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选介汇编(第9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5 05:28:38

点击下载

作者: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选介汇编(第9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选介汇编(第9辑)试读:

出版说明

为宣传和推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更好地促进优秀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陆续编辑出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选介汇编》。本书是第九辑,选介了109项成果,涉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领域的23个学科(教育学、艺术学和军事学暂未选编),其中重点介绍了基础研究项目成果。本书所编入的各篇成果介绍分别由各项目负责人撰写而成,在体例结构、内容繁简、行文风格等方面不尽相同,敬请读者鉴谅。全国哲学社科规划办公室2013年7月

全球化视域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发展规律研究

山东省教育学院陈海燕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球化视域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发展规律研究》(项目批准号为07BKS034),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课题组成员:臧秀玲、杨素群、李伟、孙红霞。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这项成果是以全球化为视角、以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系列问题的思考为切入点,在厘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制关系的发展进程、发展态势、发展趋势的考察分析和探讨,以揭示“两制关系”的发展规律。其目的就是从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及其继承、捍卫和发展者关于“两制关系”的一系列思想观点的“实事”中,从十月革命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以来、特别是战后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后,认识与处理与资本主义关系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本“实事”中,从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的新发展的基本“实事”中,从科学社会主义与各社会主义流派的区别与联系的“实事”中,去求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条件下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相互的关系以及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这个“是”。

这样研究的意义在于:一方面,从理论发展的角度来看,尽管有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问题的研究成果颇多,但其研究的侧重点或是研究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或是对社会主义的未来进行探讨,而侧重两者关系的研究、特别是研究“两制关系”的发展规律还比较少见。所以,加强对该问题的研究,有利于理论研究的深化和系统化,进而为马克思主义“两制关系”理论宝库增添新的内容。另一方面,从实践上来看,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世界格局急剧变化、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的时代条件下,加强对全球化视域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发展规律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可以在科学把握全球化的性质与发展趋势、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关于“两制关系”理论的时代内涵与现实意义、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在处理“两制关系”问题上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准确把握“两制关系”发展规律等问题上,为人们提供科学的方法与思路,从而有助于人们掌握有效处理同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战略和策略,以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健康发展,为在世界范围内实现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替代创造条件。二 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该研究成果由导论、全球化视域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的内涵界定、全球化视域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历史考察、全球化视域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的理论反思、全球化视域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的发展态势与趋势、全球化视域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的规律总结六大方面的内容构成。其主要内容观点如下。(1)关于全球化视域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的理论界定,着重从三个层面阐述了“两制关系”的内涵:一是揭示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对立思想价值体系之间的关系。就资本主义来说,它是以资本为核心、以赚取利润为目的、维护少数人利益的思想价值体系;而社会主义从广义上来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其目标是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条件的联合体。这种联合体无疑是对以财富作为惟一追求目标的社会畸形发展和个人片面发展的资本主义文明的否定,是一个消除阶级对立的真正公正、民主、自由、平等的社会。二是指出了现实中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属于前后相继而又同时并存的两种社会形态或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形态的理论,社会主义是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两者是继承与扬弃的关系;但由于历史发展的跳跃性,社会主义首先诞生在经济文化较落后国家的现实远远超出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设想,这样两者的关系就由理论上前后相继的两种社会形态的关系,变成了现实中两种社会制度同时并存的关系,并由此呈现出了合作与对抗、竞争与博弈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三是阐述了当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更多地是表现为两种性质不同国家之间及其各自内部两种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从国际行为主体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国际法的主体,拥有国家主权所享有的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及由此引申出来的多种权利。从这个意义说,两制关系首先体现为两类国家之间的一般国家关系,国家利益是其考虑对外关系的最高原则。另一方面,从国家的性质上来看,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又是一种特殊的国家关系,具有不同于一般国家关系的特殊性,即具有比一般国家关系间更大的排斥性。(2)关于全球化视域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的历史考察。该部分内容在纵向分析阐述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发展变化的基础上,着重揭示了在“热战”和“冷战”时期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制关系的围剿与反围剿、遏制与反遏制、合作与对抗、演变与反演变的历史进程。其主要内容观点包括:一是着重阐述了全球化与资本主义共生共长的关系,强调资本主义“成也全球化,败也全球化”,相伴全球化进程的是资本主义的周期性危机与不断的调整。二是阐述了社会主义与全球化进程的关系,在揭示其对全球化进程的排斥、融入、契合、转型、重新审视等艰难历程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现实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各社会主义流派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程中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主要观点是:①全球化进程的开启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创造了客观条件,并促使经济文化较落后国家为了生存、先于发达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②在全球化进程推动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曾一度徘徊在全球化的边缘,后来苏联东欧国家在改革的进程中又一度由排斥全球化转向盲目融入全球化,致使改革失败,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③从徘徊于全球化进程之外转为有效契合全球化,中国、古巴、越南等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在冷战后全球化进程加剧条件下,不畏艰险、排除万难、探索前进,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机勃发。④西方发达国家各社会主义流派以及原苏东地区共产党组织,在冷战结束后都在重新审视全球化过程中着力探索通往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呈现出了一派新景象。三是回眸了自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以来至冷战结束“两制关系”的发展轨迹。其基本的态势是斗争、合作与竞争,合作中有斗争,竞争中包含着合作与斗争。(3)关于全球化视域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的理论反思。着重以不同时代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和处理“两制关系”的理论和实践为线索,在总结其成败得失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升华和思想智慧的挖掘。主要观点包括:一是强调要科学认识“代替论”与“革命论”的时代内涵与价值意义,认为“代替论”与“革命论”作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和处理“两制关系”的基本思想,揭示的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形态前后相继的必然替代关系,以及如何实现替代的方法途径问题。我们既不能简单地以其具体的“结论”而掩盖得出这一结论的“方法”和“依据”,也不能以今天“资本主义垂而不死”的现状而否定这一“结论”的“必然性”和“科学性”。二是阐述了列宁的“共处论”与“交往论”的辩证思想,强调在“两制并存”条件下坚持“共处论”与“交往论”的有机统一,对有效处理“两制关系”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三是揭示了斯大林从“合作并不需要各国人民具有同样的制度”转向“两个平行的也是互相对立的世界市场”理论与实践的悖误。四是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和处理“两制关系”的思维创新和历史跨越,强调从“一边倒”到“和平共处”、从对外开放到实行“一国两制”、从“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到构建“和谐世界”新理念的形成,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和处理“两制关系”的思维创新,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从谋求自身生存到谋求自我发展、再到实现共同和谐发展的全球意识和世界胸怀,有效回应了当今时代发展的呼唤和要求,规划了当代中国处理“两制关系”的新图景。(4)关于全球化视域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发展态势及趋势的探讨。在全球化视域下审视冷战后的“两制关系”,其最大的变化就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立的消融,两制关系由“遏制——对抗”为主转变为“接触——合作”为主,既对抗又合作成为当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相互关系的基本态势。主要观点是:①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制度国家间的经济交往与竞争同时俱增。②伴随全球化进程的政治民主化,既推动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国家间的政治对话与协商,又加剧了双方政治冲突与博弈的复杂化。③当今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呈现了不同制度文明相互融合与冲突共存的态势。④在全球化大潮中,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科技交流与竞争博弈同时加深。⑤在全球化进程中,军事现代化成为潮流,两种制度国家间的军事交流与较量同时增强。⑥全球化进程中全球性问题的凸显迫切需要全球治理,但由于不同制度国家的利益和价值观互有异同以及所处的内外环境的不同,致使其在全球治理方面总是时而突出合作面、时而又增加竞争点,合作与纷争同时加深。(5)关于全球化视域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发展规律的总结。通过上述静与动、纵与横等角度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的发展进程和运行态势的全方位梳理,在认真反思不同发展阶段处理“两制关系”的理论及思维方法的基础上,进而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得出了如下几方面的规律性认识:一是从宏观角度,包括从两种思想价值体系、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建立与发展趋向来看,“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内在统一规律,是全球化进程中“两制关系”发展的根本规律;“运行过程”与“最终结果”相统一规律,是“两制关系”发展的终极规律。二是从中观角度,即从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来看,“本质对立”与“发展合作”的辩证统一规律和“两制并存的自发性”与“两制博弈的自觉性”相统一规律,是全球化时代“两制关系”发展的特殊规律。三是从微观角度,即从处理“两制关系”的方法策略来看,“必然代替”与“必须利用”的有机统一规律和“时代特点”与“应对策略”相统一规律,是“两制并存”条件下“两制关系”发展的自然规律。

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研究

郑州大学辛世俊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研究》(项目批准号为09BKS013),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课题组成员:寇东亮、魏长领、郭彦森、高娜、高宏利。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重大命题,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具体化,研究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理论意义。研究该课题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深化和具体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很多具体的学科。马克思主义人学是贯穿这些具体学科的基本思想,从人学的视角进行研究,有利于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内涵。

研究该课题有利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伴随着改革开放而逐渐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是这个理论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价值取向。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人学内涵,有助于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

第二,实践意义。研究该课题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目的,是让广大群众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信仰,但是,长期以来,人们过分强调马克思主义中的阶级斗争的内容,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学说的研究,致使一些人、特别是年轻人存在着忽视甚至拒斥马克思主义的倾向。真实再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博大精深的人学思想,有利于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共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落到实处。

研究该课题有利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人学思想具有直接的渊源关系。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人学,对于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精神实质,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核心地位,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主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二 主要内容

成果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为顺序,对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历史背景、思想基础进行了深入探讨,分别研究了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四大理论形态:毛泽东人学思想、邓小平人学思想、江泽民人学思想、胡锦涛人学思想,并对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实践效应、存在问题和研究前景进行了论述。

研究分八个部分:①导言部分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研究的主要问题和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式。②从时代、国情和借鉴其他政党和国家的经验教训三个方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历史背景。③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依据、中国传统人学的历史文化土壤和西方人学思想养料三个层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思想基础。④从人性与人的改造、人民主体论与尊重人的价值、人的平等与人的解放和群众路线与全心全意为什么服务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毛泽东人学思想的主要内容。⑤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人、为了人民的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四有新人、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人权思想、制度建设与人的发展等五个方面阐明了邓小平人学思想的主要内容。⑥从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江泽民人学思想的主要内容。⑦从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培育和谐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注重人文关怀、建设精神家园等等方面阐述了胡锦涛人学思想的主要内容。⑧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根本特征。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人学指导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不仅推动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发展,而且产生了巨大的实践效应,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利益。该课题最后从人的解放的视角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产生的实践效应,分析了当前人学中国化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指出了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发展前景。三 重要观点(1)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与时代的发展、实践的要求、人民的需要、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党的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务有密切的关系。(2)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受到三个方面的影响,从三个方面吸取其思想资料:一是马克思主义人学,这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学最重要的思想来源;二是中国传统人学思想,这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学产生的历史文化土壤;三是西方文化传统和西方人学思想,这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学吸取的思想养料。(3)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经历了两次飞跃,但从理论成果来看,却可以区分为相对独立的四种人学理论形态,即毛泽东人学思想、邓小平人学思想、江泽民人学思想、胡锦涛人学思想。(4)毛泽东人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征是: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对中国步步进逼,封建统治日益腐败,祖国山河破碎,人民饥寒交迫、备受奴役,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迫在眉睫的形势下,强调人的阶级性和人的政治解放,注重公平正义;强调人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重视精神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出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注重人的自我改造,指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不断提升人的精神境界。(5)邓小平人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征是:在拨乱反正、纠正极“左”错误思想、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新形势下,倡导思想解放的作用,为开启改革开放新时代提供了思想基础;提出人民本位、实现共同富裕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思想;提出尊重人格价值与提倡奉献精神相统一的人的价值论思想;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人才观思想;提出精神文明建设和培育“四有”新人的人的塑造理论;科学阐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人权理论;提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人的思想,阐明制度与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等等。(6)江泽民人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征是:在苏东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中国共产党人面临严峻挑战的新形势下,强调共产党人要始终保持先进性、提出著名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党性和人性的认识;把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强调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充分保障人民依法享受人权;提出素质教育,把科教兴国作为国家的基本战略,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重要思想;提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思想,强调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世纪之交国内外发生许多重大事件的新形势下,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人学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7)胡锦涛人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征是: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人民”与“人人”统一起来,充实了人的概念;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执政理念的根本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进一步提升了人的地位;倡导人文关怀,注重公平正义,关注人的尊严和幸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注重解决民生问题,努力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提出“四位一体”的“大社会”建设、“民生至上”的“小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等思想,拓展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路径。(8)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产生于中国社会实践的需要,又对中国社会实践产生巨大的作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关注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不仅对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理论作出了新的贡献,而且实实在在地把中国人民从政治压迫、经济贫困和精神奴役中解放出来了。(9)实践永无止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永无止境,党的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实践,要求我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历程。(10)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在21世纪的中国应研究的主要问题是: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对人性的奴役问题;发展经济与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和在全社会进行生命教育的问题;社会多元化条件下人们的精神领域的问题;构建精神家园问题等。(11)从中国未来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来看,马克思主义人学的重要性将会更加凸显,人学将真正成为一门显学,具有更加光明的前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内容将会进一步凸显,需要学术理论界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文本,进一步阐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当代价值;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都会聚焦到人的问题上,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指导寻求解决的路径;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法律调整生活的广度与深度日益加大,权利时代和公民社会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人学为其理论指导;随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代的到来,发挥文化以文化人的功能显得更加重要,这就需要马克思主义人学进一步阐释文化的社会功能以及文化与人生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问题

吉林师范大学卓越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研究》(项目批准号为08BKS050),最终成果为专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问题》。课题组成员:邹之坤、刘国新、王晓杰、徐彦伟、赵淑光、王继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一直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长期探寻、国内外学者长期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其基本内容概括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并要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之一,为了把这一理论成果转化成理论武器为群众所掌握,就必须对其进行理论概括、提炼和升华,形成简洁明了、易记易循的概念形式,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想法,课题组借助于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在人民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进行了可多项选择的问卷调查结果,依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选取并择定公正、诚信、和谐、民主和自由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我们认为,公正表征了社会主义关于制度伦理规则的要求,诚信表征了社会主义关于人际伦理规则的要求,和谐表征了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伦理规则的要求,民主表征了社会主义关于政治伦理规则的要求,自由表征了社会主义关于发展终极目的的要求。这五个基本价值理念彼此之间相互依赖、互为前提,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方面的价值诉求,凸显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

公正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社会、不同时代、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平等应当不仅是表面的,不仅在国家的领域中实行,它还应是实际的,还应当在社会的、经济的领域中实行。”由此可见,公正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相联系,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提出,社会主义要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从而把公平正义纳入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之中。2007年3月,温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提出“让正义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进一步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在于公平和正义,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于把公正的理想变为公正的现实。然而,实现社会公正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和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在现阶段,其基本目标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作为价值范畴以其“身份证”属性为古今中外思想家所重视。诚与信在价值上的等同,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成为可能;而人与人之间合作的基础则在于人的社会本性,因为“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这是人基于利益而必须学会合作的最大理由,社会分工越是向前发展就越是加强这种合作的理由,由此可见,合作的本质乃是契约关系。但承诺与践诺在时空上的分离必然导致结果的不确定性,一旦失去诚信,合作便无以为继,诚信亦因此成为合作的前提。特别是在现代社会,诚信构成了稳定秩序的基石。随着市场经济的广泛确立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诚信已超越自然人和法人的“身份证”而成为国家和政府的“名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要“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全社会诚实守信意识。”

和谐是指两种及以上要素的相互协调发展,人与自然、人与他者以及人自身的和谐是人类几千年来追求的理想。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一定社会制度下的社会关系状态始终都是制约和影响社会秩序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一定社会背景下的社会关系是否和谐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该社会的运行情况和发展状态。在高度压抑人性肆意践踏人权的剥削制度下,人与自然、人与他者以及人自身的关系总是处于紧张和敌对的状态,时刻都会引发冲突甚至暴力斗争,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也为此总是受到限制。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能取代资本主义制度,主要是它本身所具有的优越性使得人能够获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和解放,因此,它所建立的社会关系总体是处于一种比较和谐的状态,正如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所说,“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民主(democracy)”一词来源于希腊语,democracy的希腊文由demos(指公民)和cracy(指治理方式)两部分组成,两者相联意味着由人民治理的制度,准确地说是由所有公民参与决策的制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洞悉了民主概念的关键,将民主视为上层建筑,马克思指出:“民主制是作为类概念的国家制度”,列宁进一步指出:“民主是国家形式、国家形态的一种”,“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的民主形式过程中创造了“人民民主”这一崭新的形式和制度,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人民民主专政”确定为新中国的国体。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明确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也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指出了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密切联系;党的十五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指明了民主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将人民民主上升到社会主义生命的高度,并指明:“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从根本上杜绝了民主价值的工具主义倾向。

自由在本质上是人的类本质的确认,“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但作为人的类本质的自由,总是在一定的秩序中才能享有,自由对于秩序的需求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是基于人的实践活动产生的,因而人的自由本质发展程度,与其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秩序发展程度相一致。没有自由的秩序是专制,不是人类所期待的真正秩序,势必会窒息社会的发展;没有秩序的自由是任意,也不是人类所要求的真正自由,势必会导致社会的混乱,最终会扼杀自由。人类生活的理想模式是自由与秩序的和谐统一,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现代社会,标志着人类摆脱了“人的依赖”阶段而进入“物的依赖”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势必要求个体自由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但自由决不是任意,而是任意的对立面,亦即是对必然规律的把握和对客观规律的认同,而社会生活的客观规律就是,人生来要过有组织的社会生活,必须受社会秩序的制约,因而自由是相对的。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从肯定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出的具体论述多来自于恩格斯,恩格斯的论述对提炼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理念具有更为直接的指导意义:“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管理上的民主,社会中的博爱,权利的平等,普及的教育,将揭开社会的下一个更高的阶段,经验、理智和科学正在不断向这个阶段努力。这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复活,但却是在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由此可见,在恩格斯的观念中,社会主义不是一个因消灭阶级对立而与资本主义相决裂的社会,它是一个建立在资本主义文明基础之上的新社会,这个新社会将保留资本主义历史阶段的一切优秀文明: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等。“公正、诚信、和谐、民主和自由”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虽然在概念形式上有西方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痕迹,但这决不是简单地摹写而是要赋予这些观念以实质性的意义,即实现人在经济与政治上的民主、自由的同时,实现人在社会与文化上的诚信、公正与和谐,从而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奠定了基础。

这项成果确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如下。(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盘”。任何社会价值理念的首要或基本功能无疑都是该社会发展方向的精神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同样也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思想旗帜和团结一致的精神纽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和话语权。因此,如何在多元价值并存中达成价值共识,确立为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同的核心价值理念,就成为当今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一项紧迫任务。(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公民价值取向的“参照系”。作为社会的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旨归和价值指向。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该社会所特有的文化、文明的精神实质和显著标志,是该社会赖以维系的精神支柱,也是社会决策的动机和目的之所在。作为公民个体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体现了人生的目的、意义、理想以及生存的状态。为此,所有的主权国家都将核心价值理念作为意识形态的基础进行建设,把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公民价值选择的评价标准,为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提供了基本的尺度和规范,使人们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等。(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当代中国社会的“黏合剂”。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力量的表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任何社会都会有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这是该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系的基本精神依托。旧社会的解体是以核心价值的崩溃为先声,新社会的诞生亦以核心价值的形成为先导,现存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以其核心价值的完善为支撑。核心价值理念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而且对公民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如果一个社会难以形成以核心价值理念为主旨的主流价值观念,就会降低公民个体对社会的认同感,社会的抗风险能力就会减弱。(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当代中国社会的“溶解剂”。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在某种意义上是为实现多元价值的整合服务的,有效溶解与社会主流价值分化乃至对立的价值观念。这种整合作用不是以国家机器的强制手段来解决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矛盾与冲突,而是一种“软整合”,即通过吸收非主流价值中的合理成分,最大限度扩大共识基础;溶解不合理的成分,将其限制在可掌控的范围之内。其手段主要是宣传教育,通过国家机器将其辐射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以其感染力吸引社会成员,以其说服力争取社会成员,以其整合力团结社会成员,进而达到价值整合的目的。

在一个社会多元的价值体系中,总有一种处于主导、支配地位的价值理念,代表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应然趋向,统率着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价值理念,这就是核心价值理念。核心价值理念是社会整个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代表整个社会基本的、长期的、稳定的价值目标。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表明,同一社会的价值体系虽然是多元并存的格局,但代表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价值理念则是一元的,这是一个社会保持稳定、健康发展的思想基础。在全球化的语境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确立,对外可以塑造国家形象,在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中赢得话语权;对内可以凝聚价值共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以人为本为核心价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曹飞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人为本为核心价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为08XKS010),最终成果为专著《“以人为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探索》。课题组成员:李永胜、张洪春、刘月梅、彭鹏。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内容,这四个方面都体现着“以人为本”价值诉求。如果从理论上对这四个方面内容进行逻辑整合和提升,它的哲学基础和总体原则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所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亦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人为本”价值理念的逻辑展开。只有从“以人为本”思维视角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从根本上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谛。

这项成果从对“以人为本”思维方式的考察入手,深入、系统地探讨了“以人为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内涵及实践路径。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主要有四点:一是将“以人为本”作为思维方式深入、系统地加以探讨,以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逻辑支点;二是将“以人为本”置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揭示它与体系中其他价值要素的内在关系,以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座;三是将“以人为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设计和安排社会制度以及改革和发展的价值依据来探讨,以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制度层面的要求,探索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制度路径;四是将“以人为本”作为回应和引领社会主义社会思潮的旗帜来探讨,以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思想文化层面的要求,探索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文化路径。二 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这项成果分四章探讨。

第一章探讨“以人为本”价值思维方式,阐明其基本特征、逻辑行程及基本要求。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看,人的思维过程无非是把握客观现实之道并以客观现实之道还治客观现实之身的过程,这一过程分为“把握客观现实之道”和“以客观现实之道还治客观现实之身”两个阶段,前者属于科学思维,后者属于价值思维。科学思维从实际出发,探索客观事物的因果联系及其必然规律,以获得真理,从而解释世界;价值思维将客观规律所提供的可能性和人的利益结合起来,推动客观现实朝着有利于人的方向发展,从而改变世界,实现人的价值。科学思维和价值思维是统一的人类思维的前后相继的两个阶段或同时并存并双向互动的两个方面。“以人为本”是一种以科学思维为基础的价值思维方式。“以人为本”思维过程是从真到善的过程,其逻辑起点是关于人和对象的真理性的知识,其价值归宿则是人和对象的相互生成和共同发展,亦即成人和成物的内在统一。“以人为本”思维和行为是一个发展人、提升人、完善人的过程,它通过对象化的方式将个体的人提升到整个社会、整个自然界的高度,使之成为与社会、与自然内在相连的“大写的人”,成为将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内化为自身材富的具有独立自由人格的丰富个性的人。“以人为本”思维和行为又是一个完善自然、完善社会的过程,它通过人化的方式,将自然和社会提升到人的高度,使之成为人性化的自然和社会。“以人为本”中“人”涵盖个体意义上的人、群体意义上的人及类意义上的人,涉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行业、不同阶级阶层的人,现在的人与将来的人,前一代人与后一代人,整个人类与每一个社会成员。就个体意义上的人而言,“以人为本”思维方式,既尊重各个人的自由权利,又倡导人人平等,努力在自由与平等间建立一种动态平衡关系。就群体意义上的人而言,“以人为本”思维方式,既尊重强势群体的利益诉求,又尊重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既强调效率,又注重公平,提倡以强带弱,以公平促效率。就类意义上的人而言,“以人为本”思维方式,既尊重自然规律,又注重人的发展,既关心当代人的利益,又关注后代人的利益,努力在人与自然相互生成中寻求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有自己的逻辑行程,即:从人的发展规律出发,以人为最终目的、最高标准和根本动力,通过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变革自然、社会和人自身,最终实现人的解放和发展。“以人为本”要求尊重自然,把自然当人看,使自然成为人,要求以人性为尺度来衡量人的行为及其规范的合理性,要求按照人的发展规律的要求来培育人。

第二章探讨“以人为本”与人道主义、集体主义、生态主义的内在关系,以阐明“以人为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内涵。

首先,“以人为本”同人道主义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唯物史观的基本出发点是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从人是目的的原则出发,在继承和扬弃传统人道主义思想资源的基础上,坚持革命的人道主义或社会主义人道主义,高度重视人在自己的对象性活动中生成并确证自身的主体地位、人格尊严和内在价值,把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社会制度作为历史发展的最高理想目标。“以人为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关注现实个人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体现了人道主义的尊重人、维护人的尊严、关注人的命运的根本原则。其次,“以人为本”同集体主义具有内在的伦理关联。人是社会的人,个人同集体、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总是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有一个关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问题的基本常识,即判断这种关系是否健康、是否正常、是否有利于人的发展,关键要看集体的性质。马克思曾经把集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真正的共同体”,一类是“虚幻的共同体”,分清集体的性质是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的前提。他认为,“真正的共同体”不谋求外在于个人的特殊利益,在这里,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互为条件、彼此交融、有机统一的关系,所以不存在用牺牲一方去维护另一方的对立关系。而“虚幻的共同体”及其代表则处处谋求外在于个人利益的特殊利益,他们把幸福建立在大多数个人痛苦的基础上,在这里,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根本对立的关系。一旦集体通过侵害和牺牲个人利益的途径来维护集体利益,这种集体也就蜕变成了“虚幻的共同体”。最后,“以人为本”同生态主义具有内在关联。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在现代科学技术的装备下,无限度地向自然进军,掠夺有限的自然资源,甚至用“杀鸡取蛋”的方式谋求经济发展,结果,引起日益严峻的生态灾难。大量事实证明,用伤害自然的办法谋求人类的利益,不仅难以达到目的,甚至最终导致人与自然的两败俱伤,人类要走出生态危机,真正坚持“以人为本”价值取向,必须反思和超越工业文明,矫正用破坏生态环境的代价发展经济的惯性模式,按照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相互规定、相互生成的彻底的人道主义思想,扬弃现代化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双重异化,从而实现“天地人和谐”的生态文明的人生境界。

第三章探讨以“以人为本”为依据设计和安排社会主义社会制度问题。

制度作为人类社会关系的规范化、客观化存在,一方面内化了人类的价值追求并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另一方面人们又可以根据一定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原则去改革和创新之。正义作为社会关系的合理化,乃是制度的首要价值,也是制度创新的价值支点。但从更根本的意义上来看,制度和正义的真正主题是人,人追求正义并按照正义的标准去改造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都是为人性的完善或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作为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制度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制度不仅是区别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形态,还是体现着“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基本原则的基本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具体制度(体制)”。而作为资本主义制度对立物,社会主义制度不仅在社会形态、社会结构和政权构成方式上不同于前者,更为重要的是,它致力于消除资本主义制度“使人不成其为人”的历史局限性,重塑人的主体地位,恢复人的尊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运动到制度创立的过程,而“以人为本”则是贯穿这一过程的价值追求。正是为了矫正旧社会制度弊端,社会主义理念、社会主义运动和制度设计应运而生。社会主义在实践过程中也经历很多曲折,遭到重大挫折。而造成社会主义实践挫折的原因,多是由于在其发展历程中价值理念与制度建设的脱节。正是在对过去社会主义建设挫折的反思和总结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始了“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复归,并在回归中取得一系列辉煌成就。当前我们亟需在“以人为本”引导下深化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改革,对此本章提出了许多具有较强现实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第四章探讨以“以人为本”为旗帜回应和引领社会主义社会思潮问题。

在当代中国,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引领社会思潮,符合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发展的客观逻辑,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诉求、发展愿景和思想行为准则。“以人为本”在社会主义社会具有最大的价值共识性与价值整合力,能够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社会思潮多样、多元、多变的现状与格局,促进思想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包容文明的不同形态,能够很好地适应全球化时代思想文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有力地回应和善待当代中国多种社会思潮的挑战,能够充分体现当代世界文明与中国社会思想共识的高度统一,具有最大的价值正当性与合理性和极强价值感召力与思想文化亲和力,从而成为世界文明与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契合点。当前,以“以人为本”回应和引领社会主义社会思潮应当坚持如下几个方法论原则。第一,牢牢树立“以人为本”价值尺度,把是否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衡量、评价、评判一切社会思潮的根本价值标准,并将其操作化为文化政策,以此规划、引导和整合各种社会思潮。第二,着力于“以人为本”价值取向,贯彻和落实好文化建设中人的各项基本权利,充分满足人们的各种文化需求。第三,崇尚“以人为本”价值思维,把促进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作为文化事业和管理的基点,不断推动文化发展。第四,着眼于“以人为本”致思方向,不断开拓视野,拓展思维,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与发展。第五,坚持“以人为本”利益导向,使“以人为本”的价值引领始终围绕人的利益诉求与利益满足。基于此,本章探讨了当代中国以“以人为本”为旗帜引领社会思潮的具体路径和方式,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对策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姜正国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为09BKS048),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课题组成员:杨小军、刘超良、张卫明、盛正发、李高海、谭吉华、朱耀斌、黄爱英、周玉文。

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政治优势,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命题深刻蕴涵着中国共产党站在历史和时代的制高点上成熟而又面向未来的执政理念,旨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不断提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软实力”。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上要继续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优势,大胆吸取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多元冲突和碰撞中走向融合,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本项目首先在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基础上,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内在逻辑与机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关系,这为后面研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奠定了理论基础。

进行了上述理论铺垫和现实状况分析后,进入了本项目的核心和难点研究。这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为契入点,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思想政治工作原则、目标、内容、方法、载体、环境和管理等方面的创新要求,从而构建一个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全新理论框架。具体如下。

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思想政治工作目标创新来看,课题立足于思想政治工作原则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活动中的地位和意义,探讨了思想政治工作原则创新的必要性,认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原则,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平等待人、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帮助群众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要坚持“三贴近”原则,思想政治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是要坚持渗透原则,旨在通过间接的、隐蔽的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以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寓于各种教学活动和文娱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之中,使教育对象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四是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相结合的原则,在充分尊重思想政治工作对象同时,创造条件,让受教育者畅所欲言,把自己的观点及意见充分表达出来,并对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方面的不足给予及时体现人文关怀和心理开导,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对象达到社会所要求的思想素质水平的工作原则。

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思想政治工作目标创新来看,在现实目标上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化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执政能力,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在根本目标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内化与实践。在价值目标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创新来看,课题阐述了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创新的必要性,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创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思想政治工作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必然要求。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必须处理好继承性与创新性、、政治性与思想性、超前性与现实性、提升性与生活化的关系,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按照党的先进性要求、按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

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创新来看,课题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入手,论述了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创新必须遵从的原则,这就是要在坚持开放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生活性原则、群众性原则的基础上,实现思想引导与行为规范的协调,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互补,实现现实方法与虚拟方法的整合,实现社会教化与自教自律的同构,在当前尤其要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等无意识教育方法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

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创新来看,课题论述了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创新的必要性,认为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创新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效性的内在要求,是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体系时代感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针对性的内在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创新,必须在实践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时代性原则的基础上,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网络载体、文化载体、心理咨询载体,尤其要将开放性载体的拓展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创新的重要任务。

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创新来看,课题从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内涵出发,论述了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现实意义,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创新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必然要求,是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必然要求,是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积极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然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创新,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环境要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系统性、整体性、时代性,进一步健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舆论环境,思想政治工作人际环境,思想政治工作组织环境,思想政治工作的社区环境。

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机制创新来看,课题论述了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机制的必要性,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机制创新是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建设”落到实处的需要,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的需要,也是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符合内在规律性的需要。要在遵循求实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协调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激励机制,思想政治工作反馈机制、思想政治工作评估机制、思想政治工作保障机制、思想政治工作预警机制、思想政治工作渗透机制。

这项成果的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如下。(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都具有其内在逻辑及自我运行机制。(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而言,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个挑战。思想政治工作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就必须进行全方位地创新。(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然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内容、原则、方法、载体、环境和管理等方面带来影响。要了解这种影响,就必须进行实证研究。(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思想政治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有力可行的手段。(5)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然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在目标、内容、原则、方法、载体、环境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在目标上,要将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内化与实践作为目标,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内容上,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