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战:1945—1948(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7 10:56:35

点击下载

作者:杨晓明 主编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鏖战:1945—1948

鏖战:1945—1948试读:

前言

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投降后,迫于解放区和人民武装力量的强大,蒋介石玩弄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连续三次电请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到重庆举行和平谈判。为抢夺抗日胜利果实,在电邀我谈判期间,于8月15日,授意阎锡山派兵向我上党地区进犯。我军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打赢了抗战胜利后对国民党军作战的第一个大战役,加强了我方在重庆谈判中的地位,并加速了我军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战略转变。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悍然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全面内战爆发。解放区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起抗击,全国解放战争揭开了帷幕。

国民党妄图在3到6个月内消灭人民解放军,战争初期的苏中战役就此打响。华中野战军为粉碎国民党军的进攻,集中19个团30000余人,在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下,半个月的时间内,连续打了7仗。粟裕一兵多用、连续作战,以阵地守备与野战围歼互相协同配合为主线,通过灵活多变、不拘一格的指挥,实现了连续“七战七捷”。解放军由此获得了战胜美式装备国民党军的宝贵经验,苏中战役也被称为战略侦察性质的战役。

1946年冬天,东北民主联军在兵力较弱、战场环境恶劣、群众发动不深入的情况下,经过3个月的作战,彻底粉碎了杜聿明3个月内解决东北民主联军、半年平定东北的妄想。林彪设计了“南打北拉”、“北打南拉”作战方略,“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巩固和扩大了南满根据地,改变了东北民主联军在东北战场上的被动局面,并很快迎来了1947年夏季、秋季、冬季攻势的胜利,也为东北战场的战略决战——辽沈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7年春,国民党军向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被迫改为向山东、延安重点进攻。我军以较小的兵力吸引和歼灭敌军大量主力部队,采取“蘑菇”战术营造战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西北野战兵团用不到两个月时间先后取得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次作战胜利,被解放区军民称誉为陕北“三战三捷”,给胡宗南部以沉重打击,稳定了陕北战局。

1947年3月,蒋介石在向我陕北解放区发动进攻的同时,亲令陆军总司令顾祝同坐镇徐州,指挥部队重点进攻山东。华东野战军充分利用在解放区腹地作战的有利条件“耍龙灯”,用机动回旋的方法来调动迷惑敌人,连续四次同敌或接触或作战,并最终把其逼入“死角”——孟良崮予以歼灭。这次战役打击了蒋介石当时最强大的主要进攻方向,打击了蒋介石最精锐的部队,配合了陕北及其他战场的胜利攻势,有力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胜利信心,由此我军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1947年秋天,华北解放军发起的正太战役、大清河战役均不够理想,朱德总司令亲自帮助整顿后,即发动了清风店和石家庄战役。其中经过六天六夜激战攻克石家庄的战役,成为解放战争中“夺取大城市之创例”,为之后继续攻占敌大、中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作为敌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要点,石家庄的解放使晋察冀与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从根本上改变了华北战场的形势。

1947年夏,东北民主联军发动夏季攻势后,东北战局已经开始逆转,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民主联军为贯彻执行中共中央《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发动了秋季攻势。大量歼灭国民党军有生力量,彻底粉碎了陈诚的机动防御计划,完成了本身肩负的作战任务,并迫使国民党军统帅部从关内战场上抽调5个师的兵力出援东北,有力地配合了晋察冀战场的作战。一 针锋相对 寸土必争——上党战役

|交战时间| 1945年9月10日—10月12日

|交战地点| 山西省东南部屯留、长治、潞城、壶关、襄垣地区

|交战双方| 晋冀鲁豫军区太行、太岳、冀南纵队等共3.1万人;国民党军第19,第61军第69师,暂编第2、第6纵队,保安第5、第9团,第23、第83军,省防第3军等部共3.8万人

|指挥将领| 刘伯承、邓小平;阎锡山、史泽波、彭毓斌

|交战装备| 我军主要武器为缴获的部分国民党军和日军装备以及红军土制简陋武器;敌方晋军武器为诸兵工厂生产和国民党政府补充的充足先进装备,且有空中飞机支援

|交战结果| 歼敌3.5万余人,缴获山炮24门、轻重机枪2000余挺、长短枪1.6万余支,加强了中国共产党在重庆谈判中的地位,极大地鼓舞了解放区军民战胜国民党军的信心

太行山、太岳山、中间山的中间,有一个脚盆,就是上党区。在那个脚盆里,有鱼有肉,阎锡山派了十三个师去抢。我们的方针也是早定了的,就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事情就是这样,他来进攻,我们把他消灭了,他就舒服了。消灭一点,舒服一点;消灭的多,舒服的多;彻底消灭,彻底舒服。……

人家打来了,我们就打,打是为了争取和平。不给敢于进攻解放区的反动派很大的打击,和平是不会来的。——摘自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

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投降后,迫于解放区和人民武装力量的强大,蒋介石玩弄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连续三次电请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到重庆举行和平谈判。中共领导人以人民利益为重,以民族前途为要,以革命的大无畏精神,慷慨赴渝谈判。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在赫尔利、张治中等人的陪同下,从延安飞抵重庆。谈判从8月29日开始到10月10日结束。“谈判桌上的斗争,是和战场上的斗争相互配合的。”蒋介石为抢夺抗日胜利果实,在电邀我谈判期间,于8月15日,授意阎锡山在晋西电令汾东赵承缓部,派其19军军长史泽波,以第八集团军名义,率暂编37师、暂编68师和61军暂编69师、挺进第2、6两个纵队,保安第5、9两个团,共一万七千余人,向我上党地区进犯。1

上党,位于山西省东南的长治地区,古为上党郡。上党辖长子、屯留、襄垣、潞城、黎城、壶关、高平等数十个县。这一地区,东制太行,西据太岳,群山环抱着以长治为中心的诸多盆地,清漳、浊漳、沁水潺流于其间,地势险要,物产颇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1937年11月,太原被日军攻陷,阎锡山部撤离晋东南,上党地区相继沦陷。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第129师(刘伯承为师长,徐向前为副师长,后邓小平任政治委员),东渡黄河,深入敌后,在这里开创了抗日革命根据地。

重返上党,是阎锡山图谋已久的一桩大事。1943年,他勾结日军,陆续派出梁培璜的61军和史泽波的19军在浮山一带设立所谓汾东政权。1945年8月中旬,史泽波部抢占了长治及其周围长子、屯留、潞城、壶关、襄垣各县。2

晋冀鲁豫解放区,建立和发展于抗日战争时期,是解放战争时期全国七大解放区之一,它包括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四块根据地。该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刘伯承称之为“四战之地”:向东可配合华东作战,向西可配合晋绥和陕甘宁作战,向南可配合中原作战,向北可配合晋察冀作战。因此,刘伯承也称晋冀鲁豫野战军为“四战之军”。

晋冀鲁豫解放区在抗日战争胜利时,已控制了80多个城市,拥有约1400万人口。它的4块根据地基本上连成一片;全区军队发展到30万人,民兵发展到40万人;成立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以刘伯承、邓小平、薄一波、滕代远、王宏坤、张际春、王从吾、杨秀峰等为常委,邓小平为书记,薄一波为副书记;同时建立了军事领导机构——晋冀鲁豫军区,以刘伯承为司令员,邓小平为政治委员,滕代远、王宏坤为副司令员,薄一波、张际春为副政治委员,李达为参谋长,下辖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四个军区。

当时,上党地区分属于晋冀鲁豫区的太行、太岳行政区管辖。3

在谈判期间,蒋介石一刻也没有停止其部队的部署与调动:向华北开进的蒋军,其先头部队第一战区胡宗南部两个军,经风陵渡进抵山西的运城以南地区,准备沿同蒲路北进;第十一战区孙连仲三个军,经豫西向郑州集中,准备沿平汉路北进;第十战区李品仙部,经安徽阜阳、太和等地向徐州前进,准备沿津浦路推进;第十二战区傅作义部,于攻占我归绥、集宁两城后,又沿平绥路向察哈尔进攻。史泽波所率之部于8月底侵入上党六城,分割太行、太岳根据地,犹如在晋冀鲁豫解放区的背部插上了一把刀子;全区10余万日伪军还盘踞着主要公路沿线的100多个城镇,继续抗拒八路军,准备接应国民党军北上。

史泽波一面着手建立政权,一面安排增修工事,加强守备,其城防部署是:以暂编第37师、第68师(欠1个营)、第69师(欠1个营)约1.1万人守备长治;以暂编第38师第1团及地方团队一部守备襄垣;以暂编第38师(欠第1团)附保安第5团一部守备屯留;以挺进第2纵队守备长子;以保安第5团主力及第69师第205团1个营守备壶关;以第68师第203团1个营守备潞城。企图巩固其对上党盆地的占领,并相机向北延伸,打通白晋线,以实现扩占整个晋东南的计划。4

上党是我晋冀鲁豫根据地心腹地区,上党之敌是我心腹之患,如不迅速予以消灭,待蒋军主力北上时,我将腹背受敌。1945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军委致电刘伯承、邓小平:太行应即集结主力(太岳集结一部协助)组织夺取白晋路,收复上党全区;太岳区应集结主力,从正面向同蒲路进击;冀鲁豫平原主力应继续向开封、新乡、汤阴地区进攻。8月28日,中央军委又指示:集中太行、太岳优势兵力首先消灭阎锡山进入长治部队。

8月29日,刘、邓向中央报告了全区的作战部署,其要点是:(1)集中太行主力、太岳部队及冀南部队共2.8万人进行上党战役,消灭进犯上党之敌。(2)冀鲁豫部队留一部继续在延津、封丘地区活动,威胁开封,破坏陇海铁路,以主力部队转向平汉线,扫清新乡以北平汉线两侧的国民党军。(3)上述任务大概需1个月时间,完成后拟将太行、冀南主力转向平汉线,会同冀鲁豫主力及太行部队控制平汉路更长一段,相机夺取新乡或迎击国民党军北上部队。太岳部队加紧同蒲路的破路。上党战役完成后,太岳主力转向同蒲线。5

消灭上党之敌,夺回我抗战胜利果实,拔掉阎锡山部这把“钢刀”,成为关系战争全局的头等重要任务。就如何打好这场仗,中共中央军委作了较为具体的指示。8月31日指示:“阎部一万六千兵占我长治周围六城,乃心腹之患,必须坚决彻底全部消灭之。惟诸城堡坚垒密,须有充分准备,切不可草率。进攻时,宜选择一两个城,各个击破,不宜六城同时攻击。如攻而不克,可围城打援。”9月4日又指示:“在进行上党战役中,阎如从太原、临汾、平遥等地来援于我有利,待其进至适当地域给以歼灭,你们应有此独立的机动的灵活作战准备。”

1945年9月7日,中共中央军委下达了《晋冀鲁豫军区作战字第一号命令》:“决心以太行、太岳、冀南部队组织上党战役,彻底消灭盘踞在上党地区的阎军,第一步计划先夺屯留,吸引长治阎军来援。争取在长(治)屯(留)路上作运动战而消灭之。”并作了严密而重要的部署。

9月10日凌晨2时,太行纵队向屯留之暂编第38师发起攻击。上党战役正式打响!6

屯留城偎抱于太岳山延伸的一条支脉北怀,地势南高北低,北临绛河,南依岗川。岗川是屯留城的制高点,以此可俯瞰控制整个城内和东、西、南三方的一切。南门外新旧三个坚固碉堡,就在此岗上,驻敌一千余人。城中县署修有大碉堡,堡下筑有地下室,敌人的司令部就设在这里。

守备之敌为史泽波部6纵队和汾东1支队,徐其昌为屯留防守司令,贾汉玉为副司令。防务布置为:17支队守南城,16支队守东城,18支队守城内和西关,警备队仍守北城;并加强了城防工事,在城南门外偏东加筑一个碉堡,在城墙上四周修起明暗(每十多米一个)两种小碉堡,并对南门外的两个碉堡各增设了一个防守连,配备了轻重两种机枪。

我太行纵队385旅(番号4支队)担负攻打屯留的任务,具体部署和任务分工是:13团占据东瑙村,攻下南门外岗川东碉堡,进至东门攻城;31团占据西关,攻下南门外岗川西碉堡,从西门攻城;30团和炮兵队进驻草村,攻下南门外岗川中碉堡,从南门攻城;69团赴驻漳河两岸的史村、呈寺地带,侧击援兵,阻歼逃敌;屯留县地方武装驻郭村,襄漳县地方武装驻西莲,阻击零星敌人逃窜。唯有北城敞开,诱敌人逃出城外,再行歼灭。7

屯留城外围东西两个碉堡是新筑的,不是很坚固,我13团、30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这两个碉堡炸得粉碎,趁着烟雾冲杀敌人,残敌16、18两个支队狼狈逃进城内。13团占领东关,31团运动至西门。

中碉堡是日军筑成的复杂而坚固之工事,共四层,背靠沟壑,紧挨城南门,东南西三面是1千多米的开阔地,碉堡的前沿密布掩体和地雷,外面还有又深又宽的一道壕沟和铁丝网。

我炮兵队先以排炮轰击,摧毁了其前沿工事,并将中碉堡的上两层给轰塌了。30团战士冲至铁丝网前,但又被迅速躲进碉堡下两层之敌反扑过来,得而复失。

30团指挥员考虑到地形开阔,我攻坚部队不易运动近战歼敌,便当机立断,改为战壕作战,在东、西两个兄弟团的配合下,迅速挖成一条弯曲的千米战壕,通向中碉堡的外壕和铁丝网下,利用坑道进行爆炸,随着“轰隆”一声闷响,土石飞溅,烟土腾空,碉堡被炸开一个突破口,突击队战士顺战壕飞速爬上敌人阵地,用手榴弹开路、冲杀。激战十多分钟,敌人死伤过半,残部在南城墙敌人火力掩护下,逃进城内。8

9月11日下午6点50分,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总攻屯留城的战斗打响了。

我攻城炮火瞄准目标,愤怒的炮弹准确地在城墙上爆炸,敌人惊慌失措,乱成一团,躲在城垛后面,毫无目标乱打炮。攻城炮火向后延伸,炮弹射在城内街道,阻击敌人的后援部队,但因火力不密,被炮弹打散的敌人,很快又集中起来。

攻城冲锋发起时,掩体里藏着的敌人都爬出来向我反扑。枪林弹雨,硝烟弥漫,战斗异常激烈。攻击队利用地形和地物,巧妙顽强地冲到城墙根下,向城墙之敌投手榴弹,由于城墙太窄,手榴弹半数越过城墙落到城墙底,对敌人杀伤不大。架设队置生死于度外,冒着枪林弹雨,把长长的桥板架在围城外壕上。云梯队紧跟其后,十来个战士抬着云梯越过城壕桥,移往城墙根,不顾敌人从城墙上扔下的炸弹,将云梯竖起来靠到城墙上。敌人想将云梯推翻,但我手榴弹接二连三地投上城墙,岗川高地的重机枪也向城墙扫射,敌人倒的倒,逃的逃,不敢向前一步。我突击队乘机登上云梯,跳上城墙,向两侧射击,同敌人展开白刃战,后续部队赶来,与敌激战。晚7点20分,30团首先出南城墙登城突破。相继东西城墙也被13团、31团登城突破。

敌溃退龟缩在县署门前的一座大碉堡里,这里有敌人的指挥部。我乘势攻击,太行4支队占领城墙和城楼,进入城内,展开巷战。晚8点左右,4支队三个团都先后冲到大碉堡铁丝网前,手榴弹投落在敌人指挥部院内,枪声、号声、喊话声响成一片。徐其昌从北城墙坠下绳索,只身逃命。其残部也不顾死活从城墙上跳下逃窜。

但逃敌做梦也想不到,在漳河两岸一带,我伏击部队早布置好口袋形阵地等他们进去了。敌无一幸免,全部被我逮个正着。

长治守军出动6000余人于11、12日两次试图向屯留增援,因畏惧被歼,故略经接触即缩回长治。12日,太行纵队攻克屯留,全歼暂编第38师第2团和保安第5团一部,总共毙伤和生俘守敌阎锡山第6纵队2000余人,缴获全部枪械弹药,还活捉了200名汉奸、恶霸。在上党战役中攻克屯留城关9

潞城县城位于长治东北方向20公里处,东通微子镇,西通黄碾镇,是邯(郸)长(治)公路的重口要道。潞城县城池不大,城墙高约3丈,各城门筑有暗堡,城墙周围有一道5米宽、5米深的护城壕,壕内积水过膝,水下埋有2尺高的尖头木棍栅栏,交通要道设置了木栏拒马。

驻守县城的敌人是阎军69师201团的一个营,有兵力400余人,轻机枪18挺,冲锋枪54支,还有步枪、手榴弹等;警备队5中队,有兵力550余人,轻机枪6挺,其余就是步枪、手榴弹;公安局50多人,装备有步枪;县政府县长、科长、法警、办事员等有120余人,配备有部分枪支、手榴弹。

9月16日晚8点钟,冀南部队指挥所命令:驻各村部队迅速从东、西、南三面包围县城,由23团佯攻县城南门;23团2营佯攻东门,牵制敌人;22团攻打西门,为防长治、黄碾两个方向的敌人增援,由25团和县独立营分别埋伏在城南翟店、城西史坊打援;其余的1团、11团全部集中城西南角担任主攻。晚上10点钟,总攻开始。只用了10多分钟,突击组就登上西城门,战士们迅速打开西城门,22团、1团、11团顺利从西城门进城。主攻部队攻陷西城门后不久,23团的主攻营1营、3营也攻克了南门。从西门攻进来的三个团稍作整顿后,迅速分成三路向敌攻击:11团为北路,沿城向东,和23团2营会合,1团为南路和23团会合,然后向东;22团为中路,从城中间向街心推进。

经艰苦战斗,至午夜12点多,整个城里西半部已被我军攻占。指挥部命令包围县政府和任超住宅处,暂停进攻,原地待命。

9月17日上午10时许,指挥部把城内四个团分成两部:一部进攻县政府,一部进攻任超住宅,两面同时发起进攻。各团都采取了把目标周围的房、院全挖通,然后利用房、院、墙作掩护,用机枪佯攻敌人碉堡,转移敌人视线,战士们穿家过院迅速逼近目标的战法。苦战至9月18日清晨8点钟,整个解放潞城县城的战斗结束。这场战斗在地方武装和群众的配合下,前后激战一天一夜,共歼敌350余人,缴获各种枪支1100余支。10

壶关位于长治东南10余公里,城墙高约6米,外有护城河(无水),南门桥头设有铁丝网一道,南门城楼上有碉堡一座,城墙东、西角上各有一个碉堡,城内十字街口有简单防御工事,伪军主要防守于南门东北侧营房,阎锡山部一个营主要防守十字街以北地区。

歼灭壶关守敌,攻克壶关的任务由我第32团(辖1、2营)、第46团、第34团三个团协同完成。任务分配是:32团由南门、西门攻击;34团由东门、北门攻击;46团由南门东侧配合32团进攻。

9月19日凌晨2点,32团隐蔽进至壶关城南附近。当突击队由南关东、西两侧民房穿墙凿壁向护城河一线接近时,被敌发觉,南门守敌慌忙开枪射击,战斗打响。各参战部队采取穿墙凿壁抵近敌前,建立攻城出发阵地,火力、爆破紧密结合,突破敌人防御等战法,鏖战至19日10时,全歼守敌。

此役,共计毙、俘敌约一个营和四个中队,并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壶关解放了。11

长子县城位于长治西面,城池不大。但日本鬼子构筑的工事经阎锡山部队加以修筑,非常坚固。城墙高两丈五尺,城门外有石碉,城角四周有不留射击死角的砖碉,城角外还设有低碉,每个低碉有三个以上的暗碉,可在不同的水平线上进行射击与侧射。沿城墙外首先布设了一道1米多高铁丝网,然后掘建了3米多宽、2米多深的护城壕,壕内积水过腰。墙外主要地段还附设有地雷,城墙垛上放有许多手雷,在交通要口上设有拒马。并且从城内通往西关的能仁寺、南高庙和北高庙等重要据点,都挖成地下通道,形成明碉暗堡防守网。

史泽波派其挺进2纵队司令白映蟾带着2500多人马驻守长子城,凭坚固守。

我太岳军区部队386旅和决1旅的38团担任攻打长子城,具体安排:772团先攻夺长子城北关,而后在北关登城;士敏独立团攻东门,积极行动吸引与牵制敌人;20团、38团首先攻占长子城的西关,而后在西门发起攻城战斗;20团担任登城的主要部队,集中全旅的炮火掩护该团突击队登城。12

北高庙,是一座孤陡小山,位于长子城北关外,山上有一小庙,并筑有坚固的碉堡,是长子城外的制高点和重要屏障,站在山上能看清城内的来往行人,易守难攻。

敌一个排守在庙里,凭借坚固的碉堡工事及有利的地形与我顽抗,我772团连续两天发起四次攻击都未奏效。经过两天的战斗,敌人感到工事坚固,弹药充足,对守住北高庙蛮有信心。

9月14日晚,很黑很静,敌觉得应该没事,放心地在碉堡里休息。

突然,一声炸雷般的声音吼道:“打!”轻机枪、六零小炮、手榴弹像暴雨一样倾倒到小庙里,“缴枪不杀”的喝声伴随着如从天降的我军战士冲进庙里。敌人死的死伤的伤,有的没反应过来就当了俘虏。这场战斗充分展现了我“夜老虎团”的真本事。

原来,我772团发起了四次冲击都未攻下来,形成了对峙的局面。772团团长周学义立即改变战术。第二天在第1连挑出第2排,他亲自训练布置当晚进行“夜摸”,利用夜暗悄悄摸爬到小山上,从敌背后不声不响地摸进小庙,拔掉了这颗“毒牙”。

以一个排的兵力攻夺北高庙后,周学义亲自率部队进攻北关,很快攻陷。与此同时,在772团率先攻下北关的有力支援下,我20团即以5小时的战斗攻进了长子城的西关,部队接近城下,38团接着20团开进。13

敌外围城外围被我攻占后,处境十分困窘,敌情被我军掌握得一清二楚。因此,我指挥部重新调整了作战部署:772团攻打北门,20团和38团攻打西门,38团侧重于城西南角(小西门),独立团佯攻东门和南门,任务是牵制敌军,或打东逃溃敌。兵力部署后,各战斗部队昼夜不停地赶做战前准备工作。

9月15日,386旅旅长刘忠冒着敌人炮火的不断袭击同20团团长楚大明、政委朱兆林、38团团长蔡爱卿进到20团前沿的观察所,共同研究登城的部署。在非常隐蔽的观察所内轮番观察,在现场布置攻城的战斗具体部署。

刘忠说:“我们的弹药有限,严密的战斗组织工作十分重要。炮火准备只能坚持10分钟!”

楚大明一字一句地思索着,“10——分——钟。”“对,10分钟!”刘忠加重语气说,“弹药有限,时间只能‘10分钟’,并要一次成功,我们只有‘一瓢水’,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要有严密的战斗组织工作。”“一瓢水”、“10分钟”很快在官兵们之间流传开来,成了登城战斗的有力动员口号,部队的战斗情绪十分高涨,恨不得马上打下长子城。晋冀鲁豫部队攻克襄垣城

9月18日黄昏7时整,两发红色的信号弹划破了刚刚变黑的天空,照亮了整个长子县城。随即,炮声隆隆,枪声阵阵,硝烟迷漫,震耳欲聋。20团、772团采取掘坑道爆破的战术,38团和独立团采用云梯登城,勇猛攻城。

所有的山炮集中炮弹打城墙的一点,把城墙打开了一个缺口。轻重机枪的浓密火力压住了敌人的发射点,战士们架跳板、搭云梯,突击队挂满手榴弹、端着手提机枪,像猛虎一样登着云梯向上冲。当第一个手握红旗的勇士爬上城垛时,我炮火立刻停止射击,勇士们用手提机枪向城里的敌人猛射,后续部队接着登城。

与此同时,我20团在西关能仁寺南边的一家农户院子里打地道,通往西门正下端,从西门底下掏成大坑,用数千斤黄色炸药摧毁城门,我军乘势攻入城内。

经过半夜激战,到当夜12点整个战斗胜利结束。

至此,我先后攻克了壶关、潞城、屯留、襄垣等,扫清了长治外围,长治已成孤城一座,各路部队均向长治逼近,长治攻城在即。14

长治,春秋时为黎侯国,西汉置壶关县,属上党郡,以后历代为治,故名长治,系上党区首县。日军控制上党地区,也以长治为设防重点。长治古城墙高约三丈,城外挖有深壕,壕外筑有高碉。工事坚固,设防严密。敌军以第19军军长史泽波统一指挥的主力部队万人扼守。

9月20日晚10时左右,阎府内北厅灯火通明,正在召开秘密军事会议。“蒋先生说派空军来,蒙(我)先认为无此需要,现在看来,飞机还是有用的,载阳(郭宗汾字)给次宸(徐永昌字)打电报,提提这事。”阎锡山紧绷着脸,喃喃地说。

正在这时,吴绍之拿来刚译出的电文匆匆进来,向阎报告,济川来电说,弹尽粮绝,困守孤城,情势危迫,乞速增援。

阎锡山两个嘴角狠狠地往下撇着,脸拉得更长。听完孙楚上党战役作战方案的部署,站起来,走了两个来回。吩咐道:“把印甫(赵承绶字)叫来。”“会长叫我?”赵承绶快步走了进来。

阎展臂示意赵坐下,阎拿起搁在面前的作战方案给他。

赵看了两遍,又扫视了一下在场的人们,便侧斜着身子,嘴贴阎的耳根,窃窃耳语,阎无表情;耳语毕,阎微点首,赵承绶端坐沙发:“蒙的意见,绍周(彭毓斌字)去就好,许鸿林、孙锐周(福麟)都是干练的用兵好手,我看八路军没多大气候。”

阎锡山又站起来,绕着圈子踱方步,显然是忧心忡忡。终于,他停了下来,用手作了一个挥刀的手势:“就这样决定吧,萃崖,着绍周去一趟!”“绍周因脚绊伤,还在请假休息。”郭宗汾插言道。“绍周的脚伤并不严重,坐车乘马不成问题,蒙说没问题。”赵承绶硬邦邦地说。

阎锡山接受了赵承绶的建议,给彭毓斌下达了任务:“这一仗关系到山西的生死存亡,锐周、鸿林已去集合军队,你就去准备一下。啊,印甫,赵瑞和杨城的部队,听说很能打仗,把省防军再调上一个军,赶快跟上去,亮三(温怀光)、高斌和他们一块去,做绍周的后备军。”15

9月24日,中共中央军委致电刘伯承、邓小平:“(一)阎顽之49师、66师、50师于22日由子洪镇南进,计24日可抵沁县城。该顽增援上党固守,或是救出19军、61军残部出险,其企图尚不明。(二)提议仍以一部积极围攻长治,主力部署于傂亭、夏店、屯留地区。乘其在运动中首先消灭阎之增援部队,被困于长治之敌亦可消灭。”

为执行中央军委指示,刘伯承、邓小平命令各部队继续围攻长治,并不断扩大攻城声势,以加剧长治守军的呼救,促其催援军继续南下,以便创造歼灭援军的有利条件。

刘伯承、邓小平得知彭毓斌率领的援军于9月26日到达沁县后,以第83军为第一梯团,以第23军为第二梯团,沿白晋线两侧地区继续往长治方向开进。当判明彭毓斌部的行动企图后,于9月28日下达了《作战字第七号命令》,决心采取攻城打援的战法,将援军歼灭于常隆、上村镇地区,同时准备消灭可能自长治出城接应或突围之敌。并作了详细严密具体的部署安排,总计打援兵力约2万人。

9月30日,敌临时决定离开白晋线,从傂亭渡过漳河,沿傂亭至屯留的大道直趋长治。如此,则“以山为依托,既保险路程又短”。

刘伯承、邓小平获悉彭部改变南进路线后,立即变更部署,将打援部队主力向傂屯公路两侧转移,改以第17师及独立支队尾击援军。

10月2日,晋冀鲁豫军区打援主力于屯留西北之王家渠、白龙坡至井道上之线与援敌遭遇。刘、邓当即决定主动放弃老爷岭阵地,诱其继续前进,令打援主力向援敌两侧迂回。右翼太行第2、第4支队向磨盘垴、王家渠进击;左翼太岳纵队第386旅和太行第3支队向老爷岭进击;同时,令尾敌前进之第17师和独立支队向南展开攻击,将彭毓斌部合围于老爷岭、西洼、磨盘垴、榆林地区。

彭毓斌发现被围后,立即就地组织防御。以第83军三个师占领关上村阵地;以第23军之暂编第47师附暂编第40师第2团占领关上村右翼的老爷岭;以第23军之暂编第46师占领关上村左翼的磨盘垴;暂编第40师第3团为总预备队,并担任傂亭方向的警戒。彭毓斌连电阎锡山再派兵增援。阎锡山即令正在南下的省防第3军加速前进,增援彭毓斌部。16

余吾镇北、白晋路西,有一座大山名叫老爷山,因山上有一个老爷庙,故此得名。它与东面的磨盘垴两相对应,是长治以北唯一的险要地形。

尤其是磨盘垴,一层一层丈八高的梯田塄坎,从山下直达山顶,山顶主峰是一块约一亩地大小的平地。东面山腰有一个只有八九户人家的西洼村,敌暂46师师部就住在村里。阎锡山军占领磨盘垴后,迅速利用主峰东南侧的东瑙、王家渠和西南、东北的几处高地构筑外围据点工事,形成掎角之势;他们沿着梯田塄坎,挖掘了一条条堑壕和交通沟,一直修到山顶,组成了一道又一道防线;山顶平地上掘的壕沟,更是密如蛛网。西洼村和邻近村子里的民房,除师部指挥所占据外,其余门窗都被拆下来,盖在工事上。敌人自恃其机枪多、炮兵强,企图凭借山头阵地,据险固守,待机向长治增援。

从10月2日起,太行纵队第3支队就展开了大战磨盘垴战斗。部署是:13团、31团两个团由东南,决9团由东侧向敌进攻,配属3支队指挥的769团在南面作为预备队。

对老爷山和两山之间的高地关上村之敌,由太岳纵队等部队10月3日发起攻击。部署是:772团从西面,20团和士敏团从东面,配属我太岳纵队指挥的太行纵队第14团,从正面对固守之敌进行攻击。晋冀鲁豫部队向老爷岭攻击前进

10月2日晚,决9团即奉命由东北方向对磨盘垴主峰发起攻击。1营和3营担任突击,从左右两翼同时向磨盘垴发起攻击。在夜幕掩护下,以我之长,击敌之短,用近距离射击,白刃格斗与敌展开了近战夜战,迅速冲上山腰。敌人在我两头夹击下,伤亡惨重,纷纷溃退,半夜时分,主峰被我占领。敌人遭到这一沉重打击,惊慌异常,立即组织疯狂的反扑。至3日凌晨,我军共打退敌人二十多次反扑,由于弹药消耗殆尽,为保存有生力量,拂晓时,撤至山腰固守。

3日黄昏时分,决9团、31团和13团分别在东面和东南侧向磨盘垴进攻,与敌展开了争夺外围要地的战斗。战斗打响后,集中炮火向敌人阵地轰击,在密集炮火掩护下,部队靠手榴弹、刺刀等短兵武器,向敌人步步进逼,一直打到4日拂晓,占领了敌人外围的一些高地。白天巩固即得阵地,暂停进攻。

当日,太岳纵队对老爷山之敌的数次攻击,均未得手,进攻暂时受挫。

4日黄昏,第3支队又开始攻击。31团在中路向东垴攻击时,因道路狭窄,遭敌火力严密封锁。团长童园贵立即改变战术,正面佯攻,两翼迂回,攻克了东垴。在继续向上发展时,以小股兵力的迂回行动,截敌退路,夺占了王家渠侧后敌火力阵地,迫敌退缩于西洼村。左翼13团沿着山梁由西向北攻击,激战彻夜,突上紧邻磨盘垴南侧高地,经过一整天反复争夺,终于控制了这块直接成胁敌主峰阵地的高地。

决9团以2营为左翼,3营为右翼,攻击磨盘垴主峰。决定凭着手榴弹和刺刀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搏斗,部队乘着手榴弹爆炸的浓烟碎片,打到天亮,2营已攻上了主峰。可是,敌人乘我立足未稳之际,就成营整连地向我连续反扑,阵地上敌我混在一起,我们的战士在敌群中来回厮杀,敌人的反扑一次又一次地被打退,但我伤亡也很大,3营营长牺牲,2营也只剩下六七十个人,干部只剩下两个排长,但敌人的反扑还在不断加强。为了避免在阵地上和敌人拼消耗,求得在运动中歼灭敌人,上级命令撤离高地。

10月4日夜间,20团从老爷山东侧迂回到北侧,以突然行动抢占了两个小山梁,控制了北山水源,切断了老爷山守军与其北面主力的联系。敌74师饮食断绝,顿陷孤立。17

为加强打援部队的兵力,刘、邓下令从围困长治的部队中调冀南纵队(6000人)投入打援战斗,只留下地方部队继续围困长治城。10月5日,冀南纵队白天开进,示形于敌,以动摇敌坚守之决心。同时,令第17师及独立支队分别协同左翼与右翼部队,猛攻守军阵地两翼的制高点磨盘垴与老爷岭主峰,并采取了“围三阙一”的战法,虚留生路于北,迫其脱离阵地北逃,以便在运动中歼灭之。

5日黄昏,3支队向磨盘垴开始了总攻。部队以楔形攻击队形前进,主要靠手榴弹开路,梯次配置交替向山顶进击。战士们用筐提着手榴弹,向敌人投掷;打完了,民工就往上送,手榴弹爆炸的火光,把磨盘垴映得通红。残敌组成敢死队、军官队连续反扑,拼死顽抗,战斗异常激烈。我战士们越打越勇,终于在凌晨攻上了磨盘垴主峰。此时,敌人已全线动摇,狼狈溃逃。磨盘垴战斗部队立即转入追击。

当天,老爷山之敌断粮断水之后,作困兽斗,向我疯狂反扑,激烈的战斗打了整整两天,敌也于5日晚弃阵向北逃窜。太岳各团即转入追击,将74师消灭一半,老爷山遂被我占领。

由太岳纵队第20、第25团组成的一支迂回部队已提前抢占了傂亭以北的制高点,堵住了突围之敌北逃退路,打援部队主力则沿傂屯公路及两侧进行跟踪追击与平行追击,猛烈穿插,使彭部溃不成军,纷纷缴械投降。省防军第3军军长杨诚率领的5000余人,从沁县匆匆赶来,在途中就被溃退的彭毓斌部冲散,官兵各不相顾,夺路而逃。除2000余人逃回沁县外,其余全部被歼,第7集团军副总司令、援军总指挥彭毓斌被击毙。18

史泽波部本想凭长治之坚固守待援,但当得知援兵被歼,已无守城之心,同时,阎锡山为了保全实力,急电史泽波令由率部突围,立即撤回临汾。10月8日黄昏,史泽波率部分左、中、右三路乘夜暗从长治向西突围,企图横穿太岳根据地,经浮山逃回临汾。

我早已料到敌之溃逃,神机妙算,布下了天罗地网:围城部队继续跟踪追击。太岳纵队根据上级的命令,以第772团经后沟、良马镇,在马壁村控制沁水,截击第19军的先头;纵队主力则经郭庄直插将军岭、桃川地区,进行兜击。太岳地区的人民武装得知长治之国民党军突围西逃后,也在沿途进行截击。

太岳纵队从战役开始时,协同其他兄弟纵队围攻长治,后又奉命参加围歼援军的战斗,敌援军二万被全歼后,又执行远距离穿插,堵截长治逃敌的任务。他们提出了“拼命抓住敌人”的口号,不顾连续作战的疲劳,忍受饥渴和困苦,日夜兼程,向沁水预定地域,奔驰而来。从长治突围的敌第19军军长史泽波及其所部三个步兵师附一个山炮营,共万余人,终于被堵截于沁河东岸的将军岭、桃川一带。激战一昼夜,至11日下午6时,逃敌主力,全部被歼。被打溃散的敌人也被我地方武装和民兵俘获甚多。率部进犯上党地区的敌指挥官、第19军军长史泽波也当了俘虏。

上党战役,我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以31000人对38000人,终于取得歼灭敌人13个师35000多人的重大胜利。其中,击毙敌第7集团军副总司令彭毓斌及以下4000人,生俘敌第19军军长史泽波及以下官兵31000人,缴获山炮24门、轻重机枪2000多挺、长短枪16000多支。我军付出了伤亡约4000人的代价。

上党战役,是我抗战胜利后,对国民党军作战的第一个大战役,给国民党军的进犯以干净、彻底的歼灭。

上党战役的作战经验,对于把我军由抗战胜利后分散的游击兵团,集中组织锻炼成为正规兵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整个战役过程中,边打边建,边打边练,加强了部队的军政素质,提高了我军的战斗力,从而实现了由游击战向运动战、正规战的转变。

上党战役打击了蒋介石的内战气焰,加强了中国共产党在重庆谈判中的地位,对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起了重要作用。

上党战役重创了阎锡山的实力,极大地鼓舞了解放区军民战胜国民党军的信心。上党战役后,阎军不敢再犯晋东南,晋冀鲁豫解放区的后方得到进一步巩固。从此,军区主力能集中兵力对付沿平汉路北犯的国民党军。

上党战役的胜利,大量补充了晋冀鲁豫军区部队的装备与兵员,提高了部队的作战能力,使全区部队向正规兵团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二 战略初战——苏中七战七捷

|交战时间| 1946年7月13日—8月27日

|交战地点| 江苏省长江以北、运河以东地区

|交战双方| 华中野战军第1、第6师和第7、第10纵队、第5旅及华中军区特务团等部约3.3万人;国民党军整编第83、第25、第65、第21、第49师、第69师99旅及交通警察总队7个大队等部约12万人

|指挥将领| 粟裕;李默庵

|交战装备| 我军武器以全面抗日战争时期缴获的日军装备为主,各式武器混杂,且弹药不足;敌方武器为美式装备和半美式装备以及部分日式装备,且有飞机、快艇等

|交战结果| 歼敌6个旅、5个交警大队共5.3万余人,缴获长短枪1.2万余支、重机枪194挺、轻机枪1193挺、各种炮160余门、掷弹筒160余具、子弹160余万发、炮弹4600余发以及大批军用物资。解放军伤亡1.6万余人

这一胜利,对于扭转整个解放区南线战局的形势,实现中共中央军委的战略计划,并对尔后战局的发展,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一胜利,获得了歼灭美械装备国民党军的经验,对于研究敌我双方变化了的特点,探索解放战争的基本规律,起了战略侦察的作用。——张爱萍

1946年6月,蒋介石恼羞成怒,撕毁了国共两党签订的一系列协议,又一次悍然发动了内战!蒋介石和他的参谋总长陈诚狂妄叫嚣,要在3到6个月内消灭共军!

6月中旬,中央判断:“观察近日形势,蒋介石准备大打,恐难挽回。”并估计了大打以后的结局,“六个月内外的时间,如我军大胜,必可议和,如胜负相当,亦可议和,如蒋军大胜,则不能议和。”

面对迫在眉睫的全面内战,如何认识和掌握这场战争的规律?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方针夺取这场战争的胜利?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6月22日,党中央、毛泽东初步制定了一个南线战略计划的征求意见稿,即《中共中央关于全局破裂后太行、山东两区战略计划致刘伯承、邓小平、薄一波、陈毅、舒同电》,这一战略计划的根本企图是在外线出击,依靠野战大量歼敌人,在保卫老解放区和保障中原新四军本师安全的基础上,建立和扩大新解放区。

粟裕分析认为,淮南人口少,且群众基础比苏中地区差,出兵淮南,后勤保障难度大,而且淮南之敌较苏中地区之敌强大。从实际情况出发,华中分局向中央和陈毅建议先在苏中打几仗,到第二阶段再西进淮南,与山东野战军配合作战。7月初,中央指示华中分局: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到外线,在政治上更为有利。

这是战争初期中央军委对原定战略计划的一次重要调整,对于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苏中战役在战争初期起着战略侦察作用,并对中央调整战略方针起着实践检验作用。1

7月6日14时,第一绥靖区司令汤恩伯发布密级为“极机密”的零字第二一六二号作战命令。

我军于7月10日确悉:蒋军将在三四天内分四路向如皋、海安大举进攻。整编第49师从南通北犯如皋;整编第83师从泰兴、宣家堡,整编第99旅从靖江,两路合击黄桥,然后配合第49师会攻如皋;整编第25师的第148旅从泰州东犯姜堰;得手后,这几路敌人将会攻海安。整编第25师的另外两个旅在扬州待机。如我初战失利,他们可能沿运河线北犯邵伯、高邮。蒋军还有两个整编师(第21师和第65师)在江南沿岸当第二梯队,准备随时加入战斗。

7月13日,军委电示山东、晋冀鲁豫、华中:“苏北大战即将开始,蒋军将由徐州向南,由津浦路向东,由江边向北,三方面同时动作,先求解决苏北,然后打通津浦、平汉。在此情况下,待敌向我苏中苏北展开进攻,我苏中、苏北各部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看出敌人的弱点,然后我鲁南、豫北主力加入战斗,最为有利。”

战略首战,担负着战略侦察的任务,关系全局,意义重大。若苏中失陷,一则导致我军战略的再次大幅度调整;再则可能导致淮南战局不能取胜。那我军将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苏中战役经过要图(1946年7月13日—8月31日)

但是,敌我力量悬殊:敌15个旅,共约12万人;我华中野战军只有20个团,约3万余人!敌配备了美式装备,武器精良;而我军武器装备极其混杂,性能较差!敌有飞机、快艇;我仍然是靠两条腿的步兵!2

粟裕认为要打破常规战法,一改我军传统以弱对强、诱敌深入的战法。以苏中解放区前部地区为作战地区,主动迎上去,打到敌人跟前去。这种打法的好处在于,能够迫敌提前实施战略展开,查明敌战略意图;同时,也给苏中地区的战略动员争取时间,进一步深入地做好战争准备;再就是,不会有不打就撤导致对民心士气的不良影响。

我军在苏中地区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因此,在情报工作上具有敌难以比拟的优势。同时,由于战区地幅狭小,敌展开后距离就会很近,相互策应就会便捷,我军再实施分割包围的难度就大了。另外,先敌而动可将其限制在出发阵地范围内,使其难以展开,便于歼敌,为下一步的作战开拓战场,创造有利条件。3

敌整编第83师是蒋军嫡系部队、第二绥靖区司令王耀武的基本部队之一,全部美械装备,美国教官代为训练而成。参加过长衡会战、桂柳会战、湘西会战。抗日战争后期曾作为远征军赴缅甸作战,具有较强的作战能力。

但是,这支部队正因为装备精良而过于骄傲,疏于戒备。同时,驻于泰兴县和宣堡地区的只是83师的先头19旅,只有2个团和1个旅属山炮营,比较分散、孤立。并且他们都是在停战协定前后侵占的,进驻时间短,工事不太坚固,而且受到当地群众的反对。

对其实施突然攻击,必能取得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奇效!

粟裕司令员在作战会上定下了决心,安排部署了任务:

集中第1师、第6师、第7纵队于宣、泰地区。第1师任务是攻击宣家堡之敌;第6师攻击泰兴之敌;第7纵队攻击佴家庄之敌,并在北侧监视西路之敌;第10纵队3个团在邵伯牵制敌第25师;第1军分区的部队监视和阻击可能由白蒲北犯之敌和由泰州东犯之敌。4

7月13日黄昏,第1师第3旅第8团首先打响了宣泰战斗。但由于宣家堡守敌从一个营增到一个团,而第8团仍然是按原定打一个营的计划进行攻击,所以打得异常艰苦,久攻不下。

陶勇副师长下令:“停止攻击,重新部署。”

14日凌晨,陶勇命令8团停止攻击后,连夜带领第3旅旅长彭德清和政委伍洪祥等人进一步勘察了地形。发现在敌西北方向,由于河沟环流,地势起伏,又是敌人的侧后方,所以敌人只设置了两道铁丝网,易于突破。于是,重新选择了主攻方向,对作战任务进行了重新区分与部署:第7团增配山炮和步兵炮各一门,在西北面担任主攻;第8团仍从东面攻击;第9团1营攻击南面。在宣家堡战斗中的我军机枪阵地

战斗打响后,敌人仍在东面扭住8团,第7团第3营第4连突击队首先接近敌碉堡,在遭敌火力封锁无法前进时,1营赶到,“虎口”夺枪,才扫除了突击队挺进的障碍。

3营从西北突破后,敌慌忙调兵来援,8团、7团1营、第9团1营也趁机相继突破了敌前沿阵地。但因遭敌顽强抗击,进展缓慢。师部马上命令预备队迅速投入战斗,猛打猛冲,消灭一切敢于顽抗的敌人。15日3时发起总攻,第7、第8、第9三个团奋勇杀敌,相继攻入宣家堡街内;喊杀声震天,守敌乱作一团,纷纷向西南方向突围逃命,我各部随即追赶堵截,将敌全歼于运动之中。宣家堡战斗中我军缴获的山炮

此战,宣家堡守敌第83师第19旅第56团及一个山炮营,全部被歼灭,生俘敌第56团少将团长钟雄飞等官兵3200多人;缴获山炮7门,步兵炮2门,迫击炮7门,还有一批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5

位于苏中解放区南端的泰兴是长江沿岸的一个县城,有7米高的城墙,外有30米宽的护城河,工事比较坚固。这里有公路可通靖江、扬州、泰州等敌占据点。日军投降后,曾被我苏中独立旅(即第6师第18旅的前身)解放。1946年初,国民党军整编第83师根据蒋介石“星夜前进,抢占战略要点”的秘密命令,侵占该城。

6师负责攻击泰兴县城之敌。

具体部署是:以第16旅第48团主攻南门,另两个团在泰兴东南的张家桥、大生桥地区,阻击可能由靖江、天星桥来援之敌。以第18旅第52团突击小西门,一部在大西门助攻,以第53团突击北门,一部由东门佯攻;以第54团位于七星庙阻击可能由口岸东援之敌。

13日下午,第16旅、第18旅沿泰(兴)黄(桥)路北侧向泰兴开进,黄昏后进抵城郊。21时,进攻泰兴的战斗打响。我军的突然攻击,使敌人措手不及,十分惊慌。战至14日晨,我军扫清了外围,逼近城垣。

城内的敌人依靠城墙进行顽抗,大炮、机枪从城头上向我们猛烈地轰击、扫射。6师计划当晚进行攻城!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