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4)(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7 01:13:58

点击下载

作者:编委会

出版社: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4)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4)试读:

“死屋”

在村子里,伊万诺维奇是一个挺招人喜欢的小伙子。但是,有一天,他突然莫名其妙地失踪了。村民们带着极大的惊讶和不安,四处分头寻找他的下落。

经过几天的努力,人们都一无所获地回到村里。经过商量,只好去求警方帮助了。

警察局了解情况后,派出几名警察,带着一条警犬来到小山村,他们让警犬嗅了嗅伊万诺维奇用过的东西,然后上路。在小伙子经常出入的地方进行搜索。

警察牵着警犬走上一条长满杂草的山间小路。

突然警犬竖起了耳朵,它大概发现了什么情况,鼻子贴着地面奔跑起来。

警察跟着警犬,来到一座房子跟前,发现地上有一行浅浅的脚印。

经过鉴定,这脚印正和伊万诺维奇的脚印一样大小,可能是他留下的。然而,脚印却在这座房子跟前消失了。

可以肯定,伊万诺维奇进过这座房子。

警察们打量着这座房子。这是一座沙皇时代留下来的古老建筑,占地面积不大,外形有点像教堂,从外面朝里望去,里面黑洞洞的什么也看不清。从外观上看,墙上到处是坑坑洼洼的洞眼,有好几个地方的砖头也已经剥落,一副破败不堪的模样。

有人偶然在墙上发现有两个用石灰水刷上去的字:“死屋”。

这两个使人毛骨悚然的字和这屋子神秘莫测的外形,给这座古老建筑笼罩上了一层恐怖的阴影。

警察们商量了一下,由两个警察带着警犬进去,其余的人留守在外面。

那两个警察一个手里端着枪,打着手电,另一个牵着警犬,提心吊胆地走进了“死屋”。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直到太阳落下山,进去的警察和警犬仍不见出来。守在外面的警察们大惑不解,绕着房子巡视一遍,并没有发现任何别的通道,这是一座封闭式的建筑。

当夜幕降临时,进去的人仍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人们开始惊慌起来:这难道真是一座“死屋”吗?进去的人再也不会出来了?难道伊万诺维奇也是消失在这座“死屋”里的吗?一个个恐怖的问号在警察的脑海里打转。

他们在“死屋”外面守了一整夜,第二天早晨,他们终于相信他们的同伴肯定和伊万诺维奇一样永远不会再回来了。

这件事情使当地政府感到震惊。为了想弄清“死屋”之谜,他们成立了由科学家组成的专门小组,并使用了飞机和各种现代化仪器对“死屋”进行观察、研究、探测,但毫无结果。

直到现在,这座神秘的“死屋”依然孤独地耸立在那片荒地上,成为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另一个谜,至于谜底,我们只好静待科学和时间给我们一个正确的答案!

妒火焚身的妻子

你能想象一个妒火焚身的人能做出什么事情来吗?在美国的奥克拉荷马州,一位妇女就因为妒恨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这位妇女平时非常在意丈夫手臂上纹着的一颗红心,因为红心内还纹有他以前女友的名字。于是一天夜里,趁着她丈夫喝得烂醉回家时,张口狂咬他的手臂,将那颗红心纹印咬掉,连皮带肉嚼碎,吐在抽水马桶里,方消了心头的怒气。

这个妒火焚身的妇女叫杜罗莉丝,38岁,是一个停车场经理,她的丈夫叫梅尔温·李维斯,40岁,是一个汽车花样表演的特技驾驶员,他们夫妇于5年前结婚,居住在穆斯柏吉市。“自从5年前我与梅尔温结婚后,每当看见他右臂上纹着的那个红心,及红心内以前他女友露比的名字时,我就气愤不过。”杜罗莉丝在“血案”发生后说,“就像他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女人一样,甚至他与我一同外出时也感到她的存在,而当我俩晚上睡觉时,也仿佛是3个人睡在一个被子里,我忍了又忍,可一个人的忍耐总是有限度的。”

这宗罕见的“咬夫奇案”发生在前些时候的一个晚上,体重200多磅的大块头梅尔温与朋友在酒吧喝醉后,步履踉跄地踏进家门,杜罗莉丝看到他烂醉如泥时已经有气,再看见他手臂上的纹印,不禁怒火上升,突然抓住他的右臂,狂咬狂嚼臂上的纹印,活活咬脱一大块皮肉,鲜血淋漓,她丈夫当场痛得昏过去。“当我醒来时,觉得右臂痛彻心脏,并看见杜罗莉丝在疯狂地嚼咬,就像一只饥饿的老鼠一般,而周围到处都是鲜血,情景十分可怕。”梅尔温事后回忆道。

他忍着剧痛自己开车到医院求治,医生为他止了血,缝合了伤口。为他治疗的医生说,梅尔温的创伤相当严重,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人咬的。他说鲨鱼咬的也不过如此。

梅尔温被妻子如此咬伤后,开始时很生气。但当他冷静下来想一想,认为妻子这样做,完全是因为太爱他的缘故,再加上他们俩平时感情不错,所以梅尔温原谅了杜罗莉丝,二人和好加初。

交战“亡命鸟”

美军打算在座荒岛上建立海军基地,于是上司便命令兰斯率领一个侦察组前去荒岛调查情况。

在沉沉夜色的掩护下,兰斯率领的橡皮艇缓缓地朝着荒岛靠近。夜色笼罩着大海,天际几颗寂寥的星星倒映在晦暗的海面上,泛着幽幽的光,“哗哗”的浪涛不时地拍击着坚硬的礁石。清淡的月光下,荒岛像一头沉睡的巨狮,无声地卧伏在前方。兰斯不由自主地摸了摸腰间的左轮手枪,同时用低沉的嗓音命令部下作好登陆准备。橡皮艇慢慢地进入了礁石区。这里浪涛湍急,把小艇打得摇摇晃晃如同醉鬼。突兀的礁石好像一个个青面狼牙的恶魔,随时想把橡皮艇吞没。

小艇在一片浅滩处停下,兰斯跳下了小艇。他留下了一个队员,其余人紧随其后。他们依靠附近礁石的掩护,悄悄地朝岛上摸去。荒岛上怪石嶙峋,荆棘丛生,夹杂着茂密的篙草。他们极其小心地向前挪步,双眼警惕地注视着四周。虽说这是座没有人烟的荒岛,可战争时期谁又能担保不出意外呢?兰斯甚至想到没准会遇到海盗,这些家伙可从来不愿到人多的地方去凑热闹。

现在他们已经来到荒岛的中间地带。兰斯正想松口气,突然,一个黑影在他左侧前方“嗖”地窜起,直冲他脑门扑来。

训练有素的兰斯少校敏捷地朝后一仰,黑影带着股强风从他脑门一掠而过。几乎是与此同时,他听到了一声惊叫,那是他的同伴。兰斯刚刚站直身体,才发现自己已被一群黑压压的东西包围了。它们尖叫着迎面冲来。兰斯一面发出惊呼,一面本能地用手去挡眼睛。但是,他的帽子却被猛地从头上揭去了。随即他觉得右手被狠狠地击了一下,火辣辣的疼。兰斯意识到,再过几秒钟,他就要在这可怕袭击者的进攻面前招架不住了。于是,他果断地扣动了扳机,尖利的枪声划破夜空。这突如其来的声音使袭击者愣了一下。趁着这宝贵的瞬间,兰斯不顾一切地冲出了包围,向浅滩撤去。这时四周也响起几声枪声,接着几个人影向他靠来,兰斯赶紧率领同伴迅速登上橡皮艇,由他在后掩护。

然而,怪叫声又挨近了。这回简直就像轰炸机起飞时所发出的隆隆轰鸣声,听的人不由得胆颤心惊。就在兰斯一个箭步跃上橡皮艇的刹那间,那些黑影铺天盖地般地占领了浅滩。

兰斯惊魂未定,看看他的部下,全都狼狈不堪,像是刚刚吃了败仗。不是军装破得像乞丐,就是脸上伤痕累累。

那些可恶的袭击者究竟是什么怪物,居然如此势不可挡,把训练有素的堂堂美国海军陆战队弄得这样狼狈,毫无招架之功?兰斯沮丧极了,只好等到天亮再采取行动。

清晨的海岛笼罩在一层薄如蝉翼的雾气里,宁静而朦胧,仿佛昨夜并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有了头一日的遭遇,兰斯他们更为谨慎了。几个人猫着腰,端枪向前走。才走了十几米,突然,一排黑乎乎的东西倏地窜起。“信天翁!”兰斯恍然大悟,昨夜袭击他们的正是这种鸟。信天翁摆开了进攻阵势,浩浩荡荡地向侵犯它们领地的“敌人”发起了攻击。它们用嘴啄,用翅膀打,用爪子抓,一只只奋不顾身勇猛顽强,只一会儿工夫就把兰斯他们给挤下了大海。

沮丧万分的兰斯只好向上司作了汇报。为了迅速占领这个荒岛,兰斯的上司向空军求援。一批轰炸机迅速飞到荒岛上空,进行了狂轰滥炸。随后由兰斯指挥大批部队登岸。这回兰斯信心十足,区区信天翁是绝对无法和装备精良的军队较量的。

但是,他发现他错了,事情并非他想象的那么轻而易举,连续的轰炸使岛上鸟尸成山,部队几乎寸步难行。更糟糕的是,附近小岛上的信天翁仍在玩命似的扑上岛来,同他的部队作殊死搏斗。兰斯只得又一次败下阵来。后来,又调化学部队来施放毒气来对付信天翁,大功率推土机在高射机枪的掩护下把堆积如山的鸟尸推走。

终于,岛上还是修筑完成了机场和公路。但是如果以为人和信天翁的战斗就此结束了,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这些“亡命之鸟”时常会来骚扰正在飞行的飞机,它们会撞坏螺旋桨或发动机,使飞机坠毁,有时还会落满整个飞机跑道。直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兰斯晋升为该基地的司令之后,他还在与岛上这些“亡命鸟”进行着战斗。

突袭奥运会

四年一度的奥运会是全世界和平的象征,它提倡互助友爱、平等竞争。但是1972年8月24日在西德慕尼黑市举行的第20界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却发生了恐怖主义分子的突袭事件,震惊了全世界。

大会进行到第11天的9月5日,在黎明前的一个小时,即4点30分,几个身穿各种服装的人,提着藏有机枪和手榴弹的工具袋,越过2米高的围墙,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奥林匹克村。奥运村里住着来自世界各国的约1万名运动员和官员。

他们毫不迟疑地照直前进了90米,来到了库诺利大街31号楼房。楼房的大门没有上锁,他们轻而易举地上了2楼,急促地敲击着以色列选手住室的大门。以敲击声为起点,以色列选手开始了漫长一天的死亡旅行。

奥林匹克运动会本来是呕歌全世界青年人的和平和友好的,是面向世界各国人民开放的宏大的体育盛会,特别是慕尼黑奥林匹克大会,为了抹去纳粹德国在1936年举行的第11届柏林运动大会留下的政治烙印,树立一种新的形象,大会始终洋溢着没有任何敌意的自由的热烈气氛。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就等于向犯人发放了自由通行证,为他们制造事件打开了方便大门。

而且在此之前,他们作好了缜密的准备。据说1名游击队员曾经在建造奥林匹克村时当过建筑师,另一个游击队员早在前一天就潜入了奥林匹克村,侦察了31号楼的内部情况。

4点55分,首先被激烈的声响从梦中惊醒的是举重裁判员约赛夫·格特普洛因特、运动员约赛夫·洛马诺,还有教练莫希焕·瓦英格,他们马上感到可能有恐怖分子,为了通知同伴和别的选手,便大声疾呼:“有恐怖分子,快逃啊!”与此同时,机枪喷出了火舌,刚当了三个星期爸爸的瓦英巴格教练躺在了血泊中,再也没有站起来。洛马诺身负致命重伤,不久即死亡。格特普洛因特则被绑了起来。

住在同一个楼的举重教练丘宾亚·索考夫斯基事后说:“当听到敲门声和令人恐怖的喊叫声时,我也立即意识到了是阿拉伯人的袭击,接着又听到了‘快逃’的喊声,我便夺门跑了出去。”

罪犯的动作干净利索,再加上赤手空拳的选手毫无招架,使得他们的此次突袭行动变得十分顺利。他们搜索了左邻右舍,抓到9名以色列选手,并反绑住他们的双手,堵住嘴,把他们绑成一串推倒在床上。接着,恐怖分子用电话叫通了奥林匹克总部,告知说自己是阿拉伯游击队,已经抓了11名人质,要求以色列政府释放关押的200名巴勒斯坦游击队员,并要求确保自己从慕尼黑安全逃往阿拉伯的一个国家。具体地说,就是首先把巴勒斯坦游击队员送往除安曼和贝鲁特以外的其他阿拉伯国家的首都,等证实了上述条件已经达到以后,再就有关人质的释放和自己的出逃进行谈判。

恐怖分子限定的答复期限是上午9点,并且威胁说,如不答应条件,就要一个一个地处死人质,以示警告。后来期限多次变更为12点、下午3点、5点,但谈判却毫无进展,只有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实况通过电视、收音机播放到了全世界,事件发生后,封闭了奥林匹克村,记者团被拒之门外。可是,还是有几名记者、播音员、摄像师躲过警卫人员的视线,钻进了奥运村内的楼房里。美国ABC电视台的摄影师也钻到了以色列选手的宿舍对面的一座楼房内,一直跟踪报道到人质和恐怖分子撤离宿舍为止。在世界上许多人只能收听收音机广播的时候,ABC电视台的观众却能够看到恐怖分子的真实活动。

西德当局为寻求事件的圆满解决竭尽了全力。慕尼黑警察局长舒拉帕、奥林匹克村村长托雷格首先同恐怖分子进行了谈判。接着是慕尼黑市市长、巴伐利亚州内务部长、西德内务部长等,相继到达出事地点,同恐怖分子的头目进行了谈判,请求他们释放人质。下午,勃兰特总理也从波恩乘专机赶到慕尼黑,提出如下方案:把人质同德国人交换,支付一笔赎身金,政治性地解决这起事件。但是遭到恐怖分子的顽固拒绝。勃兰特总理请求阿拉伯各国首脑给予帮助,尤其是期待阿拉伯世界的领袖、埃及总统安比尔·萨达特从中调停。多次打电话,可偏偏他都不在,没能马上取得联系。接电话的总理西德基冷淡地说:“我不能作主”,然后就挂上了电话。勃兰特总理向朋友倾诉了自己的愤怒,指责西德基没有诚意。

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内阁成员聚集在国会阳光四溢的餐万里,收听转播实况。达扬国防部长一个人坐在另一张桌前,眺望着窗外的天空,陷入了沉思。梅厄总理用悲伤的颤抖的声音说:“太遗憾了,我不得不传达一条令人悲痛的消息。”然后又平静地宣读了被卷入这一事件的运动员的名宇:巴加、罗曼、苏比兹阿、加特夫洛因特、斯莱伊宾、瓦因巴格。

被扣作人质的选手们似乎恰巧代表了集中了许多出生于不同国家的以色列人。26岁的巴加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是一名律师,一年前移居以色列,刚刚成为一名举重运动员。33岁的罗曼出生于利比亚,他第一个被杀害。击剑教练苏比兹阿和举重裁判员加特夫洛因特是从罗马尼亚移居以色列的。18岁的最年轻的马克·斯莱伊宾是3个月前刚从苏联移居以色列的。马克的祖父回忆说:“我的孙子曾说过,一块回以色列吧,我的祖国是以色列,我要为以色列而载誉归来。”最后一位是瓦因巴格,他也被暴徒杀害了。

但是以色列政府的态度也很强硬,从一开始就不准备答应恐怖分子提出的释放巴勒斯坦游击队员的条件。

9月5日上午8点钟,配备了坦克、装甲车、救护车的特种部队国境警备队员前往奥林匹克村,这批经层层选拔特种部队队员大约三百人,担负着狙击恐怖分子、解救人质的任务。

奥林匹克村外的丘岭上聚集了上千名围观的群众。他们在哄哄嚷嚷中,密切注视着事态的发展。尽管也有人说:“恐怖分子手持机枪,太危险啦”,但大部分人没有想到这将导致一场悲剧的发生。这里有高声叫卖冰激淋和腊肠的小贩,很多人躺在阳光下的草地上,像是郊游似的。

在奥林匹克村里,不少选手对事件并不关心。在车水马龙的31号楼房前不远的中央广场,选手们很有兴趣地打着乒乓球和高尔夫球,扬声器不断播放着轻松愉快的波尔加舞曲。到了晚上,不少运动员和往常一样,纷纷前往迪斯科舞厅跳舞。

当然,也有对此次恐怖事件持关心态度的运动员。美国标枪选手施米特唉声叹气地说:“发生这种事,奖牌还有什么意义!”加拿大的短跑运动员查普曼所住的宿舍与31号楼相毗连,进不了屋的他发牢骚说:“难道要在寒冷的外面呆上一年吗!”美国马拉松选手穆哈说:“眼看着对面发生着屠杀事件,还怎么有心去比赛。”

恐怖分子虽杀害了2名运动员,但是在德国当局同恐怖分子谈判期间,皮艇和拳击两项比赛仍照常进行着。

固守在31号楼的恐怖分子时常出现在窗边,似乎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面对不知何时才能结束的这次恐怖事件,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召开会议商讨是否继续进行比赛。布朗迪基主席主张继续比赛,委员会通过投票,决定正在进行中的比赛继续进行,其他比赛项目,视情况再另行开始。这个附带条件等于暂停了比赛。

事件发生12个小时之后的下午5点,苏联同波兰的排球赛开始在离屠杀现场不到100米的体育馆举行。

另一方面,在同一时刻,身着防弹背心的10名警备队员,穿上西德军服悄悄地潜入到31号楼的地下室内,等待着突击的命令。

以色列政府强烈要求德国当局首先要营救出9名人质,但是,德国认为这等于向恐怖分子屈服而予以回绝。在以色列不答应释放巴勒斯坦游击队员的情况下,德国很难有一个好的解决方法。

以色列和德国经过艰难的谈判,最后终于选定三种方案。第一个方案是使用强硬的奇袭手段。即在与恐怖分子谈判的同时,警察突然发起攻击,冲进楼房。或者让警察从屋顶上突然冲进去,因为恐怖分子手握手榴弹,人质像佛珠似的串在一起,这一方案是十分危险的。

第二个方案是,向恐怖分子提供一架直升飞机,放他们与人质一起逃走,在他们离开31号楼向停在广场上的直升飞机走去的时候,狙击手同时向恐怖分子开火。但是这一方案有个漏洞:如果恐怖分子要求乘坐大客车,狙击手恐怕很难射中目标。因此这一方案也被淘汰。

最后一个方案是,用直升飞机把恐怖分子和人质送往机场,向他们提供一架开往开罗的客机,在恐怖分子和人质从直升机向客机走去时,狙击恐怖分子。结果决定采用最后一个方案。

同恐怖分子的谈判花费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直到晚上8点30分谈判才告结束。恐怖分子同意乘飞机离开慕尼黑。晚上10点钟,9名人质蒙着眼睛,被塞进拉着遮布的橄榄色的大客车,同恐怖分子一起,通过地下通道,向停在中央广场的3架直升飞机开去。

但是别有所图的西德当局并不准备将他们送往慕尼黑机场,而是郊外约25公里处的一个空军基地。那里有汉莎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27客机在等待着他们。

西德当局最后决定用上述的第三个方案在机场干掉恐怖分子。当局希望神经高度紧张的恐怖分子犯下一个哪怕是小小的错误。但是头戴白色呢帽、鼻梁上架着大墨镜的运动员型的阿拉伯头目却镇定自若、精明强干。他谨慎地检查了直升机后,让4名人质乘第一架飞机,让5名人质乘第二架飞机,包括一名蒙面人在内,恐怖分子分乘两架飞机,第三架飞机由西德领导人、国境警备队员和警察乘坐。

但是这时,却让西德当局大吃一惊,对方恐怖分子竟有8人。在此之前,他们认为恐怖分子的人数最多不超过5名。因此,他们在空军基地只布置了5名狙击队员。这不仅要求射击准确,而且在恐怖分子没有动手杀害人质之前,必须干掉8名恐怖分子。因此,需要非凡的射击技术和运气。

当直升飞机发出轰鸣声,飞越闪着恐怖灯光的空空如也的体育场时,传来了附近运动员的欢呼声。

但是,运动员们谁也没有料到,这是迈向地狱的第一步。

晚11点,有报道说双方在机场交上火。接下来,又传来捷报说8名恐怖分子全部被击毙。幕尼黑人民致欢呼。

耶路撒冷也听到了广播员的“事件圆满解决、人质安然无恙”的声音。梅厄总理转着圈为聚集在一起的内阁成员斟着白兰地酒,并按犹太的传统干了杯,祝贺人质的平安无事。

这一消息也向全世界作了报道。

但是,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晚10点30分,人质、恐怖分子和有关人员乘坐的3架直升机抵达空军基地。直升机着陆后又升空,在侦察了附近的情况后,才再次着陆,停在了距指挥塔35米处。此时,5名狙击队员在指挥塔严阵以待,并决定在直升机和波音727客机之间的150米区域内,狙击恐怖分子。射击所需要的亮度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上级指示说,在所有的恐怖分子进入狙击圈内,并有射击命令时,即可开始射击。

晚10点35分,只有4名恐怖分子在地面上的时候,狙击队员开了火。此时,2名恐怖分子刚刚检查完波音727客机,正在返回途中,另外2名恐怖分子以飞行员作掩护,正向波音727客机走去。恐怖分子2名被击毙,1名负伤。

与此同时,恐怖分子也向人质开枪进行威胁,并向指挥塔射击。之后,安静了一会儿。大约l小时以后,又响起了枪声。似乎是恐怖分子爆炸了直升飞机,直升机燃起了熊熊大火。

0点45分,警备队员顺利登机,5名恐怖分子被击毙。莫哈默德·阿布塔拉、伊布拉希姆·巴德兰和埃尔·德纳维三人成了俘虏。

验尸结果表明,全部死亡的人质中,5人中弹,4人被活活烧死。

9月6日凌晨3点,巴伐利亚州的内务部长用沉痛的声音发表了令人可怕的消息:营救作战失败,5名恐怖分子被打死,3名被俘,1名飞行员、1名警备队员、9名人质全部死亡。这一悲剧,3个小时以后传遍了世界各地。

此次恐怖突袭事件带给人心灵上的创伤是巨大的,很多亲眼目睹这恐怖事实的运动员无精打采、无心恋战。整个奥运村飘荡着沉闷压抑的空气。在筹备奥运会中作了长期不懈努力的组织委员长维利·达梅说:“坦率地说,我不赞成继续比赛。”以色列体育代表团说:“从哀悼死者和否定暴力意义上讲,应该中止比赛。从人道角度说也绝对不能再赛下去。”

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反对者,他们认为“如果中止比赛,正好是达到了恐怖分子的目的,陷入了他们的圈套”。可是,就连主张继续比赛的人们也对继续比赛的时间持慎重态度。

恐怖行动后的6日早晨,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召开理事会议。会上议论纷纷,最后接受了布朗迪基主席的意见,决定比赛继续举行。

理事会一天前已决定在体育场为被杀害的2名以色列运动员举行追悼礼拜,同时重新开始比赛。在11名选手已经死亡,世界上数百万的人们以悲痛的心情听到这个惨剧之后,理事会也没有改变继续比赛的决议。比赛于当天在体育场举行了追悼礼拜仪式之后,重新开始。

上午10点钟,追悼礼拜开始,大约有8万人参加。身着运动夹克衫、头戴小帽的以色列运动员坐在了最前排,一旁还放着11张空椅子。布朗迪基主席在主席台上宣布比赛继续举行。他高声强调说:“两种野蛮的行为伤害了奥林匹克盛会,一个是排除罗得尼亚参加本届奥运会,另一个是对以色列运动员的恐怖行为。奥林匹克的精神不允许破坏。”

在响起稀稀拉拉的鼓掌声时,以色列原奥林匹克运动员希德恩·阿利埃尔悲伤地说:“我不知诸位是怎样想的。当体育场上空飘扬的世界各国的国旗降半旗的时候,为什么还要继续进行比赛呢?”

西德总统海涅曼说:“奥林匹克精神还活着,我们有义务更加爱护这种精神。”

可是由于阿拉伯各国强烈抵制这次追悼礼拜,比赛不得不推迟了一天。6日下午4点50分比赛重新开始,首先举行了手球比赛。

运动员中有的说:“即使中断一天,也会把劲头搞没的。”美国的长跑运动员普里夫思还说;“我的计划全被打乱了。”但是,不少运动员同意重新进行比赛。至少从表面看,奥林匹克大会又恢复了前两天的那种热烈景象。

9月11日举行闭幕式,比原计划延期一天。奥委会本想把闭幕式搞得简朴而肃静,可是年轻的运动员们还是又笑又跳,十分热烈。只有主席台上挂着的那面以色列国旗上的大卫之星,在白的布上显得更加幽蓝,表示着它的寂寥。

全部以色列人质之死,带给勃兰特总理沉重打击。这次悲剧使他长期以来追求同阿拉伯世界和解所做的努力化为乌有,同时也将影响他12月份大选中的再次当选。

勃兰特总理下令就下列事项进行特别调查:警备队员在机场造成的营救的愚蠢失败;奥林匹克村安全措施的漏洞以及误报原因等。

当时,西德当局采取的措施是得到以色列认可的,而且除此以外也别无他法。但是,营救作战的后果是残酷的。在选定狙击手人数方面的失误以及时机不当就开枪射击,这是毫无辩解余地的。实际上,2名以色列专家当时就在机场,但西德当局还是按自己的判断下令开枪。

也有人对奥运村的安全措施提出质疑。首先有一种批评认为:西德当局应该对以色列代表团实施特别的警卫。以色列外交部发言人也说:“东道主应该负警卫的责任,如果西德当局建议进行特别警卫的话,毫无疑问,我们会接受的。”

但是,据西德当局说,以色列曾经说过:“我们要自己保护选手代表团,不需要其它特别措施。”

也有报道说,实际上以色列并没有配备秘密特工,在代表团当中只配备了2名警卫员。

但是,两国实际上都在推卸责任,因为不管怎样都应该对以色列选手实行更严密的警卫。

7日上午8点,埃尔·阿尔航空公司的专机载着以色列代表团(包括10名运动员的尸体)从慕尼黑起飞,返回祖国。在特拉维夫机场的一角,死者的亲属和众多的群众悲痛欲绝地等在那里。

死者的亲戚朋友痛哭不已,向用国旗盖着的灵枢献上一束束鲜花,身穿运动夹克衫、头戴白帽,仍然是慕尼黑追悼会打扮的运动员紧随其后。

下午2点,为死难者举行了国葬。阿隆副总理代表梅厄总理致了悼词:“这是与奥林匹克精神相违背的残酷行为,我们要战斗到底。”

以色列毫不迟疑地迅速采取了报复行动。

7日早晨,以色列陆军巡逻部队在与黎巴嫩交界处杀害了1名阿拉伯游击队员。之后,又越过国境线侵入黎巴嫩境内,追踪了一帮游击队员。

翌日,以色列空军又侵入黎巴嫩和叙利亚的腹地,轰炸了10处游击队基地和海军基地。鬼怪式轰炸机和海市蜃楼式轰炸机,17分钟结束轰炸,包括游击队员在内约有60余人在炸弹和火箭的攻击下丧生。

另外,以色列战斗机在格兰高地上空同叙利亚战斗机展开了空中较量。据报道以军击落3架叙利亚战斗机。

以色列军事当局说:“我们期待着法塔赫和‘黑九月’游击队接受我们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条件,如果他们不答应,我们将保留进一步行动的自由。”但是很难想象游击队会屈服于这种威胁。事实上,游击队的屠杀、以色列的报复,仍在继续进行着。

在美国,尼克松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乔治·马克格文都谴责了恐怖事件,并说:“要防止恐怖事件的发生,不得不采取强硬的手段。”尼克松总统进一步强调说:“必须对以色列血统的美国人和访问美国的以色列人采取最大的安全保护措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马克格文说:“要对庇护罪犯的国家给予制裁,并从国际社会中驱逐出去。”

各国领导人都呼吁防止恐怖行动,但想取得步调一致是很困难的,因为各国的利害关系并不相同。在华盛顿召开的防止劫机事件的17国会议也没能达成协议,即中止飞机进入庇护劫机犯的国家。就连美国的同盟国英国、法国等国家,也把商业方面的利益放在优先地位。对阿拉伯采取单独政策的苏联,当然也不会明确表态制裁阿拉伯国家。

历史上的古希腊在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也没有停止过战争,但是他们对运动员绝对保证安全。可是,恐怖分子不但把战斗带入奥运村,而且向全世界表明世界是不安全的。他们这样做同时也影响到阿拉伯同胞的生命,威胁了中东和平。

7日晚上,举行了审判大会。慕尼黑检察厅以绑架和杀害11名以色列运动员的罪名,对3名生存的恐怖分子进行了起诉。另外,还决定送还5名恐怖分子的尸体,并通告了阿拉伯联盟事务局长利亚德。11日尸体运到了利比亚。

11日晚,开罗的巴勒斯坦人公布了恐怖分子在进入以色列运动员宿舍数小时之前写的一份遗书。遗书对干扰奥林匹克大会表示道歉,并且说他们并不想破坏这个美好的世界,只是想用死的方式来让全世界承认犹太复国主义者统治阿拉伯人的可怕现实。

追击抢劫犯

丹佛大学名扬天下,那么相对的,这所著名大学所坐落的美国城市丹佛,如今也是十为人知。

这年2月的丹佛市正处于冬春换季乍暖还寒的时节。9日下午,寒风萧萧,大街上车稀人少,热闹的丹佛市此刻显得冷冷清清。

此刻,一个个头不高的年轻人走进丹佛市银行的营业间,他穿着一件黑色的风衣,面色格外阴沉,头发蓬松,一双眼睛在黑色镜片后面闪烁着若隐若现的凶光。

这个年轻人把随身携带的手提箱放在柜台上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手脚麻利地从腰间拔出了一把手枪,用黑洞洞的枪口指着柜台内的出纳员。“快点!把所有的钱都放到箱子里,不然,我就杀了你!”每一个字都是恶狠狠的,充满杀机。

这个年轻的抢劫者名叫哈森。虽然哈森此时刚刚24岁,却已是绑架、伪造、偷盗和抢劫的老手,可谓是五毒俱全,无恶不作。

早在19岁那年哈森就曾在得克萨斯州绑架了一个小男孩,企图向男孩儿父母勒索5万美元赎金。却由于疏忽,那男孩儿乘其不备逃出了他的手心。哈森得不偿失,结果锒铛人狱,被判处25年徒刑。

但不到一年,哈森就成功地越狱逃跑了,并开始流窜做案,抢劫银行。

21岁时,哈森再次落人法网,被加刑判为终身监禁,并被送到了一所戒备森严的监狱中看管。谁料哈森手段高明,胆大妄为,竟再次越狱成功。不久,他又抢劫了一家银行,随后便离开了得克萨斯,开始窜入科罗拉多州。今天,他故伎重演,瞄上了丹佛市银行的大把钞票。

出纳员蒂米,年方二十。头脑极为冷静的她并没有被哈森的枪口吓倒。她权衡了一下,知道此时盲目抵抗是无济于事的,便一边往手提箱中装钱,一边暗暗在心头记牢了罪犯的相貌特征,并思考对策。

哈森得意地狞笑一声,一把夺过装满钱的手提箱。然后他晃了晃枪口:“小心点,如果你敢报警,我会回来宰了你!”然后,他便几步冲出了营业所。

蒂米小姐不加思索将情况上报,再由上级迅速报警。透过营业所的玻璃,他们看见罪犯钻进了路边的一辆福特牌轿车。“各值班警车请注意,一名持枪抢劫犯驾驶一辆福特牌轿车,正在向罗尔大道地区逃窜。请立刻进行追捕!”一道命令,很快从警察局通讯联络中心发出。

美国警察以反应迅速扬名于世,这主要也得益于先进的电讯联系。果然,几分钟内,几辆警车便风驰电掣般赶到了出事地点,接着又沿着罪犯逃走的方向追去。

其他警车也火速向这一地区靠拢,展开堵截。

这样,一场激烈的汽车追逐战开始了。

就在案发地点附近的空中,一架直升飞机正在盘旋着,像是光临了丹佛市的一只雄鹰。麦克·斯维尔和吉姆·斯蒂尔正巧在直升飞机上,俯瞰大地,为晚间的电视节目拍摄着街景。

驾驶直升机的37岁的飞行员麦克经验丰富,是一个老牌飞行高手。1970年,他在越南战场上担任直升飞机驾驶员,经常出生入死地执行各种空中侦察任务,有着1000多个战斗飞行小时。他曾用直升飞机成功地将一批美国兵从被围困的丛林基地中撤了出来,因此获得了“勇敢者”勋章。复员后,麦克一度在丹佛地区当警察,在他的协助下,亚当镇的司法部门建立了一个直升飞机分队。在干了整整10年警察之后,他又到一家电视台担任了直升飞机的飞行员。他那精湛、高超的驾驶技术,使他的同行们望尘莫及,并由衷地钦佩。

44岁的斯蒂尔是一位资深的摄影记者,素以胆大心细、勇于冒险而闻名丹佛市新闻界。他曾经冒着生命危险,拍摄过龙卷风、雪崩以及枪战等惊险的现场。

如今,这两人走到了一起,凑成一对绝佳搭档。突然间,他们听到了电视台主持人通过无线电传来的紧急呼声:“警察们正在罗尔大道地区追捕一名逃犯,如果你们看到就追上去!”

听到这,麦克立即将直升飞机驶向现场。斯蒂尔一双敏锐的眼睛,紧盯着地面搜寻着。蓦地,他发现一辆可疑的轿车正在高速向相反的方向驶去。“快,它在那里!麦克,快把头掉过来!”斯蒂尔激动地大喊着。

斯蒂尔看到,那辆车以时速60英里以上的高速驶过居民区,遇到红灯也不停下来,与迎面而来的车辆擦身而过,飞驰向前。斯蒂尔暗想:“这家伙一定是疯子,不想要命了。”此时,他也看到,许多警车正从两英里左右的范围向此靠拢过来。

出自新闻记者的职业敏感,斯蒂尔扛起摄像机,把镜头对准了奔驰而去的逃犯车辆和纷涌而至的警车。居高临下的有利角度,使他对地面上的活动一览无余。

为了配合斯蒂尔的拍摄,麦克必须不时地调整飞机的航向。同时,麦克把收音机的频道调整到了警察专用频率上,以便监听地面上警察们的对话。由于风速很大,底下那辆车又拐来拐去地行驶,麦克不得不用双手操纵飞机才能紧紧地盯住它,因此无法操纵无线电和警察联系。为了让警察意识到直升飞机正在跟踪目标,麦克驾机始终在着那辆车的上方飞行。

正在斯蒂尔拍摄过程中,他的两眼通过摄像镜头,看到了悲惨的一幕。

两辆飞驰赶来的警车,从正面冲向逃犯,试图截住他的去向。不料,罪犯不但不减速,反而加大油门冲了上去,大有与警察同归于尽的架势。为了避免撞车,两辆警车紧急拐弯,闪开了一条路。这样,罪犯的车趁机冲了过去,拐向州际公路。

此时,正好又有一辆警车赶到,迎面而来。哈森又故伎重施,迫使警车紧急刹车,车内的两位警察赶紧跳下车来。正要向罪犯开枪射击。但是,他们还没来得及开枪,驾驶警车的老警察罗伯特·威利,就一下被撞出去几米远,当即身亡,血流满地。就在其他警车停下来去抢救威利时,哈森又乘机冲出了包围圈。

这幕悲剧真是惨不人睹。

麦克激动地对斯蒂尔说:“吉姆,干掉这个可恨的混蛋!如果有必要,我一定用飞机撞死他。”

此时,斯蒂尔双手紧攥着摄像机,义愤填膺地说道:“放手去干吧!麦克!”

于是,从此时起,他俩已不再是拍摄街景的新闻记者,而成了对恶狼紧追不舍的“猎手”。

福特牌小汽车穿过城区公路,高速驶进了亚当镇。

麦克曾在亚当镇工作过多年,对其地形非常熟悉。在这条公路的尽头,麦克知道是个叉道。他初步判断哈森车速如此之快,肯定没有办法急转弯,后面肯定有好戏。

果然如他所料,哈森转弯不及,撞上了一棵树。晕头昏脑的哈森,急忙拎着皮箱弃车而逃,企图甩开头顶上直升飞机的追踪。他跳过一堵泥墙,跑过后院,在泥泞的雪地上跌倒又爬起来,一副狗急跳墙的样子。终于,他跑到了一所住宅前的停车场上,见有两辆汽车停在那里,哈森挥动着手枪,张牙舞爪地扑了上去,企图挡住第一辆车。但是,车里的人看到了这个凶恶的抢劫犯,便一踩油门,把车开跑了。

情急之下,哈森扑向第二辆车。车里坐着年轻妈妈玛丽安·巴宝莉和她年仅1岁的宝宝。哈森把枪管伸进车内,并伸手去抓绑在婴儿座上的小孩。机警的巴宝莉急忙把身子一低,猛踩油门,汽车便像箭一般飞驰而去。这一下可惹恼了哈森,他气得咬牙切齿,急忙向驶走的汽车狠狠开了几枪,打中了车后的挡风窗。

麦克看到罪犯的枪口亮了几下,知道他劫车没有成功。他降低飞机高度,向罪犯逼去。尽管哈森连连向直升飞机开枪,麦克完全不理睬他的威胁。无可奈何的哈森只好继续奔逃,他跳过路堤,跑过一片森林和小屋,跑进了一个拖车住房的停车场。

拖车住房外面正站着废品收购商约翰·劳雷尔和他21岁的痴呆女儿。哈森冲上前去,用枪管指着老约翰的胸部,另一只手指着那辆破旧的货车,威胁道:“要是你不把我从这里带出去,我就送你上西天!快开车吧!”

73岁的约翰曾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名志愿兵。他心里非常清楚,目前的意外局面可不是闹着玩的。“就这样了,约翰。”他一边往货车里钻一边暗想,“也许你活不过今天了。”“快开,绝对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哈森警告说,“帮我摆脱那架该死的直升飞机。”

直升机上的麦克和斯蒂尔这一下遇到了难题。他们没有办法直接通知警察,说逃犯在这辆绿色的货车里。一旦这个家伙逃到了前面交通繁忙的公路干线上,就会发生另一场疯狂的追逐战,还可能导致更多的伤亡。

麦克和斯蒂尔的努力没有白费,警察们终于意识到,新闻记者的直升飞机正在紧紧跟踪着抢劫犯。于是,4辆警车闪着警灯,掉头驶向拖车停车场,试图跟住直升飞机。

哈森看到迎面驶来的警车,忙把身子蜷缩在仪表盘下,用枪对准老约翰,并且恶狠狠地威胁说如果约翰停上来,就开枪打死他。

当这辆车与那队警车擦身驶过时,警察们所看到的,只是一位老人。

警察们没有发现哈森,这使斯蒂尔大失所望,他连忙打开直升飞机的玻璃门,用手指着那辆载有罪犯的车,大叫大嚷的示意。令人遗憾的是,地面上的警察始终未能发现他的提醒。

货车一驶上高速公路,一切就会变得十分不好办。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麦克一咬牙,决定豁出去了,为了引起警察的注意,他决定采取冒险行动——将飞机紧贴着地面追向货车。直升飞机沿路垂直降落下来,在离货车约30英里处的上空盘旋。这一招果然见效,警察们顿时醒悟过来,4辆警车又调转车头追向了货车。

可是,当货车离高速公路仅有一箭之遥时,抢劫杀人犯哈森又起身坐到了车座上。麦克已经能看到压在人质太阳穴上的枪管的闪光,他急忙向斯蒂尔说:“看来我们只有直接拦截那辆货车了,哪怕冒生命危险,我们也只有这样做了!”“好吧,我会把我们和大地接吻的那一瞬间拍摄下来作为与大地偷情的证据。”斯蒂尔扛着摄像机,尽管到了十分危险的地步,仍不失幽默地说。

麦克驾驶着飞机飞到了23万伏高压线下方。他清楚地知道,在电线和地面之间只有70英尺距离,如果操作稍有不慎,飞机就会摔得粉身碎骨。他灵活地驾着飞机,以“Z”形巧妙地绕过了一根又一根电线杆,飞到了货车的前面,飞机的左起落架从货车车顶上仅几英寸处掠过。

见此情景,老约翰大吃一惊,急忙踩了刹车,停下了货车。哈森气急败坏,用枪管指着他的脑袋威胁着:“如果你还要这条老命,就把车发动起来去撞那混蛋飞机!”“来吧,开枪吧,”老约翰平静地回答道:“我决不会去撞直升飞机!”

这时,罪犯又突然将手枪从司机头上移开,顶着货车的挡风玻璃朝直升机上的麦克瞄准。

这位老牌飞行员,本能地做了一个“退缩偏机”的动作,以干扰凶犯的瞄准。

情况万分危急!

就在凶手即将扣动扳机的一刹那,一辆警车及时赶到,它从侧向撞击货车,一下把它顶出几英尺远。

麦克马上停稳飞机,跳了下去。斯蒂尔跳下飞机后,仍继续扛着摄像机拍摄捉拿凶手的场面。他听到警察们的大声呐喊:“不许动!放下枪!”

然而,穷途末路的凶犯不愿意俯首就擒,哈森紧勒着约翰的脖子,并把枪口对着他的脑袋,“谁敢上来,我就打死他!”哈森咆哮着。“放了他,你跑不了。”警察们先后发出了几次警告,命令罪犯投降,但哈森仍顽强抵抗。

突然,哈森把枪口移向了最近的一名警察,企图拼个鱼死网破。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警察们抢先开火。从4支枪里射出的15发子弹,都枪枪射中了这个恶贯满盈的家伙!

就在离自己脑袋几英寸的地方,老约翰听到了子弹击中的呼啸声,粉碎的窗玻璃撒落在他周围。他感觉罪犯的手滑到一边,侧身一看,哈森已经一命呜呼了。

当人们把老约翰从车里扶出来时,老头尽管被吓得紧张万分,所幸安然无恙。就在凶犯身边的座位上,赫然扔着一支冒着幽蓝寒光的大号手枪。

抢劫案顺利结束,麦克·斯维尔、斯蒂尔和老约翰三个人一下子成了丹佛市的骄傲。他们原本平静的生活也因为这次抢劫事件发生了点微妙的变化。麦克因为参与了追捕,受到了来自警察、市政以及军事方面的奖励。斯蒂尔拍摄的长达22分钟的录像带提供了一场真实的追捕解剖材料,如今已成为一部珍贵的资料片,全美200多个警察局都把它当作案例教材播映给警官们看。斯蒂尔也因此成了全美国人崇敬的英雄。至于老约翰却因祸得福,他原来靠微薄的救济全生活,现在却有源源不断的社会捐款供他养老。

燃烧的印度洋

这件奇事发生在1977年11月19日,一艘西班牙货轮“太子号”正在驶往菲律宾的途中。此时的印度洋洋面上,风平浪静。

阿泽非尔正站在眺望台上观察情况。此时他懒洋洋地举起望远镜,蓝蓝的天,蓝蓝的海,一切都是那么惬意,他正沉浸在大自然赐予的美景中。突然,前方出现一团团水雾,阿泽非尔见后像中了邪一般大喊:“不好了,不好了,飓风来了,飓风来了!”边喊边向下爬。

这话就像一枚炸弹一般在船上炸开来,水手们一个个吓得面无人色,全无刚才潇酒悠闲的神情。正躺在船长室休息的康纳利船长听到报告后,感到很奇怪:凭自己多年的航海经验,这个季节的印度洋上,不应该会有飓风出现。

他疑心重重地爬上船台,举起望远镜,顺着阿泽非尔的指向望去。果然,在远处的海面上腾起一阵阵水雾,给人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这分明是飓风的前兆。

康纳利立即命令“太子号”在转舵,加速航行,力图做好防风准备。“太子号”迅速向那片水雾的左侧驶去。就在驶近水雾时,突然传来雷鸣般的响声,“劈啪”一声巨响从船身周围传来,一股股热浪袭向船员们,灼热难忍。站在船舷的水手们突然叫了起来:“火,火,水起火了。”康纳利船长匆匆来到右舷,只见海面上火苗乱蹿,闪着耀眼的蓝光,足有1米多高,且燃得极旺,仿佛有成吨成吨的汽油倾倒在海面上。海水被烧得气浪翻滚,不时地冲起一股股气柱,又如被烧开的粥一般,翻天覆地,熊熊不息。

康纳利困惑地道:“这是什么鬼玩意?真的是火在烧?”阿泽非尔搔了搔脑袋说:“恐怕真是火吧,也许这海底下有油藏,正在冒油呢。”

这时,火势已向船身蔓延过来,气浪不时地扑上船来,有几条稍长的火舌竟已舔到船舷上,滚滚热浪撩得人脸发烫。

康纳利船长赶忙下令,加大马力,尽快避开这片火海。火苗似金蛇狂舞,大海仿佛在燃烧。“太子号”艰难地躲避着火浪。但这火似乎长着眼睛,拼命的追赶着“太子号”,那几米高的火苗时不时蹿上船来,幸亏船驶得快,要不“太子号”准会被这火点燃爆炸,那后果不堪设想。水手们都不敢在甲板上走动,只好躲在船舱里祈求上天保佑。过了许久,“太子号”终于远远地避开了火海。

远离了危险的水手们又重新聚在甲板上,观看水火相容这一个罕见的景观,并且为能遇上这千载难逢的机会而祝贺。有人甚至还取出照像机拍摄起来,说是留作纪念。

事后,全世界都知道了印度洋起火的事情,各种猜测也随之而来。有人说,是海底有天然气冒出,由于海浪拍击形成热堆积,热堆积到一定程度使水温达到天然气的燃点而引起大火。有人说,也许是海底火山活动。更有人说,很可能是外星人在那里停留,大火和气浪是他们的飞行器引起的。

这个奇闻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生态环境学家的注意。各国科学家们组成了联合考查组于1978年3月又来到了“太子号”遇险的地方。可是那里除了空旷的海面,什么也没有。根据“太子号”的航行速度推算,那火海至少有10海里方圆,因此应该不会错过火海的地点。科学家们考察这一海域的海水和海底地质状况,均未发现什么可疑之处。结果,考查无功而返。时间过得很快,人们也差不多淡忘了印度洋上的那幕“水火相容”的奇景。

但是1987年,在太平洋上又发生了同一幕情景,这次遇险的是古巴货轮“雪菲利”号。这次,恰巧货轮上有个气象学者搭船,他记下了当时的大气状况。科学家们重新对这一奇怪现象进行仔细研究。经过反复实验后,科学家终于以那位气象学者的气象报告中发现了突破口。原来这一切都是风在幕后作怪。高速的风在掠过海面时,与海水摩擦,起了电离作用,将水分子电解成氧离子和氢离子,并通过风中的电荷作用,使氢离子发生爆炸,这才燃起了熊熊大火。

当然,这种现象必须借助一定的环境和一定的气象条件才能发生。而“太子号”和“雪菲利号”刚巧碰上了,其实这对于它们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因为如果当时它们不遇上这“水火相容”的奇景,那么将会有更可怕的强烈飓风在等待着它们!

反恐纵队

1977年10月的一个中午,地中海西班牙马略卡岛的帕尔马机场的候机大楼里,旅客们陆续地在服务台前办理着登机手续,根据飞行时刻表,本次飞往联邦德国法兰克福的联邦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的波音737“皇冠”号客机预定15点10分抵达目的地。

机场开始最后一次广播汉莎181次航班的乘客登机。就在这时,两个男人和两个黑发女人才匆匆赶来,在办理登机手续处出示他们的飞机票。后来的事情表明,他们是故意赶在这个最后时刻来的,目的是逃避机场警察的详细检查,以便蒙混过关。

他们穿着随意而整洁的假日服装。就外表而言,他们与其他旅客没有任何区别,只是他们的手提包显得比其他乘客的要重得多。

在护照检验处,他们出示了三份伊朗护照和一份荷兰护照。从护照上看,两个女人的名字是佐拉雅·安扎吕和沙娜·戈朗,两个男人的名字是雷察·阿巴钦和约翰纳斯·盖杜。护照检查官在护照上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之处,便急促地点了点头,祝愿这4位旅客“一路平安”。

并没有谁去注意这4个珊珊来迟者,只有在机舱内问候登机旅客的3位空中小姐对两个男子中的一个起了注意,因为此人穿了一身入时的绿色夏季西服、没有扎领带,显得引人注目。她们在机舱厨房内悄声议论起他:“坐在左排后座上的那个人像个可疑分子,坐在他身边的那位戴着银项链的乌发姑娘,不知道是不是他的女朋友?”

时针刚过13点,“皇冠”号飞机载着86名乘客、5名机组人员从跑道上腾空而起,飞向一碧如洗的蔚蓝色天空,把阳光普照的岛屿甩在身后。

37岁的机长于根尔·舒曼和比他小两岁的副驾驶莫尔根·菲托尔又驶上了归国的航途。对于他俩来说,驾驶这种飞机,实在是小菜一碟。他们在来汉莎航空公司工作之前,就在联邦国防军获得了第一流的飞行经验。他们对这架只有103个座位的小飞机的技术数据了如指掌,这种飞机每小时耗油2640公升,在加足油的情况下,最多可以连续飞行300分钟。

飞机正在飞近法国南部城市埃拉附近上空。

突然,机舱后部骚动起来,声音很响。附近的乘客全部都转过身去观望。

最后一分钟才登机的两个男子和他们的女伴从座位上忽地一跃而起,大叫大嚷地穿过通道,径直朝前舱奔去。他们横冲直撞,全然不顾其他旅客,猛地掀开头等舱的门帘,冲了进去。

驾驶舱的门猛地被打开了。正在指挥飞行的副驾驶菲托尔吃惊地转身一看,只见一只手枪的枪口正对着执行机长舒曼的脑袋。菲托尔还没有来得及采取什么行动,肋骨就被重重地踢了一脚,把他从座椅上踢了下来。那两个男人站在驾驶舱内用英语和德语大声吼道:“滚出去,你们被劫持了!”“把手举起来!”劫持者先是用英语,然后又用德语命令道。

菲托尔只得俯首听命,两只手交叉在脑后,一阵拳打脚踢把他从两个女人身边赶进了头等舱。两个女人大叫大嚷地挥舞着打开了保险盖的手榴弹。

此间,一个劫机分子始终监视着机长舒曼。

对这种场面,作为航空公司的飞行员,他们是有所心理准备的。但事到临头,这两位素来沉默寡言的汉子几分钟后才回过神来,明白了这里所发生的一切。

事情发生的如此突然,令机舱内的乘客瞠目结舌。

15点30分,米兰飞机安全中心报告:汉莎181号航班在厄尔巴岛附近空域离开了马略卡——法兰克福的航线,飞机正向罗马方向飞去。普通舱内的乘客谁都没有离开自己的座位,没有讲一句话。他们吓得魂飞魄散,愣怔怔地望着中间通道。头等舱的乘客被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驱赶着,双手抱着后脑勺的菲托尔,也跌跌撞撞地走向机舱后门,就像一群牲口似的被圈在了一起。

手枪正对着他们,两个女人中有一个用打开了保险盖的手榴弹威胁他们。她把手榴弹高高举在头上,让飞机上每一个人都能看得见,她那变了形的脸显示出了憎恨的心理和果断的神情。

这突如其来的场面把大家吓蒙了。直到守在驾驶舱里监视机长舒曼的那个劫机分子头目用机内话筒向大家讲话的时候,大家才完全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女士们、先生们,”劫机分子的头目用英语在麦克风里说,“我们不是恐怖分子,我们是自由战士。我们要求释放关押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土耳其监牢里的战友。”接着他又恫吓说:要是他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将会发生的事情用不着他来说,其同伙们手里的武器会告诉所有的乘客。

劫机者按照计划,控制了飞机和机上的所有人员,并将手枪一直对着站在后舱里的空中小姐和菲托尔。他们又从惊恐的旅客中找出了两名妇女,做他们的助手。

接着,那个为首的劫机分子用那种结结巴巴的英语命令道:“把你们的护照和证件统统丢在过道里!”他还威胁道:“你们要老老实实,不准隐瞒什么。我们会对你们从上到下进行搜查的,必要时,就把你们的裤子剥下来。要是在谁身上发现了什么,可别怪我们不客气。”

又有两名妇女被迫去做恐怖分子的助手。她们弯着身子,穿过通道跪下去,把散落在地上的护照和证件收起来。她们竭力控制着自己颤抖的手,就像木偶似地任人摆布。

接着,手提包又被集中起来,搬进了头等舱。

15点15分,汉莎航空公司的“皇冠”号飞机出人意料地降落在意大利罗马国际机场。

飞机着陆1小时后,意大利同行的电话报告交到了德国内政部长麦霍夫的手中,此刻他正在为施密特总理预定当天晚上召开的核心小组会议作准备。尽管此时他对这次劫机的背景还一无所知,但他还是在电话中恳求意大利当局千万不要让飞机再度起飞,无论如何要挡住它。

10分钟后,米兰飞行安全中心又转来了恐怖分子用夹着阿拉伯音的英语通话。这位恐怖分子自称“瓦尔特·马拉姆上尉”,“我们已经控制了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的飞机,我代表行动小组要求释放关押在德国监狱里的战友。我们反对世界上的帝国主义组织。”

麦霍夫在结束与劫机分子的通话后,再次敦促意大利政府保证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