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教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4 16:03:46

点击下载

作者:喻永均,姚红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教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教程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教程作者:喻永均,姚红排版:KingStar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9-01ISBN:9787562494539本书由重庆大学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言INTRODUCTION“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公共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必修课,在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的通知》(教社科〔2011〕1号等文件精神,我们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版)为基础,结合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认知规律,编写了这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教程》。

本书是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2012年度重庆市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建设成果,是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由教材体系转变为教学体系的有益尝试。该书通过丰富、生动的案例来诠释、点评抽象的理论、观点和知识,使大学生能从鲜活的案例中真正接受思想道德和法律规范知识的内容与方法,以使他们能更好地把握大学阶段的生活,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和社会生活奠定坚实基础。鉴于此,本书努力体现以下特点:

一、鲜明的思想性。本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依据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以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为着眼点,来选案例、作分析、施点评、提建议。

二、体系的完整性。本书以教材各章为序,均涉及案例文本、问题聚焦、案例点评、学习建议等模块,案例内容涵盖了课程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和重要原理,能帮助大学生较全面地了解教材内容。

三、内容的丰富性。本书以教育部统编新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依托,既源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本身,密切结合社会现实,案例生动有趣,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可读性强,力求让大学生从快乐的阅读中领会深刻的理论。

四、一定的独创性。案例的内容选取和点评分析,力求通俗、新颖、独到、贴切,力求符合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使广大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思考现实问题,充分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生之旅,流光溢彩;大学时光,千金难买。大学阶段是人生的转折点,是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期,是人生成长的造型期,是青年学生走向社会的准备期。大学生应学会适应,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思考,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们期望,通过本书的阅读,能帮助“95后”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了解国情,陶冶性情、铸造人格,更好地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思想、学习和生活问题,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本书既是大学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辅助读物,也可作为其他各类人员学习理解思想道德和法律规范知识的参考读物。愿此书成为大学生们修身养性的良师益友。编者2015年8月于重庆大学城0绪论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案例一:大学生儿子寄“大礼包”给妈打开竟是脏衣服案例文本

生活中像洗衣服之类的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如今却成了大学生们的“负担”。曾经有媒体报道“孩子千里寄脏衣”属个别现象,但目前来看,自己动手洗衣服的大学生却为数不多。开学1个月儿子给妈寄“大礼包”

昨日,家住阜新市雅馨园小区的周女士向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讲起了刚开学一个月的儿子给她寄回一个“大礼包”的事。“我以为儿子上大学了,这后勤保障的任务就完成了,可没想到,他竟然把一大包脏衣服寄回来让我洗,本想好好放松放松,没想到这任务又来了。”周女士说话的声调越来越高。

当时,周女士还以为儿子给妈妈买了好东西呢,可打开包裹一看,里面是9件儿子的衣服,打电话一问,儿子说:“这些都是我穿过的衣服,换季了,你洗洗收起来吧。”周女士说,去年儿子考上了沈阳一所大学。上大学以前,周女士的主要任务就是“后勤保障工作”,负责儿子的衣食住行,以为儿子上大学了,自己就可以放松了,可是现实并非如此。“儿子从小就在我身边,从来没有离开过,在家里也从来没洗过衣服什么的。刚上大学时,我和他爸不放心,就每隔十天八天地去沈阳看他,有脏衣服就给洗了。”周女士说。

亲属和朋友们也经常对周女士说,要放开点,不要经常去看儿子,让儿子自己独立点。

思来想去,春节过后,周女士与丈夫商量再不能这样溺爱儿子了,锻炼儿子要从让他洗衣服开始,以后不去学校看儿子了。

周女士的儿子李伟(化名)是2月中旬开学的,“我和他爸这一个月谁也没有去看他,更别说洗衣服了,没想到他竟然把脏衣服寄回家了。”周女士无奈地说。寄回家比送洗衣店便宜

随后,记者与李伟电话联系。对于把脏衣服寄回家让妈妈洗这件事,李伟不以为然。他说,可不是他一个人这样做,有很多同学都将脏衣服寄回家去洗。

李伟说:“因为送干洗店,一件衣服要五六元钱,打包寄回家的邮费比干洗店还便宜,也就十几元,而且我寄回去的都是冬衣,妈妈洗完后也不穿了。”李伟说。

昨日,记者来到位于阜新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内的一家快递公司,一名业务员说,邮寄脏衣服回家的同学并不多,一般集中在假期前夕。

这名业务员说,大学生的快递一般以网购物品为主,平时很少接过寄脏衣服回家的单子。“脏衣服寄回家洗挺麻烦的,而且学校里有洗衣机,还有干洗店,学生们洗衣服还是挺方便的。”业务员说。亲自动手洗衣的在校大学生不多

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里有不少阜新本地的学生,他们一周回家一次,理所当然地把脏衣服背回家,洗完了再背回来。

家在阜新市海州区的周晓红说:“我一周回家一次,我从来不在学校洗衣服,一次从家里多带些衣服,等到没有换的了也到周末了,把脏衣服装到包里背回家去,妈妈给洗好,周日晚上再拿回学校,挺好的。”“那妈妈不累吗?”记者问。“不累呀,她愿意洗,怕我洗不干净!”周晓红说。

记者调查后发现,家在外地的同学一般都是同寝室的同学将脏衣服攒够一定数量后,集体送洗衣房去洗。大三学生小刘说:“我们男生都将衣服穿得没有再穿的了,才送去洗。”

一些女同学认为,女孩子的内衣不应该送洗衣房洗,不干净。

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一间学生公寓里,4名女同学每人掏200元钱,集体买了台洗衣机。王玉说:“我们觉得公共的洗衣机大家都在用,对卫生问题有点担心,所以就买了这台洗衣机放在寝室里用。”

王玉说,她们每人出200元,可以用4年,这肯定比送洗衣店合适,而且毕业以后还可以把洗衣机转让,又能挣回点钱,还是划算的。(资料来源:严峻.大学生儿子寄“大礼包”给妈 打开竟是脏衣服[N].辽沈晚报,2014-03-15.)问题聚焦

1.如何看待当前部分学生“千里寄脏衣现象”?

2.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培养自我独立生活能力?案例点评

来到大学,人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然而有的新生入学后不会洗衣服,有的大学生每周都要把脏衣服背回家或通过快递邮回家,让家长代劳。有的大学生把脏衣服拿到校园的洗衣房去洗,美其名曰:节省时间用来学习。从一定意义上说,进入大学,就意味着独立地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案例中“千里寄脏衣现象”凸显了部分大学生独立生活意识和能力的欠缺,利用当前快递业务的便捷,把积攒的脏衣服寄回家让父母洗,再通过快递寄回来。当然,做出这种荒谬的事情,也跟其父母过去视“学习成绩”为唯一标准,忽略了对孩子们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有关,有的家长甚至对自己的子女有求必应,过分溺爱。

洗衣服事小,提高独立生活能力事大。进入大学,来到人生新的起点,为给自己成就人生夯实基础,就要摆脱依赖、等待,树立自信、自立、自强、自律的精神,勇于面对社会和生活。为此,我们应学会从身边的小事、琐事、平凡事做起,因为只有做好了这些小事、琐事、平凡事,在今后才有可能做好大事。

提高自理能力成了大学生进入校门开始大学生活和人生挑战的第一关。对于从小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学生们而言,当务之急是先树立起独立自理和不依赖父母师长的决心和信心,不被挫折中的焦虑心情打倒。只有从思想上培养生活自理的起点,才能自觉行动起来。

大学生除树立起独立自理的意识外,还应身体力行,不怕吃苦。可以先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自己处理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并从中总结经验和技巧,以便下一次做得更好。思想上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遇到困难不要第一时间求助他人,而是勇敢地靠自己的力量克服,逐步走出家长和亲友呵护下的“象牙塔”。

当然,作为学校和家长,完善周到的服务和体贴入微的照料虽然可以省去孩子们眼下的诸多“麻烦”,但对孩子最好的帮助莫过于“学会放手”。学生和孩子不是学校和家长的私有财产,谁也无权剥夺他们自我磨炼和担负责任的机会。果断地放飞他们,教会他们独立面对客观世界,让他们尝试自己做力所能及与力所难及的事情,在失败与磨砺中萃取承担的能力。只有他们独立自主地处理好了自己的每一件小事,才能在不久的将来更好地担负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学习建议

1.学习本案例的目的和用途

本案例通过“千里寄脏衣”的个案现象的引入,让我们充分认识到诸如此类缺乏独立生活意识和能力面临的问题,以便正确地认识和适应大学生活。提高自理能力需要首先确立独立生活意识,并善于虚心求教,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成就人生。

本案例可用于绪论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部分内容的辅助学习。

2.学习本案例应注意的问题

使用本案例时应该使学生意识到进入大学,就意味着开始了人生新阶段,今后要独立地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所以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独立精神,寻找机会锻炼自己,磨炼自己。对于家长的过分疼爱,大学生要理智清醒地面对,要学会说“不”,这样更有助于自己的成长,毕竟家长不能跟随自己一辈子。案例二:透视本科“回炉”高职案例文本镜头一(本科生为啥到高职“回炉”)

???

王晶是一位大眼睛美女,性格开朗,是长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四的学生。在毕业前半年倒计时之际,她为自己选择了一门新“课程”—啤酒酿造。而这门课程,需要专门到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去学习。

201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到699万,被人们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2014年,毕业生人数更是达到727万。如何让学生们在就业市场上拥有更多的筹码?吉林省教育厅以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延边大学3所学校为试点,建立省级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对高校毕业生展开技能培训。个案·她为啥“回炉”—想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从2014年10月份开始,王晶就陆续光顾各种校园招聘会。“简历投出去十多份,但最终没有能‘对上眼’的企业。”而应届大学生在动手能力和技能方面多有欠缺,让他们错失了不少的机会。

王晶说,班里有40多名同学,有1/3准备考研,准备找工作的人中,目前能签合同的为25%~30%。

从学校得到这个培训的机会后,王晶热情高涨地报了名,12月9日正式参加培训。“我们学习了各种啤酒的酿造过程,还亲自品尝到了自己酿造的啤酒。”王晶说,培训的实验室更像是一个小型的车间,这种学习让王晶兴奋。

她说,大学里也有实验课,但实践的机会不多。“不过这学期我们学校也有一些机器到位了,下学期我们也可以动手操作了。”个案·他为啥“回炉”—想把兴趣变成就业技能

同时参加培训的张乐是一个阳光的大男孩,是长春大学材料物理专业大四学生。

他在大学学习的专业是一种“被动”的选择—他的专业是被调剂的。“这个专业是纯理论性的,除了继续考硕士、博士,想找一份专业对口又很满意的工作太难了。”不过比起继续深造,张乐更想很快找一份工作。

由于他的爷爷是酿酒的,他从小便有酿酒情结。于是,他有了把自己的兴趣变成就业技能的打算。如今张乐很开心,他希望以后能在这个领域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回炉”的好处与难题培训现状:有报名者动摇了

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吉林省将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延边大学作为试点,建立省级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其中,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的3个分院,承担着食品与生物技术、计算机(包括2个专业)及旅游管理共4个专业的培训。目前这些专业中,食品与生物技术和计算机专业的培训已经展开。

据介绍,培训工作从11月底就已经开始报名。食品与生物技术专业有50人报名,其中来自长春大学20人,来自长春师范大学30人。通过面试,共选定12个人。不过到最后关头,有3位同学动摇了,参加培训的有9位。“我们一是要看专业是否相近,另外就是要求是明年毕业的大学生。有许多大二、大三的学生也来报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技术分院副书记于长福说,“整体来看,接受起来还需要一个过程。”好处之一:能掌握相关技术

职业类高等院校一度在考生及家长的心中“身价”较低,但实际上,“逆袭”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了。以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这几年,学院平均就业率已经达到96%以上。

目前的就业矛盾,最主要的还是结构性矛盾,本科生虽“满腹经纶”,但真正到了企业要拿起真刀真枪时,往往派不上用场。

参加培训会有什么收获?于长福介绍说,最为直接的好处就是学生们可以通过一周的强化培训,掌握啤酒酿造的技术。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培训,考取相关的职业技术资格证。好处之二:能获得就业推荐

据介绍,除了学生动手能力强的因素,许多高职院校的高就业率还得益于订单式的培养模式。

以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我们每年都要到企业去调研,看看他们需要怎样的人才。”随后,学院会根据就业的需求来设置课程,还会请企业的专家、技术负责人及领导来讲课。

此外,学校和一些企业之间的合作会为学生提供很好的机会。“像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在全国有70多家分公司,我们学院跟20多家都有合作。学生在校学习两年,第三年就到企业顶岗实习。到最后,90%的学生都会留到企业。”

于长福介绍,对参加培训的学生来说,最实实在在的好处就是,毕业后,由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负责向有长期合作的企业推荐。(资料来源:艾灵.本科生为啥到高职“回炉”[N].新文化报,2013-12-18.)镜头二(本科生“回炉”职校何不成时尚)

本科毕业后拼命考研,还不如选择到职业院校再学一张文凭。

一方面企业招不到人,一方面大学生找不到工作。面对连年扩招的现实,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宇表示:“我个人不认为中国大学生培养得太多了,现在大学生面对的失业问题属于结构性失业。”

对于结构性失业的提法,麦可思公司总裁王伯庆很赞同,他指出,以我国GDP连续每年以10%的增长速度来看,吸纳现有数量的大学毕业生应该不成问题。但问题在于我们这些年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农民工的贡献:一个是房地产、建筑类企业;一个是生产鞋、玩具、半成品加工等外向型企业。“并不是说我们培养的大学生数量太多了,而是由于我国产业结构的特点,使社会不能完全吸纳现有的大学毕业生。”王伯庆说。

全国政协委员、启明星辰公司总裁严望佳认为,在理论水平上,也许国外理工科的学生与我国学生相比要低一些,但是他们的动手和实践能力特别强。“然而,我们企业需要的人才并不一定要求他在理论或者研究修养上具备很高的水平,主要需要他们有综合能力。”“其实,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一以贯之的,从能力和学历角度来讲,当然是更加重视能力,但我们很多学校培养出来的人跟企业的需求有很大的差距。”严望佳指出,在中关村,很多高科技企业都视人才为本位,一看到真正的人才,眼睛就会“亮”起来。事实上,中关村有很多大学毕业生,包括博士、硕士毕业生,然而,企业要找到好的人才实在太难。

如何破解这种矛盾,王伯庆建议:“中国的产业进步和技术进步是一种必然,因此,目前的本科和高职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改革。把产业调整和企业升级过程中带来的新需求,融合到教育教学的内容中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让学校培养的人才更能够跟产业的需求相结合。不然的话,这对矛盾还是难以解决。”

根据麦可思公司的调查结果,2007年在大学毕业生离校的时候,高职生加上本科生的就业率是55.8%,高职生毕业时就业率只有44%,但是半年以后就业率达到84%。可见,高职生中有将近一半的人,在毕业半年后才实现真正就业。

王伯庆认为毕业生的就业率低和职业能力低有关系,他把职业能力分为五大类:管理能力、理解与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动手能力。每个专业和职业对某一项能力的重视程度和水平要求不一样。从全国毕业生的平均水平上看,毕业生的五大类能力,普遍低于工作要求水平。

为了解决610万名本科生找工作的难题,日前教育部门出台了多项措施:比如一是让他们读双学位,二是研究生扩招。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助理姜大源认为,这种做法并不能提升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并不能从根本上破解大批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难题。“如果不跳出教育看教育,不跳出学校看学校,在围城中解决问题,本科生将继续失业。因为学习的内容不变、方式不变,其能力结构还是不适合企业的需要,不适合社会的需要。”

据姜大源介绍,目前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就业率都在95%以上。高职院校,特别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拉动了整个高职教育的发展。为了解决2000万名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政府鼓励这些人到中等职业学校“回炉”, “其实,我们也要考虑发挥高职的作用,可让本科生‘回炉’高职,使高职成为我们促进高质量就业和创业的摇篮。”

曾经在德国工作过12年的姜大源认为,让本科生到高职“回炉”的做法在德国很普遍。德国有1/4的学生在考上大学后选择保留学籍,然后到职业院校“回炉”,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如果能实现这个愿望,学生进可升学,退可就业,使得教育渠道非常畅通。“很多人本科毕业后拼命考研,真不如选择到职业院校再学一张文凭,3年过后就业竞争力会比研究生更强。”姜大源说,“以前,本科生把到职高‘回炉’当成可笑的事情,我希望今后成为一种时尚。”(资料来源:桂杰.本科生“回炉”职校何不成时尚[N].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2009-03-10.)镜头三(教育部副部长鲁昕:600多所本科院校转做职业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将发生革命性调整。2000年后近700所“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等。2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就此作出决定,相关政策性文件即将出台。

3月22日上午,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演讲中谈到中国教育结构调整和现代职业教育时如此透露。

据鲁昕介绍,中国现有近2500所高等院校,改革完成后,将有1600~1700多所学校转向以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同时,在培养模式上,这些高校将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调整的重点是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这些地方高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如此一来,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校比重将从现有的55%提高到70%~80%。

据鲁昕介绍,今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已通过“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即将公布。今后,中国将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突破口,对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而这一调整集中在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

她指出,中国首先将建设一个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教育模式、教育机制到人才培养模式,均以就业为导向。简单来说,是“学中做、做中学”。其次,建立系统化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体系,目标是面向生产一线培养以技术为基础的技能型人才。

鲁昕强调,今后将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用市场的力量来办学。今后,各类职业学校可以实行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让教师和企业管理人才、校长和企业CEO可自由转换身份,打造灵活的办学体制。

据她介绍,中国当前的职业教育是个“断头桥”,培养出的技术技能人才,学制短,不能继续攻读更高学位。今后,中国将搭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让学生可以从中等职业教育一直学到专科教育、本科教育、专业硕士,甚至专业博士。(资料来源:马晓倩.教育部副部长鲁昕:600多所本科院校转做职业教育[N].搜狐教育.教育新闻,教育动态,2014-03-22.)问题聚焦

1.本科生到高职“回炉”、本科院校转做职业教育,说明了什么?

2.我们应树立什么样的学习理念?案例点评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招生规模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除了本科扩招外,高职招生也出现了迅猛的发展。迄今为止,高职教育已经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普通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作为两个不同类型的教育,其培养的目标迥异,高职教育属于岗位和技能知识教育,而普通高等教育是学科教育。案例中本科“回炉”高职,表明当前一些大学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衔接不够好,有的学校注重了大学生们的理论学习,忽略了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进而造成大学生就业方面出现了一定的困难。本科院校转做职业教育,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使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市场需求的结构,让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材,我们的教法,我们的老师,所有的观念都紧紧围绕市场,从而更好地解决就业增长与就业的包容性的问题。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正在启动,作为刚进大学的我们,应审时度势,摒弃过去那种“来大学就是玩”“大学就是学习阶段的结束”的心态,积极树立自主学习、全面学习、创新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人生走得更远。学习建议

1.学习本案例的目的和用途

学习本案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大学及大学教育。一方面,让我们明确本科与高职不是层次上的区别,而是办学类型上的差异;另一方面,本科“回炉”高职,让我们看到高职生也有自己的优势,增强自信,进而紧跟时代要求,更新学习理念。

本案例可用于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部分内容的辅助学习。

2.学习本案例应注意的问题

使用本案例时应该全面客观地认识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差异,充分认识两类不同院校各自的优劣之处,防止思想认识上陷入一个极端。普通本科院校是学科教育,更注重理论的学习。但现代社会,就算是硕士、博士毕业后,在参加工作之前,都要进行职业再教育,取得一定的职业资格证之后,才能上岗。作为高职学生,应紧跟现代职业发展的要求,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有可能是很多本科生无法企及的优势。案例三:名校学子沉溺网游被开除案例文本

曾经的小虎(化名)是父亲老春(化名)的骄傲,高考考了636分,数学满分,考上北京名校……但从去年接到辅导员的电话开始,一切都变了,小虎沉溺网游长期旷课,甚至拒绝考试,学校建议休学一年。从北京回到重庆,眼前的儿子变得让老春不知所措。

老春很迷茫,他不知道如何让儿子重回正途;小虎也很迷茫,他说自己看不到未来的路。休学

小虎沉溺网游,长期旷课,甚至连考试都拒绝参加,面临被开除的危险。“娃儿很聪明,就是有点孤僻。”昨日下午2点过,北碚通往青木关镇路边一个洗车场里,老春坐在长条凳子上,等着生意上门。

老春去年才从区县搬到这里,一为照顾小孙子,二来顺便帮大儿子打理一下洗车场生意。而小虎是家里的老三。“他高考的时候数学是满分哟,在我们老家,满分没得几个人!”提起曾经,老春脸上洋溢着自豪。

2012年,小虎以636分(理科)被北京一所名校的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录取。大一下学期,在小虎的要求下,老春给儿子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我记不到那个牌子了,但是是买的最好的。”没过多久,大二上学期,老春接到了学校辅导员的电话。辅导员告诉他,小虎沉溺网游,长期旷课,甚至连考试都拒绝参加,面临被开除的危险。

老春很气愤,让小虎的二姐赶到北京,把笔记本电脑放到辅导员那里,不让儿子接触。在这期间,老春还得知,小虎在网上交了一个女朋友,老春通过小虎电脑上的QQ找到了这名女孩,通过各种方式劝说两人分手。

所有的努力没能让小虎回心转意,辅导员建议老春先把小虎接回家休学一年。就这样,小虎回到了老春眼皮底下。矛盾

小虎个性孤僻,没有什么朋友,心事重重,有什么想法也不愿和父母、哥哥姐姐交流。

小虎回到重庆,老春就把笔记本电脑收起来了。刚开始,小虎被哥哥安排到隔壁的一个厂里打工,每月有两三千元。可仅过了两三个月,小虎就被老板辞退了,老春只好让小虎在自家的洗车场洗车。

回家没多久,小虎和老春的矛盾越演越烈。小虎除了吃饭睡觉洗车,几乎都拿着手机,老春提出送他回北京上学,被拒绝。“每天起码耍8小时以上,耍的都是些棋牌游戏,我不晓得那个有啥子耍事。”客人上门的时候,招呼小虎洗车,得到的回应往往是:“这盘耍完了来。”还有不少客户向老春抱怨小虎洗车太马虎,老春因为这些说他几句,小虎就独自跑到网吧去玩游戏。“反正我们说的话,他都不听。喊他折哈铺盖,他也不折,喊他洗哈衣服也不洗。”老春说,他清楚小虎的脾气,个性孤僻,没有什么朋友,心事重重,有什么想法也不愿和父母、哥哥姐姐交流。

父子俩的矛盾越来越多,小虎常常闹着要断绝父子关系,要独立,不要老春管他。未来

小虎已经作出决定,不再回北京上大学,他觉得那样没有任何意义。

去年春节的时候,老春估算,小虎身上应该有上万元存款。大年初四的时候,老春想把小虎送到外地独自打工,锻炼一下,也许会有一些效果。可小虎说,身上的钱已经花光了,老春问钱花哪了,小虎不耐烦地回答“你不要管”。“我本来安排好了,让一个亲戚的娃儿带他到浙江那边打工,我还偷偷给了1000块钱给他,让他不要让小虎晓得,在小虎最需要钱的时候再给他。”小虎去了浙江,最后是靠老春提前给亲戚的1000元,才得以回到重庆。

昨日下午3点过,小虎被家人从网吧叫了回来。小虎今年已经22岁了,戴着眼镜,默然地走进店里坐下,不愿和老春多说半句话。面对重庆晨报记者,小虎说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他说自己有时候的确控制不住情绪。“你喊我不耍我也可以不耍,完全控制得住,但是不耍游戏,又做些啥子嘛,好无聊哟。”小虎看着地上,小声说道。现在,他已经作了决定,不再回北京念大学,他觉得那样没有任何意义。“我只想按照我自己的想法,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小虎思考了许久,说出了这句话。然而,他想要的生活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连他自己也无法回答。

晨报记者离开的时候,小虎责怪老春,为什么要把这么丢脸的事情说出去。老春没有理儿子,他想的是,怎样才能把儿子带回正途,积极面对生活。(资料来源:陈易.张袆.小伙高考数学满分考入北京名校 却沉溺网游或被开除[N].华龙网,2015-07-23.)问题聚焦

1.为什么小虎中学优秀,大学却沉沦了?

2.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度过大学阶段?案例点评

大学,人生一个新的阶段。与中学相比,大学学习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学习的自主性非常明显。而案例中的小虎中学阶段在老师、家长的管教下以优秀的成绩考入北京名校。来到大学,由于对学习的认知不足,缺乏起码的纪律意识和必要的自制力,长期沉溺于网游,荒废学业而面临被开除的境地,实在令人痛心。

作为大学新生,我们应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虽然大学阶段学习、生活、社会活动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我们依然不能忘记“主业”,立足于本职—大学生,积极认识大学学习生活的新特点,主动适应新环境,尽早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角色的转变。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努力培养自己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做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既是祖国和人民的殷切希望,也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学习建议

1.学习本案例的目的和用途

现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游戏也频频出现在大学校园中,备受一些大学生的青睐。有些大学生由于对学习的动力或认识上的不足,往往借助于网游消磨时光,甚至玩物丧志。本案例引入沉溺网游的小虎荒废学业面临被开除的事件,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大学学习生活,做到文明科学上网,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沉溺于网络,自觉遵守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规章制度。

本案例可用于绪论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和第二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部分内容的辅助学习。

2.学习本案例应注意的问题

学习本案例时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自由和纪律,学习与娱乐、休息的关系。大学虽然崇尚自由精神,但任何自由都不是无限制的,总是在一定纪律约束下的自由。大学生虽然学习内容非常宽泛,但主要任务还是要学好本专业相关的课程。游戏并不是不可以玩,但一定要分清场合,注意处理好学习与娱乐、休息的关系,绝不能沉溺于网络,在虚拟世界中度过每一天。案例四:1>20,大学生自身修养更重要案例文本

今年7月,重庆理念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招聘了21名大学生。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在随后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该公司陆续开除了其中的20名本科生,仅仅留下了一名大专生。据该公司反映,这些大学生被开除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的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不能胜任公司对人才的要求。

第一批被公司除名的是两名来自某重点大学的计算机高材生。他们在第一次与客户谈完生意后,将价值3万多元的设备遗忘在出租车上。面对经理的批评,两人却振振有词地说:“对不起,我们是刚毕业的学生。学生犯错是常事,你就多包涵吧。”两人终因修养不够、“言多语失”而被开除。

据记者了解,像这两名本科生一样,其余十几名本科生被开除的主要原因也是与个人修养存在缺失有关。

第三个被公司“扫地出门”的是一名本科毕业的女学生,她喜欢睡懒觉,上班经常迟到,还在工作时间上网聊天,经多次警告仍置若罔闻,最终被公司“开回家”。

另有3名大学生因“张狂”而被“卷了铺盖”。他们在与客户吃工作餐时,夸夸其谈,大声喧闹,弄得客户和公司领导连交谈的时机都没有。席间,更有一名男生张嘴吐痰,一口痰刚好落在了客户的脚边,惊得客户一下子从凳子上跳了起来。该男生却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继续吃饭。结果可想而知。

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有一次,公司老总带领员工到外地搞促销,在海边租了一套别墅,有20多间客房,但员工有100多人,很多老员工甚至老总都只能睡在过道上。而有些新来的大学生却迅速给自己选定好房间,然后锁上房门独自看电视。这些学生好几次走出房门看见长辈睡在地上,竟都视而不见,不吭一声。此事又让几名大学生丢了饭碗。

最后被开除的是一名男生,他没与对方谈妥业务就飞到南京,让公司白白花了几千元的飞机票。当领导问及此事,他却不依不饶:“我没错,是他们变卦,你是领导我也不怕!”

就这样,3个多月下来,20名本科生全都离开了公司。

有专业人士指出,大学生在求职时,要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修养和学识缺一不可。做任何事情的前提应该是首先学会做人。“有些大学生在刚跨入社会时,其角色转化、人际关系、思想认识等都可能存在一些问题。”该公司老总李玉华就此事评论说,这件事可以给大学生们提个醒,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到面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大学生在注重调整自己知识结构的同时,也应该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把握好处事分寸,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资料来源:田文生.熊黎.1>20.大学生自身修养更重要[N].今晚报,2004-11-14.)问题聚焦

1.为什么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重庆理念科技产业有限公司陆续开除了其中的20名本科生,仅仅留下了1名大专生?

2.刚进大学,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提升自己?案例点评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应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案例中21名被招聘到公司的员工,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20名本科生被开除,仅留下1名专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的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不能胜任公司的对人才的需求。作为刚进大学的我们,切不能妄自菲薄,应对大学未来三年作出合理的规划设计,脚踏实地,在注重调整自己知识结构的同时,也应该注重自身修养,把握好处事分寸,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学习建议

1.学习本案例的目的和用途

本案例引入同时受聘于重庆理念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的21名员工,不到4个月,开除了20名本科生,其中不乏重点大学的高材生,仅仅留下了1名大专生。强调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性,为大学生成才指明了方向。

本案例可用于绪论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和第二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部分内容的辅助学习。

2.学习本案例应注意的问题

学习本案例时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提升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关系。学习科学文化固然重要,但同时也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把握好处事分寸,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案例五:大学生债务问题的浅滩与深流案例文本

借钱是一门艺术,处理得好是唯美的印象派,处理不好就可能成为粗暴的野兽派。大学生没有收入来源,又还在为步入社会攒人品,因此欠债还钱就成为一件夹杂着亲情、友情和社会信用的尴尬事。借钱是经济问题更是感情问题

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的本科生,超过九成需要通过贷款支付学费,人均欠债额达2.3万美元。相比之下,中国的大学生可谓十分幸运,因为有父母这个坚实的经济后盾。中国教育报刊社2013年年底发布的《大学生蓝皮书》显示,中国大学生的人均全年消费总额达11347元,超过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50%,其主要来源是父母,占95.2%。

一些观念超前的中国父母仿效西方,让孩子给自己打欠条,但相似的行为却带来大相径庭的结果。

大二学生李聪想买一支新款录音笔,就给父母写了一张借条,“今在李某某处借得人民币1000元,在借款人毕业并领到第一个月工资后归还。”随即,他获得了1000元现金。李聪说:“在工作前就欠下‘一屁股债’是有压力的,但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李聪的母亲也不反对孩子超前消费的行为,只是要求他开具借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程阳的父亲从孩子20岁起就停止供应生活费。正在念大三的程阳连做5份兼职也无法维持日常开支。多次向父亲借钱遭拒后,愤怒的他甚至怀疑自己并非亲生,还要求断绝父子关系。“90后”大学生张琳在上学期间,创业开了一家甜品店,向家人借款10万元,并承诺:如果毕业前不能回本,就再也不要父母资助。父母慷慨掏钱之余,只有一项附加条件—必须考过英语四级。

关于大学生借钱这件事,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仲理峰认为:借钱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感情问题。

仲理峰在讲课之余还当班主任,他发现大学生如果只在学校内消费,一般不会超支。最有可能产生债务的是两个阶段:一是谈恋爱的时候,不管男生女生,花销都会比平时多;二是高年级学生在实习、找工作的时候,社会活动带来额外开销。这时,如果家里给的生活费没有相应增加,就可能超支,从而出现借钱的情况。

有的债务无法避免,比如必要的大件消费—买手机、电脑。仲理峰认为,这种时候可以选择向父母借钱,“毕竟他们在供你上大学,这也在情理之中”。“父母借钱给孩子,最重要的不是还钱,而是要引导孩子规划好自己的生活。也不一定是‘借’的形式,或许是商量,比如这个月多给一些,下个月少给一些。”

仲理峰并不赞同打欠条的方式。他讲了一个故事:一对父母从小孩上幼儿园起就开始记账,一直到他18岁成年,然后把账单给他看,意思是我们为你花了这么多钱。这让孩子感觉不舒服,因为潜台词似乎是“现在该是你回报的时候了”。

仲理峰说:“学生在大学期间以学习为主,没有收入来源,父母硬要孩子还钱并不现实。感情是联结家人的纽带,打欠条就把感情生生地剥离了,况且这也不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大多数时候借钱是一出伦理剧

仲理峰建议,如果父母无法解决,而用钱又特别急,理由特别充分,可以向同学借。“同学之间有借有还属于正常交往,且一般不要利息,不会带来额外负担。”

有时候,向同学借钱是一出喜剧。有媒体报道,湖南长沙的一名大学生向同学借钱买了两注彩票,结果一注中了1000万元的一等奖,另一注中了37万多元的二等奖。为表谢意,他把二等奖当场赠给了“债主”。

但大多数时候,借钱是一出伦理剧。在某论坛以“同学+借钱”为关键词搜索,会跳出一堆诸如“同学借钱后压根儿不提这件事”“怎么拒绝同学一而再再而三的借钱”“借钱给同学,她想用饭卡一餐一餐还”等纠结的问题。

网友“薄荷”就遇到过这样的事。同校的朋友向她借500元,说好当晚就还,但借走之后立刻不见了人影。第二天,朋友主动发短信告诉“薄荷”这几天就还,结果再次食言。等朋友第三次联系她时,已经是两个星期之后了,而且一开口就是“能不能再借我一点儿”,当“薄荷”鼓足勇气拒绝时,朋友很生气:“你还是我同学呢!”仲理峰分析,向同学借钱的麻烦之处在于,被借方容易陷入“人财两失”的泥沼—钱没了,同学感情也没了。他见过一个学生,借钱成习惯,而且借的时候也根本没想还,同学也不好意思要,最后是被班主任逼着一笔一笔还债。“所以,对借方来说,首先要想清楚自己需要多少、能还多少,再想借多少。对被借方来说,也不能对方要多少就给多少,得判断下额度和原因是否合理。如果属于非必要消费,你也有义务劝导,否则借给他也是害了他。”仲理峰建议,同学间借钱最好写一个借条,既是信用凭证,也会督促还钱。借钱的同时你得想想怎么还

在桂林经营一家担保公司的李先生,不久前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开学不久,两个女大学生跑来贷款,虽说金额不算多,仅有5000元,但原因让人难以接受—她们的父母按每月800元的标准一次性给了一个学期的生活费,共计3000多元,可到学校才几天,她们就给花完了。

李先生很震惊:“学生花钱比我们工作的人还阔绰!”

为了取得李先生的信任,两个女生把买的东西都带了过来,有手机、衣服、首饰等,但她们似乎没有意识到借钱是要还的。李先生问:“我借给你们,你们准备什么时候还?没有收入,怎么办?”学生无言以对。事实上,这两个学生的家境并不富裕,但她们花钱大手大脚已是常事,之前是向同学借,后来发现借不动了,才打起担保公司的主意。

关于学生贷款,网上能搜到一大串广告:“专业学生贷款平台”“凭个人身份证即可申请大学生贷款”“无抵押、免担保,正规大学生贷款”……似乎所有的一切都在告诉你,借钱很简单。至于怎么还,没说。

对此,仲理峰提醒,除非万不得已,学生最好不要向担保公司借钱。一是有风险,很多机构贷款门槛低,但通常会产生高额利息,这对缺钱的学生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二是向公司、银行借钱,就是纯粹的商业关系,这与父母、同学不同,后两者带有情感色彩,万一真还不上了,也可以协商宽限时间,而前者逾期不还,就会遇到法律问题。

曾有媒体报道,大学生杨帆在学校申请了一张信用卡,用分期付款的功能买了一台iPhone。首期账单只要667元,剩余11期,每月还款417元。尽管400多元并不多,但花钱无节制的他还是经常还不上。银行的钱是不能不还的。无奈之下,他只好去附近的工地搬砖,一天100元,总算凑够了欠款。杨帆说:“如果再让我选,我宁愿不要这个iPhone。”“我不太赞同大学生的超前消费。花钱的同时,你得想想怎么还,成年人有工资,你有什么?”仲理峰说,“现在银行经常推销针对大学生的信用卡,这是很大的诱惑,掏200元钱现金和刷200元钱卡,感觉完全不同,刷卡会刺激人的消费欲。到了还款日,没钱还就只能借,借不到怎么办?那不是被逼着走歪路吗?”

仲理峰认为,有的债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比如过度消费。“一个女生为了找工作,买了1万多元的衣服。她和一个穿300元钱衣服的人一起去面试,难道就能占优势?”还有社交消费,“虽然必要,但朋友不是靠钱就能交到的,靠钱维持的关系不牢固,真正的好朋友反而会帮你省钱”。

仲理峰建议,那些生活有实际困难的学生,不妨向学校申请专门面向贫困学生的助学金和助学贷款。前者无需偿还,后者也比较正规,通常是在毕业后开始还款,很多还会减免利息。

仲理峰说,消费应该根据自身经济状况量力而行,多读本书比穿件名牌更能让自己增值。大学生应该学会统筹规划有限的生活费,就像要学会规划时间、规划生活一样。(资料来源:蒋肖斌.大学生债务问题的浅滩与深流[N].中国青年报,2014-06-17.)问题聚焦

1.大学生没有收入来源,又还在为步入社会攒人品,在借钱的过程中会出现哪些困境和尴尬?

2.通过本案例的学习,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借钱行为?案例点评

在大学期间,难免会发生借钱的事儿。大学生没有收入来源,又还在为步入社会攒人品,因此欠债还钱就成为一件夹杂着亲情、友情和社会信用的尴尬事。学生在大学期间以学习为主,没有收入来源,向父母借钱,父母硬要孩子还钱并不现实。感情是联结家人的纽带,打欠条或附加条件借钱往往剥离了与子女的感情。向同学借钱,被借方容易陷入“人财两失”的泥沼—钱没了,同学感情也没了。

因此,我们在借钱的过程中,除非万不得已,最好不要向担保公司借钱。一是有风险,很多机构贷款门槛低,但通常会产生高额利息,这对缺钱的学生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二是向公司、银行借钱,就是纯粹的商业关系,这与父母、同学不同,后两者带有情感色彩,万一真还不上了,也可以协商宽限时间,而前者逾期不还,就会遇到法律问题。有的债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比如过度消费。那些生活有实际困难的学生,不妨向学校申请专门面向贫困学生的助学金和助学贷款。前者无需偿还,后者也比较正规,通常是在毕业后开始还款,很多还会减免利息。消费应该根据自身经济状况量力而行,多读本书比穿件名牌更能让自己增值。大学生应该学会统筹规划有限的生活费,就像要学会规划时间、规划生活一样。学习建议

1.学习本案例的目的和用途

学习本案例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借钱行为,做到合理借钱、理性消费,从而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提高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提倡适度消费,避免过度消费,能不借钱尽量不借钱,即便借钱,要想好最好向谁借,借钱的同时你得想想怎么还。这都是我们必须认真领略的人生问题。

本案例可用于绪论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部分内容的辅助学习。

2.学习本案例应注意的问题

学习本案例时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借钱和还钱的关系问题,俗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作为朋友之间借钱,借方应多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当初别人能把钱借给你,就是念及朋友之间的情谊。即便是向银行借钱,也应按合同约定如期归还,否则会影响你的商业信用。案例六:“租人上课”乱象案例文本

替喊到、替上课、替做笔记、替写作业,记者日前走访发现,多所大学校园内出现包含一条龙服务的“租人上课”服务,有“组织”,讲“诚信”。“租人上课”乱象引人担忧。“因这学期不能上课,找个替课的,要求女生,有意者加我QQ。价格面议!”“替课小团队为你解决你所需求的一切服务!专业替课,替写作业,替做笔记。只要你想到的服务,我们都想办法为你办到哦!”……打开国内多所大学百度贴吧,只需站内搜索“替课”二字,关于寻人替课和代人上课的帖子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有明码标价的,也有讨价还价的;有公平竞争的,也有恶意抢生意的……贴吧俨然成为买卖双方洽谈替课业务的市场,连一些985和211高校也出现此等怪事。“同学,你放心,我们团队一共4个人,谁有时间谁去帮你上课,绝不让你落下一节课!”电话一头,内蒙古财经大学一名大二女生积极地向记者推荐自己:“被发现?不会的。我们已经做了一年了,经验丰富。另外,我们讲诚信,可事后付钱。”记者调查了解到,替课人多为同一学校低年级学生,有单兵作战的,也有抱团取暖的。替课的费用约为每节课(包含2小节课,约90分钟)20~30元。做笔记,做作业另算钱,长期替课的可以更优惠。“我刚找到一份工作,现在正处于考核期,这学期的课不得不找人替我上了。”内蒙古师范大学一名大三女生说。记者采访发现,“租人上课”有偶尔和长期之分。一些学生在遇到紧急事情时会偶尔花钱找人替课,花二十几元钱“租人上课”要远比走程序请假来得方便。一些高年级学生则因找工作、实习、创业等,长期花钱找人替自己上课。此外,修双学位的学生由于课程较多,且多在晚上和周六周日上课,他们更是找人替课的主要群体。

记者询问多所大学的老师对学生“租人上课”是否知情,老师们均表示不知情,并感到震惊。“我们学校不存在这种现象!我们一直管得很严,除了要求任课老师点名之外,学生处还经常组织老师到教室进行抽查。”内蒙古财经大学教务处处长额尔敦陶克涛说。记者发现,替课的广告以百度贴吧为主要发布平台,复旦大学等学校的贴吧有严格的管理,替课内容根本无法传播。某些学校恰恰相反,广告不仅能发到贴吧上,更是白纸黑字张贴进校园里。

内蒙古大学新闻系教授张丽萍分析认为,“租人上课”现象反映出大学课程安排可能不合理,尤其是双学位的课程设置,需科学调整。“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提不起兴趣,也导致老师与学生关系生疏,教师需认真反思。学生逃课本身也有错误。同时,各学校应加强对社交平台的管理,以切断“租人上课”的联系渠道。(资料来源:王靖.部分大学校园现“租人上课”乱象[N].新华网,2015-04-01.)问题聚焦

1.部分大学校园“租人上课”的动因是什么?

2.如何整治“租人上课”乱象?案例点评

时下,部分大学校园出现替喊到、替上课、替做笔记、替写作业的“租人上课”乱象,有的是因为找工作、实习、创业等,无法抽身到教室上课;有的学生是因为自己太懒惰、贪玩,缺乏起码的纪律意识,思想道德素质堪忧;有的是因为大学课程安排不尽合理,老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提不起兴趣等。“租人上课”冒名顶替自己、蒙骗老师,影响教师对学生的科学公正评价,极大地扰乱了课堂教学秩序。

作为大学生,主要任务和精力依然应放在课程学习上,为此,应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养成勤奋学习、遵章守纪的好习惯。作为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及教师,应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有序安排课程教学,通过不定期抽查、全面点名等方式,增强课堂管控能力。学习建议

1.学习本案例的目的和用途

学习本案例,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部分校园的“租人上课”乱象,自觉摒弃和抵制这种行为,坚持上好每一堂课,是每一个大学生起码的思想道德和纪律要求。这不仅是成就自己的需要,也是每个大学生对国家、社会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本案例可用于绪论第二节“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部分内容的辅助学习。

2.学习本案例应注意的问题

学习本案例时应该充分认识“租人上课”的危害。或许我们“租人上课”的原因很多,甚至有些自认为是可以兼顾的做法。可我们要知道,在校期间我们的主体角色是学生,不管什么原因,都应该以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为重,切不可舍本逐末。案例七:致还在沉睡的大学生:你不失业,天理难容!案例文本

乔布斯发明了智能手机,却让中国人低下了高傲的头颅,为什么?因为,我们都在玩手机。

上课的时候,清醒没有发呆多,发呆没有睡觉多,睡觉没有玩手机多;下课的时候,自修没有吃零食多,吃零食没有看连续剧多,看连续剧没有游戏多。如此这般,就业时的失败怎能不比成功多?

不给范围就不会考试,给了范围也只是复印同学准备的答案。你自己即使是老板,你会雇用你自己吗?

付了钱得不到商品是谁都不肯的,而你交了学费,却对那些不给你知识的老师心存感激。基本的买卖都不会,你还配做什么?

上大学填报志愿,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特长,大学毕业找工作了,同样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特长。自己都不认识自己,还有谁能认识你?

学技术不肯动手,学理论不肯动脑。等待你的除了失业还能是什么?你说,你修完了《计算机基础》,但真实水平与小学生大体相当。你的竞争力在哪里?

你说,你修了两年英语,然而,你的水平还没有翻译软件水平高。有哪家用人单位需要你?

你说,你修了《思想修养课》,但你根本就没听。你敢说,除了课堂上睡眠的抗干扰能力得到提升外,在思想修养和道德品德方面,还有哪一点比高中生强?如此德性,怕你都来不及,还会有谁会用你?

你说,你修过《阅读与写作》,但你读的是手机,你写的是微信。对语文,自己都没信心,你还想指望人家对你有信心?

你说你有专业,除了玩手机略显专业外,你能响亮说出你还有什么专业特长吗?不论什么课,对你来讲都变成了手机操作课。拿笔的时间远没有拿手机的时间多,看黑板的时间远没有看手机的时间多,你让谁去相信你是一个有专业的人?

实习要让父母开假证明,评先进要让父母找关系,补办证书要父母跑学校。找工作的时候,你能有一分坦然和自信吗?

双休日你起来吃过早饭吗?连吃饭都不会,还有谁相信你会干活?

谁也不怀疑你军训的时候叠过被子,但又有谁会相信军训结束后你还叠被子?

唯一投入的是游戏,耗时最多的是游戏,而你的自荐信对此又只字不提。自己做的连自己都不认可,世界上还有谁会认可你?

讲大道理的时候你是老子,伸手要钱的时候你是永远的儿子。你可以欺负你的父母,世界也能任由你欺负吗?

离开了电脑你还能做什么?离开了游戏你还喜欢什么?离开了家你还能到哪里去?离开了父母还有谁会给你送水端饭?对于这些问题,你都找不到答案,你还想找到前程吗?

学无所成,怪学校;考试挂科,怪老师;犯错受罚,怪制度;人际孤独,怪同学;就业困难,怪时代;孤立无援,怪父母。只有责怪,没有反思;只有骂人,没有检讨。如此处世,老板即使是你爹,他敢录用你吗?

图书馆里没有你的人影,运动场上没有你的人影,公益场上更没有你的人影。你退化的不是肌肉,你退化的不是责任感,你退化的是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像你这样的人,唯一适合的岗位是看守坟墓。今天,这一古老的职业已消失,你的失业也就成了必然。

存在的价值在于不可替代。责任心、吃苦精神、写作水平、做事能力、专业修养、操作技术、学问素养、与人相处,有哪一方面是你的看家本领?有哪一点是他人不可替代的?农民工都比你强,你不失业谁失业?(资料来源:佚名.致还在沉睡的大学生:你不失业,天理难容.大学生成长网,2015-06-22.)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