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剧史话(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4 02:31:12

点击下载

作者:包钢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滇剧史话

滇剧史话试读:

总序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古老国度,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探寻、创造的脚步。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轻若烟雾、薄如蝉翼的素纱衣向世人昭示着古人在丝绸纺织、制作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敦煌莫高窟近五百个洞窟中的两千多尊彩塑雕像和大量的彩绘壁画又向世人显示了古人在雕塑和绘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还有青铜器、唐三彩、园林建筑、宫殿建筑,以及书法、诗歌、茶道、中医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无不向世人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展示了中国这一古老国度的魅力与绚烂。这是一份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珍视。

历史不会永远眷顾任何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当世界进入近代之时,曾经一千多年雄踞世界发展高峰的古老中国,从巅峰跌落。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打破了清帝国“天朝上国”的迷梦,从此中国沦为被列强宰割的羔羊。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不仅使中国大量的白银外流,更使中国的领土一步步被列强侵占,国库亏空,民不聊生。东方古国曾经拥有的辉煌,也随着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轰击而烟消云散,中国一步步堕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也由此开始了救国救民、富国图强的抗争之路。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屡败屡战,终于认识到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道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倒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从此饱受屈辱与蹂躏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古老的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摆脱了任人宰割与欺侮的历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每一位中华儿女应当了解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也应当牢记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民族屈辱的历史。

当我们步入全球化大潮的21世纪,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地区之间的交流壁垒被互联网之类的新兴交流工具所打破,世界的多元性展示在世人面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区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两种以上文化的交汇与碰撞,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西方文化扑面而来,有些人唯西方为时尚,把民族的传统丢在一边。大批年轻人甚至比西方人还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与洋快餐,对我国各民族的重大节日以及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却茫然无知,这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大业中的重大忧患。

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历数千年而不分离,根基就在于五千年来一脉相传的中华文明。如果丢弃了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文化,任凭外来文化随意浸染,很难设想13亿中国人到哪里去寻找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大力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民族自尊意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体系,光大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业。

当前,我国进入了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历史任务和来自各方的新挑战,全党和全国人民都需要学习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社会科学研究的机构,有责任为此作出贡献。我们在编写出版《中华文明史话》与《百年中国史话》的基础上,组织院内外各研究领域的专家,融合近年来的最新研究,编辑出版大型历史知识系列丛书——《中国史话》,其目的就在于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一套较为完整、准确地介绍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普及类系列丛书,从而使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能够了解自己祖先的历史,在东西南北文化的交流中由知己到知彼,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中国与世界各国愈来愈深的文化交融中,保持自己的本色与特色,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永远发扬下去。《中国史话》系列丛书首批计200种,每种10万字左右,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哲学、艺术、科技、饮食、服饰、交通、建筑等各个方面介绍了从古至今数千年来中华文明发展和变迁的历史。这些历史不仅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辉煌,展现了先民的智慧与创造精神,而且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与抗争精神。我们衷心地希望这套普及历史知识的丛书对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发挥应有的作用,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新一代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阔步前进,为我们祖国美好的未来贡献更大的力量。2011年4月

出版说明

自古至今,始终坚持不懈地从漫长的文明进程中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从中汲取有益营养,从而培植广阔的历史视野,并具有浓厚的历史意识,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独有的鲜明特征,中华民族亦因此而以悠久的“重史”传统著称于世。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独一无二、系统完备的“二十四史”即证明了这一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史知识普及工作被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20世纪五六十年代,著名历史学家吴晗主持编写的《中国历史小丛书》,9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组织编写的《中华文明史话》和《百年中国史话》,成为“大家小书”的典范,而后两套历史知识普及丛书正是《中国史话》之缘起。

2010年年初,为切实贯彻中央关于“做好历史知识普及工作”的指示精神,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对《中华文明史话》和《百年中国史话》两套丛书的内容进行了修订和增补,重新设计框架,以“中国史话”为丛书名出版。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亲任《中国史话》一期编委会主任,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任编委会副主任。正是有了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诸多学术名家的积极参与,《中国史话》一期200种图书得以顺利出版,并广受好评。《中国史话》丛书的诞生,为历史知识普及传播途径的发展成熟,提供了一种卓具新意的形式。这种形式具有以通俗表述、适中篇幅和专题形式展现可靠历史知识的特征。通俗、可靠、适中、专题,是史话作品缺一不可的要素,也是区别于其他所有研究专著、稗官野史、小说演义类历史读物的独有特征。

囿于当时条件,《中国史话》一期的出版形式不尽如人意,其内容更有可以拓展的广阔空间,为此2013年4月我们启动了《中国史话》二期出版工作。《中国史话》二期分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大系列,拟对中国各区域、各行业、各民族等的发展历史予以全方位介绍。我们并将在适当时机,启动《世界史话》的出版工作。史话总规模将达数千种。

我们愿携手海内外专家学者,将《中国史话》《世界史话》打造成以现代意识展现全部人类历史和人类文明,集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万有文库”;并将承载如此丰厚内容的史话体写作与出版努力锻造成新时期独具特色的出版形态。

希望史话丛书能在形塑民族历史记忆、汲取人类文明精华、培育现代国民方面有所贡献,并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史话编辑部2014年6月序

2012年3月,接到中国文联的电话,要我推荐一位能够胜任一项文化大工程中关于云南滇剧文化方面的撰稿人。说明要求之后,我就认为包钢先生是“不二人选”。电话与他沟通,他爽快地答应了。

说他是现在云南戏剧研究者中“中国史话”丛书之《滇剧史话》撰稿的“不二人选”,绝非谀词。因为早年的一些饱学之士、滇剧专家,已经谢世或年事已高,研究队伍已经调不了将,布不成阵。在屈指可数的骨干中,他的经历和学养就格外适合承担该项重任。他早年在云南省文艺学校专攻滇剧,小生坐科,毕业后在云南省滇剧院供职,后来转而当编剧,曾任云南省滇剧院副院长。20世纪80年代中期,滇剧新编历史剧《关山碧血》在“全国戏曲观摩演出”中获得编剧二等奖、导演一等奖,主演二人、配角一人均获表演一等奖;在“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剧本创作评奖”中获得编剧金奖。在剧目创作中任编剧的他因之名满剧坛。后来,他在云南省文化厅创评室任专职创作研究人员,并任《云南戏剧》的编辑,同时承担了大量的为云南省各级剧团、省市各地的年轻编剧改稿辅导,发现剧本,发现编剧人才的工作,贡献卓越。他博闻强记,广泛搜集云南剧坛的历史资料,对云南梨园掌故如数家珍,为他当杂志编辑的岁月添了不少光彩。再加上他参与了包括滇剧在内的云南戏剧几十年的活动,实际见证了滇剧在当代的兴衰历史。2006年,云南省文化厅艺术研究所申报获得批准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规划研究项目,其最后成果《云南少数民族剧种发展史》(云南科技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也是由他担纲完成。2009年,他在云南省戏剧家协会的“云南地方戏剧丛书”(云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七卷本文化项目中,承担《白剧》的编著。这些都是《滇剧史话》生存与发展的戏剧文化环境。不必赘言,他对云南戏剧艺术发展的状况既有长期的资料准备,又有深入研究的基础,还有对云南滇剧以外的其他戏剧文化的研究。因此,由他在史话中叙述“滇剧”的发展起落、过程线索、点面关系……其资料的可靠性与叙述的平实性,读者是可以放心的。

本书分四大部分,将滇剧的声腔渊源、繁华魅影、地域特色与生存流向分配在一桩桩具体可感的事例、一个个描述生动的剧目甚至一幕幕细节感人的场面里,让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快感中,认识滇剧的诞生和发展、历史和现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在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广泛开展“科普”,出版了不少影响巨大、效用明显的科学知识普及读物;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近20年中,中国泛娱乐文化一浪高过一浪,很大程度上遮蔽了文学、艺术的要义。这时候,需要“艺普”——艺术文化普及。高雅艺术进校园、文艺精品进校园等活动都是对艺术文化的普及。眼下,包钢先生参加的这项戏剧文化工程“中国史话”丛书之《滇剧史话》,就是“艺普”读物。包钢先生完成的《滇剧史话》,不同于强调学术严谨性、资料完备性、考据可靠性、研究全面性的《滇剧初探》(戴旦、高竹秋编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和《滇剧史》(“中国戏曲剧种史”丛书,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出版)。因为要“艺普”,给专业人士阅读,可能不过瘾;但是,给需要了解、有愿望了解中华戏剧文化的读者阅读,却可以说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好书。可以这么说,写作本书,实际上要有深入的学术探究与准确的价值判断作为写作底蕴。这是一本考验学术功力与检验学养积累的难写的书。

谢谢包钢先生,为读者提供一本了解滇剧文化的通俗读物。在人心浮躁、祖宗留下的“活文化”日益“标本化”的今天,显出格外难得的必要。包钢给我的信中说:“回顾滇剧两百年间的兴衰,体味滇剧存活的现状,喜怒哀乐一起涌到心头来。滇剧是否能走上新兴之路,心里面打着一个大问号。她是滇文化的精粹,莫非真的要让她‘安乐死’?‘凤凰涅槃’的神话,对于滇剧是不可能变现的,缺少各门类的艺术人才,滇剧的内在生命力就日渐衰颓了。将来再重视、再扶持,也难以焕发青春了。杞人忧天没有必要,我是滇人忧戏。”尽管心戚戚焉,包钢先生的写作,还是尽量避免流露心头的忧虑,而是在自己对滇剧的人和事如数家珍时,“充满了热情和爱意……纵观全文,还是呈现出明亮的色彩”。作为戏剧人,作为和他一样心头郁结着文化焦虑与艺术痛苦的文化人,我要真诚地感谢他所做的工作。

是为序。[1]吴戈2014年6月28日昆明麻园

[1] 吴戈,本名吴卫民,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云南戏剧家协会主席,云南曲艺家协会主席。云南师范大学文学学士,中央戏剧学院文学硕士,上海戏剧学院文学博士。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云南艺术学院院长,教授。一往事悠远 岁月留痕1马背上驮来的弦歌

云南物产丰富,民族众多,山水风光如诗如画,音乐歌舞令人迷醉,是一片美丽、神奇的土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造就出云南文化的特征。

云南戏剧的源头,来自悠悠千古。从上古崖画、青铜器具描绘、雕刻的歌舞形态,可以看到其中有着一些质朴的戏剧因素。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不知多少代人传承至今的原生态歌舞、原始宗教仪式、民俗祭祀活动中,都能探寻到戏剧萌芽的踪迹。然而,高山大川的地形,交通困难的限制,造成了地域文化的封闭性,雏形戏剧上千年没有多少变化,遗存下来的就成了“活化石”。

远在秦代,云南在万山丛中开辟了一条驿路,路宽五尺,史称“五尺道”。这条驿路使云南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日渐密切。中经汉、唐、宋几代,云南的乐舞、杂技进献到都城、朝廷。自明代初期,内地的戏曲流传到云南。古驿道古滇国的出土文物——盘舞铜扣饰

嵩明县杨林镇有一位学识渊博的能人,出生于明洪武三十年(1397),姓兰名茂字廷秀,号止庵。他以行医、教学为业,著述甚多,有《滇南本草》《续西游记》《韵略易通》《玄壶集》《声律发蒙》等著作问世。他也是云南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剧作家,在明景泰五年(1454),创作出传奇剧本《性天风月通玄记》。剧本中的唱词写得清新明快,例如:“滇海轻帆,滔滔风浪沿山响。望眼茫茫,水连天一样。人唤高峣渡,朝朝舟子忙。只闻争渡人喧嚷,一篙撑入水云乡。”这个剧本的出现,不会是偶然的情况,应该是云南已经有了戏剧活动的环境,有了舞台演出的条件,他才会创作出这部乡土题材的剧本。嵩明县古戏台

明正德六年(1511)中了状元的杨升庵,因“议大礼”获罪,被嘉靖皇帝贬谪到云南。他在嘉靖三十年(1551)刊刻了一部《陶情乐府》,书中有一首词,词牌名《金衣公子》,副题“李菊亭携妓夜过”。这首词写道:“良夜客相过,唤佳人细马驮,睡痕红界桃腮破。滇音按歌,秦声半讹,金屏笑映如花坐。夜如何?东山高卧,兴比谢公多。”词中指出这个艺妓演唱“秦声”,吐字却用云南语音。她演唱的秦腔不够纯正。

到了明末清初,云南人学唱秦腔的越来越多。大西军入滇时,原来属于李自成的军队带着秦腔戏班。史料记载:“昆明四门唱戏,金吾不禁,百姓男妇入城观者如赴市。”大西军的将领还下令,征选民间女子进入戏班学演戏。

后来的平西王吴三桂,率领清军打败了大西军,秦腔戏班星落云散。流落在民间的艺人为了立足谋生,把秦腔融合进云南的地方曲调,衍变为一种新的声腔,叫作“滇梆子”。年长日久,这种声腔发生了大变化,成为滇剧的第一类唱腔,称为丝弦腔。

吴三桂统治云南,作威作福。他的王妃陈圆圆早先是江南名妓,色艺冠绝一时,擅长演唱昆曲。她与吴三桂的姻缘充满了悲欢离合,富有动人心魄的传奇性。据《清稗类钞》所记,吴三桂也能演唱昆曲,曾登台演唱过《西厢记》中的“惠明寄柬”折子戏,而且是“声容台步俱佳”。

吴三桂为了满足声色之娱,也为了让爱妃陈圆圆过一过戏瘾,便派人到苏州买了40名唱戏的妙龄女子,又花重金买来上等的服装、道具。于是,昆明的平西王府中飞扬起弦歌之声。家养戏班经常演出,艺术水平很高。有幸观看演出的将领、官员们,无不为之心醉神迷。一次,陈圆圆主演昆曲《红梅记》。有一个姓许的知府看过之后,逢人便夸赞陈圆圆的唱腔和表演令人欲仙欲死。

昆曲传入云南后,有不少剧目被移植、改编,本地人开始用“滇曲滇调”演唱。后来形成的滇剧,唱腔中有“昆头子”“昆倒板”;器乐曲牌中的“菊花酒”“风入松”“千秋岁”“柳青娘”等,也是从昆曲而来,融化成滇剧曲牌。2滇中名伶享誉燕京

云南安宁州人刘芸阁,出生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他于少年时代学唱秦腔,随父亲到了四川,拜秦腔名家魏长生为师,取艺名为刘二官。

乾隆三十八年(1773),时逢皇太后八十大寿,京城举办盛大的庆寿典礼。刘芸阁当时有20来岁,已是颇有名声的男旦。他随庆萃部戏班远赴京城贺寿,主演的剧目有《桂花亭》《销金帐》《烤火下山》等。当时有南北各剧种的35个戏班,数百个演员荟萃于京城。

居住在京城的杭州名士吴太初,记录下演戏的盛况,著有《燕兰小谱》。书中对来自各地的名演员做了品评,描写刘芸阁是“长身玉立,逸致翩翩,乃伶中之卫玠也”。他把刘比作晋朝的美男子卫玠,给其以“玉人”的美称。吴太初综合了众多文人戏迷的评价,推举出四位技艺超群的演员,赞扬他们“称冠于花部”。为首的是湖南的王湘云,刘芸阁名列第二,其次是陈银官、刘桐花。为这些演员所写的赞美诗中,有“歌坛声誉重王刘”的赞语。专门题咏刘芸阁的诗写道:“白傅歌词入诵难,顿教身价重长安。而今好向人夸诩,博得文园赋藻看。”

刘芸阁洁身自好、德艺双馨,不向高官、富豪曲意奉迎。《燕兰小谱》中说他“性颇骄蹇,与豪客时有抵牾”。他对知音中的贫寒文人却“甚相爱重,如杜少陵所言,文章有神交有道也”。

两百多年前,有文字记载的云南籍名伶仅此一人。这颗在剧坛上闪射光芒的明星,受到后辈艺人的景仰和崇敬。3声腔融合催生滇剧

自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后,云南的局势逐渐稳定。雍正、乾隆时期,矿冶工业兴旺发达,吸引内地商帮纷至沓来,金、银、铜、锡、盐、茶的商品贸易十分繁荣,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安徽的徽调戏班,跟随徽商进入滇中、滇南一带,演出《牡丹亭》《白兔记》《玉簪记》《长生殿》等剧目,观者如堵,生意红火。徽调声腔“平板”“四平调”也在民间传唱开来。

安徽望江县人檀萃,曾在云南任职禄劝、元谋知县。他所著的《滇南诗话·梨园宴和歌序》,记录了乾隆五十七年(1792)六月,徽班阳春部在昆明老郎宫演出,两三天内就演了23个折子戏。阳春部落脚昆明以后,招收了一批本地的年轻子弟学戏。昆明岳王庙庙会(摄于1900年)

湖北的汉调戏班也来到云南,观众称之为“湖广腔”“西皮腔”。汉调新颖的唱腔和板式令人耳目一新,人们竞相邀约前去观赏。

长期扎根在云南的外来戏班,艺人不断更新换代,使得本地人在戏班中的份额日益加重。于是,方言土语、滇曲滇调逐渐占了上风,秦腔演变为丝弦腔,徽调演变为胡琴腔,汉调演变为襄阳腔。表演形式也逐渐增添了云南的乡土风味、生活气息。

道光时期,云南剧坛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仅在昆明府管辖的地盘上,就有19个戏班在进行演出。这时候,宜良县出了一位声名远扬的剧作家,姓严名廷中,字古卿,号岩泉山人。他曾在山东省文登、莱阳、蓬莱为官。在旅居扬州时,他组织了春草诗社,著有《红蕉吟馆诗存》和《瘦红集》。离职返乡后,他创作了《武则天风流案卷》《沈媚娘秋窗情话》《洛城殿无双艳福》,并将之合编为一集,总名《秋声谱》,刊刻发行。郑振铎在《清人杂剧》的序言中点评《洛城殿无双艳福》一剧:“文笔犀利,嘲骂试官举人,颇为峻切。丑、净插科打诨,嬉笑怒骂,寓有深沉悲愤。”

继严廷中之后,何蔚文、任炎、吴立三、倪蜕等剧作家,以云南历史事件为题材,创作出《缅瓦十四片》《菩提树》《风车庆》《情中侠》《莲花幕》等传奇剧本。

道光二十二年(1842),昆明城内的老郎宫修葺一新。这座供奉老郎戏神的庙宇,也是戏曲艺人集会、议事的公共场所。《重修老郎宫碑记》中,铭刻着捐献资金的戏班班主、艺人的名字和捐银数量。最为重要的是,碑文中有“旧班改新班”的说法,提到的四大新班是福寿班、泰洪班、福升班、永庆班。班主王福寿、张昌明、沈文贵、萧贵林都是昆明人。这四大新班新在何处呢?一是演出剧目中有不少是本地文人、艺人移植、改编、创作的;二是正生、正旦、老旦、花脸等行当的主要演员是本地人;三是他们演唱的声腔已经形成丝弦、胡琴、襄阳三大系统,有了成套的板式,如“倒板”“机头”“一字”“二流”“三板”“滚板”“平板”等。

四大新班的出现,是云南戏剧史中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标志着滇剧正式形成。滇剧从孕育到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古老的民间歌舞、宗教仪式、民俗活动中长期积累的戏剧因素,受到外来剧种的影响和激发,到滇曲滇调融合了外来的多种声腔。在各种条件成熟之后,这一地方戏曲剧种终于应运而生。滇剧《吴三桂与陈圆圆》剧照

光绪二十四年(1898),法国驻滇总领事方舒雅来到昆明。他随身携带着刚刚发明不久的玻璃干片照相器材,四处摄影拍照,拍摄下昆明古城风貌、众生百态。1899年的某一天,他到富商王炽的家中看堂会戏,给两位滇剧名演员拍了照片。一位是善于扮演文小生的李小春,另一位是以扮演青衣、花旦角色见长的刘品玉。从照片上可以看出,男旦刘品玉的脚下绑着木头制作的“三寸金莲”,戏曲术语叫作踩跷,用以表现女子缠足。对于旦角演员来说,这是一门独特的功夫,走台步、跑圆场要轻盈自如,还要在桌、椅上做一些难度较高的技巧动作。滇剧小生李小春(摄于1899年)滇剧男旦刘品玉(摄于1899年)

这两幅照片距今已有110多年,可能是中国戏曲演员最早的留影。在李小春、刘品玉身后,还有小丑、须生的形象。他们的装扮形态,服装上的图案花纹,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可视性历史资料。法国驻滇总领事方舒雅戏装照(摄于1899年)

更为有趣的是,法国驻滇总领事方舒雅也穿上戏曲服装,头戴乌纱帽,煞有介事地翘着胡子,拍下了一张照片。看来让人感到不伦不类,颇有一点喜剧意味,却也是外国人破天荒的第一幅戏曲装扮照片。

光绪年间,昆明的文人雅士组织了一个“莲湖吟社”,时常聚会,作诗论文。其中有一帮滇剧戏迷,看戏后说长道短,对演员们褒贬不一。光绪二十五年(1899),以朱庭珍、杨高德、李坤为首,发动戏迷对滇剧男旦进行评选,从中选出色艺双优的前四名,作诗赞美。为此还专门出版了一册《莲湖花榜》,对前四名男旦做广泛宣扬。《莲湖花榜》中,名列第一的是潘巧云,字倩侬,昆明人。赞语说道:“明眸皓齿,秀外慧中,每一登场,如解语花,莺声呖呖,令人魂销。足以领袖群芳,冠冕香国。”第二名陈双喜,字梅卿,昆明人。“尤善演青衫诸剧,哀感凄艳,余音绕梁,妙绝一时。”第三名刘彩云,字佩秋,巧家县人。“身材娇小,凌波微步,惊鸿顾影,百媚俱生。舞态歌容,风姿绝代。”第四名杨双兰,字珮香,陆良县人。“每戎装登场,玉立亭亭,脂香粉腻中,时露英武之气,令人想见红线当年。”还有12首诗夸赞这四位男旦,都写得绘声绘色,颇有文采。1899年出版的《莲湖花榜》

光绪晚期,生行著名演员有李少白、王辅成、邱云林、刘海清等,旦行著名演员有刘品玉、张彩芳、金兰芳、苏桂芳、郑云芳等,净行著名演员有杨海蛟、卜金山、张少阳、周西城等,丑行著名演员有王辅廷、易松亭、蒲松年等。

李少白是名气最大的生行演员,身材魁梧,嗓音清亮,文武兼能,尤其擅长扮演关羽这一角色,被称誉为云南第一红生。他在《斩颜良》《挑袍》《过五关》《战长沙》《水淹七军》《单刀会》等戏中,所塑造的关公形象威风凛凛,仪态神色令人肃然起敬。他的唱腔悠扬清越,响彻云霄,功架身段从容大方,富于雕塑般的美感,稳如山岳,动如云飞。广大观众无不喝彩叫好,交口称赞为“活关公”。

李少白性格豪爽,有着侠义肝胆。他在演戏之余,还行医制药,精于外科。遇到贫穷的病人,他就免费治疗。寒士周永清欲赴京应试,苦于缺少盘缠。李少白得知后,筹措了二百两银子,相助周永清。周永清考中进士、荣任知县后,以重金酬谢报答,李少白婉拒不受。马竹庵在《梨园本事诗》中赞叹:“少白艺坛久蜚声,轻财仗义见豪情。伶官异日传青史,不让优孟独擅名。”

光绪末年,滇剧在民俗活动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道精神大餐。凡是西岳庙会、关帝庙会、城隍庙会、土主庙会等,必定要大演特演,观众如潮,热闹非凡。4群舞台见证着兴衰

辛亥革命前后,云南掀起了“滇戏改良”的新浪潮。改良活动首先是由海外留学生倡导发起的。当时,在日本的云南留学生有170多人,大部分参加了中国革命同盟会,创办了《云南》杂志,并在昆明成立分社,发行刊物《云南》杂志,以反抗清朝、宣扬民主政治为宗旨,还刊登文艺作品,提倡改良滇戏。1906年6月发表的《滇省戏曲改良之建议》提出:“戏曲是一个喜怒哀乐的活动画谱,唱衰亡的能使人悲哀,唱凶暴的能使人不平,唱英勇的能使人奋发。且词调浅显,事理易明,不论男女老少、富贵贫贱的,都能一听便解。所以说开通风气,莫妙于改良戏曲。”留日学生不断回乡,进行街头演说,鼓动民主革命。同时,他们提倡编演新戏,内容不论古今,题材不论中外,目的是唤醒国民,激发爱国精神,启迪民主思想。

滇剧男旦翟海云,是福升班中挑大梁的名演员,在革命思想的影响下,参加了同盟会。他立志改良戏曲,编演新戏。他邀请了几十个滇剧艺人聚会,激励大家振作起来,做些有益于社会的事。他提出的具体做法是:“我意欲请几位名公,选些英雄豪杰的事迹,志士仁人的行为,编成戏本,登台演了出来,改换民众的耳目,鼓动民众的精神。”

翟海云说服大家赞成他的主张,立即行动起来,拿出家中所有的存款,作为活动经费。他一面请人编写剧本,一面租下会馆做排练场所。他亲自奔赴上海,购买新的服装、道具、照明灯具。

1906~1916年这十年之间,翟海云所在的福升班与其他滇剧班子,一共演出了23个新编剧目。剧本先后发表于《滇话报》《云南旬报》《华南新报》《滇南公报》《义声报》等报刊。其中的《取金山》《辽阳大战》取材于日俄战争,演出时观众爆满。《滇话报》发表了一位观众的观后感,文中写道:“形式既好,精神又佳,每演一段,台下的人无一个不叫妙。看戏的人把敢死的心触发起来,知道了国土危亡,非用死力不能挽救。……所以我不能不赞美戏曲的效力,更不能不赞美翟海云改良戏曲的苦心。他说将来还要设优伶学堂,培训梨园子弟,使他们都有知识。……登旧舞台,演新现象,动真感情,伶人风声所树,激起观者的奋发精神。”《悲滇》是云南剧坛最早出现的一个时事现代戏,反映法国强力修建滇越铁路,侵占掠夺中华财富。以毕雄、金杰为首的爱国人士,号召民众反帝救亡,与法国的侵略势力做斗争。《张敬尧纳溪被困》《援川》《爱国血》《姐妹投军》等剧目,反映了云南兴起护国运动,护国军兴师讨伐窃国称帝的袁世凯。《新托孤》写的是袁世凯在临终之前,招来段祺瑞、徐世昌,把儿子袁克定托付给他们。袁世凯死后,他的小姨太自尽殉葬。

历时十年的滇剧改良活动,追随民主革命大潮,配合了走向共和的政治斗争,呼唤民众觉醒,鼓吹自由平等,激励反帝反封建的斗志,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改良演出的新剧目,选择的题材大多是发生在现实社会的重大事件,有着新的思想内容,表现了新的时代生活,刻画了新的人物形象。但在艺术形式、表现手段方面,迈不开大胆革新的步子,演剧方法还是“旧瓶装新酒”。

1911年,云南“重九起义”取得胜利,从此进入了民国时期。上演滇剧的戏园在各地区不断开办、增加,星罗棋布。昆明城内有六家戏园,每日都是锣鼓喧天,弦歌入云。

自1912年开始,滇剧有了女演员,称为坤角。到了1915年,滇剧界的女学员已有250多人。凡是坤角,都取了醒目、好听的艺名,如小黛玉、巧夺天、小燕舞、小凤凰、月中桂、玉芙蓉、云中凤等等。旦角由女子来扮演,使滇剧表演艺术呈现新貌。男女合演,更加吸引观众,戏园的上座率持续升高。

昆明的戏园,首屈一指的要数群舞台。自1913年开办以来,直到1941年停业,28年间上演了几百个剧目,演出场次多达一万两千场以上,看戏的观众达到一百几十万人次。群舞台的鼎盛时期为1924年至1938年,14年间呈现出烈火烹油、鲜花着锦般的盛况。这个戏园自1938年后,由盛转衰,见证了民国时期滇剧兴衰起落的过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