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大省的新探索:陈文科湖北“三农”调研文选(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4 15:58:32

点击下载

作者:陈文科

出版社:山西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农业大省的新探索:陈文科湖北“三农”调研文选

农业大省的新探索:陈文科湖北“三农”调研文选试读:

构建人水和谐发展的梁子湖示范区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以梁子湖为中心,涉及鄂州、武汉、咸宁三市的环湖地区,简称梁子湖区,是长江中游地区的一块“宝地”,对武汉城市圈和湖北的可持续发展关系极大。今天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新认识梁子湖,保护和和合理开发梁子湖,把梁子湖率先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示范区,将为湖北省乃至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示范区的基本框架

该示范区的总体目标,以梁子湖湿地保护区、梁子岛生态旅游区和县级梁子湖行政区为基础,以保护梁子湖水资源、湿地、岛资源和旅游资源为前提,通过保护与开发协调、环境与旅游协调、自然与人文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为武汉城市圈乃至湖北省的当代人和后代人提供良好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生态需要,确保当地居民走上生态良好、生活富裕、文明健康的道路,率先在全国建成人水和谐发展,具有示范作用的生态保护区、生态旅游区和生态农业区。

该示范区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生态保护区2

主要包括对梁子湖大湖水资源、梁子湖湿地(379.46km)及梁子岛的生态环境敏感区重点保护,明确划定部分开发“禁区”,确保梁子湖作为“湖北之肾”、武汉城市圈生态湖、“武昌鱼母亲湖”和“物种基因库”的功能的发挥。(二)生态旅游区

主要是指在保护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梁子湖及环湖地区的湖(梁子湖太湖)、岛(梁子岛)、港(梁子湖直通长江的45km长港)、山(月山、沼山、青峰山)四位一体的生态和人文的旅游资源。尤其是要改变重“湖”重“岛”、轻“山”轻“港”的倾向,开发利用好沼山森林公园旅游度假区以及月山、青峰山旅游区,开发梁子岛至樊口45km水域的水上旅游项目,并利用杜山—长港(镇)—东沟水产基地开发生态农业旅游。在生态旅游中,注意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衔接融合,使浓厚的人文底蕴融于诗情画意的山水园林及田野渔村之中。(三)生态产业园区

包括生态农业园区和生态工业园区,以生态农业为主。主要是指对梁子湖环湖地区的土地资源、工业矿藏资源等在保护中开发利用,在开发利用中保护。在生态农业方面,重点建设鱼蚌、河蟹、红尾鱼等水产特色基地,建设湿地松、胡柚、油茶等林果特色基地,建设莲藕、黄花、蓖头、药材等药材特色基地以及畜禽特色基地。在生态工业方面,在搞好环保设施建设、解决工业污染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和建设沼山非金属矿区,打造国家级非金属加工基地。

以上三区之间的关系,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角度看:生态保护区是基础和重点,没有功能完备的生态保护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失去了前提;生态旅游区、生态产业园区是中心环节,作为人与自然结合的产业纽带,服从于生态保护,服务于人的物质、文化的生态的需要。但生态旅游区、生态产业园区的发展要把握一个“度”,即绝不能损害“生态”,尤其是生态工业项目,一定要把对生态带来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可以说,能否正确处理好生态保护区与生态旅游区、生态产业园区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梁子湖能否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示范区的关键所在。二、梁子岛应率先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岛

在梁子湖区的湖、岛、山、港四位一体的保护与开发中,作为梁子湖太湖的中心,也是梁子湖环湖地区的生态中心,梁子岛由于其生态环境的特殊地位和悠久的人文历史,有理由率先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相互促进的生态岛。2

梁子岛面积2.2km。它四面环水,且岛中有湖,湖中有岛,其湖光岛色、山林湿地、河塘水系、鹭鸟野鸭与田园渔村融为一体,长期保持着青山绿水蓝天,鱼游鸟乐人寿的天然生态环境,有梁子湖“绿宝石”“梦里水乡”之称,也有人将其比喻为“湖中鼓浪屿”。撇开梁子岛与厦门鼓浪屿所处的“湖”(梁子湖)、“海”(东海)因素不论,二者确有许多相似之处,诸如:二者均小巧玲珑,且得水独厚,2梁子岛面积比鼓浪屿(1.9km。)略大;二者均是物种基因库;二者均绿化覆盖率高,其中梁子岛绿化覆盖率约60%,鼓浪屿绿化覆盖率达74%;二者既有自然生态景观,又有十分丰富的人文景观等。只是旅游开发利用程度梁子岛远不及鼓浪屿,且岛上居民仅为鼓浪屿的1/30,但又从反面说明梁子岛开发利用潜力的巨大。

从梁子岛的保护第一、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出发,梁子岛应借鉴鼓浪屿“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作法,建设和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岛。仅就生态和人文旅游方面考虑,至少可借鉴以下两点:(一)加强梁子岛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环保设施建设

除加强对各种特色景点、生态建筑的基础设施建设外,对通讯、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要分阶段,根据轻重缓急程度推进。如鼓浪屿环岛公路长达4km,是旅客游览的主要干道,梁子岛也理应建设高标准的环岛景观大道,以利于环岛游。尤其是治污排污的环境保护和废物利用的循环经济的基础设施,应当作建设生态岛的生命线来下大投入加快建设。由于梁子湖是凭借45km长港(也是万里长江的第二小支流)连通长江,可大力改善长港两岸基础设施,以开辟类似“运河游”的“江湖游”项目。(二)切实保护好自然景点,人文景点与自然景点建设并重

梁子岛要像鼓浪屿保护日光岩等景点一样,保护好“娘子岩”“在水一方”等天然景点。鼓浪屿除有日光岩、观海旅游村和华南亚热带植物引种园等自然景点外,还建有皓月园(郑成功纪念园)、毓园(林巧稚纪念园)和博物馆等人文景点。梁子岛目前自然景点建设已迈开了步伐,但人文景点建设相对滞后,对一些有文化底蕴的人文资源,如三国文化和新四军文化资源开发不够。建议在中近期加快建设如下人文景观:①新五师抗战纪念馆;②三国文化园;③渔民旅游村;④有梁子湖特色的淡水鱼类博物馆或武昌鱼博物馆等。可以设想,只要坚持不懈,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梁子岛在20~30年间可以基本建成有内陆地区特色的“湖中鼓浪屿”。三、建设梁子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示范区的三大对策

梁子湖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示范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单元(如县级梁子湖区),而是生态保护区、生态旅游区和生态产业园区合一的生态特区。因此,必须实现由一般经济单元向人与自然和谐示范区的转变,要采取相应的战略对策。(一)转变发展理念,确立生态第一、保护第一的发展观

人水和谐发展示范区,首先要模范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抑或实现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物质、文化和生态等方面的需要,促进入的全面发展,抑或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都要落实到“生态第一,保护第一”上来。若不是生态第一,保护第一,就无所谓梁子湖生态保护区或生态特区,其生态旅游区、生态产业园区也相应丧失了基础。为此,梁子湖环湖地区的地方政府与各类企业在处理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关系上,要避免和克服“三重三轻”的倾向:一是重吃饭,轻生态,而不是把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二是重旅游,轻环境,而不是把生态环境看作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三是重产业(项目),轻规划,而不是制订并落实生态优先、注重湖区长远发展的规划。(二)调整发展目标,确立全面和谐、生态强区的发展战略

建设生态保护区、生态旅游区和生态产业园区合一的梁子湖生态示范区,也就是生态保护的特区,其发展目标当然不能像一般湖区县市那样追求相应的经济发展指标,以实现由资源大区向经济强区的转变,而是要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发展的结合,实现由资源大区向生态强区的转变。所谓生态强区,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支撑当地和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优良、生态产业持续、居民生活富裕的地区。也只有这样,才可能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和谐。以梁子湖水陆主体部分所在的梁子湖区为例。该区辖环湖4个乡镇和1个生态旅游区,84个村,其国土面积、耕地、人口分别占鄂州市的15.7%、32.1%和28.6%,而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分别只占全市的7.6%、5.3%和6.0%。农民人均纯收入也长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是鄂州市国土面积最大的一个行政区,也是生态环境最佳、最需要保护的地区,却又是经济欠发达的县区。一言以蔽之,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大区、经济小区。如果按传统的发展战略,必须以加快建设经济强区的目标去解决资源大区与发展滞后的经济小区的矛盾,结果就不可避免地发生过度开发利用资源的行为。现在,鄂州市及梁子湖区已经悟出了这个道理,不再以经济增长为梁子湖区发展的唯一目标,而是举全市之力支持梁子湖“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为全市及武汉城市圈和湖北省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当然,这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当务之急,是要处理好两方面矛盾:一是梁子湖周边矿藏资源开发可能导致的污染与梁子湖淡水资源保护的矛盾。二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旅游资源开发过快与生态资源亟待保护的矛盾。(三)完善考核办法,并从外部支持梁子湖区的生态保护建设

省、市等上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对梁子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示范特区,应加大支持力度。从中近期来看,至少应给予两方面的支持:(1)完善对梁子湖区发展指标的考核办法。

对县级梁子湖区的发展评价不能等同于一般县市区,也不能等同于鄂州市的鄂城区、华容区。应借鉴一些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正在探索的绿色GDP核算体系,加大对资源、环境及人文等因素方面的考核。沿海地区在这方面已有先例。如江苏无锡市取消中心城区和风景区的工业考核,加大富民、环境指标的考核,尤其是对太湖风景区所在的滨湖区采取了特殊的考核指标。对梁子湖生态保护区的考核,应同样为此。如果对这种生态保护地区继续以GDP作为经济发展主要衡量指标,那么非但不能很好地反映其“投入”量,特别是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的代价,还将导致发展目标上的“两张皮”现象,即经济利益导向与生态保护优先两个目标的互相抵触。(2)加大对梁子湖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在生态保护前提下,梁子湖环湖地区着重发展无污染、少污染的产业,增加湖区居民的收入,并部分解决贫困问题,这是必要的,但仅靠湖区自身来搞好生态保护,尤其是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来发展和扶贫,是远远不够的。还迫切需要中央和省、市政府的相应投入,主要是以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对梁子湖区在水环境和生态环境上为全局所付出的代价做出必要的生态补偿,包括补偿当地因不开发或少开发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否则,生态保护优先的战略最终难以落实。(原载中共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专送件》,2008年第47期)

“后三峡时代”荆州振兴亟待政策支持

湖北“牛肚子”荆州,“沃野千里”(《三国演义》语),“鱼米之乡”,历来是我国长江中游的经济较发达地区,也曾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湖北作为全国工农业基地的代表。在第一轮全国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中,撇开改革开放滞后、体制转换缓慢的因素不论,荆州作为我国长江流域防洪的最前沿地区,尤其是因1991、1996、1998年连续三次大洪灾干扰而开始落伍,成为湖北在中部凹陷的缩影。现在,国家全面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决策,对长江流域具有重大防洪功能的三峡工程已经建成,又值省委、省政府做出新一轮沿江开发决策之际,可以说是解决湖北“牛肚子”荆州凹陷问题的最佳时机。以下就从国家加大补偿荆州防洪和生态贡献、支持荆州老商品粮基地振兴改造和我省确立荆州新一轮沿江开发区域重点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一、国家应补偿防洪荆州、生态荆州:以加大对荆江地区基础设施投入为中心,奠定荆州人水和谐、生态经济双赢的物质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半个世纪中,由于“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州一直是我国长江流域防洪的重中之重,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乃至牺牲,特别是付出了生态环境损失、经济发展必须为防洪让路的巨大代价。它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防(抗)洪第一,发展第二”,实际上成为荆州市30年间一以贯之,明显不同于全省乃至全国多数地区的特殊发展战略。也就是说,在处理发展与防(抗)洪关系上,荆州发展的一切活动均要让位于防(抗)洪。防(抗)洪是天大的事,不仅事关荆州百姓、事关湖北,而且是事关长江流域发展和几亿人口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这是荆州广大干部群众几十年来所形成的一种讲政治、讲大局、讲奉献的战略共识。从每年5月初到10月初的整整5个月时间中,第一任务就是防(抗)洪,荆州市、县、乡(镇)三级干部均分级分层担负防(抗)洪的责任,因而集中精力抓工业企业、抓农业产业化的日常经济活动难免受到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讲,“防(抗)洪”也是荆州几十年一以贯之的“硬道理”。

第二,重大洪灾年份,荆州受灾人口之多,受灾损失之重,绝非一两年或三五年能够恢复经济元气,甚至形成“洪灾—工农业受损—洪灾—工农业再受损”的一种恶性循环。在20世纪90年代的三次洪灾中,以1998年洪灾为最。从灾民人数看,洪灾导致8个县市区共390万人受灾,占当时全省灾民总数的16.3%,占长江中游湘鄂赣三省灾民总数的5%。从农业灾情看,农作物受灾面积50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6.6%,绝收面积150.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2.7%,农业因灾损失37.4亿元。从工业灾情看,受灾工业企业1481家,占全省受灾企业总数的11.3%,受灾面达90.2%,停产企业631家,停产达38.5%。从整个损失看,1998年,荆州市因灾经济损失173.2亿元,占其国内生产总值(1997年)的54.7%,是其财政收入(1997年)的12倍。对经济增长速度影响尤为严重,以石首市为例,国内生产总值(GDP)、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分别比上年下降了6.1个、20个、19个百分点。

第三,荆州作为长江流域的最大防洪区和主要蓄洪区之一(荆江分洪区),实质上也是某种程度上受限制发展或保护发展的特殊类型灾区或者说隐性灾区。所谓灾区,是指在长江防洪未能达到一定标准前,它始终处于防灾战备状态,常灾年份为此必须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尤其是防洪基础设施的投入必不可少。至于突发大灾年份,还要承受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人民物质财产的巨大损失。如1998年洪灾,荆州仅水利设施损失达12.7亿元,农户财产损失达50.5亿元。所谓特殊灾区或隐性灾区,是指除突发大洪灾年份外,政府的认识和人们的观念从未视沿长江地区的防洪区乃至蓄洪区为灾区,视为同“老、少、边、穷、库”一样的发展困难地区。若从国土主体功能划分来看,在三峡工程建成以前,荆州的荆江分洪区(公安县境内)无疑是限制发展区,其他沿江防洪区地区至多也只是一种保护性发展地区。正是与荆州市这种特殊灾区或隐性灾区的“身份”密切相关,从中央到省两级政府对其的财力、物力支持十分有限,即使大灾年份给予的重点支持,与荆州自身举全市之力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至于常年灾情对荆州工业化进程的制约,更是不可能计算的一笔巨大支出账。因此,荆州这个半个世纪间的全国最大防洪区和主要蓄洪区,不愧为长江流域防(抗)洪和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功臣,当然最需要获得中央以及省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即使在后三峡时代,长江流域防洪绝非从此高枕无忧,荆州从历史上的全力防洪到今天南水北调的引江济汉工程,也理应得到中央政府的生态环境补偿,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尤其是要健全完善防洪减灾、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大力支持荆州率先建成全国人水和谐、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区,也使之获得与全国,特别是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沿江城市及沿江农业大县平等竞争的基础条件。二、国家应重点支持粮食生产大市荆州:像支持老工业基地一样支持老商品粮基地县建设和改造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我国的老商品粮基地县,从东北平原到长江流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的商品粮基地县,类似同期老工业基地、老企业陷入困境一样,也大都陷入了“高产穷县”的困境。其中,以荆州为中心的江汉平原商品粮基地县尤甚,相当一部分县市成为所谓“农业大县(粮食大县)、工业大县、财政穷县”。以农业负担过重而闻名全国的“六五”“七五”时期的监利县为例。1990年排定的全国粮、棉、油等100个农业大县,监利县名列第6。全县耕地面积178万亩,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水源丰富,宜于水稻生产。监利作为农业大县,首先是粮食大县。并且主要又是水稻大县。“七五”期间,粮食总产居全国第8位,其中水稻总产居全国第1位,该期间,粮食播种面积1238.73万亩,比“六五”增加2.6%,共生产粮食49.01亿公斤,平均单产395.6公斤,年均产量为9.8亿公斤;提供商品粮21.27亿公斤,商品率达43.4%。与“六五”相比,单产增加88.3公斤,增长28.7%;商品粮增加7.84亿公斤,商品率提高8.22%。1982~1990年,监利县粮食生产以每年8.9%的速度递增,总产量连续9年居全省之首,平均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3.73亿公斤,足够养活特大城市武汉1/3的人口。1990年,粮食总产量达10.46亿公斤,人均产粮803.5公斤,人均提供商品粮358.5公斤,分别比农业大省的湖北平均水平高出336.5公斤和204.5公斤。

特别是在1986~1990年,即“七五”期间,在沿海发达地区一些地方以放弃粮食生产为代价加快非农化进程时,监利县等江汉平原县市仍把确保全国“粮食安全”目标放在首位,实为难能可贵。但监利县粮食生产的超常规增长并未带来财政收入和全县经济的同步发展,却为此付出了工业发展停滞、县级财政赤字加剧、粮农增产不增收的巨大代价。仅就财政赤字加剧而言:一是粮食生产提供的财政收入入不敷出,1982~1991年10年间农业税总收入为10975.8万元,收支逆差3959.2万元,1990年、1991年财政赤字分别达300万元、743万元。二是地方财政非但不能从粮食生产经营中获得较多财政收入,相反,既要支持粮食生产的正常发展,又要负担粮食企业的巨额亏损补贴,以致财政收入的增长远不能满足财政支出增加的需要。1982~1991年间,监利县地方财政累计补贴粮食企业政策性亏损11367万元,因地方财政无力承受,只好挂在企业经营账上,造成地方财政的隐形赤字越滚越大,到1991年底,已达1.3亿元。

由此可见,荆州市的监利等老商品粮基地县之所以形成为全国“粮食安全”作重大贡献与“县不强”“民不富”的突出矛盾,不仅在于以往国家宏观政策对农业农村的倾斜不够,同时更在于市场化非农化进程中粮食生产大县背着“米袋子”任务与非粮食生产大县没有“米袋子”负担(甚至放弃粮食生产)的一种不公平竞争。正是由于这种不公平竞争,以荆州为中心的江汉平原农业大县与全国,特别是沿海地区非粮食生产大县的工业化水平差距愈益扩大。为此,解决荆州市一批“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历史问题,应像振兴老工业基地一样,从给予优惠,政策问题入手,予以全面支持。第一,对荆州一类老商品农业基地县振兴改造要有特殊支持政策。要实施类似振兴老工业基地一样的财政税收、金融支持政策,资金、项目真正向老商品粮基地县倾斜,以提高农业大县及广大农业企业、农户的经济结构调整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近几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政策,大都是对农业农村的普适性政策,它有利于缓解当前我国“三农”问题,但对于老商品粮基地县这个重点地区,对那些“背着包袱种粮食、种了粮食背包袱”的传统农业大县,是远远不够的。第二,对荆州一类既有南方湖区灌溉农业优势,又有一定乡镇工业基础的农业大市、农业大县,既要重点安排以大中型农田水利工程为主的基础设施项目,还要尽量优先安排一批新上工业项目,加快其工业化进程,尤其是促其乡镇工业的二次创业,增强其内部工业反哺农业的“造血”功能。第三,对荆州所辖的农业大县(市、区),支持发展或引进一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重点建设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实现从农业生产大县(市、区)向农业加工大县市区的转型。三、湖北应振兴“牛肚子”荆州:以荆州为新一轮沿江开发战略突破口,补荆州工业化之课

在20世纪长江防洪时代,也正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型和全国实施沿江战略时期,荆州作为长江流域最大防洪区和主要蓄洪区,连年防洪任务极大地制约了荆州的经济转型和第一轮沿江开发,“江汉明珠”——沙市衰落,工业化滞后成为荆州牛肚子凹陷的基本标志。湖北新一轮沿江开发应以第一轮沿江开发落伍于全省全国的荆州为战略突破口,重点补荆州工业化之课。

第一,补荆州工业化之课,解决湖北发展短板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现行以8县市区为主体的荆州市已成为近20年间湖北发展的最大短板。从改革开放看,自沙市退出“改革特区”后,国有企业自费改革压力大、包袱重,自费修建地方铁路、地方机场的投入,更是加速荆州“龙头”沙市的衰落,改革效应荡然无存。从开发项目看,由于水患频发,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连续三次大洪灾发生,致使荆州成为海内外投资者的回避地区,原有国有工业企业呈萎缩之势,新上工业项目几乎是空白。正因如此,荆州工业化滞后、农业产业化经济滞后,荆州近20年发展一直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与黄冈市、恩施州并列为全省的后进地区。略有不同的是,后者是老后进地区,而荆州则是新后进地区。从人均GDP看,2007年荆州市居全省第14位,仅略高于黄冈市和恩施州,同期近邻宜昌市人均GDP竟为荆州的2.3倍。从工业企业规模看,2008年荆州市规模以上工业虽有1000余家,但大都是中小企业,亿元以上仅84家,10亿元以上仅7家,30亿元以上仅2家,这与武汉及宜昌、襄樊等市百亿元以上企业成批涌现,形成巨大反差。

第二,补荆州工业化之课,充分发挥荆州的潜在优势。荆州是湖北长江经济带及全省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其潜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荆州长江干流岸线长达483公里,占全国长江干流岸线15%,占全省长江干流岸线45%,开发潜力巨大。二是荆州市所辖8县市区均具沿江优势,也是第一轮沿江开发的重点地区。尤其是从洪湖、监利到石首、江陵、沙市、公安、松滋沿江一线,已初步形成荆江城市连绵带,在新型工业化加速推动下,有可能在湖北长江经济带率先建成人水和谐的生态城市带。三是荆州市的县域经济蓄势待发,有可能弯道超越。应当承认,荆州所辖8县市区,是全国“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集中地区,也是全省Ⅱ、Ⅲ类县集中地区。在2008年全省县域经济排名中,大都排名靠后,如在全国颇有知名度的洪湖市、监利县分别排第62位、67位。但要看到,从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荆州市已开始走出“长江水患”“沙市衰落”等阴影,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均在提速。尤其是荆州区、洪湖市等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呈上升势头。一旦“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走出困境,那么荆州势必上一个新台阶。

第三,补荆州工业化之课,振兴湖北“牛肚子”,对提升湖北区域经济竞争力有巨大作用。如同以湖北为中心的中部地区是全国的“牛肚子”一样,荆州也是湖北的“牛肚子”。问题在于现在,全省总体上走出凹陷,正在走向崛起,并且沿江武汉、宜昌等6市均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以及“省域副中心”战略中获得多项支持政策,唯独荆州市政策“边缘化”,仍处于全省发展“谷底”。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理应以荆州为战略突破口,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地区,新上各类工业项目应优先安排在荆州,甚至应举全省之力,从政策上拉荆州一把。这样,势必事半功倍,使荆州工业化尽快赶上全省平均水平。可以预计,荆州走出凹陷,振兴崛起之日,必将是湖北长江经济带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台阶之时。着力提高湖北省市县领导干部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8种能力县域经济发展“黄冈经验”的重要启示

县域经济,长期以来是困扰湖北省发展的短腿。但前不久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传来的消息,尤其是“黄冈经验”,令人为之一振。黄冈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所辖10个县市区中,贫困县达6个之多,又是湖北省传统农业大市,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比重分别高于全省、全国16个、20个百分点(2005年),从而也是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之一。2005年至今,黄冈市县域经济发展迅猛,跃居全省前列,10个县市区均进入全省第二方阵以上(其中2区市进入第一方阵),令人刮目相看。“黄冈经验”的真谛,或主要启示是什么?笔者以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事在人为,事在我们的市县两级领导干部能否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具备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驾驭现代市场经济的能力。会上,罗清泉书记强调,切实提高党员领导干部驾驭复杂局面、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李鸿忠省长科学总结了“黄冈经验”的“三不”“三靠”,即:区位优势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外在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区位优势先天不足,可以靠“精神区位”来弥补;资源禀赋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先天条件,但不是先决条件,“硬资源”不够可以靠“软资源”来弥补;基础条件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优势,但不是绝对优势,先期基础不够可以靠后期奋斗来弥补。以上“三不”“三靠”讲的正是市县领导干部应具有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破解“区位优势先天不足”“硬资源不够”“先期基础条件不够”等发展难题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解决湖北发展不够,解决县域经济短腿,解决资金短缺、企业短缺和企业家短缺等难题,最重要的是抓科学发展的领军人物,着力提高湖北省市县领导干部把握科学发展,驾驭市场经济,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黄冈经验”表明,市县领导干部把握科学发展,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提高,没有资金,可以招商引资;没有企业,可以创新创业办企业;没有企业家,可以培养和引进企业家。这既是当前全省上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全面实施“一圈两举”战略,加快全省城市圈和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在认真学习、研究“黄冈经验”之后,对着力提高湖北省市县两级领导干部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驾驭现代市场经济,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特提出以下8个方面建议:一、提高市县领导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敢想敢干,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思路的能力

湖北作为中部工农业大省,与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主要差在思想解放上。计划经济、小农经济和官本位等传统思想观念比较根深蒂固,束缚着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市县两级领导干部敢想敢干的手脚。“黄冈经验”首要的一条,就是大胆破除传统农区所长期存在的那种“稳”的思想、“慢”的心态、“守”的观念、“怕”的心理、“旧”的做法,确立与现代市场经济要求,与“两型社会”建设目标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思路。“黄冈经验”所体现的市县两级领导干部解放思想、敢想敢干的能力,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坚持实践标准,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在当地着力营造“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做不评论、干成自有公论”改革氛围的能力。二是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把好与快有机统一起来,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的能力。三是科学认识省情、市情、县情,找准本地优势和发展突破口,变资源优势为市场优势、变潜在优势为现实优势、变他人优势为自己优势的能力。四是千方百计用好用足“促进中部崛起”、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和深化农村改革等一切机遇,大胆地闯大胆地试的能力。思想解放天地宽,科学发展思路新。传统农业大市黄冈市县两级领导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带来的敢想敢干能力的提高,值得全省各地,特别是农业大市学习、借鉴,也促人深思:黄冈市各类条件并不优越,黄冈尚能做到的,其他地方为什么不能做到?二、提高市县领导干部坚持“一主三化”总方针,牵住新型工业化“牛鼻子”,突破传统“农业大县”困境的能力

与大中城市快速发展相比,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滞后问题尤为突出,而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又同工业化进程迟滞密切相关。为此,21世纪初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主三化”总方针。各地实践证明,能否真正实行“一主三化”,其“牛鼻子”就是新型工业化。牵住了这个“牛鼻子”,县域经济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有了龙头企业的带动,工业反哺农业,城镇化进程就有了经济发展支持社会发展,城市支持农村;反之,就农业论农业,“农业大县”不可能变为“农业强县”,最终也不可能走出所谓“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困境。可以说,牵住新型工业化“牛鼻子”是县域经济发展成败的关键所在,也是对市县两级领导干部把握科学发展、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真正考验。“黄冈经验”所体现的市县领导干部牵住新型工业化“牛鼻子”,突破传统“农业大县”困境的能力,主要有两点:一是充分认识传统农业县市崛起,工业化是硬道理,确立“工业强市(县)”战略的能力。因为,在工业化中期阶段,从种庄稼到“种工厂”是传统农业大县向工业大县转变的必由之路。二是推进工业化中,不断破除“不必抓工业、不敢抓工业、不会抓工业”的思想障碍,努力提高“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招商,着力抓环境”的能力,尤其是抓工业园区建设、抓产业集群建设、抓大项目建设、抓龙头企业培育的能力。三、提高市县领导干部坚持改革创新,用改革开放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

在整个工业化中期,推进新型工业化,突破性发展县域经济,是一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破解发展难题的系统工程。特别是由于我省对外开放长期滞后于沿海发达地区,作为“农业安天下”的中部大省,又肩负全国“米袋子”工程的任务,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难度明显大于沿海大省以及基本不向国家提供商品粮的西部省区。怎样在确保完成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全国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前提下,大力推进湖北的新型工业化(与沿海相比,甚至是补工业化之课)?“黄冈经验”体现了市县两级领导干部用改革开放办法破除发展难题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以改革、重组办法再造各类企业,以及放宽政策激励全民干事创业的办法,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破解市场主体较少、规模较小这个难题的能力。各类企业改革、重组后,实现了规模扩张、技术创新,呈发展壮大之势。特别是以放宽政策为重点,鼓励干部带头创业、农民田园创业、农村能人离土务工创业、外出能人回乡创业、个体民营扩张创业、专业人才兼职创业,从而营造了一种“人人争创业,处处无闲人”的创业氛围。二是以“工业园区化、园区工业化”的办法,破解原有工业板块“小、散、乱”,缺乏发展平台的能力。通过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大力推进优势企业向园区集中、优势资源向园区集中、要素保障向园区集中,使园区成为县域经济开放开发的热土、加快工业发展的平台。三是以创新体制、机制的办法,破解土地、资金短缺等发展难题的能力。为破解土地难题,坚持“六法”并举,即坚持向规划要地、向项目要地、向集约节约要地、向土地整理要地、向盘活存量要地、向清理土地市场要地。为破解资金难题,探索六种形式,即: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投资、大力推进招商引资、推进企业上市融资、推进银企合作融资、激发全民创业投资和经营城市置换增资。四、提高市县领导干部从各地实际出发,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的能力

或者是推进新型工业化,或者是全面发展县域经济,要想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鲜明、有市场竞争力的地方特色经济。从全国历届的县域经济百强到湖北省近几年涌现的县域经济10强或20强,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市县领导干部从发挥比较优势出发,引导发展地方特色经济的能力,本质上也是一种牵住新型工业化“牛鼻子”,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黄冈经验”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黄冈由于从市情诸种比较优势出发,面向国内外市场需求,从缺少支柱产业支撑到形成了以武穴医药化工、圻春药材、麻城汽车配件、团风钢构、黄州饮品五大支柱产业为代表的特色经济。黄冈市县两级领导干部所体现的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的能力,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找准比较优势,变特色优势为经济优势的能力。如英山的茶叶、丝织,罗田的板栗,红安的食品,浠水的农副产品加工等,均是科学分析自身的资源禀赋、区位特点、历史条件、开放环境等,从现实的比较优势出发,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二是实施差别竞争、错位发展的能力。这就是要找到比较优势与国内外市场对接的着力点,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好优势资源,围绕特色产品发展特色产业,做到与周边大中城市及相关大中企业的错位发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精。三是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培育没有资源优势但有市场优势的新兴产业集群的能力。如黄冈市进入全省重点行列的五大特色产业集群中,有两个就不具备本地资源优势,而是巧做“无中生有”文章,即:本地不生产钢材,却建起了中部最大的钢构产业基地;本地没有草原、没有相关产业基础,却建起了全省最大的奶牛养殖基地,崛起了一座新型饮料城。可以说,这后一种发展特色经济的能力,是湖北省突破性发展县域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最迫切需要的一种发展能力。五、提高市县领导干部善于创造良好投资环境与培育、引进企业家的能力

一个地方的县域经济发展,新型工业化的推进,既要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更要有一批企业家的艰苦奋斗。从沿海到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地区的案例表明,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企业家成长,是县域经济突破性发展,新型工业化成功推进的两大决定因素。“黄冈经验”也证明,投资环境从不优到良好,企业家从较少到较多的转变,是黄冈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一次根本转变。它所体现的市县领导干部创造良好投资环境与培育、引进企业家的能力,作为驾驭现代市场经济的能力,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利用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优势,建立沿海产业转移基地的能力。即抢抓沿海产业转移机遇,在引进多家行业巨头建设黄冈高新区的基础上,又在南湖开辟新的工业园,采用“招标入园、企业承办、以商引商”的企业化运作模式,吸引沿海地区建立“工业飞地”。二是着力打造“低成本、快回报、高诚信、优服务、零障碍”软服务优良环境的能力。即为企业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让外地企业零障碍进入,本地企业无顾虑发展。良好的投资环境,形成了“聚商效应”,吸引着企业办了一期上二期、上了二期上三期,形成了“引进一个企业、壮大一个产业,引进一个产业、带动一个产业集群”的新局面。三是培育企业家,突出企业家“老大”地位的能力。大力塑造改革开放时代的黄冈英雄,在全社会着力营造尊崇企业家、关爱企业家、争做企业家的良好氛围。强调黄冈市当前最短缺的资源要素就是企业和企业家,应用当年将军闹革命那样的胆识来培养企业,造就企业家。从某种意义上讲,黄冈市县域经济竞相发展的过程,就是一批民营骨干企业、一批民营企业家竞相成长的过程,曾经播种将军、播种教授的沃土,现已成为播种企业家的热土。六、提高市县领导干部学沿海长处,避沿海短处,坚持绿色崛起,推进转型发展的能力

湖北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不能不拜沿海地区为师,学习、推广沿海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但又必须坚持高起点,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推进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文明发展、和谐发展。为此,既要努力学沿海长处,包括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以企业为本,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等;又要力求避免沿海高速发展中的短处,主要是一些地方工业化过程中“圈地”过多,污染过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推进非农化以放弃农业,尤其是放弃粮食生产为代价。“黄冈经验”从根本上讲,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走的是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避免了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先污染后治理”以及“边治理、边污染”。它所体现的市县领导干部全面理解、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坚持绿色崛起,推进转型发展的能力,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环境,生产发展与生态良好、生活富裕兼顾多赢的能力。他们提出了“五要五不要”的绿色崛起理念,即要清洁发展,不要牺牲环境的增长;要节约发展,不要浪费资源的增长;要协调发展,不要扩大城乡差距的增长;要安全发展,不要危及生命的增长;要关注民生的发展,不要人民群众得不到实惠的增长,不走依靠大量消耗资源、能源来换取经济增长的“老路”,不走“粗放发展、低质增长”的“旧路”,不走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弯路”,致力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二是对沿海招商引资中,突出“两型产业”为重点的能力。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做“饥不择食”之事。强调在招商引资中要注意处理好八个关系、“四个不引”(即破坏资源的项目不引、污染环境的项目不引、危及人身安全的项目不引、高耗能的项目不引),突出了“两型产业”为重点的“四个投向”:投向要符合科学发展观、产业政策和“两型”社会要求;投量要按照设计要求、合同要求,资金足额投入到位;投速要做到建设周期短、投产达产快;投效要实现效益好,回报率高。还鼓励“招大商”,就是瞄准境内外知名企业、知名企业家、知名品牌开展招商,重点引进高新技术、节能环保、高附加值、带动能力强的项目。三是治理污染,大力实施“碧水蓝天”工程的能力。注重对重点企业的污染处理设施的建设和出重拳关、停、拆一批“九小”企业。七、提高市县领导干部敢于面对挑战,化“危”为“机”,“弯道赶超”的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前提下,能否面对世界金融危机或其他经济周期危机的挑战,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新时期市县领导干部把握科学发展、驾驭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新课题。黄冈市作为工业化后进地区,固然经济外向化程度不足,但挑战依然存在。“黄冈经验”所体现的市县领导干部应对挑战,化“危”为“机”,“弯道赶超”的能力,同样引人关注,主要是三点:一是及时出台应对危机目标和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和调结构措施的能力。既确立了保发展、保投入、保生产、保稳定,不裁员、不减薪、不欠薪等“四保”“三不”的应对目标,又部署了保增长的十大应对措施,变世界金融危机、世界市场低迷为“弯道赶超”、产业优化升级的机遇。二是“西方不亮东方亮”,开拓新兴国际市场的能力。如一些纺织企业在欧美市场出口受阻情况下,开辟新的国际市场,产品出口不降反升。三是利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调整之机,扩大支柱产业规模的能力。在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后,沿海发达地区乳业一度下滑,就组织和支持大量买进奶牛,使全市奶牛存栏迅速由3000多头上升到8000多头,既带动了农民增收,又为当地的伊利乳业公司提供了稳定奶源。八、提高市县领导干部真抓实干,为县域经济、为基层、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能力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先进地区,特别是黄冈市的实践证明,市县领导干部进一步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既是市县领导干部所必备的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驾驭现代市场经济的能力,也是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组织保证。“黄冈经验”所体现的市县领导干部真抓实干,为县域经济,为基层、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能力,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坚持从一抓起、真抓实干的能力。坚持“从一抓起,实干兴市”,集小胜为大胜,集小变为大变;对确定的目标任务,一项一项分解,一件一件落实,一步一步推进,环环紧扣,一着不松。二是坚持“一线工作法”的服务能力。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一线工作、思路在一线形成、决策在一线做出、问题在一线解决,少一些层层批示、多一些直接会办,少一些模棱两可、多一些明确意见,少一些按部就班、多一些现场督办,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笔专项经费、一抓到底的“四个一”服务机制。三是坚持自我加压、克难奋进的精神状态和工作能力。正因为黄冈市是小市区、大农村,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尤为重要。每年新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就召开县域经济总结表彰大会,兑现奖惩,每个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县域经济现场会、督办会,步步紧擂,大力营造只有工作压力、没有人际关系压力的工作环境,大力营造“有第一要争、有红旗要扛、有奖牌要拿”的争先氛围,在县市区大力开展“比学赶超、争强进位”活动,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县域经济变相发展。完全可以说,黄冈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是黄冈市县领导干部带领企业、基层真抓实干中获得的。这也正是在新一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高潮中,湖北省广大市县领导干部亟待进一步提高的驾驭现代市场经济、驾驭县域经济的能力。在加快新型工业化中推进全域城乡一体化鄂州市城乡一体化试点的主要作法和基本经验

鄂州市是武汉城市圈的一座新型工业城市,也是一个因湖光山色田园一体而著名的“百湖之市”,更是湖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的城市之一。2007年,鄂州市人均GDP为20263元。农业占GDP比重为15.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082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93元,城市化率为56%,均处于全省前列,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充分条件。早从21世纪初开始,鄂州市就已经开始探索城乡一体化的路径。2008年1月,省委省政府确定鄂州为全省第一个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两年实践证明,鄂州市以建设“两型社会”综改试验区为动力,在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宜居宜业组群城市中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其先行先试的改革初见成效,已达到了“一年重点突破”的预定目标,主要作法和基本经验是值得全省借鉴和推广的。一、鄂州市城乡一体化试点的主要作法

近两年来鄂州市所全力推进的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公共服务、市场体系、社会管理的六个城乡一体化,主要作法可归纳为五个方面,即:围绕建设“两型社会”综改试验区、富民强市大目标,以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为龙头带动“化”,以改善民生问题为重点突出“化”,以全方位、多模式为路径推进“化”,以“武鄂(鄂州)同城化”为外力助推“化”。(一)围绕建设“两型社会”综改试验区、富民强市的大目标,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

富民强市,建设湖北乃至长江中游地区有特色竞争力、城乡居民生活小康、生态环境优美的新型工业城市,一直是鄂州市广大干部群众和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不懈的追求。近年来,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国务院批准的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改试验区的总体方案,从鄂州的主要人均经济指标在武汉城市圈和全省均居于前列的实际出发,做出了实现“两个率先”(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率先融入武汉城市圈)、建设宜居宜业组群城市的目标。上述目标,集中到一点就是富民强市,并把富民放在首位。鄂州市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也必然要紧紧围绕这个大目标。为此,鄂州市已经完成并经省政府同意,省发改委做出批复的《鄂州市城乡一体化规划纲要》,确立了到2016年全市城市化率达到67%,人均GDP达到56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900元,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中期目标。围绕中期,鄂州市还出台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决定》和《推进城乡一体化三年行动计划》,编制了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供水、交通、文化体育、教育、金融服务、市场建设等8个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方案,进一步确立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思路。即用统筹理念促进城乡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互动融合,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规划,用城市理念改造农村,用居民理念转化农民,以建设“一主三新十特一百中心村”(新社区)为着力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大胆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同时,明确了近期发展目标。即力争到2011年,全市城市化率达到61%,人均GDP达到32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00元。所有这些目标,均体现了建设“两型社会”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目的是要富民强市,尤其是富裕农民,提高农民。(二)以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双化”为龙头,带动城乡产业一体化

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既是鄂州市实现快速发展、科学发展的经济优势,又是鄂州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尤其是产业一体化的两个龙头。只有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城乡产业一体化才具有内在动力和后劲。从加快新型工业化看,鄂州市强力推进优势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式发展,打造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区。2008年全市开工亿元工业项目29个,工业增加值突破百亿元,达到126.5亿元,增长26.1%。依托葛店开发区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高新产业增加值实现25.2亿元,同比增长27.8%。目前,冶金、能源、建材、模具材料、纺织服装五大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十二五”期间,将大力实施“千亿元产业工程”,培育具有竞争力、抗风险能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力度,集中力量发展产业集群,形成销售收入过600亿元的冶金产业集群,过50亿元的能源、建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石化深加工、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过20亿元的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从农业产业化经营看,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打造武汉城市圈都市型农业示范区。按照特色化、区域化的要求,加快调整农业结构,精心培育水产、畜牧、蔬菜、林果四大支柱产业和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其中,全市水产板块已发展到60万亩(1亩=1/15公顷),确立了全省水产大市地位,生猪养殖规模扩张很快,被省政府列为生猪养殖大市,开始形成集中连片的优质农产品产业带。并且,在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基础上,进一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也推动了现代服务业的较快发展。鄂州市根据已出台的《关于实施服务业跨越式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围绕“一都两湖”,打造三国吴都文化游、梁子湖休闲度假游、红莲湖运动健身游等精品旅游线路。社区服务业、房地产业加速发展。2008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80.2亿元,同比增长10.6%。可以说,现在鄂州城乡一体,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服务业互相促进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三)以改善民生问题为重点,突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鄂州市推进城乡一体化,见物更见人,注重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两手抓,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民最关注、最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