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6 11:17:46

点击下载

作者:《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编委会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英国

英国试读:

前言

英国

THE UNTIED KINGDOM

世界历史 FOREWORD

一位驻英使节曾经这样评价英国人:“他们认为除了他们之外没有别人,除了英格兰之外就没有别的世界,每当他们看到一个潇洒的外国人,他们就说‘他看起来像个英国人’或者‘很遗憾他不是英国人’。”英国人的自信从何而来?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铺开历史的画卷,展现英国历史的辉煌。如果说20世纪以前的西欧是世界的中心,那么英国可以说是中心的“核心”。英国虽侧居海岛,孤悬于欧洲大陆之外,却能威慑整个世界。从1588年对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辉煌胜利到20世纪初,英国建立了“日不落帝国”,人口只有4000万的英国占有50块殖民地,统辖人口超过3亿,人口和陆地面积占整个世界的1/4。

英国曾经的辉煌在20世纪褪去光芒,然其影响仍然不可小看。人们不会忘记:是英国率先实现了工业革命,不仅使其结束了蛮荒的历史,成为世界最先进的国家,而且对整个世界步入工业经济时代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是英国首创的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两党制和责任内阁制,为世界资本主义国家树立了一种新型政治制度的样板;是科学巨匠牛顿、达尔文在经典力学体系、进化论等方面的杰出贡献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是莫尔、莎士比亚、培根等人文主义学者给后人留下了诗作、戏剧、音乐和雕塑等不朽的“精神产品”。

英国的成就,让人惊羡,英国的衰落,让人感叹,研读这段历史,也许你会找到英国兴衰的答案。

罗马入侵不列颠

今天的英国由不列颠群岛中的大部分岛屿组成,其中第一大岛是大不列颠岛。英国的面积大约为24万平方千米,它的海岸线有1.1万千米长。在公元前1世纪左右,强大的罗马帝国为了掠夺谷物和珍珠入侵了不列颠,在罗马人统治不列颠的300年中,辉煌灿烂的罗马文明强烈地改变了不列颠的面貌,后世的史学家认为正是罗马人揭开了英国文明史的序幕。

初创的世纪

大约在300万年前,不列颠岛和整个欧洲大陆连在一起,大约在25万年前,不列颠岛上已经有人类居住。按照英国著名政治思想家霍布斯的话,这个时期的不列颠岛上的人生活是“孤寂、贫困、艰辛、残忍和短暂的”。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25岁左右,成年男子以围捕野兽为业,女人、老人和孩子采集果实,人们共同维持艰辛的生活。

从前8世纪开始,欧洲大陆上的克尔特人开始向不列颠岛迁移,这些移民带来了冶铁技术,引进了金属货币,建立了王国,设立了祭司制度。当时来到不列颠岛的克尔特人前后共有三批,迁徙过程历时五六百年,最早一批是来自莱茵地区的克尔特人。大约在前500年,第二批克尔特人又迁徙到不列颠,统称布立吞人(Britons),他们依靠强大的武力占领了今天的英格兰地区。此后的几百年里,不列颠成为“布立吞人之地”,不列颠(Britain)一词也由此而来。大约在前100年,第三批克尔特人从高卢北部迁入,他们被称为“比尔盖人”。随着他们的到来,不列颠岛开始出现国家,其中较大的有泰晤士河北岸的卡图维拉尼王国,东南部的科利达尼王国,以及苏塞克斯地区的科米乌斯王国。由于比尔盖人曾经协助高卢人反抗罗马人的入侵,这也成为后来罗马人进攻不列颠的借口。

两度折戟

正当不列颠岛上刚刚出现国家的时候,罗马人炽热的目光已经紧紧盯上了不列颠富饶的土地。再加上不列颠岛盛产罗马妇人最喜爱的奢侈品——珍珠,雄心勃勃的罗马统帅、新任高卢总督恺撒决心将整个不列颠岛并入罗马的版图。

前55年8月的一个夜晚,恺撒率领两个军团共1.2万名战士,从法国出发,乘坐着百艘战船浩浩荡荡地远征不列颠。几天后,罗马大军在海滩上与布立吞人遭遇了尽管沿岸的布立吞人拼死捍卫家园,浴血苦战,可身经百战的罗马战士还是抢占了海滩,第一次登上了不列颠岛。这场抢滩之战中,罗马军队严明的作战纪律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当罗马战士面对岸边密布的礁石和翻滚的巨浪迟疑不前时,一位手持黄铜色鹰旗的军官喊到:“随我来,罗马的勇士们,不要让光荣的罗马军旗落入敌人手里,我将尽到作为罗马共和国公民应尽的职责。”热血沸腾的罗马战士纷纷跳下战船,涉水向岸边狂奔。经过一场血战,布立吞人简单的阵列被击溃了,布立吞人被迫向罗马人求和。可罗马人的后续部队和补给因暴风雨无法按时到达,以强硬著称的恺撒只好押着布立吞人质匆忙返回了高卢。

第二年,经过精心准备,恺撒率领罗马战士乘坐着800艘战船再次远征不列颠,这次远征大军扩充到了5个军团2.5万名战士。凭借着精良的装备和上次战斗留下的威名,罗马人毫不困难地登上了不列颠岛,并很快深入到内陆地区。布立吞人没有和强大的罗马军队进行正面交战,而是将部队分散成三五十人的小分队,不断袭击罗马人的补给线,遇到落单的罗马士兵就痛下杀手。这种化整为零的游击战果然是对付侵略者的有效战术,罗马人疲于奔命,坐立不安,虽然占领了广大的土地,却始终无法击溃布立吞人的主力。这时又传来高卢地区发生起义的消息,恺撒知道自己的兵力不足以两线作战,就和布立吞人草草议和,然后仓惶地撤离了不列颠岛。

血色征服

尽管恺撒的两次远征没能占领不列颠,但显示了罗马军团的强大力量,此后布立吞人再不敢干涉高卢的事务。而以后的罗马统治者对不列颠岛一直念念不忘,一心想让罗马的军旗能飘荡在这片土地上。公元43年秋天,罗马帝国的第三位皇帝克劳狄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建立至高无上的军功,再次把长剑指向了拒不臣服的不列颠岛。

吸取了前两次远征失败的教训,克劳狄派出了一支4万多人、配备有完善后勤部队的远征大军。这次进攻异常顺利,罗马人的舰队没有遇到海上风浪,很快就登上了陆地。被前两次胜利冲昏了头脑的布立吞人疏于防备,他们以为现在正是秋收季节,罗马人应该忙着往粮仓中装填粮食,而不会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因此被罗马人打了一个猝不及防。就这样,罗马军队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大块地区,初步征服了不列颠岛。可能是胜利来得太轻松,罗马人完全把不列颠岛当成了自家的聚宝盆,罗马官吏横征暴敛,对岛内居民肆意压榨。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公元60年,不列颠岛爆发了规模浩大的起义,对罗马人的强烈痛恨使起义者变得与罗马人一样残忍。每攻占一个城镇,起义者都要把罗马军队和归顺了罗马人的居民全部杀死,仅在伦敦地区就有7万罗马人与罗马化的居民被杀。但在训练有素、装备优良的罗马军队的反攻下,起义者很快溃败,大起义最终被镇压下去。数十万人的鲜血和满目疮痍让罗马人不得不改变了统治策略,他们开始在不列颠岛实行公平赋税、取缔垄断、鼓励建筑、发展教育、推广拉丁语等政策,不列颠岛上的土著居民逐渐开始效仿罗马人的生活方式,罗马人在当地的统治得到了巩固。

最后撤离

122年,罗马皇帝哈德良巡视不列颠时,命令在不列颠岛北部修建一道防卫城墙,史称“哈德良长城”。这道城墙长达100余千米,连接17座要塞、80多座炮台和百余个烽火台,遗址至今尚存。哈德良长城的修建为不列颠岛南部赢得了300年的安定,不列颠岛由此走出野蛮时代,全面接受罗马文化的影响。此时伦敦成为不列颠岛与西欧进行经济交往的交通枢纽,作为英国经济支柱的毛纺织行业也在这时出现。随着罗马人的涌入,拉丁语开始在岛内推行。在2世纪后期,基督教也传入了不列颠岛。据估计,此时不列颠岛上的人口大致稳定在100万人以上。不过,罗马人是将不列颠岛当作行省来实施统治的,因而对该岛主要是实行军事统治和军事移民,真正移居到这里的普通百姓并不多。

在3世纪末期,无论是在经济、政治还是宗教上罗马帝国都已是危机重重,蛮族的入侵更是对罗马帝国造成了致命打击,原来固若金汤的哈德良长城一再被苏格兰人突破。398年,为了集中力量抵御西哥特人的入侵,罗马人撤回了在不列颠岛的大部分驻军。407年,最后一批罗马军队撤离了不列颠岛,至此,罗马人在不列颠岛的统治正式结束了。

罗马的统治确实给不列颠岛的原住居民带来了杀戮与灾难,但罗马的统治也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文明。罗马的文学艺术让原住居民开阔了眼界,宏伟的罗马城墙代替了原来的低矮草房,每个城市都修建了广场、庙宇、浴池与地下排水通道。

小资料·英国

巨石阵

巨石阵是欧洲著名的史前时代文化遗址,它位于英国距离伦敦120多千米的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平原,约建于前4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末期至青铜时代的时间范围。这个巨大的石建筑群位于一个空旷的原野上,占地大约11公顷,主要是由许多整块的蓝砂岩石柱组成,每块重约50吨,高8米。它的外围是直径约90米的环形土沟,内侧挨着56个圆形坑。巨石阵不仅在建筑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天文学上也样有着重大的意义:它的主轴线、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夏至初升的太阳在同一条线上;另外,其中还有两块石头的连线指向冬至日落的方向。人们猜测巨石阵很可能是远古人类为观测天象而建造的,可算是天文台的雏形。

七国时代

罗马人撤出不列颠岛后,不列颠岛上的七个王国相互征战,争斗不已,不列颠岛告别了罗马时代的安逸祥和,陷入一片血雨腥风之中。人们在动荡不安的环境里迫切地需要心灵的慰籍,欧洲大陆盛行的基督教很快就在不列颠岛传播开来。

战乱七国

除了土著克尔特人和罗马移民的后裔之外,现代英国人的先祖还有一部分是从西欧大陆渡海而来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他们是古代日耳曼人的一支。一般说来,在5世纪以前英国被称为“布立吞”,自从盎格鲁—撒克逊人到来以后,英国才被称为“英格兰”(意为盎格鲁人的土地)。

早在287年,盎格鲁—撒克逊海盗就首次入侵了不列颠岛的沿海地区。429年,他们开始深入到了不列颠岛腹地。然而,永久性征服不列颠岛的却不是那些海盗,而是那些被海盗雇来保卫这块土地的雇佣兵。尽管原来的布立吞人奋勇抵抗,但他们已经沉浸在罗马式的文明中太久,远不是那些凶悍善战的海盗的对手,不久盎格鲁—撒克逊人就反客为主,成为了不列颠岛的新主人。在盎格鲁—撒克逊人统治的社会里,部落亲兵跟随部落首领四处征战,抢夺财宝和土地,国王又将战利品分给亲兵作为回报。650年,盎格鲁—撒克逊人在不列颠岛已经建立了许多国家,其中重要的有7个:北部的诺森伯里亚,中部地区的麦西亚,东部沿海地带的东盎格利亚、肯特、埃塞克斯,南部的威塞克斯和苏塞克斯,不列颠进入了“七国时期”。这一时期持续了200多年,这七个国家彼此合纵连横,势力此消彼长。

列国争雄

在这段列国争雄的日子里,豪杰并起,英雄辈出,肯特国王艾塞伯特就是其中的霸主之一。艾塞伯特的妻子是信仰基督教的法兰克公主,这位远嫁异域的公主带着一批基督教牧师来到了肯特王国。597年,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一世指派学识渊博的修士奥古斯丁来肯特王国传教。深谋远略的艾塞伯特觉得这是一个天赐良机,自己完全可以利用基督教来加强自己的地位。于是他断然受洗入教,并出巨资重建了坎特伯雷大教堂。从此坎特伯雷大教堂成为英国历代基督教会的主要中心,奥古斯丁也成为坎特伯雷首任大主教,被誉为“英格兰传道者”。此后在他们的带动下,其他几个王国的国王与臣民也纷纷皈依基督教,英格兰的东南部很快成为基督教的天下,各地的教堂与修道院被迅速地建立起来。

8世纪左右,麦西亚王国开始强势崛起,称霸不列颠岛前后达80年之久。其中,麦西亚王国的一代霸主奥发国王更是将麦西亚王国的影响传播到了欧洲大陆,他即位不久就吞并了肯特王国,又残酷镇压了境内平民的反抗,其统治疆域一度达到了英国约克郡以南的大部分英格兰地区。为了与欧洲大陆的君主平起平坐,奥发国王与欧洲大陆之王——法兰克王国皇帝查理大帝联姻,大大提高了他在欧洲大陆的威望。同时,他与罗马教廷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允许教皇加强对英格兰教会的控制。奥发国王最大的功绩是制造出了流通于不列颠岛的货币。在他下令铸造的货币上刻有他的名字和“英格兰国王”的称号,这种货币在奥发死后还在欧洲大陆通行了整整500年。

796年,霸主奥发去世,麦西亚王国也不可避免地走上了衰落之路,取代麦西亚王国霸主地位的是威塞克斯王国。9世纪初,威塞克斯国王埃格伯特打败了麦西亚王国,并使其他几国都臣服于他,被各国公推为“不列颠之王”,埃格伯特在名义上成为了“七国之王”,实现了英格兰的统一。英格兰各国之间的争霸战争持续了200多年,战乱不止“白骨露于野”的场面也屡屡出现。可争霸战争也有它积极的意义,一个王国确立了霸主地位后,可以凭借其巨大的威慑力压制异己,阻止其他国家之间大规模战争的发生,促进整个不列颠岛经济的发展。

尽管威塞克斯王国是七国时代最强势的国家,但实际它也没有统一整个不列颠岛。倒是基督教将不列颠岛的七个王国在精神层面统一起来。七国在政治上的统一已是大势所趋,这种统一最终在反抗丹麦海盗入侵的过程中得以实现。

阿尔弗雷德大王

8世纪到11世纪的300年间,被称为“维京人”的北欧海盗不断入侵不列颠岛,给不列颠岛上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抵御维京人的战斗中,不列颠岛出现了一位永垂青史的英雄,他就是阿尔弗雷德大王。

维京时代

威塞克斯王国称霸不列颠岛之后,岛上的各国基本上已经刀枪入库,人们开始享受和平,可来自北欧的丹麦人却又开始在不列颠岛上搅起了腥风血雨。被称为维京人的北欧海盗来自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这些强悍不畏死的海盗全面学习数百年前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主不列颠岛的做法,开始从海上入侵不列颠岛。这些海盗乘坐一种两头尖的“海盗船”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任意航行。在他们的眼中,别人的土地抢过来就是自己的,别人的金银财宝更应该和自己“亲密接触”,弱肉强食就是上天确定的法则。就这样,一场场残酷的战斗从此开始了,不列颠进入了长达250年的“维京时代”。

当时不列颠岛上没有哪个国家能和维京人抗衡,不列颠岛成了维京人予取予求的“庄稼地”,海盗们随时可以来,拿够了东西随时可以走。这种劫掠活动持续了很久,不列颠岛的财富几乎被抢劫一空。维京人又开始眼馋不列颠岛肥沃的土地,他们把自己的老婆、孩子全部接到了岛上,开始安家立业,打算在这里彻底扎下根来。维京人带来了自己的语言、法律和习俗,他们性格刚烈,富于团队神,形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在英国历史上,维京人较为集中的居区被称为“丹麦区”。

领军抗敌

就在维京人横行不列颠岛的时候,他们的死敌出现了。849年,拯救者阿尔弗雷德出生在了今天的伯克郡。他可不是平民小户的孩子,他的父亲是威塞克斯王国已故的国王,他的兄长是现任国王,他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聪明伶俐的他曾随父亲到罗马朝圣,还得到了教皇的喜爱。阿尔弗雷德长大以后,目睹了维京人的强盗行径,就产生了把维京人从不列颠岛赶出去的想法,他开始协助兄长与维京人作战。

871年,阿尔弗雷德的兄长在与维京人的战斗中身受重伤,不久去世,年仅20岁的阿尔弗雷德因为才能卓越被人们拥戴为威塞克斯王国的新国王。这时的战局对威塞克斯王国相当不利,阿尔弗雷德把他全部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了保卫祖国的战斗中,甚至不惜一次次地以身犯险。在英格兰的古老传说中,阿尔弗雷德曾经打扮成一个流浪歌手,携带着漂亮的竖琴,唱着欢快的民歌出没于维京人的营地。在军营中,阿尔弗雷德用自己精彩的表演迷惑了维京人,赢得了敌人的信任,然后他趁机刺探敌人的情报。经过仔细侦察,他发现维京人骄傲轻敌,而且后勤补给存在着巨大的隐患,只能依靠劫掠来的粮食维持补给。阿尔弗雷德针对敌人的弱点,派出了许多精干的小部队袭击维京人的抢粮部队,让维京人找不到粮食充饥,为决战做好了前期的准备。

公认领袖

876年,阿尔弗雷德率领他的军民与维京人展开了最后的决战。饱受饥饿之苦的维京人再也没有入侵不列颠岛时的勇武,根本无法抵抗阿尔弗雷德的凌厉攻势。尽管维京人的首领哥斯仑建立了军法队,处死了大批逃兵,但仍然无法改变维京人失败的命运。万般无奈的维京人向阿尔弗雷德乞降。阿尔弗雷德考虑到维京人在航海上的巨大优势和战争潜力,决定先与维京人议和,然后再积攒实力,彻底赶走维京人。双方很快就签订了和约,维京人答应阿尔弗雷德提出的皈依基督教的要求,并退居北方“丹麦区”,而包括伦敦在内的南部四国则由阿尔弗雷德统一治理,真正意义上的英格兰也在此时形成。

886年,阿尔弗雷德率领大军进驻伦敦,成为了除“丹麦区”外所有英格兰人公认的领袖。在反抗维京人入侵的斗争中,英格兰基本结束了列国纷争、群雄割据的战乱局面。阿尔弗雷德在整肃军队的同时,也没有忘记进行国家建设,他亲自撰写王国史籍,主持制定法典。在阿尔弗雷德主持制定的法典中,要求法官能设身处地地为原告着想,秉公执法,这一思想成为了后来英国习惯法的基础。同时阿尔弗雷德还非常重视发展文化教育,他花费大量的资金修建校舍,招募大批学者建立了贵族子弟学校。博学多才的阿尔弗雷德还亲自动笔把一些罗马的拉丁文作品翻译成英文,让罗马文化在不列颠岛得以传播。由于阿尔弗雷德在不列颠岛统一和国家建设中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他也被英格兰人尊称为“阿尔弗雷德大王”。

身后之事

阿尔弗雷德大王去世后,他的继任者继承了他的志愿,对北方的维京人发动了连续的战争,不但收复了部分失地,还迫使威尔士人和苏格兰人向英格兰称臣。威塞克斯国王终于成为了不列颠岛的统治者。

可惜好景不长,980年,得到休整的维京人发动了一轮又一轮反攻,并且频频得手。当时的国王艾特尔雷德二世没有先祖的勇气和智慧,只能以金钱向维京人换取和平。按照英国历史的记载,这位“赔款国王”共向维京人和其他北欧人交纳过5次“赔款”,总计达13万镑白银之多。这些负担当然不能由“高贵”的国王和他“充盈”的国库承当,而是“合理合法”地转嫁到了普通老百姓身上,甚至连王国征收的国税,干脆就用“丹麦金”来称呼,其中几多屈辱、几多无奈。

尽管新兴的王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命运之神并没有眷顾懦弱的国王。1015年,丹麦王国的王子克努特率领一支由200艘战舰组成的庞大舰队在不列颠岛登陆,丹麦大军趁英格兰内乱之机,夺取了国王的宝座。不久,克努特又相继继承了丹麦、挪威的王位,他的统治区域包括英格兰、挪威、丹麦,北海也变成了克努特国王的内海,他的王国被史学家称为“北海大帝国”,他本人也被尊称为“克努特大帝”。克努特大帝把自己主要精力放在对英格兰的统治上,采取怀柔政策缓解丹麦人与英格兰人的矛盾。在他的主持下,学者编纂法典,任用英格兰人为官吏,还允准盎格鲁—撒克逊文字与丹麦文字并用,允许教会征收什一税,用赏赐讨取了教会和修道院的欢心。再通过教会的支持,取得普通民众的信任。1041年,克努特大帝去世,他没有合适的继承人,英格兰臣民就迎回先王艾特尔雷德二世之子爱德华继承了英格兰的王位,丹麦人在英国的统治从此结束。

诺曼征服

诺曼征服是指1066年,位于法国西北部的诺曼底公国的威廉公爵对英格兰的征服。这次征服对于英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之后威廉所建立的政权实行的种种政策极大促进了英国的封建化进程。

离奇身世

诺曼底位于法国塞纳河的下游,它是由维京人的一支——诺曼人建立的公国,表面上是法国的附庸,但它具备独立的军事和行政组织,俨然是法国统治下的独立王国。由于诺曼底公国有着重要的地理位置,诺曼人又善于航海、作战勇猛,因此诺曼底公国很快成为欧洲大陆上不可轻视的一方诸侯。可凡事有利有弊,国家也是各有优势和劣势,诺曼底公国军事力量强大,但经济文化却十分落后,在11世纪的欧洲算得上少见的“原始地区”。然而,这种畸形的发展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一位英明领袖的诞生,诺曼底公国走上了强盛之路。

这位领袖就是被后世称为“征服者”的威廉,他的身世充满了莎士比亚戏剧的味道。威廉的父亲是诺曼底公国的领导人罗伯特公爵,而威廉的母亲则是一个普通皮匠的女儿。美丽的“灰姑娘”和英武的国王生下了一位让不列颠岛臣服的盖世英豪。本来以威廉私生子的糟糕身份和他母亲令人诟病的家世,他毫无登上公爵宝座的希望。可罗伯特公爵却没有其他的子嗣,诺曼底公国的贵族们在万般无奈下也只能承认了威廉的继承权。还没等威廉和他母亲高兴多久,罗伯特公爵就亡故于赴耶路撒冷朝圣的途中,7岁的威廉在公国贵族的拥戴下即位成为公爵。人们说皇宫深处是孕育阴谋与暴力的地方,小威廉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目睹了一场场血腥的权力斗争,逐渐成为了一个意志坚定、坚韧不拔的少年君主。

进军不列颠

就在少年威廉逐步稳固自己的地位,开始掌握公国权柄的同时,在海的另一边却发生了巨大的动乱。阿尔弗雷德大王的子孙、被臣民们迎回不列颠的爱德华国王在流亡期间曾长期在诺曼底生活,对诺曼人有着深厚的感情。爱德华回到英格兰后,开始报答诺曼人的恩情,提拔了许多诺曼人做官。这一举措引起了当地英格兰人的不满,众人想自己才是爱德华的拥戴功臣,这些肥差怎么却让那帮粗鄙的诺曼小子得到了?最后,在大贵族戈德温的领导下,英格兰人进行了一场兵谏,强迫爱德华国王驱逐了所有的诺曼人,而戈德温家族也执掌了英格兰王国的大权。

1066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死去,王位继承问题引发了激烈的斗争。英格兰人推举戈德温伯爵的儿子、爱德华的妻弟哈罗德为新的国王,可国外的另外两个有资格继承王位的实权派不答应,他们一个是挪威国王哈德拉达,另一个就是以爱德华表弟自居的诺曼底公爵威廉。这时的威廉已经牢牢控制了诺曼底公国的所有权力,打算将英格兰也置于自己的权杖之下。不过首先对英格兰出兵的却是哈德拉达,他在英格兰叛逃贵族的支持下,于1066年夏天侵入了英格兰北部,占领了约克城。可惜他运气实在太差,哈罗德很快就率领大军北上迎敌,哈德拉达本人在战场上兵败身亡,梦想中的王位也成了镜花水月。就在这时,一直养精蓄锐的威廉迅速率领大军,借助有利的西南风天气在英格兰南部的帕文西登陆。疲惫不堪的哈罗德听到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他一边诅咒着威廉的狡诈,一边带领自己损失惨重的近卫军,日夜兼程地向帕文西进军。

1066年10月14日,哈罗德的近卫军和威廉率领的诺曼底公国的军队在黑斯廷斯展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决战。双方的兵力对比是这样的:哈罗德的兵力在8千人以上,但大多是手持盾牌和长剑的农民步兵,这些人都是临时征集而来,普遍缺乏严格的军事组织训练;而威廉率领的军队虽然只有6千余人,却是以骑兵为主,配有弓箭手的精锐部队。战斗刚开始的时候,哈罗德在阵前设置了高大的盾墙,打好了以不变应万变、密集防守、以待时机的主意,诺曼人的骑兵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攻势,却始终无法攻破这条由大多数农夫组成的坚固防线。激烈的战斗从上午持续到傍晚,威廉觉得强攻不是办法,就命令诺曼底大军向后撤退,将哈罗德的军队引出坚固的阵地。哈罗德的军队一看彪悍的诺曼人都被自己打得狼狈逃窜,哪里还管什么阵地、队形,一窝蜂地发起了冲锋。威廉看准时机,命令事先埋伏起来的精锐骑兵突然出击,一下子把追击者打得晕头转向,连哈罗德也被飞来的箭矢射中眼睛,最后被诺曼人追上,结果了性命。自信的威廉没有停下进攻的步伐,带领骑兵深入英格兰内地,先后攻占了丹佛尔港和坎特伯雷,再沿着泰晤士河西进,迫使伦敦不战而降。1066年的圣诞节,原本只是皮匠的后裔、诺曼底公国公爵的威廉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被英格兰人拥立为新的国王。

威廉建立了诺曼王朝(1066~1135),史称“威廉一世”。人们把威廉登陆英格兰的事件称为“诺曼征服”,威廉也被称为“征服者”。这是英国历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事件。随着诺曼征服和诺曼王朝的建立,英国的封建化进程得以加速,许多史学家往往将这一年视为英国正统历史的开端。

内政外交

军事上取得了莫大的胜利后,威廉一世开始在政治上大展拳脚,把自己在欧洲大陆看到的和学到的种种封建制度在英格兰这块“试验田”中“播种”。在征服英格兰的过程中,威廉将得到的土地分给了跟随他征战的亲兵和贵族们。每征服一个地方,他就分封一次。这样,每个受封者虽然都能得到大片封地,但这些封地分散在各个地方,没能连成一片,也就不会形成对王权的威胁。这种分封方式源于法兰克王国,国王用分封土地的方式作为赐给跟随自己作战的骑士的俸禄,受封者在人格上变成国王的臣属,必须对国王效忠并履行服兵役等各种封建义务。就这样,这种以土地分封形式的封建制度随着征服者威廉的到来,从欧洲大陆移植到了英国。不同的是,法兰克王国的骑士封地制只要求封臣对直接封主效忠,而对间接封主则不须效忠,即“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话虽然绕口,但道理其实很简单,国王可以要求自己分封的公爵、伯爵履行义务,却不能要求这些公爵、伯爵分封的家臣直接对自己履行义务。可到了英格兰,威廉改变了管理制度,要求附庸的附庸也要宣誓效忠,英王直属的封臣在再次分封时,受封人除了宣誓“因为领有您的土地我将效忠于您”,还必须加上“除了效忠国王之外”这一句话,这就是威廉强迫全英格兰所有领主接受的《索尔兹伯里誓约》的内容。根据这一誓约,英国的各级封建主,不管是否是国王的直属封臣,都首先是国王的附庸,这就大大加强了王权。

在行政上,威廉一世撤销了英格兰原来的由6个伯爵区分管国家的做法,他在各郡设立郡守,代表国王进行直接管理,个别边境郡则委托给当地的地方势力。在征服过程中,威廉一世自己所得到的土地最多,占全国总面积的七分之一,超出了任何一个封建领主,因此国王的经济势力也最为强大,而封建贵族的势力就要相对弱小,这些措施扭转了过去国王总要受大贵族控制的被动局面。

在宗教上,得到罗马教皇的支持后,威廉一世将英国教会进行了彻底改革,原来的5位英国主教全被免职,由诺曼底来的教士取而代之,进行接管。

为了抵御丹麦人的入侵,保证军队有足够的给养,国库有充实的收入,威廉一世还下令对全国的土地、人口和财产进行全面的普查。为了做好这次普查,威廉一世派出了许多专门人员,走遍一个又一个郡,询问当地的经济生活状况,每人有多少土地,有多少牲畜。这次普查非常细致,每个小镇、每家农户都被调查得清清楚楚,所有的调查结果被汇集成一本档案,史学家称之为《土地赋役调查书》。因为这次调查过程繁琐异常,细致无比,甚至达到了扰民的地步,以至让人们联想起基督教中的“末日审判”教义,因此,这部档案又被称为了《末日审判书》。这部《末日审判书》是当时的英国在行政管理方面的杰出成就,为后人研究英国历史尤其是社会经济史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原始资料。《末日审判书》和《索尔兹伯里誓约》使国王获得了对各级封臣的财产和人身支配权,威廉一世的地位已经无可动摇。1086年年底,威廉一世回到了诺曼底。1087年11月,“征服者”威廉一世在一次战斗中受重伤去世,但诺曼征服的光芒和意义却长存了下来。

亨利二世司法改革

亨利二世的司法改革让英国的法律秩序逐渐完善起来,地方领主独断专行、草菅人命的现象大为减少,国王的权威日渐增强。正如英国名相丘吉尔所言:“亨利二世的伟大功绩,就是他奠定了英国习惯法的基础,后人只需在此上面添砖加瓦。它的图案将有所变动,而外形却总是维持不变的。”

唾手而得

1135年,威廉一世的小儿子亨利一世去世。围绕着王位继承权,英格兰的贵族们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整个英格兰陷入了长达20年的内乱之中。1154年12月,在内斗中筋疲力尽的显贵们终于互相妥协,决定共同拥戴亨利一世的女儿玛蒂尔达和安茹伯爵的儿子亨利继承王位,史称“亨利二世”(1154~1189)。自此,统治英格兰近百年的诺曼王朝被安茹王朝取代。因为亨利二世的父亲安茹伯爵喜欢在自己的帽子上插朵金雀花,所以安茹王朝又被称为金雀花王朝。

亨利二世是一位个性十足的国王,他喜怒无常、脾气暴躁,但遇到军政大事却总能保持冷静,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比较讽刺的是,这位英格兰国王虽然精通拉丁文和法文,但因为从小生活在诺曼底,所以他连一句完整的英文都读不出来。亨利二世登上王位时虽然只有21岁,但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很快就展现出王者之风,迅速平定了国内的异己力量。他只花了4年时间就摧毁了英格兰土地上所有的贵族城堡,还恢复了对苏格兰和威尔士的统治权,并开始了对爱尔兰的征伐。

立志改革

由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当时的英格兰甚至西欧还在依靠一些荒唐的“神判法”断案。这种断案法指的是法庭的被告和相关证人在作证时必须要证明自己证词的真实性,检验的方法居然是拿一块烧红的烙铁烫胳膊,如果胳膊上的伤口没化脓,并且很快复原,那证词就是真实可信的;或者由士兵把被告扔到水里,沉入水底又能安全上岸的被告才算无罪。此外在财产诉讼中,还广泛应用“决斗法”,诉讼双方派人进行比武决斗,拳头决定道理,就是这样荒唐可笑的法律在英格兰存在了几个世纪。

1163年,亨利二世为了加强对英格兰的统治,扭转法律混乱的局面,决定在司法制度与军事制度上进行重大的改革。在司法上,他开始制定新法,史称《普通法》(也称《习惯法》),这部新法为未来的英国宪法奠定了基础。《普通法》由英格兰的各大贵族和大主教组成的“王堂”议定,并由王室法庭颁布,具有相当的权威性。此外,亨利二世还极力扩大王室法庭的权限,原来王室法庭只能审理王室领地上的案件,其余案件要由事发当地的领主法庭审理。而亨利二世却允许自由人在缴纳一定费用的前提之下,有权越过领主法庭,直接向国王法庭申诉。同时,王室法庭有权推翻原来领主法庭的判决。同时,亨利二世还派出巡回法庭到各地去审理案件,大批中小贵族、下层骑士、城市市民以及自由农民能够在司法上对大封建领主形成一定的制约,从而成为王权的重要支持力量。

陪审团制度

为了提高王室法庭的威信,亨利二世还下令推行陪审团制度。陪审团的12名成员在宣誓后,根据他们了解的事实来判断被告是否有罪,而由法官根据《普通法》量刑。这时陪审团成员既是法官也是证人,每一个成员必须公正无私、秉公办案,如有偏袒将受到严厉制裁,这一制度一直延续至今,成为英美法系国家司法制度的核心,它体现了“法律来源于人民”的原则。

同时为了减少对封建领主军事力量的依赖,亨利二世开始招募常备军,由国王亲自统帅,骑士阶层只需要缴纳一定数量的免役金——盾牌钱,就可以免服兵役。这一做法大大加强了王权,也使得骑士们摆脱了沉重的军事义务,转而去从事工商业、农牧业。这些人后来逐渐演变为资产阶级的新贵族,成为日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重要的力量。

亨利二世虽然在法律上贡献不小,可他教育后代实在失败,他的儿子亨利、理查德、杰佛里对他都非常冷淡,甚至密谋反对他。1189年8月6日,亨利二世在感伤中病死,终年54岁。

伟大的“狮心王”

今天,当你来到英国的首都伦敦,走近英国议会大厦威斯敏斯特宫的大门口,你会看到一座顶盔戴甲的骑士铜像,骑士手持长剑、骑乘骏马,无比的威严感扑面而来,让人仿佛置身于杀声四起的战场之上。这位骑士不是别人,他就是金雀花王朝的第二任国王,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国王之一,有“狮心王”称誉的理查德一世。

王者诞生

和外祖父威廉一世相比,金雀花王朝的开创者亨利二世实在是幸福得很,不但王位得来容易,王位的传递也非常顺利。在亨利二世24岁的时候,他的王后在牛津的王宫中为他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婴,这个男婴被起名为理查德。喜得贵子的亨利二世整日地抱着儿子在王宫里散步,想着自己后继有人,他不时在王宫中发出爽朗的笑声。随着理查德一天天长大,亨利二世开始觉得这个“小不点”实在是太能吃了,而且哭声响亮,比宫廷乐队合奏发出的声音还要高亢许多。此时的亨利二世可能还不知道自己的儿子会成为一个传奇的英雄,金雀花王朝的声誉在他的手中会达到巅峰。

狮心王”传说

作为一个王位继承人,理查德从小就受到了严格的贵族式教育。学习拉丁文、法文,练习骑马、射箭,这些系统的教育让他具备了一个王位继承人的全部素质,他知识渊博,而且知道如何收买人心,让自己的名声传遍不列颠岛。在那样一个全民都崇拜骑士的年代,理查德成为了英格兰人心中当之无愧的偶像。青年贵族把他当成国家强盛的引路人,男人们争着加入他的军团,女人们争着把他当作爱慕的对象。整个国家都陷入了对理查德疯狂的崇拜之中。

1189年,亨利二世去世,理查德众望所归地成为英格兰之王,史学家称他为“理查德一世”。为什么理查德一世又被称为“狮心王”呢?这其中有段有趣的插曲,传说胆大包天的理查德一世曾经把手探到狮子嘴中,然后一把将狮子的心抓了出来。当然这也只是传说,按照史学家的说法,理查德一世非常喜欢百兽之王——狮子,他常常把自己比作狮子,说自己有狮子的威严和心肠,自己将要为国家不断地猎取猎物。所以,人们就把理查德一世称为了“狮心王”。

战争岁月

登上国王宝座时,理查德一世已经是一个身材高大、长发飘逸的青年战士了。尽管不是一位马背上开国的国王,理查德一世却有着娴熟的骑术,他最喜欢做的事情不是在华美的宫殿里召开盛大的舞会,而是骑着黑色的阿拉伯战马,穿着黑色的铠甲,带领着自己彪悍的骑兵卫队在旷野里驰骋,演练各种骑兵战术。当时正值西欧各国的君主们发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野心勃勃的理查德一世也参加了进来。在战斗中,理查德一世冲锋在前,勇不可挡。更让人恐惧的是他比狮子还要残忍,一次战斗中,他居然下令处死了2500名无辜的平民,累累尸骨堆积成了他的赫赫战功。

正当理查德一世在前线战斗的时候,他的身后却射来了“冷箭”。英格兰曾经的盟友法国国王腓力二世密谋进攻英格兰。英格兰国内也是暗流涌动,理查德一世长期不在国内,一些阴谋家怂恿理查德的弟弟约翰亲王发动政变,夺取王位。听到国内传来的消息后,理查德一世只得率领忠于自己的军队向国内撤军。可祸不单行,理查德一世的船队在海上遭遇了风暴,幸免于难的理查德一世带着少数手下匆忙登陆,还没来得及搞清自己所处的位置,就被奥地利公爵利奥波德的士兵俘虏,被囚禁在一座城堡里。利奥波德得知自己俘虏的是赫赫有名的“狮心王”,知道自己发大财的机会到了,立即向英格兰人索要15万马克的赎金,否则就要“撕票”。当时英国王室一年的收入也不过7万马克,根本无法拿出这笔巨款。此时,理查德一世昔日的人格魅力起了作用,英格兰的臣民们敬佩理查德的勇武,全国上下发动了规模浩大的“献金运动”,普通的百姓倾其所有,昔日贪婪的贵族和教士也都慷慨解囊,这才凑足了8万多马克的赎金。利奥波德也是一个聪明人,眼看英格兰民众如此尊崇理查德一世,知道不能把事情做绝,就收下了这8万马克,把理查德一世送回了英格兰。当理查德一世回到英格兰时,伦敦的民众举行了盛大的仪式来欢迎王者归来。“狮心王”辞世

顺利回国后,在民众和贵族的支持下,理查德一世不费吹灰之力就平定了内乱,抓住了祸首约翰亲王。也许是囚禁生活让理查德一世感到了亲情的可贵,也许是他觉得杀戮已经太多,他没有处死弟弟约翰,更没有搞出株连众人的大屠杀,而是以德报怨,把约翰分封到父亲原来的封地——法国的安茹。

成功平定叛乱不久,“狮心王”理查德一世就在一次决斗中去世了。起因是理查德一世和一个小贵族同时看上了一座金像。小贵族坚决要和国王进行公平的决斗。决斗中,“狮心王”被长箭射中。弥留中的理查德一世一边赞叹着对手的箭法,一边赦免了对手的罪过,还指定了曾经谋夺王位的约翰为自己王位的继承人。42岁的理查德一世就这样在英格兰人的泪水和哀悼中离开了人世。

彪炳史册的大宪章

理查德一世去世后,他的弟弟约翰亲王继承了王位。这位约翰王反复无常,贪婪残暴,根本不具备他哥哥的人格魅力和政治才能,最终在贵族的逼迫之下,签署了对国王来说算得上“城下之盟”的《大宪章》。

横征暴敛

约翰王登上他期盼已久的王位时,历史的指针已经指向了13世纪。这一时期英国的封建制度发展到了非常完善的地步,所以英国的史学家也称13世纪是英国历史上的“辉煌的世纪”。根据亨利二世时期的《末日审判书》记载,亨利二世统治时期,英国的大小城市一共约有100多座,一些著名城市大多就在这个时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聚集了大量人口和财富的城市更像雨后春笋一样出现了,英国的城市一下子增加到了300个左右,这些城市和乡镇向国王和封建领主缴纳高额的税款,国王和封建领主给予了它们一定的自治权。城市里新兴的市民阶层和经营工商业的中小贵族成为了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要求国王限制大封建主的权力,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支持国家的统一。

按说国内人民要求国家统一,对约翰王是一个天赐的良机,他完全可以凭借市民阶层的支持,收回大封建主的种种权力。可这位约翰王实在不具备一个政治家的远大目光,他的眼睛看不到历史大势,只是牢牢盯住了市民的钱袋子。为了和法国打仗,约翰王在国内征收重税,将骑士免服兵役的免役税从理查德一世时期的每人1马克提高到了每人3马克,足足增加了2倍。这还不算,约翰王还肆无忌惮地向市民征收各种苛捐杂税,动不动就威胁要收回城市自治权,逼迫商人和市民把一箱箱的马克交给自己,而不管这些钱箱子里混杂着多少百姓的咒骂。

眼看着城市被自己弄得乌烟瘴气,再也刮不出什么油水,约翰王贪婪的目光又盯上了地位特殊、但资产丰厚的教会。从1209年开始,约翰王在3年内就从教会堂而皇之地“拿走”了2.8万英镑,原本身份尊贵、万人敬仰的英国主教们为了保财免灾,开始向国外逃跑。约翰王趁机把主教们在英国的房屋、土地等不动产据为己有,大大地发了一笔横财。这时在位的教皇英诺森三世在整个欧洲都算得上权力滔天,他曾宣称教皇的权力像太阳,国王的权力像月亮,教皇是“万王之王”。现在约翰王敛财居然都敛到教会头上来了,愤怒的英诺森三世立刻宣布要剥夺约翰王的教籍并暂停英格兰所有的宗教活动。这个举动的影响可太大了,当时欧洲封建统治者政治的合法性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宗教的基础上。如果一个国王失去了基督教徒的身份,那贵族们很可能把他从王位上赶下去。此外,那时英国的老百姓都是基督徒,各种宗教活动已经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对约翰王的憎恨与日俱增。《大宪章》出台

就在约翰王因为国内的抗议和教皇的怒斥而焦头烂额的时候,老对头法国又发动了一系列进攻英国的战争。由于人民不支持,骑士阶层又普遍厌战,约翰王无力抵挡法国人的进攻,只能眼看着法国人将英国王室在法国的领地一块块地抢走。因为丢失了历代先王传承下来的领地,幸灾乐祸的人们给了约翰王一个“无地之王”的绰号,民心的向背可想而知。

财产被夺走,生活被打乱,国土被葬送,英国人实在是无法忍受约翰王的治国方法,在大贵族的带领下,教会、平民、骑士们联合起来,向约翰王提交了一份措辞强硬的权利要求书,历数了约翰王犯下的种种错误,要求约翰王遵守历代先王制定的法律,尊重臣民的基本权利。在约翰王拒不回应后,人们开始向伦敦进发。这时的约翰王才觉得大事不妙,向他的雇佣军和教皇寻求帮助,可愿意保护他的居然只有7名骑士,真不知道地下的理查德一世看到弟弟有这样的人缘会作何感想。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约翰王为了保住王位,只好答应和人民谈判。1215年6月15日,垂头丧气的约翰王和贵族代表在泰晤士河畔一片碧绿的草地上进行了谈判。贵族们把事先拟好的文件交给了约翰王。双方经过一番激烈地争执最终达成了协议,国王的大印清晰地盖在了以限制王权、保障臣民权利为要义的文件上,这个文件被称为《大宪章》。《大宪章》全文共有63条,主要的内容是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贵族们的经济、司法和政治特权不受侵犯,保证教会的利益,而给予市民的利益并不太多。《大宪章》的第一条明确规定,国王不得侵犯教会所享有的权利。大宪章的第二条规定,国王直接封臣的后裔享有所封土地的继承权,国王只能按照规定的数额向他们征收继承税。通过《大宪章》,贵族与国王之间达成了协议,暂时避免了一场内战的发生。

对于约翰王来说,签订这样的文件实在是奇耻大辱。不久,他从国外召募了大量的雇佣军,向反对自己的贵族发动了进攻,内战不可避免地爆发了。看到约翰王这样言而无信,贵族们索性不再承认约翰王的国王身份,转而联合约翰王的死对头——法国国王与约翰王相抗衡。1216年,约翰王在征战途中患病死去,他的幼子亨利继位,被称为“亨利三世”,旷日持久的内战到此时才算结束。亨利三世之后的几任国王都承认了《大宪章》的法律效力,《大宪章》确立了王在法下的司法原则,后来在英国历史发展的诸多关键时期,它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直到今天,《大宪章》依然是英国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议会制度的起源

英文中“议会”(parliament)一词是从拉丁文、法文转化而来,原来是指普通人之间的谈话和协商,后来专指政治家或他们的代表之间的谈判、辩论和会议。在专制王权一统欧洲的13世纪,世界上最早的议会就在英国诞生了。

议会的源头

约翰王去世后,他的儿子继承了王位,史称“亨利三世”。和自己的父亲一样,亨利三世也非常喜欢权力散发出的醉人味道,总觉得《大宪章》是个讨厌的文件。1227年,亨利三世正式亲政。为了增加国库的收入,亨利三世不顾《大宪章》中的条款,向骑土反复征收免役税。对于那些实在不能服兵役、又没钱交税的骑士,亨利三世就没收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此外,亨利三世还给他法国的亲友们加官晋爵,宠信有加,这些都引起了英格兰本地贵族的普遍不满。在这种情况下,贵族自发地举行“大会议”,呼吁国王要保证本土贵族的参政权。看到大会议能把贵族的力量集中起来,人们就开始称大会议为“议会”。

1258年,西西里国王去世。由于亨利三世和西西里国王也有着亲属关系,亨利三世就打算为自己的次子埃德蒙谋得西西里国王的位置,而这需要向罗马教廷缴纳贡礼。当时的英格兰已经连续三年粮食歉收,整个国家的经济持续恶化,为了凑齐经费,亨利三世不断地加征赋税,这让英格兰的贵族们怨声载道。为了能和国王的王权抗衡,贵族们开始联合起来,他们中的代表人物就是亨利三世的妹夫西门·孟福尔男爵。这位男爵先生可是英国社交界的传奇人物,他23岁的时候从法国来到英格兰,凭借自己英俊的外貌和出众的才华成为了上流社会中的焦点人物。不久,孟福尔与亨利三世的妹妹爱琳娜结婚,一跃成为了王室的入赘女婿。

按说以孟福尔的身份,他应该是国王的忠诚拥护者,可亨利三世却瞧不起孟福尔,觉得他就是个骗取自己妹妹芳心的花花公子。两人恶劣的关系把孟福尔推向了贵族们的一边,他凭借自己的能言善辩成为了反对派贵族的领袖。1258年4月,在贵族们的巨大压力下,亨利三世被迫让步,答应在牛津举行由12名王公大臣和12名贵族组成的联席会议。在这个被称为“牛津议会”的大会上,贵族们迫使亨利三世接受了一个比《大宪章》更为进步的《牛津条例》。这个条例规定:国王要没收和分封土地必须要经过由贵族、教士和骑士组成的议会同意,还规定成立以大贵族为主体的15人委员会参与国事管理,国王、大臣和地方官员必须依照该委员会的意见治理国家;委员会每年召开3次会议,届时国家所有重大事宜由委员会解决。当时几乎所有的贵族都站到了国王的对立面,人单势孤的亨利三世决定好汉不吃眼前亏,签署了这个文件。《牛津条例》是继《大宪章》之后的又一重要的政治和法律文献,它首次提出了定期召开议会的原则,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兵败身死

从牛津城出来之后,亨利三世发誓一定要收拾这些敢和自己作对的贵族。经过3年多的准备,亨利三世训练出了一批忠于自己的军队,就于1262年悍然下令取消《牛津条例》。命令一出,愤怒的贵族们立刻聚集在孟福尔男爵的周围,准备以武力来对抗出尔反尔的国王。1264年5月,贵族联军在英格兰南部沿海地区彻底击溃了王室的军队,还擒获了亨利三世和王子爱德华。以孟福尔为首的贵族集团成了英格兰的实权统治者。

1265年1月,孟福尔依照《大宪章》的有关条文,以国王的名义在伦敦召开会议,商议国事。这次会议的代表除了120名高级教士和23名贵族代表外,还有每郡推选出来的两名骑士代表和每个自治城市推选的两名市民代表。这次会议史称“西门议会”,它是英国议会的开端。大功告成的贵族们开始争权夺利,曾经因为利益而形成的贵族集团再次因为利益之争而分崩离析,英格兰的政坛一片混乱,亨利三世的儿子爱德华也趁机从监狱中逃脱。同年8月,爱德华在外国势力的支持下,再次组建了一支庞大的军队,一举击败了贵族联军。爱德华的姑父、贵族们的首领孟福尔兵败身死。就在贵族们认为议会制度必将被爱德华用权杖砸得粉碎时,爱德华却出人意料地表示出对议会这种组织形式的好感,认为它是国王治理国家的有利工具,也是国王和贵族不流血的竞技场,议会制度戏剧性地被保留下来。

1295年,为了筹集军费,与法国、苏格兰和威尔士开战,已经成为英格兰国王的爱德华一世召开了一次正式的议会。这次议会仿效了“西门议会”的作法,确定了以后英国议会的大致形式,因此历史上就把1295年这次议会称为“模范议会”,英国的议会制度也在此时正式产生。当时议会最重要的职能就是立法,国王征税必须要得到议会的批准。议会的产生是英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开始改变英国政治斗争的格局。

英法百年战争

历史的脚步迈入14世纪时,英国的封建社会已经进入了繁荣时期。英格兰国王不愿意再将自己的势力范围局限于几个海岛上,开始迫不及待地向大陆扩张。在扩张的道路上,英国碰上了法国这个强劲的对手,欧洲历史上最长的一次国际战争——英法百年战争爆发了。

点燃的导火索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英法两国可以说是积怨已久。1154年安茹伯爵的儿子亨利继承了英格兰的王位,安茹家族在法国的领地也“名正言顺”地转归到了英王名下。安茹家族可是法国数得着的豪门贵族,控制着整个法兰西的大片领土。当时英格兰国王在法国所占有的领地面积,居然是法兰西国王所能控制的领土的五六倍,这不能不令法国的封建贵族们心怀忌恨。不过,英国这种“飞来横地”的好运气并没有持续多久,“无地王”约翰上台后,英国国力日衰,在法国控制的领地也一块块地丢失,最后居然只能向法国国王俯首称臣。最让英格兰人感到难堪的是,从1314年至1328年,相继有四位法国国王去世。每一次法国的新王登位之时,英国国王都要向其宣誓效忠,其中的屈辱实在是刻骨铭心。

除了历史纠葛外,英法两国还围绕着两块领地进行着激烈的争夺。一块是法国南部的阿基坦地区,这里是英王在法国最后的领地之一,也是法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盛产葡萄酒和食盐。这么一块肥肉却掉在英国人嘴里,法国人当然心有不甘;另一块是法国北部的弗兰德地区,这里的工商业十分发达,以毛纺织业闻名,但羊毛原料却主要是来自英国,因此与英国的经济往来非常密切。弗兰德地区的居民倾向英王,英王也试图控制弗兰德。但是,统治该地区的弗兰德伯爵是法王腓力六世的宠臣,伯爵大人怎能向别人低头?这样,弗兰德的控制权就成为了英法王室矛盾的焦点。

除了历史原因和领土争端外,最让法国贵族气愤的是英国人居然念念不忘法国国王的宝座。1328年,法王腓力四世死后没有直系的继承人,法国贵族推举瓦卢瓦家族的腓力六世即位。当时的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是法王腓力四世的外孙,在爱德华三世看来,外孙继承外祖父的王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就要求腓力六世让出王位。可决定王位归属的除了血统,还有实力。当时英国实力上不是法国的对手,爱德华三世只好勉强承认了既成的事实。这一权宜之计持续了10年后,当爱德华三世羽翼丰满之后,终于以此为借口挑起了事端。1337年,英军从不列颠岛浩浩荡荡地出发,开始进攻法国北部,一场绵延了百年的战争(实际战争持续了117年,1337~1453)终于爆发。

克雷西之战

从战前英法双方的力量对比来看,法国的实力远远强于英国。首先,法国的人口是英国的3倍左右,可以应征入伍的男性青年是英国的4倍左右,战争潜力远胜于英国。同时,战争主要在法国本土进行,法军占据着巨大的地利,后勤补给没有任何问题。可就是这么大的优势,还是被法军糟糕的指挥丢失得一干二净。

英法双方的第一次大规模交战是在海上进行的。1340年6月,英国舰队和法国舰队在地中海上进行了一场遭遇战。尽管法国舰队的舰只数量是英国人的3倍以上,可英国海军还是凭借海洋民族天生的海战本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经过不到9个小时的战斗,腓力六世的麾下就再也没有海军这个编制了,英国人彻底控制了英吉利海峡的制海权。1346年7月,英王爱德华三世御驾亲征,率领着精锐的军队在法国北部登陆。8月26日,横扫法国北部的英军终于遭遇了法军的主力,法王腓力六世率领着一支队形混乱的法军嘈嘈杂杂地出现在巴黎郊区的克雷西,一场大规模的战斗就此爆发。

法军的主力是身披重甲的骑兵和来自热那亚的雇佣弓箭兵,而英军的主力是使用苏格兰长弓的本国弓箭兵。这种长弓长达1.5米,必须竖在地面上发射,它的射程在250米左右,所发射的箭可以在170米的距离内射穿精良的铠甲,是冷兵器时代对付重骑兵的最佳武器。战斗开始后,老天也帮了英国人一个大忙,本来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蔽日,大雨倾盆而下。接着天空又突然放晴,金色的阳光从英军背后照射过来,特别刺眼。法军雇佣来的弓箭兵只能盲目地放箭,根本没法对英军造成巨大的伤害。而英军弓箭手正好背对着阳光,能把法军队形和距离观察得非常清楚。当法军骑兵挥舞着刀剑冲锋时,英国弓箭兵用每分钟9只箭的速度射出了一片箭雨。片刻之后,满地都是身上插满箭的法军尸体。被英国弓箭兵吓破了胆的法国雇佣军溃不成军,反而冲乱了自己的军阵,英国骑兵趁势出击,彻底奠定了胜局。克雷西之战,法军有1500人丧生,而英军伤亡了不到100人。

城下之盟

克雷西之战后,英王爱德华三世率军北上,将法国的重要港口——加莱围得水泄不通。经过长达11个月的围城战,加莱城内的法国贵族们实在坚持不住,只好摘掉帽子、光着脚,双手捧着城门的钥匙向爱德华三世投降。此后的百年中,加莱港一直处在英军占领之下,成为了英国在大陆进行羊毛业贸易的中转站。

加莱围城战后,因为恐怖的黑死病在整个欧洲蔓延,两国的财政都受到了沉重打击,双方就像两个疲倦的拳击手,不约而同地回到了自己的休息区恢复体力,百年战争进入了短暂的间歇时期。1350年,法王腓力六世去世,外号“善人”的约翰二世登上法国王位。这位新国王没有吸取克雷西之战中的教训,仍然抱着重骑兵冲锋战术不放,致使法国在战场上连续战败。1355年,爱德华三世的长子、英国历史上有名的将领“黑太子”爱德华率领英军在法国南部的波尔多登陆,向法国腹地进军。不久,黑太子得知法王约翰二世率军截其后路,黑太子立即率军南撤。9月19日,英法两军在法国普瓦提埃地区相遇。精明的“黑太子”将英军的阵地设置在葡萄园和篱笆的后面,当法国骑兵因为遍地牵绊而阵形大乱时,英国的长弓手再次展现了先进武器的优势,一支支利箭射穿了法国骑兵的甲胄,战斗变成了单方面的屠杀。最终,法国军队被全部歼灭,法王约翰二世和他14岁的儿子被英军俘虏。

军队战败,国王被俘,无力战斗下去的法国贵族们向英国请和。1360年,英国和法国签订了《布雷丁尼条约》。根据条约规定,英国国王获得了法国北部的加来港和法国西南的大块领土,英王爱德华三世放弃对法国王位的要求。约翰二世在答应向英国交纳巨额赎金后,被释放回国,百年战争的第一阶段结束。

战争的终结

约翰二世回国后不久,就在屈辱和愤怒中去世。1364年,查理五世继承了法国王位。这位新国王决心要恢复国土,他吸取了约翰二世的教训,先从政治层面入手,扩大国家的财政收入,重振海军,建立新型的陆军部队。在军事上,查理五世充分发挥了本土作战的优势,不和英军进行正面决战,在英军的前进道路上坚壁清野,组织小部队不断袭击英军,令英军疲于奔命,苦不堪言。到1380年,除了加莱等几个沿海港口因为英国海军的巨大优势,法国无法收回外,其他失去的国土全部被法国收复,英法双方签订了20年的停战协定。

一纸停战协定并不能保证一个国家的安全。1415年,英王亨利五世趁着法国新国王查理六世精神失常,法国贵族们忙于内讧之机再次挑起战端。同年10月25日,在克雷西附近的阿赞库尔地区,英军利用有利地形大败法军,以仅损失数百士兵的代价歼灭了4000多法国骑士和数万普通步兵。此后亨利五世和亲英的法国勃艮第公爵结成战略联盟,迫使法国签订了《特鲁瓦和约》。和约规定:法国太子的王位继承权转归英王亨利五世,将法国领土分为由英王、勃艮第公爵、查理六世的太子控制的三部分。英国统治着以巴黎为中心的法国北部,查理六世的太子则控制着法国南方,法国土地上出现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英国的侵略行径激起了法国人民的极大愤怒和强烈反抗,法国形成了全民性的抗英高潮,出现了一大批爱国者,法国著名的爱国民族英雄圣女贞德就是在这个时候脱颖而出的。英军在法国军民的顽强反抗下,损兵折将,步步后退。到1453年,除了加莱港口外,英国在法国的领地全部被法国收复。

百年战争的失利迫使英国从此放弃了对欧洲大陆的领土要求,开始专心地经营不列颠岛,全力建设一个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

玫瑰战争

谈到玫瑰,人们总会联想起它雍容华贵的美丽,沁人心脾的清香,热恋中的情侣更是把它作为爱情的象征。可谁会想到,在英国历史上,浪漫的玫瑰居然和血腥的战争联系到了一起。

战争序幕

在英王爱德华三世之后,接任英王的是爱德华三世的孙子理查德二世。这位新国王可没有祖父的政治手腕,再加上英国贵族们在百年战争中实力陡增,王权已经岌岌可危。1399年,英格兰北方的贵族集团将理查德二世废黜,另立豪门兰开斯特家族的亨利四世为王,金雀花王朝正式终结,英国进入了兰开斯特王朝时代。

武力夺来的王位肯定会受到更强大武力的挑战。英国的贵族们在百年战争中大发战争财,他们组织私人军队,操纵议会,在阴暗的角落里窥视着诱人的王位。14世纪50年代,在位的英国国王是兰加斯特王朝的亨利六世,这位国王很像中国历史上的晋惠帝,本人懦弱无能,却有着一位权力欲望极强的王后,一场动乱已经不可避免。1455年,一场持续30年之久的封建贵族大战终于爆发了,战争的一方是兰开斯特家族,它以红玫瑰为族徽标志;一方是英格兰南部豪门约克家族,它以白玫瑰为族徽标志,历史学家就把这一场30年大战称为了“红白玫瑰战争”。

高潮迭起

当时约克家族占据的东南部地区工商业发达,经济潜力巨大,约克公爵依靠封建主和商人的帮助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很快就打败了兰开斯特家族的军队,亨利六世被迫宣布约克公爵为摄政王和王位继承人。但好景不长,亨利六世的王后玛格丽特是个野心勃勃的女人,她不甘心权力就这么被拿走,于是就逃出伦敦,向自己的娘家——法国王室请求援助。在法国的支持下,玛格丽特很快就集结了一支大军,并重创了约克家族的军队,活捉了约克公爵。看到曾经趾高气扬的约克公爵成了自己的阶下囚,玛格丽特并不解气,她下令给约克公爵戴上一项纸糊的王冠以示羞辱,然后将约克公爵和他手下的上千名士兵一同处死。

玛格丽特这个冲动的决定后来被证明是非常愚蠢的,虽然英国有处死政变者的先例,但这么大规模的杀戮却让约克家族和玛格丽特本人结下了死仇,同时英格兰东南部的封建主也被彻底地推向了约克家族一边。约克公爵的长子爱德华自称爱德华四世,他开始招兵买马,很快又聚集了一支军队。1461年3月,爱德华四世率领着约克家族的军队在约克郡附近的陶顿地区与亨利六世率领的兰开斯特家族的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当时兰开斯特家族的军队有两万多人,兵力占绝对的优势,有很大的机会取胜。可老天却在这时帮了约克家族大忙,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刮起了大风,兰开斯特家族的军队处于逆风的位置,别说站好队列打仗,只要能睁开眼睛看清对手就已经不错了,而约克家族的军队则借风势增加了弓箭的射程,很快就夺取了战场的主动权。为了报杀父之仇,爱德华四世骑着战马,冲在军队的最前面,在他的身后,家族的战旗迎风招展,旗上的白玫瑰已经被鲜血染红。战斗从早上一直进行到下午,大地上到处都是殷红的血迹和堆积的尸体。渐渐地,兰开斯特家族的军队支持不住了,士兵们开始哭喊着向四处逃散,约克家族的士兵们则红着眼睛追杀逃窜的敌人。按照战后的统计,双方共有近2万人永远倒在了战场上,连亨利六世也横尸沙场。

握手言和

陶顿战役后,已经成为寡妇的玛格丽特仓惶地逃到了苏格兰,爱德华四世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国王。他没有大肆报复兰开斯特家族,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国内建设上来,他在位的20余年间(1461~1483),英国经济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可历史并没有垂青约克家族太久,爱德华四世死后,他的弟弟格洛斯特公爵篡夺了王位,史称“理查德三世”。这位新国王刚上台就大肆杀戮反对他的贵族,激起了贵族的反抗。这时,兰开斯特家族的旁支亲属亨利·都铎(亨利六世的侄子)借机重返英格兰。1485年8月,亨利·都铎率领军队在威尔士西部登陆,向英国东南部进军。为了争取威尔士人的支持,亨利将家族的红玫瑰旗帜收起来,改为悬挂威尔士地区传统的旗帜——红龙旗。这一举措为亨利争得了不少的支持。

8月22日,亨利的军队和理查德三世的军队在博斯沃思原野上展开决战。战斗刚开始,理查德三世的部下就纷纷投降,军队的士气一落千丈。在混战中,理查德三世被乱枪刺死。短短30年内,两位英格兰国王在内战的战场上死去。胜利者亨利被贵族和士兵们簇拥着进入伦敦。不久,他正式被加冕为英国国王,称“亨利七世”,从此,英国进入了一个新的王朝——都铎王朝。为了缓和两个家族的矛盾,亨利娶了约克家族爱德华四世的长女伊丽莎白为妻,两个家族握手言和,进行了30年的红白玫瑰战争终于宣告结束。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玫瑰战争中,英国的封建世家伤亡惨重,仅男爵之上的贵族就战死了65人,死去的中小封建主更是数以千计。大小封建领主在内战中元气大伤,这让都铎王朝的王权得以加强。

圈地运动的是是非非

提到圈地运动,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英国文学家莫尔提出的“羊吃人”的说法。现在看来,这种说法也值得商榷,圈地运动中确实有血腥的一面,但它也有力地促进了英国农业的近代化,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生产力、原材料和消费市场。

羊毛惹的祸

英国为什么会出现圈地运动呢?这和英国中世纪晚期的土地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时英国农村的人口大多数是自由的租佃农,土地制度是敞田制。所谓的敞田制就是农民租种的土地相互交错,并没有明确的土地划分,大家在一起劳动,平均分配劳动成果。区别土地是谁家的靠的就是记忆力,别说地契、产权证这种现代的不动产凭证,连栅栏和篱笆都没有。

到了15世纪末,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英国的纺织业迅速发展,对羊毛的需求大量增加,羊毛的价格不断上涨。英国的贵族老爷们私下算了一笔账:养羊所需要的劳动力比耕种土地的要少,一个牧羊人加上几条牧羊犬就可以抵得上上百个农民;但羊毛的价格却远高于农产品,而牧羊人的工资又很低,被利益刺激得无比兴奋的贵族们决定改耕地为牧场。最初,贵族们用木栅栏、篱笆、围墙把森林、荒地、沼泽等原来归属整个村庄的共有土地圈围起来做牧场;后来,贵族地主、富农们开始圈占农民世世代代耕种的土地,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英国的圈地运动分为两个历史阶段,从15世纪到17世纪是第一个阶段,这个时期有74万亩的土地被地主们圈占,这个阶段更具备“羊吃人”的特征;从18世纪和19世纪上半叶是圈地运动的第二阶段,圈地的总面积达650万亩。因为这个阶段的圈地运动得到了英国议会的大力支持,所以又叫做“议会圈地”阶段。

漫漫过程

最初的圈地运动中,国王和政府没有保护这种行为,反而颁布了限制圈地的法令。可随着17世纪初叶英国城市人口日益增多,市民阶层对粮食和肉类的需要越来越大,议会不得不在1593年废除了反圈地法令,英国国内也掀起了圈地的狂潮。

1549年6月,在英格兰诺福克郡爆发了凯特领导的反圈地起义。为了镇压这场起义,英国贵族们不得不请来了德意志和意大利的雇佣军。经过血腥的战斗,农民起义最终被镇压了下去。

为了让过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的农民自愿到工厂里参加劳动,而不是沦为乞丐和盗贼,英王亨利八世颁布了一系列的严厉法令,用暴力来禁止农民流浪。法令规定:凡是在外面讨饭的人,必须持政府给予的特别执照,而且只限于年老和丧失劳动力的人。至于身体强壮的流浪者,一律加以逮捕,并将他们系在马车后面鞭打,直到流血为止,然后强迫立下誓言,遣送回乡;第二次被捕者,除了鞭打外,再割去半只耳朵;第三次违令者,则判处死刑。出台这种血腥法令的同时,英国还在1601年颁布了《济贫法》,规定教堂可以在本教区征税以赈济贫民。1795年,英国政府又规定:如果劳动所得不能维持生活,可以获得政府的补贴。这也成为了欧洲保障制度的起源。

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圈地运动越发得到了议会的支持。原因很简单,圈地的不少贵族地主都是国会的议员,这些人怎么会和自己的钱袋子过不去呢?这时候的圈地运动也越来越“规范”,地主要想圈占一块土地,就要向议会递交一份圈地请求书,议会接到请求书后会要求地主再递交一份圈地的议案,议案上要标明圈哪块地,用来干什么。如果议案被议会通过,议会就组织一个圈地调查委员会到村子里取证,然后负责分配土地。

圈地运动的影响

我们一提到圈地运动就会说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和自由的劳动力,除了这些宏观方面,圈地运动还给英国社会带来了很多重大的影响。首先,英国的农业经济有了飞速发展。1700年,一个农民只能养活1.7个人;到了1800年,一个农民可以养活2.5个人。可别小看了这0.8个人的增长,它意味着农民的生产效率提高了40%以上,这可是在没有玉米、马铃薯这些高产作物的前提下实现的。其次,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入了城市,在1750年,英国的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1%,而1850年这个比例猛增到52%。城市人口的增加促进了工业的发展,英国由此也奠定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美丽的“乌托邦”

英国著名人文主义思想家托马斯·莫尔出生于1478年2月7日,他是欧洲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他凭借着名著《乌托邦》而名垂史册。

少年时光

托马斯·莫尔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富有的家庭,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去世了。父亲约翰·莫尔将他一手带大,照顾他的生活,教给他做人的道理。尽管不是名门望族出身,但曾担任过皇家高等法院法官的父亲一直都用正直、宽容的人生态度影响着小莫尔,这种影响贯穿了他的一生。

在当时的欧洲大陆,英语还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语言,整个欧洲的贵族都把拉丁语视为身份和学识的象征,不会书写拉丁语的人绝对不会被上流社会所接受。为了让儿子能开阔眼界,增长学识,父亲狠着心把不满10岁的莫尔送到伦敦的圣安冬尼寄宿学校,学习拉丁语。为了让儿子多认识些大人物,后来老莫尔又把儿子送到了好友、红衣大主教莫顿的家中寄宿。身为坎特伯雷大主教的莫顿在当时是一个位高权重的政治家,他学识渊博、谈吐优雅,还曾经担任过英国的大法官,正是和他一起生活的日子为莫尔日后成为大法官打下了基础。

弃文从政

1492年,莫尔鲤鱼跃龙门,如愿进入牛津大学攻读古典文学。此时的牛津大学是英国人文主义思想的中心,莫尔在这里大开眼界,很是受了一番人文思想的熏陶。在这里,莫尔开始学习希腊文,这使得他可以熟练阅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作品。其中,柏拉图的思想对莫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至于后来的评论家干脆将莫尔的巨著《乌托邦》称为了柏拉图《理想国》的续篇,可见莫尔对柏拉图思想的认同程度。

就在莫尔尽情遨游于文学的海洋的时候,老莫尔也和很多父母一样开始为儿子谋划人生。老莫尔认为儿子所喜爱的文学没有前途,就用父亲的权威逼迫他改学法学。1494年,莫尔被迫离开了他恋恋不舍的牛津大学,先后进入了新法学院和林肯法学院学习法学。凭借自己的努力,他很快得到了头等律师的资格。在担任律师期间,莫尔接触了大量涉及劳苦大众的诉讼案件,亲眼目睹了广大人民群众所遭受的种种的苦难和法律的不公正。正直的莫尔以自己所学,帮助那些受到冤屈的穷人维护自己的权益。因为正直无私,敢于对抗权贵,莫尔在伦敦的平民中有了很高的威望。1504年,26岁的莫尔被选为议员。不过,在那时的英国政坛上抱着一片为民之心,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莫尔很快因为维护市民的利益,得罪了英王亨利七世,受到了王权的迫害。

踏上刑场

1509年,亨利八世登上了王位。为了表示自己和父王并不一样,他开始收拢人心,莫尔也获得了重用。1510年,莫尔出任了伦敦司法长官,这一任命让伦敦市民欢呼庆祝了许久。1521年,莫尔出任副财务大臣,并受封为爵士。1523年,经大法官沃尔西提名,莫尔当选为议会下院议长。1529年他取代沃尔西成为英国大法官,成为了英国政坛上的重要人物。不过,亨利八世也是一位封建帝王,他不会欢迎限制王权的人文主义精神,他对莫尔的任用,不过是考虑到了莫尔巨大的声望。莫尔对自己的不断高升也非常清醒,他曾对自己的女婿开玩笑说:“如果用我的头颅可以换来法国的一座城堡,恐怕国王陛下会毫不犹豫地把我送上断头台。”

莫尔没有想到,自己的玩笑话很快成为了现实。在亨利八世的离婚事件上,宗教态度保守的莫尔不愿违背自己的信仰,在1532年辞去了担任的所有职务。莫尔的做法让亨利八世暴跳如雷,开始对莫尔进行长期的迫害。1533年,亨利八世迫使议院通过“至尊法令”,宣布自己为英国教会的首领,而且他与安妮·博琳的婚事也被认为有效,博琳的女儿伊丽莎白被宣布成为英国王位的合法继承人。按照国王的要求,包括莫尔在内的英国权贵,都必须宣誓承认亨利八世是教会的首领,断然拒绝这一要求的莫尔被关进了伦敦塔。1535年7月1日,法庭特别委员会对莫尔进行了审判。1535年7月7日,托马斯·莫尔被处以死刑,当时的判决书中是这样说的:“前大法官莫尔,公然对抗国会通过的最高权力法案,三次拒绝宣誓承认国王陛下是英国的宗教领袖,甚至声称国会无权宣布教会的最高领袖,犯了叛国罪。经法庭特种委员会决议,判处死刑!”莫尔对此毫无畏惧,拒绝对屠刀和国王的强权低头。1535年7月6日,莫尔安详地来到行刑场。他自己用头巾扎住眼睛,平静地对刽子手说:“我的脖子比较短,你要好好地瞄准,可别出丑!”1886年,即在莫尔去世300多年后,天主教会追封他为圣徒。

美丽的“乌托邦”

莫尔虽然不赞同宗教改革,但他在社会思想领域却十分激进,在他的不朽名著《乌托邦》中,人们首次看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光辉。《乌托邦》一书的全名原为《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利益又有趣的金书》。这本书是莫尔在1515年到1516年出使欧洲时,利用业余时间用拉丁文写成的。“乌托邦”是拉丁文的音译,意思是“乌有之乡”。书中叙述了一个虚构的航海家航行到一个海外国度乌托邦的见闻实录。乌托邦建立在海水环绕的岛屿上,全岛有54个宏伟壮丽的城市。乌托邦所有的土地、房屋、生产工具,都归全体公民所有。一切生活用品按照各人的需要分配,谁也没有私有财产。乌托邦人无论男女,都从事农业劳动。不过耕种并不是固定的职业,每人轮流到农村去劳动两年,然后回到城里来从事一门手艺。人们一天工作6个小时,余下的时间完全由个人支配:或是搞科学研究,或是从事娱乐活动,或是休息闲谈。乌托邦的法律很少。他们认为,凡是解释越简单的法律,也就是越公正的法律。

托马斯·莫尔在虚构的小说《乌托邦》中第一次提出了公有制的问题,反映了当时人文主义者对未来人类社会的设想,《乌托邦》是第一部空想社会主义的杰作,极大地影响了欧洲后来的社会主义思潮。

国王的婚姻与宗教改革

在16世纪初,一场波澜壮阔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了整个欧洲世界,一些国家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桎梏,开始用自己的理解阐释基督教。可谁也不会想到,英国的宗教改革居然是由国王的婚姻问题而触发的。

婚姻大事

玫瑰战争中的幸运儿亨利·都铎是都铎王朝的开国之君,史称“亨利七世”。这位国王从大家族的旁系子孙一跃成为英格兰之主,似乎受尽了上天的荣宠,其实他的童年生活却是异常的艰辛。在他还未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里士满伯爵就被约克家族的军队抓走,最后凄凉地死在了暗无天日的监狱之中。而这时亨利七世的母亲只有13岁,放在今天不过是个还搂着洋娃娃的女孩子,根本不可能给亨利七世一份厚重的母爱。从懂事开始,亨利七世就过着一种有今天没明天的逃亡生活,他逐渐养成了一个开国君王所必须具备的性格:谨慎、敏锐、隐忍、果决,严厉无情而又富于责任心,最终建立了新的王朝。

亨利七世去世后,他的次子亨利八世(1491~1547)继承了王位,成为都铎王朝的第二代君主。亨利八世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能熟练地用拉丁语、法语与意大利语进行对话,也能骑着高头大马,驰骋于沙场之上,算得上英格兰历史上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国王。

亨利七世在位时,为了搞好和欧洲大陆的关系,非常热衷于王室之间的联姻,他将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苏格兰和法国的王储,并为自己的长子迎娶了西班牙公主凯瑟琳。但婚后不久,亨利七世的长子亚瑟因病去世。为了巩固和西班牙的关系,亨利七世也不管别人的议论,极力挽留长媳。经过教皇的批准(根据天主教教规,夫妻结合是上帝的旨意,不允许离婚再行嫁娶,丧偶再嫁也需要教皇批准),凯瑟琳最终嫁给了亨利七世的次子,也就是后来的亨利八世。

当时的亨利八世只有12岁,他哪里懂得包办婚姻的害处,就在父亲的安排下迎娶了比自己大5岁的凯瑟琳为妻。尽管是老妻少夫,但他们婚后的生活还是很幸福,凯瑟琳仪表端庄,妩媚动人,把亨利八世迷得团团转。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大问题出现了,数年的时间里凯瑟琳王后只为亨利八世生下了一个女儿玛丽,并没有为盼子心切的亨利八世生下几个王子。英格兰人虽然没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可此时的英国还没有女人成为国王的先例,男性继承人才是国民们翘首以盼的。不少风言风语开始在宫廷流传,亨利八世也逐渐冷落了曾经深爱过的凯瑟琳。

就在此时,一位名叫安妮·博琳的宫廷侍女闯入了亨利八世的生活。安妮·博琳并没有颠倒众生的体态和倾国倾城的美貌,可她却有着聪慧的头脑和贵族女性所不具备的活泼性格,这些都让深宫中长大的亨利八世神魂颠倒。可安妮·博琳却有着现代女性都少见的独立性格,她向国王坦言,自己不愿做国王的情妇,如果亨利八世不和王后离婚,并与自己正式结婚,她将不再与亨利八世来往。一边是毫无背景却被自己深爱的情人,一边是家族势力庞大却被自己疏远的妻子,亨利八世思前想后,最终决定为了王位的顺利延续和自己后半生的幸福而离婚。当然,亨利八世能下这个决心还有他内心的小算盘,此时的英国已今非昔比,国力大增,原本需要联合西班牙对抗法国,现在则根本没这个必要了。

交恶教廷

下定决心后,亨利八世于1526年以凯瑟琳不能再生育为理由向教皇正式提出了离婚要求。因为亨利八世与凯瑟琳的婚姻是由教皇批准有效的,婚姻的解除也须经过教皇的允许。可这时的教皇克力门七世却在战争中成了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的俘虏,查理五世可是凯瑟琳的亲侄子。在西班牙的压力下,教皇大人可不敢拿性命开玩笑,迟迟没有批准亨利八世的离婚请求。亨利八世本就是个桀骜不驯的人物,他可不愿意在婚姻大事上看别人的脸色,他决心与教皇对抗到底。

为了寻求舆论的支持,亨利八世把自己离婚是否合法这个问题从宗教法庭撤回,派信使分送到欧洲各大学进行研究表决。这个时候的欧洲大学已经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洗礼,异口同声地对外宣称亨利八世有理。为了使亨利八世和安妮·博琳的婚姻合法化,亨利八世又通过国会颁布了“上诉法”,规定未经国王许可,神职人员不得向罗马教廷交纳首年贡俸,禁止国民向罗马教廷上诉一切案件,禁止英国的教士和世俗人等在遗嘱与婚姻案件等方面向罗马教廷上诉,从而将教皇法庭的最高司法权从英国取消。利用新颁布的“上诉法”,由英国教士在距伦敦30英里外的女修道院开庭审理了亨利八世的离婚案。1533年5月,国王的亲信、克莱默大主教在凯瑟琳缺席的情况下正式宣布亨利八世与凯瑟琳的婚姻无效,承认亨利八世和安妮·博琳的婚姻为合法婚姻。6月1日,安妮·博琳被加冕为英国王后。至此,亨利八世的离婚案终于划上了一个句号,国王最终获得了胜利。我们来看看两位女主角的最后结局,被亨利八世废黜的王后凯瑟琳不久就在痛苦和悲伤中死去,而横刀夺爱的安妮·博琳最终也没能为亨利八世生下一个王子,只为王室产下了一个公主,就是后来的女王伊丽莎白。此后,安妮·博琳逐渐地被亨利八世冷落。1536年5月2日,安妮·博琳被判处通奸罪,最后死于刑场,两位红颜最终都成了重男轻女思想的牺牲品。

权力争夺

亨利八世的所作所为彻底激怒了罗马教廷,要知道从中世纪以来,整个西方一直在教会的严格控制之下,教皇的权威不受国界限制,罗马教廷控制了英国三分之一的土地,还有权向所有英国教徒征收什一税。然而亨利八世不光在婚姻问题上狠狠地扇了教廷一耳光,还在试图摆脱教廷的控制。狂怒中的教皇发布诏书,判决亨利八世的离婚无效,并以开除教籍相威胁。早有准备的亨利八世则针锋相对地发布了一系列对抗罗马教廷的法令,终止向教皇交纳一切岁贡,宣布英国国教是一个独立的民族教会,只服从国王的权威。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著名的“至尊法案”,明文宣告“国王是英格兰教会唯一的、至高无上的首脑”,并宣布与罗马教皇断绝一切来往,这标志着英格兰教会与罗马教廷的正式决裂。在国会和贵族的支持下,亨利八世终于在全国实现了宗教改革。改革后的英国教会称英国国教会,有时也被翻译为安立甘教或圣公教,是欧洲三大新教之一,成为国家机构的一部分,而不再接受罗马教廷的领导,但仍然保留了原来的天主教的重要教义与仪式。

随后,亨利八世又开始没收修道院的土地,来进一步削弱教会实力。1536年2月,议会通过一个解散小修道院的法案,同时,建立了一个“王室岁入增收法庭”,负责处理没收的修道院土地和其他财产,审理相关的诉讼案件。1539年春,议会又通过了解散大修道院的法案。1540年3月,英格兰最后一个修道院被解散,修道院制度就此终结。到1539年底,英格兰一共有550所修道院被查禁,年收入达到13.2万英镑的土地落入了国王的钱袋子中。

在宗教改革中,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亨利八世,他不但达到了与凯瑟琳离婚的目的,而且通过废除修道院制度,没收修道院土地,将一部分土地收归国有,一部分赏赐给亲信和大贵族,一部分出卖,从而缓解了国家面临的财政危机,还促使一个支持宗教改革的既得利益集团形成。为了改革的彻底,亨利八世还规定教士们要用英语代替拉丁语传道,每个教区都要有一本英语圣经,这一举措使得英语终于在全国得到普及。亨利八世也在财政、司法、政治、文化等方面完全控制了英国教会,从此成为英国世俗和宗教界的双重首领,剥夺了教皇干预世俗君主的权力,使王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以国王离婚的诉讼案为导火线的英国宗教改革,使英国摆脱了罗马教廷的精神桎梏,有利于一种新的社会伦理观念的形成,为英国以后科学、艺术的繁荣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血腥玛丽

因为父亲的漠视,她曾经以公主之尊成了同父异母妹妹的侍女;因为继母的妒恨,她险些被毒杀;因为幼年时的遭遇,她挥舞着权杖,带给新教徒们漫天的血腥。她就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女王,亨利八世的长女、被后世称为“血腥玛丽”的玛丽·都铎。

悲惨遭遇

玛丽·都铎是亨利八世与他的第一任妻子凯瑟琳的女儿。尽管玛丽是国王的第一个孩子,可她的出生并没有给父母带来太大的欢乐。这时亨利八世的心中可没有“女儿是贴心小棉袄”的想法,满心只想着什么时候才会有个儿子。在玛丽的幼年时光里,她更熟悉的是卧室的床或者照顾她起居的侍女,而绝非父亲冷漠的脸。

因为凯瑟琳王后始终没能给亨利八世生下一个王子,亨利八世最终决定和妻子离婚。由于凯瑟琳坚持认为自己是国王合法的妻子,拒不离婚,亨利八世开始在精神上折磨妻子,其中最残忍的一招就是让凯瑟琳和玛丽住得很近,却只允许她们每天匆匆见上一面。这时的小玛丽正是依赖母亲的时候,每次都是在侍女和卫兵的“努力”下,小玛丽的手才会从母亲的褶裙上松开。

亨利八世最终与罗马教廷决裂并与安妮·博琳结婚以后,玛丽的生活环境越来越恶劣了。首先,她的母亲凯瑟琳在悲愤中去世;其次,在亨利八世面前活泼、温柔的安妮·博琳变得无比仇视玛丽。原因很简单,在王位争夺战中,玛丽是安妮·博琳的女儿伊丽莎白唯一的对手,权力的诱惑足以让一个母亲去伤害别人的孩子。当时,在英国有不少人都在同情玛丽和他的母亲,即使是在安妮·博琳的加冕典礼上,很多臣民都还对玛丽欢呼致意。安妮·博琳看到这种喧宾夺主的场面,更加嫉恨玛丽。据说,新王后经常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人说:“在某天给玛丽的晚饭里加点料”(暗指要毒死玛丽),或者“让玛丽下嫁给某个低贱的男仆”。刻薄的王后、无动于衷的父王、冷漠旁观的众人,都让玛丽的心灵受到了莫大的伤害。

玛丽的麻烦远没有完,英格兰议会于1534年通过了《继承法案》,把王位的继承权赋予了亨利八世与安妮·博琳所生的女儿伊丽莎白,并把玛丽完全排斥在继承人之外。玛丽从王国的长公主变成了身份不明的私生女。就在该法案通过之前,亨利八世已经不顾臣民强烈的反对,命令玛丽搬到小伊丽莎白的住所去当一个侍女。这位可怜无助的“玛丽侍女”在此后的30多年里,一直胆战心惊地观察着父亲的脸色,训斥、冷淡和偶尔露出的父爱无规则地交替上演,父亲在玛丽心中成了喜怒无常的代名词。

无情报复

后来,安妮·博琳王后被告发“通奸”,亨利八世将她处死,笼罩在玛丽头上的乌云终于散去了。亨利八世的新王后简·西摩是位善良的女性,她一直鼓励国王同自己的女儿和解,并把玛丽带回了宫廷。同时玛丽也给父亲写了很多充满感情的信,表现出谦卑与恭顺。但亨利八世却完全不顾父女之情,强迫玛丽以书面形式承认自己私生女的身份。为了保住性命,玛丽只能忍辱答应。

1547年,亨利八世去世,他唯一的儿子爱德华即位,史称“爱德华六世”。玛丽终于可以从权力争夺的台风眼中脱离出来,不用再因为父亲的阴影而恐惧哭泣。爱德华六世即位后,强行推行新教教义,废除了很多天主教传统的节日,并允许英国的教士结婚。新教中的权贵趁机大规模推行圈地运动,残酷镇压农民反抗。新教权贵所表现出的贪婪和暴虐,激起了当时臣民的强烈怨恨,引起了社会剧烈的动荡,使英格兰面临着分裂的危险。

1553年,继位不满7年的爱德华六世患肺病去世。根据长幼顺序,玛丽应当成为王位的继承人。但是,新教权贵诺森伯兰公爵担心信奉天主教的玛丽会危害到自己的利益,就想另立亨利八世的外甥女简·格雷郡主为女王。可此时人心都向着玛丽,英格兰的北部贵族和乡绅纷纷举兵支持玛丽,最终这个国王所漠视的女儿,历经迫害的“侍女”玛丽登上了至高无上的王位,成了英格兰的女王。

由于幼年的遭遇,玛丽对父亲的仇恨也蔓延到了父亲所推动的宗教改革上。作为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对曾经按照父亲意旨,判定父母离婚合法的新教,玛丽更是无比痛恨。在稳定住王位之后,玛丽开始对新教实行残酷的宗教压迫,相继处死了诺森伯兰公爵、简·格雷及其一大批支持者。玛丽女王还全力在英国恢复天主教会的地位与权势,她下令将爱德华六世制定的宗教法规予以废除,恢复用拉丁语作礼拜,并下令罢免所有的新教教士职务,恢复天主教会神职人员的职位,重新建立修道院。为了镇压新教势力的反抗,从1555年开始,玛丽对新教徒进行了可怕的大屠杀。这场大屠杀是如此之残酷,就连和玛丽同一战壕里的天主教国家的驻英使节都感到震惊。根据统计,被玛丽处死的新教徒共有270余人,包括曾经主持过亨利八世离婚仪式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克莱默。此外,还有数以万计的新教徒为免遭迫害而流离失所,四处漂泊,以至历史学家称玛丽女王为“血腥玛丽”。

除了杀戮异己外,玛丽女王还不顾枢密院和议会的劝阻而与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之子菲利普结婚,使得英格兰卷入了西班牙与法国的战争。就是在这场战争中,英格兰丧失了在欧洲大陆的最后一个据点——加莱。1558年,玛丽在国内激烈的反对声中去世,庆祝的钟声响彻伦敦。比玛丽女王小19岁的伊丽莎白公主成为了英格兰新的女王,英格兰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伟大的伊丽莎白女王

2003年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逝世400周年。在英国,在其他英联邦国家,有着太多的活动在纪念这位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在这位女王统治英国的45年间,英国的海军开始成为世界第一力量,英国的戏剧成为了颠倒众生的第一文化,如果没有她,英国和整个西方的历史,很可能是另外一个样子。

少女时代

在英国伦敦市的中心有一块叫做“伦敦城”的区域。这并非真是一座埃菲尔铁塔般的建筑,而只是一座建于1078年的城堡。因为城堡的核心建筑是一座用乳白色石块建成的白塔,而且城堡位于伦敦东南郊,所以被人们叫做“伦敦塔”。这座伦敦塔其实就是伦敦缩小版的内城,作为伦敦城内第一制高点,它可以俯瞰伦敦全城,既是举行会议或签订协约的王宫,也是关押危险敌人的国家监狱。伊丽莎白一世的母亲安妮·博琳失去亨利八世的宠爱后,就因被控通奸罪被关在伦敦塔中,最后被判处死刑。

尽管母亲死于非命,可伊丽莎白要比她同父异母的姐姐玛丽幸运得多了。也许是父女投缘,对儿子望眼欲穿的亨利八世对伊丽莎白非常好,似乎把亏欠玛丽的父爱全部放到了伊丽莎白的身上,不但亲自过问伊丽莎白的饮食起居,还特别关注伊丽莎白的教育。当时,教授伊丽莎白拉丁文和英文的老师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人文主义学者罗杰·阿斯坎,此外国内最好的历史、数学老师也来到了王宫之内。伊丽莎白从小就接受了严格的古典文学、历史、数学、诗歌和语言的教育。她可以说和写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拉丁语和希腊语共6种语言。相信伊丽莎白就是不登上王位,在牛津大学当一名教授也是绰绰有余的。

从囚徒到国王

快乐的少女时代总是短暂的。1547年亨利八世去世,这时的伊丽莎白只有13岁,她也永远失去了亲人的疼爱。1553年,伊丽莎白的姐姐玛丽成为了英格兰的国王,伊丽莎白的厄运也就开始了。对于抢走了父亲所有关注的目光的妹妹、让自己的母亲在痛苦中死去的仇人的女儿,玛丽无比地妒恨,她也对伊丽莎白进行了一系列的迫害。为了保住性命,缓和与玛丽的关系,伊丽莎白违心地表示愿意放弃新教信仰。可她的委曲求全并没有得到姐姐的怜悯和慈悲,冰冷而残忍的攻击接踵而至。在玛丽的授意下,官员们很快“查出”伊丽莎白涉嫌参与了一起针对玛丽的“政变阴谋”,伊丽莎白也被女王关入了伦敦塔。历史在某些时刻总是惊人的相似,伊丽莎白和她的母亲仿佛都与这座交织着堂皇和阴谋的伦敦塔有着不解之缘。不同的是,母亲从这里直接走上了断头台,而伊丽莎白则幸运得多,玛丽女王的手下始终没有找到她参与政变的证据。在被监禁8个星期后,伊丽莎白被从伦敦塔释放出来,流放到牛津以北的某个村镇。就这样,伊丽莎白在生死线上走了个来回,最终从劫难中幸存了下来。

从伦敦塔出来后,伊丽莎白在小镇上度过了整整10个月的流放生活。1555年3月,在众人的压力下,玛丽最终下令释放了伊丽莎白,让她回到了伦敦。尽管伊丽莎白得到了某种“宽恕”,但姐妹之间的感情早就被沉重的猜忌、妒恨压碎。玛丽将伊丽莎白视做自己悲惨童年的制造者之一,始终用仇恨和猜疑的目光盯着跪在自己脚下的妹妹;伊丽莎白则将玛丽当做一种冷酷、强大而又危险的存在,时刻注意着自己表露出的态度是否恭顺和无害。就这样,伊丽莎白在玛丽的阴影下谨慎求生。1557年11月17日,玛丽终于在痛苦与孤独中去世。伊丽莎白在经历了种种艰辛与苦难后,最终登上了英格兰的王位,史称“伊丽莎白一世”。

整合内政

登上王位之后,伊丽莎白面对的并不是坎坷后的一马平川,她之前的两任国王爱德华六世和玛丽女王都是政治赌徒,他们给伊丽莎白留下的是一个外债累累,与邻国关系恶劣的国家。然而最让伊丽莎白感到棘手的是从父王亨利八世时期遗留下来的是宗教问题。由于爱德华六世和玛丽女王在新教和天主教之间摇摆,奉行的都是严厉镇压异己的政策,英国新教势力和天主教势力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伊丽莎白在1559年促使议会再次通过《至尊法令》,确立新教为英国国教,女王为最高的宗教领袖,强调教会与国家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玛丽女王原来颁布的那些恢复天主教地位的法律全部被废除。同时,为了平息天主教徒的不满,伊丽莎白并没有用激烈的手段对待天主教徒,她曾经微笑着在议会说:“只有一个耶稣基督,这是唯一的信仰,其余的一切争论都是小事。”

伊丽莎白允许天主教徒在家中保持信仰,但不允许去天主教堂。即便天主教徒去了天主教堂,等待他们的也只是一定数额的罚款,而不会是断头台或者火刑架。这种坚持与妥协交相辉映的政策充分体现了一位大政治家的胸怀和智慧。在伊丽莎白统治英国期间,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间的仇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英格兰保持了民族的统一。而隔海相望的德意志,因为新教和天主教之间的冲突,无数人在战火中死去,大片的良田荒芜,经济大踏步地倒退。相比而言,伊丽莎白个人的努力确实改变了英国历史的发展轨迹。

在处理王权与议会的关系上,如果说强硬和妥协是两把不可缺少的手术刀,那么伊丽莎白的表现会让最高明的外科医生都自愧不如。她既能坚定地保持国王的权威,也会尊重议会的传统权力。当议会与王权发生矛盾时,她又能以灵活手段,甚至是连续的妥协来解决实际问题。1601年,为了增加国库收入,伊丽莎白要求议会同意某些商品为王家专卖商品。而议会为了维护自身所代表的利益,予以了坚决的反对,激烈的话语和喷溅的口水甚至都可以让泰晤士河的河水上涨了。此时的伊丽莎白并没有用暴力让议会彻底闭嘴,反而表扬了议会坚持立场的做法,还进行了一些自我批评,避免了一场王权与议会的大冲突。

婚姻大事

由于伊丽莎白是以独身女性的身份继承的王位,她的婚姻问题也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可以没有一个美满的婚姻,但必须有一个让臣民有安全感的婚姻,这可是国家的重大政治问题,也牵涉到王位能否顺利传递。一时间,所有英格兰人都把心思用在了女王的婚姻上,老百姓游行集会呼吁女王早日成婚,议会两院发表宣言恳求女王成婚生子。

由于有父亲多次婚姻失败的例子在前,伊丽莎白始终以一种谨慎的态度对待婚姻。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无论是选择一个新教徒的丈夫还是选择一个天主教徒的丈夫,都会在国内引发多米诺骨牌似的连锁反应,求婚者之间的竞争和相互残杀在所难免。尽管伊丽莎白也渴望着一段甜美的爱情,但代价绝不能是国家混乱、王权削弱。

就在伊丽莎白为婚姻问题伤脑筋的时候,国外的求婚使者也纷涌而来,丹麦、瑞典、西班牙,甚至是英国的夙敌法国都派来使者表达了本国君主或权贵对女王的爱慕之情。伊丽莎白花了很长的时间去考虑这些牵涉着无数利益链条的联姻建议,以至于法国大使埋怨说:“万能的上帝开天辟地也只用了6天,可女王陛下已经过了80天还没有打定主意”。伊丽莎白清楚地知道和一国联姻必然会得罪其他国家,对所有人若即若离,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才最符合英国现实利益。于是,伊丽莎白最终决定孤独一生而绝不流露出半点真情实意,用自己独身的身份吸引着所有的求婚者,为英国的利益服务。也许正像后世的英国史学家所感叹的“当一个女人投身到政治的浪潮中,她所付出的远比一个男人要多得多”。后来,当英国议会代表团再次恳求女王成婚时,伊丽莎白戴上了美丽的结婚戒指,平静地对子民们说:“我已经献身于一个丈夫,这就是英国。”可以说,伊丽莎白为了她的国家,献出了女子宝贵的东西,爱情、子女甚至是整个人生。

处决玛丽

1561年,苏格兰同样拥立了一位女王,这位女王名叫玛丽·斯图亚特,她是亨利七世的曾外孙女。按照世系,玛丽应该算是伊丽莎白的侄女,也是英格兰王位的第二继承人。但玛丽却是个狂热的天主教徒,不但英格兰人不能接纳她,连苏格兰人也在1567年将玛丽废黜。无路可走的玛丽只好辗转来到了英格兰,没想到这给她带来了杀身之祸。

在当时的英格兰,传统的天主教势力仍然有很大的影响,这些人一直认为伊丽莎白是私生女,必须从王位上“下来”。玛丽的到来无疑给这些人带来了莫大的希望,他们开始和玛丽秘密联系,准备武力推翻伊丽莎白的统治。这个密谋很快被人报告了伊丽莎白,女王果断下令将玛丽关进了塔特伯里镇的监狱。由于自己有过被怀疑和囚禁的经历,伊丽莎白在如何处置玛丽的问题上犹豫再三,她不想背上一个杀戮王室成员的罪名,可事情的发展也越来越不利于玛丽。1580年,教皇格里高利八世宣布暗杀伊丽莎白不算犯罪,针对伊丽莎白的谋杀行动此起彼伏,而这些刺杀行动都或多或少和监狱中的玛丽有某种联系。1587年2月7日,伊丽莎白在议会的强烈要求下,签署了玛丽的死刑判决书。第二天,玛丽被送上了断头台,伦敦的大街小巷燃起了庆祝的焰火。

最后的岁月

在伊丽莎白的精心治理之下,英国的社会财富积累速度加快。在伊丽莎白刚刚即位时,英国还是一个外债累累的国家,而伊丽莎白执政末期,英国的财政收入增加了两倍,英国不仅偿还了外债,国库中也堆满了金银。1588年,英国舰队和当时的“巨无霸”西班牙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海战,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全军覆灭,英国以这场胜利牢固地树立起了世界第一海军强国的地位,伊丽莎白用一生演奏出的强国乐章在此时迸发出了最强音。

伊丽莎白的晚年,由于没有子女和对继承人的忧心,她始终沉浸在孤独、猜疑的心情之中。满头白发的她常常阴郁地徘徊于树下,双眼失神地望着远方;有时女王还会愤怒地对着树林怒吼,仿佛那里藏着国家的敌人。1603年3月,伊丽莎白女王病倒,彻底失去了语言能力。在病榻上,伊丽莎白女王用手势向议员传达了她的遗嘱:苏格兰国王詹姆斯(被判处死刑的玛丽·斯图亚特的儿子)成为英格兰王位继承人。同年3月23日,伊丽莎白女王与世长辞,她的侍从轻轻地从她手上取下了那枚饱含着她全部感情的“结婚戒指”。后世的史学家是这样评价她的:“一只凶狠的老母鸡,不动声色地蹲坐着,在她的羽翼下,英国的初生的力量,快速地成熟和壮大。”

海盗们的风光时代

提到海盗,我们通常想起的是黑色的眼罩、恐怖的骷髅旗和挥舞的刀剑。可在16世纪,英国人把海盗当成英雄、勇士和富翁。海盗事业做得好的人是女王的宠臣,海盗事业做得一般的人也是个富翁,这真是一个海盗们的风光时代。

靠抢劫扩军

2007年6月,美国迪斯尼公司出品的史诗大片《加勒比海盗》Ⅲ在全球上映了。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这部电影在全球卷走了9亿美金,成为了美国电影史上第八部9亿票房的电影。大明星约翰尼·德普饰演的留着一头小辫子,风趣倜傥的海盗船船长杰克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引发了一场全球范围内的“海盗热”。其实西方人的海盗情结由来已久,在重大的体育比赛,比如世界杯中,每逢英国、丹麦、挪威等国家的队伍出场时,现场都会出现海盗打扮的球迷,可见西方的海盗文化的感召力。英国诗人拜伦曾经写下了著名的《海盗》诗篇:“我们的心是自由的,我们的思想无边/这全是我们的帝国,它的权力到处通行/我们的旗帜就是王笏,谁碰到都得服从/我们过着粗犷的生涯,在风暴动荡里/从劳作到休息,什么样的日子都有乐趣……”说起英国人的海盗情结,还要从伊丽莎白女王的时代说起。

伊丽莎白女王处理好国内政局之后,就计划向海外扩张势力,为英国寻找新的财源。当时的海上霸主西班牙,通过开辟新航路和掠夺美洲,使西班牙人获得了巨额的财富,全世界1/3的白银都在向西班牙流去。同时,西班牙实行的是君主专制制度,王权至高无上,来自殖民地的财富大多落入国王的私人钱柜。国王有权决定是否打仗,花多少钱打仗,没有人能限制国王的权力。英国可就不一样了,不但没有美洲这个“聚宝盆”,国王还要受到议会的各种限制,议会不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没有税收就不能扩建海军,没有强大的海军就不能争夺海外殖民地。伊丽莎白女王知道自己不能和西班牙明刀明枪地开战,就开始利用海盗同西班牙人展开了海上游击战。为了让“海盗事业”名正言顺地进行下去,伊丽莎白还给大大小小的海盗船长们颁发了“海盗许可证”。这种“许可证”是政府授权本国民船在战争时期可以攻击和劫掠敌国商船。有了这种许可证,海盗被抓获后就可以作为战俘,不用上绞刑架了。

心腹之患

当时英国最有名的海盗要算约翰·霍金斯和他的表弟弗朗西斯·德雷克了,这两位在海盗界鼎鼎大名的人物最后都被封为了海军中将。霍金斯是第一个向庞大的西班牙舰队挑战的英国人,他也是第一个贩卖黑奴的西方人,正因为此他也被牢牢地钉在了耻辱柱上。1562年,霍金斯扬起了黑色的骷髅旗,带着一帮亡命之徒来到了非洲的西海岸。凭借着手中先进的武器,霍金斯一帮人掠走了大约300名黑人,然后他们把这些黑人贩卖到了加勒比海的西班牙殖民地。拿到赏金后,霍金斯又购买了当地的特产甜酒运回英国,这一趟航行让他成为了英格兰数得着的富翁。如果当时的英格兰有福布斯富人榜的话,这位贩奴富翁一定可以入选其中。1564年,踌躇满志的霍金斯按照上次的路线又航行了一次,继续着贩奴和卖酒的勾当,竟一举成为了英国首富,连伊丽莎白女王也慕名而来,在霍金斯的船队入了股份。

1567年,霍金斯带领着他的船队进行第三次远航。这次霍金斯的船队空前庞大,除了他和股东的船只外,伊丽莎白女王还把皇家海军的两艘战舰“耶稣”号和“米尼翁”号借给了他,英国人在他的身上可是下了重注。后来被西班牙人视为“海上恶魔”的大海盗德雷克也第一次加入了表哥的船队,不过这时德雷克还没有展示出“绝世海盗”的风采,只被表哥派去指挥一艘小型战舰。最初的航行还算顺利,他们在西非海岸抓捕到一批黑奴,然后顺利到达了西班牙人控制的西印度群岛。因为海上起了大风暴,霍金斯的船队被迫停靠在了圣胡安港。当天夜里,霍金斯的船队遭到了西班牙舰队的突袭,许多英国水手在睡梦中被杀,霍金斯和德雷克靠着求生的本能才带着两艘小船逃出来。经过两年的海上漂泊,1569年,衣衫褴褛的两兄弟才回到了英国。发财梦碎,军舰被夺,愤怒的英国权贵们一致发出了向西班牙开战的吼声。可双方的实力在那里摆着,钱没人家多,船没人家好,伊丽莎白女王最终没有下令开战,只是命令扣留了一艘因风暴而紧急停靠在英国港口的西班牙运银船,劫得了船上价值15万英镑的金银。霍金斯和德雷克这两个海盗头领也发下了毒誓,要用西班牙人的血来悼念死去的伙伴。此后,这两位天生的海盗对西班人发动了花样百出的袭击战,成为了西班牙人的心腹大患。

终极抢劫

为了安抚两位“苦大仇深”的手下,伊丽莎白女王任命霍金斯为皇家海军的将军,全力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而德雷克则到处招兵买马,准备独立地把海盗事业进行到底。1572年,德雷克带领着霍金斯出资购置的两艘武装商船和73名彪悍的水手,再闯加勒比海,开始了针对西班牙人的海盗私掠行动。当时,西班牙人在美洲掠得的金银财宝,通常都是用船载运,经太平洋、大西洋运回西班牙本土。德雷克带着人马在港口和海上转悠了几天,见到西班人防守严密,不好下手,就带着水手们上岸,在陆地上抢劫了西班牙人的马队,一次就抢得了价值5万英镑的金银,稍解了对西班牙人的恨意。

1577年冬天,德雷克手持着伊丽莎白女王颁发的“海盗许可证”,率领着“金鹿”号等5艘战舰,再次前往美洲。这时,被海盗折磨得神经衰弱的西班牙人已经在美洲大西洋沿岸布下了天罗地网,德雷克不但没抢到金银,还被击沉了4艘战舰。无路可退的德雷克带着仅存的“金鹿号”,在1578年9月冒险穿越了当时被认为不能通行的麦哲伦海峡,来到了美洲西海岸(今天的秘鲁、智利一带)的太平洋上。西班牙人根本没想到英国人会冒这么大的险,在美洲西海岸毫无防备,德雷克大显身手,在太平洋上连续做成了好几次“无本生意”,其中最重要的业绩就是他成功地抢劫了西班牙运银船“卡卡弗戈”号,获得了大量的金银财宝。按照后来的估算,这些财宝价值150万英镑,几乎相当于英国王室3年的总收入,这在当时算得上一次前无古人的“终极抢劫”。1580年9月26日,德雷克带着他满载着金银的战舰回到了英国的朴茨茅斯港。当时港口上人山人海,鲜花飘洒,数不清的英国人来到港口迎接这位海盗英雄的归来。为了表彰德雷克的“英勇行为”,伊丽莎白女王亲自登上了“金鹿”号,授予德雷克“骑士”称号,并任命他为朴茨茅斯市市长。作为对女王的回报,德雷克把他抢到的财物的1/3送给了女王,其中5颗璀璨的绿宝石还被镶在女王的王冠上。这些事实都证明了德雷克的海盗行动不是个人的抢劫行为,而是一场以国家为后盾,打击西班牙海上霸权的商业战争。

“无敌舰队”的覆灭

在16世纪的中期,欧洲最强大的国家既不是诸侯并立的德意志,也不是伊丽莎白统治下的英国,而是殖民势力遍及欧、亚、非、美四大洲的西班牙。当时世界贵重金属开采的83%的份额都归西班牙人所有,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到处都是繁忙的西班牙商船。为了保障自己的海上运输线,西班牙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这支海军被称为“无敌舰队”。

点燃导火索

1588年7月,拥有100多艘大型战舰的“无敌舰队”缓缓地从里斯本港出发,向着目的地英国航行。这可不是一次友好的航行,“无敌舰队”的使命非常明确:彻底地击败英国,绞死那些不停骚扰西班牙的海盗。

英国和西班牙的矛盾由来已久。从16世纪初开始,英国政府支持下的海盗们在西班牙商船的航行路线上大肆抢劫,几乎每隔几天都会有船只被抢的消息传回马德里。当时西班牙在陆地上连续击败了意大利、法国和土耳其,正是国力强盛、战功赫赫之时,却被像老鼠一样乱窜的海盗们搞得颜面尽失,这让雄心勃勃的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恼火不已。为了能给英国人一点教训,腓力二世密令让西班牙驻英国的使节和英国的旧贵族联系,准备刺杀支持海盗的伊丽莎白女王,扶植流亡英国的玛丽·斯图加特登上王位。英国情报部门很快就发现了这些异动,并报告了伊丽莎白女王。经过3个月的反复思考,伊丽莎白女王下令处死了44岁的玛丽。玛丽的死,对欧洲的天主教会和热衷削弱英国的腓力二世是一次严重的打击。教皇立即颁发诏书,号召天主教徒去同英国作战。腓力二世首先响应了教皇的决定,派遣“无敌舰队”进攻英国。英国和西班牙的全面战争正式爆发。

战前准备

为了击败英国,1588年的整个夏季,腓力二世把他的金钱和精力都用在了集合和装备无敌舰队上。这支庞大的舰队拥有150艘战舰,其中60艘是大型战舰,光火炮就装备了2000多门。整个舰队共有3万多人,其中船员和水手有8700多人,摇桨的奴隶有2000多人,搭载的精锐步兵有2.3万人。不过“无敌舰队”也有致命的缺陷。首先,舰队中只有3艘葡萄牙战舰和4艘那不勒斯战舰是专为海战而制造的战舰,其他的军舰要么是身兼运输和护航双重任务的大型运兵船,要么就是临时加装火炮的武装商船;其次,这些临时改造成的战舰船体庞大,简直就是天然的靶子。最要命的是,西班牙军舰上装备的火炮射程非常近,这让“无敌舰队”在后来的海战中吃尽了苦头。另外,无敌舰队的总司令麦地纳·西多尼亚公爵是一位久经战阵的陆军将领,他熟悉陆战中的一切战术,可对于海战他一窍不通,甚至还会晕船。尽管他几次请求腓力二世换别人来指挥无敌舰队,可腓力二世却觉得这么强大的海军,只要指挥官对自己绝对忠诚,即便没海战经验也能把英国人打得落花流水,所以没有批准西多尼亚公爵的请求。

再来看看英国海军的备战情况。当“无敌舰队”逼近英吉利海峡的消息传到英国时,大海盗德雷克还在草地上和朋友玩着木珠球的游戏,他不慌不忙地对报信的人说:“西班牙人离英国还远着呢,打完这场球我再去海军部也来得及。”一直到最后一局打完,德雷克才进屋穿好军服,向着海军部走去。当时英国海军总共有140多艘大小船只,水手和士兵加起来有9000多人。英国海军的主力是海盗们的30多艘新式快舰,这些快速军舰体积比西班牙军舰小很多,但航速是西班牙军舰的两倍,火炮发射速度是西班牙人的4倍。

战争爆发的消息传到王宫时,已经55岁的伊丽莎白女王并没有被吓倒,她知道她的国家想强大起来,就必定与西班牙人有一场决战。在女王的心中,既然战斗已经开始,那就全力备战吧。为了便于指挥,女王将海军的100多艘战舰分为4个舰队,由德雷克、霍金斯等人分头指挥。然后,女王穿上特制的盔甲,腰间佩戴着长剑,骑着一匹白色的骏马,在贵族和卫队的簇拥下在伦敦四处巡视,到处发表鼓舞士气的演说,英国军民的斗志被彻底鼓舞起来。

海上决战

1588年7月28日,“无敌舰队”到达了法国海岸的加莱港。按照事先的约定,在敦刻尔克会有西班牙巴尔玛公爵率领的一批精锐部队乘坐运输船出海。两军会合后,“无敌舰队”将护送巴尔玛公爵的远征军在英国登陆。当时西班牙的陆军在欧洲是第一强兵,如果他们能在英国本土出现,那么西班牙人就会稳操胜券。

可“无敌舰队”刚从加莱港中出来,就遭遇了英国皇家舰队的主力。西多尼亚公爵从单筒望远镜中发现,英军的舰船大约有100多艘,其中大型舰船只有20多艘。公爵大人微笑着对部下说:“嗯,英国军舰的数量还真不少,可都是些没用小船。传我的命令,停止向敦刻尔克方向前进,我们就在这里把英国人全部打沉!”“无敌舰队”迅速排列成几路纵队,全速向英国战舰紧逼。西多尼亚的战略意图非常简单,只要两国军舰靠近到合适的距离,西班牙的步兵就能通过钩索迅速地登上英国军舰,那胜利就是自己一方的了。不料,英国战舰的行驶速度极快,就是不让西班牙战舰靠近。当时“无敌舰队”的火炮大多装在舰首和舰尾,只有在舰首相对的情况下才能发炮攻击敌人。可英国军舰即便是横过来时也能开炮,而且发炮速度快,打得也很准,“无敌舰队”一下子就有好多舰只中炮起火。原来,英国军舰的长宽比和西班牙军舰不同,英国战舰比较长,除了甲板上装有大炮外,船身的每一层舷窗上也装有火炮,一艘英国军舰的火力比得上五六艘西班牙军舰。再加上西班牙的战舰体积大,又满载着陆军,战术动作相当迟缓,很快就成为了英国水手检验自己射击技术的“靶船”。激烈的炮战持续了一整天,“无敌舰队”共有两支分舰队的旗舰被击伤,一个分舰队司令被俘虏。

接下去的几天里,西班牙的军舰越打越少,英国人却越打越狠,西多尼亚急切地等待着敦刻尔克方面的援军。可英国人的一支分舰队早就封锁了敦刻尔克附近的海面,西班牙人根本就无法会合。战斗进行到第八天,海面上刮起了强劲的西风,德雷克等人觉得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就挑选了8艘旧商船,在船身上涂满柏油,船舱里装满了易燃物。当靠近西班牙舰队后,英国人点燃了这些商船。商船在风力的作用下很快就驶进了西班牙舰队中。西班牙士兵经过几天苦战,已经筋疲力尽,一个个早就进入了梦乡。等西班人发现战船着火的时候,飞舞的火舌和滚滚的浓烟已经笼罩了大半个舰队。水手们手忙脚乱地砍断缆绳,掉头驶离已经着火的军舰。慌忙之中,许多军舰又撞沉,海面上到处是西班牙人的惨叫声。第二天清早,英国舰队继续发动攻势,展开了猛烈的炮击。西班牙战舰根本近不了身,许多身强力壮、勇武过人的西班牙士兵还没登上英国军舰,就在船舱内被实心炮弹炸得血肉横飞。仅仅一天的战斗,“无敌舰队”就有5艘大型战舰被击沉,几千名官兵被打死和淹死。

时代终结

越打越心寒的西多尼亚公爵知道再不撤退就没命回到西班牙了,急忙命令舰队返航。可这时海上又刮起了强烈的南风,再加上英国分舰队的截击,“无敌舰队”没敢原路返航,而是驶进北海,围着不列颠岛绕了个大圈子才回到了西班牙。雪上加霜的是,在返航途中,“无敌舰队”又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风暴,装满了士兵的军舰被大风吹翻,像石头一样沉入了海底。5000多名西班牙船员被风浪冲到了爱尔兰西海岸,被英国人俘虏。这段危险而痛苦的航行足足进行了两个月,西多尼亚才率领残存的43艘军舰回到了西班牙,出发时的近万名水手和2万多人的大军,现在加起来还不到1万人。据说腓力二世曾当着贵族们的面,怒斥西多尼亚公爵说:“我派你去征伐英国,而不是让你和风暴作战。”此时的腓力二世还没有认识到自己让一头狮子带着狼群去和鲨鱼战斗是多么的愚蠢。

当凯旋的英国舰队回国时,狂喜的英国老百姓用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和美丽的花环来迎接自己的英雄。英国的新教徒们欣喜若狂,不停地祈祷,感谢上帝拯救了英国,没有让天主教在英国重新确立。女王下令举行盛大的狂欢,在圣保罗大教堂前,英国人举行了数万人参加的盛大游行,连军舰上的火炮也被热情的民众拆卸下来放进了皇家博物馆。

英西大海战中,“无敌舰队”共损失近百艘战舰,士兵阵亡、失踪1.4万人,英军则没有损失一艘军舰,士兵的伤亡也只有100人,套用一句现代拳击比赛的术语,西班牙被英国直接KO出局(指直接击倒)。“无敌舰队”的覆灭,使西班牙从此一蹶不振,志大才疏的腓力二世在1598年凄凉地病死在一座寺院里。英国在这次战役中品尝到了胜利的甘甜滋味,一举夺取了海上霸权,将海洋霸主的地位一直保持到了二战时期。

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这是人们所熟知的一句名言,至今它还在不断被引用,激励着人们向科学世界进军。写下这句名言的人就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在整个文艺复兴时期,培根算得上哲学和科学领域内的双料明星,马克思曾经称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读书时代

1561年1月22日,培根出生在英国伦敦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亲尼古拉·培根是伊丽莎白女王的掌玺大臣,身份尊贵,他的母亲安妮是一位贵族出身的才女,能熟练地使用拉丁文和希腊文写作。良好的家庭环境再加上天资聪敏,培根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惊人的领悟力。由于身体多病,培根无法像同年龄的孩子那样到户外嬉戏,这却让他养成了在家读书的习惯。无论是父亲收藏的法律书籍,还是母亲从娘家带来的古希腊文学作品,小培根都能津津有味地读下去,以至于别的孩子都称呼他是“书呆子培根”。

1573年,刚刚12岁的培根进入了鼎鼎大名的剑桥大学读书。当时的剑桥大学教授的都是经院哲学,主要内容以神学为主,讲师们用极其繁琐的阐述来证明基督教教义的正确。正处于叛逆时期的培根对枯燥的功课非常头疼,只在剑桥待了不到三年就离开了学校。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