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史话(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7 13:34:19

点击下载

作者:叶海,季卫兵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南京理工大学史话

南京理工大学史话试读:

总序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古老国度,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探寻、创造的脚步。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轻若烟雾、薄如蝉翼的素纱衣向世人昭示着古人在丝绸纺织、制作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敦煌莫高窟近五百个洞窟中的两千多尊彩塑雕像和大量的彩绘壁画又向世人显示了古人在雕塑和绘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还有青铜器、唐三彩、园林建筑、宫殿建筑,以及书法、诗歌、茶道、中医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无不向世人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展示了中国这一古老国度的魅力与绚烂。这是一份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珍视。

历史不会永远眷顾任何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当世界进入近代之时,曾经一千多年雄踞世界发展高峰的古老中国,从巅峰跌落。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打破了清帝国“天朝上国”的迷梦,从此中国沦为被列强宰割的羔羊。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不仅使中国大量的白银外流,更使中国的领土一步步被列强侵占,国库亏空,民不聊生。东方古国曾经拥有的辉煌,也随着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轰击而烟消云散,中国一步步堕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也由此开始了救国救民、富国图强的抗争之路。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屡败屡战,终于认识到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道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倒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从此饱受屈辱与蹂躏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古老的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摆脱了任人宰割与欺侮的历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每一位中华儿女应当了解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也应当牢记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民族屈辱的历史。

当我们步入全球化大潮的21世纪,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地区之间的交流壁垒被互联网之类的新兴交流工具所打破,世界的多元性展示在世人面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区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两种以上文化的交汇与碰撞,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西方文化扑面而来,有些人唯西方为时尚,把民族的传统丢在一边。大批年轻人甚至比西方人还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与洋快餐,对我国各民族的重大节日以及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却茫然无知,这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大业中的重大忧患。

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历数千年而不分离,根基就在于五千年来一脉相传的中华文明。如果丢弃了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文化,任凭外来文化随意浸染,很难设想13亿中国人到哪里去寻找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大力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民族自尊意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体系,光大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业。

当前,我国进入了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历史任务和来自各方的新挑战,全党和全国人民都需要学习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社会科学研究的机构,有责任为此作出贡献。我们在编写出版《中华文明史话》与《百年中国史话》的基础上,组织院内外各研究领域的专家,融合近年来的最新研究,编辑出版大型历史知识系列丛书——《中国史话》,其目的就在于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一套较为完整、准确地介绍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普及类系列丛书,从而使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能够了解自己祖先的历史,在东西南北文化的交流中由知己到知彼,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中国与世界各国愈来愈深的文化交融中,保持自己的本色与特色,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永远发扬下去。《中国史话》系列丛书首批计200种,每种10万字左右,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哲学、艺术、科技、饮食、服饰、交通、建筑等各个方面介绍了从古至今数千年来中华文明发展和变迁的历史。这些历史不仅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辉煌,展现了先民的智慧与创造精神,而且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与抗争精神。我们衷心地希望这套普及历史知识的丛书对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发挥应有的作用,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新一代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阔步前进,为我们祖国美好的未来贡献更大的力量。2011年4月

出版说明

自古至今,始终坚持不懈地从漫长的文明进程中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从中汲取有益营养,从而培植广阔的历史视野,并具有浓厚的历史意识,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独有的鲜明特征,中华民族亦因此而以悠久的“重史”传统著称于世。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独一无二、系统完备的“二十四史”即证明了这一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史知识普及工作被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20世纪五六十年代,著名历史学家吴晗主持编写的《中国历史小丛书》,9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组织编写的《中华文明史话》和《百年中国史话》,成为“大家小书”的典范,而后两套历史知识普及丛书正是《中国史话》之缘起。

2010年年初,为切实贯彻中央关于“做好历史知识普及工作”的指示精神,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对《中华文明史话》和《百年中国史话》两套丛书的内容进行了修订和增补,重新设计框架,以“中国史话”为丛书名出版。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亲任《中国史话》一期编委会主任,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任编委会副主任。正是有了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诸多学术名家的积极参与,《中国史话》一期200种图书得以顺利出版,并广受好评。《中国史话》丛书的诞生,为历史知识普及传播途径的发展成熟,提供了一种卓具新意的形式。这种形式具有以通俗表述、适中篇幅和专题形式展现可靠历史知识的特征。通俗、可靠、适中、专题,是史话作品缺一不可的要素,也是区别于其他所有研究专著、稗官野史、小说演义类历史读物的独有特征。

囿于当时条件,《中国史话》一期的出版形式不尽如人意,其内容更有可以拓展的广阔空间,为此2013年4月我们启动了《中国史话》二期出版工作。《中国史话》二期分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大系列,拟对中国各区域、各行业、各民族等的发展历史予以全方位介绍。我们并将在适当时机,启动《世界史话》的出版工作。史话总规模将达数千种。

我们愿携手海内外专家学者,将《中国史话》《世界史话》打造成以现代意识展现全部人类历史和人类文明,集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万有文库”;并将承载如此丰厚内容的史话体写作与出版努力锻造成新时期独具特色的出版形态。

希望史话丛书能在形塑民族历史记忆、汲取人类文明精华、培育现代国民方面有所贡献,并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史话编辑部2014年6月序

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民共谱中国梦新篇章的伟大时代,高校必须“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就高校自身而言,一所高校的校史是对其办学育人轨迹的记录,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办学理念、思路、成果以及经验、教训,既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史的生动缩影,也是引领师生成长、推动学校发展和服务社会文明进步的宝贵教材。

南京理工大学由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分建而成。建校60余年来,学校两迁其址,四易校名,十次变更隶属关系,但始终忠诚使命,心系祖国,胸怀天下,致力于民族振兴和推动社会进步。其间积淀形成的文化传统、精神特质,是学校下一个甲子实现新跨越、铸就新辉煌的宝贵精神财富。正如一位学者所说:“没有校史,学校亦无从寻觅其精神故乡,无法从中获得经验,汲取力量。”

开展好校史教育,切实发挥校史的“留史、资政、育人”作用,发掘、梳理、形成一批校史研究成果和普及读物是基本前提。2011年以来,学校全面启动“文化建设三年计划(2011~2013)”,共分13个子项进行专门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既弥补了先前学校在文化建设方面的短板,也取得一批标志性的文化成果。《南京理工大学校史系列丛书》和《南京理工大学文化系列丛书》(两套丛书共9册)即是其中的代表。在此基础上,根据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关于实施“文化引领行动”的要求,由宣传部牵头考虑常态化推进师生校史教育、增强师生文化认同和身份归属的思路、举措和载体,于是编撰、出版一本用于传播校史知识的普及性读物便迫在眉睫。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史话》编委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南京理工大学史话》被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史话》系列。《南京理工大学史话》共分“巍巍鸿庠”“矢志长歌”“国之重器”“甲子足音”四个篇章,主要讲述学校的基本情况、历史沿革、精神文化、重大事件、知名学者、发展愿景等内容。该书以学校发展历史为主线,突出光荣传统、办学成就,兼具普及性、可读性和收藏性,期待能为广大师生、校友及社会各界友人了解学校历史及风貌提供有益参考。

文稿付梓之际,是为序。南京理工大学校长2014年6月30日于钟山南麓一巍巍鸿庠1校区地望

南京理工大学主校区位于江苏南京孝陵卫200号,坐落在紫金山风景名胜区内,与举世闻名的中山陵相对,与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相毗邻。

校园地望历史悠久,自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王朝设立保卫明孝陵的部队以来,历经明、清、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其间一直是从事军事教育与训练的机构或院校的驻扎之地。明孝陵卫、清军江南大营、清军旗军官署、国民党陆军教导队、国民政府警卫师等,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第三野战军华东军事政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高级步兵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高射炮兵学校等先后驻扎于此。1962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由武昌迁此,后历经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几个发展阶段,于1993年2月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孝陵卫地名的由来《白下琐言》载:“孝陵卫一名钟灵街。”其名源于明孝陵的卫戍部队——孝陵卫曾驻守此地。“卫”是明代军队编制的名称,每卫有5600人左右,长官称指挥使。卫所驻地均为军事重镇或要害之地。明孝陵是明朝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的陵寝,故设孝陵卫驻守此地以戍卫陵墓。“下马坊遗址公园”中的孝陵卫辕门

在南京理工大学(下文简称南理工)校园的西北角,即学校三号门外向西约200余米处的下马坊,即为明孝陵的入口处。下马坊是一座二间柱的石牌坊,额枋上刻“诸司官员下马”六个楷体大字,谒陵的文武官员到此必须下马步行。2007年10月,南京市政府在下马牌坊处建成了“下马坊遗址公园”,将从民间征集来的石马、石柱,与新建的梅花桩、大鼓、旗杆混搭在一起,重现了600年前孝陵卫屯兵大营场景。

明朝以后,孝陵卫不复存在,原卫戍部队驻扎地成为官府设置的非军籍护卫明孝陵的陵兵驻地。由此,明朝的孝陵卫逐渐演化为地名。不知从何时起,许多学生在非正式场合习惯昵称南理工为“孝陵卫皇家理工大学”,与此地驻扎过一支皇家卫戍部队不无关系。二月兰的故事

二月兰,又名诸葛菜,十字花科诸葛菜属,因农历二月前后开蓝紫色花,故称二月兰。学界泰斗季羡林曾撰文《二月兰》,称“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南京东郊是二月兰的集中生长地之一,其中尤以南理工校园内水杉林中的成片花海为盛。

据史料记载,1939年春天,遭受了屠城浩劫的古都南京,往日的繁华已被战火摧毁,到处是坍塌的城墙、废墟和白骨……所有的这一切,令日军军医山口诚太郎感到惊诧和不安,于是他开始反思战争、反对战争,并最终被军队革职。回国前夕,当他走出军营,漫步紫金山南麓时,山间盛开的丛丛紫色小花仿佛在向他预示“和平的春天”即将来临。因此,在被遣送回国前他采集了这些紫色小花的12粒种子带回了日本。终其一生,他都在日本各地旅行,怀着对战争的反省与对和平的期盼播撒这种小花的种子。现在,这种紫色小花已开遍了日本全国各地。山口诚太郎不知道这种紫色小花叫什么名字,就将它称为“紫金草”,意为紫金山山脚下的草。山口去世后,他的儿子山口裕继续完成父亲的遗愿,每年在日本各地分发、播撒种子。70多年过去了,紫金草开满日本大地,被爱好和平的人士誉为“和平之花”。这件事感动了日本的一些艺术家,他们据此创作了合唱组曲《紫金草的故事》。“紫金草合唱团”作为日本著名的民间反战和平团体,活动范围目前也已遍布日本全国各地,并定期到中国来进行演出与文化交流。2005年12月6日,日本“紫金草合唱团”与南京理工大学签订了双方长期进行文化交流的协议。2006年3月26日,学校正式将长满二月兰的水杉林命名为“和平园”,日本友人、山口诚太郎的儿子山口裕专程来南京参加了“和平园”揭幕仪式。和平园

2011年12月,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科学时报社和南京理工大学以“大学新使命——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主题共同举办第二届“创新中国论坛”。时任校长王晓锋在主题演讲中指出,国防文化是南理工的文化之根,“献身”精神是南理工的文化之魂,而作为学校的国防性质及特色的文化延伸与自然拓展的“和平文化”则是南理工的文化之神。在2012级新生开学典礼上,时任校长王晓锋这样寄语新同学:“祝福男生都能像一棵棵直指云霄的水杉树,无论顺境、逆境,都能宠辱不惊,保持挺拔的身姿,默默注视头顶那一片蓝天白云;祝福女生能像一丛丛竞相怒放的二月兰,无论机遇、挑战,都能一如既往保持优雅的态度,深深扎根脚下那一片肥沃土地。”

如今,南理工水杉林中的二月兰盛景已是南京著名的“十大春景”之一,给无数人留下美好的印象,著名作家苏童也赞叹,“不只在普罗旺斯有这般魅惑般的紫色”。南理工的学子们还给二月兰花海起了一个浪漫的名字——梦幻地毯。2012年,二月兰美景登上了南京2014年青奥会“最南京”系列邮政明信片。二野军大校部驻地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事政治大学(简称“二野军大”),其前身为中原军区军政大学。二野军大于1949年5月至1950年2月在南京办学,刘伯承司令员任校长兼政治委员,刘华清任党委书记,徐立行任教育长。学校设四个师级总队(辖22个大队)、三个直属团级大队,其中军大校部、第一总队和女生大队驻扎在南理工现址区域。刘伯承、邓小平等军队首长曾在此为军大学员作“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和“革命要过‘大关三个、小关无数’”等著名演讲。

1949年6月16日,刘伯承在二野军大校部操场为第三期1万余名新学员作开学动员。他着重讲两个问题:一是怎样认识人民解放军和人民解放军的军政大学;二是我们在军大怎样进行学习。这是一次阐明军政大学性质和前途的重要讲话,内容丰富、语言率直,其中“革命是要流血牺牲的,革命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论断深深震撼了在场的学员。

1949年9月12日,还是在校部操场,邓小平为学员做报告。邓小平说:“一个青年参加革命后,要过的关是很多的,可以说,‘大关三个,小关无数’。哪三个大关呢?第一个关是帝国主义的关,第二个关是封建主义的关,第三个关是社会主义的关。这就是三个大关……”邓小平还强调,在准备参加革命那一天就要准备过关,要不怕艰难困苦,个人要天天提高觉悟、在实际斗争中锻炼。尽管邓小平从下午五时一直讲到晚上十时多,但是台上台下始终精神饱满,邓小平的健谈和诙谐使严肃的会场不时爆发出掌声和笑声。二野军大标志性建筑

二野军大于1949年10月开始进军大西南。随后,华东军区军事政治大学(简称“华东军大”)第二总队入驻孝陵卫。值得一提的是,二野军大内迁重庆后改编而成的第二高级步兵学校(简称“二高”)以及华东军大军事科学研究室,是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的基础之一。哈军工首任院长兼政治委员陈赓曾不无感慨地说:“军工是依靠‘两老’办院。二野军大血脉延续的第二高级步校,是军工‘老革命’的主要来源。”2发展沿革

南京理工大学正式得名于1993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炮兵工程系与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简称“武高”)在1960年合并组建而成,经历了炮兵工程学院时期、华东工程学院时期、华东工学院时期,后更为现名。哈军工炮兵工程系和武高时期

中央军委于1952年3月开始筹建哈军工,拟设于哈尔滨,并决定以西南军区第二高级步兵学校、华东军区司令部科学研究室和中国人民志愿军三兵团部分干部为建院的组织基础,陈赓负责筹建工作。1953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规定,军事工程学院下设五个系,即空军工程系(一系)、炮兵工程系(二系)、海军工程系(三系)、装甲兵工程系(四系)、工程兵工程系(五系),共23个专科。同年9月1日,中央军委隆重举行学院成立暨第一期学员开学典礼,并举行阅兵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正式宣告成立。1959年12月,中央军委办公会议决定,将哈军工的炮兵、装甲兵、工程兵三个系分出,分别成立炮兵、装甲兵、工程兵三个工程学院。

武高是在1948年11月成立的东北野战军后勤青年干部学校基础上发展而成。1949年3月,东北野战军后勤青年干部学校更名为第四野战军后勤青年干部学校。1950年5月,第四野战军后勤青年干部学校更名为第四野战军后勤干部学校。同年7月,第四野战军后勤干部学校更名为中南军区后勤干部学校。1951年2月,中南军区后勤干部学校更名为中南军区后勤军械学校。同年5月,中南军区后勤军械学校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械学校。1952年10月,中央军委总参谋部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械学校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炮兵技术学校。1953年1月,武昌高级炮兵技术学校正式成立,为我军第一所专门培养军械领导干部的高级学校。1956年2月,国防部决定,武昌高级炮兵技术学校改称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编制为军级,番号为5201部队,隶属中央军委总军械部,主要培养部队军师团军械业务领导干部。炮兵工程学院时期

1959年12月31日,中央军委第15次办公会议决定:将军事工程学院的炮兵、装甲兵、工兵三个系分出,分别成立炮兵工程学院、装甲兵工程学院和工程兵工程学院。1960年2月,中央军委第30次办公会议重申:“炮兵工程学院仍按15次办公会议决定,以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为基础扩建,由炮兵同总后办理移交。”会议决定:“以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和军事工程学院炮兵工程系为基础组成的炮兵工程学院,其建制领导属军委炮兵,编制为兵团级。”同年4月,军委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发文宣布:“炮兵工程学院正式组成。”

1962年1月,根据总后勤部、炮兵司令部联合通知,决定将炮兵工程学院七系和一系二科分别移交后勤学院和后勤工程学院。同月,总参谋部、总政治部[1962]参校字第35号文件指出:根据军委第119次办公会议决定,炮兵工程学院调驻南京高射炮兵学校校址和炮兵预校校址。9月,学院在南京孝陵卫正式开学。

1965年6月,根据军委办公会议决定,炮兵工程学院自1965年7月起,划归国防科委领导。华东工程学院时期

1966年1月,国防科委通知,炮兵工程学院改称华东工程学院,4月1日起启用新印章。在院工作的军事人员于当年3月集体办理了转业手续。4月,学院变更机构设置,设4部1室5系。4部为政治部、教务部、院务部和基础课部,1室为院办公室,5系为一系(炮兵兵器系)、二系(火箭武器系)、三系(火炸药系)、四系(炮兵仪器系)、五系(留学生系);专业由13个调整增加到16个。

1970年1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国防科委所属的华东工程学院划归国务院第五机械工业部,由所在省的“革命委员会”和主管部门实行双重领导。1971年8月,经五机部批准,太原机械学院轻武器专业90余名专业人员调入学院。1972年2月,学院签署接收汤山南京军区炮兵弹道测试站协议。弹道测试站于1974年正式交付,被命名为“汤山试验场”。1978年2月,国务院国发〔1978〕27号文件批准教育部《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学院被列为全国88所重点院校之一。8月,经江苏省和五机部批准,西北工业大学航炮专业22人调来学院,划归一系火炮专业。8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国发〔1978〕160号文件批准,选调57名专业教师去炮兵技术学院工作。华东工学院时期

1984年7月,经兵器部[1984]兵工教字873号文件批准,学院改名为华东工学院,10月1日起启用新印章。

1986年11月,学院与江苏省军区后勤部就孝陵卫靶场(占地130亩)的产权签署了协议书。根据协议,学院将院区东南角农场的101.47亩土地,划给江苏省军区后勤部,江苏省军区后勤部将射击场全部划给学院。12月,江苏省政府批准学院征用江宁县陶吴乡红星大队谭村生产队约59亩土地用作民爆所爆炸试验场。

1987年,学院划归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管理。

1988年,原国家电子工业部与机械工业部合并成为机械电子工业部,学院隶属新成立的机械电子工业部。

1991年1月,学院隶属新成立的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南京理工大学时期

1993年2月,国家教委正式下文,同意华东工学院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自4月1日启用新印章。同年3月,经贸部、国家科委等单位赋予全国首批100家科研院所对外贸易经营权,学校为当时获此经营权的全国7家高校之一。

1998年6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正式批复学校“211工程”建设可行性报告,这标志着学校正式进入“211工程”国家立项建设。同年,学校划归新组建的国防科工委管理。

1999年3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江苏省外经贸委所属的省外贸学校、外贸职工大学整体并入学校,与成人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成立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2004年5月,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建立研究生院。12月,学校与南京市江宁区汤山镇人民政府签署征地协议,进一步建设汤山军工试验中心。

2008年6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挂牌,学校与其他6所原国防科工委管理的高校正式隶属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1年7月,教育部、财政部正式通知学校编制并上报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方案和项目预算,标志着学校继进入“211工程”建设序列后再次获得重大突破,正式跻身“985工程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3历任领导

陈赓 大将   军事工程学院院长(1953年7月至1961年3月)

        军事工程学院政委(1953年7月至1958年5月)

刘居英 少将  军事工程学院院长(1961年3月至1966年4月)

谢有法 中将  军事工程学院政委(1958年5月至1966年4月)

赵唯刚 大校  军事工程学院炮兵工程系主任(1953年7月至1958年12月)

贺振新 少将  军事工程学院炮兵工程系政委(1955年1月至1960年6月)

贾克  大校  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校长(1956年2月至1959年12月)

黄延卿 大校  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校长(1959年12月至1960年7月)

孔从洲 中将  炮兵工程学院院长(1960年6月至1964年7月)

廖成美 少将  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政委(1956年2月至1960年7月)

        炮兵工程学院政委(1961年5月至1966年4月)

李仲麟 少将  炮兵工程学院院长(1964年7月至1966年4月)

        华东工程学院院长、党委书记(1966年4月至1968年10月)

        华东工程学院院长(1981年1月至1983年4月)

齐陶      华东工程学院革委会主任、党的核心小组组长(1968年10月至1975年9月)

周伯藩     华东工程学院革委会主任、党委书记(1975年9月至1977年7月)

霍宗岳     华东工程学院革委会主任、党委书记(1977年7月至1979年7月)

明朗      华东工程学院院长(1979年7月至1981年1月)

        华东工程学院党委书记(1979年7月至1983年12月)

冯缵刚 教授  华东工程学院院长(1983年4月至1984年10月)

        华东工学院院长(1984年10月至1988年1月)

汪寅宾 副教授 华东工学院党委书记(1983年12至1988年1月)

曲作家 教授  华东工学院党委书记(1988年1月至1993年4月)

        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1993年4月至1996年1月)

李鸿志 教授  华东工学院院长(1988年1至1993月年4月)

        南京理工大学校长(1993年4月至2000年3月)

徐复铭 教授  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1996年1月至2000年3月)

        南京理工大学校长(2000年3月至2006年12月)

郑亚  教授  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2000年3月至2006年3月)

陈根甫 研究员 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2006年12月至2013年1月)

王晓锋 教授  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2006年3月至2006年12月)

        南京理工大学校长(2006年12月至2015年6月)

尹群 教授   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2013年1月至今)

付梦印 教授  南京理工大学校长(2015年6月至今)4文化积淀办学理念:以人为本 厚德博学“以人为本”出自《管子·霸言》:“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以人为本”在《管子》中侧重于讲治国,学校以之为办学理念,强调的是办学育人。其内涵主要有两层:一是以教师为本,二是以学生为中心。高校最根本的任务是育人,师资队伍的质量决定着学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质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则关系到社会和国家的未来。镌刻于学校正门的办学理念“厚德”出自《易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博学”出自《论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厚德博学”即号召师生在崇尚道德、重视德育、不断修德的同时,广泛而深入地学习,从而将道德和学问统一起来,成为品行优良、知识渊博的人。

2003年,学校以迎接50周年校庆为契机,在全面总结办学经验、多方位展示辉煌成就的同时,组织全校师生开展“办学理念与发展战略”研讨活动,研讨活动形成了《南京理工大学关于办学理念与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其中将“以人为本,厚德博学”确定为学校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厚德博学”,凝聚了学校60余年办学思想的精髓,彰显着新形势下南理工人的信念与追求。校训:进德修业 志道鼎新校训(王卫平 书法)

校训是学校回顾总结60年来办学思想、办学经验所形成的重要成果。“进德修业”语出《周易·乾》:“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进德”,意为增进德行,体现学校崇尚“立德树人”“育人为本”“以德为先”,将提高师生道德修养作为其立身治世的前提与目标。“修业”,意为修习学业、成就事业,体现学校办学育人的境界,即:教师诲人不倦,勤业、精业、乐业;学生孜孜以求,创新、创业、创优。“志道鼎新”,取意“探究道理,创造新知”。“志道”语出《论语·述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蕴含着探寻事物的本质规律、追求科学真理之意,勉励师生把探索“道”作为孜孜以求的目标。鼎,树立之意,语出《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鼎新,引申为发现与创造新思维、新知识。

从哈军工创建至今,学校始终以与生俱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践行“献身国防、维护和平、繁荣祖国”的崇高理想,严谨治学、勇于赶超、自主创新,形成了以“献身”精神为核心的优良校风,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兵器技术的人才摇篮和国防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国家发展战略,广大师生只有继续坚持修身立德、专注事业、探求新知、超越创新,才能同修共进、攻坚克难、勇立潮头,不断培育拔尖人才、成就盛德大业。

2012年第十三次常委会和2013年第九次常委会分别审议确定了校训的表述及释义,并以南理工党委〔2013〕78号文件予以公布。2014年12月2日,《光明日报》“校训的故事”专栏以《进德修业 志道鼎新——南京理工大学强军兴国的根和魂》为题,刊文介绍学校校训的故事。校风:团结 献身 求是 创新

20世纪80年代,学校以1953年8月毛泽东主席为哈军工颁发的《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会训词》为指导,经过征集、提炼,将“团结 献身 求是 创新”确定为学校校风。经过近30年的积淀、传承与弘扬,其已为广大师生、校友等所熟知,并逐渐内化为师生的言行、品德之中。2003年,学校于50周年校庆前夕,对校风进行了诠释:团结是包容,是协作,是团队合作的凝聚力量;献身是奉献,是追求,是执着进取的精神境界;求是是探索,是求真,是理性务实的科学素养;创新是批判,是创造,是成就进步的不竭源泉。镌刻于学校二道门的八字校风,由著名书法家武中奇题写“团结 献身 求是 创新”八字校风的最关键、最核心的精神是“献身”,这一点得到了广大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从历史传统的角度看,“献身”居于核心地位。学校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浓厚军工传统的全国重点高校,长期以来,“繁荣祖国、强大国防”一直是其重要使命。国防科技事业作为学校发展之“基”,是一项神圣而特殊的事业,关乎国家安全与民族尊严,投身其中的人们必须要有“献身”精神。

从八字校风的内在关系上看,“献身”同样居于核心位置。“团结”需要放弃或牺牲一些个人和小集体的利益,这是一种“献身”;“求是”意味着执着追求真理,而追求真理也需要“献身”精神;“创新”更需要全身心地投入与无畏地探索,这同样需要“献身”精神。没有“献身”精神,就难以达到“团结”、“求是”和“创新”。这种“献身”精神,在南理工人身上具体表现为甘于奉献、勇于超越。正是这种精神,把来自五湖四海的南理工人凝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为着同一份事业共同奋斗;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南理工人不断进取,努力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各个领域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正是这种精神,让南理工人始终以“繁荣祖国、强大国防”为己任,默默地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

学校坚持把“献身”精神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注重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献身国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国防情结”与“献身精神”,已经成为南理工学子鲜明的特质。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进行评估。评估专家组认为,南理工在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发展历程中,始终以强大国防为己任,形成了“肩负国防使命、弘扬献身精神”的鲜明育人特色。毛泽东主席为哈军工成立颁发的《训词》校歌:《使命》

校歌是一所大学的文化符号,是大学文化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学校特色、凝聚人心、激励师生的精神旗帜。南京理工大学的校歌《使命》,是在2013年校庆60周年之际创作完成,由马千里等集体作词,著名音乐家、国家一级作曲家吴小平教授谱曲。师生齐唱校歌《使命》

歌词如下:

荟萃北国,军工学府声名远;挥师江南,龙腾钟山薪火传。参天杉林傲立风霜雨雪,二月兰花唱响青春礼赞。进德修业,赤子英才气浩然;志道鼎新,春华秋实宏图展。团结献身铸造国之利器,求是创新高扬复兴风帆。徜徉知识海洋,探索天地寰宇,我们肩负神圣使命,创造美好灿烂的明天!创造美好的明天!

歌词简洁明了、气势恢宏、富有特色、浑然一体,涵盖了学校发展史(从哈尔滨到武昌、南京,从哈军工到独立建校),体现了学校校址(紫金山麓)、校训(进德修业 志道鼎新)、校风(团结 献身 求是 创新)、校园风光(水杉林、二月兰)等独特的文化元素。学校标识校标(第三版)

校标是学校品牌形象的综合展示,能够彰显学校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追求。南京理工大学校标的设计、确定和推广使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目前使用的图案为第三个版本,由学校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王辉副教授主持设计,在吸取了广大师生及校友的有关意见和建议后,于2013年5月经学校校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

学校校标为双圆套圆形徽标。内圆中包括镌刻有校风“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二道门、代表军工文化的盾牌、和平文化的橄榄枝、代表学术殿堂的书卷及放飞梦想的翅膀等形象,以及建校时间“1953”字样;内圆与外圆之间,上方为规定字体的“南京理工大学”校名,下方为规定字体的南京理工大学英文大写。

学校标识色为紫金色,色值:C-60 M-95 Y-10 K-0,R-153 G-0 B-153。5今日校园

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积淀,今天的南京理工大学已经成为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社会服务的重要支撑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依托。

在学科专业方面,学校目前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学科覆盖的二级学科总数为9个);有5个江苏省优势学科、7个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7个工信部重点学科;学校有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4个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4个国防重点建设专业。在教育部第三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学校共有14个学科参评,3个学科排在前10位,其中,兵器科学与技术排在第1位。学校设有16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金融硕士、国际商务硕士、社会工作硕士、翻译硕士、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会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工程管理硕士10个专业学位授予点。此外,学校还具有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博士、硕士学位的授予权以及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招生权。

在学院设置方面,学校目前设有机械工程学院、化工学院、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知识产权学院14个专业学院,建有研究生院、教育实验学院、中法工程师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并与合作方联合创办了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和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2个独立学院。其中,学校知识产权学院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等联合共建。

在师资力量方面,学校目前拥有教职工3000余人,有专任教学科研人员1800余人,其中包括:两院院士10人(含双聘),德国科学院院士3人,俄罗斯工程院院士1人,“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1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1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5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78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7人,“江苏特聘教授”5人,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22人,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4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137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80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7个,江苏省创新团队11个。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目前有各类在籍学生3万余人。学校立足培养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宽专业、厚基础,重能力、高素质”的原则,以“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谐统一为目标,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60多年来,学校累计为国家培养输送了15万余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其中11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许多人成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政府部门的中坚力量,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在科学研究方面,学校目前设有50余个研究机构,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研究推广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级质检中心、8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并以其为依托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十一五”期间,学校科技活动经费达26.78亿元、学校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14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1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共发表论文1266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的论文分别为1562篇、3045篇,出版学术著作281部,获得专利授权456项,各项指标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学校是江苏省唯一连续4届获得“江苏省十大专利金奖”和“十大发明专利人”称号的单位,先后荣获“全国专利工作试点示范高校”“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推进工程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并创办了全国第一个依托大学和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国家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

在国际交流方面,学校目前已经和近百所海外知名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开展各类交流合作。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和英国考文垂大学举办了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分别培养机器人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工业设计专业本科生;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等20多所海外知名高校签署了学分互认、学位互授等多种形式的联合培养人才协议,每年选派300名学生到海外短期学习交流或攻读学位。学校注重与境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科研合作,先后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建立了格莱特纳米科技研究所,与法国里尔科技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白俄罗斯戈梅立国立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7个联合研究中心或实验室,每年来校开展合作研究、讲学等学术交流活动的境外专家学者达400人次之多。

在办学条件方面,学校坐落在钟灵毓秀、虎踞龙盘的古都南京,北依紫金山,西临明城墙,校园占地3118亩。校园内曲塘潋滟,佳木葱茏,碧草如茵,景色宜人,与中山陵风景区浑然一体,是修身治学的理想园地。校舍建筑总面积为9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为25亿元,各类基础设施齐全,后勤服务系统完善。现有实验室59个,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9.9亿元;图书馆藏有中外文图书文献240余万册。学校于1994年成立了由多家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组成的南京理工大学董事会,学校与董事单位形成深层次、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互利互惠、相互支持,实现了校企相互促进与和谐发展。为拓宽筹措办学资金渠道,凝聚各方兴学力量,学校于2006年成立了教育发展基金会,支持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领域不断追求卓越。每年社会各界通过基金会在学校设立各类奖教金、奖助学金50余项,受益师生达3000余人次。二矢志长歌

南京理工大学60周年校庆前夕,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华裔科学家李政道先生专门为校庆题词:“北国江南一甲子,理工教育六十年。”

南理工的这60年,是一部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豪情万丈的创业史;这60年,是一部忠诚献身使命、服务社会、热情高亢的创造史;这60年,更是一部自强不息、埋头苦干、激情无限的创新史。1大任于斯,应时立业(1953~1960)哈军工的创建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赴朝作战,抗美援朝。朝鲜战争使毛泽东意识到,新中国亟须加强国防现代化,急需大批军事技术干部,任务十分紧迫。在此形势下,党中央决定即速组建军事工程技术学院。1952年3月26日,毛泽东在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和副总参谋长粟裕向中央军事委员会呈送的《关于成立军事工程学院的报告》上批示:“同意”。

1952年6月1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代司令员陈赓奉调回国。6月23日下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在中南海怀仁堂接见陈赓。陈赓汇报了朝鲜战场战略相持的特点和敌我双方的态势。陈赓说:“我们是用手榴弹打敌人的榴弹炮,用炸药包打敌人的坦克车,用缴获日本鬼子的‘三八式’把美国鬼子赶回‘三八线’。如果我们也有飞机、大炮、坦克车,用不了几个月时间,也不用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就能把美国鬼子赶到大海里去。”为解决技术装备落后的问题,建设现代化的军队,毛主席提出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必要建立一所高等军事工程技术院校,由陈赓负责筹建并担任院长兼政委。同日,中央军委下达毛泽东主席《关于全国军队院校调整的命令》,决定筹建军事工程学院,拟设于哈尔滨,培养陆海空军高级技术人员,并决定以西南军区第二高级步兵学校(原为西南军政大学)、华东军区司令部科学研究室和中国人民志愿军三兵团部分干部为建院的组织基础,调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副司令员陈赓同志负责筹建工作,并要求学院1953年9月1日开学。

陈赓受命后,针对当时一无所有的情况,向周恩来总理提出边建校舍、边请教授、边招生开课的“三边并举”的办学方案,得到周恩来的同意。军事工程学院的建设由此拉开序幕。

1952年9月23日,组建军事工程学院的三支力量抵达哈尔滨。其中,西南军区第二高级步兵学校共700余名排级以上干部从重庆陆续到哈尔滨,当年11月全部抵达;华东军区司令部军事科学研究室31名同志和志愿军三兵团部分干部于翌年3月前陆续到达哈尔滨。

1952年12月5日,军事工程学院召开第一次办公会议。陈赓宣布了中央军委批准的院系组织机构。院直机关下属七部(政治部、干部部、科学教育部、科学研究部,技术器材部、行政队列部和物资保障部)、两处(财务处和保密处)、一个办公室;学校下设五个系和一个预科总队,五个系为空军工程系(一系)、炮兵工程系(二系)、海军工程系(三系)、装甲兵工程系(四系)、工程兵工程系(五系)。会议一并宣布了院系领导的职务安排:教育长为徐立行;副教育长兼物资保障部、技术器材部和行政队列部部长为李懋之;政治部副主任兼干部部部长为张衍;科学教育部部长为张述祖。五个系的主任分别为唐铎(未到职前由徐介藩代理其职务)、赵唯刚、黄景文、徐介藩、唐凯。在办公会上,陈赓提出了既要依靠老教授也要依靠老干部的“两老办院”方针。他强调行政干部“既要看到自己的二万五,也要看到人家的十年寒窗苦”,勉励干部要尊重知识分子,全院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

1953年1月3日,第一期学员与助教进入学院,军事工程学院学员大队成立。刘吉林任大队长,邓易非任政治委员。学院将987名新生编为6个学员队;300余名助教被分编为3个区队和若干专业组,接受军事训练。陈赓院长为首批到院的学员和助教做报告,他说:“帝国主义欺负了我们一百多年,现在还在欺负我们,你们一定要立志改变我军技术装备落后的状态,下决心学好专业,为国防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21号楼屋檐标识

同年4月25日,军事工程学院基建破土动工。学院地址选在当时哈尔滨市南岗区文庙街。据资料记载,1953~1955年,新建校舍167栋,最高为7层,部分为平房,最大面积为47000平方米,最小约为200平方米,共计41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占46.5%,办公用房占7%,宿舍占39%,食堂占2.3%,其他用房占5.2%。学校基本上解决了上课、实验和辅助教学所需的用房问题;本着“挤着住”和“勤俭建院”的原则,生活住房也得到了初步改善,学校为教学、科研和生产、生活创造了较好的条件。特别是作为教学楼的11~51号楼,楼体厚实,有中国古代宫殿式的飞檐,建筑风格为中西结合,美观耐用。其中21号楼(即炮兵工程系教学大楼,炮兵工程系1960年分建后此楼作为原子工程系教学大楼),屋檐上的标识是一名骑兵及其身后五门大炮的模型。

同年7月11日,学院成立学员入学考试委员会,并举行第一次会议。陈赓为主任委员,炮兵工程系副主任刘吉林是委员之一。7月20日,第一期学员入学考试开始。8月15日,经过近一个月的时间,第一期学员本科入学考试结束,共有795名学员进入本科学习。8月24日,学校按照个人志愿与组织需要相结合的原则进行专业调配,共180名分到炮兵工程系。

1953年8月26日,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为军事工程学院成立暨第一期学员开学题写《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训词》(下文简称《训词》),为学院院报题写报名“工学”。《训词》阐述了哈军工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工作与学习作风等。《训词》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的创办,对于我国国防事业具有极重大的意义。为了建设现代化的国防,我们的陆军、空军和海军都必须有充分的机械化的装备和设备,这一切都不能离开复杂的专门的技术。今天我们迫切需要的,就是要有大批能够掌握和驾驭技术的人,并使我们的技术能够得到不断的改善和进步。军事工程学院的创办,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个迫切而光荣的任务。”《训词》还指出:“保持和发扬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特别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我牺牲的英雄气概,这在你们的学院,是和全军一样,必须充分领会和一刻也不可忘记的”,“希望你们团结一致,办好学院,尊重顾问,努力学习,为完成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给予你们的光荣任务而奋斗!”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于1953年9月正式开学。9月1日下午,学院隆重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成立暨第一期学员开学典礼,并举行了阅兵式。中央军委代表、时任国防部副部长、副总参谋长张宗逊代表中央军委给学院授“八一”军旗,并在大会上宣读毛泽东主席给学院题写的《训词》。周恩来、朱德以及刘伯承、贺龙、罗荣桓等军委首长均题词祝贺,总参、总政、总干、总后、军事训练部、军校管理部、志愿军、各大军区、各军兵种、各兄弟院校也发来贺电、贺信,并派代表参加开学典礼。院长兼政治委员陈赓同志庄严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军事工程学院正式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成立暨第一期学员开学典礼

哈军工正式成立后,各项工作全面展开。值得一提的是,哈军工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将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首要任务。1954年7月中旬,《第一期教学计划》经毛泽东审阅后下发。教学计划中,陈赓对学院的培养目标有如下论述:“走出我们学院大门的毕业学员,他们必须是政治上坚定、无限忠于党和人民,忠于祖国,具有高度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的军事工程师;他们必须是精通并善于使用本兵种技术兵器,能够独立完成工程任务,并具有高度组织、纪律性、较高文化程度和一定军事素养的军事工程师;他们是忠诚老实、勇敢顽强、富有主动性、警惕性、不怕困难并善于克服困难的军事工程师;又是能够教育与培养其部属、体格坚强、能忍受军事勤务中一切艰难困苦的军事工程师。”

1956年5月10日至25日,中国共产党军事工程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正式代表为326名,列席代表为109名。大会选出由陈赓、刘居英、刘有光、张衍、张子明、徐立行、李懋之、肖新春、李焕、贺达、张友亮等21人组成的学院党委会。党委第一次会议选举陈赓、刘居英、刘有光、张衍、张子明、徐立行、李懋之7人为常务委员会委员,陈赓为书记,刘居英为第一副书记,刘有光为第二副书记。此外,炮兵工程系的苏广义当选为学院党委会的监察委员会委员。

哈军工的创办是新中国军队建设和国防科技教育的一个奇迹、一座丰碑。从成立到1966年退出部队序列,哈军工一共办学13年,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专门人才。据资料显示,哈军工共招收14期学员(1959年,1958级预科并入1959级,合并为一期),共毕业13期10867名学员,为各军培训各类技术干部818名,为越南培养留学生183名。从哈军工走出了200余名共和国将军、50余名省及部级以上领导干部、39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数千名高级工程师和教授。人民解放军所使用的许多武器装备都发端于哈军工。哈军工还为军队乃至地方孕育了一批高水平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和分建的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野战工程学院与国防工程学院、装甲兵工程学院、防化指挥技术学院,以及西北工业大学、海军工程大学等,这些高校都与哈军工有渊源关系。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哈军工

1957年4月24日,时任国家副主席朱德在欧阳钦陪同下来到学院视察,在学院办公楼前与院、部、系领导合影,听取了副院长刘居英的汇报。这是学院开办以来,中央领导第一次公开视察学院。朱德副主席接着会见了苏联顾问,在空军工程系一楼大厅接见了全院教授,参观了风洞试验,在海军工程系观看了船模试验。朱德副主席在刘居英陪同下登上体育馆二楼的平台,面对军工操场上的近万名师生发表讲话,他说,哈军工作为高级军事技术学府增加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促进了将来军事科学技术的提高,这是很值得高兴的事。

1958年9月2日,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彭德怀到学院视察,上午视察了实习工厂、空军工程系和风洞实验室。下午,彭德怀参观了炮兵工程系的增程炮弹和远程火箭炮。系领导汇报了教员带学员在白城子靶场试验新型火箭模拟弹的情况,彭德怀赞扬教员和学员把技术革命和部队急需结合起来的主动创新精神。他反复强调要加强各系、各专业之间的协作,院党委有责任使各系相互了解,系党委有责任使各专业相互了解。10日下午,彭德怀在大礼堂和全院人员见面,并作形势报告,他说,学院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是为国防服务的,希望学院继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勤工俭学的办学方针。

1958年9月16日,中共中央时任总书记邓小平、国务院时任副总理李富春和中共中央办公厅时任主任杨尚昆及杨夫人李伯钊等到学院视察。邓小平一行是在视察哈尔滨工业大学后来到哈军工的。他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视察时说了一句话:“只搞勤工俭学,不搞尖端,就是生产一个亿,也不算完成任务。”邓小平在学院参观了空军工程系、海军工程系、炮兵工程系和实验工厂,鼓励哈军工搞尖端办学。在炮兵工程系,科研人员向邓小平汇报了迫击炮增程弹的研制。邓小平很重视哈军工当时最大的研制项目“高空歼击机(东风113)”。他说:“看看我们国家发展航空工业所走过的道路就明白了,从仿制转向自己设计,与其晚走不如早走。不要怕失败,可以带动工业部门跃进。你们军工出了题,我们就好做文章了。”

1959年12月23日,周恩来总理视察了学院的导弹陈列室、超音速风洞、东风113射击指挥系统,听取了对炮兵工程系几种火炮的研制情况的介绍,最后到体育馆游泳池观看了海军工程系无线电遥控舰艇模型表演。在炮兵工程系,贺振新政委作了介绍,周总理看了近几年研制的几种新型火炮,听取了白城子靶场试射情况汇报,他说:“我们自己也能搞出比‘喀秋莎’还好的火炮,了不起!”第一期学员毕业

1957年10月28日,学院成立第一期学员毕业答辩委员会。徐立行为主任委员,各系主任、政委为副主任委员,曹鹤荪为秘书长,同时邀请军内外任新民、谢光选等55名专家来院参加毕业设计答辩。截至11月12日答辩结束,654名学员参加答辩,214人取得优秀成绩。炮兵工程系的第一期学员大部分成绩优异。炮兵工程系学员王成科设计的“100毫米无后坐力炮”,经701厂的专家评定,认为设计考虑问题全面,有创造性,符合战术要求,答辩委员会初步认为可以提供给国家设计部门参考。来院担任答辩评委的北京工业学院高庆春教授认为,炮兵工程系学员李洪昌设计的“100毫米自行火炮”能与实际战术相结合,有较强的实用性。

1958年3月26日,学院隆重举行第一期学员毕业典礼。国防部时任部长彭德怀签发了国防部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第一期学员已完成教育计划,根据毕业考试委员会的报告,下列636名学员考试及格,准予毕业,授予毕业证书。”大会还宣读了陈赓抱病写来的贺信,他勉励毕业学员理论联系实际,向广大官兵学习,以求不断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国防部时任副部长李达上将专程从北京赶到哈尔滨,在毕业典礼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学院和毕业学员表示祝贺。典礼后,又有29名学员获得毕业证书,第一期学员共665名正式毕业,其中1/5留院任教。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