐狸咬伤占0.03%,被农畜咬伤占0.64%。其中狗占的比例最高,对狂犬病也最易感,所以说,狗是最主要的传染源。

狂犬病有哪些传染方式

狂犬病有下列三种传染方式。(1)被狗或其他动物咬伤、抓伤皮肤或被其舔黏膜而感染。狂犬病毒通过伤口和黏膜侵入神经而发病。这是主要的传染方式。(2)宰杀或剥皮动物不慎刺伤手部感染发病。据统计86例狂犬病人中,被咬伤者78人,宰杀狗剥皮刺伤手感染者8人。(3)经消化道感染。得狂犬病死的动物,被埋入地下,冬天被野狗或其他动物扒出,将肉吃掉感染而得狂犬病。

此外,就是实验室病毒浓度特别高的时候,可能有气雾、飞沫感染。

病狗、病猪加工制成熟肉能否感染狂犬病。

得狂犬病动物的肉煮熟后,人吃了并不能得狂犬病。因为狂犬病毒经100℃的煮沸处理2分钟后已经死亡,没有传染性。但是患狂犬病的动物禁忌宰杀,剥皮吃肉,因为剥皮或刀切过程刺伤手和使干裂的手感染,接触发病动物神经碎片和唾液也是危险的。

哪些人容易被感染狂犬病

人一般都容易感染狂犬病,但是不同的人群感染的机会也不同。男性比女性多,14岁以下者约占总数的52%。在14岁以下人群中,男女比例为2.37∶1。男高于女的原因,一般认为男性好动,外出的机会多,被咬伤的机会也多。5~14岁这段年龄的少年儿童,尤其是男孩,表现为好动,爱玩狗,逗狗,也爱寻衅,因此易被咬伤。这段年龄又称“事端年龄”,易患狂犬病。

被疯狗和动物咬伤后发病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被疯狗或其他动物咬伤后的发病率与如下的六个因素有关。(1)与被咬伤的部位有关:在1~14岁被咬儿童中,咬伤部位的发病率为:上肢29.7%、下肢27.8%、头部25.6%、多处咬伤14.8%、躯干2.1%。头部和四肢的发病率最高。(2)与被咬的先后有关:先被咬的比后被咬的发病的机会多,可能与被感染的病毒量多少有关。如某地一狂犬咬伤12人,其中先被咬伤的3人均发病死亡。(3)与伤口的深浅和伤口的数量有关:伤口深、伤口大和伤口数量多的发病率高。(4)与有无衣着有关:不穿衣服的发病最高,夏季穿单衣与冬季穿棉衣比,单衣的发病率高。这是因为沾有病毒的牙齿和唾液,经过衣服的擦拭后进入伤口减少了的缘故。(5)与伤口是否及时处理有关:伤口及时处理者,比不处理的发病率有明显降低。(6)与注射疫苗有关:被咬当日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并按全程规定注射者发病率最低。

狂犬病的流行和哪些因素有关

狂犬病的流行主要有下述三种因素。(1)主要和周围养狗环境有关:由于狗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如散养狗,而且不注射疫苗的狗多,就极容易造成在狗之间的传染流行,直接对人形成很大威胁,加大了流行的可能性。(2)与地区和季节有关:气候较暖的南方地区,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狂犬病的流行。而北方寒冷地区,虽然一年四季均有狂犬病发生,但在天气较暖季节,由于衣着较少,其发病率高。而在寒冷季节,狗不愿外出,人又穿着棉衣,其发病率就下降了。(3)与当地政府的重视并采取措施有关:如当地政府对野外生物投食饵疫苗;制止流浪犬。家养犬圈养。只要75%以上的犬注射疫苗,即可有效地切断狂犬病的感染途径。

狂犬病有两种类型

(1)“狂躁型狂犬病”:从病人及有病的动物中分离出的狂犬病毒,具有嗜神经、嗜唾液腺的特点,可使人或动物患狂犬病。其症状以疯狂为主,称为“狂躁型狂犬病”。(2)“瘫痪型狂犬病”:从中南美洲的蝙蝠分离出的狂犬病毒,感染了人和动物以后,可以患狂犬病,其症状以瘫痪为主,称为“瘫痪型狂犬病”。这种病毒的特点是既嗜神经,又嗜内脏,侵犯力比较弱。但可借空气传播。

狂犬病人的症状

临床表现分四期。(1)潜伏期:平均约4~6周,最短和最长的范围可达10天~8个月,根据个人体质不同,潜伏期的时间从几天到数年不等,在潜伏期中,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2)前驱期:感染者开始出现全身不适、发烧、疲倦、不安、被咬部位疼痛、感觉异常等症状。(3)兴奋期:狂犬病人各种症状达到顶峰,出现精神紧张、全身痉挛、幻觉、谵妄、怕光、怕声、怕水、怕风等症状,因此狂犬病又被称为“恐水症”,病人常常因为咽喉部的痉挛而窒息身亡。(4)昏迷期:如果病人能够渡过兴奋期而侥幸活下来,就会进入昏迷期,本期病人深度昏迷,但狂犬病的各种症状均不再明显,大多数进入此期的病人最终衰竭而死。

狂犬病的防治原则

理想的防治原则:局部伤口处理+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狂犬病疫苗。

狂犬病的伤口处理

挤压伤口,用大量清水或20%肥皂水冲洗伤口,或0.1%新洁尔灭冲洗5~20分钟(二者不可同用)。70%~75%酒精或3%~5%碘酒消毒伤口。较深或面积较大伤口应适当清创。局部伤口一般不缝合、不包扎,如伤及大血管或撕裂较大时应稀疏缝合。伤口表面不使用外用药,如有感染可同时应用破伤风抗毒血清和抗感染治疗。

抗狂犬病血清应用

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的接种对象:头面颈部、手指、多部位及可疑疯动物致伤者。接种时间:致伤后48小时内。

狂犬病疫苗接种程序

一般咬伤:皮肤无流血的轻度擦伤、抓伤,或破损皮肤被舔舐。

处理:于0,3,7,14,30(或28)天各在三角肌肌内(儿童应在大腿前侧区肌内注射)注射狂犬疫苗1安瓿(共5针次),儿童和孕妇用量相同。慢性病人如:肝硬化、免疫缺陷病、服免疫抑制药物。老人、严重营养不良和咬伤后48小时才开始免疫等情况,均应于首针次加倍注射量。

严重咬伤:头、面、颈、手指、全身三处以上咬伤、咬穿皮肤及舔触黏膜者。

处理:必须在48小时内,用抗狂犬病血清(40 IU/kg)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20IU/kg),在浸润咬伤局部和肌内注射,而且0,3天的狂犬疫苗注射量须加倍,联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者,必须在全程疫苗注射完毕后再加强注射2~3剂疫苗,即在全程注射后第15天、75天或第10天、20天、90天加强。

健康者预防:对未咬伤健康者预防接种,可按0天、7天、21天接种程序注射3针。

注意事项

注射疫苗后避免疲劳、大量饮酒,不喝浓茶、不吃刺激性食物以及不从事剧烈运动等。

狂犬病重在预防

狂犬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可以通过狗与狗、狗与其他牲畜及野生动物、狗与人相互传播。人对狂犬病没有自然免疫力,被病犬咬伤后,病毒沿外周神经轴以1~3毫米/小时的速度向中枢神经移动,一旦侵入胞体即大量繁殖,再侵犯整个中枢神经系统,此时即使注射狂犬病疫苗亦无济于事。所以重在预防。

狂犬病预防的主要环节

一是不任意购买、接触、收养来路不明的无证犬;二是加强对犬的饲养管理,不让它们在户外任意游荡;三是定期给狗做检查,接种狂犬病疫苗;四是万一被犬咬伤,应该迅速用清水、20%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至少20分钟;并挤出伤口内的血液,用0.1%新洁而灭、3%碘酒冲洗、消毒伤口,再抓紧到医院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卫生防疫站)接种疫苗和接受治疗。

2.包虫病

棘球蚴又称包虫,是棘球绦虫的中绦期,寄生于牛、羊、猪、人及其他动物的肝、肺及其他器官中,犬是最重要的终宿主和传染源。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病原体——棘球蚴是棘球绦虫的中绦期。包虫病是人类感染棘球绦虫的幼虫所致的人畜共患病,故又称“棘球蚴病”。

包虫病在我国流行概况

(1)家犬是主要的传染源和终宿主:包虫病是由棘球蚴属绦虫,寄生于人体或宿主动物体内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家犬是主要的传染源和终宿主。包虫病病人早期会有低热、食欲减退、腹泻、过敏性皮疹等现象,常见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和过敏性休克。包虫可以寄生在人体的各个器官,最常见的有脑包虫病、肺包虫病、心脏包虫病、肝包虫病、脾包虫病、肾包虫病等。我国包虫病分为囊型和泡型两种。其中泡型包虫病病死率较高,被称为“虫癌”。

包虫病分别由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引起,可分为“囊型包虫病”和“泡型包虫病”两种类型,是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2)包虫病在我国的流行:包虫病(棘球蚴病)呈全球性分布。重要流行国家有东亚的中国、蒙古,中亚的土耳其、土库曼斯坦,西亚的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南美的阿根廷、巴西、智利,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非洲北部、东部和南部的一些国家。

我国是世界上包虫病高发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12个省、自治区有包虫病流行,其中以新疆、西藏、宁夏、甘肃、青海、内蒙古、四川等7省(区)最为严重。泡型包虫病又被称为“虫癌”,是高度致死的疾病,分布范围多见于青海、西藏、甘肃、四川、新疆的部分地区。在我国以囊型包虫病为主,主要流行于西北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家犬是主要的传染源和终宿主(棘球绦虫病)。(3)包虫病的病因及感染途径:包虫病被称为触目惊心的高原“癌症”。从包虫病的病因及感染途径来看,其成虫寄生在犬的小肠内。所以,家犬是最重要的终宿主和传染源(棘球绦虫病)。在我国以囊型包虫病为主,主要流行于西北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作为终宿主的家犬在排出成熟节片及大量虫卵时,污染草地、水源、家居环境,或附着在其毛皮上,食草动物和人会因食入虫卵而被感染。作为中间宿主,有10种家畜可被感染,其中绵羊的平均感染率约为64%、牛55%、猪13%,对我国畜牧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终宿主家犬的平均感染率为35%。(4)棘球绦虫在人体中的变化:棘球绦虫是绦虫类最细小的一种,其成虫主要寄生在狗的小肠内(亦寄生于狼等其他肉食动物),狗是最重要的终宿主和传染源。棘球绦虫的虫体长2~7毫米雌雄同体,由一个头节和三个体节,即幼节、成节和孕节组成。头节顶有顶突及大小两圈小钩,并有四个吸盘。孕节内含有感染性的虫卵。被孕节或虫卵污染的水或食物中间宿主如羊、牛、猪、家兔、骆驼等家畜及人食入后,即在胃或十二指肠内孵化,六钩蚴脱壳而出,先附着于小肠黏膜,再钻入肠壁血管,随血流经门静脉到达肝,故肝包虫病最多见。少部分可通过肝经右心到肺,极少数可通过肺循环而到达全身其他器官。但六钩蚴也可从肠壁侵入淋巴管,经胸导管直接进入血流而至全身各处。幼虫经过数月的发育,即成为囊状幼虫,称为棘球蚴或包虫囊。棘球蚴内含有很多原头蚴(头节),如果含棘球蚴的器官被狗、狼等吞食,其中的每一个原头蚴均能在小肠壁发育为成虫。以后陆续排出孕节和虫卵,造成污染和感染。(5)主要器官病变及其后果:肝包虫囊肿:为包虫病中最常见者,多见于肝右叶,囊肿多为单个,位于膈面,向腹腔突出,也可为多个。

肝包虫囊肿生长缓慢,逐渐增大可致周围肝细胞压迫性萎缩或变性,其外纤维组织增生,形成一层纤维性外囊。肝内小胆管及血管也常因受压而移位,或被包入囊壁内。临床上巨大包虫囊大都位于肝,引起肝区肿大,待囊肿退化变性后,囊肿随之变小。

肝包虫囊肿长大后,其主要而常见的并发症为继发感染和囊肿破裂。继发感染主要由于被包入外囊中的小胆管破入包虫囊肿腔内引起,也可因外伤、穿刺及血道感染引起,感染后引起的病理变化似肝脓肿,但症状较轻。囊肿破裂,则以破入腹腔的后果最为严重。此时可导致过敏性休克而致病人死亡,还产生腹腔内继发性包虫囊肿。如子囊破入胆管或肝静脉内,可造成胆道阻塞及肺动脉栓塞。

肺包虫囊肿:肺包虫囊肿多见于肺的右叶和下叶,通常为单个,多发者少见。囊肿多位于肺的周边区。由于肺组织疏松和血循环丰富及胸腔负压吸引等影响,故肺包虫囊肿生长较快,可压迫周围肺组织,引起肺萎陷和纤维化。由于肺包虫囊肿的纤维外膜及包虫囊的角皮层较薄,故易破裂。破入支气管,则囊内容物和囊可被咳出而自行痊愈;大量囊液破入支气管时可引起窒息。少数病例可破入胸腔,引起包虫性胸膜炎。

肝包虫病的表现与治疗

肝包虫病即肝棘球蚴病,是畜牧地区常见的寄生虫病,多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和内蒙,四川西部地区。(1)临床表现:病人常具有多年病史、病程呈渐进性发展。就诊年龄以20~40岁为最多。初期症状不明显,可于偶然中发现上腹包块开始引起注意。发展至一定阶段时,可出现上腹部胀满感,轻微疼痛或压迫邻近器官所引起的相应症状。如肿块压迫胃肠道时,可有上腹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和腹胀等。位于肝顶部的囊肿可使膈肌向上抬高,压迫肺而影响呼吸;位于肝下部的囊肿可压迫胆道,引起阻塞性黄疸,压迫门静脉可产生腹水。

更常见的情况是病人因各种并发症而就诊。如因过敏反应而有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咳嗽、紫绀、呕吐、腹痛。囊肿的继发性感染是很常见的症状。(2)肝包虫病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①囊型包虫病——手术原则为清除内囊,防止囊液外溢,消灭外囊残腔。外囊的处理可采用囊壁内翻缝合,腔内不放引流或填入血运良好的大网膜。囊肿破入腹腔者,彻底清理全腹腔,尤其是盆腔内的包虫内容物。破入胆道者处理原发病的同时,尚需切开探查胆总管,清除全部包虫碎屑,并作胆总管引流或内引流手术。破入胸腔内,先尽快治疗继发性胸内病变,待病情允许再行处理肝内的原发病变。②泡型包虫病——争取手术根治,根据病变范围,分别选用肝叶、半肝或肝部分切除术。经手术探查无法切除者,可行姑息性手术,如剔除术或局部注射甲醛溶液或口服甲苯咪唑试验治疗,400~600毫克,每日3次,3~4周为1疗程

肺包虫病的表现与治疗

根据我国1950~1985年大组病例分析,肺包虫病占人体包虫病的14.81%,男多于女约2∶1,儿童占25%~30%,40岁以下的占大多数,年龄最小1~2岁,最大60~70岁。(1)临床表现:由感染至出现症状,一般间隔3~4年,甚至10~20年。症状因囊肿大小、数目、部位及有无并发症而不同,早期囊肿小,一般无明显症状,常经体检或在因其他疾病胸透时发现。囊肿增大引起压迫或并发炎症时,有咳嗽、咳痰、胸痛、咯血等症状。巨大囊肿或位于肺门附近的,可能有呼吸困难。如食管受压,有吞咽困难。肺尖部囊肿压迫臂丛和颈交感神经节,引起患侧肩、臂疼痛(Pancoast综合征)及一侧眼睑下垂,皮肤潮红不出汗(Horner征)。如囊肿破入支气管,囊液量大的,有窒息危险,子囊及头节外溢,能形成多个新囊肿。病人常伴有过敏反应,如:皮肤潮红、荨麻疹和喘息,严重的可休克。囊肿破裂感染的,有发烧、咳黄痰等肺部炎症及肺脓肿症状。少数囊肿破入胸腔,有发烧、胸痛、气短及过敏反应。(2)肺包虫病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无特效药物。目前试用的有甲苯米唑及丙硫苯唑,有使生发层和原头蚴退化变质的作用,临床上能看到一些疗效,症状有所改善,部分囊肿停止增长或缩小。还有吡喹酮,临床效果不明显,或可在术前应用以减少术后复发。目前药物疗法仅用于多发囊肿无法手术的患者。肺包虫囊肿一般呈进行性生长,能“自愈”的极少,绝大多数迟早将因囊内压力增大而破裂,产生严重并发症,因此要及时确诊并进行手术。

骨包虫病的表现与治疗

人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所致的疾病。人吞食其虫卵在十二指肠孵化成六钩蚴,以后穿入肠壁,随血流到达肺部,少数到脑、骨等其他部位寄生,发育为包虫囊而得病。骨包虫病可引起骨质破坏而易骨折。小儿除脑、眼窝,头部感染症状较重外,一般多为良性。待数年后才出现症状。以外科治疗为主,亦可口服吡喹酮。

某医院自1957年10月~2004年2月收治的骨包虫病患者37例,男16例,女21例。年龄14~58岁,平均29岁。病史0.5~12年,平均3.1年。发病部位:胸椎11例,骶骨6例,腰椎5例,颈椎、肋骨、髋关节、股骨上段各2例,髂骨、肩胛骨、耻骨、股骨转子间、胫骨上段、肱骨头、桡骨上段各1例。

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以病灶清除为主,部分患者行自体骨、异体骨、人工骨或骨水泥填塞。骨包虫病好发于躯干骨,尤其是脊柱。其影像学表现与结核、转移癌、骨巨细胞瘤、骨囊肿等相似,应注意鉴别。磁共振(MRI)有助于脊柱包虫病的诊断,血清学检查是诊断骨包虫病的主要方法。脊柱包虫病伴脊髓压迫采用手术治疗症状改善明显,但病灶不易清除彻底,容易复发。

脑包虫病的表现与治疗

少见,但多发生于儿童,多位于顶叶,主要表现为癫痫发作和颅内压增高。(1)临床表现:早期可无明显症状。主要症状是因棘球蚴压迫局部组织或临近脏器而产生的。本病潜伏期长,10~20年或更长。脑棘球蚴病多见于儿童,以顶叶为常见,大多伴有肝与肺棘球蚴病,临床症状常有头痛、视神经乳头水肿等颅内高压征,常有癫痫发作。其他器官如脾脏、心肌偶可寄生棘球,引起相应的症状。(2)治疗方法:①手术治疗。目前仍以手术治疗即摘除为主,术中以0.1%西替溴铵作杀原头蚴剂,术前2周至术后2周服用丙硫咪唑,以减少术中并发症及术后复发。②药物治疗。手术禁忌证或术后复发而无法手术者,可进行药物疗法。常用药物是阿苯达唑,共6~10个疗程。有效率80%以上。本药不良反应少而轻。长期服用对肝、心与造血器官均未见显著损害、偶可引起可逆性白细胞减少与一过性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该药有致畸作用,孕妇禁用。

包虫病的预防举措

包虫病为人畜共患病,中间宿主包括家畜(牛、羊、猪、犬)和野生动物,其预防不仅是生物学范畴内的一个复杂问题,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应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包括。(1)加强流行区犬的处理和管制:消灭传染源:对流行区广泛宣传养狗的危害性,家犬严加限制,进行普查普治,以吡喹酮驱除犬的细粒棘球绦虫,牛、羊、猪为预防人体包虫感染的关键性一环。在流行区域,野犬应一律灭绝,对必用的牧羊犬猎犬或警犬等,必须挂牌登记。定期驱绦虫和药物监测应列为常规制度,据新西兰报告重度流行区规定,每隔6周投药驱绦1次,轻度流行区改为3个月投药1次。(2)严格肉食卫生检查:加强群众的饮食卫生和个人防护。避免与犬的密切接触,肉联厂或屠宰场要认真执行肉食的卫生检疫,病畜肝、肺等脏器感染包虫,必须妥善进行无害化处理,采用集中焚烧、挖坑深埋、药液消毒等办法,切忌喂狗。避免犬粪中虫卵污染水源。(3)大力开展卫生宣教:宣教方式可多样化,内容要简单通俗易懂、讲求实效。并要充分发动群众,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包虫病是一种具有地方性和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各地应重视健康宣传教育。从事屠宰业、牧民和狩猎户等高风险人群在生产和生活中要加强个人防护,不喝生水,不食生菜。儿童应避免与狗密切接触,饭前洗手。捕杀野犬,限制家犬的数量,严禁用含有虫体的动物脏器饲喂犬畜,加强对家犬驱虫,人、犬驱虫后的粪便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严格执行肉食品卫生检测制度和动物检疫制度。

三、牛、羊、猪引起的人体疾病

1.疯牛病

什么是疯牛病

医学上称疯牛病为“牛脑海绵状病”,简称BSE。1985年4月,医学家们在英国首先发现了一种新病,对这一世界始发病例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于1986年11月将该病定名为BSE,首次在英国报刊上报道。10年来,这种病迅速蔓延,英国每年有成千上万头牛患这种神经错乱、痴呆、不久死亡的病。这种病还波及世界其他国家,如:法国、爱尔兰、加拿大、丹麦、葡萄牙、瑞士、阿曼和德国。据考察发现,这些国家有的是因为进口英国牛肉引起的。

疯牛病有哪些表现

疯牛病的潜伏期长达4~6年,病程一般为14~90天。这种病多发生在4岁左右的成年牛身上。其症状不尽相同,多数病牛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变化,行为反常,烦躁不安,对声音和触摸,尤其是对头部触摸过分敏感,步态不稳,经常乱踢以至摔倒、抽搐。发病初期无上述症状,后期出现强直性痉挛,粪便坚硬,两耳对称性活动困难,心脏搏动缓慢(平均50次/分),呼吸频率增快,体重下降,极度消瘦,以至死亡。经解剖发现,病牛中枢神经系统的脑灰质部分形成海绵状空泡,脑干灰质两侧呈对称性病变,神经纤维网有中等数量的不连续的卵形和球形空洞,神经细胞肿胀成气球状,细胞质变窄。另外,还有明显的神经细胞变性及坏死。

医学家研究证实,牛患疯牛病,是“痒病”传到牛身上所致。“痒病”是绵羊所患的一种致命的慢性神经性功能病。其实“痒病”的发生已有两百余年的历史。不过,医学界至今未能找到导致“痒病”的根源,因此疯牛病的病原也就难以确定。多年来,英国的专家宣称,有10例新发现的“克-雅氏病”患者,据说是吃了患疯牛病的牛肉引起的,由此引起了全球对疯牛病的恐慌。克-雅氏病简称CJD,是一种罕见的致命性海绵状脑病,据专家们统计,每年在100万人中只有一个人会得这种病。

疯牛病是怎样引起的

食用被疯牛病污染了的牛肉、牛脊髓的人,有可能染上致命的克罗伊茨费尔德-雅各布症(简称克-雅氏症),其典型临床症状为出现痴呆或神经错乱,视觉模糊,平衡障碍,肌肉收缩等。病人最终因精神错乱而死亡。

疯牛病的病因是什么

该病首发于某岛土著人食用死人内脏后。由于该岛土著人有食用死者遗体内脏的习俗,故该病高发。后由于欧美各国纷纷用“牛肉骨粉”饲养菜牛,牛发生相同症状并导致大面积播散,故克-雅氏症便以“疯牛病”为人群所知。其致病原称“朊毒体”,是小团蛋白质。

朊毒体的发现:早在300年前,人们已经注意到在绵羊和山羊身上患的“羊瘙痒症”。其症状表现为:丧失协调性、站立不稳、烦躁不安、奇痒难熬,直至瘫痪死亡。20世纪60年代,英国生物学家阿尔卑斯用放射处理,破坏了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后,其组织仍具感染性,因而认为“羊瘙痒症”的致病因子并非核酸,而可能是蛋白质。由于这种推断不符合当时的一般认识,也缺乏有力的实验支持,因而没有得到认同,甚至被视为异端邪说。1947年发现水貂脑软化病,其症状与“羊瘙痒症”相似。以后又陆续发现了马鹿和鹿的慢性消瘦病(萎缩病)、猫的海绵状脑病。最为震惊的当首推1996年春天“疯牛病”,在英国以至于全世界引起的一场空前的恐慌,甚至引发了政治与经济的动荡,一时间人们“谈牛色变”。

1997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了美国生物化学家斯坦利普鲁辛纳,因为他发现了一种新型的生物——“朊毒体”(Prion)。朊毒体最早是由美国加州大学Prusiner等提出的,在此之前,它曾经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如非寻常病毒、慢病毒、传染性大脑样变等,多年来的大量实验研究表明,它是一组至今不能查到任何核酸,对各种理化作用具有很强抵抗力,传染性极强,分子量在2.7万~3.0万的蛋白质颗粒,它是能在人和动物中引起可传染性脑病(疯牛病)的一个特殊的病因。

疯牛病研究有新发现。美国科学家发表的关于疯牛病的最新初步研究报告表明,被认为是导致疯牛病的畸形蛋白质,不仅存在于牛的神经和淋巴组织,可能也存在于牛的肌肉中。根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斯坦利·普鲁西纳博士和他同事们的研究结果,可以在动物肌肉组织中收集到大量畸形蛋白质。普鲁西纳1997年曾因他在疯牛病病因问题上的研究贡献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他说,这项最新的研究只是初步的,还不能确定畸形蛋白质是否是在动物肌肉中自然形成的。

疯牛病死亡人数将稳步上升

英国政府海绵状脑病顾问委员会的一位科学家警告说:因疯牛病死亡的人数将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逐年上升,最终每年可造成成千上万人丧生。迄今为止死于此病的人数为69人,另有7例死亡事件可能与疯牛病有关。

疯牛病的传染与防治

疯牛病的感染过程通常是:被疯牛病病原体感染的肉和骨髓制成的饲料被牛食用后,经胃肠消化吸收,经过血液到大脑,破坏大脑,使其失去功能并呈海绵状,导致疯牛病。

人类感染通常是因为下列因素传染的。(1)病从口入:食用感染了疯牛病的牛肉及其制品导致感染,特别是从脊椎剔下的肉(一般德国牛肉香肠都是用这种肉制成)。(2)当心化妆品:某些化妆品除了使用植物原料之外,也有使用动物原料的成分,所以化妆品也有可能含有疯牛病病原(化妆品所使用的牛羊器官或组织成分有:胎盘素、羊水、胶原蛋白、脑糖)。(3)环境因素:有一些科学家认为“疯牛病”在人类变异成“克-雅氏病”的病因,不是因为吃了感染疯牛病的牛肉,而是环境污染直接造成的。认为环境中超标的金属锰含量可能是“疯牛病”和“克-雅氏病”的病因。

现在对于疯牛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办法,只有防范和控制这类病毒在牲畜中的传播。一旦发现有牛感染了疯牛病,只能坚决予以宰杀并进行焚化深埋处理。但也有的人认为,即使染上疯牛病的牛经过焚化处理,但灰烬仍然有疯牛病病原体,朊毒体就可能会因此而散播。

目前,对于这种病的病原体,究竟是通过何种方式在牲畜中传播,又是通过何种途径传染给人类的,还不十分清楚。

2.牛带绦虫

何谓牛带绦虫

牛带绦虫俗名“牛带虫”。其成虫主要寄生在人的小肠,幼虫寄生于黄牛、水牛、羊、鹿等动物的肌肉内。当牛食草时吞食虫卵后,卵在其十二指肠内孵化为六钧蚴虫,该幼虫穿过肠壁随血流或淋巴管,带至肌肉,两个月后发育为牛囊尾蚴。人吃了未煮熟含有牛囊尾蚴的牛肉而被感染。在人体内三个月左右即可变为成虫。

牛带绦虫大型个体,体长1 000~1 200毫米,最大宽度7毫米,共有1 000~2 000个节片。生殖孔位于节片的边缘中部。头节近方型,具4个吸盘。睾丸数约300个。卵巢由左右两瓣组成。子宫具15~30个两侧分支。卵与六钩蚴均呈球形。体呈淡黄色。为世界性分布,国内分布于青海、西藏、广西、贵州,国外分布在世界各地区。

牛带绦虫的传播

由牛带绦虫(牛肉绦虫)的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的寄生虫病,成虫较猪带绦虫为长,孕卵节片也较长。人是其唯一终宿主,孕卵节片随粪便排出后,被中间宿主黄牛、水牛等吞食后,在其体内形成囊尾蚴,人们进食不熟的带囊尾蚴的牛肉后受感染。牛带绦虫病的临床症状与猪带绦虫病相似,仅在鉴定患者粪便中节片后才能区分。吡喹酮、氯硝柳胺或槟榔加南瓜子驱虫有效。

牛带绦虫病的症状与诊断

本病虽可有上腹痛,腹泻和体重减轻,但通常无症状。无症状的病人常因排出活动的节片而就医。

通常在粪便中发现典型的孕节或很少情况下发现头节便可确诊。有时在粪便中可见从破裂节片中逸出的虫卵,但该虫卵无法与其他绦虫的虫卵区别。也可用透明粘胶纸压肛周区,然后将该胶纸置于载玻片上镜检虫卵。肛拭也可发现虫卵。

牛带绦虫病的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槟榔、南瓜子、龙芽草,西药有氨硝柳胺(灭绦灵)、毗喹酮等。用法。(1)槟榔、南瓜子:晨间空腹服60~80克南瓜子(先碾碎),2小时后再服60~80克;槟榔煎剂200毫升(槟榔要先浸泡后煎);半小时后服硫酸镁,全药服完后约3~4小时排出虫体,本药治愈率达90%以上,且副作用小(以上为成人用量,小儿酌减)。(2)龙芽草:叶芽全粉0.7~0.8克/千克体重,或叶芽浸膏40毫克/千克体重,空腹一次顿服,1.5小时后再服硫酸镁,48小时内可排出虫体。(3)氯硝柳胺:成人药量为2~3克,分2次服用,间隔1小时,小儿药量酌减。(4)吡喹酮:10毫克/千克体重,总量不超过0.5克,清晨空腹1次顿服,1~2小时后服泻药,服药当天或次日排出零碎虫体与节片,服药后可出现头晕、恶心、腹痛等,个别可出现心电图改变,所以服药时应遵医嘱或住院治疗。

牛带绦虫病的预防

(1)注意个人卫生,改良饮食和卫生习惯,肉类必须煮熟煮透,切生菜和熟菜的刀、砧板要分开,用后应洗刷干净,防止污染。(2)加强肉类的检验及加工工作。如果食用的牛肉中没有活的囊尾蚴,人类便不可能感染牛带绦虫。因此,应加强肉类检验及加工工作。(3)加强屠宰场的管理,严禁出售有牛带绦虫幼虫的牛肉。(4)加强对牛的饲养管理,以防止牛感染,应将厕所与牛舍分开,以防牛吃人的大便。(5)及时治疗病人。

3.日本血吸虫病

日本血吸虫病即血吸虫病,是由分体科分体属和东毕属吸虫寄生于牛肠系膜静脉所引起的寄生虫病。二者均属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是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分体吸虫病,流行于我国南方十三个省市,而我国流行的东毕吸虫病,主要危害牛羊等反刍动物,对人只引起尾蚴性皮炎。

牛血吸虫病病原

病原为分体科东毕属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程氏东毕吸虫、彭氏东毕吸虫、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变种。四种虫体形态大同小异,均呈线型,乳白色,雌虫暗褐色,雌雄异体,但合抱在一起。雄虫较短粗,雌虫较细长。其中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雄虫平均体长4.47毫米,体表光滑,平均体宽0.39毫米,雌虫体长平均4.83毫米,平均体宽0.095毫米。有两个不甚发达的口吸盘或腹吸盘。虫卵长椭圆形,无色,无卵盖,大小为72~74×22~26微米。

耕牛血吸虫生活史

东毕吸虫的发育需要一个中间宿主——淡水螺。虫卵破肠壁组织破肝脏结节→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出毛蚴→钻入淡水螺体内经母细胞→子胞蚴→尾蚴逸出螺体→水中→钻入牛四肢皮肤,随血流→肠系膜血管发育→成虫产卵→肠系膜的静脉肝脏形成结节。整个生活史大约需要3~4个月左右,感染和流行的季节在5月中旬到10月中旬。我国带虫感染现象比较普遍,遇到雨水大的年份容易造成爆发流行。一头牛最多感染过3万条血吸虫,危害十分严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