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给散户的9个忠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6 11:44:04

点击下载

作者:永良

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巴菲特给散户的9个忠告

巴菲特给散户的9个忠告试读:

前言

作为股民,你,我,可以说,99.999%人都是散户,没有能力控制任何一只股票的价格。由于信息滞后、自身资金薄弱、对股市规律的无知等诸多原因,遭受损失是我们的家常便饭。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我们散户就是股市中任人宰割的肥羊!

如何规避风险,在股市中分得一碗羹?巴菲特的投资理论最适合我们散户学习!

巴菲特是美国最杰出的投资家,2008年,根据《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全球富豪榜,巴菲特超过盖茨,跃居世界首富。2011年,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巴菲特的财富依然高居第三。

2016年2月25日,《2016胡润全球富豪榜》发布,85岁高龄的巴菲特以4500亿人民币位居第二。同年10月,《福布斯》杂志发布年度“美国400富豪榜”,巴菲特排名第三。而2017年3月20日,《福布斯》公布年度全球富豪榜,巴菲特又跃居第二,总资产高达756亿美元!

在巴菲特半个多世纪的投资生涯中,经历了美国国内多次的动乱、对外战争、三次石油危机、“9·11”恐怖袭击事件以及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社会环境高度敏感的金融市场,每一次都会掀起狂风暴雨,股市被搅得天翻地覆,在这些惊涛骇浪中,有无数的投资者顷刻间由亿万富翁贬为一无所有的穷光蛋,但是,巴菲特在面临这一次次危机的时候,都能绝地反攻,不仅及时躲避了股灾,还从中获得了巨额财富,这样的业绩,不得不令全世界佩服!

在美国,巴菲特被称为“先知”,在中国,他被喻为“股神”。一年一度的“巴菲特股东大会”被誉为“投资朝圣之旅”,备受全球瞩目,每年都吸引了数万投资精英亲临现场取经。尽管巴菲特不吝发表他的观点和看法,但很多人还是在不断猜测巴菲特成功的奥秘。事实上,巴菲特最大的秘密,就是他没有秘密。或者说,他的秘密摊开在太阳之下的——只不过很少有人能像巴菲特一样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去。

巴菲特真正的财富,绝不仅限于他拥有的亿万资产,而是他坚守了一生的投资理念。他总结出“大道至简”的投资哲学与方略,并通过不断执行来诠释其对于投资的正确性。他证明了股票投资不只是碰运气的游戏,而是一种更合理、更具体的事业——这不正是我们散户所追求的吗? 

本书中将巴菲特的投资秘诀总结为九个方面,简明扼要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对于尚处于喧哗与骚动中的中国企业界和中国资本市场,若能反复思考和借鉴,一定有所感悟、受益匪浅!忠告1散户要修炼一颗平常心——炒股就是炒心态好的心态对于股票投资至关重要,这也是投资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好的心态包括理智、自信、独立思考以及足够的耐心等。态度决定一切

在2008年美国总统的大选活动中,我听到了最有趣的故事是罗姆尼问妻子安妮:“在我们都还年轻的时候,在你最狂野的梦里,是不是也没有想到我会竞选美国总统?”没想到,安妮的回答是:“亲爱的,我最狂野的梦里没有你!”

在1967年我们第一次涉足财险和意外险业务的时候,我们最狂野的梦里也没有我们现在的成就。——巴菲特致股东函(2007)

巴菲特的这段话,虽然很诙谐但是仍然能够体现出大师的成功心态,敢于自嘲。善于自嘲,往往是理性乐观的心理表现,对待股市的良好态度也是成功投资者的必备武器。股市涨跌无常,人的心理因素在股市操作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从1967年开始,巴菲特就已经把超过15%的年收益率视为“了不起”,把超过20%的年收益率看做是“不可能持续”,当超过40%时被列为“哈雷彗星撞击地球”。显然,巴菲特的梦不够狂野,也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天文爱好者。

42岁的姜先生因为前些年投资股市差点血本无归,所以他曾经发誓不再涉足股市,但是面对“牛市”行情,再加上看到朋友投资股市获利,所以将自己用于买房子的20万元拿出来投资股市,第一天的大涨行情让其喜上眉梢,但是第二天,随着股市创下10年来单周最大跌幅,姜先生的神经也开始紧张起来,就连在开车时都不时走神。

像姜先生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不少新股民更是“想赢怕输”心态严重,导致每天神经紧绷,正常的工作都受到影响。实质上是我们太辛苦了,看看投资大师巴菲特的轻松心态,反而给他带来了惊人的财富。

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生理上的差异是很小的,然而股票投资活动的结果却表现出天壤之别。面对同样布满风险的股市,有的人好像与风险绝缘,总是赚得盆满钵满,有的人却好像被风险缠身,钱是越炒越少。

有的人因炒股成为百万富翁,有的人却因炒股倾家荡产。许多投资者都有这样的体验,事前对行情有准确的分析,制定了科学的投资策略,甚至设置了止损点,但由于没有良好的心态,好的投资机会也会与你失之交臂。

心理学家发现,股市盈亏的秘密是人的心态。因为你的态度就是你真正的主人。股市实践反复证明,积极心态是规避风险获得财富的“护身符”,而消极心态则是获得财富的“丧门星”。要成为股市中的赢家,固然需要很多方面的素养,比如,技术分析能力、基本分析能力,但是,心态却是最根本的,没有良好的心态,分析能力再强,也不会成为股市的赢家,相反,即使分析能力一般,只要有积极的心态,也不会在股市中吃大亏。投机心理要不得

总有一天伯克希尔会有机会把大量的资金再次投入股市,这点我们确信无疑,但是,就像歌里唱的那样:“不知何处?不知何时?”当然,要是有人想问你为什么现在股市如此疯狂,请记住另一首歌:“笨蛋总是会为不合理的事找理由,而聪明的人则避而远之。”——巴菲特致股东函(1999)

当某一只股票价格暴涨时,人们听得最多的就是“一夜暴富”的神话,什么卖羊肉汤的都赚了几十万元,拉三轮车的也买了奥迪等传闻不绝于耳。很多人以为投资股市是一个易暴富的行业,越来越多的人前赴后继地加入这一行列,但是绝大多数人对这一特殊行业实际相当陌生。对于“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的警语也当成了耳边风。人们都心存投机心理,想从暴涨的股市里大赚一笔。结果,从“奴隶”到“将军”的很少,多数成了“烈士”。当然,也不乏一些走运的人偶尔赚到了钱。但是,很不幸,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赚了。不知道怎么赚的,自然也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赔,总是心存侥幸,自然赚少赔多,自己被套牢。

其实,炒股本是投资并非投机,必须明确区分这两个词,才能把握好正确的心态,做好股票投资。

投资指的是长期持有股票,分享公司成长带来的收益。结合现在的市场发展情况,只要是持有股票一年以上的就可以算作是投资了。而投机则是股民通过二级市场的差价获取收益,持有股票期限相当短,甚至短到只支持一个交易日。一夜暴富对于绝大多数人是个梦想,真正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微乎其微,不要奢求自己的5万元能在一夜间变成50万元,想要投资股市,就要长期持有,选准股票坚持下去,所有的财富都是累积出来的。

巴菲特曾说过:“如果你不愿意拥有一只股票10年,那就不要考虑拥有它10分钟。”巴菲特还说:“我最喜欢持有一只股票的时间是永远。”巴菲特习惯于听取所属公司的经理人员汇报经营成果,而不是公司股票的短期行情。他认为,只要有潜力的公司权益资本预期收益令人满意,公司管理层诚实能干,股票市场并未高估该公司股票,他就很愿意无期限地持有这些公司的股票。当然,有时候,巴菲特也会卖掉那些价格合理或被低估的股票,这是由于他需要一笔资金购买其他低估程度更高或者低估程度相同但他更了解的公司的股票。

从投资历史也可以看出,能够在股市长期发展中取得好回报的,一定是那些长期持有好的企业股票的人。万科最大的个人持股者叫刘延生,1991年前后,他总共买了400万股,10多年这些股票一直伴随着万科成长,2007年时他手上的这部分股票市值已经突破了20亿元。很多时候,“坚守”是比“买入”更加考验投资成熟度的操作。能够在股市低迷时坚守优质股票的投资者都是有思想的,更是有毅力的。

2008年3月,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巴菲特投资股市的收益约为25%,2006年和2007年,中国股民选一只好股并持有,收益都远远超过这个数字。但巴菲特数十年来可以做到平均每次投资收益这么高,而我们的投资者却不能。正因为他长期持有股票,直到该股达到制高点,才断然割舍。虽然他每次的收益不高,但因为没有投机心理,能够让自己逐渐积累财富,他获得的是最后的成功。巴菲特的股票投资策略启示投资者,即使在投资领域,“长相厮守”也远胜过“露水情缘”。

不要在不了解股票的时候,就贸然进入,每次花一点钱去买股票,每次都在祈祷老天能够眷顾自己,能够赢利。但是,即使你略懂股票,不去花心思研究,那么,上帝是不会原谅你的懒惰的。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上,建立良好的心态,靠的不是心理培训,而是长期的训练和实践,放弃那些关于投机暴富的不切实际的幻想,真正遵循价值投资的客观规律。毕竟,和消息、概念比起来,这些规律才是最可靠的。战胜贪婪和恐惧

在大众贪婪时,你要缩手;在大众恐惧时,你要进取。当人们忘记“二加二等于四”这种最基本的常识时,就该是脱手离场的时候了。——巴菲特在《财富》杂志上的讲话(1999)

人有生活上的陋习,做投资时一样有投资的陋习。生活上的陋习有不守时,过马路不遵守交通规则,贪小便宜,在公众场合讲粗话等。投资也会养成一些陋习,这些陋习甚至可以将投资结果完全改变,由成功彻底转为失败。

在投资陋习中,最为严重的两种是贪婪和恐惧。贪婪和恐惧不仅是人类的大敌,更是股市的大忌。在绝境之时恐惧,在顺境之际贪婪,这些都是人性中的糟糕弱点,但很多人明知道自己存在这些弱点,却无法克服自我,最终也无法取得成功。而那些能够理性、客观地把握市场,在渺茫中自信,在顶峰时急流勇退的人,才能成为成功的投资者。

2007年盛夏,全球股票市场正是火热时期,当时世界能源危机也在持续,就在“中国石油”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赚钱公司的时候,巴菲特却分七次将其所持有的中石油H股股票,在7~9月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内全部抛售了出去。

就在巴菲特卖出股票的三个月内,中石油H股股价在他12元的减持价上,又飙升到了20元。这让巴菲特的形象大损,曾经一度遭到世界各国知名证券投资者的嘲笑,他们认为巴菲特是头脑发热的投资人。

但是,正当人们疯狂购入中石油H股,陶醉于未来绽放的美好情景中时,股市行情却发生了惊天逆转,全球股市在2007年7月演绎了最后的疯狂之后,股价开始急速下降。截至2009年元旦,美国股市从14000点跌到8000点,中国股市更是惨不忍睹,指数跌去70%,中石油H股的股价最后竟降到7元,甚至还有一段时间跌到了4元。

为什么巴菲特能够在绝大多数投资者疯狂和贪婪之时,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就是因为巴菲特从来不贪求太多,他心中很清楚,收益和风险是成正比的,收益越大,风险自然越大,这是个不变的规律。人们不能心存幻想,不能心存侥幸,贪求太多,反倒什么都得不到。

当然,反之,投资股票本来就是一个存在风险的事情,如果过于强调风险,凡事裹足不前,处处恐惧,就很容易错失投资时机。特别是在熊市的时候,我们有很多人一直盯住熊市中的不利,专注于股市中让人沮丧的信息,而忽略了此时其中的一些“有利”信息,结果判断就受恐惧感的影响而发生了扭曲。其实,即便在熊市,股价也会有上下浮动,瞅准时机熊市也能赚钱。每当股价下跌,变得便宜了,这时大家竞相购入,价格定然上升。

巴菲特在2000年中石油香港上市跌破发行价、最低1.10港元的低迷恐惧时刻,独具慧眼地发现了中石油的价值所在,买入23.48亿股,不久股价上升,他从中获利,这就是个生动的例子。

要想提高自己在股票市场的赢利概率,就要戒除恐惧心理。越是恐惧,结果越是输得更惨。我们既然投资股市,就要把资金当成筹码,不要再回头望。只要尽了我们最大的努力,分析、研究、运用适当的投资战略,对市场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即使是亏,也会亏得心安理得,知道将来一定会有机会重新赚回来,不会每次都亏。

总之,心是投资的主宰,戒除了贪婪和恐惧的心态,没有了思想上的束缚,心灵自然会更加明澈,我们在买卖股票时,才能保证思路正确清晰,看事情更加客观。有自制力才能取得成功

我们同样还面临这一项挑战,在有限的世界里,任何高成长的事物最终都会自我毁灭,如果在成长的基础较小的情况下,那么这项定律就会偶尔会被暂时打破,但是在基础膨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好戏就结束了,高成长最后就会被自己束缚。——巴菲特致股东函(1989)

无限增长是不可能的,巴菲特曾经说过,他的投资行为,没有超出常人的能力范围。巴菲特之所以成功,与他强大的自制能力是分不开的,他从来不参与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

投身股市,自制力是极为重要的。很多投资者出现失误不是因为他们不明白投资的原理,而是在于有时虽然明白的道理却做不到,根源就在于缺乏自制力。

比如一次,巴菲特参加了一场户外高尔夫运动,在三天内一杆进洞的成绩为零。于是,巴菲特的高尔夫球友们决定同他打一个赌:如果他不能一杆进洞,只需要付出10美元;而如果他做到了,可以获得20000美元。当场的每个人都接受了这个建议,但巴菲特拒绝了,他说:“如果你不学会在小的事情上约束自己,你在大的事情上也不会受到内心的约束。”

在40年的投资生涯中,巴菲特正是因为蔑视和回避了众多的市场诱惑,他才能躲过20世纪60年代的“电子风潮”,躲过20世纪80年代的“生物概念”“垃圾债券”,也躲避了20世纪末的“网络闹剧”。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投资是一种自由度很大的投资行为,没有人监督、管理和限制你的操作,很多投资行为靠自己的决策和实施。具体到操作上,我们要依据客观现实控制自己的投资行为,不要让投资行为反过来控制自己的投资思路;在情绪上,要排除股市涨跌的影响、排除个人盈亏的干扰,控制自己的情绪,才能胜不骄、败不馁,这是获得成功的基础;在思维上,可以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可以运用反向思维,但不能人云亦云,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维;在节奏上,不需要像蜜蜂那样忙个不停,股市具有独特时令季节和快慢节奏,投资者在对整个大势走向有一定把握的情况下,要懂得准时参与、适时休息;在选股上,对于一些可能获取暴利,但风险奇高的个股要注意回避,如即将退市的股票等。稳健的投资者应该注意“安全第一”,不要参与超过自己承受能力的炒作。

此外,也不要给自己订下很高的赢利目标,因为过高的赢利目标会带来一定心理压力,而科学的投资目标能帮助你保持愉快的情绪和积极进取的心态。无论是低买高卖还是高买更高卖,他们都必须维持独立的思维,为了与众不同而做和大众相反的事是极其危险的。他们必须有合理的解释为何大众可能不对,同时预见采用相反思维所将引致的后果。长期以来,我们已习惯于“集体思维”,但投资需要不同的思维方式。如果大多数人都看好某股票,他们都已按自己的能力入场,还有谁来买股使股市继续升得更高?反之,如果大多数股民不看好股市,他们都已经脱手出场,那么股市的继续下跌区间也已不大。你如果随大流,则你将常常在高点入市、低点出市,你只能成为失败者。

但现实生活中能像巴菲特一样做到这一点的投资者不多,很多投资者在投资中往往都没有足够的自制力。当然,要培养自制力,就必须在平时投资时多思考,只有多想想国家的宏观面、股市所处的区域,才能更清晰地认识、理解这一市场。看大势赚大钱,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要具备一种全局的战略性的投资眼光。盲目跟风输多赢少

看到我们超高的报酬率,肯定大多数的投资者都会忍不住高喊着口号勇往直前。如果考量去年股市情况的话,你会发现任何一个投资人都靠着股票的飙升而大赚一笔。殊不知经过股市的狂风巨浪,又有多少人能够安全到达彼岸呢?——巴菲特致股东函(1997)

在一群羊前面横放一根木棍,第一只羊跳了过去,第二只羊也跟着跳了下去,紧接着,第三只、第四只也会跟着跳过去。这时,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这里,仍然像前面的羊一样,向上跳一下,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也称“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让自己陷入骗局遭受失败。“羊群效应”也很容易出现在我们人类身上。最常见的一个例子就是在进行投资时,很多投资者很难排除外界的干扰,往往人云亦云,别人投资什么,自己就跟风而上。“随大流”是人们的习惯,特别是在股市,这种现象更是随处可见。股市能够增加财富的效应,让很多人觉得遍地是黄金,发财的关键在于眼光和信息,于是,“宁可犯错,也不能错过”成为许多散户共有的心理,他们推崇身边的投资高手,盲目迷信各种来源的小道消息。张大妈就是盲目跟风的受害者。“你说,我是存到银行,还是买股票呀?”刚刚拿到到期的定期储蓄存折,张大妈难掩兴奋的心情,询问邻居小李。看到周围很多人都通过炒股赚了不少钱,张大妈也跃跃欲试。

对股票一窍不通的张大妈选择向小李求助,因为她知道小李没事的时候经常玩股票。小李兴奋地支持张大妈炒股,说自己可以全权代劳。于是,从开户到选股,张大妈全权委托给了小李。然而,看到小李给自己选的股票价格连续5天下跌,张大妈傻了眼。

隔壁的老王也遇到了同样的状况,他说去年小李帮他选的一只股票现在已经退市了。这下可好,老王和张大妈都不停地抱怨小李没眼光。

听了两人的抱怨,金融专家钱教授说:“亏了也不能怪别人。投资决策得自己拿,投资风险也得自己担,不能光听别人的。”

这可给新入市的张大妈上了生动的一课——投资要自主决策、自担风险、自享收益。

的确,别人赚钱,你不一定赚钱。别人说好,对于你可能就不适合。巴菲特从不盲目跟风,他有自己的看法。2000年,全世界股市出现了所谓的网络概念股,一些亏损、市盈率极高的股票一沾上网络的边便立即身价倍涨。但巴菲特却不为所动,他称自己不懂高科技,没法投资。1年后全球出现了高科技网络股股灾,人们这才明白“不懂高科技”只不过是他不盲目跟风的借口。

但是,巴菲特不跟风,崇拜巴菲特的股民却跟风严重。“听别人推荐”和“随大流”是新入市者中普遍存在的两类现象。很多新手尚未掌握基本的投资知识就急于投资,并对周围一些获得较好收益的投资者、专业证券机构存在“崇拜心理”,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都出现了仅听别人推荐就购买一只股票或追随大多数人购买同一只股票的情况。这正是投资者对自己的判断、决策能力缺乏信任的表现。要想树立自己对投资决策能力的自信,投资者就必须学习并掌握相关投资理财的知识。在不懂的情况下,或者没有深入研究时,最好不要盲目跟风。

现在“股神”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已经被众多投资者所接受,甚至于追捧。虽然巴菲特的确创造了惊人的投资回报率,所取得的成就足以证明了其投资理念值得广大投资者去研究、学习。但是在实际学习中,尤其是中国的投资者,往往对其投资理念理解不够深入,更多地纠结于巴菲特又投资了哪些股票,盲目跟风严重。拿中国香港为例,近些年来,中国香港有不少股票都和巴菲特联系上了,凡是被传巴菲特投资该股票的,其大盘皆有不错表现。但是,这些消息扑朔迷离,有很多甚至就是纯粹的炒作。所以,投资者在面对巴菲特入股相类似的传闻炒作时,切不可盲目跟进,需在详细了解、分析相关上市公司基本情况后,再理智分析传闻属实的可能性,从而正确选择投资方式。即便传闻是真,也要考虑巴菲特买入时和现在价位的差距,根据自身的实力来决定。

另外,现在坊间流行的小道消息也同样值得投资者戒备。随着网络的普及,2007年以来入市的多是一些没有实际操作经验的新股民,他们最喜欢从各种网站的股票、基金论坛上捕风捉影,有的人甚至愿意花不菲的价格购买“机密信息”——这样就使很多人陷入了炒股只炒“代码和简称”的误区,一不知道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二不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只是凭借一些似有似无的小道消息贸然投入自己辛苦积攒的资金,结果损失惨重。对于这种小道消息带来的“羊群效应”,投资者还是避而远之为好。

冷静面对股市动荡,不要头脑发热,人云亦云。真理有时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的,当大部分人都疯狂购买所谓的“热股”时,不要再跟着去投资了,因为下一步的趋势就是变冷。很多人喜欢盲目地跟风随大流,因此导致了投资失败。要想在投资行业取得成功,必须先把基本功练好,学会利用市场信息去买进或者卖出,而不是随风向而动。多份耐心,收获更多

我们以不变应万变的做法主要是反映在我们把股票市场当成是财富重新分配的中心,而钱通常由积极分子手中流到了有耐性的投资人那里。——巴菲特致股东函(1991)

巴菲特是“能赚钱”的典型,而他能赚钱的原因,在于能够长期坚持投资理念,不因市场诱惑而改变。巴菲特认为,“投资要有耐心等待,只有等‘市场先生’犯错误,股票被严重低估时才买进。”

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需要很大的毅力,因为比买入和卖出更加困难的是等待,这个等待可能是非常漫长的历程。特别是看到别人轻松地快速赚钱,自己却一股不买,确实需要耐心。

巴菲特1973年和1974年进入股市,大量低价买入股票前,曾经耐心等待了三年之久。

1970年上涨3.9%,1971年上涨14.6%,1972年上涨18.9%,股市一路牛市,竟然持续了长达三年。终于1973年下跌了14.8%,1974年又大跌26.4%,这时,巴菲特高呼:投资股票的好时候到了。他“趁火打劫”大量买入,1975年股市大涨37.2%,1976年又大涨23.6%,巴菲特两年分别轻松大赚21.9%和59.3%。

1982年8月到1987年8月,标准普尔500指数从最低的102点上涨到最高的338点,5年上涨3倍以上,又出现一个大牛市。

看到这种情景,巴菲特在1987年初致股东的信中警告说:“当我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整个华尔街还没有意识到一丝恐惧,反而到处充满了狂欢的气氛。是啊,有什么能比赶上一个大牛市更让人兴奋的呢?虽然公司的业绩增长已经缓慢不前,但大牛市的股价却照样狂涨,涨幅已经远远超过了企业的业绩涨幅。要知道,股价的增长不可能永远超越公司业绩的增长。”

巴菲特陆续把手中的股票卖掉,静静地等待下一个投资机会。1987年10月19日,股市暴跌,道琼斯指数一天下跌508点,与前日收盘相比一天下跌超过30%,创下历史上最大跌幅。巴菲特平安躲过了这一劫。

但就在1987年10月,股市暴跌后不久重新反弹。1987年底除了永久性持有的三只股票和短期套利持股之外,巴菲特并没有任何投资举动。他相信,市场先生一定会给他机会的,一旦机会成熟,就大量投资。

市场先生终于在1988年兑现对巴菲特的承诺,巴菲特瞅准时机,在1988年和1989年间,先后大量买入可口可乐公司股票,累计买入13亿美元,而在10年后,其买入的可口可乐公司股票升值到134亿美元,一只股票就赚了100多亿美元。

这些生动的实例,让我们看到了巴菲特的耐心。这份耐心,这份执着成就了“股神”巴菲特。

但是,我们很多股民通常一入市,总是迫不及待地想买进股票,没有考虑股市是否正处在高风险期,也没有考虑此时的股价是否偏高。等到买完股票,就一心盼着它快快上涨。若发现股票稍有下跌,就方寸大乱,失去耐心,急着出售。随后,又去买正在涨价的股票,但是,往往刚买进热股,股票就开始大跌,结果损失惨重。

其实,股市都有这样一个规律,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也没有只跌不涨的股票。涨过了头,就一定要回档进行强制性调整,然后再重新上涨;跌得过多,也必然会调整,随后上升。

另外,股市中有这样一个规则,有一些大户炒作某只股票,为了顺利吃货,就会集中力量,在股价涨跌的节骨眼上售出股票,将股价压低,这样很多散户会被吓跑,大户就可以用低价买入,然后重新拉抬。所以,股票下跌时股民要多一分耐心,等待一下,看清形势,如果是整个大势真正转坏,再出售也不迟。稍有点风吹草动,或一些小道消息,耐心持股,即便被套牢,也一定会有机会解套。

有时候,股市就是一次耐心大考验,谁能多一分耐心,谁就能够赢利。缺乏耐心,频繁买卖,常常得不偿失。

为了能够让自己有耐心等待,巴菲特办公室里都没有安装电脑,也没有股市行情机。另外,巴菲特办公室远在偏僻的奥马哈小城,远离纽约华尔街,少了很多喧哗,多了几分平静。心平才能气和,这样思路才能更加清晰。我们也可以让自己所处的环境变得宁静一些,让自己的心情恢复平和,让自己的思路更清晰,更加理性。遇到亏损不要沮丧自责

如果任何人想要研究1964年伯克希尔资产负债表的健全性,那么,他将得到和臭名昭著的好莱坞大亨一样的答案:“放心好了,所有的负债都会如假包换。”——巴菲特致股东函(1994)

由于投资涉及个人利益的得失,投资者因此长期处于极度紧张状态。如果赢利,还有一点满足感聊以自慰;如果身处逆境,亏损不断,甚至连连发生不必要的失误,很容易头脑发胀失去清醒和冷静。此时,最佳的选择是抛开一切,离市休息。等休息结束时,暂时盈亏已成过去,思想包袱也已卸下,相信投资的效率会得到提高。做股票需要有健康的心态,有一定的抗压能力,能够心平气和地对待得失,这样才不会让情绪影响自己的决策,才能更容易作出正确客观的决定,扭转逆势,重获新生。

任何人都不能保证自己不失误,况且股市涉及方方面面,变化瞬息万变,任何一个环节出错,可能导致出人意料的损失。即便是股神巴菲特,也同样投资失误过。

巴菲特自我披露,2008年是他接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以来状况最差的一年,公司净收入下滑62%,账面损失达到9.6%,账面价值损失115亿美元。而造成这样巨大损失的原因,是自己未能预计到国际能源价格在2008年下半年时急剧下降,以至于他在油价接近历史最高位时,增持了美国第三大石油公司康菲石油公司的股票。

此外,巴菲特还坦言他在投资爱尔兰银行时犯下错误,出资2.44亿美元购买的两家爱尔兰银行的股票,到2008年年底,股价都纷纷狂跌89%。他戏谑道:“我的投资组合原本想实现一个‘便宜的买卖’,但形势的演变超出想象。当市场需要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决策迅速采取行动的时候,我还在啃自己的拇指。”

可见,没有永远不失败的投资者。要把眼光放长远,经过冷静分析,认为自己的股票还有可能重新升值,就坚决持有。如果发现还会下降,那就果断售出。要给自己犯错的机会,只有经过失败,自己才能得到更好的锻炼,才能为以后的成功做好思想准备。想要成功就必须付出代价。所以,几次的失败,不要看得太重,这是很平常的事情。

另外,我们心中一定要给自己定一个成败的标准。不要随着市场股价的下降,就立刻抛售。有些人认为下降60个点算亏损,有人的股票即便下降80个点,也不认为是亏损。所以,一定要有一个自己的标准,这样,自己做决定持有还是售出时,就有了一个衡量的标准,不容易频繁地患得患失,影响情绪。

此外,还要有自救措施。必须在开始的时候就考虑周全些,谨慎些,不要一下子把全部资金投入进去,手头经常留有数量较大的备用资金。“如果经济状况欠佳,那么,第一步要减少投入,但不要收回资金。可以先投石问路。当重新投入时,一开始投入数量要小。”巴菲特如此告诫投资者。

最后,在理财时,使用自己的闲散资金,不要把应急的资金,或者保命的资金全投入到股市里,这样,哪怕损失,也不会影响正常生活。不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很难获利

有效控制情绪,能让我的投资收益再提高30%。——巴菲特

投资者就算具备了投资股市所必备的财务、会计等能力,如果他们在不断震荡的市道里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变化,那么也就很难从投资中获利。

投资人若想建立面对股票市场的正确态度,就必须在心理和财务上作好充分准备,因为市场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上下震荡,投资人不仅在股价上升时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要以沉稳的情绪来面对股价下跌,有时甚至是猛烈下跌的局面。若你有那样的心理素质,那么可以说你已经具备了99%领先其他投资人的心理素质,“真正的投资人从来不会被市场形势所迫而轻易卖出自己看好的股票,也不会关心短期的价格走势”。

在中国股市中,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抱牢你在低价位买进的绩优股票是非常的重要!而事实上,在中国股市这个非完全市场化的股票市场中,听消息、跟庄炒股票的非理性投机反而是最普遍的投资模式。许多人根本不对上市公司进行哪怕最简单的基本分析,只要一听说有消息就疯狂地买入或卖出。这样的情况在股市中经常发生。

在股票市场中,有些股民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他们往往不从主观心态上找败因,反而诅咒专家太歹毒,怪罪股评家预测失误,甚至埋怨政府突发利空消息,生气上市公司业绩不佳。但是,他们从未认真思考一下,为什么在同样的市场条件下,还是有人赚到不少钱呢?

股票市场每天都充满各式各样的诱惑,要抵御这些诱惑,长期走自己既定的投资道路,就要靠是自身强大的自制力和自信心。贪婪、恐惧、幻想、奢望这些人性的弱点驱赶着一批又一批的股市弄潮儿置身股海,但最终游到大洋彼岸的却没有几个人。很多散户都沉迷于各种复杂的图表之中,因此经常要忍受着被自己选中的潜力股掀翻。

人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巴菲特认为,挑战股市心魔,确为极难之事。他说:只是希望自己与众不同,根本没有用。身为投资学家,我深知仅仅告诉某人要如何行动是不够的。

在股市中,什么都是容易变化的。因为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变化着;行业兴衰轮流交替的;国内外经济气候是瞬息万变的;政策措施也是经常调整变动的;黑马股也是变化得眼花缭乱的;股价也是随机漫步般地;股民的心态也是随时变动的。

股市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赛场,战胜对手的前提就是先要战胜自己。可是现实中,好多投资者不是首先战胜自己、控制自己,而是都走在尽心钻研如何去战胜市场、战胜庄家这条虚无缥缈的不归路上,岂不知市场是永远不可战胜的,庄家也只是一个低位消化别人,高位被别人消化的一个投资体,股市的成败其实都在于自身。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身处股市中,我们必须在战胜市场之前战胜自己,不要过度迷信自己,要尽量避免常见愚蠢的错误,保持自制,保持理性的投资态度。忠告2投资决策要在能力圈内——不熟不做,不懂不买投资者成功与否,与他是否真正了解这项投资的程度成正比。巴菲特在经营合伙公司期间,常有客户给他打电话,提醒他关注一些股票。但巴菲特每次的回答都一样:“这些股票我不了解,也不懂,我不会去买我不了解的股票。”不要超越能力圈边界

投资者真正需要的是有正确评估所投资企业的能力,并不需要成为每个行业都懂的专家。投资者只需在你自己的能力圈范围内正确评估几只股票就够了。每个人的能力圈有大有小,但大小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的能力圈边界在哪里。——巴菲特致股东函(1996)

巴菲特认为,对于投资者来说,不了解所有行业的经营状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熟悉哪些行业,自己的能力圈有多大。投资者只需在自己熟悉的能力圈范围内挑选有价值的股票就可以了。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能力有限,所以谁也不可能成为每个行业都知晓每个行业都精通的专家。有些人觉得因为自己不了解所有行业所有才投资失败,但巴菲特觉得,是否了解所有行业的发展状况并不那么重要,关键在于你要在自己熟悉的能力圈内投资。只要你的投资范围不超越自己的能力圈边界,那么懂不懂其他行业的知识对你的投资一点都没有影响。其实投资者要做的很简单:首先了解自己熟悉哪些行业,确定自己的能力圈范围有多大,然后在能力圈的边界内寻找具有投资价值的企业,在合适时机买入。

巴菲特是世界知名的投资专家,但巴菲特也并非对每个行业都精通。巴菲特曾经不止一次表示过,他对分析高科技公司不在行。1998年高科技股票风靡全球。在当年的伯克希尔公司股东大会上,股东们问巴菲特是否打算投资高科技公司,巴菲特幽默地说:“这也许很不幸,但答案是不。”巴菲特说,他很崇拜安迪格鲁和比尔·盖茨,但是他不会购买英特尔和微软的股票。他觉得自己不了解高科技这个行业。

巴菲特说,在分析可口可乐公司时,他可以理性地预测出可口可乐公司未来10年的现金流量;但在分析这些高科技公司时,他无法预测出这些高科技公司未来10年的现金流量。如果连未来的现金流量都预测不出来还购买这些公司的股票,巴菲特认为这就不是投资而是赌博了。虽然很多人都在高科技投资上赚了很多钱,但巴菲特不会嫉妒,也不会沮丧。他觉得不懂高科技并不是一件多么丢人的事情。术有专攻,每个人有每个人擅长的领域。既然高科技不在他的能力圈范围内,那么他愿意远离高科技股票,而是继续和那些他了解的公司打交道,在自己有明显优势的领域内发挥自己的投资才能。

既然连股神巴菲特都无法精通所有行业,那么我们普通投资者也不必为了自己无法了解所有行业而沮丧。只要我们坚持只在我们的能力圈范围内投资,我们的投资风险就会更小,获得丰厚回报的可能性就更大。业务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从这里我们又学到了一个教训:只有优秀的马搭配技术高超的骑士才能取得好成绩。如果马不好,再厉害的骑士也没有办法。像伯克希尔纺织公司也是才能兼备的人在管理,但很不幸的是他们面临的是流沙般的困境。如果将这些人放在资质更好一些的公司,我相信他们应该会有更好的表现。——巴菲特致股东函(1989)

巴菲特认为,判断一家公司是否优秀,首先要分析的就是公司的业务。只有拥有好的业务,公司才能够有更好的发展。

很多人觉得公司中最重要的就是管理层。他们觉得一家公司只要拥有足够优秀的管理层,就可以转亏为盈,好上加好。以前巴菲特也这么觉得,后来经过伯克希尔纺织公司的教训后,巴菲特开始意识到一家公司最重要的是业务。业务就像赛马场里的马,管理层就像赛马场的骑士。如果想要在赛马场上赢得比赛,先决条件是必须有一匹好马。优秀的马配上技术高超的骑士,能够取得非常优秀的成绩;优秀的马配上技术一般的骑士,也能够取得比较不错的成绩;如果没有一匹好马,再优秀的骑士也无法发挥他们的本领,就像巧妇为无米之炊一样,最终的结果只可能是成绩也不好,反而坏了骑士的好名声。

巴菲特生平投资第一个错误就是买下伯克希尔纺织厂。而巴菲特犯错误的主要原因就是当时巴菲特没有把公司的业务看得很重要。其实当时巴菲特已经觉得纺织业是个高度竞争的行业。即便改进机器会促使商品生产率大幅提升,但好处只会落在客户身上,而厂家捞不到一点好处。在经济繁盛的时期,纺织业只能赚取微薄的利润。而在经济衰退期,纺织业就只能够赔钱。虽然巴菲特也任命了非常出色的管理层,可还是无法扭转乾坤。最终因为长期亏损,巴菲特不得已关闭了伯克希尔纺织厂。巴菲特后来这么描述他对伯克希尔纺织厂的投资:“首先我所犯的第一个错误,当然就是买下Berkshire纺织的控制权,虽然我很清楚纺织这个产业没什么前景,却因为它的价格实在很便宜而受其所引诱。”

巴菲特收购斯科特公司也说明了业务的重要性。1986年,伯克希尔公司收购斯科特公司时,该公司拥有22个不同的业务,主要业务是世界百科全书、寇比吸尘器和空气压缩机,当时账面价值为1.726亿美元。伯克希尔公司花费了3.152亿美元收购了该公司。也就是说伯克希尔公司用1.426亿美元的溢价购买了斯科特的业务价值。后来的事实证明巴菲特的眼光没有错。被伯克希尔收购后,斯科特公司的经营业绩越来越好,原来就很高的股东权益报酬率又有了新的突破,让伯克希尔公司赚取了丰厚的回报。巴菲特后来非常自豪地说,通过支付这些溢价能够收购到一家业务简单易懂、发展前景良好的公司是非常值得的。

企业要发展,业务是根本。具有发展前景的业务是企业的饮水之源。投资者进行投资时,一定要首先观察企业的业务,然后再考虑其他因素。业务内容首先要简单易懂

作为一名投资者,我们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以合理的价格买进一些业务简单易懂又能够在5~10年内持续发展的公司股票。经过一段时间,我们就会发现能够符合这样标准的公司并不多。所以一旦你真的碰到这样的公司,那就尽自己所能买最多份额的股票。当然在这期间,你要尽可能避免自己受到外界诱惑而放弃这个准则。如果你不打算持有一家公司股票10年以上,那就最好连10分钟都不要拥有它。当你慢慢找到这种盈余总能积累的投资组合后,你就会发现其市值也会跟着稳定增加。——巴菲特致股东函(1996)

巴菲特认为,越是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其经营业务通常都越简单易懂。投资者在选择投资的企业时,最好选择业务简单易懂的企业。

在几十年的投资生涯中,巴菲特发现,经营赢利能力最好的企业,通常是那些现在的经营方式与5年前或者10年前几乎完全相同的企业。美国《财富》杂志的调查结果也验证了巴菲特的话。在1999年至2000年期间,《财富》杂志评出的世界500强企业中只有25家企业达到了这样的业绩:连续十年的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达到20%,并且没有一年的股东权益回报率低于15%。这25家企业在股票市场上也表现优异,其中有24家都超越了标准普尔500指数。令大家讶异的是,这25家企业中,只有几家企业是高科技和制药业,其他企业都是从事着普通的业务,出售着普通的产品,而且它们现在出售的产品几乎和10年前的产品没什么两样。

很多人会觉得纳闷,简单易懂的业务,人人都能做,怎么还能够产生高额利润呢?在巴菲特看来,非凡的经营业绩,几乎都是通过平凡的事情来获得的,重点是企业如何能够把这些平凡的事情处理得异乎寻常地出色。通俗地说,就是在平凡的事情中实现伟大的成就。像这些优秀的企业,它们几十年来只专注于某一领域,自然它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和资金来改善生产技术、服务、生产设备等,它们的产品自然也会变得更加优秀。而且,它们的产品年代越久,就有越多的人了解它们,它们的品牌效应就会越明显。

业务简单易懂是巴菲特对投资企业的要求之一。在巴菲特的投资生涯中,大多都是业务简单易懂又极具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像可口可乐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可口可乐公司的业务非常简单:可口可乐公司采购原料后,制成浓缩液,然后卖给装瓶商。装瓶商再把这种浓缩液和其他成分配合在一起,制成可口可乐饮料卖给零售商。就是这么简单的业务,让可口可乐公司每年赚取了巨额利润。就连遭遇金融危机的2008年,可口可乐公司都获得了高达58.1亿美元的利润。

经营业务越简单的企业,越可能具有持续竞争优势。在选择投资企业时,投资者最好先从那些业务简单易懂的企业下手。业务复杂会加重你的风险

像担保债务凭证这种过于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是造成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我和芒格曾经说过,这些金融机构将商业操作弄得太复杂了,使得政府监管者和会计准则都无法阻止这些金融机构冒这么大的风险。这种缺乏控制的行为,已经造成了惨重后果,例如贝尔斯登的倒闭,而且很有可能带给金融业更多损失。——巴菲特致股东函(2008)

巴菲特认为,企业经营的业务越简单易懂越好。太过复杂的业务容易造成不可预测的危险。

2008年金融危机给全球的金融机构造成了高达3000多亿美元的损失。但巴菲特认为,这样的损失很大程度上也要归咎于金融机构本身。在过去的时间里金融机构发行了很多过于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像担保债务凭证这个产品,投资者如果想弄明白其业务内容,就至少需要阅读75万字的报告。这样这些复杂的产品大大增加了金融机构的风险系数。但是由于它们过于复杂,使得政府监管者和会计准则无法监控到这些风险性,才导致了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

巴菲特说,在伯克希尔公司里,是绝对不允许发生这种事情的。为了避免风险,巴菲特在选择投资企业时,都不会选择特别复杂的业务。巴菲特说,他曾经读过一份金融公司的业务报告。这份报告主要是向政府部门和普通投资者介绍这家金融机构的操作过程。但这份报告多达270页。巴菲特一边阅读,一边把自己认为有疑问的地方列在空白纸上。等看完最后一页,巴菲特发现他竟然列了25页问题。最后他实在失去了耐心,把笔一扔,决定再也不投资这个股票了。巴菲特之所以不碰高科技,也是因为他觉得高科技太复杂了,投资风险太大了。

巴菲特认为,如果某项业务的不确定因素很多,那么该业务的投资成功率就会很低。如果某项业务只有1个不确定性因素,而这个因素的成功概率高达80%,那么这项业务的投资成功率就是80%;如果这项业务有2个不确定性因素,而每个因素的成功概率都是80%,那么这项业务的投资成功率就是64%;以此类推,不确定性因素越多,这项业务的投资成功率越来越低。巴菲特觉得,如果某项业务的投资成功率很低,即使该业务有再高的投资回报率,他也不会进行投资。

1998年伯克希尔公司打算投资一个锌金属回收项目,项目内容就是将地热发电产生的卤水中的锌提取出来进行回收利用。本来这是一个巴菲特非常看好的项目,利润率很高,项目内容也简单。可是在真正实行的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总是一个问题接着另一个问题出现。常常刚解决完这个问题,又有一个新问题跑出来。这令巴菲特非常不满。经过全面的衡量利弊,最终巴菲特觉得投资成功率太低,放弃了这个很赚钱的项目。

如果企业经营的业务过于复杂,企业运营的风险就比较大。而且过于复杂的业务,投资者也不太容易搞明白。所以投资者尽量远离那些经营业务复杂的企业为好。你要能理解它的新型业务

在这个产业占据主导地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遍布全美的机队可以使我们的客户受惠无穷。我们能够提供其他公司无法提供的服务,所以我们也能够大幅度降低飞机停在地面的时间。我们还有一个让客户无法抵抗的诱惑,那就是我们提供的飞机种类非常多,有波音、湾流、Falcon、Cessna和雷神。而我们那两个竞争对手却只能提供自己生产的飞机。通俗地说,Netjets公司就像一位治病的医生,能够根据病人的情况对症下药。而其他两个对手就像那种卖祖传膏药的江湖郎中,无论病人是什么病况,开的药都是那一贴膏药。——巴菲特致股东函(1998)

巴菲特认为,如果投资者想投资某一个企业,那么就必须了解该企业的业务。如果该企业经营的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新型业务,投资者也要认真去了解它,根据它的价值来判断是否值得投资,而不是根据自己的猜测直接肯定或否定这项投资。

巴菲特在1998年致股东函里提到了伯克希尔公司旗下的企业主管飞行公司。该公司从事着一项过去从来没有过的新型业务。企业主管飞行公司总裁RichStantulli最先想到这种新型业务的可能性,所以在1986年开展了这一业务,开辟了一个新兴行业。这项新型业务主要是出售专用飞机的一部分所有权给客户,然后帮助所有权人维护和保养机队。

顾客可以购买企业主管飞行公司中任一机型的飞机的部分所有权,也可以购买好几个机型的部分所有权,然后顾客可以根据部分所有权协议每年使用所选择飞机飞行一定的时间量,同时享受公司提供的优质服务。例如某个顾客拥有三种类型的飞机的1/16所有权,那么顾客就可以拥有每架飞机每年50个小时的飞行时间。企业主管飞行公司这项业务让顾客使用飞机像使用出租车一样方便。当顾客想使用飞机时,只需提前几个小时通知企业主管飞行公司,企业主管飞行公司就会根据顾客需要就近安排飞机供顾客使用。

巴菲特第一次听说企业主管飞行公司(当时叫Netjets公司),得益于H.H.Brown鞋业的经理人。

H.H.Brown鞋业的经理人非常满意Netjets公司的业务,而且他觉得该公司非常符合伯克希尔公司的收购标准,于是他把Netjets公司的总裁介绍给巴菲特认识。第一次见面,巴菲特就被这个业务深深吸引了,他立刻购买了霍克1000型飞机1/4的所有权,也就是每年可以使用该飞机飞行200小时。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巴菲特深深被Netjets公司的服务、安全和便利所折服,最终巴菲特收购了这家公司。

一项新型业务,可能是有前途的业务,也有可能是没前途的业务。如果碰到从事新型业务的企业,投资者要在认真了解该新型业务的基础上再决定是否投资。重视业务的运作者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利润并不是来自像香烟或电视台这些拥有特殊经济形态的产业,相反我们的企业都只是来自像家具零售、糖果、吸尘器和钢铁仓储这种非常普通的行业。我们可以这么说,这些来之不易的报酬,靠的并不是先天的产业优势,而是这些企业优秀的经理人杰出的表现。——巴菲特致股东函(1990)

巴菲特认为,经营什么业务对企业的发展固然很重要,但是什么人在经营这个企业对企业的发展一样非常重要。不一样的经理人自然会把企业带向不一样的未来。

巴菲特在1990年致股东函里提到,1990年伯克希尔公司的非保险业务的平均股东权益报酬率高达51%。对于这些普通的行业取得这样的好业绩,巴菲特认为,这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这些公司的经理人的杰出表现。

波珊珠宝公司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1990年美国零售业总体来说都相当惨淡,尤其是那些单价昂贵的商品销售业绩更是惨不忍睹。可是波珊珠宝公司的业绩不仅没有下滑,反而增长了18%。连巴菲特都不敢相信这样的事实。因为美国大多高级的珠宝店都是私人经营的。而弗里德曼并不是在为自己经营珠宝店,只是在为伯克希尔公司服务,却取得了这样高的成长率。除了纽约的Tiffany珠宝店以外,也就是弗里德曼负责的波珊珠宝公司业绩最好了。

波珊珠宝公司之所以取得这么高的经营业绩,一方面是因为奥玛哈当地的市场占有率一直非常高。但由于奥马哈及其周围地区人口只有600万,所以奥马哈地区为波珊作出的业绩并不是非常多。为了扩大销售量,弗里德曼开始开拓非洲中西部地区的市场。这个地区的客户有些慕名而来上门选购,有些则通过邮购方式购买珠宝。邮购客户通常都会自己指定一些品质和价位,比如选购单价一两万美元的绿宝石,然后波珊珠宝公司就会送上5到10个不同的花色品种供顾客挑选。1990年,波珊珠宝公司共寄出1500种这样的组合,每种组合的价格高低不等,从1000美元到几十万美元都有。就这样,波珊珠宝公司用极少的销售成本换来了高额的经营业绩。

当然了,也不是谁申请要买珠宝,波珊就会把珠宝寄过去,这样的风险太大了。波珊珠宝公司通常都会从熟人郑重推荐的名单中选择一部分寄珠宝过去。而这熟人推荐制度早在波珊珠宝公司刚成立不久就开始推行了。这种制度效果非常好,至今波珊珠宝公司都没有出现过珠宝寄出去收不回来的情况。

一个企业能够成为优秀的企业,只有好的业务是不够的,还需要再配上优秀的管理层。所以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也要注意观察所投资企业的管理层是否优秀,这点非常重要。亲自对企业进行考察了解

我和芒格都对世界百科全书非常感兴趣。事实上,我读他们的书已有25年历史,现在连我的孙子也拥有一套。所有的老师、图书馆与读者都称赞它为最有用的百科全书,而且它比同类型的其他书卖得便宜。这种质优价廉的产品,促使我们愿意以按照该公司提出的价格进行收购,即使近几年直销业的表现并不太好。——巴菲特致股东函(1985)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应该对其所投资企业的业务非常了解。但这种了解并不是听取别人的道听途说,而是自己亲自去进行考察。

有些投资者认为专业的管理人员或者金融分析师见多识广,觉得这些人提出意见一定很理性,其实不然。格雷厄姆曾经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石油专家死后上天堂,却被上帝告知天堂没有位置了。于是他对着天堂的门大喊,地狱有石油,结果就有几个石油专家从天堂出来下了地狱。上帝觉得这位石油专家很聪明,正待夸奖他时,这位石油专家却说,我也要下地狱去,他们都下去了,说不定地狱真有石油呢。由此可见,道听途说是行不通的,只有亲自考察才正确。

巴菲特向来都是亲自考察所投资的企业。1985年伯克希尔公司投入3.2亿美元收购了斯科特公司。在进行收购之前,巴菲特认真了解了斯科特公司的业务。斯科特公司最主要的业务就是世界百科全书。而世界百科全书对于巴菲特来说,太不陌生了。因为他和搭档芒格平常就对世界百科全书特别感兴趣。在阅读世界百科全书的过程中,他发现世界百科全书的的内容和编排的质量非常高。当然也不仅仅他这么认为,这本世界百科全书被所有的读者评选为最有用的百科全书。由此可见,这本书的声誉很好。而且难能可贵的是,这本书卖的价格比其他同类书的价格还低。高质又低价的产品,自然人人都喜欢。世界百科全书的销售额比其他4家同行加起来总的销售额还要多,大约占斯科特公司总销售额的40%。

当然,巴菲特也没有忽视斯科特公司的其他业务。除了世界百科全书外,斯科特公司还经营着克比家护系统、空气压缩机、瓦斯炉等16项业务。而这些业务在其行业中也大多处于佼佼者的地位,能够获得很高的投资回报率。这些业务年销售额在7亿美元。

另外巴菲特也没有忘记考察斯科特公司的管理层。毕竟,巴菲特是想收购一家企业加一个优秀的管理层。虽然在决定收购前,巴菲特并没有见过斯科特的总裁拉尔夫舒伊。但是拉尔夫舒伊已经在该公司当了9年的总裁。巴菲特从斯科特的9年经营业绩中就慢慢了解到拉尔夫舒伊是个非常出色的管理者。

正因为巴菲特对斯科特公司的一切都非常满意,所以他按照斯科特公司提出的价格3.2亿美元收购了斯科特公司。事实证明巴菲特的投资眼光没有错。斯科特公司后来屡创佳绩,为巴菲特赚取了丰厚的利润。巴菲特说收购的成功正是建立在亲自考察业务的基础上的。

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不要被别人的话语所左右,一定要自己亲自考察想要投资的企业。只有自己亲自考察过的,才是最真实的。经过自己考察后再进行投资,这样的投资风险是最低的。获取公司治理的真实信息

我们旗下的这些事实在是没有什么新的变化可以特别提出报告的,所谓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剧烈的变动通常是不会有特别好的绩效的。当然这是与大部分的投资人所认为的正好相反,大家通常都将最高的市盈率给予那些擅长画大饼的企业,这些美好的远景会让投资人不顾现实的经营的情况,而是一味地去幻想未来可能获得的利润。对于那些爱做梦的投资人来说,任何路边的野花都会比邻家的女孩更具有吸引力,不管后者是多么的贤惠。——巴菲特致股东函(1987)

巴菲特以自己所经营的公司为例,说明了一种情况,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如果公司的经营没有什么可以重大的变故对于投资者来说,反而是一种有利,但是为了了解我们所投公司的运营状况,以化解我们的投资风险,我们必须及时获取关于公司的真实信息。

一般来说,最真实的公司信息当然来源于我们对公司的实地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