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奇闻怪事之谜(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6 21:21:22

点击下载

作者:韩震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外奇闻怪事之谜

中外奇闻怪事之谜试读:

前言

在历史的长河中,存在着太多具有诱惑力的秘密等待着探索、发现,人类在众多的谜团中不断地苦苦摸索,也在这重重迷雾中不停地追寻着、探索着,寻找各种蛛丝马迹,探寻着答案。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的足迹已经清晰地印在了月球上,呼风唤雨的梦想变成现实,寻求域外文明的活动正加紧进行。每当揭开一个个扑朔迷离、让人不可思议的谜团,人们都会从内心涌起激动自豪的心情。然而,诸多的困惑尚未解开,人们无法停止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步伐,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心中的梦想……

地球上频频出现的UFO事件,是外星人在追寻他们失落的记忆吗?吸血鬼和狼人的传说,它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玄机?北纬30度的神秘力量,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最后一道谜题吗?不可预知的法老诅咒,究竟是真实存在的事实还是精心设计的迷局?藏宝图的浮沉背后隐匿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血雨腥风,尘封的历史中究竟隐藏了多少真相?双胞胎之间的心有灵犀,动物在灾难面前与生俱来的本能……这些尚未解开的谜题,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人们好奇的目光,吸引着人们为寻找这些谜题的答案而上下求索。《国民阅读文库·探索发现系列》宛如一个色彩斑斓的万花筒,撷取了古今中外地理、历史、社会、自然、生物、文化等领域中最经典的未解之谜,用科学的态度、审慎的求证、通俗的语言,结合诸多文献资料、考古发现与最新的研究成果,探索、揭示谜题背后隐藏的真相与玄机。

数千年来,人类用智慧找到了诸多未解之门的钥匙,社会文明的进程也随之推进。昨日的谜题已破解,新的谜团又已出现。我们在充分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会获得更广阔的认知空间与文化视野,萌发出一种探索未知世界的冲动与渴望……PART 01 宝藏探险特洛伊的黄金宝藏公元前8世纪,希腊诗人荷马写下了两大史诗——《伊里亚特》与《奥德赛》,里面所描绘的事情都发生在公元前13世纪。人们从这两大史诗中了解到了特洛伊战争,并且一直传诵下来。没有人能确定特洛伊在当时究竟位于何处,但是特洛伊战争在人们的潜意识里被视为希腊人早期的一段历史。关于特洛伊的宝藏曾一次又一次地激起了千层浪,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传说中的特洛伊城

公元前700年~前200年是古希腊文明的全盛时期,关于荷马,有人说他是古希腊的一位吟游盲诗人,也有人说他是位富于灵感的史学家。《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一直被视为文学的初期经典之作,但是到了19世纪,人们开始怀疑特洛伊和特洛伊战争的真实性,这个口口相传的战争不再被认为是历史,而是被视为模糊不清的神话或传奇。学者们甚至开始怀疑有没有荷马这个人。他们推测这些诗不是出自一位诗人之手,而是出自多位诗人之手。

1822年,考古学家谢里曼在德国出生了。当时正是人们越来越怀疑特洛伊是否真实存在的年代,谢里曼却一直把《伊里亚特》和《奥德赛》看成历史,而不是单纯的文学诗词。

1868年,谢里曼第一次到了希腊和小亚细亚,目的就是去寻找传奇中的特洛伊城。在史诗作者荷马的“向导”下,踏上这片土地后的谢里曼兴奋不已。谢里曼手捧着“荷马史诗”,认定一个名叫布纳巴西的村落和一座称为西沙里克的小山和特洛伊传奇有着神秘的联系。于是他开始考察这两个遗址,经过一番对比后,他认为西沙里克小山更加符合《伊里亚特》史诗中所描述的特洛伊城的位置。

1870年,谢里曼决定对这座小山进行挖掘。事情进展得比谢里曼想象的还要顺利,他很快挖出了一段石墙,这石墙足足有6英尺厚,建筑得相当牢固。他深信这就是荷马在史诗中描写的特洛伊城墙。1871年,谢里曼雇佣了120名民工,正式开始了挖掘工作,谢里曼命令他们尽量挖宽、挖深,随着一条130英尺长的坑道的挖出,小山几乎是从一端挖到了另一端。最后呈现出来的景象使谢里曼大吃一惊,埋在下面的不仅仅是特洛伊,而是一大“摞”的城市!废墟一压一层,每一层都代表着一个城市,各层之间又有泥土层相隔。谢里曼认为真正的特洛伊,也就是“荷马史诗”中描绘的特洛伊,应该是在最下面或靠近最下面的地层。当时谢里曼根本没有考虑到这座遗址小丘上面的几层地层也有着很好的考古实证价值,一心想找到特洛伊城的他命令民工残忍无情地用大车拖走了成千上万立方的泥土和石头,于是这些历史文物在他大刀阔斧向底层发掘的鲁莽行动下都化为了乌有。

1873年,挖掘工人在接近小丘遗址底层的地方挖出了石铺路面、大号陶罐。同年5月,一栋大型建筑物遗址也随之显露出来。谢里曼坚信,这就是特洛伊的最后一位国王普里阿摩斯的宫殿遗址。这个遗址的不平凡还在于这里还隐藏着普里阿摩斯国王的黄金宝藏。

据说,当工人们挖到“普里阿摩斯国王宫殿”的基石时,谢里曼突然看见在黑暗之处有金子在闪光。为了避免这件事走漏风声,办事谨慎的谢里曼匆匆叫这些工人收了工,他不想让当局知道他发现了黄金,因为根据当时的要求,发掘者不得不将所发现东西的一半上缴土耳其政府。民工一走,谢里曼顾不上头上石砖快要砸下来的危险,疯狂地开始挖金子。他发现大量黄金饰物一个紧挨一个存放着,因此他推断出这些金子之前肯定是放在木箱里,但是木箱随后又腐烂掉了。随后,他在坑的顶部发现了一个小室,里面装满了金、银器皿,还有一些银锭和工具。谢里曼收获了大量黄金珠宝饰物,据统计,其中有3件头饰、60只耳环、6只手镯和近9000颗黄金珠子。

谢里曼想方设法地把这些珍宝运出了土耳其,送到了希腊,并把它们藏在自家的花园和货棚里。1874年,谢里曼终于决定将此事公诸于世。这件事顿时便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土耳其政府坚持这批宝藏是属于他们的,要求谢里曼应该全数归还;对考古学家和学者而言,他们迫不得已地想看到这些稀世发现;在普通人心目中,谢里曼一夜间成了大英雄。最后,土耳其人不断给希腊政府施压,这批宝藏在希腊是待不住了,谢里曼不得不把它们都送到了德国,存放在柏林一家国立博物馆中。黄金宝藏不翼而飞

谢里曼去世后,威廉·朵普菲尔德继续在西沙里克遗址上进行探察。他曾经在1882年受雇于谢里曼,负责监督发掘工程进展。当时谢里曼发现的废墟由9个不同地层构成,其中特洛伊Ⅱ就是谢里曼认为是“荷马史诗”中提到的特洛伊所在的地层。但是“荷马史诗”中描述过的特洛伊建在公元前13世纪,因此威廉认为,真正的遗址比之前谢里曼估计的要古老得多,也就是说,特洛伊会在新近得多的地层,很可能在特洛伊Ⅵ中找到。随后威廉发现了一堵大型石墙,他宣告:这才是“真正的特洛伊”。

根据现代考古学家的考察,威廉·朵普菲尔德的推断是正确的。特洛伊Ⅰ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3000年;特洛伊Ⅱ,也就谢里曼认为的特洛伊城,建在公元前2500年至前2200年;特洛伊Ⅵ,大约在公元前13世纪建成,也就是《伊里亚特》史诗中所描述的年代;特洛伊Ⅷ,亚历山大大帝在公元前4世纪曾造访过的座希腊城市;特洛伊Ⅸ,位于最上地层,是古罗马的新特洛伊城。那么随后普里阿摩斯藏宝的命运如何了呢?这也成了现代考古学的最大秘密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担心这些珍宝被敌人抢去,将一切艺术珍宝统统打包,藏进了地下碉堡中,其中也包括特洛伊的黄金宝藏。随后,二战的战局越来越混乱,取胜的苏联和美国军队占领了德国,尽管如此,许多珍藏品还是不翼而飞。名画、古书、珠宝饰物、古董,以及其他有价值的东西,不是被士兵抢走,就是作为获胜方的战利品而被没收。更糟糕的是,一些德国人也禁不住诱惑,趁着混乱的局面,私自占有了不少珍宝。

在如此混乱的情况下,特洛伊的黄金宝藏也不见了。在特洛伊宝藏消失的那段时间里,各种猜测开始流传。一些历史学家们哀叹这样的损失,害怕这批稀世文物已经被熔铸成了金锭,最后剩下的只不过是些没有什么价值的文字描述和残缺的照片了。另一方面,一些现代考古学者们甚至开始怀疑谢里曼所描述的寻宝经过是否真实,因为据说当时是谢里曼的妻子索菲亚用红色披肩偷偷运走了藏宝,对这种具有传奇色彩的说法他们提出了质疑,有证据显示当时索菲亚并未到达发掘这些宝藏的西沙里克小山。除此之外,谢里曼的各种记录和对藏宝的描述也有相互矛盾的地方。最后,这些学者索性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批藏宝并非一次发掘,而是谢里曼把许多较少的藏宝汇集在了一起,当做“普里阿摩斯宝藏”宣布了。谢里曼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强烈地渲染这次考古发现的轰动效应。

尽管这样的推测具有一定的道理,人们也永远无法知道谢里曼是“如何”与“何时”发现这批藏宝的,但是这批宝藏的归宿之谜最终还是解开了,1993年俄罗斯政府宣布谢里曼所发掘的藏宝在大战后就转移到了莫斯科。俄罗斯政府的这个公告几乎让所有人都感到十分吃惊,也激起了千层浪,土耳其、希腊、德国、俄罗斯在这批宝藏的所有权上展开了激烈争论。一直到1996年,这批由谢里曼所发掘的珍宝才在莫斯科展出。这是藏宝出土半个多世纪后的第一次公开亮相。

至于这批宝藏到底该归谁所有,至今也没有一个定论。世界各地的考古学家们希望,这批无价的、独一无二的艺术珍藏能尽快重见天日,以供学者们深入研究。时至今日,重要的科学考察仍在西沙里克进行。从1988年开始,德国和美国的考古学家就组成了一支考察队,对西沙里克进行的一系列探察,并且在小山周围找到了可能作为防护带的遗迹,即一条10英尺宽的壕沟。这条壕沟已深挖到底盘岩,包围着一大片区域,这暗示该遗址上的一些早期城市可能有考古学家们所估计的5倍大。1993年8月8日,考古学家在修复由罗马人建造的一个剧院时,竟发现了公元2世纪罗马大帝哈德里安的大理石雕像。

当初谢里曼寻找特洛伊城是想证明文学传奇的真相,而今天的考古学家们则已经把特洛伊视为具有悠久而曲折复杂历史的名城了。《特洛伊木马》,1560年,蛋彩画,尼科洛·德尔·阿巴特绘。特洛伊王子诱拐了斯巴达王后海伦,从而引发了长达十年的特洛伊战争。最后,希腊军队利用木马计,攻克了特洛伊城。圣殿骑士团的宝藏1096年十字军攻占了圣城耶路撒冷,后来有很多欧洲人前往耶路撒冷去朝圣,这时十字军的主力已经返回到了欧洲,朝圣者在路上常会遭到强盗的袭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历史上有名的圣殿骑士团成立了,他们的职责是保护欧洲来的朝圣者。历史上的圣殿骑士团与宗教、圣地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曾经的强大和富有,以及戏剧性的历史,让这个骑士团一直都是传说中经常出现的主角,而传说中圣殿骑士团留下的宝藏更是作为一个没有解开的秘密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人。巨额财富的来源

1119年,圣殿骑士团正式成立。这支经验丰富的职业军队肩负着保护朝圣者、保护圣地、保护耶路撒冷各个大要塞安全的重大使命。圣殿骑士团里的骑士大多是基督教成员,也包括少数教士、神甫和军官。他们披着军服似的斗篷,身穿锁环连成的盔甲,看上去威风凛凛。他们的盾牌是用黑和白来装饰的,还有一个白底的红十字,据说这个标志可以提醒骑士们自己曾在上帝面前发过甘于贫穷的誓言。在圣殿骑士团里,苦行僧的戒律和骑士的侠义精神是合二为一的。

在任何一个朝代,维护和扩建要塞都会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于是,领主或是君主们便把这项任务交给了圣殿骑士团。这个骑士团的士兵们训练有素,个个骁勇善战,并且这个军事修会组织严密,因此他们奉命守卫着大部分要塞,在保卫边界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也成了法兰西人仅有的常备军,也很快变得非常富有了。

圣殿骑士团以最初的封地为基础向外发展,不久便拥有大量的封地和城堡。再加上朝圣者大量无偿的捐赠以及教皇给予的种种特权,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便积聚了相当可观的财富。东西方的商行也被他们掌控了,他们开办的银行为朝圣者和国王们服务,接受君王们的定期存款,就像一个拥有各式分行的机构。他们也给人们提供存放首饰和黄金饰品的场所,通过收取利息和押金来盈利。当时,连法国和英国的国王都将国库资产托付巴黎和伦敦的圣殿骑士团保管。不得不说,他们是欧洲最早的银行家。从这些方面来看,圣殿骑士团在欧洲金融圈中的地位无法动摇的,因此当时有不少人认为他们富甲天下。

圣殿骑士团在历史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名字。它从军事角度来看一直是一支训练有素的职业军队。但是从政治角度来看,由于当时王权脆弱,它开始不安于过去的地位,并且越来越独立、好战和强大。在13世纪,圣殿骑士团就密谋参与耶路撒冷王国里的政治活动,并支持贵族派和反皇帝派,圣殿骑士团的所作所为,最终引起了欧洲各国和其他教会组织的不满,并被斥为异端。1312年,罗马教皇克雷芒五世召开维也纳宗教会议,正式宣布解散圣殿骑士团。1307年10月5日,法国国王菲利普四世下令逮捕所有在法国的圣殿骑士团成员。为了补充日趋窘困的财政开支,法国国王本来打算没收它拥有的巨额财富。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圣殿骑士团事先巧妙地把大量财富隐藏起来了。

1314年3月18日,法国国王下令以火刑处死圣殿骑士团的总团长——德·莫莱,就这样,德·莫莱被烧死在柴堆上。随后,基谢·德·博热伯爵请求法国国王准许把莫莱的尸体埋葬到另外的地方,成立一个“纯建筑师组织”以掩人耳目,国王想也没想就同意了。于是,博热利用德·莫莱的棺材,乘机从圣殿骑士团教堂的大柱子里取走了几箱子的宝藏,包括大量的黄金、白银和宝石等,并将它们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据说,圣殿骑士团有着自己的一项保密方式,他们用一套独特的神秘符号和秘密的宗教仪式隐藏了这批珍宝,也只有通过这一套符号这些珍宝才能被重新取出。正是因为如此,圣殿骑士团巨额财宝至今下落不明,关于它的埋藏地仍然众说纷纭,成了一个难解的历史之谜。宝藏的神秘符号和传说

关于圣殿骑士团事先就将宝藏藏好的行为,后来有人分析说,在国王采取行动的前几天,圣殿骑士团曾经收到了来自罗马教皇的通风报信。据历史记载,圣殿骑士团总团长德·莫莱在狱中时,得知了法国要彻底摧毁修会的消息。为了保存圣殿骑士团“传统和高尚的基本教义”,他立马采取了措施,他托人把自己的侄儿——年轻的伯爵基谢·德·博热叫到了狱中,秘密地将自己的职务传给了这位年轻的伯爵,让他把一些宝藏保存到“世界末日”,并让他在上帝面前发誓这样做是为了将来拯救圣殿骑士团。

根据一些文字资料,据说德·莫莱对自己的侄子说了一段这样的话,“我的前任总团长的遗体已经不在他的墓穴中了,在他墓穴里取而代之的是十分珍贵的圣殿骑士团的档案。只有通过这些档案,许多圣物和珍宝才能被找到。这些都是从圣地带来的,不仅有耶路撒冷国王们的王冠,还包括了所罗门王的四部金福音和七只烛台。这些东西都在总团长墓穴入口处的祭坛的两根大柱子里。这些柱子的柱顶能自行转动,圣殿骑士团积蓄的巨额财宝就藏在空心的柱身中”。

这些传说和一些已发现的圣殿骑士团的神秘符号,给后人提供了一些猜测的依据,有人认为现在的阿尔日尼城堡里就藏有这些棺材和箱子。阿尔日尼古城堡在法国罗纳省朗泰市管辖区里,归一位名叫雅克·德·罗斯蒙的伯爵所有,据说他对圣殿骑士团的内情颇有了解。

罗斯蒙先生在1950年的一天接待了一位英国上校的拜访。这个上校自称是英国某教会的代表,想购买下阿尔日尼城堡,因此专程来找罗斯蒙先生洽谈。他告诉伯爵英国教会愿意提供一亿法郎的高价买下这座古城堡。然而,罗斯蒙伯爵坚决回绝了他。

著名的考古和密码学家克拉齐阿夫人一直对圣殿骑士团神秘符号颇有研究,她在对阿尔日尼城堡进行实地考察后于1952年声称她在阿尔日尼找到了一些指示藏宝地点的关键符号,因此她坚信圣殿骑士团的财宝就在那里。根据她的推理,这些符号是从进口大门的雕花板上开始出现的,并且一直延续到了阿尔锡米塔楼,她认出那里有一个埃及古文字符号。而这个符号正好表明,除有宗教圣物外,一定还有一笔世俗财宝。

克拉齐阿夫人后来又说道:“阿尔锡米塔楼上总共装有八扇窗户,全都又小又高,其中有一扇窗户被用水泥黏合的石头堵塞,必须开通这扇窗户,并在一天内观察射进这扇窗户的光线。下午两点至三点的阳光可能起着决定作用,它可能将照射在一块会显示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符号的石头上。但是,我想,只有非常熟悉内情的人,才会声称发现了秘密的钥匙。”中世纪圣殿骑士团成员的会议。

一个名叫尚皮翁的巴黎人也一直对圣殿骑士团的宝藏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曾经联系到了对圣殿骑士团有专门研究的作家雅克·布勒伊埃,以及得到了占星家阿芒巴波尔的指导,对阿尔日尼城堡进行过发掘。但是始终解不开刻在建筑物正面的神秘符号的内涵,最后不得不空手而归。

但是,根据法国“寻宝俱乐部”的最新发现,他们认为圣殿骑士团的财宝也许根本就不在阿尔日尼城堡,而是很有可能隐藏在法国夏朗德省的巴伯齐埃尔城堡。巴伯齐埃尔城堡四周曾有三大块圣殿骑士团的封地,他们在那里发现了大量圣殿骑士团留下的符号,令人晕头转向,并且在其中的利涅封地,人们还发掘出一座墓穴,而其中掉下来的一些石头上刻着一些符号,从这些符号中人们推断出有个骑士曾在圣殿骑士团被取消以后站在那里守卫过多年,因此他的神秘使命很可能和监护埋藏的财宝有着密切的联系。

当然还有一些说法。有人认为法国的巴扎斯、阿让以及安德尔—卢瓦尔的拉科尔小村庄附近可能藏有圣殿骑士团的一部分财宝,因为圣殿骑士团的神秘符号同样出现在了法国瓦尔市的瓦尔克奥兹城堡的墙上,圣殿骑士团把财宝隐藏在那里的传说也就由此而来。法国历史学家让·马塞洛则认为,圣殿骑士团的藏宝也可能在法国都兰的马尔什找到,因为那里以前曾是圣殿骑士团的“金缸窖和银缸窖”的所在地。

那么,当年威风凛凛的圣殿骑士团,究竟把他们的宝藏隐藏在哪儿呢?圣殿骑士团的财宝是否藏在阿尔日尼城堡呢?而那些刻在石头上的神秘符号又到底意味着什么呢?阿尔日尼城堡现主人雅克·德·罗斯蒙先生认为圣殿骑士团的财宝可能就埋藏在这座城堡里。但是,由于目前缺乏确切的理由,这座建筑物里那些令人肃然起敬的墙根本不可能被拆掉。“也许将来的某一天,未来的科学技术能为我们指点迷津。”雅克·德·罗斯蒙先生感叹道。直到今天,没人知道圣殿骑士的财宝是否真的存在或者在今天藏于何处。但是会不时有好奇的人默默地站在那刻着神秘符号的石头跟前,费尽心机地思索,希望能突然有灵感闪现,获得有关神秘符号以及宝藏的线索。中世纪的圣殿骑士,远征令其成为英雄也为其带来与日俱增的财富。阿提拉宝藏的千古谜团公元4世纪中叶,原在中亚大草原一带出没的匈奴人在伏尔加河外出现。匈奴人似乎个个是天生的骑兵,他们常年在马背上生活,酷爱骑马打仗。他们自公元370年侵入欧洲东南部,在七十余年间以旋风般的速度劫掠了几乎整个欧洲,并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军事政权。在他们一路杀向欧洲的途中,所到之处抢走了不少财宝。经过历史的洗礼,这批宝藏早就不知所踪,那么历史有没有留下什么线索?到底还有没有可能找到这批宝藏?气势汹汹的匈奴人

匈奴人是历史上的游牧民族。他们居无定所,不善农耕,常年在马背上生活。欧亚大陆北部广袤的草原是他们的故乡。匈奴人是天生的骑兵,他们在马背上具有高度的机动灵活性,经常像旋风般吹来,转眼就席卷而去。他们先是火速征服了伏尔加河和顿河之间的阿兰人,然后大举向东哥特人领地进攻,推翻了在顿河和德涅斯河之间由东哥特人建立的帝国。凡是被他们的铁蹄践踏过的地方,必定留下一片废墟,大量人口被杀,财物被劫夺一空。

大约在公元376年,匈奴人击败了居住在现罗马尼亚一带的哥特人,到达罗马帝国的多瑙河边界,欧洲中古史上持续了二百多年的民族大迁徙的序幕从此拉开。在匈奴人到来之前,东哥特人从未和骑兵交战过,更没有见过匈奴人如此迅猛的攻势。匈奴骑兵气势汹汹,连连击垮了东哥特人,东哥特人在这般排山倒海的打击下被打得落花流水,迅速向西逃窜,一直逃到了多瑙河边。

为了寻找新的生存空间,匈奴人又沿途打击西哥特人的部落,把他们驱赶到更向西的地方。很快,在西哥特人逃窜的路线上,匈奴人的铁骑向像滚动的雪球,接连不断地向西涌去,他们分别打败了汪达尔人、勃艮第人、盎格鲁——撒克逊人、法兰克人。匈奴人的进攻几乎把所有的日耳曼部落都给驱动起来。

面对如此快速而强有力的攻击,大量日耳曼人不得不蜂拥逃向西方,他们希望在罗马帝国境内能够寻求到庇护。得到罗马皇帝瓦伦斯的允许后,西哥特人越过了多瑙河进入罗马帝国境内的色雷斯一带避难。但是罗马人当时没有考虑到这些涌入的西哥特人对罗马造成了很多不安定因素和隐患,甚至为后来的罗马帝国灭亡埋下了祸根。

在成功给予欧洲第一次沉重打击之后,匈奴人停止了进攻,停留在多瑙河沿岸一带,他们在中欧地区建立了一个匈奴帝国,并且以匈牙利平原为中心。当时入侵欧洲的匈奴王是阿提拉,阿提拉时期的匈奴帝国掀开了匈奴征服史上最辉煌的篇章,因此毫不夸张地说,他是匈奴最伟大的统治者。452年,阿提拉率匈奴军队入侵意大利。东罗马皇帝马西安继位后,停止对匈奴进贡,导致匈奴军进犯意大利北部。

阿提拉出生于公元396年左右,在此前二十年,巴拉姆贝尔国王领导下的胡人经过不断努力,在中欧和东欧平原上建立起了较为稳固的军事霸权。不过可惜的是,在这二十年中,他们一直分为十多个互不隶属的部落,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阿提拉出生时,他的家族所在的部落定居在现在的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一带,是当时最为强大的胡人部落。阿提拉的祖父——胡王乌尔丁是东罗马帝国的宿敌,也是西罗马帝国的长期盟友。公元408年,胡王乌尔丁入侵巴尔干,但由于部下日耳曼人的叛变遭到惨败,这对于阿提拉家族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24年后,匈奴部族在鲁奥的领导下完成了统一。公元434年,鲁奥逝世,他的侄子也就是阿提拉击败了其长子布莱达,继任匈奴最高统治者。根据历史材料上的记载,阿提拉虽然看上去很粗野,但内心却很细腻,这与其多年来在外交、政治和军事舞台上磨炼是分不开的。阿提拉为人狡诈,野心勃勃,正因为他极其残暴凶狠,整个欧洲都在他面前发抖。

他曾经狂言“被我的马践踏过的地方,都不会再长出新草来”,欧洲人称他为“上帝的鞭子”,把他看成是专门来惩罚人类的煞星。这一切都足以证明阿提拉当时的震慑力。接连不断的征战抢掠

阿提拉继位后7年,也就是在公元441年他开始对巴尔干半岛东部实施一系列致命的打击。匈奴人一举摧毁了多瑙河畔的许多城市。此后,高卢地区的许多城市都未能免遭厄运。数年之后,当罗马使者经过这些地方时,仍可见岸边累累白骨,城内尸臭熏天。

公元442年,他们侵占了多瑙河地区之后继续攻击,但是著名的东罗马将军阿斯帕尔阻将这批匈奴人挡在了色雷斯一带。公元443年阿提拉再次发起进攻,这一次他们击溃了东罗马帝国的主力军,兵锋指向了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迫于压力,实在是万般无奈,便和阿提拉订立了和约,阿提拉强迫东罗马帝国每年要缴纳的贡金增加两倍以上,也就是以后每年向匈奴人纳贡2100磅黄金,而这一次当场就要支付6000磅黄金。

这样没过了几年,匈奴大军在公元451年初渡过莱茵河向西挺进。这时,罗马和西哥特国不得不联合起来抗击匈奴,还因此签订了一份协议。阿提拉亲自率领大军一路打败了比利时、阿拉斯、梅斯等地,凡是被匈奴人的铁蹄践踏过的城市均化为了一片废墟。后来匈奴大军来到了高卢中部重镇奥勒利亚尼,他们一连五周猛烈攻城,守城的罗马军队差点崩溃,但是他们请来了救援,罗马后期最伟大的统帅艾提乌斯率领罗马军队主力赶来,再加上西哥特联军,他们挡住了匈奴大军的攻势。

两军于6月20日在沙隆平原上相遇。这里是南下高卢纵深地区的一个大缺口,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当时阿提拉想利用骑兵优势,再借着所据地理之优势把艾提乌斯及其联军一举歼灭在此处,然后顺势南下,一举攻下罗马。于是他把部队分为了左、中、右三部分,左、右两路则由匈奴军及其附庸的混合部队构成,自己则率领匈奴主力居中路,他想用中间突破的战术来攻破他们。但是罗马大将艾提乌斯十分精明,他先按兵不动,然后仔细分析阿提拉的战术,在经过一番研究后他们决定把罗马步兵方阵置于中间,将罗马骑兵与西哥特军部署在两翼,并相应地做了两翼进攻的部署。

大战开始后,阿提拉令中路的匈奴骑兵全力冲锋。匈奴军凭借骑兵的优势在苦战中稍稍占了上风。可是没有想到,指挥作战的西哥特王提奥多里克在纵马驰驱时,被突然飞来的一支标枪击中,他翻身落马,不幸被乱军踩踏而死。西哥特人的愤怒无疑被提奥多里克的战死激起了,他们开始决一死战,西哥特军个个像杀红了眼一般拼命战斗。到了傍晚时刻,匈奴人就开始渐渐招架不住了,后来罗马与西哥特联军反败为胜。阿提拉见情况不妙,便借着夜色的掩护冲出重围,狼狈地逃回了用战车围住的营地。

根据历史的记载,共有16.5万人在这次战役中死亡。沙隆之战是阿提拉这条战无不胜的“天鞭”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惨败。后来有历史学家评论说,正是由于艾提乌斯在公元451年的沙隆大战中取得了胜利,西罗马帝国才免于灭亡,否则历史将可能被改写。公元452年,阿提拉的军队经过休整后入侵了意大利,横扫了包括阿奎莱亚、帕塔维翁、维罗纳、布雷西亚、贝加莫、米兰在内的许多城市。阿提拉每踏平一个城市,都要抢掠大批的金银财宝。后来匈奴大军不幸碰上了天灾和瘟疫,他们踏平整个亚平宁半岛的宏伟计划也不得不停止了。

由于连年征战抢掠,到公元5世纪中叶,匈奴帝国已成为横跨欧亚两洲的当时世界上最豪富的大帝国,自然而然地,匈奴王阿提拉成了世界上拥有最大权势与最多财富的人。“匈奴王的珍宝”早已是闻名于世的一笔巨大财富。曾经就有人统计过,就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仅东罗马上贡给匈奴王的黄金就达2.1万磅之多。但是匈奴是一个一直保持着游牧习惯的民族,他们不会大兴土木修建许多建筑,因此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开支,而阿提拉又有收藏珍宝的嗜好,因此匈奴人从各地掠夺来的金银和珍宝大多保持着原有的数目。

阿提拉一直严厉执行着严酷的专制制度,他的臣民稍有不合其意的就会遭到严惩。因此在匈奴王国内部,除他本人和极少数亲信之外,根本无人敢过问他的珍宝,更别提知道这笔财宝在哪儿了。但是在公元453年3月15日,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发生了,阿提拉在新婚之夜突然死去。他死之后,匈奴人没有给后世留下一个活口,所有参与埋葬阿提拉遗体和宝藏的工人全部被处死了。

关于阿提拉的死因没有人知晓,连阿提拉的坟墓在什么地方世人都不知道,他那巨额的宝藏也就没办法找到了。此后匈奴帝国一蹶不振,渐渐沦落灭亡。但是,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谈论着这个有关阿提拉的陵墓和宝藏的故事。有一种传说是阿提拉的秘密墓穴隐藏在东欧平原的某个不为人知的偏僻山区,举世闻名的匈奴王的宝藏也埋藏在那地下墓穴之中。但是,这只是传说而已,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出现过明晰的线索。“希望之星”引发的厄运电影《泰坦尼克号》中,一直被女主角攥在手里的那颗蓝色大钻石是影片的一个亮点。你知道吗?这颗“海洋之心”并不是编剧和导演编造出来的,事实上,它的原型就是世界四大钻石之一——“希望”。这颗蓝色巨钻具有极其罕见的深蓝色泽,蓝得清澈透亮,蓝得不含一丝杂质,呈现出一种动人心魄的美丽,可谓是稀世珍品。然而,“希望”还有着“厄运之钻”的恶名,因为凡是拥有它的人,都逃不过厄运的纠缠,就像被下了诅咒一样,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颗厄运之钻背后有什么秘密吗?一直延续着的厄运

厄运之钻“希望”现在陈列在史密森尼博物馆,呈椭圆形,重45.52克拉,具有极其罕见的深蓝色。据说,它总是给它的主人带来难以抗拒的噩运,在它那像迷雾一样的历史中,充满了奇特和悲惨的经历。因此现在的人们观看这颗美丽的钻石时,会隐隐地觉得它散发着一抹邪气,并射出一股凶恶的光芒。

这枚钻石刚开始并不叫“希望”,也不是什么厄运之钻,而就是单纯的一颗法国蓝钻石。

公元1642年,一位叫让·塔维密尔的法国探险家兼珠宝商来到了印度,他在印度西南部得到了这块巨大的宝石金刚石,据说它来源于古都戈尔康达的克鲁尔矿一带。当时它足足重112克拉,浑身散发着“迷人的紫罗兰色”,被粗糙地割成了三角形。塔维密尔将宝石带回法国,献给了当时的太阳王路易十四,国王赐予了他一个贵族称号,并且赏他10万磅金币作为奖励。可惜的是,塔维密尔家中养有一个不孝子,他靠着父亲的这笔财富肆无忌惮地过着堕落糜烂的生活,可以说是坐吃山空,最后所有的钱财都被他挥霍得一干二净。可怜的塔维密尔到了80高龄时身无分文,仍然要为生计发愁,于是,他抱着一线希望,再次来到了印度。年迈体弱的塔维密尔竟然被野狗咬死,这位钻石的发现者最后竟落得了个客死异乡的结果。

这颗名钻的噩运传说由此拉开了序幕。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了在得到这颗美丽的宝石后将它琢磨成了重69.03克拉的钻石。奇怪的是路易十四仅戴了一次后,就患天花死去了。随后,法王路易十五继位,成了钻石的新主人。为了避免同样的厄运,路易十五从来不戴这颗深蓝色的大钻,而是把这颗钻石给他的情妇佩戴,结果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路易十五的情妇被砍了头。法王路易十六接手这颗蓝色大钻后,他的王后经常佩戴此钻,后来路易十六夫妇双双走上了断头台。路易十六王后的女友兰伯娜公主也是在戴了这颗钻石后在法国大革命中丧失了性命。

这一系列诡异的事件发生后,很多人再也不敢碰这颗倒霉的蓝色大钻。久而久之,它竟然从法国皇宫里消失了。没人知道这颗“厄运之钻”是怎么从法兰西的国库中消失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人知道它的下落。

这样一直到了1812年,这颗蓝色钻石出现在了伦敦的珠宝市场里,和其他财富一起被变卖了。由于买卖是秘密进行的,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没有人知道这颗蓝钻石到底落入何人的手中。法国蓝钻石仅晃了一下就再次从世人的眼前消失了。

十几年后,也就是1830年里的一天,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一位名叫威廉·法露斯的珠宝商店里来了一个神秘客人,他带着一颗蓝钻石,而这颗钻石正是失传已久的著名的“厄运之钻”。神秘客人要求把这颗钻石研磨成45.52克拉,不过没有想到的是,珠宝商的儿子看见这颗罕见的钻石后竟然把这颗钻石给偷走了,以高价把它卖给了一个叫伯琉的法国人。法露斯得知此事后被各种烦恼困扰着离开了人世,而他的儿子觉得对不起自己的父亲,在得知父亲的死讯之后也自杀身亡了。

当时伯琉知道钻石是偷来的,但因为抵挡不住利益的诱惑,还是毅然将它买了下来,然后他为了寻找钻石的买家一路到了英国,但是当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买家的时候,却离奇地死在了自己的床上。买家发现伯琉已经死去后,从他的鞋后跟里找到了藏匿的钻石,并很快以1.8万英镑的高价转手给了英国银行家亨利·霍普,这颗巨大的蓝钻石终于再一次重见天日了。

霍普用他自己的名字给这颗钻石命了名,由于英语里霍普就是希望的意思,因此法国蓝钻石从此被人们称为“希望钻石”。那么这颗钻石的诅咒有没有因为它的改名而消失呢?事实证明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不久后,那位买家在一次骑马中不小心落马而死。在他死后,他的侄子亨利·托马斯·霍普和他的外孙罗德·法兰斯·霍普为了这颗钻石进行了无休止的诉讼,最后,罗德·法兰斯·霍普打赢了这场官司,如愿以偿地把“希望”拿到了手中。可是,这颗蓝钻“希望”继续延续着它的厄运传播。小霍普后来娶了一位美国女演员约西为妻,但是,却因为生活放荡奢侈而最后被迫宣告破产,同时和约西办了离婚手续。约西在晚年穷困潦倒,经常埋怨那颗蓝钻“希望”给她带来了难以摆脱的霉运,并在1940年死于美国波士顿。1906年,小霍普为清偿债务被迫卖掉了蓝钻“希望”,此后的两年之内,“希望”被转卖了多次。“希望之钻”的诅咒

如果说这颗蓝钻“希望”之前给别人带来的厄运多半是偶然的话,那么这枚钻石在离开了霍普家之后,一路的旅程中则是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希望”钻石经过多次转卖后,于1908年落入了一位俄罗斯贵族卡德斯基公爵的手中。卡德斯基当时居住在巴黎,并且迷上了一名叫杜乐的舞女,卡德斯基把“希望之钻”借给杜乐佩戴后,她就因情夫的设计死在了舞台上,而公爵本人也在两天后被人在路上刺死。演出中的米耶·勒迪尔,法国女明星,曾在牧羊女剧院演出。俄国的卡尼托夫斯基王子曾将“希望钻石”借给她,然后在其首次佩戴该首饰登台时向她开枪,米耶侥幸逃过大劫。

随后,“希望之钻”流入了一个希腊珠宝商人手中,他将这颗钻石以40万美元的高价卖给了土耳其苏丹哈密德二世。这名珠宝商并没有因此和“希望”逃脱掉关系,就在他做成这笔大买卖的当天晚上,他所乘坐的汽车翻下悬崖,全家人都在这场事故中丧生。蓝钻“希望”在土耳其宫廷中由苏丹赏给他的亲信左毕德佩戴,可不久,左毕德便被苏丹处死。而苏丹自己也被一些青年土耳其党赶下了王位,成为了土耳其帝国最后一个国王。就在国家不保的时候,苏丹决定秘密派人将“希望钻石”、“东方之星”和“爱尔德之眼”这三颗钻石运往巴黎。这时,“厄运之钻”的咒语又再一次发挥了作用,负责运送的使者和三颗钻石一起神秘失踪了,至今也没人知道那位使者到底遭遇了怎样的事。等到“希望”再一次出现已是1911年,人们在巴黎著名宝石商卡路迪尔的商品目录里发现了这颗蓝钻的身影。卡路迪尔将“希望之钻”以18万美元的价格连同“东方之星”一起卖给了美国新闻大王、《华盛顿邮报》的创始人麦克兰,随后,麦克兰将它送给自己的妻子伊芙琳作为礼物。有人告诉麦克兰夫人,说这是一颗会带来噩运的钻石,并谈了不少历史上的传说,麦克兰夫人只是一笑置之。当时她并不喜欢“希望”的造型,于是请珠宝设计师重新打磨了“希望”,也就是成了现在人们看到的椭圆形,并用十几颗小钻石串成了一串钻石项链。她经常把“希望”和那枚94克拉的“东方之星”一起佩戴,来显示她的富有。“霍普”钻,即“希望”钻石,它被称为“噩运之钻”,因为所有拥有过它的人都遭到了厄运。“霍普”钻之名由英国银行家亨利·菲利普·霍普所起。

虽然麦克兰夫人不相信诅咒之说,但就在她得到蓝钻“希望”的第二年,麦克兰的母亲便死于肺炎。不久,他们九岁的儿子在自己家门口被一辆摩托车撞倒,不幸丧生。1929年,麦克兰和伊芙琳正式分居,麦克兰的精神状态几乎是呈直线下降,1936年,麦克兰死在了医院。1946年,伊芙琳的女儿又因为服用安眠药过量而死,而她自己也在第二年去世。

麦克兰夫人逝世后,1958年,美国著名的大珠宝商温斯顿几乎买下了她所有的珠宝,成了蓝钻“希望”的新主人。至此,这颗厄运之钻的厄运似乎开始有了转机。在温斯顿拥有这颗钻石的九年时间里,他带着这颗噩运之钻,在不同的季节多次飞越大西洋,一直都平安无事。

在1958年,温斯顿将“希望”作为礼物送给了国家。关于这颗钻石的故事,似乎到此终于可以告一段落了,但是人们对它的兴趣却一直没有减退过,人们围绕着这颗钻石的故事出版很多种书。我们不知道到底是这颗钻石会带来厄运,还是它只是厄运的预兆而已。现在美丽蓝钻“希望”平静地躺在史密森尼博物馆的玻璃罩里,等待着每天前来参观的人们。三星堆古城之谜在四川广汉南兴镇北,古老的马牧河在三星堆村形成月牙般弯道——月亮湾,河南岸是三个起伏相连的黄土堆,清朝《嘉庆汉州志》一书中就有过记载“三星伴月堆”。三星堆遗址被发现时,曾经轰动一时。无论是从规模、布局还是建筑工艺来讲,这都是令人吃惊的一座古城。三星堆遗址的发现是考古学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对研究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价值。与此同时,它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尚未解开的谜题。宝贵的文物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可以说纯属偶然。1929年的一个春天,当地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淘水沟时发现一块精美的玉石器,因为它有着浓厚的古蜀地域特色引起世人广泛关注;1933年,华西大学美籍教授葛维汉及其助手林名均首次对三星堆进行发掘,对三星堆半个世纪的发掘研究历程由此拉开;1980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联合对三星堆遗址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发掘出大片房屋遗址并进行了航拍。

一直到了1986年,三星堆才真正名扬四海。当时考古学家们挖掘出了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而从这两个坑中出土了上千件国宝重器,使整个世界都震惊了。英国《独立报》当时评价三星堆的发现时说“它比有名的中国兵马俑更非同凡响”。

三星堆古城面积非常之大,这在中国同时期文化中也是十分罕见的。古城的东、西、南三面都被城墙包围着,北边以鸭子河为天然屏障,面积超过了3平方千米。

说起三星堆遗址的年代可以追溯到4800~2800年前,延续时间近2000年。同时,三星堆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陶器方面,基本都遵循着同一个组合定式——高柄豆、小平底罐和鸟头形把勺;酒杯方面,有很有地方特色的瓶形杯,从外表上来看为喇叭口、细颈项、圆平底,很像今天我国北方地区用来烫酒的陶瓷酒瓶,也与日本人喝清酒用的酒瓶极为相似;玉石器方面,祭天礼日的璧、璋比较多,其中有一个号称“边璋之王”的玉边璋,长达159厘米,厚1.8厘米,宽22厘米,其加工精美,棱角分明,器身上刻有纹饰,这是在国内现有的考古发现中发现的唯一的如此大件的精美玉器。

在三星堆的两个祭祀坑中,还出土了共计80多件象牙制品,关于它的来源和作用,一些专家们提出了多种观点和看法。有的认为是通过贸易而来,有的认为在远古四川的生态环境适合大象的生存,因为在当地就发现了大量的半化石状乌木,单体巨大。不过不管它是来源于哪里,在当时都是统治者财富的象征。

青铜器也是三星堆里出土较多的文物。一些青铜人头像造型怪异,出土时面部均有彩绘,而且在耳垂上穿孔,用以挂戴耳环耳饰。除了这些青铜人头造型,还有形态各异的各种动植物造型,是当时用来祭祀的尊。其中有一个青铜鸡被誉为是写实主义的杰作。这些出土的文物都和中原文化有着很明显的区别,这表明三星堆文化不仅是古蜀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长江上游的一个古代文明中心,同时也再次有力地证明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一体的。

在这批文物中有一个集“扶桑”、“建木”、“若木”等多种神树特征于一身的青铜神树,高达3.95米,共分3层,有9枝,每个枝头上立有一鸟,这种鸟与普通鸟不同,它是一种代表太阳的神鸟;一根金杖上刻着精美和神秘的纹饰,装饰有两只相向的鸟、两条相背的鱼,并在鱼的头部和鸟的颈部压一只箭状物,同时有带有神秘笑容的人头像,在当时这根金杖用做权杖法杖;还有一个青铜立人像被称为铜像之王,也被人们赞为“面具之王”,据说这是蜀人先祖使用过的青铜纵目面具,长达1.42米,器身满饰图案的玉边璋,还有与真人头部大小相似的青铜人头像,都是前所未见的。这些出土的青铜器表明在商周时期,三星堆古蜀国即已有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有力地驳斥了传统史学关于中原周边文化滞后的谬误;自古以来真伪莫辨的古蜀史传说,因为三星堆的发现而让人们不再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三星堆最为繁盛的时期大抵属鱼凫王时期,出土的大量的鸟及鸟形器,其喙部大多如鱼鹰,很可能就是鱼凫的象征或其族徽。象征财富的象牙,以及充当货币的大量海贝,这表明在商周时期,三星堆古蜀国已具有较为强大的综合实力和相对稳定独立的政治地位。青铜神树,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青铜神树是世界上最早、树株最高的青铜神树。高384厘米,三簇树枝,每簇三枝,共九枝,上有27只九鸟,树侧有一龙缘树逶迤而下。据推断可能为神话传说中扶桑树。

工艺精湛的青铜器,大型的宗教祭祀场所,这些都是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因素。已有研究成果表明,三星堆的三个土堆亦很可能是人工夯筑的祭坛,三星堆盛行诸神崇拜并以太阳神崇拜为主神崇拜。因此三星堆文物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文物,它魅力无限,内涵丰厚,极具吸引力和震撼力,属世界文化遗产的范畴。一连串的谜题

然而,三星堆不仅带给了我们惊喜,也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例如,古时祭祀坑一般都是五个一起出现。如果在三星堆发现的两个坑真的是祭祀用的坑,那么剩下的三个坑在哪儿呢?还有被发现的可能吗?

以前提到过,三星堆古蜀国已建立了城市,产生了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并有了大型的宗教祭祀场所,这些都是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但出土物中没有可称得上文字的符号。在当时的没有文字的社会环境中,古代蜀族是怎么创造出那样高水平的物质文明的呢?

三星堆里也出土了那个年代蜀人的造型,这些造型大多都是高鼻深目,颧面突出,阔嘴大耳,耳朵上还有穿孔,表情似笑非笑,似怒非怒。面对这些造型诡异的青铜器,人们对此的感觉是“不像蜀人”。因此有人推断三星堆人有可能来自其他大陆。并且当把三星堆出土的金杖、金面具、青铜像等文物和其他大陆的文明进行对照时,竟然有很多地方都是相同的。既然在一万年前,亚洲先民就可以远涉另一块大陆,那么四千年前的三星堆古蜀国有没有可能出现来自南亚乃至欧洲的“老外”呢?另外,三星堆的奇异人物造型,如纵目人面像,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古代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形象,这会是天外来客的外形吗?或者这些东西是用于天人相通的器物?或者它们就是天外来客的遗存物?

三星堆出土的玉石器主要堆积在东北角。出土的器物大都变形了或者是残缺不齐。除一部分是由于在填土过程中打夯挤压所致外,有的是被火烧坏,尤其是玉璋和戈,大部分是入坑前就已经损毁了。有的铜器一侧或一端已被烧变形呈半熔化状态;有的玉石器被打碎,出土时残断部分位于坑内不同部位,有的甚至分为五处;有的拆为两段而重叠在一起;有的端刃或柄残断了,发掘时将填土进行筛过,也未发现残缺部分。有人推测这可能是当时人们在进行某种活动造成的。那么,为什么人们要将一件件国之重器先破坏再埋掉呢?

根据测定,两个藏物坑也不是同时填埋的,一号坑早于二号坑100年左右。可是让人们感到奇怪的是,两个坑的距离只有20多米,并且方向大体一致。另外,从这两个坑里出土最多的就是青铜器了,冶炼青铜时必须要用到铅矿。由于自然界中单一的铅矿很少,铅和锌往往是伴生在一起的,冶炼铅常用的矿石也称为铅锌矿。因此在使用了铅的合金中,往往都会发现微量锌的存在。但是对所有的样品进行检测,并分析了三星堆青铜器的成分后,得到的结果是在全部样品中未发现锌的痕迹,微量锌是不存在的。这表明蜀人使用来冶炼青铜的铅矿可能不是通常用的铅锌矿,而是无锌伴生的铅矿,这与同一时期中原地区冶炼青铜的原料铅矿的产地是不相同的。但这样的铅矿在四川没有被发现,古蜀人如何能得到它?

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最关键的问题是三星堆文明为什么会突然从成都平原消失。从三星堆古城布局看,当时的三星堆很像今天的成都,北邻鸭子河,马牧河由西而东贯穿全城,三星堆的古蜀先民“择水而居”的理念成就了它的繁荣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因此有人据此推断三星堆毁于一场大洪水。但是对于这座东方巨城突然消失的原因,专家们认为不会这么简单。

只有当这些谜题都解开时,神秘梦幻的三星堆古蜀国才会再现于世人面前。人们深信伴随着三星堆文物的影响与日俱增以及对三星堆文化研究的深入,谜底终有揭开的一天。青铜纵目面具,四川广汉南兴镇三星堆博物馆。大西国亿万宝藏之谜明朝末年,张献忠发动起义成功推翻了明朝在四川的统治,随后他在那里建立了“大西国”,并逐渐聚集了一大笔财富。后来清兵入关,“大西国”被吴三桂所灭,张献忠不得不退出成都。从此,四川民间就流传着“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这样的民谣,说的就是张献忠兵败退出成都时,把“大西国”的金银财宝秘藏起来了这件事。有人说谁发现了石牛、石鼓的记号,“大西国”的神秘宝藏也就可以找到了,那么“石牛”和“石鼓”分别代表着什么呢?富可敌国的大西王

1606年,张献忠出生在延安卫柳树涧堡,他曾经担任过捕快、军吏,但是后来因为犯法而被除名。1630年,张献忠通过别人的介绍投奔了高迎祥。1635年张献忠到了荥阳参加会议,与高迎祥等共同商讨进攻东方的策略。不久后,张献忠与李自成分裂后,张献忠率领他的部队进攻长江流域,而李自成则转向进攻黄河流域。

1637年,张献忠的起义部队遭到了由左良玉领导的明军的进攻,损失惨重,张献忠本人也受伤。一年后,张献忠被朝廷招安,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到了1639年,张献忠再次举起了反明的大旗,转战四川境内。1643年,张献忠成功占领了武昌,自封“大西王”。到了1644年8月9日,张献忠又很顺利地攻下了成都,传言他此时手下已有了60万大军。四川大部分州县很快被张献忠控制。

张献忠于8月16日举行了登基仪式,成为大西皇帝,改元大顺,并且定成都为西京。从那以后,张献忠扩大了声势,继续向山西、河南等地发动进攻。每占领一个地方,他们就会进行一次“抢劫”活动,并且他们抢的都是巨室豪富、达官贵人,因此很快获得了巨额财富。没过多久,就有传言说张献忠凭借烧杀掠夺聚集起大笔财富,“天府之国”的财富几乎都被他尽纳囊中,就连崇祯皇帝和他相比也只能算是“小户”而已。

张献忠拥有巨额财富后,也开始过上了骄奢淫逸的生活,民间就有这样的传闻:他曾经在皇城举办了斗宝大会,奇珍异宝、金锭银锭等摆满了整整24间房!令人目不暇接、羡慕万分。用这种方式,张献忠炫耀着他的富有,一脸的得意扬扬。

可惜好景不长,1646年,肃亲王豪格和吴三桂率领清军由陕南入川,攻打张献忠。就在这年年末,清军包围了整个大西军。张献忠一时手足无措,慌忙之中匆匆出城迎战,最后清将雅布兰将张献忠射死在凤凰山,一代“大西王”就这样沉淀在历史的尘埃里。

自从张献忠的宝藏随着“大西国”的灭亡消失以后,宝藏之谜就困扰着一代又一代关注这件事的每一个人。但是四川那么大,宝藏究竟藏在哪个具体的地方呢?围绕这个藏宝之谜,许多传说和猜想纷纷流传开来。有人说财宝埋在锦江河底,也有人说宝藏最后随船沉入了岷江,还有人认为张献忠的财宝被埋在了青城山等等。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成都还掀起过寻宝热,甚至有人还拿出了藏宝图,一时间许多人跃跃欲试,要成立寻宝机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