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活学活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5 02:49:40

点击下载

作者:东方老道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道德经活学活用

道德经活学活用试读:

内容提要

老子的《道德经》成书2000多年前,世称《李聃道德经》、《老子道德经》、《老子五千文》等。《道德经》是东方文化的代表,是中国哲学的主根。短短五千文,却似一迷宫,玄达数千年,被视为稀世珍宝。研习《道德经》的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山野村夫,古今中外,不计其数。致理乎?邪说乎?科学乎?戏言乎?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真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矣。

本书以汉代河上公的注解为准,大量参照了后代数以百计的注解,分81章,与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和新问题紧密结合,活学活用,共享其中的玄妙!

序言 用道德经来解决世间问题

老子的《道德经》成书2000多年前,世称《李聃道德经》、《老子道德经》、《老子五千文》等。《道德经》是东方文化的代表,是中国哲学的主根。短短五千文,却似一迷宫,玄达数千年,被视为稀世珍宝。研习《道德经》的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山野村夫,古今中外,不计其数。致理乎?邪说乎?科学乎?戏言乎?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真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矣。

究竟何为道,何为德呢?

道是一种不可言传的恍惚状态,先天地万物而生,乃天下万物之母也;

道是一种不可名状的神秘能量,滋养天地万物;

道是天地万物必须遵循的规律,支配主宰天地万物,却从来都是顺其自然而不加干预。

德是大道在天地万物中的自然表现和流露;

德是人人可以修而得的幸福人生的真正保障。

由此可见,道是自然和宇宙的规律,德是人生和社会的规律。

道是人类的自然观和世界观,一定要顺应宇宙的客观条件,合乎自然规律的生存。只有爱护宇宙并且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人类才能健康地生存下去。一旦我们破坏了大自然,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那么我们一定会遭到残酷的报应和惩罚的,甚至会带来灭顶之灾!

德是人类的人生观和社会观,还是要顺其自然地与人共处,合乎社会规律地生存。只有返朴归真地复归与婴儿的自然状态,统治者卑谦若谷,劳动者为而不争,然后社会才能正常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快感时,却同时不得不忍受着快感背后的负面痛苦。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生态失衡,气候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日渐严重;精神空虚,缺乏信仰,道德沦丧,恶习流行……人与社会的矛盾与日俱增。此时,人们想到了《道德经》。希望从中找到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医治人类身心疾病的良方。《道德经》是善人的哲学,可以净化我们的思想和灵魂,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道德经》可以开启我们的智慧,教人如何为人处世;《道德经》有助于我们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另外,《道德经》可以引导广大青少年深入思考自然、社会和人生,提高其思想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能力,对于推行素质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时下,“老子热”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流行,《道德经》已经风靡全球。

1.在德国,几乎每个家庭常备有一本德文版《道德经》(据《时代信息》报道)。

2.在英国,一些青年男女以学习《道德经》为时尚,印有“无为”“无名”“道”“静”等字样的衣服齐现伦敦街头。

3.在日本,《道德经》成为企业管理者的案头藏书,用以指导自己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4.在美国,一家出版公司竟花13万美元的天价购得仅有5000字的《道德经》英文版权。美国学者蒲克明说:“《道德经》肯定会成为未来社会家喻户晓的一部书”。

5.在新加坡,《道德经》名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随处可见。

6.在中国,《道德经》被定为大学生、中小学生必读书,《道德经》必将成为今后素质教育、道德教育的主流课本。

本书以汉代河上公的注解为准,大量参照了后代数以百计的注解,分81章,与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和新问题紧密结合,活学活用,共享其中的玄妙!东方老道2004年春于北京

第1章 遵循自然规律,不断发展、壮大自己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译文“道”是不可以用言语来描述的,否则,它就一定不是永恒之“道”的真实涵义了;“名”,凡是可以用文字来命名的,就一定不是真正的“名”,真正的“名”是不可以用文来表述的。“无”,是天地的元始,是天地创始的根源;

天地产生以后就是“有”,就由天地产生万物并滋养万物。

所以,从“恒无”去观察“道”的奥秘;从“恒有”去观察“道”的接交。“恒无”和“恒有”的本源相同而名称相异,但都是“道”的一种变化。这两种变化都可以叫做“玄”,“玄之又玄”之“道”,便是一切玄妙生物现象的总的发源地。■活学活用:遵循自然规律,不断发展、壮大自己“道”和“德”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因此老子开篇明义,首先讲“道”。

何谓“道”?

要理解“道”,首先要排斥“神”或“天意”的言论,这是毋庸置疑的。老子所讲的“道”并不是道家白日飞升的理想,他所讲的“道”是一种不可言传的恍惚状态,是先天地而生,天下万物的生母;是一种不可名状的力量,滋养天地万物;它是天地万物必须遵循的规律,支配天地万物,却从来都顺其自然而不加以干涉。

由此可知,老子所讲的“道”,指的就是宇宙和自然的规律,也可以称作是我们人类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对于我们人类而言,只有认识这些规律,顺从而不违背这些规律,适应这些规律,利用这些规律,才能不断发展、壮大自己。

其实,对于宇宙和自然的规律,我们人类并不陌生,它是人类成长的发源地,从猴子——猿人——直立行走——高智慧的人,人类在这些规律中前行了几百万年,如果说,人类正是借助各种宇宙和自然的规律而最终使自身获得脱离低等动物的伟大成就,应该不是夸张之辞。

规律要顺从而不是违背,可是纵观我们人类的昨天和今天,在人类对于万物的认识中,对规律的作用和性质还是没有足够的认识。许多人只知孜孜追求名利,去实现各种欲望,对宇宙和自然的规律简直是不屑一顾,做了许多违背规律的事情。

违背规律自然会受到惩罚,在我们身边大到环境污染,水土流失、气候恶化……小到一个人精神空虚、道德沦丧、恶习流行……这些终是人类的自取灭亡。认识宇宙和自然的规律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去做的事情,这也正是老子所讲的“道”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在这第一章中,老子以非常简洁、明快的笔触,提醒我们认识“道”所必须注意的问题:“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告诉我们,宇宙和自然的大道是普遍无限和绝对永恒的,是难以描述的。难以描述,是因为我们人类思维、语言是具有极大局限的、是片面的。由此我们应该知道,不管你对“道”的认识如何,都是局限的,所以,不应停留在原地而不思进取。要想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必须不断地加以认识,这才是认识“道”的正确方法。

我们一旦真正认识了这“道”深邃难测、微妙难识的本质,也就打开了认识世界万物的根源和运动、发展、进化的奥秘,也就找到了我们立身处世的原理,我们便会在这宇宙和自然的大道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断章取义:“道”可以说是《道德经》的根本核心,“道”字从“首”从“辶”,“首”是我们的头脑,“辶”是行走的意思。所谓头脑在行走,就是说我们运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人生、世界和宇宙这一过程就是“道”。这种我们通过思考所得到的认识也应该是“道”,这种认识可以说是某种规律。所以老子这里所谓的“道”就是指宇宙和自然的规律,也可以称作是人类的宇宙观或自然观、世界观。规律需要顺从而不是违背。违背规律往往适得其反、事与愿违,甚至会引来灭顶之灾;反之,顺从规律则会一帆风顺、不断发展不断壮大,永远幸福地生活。

第2章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也就必然同时知道什么是丑恶了;

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也就必然知道什么是不善了。

所以,有与无相并而生,难与易互相成就,长与短互相对比,高与低互相映衬,声与哑互相附和,前与后互相追随,这是永恒普遍之理。

所以,有智慧的圣人用“无为”来处理世事,实行“不言”的教导,让万物自然地产生而不去人为地创造。

生养万物而不占有,助长万物而不自恃,功业成就而不据为己有。

正是因为有了功,而不自恃、不占有,所以他的功绩也就不会失去。■活学活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要认识宇宙、自然之道的奥秘,我们人类使用了许多概念与名相。对于此蒋锡昌在《老子校诂》中作了详细的解释:“无名时期以前,本无一切名,故无所谓美与善,亦无所谓恶与善。迨有人类而后有名,有名则对待;既有美与善之名,即有恶与不善之名。人类历史愈久,则相涉之事愈杂;相涉之事愈杂,则对待之名就愈乱。自此以往,天下遂纷纷扰扰,而迄无清静平安之日矣。”

老子在本章讲的正是这个意思。那又该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呢?老子告诉我们,应该学习圣人,圣人即是明白“道”之要义的人,圣人会采取“无为”和“不言”的态度来对待世上的一切,这就叫做顺其自然。

认识宇宙和自然的规律是必须的,给予概念与名相是无法避免的,那我们又该如何做到顺其自然呢?

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个有正确的价值观的人,必然是一个有着自我制约机能的人,同时他也知道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不需要的是什么。一个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在他认识自然规律、按规律去办事时,即使他因有概念和名相而有了美与丑、善与恶的分别,但他也懂得努力去追求美与善,而尽可能抛弃丑与恶,这样就自然而然地避免了贪婪,做到一切顺其自然了。唐懿宗时,由于他的荒淫奢靡,世风日下,官吏贪赃枉法极为猖獗。当时有个叫杨牧的就是个贪婪成性的奸诈之人,他用联宗的手段巴结上了当时宦官左军中卫杨玄阶,当上了宰相。在他当权期间,曾经“收钱百万”,就连他的门吏童仆也狗仗人势,巧取豪夺。他的女儿嫁给尚书右丞裴坦的儿子时,带了很多嫁妆,器皿用具都用犀牛角和玉石装饰着。裴坦是个廉洁奉公、严于律己、不与不正之风同流合污的人,他有着远见卓识、高风亮节,一看到儿媳妇陪嫁的财物如此丰盛,用具如此奢侈,不但不高兴,反而怒气冲冲地说:“这些东西将来必定会毁灭我的家。”于是下令把它们全都销毁了。不久,杨牧这个鼠目寸光、放纵贪婪的小人终因受贿事发,被贬为端州司马,后来又被流放到荒远的欢州,途中被赐死。

可见,裴坦头脑清醒,不追逐奢靡之风,不贪图非分之财,这种品格是值得赞赏的。而杨牧以权谋私,贪赃枉法,最后落到可悲的下场,是值得我们引以为诫的。断章取义:一个人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他自然就会像裴坦一样,不会产生过多的私欲,他会一切顺其自然而不强求。一个有了正确价值观的人,他还会如老子所说:“夫惟弗居,是以下去。”即便他有了成就,他也不会自恃、占有,所以他的成就就永远不会失去。不强求、不占有,这就是立身处世的智慧。

第3章 解除贪婪的枷锁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译文

不崇尚、器重贤能的能力,会使人民没有争当贤能的欲望;

不以难得稀有的财货为贵,会使人民不产生偷盗和抢劫的欲望;

不用能够引起冲动的事引诱人民,人民的心就不会乱。

因此,圣哲者治理政事所采取的方法是:

使人民清心寡欲,满足民众的温饱。

永远使人民的意识保持在无知识、无欲望的状态,即使有少数有才智的人明白如何去争名夺利、满足私欲,他们也不敢真的去做了。

如果能够这样“无为”地去实践,那么天下也就没有不长治久安的了。■活学活用:解除贪婪的枷锁

本章是接续上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论述,是对上章余意的进一步发挥。“道法自然”、“道常无为”,只有遵循自然大道才能永恒、长久。在此对统治者老子主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这是老子提出的安民政策,接着又给统治者提出了具体的办法:“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许多人认为老子“常使民无知无欲”的主张是愚民思想,其实不然,事实上老子并不主张去除人的正常欲望,他目的是使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他实际是主张“少私欲,视素保朴”。这一主张对我们的立身处世也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人都有欲望,贫穷的人想变得富有,低贱的人想变得富贵,默默无闻的人想变得举世闻名,没有受过赞誉的人想得到荣誉,这是无可非议的,但问题在于欲望和能力之间是必须成正比的。修身养性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寻求欲望与能力之间的和谐。在欲望和能力之间发生严重不协调时,或者抑制欲望的膨胀,或者增加自己的能力。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实在数不胜数,我们总是希望得到尽可能多的东西,其实欲望太多,反而会成了累赘,还有什么比拥有淡泊的心胸,更能让自己充实满足呢?选择淡泊,抛弃贪婪吧。清朝乾隆、嘉庆年间,辽阳城里出了一位才子,名叫王尔烈,他从小就很会诗文,书法也写得很好,非常聪明,才资出众,长大做官以后,清廉不贪,有双肩明月,两袖清风之誉。有一次,王尔烈从江南主考回来,恰逢嘉庆皇帝登基继位,皇帝召见他说:“老爱卿家境如何?”王尔烈回答:“几亩薄田,一望春风一望雨;数间草房,半仓农器半仓书。”嘉庆说:“老爱卿为官清廉,我是知道的,朕现在派你去安徽铜山铸钱,你去上几年,光景就会不错了。”王尔烈到了铜山铸钱,因为那里有座清朝御制通宝的铸钱炉。他在那里工作了三年,又奉诏回到京城,嘉庆召王尔烈上殿,问:“老爱卿,这一回可以安度余年了吧?”言外之意是,这一回从钱堆里爬出来,该有不少“收获”吧。王尔烈听了以后,笑了笑:“臣依然是两袖清风,一无所存。”嘉庆说:“不会吧,你再查查看!”王尔烈只好又回手一掏,从袖套里掏出三个铜钱来,只见一个个磨得溜光雪亮,原来是铸钱时用的模子。嘉庆皇帝见王尔烈如此清廉,十分感动地说:“卿真可谓老实!”

王尔烈并不富有而且可以说是清贫得很,可他过的充实满足。但生活中的许多人都并不如此,他们有太多的追求。著名作家林清玄曾在文章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自己一位朋友的亲戚的姑婆从来没穿过合脚的鞋子,她常穿着巨大的鞋子走来走去。晚辈如果问她,她就会说:“大小鞋都是一样的价钱,为什么不买大的呢?”

许多人不断地追求巨大,其实只是被内在的贪欲推动着,就好像买了特大号的鞋子,忘了不合自己的脚一样。不管买什么鞋子,合脚最重要,不管追求什么,总要适可而止。断章取义:现在许多人似乎觉得只有钱财才能带给自己安全感,所以疯狂地聚敛钱财,这种人把钱财看得比性命还宝贵,为了钱什么事情都敢干,投机行险,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玩忽职守,那么等待他的也将是法律的严惩。

第4章 如何解决生活中的矛盾和纷争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若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译文“道”是虚空的,而它的作用却无穷无尽。

它是多么深邃似海、渊远无限啊,就好像是万物的源泉。

它又是多么地幽隐清湛啊,似幻而实最真,似虚而实永存。

挫掉锋芒,消除纠份,含敛光耀,混目尘世。

我不知道它以什么为源泉,似乎有天帝以前就是它了。■活学活用:如何解决生活中的矛盾和纷争

人生在世,难免会与别人发生矛盾,引起纷争。产生纷争的根源,主要是人的私欲。当一个人对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给自己的报酬等感到不满,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和不公平,而这种不公平又超出了他愿意承受的范围时,就会与人发生争吵,产生纷争。

那如何才能解决生活中的矛盾和纷争呢?

这就要求我们顺从大道、效法大道,做到“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一个人能做到如此——挫掉锋芒,消除纠纷,含敛光耀,混同尘世,自然没了私欲,就不会与人发生纷争。万一发生了,别人大吵大闹,骂不绝口,你也能处之泰然,不与之争斗。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一个人骂不还口,别人骂得也没意思,闹得也没劲儿,也就不骂了,这样纷争就自然解决了。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大英雄叫海格力斯。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发现脚边有个袋子似的东西很碍脚,海格力斯踩了那东西一脚,谁知那东西不但没被踩破,反而膨胀起来,操起一条碗口粗的木棒砸它,那东西竟然长大到把路堵死了。正在这时,山中走出一位圣人,对海格力斯说:“朋友,快别动它、忘了它,离开它远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犯它,它便小如当初,你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挡住你的路,与你敌对到底!”

对于矛盾和纷争,你越气愤,越回击,你那仇恨的袋子就越膨胀,你与别人之间就越多了一分阻碍;反之,你控制自己,效法大道,宽容地面对一切,你自然没了仇恨和纷争,并因此获益良多。断章取义:人生在世,多一敌不如多一友,什么都争强好胜只会使自己变得很孤立。所以我们在处理纠纷时应该做到能忍则忍,正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第5章 沉默是金,寡言是福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译文

天地不存在仁与非仁的意识,把万物当作祭祀时用刍草扎的狗。

圣人效法天地,收敛了自己仁与非仁的意识,把百姓当成这种刍草扎的狗。

天地之间,岂不正像风箱么?中间空虚,愈是鼓动,气流愈充沛用之不竭。

言多必失易招祸端,不如守中(如风箱一样,用时鼓动成风,停时缄默不语)。■活学活用:沉默是金,寡言是福

说话多了人就会智穷辞穷,不如守住心中想法不说。有时候什么也不说更有力量,因为沉默时让人觉得充满暗示。

维特根斯坦说:“凡是可以说的,就能明白地说;凡是不可以说的,对他就必须沉默。”沉默丰富了我们言说的内容,也丰富了我们言说的技巧。《红楼梦》里林黛玉离开贾府回老家扬州吊父,再回贾府时,宝玉与黛玉一见面,彼此无多话,只是人哭我哭;彼此问候而已,完全是沉默。

宝玉与黛玉这次见面为什么会如此沉默?因为别后重逢他们要说的话太多了,所以干脆什么也不说。

沉默在此成全了他们的情意,如果任何一方涉及敏感话题都只会打破完美。宝黛二人冰雪聪明,当然是什么也没说。

老子指出:“多言数穷”。

当他说“多言数穷”的同时也就是在说“无言数丰”。

老子主张“无为”,所以也主张“无言”。“无言”不是什么也不说,而是“我正在说”。

之所以“无言”看起来没有话,是让话在肚子里自己与自己对话,或借助身体语言暗示。“没有话”时,人全身都在说话,眼神、嘴唇,甚至拿杯子的动作,走路的姿势全都在作明确的言说。

粗心的人一见别人不说话就问,细心的人会从对方的无言中解读对方的语言、态度、观点与暗示、指示。《西游记》上菩提祖师手持戒尺在孙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孙悟空就明白了是让他三更时分进去传道。

现在我们像孙悟空一样玲珑剔透还很难,但我们至少应该懂得别人不说话是什么意思。“多言数穷”,就是说话多了会让自己智穷辞穷。

我们可以常常看到一些人喜欢喋喋不休,实际上他自己也知道没有效果,所说的不会实现。所以当有人特别话多时,可以让他说个够,以冷场来对付他。这种人只要你一开口他就来劲,说天说地,不知所云,让人头晕。这时我们或者强行打断他,逼问他“你究竟在说什么?”或直接说:“你能否把你的观点一句话说清?”或者沉默、乃至离去,让他自己无趣,“吧喀”闭上嘴巴。你看,多言的人多讨厌,我们自己千万不要做这种让人讨厌的人。

有个饶舌者在亚里士多德面前是喋喋不休地谈论,然后问亚里士多德是否烦得要死?亚里士多德回答说:“不是那么一回事,因为我根本就没听你在说什么。”

另外,在必须彻底表达自己全部意思的时候,我们就必须多说、说透,诸葛亮“舌战群儒”,应对那么多人的刁难,话不多是不行的,当然,话多的前提是话精辟。

当我们自己感觉说话时快不行了,说不出什么有意思的话时,就应该打住,或让语言简洁一些,以免漏洞百出,活生生当了别人的话靶子,让人肆意攻击。有人老是在心中愤愤不平:“他们为什么老是攻击我?”这总是事出有因,一定是自己在什么场合说过什么足以让人攻击的话。

话可以用来和解,也可以用来杀人。《三国演义》里诸葛亮骂死王朗,孔子也曾对子路说:“上士杀人用笔端,中士杀人用语言,下士杀人用石盘。”一句要命的话确实可以致死,所以,人们要避免说多话、说错话。

多言的结果往往会是凶险。你把别人说赢了意义也不大,弄不好会把对方逼急,作出什么暴力行为。很多人说话滔滔不绝,天下公理都被他说尽了,殊不知在他最得意时往往会被迎头一击。

人不能陶醉于自身,至少要一边说话一边看人,不要自顾自抒情、演说,那样会弄得自己不好收场。

老子说“多言数穷”,一个“穷”字道出了话多之人的窘迫。话越多越窘迫。何必自己逼自己,所以,大部分时候多言是不必要的。多言必多心,多言必多事。断章取义:只有平时不多言,才能在该多言时多发言。像秉烛夜谈、长亭话别,这些都是应该尽兴说话的时候。但如果平时把话说尽了,该说的时候忽然哑了声,那也是大杀风景的。所以,人在平时一定不可多言。

第6章 立身应以孝为先

■原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译文

大道虚空而变幻莫测,它是博大无边、无所不能、永恒不灭的,它不仅深远无限而且更是崇高伟大的母性。

天地万物从它那里诞生,所以说它是天地万物的根源。

浩瀚无际的万物仿佛早已存在于这崇高伟大的母亲的怀抱之中,从中获取源源不断的生命和享用不尽的养料。■活学活用:立身应以孝为先“道”具有伟大而崇高的母性,天地万物从它那里诞生,并从它那里获取源源不断的生命和享用不尽的养料。

它养育却不占有,给予却不自恃有功。这种奉献而不索取的品质恰似一位母亲。母亲了解自己的孩子,可又有几个孩子真正了解母亲。一位叫泠子的作家曾写过一本名为《领悟》的书,其中有一篇写道:从懵懂孩童到为人师表,我读过一些书,但印象最深的,是一本属于母亲的书。母亲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一个大字不识,她的书放在农闲时与她作伴的针线筐里,当然这书是不允许我乱翻的。我第一次看这书,还在念初中。一个晚上,明亮而温暖的油灯下,母亲静静地坐在床头,纳着鞋底,针线筐静静守在旁边,只有鞋绳吱吱声和母亲的呼吸声交织着,墙上静映着一幅画“跳跃的火焰下,一位母亲低着头纳着鞋底,她的孩子坐在被头看着”——一幅浑然天成的黑白剪影。我悄悄地望着那本书,那本令我好奇神往的书,母亲似乎明白了我的心思,在含着笑意的目光下,我打开了它,这是一本纸张都发黄了的杂志,里边依次夹着大大小小的鞋底鞋帮的纸样。母亲指着说:“这虎头鞋,是你过周岁时穿的;这是你3岁时穿的;这是你8岁上小学时穿的;这是你13岁上初中穿的……”望着一个比一个大的鞋样,我感到一惊。母亲关心和珍藏的是我成长的足迹啊。最使我震撼的,在一个寒假中,我回到离别很久的老家,白发鬓鬓的母亲坐在门口,晒着太阳,身边还是那个跟随她大半辈子的发黑发亮的针线筐。她在翻那本书,端详着一张一张鞋样,那样专注,那样执著……我眼睛湿润了,母亲是在看儿子成长的足迹,还是看儿子所走过的路?鞋样到我23岁时就没有了,布鞋已很少有人穿了,我的脚到42码也就定型了,我的一切是否也都停滞了呢?年迈的母亲闲暇就读那本属于她自己的书——记载她的儿子从小到大的成长的足迹,你在想什么呢?我朴素的妈妈。你的书,我能读懂吗?

母亲的书,有几个孩子能真正读懂?年少时懵懂无知,自不去理会;到自己长大后,又说太忙,无暇顾及。最后,到自己失去了才后悔。

老子说“道”,我们这里借本章来引起自己的思考,问一问自已是否能读懂母亲的那本书。而后,谨记一句:立身应以孝为先。断章取义:人们常常将大地比喻母亲,母亲对自己的孩子可以说是无限的包容。因为包容,地更广博;因为包容,母亲更伟大。母爱深深让人为之动情,在你动情之时,千万别忘了对母亲说一句“妈妈,我也爱你”。

第7章 心底无私天地宽

■原文

天地长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译文

天地永恒而长久。

天地之所以能够永恒长久,是因为它们不是为了自己而生。

所以,圣人把自己置于人后,反而能居于人前;外忘己身不顾自己,反而能够身存天下。

这岂不正是由于它能大公无私,让别人得到了好处吗?所以反而成就了自己的大私。■活学活用:心底无私天地宽

老子在本章提出无私的精神。

天地不是为了自己而生,所以能够永恒长久,而对于我们人类,什么样的人能够拥有老子所说的无私精神?老子提到了以圣人为榜样,圣人亦即得“道”的人,圣人把自己置于人后外忘已身而不顾自己,正是这样的无私从而成就了自己的大私,让自己位居人前,能够身存于天下。

由此可知,一个人活在世上,不能只关注自己。一个只关注自己的人,是自私的,这样的人最终会被别人所不齿;反之,你忘却自己而去关注别人,你就能因此而成功、生命长存。

我国著名教育家、历史学家翦伯赞就是一个心底无私,外忘自己而关注他人的人。有一句话经常挂在翦伯赞的嘴边,那就是“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是我们事业的接班人。我们应当热爱他们,关心他们,既做他们的先生,也要做他们的朋友”。翦伯赞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是北京大学接待学生来访最多的系主任之一,而且他还经常参加学生们举办的集体活动。据一位北大历史系学生回忆,有一次,他去请翦伯赞参加除夕师生会餐,当翦老得知这位同学是老乡又是学考古专业的,便热情地说道:“学考古好哇,学考古可以解决重要的历史问题。比如古代史分期问题,讨论好久了,单凭文献上那么几句话,辩来辩去还是搞不清,我看最后要靠考古研究来解决问题。原始社会史离开考古发现根本就无法讲。再说中华民族并不都是炎黄子孙,汉族的组成很不单纯,汉族以外还有很多少数民族,我就是维吾尔族人。少数民族对祖国历史有很多贡献,古文献中很少记载,只有依靠考古发现才能说得清楚。”翦伯赞的一番教诲使这位同学深为感动,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在与同学们的交往中,翦伯赞还注意帮助同学们认清学习和研究历史的目的和意义,帮助大家掌握正确的学习历史和研究历史的方法。他多次勉励同学说:“你们学习历史,既要学会使用显微镜,又要学会使用望远镜。前者培养过细工夫,使你们认识历史事实,洞察细微;后者训练远大眼光,使你们纵览全局,把握要害。所以两者必须结合使用,缺一不可。”翦伯赞的一席语,使同学们茅塞顿开,缠绕在眼前的历史迷雾一下子变得晴朗起来。在翦伯赞的思想里,他始终认为,青年一代在历史科学方面所能取得的成就,将大大地超过老一代人。始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青年学子,表现出了一代著名教育家、历史学家的博大胸怀,这种胸怀不仅是一种品德,也是一种气度,是一种大家风范。

现实生活中,有这种气度的人不多,因为人总是有些私心的。这种私心严重了的时候,就是一种缺点,叫作“自私”。

虽然我们不能说人性是自私的,但我们却不得不承认,一个人的一生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为自己谋划,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为自己奔忙,所以我们可以说人性是自利的。

人性中这种自利的特征,在遇到利益冲突的时候,极容易演化为自私。这是世界上种种利益争执不断的主要原因。这就是世界上存在着世态炎凉的根本原因。

当你觉得自己很软弱,需要别人帮助,而别人没有帮助你的时候;当你栽了跟头,需要别人安慰,而别人没有安慰你的时候;当你感觉世态炎凉的时候,你是否想过放弃自私是一种品德呢?是否想过,这个社会更需要爱心呢?断章取义:学会做一个心底无私的人,就像翦老先生一样,你会因自己的无私而得到别人的景仰,或许还会得到许多意外的收获。

第8章 让自己具备水一样的德行

■原文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译文

天地间至高至极的善可以用水来形容。

水具有滋润万物的不变本性,而与万物毫无利害冲突;水具有宽广的胸怀,甘居众人所厌恶的卑下、垢浊的地方。所以,水之善接近于“道”了。

居处适应于任何之地,心灵沉静有如深渊,施恩于物以仁而行,出言必然守信,以正谋求清平,做事能方能圆,行动善择时机。

正是由于不与人争,所以永远也不会有什么过失。■活学活用:让自己具备水一样的德行

最上等的德行莫过于水的德行。

老子在本章提出了水的性格、品德和行为,指出水具有滋润万物的本性,却与万物毫无利害冲突,水具有宽广的胸怀,毫无所求,甘居众人厌恶的卑下、垢浊之地。水的德行是接近于“道”的了。

接着,老子更详细地指出了人应效法水怎样的德行:(1)“居善地”,应效法水甘居卑下的地位。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善下而不居于高处,我们人类的立身处世也应如此,要时刻让自己保持谦虚卑下的态度。有了功勋却不占据,不与人争,不自以为是,不恃才傲物目空一切。

在我国历史上,因恃才傲物,自以为是,而招杀身之祸者比比皆是。在现代社会里,显露自己自不会招来杀身之灾,但妒嫉的社会心理仍然存在,遭到非议、责难是完全可能的。因此,我们要考虑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时刻要注意为人处世的态度和方法。

我国著名的作家、评论家杨晦先生曾说:“上智者必不自智”。最聪明的人不自以为聪明,这就是水的德行,是立身处世的大境界。(2)“心善渊”,应效法水沉静没有物欲。

老子是建议人类恢复自己心灵的透彻明净,抛弃众多物欲的束缚。这一点对于我们今人的立身处世也同样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老子并不是主张你没有一点物欲,是说要限制自己的物欲,不贪图,不强求。这其中还包括一种不问收获只知耕耘的精神,这是我们需要效仿和牢记的。(3)“与善仁”,应效法水以仁爱普施于人。

水润泽万物,而不奢求得到回报,水因此而成就了自己的伟大。做人也是一样,你真心地关心别人、帮助别人,但不奢求别人的任何回报,你真心付出了别人会知道,他自会真心对你。

这也正是我们常说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4)“言善信”,应效法水值得信任。

水自高而下拥有规律,潮涨潮落如期而至,这就是信。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离不开交往,交往离不开信用,“小信成则大信也”,无论是治国持家还是做生意,讲信用在其中必不可少。一个讲信用的人,能够前后一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人们可以根据他的言论去判断他的行为,进行正常的交往。你无法对一个不讲信用,前后矛盾,言行不一的人判断他的行为动向。对于这种人,是无法进行正常交往的,更没有什么魅力而言。守信是取信于人的第一方法。(5)“正善治”,应效法水平正而善于约束自己。

水性平正而善于约束甚至委屈自己,这是水不同于其它物质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我们的观察能力而言,水实在是善于约束和委屈自己的最佳物质,当它们散落于四方的时候,被地球上所有生命利用而毫不吝惜;而当它们汇聚起来之后,虽然具有了排山倒海之势,却仍然沿着固定的道路而行走,对任何生命都不构成威胁,除非这些生命是一些喜欢在水里找乐子的弄潮儿。联系到具体人事,老子希望人们能够效法水的品质,以正当或正常的方式约束和调整自己来适应所有的生活,而不迫使生活来适应自己。(6)“事善能”,应效法水具有柔弱的形体,能方能圆,无所不及。

这里是借水的本性,来告诫我们,凡事要竭尽全力,讲究做事的方法。只有“方”,少权变常碰壁,一事难成;只知“圆”,多机巧,却是没有主见的墙头草。“方圆有致”才是智慧与通达的成功之道。(7)“动善时”,应效法水行动之时善于把握时机。

河上公注:“夏散冬凝,应期而动,不失天时。”可见水是非常典型随自然而变的物种。我们在做任何事时都应考虑时机,顺其自然。条件不成熟时不勉强去做,条件成熟顺其自然去做,多分析,正确把握周围的环境与条件,将更有利于我们的成功。断章取义:老子爱水,孔圣人亦爱水,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水柔静,处下,不争,善利万物,默默无闻地奉献,的确为我们立身处世的典范,也难怪老子会提出那振耷发聩的不朽名言:“夫唯不争,故无尤。”只有奉献不争,才能没有过失,这是那么的深刻,那么的言意无穷,值得每一个人去思考、去践行。

第9章 急流勇退是自然之道

■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译文

把东西装得更满些,还不如适时而止。

以锻打而使铁器尖锐,不可以让锐势保持长久。

金银珠玉堆满屋堂,没有人能长久保守。

富贵而骄傲,会为自己招来灾祸。

功成而身退,这才符合自然之道。■活学活用:急流勇退是自然之道

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它的意思是:始终保持丰盈的状态,不若停止它;不停地磨调锋芒,欲使之光锐,却难保其锋永久锐利;满屋的金银珠玉,很难永恒地守护住它;人富贵了就会产生骄奢淫逸的心理,反而容易犯错误;功成名就则应隐退,此乃天理。

它提醒人们功成名就、官显位赫后,人事会停滞,人心会倦怠,业绩也不会进展。应立即辞去高位,退而赋闲。否则,说不定会因芝麻小事而被问罪,遭到晚节不保的厄运。据《史记》记载:

战国时代的范睢本是魏国人,后到秦国。因向秦昭王献远交近攻的策略,深得昭王赏识,被升为宰相。后因他所推荐的郑安平与赵国作战失败,而使他意志消沉。按秦国法律,只要被推荐人出了纰漏,推荐者也要受连坐处分。但昭王并没问罪范睢,这使他心情更为沉重。

秦昭王为刺激范睢再振作起来,为国效力,对范叹气道:“现在内无良相,外无勇将,秦国的前途实在令人焦虑呀!”可范睢心中另有所想,因而误会了秦王的意思,感到非常恐惧。

恰在此时,蔡泽辩士来拜访他,对他说道:“四季的变化是周而复始的。春天完成了滋生万物的任务后就让位给夏;夏天结束养育万物的责任后就让位与秋;秋天完成成熟的任务后就让位与冬;冬把万物收藏起来又让位与春天……这便是四季的循环法则。如今你的地位,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日子已久,恐有不测,而应让位他人,才是明哲保身之道。”一席话启发了范睢,便立刻引退,并且推荐蔡泽继任宰相。蔡泽就职后,也为秦国的强大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当他听到有人责难他后,也明智地舍弃了宰相宝座而做了范睢第二,保全了自己的晚节,也表现出大公无私的精神风貌。断章取义:凡有高尚气节的君子,都不会一味地贪图富贵安逸,在适当时机,都能主动退出舞台,为后来者提供其大展宏图的余地。

第10章 保持身心平衡,才能无忧无虑

■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

专气致柔,能婴儿?

涤除玄览,能无疵?

爱民治国,能无知?

天门开阖,能无雌?

明白四达,能无知?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译文

灵魂与形体合二为一,能永不分离吗?

聚集精气而达柔和,能像婴儿一样吗?

清除杂欲而观照心镜,能没有纰漏出现吗?

爱护人民而治理国家,能做到“无为”吗?

感觉器官而开合之,能做到柔静如雌吗?

内心明白而四通八达,能表现得如同一无所知吗?

生长万物,蓄养万物,生长而不占有,蓄养而自恃有功,统率而不自以为是主宰,这就是最高深的修养了。■活学活用:保持身心平衡,才能无忧无虑

本章主要探讨的是人的身体和心灵。

我们人类是有思维和意识的高等动物,正是因为会思考,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先思考,用我们自己的判断和理解去实行。正如前面所说,我们人类的认识是有局限的,因而时常违背自然的规律,办了错事,从而造成痛苦和灾难。所以常有“力不从心,心不从力”之言。

我们的精神往往会想象许多我们肉体无法承受的事情,结果却实现不了,自然会造成痛苦和灾难。就是说心理与生理不平衡了,就会造成疾病和障碍。哈佛大学教务长勃里格是许多人最敬爱的人。可是据为他写传记的作者说,从来没有人像他那样,因为心里过于紧张而受苦。每天终了,他要为已做的或没有做的事而痛楚。因为工作太多,他就高高地悬浮在这些事的上层,心中不免烦躁,因此常常会同人家闹翻。有许多芝麻绿豆无关紧要的小事,往往把他弄得精疲力尽。每天黄昏,原本可以停下来休息一会儿的,可是他却仍在折磨自己。假使他觉得对某一个新生责罚太重了,就会整夜都睡不好。假使他竟一时想不起旧生的姓名,晚上就会吃不下饭。原来一个完美、机灵、可爱的人,因为受恶鬼的捉弄,把后半生的生活都破坏了。

心理与身体不平衡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但这一点往往不被我们所重视,生活中我们往往只关注身体而忽视了心理。

科学的健康观认为,健康所包含的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内容是密切联系不可割的,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例如,健康的生理可以促使心理上的疾病痊愈,相反,不良的心理状态,又会影响生理的健康,如一个身患症病但乐观向上的人比悲观失望的人,其生理上的疾患要好得快,就是这个道理。断章取义:婴儿从来就无忧无虑,想吃就吃,想喝就喝,吃喝拉撒全是本性,没有任何人为的因素,所以婴儿没有烦恼,这也正是由于他的心理与生理保持了平衡。因此,我们要想生活的无忧无虑,就需要保持身心平衡,顺其自然,在这一点上无知的婴儿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第11章 拥有的时候,保持虚无的态度

■原文

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译文

三十根条辐构成一个车轮,正因为当中空无的地方可以用来装车轴,所以才发挥了车子的作用。

揉和粘土烧制成有形的器皿,正因为器皿中间空无可以用来放东西,所以才发挥了器皿的作用。

开凿门窗造成一个房子,正因为房子中间空无可用来住人、放物,所以才发挥了房子的作用。

所以说,事物之所以有用而有利,是由于善用空无的缘故。■活学活用:拥有的时候,保持虚无的态度

这一章老子讲的是“有”和“无”的关系。“有”和“无”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老子共举了三个例子。

车轮中间空无,可用来放车轴,从而发挥了车子的功效;

陶器中间空无,可用来盛装东西,从而发挥了陶器的作用;

房子中间空无,可用来住人放物,从而发挥了房子的功用。

其实,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老子在这里无非是要我们悟出“有”和“无”的道理——那有形的地方只是为了实现目的而设置的便利而已,而真正起作用的地方正是它空无的地方。老子是告诉我们,为人处世必须处理好各种“有”和“无”的关系。

老子的五千言,文约义丰,涵盖极广。就拿这个“有”和“无”来说,文学讲究含蓄而有余味,“无字处皆有其意”(王夫之);绘画注重空白处理,“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笪重光);书法追求“潜虚半腹”(智果),“计白当黑”,“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蒋和);建筑提倡“透风漏目”,从房屋的门窗和亭台廊榭之空格去得自然之景,感宇宙之情韵。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聿明先生十分赞赏老子:“我时常谈老子,我相信他的著作对我建筑想法的影响可能远胜于其它事物。”

由上可见这“有”和“无”的内涵之广,暗示性之大。而在指导我们立身处世上也是如此,是要求我们时刻保持虚无的态度。南美独立战争时期,统帅西蒙·波利瓦来到基层,恰好看到士兵正在安装大梁,旁边有个人正在得意洋洋地指手画脚。西蒙·波利瓦问:“您怎么不动手?”那人回答:“我是班长。”西蒙没说什么,立即与士兵一起忙碌起来。等到干完了活儿,西蒙·波利瓦擦了擦汗,对那位班长说:“班长先生,如果今后还有类似任务,请尽管吩咐您的总司令,他肯定会立即赶来帮助士兵的。”明白了站在面前的人是总司令,刚才还在端架子的班长立刻羞了个满脸通红。

西蒙·波利瓦以自己虚无的态度为士兵们做了榜样,也教育了那个自视甚高的班长,如此也难怪他的士兵认为他是最和善、最亲近的统帅,因而尊敬和爱戴他了。断章取义:保持虚无的态度,就是要处理好各种“有”和“无”的关系,比如有才和无才,有功和无功,有私和无私,有欲和无欲等等,而处理好这些关系的关键就是要努力祛除“有”的束缚,发挥“无”的妙用。

第12章 追求享受要适可而止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译文

五光十色会使人眼花目盲。

五音混杂会使人重听耳聋。

五味佳肴会使人口涩失味。

纵情狩猎会使人放荡不羁。

稀有财货会使人产生贪求之欲。

因此,圣人只求饱腹不求声色悦目。

所以,要摒弃那些而保守这个,就得明白以上所说的这些道理并切身去实行。■活学活用:追求享受要适可而止

在老子五千言中,老子一直提倡,摒弃欲望,简朴生活。

本章老子提到了五大人类的困扰:五色、五音、五味、田猎及难得之货。

理解了老子的思想我们可以知道,老子并不是要求我们不去享受,合理的享受是应该的,是必须的,但一定要放弃过多的欲望,追求享受要适可而止。

欲望不能让我们真正的得到享受,反而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危害。纵情欲望之中,五色使人目盲、五音使人耳聋、五味使人口涩、田猎使人放荡不羁,难得之货使人贪婪。

过多的欲望害人不浅,甚至还会危害生命。

北宋杰出的文学家欧阳修说:“夏禹走天下,乘四载,治百川,可谓劳其形也,享寿百年。颜子萧然,卧于陋巷,箪食瓢饮,外不诱于物,内不动于心,可谓至乐也,而年不过三十。”欧阳修将古代的名人夏禹与颜回对比,得出的结论是:“劳其形者长寿,安其乐者短寿。”夏禹因治洪水,修通河道,劳其形,常劳动,相传享年160岁;而颜回终日端坐读书,不常活动筋骨,结果只活了30岁。阿塞拜疆南部海拨约2500米的山区,有个远近闻名的寿星村。居民几乎是居住在陡峭的山崖上。村里有50多位百岁以上的老人,其中最年长的是121岁的米尔扎罕·摩夫拉莫夫老人。他25岁时曾在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哥萨克兵团服役,列宁逝世时他40岁。米尔扎罕老人一生结过三次婚。曾有人问他为什么能如此长寿,他总是说,他一生只知道干活。

今天我们享受着前人没有享受过的科学文化成果,拥有前人想都不敢想的物质财富,这的确反映了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在不断地走向幸福。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它的另一面,欲望让许多人无知堕落,更不用说那些已习惯了享受,而变得迟钝、矫情的现代人。断章取义:真实的享受应是有理性的节制,虚假的享受才是愚蠢的放纵,所以我们应该采取前者,而抛弃后者。

第13章 宠辱不惊才是真贤士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译文

得到恩宠和受到屈辱都会感到心神震惊而不得安宁,重视大的祸患就像重视自己的身体性命一样。

什么叫“宠辱若惊”呢?恩宠是上对下给予额外的赐与,所以当受宠者得到额外赐与时,就会感到震惊,如果失去了额外赐与,也会因失宠受辱而感到震惊,从而失去安宁,这就叫做得宠与受辱都感到震惊。

什么叫“贵大患身”呢?我们之所以感到大的祸患,是因为我们有身体的存在,如果不顾及到自己的身体,那我们还有什么祸患呢?

所以,能做到贵身(珍贵自己生命)那样去服务于天下的人,才可以把天下大事寄托于他。能做到爱身(爱自己生命)那样服务于天下的人,才可以把天下的重任交付给他。■活学活用:宠辱不惊才是真贤士“宠辱不惊”,意即得荣受侮都不感到惊异。晏子是齐国的宰相,有一天他坐着马车外出,经过闹市。马夫的妻子立在路旁家门口,看见自己丈夫高高坐在驷马大车上,神气活现地挥着马鞭,洋洋得意地吆喝着。等马夫回到家里,妻子打起了包袱,要同他离婚。马夫慌了,忙问原因。妻子说:“晏子虽然身长不到6尺,乃是一国堂堂的宰相,名闻诸候,今天我看他坐在马车上,低头沉思,态度谦虚,而你虽身长8尺,不过一个马车夫,看你赶车时那副神气和派头!我不愿意跟一个自以为是的人过日子!”马车夫听了很惭愧,以后每次赶车,都十分检点自己的言行。

这种受宠而不知轻重者,生活里也不少见。如一高中生考上名牌大学,就趾高气扬,瞧不起旧日好友;一青年工人,因当上副厂长,便鼻子朝天,斜眼看人;一文学青年,发表了几篇“豆腐块”文章,便以为“档次高”,以文人自居……面对这些“一阔脸就变”、自鸣得意的人,人们当然有理由说:德行!这类人多么浅薄啊!不难想象他们的人缘,如若一朝落难,一定是一副可怜巴巴的狼狈相。

除了受宠,现实生活中,人们也会因为自己的弱小或能力的低下,受到别人的欺压凌辱,甚至是盘剥,是用鸡蛋碰石头简单地反抗,还是忍耐一时的屈辱,首先适当地保护自己,积蓄力量,寻找摆脱欺辱的方法呢?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选择明智的方法,忍屈辱,图再强的。天宝元年,李白来到京城赶考。他听说考官是太师杨国忠,监官是太尉高力士,二人皆爱财之辈,倘不送礼,纵有天大的本事也落第。李白偏偏一文不送。考试那天,李白一挥而就。杨国忠一看卷上李白的名字,提笔就批:“这样的书生,只好与我磨。”高力士说:“磨墨算抬举了,只配给我脱靴。”便将李白推出考场。后来,有个番使来唐朝递交国书,上面全是一些密密麻麻的鸟兽图形。唐玄宗命杨国忠开读,杨国忠如见天书,哪里识得半个?满朝文武,亦无一人能辨认。唐玄宗大怒。后来,有人推荐李白。他走上金殿,接过番书,一目十行,然后冷笑说:“番国要大唐割让高丽176城,否则就要起兵杀来。”玄宗一听,急问百官有何良策?群臣面面相觑。李白说:“这有何难,明日我面答番书,令番国拱手来降。”玄宗大喜,拜李白翰林学士赐宴宫中。次日,李白上殿,对唐玄宗说:“臣去年应考,被杨太师批落,被高太尉赶出,今见二人,臣神气不旺。请万岁吩咐杨国忠给臣磨墨,高力士与臣脱靴,臣方能口代天言,不辱君命。”玄宗用人心切,顾不得许多,就依言传旨。杨国忠气得半死,忍气磨墨,然后捧砚侍立;高力士强吞怒火,双手脱靴,捧跪在旁。李白这才舒一口气,写了一封陈述利害的诏书,番使听后吓得魂飞魄散,连连叩头谢罪。断章取义:人一生中,地位总会发生变化,宠辱也无常。受宠之时,以平常心待之;受辱之时,应不怒、不愤、不争、不仇,更是一种平常心。能做到“宠辱不惊”的人,就如老子所说:“可寄于天下”、“可以托于天下”,也就是说他会成就大的事业。

第14章 做大事要像“道”一样不见首尾

■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为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持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译文

有那么一个“东西”,看它却看不见它,但它确实存在,只不过超出了人的视力范围而已,它名叫“夷”(隐);听它却听不到它,但它确实存在,只不过超出了人的听力范围而已,它名叫“希”(暗);摸它却摸不着它,但它确实存在,只不过超出了人的感官所能感知而已,它名叫“微”(无)。

倘若有人问我这个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东西是什么,我无法直截了当地阐述,只知道它是以上这三方面的浑然一体。

它是一个整体,它又是不明不暗上下无光的。它绵绵不绝却又无可名状,还又归于没有物质的虚无状态。

就是说它是无影无形的,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象的物象,这个现象可以体会,但捉摸不到,所以就叫它“恍惚”。

迎上去见不到它的源头,追上去见不到它的踪迹。

我们只能从它的过去,把握它的现在。必须了解最初的历史,才能参透“道”的规律。■活学活用:做大事要像“道”一样不见首尾

本章老子为我们讲述了“道”的形象,提出了四个关于“道”之形象的概念:“夷”、“希”、“微”、“惚恍”。“道”拥有怎样的形象呢?“道”,我们无法用眼睛看到它,但它确实存在,所以叫做“夷”。“夷”就是没有任何颜色,看不见的意思。“道”,我们无法用耳朵去听到它,但它确实存在,所以叫做“希”。“希”就是没有任何音响,听不到的意思。“道”,我们无法用手去摸到,但它确实存在,所以叫做“微”。“微”就是没有形体,触摸不到的意思。

大道就是这样,我们是无法用感官去感知它的,既无法感知当然无法用概念去判断和分析它,只知它是以上三者的统一体,似有似无,不可名状,所以只好把它叫做“惚恍”。

故此有了“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的言论。这是由先前所述而得出的结论。“迎之不见其首”,指不见开头。“随之不见其后”,指找不到结尾。

看不见开头和结尾并不是没有开头和结尾,而是让人捉摸不到,无法感知。

对于我们而言,做事情也应该如此,自身清清楚楚,却让别人神秘难知,不可预测。

香港有一小地产商何礼杰准备拿出自己名下惟一的一块地皮与一家实力雄厚的城建开发公司合作开发。因这块地皮紧靠交通要道,城建公司拟在此建立一个大规模的商业广场,其设计部门甚至在谈判前已拿出了设计方案,意在必干。

何礼杰在与城建公司的代表们一次次接触、商谈之后,谈判陷入了僵局。何礼杰知道城建公司确有意此项目,故提高了地皮的价格;城建公司知道何礼杰仅是一个小地产商,而且仅有这一块地皮,故也寸步不让。怎么办呢?

何礼杰似乎表现出要放弃与城建公司共同开发的打算。他整天与一位阿拉伯富商混在一起。他们多次共进午餐,甚至一起出入舞厅、家中,显得关系极为亲密。如此高频度的接触,终于引起了城建公司情报人员的注意,结合当时阿拉伯商人涉足房地产的情形,他们怀疑何礼杰意欲与阿拉伯商人合作,而且何礼杰故意放出类似的口风。这下城建公司的人坐不住了,因为他们对这块地皮前景十分看好,并把它作为今后三年中公司发展的主要项目,志在必得。因怕何礼杰把这块地皮卖给别的公司,城建公司在以后的谈判中节节让步,何礼杰则大获全胜,他不仅可以在建成后享受40%的收益,而且还可以在合同签字后当即获得300万港币的补偿金。

上例中何礼杰瞒天过海,假意亲近阿拉伯商人,让城建公司捉摸不定,终而上当,这就是老子本章思想活用的典范,应为所有欲成大事者借鉴,但须注意的是这仅为“不见首尾”之法中的一种,可借鉴但切忌局限于此。断章取义:做大事要像“道”一样不见首尾。如管中窥豹,只能看见斑点;如盲人摸象,只能摸到厚墙。如此不让人测知,才不会让人控制,才易成就大的功业。

第15章 欲成功者的七种行为准则

■原文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涉大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涣兮,若冰之将释;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之以止?静之徐清;

孰能安之以久?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译文

古代那善于行道的人,见解微妙而能洞察幽隐,其心灵深不可测。正是因为深不可测,所以只能勉强地给他一个描述和形容:

他小心谨慎,仿佛在冬天里涉过大河;

他处处警惕,仿佛畏惧四周的邻居一样;

他严于律己,仿佛在别人家里做客;

他胸襟潇洒,仿佛春天里冰雪融化一样温和自如;

他淳厚朴实,仿佛未经雕琢的玉石;

他豁达开阔,仿佛那空山幽谷;

他浑浑沌沌,仿佛是污水浊流。

谁能在混浊动乱中平静下来,使身心清静如水呢?

谁能在安定祥和中长久守持,使心平气和徐徐而生呢?

能遵循此规律的人,能保持谦虚而不盈满,正因为他不盈满,所以总能不断地从陈旧中创新。■活学活用:欲成功者的七种行为准则

老子在上一章最后还提出了一个“道纪”的概念。“道纪”就是大道的纲纪和规律。

我们要认识“道”,并不是只要认识它的形状、声音、物体,而是主要认识它的规律。它的规律对我们立身处世有巨大的指导意义,认识了“道”的规律,我们的行为就不会出现障碍和祸患,就能真正达到明哲保身的境界。

于是本章老子接续上一章,讲了真正认识“道”之规律人士的情形,这几种情形应为所有欲成功者共同的行为准则。(1)“豫兮,若冬涉川。”像冬天涉过大河一样小心谨慎。

冬天河面结冰,从冰上行走过河,稍有不慎就会有失足落水的危险,所以必须小心。这里讲的是一种非常谨慎的态度,联系到我们做事,也应具有这种“事成于慎而败于纵”的态度(后面有详细的介绍),正如古人所说:“世上的事情都有一个恰到好处的分寸。因此,有一分谨慎就有一分收获,有一分疏忽就有一分丢失。十分谨慎就会完全成功;完全疏忽就会彻底失败。”可见,欲成功谨慎之心是多么重要。(2)“犹兮,若畏四邻。”像畏惧四周的邻居一样。

之所以畏惧邻居,是因为得“道”之人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不逾常规,制止自己的行为使之不过分嚣张放肆。对于任何一个欲成大事者而言,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会使自己不断完善,才会使自己拥有好的人际关系,少有敌人而多有朋友。严格要求自己,也是一种谨慎的态度,这样的人,是最难被不正之风击倒的。这样的人“正”而且“大”,在他们的人格中有一种光明正大的东西,有一种内在的精神内涵。(3)“俨兮,其若客。”像在别人家做客一样严于律已。

去别人家里做客,势必牢记自己客人的身份,谨慎自己的言行,规范自己的态度。

老子是在告诉我们要以客人的姿态来对待我们的生活,客人在主人家里必以谦卑的态度对待自己。但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往往喜欢看高自己而贬低别人,这就犯了错误,是以主人的态度对待自己,难免有自大甚至是嚣张之嫌,是应该极力避免的。(4)“涣兮,若冰将释。”像冰雪融化一样温和自如。(5)“敦兮,其若朴。”像未经雕琢的玉石一样淳朴。(6)“旷兮,其若谷。”像山谷一样豁达。

以上三者的意思很好明白,是说要效法“道”,成为得“道”之人,就应具有温和、淳朴、豁达的品格,一般人应如此,对于一个欲成大事者来说,更是不可或缺,一个人只有学会做人,才能取得人生的成功。(7)“混兮,其若浊。”像污水浊流一样浑浊。

老子提倡“无为”、“不言”的处世态度,像污水一样浑浊正是这种处世态度的体现。外貌上表现得浑浑噩噩的样子,内心却如明镜。郑板桥有云:“水巧若拙,大勇若怯,天下之智皆在一个‘藏’字。与人交往,藏得巧妙,则能先发制人,出其不意,比之锋芒毕露者,不知要高明多少倍。”从表面上看这种处世态度似乎保守,可细想起来却很是可取。

凡事为自己留条退路,不炫耀显露自己如浊水一般,这样的人才不会犯大错,才易有所成就。断章取义:能成大事者有一颗谨慎的心,能严格要求自己,他更具有温和、淳朴、豁达的品格,凡事为自己留条退路,正是由于他能保持谦虚而不盈满,所以他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他还能有更大的进步。

第16章 做一个心境开阔的人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

公乃全,全乃天;

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译文

使心灵达到虚无的境界,守住这种清虚的心境持久不变(这是得道的全部秘诀)。万物一齐生长发作,我则从中观察它们的循环往复。

万物虽然纷纭茂盛,但它们要回到各自赖以生存的那个根。

归了根就叫沉静,在沉静中重新孕育生命。

体会到这重育生命的规律性,方可称之为“明道”。

不认识“道”之根本,不明白生命真相的人,势必要胡作非为,其结果必然凶险。

认识了“道”的本原,才能懂得人生的真谛,胸襟才会宽阔,为人处世自然公正无私;

公正无私才能达到安全,达到安全才能符合自然;

符合自然便是符合天地之道,源远流长,永恒不朽,终生不会遭受危殆。■活学活用:做一个心境开阔的人

上一章老子为我们描述了体悟大道的人的形象,本章则继续揭示悟道之人的理性认识。

我们常说“叶落归根,以粪其土”,自然又变成了生命,生命又长出茂枝繁叶,再落而施肥。从有到无,从无到有,不停地循环,不停地生灭。一切的一切都自然而然。

悟道之人认识到了这一自然的规律,所以他们努力让自己达到那虚无寂寥的极点,从而坚守那种清静无为的境界。一切归于沉静无为,没有分别,自然也就可以包容一切,快乐而长久地生存下去。

生活中的许多人,正是由于少了这清静无为包容之心,而多了许多烦恼。

也许是生活的压力太大,有些人说:“活者,真累。”也许是遇到不顺的事太多,有些人说:“活着,真烦。”也许是对柴米油盐的平凡生活的厌倦,有些人说:“活着,真没劲。”这里,有一个如何认识生活的问题,也有一个如何调整自己心境的问题。

生活就是生活,它像泥土一样真实而粗糙,如果你对它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你就会难免失望。像自然界有风雨阴晴一样,生活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如果你对此没有思想准备,你可能就会悲观彷徨。生活也不会总是充满着戏剧性的高潮,更多的时候它是平凡琐碎的,甚至显得沉闷。宋代大词人苏轼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你怎么可能指望它天天都如狂欢节一般呢?

生活的快乐不快乐,在于谁?全在你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理解。一个青年老是埋怨自己时运不济,发不了财,终日愁眉不展。这一天,走过一位老人,问他:“年青人,干吗不高兴?”青年回答:“我不明白我为什么老是这么穷?”“穷?我看你很富有嘛!”“这从何说起?”青年问。老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假如今天我折断了你的一根手指,给你1000元,你干不干?”“不干。”“假如斩断你的一只手,给你1万,你干不干?”“不干。”“假如让你马上变成80岁的老翁,给你100万,你干不干?”“不干。”“假如让你马上死掉,给你1000万,你干不干?”“不干!”“这就对了,你身上的钱已经超过了1000万了,你还不高兴吗?”老人说完笑吟吟地走了,留下那青年在思索。

平凡的生活处处充满快乐,这恰好印证了牛顿的一句话:“愉快的生活是由愉快的思想造成的。”断章取义:一个人有太多追求,他就生活在欲望的漩流之中,不能自拨,甚至忧郁成病;反之,一个人沉静无为,他就可以包容一切,永远满足和快乐。欢乐就是健康,忧郁就是病魔,聪明的你选择哪一种呢?

第17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原文

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亲之誉之;

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译文

最高明的统治者,百姓不会察觉其存在;

那次一等的,百姓爱戴他、赞誉他;

再次一等的,百姓敬重他、畏惧他;

更次一等的,百姓侮辱他、反对他。

绝治者的诚信不足,百姓自然不会信任他。

不如悠然而慎于出言,一切举措成就,要让百姓感到仿佛出于自然和自愿。■活学活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本章老子给我们讲了四种管理天下的方法和相应取得的政绩。这里老子告诉我们,最好的统治者,应该让百姓自己去顺其自然的生活,而不要苛政烦文,既苦了自己,又害了百姓。如果统治者对百姓的诚信不足,百姓自然不会信任他。

这一思想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就是说一个领导者,应该充分信任自己的下属,通过察人之后把任务交于下属,就应充分放权,不干涉他,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这才是最明智的方法。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件事情:有一个生产BP机的小企业,原是美国著名品牌摩托罗拉的代理商,后见市场很大,遂投资建了一个一百多人的小厂。厂长、人事经理、生产部主管、采购主管等都是由当年与自己一同打天下的亲戚朋友担任。但工厂运作了一段时间之后亏损严重,老板左思右想,觉得还是人才方面的问题,于是,决定在人才市场上进行招聘。果然,企业很快地就走出了低谷。但令人非常遗憾的是,老板顶不住那些亲戚朋友的压力,并没有把老班人马全撤换掉。面对新老两套人马,老板竟想出这样的办法,利用“老人”监视“新人”,又利用“新人”监视“老人”。于是新老两套人马为了争取老板的信任,都充当老板的“警察”。老板沾沾自喜,以为所有的人都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这样做的最终结果是老板在企业人心丧尽,企业陷入瘫痪的绝境。

因此,一个明智的领导者一旦把一件任务交给下属后,他就不要再疑神疑鬼,也不要对工作的过程和具体方法进行干涉,更不要偷偷地派人在部属身边进行“蹲点”,搞“小报告”。因为一旦你的下属知道后,他们就会对你产生极大地反感和厌恶。好啊,你领导原来是这样的一个小人,不相信我们就拉倒,我们不干了。

其结果是,领导不得不又亲自出面来安抚这些下属,平息他们的怒火。正确的做法是,你领导有时间了,可以光明正大地到他们中间去走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困难,他们也就会乐意把工作的情况和进展向你汇报。断章取义:我们说用人不疑,必须以疑人不用为前提。所以你不能把一项重任交给未通过“信任度”考验的下属。如果你将任务交给可信之人,就不要疑神疑鬼了。

第18章 做人安守本份,才无大碍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

智惠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译文

大道被废弃了,于是才会倡导仁义;

智谋出现了,于是才会有恶劣的诈伪;

家庭中六亲不和睦,于是才会提倡孝慈;

国家混乱了,于是才需要忠臣。■活学活用:做人安守本份才无大碍

在老子生活的年代,已经出现了种种反常的现象,即违背“道”的现象,所以,老子认为大道已被废弃,人们离大道是越来越远了。

本章老子就此提出“智慧”、“孝慈”、“忠臣”,都是世道混乱之后的消极产物。我们从老子的思想来追究一下缘故,是由于我们人类做了许多违“道”的事情,通俗一点来说,是由于我们人类灵魂与形体分离了,越来越不守本份了。如此不守本份、背“道”而驰是极其危险的,是有灾祸的。

因此说我们必须安守本份才无大碍。

那如何才能做到安守本份呢?

我们就此从老子本章中去寻找答案。“智慧出,有大伪”。

老子认为智慧是大伪出现的原因,这里老子并不是要否定智慧本身,他是反对,伴着智慧出现的虚伪、狡诈、欺骗,这是不安守本份最明显的表现。

看我们人类的今天,许多人由于汹涌澎湃的欲望,而放弃诚实、守信,甚至干起了诸多违法的勾当,导致了有“无商不奸”、“世态炎凉”的言论,正因为此,国家制度了法律以约束人的行为,使“大伪”之人受到惩罚。如果避开法律不谈,这种“大伪”也是危险的,“大伪”之人会被众人看不起,被众人抛弃,他们会因此而失去更多。因此人要做到安守本份,首先必须约束自己,从“大伪”中走出来,去除一切虚伪、狡诈和欺骗。“六亲不和,有孝慈。”

这也是不安守本份的表现。六亲一旦不和睦,做儿女的不孝顺长辈,做长辈的不慈爱自己的儿女,诸如此类,家庭中就会争吵不断,纷争不断,家人生活痛苦,事业无心经营。从这几点可见人在家中不安守本份导致家庭不和睦的危害,所以老子说由此而产生了“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如上所述,家庭都不和睦了,那么由家庭构成的国家,自然就会不安、混乱了。国家混乱并不是人们所希望的,因此就出现了一些力挽狂澜的人,就叫做“忠臣”。有“忠臣”的概念,自然便有了“乱臣贼子”的概念。因此老子说有了“忠臣”的概念,国家就会产生混乱,而国家混乱也正是由于人的不守本份,“六亲不和”,有私心、贪欲导致乱臣当道。“智慧”、“孝慈”、“忠臣”的产生,都是消极的,是远离大道的,是人的不守本份,老子借此告诫我们——做人要安守本份才无大碍,如此社会才会安定,家庭才会和睦,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我们才能永远和平、快乐地生活着。断章取义:做人安守本份才无大碍。安守本份做一面镜子,时刻自我观照;安守本份像一只皮箱,提放自如;安守本份像一本簿子,不断记录功过;安守本份做一支蜡烛,永远照亮别人……安守本份的人就是一个善于自律的人,他永远站立在善人的行列中而不跃入恶人的泥沼。

第19章 远离小聪明

■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译文

断绝圣明,抛弃聪明智慧,百姓的利益会增加百倍;

断绝仁爱,抛弃正义,百姓就会恢复到孝和慈的本性;

断绝投机取巧,抛弃有利可图的事物,偷盗也就没有了。

以上三者写成文字还不够,文不足以教民,所以,应向百姓指出其归属:

要坚守朴素,减少私心和欲望,道法自然,去掉学识,这样就无忧无虑了。■活学活用:远离小聪明

上一章我们说过做人要安守本份才无大碍,反之,如不安守本份,耍起小聪明来那就危险了。

老子接续上章告诉我们,圣智、仁义与巧智三者,是绝对不能鼓励的,这样做就会与“道”相背离,招致祸端。正如人如果不安守本份喜欢用小聪明,那就有灾祸了。

生活中有这样一些人,聪明形于外,总是自以为聪明而逞能,耍点小手段、小心计、小伎俩,往往是没有看到客观事物的全局,偶尔一两次侥幸成功,最终结果却是洋相百出,与他们的初衷大相径庭,自讨一些没趣。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讲道:“他们的任务在于把群众政治家的意见集中起来,加以提炼,再使之回到群众中去,为群众所接受,所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自作聪明。”喜欢耍小聪明的人,往往会“聪明反被聪明误”,“赔了夫人又折兵”。清朝某县令,在位12年,没有一点政绩,但他自以为得意的是,不管哪一位上司到任,他总能竭力奉承讨得上司欢心,因此官位得保。有一次,县令的一位同乡做了巡抚,他连忙赶去拜见。当时同僚都在场,他在官署的第二重正门起便唱名膝行至大堂,叩了无数个头,额上竟突起个鸡蛋大的包。叩头完毕,他又从袖中掏出一颗金珠,偷偷放在巡抚座位之下,又匍伏不起。巡抚见状,脸有怒色,县官即俯首说道:“大人是我的老子,我是大人的儿子,不周之处,大人只管训教。”巡抚越发生气,说:“你欺我太甚!”把金珠扔在地上,喝令他站起。同僚见状便代为求情。巡抚说:“你们都不知道,他并不是奉承巴结我,而是讥笑我呢。”众人都不大明白,巡抚便告诉他们说:“我和他是同乡,一向知道他有惧内的毛病,每天早上,便穿好衣服在卧室外,向他夫人叩头问安;待夫人盥洗完毕,他便膝行趋伏在梳妆台前,趴在地上叩头无数次,然后取出金珠,献给夫人作首饰之资;夫人稍有不称心,他便双手伏地,只称请夫人训教,口中呼道:‘夫人是我母亲,我是夫人儿子’,夫人怒叱之,他才战战兢兢地爬起来。刚才看这情景,竟如此相似,他简直是把我比作女流之辈了,怎不令人发指?”众同僚方才明白,连忙退下。不久,巡抚竟罢了这个县令的官。

县令以善拍马屁自居,结果一拍不慎,竟拍到马蹄子上,这样的人,自以为高明,结果真是笑料百出。断章取义:聪明是人的一种长处,但聪明也会让人失了心性,致而糊涂。这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心理原因。对聪明人来说,是这样。如果你本不聪明,而故作聪明状,哪就更不是滋味了。因为你会由此而玩弄了你自己。古人说:“声色未必障道,聪明乃障道的屏藩”。意思是说,声色可能迷惑不了意志坚强者,但是,人的偏见、陋习却是很难自觉。自作聪明的危害大于声色犬马的诱惑啊!真正聪明的会使自己的聪明深藏不露,或者不到刀刃上、不到火候时不轻易使用,他一定会貌似浑厚,让人家不眼红于他。事物是复杂的,不顾客观实际,一味循着自己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卖弄点小聪明,是愚人的行为,是招灾引祸的根源。多点踏实,多点考虑,应是自作聪明者的座右铭呀!

第20章 节操是做人的根本

■原文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善之与恶,相去何若?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俗人昭昭,我独若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忽兮若海,漂兮若无所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译文

顺从与违逆,相去有多远?

美善与丑恶,相去又有多远?

令人所惧怕的,我不能不惧怕。

荒唐啊,看不到止境呀!

众人都忙着嬉乐,好像在享受大餐,又像春天登高游览。

我却淡然处之,不萌生寻欢作乐的念头。

混混沌沌啊,就好像婴儿还不会发出笑声。

闲闲散散啊,就好像没有地方可以归宿。

众人生活都很富裕,我独自一人匮乏。

我有一个愚人的心肠啊,混沌无知啊!

众人都光耀自炫,而我却独自昏昏昧昧。

众人对利之所在,都非常精明,而我却一声不响。

幽远呀,恬然自得啊,飘飘然好像大海无边。

众人都有所作为,而我却独自冥顽不化。

我与他们不同,我只注重生命的根本——“道”的境界。■活学活用:节操是做人的根本

老子在本章仅仅用了128个字,便全面而简单扼要地介绍了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

本章老子首先提出了两个疑问,但并不需要我们回答,其答案显而易见。

顺从与违逆,相去甚远吗?

美善与丑恶,相去甚远吗?

答案是——不远。既然不远,自然是令人惧怕的,一个人一不小心就会由顺从走向违逆;由美善走向丑恶,所以老子说:“人之所谓,不可不畏。”

接着老子谈他自己,行文上依然采取形态对立的写法,这种对立共有五种:

众人忙于嬉乐、吃美食、赏美景,而他自己却淡然处之;

众人欲望磅礴各有所得,而他自己却一人匮乏;

众人都喜欢自我炫耀,而他自己却昏沉迷糊;

众人对利非常精明,而他自己却一声不响;

众人有所追求希望有所作为,而他自己却独自冥顽不化。

老子追求以上这五种思想境界,是因为老子只注重生命的根本——“道”的境界,可见老子做人的节操,正是有了这做人的节操,才能真正做到保持自我,不随流俗。

所谓节操,也就是人的气节与操守。

一腔正气,可畏长虹,不虚饰,不苟且,不贪恋荣华富贵,不惧怕权势强力,不以全身而偷生,不为五斗米而折腰,这就是气节。知道而持行不怠,守本性而遗世独立,行仁仗义,依理遵道,这就是操守。

合而论之,人之节操,存于内则为仁德,化于外则为坚贞,执于行则成义礼,达于人则为典范。说到底,节操是做人的根本。

在我国历史上如老子一般拥有做人节操者不乏其人。晋代陶渊明从小喜欢读书,不想求官。家里十分贫困,常常揭不开锅,但他还是照样读书做诗,自得其乐。后来陶渊明家境更为贫寒,靠自己耕种田地根本养不活一家老小。亲戚朋友于是劝他也出去谋一官半职,他没奈何只好答应了。当地官府听说陶渊明是名将陶侃的后代,又有文才,就推荐他在大将刘裕手下做个参军。但是没过多少时日,他就看出当时的官员、将领互相倾轧,心里十分厌烦,提出到地方上去做官,上司就把他派到彭泽当县令。当时做个县令,官俸并不高,加上陶渊明既不会搜刮百姓,又不会贪污受贿,日子过得还是不富裕,但是比起他在乡里的穷日子,当然要好得多。他觉得留在一个小县城里,没有什么官场应酬,也还比较自在。有一天,郡里派了一名督邮到彭泽检查工作。县里的小吏听到这个消息,连忙跑来向陶渊明报告。当时陶渊明正在他的内室里捻着胡子吟诗,一听到来了督邮,万分扫兴,但是又没办法,只好勉强放下诗卷,准备跟小吏一起去见督邮。小吏一看他身上穿的还是便服,吃了一惊说:“督邮来了,您该换上官服,束上带子去拜见才好,怎么能随随便便穿着便服去呢!”陶渊明本来就看不惯那些依官仗势作威作福的督邮,听小吏说还要穿起官服行拜见礼,更不愿受这种屈辱。他叹了口气说:“我可不愿为了这五斗米官俸,去向那小儿打躬作揖。”说着,他也懒得见督邮,索性把身上的官印解下来交给小吏,辞职不干了。陶渊明回到老家以后,觉得整个社会乱糟糟的局势跟自己的志趣、理想距离得太远了。从那以后,他就隐居起来,过着逍遥自在日子,闲着就写诗歌、文章,来寄托自己的心情。“不为五斗米折腰”,正是从陶渊明这段故事总结出来的,陶渊明可谓拥有节操者的楷模。断章取义:节操是做人的根本,是一种生命的境界,正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拥有节操的人,就是顶天立地之人,是真正的大丈夫。

第21章 以德立身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原文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道之为物,唯恍唯忽。

忽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忽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译文

一个真正有道德修养的人,他的内涵,只有一个东西——“道”。“道”这个东西,是恍恍惚惚的。

惚惚啊,恍恍啊,其中却有真形象;

恍恍啊,惚惚啊,其中却有真事物;

深远而暗昧啊,其中却有真精神;

这精神是真实的,其中有信息可凭。

从远古追溯到今天,它的名字永不消失,由此认识万物的本始。

我怎么能知道万物的本始的所以然呢?就是以“道”这个自然法则。■活学活用:以德立身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本章老子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德”。

要理解这个“德”,需要从“道”的角度出发,“道”,生长万物却不占有,滋养万物却不自恃,它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道”是无为不言、无形无状的,我们只能通过自己的思维去认识它。

认识了“道”,我们便努力遵循着“道”,这一认识后遵循“道”的行为,即“道”在我们身上的表现就是“德”。

也就是说,“道”是“德”的根本,“德”是“道”的显现。顺从“道”就是“有德”;违背“道”就是“无德”。

由此可知,我们要遵循“道”,就必须做有“德”之人。“德”对我们人类而言,就是指一个人的品格、德行,品格和德行是一个功成者必须确立的内在标准,没有这个内在标准,人生之路就会失去支撑最后必将导致失败。古人有云:

欲明德于天下者,行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这里所说的正是自身“德”之修养的重要性。可在当今物欲流行的年代,有许多人却认为“德财不可兼备”。要讲“德”,就勿涉足尔虞我诈的商场,要追求利润,击败对手,就要不择手段。在他们看来,既要拜金,就没资格谈“德”。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观念,他们忽视了以德立身的重要性,他们只有欲望和追求,无视做人与经商、做事的关系,也无视了那许许多多以德立身而获取成功的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李嘉诚是一个典型的“儒商”,在叱咤商场的同时,坚持以诚为本,外圆内方。这不仅使他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更使他交下了无数朋友,为他带来了无数商机。正如他自己所说:“有钱大家赚,利润大家分享,这样才有人愿意合作……财源滚滚来。”曾经有一位相士,见了李嘉诚,说李嘉诚相貌出色,以后非大富即大贵。这一点居然被他说中了。然而与其说李嘉诚后来的发达是因为相貌,不如说是由于他的品德。李嘉诚说:“我现在就算再有多十倍的资金也不足以应付那么多的生意,而且很多是别人主动找自己的,这些都是诚实为人的结果。对人要守信用,对朋友要有义气。今日而言,也许很多人未必相信,但我觉得,一个‘德’字实在是终生受用。”他还说:“世界上每一个人都精明,要令人家信服并喜欢和你交往,那才最重要。”李嘉诚是一个诚实善良的人,更是一个善于为人处世的人。他深知,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并干出一番伟大的事业,单凭商场上的东拼西杀是远远不够的,就像单枪匹马无法打赢一场战争一样。只有以诚为本,与人为善,广交朋友,才能左右逢源,赢得更多的机遇,才能使自己的事业从无到有,不断壮大,走向辉煌。

由此可见,“德”是铺就成功之路的基石。断章取义:以德立身贯穿于每个人的全部人生,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道德对于人的要求会有着不同的变化,每个人体验和经历的内容也不一样,但是,以德立身的人生支柱是不变的,它对每个人人生大厦起着支撑作用的定律是不变的。一句话,以德立身是通往成功的阶梯。

第22章 委曲才能求全

■原文

曲则全,枉则直;

洼则盈,弊则新;

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译文

委曲反能保全,屈就反能伸展;

低洼反能充盈,破旧反能生新;

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

所以,圣人以“道”的原则为天下的法式。

不单凭自己所见,反能看得清楚;

不自以为是,反能分辨是非;

不夸耀自己,反能见到功劳;

不自高自大,反能长久。

正是因为不争,所以天下也就没有人和他争。

古人所谓“曲则全”,怎么能是虚妄之言呢?它是完全可以达到的。■活学活用:委曲才能求全

开篇老子便讲出了本章的主旨:“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这六个词组指的是六种事物和现象,却只反映了一个道理,即采取低姿态的生存方式。这种生存姿态的具体行为方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可以总结出一个人人皆知的道理,即“委曲求全”。“委曲求全”多用于自我处于弱势时使用,是不得已而为之。

在21世纪竞争激烈的今天,在面临强敌威胁的情况下,为求生存而暂时委曲自己附和他人,甚至由此而牺牲一些小的利益,这才能赢得时机,以图大的谋略。

英国友尼利福公司总经理G·J·柯尔,正是由他在企业经营生意谈判交涉中采取“委曲求全”的方式,才赢得了发展的时期。

友尼利福公司在非洲东海岸早就设有大规模的友那蒂特非洲子公司,从业人员达到14万。这块有丰富的肥皂原料,并适合于栽培食用油原料落花生,是友尼利福的一块宝地,是公司财富的主要来源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非洲各地的独立运动如火如荼,结果,友尼利福这些肥沃的落花生栽培地,一块块被非洲国家没收,这就使友尼利福公司面临着极大的危机。这时,经验丰富的总经理柯尔,亲自来到非洲,找些旧友办理交涉,针对当时非洲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的实际情况,柯尔对那蒂特非洲子公司发出了6条指令:第一,非洲各地所有友那蒂特非洲公司系统的首席经理人员,迅速启用非洲人;第二,原来非洲人与白人在薪水上的差异,即时取消,采取同工同酬的办法;第三,为了培养非洲籍的干部,在尼日利亚设立经营干部培训所;第四,应采取相互利益的政策;第五,以退让寻找生存之道;第六,不拘束于体面问题,应以创造最大利益为要务。

上述6条,似乎是妥协退让,示弱于人的下策,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柯尔不仅没有受到任何损失,反而获得了极大的利益。

柯尔在与加纳政府交涉中,为了表示尊重对方的利益,主动把自己的栽培地提供给加纳政府,这就获得了加纳政府对他的好感,后来,加纳政府为了报答他,指定友尼利福公司为加纳政府食用油原料的买卖代理人,这就使柯尔在加纳独占专利权。

在与几内亚政府的交涉中,柯尔表示自行撤出公司,这种坦诚的态度反而使几内亚政府受到感动,因而愿意挽留柯尔的公司,希望它继续存在。除此之外,柯尔在非洲各地都采用了退让的策略,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利益。

柯尔“委曲求全”的策略,使他在非洲独立运动的高潮中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而且获得了巨大的利益。所以,也难怪老子会说,“委曲求全”怎么能是空话呢?它完全是能够达到的事情。断章取义:对于弱小的个人来说,要想在各种压力下求生存,就必须“委曲求全”,压制自己的欲望和意志,以求自保。实践证明,能屈能伸能识时务的人,在竞争的过程中,总能求得最大的生存空间。

第23章 人无信不立

■原文

希言自然。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失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失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译文

要少言施政顺从于自然。

狂风不会刮一整天,暴雨不会下一整日。

谁能这样做呢?是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令其永恒不变,又何况是人呢?

所以,按大道行事的人,自然与“道”结为一体;为道德修养而努力的人,自然就与“德”结为一体;与道德相失的人,自然就把道德丢失了。

按“道”行事的,大道也容易接受他;为道德努力的人,道德也乐于得到他;与道德相失的人,就什么也容易失去。

统治者的诚信不足,百姓自然不会相信他。■活学活用:人无信不立

这一章,老子接续上一章“道”与“德”讲起,论证了人必须顺应“道”,合乎“德”,才能顺应自然,没有灾祸并因此得益。

老子告诉我们,天与地也不能违背自然之道的规律,天与地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人?只有我们人类按大“道”去行事,才能与“道”合为一体;为“德”去努力,才能与“德”融为一身,得“道”有“德”之人,自然不会导致痛苦和灾难。

上面所说的规律,是真理。由此可见,“道”与“德”中有“信”,正是由于有“信”,所以“道”与“德”才会为万物作证明。

按照老子所说:“信”仿佛就是道德的标志,正如古人所说“德无信不行,人无信不立”。事实也在确如此,你答应了别人什么事情,对方自然会指望着你;一旦别人发现你开的是“空头支票”,说话不算数,就会产生强烈的反感。“空头支票”不仅仅增添了他人的无谓麻烦,而且也损害了自己的名誉。对别人委托的事情既要尽心尽力地去做,又不要应承自己根本力所不及的事情。华盛顿曾说过:“一定要信守诺言,不要去做力所不及的事情。”这位先贤告诫他人,因承担一些力所不及的工作或为哗众取宠而轻诺别人,结果却不能如约履行,是很容易失去依赖的。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中华民族历来把信用、信义看得很重要。

孔子说:“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还有“一诺千金,一言百系”、“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都是强调一个“信”字。清代顾炎武更是以“生来一诺比黄金,哪肯风尘负此心”表达了自己坚守信用的处世态度。因此,中国人历来把守信做为为人处世,齐家治国的基本品质,言必行,行必果。自古以来,人们便欢迎和赞颂讲信用的人而反责和唾骂无信用的人。李白曾在他的《长干行》中写道:“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所谓“抱柱信”是说一个叫尾生的男子和一个女子在桥下约会,女子没有来,河水就涨了。尾生为不失信用,还是不走,女子还没有来,尾生就抱住桥柱,一直到被水淹死。诚然,尾生的行为有些过于迂腐拘泥,但是我们却称颂他表现出的守信精神。

只有守信,才会有人信任你。只有做到一诺千金,你的事业才会蒸蒸日上。也只有信守,你才能有“道”、有“德”,才会少有灾祸,而多有得益。断章取义:言必有信是做人的起码准则,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不诚实守信,都将被人们所唾弃。诚信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品质。养成诚信的习惯,是为人处世的基础,是我们成大业必备的要求之一。

第24章 戒除虚荣之心

■原文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于道也,曰馀食赘行。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译文

用脚尖站立,是站不牢靠的;用跨步前行,是行不远的。

只看见自己的人,眼光不会明亮,自以为是的人就会是非不明;自我夸耀的人,反而不得功劳,自高自大的人就不会长久。

从大道的角度来看,以上这些都是残羹赘形,是渣滓、是毒瘤。

是人们最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之人是不会干这些的。■活学活用:戒除虚荣之心

上一章老子讲述了合“道”与违“道”的区别,本章老子又接着讲了不合“道”的结果。通篇都有劝人戒除虚荣之心的思想。

老子首先提出“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正是由于人有了虚荣之心,于是便太过于关注自己的态度,如用脚尖站立,如用跨步行走,都显得急切、急功近利了。

如此便是与“道”相背离,所以不会有好的结果,站不牢靠,行不长久。

接着老子具体地指出了我们人类中被虚荣之心占据的四种人:“自见者”、“自是者”、“自伐者”、“自矜者”,即那自以为高明、自以为是、自吹自擂、妄自尊大的人。这样的人只能是走向自己的反面,结果是想得到却什么也得不到。在这里老子用残羹赘形、渣滓、毒瘤来形容这样的行为。

老子对这种违背“道”的虚荣之心是深恶痛绝的,其思想得到了今人的肯定,巴尔扎克说:“许多虚伪的人用粗暴掩饰他们的平庸;你碰撞他们一下吧,他们就像用别针刺着气球一样,瘪了。”培根说:“自夸自赏为明智者所避免,为愚者所追求。”

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仍有不少喜欢卖弄自我、自以为是者。可以这样说追慕虚荣是一种腐蚀人类心灵的通病,没有人在一生中能完全不受它的影响。它使人变得自负,自以为了不起,有些人私底下常常十分无奈,但还是拼命想出风头,结果什么也得不到。一旦真相大白,他们便无地自容,失去信心,到头来,虚荣带给他们的只有失败。1998年,湖南人黄淳创办了全国第一家正规化家政服务公司,树立了全新的服务理念——公司管理家政服务员,直接面对客户实行服务质量承诺。其事迹经一些中央媒体报道后,全国各地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但就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年轻人的虚荣心开始“作怪”。黄淳在公司成立刚三个月就告别了创业起步时的普通门面,来到武汉市最繁华的江汉区南京路上,租了几乎整整一层的豪华写字楼,挂起了公司的金字招牌,全然不顾那时公司的员工只有20多人、仅处于微利状态的局面!

贪图虚名的结果是,黄淳从此背上了负债经营的沉重包袱。

黄淳在困境中猛醒。黄淳重新回到了起步时的普通门面,在豪华写字楼只留下一间房接待客户,并将主要精力用于迅速扩大公司服务队伍,完善管理,终于使开支大为节省,一步步走出了困境。

其实,贪图虚荣的人是在玩一种注定要失败的游戏,他们将自己变成了一个固执己见的人,到最后处处碰壁,夜不能寐。

虚荣之心违背“道”之规律,应为我们每一个人所警惕,由此让我们牢记托斯·肖比斯的金玉良言:“一个真正伟大的人是从不关注自己的名誉”的态度。断章取义:虚荣是建筑在沙漠上的华厦;务虚名者,招灾祸;好虚名者,必多怨;膨胀过分是欺骗;虚荣是骄矜的食物,轻蔑则是它的饮料;虚荣成侈糜,浮华生贪婪……应为虚荣者戒啊!

第25章 师法自然,可以成“道”

■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译文

有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之先早已存在了。

它无声啊、无形啊,独立长存而永不衰竭,反复运行而不停止,可以看作是生育天地的母亲。

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勉强起名叫做“道”吧,再勉强形容它叫做“大”。

它广大无边,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返回本初。所以说“道”是很大的,天地人的发展都在它的运行之中。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