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5 05:40:36

点击下载

作者: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员会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科技创新与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

科技创新与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试读:

前言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仍十分严峻复杂,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在增加。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是党中央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适应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的重要举措之一。为了充分发挥我社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江苏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决定2012年举办以“科技创新与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为主题的第五届江苏九三论坛。

征文通知发出后,全省各级社组织充分挖掘社内资源潜力,广泛发动专家学者认真调研,积极撰稿,为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次论坛共收到论文94篇,我们从中挑选了55篇,编辑了《科技创新与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论文集。文集内容涵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节能减排、区域协调发展等诸多方面。

江苏九三论坛是一次集全社集体智慧对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集中探索,所收论文都具有极高的参政议政价值。我们将对所收集的论文进一步加工成为政协会议发言材料、信息和提案等,为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由于能力和水平所限,对文集可能存在的错误和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也有一些文章由于篇幅所限未能编入,对此深表歉意,并对所有向本次论坛投稿的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编者2012年5月

关于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俞申摘要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笔者通过调研发现,科技创新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经之路。本文指出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需引起注意的五个问题,并探讨了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需把握的六个重点。关键词 产业结构 调整 优化 科技创新

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战略性新产业健康发展”作为今年的主要工作,实际上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这个问题,已是多年来政府关注推动的重点。我们九三学社江苏省委把今年的论坛主题定为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是抓住了重点,值得我们共同来思考与研究。纵观全世界近百年的产业发展历史可以看到,科技进步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火车头,科技进步推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提升推进了科技进步的步伐;经济发展越是困难,越要重视科技进步,要在科技发展中寻找新产业、新产品,寻找产品发展的方向、引导市场消费、引导市场发育成熟;在市场的需求中发现商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

一、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需引起注意的五个问题

1.政府与企业的交流互动问题。各级政府部门由于占有的资源较多,获取信息能力较强,所以在指导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但同时,由于信息传递的方法和工作人员水平等多种原因,政府发出的指导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往往有较大的滞后性;而相对于企业来讲,绝大部分企业由于迫于生存,企业高层对眼前利益关注得较多,而对科技进步的信息反应不灵敏,他们很少能看出科技进步中的商机;而目前,政府与企业又缺乏有效的互动机制,有时政府花了很大精力召开一个重要的专业性会议,向企业传递一些有关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文件精神、重要科技信息,要求企业的主要领导参加,往往有些企业的主要领导会派手下无关紧要的人参加,因而错失获得重要信息的良机。所以有些重要信息的传递过程较为缓慢,信息的交流对象往往不对称。

2.政府在宏观引导中的把握力度问题。当前,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地区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重大问题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我们有时会看到,政府的引导力度过大,有时会形成大跃进式的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后遗症;如钢铁业、水泥行业、光伏产业等都遇到了大跃进式的发展,一些优势产业在短短的几年就很快会形成重复建设,产品供大于求,利润率大幅下降的残酷竞争的局面,并由国内竞争发展到在国际市场上的残酷竞争。但是,政府的引导力度过小,企业又很难有所感觉,往往会错失发展良机。

3.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互动问题。这方面的互动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最有效的动力,但是现行体制下的科研院所的一些科研人员追求的往往是论文、著作的多少,很少有人会关注自己的论文著作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有多少指导作用,他们追求的大多是论文、科研成果在职称晋升中的作用。另外,由于体制的原因,目前已很少有从产业一线基层打拼出来的高水平研究人员,从学校到科研院所,缺少对基层的了解,许多科研人员对如何进行科研成果转化、科研成果因什么原因导致无法转化等不甚了解。而绝大部分企业中的技术人员往往局限于对企业短期需求的思考,生产过程中缺什么补什么、学什么,而且大部分科技人员又缺少用理论指导实践的科研能力,由于这些问题造成了科研成果的形成与转化的困难。有的企业家准备拿出几个亿搞成果转化,但很难找到企业所需要的成果和企业与科研部门合作的切入点。在有关部门的调研中发现,某个省科研单位改革中,没有一个省属科研单位想进入企业,也没有一个企业愿意整体吸纳某个研究所,科技与产业“两张皮”的问题十分明显,科技成果转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显得很难找到互动目标和着力点。

据统计资料,我国每年有3万多项重大科技成果,但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不到10%,大量科研“成果”束之高阁。究其原因,一是我们的研究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二是企业对“成果”认识不足、时机把握不准,导致“早了没有市场,晚了市场没了”。

4.企业之间的深层次交流互动问题。由于我国目前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相当部分企业都很忌讳同行企业之间的深层次交流合作,因此很难达成真正的产业联盟;即使成立所谓的产业联盟也仅是面上的事,联盟成员之间的合作一般也在面上,无法进行深层次的合作;企业之间互偷技术的情况大有存在,一遇好的项目大家挖人才、挖技术、挖市场,很快在市场上激烈竞争,这也造成了企业不愿进行同行之间的交流和带头研究新技术的产业化。

5.产业结构调整的资金问题。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有三大元素:技术、市场、资金。目前我国民间的高新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发展比较快,对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升级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以政府为主导的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基金发展得较慢,并且在选择项目的过程中太稳,怕冒风险。如某市的一家民营企业在转型新能源产业的时候,由于产品还没形成销售,研发的时间较长,从产品生产设备的设计生产,再到产品产出需3~5年的时间。在这过程中,一些有政府背景的风投公司一直在场外关注,没有一个公司愿意投入。但是另一家上海的风险投资公司在考察了这个项目的前景、主要参与的工程技术人员、企业的背景等因素后,一期果断投入了2500万元人民币,并且承诺二期再投入1亿元人民币,如果资金还有问题,他们承诺可以由他们担保向银行借款。而有政府背景的几家风投公司至今还是在观望。在民营风投资金的加入下,该企业基本解决了资金问题,可以一门心思搞研发,一门心思出产品,现在该企业已经突破了技术瓶颈。回顾这个项目的推进过程,如果没有民间风投公司加入,那么项目就可能失败,这样就增加了一个产业结构调整的失败例子,由于有了民营风投资金的加入,初步成就了一个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范例。

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要把握的六个重点

1.以全球产业发展的趋势为导向。因为中国的经济已融入世界经济大格局,所以我们正在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是要经过全世界的市场来检验的。一般来讲,全世界需要的就是大市场,就是产业发展的大方向。我国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要瞄准世界市场,特别是发达国家市场。如果产品在发达国家市场取得一席之地,那么,我们的产业结构调整就取得了成功,经济发展水平就会上一个新台阶。

2.要以国家的产业政策为导向。要认真解读国家的产业政策,从国家产业政策中,发现国家在鼓励什么,在限制什么,鼓励的要大力发展。比如,现在国家在大力鼓励企业节能减排,那么循环经济包括工业、农业中的循环经济模式都要大力探索,都可大力发展;国家在限制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那么,如小水泥、小钢铁、小电镀等都不要去碰。总之,应顺应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就能使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好的成效。

3.要以消化吸收新技术为导向。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要化较多的功夫了解世界上的科技发展最新成果,只有在了解最新科技成果的情况下,才能及时、有效地消化吸收这些新的科技成果,并利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现在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行业与产品的生命周期很短,但是,利用最新的科技成果生产出来的产品、增加新的科技元素的产品,总能在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引领产业发展,在一定时间内取得高额回报。

4.要以政府的高水平服务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一是各地政府要形成自己的智库,特别是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地级市,可根据本地产业特点,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成立相关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的研究院所,他们的科研成果一般对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有较强的针对性;二是着力研究出适合本地实际的产业体系,并用以长久指导本地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这种指导最切合本地实际;三是政府有关部门要瞄准世界的科技发展路径,尽早指导企业做好有关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的准备工作;四是政府要细分行业、企业状况,提出分类指导意见,有的是一业一策,有的是一企一策,用比较精确的方法指导产业结构调整,一省、一市、一区的政策,统一的指导意见很难适用于所有行业、企业;五是对于代表性行业,典型性企业,政府有关部门,要用理论指导与实际指导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进行点对点的研究指导,以增强指导的有效性。

5.要以领军性人物带动产业结构调整。许多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案例证明:新兴产业、优势企业的形成需要领军性人物,领军性人物包括科学家和企业家,高新技术不能与产业资本有效对接,那么新技术就会变成老技术,企业资本不能与新技术有效对接,那么,资本会贬值,会错过发展时机;只有科学家与企业家的有效结合才能使新技术有效利用,顺利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有科学家和企业家引领的产业结构调整才是有效的。因此,政府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科学家与企业家中的领军人物的发掘,要把领军专家和企业家的发掘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上来认识。

6.要以市场为导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任何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果,首先必须要得到市场认可,市场需求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因此对于新的科研成果,我们要加以分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品,用新技术开发出新产品,用新技术创造新的产业;要重视重大科技成果的应用性开发,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应用性开发要先行,在获得市场认可的前提下,形成的产业、产品发展方向才是成功的探索。

用科技创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受党委政府、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广大企业关注的大事。目前来看,如何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仍是一个值得我们长期关注思考的问题,其中关注认真,思考得法,推动及时的地区、企业就能在用新科技成果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中取得先机,赢得发展优势。(作者单位:九三学社常州市委员会)

江苏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策略研究

乔维德摘要 如何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有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实现区域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必要条件。在简要分析江苏省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和自主创新体系中存在问题基础上,根据江苏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提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建设重点,并对加快江苏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提出思考和对策,以期推进和完善江苏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关键词 江苏省 自主创新体系 建设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江苏省面临着区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对自主创新提出了更高和更为迫切的要求。然而,江苏省目前的科技工作还没有完全适应这些要求,主要表现在:科技对江苏区域尤其是苏北地区发展的支撑能力还比较薄弱,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和有效发挥;制约地方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问题仍然较为明显;地方科技体制改革还有待深入推进,一些地区的科技项目投入与建设项目投入不够匹配、不够平衡,地方之间尤其是县级城市中的科技项目低水平重复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地方的科技工作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难以集成现有资源形成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等等。因此,江苏省必须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科技工作的开展,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使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成为江苏省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自主创新体系的建设,促进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江苏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江苏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江苏区域创新能力的基础,是推进江苏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江苏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培育与激发江苏地区的自主创新欲望和创新机制,建立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优化江苏地区科技资源配置,促进江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江苏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一)有利于培育区域自主创新的环境

江苏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不仅来自于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内在活力,更来自于良好的创新环境,以及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的社会环境。培育和建设完善的创新环境,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发挥地方政府贴近企业、贴近市场的优势,把江苏地区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形成一个局部优化的产业化环境。要重视科技体制创新,紧紧围绕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与成长,制定企业创新创业等政策措施。积极开拓科技创新的投资渠道,健全和完善以企业投入为主体、政府投入为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广泛参与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二)有利于激活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力

目前,江苏省的产业技术发展仍有很多是以跟踪模仿为主,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技术依赖。从总体状况看,江苏省相当一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层次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较低,技术开发能力有待加强;企业技术引进以硬技术的引进为主,引进与消化吸收经费比例偏低;企业虽然普遍建立研发机构,但研发机构规模不大,人员层次不高,研发能力不强;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产品模仿国内外大企业,原创性、自主性产品比较少。因此,激活企业自主创新活力应该成为构建江苏省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指导思想。(三)有利于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高新技术是一种新兴和尖端技术,是当代科学技术的最前沿技术。一个地区如果没有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支撑,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基础和后劲将十分脆弱。因此,在江苏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中,必须加快高新技术发展步伐,把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

二、江苏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一)系统开放原则

江苏省区域自主创新系统是开放的、国际化的系统,只有加强系统间的区际和国际合作,吸引和促进国内外创新资源的快速流动,才能迅速提高江苏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江苏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建设,需要在江苏省外寻找更多的创新合作伙伴,通过人才、技术和资金的合理流动,以获得信息、知识和技术等互补性资源,应用系统工程的思维规划并推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从而创造出良好的创新发展环境。(二)共享协作原则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时代,一些重大创新活动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活动是单个企业难以胜任的,只有通过众多创新主体的集成和合作,形成协作共享机制,才能真正实现创新。因此,在构建江苏区域自主创新体系时,必须重视各个创新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与协作,加强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正确处理好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和科研机构间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充分发挥政府在创新中的政策引导作用。(三)激励竞争原则

要提高区域创新效率,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就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激励机制。创新激励机制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市场对创新的激励。市场是形成创新动力的外部条件,对创新产生重要的刺激作用,市场可以从消除不确定性、利益刺激、创新标准及创新主体优化等方面激励创新。二是政府对创新的激励。政府在推动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在加强科技投入、增加技术供给、扩大创新对技术的选择性、降低科技产品价格等方面提供帮助与支持。激励竞争原则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应遵循的最基本原则,离开了激励竞争机制,区域创新体系就无法高效、有序运行。(四)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原则

发达国家的创新体系均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机制为资源配置基础的,而我国长期以来主要是以研究机构为主体、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导的计划机制为资源配置基础的,江苏省也不例外。目前,这种科技体制的弊端已普遍被人们所认识。所以,江苏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应该以企业为创新投入的主体,让市场作为自主创新体系的资源配置基础,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动性和市场的创新导向性。同时,充分利用江苏各地方政府在创新体系建设中引导和整合作用。政府出台的创新政策和市场的力量在创新体系建设中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三、加快江苏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一)构建以高校、科研机构为重点的技术源生产体系

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江苏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中,要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首先,要加强科研型大学的建设力度。江苏应进一步深化高校教学和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大众化、国际化、现代化步伐,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同时促进高校和企业实现产学研的有效衔接,推动高校与企业间人才、信息和资源的开放互动与友好合作。其次,要推进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流动站等基地建设,加强前瞻性技术研究,抢占产业技术的制高点。再次,要充分发挥驻地江苏的科研院所的重要作用,加强驻苏科研院所与江苏区域企业的技术合作与交流,加速实现高新技术向江苏区域产业的辐射与转化。(二)构建以科技中介机构为核心的科技服务体系

科技中介机构是推动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桥梁与纽带,是江苏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推进专业化、特色化的科技中介服务,培育一批信誉度高、专业服务水平好、开拓能力强的骨干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重点发展技术集成、产品设计、工艺配套等公共技术服务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等科技中介服务业务,不断打造科技中介机构服务品牌和精品服务项目,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以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等为依托,建设国内一流的科技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形成科技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三)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江苏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建设。政府要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支持,不断引导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高自主创新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要发挥民营科技企业生力军的作用,提升企业技术装备的水平,提高产品技术含量,鼓励有条件的民营科技企业更多地承担国家、省、市各类科技项目,创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鼓励科技人员创办民营科技企业,支持民营科技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四)构建以政府为导向的宏观管理体系

一是转变政府的职能:政府由过去的直接组织创新活动为主转向以宏观导向、优化环境、提供服务为主,强化服务意识,建设高效服务型政府。二是完善创新制度的建设与设计:主要包括产业政策、产业和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等。三是制定促进创新的政策法规:政府应根据江苏省产业的发展需求,制定地方性促进技术创新的一系列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促进知识产权保护、构筑创新人才高地、加大科技奖励等政策措施。(五)构建多元化创新资源投入体系

一是强化科技投入,建立多元化融资体系。目前,江苏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创新的资金来源明显不足,普遍存在融资难问题。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不仅需要政府的宏观财政投入,更需要持续规范的金融支持,我们必须努力完善企业创新的金融保障机制,加大金融对中小企业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银行要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稳定的银企关系,对创新活力强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促进征信机构的发展,为银行改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提供支持。政府利用基金、贴息、担保等方式,引导各类商业金融机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与产业化。各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服务机制和信贷管理体制,不断简化贷款手续,支持企业研发活动,积极解决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困难。二是加快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鼓励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吸引人才,以项目带动培养创新型人才。大力吸收和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制定并实施吸引优秀人才归国的相关政策与办法;积极引进博士到企业的博士后工作站从事研发和自主创新等工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采取“刚性引进”和“柔性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吸引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的各类人才去企业工作。政府应通过设立各种奖项,奖励有自主创新重大成果的杰出人才,促进我省大批紧缺人才、创新人才和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从而全面提升江苏企业的科技竞争力。(作者单位:无锡市广播电视大学社会教育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张于葫,张义梁.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5)

[2]戴德锋,殷旭东,李宗植.江苏省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3]赵喜仓,诸葛秀山,李冉.城市创新体系构建的一点思考.江苏商论,2007(11)

[4]谭跃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观点综述[J].学习导报,2006(6)

[5]刘培亭,元邵东.浅谈我国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J].泰山学院学报,2006(2)

[6]李振京.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J].宏观经济管理,2006(2)

[7]戴德锋.江苏省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与对策[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4)

[8]贺赛龙.基于区域的城市创新体系研究[J].对策与战略,2007(1)

[9]徐冬青.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的成功经验与江苏自主创新[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5)

[10]查英青.自主创新能力与福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4)

江苏省科技投入和产出绩效分析与对策建议

余海鹏摘要 对江苏省科技投入和产出绩效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提高科技投入和产出绩效的对策建议,为推进江苏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省份提供科学依据。关键词 科技投入 产出绩效 对策建议 江苏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和经济日新月异的变化,科技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要。科教兴国战略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对科技投入产出的效率进行研究、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力求产出的最大化,以提高科技投入产出的效率,发挥科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江苏省经济发展正处于由资本驱动向科技驱动、由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转换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工程。科技投入是科技创新的前提条件,科技产出是科技创新的绩效体现。通过分析江苏省科技投入和产出绩效,明晰科技投入和产出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江苏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获取科技创新优势,增强知识竞争力,最大限度地释放“第一生产力”和“第一资源”能量所面临的重要实践任务。

一、江苏省科技投入要素分析

近年来,江苏省R&D经费投入呈递增趋势,且增长速度很快,每年的增长幅度都超过20%。研究与发展活动经费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增长,从2005年的1.48%上升至2010年的2.10%(见表1),政府科技拨款从2005年的35.67亿元上升至2010年的150.35亿元,年均增幅超过30%,政府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不断增长,从2005年的2.13%上升至2010年的3.10%。表1 R&D经费投入

科技发展的人力支撑得到加强。2010年,全省专业技术人员810万人。全省从事科技活动人员73.31万人,其中研究与发展活动(R&D)人员40.62万人,占从事科技活动人员的55.41%。按实际工作时间计算的R&D人员全时当量31.53万人年,比上年增长15.37%。从表2可以看出近年来我省科技活动人员及研发活动人员数都有明显增长。表2 2005~2010年科技活动人员及研发活动人员变化情况

企业研发投入大幅增加。全省工业企业2010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949.60亿元,研究与发展活动经费支出699.18亿元,分别占工业销售收入的1.04%和0.78%。从表3可以看到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研究与发展活动经费支出近年来都有明显增长。表3 2005~2010年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情况

二、江苏省科技创新活动产出水平分析

科技创新成效显著,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10年万名R&D活动人员科技论文数1536.61篇,万名就业人员发明专利拥有量4.16项。2010年全省有46项重大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41项。199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表4 2005~2010年科技成果情况

专利申请与授权数持续增长,2010年共申请专利235873件,授权专利138382件,分别比上年增长35.3%和58.5%,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位居全国第一。表5 2005~2010年申请专利及授权专利情况

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2010年实现收入332亿元,比上年增加70.82亿元,增长27.12%。技术市场活跃,2010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2.05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额317.05亿元,成交额比上年增长12.4%。表6 2005~2010年申请专利及授权专利情况

高新技术产品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2010年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125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3%,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46.5%。表7 2005~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情况

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加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0354.84亿元,比上年增长38.1%,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33%,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全省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3093家,全年认定国家重点新产品201项,省级高新技术产品4923项,省自主创新产品516项。表8 2005~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情况

R&D的比重快速增长,科技与经济发展潜力得到提高,有效地带动了科技进步贡献率的上升幅度(见表9)。表9 科技进步贡献率

三、江苏省科技投入和产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技经费投入力度不够,与发达国家及国内部分科技强省(市)仍存在差距。江苏省市科技活动经费和R&D经费投入与发达国家及国内部分科技强省(市)的差距还较大。2010年江苏省R&D经费支出与GDP比例为2.07%,列全国第5位。

2.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力度还有待继续加大。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为3.06%,列全国第6位。

3.企业的科技投入还需进一步提高。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1.06%,列全国第6位,企业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0.14%,列全国第18位。

4.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方向尚有待进一步优化。

5.企业的科技投入产出绩效还较低。

四、进一步提高江苏省科技投入和产出绩效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拓宽科技投入渠道,提高资本市场与技术市场的融合度。要继续加大江苏省科技活动经费和R&D经费的投入强度。着力提高江苏省R&D经费中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强度。重视提高江苏省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进一步引导企业科技创新潜力的释放。要继续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力度。推动风险投资介入科技成果的转化,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进人风险投资领域,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与技术市场的融合度。

2.不断优化科技投入结构,推动江苏省技术引进主导型模式向自主创新主导型模式转变。要逐步调整和优化科技投入的结构。注意增加R&D经费中基础研究费用的比例。要增加政府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行业的科技拨款资助率,不断优化江苏省工业企业科技经费投入的行业结构。要增加对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的投入力度,注重提高科技创新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着力提高本土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

3.构建支持原始创新的激励机制,增强原始创新的动力。原始创新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江苏省要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必须通过政策创新来支持和激励原始创新。要转变政府传统的科技资助方式,由项目投入为主转向重视对科技创新领军人物的资助。要制定和实施对原始创新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要构建对原始创新成果的财政补偿机制。

4.推进企业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构筑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要运用政策手段,促进优秀科技人员向企业流动,增强企业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的能力,打造更多的R&D驱动型企业。制定鼓励自主创新的科技税收政策,着重对企业研发环节的税收激励,以便进一步促进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水平。

5.进一步完善科技投入和产出绩效的评估机制。(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学报编辑部)

参考文献:

[1]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各相关年份。

[2]国家统计局和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各相关年份。

[3]石忆邵.进一步完善我国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几点建议[J].中国科技论坛,2005(5)。

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

林 艺摘要 作者通过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的功能定位、体系结构、人才结构和中介服务机构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围绕产业结构、产业链、人才结构、产学研结合、创新平台建设以及发挥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提出了加快区域创新的建议。主题词 区域创新 体系建设 协调发展

创业创新是富民之本、强省之源。目前我省正处在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重要时期,在解决资源环境制约,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环节上,必须依靠区域自主创新。只有具备了极强的区域创新能力,我省才会具有可持续的竞争力,经济才能自主协调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一)产学研合作机制尚待完善,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产业集群中的核心作用未能发挥

1.产学研合作机制尚待完善。近年来,我省产学研结合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各地的科技园区产学研结合出现了令人欣喜的现象。但是,我们的产学研合作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产学研合作层次不高、深度不够、资金不足、动力不够以及产学研脱节等现象仍然存在。

2.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创新经费投入与国际上同类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政策依赖性过强,在市场体系还不是特别健全的情况下,企业的生存不是建立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而是依赖于获取政府的资源,目前企业并未在技术创新链条中起主导作用,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政府。

3.企业在产业集群中的核心作用未能发挥。目前企业的聚集并未形成有效的网络关系,真正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没有形成。创新型产业集群是以创新型企业和人才为主体,以知识或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品牌产品为主要内容,以创新组织网络和商业模式等为依托,以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文化为环境的产业集群,只有当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之后,产学研合作关系、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大小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才会真正理顺,才会有真正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二)创新体系的功能定位不明确、体系结构不合理

1.区域创新体系功能定位不明确。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只有以区域创新平台为依托,对基于区域内创新主体的关联机制、协作与竞争机制、创新要素的整合机制、创新成果的转化机制等有效整合,才能大大提升区域整体投入产出效益。

2.区域创新体系结构不合理。创新体系结构不合理,实际上指的是有效制度和机制的缺失而导致的各个创新主体的各自为政和一盘散沙的状况。表现为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技术转移体系、制度创新体系之间的协同与配合的缺失;各体系内部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与配合的缺失;各创新要素之间的协同与配合的缺失。(三)人才结构和数量跟不上区域发展的要求

1.人才结构素质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差距较大。在人才队伍结构上,我省一般性人才较多,能够突破重大关键技术、攻克重大技术难题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偏少,特别是领军型人才和团队更少,人才国际化程度仍偏低。从区域分布上,苏南人才相对较多,苏中苏北人才较少。从行业分布上,高校院所人才较多,全省60%以上的科技人才集中在高校和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而企业中高层次人才则较为缺乏。

2.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人才规模与产业发展要求差距较大。就服务业来说,我省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仅为35%左右,不到美国、英国、法国和加拿大的一半,与日本、德国和韩国相差30%以上。

3.企业人才开发的主体作用与转型升级要求差距较大。全省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自主创新和人才开发的主体,企业拥有的科技创新人才数量、素质还不能满足转型升级的需要,企业仍存在重眼前轻长远,重设备购买轻人才投入,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

4.人才创新活力与创新型经济发展要求存在差距。目前高校和科研院所主要侧重论文发表等,导致科研人员忙于申报课题、发表论文、鉴定成果。虽然科技成果很多,但成果的转化率不到1/10。(四)中介服务机构跟不上区域创新的步伐

1.法制环境不完善不健全。虽然我国已经制定和实施了《科技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合同法》、《专利法》等,但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专门法律法规仍是空白,远没有满足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正常市场化运作的需要,政府管理部门目前尚缺乏适应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健康发展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从而存在着无序竞争和不正当竞争。

2.缺乏素质高、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由于没有建立中介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的培训制度和资格认定制度,现有的科技中介从业人员中,人才储备不足,素质不高,知识背景单一,缺乏既懂科技、又懂市场和经营的服务队伍。在实际工作中,对行业的市场发展趋势缺乏较强的洞察力,无法为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提供深层次的服务。

3.供需结构不平衡。一方面,科研机构面向市场的研发能力不强,切合市场需求的成果不多。科技成果的成熟度不高,许多成果停留在论文发表、实验室成功等阶段,存在“中试空白”,无法被企业立即应用;另一方面,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程度远未满足企业对创新服务的需求,对区域创新系统的作用也极其有限。

4.区域发展不平衡。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例,我省共有64家,其中国家级示范中心19家,从业人员943人。在区域布局上,苏南苏中相对完善,苏北相对薄弱;在经费投入上,省市科技计划中均无专项经费支持,已有的支持项目强度也普遍较小;在队伍建设上,缺乏系统的业务技能培训,能力水平难以满足科技创新不断提升的工作要求,缺乏核心和品牌业务。

二、政策建议(一)围绕产业结构产业链,加快区域创新和协调发展

1.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不能仅仅局限于某几类产业,而是要进行广泛深入的社会创新及创新成果产业化,拉长产业链条,使其规模化、集聚化、效益化。大力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产品,培育多元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提高产业效益。

2.选准切入点,集中资金重点突破。制约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资金短缺和人才缺乏,所以要在高新技术产业中选准主攻方向,把有限的资金和人力集中投入、重点突破。

3.提高辐射效应,建立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链。优先发展具有辐射力度大、对周边环境促进作用大的高技术产业,如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精细化工及生物工程等,通过辐射效应,形成以主导产业为中心的生产、运输、金融、科技网络化的经济联合体,促进资源的闭合循环、高效利用。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建立产业集聚区域的本地创新网络,促使大量企业空间上相互靠近,营造一种集聚气氛、公平发展环境,使老企业成长壮大、新企业入驻扎根,企业在信息交流中创新、衍生、裂变,逐步形成供应与辅助生产的关系,形成向外扩张态势。政府通过重点扶持,挽留和吸引更多企业的R&D机构、总部和市场营销部门落户,发展成为本地强势产业,形成企业群、产业链,提高区域自主创新和协调发展能力。(二)围绕人才结构,加快区域创新和协调发展

1.优化环境,集聚人才。优化产业发展硬环境和软环境:在硬环境上,建设良好的公共设施和完善的配套服务;在软环境上,从创新文化环境、创新融资渠道、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创新服务体系、政策等方面全方位创造良好的环境。以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核心,形成科技人才的聚集地,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人才集聚中心,集聚一批与产业、经济发展相适应,能够有效推动产业发展的具有较强竞争力、创新能力强的科技人才,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环境,健全科技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科技成果流通、专利、版权、知识产权等方面法律、法规,建立一套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这样,才能保护、留用、吸聚那些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更好地提升产业持续竞争力。

2.加快新兴产业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围绕新兴产业发展需求,鼓励高校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层次结构和区域布局,扶持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相关的学科专业建设,加快增设或创办创意学院、光伏学院、物联网学院等新院系,为新兴产业发展培养和储备大量人才。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与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依托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培养造就产业发展的高端人才。

3.构建多层次人才培训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资源素质。注重对现有人才队伍的挖掘和创新能力的升级,培养一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科技人才。一是有效开发本土人才,重视对现有人才队伍的挖潜。在重视外来人才引进的同时,注重留住本地人才,对于有发展前景的项目给予充足的政策支持,努力推进高新技术重点产业集群的发展与高校学科建设联动,培养一批本土高技术人才。二是重视多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坚持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并重,全面整合教育资源,加快发展和壮大一批高、中、低相协调的各层次,切实为我省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保障。

4.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引进机制,改善人才结构性矛盾。一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提升人才队伍创新能力。二要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有针对性地引进和培养一批科技创新各方面的领军人物,充分发挥我省高等院校和科研所人才密集的优势,加快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工程项目、博士后流动站等高层次人才载体的建设,为人才创造施展才华的空间,培养一批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创新和创业的学科技术带头人。(三)围绕产学研结合,加快区域创新和协调发展

1.突出政府引导作用,加强环境建设。进一步强化政府在推动产学研工作中统筹规划、组织引导、政策倾斜、公共服务方面的功能,加大公共创新环境建设,为产学研合作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2.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在科技部和省科技厅的领导下,尽快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我省优势产业,提供研发保障和技术支持。

3.加大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力度。选择具有产业基础、研发潜力、市场前景的若干领域,通过整体引进、与国家部委共建、与研究机构共建、与企业共建或有关部门自建等多种形式,发挥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的积极性,建成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在先进集成制造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基因工程、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领域开展高水平的产学研合作。(四)围绕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区域创新和协调发展

1.以政府为核心的区域创新服务平台。以政府部门为核心来负责平台构建和运行。平台的建立主要是针对企业不愿提供的、具有完全公共服务功能的领域。平台是非盈利性的。平台可以充分补充市场调控的不足,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功能。

2.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核心的区域创新服务平台。该平台主要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核心,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组成。平台的建立可以为区域内中小企业提供优质、低成本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运行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技术服务能力和推广网络以及市场基础,避免重复建设。

3.以企业为核心的区域创新服务平台。该平台主要以企业为核心,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组成。在平台的建设中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平台具有运行效率高,在技术的选择上符合市场需求的优点。

4.以科研院所为核心的区域创新服务平台。该平台主要以区域内的院所为核心,联合区域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组成。产业专业化程度高,平台的建立可以充分利用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的研发能力,但是平台的运行要注重解决好贴近市场、贴近产业和贴近企业的问题。(五)发挥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加快区域创新

1.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投入中介服务机构。政府要制定向中介服务专业人才倾斜的政策措施,鼓励高层次的海外留学人员回国从事中介服务工作或创办各类中介服务机构。通过政府多边、双边及民间合作等多种途径,鼓励和组织与国内外知名中介机构开展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促进中介服务机构尽快与国际服务规范接轨。鼓励中介服务机构内部的员工培训,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岗位职业培训,资助中介服务机构选派优秀的从业人员出国培训和交流,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2.建立中介服务机构的资质和服务标准,规范服务主体的市场行为。建议对中介服务机构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中介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编制《中介服务人员从业资格评定管理办法》、《中介服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准则》、《中介服务机构资格等级评定办法》、《中介服务机构信誉评审办法》、《中介服务质量标准及定价规范》和《中介合同示范文本》等文本,使中介服务进入规范有序发展轨道。

3.加大扶持力度,为中介服务机构营造优良的政策环境。研究制定对中介服务机构的财政扶持措施和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的发展措施,使行业协会成为连接政府与中介服务机构的真正具有行业自律管理机制的行为主体,扩大政府对中介服务服务的采购,扶持中介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的逐步到位,中介服务机构在区域创新网络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只有扎扎实实地做好中介服务工作,不断拓展自身业务,完善自身建设,才能进一步的提高整个区域的创新能力。(作者单位:张家港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参考文献:

[1]杨美成,宋卫红.技术创新机制转变与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功能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2]苗成斌.人才发展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5)

发展新兴产业 促进产业升级

——关于科学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丁俊荣摘要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进展。如何科学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者认为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先导,继续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从而实现经济自主协调发展。对我省大部分地区而言,建议仍然以发展新兴产业为抓手,在探索和把握新时期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从总体上看,当前江苏省大多数地区已进入全面小康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新阶段。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如何把握机遇,抢占先机,继续在新的层面上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于增创新优势,在科学发展道路上铸造新的辉煌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科学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现稳中趋好的良好态势,但结构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日益凸显,制约了经济在高平台上快速健康发展,科学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亟待进行。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为例,近年来通州经济社会呈现出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工业经济发展向好、固定资产投资提速、消费市场相对活跃、三外发展趋于平缓、财政收入快速增长、金融存贷平稳运行、城乡居民收支双增的良好态势。但也面临着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加大、第三产业发展深层次矛盾突出等问题。一是由于融资成本增加、人工成本上升等诸多原因,部分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加大。二是服务业发展后劲不足,服务业总量占比偏低,传统服务业占比偏高。2011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34.0%,分别比省、市平均水平低6.2个和3.7个百分点。在新兴服务业成为新一轮现代服务业竞争的制高点的趋势下,通州商贸、零售等传统服务业仍然占据主体地位,新兴服务业目前还处于培育初期阶段,既影响了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也制约了经济的转型升级。三是工业经济主辅分离较慢,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程度较低,制造业企业中销售、运输等服务资源还未真正向社会开放,工业企业主辅分离推进速度较慢。

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靠以往传统办法很难奏效,必须把科学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紧迫的任务,从全局考虑,从长远谋划,从实际出发,从眼前最要紧的事入手,解放思想,不断开拓,谋求大的发展。

二、科学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笔者认为,发展新兴产业,是当前我们科学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现实举措。发展新兴产业,也是江苏省委、省政府为推动科技进步、创新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升级而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经过几年的发展,我省各地围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与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大做文章,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新兴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也成为我省的经济发展新动力。(一)解决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就是解决科学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新兴产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服务还不到位。当前的制度环境与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还不甚吻合,相关部门为新兴产业的认证、审批、帮扶打开通道的创新举措不多,综合协调力度不大,企业获得实惠和方便不多。

二是新兴产业发展主体创新能力仍然不强。企业研发资金的投入普遍不足,创新机制不完备,政府对新兴产业的包括税收在内的各项奖励还不够,科技部门对企业创新成果转化的引导和帮助不多等,导致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和有利条件。

三是部分新兴产业规模小、布局散亟待解决。集聚区主导作用不强是个通病。不难发现,我省各地为加速新兴产业发展,在推进集聚区建设方面花了不少精力。但从总体上看,规模较小,特色不明,层次不高,配套不完善,特别是对地方主导产业带动作用还需加强。大多数特色产业过于分散,没有形成规模的特色区域,布局也不合理,不利于抓大放小,统筹规划,容易造成产能过剩,这样就会直接导致整个新兴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低下,成套能力薄弱,服务水平落后,规模难以提升。

四是土地、融资等瓶颈期待早日破解。资金问题现在仍是企业发展的瓶颈,特别是新建企业,资金不够,信誉不够,难以得到融资支持,造成融资一步不到位,生产、研发步步受牵制的不良循环。(二)发展新兴产业需要有务实的举措

一要优化产业布局,提高新兴产业聚集度。以“园”、“区”为平台,走集群化发展道路。要打造地区新兴产业的特色产业区,发挥新兴产业基地发展规划的约束功能,找准切入点,明确产业定位,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外招商的力度,积极引进配套企业,大力延伸新兴产业的产业链,推进新兴产业向园区聚集,项目向园区集中,凸显区域特色竞争优势。

二要强化政策的引导作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鼓励企业用合股、抱团的形式由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进军,加大科技、税收、金融、进出口等部门的联动,为新兴产业的审批、认证、服务开辟绿色通道,帮助搭建融资大平台,引导、扶持、奖励新兴产业的生产和研发,同时加大对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的政策约束,宣传指导企业走品牌发展道路,争创知名、著名、驰名商标,培育拥有自主品牌的产业集群品牌,放大示范效应。

三要以高新技术推动新兴产业。树立科技就是生产力,科技就是经济效益的发展理念,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一方面以高新技术来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推广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延长产业链;另一方面把信息技术应用于产品的设计、制造、管理、营销、服务等全过程,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应变能力。

四要体现以人为本。无论科技创新还是产业转型都要依靠人才,所以要充分释放和利用人才资源,给予引进人才在生活上的帮助和工作上的奖励,使其转变为地区的创新优势,真正使地区成为人才创新创业的一方热土。同时还要搭建企业创新平台和技术服务中心,让产学研项目尽快形成规模和效益。

三、科学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实现产业升级相得益彰

发展新兴产业只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之一,所起的作用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并不能完全替代和涵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科学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将其与实现产业升级有机结合起来,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科学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仅是如何把要素动员起来,如何引进要素,解决要素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更加科学合理有效配置资源。(一)要着力化解产业升级的制约因素

一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适当减少不合理的宏观调控。由于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波动幅度较大,导致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影响了由企业自身创新所带来的产品更新、工艺完善等产业升级动力的形成。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慢,民营经济活跃程度不够,创新升级的意识不强。政策不稳,现行财政管理体制仍需健全,特别是频繁波动的货币政策,使得一些企业忙中难进。尽管这些调控从大的方面看是为了抑制通胀,稳定经济发展,但过于频繁的调控会给市场微观主体在产业升级方面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是长远谋划发展战略。前若干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充分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吸引和利用外资,创办合资、合作、独资等企业,使我国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由于这些产业和产品往往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不仅技术含量低,而且进入壁垒低,众多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纷纷加入,非常容易形成产业同构和恶性竞争,制约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谋划产业升级的发展战略。(二)要突出企业在产业升级中的主体地位和政府部门的主导地位

一是市场机制与政府导向相结合。产业升级必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应。同时政府要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借鉴其他地区在产业升级方面的成功做法或经验,发挥地方政府在区域产业政策制定和导向方面的积极作用,整合区域范围内的企业和产业资源,克服和避免市场的自发生和盲目性的弊端,加快推进产业升级。

二是龙头带动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由于资源的差异和发展基础的差别,不同地方都有各自的龙头企业,这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标志性、主导性的企业,因此,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应通过龙头企业的衍生、裂变和被模仿与凝聚,吸引一批相同、相近或相关企业加快集聚和集群发展,以拉长产业链,为产业升级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要加强自主创新。企业不断研发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或独特核心技术是加快产业升级的关键,要在引进先进设备和适用技术的基础上,大力推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注重整合现有技术,以重点实现由单一技术突破为主向与多技术集成相结合转变。地区要着力选择创新能力强,成长空间大,发展后劲足的企业作为产业升级的重点。(三)要不断创新产业升级的途径和方法。

一要稳定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产业。要实现产业升级,构造起现代产业体系,需要稳步发展传统的优势产业。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总量状况所决定。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是一个经济大国、人口大国、消费大国,一方面要保持经济增长,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另一方面,要保证充分就业,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在将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低端产品的生产与产业仍是不可缺少的。当然,强调稳定传统优势产业,重在强化对它的技术改造,注重内涵的提高,不铺新摊子,不上新项目,尤其是地方之间同构性强的项目。还要按照产业内部升级的要求,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淘汰耗能大、污染重的那些属于资源和环境约束型的产能,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

二要大力发展战略性行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这一国际背景下的产业升级,必须充分利用对外开放,引进技术的机遇,在参与经济全球化中促进产业升级。要注重全球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着力引进能弥补地方产业链缺失环节的技术,以提升地方产业的竞争力。要注重通过消化吸收和集成等方式创新,提高本地产业竞争能力。

三要强化创新激励。建议依据本地产业结构的现状和产业升级的目标,制定和出台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政策和措施。同时,加大人、财、物的投入,重点加强相关技术、品牌、人才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为企业产品升级,本地区产业升级提供服务和保障。

四要打破市场分割,优化产业升级空间布局。要通过体制改革打破由行政区划造成的地方保护主义,强化经济区划的作用,鼓励企业按地区间的比较优势进行布局,加强地区之间产业协调发展,提高地区间的产业互补性,形成一个结构多元、布局合理、流动顺畅的新型产业体系,保持产业升级的持续性。

结束语

发展新兴产业,实现产业升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合力推进。在科学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工作中,必须切实增强主动性、紧迫感、责任感,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才能够使我们的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来越宽。(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高校与企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于力革摘要 高校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是提升地方经济、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一方面要从体制、政策、制度等方面营建有利于技术创新为导向的环境与氛围,另一方面要在正确把握时代背景、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基础上,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功能,紧密结合学科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关键词 高校 企业 科技创新 能力

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新技术革命极其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实力的竞争,是科技创新的广度和深度的竞争。因此,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是提升我国企业竞争优势、强国富民的前提,而科技创新的关键是人才,尤其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并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人才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

科学与技术,总称为科学技术。在许多情况下习惯于把“科学技术”联在一起使用,这说明科学与技术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但是本质上科学与技术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科学是客观本质和规律的揭示,是如实地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论体系;技术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它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劳动手段、工艺流程和方式方法的总和。因此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科学创新以认识自然规律为主要目标,其创新成果可能对人类生活产生革命性的重大作用。技术创新则以利用已有规律改造世界,其创造成果可直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认知能力。按照美国国会图书馆研究部所提出的定义,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的设想和产生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它包括设想的产生、研发、商业化到扩散的一系列的活动。在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上,科学创新为技术创新奠定着理论的基础和依据,或提供着理论的指导和前提;技术创新则是科学创新成果的应用或沿着应用方向的延伸,同时,技术创新也为科学创新提供了更高水平的手段或工具。

江苏省作为一个经济大省、科技大省,在科技创新的很多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例如在科技创新人员的绝对数、科研机构的绝对数、科技投入的绝对数、科技产出的绝对数等上都有着明显的领先的优势。这主要表现在:(1)高层次人才多。在江苏的“两院”院士总数仅次于北京、上海,列全国第三位。(2)高校和科研院所多。现有普通高校近八十所,高校在校生近四十万人,均列全国第一;国家级重点学科近五十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近二十个,均占全国高校的1/10。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八十多个,企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二十多个,在全国均位居第一。这些实实在在的人才优势为江苏省科技创新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江苏又是我国的经济大省、强省,基础设施完善,投资环境优良。科技创新要想很好的运作与执行,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基础是不行的,在这方面江苏特别是苏南地区优势明显。以苏锡常为代表的苏南地区在人均收入方面更是名列全国前茅,属于传统的发达地区。路、房、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也相对完善,生活条件相对较高。另外,从投资环境来说,政府行为相对规范,各种中介服务机构和金融保险机构的服务也完善,这些都保证了江苏省科技创新的健康发展。

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目的是希望通过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提高科技创新平台所在高校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一、企业和高校在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现阶段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整体水平不高,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普遍较低,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还不牢固,创新过程诸多环节还需要来自其他组织的关照和帮助。这些组织的支持和帮助内容广泛,项目繁多,如,技术引进、技术评价、技术信息、技术咨询、技术孵化、法律咨询、会计咨询、专利代理、公关策划、产权交易、人才引进等等。

从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我国高校在科技创新的基地建设、科研成就以及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然而由于高校在创新认识、创新体制以及创新组织机构等方面还存在着束缚高校科技创新活力的某些因素,使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甚至停滞不前,难以适应国家科技创新和科技发展的形势需要,同时对企业的技术支持得不到加强,甚至在某些技术领域没有企业发展迅速。近几年学校扩招、扩建,一直忙于教学,实验设备所增无几,几乎没时间搞新项目;新增加的人员实践经验少,又无法直接承担项目。高校在知识传授上,也不能把本专业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及时充实到教学中去,学生就了解不到本专业的最新研究、发展方向,就不能把新的技术带到企业中去,必然会影响企业今后的发展。

高校对基础学科和技术科学探索情有独钟,对应用技术和科技开发缺乏研究热情;创新方式缺乏,高校科技创新人员缺乏对企业深层次的接触和了解,形成了对于科技创新过于简单的思想认识;创新目标认识上的缺失,也就是“只重视理论研究,轻视实际应用”;科技创新体制不完善,高校科技创新制度不健全,没有一套完善的约束、激励机制;科技创新上的投入缺乏,如果没有国家的支持,很难想象有哪一所高校能主动拿出几千万元搞自己的实验室,而在搞基本建设上却不惜任何代价;创新组织机构缺失,很多高校没有自己专门的研究机构,大部分有了项目临时组织一些人参与,没有长远的科技创新规划;科技创新目标不明确,他们认为科技创新就是企业必须主动找高校合作,请高校为他们研制新产品,而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科技创新是高校为企业服务,企业是高校的客户。

目前,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四多四少”现象。一是“虚”多“实”少;二是“短命”团队多、“长寿”团队少;三是自下而上形成的团队多、自上而下形成的团队少;四是单学科、单部门的团队多,跨学科、跨部门的团队少。由于各科研院所与高校间存在着资源竞争。在基础设施方面,许多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依赖于单一部门和学科而建立,设施的共享度低,未能发挥出学科和人员的汇聚平台作用。在激励目标上,竞争与合作的失衡是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资源投入上“单、小、断、散、硬”更是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形成影响。

二、提升高校科技创新的建议与对策(一)建立健全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打破平均主义,对那些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要在政治上多关心,工作上多支持,待遇上适当倾斜。要改进人才考核办法,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把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人才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二)实现多学科的有机结合。要真正意义上组建科研创新团队,必须打破高校内部传统的按学科分类的院系建制以及长期存在的学科壁垒,建立人员流动平台,形成柔性的组织结构,充分挖掘各个学科人员优势,促进多学科、多方向、多维度的交叉融合,发挥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最大效能。应该避免为了拿到项目,获得经费,在功利主义思想的支配下,临时拼凑和包装“阵容强大”的团队。(三)完善职称评价机制,注重政策引导,提高对科技创新的认识,高校科研人员普遍重视与其待遇紧密相连的职称问题,而职称评定主要考核论文发表数量、科研成果获奖数量,对科技成果能否转化成生产力、能否产生经济效益则没有科学合理的衡量标准。在这一政策引导下,科研人员将主要精力放在发表论文上而很少去考虑搞科研。所以政策要积极引导,提高高校科研人员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四)加大科技创新资金投入,科研经费不足是造成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弱、成果少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科研人员有研究项目,但苦于没有经费而被迫放弃。现在,大部分高校都在搞扩建、搞扩招,把大量资金都用在基本建设上,而忽略了科研经费的投入,势必影响教研结合,共同发展。(五)确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品为主线的研究开发模式创新观念,转变思维方式,主动出击,深入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要什么,从“先科研,出了成果再找主顾”转变为以“产品为主线”的研发模式。这样才能带动学科发展,始终走在企业的前列,对企业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六)大胆改革我国传统教育体制,创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方法。在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中,以“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为主,注重知识的掌握,忽视了知识的能力以及创造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改革传统教育体制,改革教学方法,变“注入式”为“双向式”、“交流式”和“启发式”。坚持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训练相结合的教育方法,注重强化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拓宽专业基础,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在保证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要加大学生自由选课的自由度,提倡学生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以进一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知识面,提高他们从事学科专业间交叉、渗透研究的能力和水平。(七)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实现高校科技创新的核心没有一流的队伍,不可能建设一流的学科,培养一流的人才,开展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出一流的科研成果。实现科技创新的核心是人、是队伍。没有人、没有队伍、没有学科带头人和骨干人员组成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科研梯队,要想实现科技创新是不可能的。(八)强化高校科技创新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产、学、研”结合。

三、结语

当今高校大力提倡“政、产、学、研”结合,有效整合与企业的资源优势,最终实现“双赢”,双方必须做到:一是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增加科技创新的投入,对科技创新主体给予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以弥补创新主体由于科技创新外部性带来的收益减少;通过制定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护创新主体获得更多的收益。通过完善资本市场和金融体制,以利于创新主体在更广阔的范围融资,支持创新主体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内创新主体准入、种类、竞争体系,创新机制等方面的政策引导创新平台实现有效集聚,错位竞争,差异化发展。二是当企业对科技成果的需求不能被满足或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挣扎的时候,这时高校要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把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主动帮助企业摆脱困境;三是当科技成果资源缺乏的时候,高校应主动深入企业,深入市场,把企业作为自己的客户,牢固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思想意识,主动研发新产品帮助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科研能力;四是企业要加大投入,主动吸纳高校的科技成果,高校成果才能及时转化为企业产品,投放市场,满足人们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产、学、研”结合。

中外历史事实证明:科技创新是一国兴衰成败的关键,经济增长是一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现代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竞争是基于知识经济的竞争,科技创新在一国的经济增长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高校要真正成为国家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就要把自身的科技优势与企业的科技需求相结合。建设高校科技创新平台需要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还需要教育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协会、学会加强沟通与协调!需要进一步加强高校与行业、企业的沟通和联系!争取得到更多更大的支持和互动!(作者单位:江南大学)

参考文献:

[1]刘霁堂,陈丽莉.高校与企业合作技术创新模式选择[J].科技管理研究,2007(6)

[2]宋秀兰,齐昕.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政策措施研究[J].高教与经济,2010,23(4)

[3]王欣.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苏南地区(苏州)产学研结合发展的研究与思考

张东驰摘要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我国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当前,苏南地区正加快转型升级,如何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是苏南地区新时期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论文以苏州市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苏南地区产学研合作模式,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产学研合作的做法和经验,探索苏南地区产学研合作的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建议思路。关键词 苏南地区 苏州 产学研结合 研究与思考

一、苏南地区(苏州)产学研合作模式分析

近年来,苏南地区在外向型经济跨越赶超的同时,大力推进创新型经济领跑示范,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机制、研究新举措,推动了创新要素加速聚集。综合分析苏南地区特别是苏州产学研合作项目案例,主要有以下五种典型合作模式:(一)聘请专业管理团队市场化运作模式。院校科研人员携带科研成果,联合上下游产业链关联企业以及风险投资机构实施成果转化,关联企业提供大部分资金、负责市场、管理等,高校提供技术以及少量资金,如苏州苏大维格等。该模式在苏州发展较好,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效应较明显。(二)委托研发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模式。具有较强集成创新能力和营销能力的企业,将高校技术作为嵌入式单元集成到创新产品,企业提供资金,负责市场、管理以及技术集成,高校提供局部技术,如苏州神彩科技与省环科院(环保技术)、清华软件学院(软件开发)、中科院南京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研发中心(传感及无线传输技术)等。该模式创新性高,未来潜力较大。(三)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企业模式。规模型民营企业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围绕企业需求开展与院校技术改造、技术升级乃至共建工程中心等合作,企业出资金,院校出技术、人才,但由于区内企业技术承接能力不强,风险较高,如江苏苏净集团与苏州纳米所、和顺电气与清华大学、江南嘉捷与西安交大等。该模式在苏州数量不断增多,企业需求强烈,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发展意义较大。(四)合作承担上级科技计划项目模式。中小创新型企业与院校在前瞻性预研工作或与企业形成互补技术(一般并非核心技术)等方面开展合作,经费大多以各自投入或联合申报上级课题为主,双方约束力不强,缺乏长效合作机制,如吉玛基因与中科院、浩辰与清华大学等。该模式在苏州最普遍,企业数量和合作项目最多。(五)企业脱离母体、市场化孵化模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成立新企业实施成果转化项目,企业出资金、高校出技术,双方各自入股,如波司登与中科院化学所合作成立中科纳米波司登服装等。该模式在苏州数量不多,目前的合作进展不太顺利。

二、国内外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与经验(一)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看,尤其在美、英、日等发达国家,产学研一体化建设都是通过政府行为加以扶持和引导,从而有效促进了这些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美国产学研合作实践强调以项目、资金为纽带,促进若干大学机构与企业、科研院所组成新的研究实体,通过扶持、培育形成坚实的研发能力,在竞争环境下进入良性循环,进而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其政策天平更多向大学机构倾斜,培育研发实体的竞争力是其最终目标。此外,为加快科研成果向企业界转移,美国还建立了一批全国性的技术转让机构,通过专利许可和技术转让促进产学研合作,已成为美国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与美国相比,英国产学研合作实践中政府参与力度更大,主要表现为制定专门的产学研合作计划,通过政府研发基金来调节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研发行为;同时强调对产学研合作计划的实施绩效进行总体评价,并以此为依据对计划进行调整和改进。正在实施的“联系计划”,由政府12个部门及各个研究理事会参与和支持,“联系计划”的项目要由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申请,合作承担,政府可提供上限为50%的研究和开发费用。日本强调产学研合作中的制度建设,表现为建立完备的法制环境,并致力于各项法律规定的修订与完善,为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企业科技进步提供前提和保证,同时政府的政策意图往往由诸如“研究开发专门委员会”、“科技信息中心”等中介机构加以贯彻。此外,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建立一种“新技术开发事业团”的投资模式,“事业团”是由政府出资作为基本金、吸收民间资本参加、集技术中介和投资于一身的财团法人,每年定期向大学及科研机构征集愿意产业化的成果,介绍给愿意开发的企业,由“事业团”提供大部分开发资金(一般为70%),让企业与成果发明者协作开发,成功后获得的利益三方按一定比例分享。(二)从国内先进地区情况看,北京中关村为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专门制定产学研合作专项激励政策,对于由企业牵头进行的产学研合作行为(技术转让、委托研发、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共建研发中心、科技成果产业化、产业联盟等)给予贴息、奖励、补贴等不同程度的资金支持。同时还通过举办一年一度的“中关村产学研合作展”,集中展示中关村有关重点实验室、高等院校和中央在京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科技资源、待转化的成熟科技成果,对接园区企业的合作需求,促进区内企业与国家科技资源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广东省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积极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牵线搭桥,已成为产学研合作各方紧密联系的桥梁纽带和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得力助手。2006年以来,广东省有一万多家企业与60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6000多个,形成专利超过2万项,实现产值7000多亿元人民币。

三、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近年来,苏南地区(苏州)涌现出一批产学研合作典型案例,搭建了一批产学研合作载体,但仍有一些问题制约着产学研合作的深化,具体为:(一)企业承接院校科研成果的能力还不强。院校科研成果与产业、市场结合度不高,往往需要二次开发才能进入中试阶段,但二次开发过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仅靠政府扶持和企业自有资金还远远不够,需要更多社会资金介入;此外,科技企业尤其是民营科技企业技术承接能力不强也延缓了院校成果本地转化的步伐。(二)企业与院校产学研合作的动力还不足。寻找能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产学研合作伙伴难,使产学研合作失败风险提高;部分企业院校产学研合作对责、权、利未事先界定或缺乏明确可操作的约定,导致合作各方在共同投入、利益分享、风险分担等方面可能出现纠纷,但纠纷很难通过法律手段妥善解决;此外,企业也希望通过参与产学研活动得到政府奖励性政策或资金资助。(三)企业院校间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还有待建立健全。目前苏南地区(苏州)大多数产学研合作都以短期内解决局部技术问题为主,合作组织形式松散,部分合作缺乏院校持续跟进支持,技术成果较难产业化或商品化;企业和院校双方信息不对称,沟通渠道不顺畅,也导致产学研合作效率不高。同时,院校项目管理团队偏重技术,融资和销售不强,也是产学研合作中常见的问题。

四、关于政府推进苏南地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几点建议(一)创新机制、优化政策,加强产学研工作组织引导

1.建立地区性的产学研服务联盟。作为推进地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工作的具体承办组织,主要职能包括:建立产学研工作联系网络、强化产学研工作体制机制;完善产学研政策体系,加强政策引导作用;搭建产学研合作信息平台,推进产学研合作交流;培育产学研需求,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畅通产学研合作渠道,提升产学研合作实效。

2.制定产学研合作专项扶持政策。探索设立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注重在项目前期的投入,以分担企业投资风险、减轻企业投资压力、保证项目资金来源;制定促进技术成果转让的政策措施,鼓励大学、科研院所的技术成果向企业转移;同时对于实际成果转让参与单位,按照一定比例给予奖励;用足用好资金配套、博士后工作站、技术开发费加计抵扣等现有政策,强化对产学研合作各方的引导和扶持。

3.发挥产业联盟规模效应。理顺现有产业联盟的运作体系,明确对产业联盟发展的资金支持,制定统一的资助标准,重点在基本运营费用、定期活动费用等方面给予全额或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推动产业骨干企业牵头,组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与对口院校合作组建优势专业领域的产学研协作同盟。加强科技项目、政府采购、创新平台、股权投资、贷款担保等的支持,积极发挥产业联盟组织在开展关键共性技术联合研发、制定和推广技术标准、开拓市场渠道、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以及创新实用人才培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整合资源、全面推动,提升产学研合作实际成效

1.加速聚集国内外高端研发机构。大力引进包括大学、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院、企业研究中心等在内的国际性知识创新载体落户园区或创建分支机构。围绕苏南地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实现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重点突破,进一步增强企业创新研发能力。

2.引导支持高校院所围绕产业发展。重点推动苏南地区高校院所向企业开放平台、实验室等设备,发布技术合作、成果转化等信息,鼓励企业家到高校、研究院所兼职或担任客座教授,支持高校教授技术入股企业;引导苏南地区院校围绕地区重点产业设置专业、培养人才,有针对性的引进符合产业导向的国内外名校,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

3.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机制。探索采用代建、租赁、先租后售等方式,支持重大项目承担单位建设产业化基地。积极推动重大专利技术转让、许可、入股、质押等知识产权运用,通过项目支持、资金配套、担保融资、股权投资等方式,重点支持一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成果产业化项目。推动政府优先采购重大专利技术和重大成果转化项目产品,通过重大项目建设和示范应用,发挥市场试验和推广作用,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

4.推动金融资本发挥更大作用。建设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吸引和聚集金融服务资源,形成政府资金和社会资金、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有机结合的科技金融创新体系。引导各商业银行积极开展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推进担保融资、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贷款、信用保险和融资、企业联保贷款等试点创新工作,建立为科技企业服务的特色支行或信贷专业机构。(三)搭建平台、深化服务,建立产学研常态合作网络

1.建立产学研信息交流平台。建立专门的产学研交流网站平台,围绕产业导向,建立健全科研资源库、技术成果库、专利库和专家信息库等,推动各产学研单位为平台提供相应的人才、科技合作供求、仪器设备共享等信息资源,政府对借助该平台系统达成合作的项目给予一定比例的配套资金奖励。

2.推动中介机构加快发展。支持技术转移、科技信息服务等中介服务机构建设,重点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技术转移分中心,鼓励技术经纪人推动产学研合作;探索建立科技中介行业协会,不断完善区内咨询、知识产权、法律等一条龙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3.加强产学研宣传和服务。挖掘区内产学研合作成功案例,加大媒体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氛围。对重点产学研合作单位,地方政府要在融资、科技项目申报等方面提供个性化服务,推动项目合作成功。针对投融资、财务、人事、市场等问题,地方政府可以与专业培训机构合作,组织免费培训,推动更多创新型企业引入职业经理、完善管理团队。(作者单位:九三学社苏州工业园区委员会)

参考文献:

[1]马蕾,陈劲.创新驱动战略下的“创新高速公路”——政产学研用合作的江苏模式初探[C].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

[2]陈劲.新形势下产学研战略联盟创新与发展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罗焰,黎明.地方院校产学研合作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M].巴蜀书社,2009。

[4]朱恪孝,姚聪莉.西部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研究[M].科学出版社,2011。

[5]蔡兵.创新与产学研合作[J].广东经济,2010。

[6]方勇.高等教育与创新型国家建设[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高技能培训联合委员会.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成功之路[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农业发展

顾晓春摘要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繁荣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发展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农业科技创新。现阶段,我省乃至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尚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应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突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实现农业的跨越发展。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 政府推进 农业现代化

2012年中央1号文件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这是中央指导三农工作的第9个“1号文件”。今年的“1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把农业科技放在突出位置,对增加农农产品保障能力,加快农业跨越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是农业生产的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农业生产只有走农业科技创新之路,将科技创新作为现代农业最强劲的内生动力,才能促进和保持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的稳定,农民的富裕,最终实现国家的稳定和谐。

一、农业科技创新对现代农业的支撑作用

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领域原创性学科研究和技术创新,创造运用新知识、新技术,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经营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提供新的服务等过程。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每一次农业革命都是伴随创新开始的。一般而言,农业发展经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进入20世纪,伴随着农业科技革命诞生了现代农业。农业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引领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呈现一系列基本特征,具体表现为:(1)现代农业是现代技术高度密集的科技型产业。现代农业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先导,生物技术拓展了生物物种资源和杂交优势的利用。信息技术正在对农业进行广泛而深刻的改造,改善农业的行业弱势,将农业融入现代信息化的潮流;(2)现代农业是面向全球和农工贸一体化的现代企业。发展贸工农一体化,实现产加销一条龙,是我国农业在家庭经营小规模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的重要途径;(3)现代农业是正在拓展中的多元化和综合性新型产业。现代农业由传统的初级农产品生产发展成为以生物产品生产为基础,向着农产品加工、医药、生物化工、能源、环保、观光休闲等领域拓展的一种多元化和综合性的新型产业;(4)现代农业是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现代农业不仅着力于产品,而且还在于对人类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的维护和改善。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中央多次以“1号文件”部署现代农业建设工程,十分强调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事实证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离不开农业科技创新,离不开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以及农业经营者素质的提高。(一)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是城乡居民生活的迫切需要

我国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农业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一是保证粮食等农产品对全社会的有效供给;二是保证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加速农民致富;三是保证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这些任务十分艰巨。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肉、蛋、奶等需求大幅度增加,这些都需要粮食来转化。随着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消耗的粮食势必大量增。我国在人均耕地不断减少,人均水资源不足的条件下,保证粮食增长、农产品持续供应,必须依靠提高粮食单产,必须依赖农业科技创新。可以说,农业科技创新进展的成效,决定粮食生产的成效,决定城乡居民生活水准提高的成效,决定城乡统筹发展的成效,最终决定小康社会的实现。从农民期盼看,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悬殊,虽然近年出现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城市居民收入增幅,但由于农民收入基数偏低,实际收入差距依然巨大。因此,要实现农民收入的大幅提高,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必须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开拓新的增收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这些都需要科技支撑。(二)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是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保证

要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必须大幅提高农业效益,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创新农业生产方式,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拓展农村经济领域。当前我国不少农村仍然是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劳动生产率低,农产品质量差,市场竞争能力弱,农民不仅面临自然风险,而且面临市场风险。要战胜风险,要靠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从而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拓展农业生产领域,延长农业生产链条,实现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条生态化、产品消费绿色化。通过农业科技创新,调整农业结构并促使其优化,提高市场适应能力,使农业结构调整有市场化科学定位,增强市场适应力和竞争力,提高市场化程度。农产品适应市场的需要,推动农业生产向高质量、高效益发展,从而带动农业的高效,推动农村的繁荣,促进农民富裕,加速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三)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是国内外环境所决定的现实定位

我国是世界上人均耕地面积最少的国家,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3亩,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40%。耕地质量差,中低产田比例占2/3以上。人均水资源匮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7%。人多、地少、水缺的国情,决定我国的农业不能走消耗大量资源的路子,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满足全社会农产品的需求。另外,从国际环境看,世界范围内的新的农业科技创新正在不断推进,发达国家不断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基础理论和高新技术研究,掌握一批核心技术,主导着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格局。我国与先进国家比,在农业创新领域已经落后,在农产品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许多出口农产品价格被压得很低,而国外许多农产品又不断挤占我国市场。因此,必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二、农业科技创新现状与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正是由于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使我国粮食连续8年增产,粮食总产超过1万亿公斤,肉类、蛋类、水产品类总产量跃居世界第一。

就江苏省而言,农业科技创新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在科技驱动下,我省粮食总产连续7年增收,粮食总产上升到全国第4位,单产上升到全国第2位,高效农业占比达1/3,设施农业占比达1/2,农业增加值为全国第3。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农业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现有农业科研机构1200多个,12万多名科研人员和职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15万多个,103万各类农业推广人员。全国每年推出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增强,特别是水稻、小麦、棉花新品种培育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水稻矮化品种、杂交水稻超级稻育种的新突破,引领了水稻生产的革命。正是由于上述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为我国的粮食八连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保障了全国的粮食安全,为“三农”工作起到了支撑作用。省委、省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历来十分重视江苏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无论在资金投入、完善体制机制、人才培养等各方面都处于全国先进水平。优先安排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等各类农业专项资金,支持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等单位开展重大公益技术和产业公共性技术研究和开发,带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新品种示范,逐步建立了全省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稳定公益机构,开创推广服务新模式,理顺体制、完善机制,支持农村农技服务站改革,稳定基层队伍;大力支持农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通过“333高层人才工程”“六大人才高峰行动计划”,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全面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经营人员和农民合作组织辅导员培训工程。开展实用技术、农民创业等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技能。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现在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同其他产业、群体和城市相比较,农业仍处于最弱质产业地位,农民仍是最低收入群体,农村仍是最落后的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主要薄弱环节如下:(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周期长,推广应用率低

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已达到65%~85%,而我国仅为30%~40%,全国每年推出的农业科研成果,推广率只有1/3,而推广的普及率不到1/3,换言之,科技成果有2/3没有转化,已推广的成果有2/3没有用于生产实践。目前我国的粮食单产仅为法国的65%,德国的70%。每个农业劳动力供养人口德国为95人,美国为80人,我国仅为34人。再从化肥农药利用率来看,如果推广先进技术使用,我国的化肥利用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则每年可节约成本252亿元,亩均节约成本12.9元,农药利用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每年可节约成本90亿元,亩均节约4.6元。(二)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不足

尽管近几年农业科技投资大幅度增加,但总量和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仍然偏低,投入比例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就农业科技推广资金投入而言,发达国家推广经费占农业总产值的0.6%~1%,发展中国家为0.5%,而我国仅为0.2%。(三)高层创新人才匮乏和基层推广队伍不稳

近几年,我国虽然在某些领域和学科涌现出若干在国际上领先的顶尖人才,但从总体看,我国高层次创新人才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落后于发达国家。从基层推广人才队伍看,普遍存在科技推广人员学历偏低、专业结构单一、知识更新过慢、推广人员队伍不稳等现象。在农业科技人才评价上还存在重学历、轻业绩,重论文、轻实效,论资排辈等现象。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导致农业科技人员业绩得不到科学合理的评价,影响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与现代农业对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四)农民科技素质不能适应现代农业要求

先进的生产方式造就先进的劳动者,先进的劳动者推动先进生产方式。现代农业要求“大而精”,“大”是指规模化、集约化,“精”是指较高的农业专业化水平,对传统的农业“小而全”的家庭模式提出了挑战,“小而全”向“大而精”转变,离不开农业科技专家的指导,更离不开农民专家的实践。特别在经济发达、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的地区,更需要具备一定文化、技术等职业技能要求新型职业农民。而现实情况是农业劳动力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后继乏人,能够掌握、使用农业新技术的农民少之又少。农民素质的偏低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要求。

三、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建议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增强共性、核心技术的突破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江苏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大力实施科教与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等工程,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总体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根据中央要求和省委“两个率先”的目标,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上,仍然要坚持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的原则。在今年中央“1号文件”指引下,尤其要在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综合能力上下工夫,发展现代农业、都市农业、特色农业,突出农业科技创新。(一)增加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支持

实践证明,财政经费用于农业科技的投入,比用于农业其他方面的项目投资更具实效,潜在效益、长期效益更大,应该得到政府大力支持,稳定增长的投入政策要得到长期落实。一是加强政府主导模式下的公益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投入,提高农业科研、教学,特别是推广方面的投入。稳定和强化基层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提高推广人员的福利待遇,将公益性农技推广人员工资福利纳入财政预算。二是对农民自主模式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给予财政扶持,如各种农业专业合作组。专业合作组织能够发挥农民积极性,但由于农民大多对实际利益看得较重,而对农村科技服务对农民收益的贡献往往不重视,使得这些专业合作组织科技服务机构规模偏小,技术推广困难,建议政府加大对该组织科技服务体系的资金扶持。三是对市场主导模式下农业企业创办的科技服务体系的支持和鼓励,帮助龙头企业、个人、企业、社会团体做大做强现代农业企业,发挥农业现代化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二)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

农业科技人才在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都有积极推动作用。在人才培养上,一是要紧紧依托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优势,通过专业培训、学历提升、学位培训、人才引进等途径,建立稳定的由学科带头人或农业科技领军人才以及科研骨干组成的省级或市级农业科技创新队伍,突出重视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的培养,突出重视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培养,营造平等、竞争、宽松的用人环境,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和生机,公平公正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二是加强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的培养。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由于其工作特点,导致了他们学习培训机会少,知识更新速度慢,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要求不相适应。因此,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基层推广科技人员实施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可采取脱产、半脱产、网络视频等各种形式进行培训,将培训工作列入年度考核计划,确保培训落到工作实处。三是加强对农民的职业化培养。现代农民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除具体一般劳动者必备基本素质外,还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有“一专多能”的复合人才素质。因此,要强化农民职业教育,根据岗位能力考虑市场的需求,大力开展农民职业化技术多元化培训。先进发达地区,可借鉴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方面的先进经验,开展农民职业资格证书鉴定工作和农民技术员评定工作,实施农业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满足现代农业对农民素质的要求。(三)加强农业科技力量的整合

江苏省作为经济大省、农业大省,其农业科技技术力量雄厚,科技资源丰富,省内各市都具有数量不等的农业科研院所,全省各市有7个市通过整合组建了市级农业科学院,南京市正在参照省内、国内其他城市的做法,拟将4个农业科技研究机构整合成为农科院。实践证明,通过科技力量的整合达到资源整合、资源共享、资源充分利用的目的,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支撑。为扩大各农业科技资源的辐射效应,建议国内、省内各大农科院所开展横向或纵向联合,形成优势互补的合力。(四)加强科技成果转化

创新科研一体化体系,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江苏省农科院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做出了示范,促进了科技成果快速的转化。各地市级农科院所直接面向农村科技创新和推广的主战场,应主动承担具有本地特色,竞争优势的农业新科技、新品种的研究开发,主动对接农村生产实践,通过科技成果与农民直接面对面,实现农业科技与生产实践的无缝对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作者单位:南京市雨花台区水利局)

参考文献:

[1]柏振忠.现代农业视角下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需求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2]中国小康社会研究课题组.“三农”问题调研与思考[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3]李水山,黄大乾,黄长春.面向现代农业的中国农民教育研究[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4]阎占定.中国转型发展中的“三农”问题研究[M].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

加快科技创新推进经济转型中政府的选择

杨敏摘要 在进入后危机时代以来,我国成本优势逐渐消失,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和“刘易斯拐点”的威胁,要尽快形成以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方式。但在经济转型中,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政府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产业研发投入不足,对实验室经济重视不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创新动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等,亟待需要解决。笔者认为政府可从重视技术创新,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注重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健全制度,改善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等方面来予以解决。关键词 创新 转型 政府 选择

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0年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国过去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成本优势基础上的,进入后危机时代以来,我国成本优势逐渐消失,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和“刘易斯拐点”的威胁,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经济发展出现不平衡等问题。在这种经济形势下,要想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就必须依靠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了。因此,我国要尽快形成以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方式。但在经济转型中,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亟待需要解决。

一、目前我国科技创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政府科技创新投入不足。我们的投入比发达国家少得多,比如说发达国家在航空航天上的研发投入比例都在百分之十几甚至二十多以上,高的有达到百分之三十,但是我国几乎没有一个超过10%的项目。2011年全国科学技术支出2034.06亿元,不到全国财政总支出的1.8%。且面向全国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面向工业、农业、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面向科技重大专项、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等多个方面,杯水车薪,难有作为。(二)产业研发投入不足,对实验室经济重视不够。以我国制造业为例,我国制造业总量规模占全球的6%,而研发投入仅占世界的0.3%。国家高新区企业数量2009年已达53692家,统计显示能够实现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3%以上的只有18.5%,2%到3%的是44.4%,2%以下的是将近1/4,还有将近15%是1%以下,也就是说基本上只生产不研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实验室经济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我国技术创新落后的重要原因,就是我国没有较为完整的实验室经济,我国不少地方政府将开发区当作“孵化器”,实际上是实验室经济的形成需要财政和金融的支持,要求要形成有利于将各方面的资金导向实验室经济的财政与金融体制。(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创新动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体制内难以找到支撑中国核心技术的主体。大部分国有企业在机制上缺乏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民营企业在体制、资金积累上难以支撑关乎中长期利益的核心技术创新,高等院校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致使研究人员在研究核心技术方面动力不足。由于产业缺乏关键技术,致使我国将大量产业收益让给了外国。(四)缺乏高端顶尖人才和领军人才,从事研发活动的科学家工程师数量相对较低,远低于美、日、韩。

二、政府在加快科技创新推进经济转型中的选择

面对科技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政府又该做出何种选择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重视技术创新和企业价值链的提升,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产业核心竞争力靠创新,发展后劲靠创新,通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

1.强化科研投入,建立经费稳定增长机制。要强化财政科技投资,确保预算安排的科技投资增长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

充分发挥政府投入引导作用,鼓励全社会增加科技投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集资和引进外资为补充、优惠政策作扶持的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体制,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2.强化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政府要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为创新型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支持企业加强研发中心建设,承担国家和地区重大科技项目,以突破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提高企业技术研发能力。积极推动和支持有条件企业走出去,到海外购买先进技术和装备,或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试基地和博士后工作站等载体,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实现新技术的产业化。引导大中型国有企业加大投入,开发具有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关键技术,通过自主创新构建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培育一批科技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发展。

3.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注重功能完备、运作高效的科技信息交流、成果转化和要素共享平台建设。政府要引导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更好地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应进一步改进财政资金投向和使用方式,更加重视支持共性技术研发、检测、创新要素交易等服务平台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原因在于这种技术平台如果是企业自己来完成的话,会产生明显的外部性效应,而由政府和企业一起投资去完成,或是国家科研机构来建造,又或是政府资助企业完成,不仅能够集成技术优势,还能在技术研究过程中实现技术扩散,实现技术平台的公益性,政府能够借此推动一批企业的成长,而过去投资给一个企业,虽然能够让被投资企业因此获益,但原则上不能完成技术扩散无法让一批企业迅速成长起来。要更多运用贴息、担保、创投等市场化的办法,吸纳更多信贷资金和民间资本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原因在于与研发环节不同,当进入成果产业化时期,政府需要慎重考虑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因为在产业化时期,政府应该是逐渐退出,而让商业银行或是风险投资进入,政府应当改直接投入为间接支持。如果政策扶植力度过大,让企业完全靠比如税收优惠生存,将很难成长起来。

4.注重激发科技型小型微型企业创新能力。政府可实施结构性减税、优化信贷结构等措施,加强对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需求的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税收优惠和信贷支持,减少其成本支出,提高其创新能力。(二)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为了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以提升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抢占未来经济的制高点。

1.注重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应有扶有控,加强统筹规划,注重政策引导。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应是大的方向性的,不能存在技术偏好,不能破坏市场对技术选择的机制。不一定要由政府直接给予财政补贴,应积极鼓励风险投资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只是在早期市场培育时起作用,最终应在一定时段退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2.注重推动重大技术突破,注重增强核心竞争力。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服务职能,重点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能力、全球知名品牌的重点企业,推动自主创新工作。要扶持具有高成长性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三)注重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着力推进自主创新,人才是根本。政府要加大人力资源投资,提高劳动力素质,特别要大力培养造就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青年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

1.开放各类公共技术平台,为技术型人才提供技术开发和研究条件,在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聚集创新资源,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完善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如开展股权和分红激励机制;提高企业科研人员退休待遇,鼓励技术人员到一线工作;调整科技奖励类别,并调整奖励力度,鼓励核心技术创新,重奖突出贡献人才。(四)健全制度,改善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

1.要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经济制度。任何专业性和创新性的知识都具有知识外溢的公共产品性质,知识创新越多,知识外溢就越多,技术进步就越快。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知识创新又具有排他性。只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企业才会积极创新,并通过创新获得高利润。政府对技术创新的支持与保护,会创造出整个社会资本边际收益大于企业局部的资本边际收益的结果,形成一个有利于创新的良性循环。因此,政府要建立一整套技术创新所必备的,运转系统有效的市场经济制度,包括人才引进、知识财产化的法律认定、技术产权交易规则、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保证企业获得技术创新带来的稳定利润。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行政执法力度,确保技术创新企业的权益,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五)强化宣传,在全社会营造自主创新的氛围

1.运用各种媒体加大自主创新宣传力度。着重宣传科技创新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增强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紧迫感和集聚创新要素、吸纳创新成果的主动意识。

2.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激发整个社会的创新意识,营造一个人人参与、关心、保护、支持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作者单位:连云港市司法局)

参考文献:

[1]魏杰.中国经济转型[M].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

[2]温家宝.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专利制度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顾朝瑞摘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产品研制开发中的专利战略有:利用专利文献为确定新技术开发战略目标提供必要的、相关的技术情报;在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开发过程中,应当避免侵犯他人的专利权;在新产品研发过程中,应首先考虑申请专利。技术创新,自己研究开发,获得自主知识产权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也要善于引进新技术、新产品。在引进专利技术时,要注意弄清专利技术的法律状态。关键词 科技创新 专利保护 专利的法律状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已经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市场的竞争尤为突出的表现在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又表现在科技创新的竞争。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制定了专利法规,这是调整发明者与经济利益之间关系的法律。认真研究专利制度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反复证明的客观真理。研究马克思《资本论》的学者熊彼特认为:创新是对循环流转的均衡突破,是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新的结合”,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技术创新是指引入一种新产品或提供一种新产品的新质量,以及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邓小平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的这一论述精辟地阐明了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首要推动力,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学说。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首次正式提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他说:“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在一些战略性、基础性的重大科技项目上,必须依靠自己,必须拥有自主创新的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

二、专利法对发明创造所赋予的财产属性,极大地鼓舞了发明创造的积极性

我国的专利法是1985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比发达国家滞后了几十年到一百多年。专利法的实施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在科技领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法规,它确立了智力劳动成果具有财产权的属性,一项发明创造经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为生产经营的目的制造、使用、销售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这样,极大地鼓舞了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从而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智力劳动成果没有价值的局面。

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个自然人发明了“电蚊拍”,并且及时申请了专利,并获得国家专利局授予的专利权。因为电蚊拍制造简单,市场前景又好,当时一些企业,包括一些大企业没有专利意识,习惯的进行产品仿造。这位专利权人相信国家的法律的严肃性。在这些侵权方有了足够的利润时,他运用法律武器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规定,一旦专利侵权成立,侵权方所赚的利润要全部赔给专利权人。当时国家为了严肃专利法规,抓大案要案……这个专利权人第一个官司打赢,赔给他1000多万,第二个官司,第三个官司迎刃而解。我们不说这个自然人因为专利产品在市场上赚了多少钱,光侵权人赔给他的钱就有好几千万。曾经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社会上流传知识无用论,知识分子是臭老九。专利法的实施,洽洽为有知识、有头脑的人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前景。也让知识从此香起来。

三、新产品研制开发中的专利战略(一)利用专利文献为确定新技术开发战略目标提供必要的、相关的技术情报

在专利法实施的同时,我国相应建立了专利文献库,这是巨大的技术情报资料源,它记载了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专利技术的内容。专利文献的内容统括“从玩具到导弹”的所有专业,专利说明书详细地说明发明创造的要点及与之相应的背景技术,使本专业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施该发明。专利文献介绍的不是用于设计的原理、定律,而是一种产品的具体结构,或是一种产品的具体制造方法。企业一旦确定了新技术产品的方向,可以通过专利文献的检索,了解本行业新技术的占有情况及发展动向,站在本专业技术的前沿,努力开发出世界上较为领先的新技术、新产品,从而显示专利文献在技术开发中的导向作用。我在企业发展的研讨会上,曾经多次倡导企业的决策者、工程设计人员到专利文献网点走一走、看一看。专利具有公开性,在国家知识产权网可以查阅专利文件。如果你能看到世界各地在其一个专业技术领域的发展情况,相信你能大开眼界,视野开阔。(二)在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开发过程中,应当避免侵犯他人的专利权

专利权是按专利法授予专利权人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专利权是一种财产权,具有排他性。企业在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及进行技术改造时,应首先检索专利文献,若所开发新品的技术方案属于他人的专利,则可直接和专利权人签订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无需再搞重复研究,这种避免重复研究的机制,正是专利制度的优越性之一。如果无视他人专利权而开发自己的新品,将构成专利侵权行为,一旦被专利权人指控,会造成莫大的经济损失。若所开发新品的技术方案不属于他人的专利,则应坚持不懈的研究开发,争得某个技术领域的新突破。(三)在新产品研发过程中,应首先考虑申请专利

1.一项发明创造要获得专利权,必须在这项新技术、新产品还没有被公众所知、没有被社会公用的情况下先申请专利,否则将丧失申请专利的新颖性。有些在国外市场看好的产品,甚至还应考虑向国外申请专利。据《决策参考》报导,我国第一台VCD机子出自安徽的万燕电器公司。人称VCD为“家庭影院”,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当然,从产品的研制开发,万燕公司花去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也花去很长的时间。VCD同行送给万燕公司一个当之无愧的称号—“开国元勋”。可是后来,万燕公司却像疲惫不堪的老农,倒在自己辛勤开垦的土地上,其市场份额从100%跌到2%。于是同行又送给万燕公司一个颇为悲壮的称号——“革命先烈”。从“开国元勋”到“革命先烈”,这当中有一个问题值得反思,那就是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万燕公司为什么不将自己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台家用VCD申请专利呢?如果当初这样做了,“万燕”可能是中国VCD行业的霸主。也正是由于“万燕”没有申请专利,使得第一批生产的1000台VCD被他人作了仿制的牺牲品,使得国内有近600家企业涉足VCD的生产,来瓜分市场。万燕公司的教训告诉我们:专利保护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非常重要的武器,我们的企业要学会利用这一武器。

2.在新品研发的整个过程的各个阶段的技术方案,要及时申请专利,而不能只申请保护初级阶段的技术方案,而忽略了后续改进更为完善的技术方案。南通冷冻设备有限公司在研制开发速冻技术和设备时,每有一个阶段的技术方案,都及时申请专利。特别是对前面的技术方案作了后续改进的,更是强调申请专利。这个公司在两年中申请了十八项专利,总共申请了五十多项专利。正因为专利保护对其产品技术方案的全覆盖,他打出牌子:“专利产品,仿造必究”,使得别人没有任何仿造的空子可钻。二三十年来,他生产的冷冻设备一直占有全国市场的95%。在这些年,有不少企业倒闭了,破产了,而南通冷冻设备有限公司像一棵冬青树,常盛不丧,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专利保护这把金钥匙!

3.在新品研发过程中,不仅要有申请专利的意识,还要有抢先的行为。通州十总水泵厂曾经研制了新产品,叫自吸式混流泵。这是该厂承担的国家农林渔业部的新产品改造计划,研制工作历时二三年,耗资几十万。它在传统水泵进水管的端部增加了一个机构,使得水泵在启动时无需灌水就能出水,这省去了农民不少麻烦。这项技术改造项目通过了省级鉴定,是一项非常成功的创新产品。如果及时申请专利,工厂会立马飞黄腾达。可是工厂的决策者没有在申请专利上谋划,而是请了某研究所的专家来“指导”,请“领导”来参观,半年过去了,他的技术方案被其他人抢先申请了专利。通州十总水泵厂的厂长惊出一身冷汗,忙来找我。我说,“专利法有规定,国家专利局只受理最先申请的人。”“一旦他人被授予专利权,自己辛苦研制的产果将付之流水,自己研制的成果却不能生产或限制生产规模,这是多么沉痛的教训,多么昂贵的学费!”企业为适应市场需要,在不断开发研制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竞争力的新技术、新产品参与市场竞争的同时,还得要研究专利战略,不仅要申请专利给予保护,还要有抢先意识。

四、在引进他人专利时,要弄清其专利技术的法律状态

技术创新,自己研究开发,获得自主知识产权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也要善于引进新技术、新产品。因为成功研制一项新技术、新产品,需要很大的投入,特别是智力劳动的投入。在技术创新方面,要善于利用现有的科技成果,而不是事事要自己冥思苦想。

专利技术作为技术市场上重要的商品之一,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专利技术许可贸易中,要注意弄清专利技术的法律状态。有些企业不懂得这方面的法律知识,常常受骗上当。其主要表现为:1.把刚申请的专利当作授予专利权的专利进行转让;2.把专利申请被国家专利局撤回的专利当作授予专利权的专利进行转让;3.把专利局复审委员会驳回的专利当作授予专利权的专利进行转让;4.把超过专利保护期的专利当作有效专利进行转让;5.把保护期快要结束的专利技术仍按旺盛期的专利技术进行转让。

要弄清专利技术的法律状态,只有有效专利才受法律保护。哪些是无效专利呢?无效专利主要是指提出专利申请但被国家专利局撤回的专利;过了专利保护期的专利;没有按时缴纳年费而自行中止的专利。

下面试举例论述:1996年,日本东芝株式会社的四个商人带一名翻译,来到通州开关总厂,意在转让一项“电杆用真空开关”的日本专利。日商介绍早在1965年,日本就开发了电杆用真空开关,弥补了旧型油注开关的缺点,具有耐电压、安全、不需检查保养等卓越性能。日商介绍了这些技术性能后,掷地有声地说:“这是专利!”当然也提出了极高的专利使用费。我当时作为专利工作者参加了这次洽谈会。我提出要查看专利文件。通过查看,日本专利有三项,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二项发明专利。其中实用新型专利早已超过保护期,发明专利的保护期是二十年,他的发明专利一项离到期只有三年,一项离到期只有五年。而且日本专利没有到中国来申请专利,它只能在日本国土范围内具有专利的排他性,在中国领域就不受专利的约束。在座领导听了一阵哗然,自然这次天价专利费的专利实施许可没有谈成。

五、在专利制度促进技术创新方面,给企业的一些建议(一)在科研机构、经济管理部门、企业要持久地开展专利法的宣传普及工作。不要以为宣传了一次就认为完事了,随着形势的发展和人员的变动,每隔3~5年要集中宣讲专利法规;(二)要研究专利战略,以适应愈演愈烈的技术竞争形势;(三)在企业里要有专职的专利工作人员;(四)要正确认识“专利”,不能盲从“专利”。专利权只是对发明人智力劳动成果的划分和认定,但不等于该专利肯定是完全先进的,能实施的,更不能认为该专利就一定具有市场竞争力,这就要求我们要对专利进行科学的论证。目前,在大量的具有专利证书的专利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是垃圾专利。有些人不懂这些道理,盲从专利,势必造成损失。(五)有条件的大学应设立知识产权课程。(作者单位:南通市通州区科技局)

司法机关如何为经济结构调整服务

周立胜摘要 我国当下的经济结构调整,是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人们有意识提出的自觉的调整,包含着“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发展低碳经济”等丰富内涵。在这一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司法机关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功能,司法机关与经济结构调整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两个侧面,都是经济社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要素,二者相互依赖、构成一体。在当下的经济结构调整中,司法机关也面临着从观念、态度、知识结构到体制、工作内容、方式、方法等全方位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司法机关应采取“提升司法机关服务经济结构调整之知识结构与能力”、“完善司法机关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之体制”等的对策。关键词 司法机关 经济结构调整 法治化

一、中国当下经济结构调整之内涵

经济结构实属马克思笔下的生产方式之内容,它是指一个社会中生产、交换、分配等领域中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之静态存在与动态运作样式。经济结构的转变与调整,亦属于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之常态。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个经济结构转变与调整史,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变与调整,经济结构的转变与调整构成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之一部分。不管从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直至现代信息社会之发展路线,还是从作为人们常识的几次社会分工之脉络,经济结构转变与调整都是其主线。每次经济结构的转变与调整都标志甚或推动着社会进步。纵观中西方历史,不管是我国的从农业社会到当代社会之演变史,还是西方的从商业社会到现代社会之演进史,无不说明了这一点。经济结构之转变与调整可分为自然与自觉两个主类,这两主类之间还存在许多亚类。早期经济结构转变与调整主要表现为自然转变,人类的主观意识影响较少。现代经济结构之转变与调整,则更多的掺入人类之意志,各国在比较、学习、借鉴外国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往往能较好地预期本国的经济将如何发展,从而主动地、有意识地进行经济结构的转变与调整。当然,这种自觉式的转变也不是无条件、随心所欲的,它要受到经济发展规律自然进程的约束。

我国当下的经济结构调整,是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条件时,国家社会与市民社会都感觉到经济结构的调整势在必行时,人们有意识提出的自觉调整。换句话讲,目前,我国的经济按照原有结构已无法进一步发展,经济结构如不调整,则整个社会都要出大问题。从中央文件与学者们的论述来看,我国当下的经济结构调整问题,其内涵丰富,可以从各种角度表述之。然而,当下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之内容必须具体确定、可操作。虽然学者们从人本主义、科学发展观、和谐包容等方面阐释经济结构调整问题,但其内容却大致相同,主要包括:1.调整经济结构,“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2.培养科技创新能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3.发展低碳经济,“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4.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必须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5.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改造提升制造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发展海洋经济;6.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强和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实行地区互助政策;7.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开放由出口和吸收外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保持现有出口竞争优势,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延长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推进市场多元化,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促进出口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利用外资要优化结构、丰富方式、拓宽渠道、提高质量”,“加大智力、人才和技术引进工作力度,鼓励外资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制度、经验,促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扩大金融、物流等服务业对外开放,发展服务外包,稳步开放教育、医疗、体育等领域,引进优质资源,提高服务业国际化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

二、司法机关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地位与功能(一)国家权力配置肌理决定的司法机关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地位与功能

在我国当代的国家治理结构中,司法机关所处位置非常重要。它既是国家权力运行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一部分。从政治性质上讲,我国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国家的权力来自人民也归属于人民。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该条还规定了人民行使权力的机构与目的,即:“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宪法》接着在第三条中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权力配置框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可见,在我国的国家权力框架中,权力统一,分工执行但不分权,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是为了人民的权力正常行使而设置。这样,司法机关占了我国国家权力运行肌理中四大机构之二。(二)司法机关与经济结构调整之关系的法哲学基础

从法理上讲,司法机关与经济结构调整之关系问题属于法与经济之关系(或法治与经济发展之关系)这一议题之下。因此,法哲学中的法(法治)与经济(发展)之关系理论构成了司法机关与经济结构调整之关系的法哲学基础。关于法与经济的关系问题,人们讨论已久,有人将其源头追溯到霍布斯。通过梳理法与经济之关系的相关研究,法(治)与经济(发展)之关系可以表述如下,因为法治可以使法律规则具有稳定、可预见、一致性(持续性),从而影响市场之运行,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市场友好型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经济交往与财富创造活动得以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法律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性与可预见性;法治化的法律加强从事经济活动者对经济行为的预判能力,减少主观任意性;法治化的法律产生稳定而有序的社会环境,鼓励从事生产性经济活动;法治化的法律向投资者传递关于东道国在什么范围内保护外国投资之信息,鼓励海外投资;法之构成部分的习惯法,本身就是由经济活动自然产生的,构成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三)司法机关在我国当下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具体地位与功能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司法机关与经济结构调整不再是“两张皮”的关系,也不仅仅是“保驾护航”之关系,而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两个侧面,都是经济社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要素,二者相互依赖、构成一体。司法机关的工作与经济结构调整,虽然其侧重点各有不同,却有相同的最终目标。如检察机关的主要职责在于法律监督,而法律监督的目标,近为保证法律的正确实施,远则在于建立社会主义法治。法律只有正当实施,其才能成为真正的行为规范,法律的稳定性、可预见性才有可能存在,法治状态才可能产生。这正是市场经济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构成市场经济之一部分。在我国当下的经济结构调整中,无论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科技创新,还是扩大内需、建立新兴产业,都离不开市场机制,从事其活动的人们都渴望预期到并能控制自己行为所带来的后果,都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游戏规则。司法机关的工作正构成了这样的规则之“生产线”,因此,可以认为,司法机关与经济结构调整不可分。

三、司法机关在经济结构调整中面临的新挑战

我国当下的经济结构调整,对任何行业、任何机关、任何人来讲都是新课题,它给我们带了许多新的挑战,司法机关也不例外。具体来讲,司法机关在当下的经济结构调整中面临着从观念、态度、知识结构到体制、工作内容、工作方式方法等全方位的挑战。(一)经济结构调整要求司法机关更新职业观念与工作态度

在我国当下的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司法机关的职业观念与思想出现了一些不适应症状,这已成为业内外人士之共识。在国家级行业会议上,高层领导也不止一次指出这个问题。学者们在研究司法机关如何适应新形势时,总会提出观念或理念的问题。如“对检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也是非常客观和中肯的,如执法观念不适应、法律监督能力不适应、体制和机制不适应、队伍整体素质不适应等”;“我们的执法思想、执法观念尚未完全适应发展的要求,应做到与时俱进”等。应该说,各界人士对司法机关所存在的职业观念不适应问题之感觉是敏锐的,分析得也各有其道理。但是,上述诸论多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对司法机关的观念更新问题缺少深层思考。特别是缺少从司法工作与经济结构调整之关系层面来分析司法机关更新其职业观念与态度之必要性、与正当性。(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司法机关及其人员更新知识结构

在我国当下的经济结构调整之情势下,司法机关的知识结构受到挑战已不是新论点。在前文所引之“检察机关如何服务于大局”一文中,在韩大元先生总结的曹建明总检长的讲话中就有“法律监督能力不适应”、“队伍整体素质不适应”问题。笔者理解,这里的“能力”、“素质”都是广义,其核心是知识结构问题。在我们司法机关里,不可否认,确实有一些同志的知识结构很特别,能够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但是,从整体上讲,我们原有的知识结构大约可以概括为:中国化的马列主义基础理论加上民法与民诉法、刑法与刑诉法等与办理刑、民事案件相关的知识,充其量再加上一些经济法的基础知识。司法机关现有的这种传统型知识结构中,显然缺少经济发展方面的元素,特别是缺少商业、投资、涉外方面知识。(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理顺司法机关的运行体制与机制

我国现在的司法体制与机制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形成的,其随着新中国的成长而成长,为我的法治建设乃至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有其自身的有利于全国统一、工作重点突出等优点与特色。然而,在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之背景下,其不足之处被放大,经济结构调整对我国现有司法机关的运行体制与机制提出了挑战。这种挑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司法机关的领导体系与中央及不同级别的地方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司法机关的法律适用之非独立性与经济发展所需之法治环境冲突问题;司法机关缺少体制性监督,与经济结构调整所要建立的市场主导地位不受干涉相矛盾问题。(四)经济结构调整要求司法机关调整其业务内容与工作方式

目前,我国司法机关的工作方式主要是被动、结果决定性、事后弥补方式。把工作重点放在这些业务上,及采用这样的工作方式有利于打击经济犯罪,维护社会利益与个人、企业的合法利益,符合了部分现实需要。然而,司法机关的现有业务重点与工作方式也存在诸多不足,其对我国法律的维护只是个案性的、修补性的、被动性的,其保护的社会利益与私人利益也具有偶然性,如此,则工作成本很高,效率低。这种业务重点的安排与工作方式的采用,过分注重于已被破坏的社会利益进行修补,充其量只能恢复社会利益至未受损状态(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司法机关在修复利益时也要消耗社会利益),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创造社会利益。结果,导致整个法律体制高成本运行,间接助长了物价的不断抬升。

四、司法机关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之对策(一)正确认识司法机关与经济结构调整之关系

正如前文所述,司法机关与经济结构调整之关系实为一体关系。我国当下的经济结构调整在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为其前提与必要内容;而司法机关之功能与职责在于法律实施,其目标在于法律的准确有效执行,其要实现的正是社会主义法治。司法机关与我国当下经济结构调整之关系,可以形象地比喻为道路与交通的关系: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企业、个人像车辆,法治如道路,司法机关是构成这个法治“道路”的重要元素;车辆与道路一起构成交通,没有道路当然就没有交通;企业、个人等经济主体与包括司法机关在内的法治一起构成经济结构,没有包括司法机关在内的法治就没有经济结构调整。认识到这一点,司法机关才能毫无顾虑地加入到经济结构调整中来,全心全意地为这一大局服务。(二)提升司法机关服务经济结构调整之知识结构与能力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司法机关的知识结构中,除了主干结构仍为法学类知识外,还应该包括基本的经济学、商业、管理学类的知识。这些非法学类知识不一定要求非常专业,只要足够在人的思维中形成印象,从而在其行为时自动会产生另一种思考问题的角度,为多视角解决问题提供线索即可。对这些非法学知识,还应要求达到形成基本的学习能力,为进一步学习研究这些知识提供条件。司法机关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应能满足以经济的目光看待法律问题之要求,使司法机关在服务于经济发展时能有成本效益观念、经济算计能力。(三)完善司法机关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之体制

正如前文所述,我国的司法机关运行体制在领导体制、司法独立性等方面存在问题。其实,这些问题是司法机关自身所难以解决的,只有通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才能完善。如领导体制的完善,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做法还是实行独立司法官制度为妙,使司法机关只对设立它的相关政府负责。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任何机关或个人不得阻碍,这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东西,之所以仍然不能真正做到司法独立,与我国的强大的行政中心主义文化传统相关,也与我国现行的政党制度相关。如果能真正做到党管政策,政府管法律及其实施,这一问题可迎刃而解。然而,目前又出现了新情况,一些地方实行公安局长兼任副市(区、县)长,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又增加了新难度。总之,司法机关运行体制之完善应向着有利于其发挥法律监督职能,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需的社会主义法治之建设的方向发展。(四)打造司法机关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的预警式、过程性、主动积极型工作方式

我国司法机关现有的工作方式为事后的、个案的、被动式方式。对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来说,其最大不足之处就在于不效率。可以这样说,在这种法律适用方式下,司法机关做的事越多、越漂亮说明经济运行得越不顺畅、越不效率,因为司法机关所做的事都是经济运行出问题后采取的补救或善后措施。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司法机关应采取预警式、过程性、主动积极型的法律适用方式。(五)找准司法机关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结合点

目前,司法机关对经济结构调整之服务不是很深入,始终有一种门外汉的感觉。其原因之一就是找不到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切入点,显得无从下手。解决这一难题之对策就在于找准司法机关法律适用与经济结构调整之结合点。(六)建立司法机关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之信息情报系统

司法机关要更好地为经济结构调整服务,需要掌握充分完整的经济发展及其相关政府管理活动的数据信息,没有这些信息情报,所有上述措施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作为司法机关为经济结构调整服务之重要措施之一即为建立经济发展数据信息情报系统,为其法律业务的开展提供事实基础。(七)完善司法机关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之介入机制

与其工作方式相应的,我国司法机关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之现行介入机制亦为个案、事后介入机制,这仍然是一种“先破坏,后修补”式的介入机制,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上述种种为经济结构调整服务之措施,实行起来都需要司法机关有一种新的法律介入机制。这一介入机制应是全过程介入机制,它不仅使司法机关可以事后介入,更能使其事前与事中介入。(八)组建司法机关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的专家库

现代社会是个信息社会、知识社会,任何人、任何一个机关都不能只凭一己之力掌握所有知识。经济结构调整涉及范围广泛的知识集群,要想掌握它,仅凭司法机关是不够的。虽然通过司法机关知识结构的更新可以更好地为经济结构调整服务,但是,要完全掌握经济结构调整的相关知识则是另一回事了。司法机关通过更新知识结构可以达到对经济发结构调整的“懂行”,为寻求他人合作打下基础。如果司法机关的知识结构不向着有利于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更新,就不具备与别人在经济发展领域合作之条件。为了更好地把握经济发展,司法机关应建立自己的“智库”,利用专家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力量,更准确、高效地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智库”,其组成人员不应仅限在法律专家范围内,应包括法律专家、经济学专家、管理学专家、文化类专家在内的多元化知识群体。(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法学院)

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相结合才能赢得市场

张云松摘要 扩大内需相对于科技创新而言,就是制造新的消费需求。科技创新应该与文化创新相结合,不应与文化潮流相脱节。涵盖人文精神的科技创新可以提升产品的档次,引领消费潮流,应该在全社会倡导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相结合的理念,政府部门应该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政策。关键词 科技 文化 创新 消费 转型

江苏省于2012年3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江苏省转型发展汇报会。会议明确,进一步突出转型升级这个着力点,坚持把产业优化升级作为主攻方向。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在致辞中指出,转型发展已成为江苏走科学发展之路的实践主题、鲜明取向和显著标志。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发展,这样的努力贯穿在了江苏的发展实践之中。江苏省目前正在进行第三次转型,核心是加强科技创新,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型。

从博鳌亚洲论坛2012年的情况来看,各国政要、工商企业家、学界精英努力探寻亚洲经济未来方向,无不与经济转型升级有关。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主题为“变革世界中的亚洲:迈向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围绕“探究世界经济不确定性的根源”、“寻求变革与转型”和“创新与亚洲的可持续发展”三条主线。这三条主线其实归结为一个声音,即经济结构必须转型,而转型只有依靠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可以被分成三种类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

原创性的科学研究或知识创新是提出新观点(包括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新发现和新假设)的科学研究活动,并涵盖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以新的视角来重新认识已知事物等。原创性的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结合在一起,使人类知识系统不断丰富和完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产品不断更新。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引领的管理创新作为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科技创新的主题,也是当今时代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企业最强、最持久的生命力,就在于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产业层次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自主创新。加快科技创新,增强竞争能力,必须以企业为主体,以企业家思想创新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构建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引导企业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着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产品,实现企业发展由单纯的技术引进、加工组装向自主创新、自主制造转变这是当务之急。

但是提到创新我们可以先以专利为例比照一下两组事实。第一组:在发达国家,90%的跨国公司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战略的主体内容,80%建立了研发中心,大多数企业至少把销售额的5%投入到研究开发当中。而在中国,2.8万家大中型企业中,拥有研发机构的仅占25%,超过半数的中央企业科技投入不足主营收入的0.5%,许多企业的核心技术和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第二组:目前,我国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都居世界第一,但其整体质量堪忧。据了解,我国发明创造专利在专利总授权量中只占很小份额。全球最大电子代工企业富士康有关专家更抛出惊人观点——中国90%的实用新型专利都应该撤销。富士康集团知识产权管理处处长傅绍明认为,目前中国的很多实用新型专利都是“垃圾专利”,很多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稍做粗糙改良、仓促上马并快速通过的,“90%的实用新型专利都应该撤销”。所谓实用新型专利,是和发明以及外观设计并列的三种专利类别之一,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这两个事实揭示了这样一个问题,即我国企业对科技的投入本身就不足,然而这些有限的投入却用来制造大量的垃圾专利,实在令人痛心。其实,科技研发与科技创新有一个原则,即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应该以制造新的消费需求为出发点。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于今年4月2日在博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2年年会时表示,扩大内需是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

扩大内需相对于科技创新而言,就是制造新的消费需求。在市场饱和度较高的情况下,单一产品的科技创新应该激发出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以苹果iPhone和iPad为例,实际上并不仅仅是单纯的对产品进行科技创新,它还创新了一种时尚文化,成为一种流行。它有很准确的市场定位,主要针对80后、90后的年轻人,为他们创新了生活方式,所以才深入人心。我有一个朋友,在高邮郭集生产灯具,高邮郭集是著名的灯具之乡,全国三分之一的灯具都出自于此。有一次,他很骄傲对我介绍过,以前郭集灯具是以模仿为主,现在意识到必须以自我设计为主了。并给我看了几个据说是全乡镇几百家灯具企业里最好的设计样品,我看了虽然新鲜,但总的来说缺乏一点文化底蕴,或者说因为缺少的这一点底蕴,所以显得不上档次,花里胡哨的。我预测,这些新产品在市场上难有高附加值。实际上现代的工业设计早经历了三种阶层的开展:由起始赋予产品功用、外表诸如此类方面的差别化竞争,再至赋予产品情绪和文化,最终至流传一种先进的生活方法,经由专业的产品与效劳来赞助人们愈加愉悦地享用生活。在这个层面上,高邮郭集的整个灯具行业落伍了,所以只能以模仿或者低级的设计为主,虽然产量占了全国的三分之一,但产品的附加值未能获得较大的提升。我曾经建议某些灯具企业,扬州是一座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精致和诗意是扬州文化的特质和深刻内涵,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增大产品开发中扬州文化的内涵。扬州杭集的旅游用品也是如此,杭集是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用品加工、集散地,旅游用品的科技开发是最容易进行文化创新或者体现扬州文化内涵的,非常遗憾的是没有一家企业从这方面考虑过,所以虽然产量巨大,但产品的附加值却处于不断下滑之中。

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产品不能上升到文化的层面,是难以引领市场,创造消费的。所以产品的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结合起来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科学和技术是关于人认知和改造自然的知识,技术还包含着技艺,而且人的参与程度越大、越多,则科学和技术知识的含量、密度和水平就越高,这些特点决定了科学和技术的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科学和技术及它们的创新仅仅是创新文化及创新时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已,但绝不是全部。说穿了,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相结合,才能使产品开发具有人文精神的光芒,新产品只有在人文精神的照耀下,才能转变为一种价值取向,才能创造全新的生活时尚,才能引领市场消费。苹果iPhone和iPad就是生动一例。在今年两会上,李克强举例,像苹果的各种款式电脑、手机,ipad、ipod到处都卖,营销占领了很大的市场,被年轻人喜欢。他还以乔布斯为例鼓励科技创新,他说:“科技创新和人文精神、人文理念不可分。”“人文”二字,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在中国,“人文”一次最早出现于《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人文在《易经》中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中国古代的人文,是指礼教文化,一方面强调内心修养,使人成为有德行有善心的人。另一方面强调掌握礼乐仪文、琴棋书画等文化艺术形式或技能。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人文”指的是教养和文化、智慧和德行、理解力和批判力等理想的人性;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中,出现了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思考。

现代学术界把人文精神定义为依靠社会学科的基础知识,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内心反省,感悟而形成的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由、批判及超越精神。和对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批判和思考。它是以对人生的价值的终极关怀和现实关切相结合为原则,以实现完整人性为基础,以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文化精神和生活方式,它对人的生存发展起着定向或定位的作用。

既然涵盖人文精神的科技创新可以提升产品的档次,引领消费潮流,那么就应该在全社会倡导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相结合的理念,因此经济转型的思路方面应该注意:

1.树立将文化创新融合于科技创新的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科研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人文社科领域的一个研究课题。我们应该在科研管理和服务中意识到,科技创新虽然是由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劳动构成,核心是科技工作者在科研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但充满人文精神的科技创新环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会更有效地激励科技工作者创新,也会更加促进科技创新成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以要科学客观地评价整个社会科技工作的发展现状,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在政府的科研管理服务中,要越来越多地重视科技人文精神,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2.在科技研发过程,要注重企业借力于高校的科研力量,在政府推出的“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和招商引智过程中,应坚持对科研项目的文化创新与市场价值评估。不能盲目的唯技术价值论,因为高校里的“科研老板”现象比较常见,往往一个教授带着几个学生,做些课题,自成体系。有些课题成果并不能很好地应用于实际,也没有很好市场开发前景。这种现象主要归因于科学研究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与文化潮流发展相脱节,这是科学研究与社会需求“两张皮”的问题。所以应该寻求以文化创新带动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促进文化创新,最终走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相结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效益的路子。

3.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相结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效益最有效的途径是科技中介行业兴起,中介行业联系市场与研发部门,所以政府应该下大力气,大力发展科技中介行业。

4.地方政府在制定文化发展政策和科技发展政策的时候可以将这两个门类结合起来考量,可将文化创意产业园与科技孵化器结合起来搞。

5.地方在考核经济发展指标的时候应该将科技成果的文化或人文价值作为一个指标参数来考虑。(作者单位:扬州市工商局)

提升江苏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对策与探讨

吴永新摘要 江苏民营经济是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自主创新又是民营企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关键所在。但是江苏民营企业的起步和初始发展主要是依靠原始要素投入和资本拉动,技术支撑体系薄弱导致其持续发展缺乏后劲。为此,必须充分认识自主创新对于江苏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努力采取多种有效对策提升江苏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关键词 江苏 民营企业 自主创新 对策建议

提升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江苏实现民营经济新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法宝。江苏省是全国民营企业发展最活跃地区,民营企业已成为江苏省技术创新中的一最具创新活力和实力的重要力量。截止2011年,江苏民营企业已近25000家,实现收入近20000亿元、净利润近2000亿元,上缴税金近1300亿元。江苏民营企业对高新技术产业贡献份额达38%,吸纳就业人数近300万人。据统计,江苏民营企业累计申请专利80000余件,专利授权近40000件,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企业

科技创新

产出大幅增长。因此,江苏民营企业发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江苏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但是江苏民营企业的起步和初始发展主要是依靠原始要素投入和资本拉动,技术支撑体系薄弱导致其持续发展缺乏后劲。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资源、环境压力日益突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江苏民营企业占领产业竞争制高点和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为此,必须充分认识自主创新对于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努力采取多种有效对策提升江苏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一、不断完善支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政策环境对促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至关重要,要研究和制定一批可以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自主创新中的“瓶颈”问题的政策措施,努力构建完整的企业自主创新政策体系,为增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1.进一步明确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加快民营企业改制步伐,充分重视以人才和技术为代表的知识资本在企业资本构成中的重要地位,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原则,使江苏绝大多数民营企业重构为产权清晰、目标明确、有效治理的企业,增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与活力。

2.设立专门资助民营企业研究开发的计划。只要民营企业的科研计划符合政府产业技术政策和专门计划指南,政府就应在资金上给予支持。省和各市、县政府可适度集中财政资金建立民营企业自主创新专项资金,扶持科技型民营企业发展。要让有限的资金真正为那些处于技术到商品跳跃阶段的企业“雪中送炭”,促进科技与资本的有效结合。各级政府制定的科技计划要面向民营企业全面开放,使民营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开发、技术创新、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

3.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支持力度。要积极调整财税优惠政策,除了落实已有对于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普适性的税收激励政策以外,还应重点针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活动,实施特定的减免税政策,强化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应该通过加大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支持力度来充分调动其自主创新的积极性、改善其自主创新的条件。财税优惠政策要减少对非创新活动和低附加值生产活动的支持,加大对促进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要将政策的重心由鼓励引进外资、引进技术向激励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转移,并根据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需要,更多地实施间接优惠的财税政策措施。

二、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家在自主创新中的灵魂和核心作用

推动江苏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要注重民营科技企业家的作用,要使创新“主角”,从农民企业家转向民营企业家,再从民营企业家转向民营科技企业家。

民营科技企业家是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是构建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必须让民营科技企业家在企业创新发展中的灵魂和核心作用得以充分体现和发挥。政府和舆论部门要积极引导民营科技企业家强化创新意识,打消小富即安、满足现状的守业观,树立开拓进取,依靠自主创新、依靠人才资源的集约发展观;破除重模仿轻创新的技术依赖观,树立敢创自主技术、敢创自主品牌的技术创新观。要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家跳出江苏,跳出中国,运用全球眼光谋划企业的创新与发展,立足于“自主创新、自有品牌、自我提升”,把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有机结合,大力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敢于超越自我,勇于打响品牌,提高企业知名度和产品竞争力。有关部门要通过全方位的努力,通过充分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家的作用,争取在江苏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像联创科技、南瑞继保、东大金智、南大苏富特等进入行业全国百强企业之列的民营科技企业。

三、多层次、全方位地培育和利用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源

江苏科技文化方面的突出优势,为民营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为科技型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江苏仅南京一个城市就有高校48所,各类研究与开发机构543家,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31个,中国科学院院士4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2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3万人。江苏是全国科技实力最雄厚的省份之一。但是,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江苏企业对于自主创新条件的利用还很不充分。因此,必须进一步多层次、全方位地培育和利用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源,推动民营企业健全技术创新体系。

政府要善于做好服务,引导民营企业利用有利条件,根据自身实际,加强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集中力量突破领域核心技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引导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形成拥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引导民营企业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支撑、以产业化为目标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引导和推动民营企业加强区域合作,拓展创新渠道,充分利用各种创新资源,开展合作创新,求得新发展。要推动民营企业间组成针对特定技术创新计划的策略联盟,合作承担技术创新任务,共同分享技术创新成果。要进一步引导民营企业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建立有效的技术协同机制,通过共建研发机构、联合或委托开发、技术成果转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与科技资源的有机结合,重点提高民营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起点,提高模仿创新水平。要积极鼓励科研机构与民营企业间、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间联合设立研发中心,重点加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

四、强化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

强化对于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是提升江苏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凡是经济发达、自主创新成功的企业,都离不开全方位、多角度的金融支持。因此,江苏必须借鉴成功经验,重点从两大方面强化对于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

1.强化各级财政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直接支持。随着江苏财政收入的增长,要以建设公共财政为导向,从多个方面、以多种形式大力支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应根据提升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水平的需要,设立民营企业自主创新专项支持基金。为了把财政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落到实处,应该实行政府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三统一”,即统一政策、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可以在各级财政部门内部先明确一个主管部门,统一协调管理江苏自主创新的政府资金。要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大力鼓励自主创新和对引进技术再创新,促使自主研发的技术和产品所占比重逐步增加。

2.优化支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机制。要通过提升盈利空间、改善金融环境等,促使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强化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服务。要促使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根据国家投资政策及信贷政策规定,对省和市级立项的高新技术项目,积极地给予信贷支持;对有效益、有还贷能力的自主创新产品出口所需的流动资金贷款,根据信贷原则优先安排、重点支持,及时提供多种金融服务。政府可以建立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和担保基金,引导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开展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差别化、标准化的金融支持。

为了解决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融资难题,应该积极加速推进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努力构建包括政策性担保、商业性担保在内的社会信用担保体系。在江苏自主创新过程中,要将创新型中小民营企业纳入信用担保体系,完善为创新型中小民营企业服务的金融服务体系。应该建立银行、政府、企业互动机制,深入开展银政企三方合作模式,推动银行、担保机构与融资企业互动,为解决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融资难题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和中介服务

针对江苏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面临的不利因素,政府应充分发挥现有的生产力促进中心、行业技术中心等机构的作用,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为民营企业提供先进的科技成果和配套的技术诊断与指导;依托现有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培育科技孵化器,为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场地、设施和服务等。尤其要大力加强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和技术交易市场的建设,通过信息网络为民营企业提供最新的技术、经济、市场等方面的信息,帮助其准确把握外部环境的变化,提高市场预测和快速反应能力;通过技术交易市场协调技术供求,提供交易过程中的专利代理、合同登记、知识产权变更等配套服务,从而降低技术交易成本,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转化速度。

建立公共技术支持平台,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可以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开放服务的方式,在民营企业比较集中和具有产业集聚优势的区域,重点支持建立一批公共技术支持平台,为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设计、信息、研发、试验、检测、新技术推广、技术培训等全方位服务。

在强化中介技术服务的过程中,要帮助民营企业改善技术条件,提高技术水平,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同时,考虑到江苏目前民营企业自主进行技术开发的能力不强,政府可为其提供费用较低的实验、中试场所。另外,由于自主创新是“两头在市场”,即无论是产品创新,还是工艺创新,其信息均来源于市场。所以,政府应鼓励信息经济的发展,通过灵敏的信息网络为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提供信息服务。

六、健全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人才支撑

加强民营企业科技队伍的建设,是保证江苏民营企业科技力量长盛不衰、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关键,也是保证民营企业真正巩固和提升创新主体地位的关键。要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加大人力资源投入力度,让科技人才参与到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活动中去,充分发挥江苏科技人才的优势。江苏是人才大市,云集着众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济济,这些都是江苏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可以利用的珍贵资源。因此,挖掘人力资源潜力,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使人力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是推进江苏民营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础条件。政府要在政策上引导民营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实行产学研一体化,提高技术成果的转化率;企业要调动和发挥自身人才的优势和积极性,给科技人才提供技术创新的场所和一定的物质保障条件,在政策和措施上鼓励人才参与科技活动,特别是参与R&D活动,最有效地发挥科技人才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作用。

民营经济是江苏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而自主创新又是民营经济永葆生机的关键所在。随着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民营企业自身对自主创新的正确认识与高度重视,相信江苏民营经济必定在自主创新的征程上越走越远。(作者单位:南京市水利局)

参考文献:

[1]黄胜平,姜念涛.中国自主创新探路[M].人民出版社,2007。

[2]吴跃农.江苏民营经济30年发展历程[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3]朱文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民营企业的持续竞争力[J].经济研究导刊,2009(12)。

[4]王冬爱,邓正发,冯坚.“关于苏州自主创新路径的调查与思考”[J].调查与研究,2006(29)。

[5]刘红英.关于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J].经济问题,2006(7)。

[6]周庆行,张新瑾.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软环境——政府视角下的分析与思考[J].科学与管理,2008(4)。科技创新——交通建设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动力朱永摘要 在交通建设行业,科技创新、节能减排、环保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新理念已经贯彻到设计思想中多年。江苏省的交通建设领先全国,也建成了一批优秀示范工程,如宁杭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无锡十八湾一级公路、江阴霞客大道等重点工程。本文从交通建设中的诸多科技创新成果,及江苏中设集团对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出发,论述了交通建设中的节能、减排、环保、生态,公路改造升级中的资源再生利用,以及将社会废弃物再生利用于交通建设中等,最后论证了科技创新已成为交通建设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关键词 排水路面 透水路面 温拌技术 再生技术 废物利用

一、前言

在交通建设行业,科技创新、节能减排、环保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新理念已经贯彻到设计思想中多年,江苏省的交通建设不管是科技含量,还是建设质量都领先全国。江苏省也建成了一批优秀示范工程,如宁杭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无锡十八湾一级公路、江阴霞客大道等重点工程。在诸多优秀示范工程中,科技创新成果是其先进性的保障与体现。

二、科技创新,使交通建设工程更节能、减排、生态、环保(一)排水沥青路面技术

排水沥青路面的表面层为大孔隙结构,具有排水功能,其它结构层为密实结构,并在排水性沥青面层与中面层之间设置防水黏层。雨水下落至路面,可经由表面层的孔隙横向排至路缘,而避免在路面形成水膜,保证了轮胎与路面之间有足够的摩擦力,夜间路面不会由于积水而出现反光,改善道路的行车条件。由于表面层为大孔隙结构,可吸收大部分的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声,与普通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路面相比,排水性沥青路面通常可以降低噪音3~5分贝,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降低噪音约6~7分贝;道路中减少3分贝的效果,相当于车辆行驶速度减小了20%,或者相当于交通量减少了50%。减少3分贝的效果

排水沥青路面因此也称之为低噪音路面,具有抗滑性能高、噪声低、抑制水雾、防止水漂、减轻眩光等突出优点,可一定程度调节城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现象”,减轻道路排水系统负担,吸附城市污染物及粉尘,保护城市环境,还可减缓路面病害产生,延长路面寿命。排水路面在世界各国应用广泛,特别是日本,约70%的高等级路面都采用了排水沥青路面。

排水沥青路面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我国进行科研应用,于2003年后开始逐步应用于高速公路及城市主次干道的建设中。目前江苏省内采用排水路面的工程有沿海高速公路(盐通段)、宁杭高速公路二期、苏锡连接高速公路(无锡段)等工程。

排水沥青路面的关键技术是高黏沥青,大孔隙率的开级配配合比,以及配套的排水设施设计等技术。现在,国内已有多家研发机构研制出高黏沥青添加剂,如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开发了适用于排水沥青混合料的高黏度添加剂(HVA),产品技术性能达到同类产品的国际先进水平,但比同类进口产品成本大幅降低30%。大孔隙的配合比设计,高强度的粗集料,配套的排水设计现在国内也已基本成熟。排水沥青路面将是我国高等级路面提高道路表面特性品质、提升道路安全功能和服务品质的主要技术趋势之一。(二)透水路面技术

透水路面不仅路面的表面层为大孔隙结构,路面结构所有的结构层皆可透水。这样,雨水可透过路面结构层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平衡城市生态系统;透水地面还能通透“地气”,使地面冬暖夏凉,雨季透水,冬季化雪,可以增加城市居住的舒适度;由于增加了城市的透水透气空间,对调节城市小气候、保持生态平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由于各结构层皆可透水,其强度受到一定限制,一般适用于人行道、自行车道、公共广场、露天停车场、公园内道路等,不适用于交通量大,荷载重的道路。

发达国家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开发透水性路面材料,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用透水材料替代传统材料铺设路面,还将以前铺设的一些硬化路面改为透水性路面,以增强城市的生态效果。

进入21世纪后,在我国部分地区的人行道、行人广场、停车场、公园景区、住宅区等已经开始应用透水路面;无锡市近年来在尚贤景区非机动车道、运河西路非机动车道、十八湾景区步道以及部分停车场采用透水路面。透水路面根据骨料、配色不同表现形式多样化,配合景观效果更好。(三)温拌沥青技术

传统热拌沥青(简称HMA)混合料以其良好使用性能成为应用最广泛、路用性能最好的沥青混合料。但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在:a)高温拌和和施工导致沥青老化、耐久性降低、长期路用性能降低;b)热拌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c)能源消耗大,有害气体以及固体粉尘排放量大,环境污染大;d)施工对环境温度要求较高,受外界影响因素大。盐通高速使用四年后排水路面(左)与AK路面(右)使用效果外观对比(雨后)

温拌沥青技术(简称WMA),就是采用一定的技术措施,使沥青能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拌和及施工,同时保持其不低于HMA的使用性能的沥青混合料技术。其主要优点有:a)降低了生产能耗,生产1t混合料将节省1~1.5 kg燃油,即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节约约30%的能耗;b)显著降低了沥青混合料的老化现象,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c)减少有害气体以及粉尘的排放量,降低了环境污染;d)由于减少了沥青烟雾粉尘污染,改善施工工人的工作环境;e)温拌混合料对路表和环境温度的要求相对低,延长了施工季节,更有利于夜间施工;降温速率减缓,混合料的可压实时间显著延长,压实更有保障;f)由于施工温度较低,更接近于日常气温,施工完成后,可较快的开放交通;g)降低了施工成本,燃油成本下降20%~50%,拌和能耗和机械损耗也相应下降;拌和温度降低也延长了拌和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使用成本;h)原热拌混合料设备无需改造即可进行生产。热拌沥青混合料(HMA)摊铺现场温拌沥青混合料(RH-WMA)摊铺现场

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关键是在不损伤HMA路用性能的前提下如何降低沥青在较低温度下的拌和黏度,主要通过外加添加剂材料降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黏度来实现。目前,国内已有自主产权温拌技术,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开发的RH温拌沥青改性剂及成套技术即为其中之一,使用RH温拌沥青改性剂,可降低沥青结合料的高温黏度,使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和施工温度降低30℃左右。

据无锡230省道无锡段现场监测,生产每吨温拌沥青混合料较传统热拌沥青混合料节约1.6公斤燃油消耗,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硫和氧化氮排放量分别减少70%、46%、40%和60%,沥青烟排放减少87%,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三、科技创新,使交通建设改造工程资源重复利用(一)沥青路面的再生利用技术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已建成的高等级公路进入大、中修期的数量不断增加,大量的翻挖、铣刨沥青混合料被废弃,一方面需要大量场地堆放,并造成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大量的使用新石料,开采石矿会导致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等,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旧沥青废弃量也将达每年220万吨之巨,并呈逐年增多趋势,这是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对旧沥青路面的再生技术研究、推广,对降低建设成本、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对我国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都有极大的意义。

沥青路面的再生技术,是将旧沥青路面经过翻挖、回收、破碎、筛分后,与再生剂、新沥青材料、新集料等按一定比例重新拌和混合料,并用其重新铺筑路面,使之能够满足一定的路用性能的工艺技术。再生技术按温度要求可分为冷再生和热再生;热再生又可分为就地热再生、厂拌热再生;冷再生又可分为厂拌冷再生、就地冷再生、全深式再生。

采用沥青再生技术,可以充分利用旧料,通过选择适当的配比及新旧料掺和比例,可以再生得到质量相当不错的再生混合料。这种再生混合料不仅可以使用于高等级公路的沥青面层,利用沥青再生技术也可以取得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在无锡机场路改造、泰州大中修工程中采用了现场再生工艺,不仅减少了废料产生,施工速度也大大加快,对周围居民的影响降低到了最低程度。(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再生利用技术

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始建于六十年代中期,八十年代初期始在全国迅猛发展。现有的水泥砼路面有的已接近或超过设计年限,有的虽未达到设计年限,但由于交通量剧增,汽车轴载日益重型化,出现路面损坏、使用品质下降等情况,且水泥混凝土路面本身行车舒适性差,噪音大等缺点。如何在改造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善路用性能过程中,减少废料产生,充分利用现有混凝土路面材料及其性能,是改造方案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改造方案一般可考虑采用以下两种方案:a)进行坏板修复养护,继续保持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b)在现有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方案(白+黑);c)在现有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水泥混凝土面层方案(白+白)。采用沥青加铺方案能发挥沥青路面的舒适性好,噪音小等优点,同时充分利用旧水泥路面的强度性能的刚改柔方案在国内外旧水泥路面改造工程中应用最多。不管采用“白+黑”和“白+白”方案,其中防治反射裂缝都是其关键问题。

对反射裂缝先后采用的防治措施有:采用旧板破碎工艺,增加沥青加铺层厚度,设置应力吸收层,采用加筋沥青层及其他具有良好路用性能的沥青混合料,处治旧路面板提高旧板传荷能力或消除板底脱空等。

对于破损率大于20%、路基与基层具有明显病害的水泥混凝土路段,可将路面进行翻修重建。翻挖产生的旧混凝土可经破碎成再生集料。破碎后产生的集料可用作低标号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集料、或作路面基层或底基层的骨料。

在江阴澄鹿路、泰州231省道、靖江229省道、盐城204国道的改造中,分别采用了水泥混凝土板打碎工艺、沥青加铺改造方案和水泥连续配筋混凝土加铺改造方案,改造后的道路反射裂缝都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四、科技创新,使其它行业的废旧资源也在交通建设工程中得到很多的应用(一)废旧轮胎(橡胶)在交通建设工程的再生利用

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国内汽车总量逐年增加,截至2009年底,国内汽车总量约7619万辆,目前汽车总量应在8000万车以上。据统计,一般来说,每一辆车的寿命只有11年~12年,而轮胎寿命确仅有2~3年,每一个轮胎需要30~40kg橡胶,平均下来,一辆车每年产生10kg废旧轮胎。全国一年产生废旧轮胎在8亿kg,即80万吨。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废旧橡胶,减轻环保压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将废旧轮胎磨制成橡胶粉,再制成橡胶沥青是变废为宝的重要途径之一。

橡胶沥青是先将废旧轮胎原质加工成为橡胶粉粒,再按一定的粗细级配比例进行组合,同时添加多种高聚合物改性剂,并在充分拌和的高温条件下(180℃以上),与基质沥青充分熔胀反应后形成的改性沥青胶结材料。橡胶沥青具有高温稳定性、低温柔韧性、抗老化性、抗疲劳性、抗水损坏性等性能,是较为理想的环保型路面材料,目前主要应用于道路结构中的应力吸收层和表面层中。在S231省道泰州段白+黑改造中,就使用了橡胶沥青应用吸收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我院拟在江阴海港大道设计中,进行橡胶沥青混凝土表面层的科研及并铺筑试验路。

1.橡胶应用吸收层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是将单一粒径的石料均匀的满铺在橡胶沥青层上,用胶轮压路机进行嵌挤碾压,橡胶沥青被挤压到石料高度的约3/4,所形成的橡胶沥青碎石封层即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功能特点有:a)抗反射裂缝。在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中,高用量的橡胶沥青与单一粒径的碎石强力黏结,形成约1.0cm厚的抗裂缝反射结构层,水稳碎石层或旧水泥路面的各种裂缝将很难穿透该层,可以有效遏制下层裂缝向上反射。b)抗水损坏。橡胶沥青形成的沥青膜,完全可以防止雨水的向下渗透,对路基起到保护作用。在上面摊铺沥青混合料时,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顶部的橡胶沥青会二次熔化,经路面压实后会充分填充其面层混合料底部的缝隙,从而排除了层间存水的可能,对表面层也起到防止水损坏的作用。c)黏结作用。橡胶沥青拥有超强的黏性,它可以非常牢固的吸附黏结在水稳层或旧水泥路面上,从而起到基层与路面的黏结作用。

2.橡胶沥青路面

橡胶沥青路面是指采用橡胶沥青做为胶结料,与碎石、矿粉等拌合成混合料,再摊铺碾压成形路面表层的路面形式。橡胶沥青路面在高温下具有较大的弹性和弹性恢复能力,改善了路面抗变形能力、抗反射裂缝能力、和抗疲劳开裂性能,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和抗疲劳寿命;因为胶结料含量高、油膜厚以及轮胎中含有抗氧化剂,故提高了道路抗老化、抗氧化能力;具有较好的高低温性能,降低了沥青对温度的敏感性。改善了抗永久变形能力(车辙、拥包);橡胶沥青路面还降低了道路的噪声,改善了行驶舒适性;开级配或间断级配橡胶沥青路面防滑功能高、减少雨天行车溅水、改善视野,提高了路面行车安全和舒适性;橡胶中的炭黑能够使路面黑色长期保存,与标线的对比度高,提高了道路的安全性;由于道路的耐久性得到提高,使得道路的养护费用显著降低;大量使用废旧轮胎,既节约了资源,也有利于环境保护。(二)建筑垃圾在交通建设领域的再生利用

近30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城市更新迅速,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也高速增长。据报道,2005年后,我国建筑废弃物的排放量超过4亿吨/年。建筑废弃物的总量约占城市废弃物总量的30%~40%。上海等发达城市的建筑废弃物回收率接近90%的水平,但再生利用水平仍较低;欠发达地区和城市绝大部分垃圾未经处理,直接运往郊外或乡村垃圾场露天堆放或填埋,占用大量土地,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一方面可以缓解我国部分省市资源紧张的局面,节约废弃物占用的土地,也减少了新开采资源的使用,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对大量无害的建筑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符合目前所倡导的“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建筑垃圾是由碎混凝土、碎砖瓦及碎砂石土等无机物类构成。其化学成分是硅酸盐、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硫化物及硫酸盐等。其具有相当好的强度、硬度、耐磨性、冲击韧性、抗冻性及耐水性等,即强度高、稳定性好。建筑垃圾又具有相当好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其性能优于黏土、粉性土,甚至砂土和石灰土,可做为路基填料使用。建筑垃圾透水性好,遇水不冻涨,不收缩,水稳定性好;建筑垃圾颗粒大,比表面积小,含薄膜水少,不具备塑性,能够阻断毛细水上升,在潮湿状态和环境下,可采用建筑垃圾作为路面的垫层。利用废弃建筑混凝土和废弃砖石生产的粗细骨料,也可用于道路路面基层。

道路工程,具有工程数量大,耗用建材多的特点。因此道路设计的一项基本原则就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努力降低工程造价。而建筑垃圾,具备数量大、成本低及质量好。因此,建筑垃圾可很好应用于道路工程中。

五、结语:科技创新——交通建设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在我国经济大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汽车保有量和物流需求皆呈加速增长趋势,对公路及城市道路网的需求也将日益增长。如何在这种增长中减少交通建设行业对石料、土源、砂石、沥青、水泥等原材料的需求,降低建设过程中的能量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保持交通建设行业的良性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严峻课题。作为交通行业的一员,只有不断的进行科技创新,不断的将科技成果运用到交通建设中去,充分利用社会的各种资源,才能保证交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也才能建设出下一批优秀示范工程。(作者单位:江苏中设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交通部公路司,2005。

[2]排(透)水路面调研报告.无锡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2008。

[3]清源路施工图设计.无锡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2008。

[4]苏锡连接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无锡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2007。

[5]S229改造靖江段施工图设计.无锡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2006。

[6]G204盐城段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无锡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2009。

[7]泰州大中修S231施工图设计.无锡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2008。

关于加大我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的建议

施杨摘要 以加快我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为出发点,提出创新当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绩效评估与培育的思路与对策建议,为各级政府创新高层次人才工作体制、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政策体系提供决策参考。关键词 创业创新人才 江苏 考核 培育

当前,我省正处于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现阶段,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离不开一支高素质、有发展的科技人才队伍,这对我省人才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目标和任务。江苏要继续在全国“领跑”,必须依托现有发展优势,加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为加快江苏创新型省份建设、加速转型升级、又好又快地推进江苏“第二个率先”注入强劲动力。

一、我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工作成效及不足

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是掌握关键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且具备较强技术研发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2007年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先后投入13亿不断加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资助力度。截止2011年,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共资助领军人才1318人,其中引进自主创业人才(A类)和企业引进人才(B类)1168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在专利申报、新产品开发、新技术研发、高新技术产品销售、利税等方面均取得长足进步。

为规范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管理,江苏省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江苏省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培育计划实施办法》、《江苏省省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当然,江苏省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管理工作起步不久,仍然存在重短期引进使用、绩效评估手段单一、后续培育跟进慢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管理工作成效。

二、我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工作建议(一)尽快理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管理体制

1.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工作成效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和问卷抽样调查,与各级政府人才办、科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财政、统计等政府职能部门进行座谈,分析当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成效。建立各地政府创新创业人才工作定期汇报制度,强化相关人才工作责任分解和任务落实。对发达国家与国内发达省份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绩效评估指标、手段、工具以及培育成效进行总结,提出加强和创新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绩效评估与培育的思路、工作机制以及对策建议。

2.制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培育联席会议制度。在我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制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培育联席会议制度,由省人才办牵头,由省委办和政府办、省委研究室、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发改委、金融办、经信委、人社局、教育局、科技局(知识产权局)、公安局、财政局、统计局、外事办、侨办、科协分管领导组成,定期通报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成效及得失,加强对各类资助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各市、县参照省相关管理体制,落实相关联席会议制度。

3.出台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培育相关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培育成效纳入地区科技、人才考核评估体系。建立健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专项督查、日常督查、定期督查、跟踪督查制度,实时掌握进展情况。根据我省实际,出台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关于资助机制、监控跟踪机制、考核评估机制、激励培育机制、退出机制衔接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二)持续创新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服务方式

1.积极鼓励相关企业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围绕我省重点支持产业,鼓励我省规模以上科技型企业、各类创新载体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引进掌握关键技术的高层次研发人才和管理人才。优先支持在国家火炬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创新型企业、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江苏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作等省级以上企业创新平台工作的企业创新人才。对符合高层次人才引进条件的,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服务。

2.建立省、市、县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服务联动机制。加快解决基层科技人才服务中心编制、人员、经费等问题,积极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开展人才项目申报、评审、咨询、宣传、服务等工作。深入不同区域、不同行业走访部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充分调研其对政策扶持、绩效评估、培育措施的具体诉求。定期组织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产学研需求调研,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与有关科研院所、高校的联系,协助解决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在技术、设备、资金、人员等方面的需求。

3.加快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载体建设。加快建设各类创新载体,构筑重大公共创新平台。注重重点实验室和试验基地、重点研发机构建设,增强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型企业吸纳高层次科技人才的能力。加快地区科技孵化器、重点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重点科技中介机构等的建设,着力培育一批高水平的科技中介服务人才,通过整合各类创新载体和创新资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高层次人才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平台。

4.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政策宣传。利用苏州精英周、春晖杯等有关活动,积极宣传我省关于创新创业人才项目落实、资金扶持、人才供给等各项政策,带动和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来苏创新创业。对推荐高层次人才来我省创新创业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积极宣传乡镇、企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和培育的经验和做法,对成效显著的地区、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三)不断落实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考核过程管理

1.尽快出台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绩效评估的实施意见和实施办法。在原有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中期考核的基础上,定期调研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在个人提升、团队组建、项目申报、研发投入、经济产出等情况等情况。起草出台《江苏省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资金管理办法》,落实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风险预警机制,对市场前景不明确、市场风险较大的人才企业,给予重点监测。

2.完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考核评估手段。针对目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考核指标雷同、评估形式单一”、“重周期性考核、轻动态监控”、“重项目申报考核、轻经济效益考核”的现状,将企业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产品销售、利税、人才引进与培养、项目实施风险等指标纳入考核范畴。完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信息管理系统,对自主创业人才、企业引进人才实施分类管理。(四)加大落实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激励措施

1.完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多方评估体系。针对目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淘汰机制不健全、激励手段单一”的现状,提出应尽快出台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任期制、淘汰制、后期资助管理制度的观点。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建立人才、科技、工商、税务部门会商制度,改变现有“政府主导立项、评审、监管”的管理模式,落实相关评估政策。

2.出台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后期资助的实施意见和实施办法。会同省人才办、科技局、人社局、经信委等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后领军人才计划”。对符合“后领军人才计划”要求的,在创投资金、贷款抵押、人才培训、科技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针对创业企业“轻资产、缺少实物抵押”的现实,发挥“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融资服务项目办公室功能,多渠道引入社会风险资本,按市场化模式加强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动态监控,加大有成长性自主创业人才及其创(领)办企业的风险投资。

3.重点培育发展潜力大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对研发成果显著、管理业绩突出的我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优先推荐申报国家“千人计划”、江苏省企业博士集聚计划。推荐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担任合作高校客座教授,支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人才及其团队与高校、科研院所相关科研团队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有市场前景的企业,可以采取政府采购、市场推荐等方式,加大相关科技成果转化。(作者单位:常熟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R].江苏省人民政府,2010。

[2]曹霞等.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机制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J].科技与经济,2010(1)。

[3]雷忠.高层次人才绩效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3)。

[4]王运红.我国高层次科技人才信息资源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1(12)。

[5]吴凤兵,刘媛.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1(15)。

关于依托科技引领,加快发展我省现代农业的建议

童举希摘要 以江苏省农业现代化为背景,指出江苏科技支撑现代农业的优势,探讨科技支撑现代农业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提出加快制定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推进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体系建设、完善农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等对策建议。关键词 江苏 科技 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modern agriculture)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的社会化农业,是用现代科技武装,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生产效率达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十二五”期间是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按照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2011年江苏省实施“现代农业重点突破年”。全省各地把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掀起了一轮全新的农业发展大潮。

一、江苏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一)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省各地已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的发展目标,部分地区正在向基本现代化的目标前进。当然,基本实现现代化,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最薄弱的环节在农业,最大的难点在农民持续增收。如何在既定的人口条件下通过培训开发、教育训练、追加人力资本投入等一系列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配置与充分利用,是各地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并且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我省各地农村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均耕地仅0.91亩。许多农民的部分或全部土地被征用,变成了“非城非农”的失地农民。与此同时随着二、三产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在新的发展时期,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可以适应劳动力就业形势的巨大变化,提高本地农民转移就业的竞争力。(三)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的需要

随着二、三产业科技含量迅速提升,对农民整体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现阶段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适应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提高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覆盖面的基础上,增强广大农民投资意识、创业意识、风险意识以及驾驭市场能力等综合素质是主导农村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也为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优化提供新的增长点。(四)农民增收的需要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人的素质提高是相辅相成的。江苏在强调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注重城乡协调发展,着重把握“三农”和“三化”的互动关系,实现了经济与富裕农民的同步推进,2011年农民纯收入达到10805元,农民稳步增收的长效机制正逐步形成,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根本性提高。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寻求更理想的收入以及更满意的职位,需要自身整体知识水平、职业技能以及整体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加大现代农业人才培养力度,增强劳动力基本技能,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智力支持。

二、江苏省科技支撑现代农业的优势(一)政策优势

近年来,我省围绕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包括《关于强化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意见》、《关于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的意见》、《江苏省财政扶持农村土地流转实施意见》、《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关于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通知》、《江苏省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等。尤其是江苏“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制定和逐步实施,将“富民、强村、发展现代农业”作为重要任务之一,积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政策保障。(二)产业优势

按照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近年来我省大力发展第一产业,着力构建农业现代化产业布局,加快推进主导产业发展,产业规模保持稳定。农业产业形态由以前的注重一产转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截止2010年,全省高效农业面积达到269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超过30%;设施农业面积突破69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9%以上。全省累计流转土地面积960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19.2%。现代农业园区蓬勃发展,目前全省各地确定的77个重点农业产业园区规划面积422.6万亩,建成面积162万亩,辐射带动面积480多万亩,辐射区农民增收20%以上,为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三)财力优势

近年来,我省持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力度,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省级财政连续数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农业科技装备改造。与此同时不断强化补贴政策,累计投入63.7亿元用于国家粮食直补、农资增支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在全国率先建立农村生态补偿机制,对规模水稻田、生态公益林、水源地和重要生态湿地各级财政给予补偿,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减负提供财力保障。(四)社会优势

为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近年来我省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村“三大合作”组织建设。截止2010年,全省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750家,其中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43家。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农业专业合作等“三大合作”组织3.9万家,入社农户占全省总农户的42%。农业发展方式从以前的相对分散经营转向规模化、合作化,现代农业发展机制和发展模式发生了积极的改变,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三、江苏科技促进现代农业的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一)战略定位

围绕建设“高效、外向、生态”农业,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坚持发展土地集约型、资本密集型、科技创新型、生态循环型、适度规模型、功能多样型农业。紧紧围绕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改善生态的目标,充分发挥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对农民增收致富的带动作用、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以现代农业、生态产业、乡村社区化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加快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二)发展目标

1.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人才体系

以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一代农民为目标,充分挖掘内部资源,重视发挥现有种养能手、农民企业家、农业经纪人、能工巧匠和致富带头人的积极作用,加快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入外部人才资源,加强农村人才交流与合作,提高农村人力资源增量。

2.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

根据我省农业产业的发展需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引导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龙头企业、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及农业产业基地的相关运作实体以理事制等产学研合作方式,在农业种质资源、农产品培育、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领域,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类重点实验室和科技创新公共平台。

3.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体系

以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依托,以中高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为骨干,以企业与民间科技服务组织为补充,加强“校、企、村”合作关系,积极转化、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增强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切实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和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快建设覆盖省、市、乡、村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体系。

4.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综合服务体系

遵循面向产业化、模式多元化、服务专业化的发展要求,积极推进农村科技服务机构建设,以农业专业协会、农业合作组织为主体,强化科技项目集成示范,加快构建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提高农村科技社会化服务水平。

四、江苏省科技促进现代农业的对策建议(一)加快制定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

1.强化政府在现代农业中的引导与服务功能

我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切实把农业科技工作放到“三农”工作的首位,把组织领导农业科技工作,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作为全面推进现代农业的重大措施,摆到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调查研究,提供政策保证和资金支持,并列入现代农业工作督查考核内容。

2.充分发挥各级农科教结合领导小组的作用

建立我省整合农办、农委、水利、科技等职能部门资源,完善农业科技协商机制,建立定期会议制度,协商解决农业科技重大问题,加快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高效农业科技样板工程,合力推进农业与农村科技进步。

3.全面推广“村企挂钩”经验

建议在我省全面推广“村企挂钩”经验,选拔一批科技型企业支援乡村发展现代农业,做到互惠互利、实现双赢。加快“一村一品”特色基地建设,强化农产品品牌化、产业化建设,形成集销售、种植、育苗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增强优势产业示范、带动、辐射作用。(二)加快推进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

1.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民职业培训

以现有农村实用人才服务机构为主体,全面整合科技、农技、成教等各类农业教育培训资源,积极开展“科技下乡”、科技咨询和培训活动。完善“星火计划”,利用星火“函授学校”,通过技能培训、服务引导等多种途径提高广大农民依靠科技发展现代农业的综合素质。建立农民职业资格认证,实施持证上岗制度。合理安排农民务农、务工培训的内容和时间,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基础性支撑。

2.创新农业科技特派员管理模式

每年选派一批技术骨干,到乡镇基层担任科技特派员,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探索农村科技特派员服务机制、服务方式、服务范围管理办法上的创新和改进,鼓励科技特派员在基层创业,兴办合办农业企业、农村科技服务机构。支持科技特派员与派驻乡镇合作创建星火示范基地,帮助培育科技示范大户,参与当地农村产业发展。

3.稳定农村人才队伍

建议我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具有农业职业兴趣和能力的农民坚持从事农业生产,防止农民盲目转移和过度转移。采取有效措施,留住农业第一线技术人员,加强农业科技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农技人员技术创新与服务水平。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承担重大科技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和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省级机关年轻干部轮流到农村工作,吸引高校毕业生到村级组织任职,提高农村人力资源质量。(三)加快推进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投入体系建设

1.健全农业科技投入资金的分摊机制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在规划布局、政策制定、工作部署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加以落实。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农业科技政策措施。根据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制订“省财政——县(省)财政——行政村——农民”的合理分摊机制,保证农业科技投入工作持续开展。

2.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融资机制

通过安排农业科技专项行动、龙头企业技术改造贴息、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种子种苗工程、农科教结合等专项资金,不断调整资金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利用政策和资金引导全省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设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风险投资基金”,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融资机制,加快建立一批承载科技成果展示与转化的基地。继续实施星火计划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项目,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中试熟化,为新成果、新技术的转化和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3.健全现代农业与现代金融结合的合作机制

为突出农业现代化建设,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商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科技开发的支持力度,积极开展融资、担保和保险服务。根据银行业务发展和自身风险控制能力等实际情况,开发“小贷通”、“城乡通”、“商铺通”、“开证通”、“按揭通”等新产品,重点支持科技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金融体系建设。(四)加快推进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1.加快建设农业科技产学研合作平台

依据专业优势,与省内外涉农科研机构、高校紧密协作,发挥涉农高校的积极作用,逐步建立服务于三农的高水平的公益科研基地,开展现代农业公益性科技工作。涉农高校应结合地方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调整学科结构,重点加强特色专业学科的建设,培育具有支撑地方优势特色农业发展的科研优势。

2.加快建设农业科技信息共享平台

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重在应用,政府引导、多元投入”的方针,加快实施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完善省、县、乡三级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实施现代农业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充分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网及各级农业信息平台,推进农业、教育、科技等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共享,建立农业科技成果信息联盟和信息共享服务机制,提高农业科技信息平台的使用效率。

3.加快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平台

按照有先进服务手段、有优良专业人员、有规模示范基地等目标要求,加快建设乡镇农技推广中心,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老大难问题。支持农业科技人员与农业经营人员创建的贴近生产、机制灵活的各类民营农业科技机构或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培育社会化农技服务的主体力量。建立农村科技信息传播和服务平台,并注重信息服务体系与其它农村科技服务方式的结合,促进各种信息进村入户,加快新成果、新技术的传播。

4.加快建设农业科技服务平台

通过组建专业协会和农民经济组织,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农村区域成果转化中心为重点,培育一批农村科技服务中介。通过共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培育农业科技型企业,通过“专家+农户”、“专家+企业、协会或中介+农户”等形式,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鼓励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行业协会发挥行业组织优势,开展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服务,推动科技进村入户。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型合作社和科技兴省等创新载体建设,加强对重大技术产品、重大自主技术的联合研发,尽快攻克一批重大关键技术、获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带动农业科技整体竞争能力的提高。

5.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宣传平台

发挥先进典型最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大力开展“双带示范基地”、“双带标兵”、“百名农民致富能手”、“蔬菜科技示范户”评比表彰活动,广泛宣传先进典型的成功经验,带动更多的农民掌握科学技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积极宣传在农业技术服务、新品推广、大棚栽培等方面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人物,发挥示范辐射效应。(作者单位:常熟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R].江苏省人民政府,2010。

[2]江苏省第二次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R].江苏省统计局,2008。

[3]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4]徐志华.江苏沿海地区现代农业特征和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2)。

[5]张桃林.加快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J].求是,2011,(9)。

县级市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内在机理与要求研究

谢力摘要 从分析区域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结构要素及其协同网络入手,探讨“企业—企业”、“企业—中介”、“企业—政府”和“企业—研究组织”等协同创新网络对中小企业创新的影响路径。在此基础上,构建产品与产业价值链层面上的协同网络,制定协同创新战略,注重政府的科技政策对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不同支持绩效。最后从企业家的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作用,说明企业变革领导者行为对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的要求。关键词 中小企业 协同创新 网络 变革型领导者

一、问题提出

协同效率的基础是企业之间通过资源共享,形成共生互长的关系,达到“1+1>2”的企业群整体业务表现,最终创造价值。

近年来竞争环境的变化,产品和技术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过去通过引进技术进行模仿创新的方来提高企业竞争力难以为继,经营的灵活性要求越来越高。“协同创新”使新技术的扩散增强、扩散的路径多样化与效率化,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

区域竞争的深化,产业集聚、转移与扩展,使县级市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如何协同创新,采取怎样的模式、路径等方面问题,需要准确地对县级市协同创新内涵及影响因素进行界定,揭示其内在机理,促进和推动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实践。

二、区域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结构要素及其协同网络

从协同结构要素和协同网络分析县级市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内在机理。

1.结构要素

从协同主体关联方看,协同创新的结构要素包括企业与企业,以及企业与竞争者、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政府、社会中介服务体系等方面。

县级市中小企业与各协同主体建立协同联结后,沿着生产价值链进行深度分工,获得产品,或者技术优势,于是出现了协同主体方与其他要素方,还包括供应商、客户。

政府在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中,是作为“推手”角色:一是,明确了对企业的政策援助方向和要求;二是,政府政策制定部门针对特定产业发展的需要、协同创新带来适宜于产业发展所要求的环境和条件,支持中小企业的协同创新。

由于产业集聚、管理体制、人才资金等方面的原因,县级市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协同短板”。同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协同,应诱导与技术创新相关的研究开发活动和专门人才输出和培养。另一方面,形成协同创新体系,除了要求外部知识资源的支持和协作,更重要的是内部企业家的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发挥独特作用。

2.协同网络与协同路径

将中小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政府、社会服务体系纳入到一个创新体系中,协同创新网络由此形成。(1)“企业—企业”网络。由企业和客户、供应商、竞争者形成垂直或水平的关联节点构成。

以“供求关系”为路径。企业间作为战略主体容易以“供求关系”为路径进行协同创新协作,提高“分工提高效率”。从这一协同路径看,中小企业之间如果在产业价值链形成集聚,由于“市场联系”原因,战略主体的协同创新就相对容易形成。否则,会出现协同关系网络的缺陷;

以协同主体的组织特性为路径协同创新,核心主体与其他异质主体如何协同联结是关键,例如以市场关系联结、规模经济联结、产品技术联结等。关键是促成协同创新的企业家的如何发挥作用,这个过程中存在有交易成本,有利益、风险,对协同创新的认识和要求不同,直接导致协同网络的形式化。所以,这种路径对各个协同主体的领导组织能力和艺术提出了较高要求。

以管理体制、投融资方式、市场技术分享等有不同协同创新路径。但归结一定点,县级市中小企业的协同创新体系要有系统性,协同具有鲜明的个性要求和特色,忽视这一点,中小企业的协同战略难以持续。(2)“企业—政府”网络。任何一个国家也不能忽视政府在协同创新体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核心问题是政府支持企业协同创新的具体方式与路径。针对我国国情,政府的资金扶持和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如税收减免,金融支持、产业政策、人才政策,专项计划等)会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产生独特、重要的影响。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都在积极制定相应政策鼓励企业与其他组织进行合作,以促进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

政府作为公共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和战略项目,促进中小企业和其它组织联结,许多中小企业重视把握产业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协同路径的影响是显然的,落脚点是诸如与大学、研究机构和中介机构的各种类型的“联结”路径,这是中小企业创新的机遇,对协同创新产生积极的影响,推动整个网络协调运转。(3)“企业—中介”网络。中小企业不能忽视与中介的协同。中介服务机构,包括技术中介、风险投资组织、技术市场、行业协会、技术转移中心等,在企业技术创新中主要发挥独特的作用,极大地弥补了中小企业在技术、人才、信息网络,甚至包括产业集聚等方面的不足,在信息交流、沟通连结、咨询服务、知识整合、鉴定评估、孵化和商业化等功能上支持中小企业的协同创新,这是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为科技和经济结合永远需要中间环节,中介服务机构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连接各创新行为主体,以知识和信息为载体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成为企业与市场间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的桥梁和纽带。(4)“企业—研究组织”网络。随着产业分工的专业化、细化,产业转移、递进与升级,地区层面上的区位优势会成为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有力的推手。与诸如大学、研究机构等研究组织的协同,为中小企业跨地区、跨技术的创新提供有效的支持,不仅弥补中小企业在人才、知识和技术等方面的不足,更重要的是,交互作用和协同效应以技术链、知识链和市场链为路径,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如协同主体之间的契约、管理组织机制等形成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这是县级市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新天地”,对激烈变化的竞争环境有着极强的适应性。作为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决策者,更加应该发挥做为变革型企业家在协同创新中的核心作用。

三、对中小企业区域协同创新的四项要求

1.从产业与产品价值链层面分析对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要求

基于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模式,县级市中小企业要获得协同优势是显然的,实现内外部性资源共享,构建互惠合作的协同网络关系,降低协同创新的成本与风险。但是,由于“先天不足”或者“短板”原因,县级市中小企业可能并没有成为集群产业中的一员,协同优势可能根本不存在,或者要协同“勉为其难”。从这个意义上讲,要求变革型企业领导者认清自身内外部资源特性,把握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为基础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关系,市场定位清晰,在细分市场上把握客户需求,沿着生产价值链进行深度分工,确定获得产品优势,或者技术优势,选择有效的路径,寻求协同优势,最终获得市场占有率提升。

2.“企业—企业”网络中,区分产品与产业协同创新的方式与战略方向。

协同创新网络的本质是一种制度安排,形成的联结是企业间的合作。(1)构建产业价值链层面的协同网络。目前,产业集聚化和集群化己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协同创新中的核心企业与供应商、采购商、竞争者以及合作者等相关企业组成了“企业—企业”协同创新价值链。

首先要获得协同信息共享:顾客(客户)能够促使中小企业及时获取产品需求信息和市场信息,降低创新的市场风险,中小企业由此是否获得了核心的竞争能力,这一点不一定成立,除非有独有的产品或技术优势;其次,要获得供应商支持:供应商为中小企业提供设备和原材料,获取技术创新的关键信息和产品技术知识,与供应商之间协同,旨在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而且能够将供应商也进一步联结到协同网络中来,这时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关键环节是,供应商能不能成为竞争优势的一部分;最后,要获得共享互补性的资源:与竞争者的协同有利于解决共同面临的技术问题,建立技术创新标准,共享互补性资源等。

例如,在产品价值链层面进行协同创新实践方面,张家港市富瑞特种装备公司分析清洁型替代能源装备制造业产业价值链,灵敏地嗅到了其中的巨大商机,并果断进军这片广阔的“蓝色海域”,借助政府优惠政策对高科技项目的“孵化”功能,与高校联结研发,掌握了核心技术,赢得发展先机。该公司还利用“企业—研发组织”网络,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同组建“张家港富瑞上海交大LNG(特殊液化天然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国家燃气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建立合作关系,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具备提供LNG储存、运输、应用一站式解决方案和配套能力的设备制造商之一,同时还是国内唯一一家能够提供成套船用LNG燃料供气系统的单位。可见,县级市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关键是认清产业发展方向,处理发挥自身优势与选择恰当协同创新产品。(2)制定协同创新战略。中小企业应该重视发挥企业家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的作用,通过根据协同创新网络,从竞合模式、管理机制、战略联盟与组织类型等方面,建立各个协同主体的信任和协作,实现整体的协同创新战略。战略控制的关键是:核心协同网络的中小企业创新方向不能离开了核心的知识与技术,没有形成核心的产品优势,市场优势是难以持续的,协同网络也会失去功能作用;或者建立与竞争者、顾客和供应商合作,成为协作网络中成员。所以协同战略的选择需要慎重,对企业家如何运用心理资本和社会资本提出了挑战。

3.发挥资源互补的优势与防范协同风险增加要求。

尽管不同的协同网络能够促进知识共享,加快企业创新的产生,但合作者增加的同时也会产生相应的风险。研究指出,同顾客和供应商合作所构成的垂直网络对企业的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有着更为显著的影响。中小企业需要明确的是,这种影响是根本性的,还是过程性的,风险在哪些环节等。有效的协同网络是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形成互补关系的网络,是企业家在协同创新过程中要认清的重要问题。通过对中小企业创新的实证研究表明,构建中小企业同中介、科研机构、政府等构成的创新网络是防范协同风险的重要环节,对中小企业的知识和技术的扩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创新绩效有着显著的影响。

4.政府的科技政策对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支持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政府的财政政策与科技政策的支持对协同创新的影响是显著的。从国外的做法看,南非政府的研发投入大多数都不是直接资助企业,而是直接资助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由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承担企业的研发和创新项目。这对我国可能并不合适,除非“企业—研究组织”在制度上存在联结的契约。

研究指出,企业与政府机构的联结对协同创新网络的推动作用依次是:“企业—中介”、“企业—研究组织”,最后是“企业—企业”网络。表明中小企业同政府机构的联结,以及政府的相关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推动企业与中介机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联系和合作。这说明政府和相关政策对企业与客户供应链企业的联系而言,要考虑效应大小,采取什么路径。因此,针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计划,政府着眼点应该是双赢机制和市场机制,资助企业联合创新,单独资助单个企业的技术创新风险较大。

也有研究表明,中小企业与政府的联结具有“中介效应”。即中小企业同政府机构的联结和合作并没有给企业创新带来显著的直接效应,却通过对“企业—企业”、“企业—中介”和“企业—研究组织”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了间接的影响。

四、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中对领导者行为的要求

1.协同创新中企业家社会资本与心理资本的核心作用

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中小企业具有创新的压力和冲动,这是激烈的竞争环境对中小企业变革型企业领导者提出的要求。中小企业能不能把握协同创新效率与优势是变革型企业领导者的使命,事关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

2.变革型企业家在协同创新网络中的作用依然是一个“黑箱”

中小企业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关注协同的模式、路径、关键节点是正确的,但这些更多是形式,而内容是如何构成的,即协同创新到底如何取得成功,领导者的行为在其中如何发挥作用依然是一个“黑箱”。

企业变革型领导者通过创新设计和规划企业核心竞争力,似乎指出了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着力点和方向。德鲁克曾经指出:“企业所拥有的、且唯一独特的资源就是知识,其他资源,比如资金或设备,不带来任何独特性。能产生企业独特性和作为企业独特资源的是它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因此,协同创新中,领导者承担的是变革领导者的角色,发挥的是“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要求革型领导者作为社会资本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使企业知识能够发挥作用。

因此,“黑箱”结构的要件应该包括三个点:一是,“信任”、“合作”、“规则”和“社会网络”镶嵌于协同创新的活动中,能够汲取,或动员各个协同的异质主体优势,整合企业内外的创新资源,使企业的知识转移和知识共享成为可能;二是,企业变革领导者能够把握纵向联系,即与上级机关、当地政府部门,以及下属企业、部门的联系。取向向上的目的是,从“上边”获得支持和机会;取向向下的目的是激励“下边”,发挥协同的优势和主体成员创新能力;三是,把握横向联系,促进主体成员的沟通与交流,以及和其他企业、金融机构、中介组织、社会团体、科研院所及高校的联系。这种联系的性质是多样的,可以是业务关系、协作关系、借贷关系、控股关系等。这一点对中小企业领导者的个体能力和知识提出了全面的要求。

3.建立协同信息网络,注重对协同创新成果的市场预测。从上、中、下游产业链对协同创新成果的不同要求看,要求要建立有效及时的信息交流与共享的网络路径,使各创新主体更准确地预测市场需求,把握创新方向,降低技术创新过程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保持协同创新联盟的稳定性是协同创新成功的关键。

4.构建多参与方的重大事务协商与决策机制。在协同创新管理机制方面,多参与方的重大事务协商与决策,以及各方职权和人员、资源、成果、知识产权等开放共享,以及持续发展的政策工具与措施支持内容是解决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措施手段。

五、总结

由以上可以看出,县级市中小企业应该认清产业发展方向,沿着生产价值链进行深度分工,获得产品,或者技术优势,防止出现“协同短板”。政府应从政策援助,以及提供协同创新环境和条件方面发挥“推手”作用;要分析自身的协同网络与协同路径,明确优势与劣势,扬长避短,注重协同创的新要求;研究协同创新网络中对领导者行为的新要求,发挥企业家社会资本与心理资本的核心作用,创造在“信任”、“合作”、“规则”和“社会网络”等方面,构建协同创新参与方重大事务协商与决策机制,支持解决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作者单位:张家港沙洲工学院)

参考文献:

[1]简兆权,刘荣.财政投入对企业创新的宏观效应研究—基于广东的案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8)

[2]池仁勇.区域中小企业创新网络的结点联结及其效率评价研究[J].管理世界,2007(1)

[3]陈永霞,贾良定,李超平,宋继文,张君君.变革型领导、心理授权与员工的组织承诺:中国情景下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6)

[4]陈仁强,李春燕,张小凤.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五主体”模型探析[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

[5]Tether B. Who co-operates for innovation and why An empirical analysis[J].Research Poli-cy,2002,31(6)

[6]解学梅.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0(8)

[7]姚小涛,张田,席酉民.强关系与弱关系;企业成长的社会关系依赖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8,11(1)

江苏中小企业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新对策

陈凯摘要 中小企业发展一直是党委、政府关注的重点,当前世界及我国经济走势不强,如何促进中小企业科学发展显得更为重要。本文对我省中小企业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予以分析,并就如何优化政策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关键词 中小企业 科学发展 政策 挑战 机遇 对策

截止到2011年底,我省中小企业数量达到了100余万户,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6%以上。中小企业在经济总量、税收、解决就业等指标的比重均超过了75%,对稳定就业和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中小企业面临着新困难,如融资难、原材料、人工等成本持续上涨、国内外两个市场需求下滑、节能减排、节水减排任务繁重、科技创新风险增加等。如何更好地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已然成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

一、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一)企业生存压力大

1.输入性通胀使成本不断上涨。一方面国际经济形势低迷,一方面国际大宗原料价格普涨,中小企业对待原材料成本上涨很无奈。当前局部地区冲突风险加大,大宗原料价格涨势依然强烈。

2.资源性成本涨势强烈,产业升级迫在眉睫。随着节能减排、节水减排的阶段性任务越来越重,中小企业资源性成本一直会处于上涨态势。随着低碳、环保指标的年年加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转型带来的超高的成本压力中小企业普遍难以承受。

3.国际、国内消费不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进一步显现,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全球何时拾起涨势难以估计。而欧美订单普遍减少的传导已到达国际分工的末端。维持正常运转成为大多数中小企业最大的心愿。一些地方春节后复工率不高就是明证。

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增大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叠加影响,考验着中小企业生存能力。

4.用工成本和责任增加。特别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受危机影响颇重,生存压力很大,用工成本增加、用工风险加大、用工难度增强。

另外,一系列影响出口的因素,如出口退税政策、土地成本、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多次加息等,都对中小企业出口产生了不利影响。宏观上,土地成本升高、城市改造搬迁等都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负担,加大了经营压力。(二)融资难

1.我省中小企业大部分没有摆脱家族式经营,经营管理不规范。在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内部治理粗放情有可原,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会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金融机构担忧实属正常。许多小企业在银行没有信用记录或信用等级低。

2.资产抵押能力不足。许多中小企业缺乏有效抵押和担保。如土地是集体土地、有房产但没有房产证等,这些都得不到抵押。另缺少有效担保,一般中小企业之间交流不够,为兄弟企业担保都讳莫如深,一般难以得到兄弟企业、邻近企业的担保。

3.有隐瞒信息的偏好,有些中小企业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往往设了几本账来应对税务、工商、银行等。提供的数据经常会出现前后矛盾,因此难以取得银行信任。

4.我省中小企业与我国中小企业的成长性特征相似,在企业生命各阶段淘汰率都很高,企业成长波动大,业绩难以保证。

5.融资视角窄,大部分企业90%依靠有形资产抵押担保获得银行贷款,而对无形资产贷款、直接融资缺少认识和尝试。

以上是融资难的主要原因,2010年以来的多次加息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加重了中小企业融资难。(三)投资领域受限,投资习惯不佳

尽管国家先后发布政策条文,明确指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完善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加大扶持力度,着力消除制约民间投资的制度性障碍,但是在具体操作的层面上仍然困难重重。一些国家投资的“铁、公、基”项目基本上都是有国企来承担;能源、医疗、文化教育、城市公共服务等项目对中小企业的开放也非常有限;国家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这个领域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仍然欠缺。

中小企业一哄而上投资习惯没有改变,各类产业,包括新兴产业领域,中小企业一直演绎着昨天的故事:上马项目产能过剩倒闭。(四)自身结构性矛盾突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