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教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6 03:53:05

点击下载

作者:孙雷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区域经济学教程

区域经济学教程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区域经济学教程作者:孙雷排版:梦工厂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8-01ISBN:9787511533388本书由人民日报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区域经济学的客观基础

经济发展在地域空间之所以会出现差异、形成不同的专业化产业和分工、经济结构和水平相异的区域,有其内在的、本质的必然原因。这些原因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自然基础、生产要素、文化与制度等。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或理论,与任何学科一样,其产生和发展有其赖以存在的逻辑前提和客观基础。

一、自然禀赋的差异因素

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自然条件s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s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人类的经济活动总要落脚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上,而这个地域空间经过亿万年的沧海桑田变迁,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一些地方的自然条件适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另一些地方就不适宜或难以适宜适应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一些地方则宜于粮棉油农业生产,另一些地方则宜于矿业开发建设;还有一些地方,资源在这里组合效率优于其他地方。由此产生了区域差异、区域优势或区位的不同,这可以理解为自然形成的区域“级差地租”。

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相比较,无论是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还是社会经济资源及社会财富,都是有限的。这些稀缺的资源即使分布均匀,由于有区位效应的作用也会向某些地区集聚。由此产生了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经济发展质量达到最大化的生产力布局这一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倘若资源不是稀缺的,而是无限的,那么区位将失去位势,区域差异消失,区域经济就成为无本之源了。

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使得人类的经济活动不可能形成空间均衡化。假如生产要素分布是均衡的,或者即使不均衡但却在空间上可自由流动,各要素供给自然会从要素富集地区流向稀缺地区,形成世界大同的“匀质”状态,要素可随时随处供给,这样,将不会存在交换,不会有要素价格,实际上意味着经济活动的停滞、窒息和死亡。

因此,自然禀赋的差异和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是区域经济的灵魂与活力所在,是区域经济分异的前提,也是区域经济多样性、互补性和区域分工的基础。

二、经济活动的极化因素

毫无疑问,自然禀赋的差异可以导致区域经济的分异,但并不是自然禀赋完全一致时就不产生分异。自然条件的不同、资源的稀缺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只是解释区域经济差异存在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从不均衡性来看,它是流动性产生的前提条件,只有不均衡才会产生流动的需要,但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阻止了要素均衡的实现途径,产生了区域差异;从均衡条件看,即使要素分布完全一致,理论和现实都证明经济的空间格局也并不完全一致。我们知道,经济从来不是完全在自然力作用下产生的,区域经济的差异实际上还有更深刻的因素在发挥作用。自然因素毕竟只是客观条件,它需要人类的主观活动才会发挥作用。否则就会陷入“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信条中。确实,自然因素在区域经济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起着决定性作用,但这些因素如不通过人类有目的的经济活动作用转化为经济因素,资源优势便不能变成经济优势,优越的自然条件也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自然条件的价值也就无从体现。因此,不论在自然条件均质的情况下,还是自然条件不均质的情况下,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更为根本的因素是人为因素,这就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极化性。

经济活动的极化性表现为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它是由经济本身的趋利性和节约性而导致的。在经济规律的作用下,要素的流向总是趋向于使其增值或提高效率的方向。一个企业生产规模在一定限度内增大,一般可收到节省单位产品成本和提高效率的好处,这就是企业的规模经济。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共享互惠等经济利益,这就是集聚经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使得各生产要素和经济单位集结在一定空间上,形成极化点或经济增长极,这些极化点、增长极在极化效应的作用下,不断壮大、强化,从而形成以城市为极化中心的区域经济。

三、空间距离因素

人类的经济活动离不开地域空间,有空间就有距离,既然要进行经济活动,就会产生运动,产生位移,就要克服空间的距离限制,支付距离成本。在均质的条件下,距离的远近也会导致费用成本的不同,因而经济活动也会因空间距离因素而产生分异。距离因子是区位论的重要研究内容。尽管现代科技和现代交通、通讯业的发展已将全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特别是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已经构建起了一个由“0和1”组成的无边无际、无孔不入的虚拟世界,给实体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正在重塑着一个“虚实结合(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全新的世界。然而,尽管空间距离对人类活动的限制越来越少,但只要实体经济存在,距离就会存在,经济活动就要支付距离成本,就要占用时间,而“时间就是金钱”。况且,虚拟经济是不能脱离实体经济存在的,因而,距离不会被彻底消灭,这些距离成本依然会对区域自然禀赋优势的发挥和空间集聚经济的实现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使得经济活动局限于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

综上所述,自然禀赋的差异和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是区域差异的基础,这是自然力形成的,靠人力是难以改变或消除的,人类只能顺其自然,趋利避害,加以利用。这不仅是区域经济多样化、区域分工的前提,也恰恰是区域经济研究的中心内容。经济活动的极化性,是人类经济活动对区域条件的利用、改造,它既有扩大区域经济差异方面的作用,也有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方面的影响,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目的与任务即是使所有区域在发挥各自优势,尽可能获得进一步健康发展的条件下,走向更高层次的均衡,使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趋于均等化。上述三个方面构成了区域经济存在和分异的重要基础,围绕上述三个方面的研究,也就相应构成了区域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支柱。第二节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支相当年轻的分支学科。由于“传统的经济学家们仍视而不见‘何地’问题”,在“正统的专业领域不仅缺乏相互联系,而且忽略了一些亟须应用综合研究方法去解决问题的重要领域。”①区域经济学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形成,在60-70年代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我国,区域经济学起步更晚,虽在改革开放以前,曾研究过生产力布局问题,但作为一门学科的系统研究是80年代开始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区际的利益摩擦和矛盾也日益增多。如何使不同区域经济发展走向正轨,如何实现区际协调发展,已成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西方国家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开始创立的区位理论。20世纪30年代,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区域问题开始暴露出来,各国政府加强了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干预。这样,从单个厂商区位选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区位理论,逐渐发展成宏观区域决策的理论。(一)区位论研究

1.古典的区位论

区位理论,最早追溯到德国的经济学家杜能,后经过德国经济学家韦伯的研究,以及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和德国经济学家勒施的进一步发展,到20世纪40年代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如何确定最佳位置是区位理论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杜能最早注意到运输费用的影响,指出距消费市场的远近对农作物的布局有重大影响,并以此为依据,把假设的孤立国划分成6个同心农业圈。韦伯继承了杜能的思想,认为运输费用决定着工业区位的基本方向,理想的工业区位是运距和运量最低的地点。但除运费以外.韦伯又增加了劳动力费用因素与集聚因素,认为由于这两个因素的存在,原有根据运输费用所选择的区位将发生变化。如果工资成本节约和集聚而产生的生产成本节约之和小于运输成本之增加,则原有区位不变,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应当把工厂迁至工资较低的地方或集聚区域。韦伯是第一次把工业区位理论系统化,综合分析运费、劳动力费用和集聚效应的学者,他把由此所决定的最小生产成本作为厂商选择最优区位的标准。韦伯以后的区位论学者认为,生产成本最低点并不是厂商最优区位的选择点,因为生产成本的最低不一定意味着利润最大。他们认为现代经济活动中市场对生产活动起越来越大的作用,这样提出了以市场为中心的,以取得最大限度利润为目的的区位理论。其中做出很大贡献的学者为克里斯塔勒。他在德国南部进行调查后认为,组织物质财富的生产与流通的最有效的空间结构为以中心城市为中心,由相应的多级市场区组成的网络体系。在此基础上,克氏提出正六边形的中心地网络体系。与克氏的中心地理论可以相提并论的是德国经济学家勒施的市场区位论。他在详细考察市场规模和市场需求结构对生产区位的影响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有多因素变动分析的动态区位模式。他的理论特点是把企业的生产区位与其市场结合起来,并把生产和消费放在市场中去进行研究。勒施也把寻求最大利润作为工业区位决策的出发点。在此前提下,对每一假定离散的生产和消费点.分别建立消费分布和资源分布的距离函数,并认为每个企业的生产和市场范围是由资源供应范围和消费市场需求范围共同决定的。特定的市场需求确定了可能吸收的劳动力及其他资源的空间分布范围,特定的资源范围也可以确定特定的市场范围,这两个范围就是厂商的生产区位和市场区位。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区位论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区位论的研究,与战前有一些不同的特点:-是从单个厂商的区位决策发展到地区总体经济结构及其模型的研究;二是从抽象的纯理论模型的推导,变为力求做出接近区域实际的、可具有应用性的区域模型;三是区位决策客体除工业、农业、市场外,又加进了包括运输、商业、服务业、银行、保险、旅游、度假等的第三产;四是区位决策不仅考虑节约生产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同时也考虑人们的居住、采购、出行、游乐等行为的效用最大化目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区位论及区域模型研究做出较大贡献的是以艾萨德、贝里、伯顿、D.M.史密斯、C.A.史密斯等为代表的美国学者,其次是以巴兰德尔、加里森、哈里斯为代表的挪威、瑞典学者,以奥特伦巴、博芬特尔为代表的德国学者和以哈格特、哈米尔顿为代表的英国学者。战前区位理论的整个理论体系的建立是由德国学者来完成的,而战后则主要是由美国学者来进一步发展和延伸的。因为德国为战败国,经济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而美国实现了大规模的社会经济发展,客观上也要求在实践中进一步应用和发展区位理论。其中,艾萨德对区位理论的全面发展所做的贡献最大。他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研究区位论,在初期阶段,由于受传统区位论的影响较深,侧重于部门区位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发表了一系列著作。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根据区域经济及社会综合发展的客观要求,把研究的重点从部门的区位论转向区域综合研究与分析。他把单个厂商的最佳区位模型加以扩展,把它转变成区域的综合模型。在他的区域科学模型中,包括了生产企业、商业流通、运输、社会政策、环境生态等各种部门,并在定量分析基础上加以定性评价。可以说,艾萨德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区域空间的总体的均衡模式,为工业等各种投资项目提供咨询。可以看出,艾萨德的研究已超出了传统区位论局部均衡、纯经济要素的研究范围,追求的是区域总体的均衡以及各种要素对区域总体均衡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北欧国家成了区位论研究的又一中心,他们的研究具有的特征是涉及一些新的课题,如信息、技术创新的扩散以及计量地理学研究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区位论的发展,形成了两个相互联系而又有区别的方向。-是区域科学方向。它是自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介于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之间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创始人就是艾萨德。在他领导的区域科学协会中,有经济学家、地理学家、生态学家、人类学家以及城市规划、区域规划方面的学者。区域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以区域经济综合开发和组织为主,常应用计量经济学、系统分析的方法,编制区域的总体模型。二是人文地理学的区域分析方向。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贝里、瑞典的赫格尔斯持兰、德国的巴尔持尔斯、英国的哈格特等把区位论与地理研究结合而发展起来的。它是从地理区域的角度,考察区域系统的结构和内部机制,模拟和预测区域的发展过程。常用的方法为数量统计、投入-产出分析、线性规划等数学方法,其方法论上的重要成果之-,是计量地理学的产生。(二)区域经济学的形成

1.区域经济问题的出现和凯思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

早在20世纪20年代,在已实现了工业化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开始出现了老工业区的结构性的衰退现象.如英国的北英格兰、北爱尔兰、威尔士和苏格兰地区.美国的新英格兰地区几乎同时陷入了结构性危机之中。到了30年代又爆发了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使得这些萧条地区和贫困地区经济状况更加恶化,致使区际经济的两极分化加剧。这种情况引起了许多国家政府和经济学家的关注。1936年,凯思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他面对二三十年代英国(当然包括卷入30年代大经济危机的其他国家)经济困境,明确地承认经济运行存在大量的问题,认为不能再放任自流,必须运用市场机制以外的力量,进行调节和干预,才能恢复经济的均衡发展。他对政府的这种调节和干预的“疗法”深有信心,认为只要政策对路,就可以“药到病除”,而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他认为他的经济理论是对经济病症的诊断书,是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和措施提供理论依据。虽然凯思斯的理论并不是针对某一区域经济问题,然而他所提出的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的思想对当时各国政府采取有效的区域经济政策影响很大,西方国家纷纷采取一系列措施帮助落后地区发展经济,缓和两极分化带来的痛苦与灾难,英国于1936年成立了巴洛委员会,设法遏制产业与人口过度向以伦敦为中心的英格兰东南部地区集中,并通过建立工业开发区、税收优惠等手段促使产业向北英格兰、北爱尔兰、威尔士、苏格兰等萧条区分散,美国在1941年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其目的是对这个因棉花凋敝、河流泛滥成灾而陷于困境的区域,开展以水土整治为中心的多目标开发。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给资本主义国家直接干预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比较成功的先例,它的经验以后为许多国家所借鉴和吸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2年(1945一i957年)间是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当时人们普遍认为一个国家只要能保持发展的势头,在普遍繁荣中,通过资本与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市场机制可以调节区域间的不平衡问题。为此,各国都追求更高的发展速度,把大量的财力、物力、入力集中投入到经济发达、技术条件好、基础设施良好的地区,以便实现投资少见效快的目的。然而,这种做法虽然实现了发达地区经济的高涨,但却带来了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的拉大。这说明普遍繁荣无法消除地区之间差距,地区之间差距不会因市场机制的作用得到缓和,有可能会愈演愈烈。面对这种情况,缪尔达尔于1957年提出了累积因果论,指出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扩大差距而不是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一旦差距出现,则发达地区获得累积的竞争优势。也就是说.不管何种原因.一旦差距出现,则条件好而且发展快的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为自己积累有利于发展的因素,从而遏制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使落后地区不利于发展的因素越积累越多,落后地区的处境也就日益恶化。他认为市场机制作用下一些地区的繁荣是以另一些地区的贫困为代价得来的。赫希曼在其1958年出版的《经济发展》-书中,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增长在区际不均衡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核心部分的发展会通过涓滴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带动外围地区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劳动力与资本从外围地区迅速流人核心区,加强核心区的发展.又起着扩大地区差距的作用。虽然涓滴效应与极化效应同时起作用,但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极化效应起支配作用。要改变这种情况,缩小区际差距,唯一可行的方法是加强国家的干预,采取各种有效的经济政策扶持落后地区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证明了这种观点之正确。60年代初.西方国家经济繁荣期结束,进入长波周期的低潮阶段,普遍出现了高失业率,那些萧条区、落后地区的处境进一步恶化,社会矛盾迅速激化。尤其使人们感到惊讶的是随着高速增长而出现的发展差距的扩大,不仅使欠发达地区逐渐丧失购买力,甚至债台高筑,无法偿还,而且发达地区也因这种购买力的下降商品外销日益萎缩,金融业也受到重大损失。这种情况又诱发人口从欠发达地区流入发达地区,发达地区的夕阳产业也无法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众多朝夕产业挤在一起,严重影响发达地区赖以得到发展的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如英国以伦敦为中心的东南区,法国以巴黎为中心的中央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过产业结构恶化的征兆,而其他地区,特别是边缘区,经济萧条日趋严重。这种情况迫使许多国家的政府认识到不能顺着老路继续滑下去,他们借助凯思斯的理论加强干预,纷纷采取了相应措施,多数国家都成立了专门解决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机构,开展区域规划,制定区域经济政策,设立专门的基金(如区域开发基金、社会基金、农业基金等)和区域开发银行等,从金融、财政方面支援欠发达地区。如美国政府于1961年制订了《区域再开发达》,1965年又制订了《公共工程与经济开发法》以及《阿巴拉契亚区域再开发法》;日本从1962年开始制定国土综合开发计划,提出了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划分各种类型的城市经济圈的构想;法国也从50年代初开始进行区域规划,1963年正式成立全国区域发展委员会,实行领土整治计划地区化,并以9大城市或城市群体为核心,将全国划分为9个经济区;英国于1945年制定战后第一个《工业布局法》,在整个20世纪60年代,作为政府区域政策的财政援助形式日臻完善。

2.新兴的区域经济学的形成

西方国家区域经济活动实践已充分说明,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以具体企业微观的区位选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区位理论显然不能适应制定中观或宏观的国家区域发展计划和区域经济政策的需要。首先.区位论研究宗旨是为各个厂商寻找最佳的生产区位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研究具体厂商最佳区位时,都以完全竞争下的价格理论为基础,无疑这是属于微观经济学的范畴。其次,单个企业为尽可能地获得最大利润而选择的区位决策,往往不能实现区域整体利益的最优,也就是说部门最优与整体最优并不一定时时刻刻完全都一致,有时是相互矛盾的。任何区域都具有对某种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这种有利条件或许是对某种产业发展的资源要素、环境,或许是某种产业的发展“传统”。如果只考虑这种有利的资源条件,而要避开新产品进入市场难,以及技术进步需要大量替代资本等“难题”,只得追求某一原有产业的发展(或继续容纳该生产部门的进入),这将导致结构性危机,尤其依靠当地资源财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业更是这样,这最终又影响该区域的发展。这说明单个企业最优选择与整体效益最优有时是相违背的,对这些问题,传统的区值理论无法回答。第三,如前所述,自由竞争下的自由放任往往会导致区际的不平衡。在利润最大化动机下,单个厂商的区位选择往往倾向基础设施条件好、市场容量大的经济发达地区。发达地区不断地创新活动、众多企业集聚而产生的集聚效应、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的扩大),将产生累积性的竞争优势,而落后地区将受到资本外流和人外迁的困扰,加上因无法解决技术替代所需大量资金而无法解决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由此所致的开辟市场能力的微弱,使落后地区的处境日趋恶化,形成一种不断再生贫困的恶性循环。第四,区位论所研究的是单个企业的经济行为和单个企业的市场范围,研究方法是静态的、局部均衡的方法,忽略了某一企业区位选择对区内、区外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乘数效应、累积性效应。-个动态化的经济系统中,任一企业的行为都直接影响其他企业的行为和整个系统的均衡。单个行为的孤立研究不能很好地解释和分析某一系统的运行或均衡过程,应从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动态过程中去研究各个企业和部门的行为。某一区域的这种经济系统,常由相互关联的众多企业来组成。在某一区域的投入产出表中可以看出,某一部门或某一企业的生产的扩大或萎缩,新部门的进入或某一部门的退出,都将影响整个产业链条上的各个部门,同时这种影响将产生乘数效应。第五,区位论研究的是纯粹的经济因素,忽略了创新环境、制度变迁、不确定的政治因素、社会文化背景等对经济活动的巨大影响。其实现实中的区域经济问题,单纯用经济因素是无法解释清楚的。

为了解决区域问题,西方经济学家们跳出区位论的理论限制,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开始用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区域问题。他们研究区域内资本积累、劳动力就业、技术创新与国民收入增长的关系,区域内产业结构的演化以及升级,投资率、失业率、通货膨胀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区际合理的劳动分工以及如何采用各种有效的政策手段来解决萧条区以及欠发达地区的问题;研究如何解决中心城市的过度集聚以及生态条件的恶化,使得中心城市发挥具主导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如何建中心城市各种资源要素向外扩散的通道以及乡村地区的发展,以便实现整个区域的协调的发展,等等。显然,这种研究不同于传统的区位理论,包括了微观的、宏观的经济理论,运用了动态的综合分析的方法,也吸收了其他许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如社会学、人口学、地理学、生态学等)。这样,终于形成了经济学的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此期间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也初步形成.各种著述也相继问世,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著作是E·M·胡佛的《区域经济学导论》(1970年版)和N.w.理查森的《区域经济学概论》(1969年版)。(三)区域经济学的新发展

1.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贸易、全球金融和全球制造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经济相互依存,多边贸易体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经济全球化①可以定义为区域经济集团之间不断增长的相互依赖性和经济活动的跨界功能件一体化,是一个经济活动的地理范围不断扩大和国际联系不断加深的过程。它意味着以国家为基础的经济活动在某种程度上运作的整合,即各国通过商品和劳务贸易、生产要素流动(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等方式越来越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表现是:贸易扩张、资本流动(尤其是直接投资)、新技术浪潮和区域一体化。(1)贸易扩张。贸易扩张即国际贸易增长和贸易自由化过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发展的最显著的特点,是经济全球化最直接的表现。贸易自由化已经从传统的商品贸易领域扩大到技术、金融等服务领域。各国都在积极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降低关税,减少非关税壁垒,贸易自由化的范围正迅速扩大。1997年世界商品与服务贸易额达6.7万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将增加到16.6万亿美元。随着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的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贸易成为联系世界各国经济的重要纽带。在全球化进程中,伴随贸易量的迅速扩大,服务贸易迅速增长,服务贸易的重要性也不断增强,服务业已经迅速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部分。从1986-1995年,服务贸易年增长率为12.5%,到1996年,服务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为20%。服务贸易比重的迅速提高,对全球经济体系重建起着重要作用。(2)资本流动。资本流动的载体最初是跨国公司(MNC).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FDI),在全球范围内充分利用有利资源和生产要素,降低成本,同时避开东道国的贸易壁垒(包括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开辟国外市场,追求利润最大化。通过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生产、销售、商品与劳务市场越来越国际化,促进了遍及世界和各地区的公司内部贸易,从而加强了贸易联系。目前FDI的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一般经济增长整体中的部分,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动机。在投资自由化的鼓励下,国际资本流动规模迅速扩大。1990年国际直接投资额为2430亿美元,1996年达到3600亿美元。1999年流人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额则达到2080亿美元,流人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额上涨到6360亿美元。20世纪904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大银行开始了大规模兼并收购活动以提高效益,金融国际化进程加快。同时。地区性经贸集团内出现金融业一体化,保险、投资、融资等金融业务不受限制,时间、地域和国界对资本流动已经不构成障碍;1995年,外汇交易额已上升为世界贸易额的60倍,全球外汇日交易额已超过12万亿美元。(3)新技术浪潮。以信息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技术进步降低了运输与通讯成本,使国际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大力降低,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首先,技术进步在为国际贸易创造一系列新机会的同时,其发展本身使得信息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服务贸易的发展更直接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从而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跨国公司的发展,因技术和知识的不断创新使跨国公司增强了在知识产权、技术诀窍、管理战略与组织技巧等方面的企业专属优势,加速了跨国公司的发展,同时也改变了跨国公司内部组织结构.即决策集中化和执行分散化,使得跨国公司总部区位的选择和海外分部、子公司的发展与全球经济发展及其格局变化紧密相连;第三、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金融市场全球化进程,全球金融中心的形成影响了全球城市体系的重建。(4)生产要素全球配置。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技术、管理等的全球领域流动和配置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又一个特征,虽然生产要素的国际化趋势从哥伦布时初见端倪,但真正的全球化始于20世纪的50年代特别是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和世界范围的金融服务网络的日益完善,资本流动异常方便、速度异常迅速,其数量远远大于实际需要量,也远远大于国际贸易量,甚至导致了大量的国际游资的产生。资本与其他生产要素一起促进了全球统一市场的日趋成熟和完善,也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在全球范围的有效配置。国际经验也证明,哪里有了高品质的生产要素,哪里就会获得大的发展,争夺高品质生产要素也成了一个地区或城市或国家发展的关键性因素。(5)社会价值、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的全球化。这一层次的全球化是指各国各地区长期相互依赖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心理、行为、价值取向、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与相互作用,其上流是西方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广泛传播,当然东方优秀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也得到传播。与此同时,一些负面影响也在全球得到了蔓延,如货币危机、环境污染、恐怖主义、毒品贸易、艾滋病等充斥于全球议程,这些跨国问题造成了与日俱增的全球相互依存。

世界范围在不断发展的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竞争日趋激烈,与此相伴而生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剧,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及大西洋自由贸易区等等,东亚国家也已经出现加强区域化合作的倾向。事实上,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互动、互促的过程。一方面,区域化是全球化的一个阶梯;另一方面,区域化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表现,也是新经济与传统经济之间深刻矛盾的一种显露。作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区域经济合作的结果会产生两种效果:贸易创造及贸易转移,其结局是区域内国家和地区相互经贸关系得到进-步发展,内部贸易壁垒大大消除,经济上的依存度增加。由此可以预见,不同区域集团为追求自身利益将加深区域间合作、进一步调整区际分工,而国际分工重构,将伴随产业转移的浪潮,改变国际产业分工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各种形式的区域经济组织有loo多个,共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可以说大大小小的区域经济组织已经覆盖了全球大部分地区。各个区域经济组织内部都逐步取消贸易壁垒,推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政策,它实际上是经济全球化制度在区域范围内的具体表现,是经济全球化的过渡阶段和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内市场逐步显得狭小,不能满足经济进-步扩大的要求,必然要到区域集团外的其他地区寻找市场和投资场所,各个区域集团的经济利益就逐步接近,以至于将各区域融为一体,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了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2.区域经济学的新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双重背景下,区域经济的研究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客观上要求区域经济理论、区域经济政策及区域管理与之相适。同时,区域经济的研究环境的深刻变化也为区域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提供了机遇。

信息化是技术发展的过程,是由信息技术革命引起的社会经济转型的过程。信息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这样三个过程正在改变着社会的进程。信息技术革命使空间的可达性发生变化,企业跨越空间的能力大大增强了,从而改变了传统的时空观。这对区域经济研究提出新的课题。

以贸易全球化、技术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为特征的全球化过程,对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方面,全球经济越来越融为一体,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在全球空间范围内重新配置。日益将单个区域纳入全球视野中,使得原来相对封闭的区域,不得不面对全球化的现实,不得不参与全球化的竞争,从而加剧了区域间的竞争,增加了区域管理的复杂件。另一方面,区域的概念也发生变化,从原来一国内的区域这样一个概念,变为任何一个区域都是全球当中的一部分,因而,使得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必须以全球化的视角。而与此同时,要理解贸易,必须理解国家之内的区域发展过程,理解经济活动主体在空间上的移动。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这种互相渗透,使两者的界限趋于模糊,逐渐淡化。

为了获得区域的竞争优势,各国政府都放松了管制,从而推进了经济自由。而市场经济的全球推进,打破了资源全球流动的体制障碍。市场在空间上的扩展,使从原来在国家保护下的经济变成全球空间一体化,这将导致任何区域的资源都将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经济全球化增加了经济活动的弹性。一方面,对特定区域而言,要素的可获得性在增加,而基于要素的比较优势在减小。一方面.极大增加了经济主体在进行空间决策时的选择区位的自由度,增强了经济主体的讨价还价能力,企业可以用脚投票。为了留住企业,各地区努力创造优势,从而加剧了区域间的竞争。经济全球化在区域间竞争加剧的同时,使区域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更为明显,区域间利益共享、经济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从而使区域所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更加多样化。

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改变并正在改变世界上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格局,这就迫使经济学家更多地关心空间问题、区域问题,这将推动区域经济学的新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借助垄断竞争模型(简称D-S模型)和新贸易、新增长理论的成果,并将之运用到区域经济学领域,取得了大量的新成果。其中有代表性的著作是保罗·克鲁格曼(Krugman)的《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1991年)和藤田(Fujita)的《空间聚集的垄断竞争模型:细分产品力法》(1988年)等。

二、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在我国,区域经济学起步很晚,作为一门学科来进行系统研究是近几年的事。在我国,区域经济学的兴起,与西方国家区域经济学的兴起有相似之处.我国区域经济学也是为了适应研究随企业扩权、地方分极为主线的经济体制改革而出现的不同区域发展路径以及区际协调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经济学界研究了生产力布局问题,地理学界也重点地研究了产业布局问题,这些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我国区域经济学产生的基础条件。当然,区域经济学研究与生产力布局研究,在内容上、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正因为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在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中常暴露出一些“传统”思路与模式的痕迹。(一)传统的生产力布局研究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经济是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生产力布局研究是为制订国家的宏观计划以及实施这种计划提供理论依据的。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是从苏联“引进”的,研究生产力布局的基个理论也是从苏联“引进”的。

生产力布局理论认为.任何生产总要落脚到特定的空间,因此,生产分布是生产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有生产就有生产的分布和再分布。生产力分布状况如何,对生产有着重大的影响,一是影响生产的发展速度及社会经济效益;二是影响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势发挥以及区际协作;三是影响生产要素本身的发展,包括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再生资源的再生能力、生态评价以及人本身的发展。该理论认为,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再生产分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但它总是沿着某种合乎逻辑的有规则的方式发生变化和演进:因此,生产力布局学的任务,就是从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生产分布过程中.揭示生产力分布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并以此来研究解决生产的再分布或生产布局问题,而其研究的中心和主体是如下相互联系的三个力面:“第-,在特定时间下,国民经济总投资的地区分配以及重大建设项目分布地区、地点的选择;第二,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各生产部门、各生产要素、空间组合的安排,包括各地区内的投资结构的确定;第三,各经济区域之间、各经济中心之间、城乡之间、城市与地区之间的分工协作及其发展比例关系的确定。”(二)改革开放后区域经济的发展

如上所述,我国过去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的主要弊端之一是忽视中国疆域辽阔、区域差异很大的基本国情,在全国各个地区不论其具体条件如何,都实行统一的体制、统一的方针政策、统一的产业政策与工作重点。在产业布局上,不顾区情强调均衡.强调统一的模式。中央对各地实行集人、财、物为一体的统一调控,各地区不仅没有管理自己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权力,也没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利益,区域间的资源配置和产、供、销等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都由中央计划统一规定。在建国初期,这种集权体制为推进工业化,积累大规模建设资金,建立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确实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随经济的发展,这种集权体制逐渐变成一种枷锁,压抑了地方的积极性,违背了系统管理,特别是像我国这种巨型经济系统需要分层管理的客观要求,客观上也无法统一管理如此巨大的管理系统。与这种僵化的集权体制同伴的,必然是区域经济主体的“虚无”状态,无活力,以及经济效益的低下。

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研究也冲破过去传统的生产力布局的框框,从全新的角度,在全方位开展区域经济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区域经济研究主要涉及编制国土规划,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和地区产业政策等。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面对我国区域经济实践的进一步深人和区域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区域经济研究也逐渐开阔了其研究领域,在宏观领域里,包括区域发展模式、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经济、城乡联系、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区域经济的诸多方面,以及区际发展差异分析、区际分工合作等方面的研究。同时,也开始研究企业组织、企业的合并与兼并以及织建企业集团、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与合作等微观领域里的经济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一些学者翻译西方区域经济学著作和文献,并把这些理论与我国区域经济的实践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一支新的分支学科--区域经济学,并出版了诸多有关区域经济的专著.为构建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区域经济理论做出了很大贡献。

然而,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仍存在一系列不足:首先。理论研究严重滞后,常表现为研究的结果只有“对策”之功.没有“指导”之力。其原因.也许很多,但现有区域经济学理论基础以及从事区域经济研究的研究人员的知识结构是主要原因。其次,研究的局限性,表现为研究方向上的局限性和研究领域的狭隘性。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人员中的多数是从过去生产力布局研究或经济地理学研究“转变”过来的.因过去研究“惯性”的存在,常常把研究方向引向生产力布局,或者直接研究产业布局问题。同时,因知识结构上的原因,对微观领域无从下手,研究的内容大属于“宏观”问题,缺乏指导性和操作性。这样.区域经济的研究总滞后于区域经济实践活动,给人们一种无法赶上去的“距离”感。最后,研究方法上,偏重规范研究,忽略实证研究.定性多,定量少。因此,可以说如何解决区域经济研究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将是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能否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第三节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任何一门独立的学科。都有其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为了深入研究,先梳理-下几种有关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从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利空间组织来定义区域经济学的。这种观点的基本出发点是要强调经济学家长期视而不见的空间维度、诺斯(H.O.Nourse)把区域经济学定义为“研究为人们所忽视的经济空间秩序,研究稀有资源的地理分布的科学”。H.w.里金森认为,区域经济学是原先经济学家一直不愿承认的经济的空间组织规律。胡佛认为,区域或“空间”经济学可以归纳为这样一个问题;何事在“何地”,“为何”,以及“应该如何”、他认为“何事”包括每一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经济活动单位;“何地”是指与其活动有关的区位,包括集中分散、空间模式的相似件与差异性等问题。他认为这种“何地”的问题可以在广义的层次上,也可以从微观的角度,如地带、地段或地点进行讨论、“为何”以及“应该如何”的问题,是经济学家根据其研究能力而做出的对经济现象的“种种解释”。可以看出,胡佛的观点可以代表以上几位学者的基本观点,强调经济活动区位以及空间组织。他特别强调指出,这些问题是经济学家仍视而不见的问题。我国的有些学者也认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地域组织规律。”其实,以上的观点与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地理学所定义的研究对象,虽然在字面上有所不同,但其实质是类似的。胡佛认为,传统的地理学家因缺乏从人类行为和体制方面对“原出何在“的问题做出解释的能力,只能描述和绘制地图。按胡佛的观点,如果地理学家具有这种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则地理学家也能够很好地解释这些现象,也能解决“应该如何”的问题。可以看出,这种观点虽然强调“应该如何”的问题,但这种“应该如何”是以分析“何物”为什么出现在“何地”所得出的结论为依据来提出的,也就是以“事后”的分析或解释来推出同类的“何物”“应该如何”的问题的。这种观点虽然不愿意承认,且对某些经济活动的区位过程能够进行精辟的论述,但本质上都是事后的解释,而不是“事前”的预测。这与经济学是不同的,经济学往往是经济活动的超前的预测.因而具有指导意义。这种讨论绝不是-种文字游戏.而是反映着目前区域经济学或经济地理学研究所面临的与实际的经济活动总有一段“距离”的问题。正因为这种“距离”的存在或习惯上的事后分析,所研究的结果只有依据于某些现象分析的“对策”之功效,而缺乏指导性。目前在我国区域经济学界和经济地理学界,具有此种观点或类似于此种观点的人较多。

第二种观点,与其说反对区域经济学的界定,倒不如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的罗列。周起业等著《区域经济学》(1989年)认为,“区域经济学也叫区域科学”。它是研究如何建立国家经济区域系统,并按照地域分工与合作的原则来组织系统内各区域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布局,使之形成一个既能顺乎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又能最大限度发挥地区优势的产业结构;形成-个大、中、小企业相结合,聚集与分散相结合,以多层次城市为结点,由运输网、信息网、服务点分布网等网络系统将全区域连成一体的经济有机体的科学。这种观点强调的是通过区际分工和联系,构建一国的区域系统。这与过去生产力布局研究或经济地理分析强调的经济地理分析强调的经济区划没有本质上的差异。类似的观点还有艾萨德在其《区位分析方法》(1960午)一书中所进行的描述,他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确定可在某一区域有效地从事生产并获取利润的单个或集团产业;改善区域内居民的福利,如提高区域内人均收入水平,改善收入分配,更有效地衡量收入等;区域内产业的分散,获得区域内资源的最有效利用……”。这种观点所强调的是区内各种经济活动的一般均衡。然而由于区际的相互联系.实现某一区域众多变量的一般均衡并非易事,除非区际进出口关系已趋于很稳定。与其说艾萨德的这种观点是区域科学的定义,倒不如说是区域研究的方法论体系。

第三种观点,是把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区际相互关系的研究,杜贝(V.Dubey)认为,“区域经济学是以经济的观点,研究在资源不均匀分配且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世界中,各个地区的差异以及各地区间的关系的科学。”①虽然杜贝也强调了资源不均匀分布以及要素的不完全流动而产生的区域分异,然而他似乎是强调由此而产生的区际相互联系。

第四种观点,是陈栋生主编的《区域经济学》一书所强调的观点,即“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从其相互关系的决策性科学”。这种观点不同于前几种观点,强调了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旗帜鲜明地提出它的宏观性,强调区域经济学并不以区域内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作为考察对象,而把一个区域看作一个整体的经济活动来考察。按这种观点.如果撇开区域则区域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没有什么两样,区域经济学就是宏观经济学。如果单纯这么理解区域经济学,我们认为有些不妥。区域经济学是为了解决区域问题而产生的,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区域问题所要回答的并非全部是宏观问题,许许多多的区域问题是涉及微观领域的,如城市中经济活动的集聚还是分散问题是涉及企业组织、企业组织的变化以及企业之间联系的变化等一系列微观行为的。落后地区的发展问题,也是如此,发展经济学所涉及的是宏观的理论问题、但对某一具体地区的发展路径的选择而言.它涉及的又是微观领域,如根据区情重点发展何种产业部门,发展这种产业部门所必要的资源要素的供给状况如何,其产品的市场如何,此种产业与区域内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如何等等。其次,此观念强调在全国的宏观背景中去考察某一区域的经济运行,在全国国民经济总体最优的目标下分析各区域之间的资源配置问题。该观点认为区域最优不等于总体最优。第三,它强调区域经济发展、区际分工与联系、区域经济政策为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尤其强调区域经济政策,这一点与前面几种观点是不同的:总之,此种观点较为全面地概括了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以上的讨论,已经涉及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这种界定与其他观点有许多不同。首先,我们的界定强调了区域各组成部分之间在经济上相互依赖而结成的一种结构.正因为这种结构的存在、任何区域都具有经济活动的自组织能力:如果不考虑这种结构的存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自组织能力,那么区域经济学与一般经济学中的宏观经济学研究无任何差别。任何区域内的经济活动都是通过这种结构来进行组织的,无论是发达区域还是落后区域都是如此.若有不同,则落后地区还没有形成这种比较完善的结构因而其经济活动的自组织能力弱,发达地区已基本形成这种结构,其经济活动自组织能力强。强调这种区域结构的存在正是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学其他学科的根本区别。

其次,该界定强调了如何组织区内经济活动的问题,也就是强调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问题。区域发展问题是每个区域共同关心的一个普遍的问题。然而,区域经济发展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发展路径问题。因为区域结构的存在,区城内任何经济活动通过区域结构的联系网络(将在第三章讨论)都能把其影响波及每一个角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根据区域特性.选择何种产业部门,选取何种发展模式等对区域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对任何区域都要关心的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区域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两者还是有区别的,区域经济学更多地注重一般发展理论和模式的”落脚”问题,也就是根据区情选择何种发展路径的问题。正因为这样.我们就强调区域经济的自组织问题。

第三.区域经济学不仅研究区域经济的自组织问题,也把如何组织区际联系放在主要的位置上去研究。区域经济学并不是孤立地研究某个区域内部的资源配置问题,而是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整体中去研究资源的配置问题。两个区域之间,向对方出口和从对方进口处于某种均衡状态时,可以说这两个区域之间实现了一种分工。由第一节的区域分异客观基础可知,创新能力,有些是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而有些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因为创新的这两种属性,当两个区域之间达成某一种动态的均衡时,落后地区从发达地区引进创新、模仿创新成了可能,为落后地区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同时发达地区也从落后地区引进所需的资源要素。发达地区出其创新能力的垂直效应,外在性技术的向外转移不会影响发达地区的境遇,反而通过转让外在性技术,可以增加产出,而落后地区引进新的技术.改造或优化原有产业结构,可以提高生产率,这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因此,可以说当两个区域之间实现某种分工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但两个区域之间没有形成这种动态的均衡状态,也就是说没有实现分工时,资源要素的运动在多数情况下是单向运动,落后地区的各种资源要素向发达地区运动,落后地区的市场被发达地区所占领,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受到很大的抑制,落后地区的境遇将会恶化。这时,对落后地区来讲,如何组织区域内生产活动极为重要,这时它不应按比较成本优势来安排生产,而业根据资源要素的丰富情况(也就是区情),选择多使用劳动力或多使用区内某种资源而节约稀缺资本的产品进行生产。同时,国家也在政策上扶持这些区域的经济活动。这样,落后地区也可能获得某些产品生产厂的比较优势,当这种优势形成时,也可以说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分工。当然这时虽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但可以实现较优或次优,落后地区的境遇会有些改变。第四,强调了该学科的决策性特征,上面的讨论已经涉及区域经济政策问题。任何区域的经济活动与区外的经济联系,都是由众多企业的行为来表现出来,然而对这种企业的正常的经济活动而言,必须有各种经济政策来保证和支撑。同时在第二节里,我们用较长的篇幅来讨论了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并指出了解决区域之间不平衡是区域经济学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机制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因而区域经济问题长期以来一直被排斥在经济学研究领域之外。早先实现工业化的国家的发展历史表明,单纯依靠“看不见的手”是很难实现区域间的均衡发展的,要有“看得见的手”的干预。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是通过政府干预来刺激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或其他经济手段来缩小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异的。没有强有力的政策手段,区域问题是很难自行得到解决的。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就决定了区域经济学必须强调区域经济政策的研究。第二章西方区位理论第一节区位的基本概念

一、区位

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有“位置、布局、分布、”等方面的含义。需要注意的是,区位定义中的某事物限定在人类为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即人类活动或人类行为。

区位既然是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那么人类活动的领域和空间的扩展必然导致区位的发展与变化。在农业经济时代,人类的主要经济活动是农业活动,因而如何选择农业活动的场所是整个社会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由此产生了杜能(Von Thünen)的农业区位理论;到了工业经济时代早期,工业生产活动的场所主要取决于生产成本的大小,运费在其中是一个影响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因此最早出现了以成本(主要是指运费)最小化为目的的韦伯(Alfrecl weber)的工业区位论;随着工业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生产更多地受到市场的直接制约,市场因素备受关注,因此产生_了廖什(August Iosch)的市场区位理论;“二战”后,人类活动不仅在生产活动中,在消费和流通活动中的区位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从而出现了反映作为人类生活基本场所的城市和聚落的空间配置规律的理论,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的中心地理理论应运而生。

二、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的理论,具体说来就是指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主要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在人类活动中,有政治活动、文化活动和经济活动等,像这样的人类活动内容或实体,称之为区位主体,它指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讨论经济活动的区位理论则称为经济区位理论(economic location theory)。

区位理论有两层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前者是区位主体已知,从区位主体本身固有的特征出发,来分析适合该区位主体的可能空间位置,然后从中选择最佳区位;后者正好相反,大的区位空间已知,依据该空间的地理特性、经济和社会状况等因素,来研究区位主体的最佳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

区位理论根据其产生与发展的先后,可以有古典与现代之分。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和内容的差异。

本节我们介绍了区位、区位理论的基本概念的含义,从下节开始我们将进入具体的区位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市场区位理论和中心地理论。第二节农业区位论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产生的背景

杜能(von Th nen,1783~1850)于1826年完成的《关于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孤立国》(简称《孤立国》)一书,奠定了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为了理解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有必要回顾一下当时的德国社会和经济情况。

19世纪初,普鲁士进行农业体制改革,承认所有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农场可以自由分割和买卖,这样,在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一切隶属关系都消失了,即农民成为自己土地的主人了。这一改革使贵族丧失了对农民的支配和许多特权,但他们依然是大规模土地的所有者,只不过成了农业企业的经营者,即地主被迫打破了封建的框架,向资本家方向发展。

杜能著《孤立国》一书的时代正是农业企业化发展的时期。在工业上,普鲁士由于引入了机械工业生产而早已进入了近代资本主义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