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70年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带来的人类变革(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5 16:16:31

点击下载

作者:徐曦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机器70年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带来的人类变革

机器70年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带来的人类变革试读:

前言

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我们还未感觉到这个时代将经历如此激动人心的变革。

本书试图成为一本对科技未来发展有预测性解释的读本,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是一本思想多么不羁的书。事实上,本书以许多著名理论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的开拓性研究作为依据,这让本书的分析框架相当传统。在书中,我们回顾了人类历史上数个伟大科技创新的时刻,以及这些科技对后世的影响;我们也把某些最新的技术从虚幻的憧憬中拉回现实,借以更好地探讨技术改变社会的种种可能。

我们之所以对当前这个时代着迷,是因为今天人类在科技的推动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机器与人类、虚拟与现实区别的模糊化已经变得非常明显。由于科技的发展,我们在面对诸多本土社会问题和全球性问题时,也将拥有一个新的视角,并带来新的解决方案。

本书体现了作者对于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个人的体察,体现出了人文关怀。作者以发现、解释和表达为顺序,对近几十年信息技术革命以来社会经历的变革广泛地进行梳理。希望通过这样的解读,让读者对已经到来且快速发展的数字社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由衷地希望读者能通过阅读本书,发现变革中的机会。本书倡导了一种数字社会下的生活方式,由于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存背景,按照原来的方式生活必然会带来多方面的不适和多层次的损失。

从历史上看,每当变革来临时,都会经历风险和冲突,作者在本书中多次强调“基础设施”层面的变化,如果将“基础设施”作为形容词使用,它的意思是“翻天覆地”。我们在面对数字技术领域急速向前的局面时,最初的反应是拒绝,希望回到原来的样子,这是经过心理学验证的。但是,最后,当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时,现实已经离我们而去,将我们远远地抛在了原地,尤其在科技领域,这种抛弃会来得更快、更直接。

写作本书最重要的目的正是希望向大家传递,对新科技以一个警醒的态度保持关注是多么的重要,让理性的力量战胜我们内心习惯性的否认和对抗。放眼来看,经过短暂认识后,我们就能真正感受到科技为我们带来的一切,这包括如商业模式的创新、传播结构的改变、个人生存方式和世界观的变化,以及人工智能对劳动力的改造性更替等。

这种变化不仅仅是让“东西”变得不一样那么简单,它是根本上的颠覆和流程上的再造,科技对我们生产力工具、组织、材料和生产方式等多个方面都进行了成果显著的改造,科技加速的效应也相应地显现出来。毫无疑问,我们的社会将会加速前进。

我们并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更现实的做法是了解正在发生的和过去发生过什么,这让我们在新局面开启的时候不会那么慌张。本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历史材料,结合当前的科技发展态势,把动态和发展的态度注入全书。“机器70年”或许只代表一个已经发生的事实,我们更希望的是,以这个事实为起点,摸索发展的轨迹,开启未来的方向。开篇章重建文明重建和效率对决

经典的论述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可以制造和使用工具。确实,运用技术创造的工具,从简陋到精密,让人类由蛮荒时代一路历经风险走到今天的文明时代。每一个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都有新技术的出现,而这一切的出发点就是人类对效率的追求。

科学的起源众说纷纭,但总归是在一种人类独有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的驱使下诞生的。人类的成长也如同个人的成长一样,在每一次的进步中获得满足并发现不足,其内心强大的驱使力驱使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在人类发展的早期,技术和工具的发明充满了偶然性,如果不是偶然学会了使用火,人类大脑的进化效率将低得多(火可以加热食物,加热后的食物便于消化,这样人就可以以更高的效率消化食物,而充足的能量摄取是人类大脑进化的前提),地球上能不能出现智慧人类就是个问题了。

自智慧人类出现以来,每一次技术革新的背后,都是人类对更高效率的追逐。青铜器时代末期,在当时世界文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希腊出现了科学。在科学出现后的3000余年中,技术不断进步,人类的能力也不断得以拓展。从16——18世纪的产业革命开始,人类在科学和技术上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众所周知,科学和技术并不是一回事。它们的源流不同,发展规律不同,发展路线也不同。科学的精神延续了希腊的传统,亚里士多德式的思辨和精神追求以及理想化的理论拓展是科学的特征;技术则不然,它固然能从科学中吸取营养,但它优先考虑的应用是科学发展中无法企及的。当今,科学和技术各行其道,但在人类发展的早期,它们的差别并没那么大。

从19世纪的电力革命到20世纪的信息技术革命,中间伴随了科学的成熟和技术的进步,二者互相攀附,共同产生了伟大的成果。科学和技术的联合,使我们的社会出现了革命性的进步,也使技术创新密集出现。人们在接受这些成果的时候,无数次地展望与生俱来的对高效率的追求,由科学和技术共同促成的便捷高效的文化就此形成。

在今天,所有低效的程序都像污渍一样需要被清理。从1000多年前人们开始给时间加以刻度开始,还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如今天这样,能让人们如此精心地思考每一分每一秒该如何高效且有意义地度过。

几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人们学会了制作石器,于是在切割食物、宰杀动物、捕猎、自卫等方面都出现了相应的石制工具,这是人类效率的一次巨大提升。随后人们学会了用火,这是人类大脑急速进化的开始。火还可以帮助人类取暖,让人类熬过漫长的冬天。在火出现之前,人类的繁衍和族群的扩充极大地受限于气候,而火的出现加速了这一过程,让人类迅速成为动物界第一大种群。《圣经·旧约·创世记》第11章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当时人类联合起来兴建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上帝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不能相互沟通。通天塔计划失败,人类从此各散东西。语言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工具,它促进了人类的沟通和协调,是人类社会出现的基础。也是因为语言,人类成为可协同的群居动物,逐渐出现了社会分工和大生产。

在随后很长一段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有新工具出现,让人类繁衍进化。器皿、房屋、文字、冶金、机械等这些伟大的发明,让人类对效率的认识更加清晰,也更加明确了人类拓展自身能力、改造世界的信心。公元前100年罗马人发明了水泥,这是人类进行地理环境改造的关键技术。今天我们能看到庞大工程的兴建完全依靠于水泥的发明,这是人类技术的伟大进步。我们再把视线拉回到科学出现的希腊,在那里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哲学家们专注于思考,尽量把科学和技术分开来看;他们认为科学活动不应该以应用为前提,科学是神圣的自然规律。亚里士多德的理想,代表了科学对自然界和人类地位的一种非功利的理性探索,在探寻真理的道路上明确科学的本质。亚里士多德的方法论高尚而脱俗,科学不触及实际问题。希腊对于应用的排斥让科学理论和实践分离开来,罗马则不然。以水泥为代表的建筑技术在发展,技术提高效率的思想在各行各业传播开来。在罗马,思辨的科学没了市场,他们蔑视理论和希腊式的学问,认为那些都华而不实。

欧洲进入黑暗的“中世纪”(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后,罗马积累下来的知识和技术被遗失。在1000多年以后,中国成为全球技术输出的中心,并几乎改进了所有农业时代所需要的技术装备,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金属活字印刷术、造纸术、火药、磁罗盘、磁针罗盘、航海磁罗盘、船尾舵、铸铁、瓷器、方板链泵、轮式研磨机、水力研磨机、水力冶金鼓风机械、叶片式旋转风选机、活塞风箱、拉式纺机、手摇纺丝机械、独轮车、航海运输、车式研磨机、胸带挽具、轭、石弓、风筝、螺旋桨、活动连环画转筒(靠热气流转动)、深钻孔法、悬架、平面拱桥、铁索桥、运河船闸闸门、航海制图法等。从严格意义上讲,中国不存在西方式的科学,这其中有很多文化方面的因素,但最主要的是中国当时环境下人们对技术的优先选择。中国的农业国属性和较差的农业生产环境,让当时的中国人在生存和生产上有很大焦虑,所以尽可能地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生产效率成为当时整个中国的需要。哈里森的海上计时仪Ⅰ型

时间匆匆,中国引领世界技术潮流的接力棒在16——17世纪被欧洲人接过。1714年,英国国会悬赏2万英镑,寻找“确定轮船经纬度的方法”。1716年,法国政府也针对此技术推出了悬赏。英国钟表匠约翰·哈里森(John Harrison)做出的3号海上计时仪,以双金属条感应温度来抵消温度变化,并以平衡齿轮避免晃动来抵消船上的颠簸和震动。此计时仪每日误差不到2秒,比陆地上的所有钟表都精准,携带航行45天,准确地预测了船只的位置。3号计时仪基本完成了悬赏的要求,但英国国会抵赖。哈里森继续做出了4号计时仪,用发条代钟锤,3个多月误差不超过5秒。国会还想耍赖,但当时的航海界认定4号计时仪比皇家天文台的航海图要先进得多,83岁生日那天哈里森拿到了奖金。从此,大航海时代得以开启。

英国发明家理查德·特里维西克(Richard Trevithick)于1814年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机车,标志着铁路时代来临。1886年,卡尔·福瑞德里奇·本茨(Karl Friedrich Benz)发明了汽车,随后汽车时代得以延续至今。亨利·福特(Henry Ford)在汽车生产工艺改进过程中,发明了生产流水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其实,机械的发明就已经将人类手工劳动解放出来。相比于机械,人类劳动的效率较低,成本却很高,这也就是为什么技术进步有如此大的动力。18世纪工业革命的基础技术主要是由工程师推动的,科学理论在这次产业革命中发挥的作用完全比不上技术。但是,这一局面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就有了很大改观。1821年,英国科学家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从而构成了电磁学的基础。法拉第在持续的研究中总结了电解定律,以此构成了电化学的基础。1870年,詹姆斯·柯乐科·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在法拉第的基础上总结出电磁理论方程(麦克斯韦方程),统一了电、磁、光学原理。他们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使科学拔得头功。

20世纪以后,科学与技术的联合开发使得人类的进步更加突飞猛进。科学也不再以纯理论研究为目标,而是以实验为基础,对更多的现实事物进行研究探索,并将视线更多地投放于现实问题的解决上。技术利用科学推演出的定律,将技术和工艺推向更高的水平。我们简单回顾了人类历史上最能提高效率的几次科技革命,今天我们由衷地感受到科学和技术的携手就如同18世纪工业革命前夕那么紧密,今天也将如那时一样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出现伟大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人类进步。尤其是计算机被发明之后,人类开启了数字世界的大门,人类重构世界的决心更加坚定。今天,科学家正在模仿人脑研制可以思考的机器,新材料科技让我们接触到更优良的物质,生命科学和基因科学让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生命……

追求效率是人类发展至今的内驱力,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可以将我们的种群建设得更强大。人类从使用火到使用电,走过了漫长的十几万年。每一次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都是一次对文明的重建,今天,我们已经开始了以计算机技术为先导的信息科技和人工智能的时代,而明天如何依然未知。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效率的提升和文明的重建必定会持续下去。是什么让我们不得不面对计算机带来的挑战

过去,如果你需要教会计算机做一件事情,那么你首先要成为一个程序员,用程序列出你想让计算机做的每一个细小步骤,使计算机可以清楚地知道你的目的。如果你自己对这项任务并没有那么清楚的话,写出一个可以完成这项任务的计算机程序就会显得极其困难,更不用说学会编程了。这就像在日常工作中,有一个对工作一无所知的学徒被分到你的组里,你需要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教会他,并不断纠正其工作中的偏差和错误,直至教会他应该怎么工作。事实上,计算机比这个一无所知的学徒更难交流。首先,学徒可以听懂你的语言;其次,学徒可以举一反三,在完成一个工作程序的学习之后,可以更好地理解学习一个新的工作程序。这些,都是传统计算机做不到的。

1956年,IBM计算机科学家亚瑟·塞缪尔想让计算机和他下国际象棋。按照传统的做法,他用程序罗列出计算机下国际象棋的所有步骤。这还不够,他还希望计算机能在棋局中战胜他。于是他想出一个办法,让计算机跟他进行多次对弈,手把手教计算机先学会下棋。终于在1962年,他的计算机打败了当时美国康涅狄克州的象棋冠军。这是最早的机器学习的成果,亚瑟·塞缪尔也成为机器学习的先驱。而在2016年3月,Google研究团队的Alpha Go战胜了围棋九段选手李世乭,更是让机器学习名声大噪。于是,人们开始关注以机器学习为技术基础的人工智能。

从那之后,计算机科学家不断思考人工智能可以做什么,并试图构建一个全新的可以把人类解放出来的基础设施式的工具。Google当然是机器学习商业成功的杰出代表,它以算法帮助我们寻找有用的信息,而这个算法是以机器学习为基础进行的。自Google之后,很多基于人工智能的商业公司陆续出现,亚马逊、Netflix通过机器学习向用户提供他们想要的东西,国内的淘宝、百度、腾讯也在进行人工智能方面的应用。在人工智能刚刚出现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被智能的网络吓一跳。Facebook可以告诉你谁是你的朋友,而事实上你与这位朋友已经失联很多年。国内类似Facebook的网站人人网也尝试推出过这样的功能,且在那个时期帮助我们不少人找到了失联多年的小伙伴。腾讯QQ也一直有好友推荐的功能,而这些推荐过来的朋友确实是我们的熟人。但机器究竟是怎么做到的?这在一开始确实非常让人匪夷所思。这其实就是机器学习在社交上的一个应用分支。

有了人工智能,研发自动驾驶的汽车也成为可能。一开始,我们只需让计算机操控汽车躲开障碍物就好。但逐渐地,我们希望计算机可以更细致地识别道路上的状况,比如清晰地分辨一个行人和一只动物,以及一棵树。因为在实际驾驶中,这显然是很重要的。在运用人工智能之前,我们依然不知道如何编写这样一个程序来帮助计算机学会看。Google运用人工智能研制的自动驾驶汽车,已经在正常道路上安全行驶了16万公里。Google的研发人员相信,他们可以依靠自动驾驶无事故地将这台实验汽车开到报废。

计算机有人类不可企及的能力,比如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等。人工智能让这样具有非凡能力的机器学会了学习,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让计算机学会很多人类也无法做到的事情。深度学习受到了人类大脑的启发,因此深度学习算法的能力可以不受任何理论的限制。跟人一样,数据和运算时间越多,它的工作性能就越好。

2012年10月底,在由微软亚洲研究院和南开大学、天津大学联合举办的一次学术会议上,微软首席科学家理查德·F.拉希德(Richard F. Rashid)在礼堂里发表演讲,计算机同步对他的讲话内容进行了识别,并将英文以字幕形式显示在他上方的大屏幕上。之后,他每讲一句话便稍作停顿,计算机瞬间就把这些话翻译成了中文,同时还以与他嗓音非常类似的声音进行中文朗读。事实上,拉希德完全不会讲中文,而是在前期录制了一个小时的语音材料供计算机的语音合成系统学习,以模拟他的声音。这个展示赢得了全场的掌声。《纽约时报》发表头版文章,使用“真的很棒!”等字眼称赞人工智能;紧接着,《纽约客》(New Yorker)也发表文章回应,称“这让我们向真正的智能时代迈进”。

现在,人工智能已经可以成功识别图像。2011年,我们已经拥有了一台视力水平高于人类的计算机,这台计算机的图像识别精度是人眼的两倍。此后,有更多的计算机科学家让计算机学会了看。2012年,Google宣布他们的一个深度学习算法在You Tube上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视频影像学习,并在收集了16 000台计算机上的数据后,已经可以仅通过视频影像分辨人和猫。到2014年,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误差率已经降低到6%,而人类的视觉误差水平远远高于此。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可以在商业工业领域开展应用。2013年,Google宣布,他们的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在两个小时内绘制出包含法国每一个地点在内的电子地图。他们把人工智能算法接入街景以识别街道号牌,如果这项工作由人工完成,那将耗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且效果不能保证比机器更好。另外,百度也在图片识别上有所突破。在百度图片搜索中上传一张图片,机器会自动为你找到与图片对象相同或相似的结果,还可以理解图片中包含的信息,并从数据库数以亿计的图片中进行搜索匹配。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还可以让计算机学会阅读。瑞士的计算机科学家已经让机器学会了阅读中文,且水平已经高于普通的以中文为母语的中国人,而中文是世界文字中笔画图形最复杂的一种文字。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上的水平已经超越人类最高水平的医师,并可以依据这些影像进行医学研究和病理学分析。

新事物出现,然后旧事物被取代,在我们有限的人生中这样的例子可能不多,但历史给了我们充分的证据。人类的进化和技术的进步基本保持了匀速增长,但今天,我们看到人工智能的能力正以指数方式增长。当前,我们还会感觉机器仍然很笨,但以当前的增长率,5年内人工智能将整体超过人类的水平。在人类发展史上,蒸汽机的出现让人类生产水平提高了一大截。然而问题是,一段时间之后,明显的增长趋势便转平,这也就是技术增长的S曲线所表示的。

人工智能革命与工业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工智能不会停下来,而且会越来越智能;同时它们可以制造出更加智能的计算机,这将是世界从未经历过的革命。人工智能革命的裂变能力就像一台曲速引擎,向前持续探索更高的机器智能,向后不断压缩低效率人类活动的生存空间。在过去的25年中,资本的生产力在加速,而劳动的生产力在变缓,甚至有所下降。也许人们在听到这种人工智能的威胁时会不以为然,会觉得机器没有感情、没有艺术情趣、不会思考,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运作的。我们所面临的情况是,人类用大部分有偿劳动时间完成的工作,机器都可以高效廉价地完成。所以我们该认真地思考,如何调整我们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以适应这种局面大规模来临时的窘境。

人工智能对我们的重建,其不可阻挡性主要来自于机器具备比人类更高的进化能力。历史上,我们未曾拿蒸汽机、电动机与人类进行控制权的比较。而在计算机出现的短短几十年内,我们就开始思考机器取代人类的可能性。这就是伟大发明带给人类的理性。漫长的白手起家与短暂的权利让渡

公元14——17世纪,人类古代最伟大的发明悉数登场,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水泥、海上经纬仪、光学镜片、显微镜、牛痘疫苗、法律、民主制度等,这些共同构成了那个时期的文明。而且也就是从那个时期,人类真正开始了运用技术改造地理的进程。全球历史宏观经济走势

非常偶然,18世纪蒸汽机出现在了英国,引发了一场以英国为先导的工业革命。一般来说,经济学家经常使用图表来探讨经济繁荣与增长的问题。图表中的曲线在中世纪时代缓慢上升,反映了公元1000——1800年8个世纪中微不足道的经济增长。但急速的增长发生在1800年后,曲线以大约45度角的斜率陡然上升,并一直持续到现在。自工业革命后,人们的收入也开始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超常速度进入持续增长期。

大多数历史观察家及一些资深经济学家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工业革命的发生几乎是1800年后经济高速增长的唯一原因。从手摇纺纱车、风车、水磨机,到蒸汽机、发电机的发明,技术在进步,经济在增长,带动了人类文明的急速发展。

从18——20世纪末期,人类社会完成了几乎所有的基础设施,政府、政治制度、法律、贸易、市场、教育、金融、现代企业制度、通信、交通等,已经包含了与之相关的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维持人类社会运转的秩序,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科技出现的短短几十年里就面临了巨大挑战。人类历经几百年才完成的基础设施,在计算机和互联网面前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尤其是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逐渐成熟后,原有人类社会的基础设施更是摇摇欲坠。

我们在上文中简单回顾了人类发展历程中数个关键时刻,以及随之出现的技术进步。纵观人类发展史,人类直立行走将双手解放出来,被解放出来的双手改造了人类生活的环境,把人类顺利带入体力劳动阶段。而新科技的进步,让沉浸在体力劳动中的人类需要进一步解放。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伴随着新的机会,繁重的体力劳动在减少,需要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在增加。我们看到,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正依附在人类经历数十万年建立起来的基础设施之上,并通过不断的调整和扩张,将这些基础设施改造为符合技术发展要求的模样。在这一次新科技革命中,人类不像以往历次掌握着绝对的主动权,而是在某些方面被技术裹挟着前进。

在这一次新科技革命中,科技以巨大的力量、极快的速度占领了维持人类社会的所有基础设施,其渗透性和改造能力超乎以往。它仅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人类用数十万年才建立起来的基础设施。毫无疑问,这次人类跟科技的对话将成为一次交易,而且是一次涉及数个人类权利让渡的交易。在科技面前,人类从未如此慌张过。

我们会在后面的章节中陆续讨论机器智能化后的一些情况,其中涉及对人类社会和个人的多层面影响。数字殖民

从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来看,90后,确切地说95后是中国互联网第一代原住民。他们在刚刚可以进行社会交流的时候,中国的互联网就已经有了初步的基础铺设。生活、学习、工作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有互联网的覆盖,只是早期,互联网的使用还没有今天这么便捷。

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在内心对互联网有着纯真的感情,他们所有的活动在互联网上都可以找到对应的服务,便捷且准确。长期以来,人们会准时回家,观看几十年如一日的《新闻联播》,以了解国内外发生的新闻。而互联网出现之后,及时可靠的资讯消息在计算机和手机屏幕上随时闪现,家中的长辈尽管还保持着看《新闻联播》的习惯,但是他们再也不会相信主持人所说的“今天的新闻内容就这些”。按时播出的天气预报也是互联网出现前收视率非常高的电视节目,简单的气温、天气情况预报为人们带来了对第二天的安全感。而今天,任何一个智能手机都可以直接告诉你当前天气状况以及最近一段时间的天气趋势,还包括近些年大家极其关注的空气质量、紫外线水平等,实时更新的天气数据为人们决策出行和穿衣提供了参考。如果这些还不够的话,专门的天气预报APP还会明确地给出出行、穿衣、防晒等建议。在互联网环境下生长起来的一代人,被互联网的贴心和便捷小心地呵护着。这使得长久以来“互联网原住民”们都相信,网络可以帮他们解决任何事情。相对于我们这些以新潮和工具化心态接触互联网的人,“原住民”们对待互联网的感情是完全不同的。

由于工作需要,我经常会查阅一些资料,所以会频繁光顾图书馆。某次,一个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在得知我要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后,反应出乎寻常的惊讶,他说:“网上可以搜到很多资料,为什么还要去图书馆?”事实上,图书馆在查找资料方面有其独有的优势,这正如互联网也在其擅长领域保持领先一样。早期以雅虎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面对的网上信息没有今天这么庞大,因此几乎只需用手动输入和加标签的形式就可以完成录入和归类。也就是说,互联网在早期沿用的信息归类管理方式与图书馆沿用的传统图书情报学管理方式是一致的;只是由于后来信息太过庞大,才使用了以搜索和推荐为主要机制的信息发现。使用互联网查询资料,较图书馆有一个很大的劣势:人们可以从互联网上得知自己想知道的任何事情,但完全没有办法知道自己一无所知的事情。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问题搜索得知答案,但如果我们连问题是什么都不知道呢?另外,图书馆在延伸阅读方面也有不错的表现:书本与书本之间的物理隔绝是不存在的,以至于书架和书架之间也不存在什么隔阂,我们可以用目光随便扫过书架,若能发现感兴趣的书就拿下来随便翻两页。这个随意浏览知识的过程在互联网上是无法完成的,我们的视野被局限于屏幕的大小,屏幕和屏幕之间就是互联网信息间的最大隔阂。对于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来说,他们对图书馆的感受可能并不明确,互联网给了他们太多直接面对结果的可能性。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有很多书、安静典雅的适合阅读的环境,更是延续人类对于知识分类和传播的古老方式,这个方式不会因为互联网的出现就变得不正确。

从获取信息这个层面,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互联网出现后人们对它的依赖。在今天看来,某些依赖似乎是缺乏理性的,这主要体现在人们正在逐渐忘记互联网出现之前自己处理事情的方式。移动出行巨头滴滴和Uber的出现,让人们学会了用手机叫车。出门之前先叫一部车,然后坐等几分钟等司机来接,成为现在很多人出行的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在大中型城市上班一族中得到广泛传播,一时间移动叫车出行几乎成了唯一的出行方式,传统的公共交通和出租车被迅速地边缘化了。我们不禁要问,这种出行习惯的巨大改变经历了怎样漫长和复杂的过程?事实上,这个过程并不复杂,也并不漫长。滴滴出行的前身滴滴打车,是国内最早推出移动约车服务的科技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2年。也就是说,移动约车出行从出现到形成社会风潮仅仅用了4年,这期间经历了补贴大战和O2O行业强力的线下推广。但不管力度有多大,能改变人们持续了几十年的出行习惯,这不得不说是个壮举。今天我们经常听到有人以打不到车为迟到理由,这其实真实地反映了人们对于互联网的过度依赖。或许最近几年出生的一代人,在长大之后会完全不知道出行还可以到路边招手打出租车。从某种意义上讲,由于互联网对这一代人的照顾过于贴心,反而限制了他们对于其他可能性的想象空间;一旦互联网失灵,他们就会变得无所适从。今天,很多人不依赖手机地图服务已经无法到达目的地,多数约见的地点不再是一个地址,而是一个GPS地理坐标,司机在地图服务失灵的情况下就会没有方向感。这些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不断在警醒着我们,应该理性对待网络服务。

当然,每一次技术的普及都会造成前代行为方式的消失。就如同计算机普及之后,我们再也不用笔算开平方根;空调普及之后,我们再也不用摇着扇子回到那个闷热的夏天。但互联网作为一个复杂程度超过以往任何新技术的系统,我们仍需要担心,我们是否已经具备了可以使它持续稳定运转的能力。要知道,互联网不是电气化时代的电灯,只要电网不被破坏,灯丝没被烧断,就能一直亮着。任何互联网服务都依靠规模庞大的系统做支撑。或许我们是多虑了,但互联网的稳定性确实是一个不必讳言的问题。我们经常会遇到网络服务不稳定的情况,包括刚刚我们提到的移动出行服务、银行系统、地图定位服务、视频浏览等今天被普遍使用的网络应用。

可以说,互联网在短短的数年内就重建了整个社会的服务架构。在互联网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欣然接受了所有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在这些便利条件的呵护下,大家似乎也接受了生活应当以互联网为方式的现实。随着这代人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这个意识也将被进一步强化,而互联网的地位也将在这种强化中得到加强。从技术加速到加速的技术

如果我们能把太阳辐射到地球上能量的0.03%收集起来,就可以满足人类2000多年的能源需求。当然,以我们现在的技术水平还远远做不到这点。如果某一天,我们的技术进展到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太阳能收集转化,我们的世界将会改变。每一次新技术的出现,都会在瞬间将世界重建成不同的样子。

18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是交流电系统的发明人。今天特斯拉的名字之所以被人熟知,是因为埃隆·马斯克以其名字命名了他的电动汽车。事实上,埃隆·马斯克也毫不讳言他对尼古拉·特斯拉本人的敬仰。诺贝尔奖基金会曾将特斯拉和爱迪生作为1915年物理学奖的候选人,特斯拉本人于1937年正式被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以他对电力的痴迷几乎描绘出一幅以他想象的电力系统驱动的世界,依赖电力驱动的反重力装置可以让巨大的低空飞行器成为可能;他发明的“死光”,可以阻止战争的发生;依靠遍布世界各处的高塔,可以进行远距离电力输送和免费的无线电通信等。可以说,特斯拉几乎就要实现他的梦想了。1905年,他以建设发电站为由,从JP摩根处得到15万美元投资,用这笔钱在纽约长岛建造了沃登克里弗塔,这就是他希望在世界各处安放的高塔的初级模板。1903年,沃登克里弗塔曾在几百公里范围内制造了规模浩大的人工闪电,我们猜想那可能是特斯拉在进行远距离电力输送的实验。特斯拉曾带着他发明的“死光”去向当时的美国战争部推销。他说:“死光”启动后可以让数百英里范围内的飞机瞬间失速下坠,并能准确击毁远距离的目标,这样兼具攻击和防御性的武器,无疑是避免战争最好的武器。但最终,战争部选择了爱因斯坦提出的原子弹的制造计划。可以想象,特斯拉的“死光”也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今天,可能是资料充公的原因,我们已经看不到当时特斯拉对“死光”的详细设计。但很巧的是,在70年后的今天,激光武器开始受到人们的注意。自以色列的一家防卫设备制造公司生产出第一个激光武器系统之后,世界各国便对这种武器形态开始趋之若鹜地投入研发。

这时我们不得不感叹,多数的先进科技项目之所以会失败,主要还是因为时机不对。也就是说,不是所有成功所需的因素都会在被需要的时候出现。如果特斯拉的“死光”是在相对和平的今天,而不是在“二战”背景下提出,或许美国会采用他的方案;如果沃登克里弗塔计划不是在电力基础设施还不稳固的18世纪初被设计出来,或许这真的是一个非常棒的科学尝试。

我们以数据和历史的眼光观察技术的进步,可以严谨地建立数学模型对技术发展的模拟,这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预测未来。如果今天我们试图预测将来何种技术会成为主流,以哪种技术为基础的商业会成功,或许很少有人能说得准。但是我们可以清晰地计算出10年后,超级计算机进行百万次计算的单位成本、存储单位数据的硬件成本、进行一次DNA碱基对排列的单位成本或进行一次定量无线数据通信的成本。这些技术的发展都是可预测的,且遵循着平滑的发展曲线。我们可以依据现在的生产要素数据和技术发展速度,准确地预测5年、10年、20年后的技术发展情况。但这里,我们需要解释一个问题:为什么技术会按照指数方式增长?对于未来,我们经常习惯性地以线性的方式进行思考。于是问题会持续被发现并被解决,以今天的发展速度模拟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观察整个技术发展的趋势,我们看到指数增长确实是存在的事实。

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当时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部牵头,带领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科学家一道推动这一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预算30亿美元,预计耗时15年。面对这样一项巨大的工程,很多人都提出了质疑。即便在这个项目已经启动10年之后,质疑的声音仍然相当大。他们认为,项目的执行时间已经过去三分之二,而整个基因组图谱的绘制工作才刚刚完成了很小一部分。当时的质疑声在今天看来完全是缺乏远见的,因为质疑者忽略了技术指数增长的趋势,即当发展的曲线达到某个拐点时,整个进程会进入爆炸式的增长阶段。这也就是为什么为期15年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大部分工作都在最后几年完成,而且整个计划还能比预期的时间提前2年完成。科学家曾经用了15年时间完成对艾滋病毒的基因测序,而对付非典病毒只用了31天。技术进入指数增长阶段后,人类克服困难的能力也随之有了指数级的增长。

后来,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中国团队分离出来的科学家成立了华大基因集团,其市值几乎可以覆盖最初计划启动时的预算成本。而且,在华大完成一次基因检测的成本已经降到每个人都可以承担的程度。

我们曾经用几十年的时间去接受电视、电话、收音机,但最近我们仅仅用7~8年时间就完全接受了计算机、互联网和手机。数字手机普及后,2007年乔布斯发布了第一代苹果手机。仅仅2年后,智能手机已经在主要通信市场普及开来。从数据上,我们看到一个科技进化加速的过程,且技术之间以一种互动的方式运转。一个技术的突破带来整个能力和效率的提升,然后这个能力被用来推动下层级的进步,这个过程在开始时迹象并不会很明显,但如果累积到一定程度,加速的效应就会显现出来。

技术的进化和生物的进化非常类似,首先是DNA的进化,可能会经历几十亿年。在完成DNA进化之后,以后的进化过程是围绕这个遗传信息进行的,包括引起蛋白质和相关组织的进化,最终引起整个生物体的进化。正是由于以上微观的进化过程的存在,才出现了寒武纪大爆发,这当然不是偶然出现的。之后仅仅用了1000年,地球上所有动物的身体都发生了进化,整个过程加速了几百倍。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化出更高级的认知功能。这是生物界一直存在的固有过程,以至于今天还在延续。

从本质上来讲,科技的发展就是生物进化的延续,发展出智能的人类创造出工具,直立行走的人可以用手握工具来操纵环境,并逐渐进化出协调的行为动作。逐渐地,我们用智慧创造出科技,而科技使简单的人类行为变得复杂,进而能更好地改变世界。总而言之,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经历了几十万年的进化,才达到与今天接近的地步,期间各种工具和科技的互动运转让最近的一两千年成为人类进化的高峰期。科技由人类创造,伴随人类成长几万年,科技进化的第一步可能是打造的石器。从那时到今天,科技已经成为这个加速过程中的主力因素。工业4.0后机器与劳动力的博弈

长久以来的一个问题如今被人重新提起,那就是人工智能之后的机器会对人类造成什么样的威胁。著名理论物理学家霍金教授和特斯拉总裁马斯克在相近的时间,以极其严肃的语气向我们表达了他们的担忧。人类是设置:效率优先还是存在优先

人们总是担心机器获得智能之后,会不会反过来奴役人类。事实上,这个担忧完全没有必要。按照一般的逻辑和科技发展,这都将是必然会出现的情况,只是范围大小的问题。

我们不妨先将这个问题细化为两个假设:(1)机器可以完全取代人类;(2)机器不能完全取代人类。

如果假设(1)成立,那机器完全没有必要奴役人类,而是会直接灭绝人类。逻辑是这样的:当初人类为了提高效率制造出机器,在机器的辅助下人类能更快地生产,那么人类相比于机器来说是低效的,机器的产生是为了追求效率,那么它就完全不会对低效的人类产生兴趣,于是人类会就此灭绝。这就好比我们在古代会通过驯服牛马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如今有了农业机械的我们对驯服牛马就完全不感兴趣了,只会垂涎于它们的美味,或是钟情于和它们嬉戏的快乐。

如果假设(2)成立,那人类最差的状态就是被机器圈禁起来,用以生产某种东西,尽管我们现在不知道这种需要生产的东西是什么;或者人类仍然有机器无法取代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机器不需要的,比如人的生育能力。而且即便是生育能力,机器仍可以创造一种效率更高的繁殖技术取代人的自然生育。在《黑客帝国》中,机器把人看作是电力的来源,而人也变成了机器精心培育的一个生物。

凯文·凯利算过一笔细账,他以人脑中的神经突触数量作为一个单位,也就是1HB (human brain),对比当前互联网的信息流量、数据存储量和增长比率,得出一个粗略的时间:大概在2040年,机器的智能将超过全球60亿人。制造业升级的动力

效率更高的机器正在取代人成为加工生产活动的主力,当前的自动化生产和机器人工厂已经让数以百万的工人失去了工作。这一局面的形成是急速的,仅用了短短的十几年时间。或许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跟长辈聊天,谈到工作一天回来感觉很累时,总会被长辈数落不能吃苦不够努力,他们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一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完全没有体力劳动,那么累从何来。如果说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最近的十几年中,我们的生产方式已经从原来的劳力向智力转变,原来的劳动任务被效率更高的机器承担起来,人的工作层级得到了提升。这种提升有没有上限,也就是之前提到的问题,机器有没有能力完全替代人,或者人有没有能力掌控越来越智能的机器。至今我们也不得而知,但由机器代替机械化的劳动这个趋势是存在的。

通用电气(GE)是最早将自动化带到中国的跨国公司,并第一次在中国玩起了非此即彼的零和游戏。通用希望它的数字化工业公司解决方案能在中国成功,事实上中国的确已经到了该认真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刻。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共同发布的数据,2016年8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已经降至49.7%,创2012年8月以来的新低。PMI一旦低于50%,就意味着产业发展下行压力巨大,传统产业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国家层面,李克强总理大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的实施,中国领导层也在德国提出“工业4.0”概念之后迅速跟进。一切信号都在显示,中国需要强大的新兴产业来支撑之后几年的增长。也正是因为这样,通用将在华业务的增长希望压在了清洁能源、医疗、航空、交通运输系统、工业互联网上。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这些都是有政策保障的新兴产业。当今的劳动力人口问题

当前的生产力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劳动力人口问题也随之改变。在以往,土地和人口是最紧缺的资源,劳动力人口要积极地参加劳动以维持一个生产水平,保障个人和社会的物质供应;而如今,劳动力尽管仍是紧缺资源,但劳动力问题的外延在“就业率”这个概念的催生下得到了扩大。劳动力人口在就业状态下能生产价值,而在失业状态下则会增加社会管理成本和不稳定因素。遥远的成熟期

前段时间,我与一个从美国回来的朋友在中关村创业街的咖啡馆聊天,我们自然而然就谈到了创业热和互联网泡沫。他说,“如果没见过2000年左右的硅谷,那说明你还不知道什么叫互联网泡沫”。据他的描述,20世纪90年代末的那几年,洛杉矶机场每天最繁忙的时间是从印度飞来的航班集中降落的时刻,操着印度英语到来的青年们并不想先熟悉一下这里的情况,而是走出机场坐上大巴沿着5号公路一路北上硅谷。在创业者必经的道路两旁,尤其是5号公路周围,一个个巨大的广告牌宣传着新的网络公司在建立、新的赢利模式在出现、新的未来创想在实施、围绕互联网的投资项目在开展等。当时在美国西海岸,所有的资本都在关注互联网公司,所有的产业基金都在准备为自己打造一个互联网产品。以至于你只需要注册一个域名,就可以跟投资人谈上市计划了。今天,我们常说的18个月上市计划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互联网鼎盛时期的那几年,美国“超级碗”时段的广告经常出现互联网公司的身影。“超级碗”插播的动辄数百万的广告,被一些还未实现赢利的互联网公司买下,这种情况在2000年前后时有发生。

迅速发展的互联网公司由于招不到人,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找会写代码的程序员。在那一段时间,大批具有计算机知识的青年前往美国支援,因中国那时有出国限制而人数稍逊。这些具有国际纵队气质的计算机青年,在短短几年后就由于互联网泡沫破裂转变了行进方向。在互联网泡沫刚刚破裂的那段时间,开着几乎全新的丰田凯美瑞、花冠汽车的互联网青年,把车停在机场停车场,买一张回国的单程票,跟来时一样,只有一个背包,离开了美国。几周之内,洛杉矶机场就被互联网青年遗弃的汽车塞满,而这些贷款买来的汽车还没出磨合期就被银行低价拍卖。2000年前后几年纳斯达克指数走势

1999年9月,时代周刊以getrich.com为封面选题,进行了长达20页的报道,以描述互联网将带来的诱人前景。这则报道在今天仍可以作为夸大宣传互联网的教材,今天的互联网从业者应该找到这本杂志来学习他们激动人心的措辞。1999年9月期《时代周刊》封面

其实,中国的互联网也是出现在那个时候。1999年,中关村迎来了从互联网前线偶然飞落的互联网火种。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多次在公开场合谈到“信息高速公路”概念。作为那时中国创新的最前沿,中关村立起了“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的巨大广告牌。一时间,互联网就像金矿一样吸引了来自四方的掘金人。

事实上,加州地区是人类历史上巨大泡沫现象的试验场。在18——19世纪时,这里掀起了一股强度比互联网泡沫更大的淘金狂潮。1848年1月24日,加州Sutter’s(萨特)锯木厂的工人James Marshall(詹姆斯·马歇尔)在科洛马附近(萨克拉门托东北36英里)的美国河(American River)南支流河岸发现了黄金。1848年3月15日,旧金山报纸“The Californian”首次公开报道了发现黄金的消息。最初人们并不相信,都怀疑这么珍贵的金属怎么会随地可捡。到1850年,美国东海岸的人还不断听到淘金一夜暴富的消息,可他们还是不相信。到1852年,大规模向西淘金的风潮兴起,大家都在后悔为什么几年前不去加州。在1849年的淘金热中,人们一共从加州挖出了价值7亿美元的黄金,而这次淘金热迅速推动了加州地区的繁荣。“淘金热”时期加州的淘金者

夸张的宣传和以讹传讹的暴富故事,让人们丢下自己的工作,离开故乡前往加州。前来淘金的人们在旧金山港口下船,当时不大的旧金山港聚集了超过600艘船,船一到港,乘客和船员就一同跳下船去淘金,在港口剩下了600艘空空的船,以至于很多后来到达的船无法停靠。W.T.谢尔曼(W.T. Sherman)是位美国内战名将,曾于1848年参与军政总督发起的官方调查,正式确认加州发现了黄金。在这次调查中,他还发现了旧金山兵营中出现的士兵擅自离岗的行为。兵营中1300名士兵有一半私自跑去淘金,兵营长官不敢派出搜捕队,因为他知道巨大的黄金诱惑会让搜捕队瞬间变为淘金队。其中加州兵营的一个士兵在寄往家中的信里这样写道:我每天都在矛盾挣扎中度过,一边是做正确的事情,每月6美元;另一边是做逃兵,每天75美元。

尽管淘金热让很多人发了财,但是普遍来看也产生了巨大的消耗。盲目到来的淘金者并没有做好相应的计划,他们不知道矿床在何处、要走多远。骡子和马在当时承担了主要的运送任务,在淘金路上到处可见骡子和马的尸体。路经悬崖的山路旁除了骡马的尸体还有人的尸体,此外便是散落的马鞍和货物。多数淘金者的境遇都很凄惨,能全身而退已经足够让人羡慕了。在那段时间,真正发财的还是那些拥有专业设备和工人的大型采矿企业。

互联网在2000年出现泡沫的时候,其基础设施属性并未能得到很好的显现。在电力时代刚刚来临的时候,各个发明家都在对公众推销自己对于那个时代的创想,包括我们前文曾提到的特斯拉及大名鼎鼎的爱迪生。爱迪生被我们熟知是因为他发明了电灯泡,但爱迪生真正的创举是将电力变成一个巨大的产业。电灯泡的发明让电力照明成为一种时尚,当时的人们都希望在自己家里安上一盏电灯。但电灯毕竟需要一根通电的电线才能亮起来,于是爱迪生在为用户安装电灯的同时,顺便拥有了一个供电网络。铺设供电网络相比于生产电灯是一项需要更大资本驱动的工程,不管是在地下埋设主干电线还是架在电线杆上,都需要重新整修街道,当然最核心的是还需要建发电站。爱迪生成立了电气公司,专门经营这个生意,并出资建设这些基础设施,这就是今天通用电气的前身。

我们回顾电气时代的发展历程,除了电网与互联网在基础设施属性上的共同点外,还有产业发展道路上的比较。电网的发展路径是从电灯到电网再到电器和电力服务,其中的详情我们会在后面提到。而互联网是基于原有电话网和通信网,从一开始就是“含着金汤勺”出生的,也未经历过电气时代电灯到电网的从无到有的过程。1994年互联网之所以能在一瞬间于没有外部投资的情况下出现2300%的增长,是因为它继承使用了所有铺设完成的基础设施。互联网的寄生属性,延续到它后来的发展中。我们看到,今天互联网所覆盖的服务,都是基于原有产业的升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互联网+”。互联网与实体产业的依附关系还将继续,这是由它自身基因决定的。

我们回到电气时代的讨论,爱迪生以电灯为产品建设起来的电网带动了多种家电设备的发明,而这一热潮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最早的家用电器是1890年发明的电风扇,电熨斗也是那个时代的成功发明。1905年发明了吸尘器,尽管第一代产品由于巨大的重量(超过40公斤)和昂贵的造价(接近一台福特T型车1/4的造价)并未成功,但随着持续的改进,吸尘器也被沿用下来。洗衣机最早的产品也出自那个时代,当时的洗衣机采取双桶结构,一个桶放肥皂水,一个桶放清水,有点像今天的半自动洗衣机。当然,期间还有数不清的不成功产品,我们在这里就不一一举例说明了。

所有刚刚列举的产品的出现,都是在开关发明之前。这非常挑战我们的思维,没有开关的电器我们该怎么用呢?如果你看过一些老上海的黑白电影,会发现当时的人们总是手托一块厚布去拧灯泡,即人们在不需要电灯亮的时候,会将它拧下来,这就是开关发明之前的情形。正因如此,在使用电器的时候,人们会把装有类似灯泡底部的电线拧到灯座上。在今天这是不能想象的,每次想熄灭电灯,就要爬上天花板,拧下灯泡;每次使用电器,就要再次爬上天花板,把电器供电线的一端拧在灯座上。

回想100多年前电气时代刚刚来临的时候,我们才知道今天那些习以为常的设施经过了多么漫长的更新换代。包括互联网在内,很多新技术的创新都经历过刚刚提到的狂热淘金潮,以及盲目淘金后痛不欲生的失败。近两年VR产业也在经历类似的巨大“泡沫”,人们怀着对未来巨大的憧憬进入这个行业,得到的却是失望。但随着对产业发展的梳理,我反而认为应该正确对待泡沫的问题。因为大泡沫意味着大市场,小泡沫意味着小市场,而没有泡沫的产业被认为是没有发展前景的。这是在开放的市场条件下,信息和资本流通的必然结果。这是拥有科技水平和创新精神的人追求成功的淘金机会,技术创新是持续发展的。当然,依靠新技术创新的机会与淘金不同,再富有的金矿也会有资源枯竭的时候。

100年前的人们习惯了每天爬上爬下地控制电灯,他们不会想到今天我们通过手机或者声音就可以完成对家中任一家电的控制。100年前的人们认为,当夜幕降临时屋里充满亮光就是很好的生活,我们今天希望通过创新让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智能。科技具有重建一切的力量,因为它永无止境。第一章质疑机器的生命体征

在生命出现之前,整个宇宙中只充斥着无机物、简单的有机物、元素颗粒等简单物质,似乎毫无生机。在生命出现之后,复杂物质开始陆续出现。科学家在外太空探索生命的过程中,以寻找复杂物质作为探寻生命的一种方式。从地球数亿年的历史来看,原本不适合生命生存的环境被生命加以改造,陆地、海洋、天空在远古时代是苍茫一片的地理空间,如今都被生命占领。现在,我们可以从太空上看到大片的原始森林、成片的城市群以及大面积的海洋藻类。这些都是生命的痕迹,但在地球刚刚出现的时候是完全不存在的,而生命以它顽强的方式在这个星球上扎根。我们现在还可以进行外太空探索,穿越大气层的宇宙飞船带着种子、动物在外太空飞行,让这些适应了地球环境的生物去努力适应外太空的环境;人类曾登上月球,还雄心勃勃地准备殖民火星。所有这些努力,都是在为地球生命向外拓展寻找可能性。可以说将来有一天,银河系都会出现生命的影子。不管现在周围的星球看起来适不适合生命存在,只要生命的某个变体形式能在那里扎根,从历史的经验来看,生命固有的改造环境的本能就会被激发出来,直至将那里改造成一片适宜生存的沃土。生命的对外扩张是与生俱来的,就如同热会从温度较高的物体向温度较低的物体传递一样。从这个角度来看,生命的对外扩张也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

迄今为止,生命是如何出现的仍未可知,生命还是遵循着测不准原理,在漫长的历史和无规则的物质碰撞中让人无法推测其相关性。自然万物都是从有序到无序,物理学中“熵”的概念就此提出,以衡量事物的无序程度。但生命似乎并不是这样的,奥地利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在他1944年的著作《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观》中提出生命的有序性发展,也就是说生命是从无序到有序而熵值变小。生命需要通过不断地减少生活中生产的正熵,使你自己维持在一个稳定而较低的熵水平。薛定谔将生物学与量子力学协调起来观察的尝试,为分子生物学和DNA的发现做了概念上的准备。事实上,随着时间增加熵值增加的认定是有前提的,这需要在没有外力的影响下进行。但生命作为现实世界的产物,充满了外界的影响,与实验室环境相去甚远。在近些年对宇宙的观察中,发现宇宙也在呈现一种别致的有序,从传统宇宙大爆炸理论出发,宇宙在大爆炸的一瞬间出现了元素和简单物质,在爆炸力的作用下物质向遥远的方向移动,但这一片混沌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开始凝聚,逐渐形成了各种天体,天体在引力的作用下形成星系,原来的混沌状态在变得有序,熵值也在减少。以上这些对宇宙的不严谨描述只是想说明有序的普遍存在。

那么,我们这本专门探讨技术的书,为什么要对生命、宇宙那么感兴趣呢?事实上,还原到本质,我们发现今天的计算机和网络世界,正在按照刚刚提到的自然定理进行自我发展,其形态类似生命出现的早期。前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爱德华·弗雷德金(Edward Fredkin)曾经说过:“宇宙就是一部计算机。”他的这个说法,开启了将物质系统的研究放入计算性处理过程的探索。

从过程上讲,生命的发展也充满了无数小的过程。按照物理学和热力学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这与计算机所进行的小过程极其类似。宇宙的粒子总数是一定的,生命作为宇宙的一部分,可以吸收宇宙其他部分来扩充自己;信息的存在是基于对宇宙的整体描述,宇宙是恒定的,同样,信息量的扩展也是建立在对宇宙更完善描述的基础之上。如果这个过程一直持续下去,我们可以从计算机网络中窥看生命发展的历程。这不需要经历30万年,信息的发展快于生命的进化,几秒钟就可能模拟生命数年的变化。

换一个角度来讲,如果计算机网络和生命在生长过程中有如此的相似性,那么是不是说计算机网络也可以以信息为原体进化出另一种形态的生命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无法回答。失速的“摩尔定律”

1965年4月19日,《电子学》杂志(Electronics Magazine)发表了后来成为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的戈登·摩尔(Gordon Moore)的文章《让集成电路填满更多的组件》。摩尔在文中预言,半导体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和电阻数量会每年增加一倍,这就是摩尔定律的由来。摩尔定律的内容大致可以表述为: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